時間:2024-02-02 16:53:2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工程管理類相關專業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引言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技術通過數字化手段,在計算機中建立一個虛擬建筑,該虛擬建筑會提供一個單一、完整、包含邏輯關系的建筑信息庫。BIM是以從設計、施工到運營協調、以項目信息為基礎而構建的集成流程,它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五大特點。BIM技術對建筑領域來說,是繼CAD以后第二次技術性“革命”,是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的產物。我國住建部繼“十二五”期間提出加快BIM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后,2016年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再一次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建筑業信息化是建筑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2017]19號文),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實現工程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在住建部相關政策引導下,全國十幾個省市地區已經在推進BIM技術在本地區的發展和應用,相繼出臺了相關BIM技術應用指導意見,全面貫徹落實住建部的BIM技術相關指導政策。建筑行業BIM技術應用即將飛速發展。
二、工程管理類BIM技術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BIM最早源于歐美國家,是信息化社會的產物,為滿足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需求,世界各國政府都在致力于BIM相關政策、標準的制定與BIM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目前我國建筑領域從政府到業主方都在積極推動和應用BIM技術,隨著BIM技術的成功落地必然從點到面逐步替換現有的工程項目管理工作模式。高等教育作為培養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搖籃,必須承擔起建筑行業BIM發展所需人才的培養重擔,跟上BIM在行業發展的步伐。工程管理類專業教育必須面對教育模式的轉型問題,即通過工程管理類專業BIM教育改革,根據行業BIM工程管理人才培養需求從傳統的基于二維圖表教學、單純的軟件技能教育(包括CAD、工程造價軟件、工程項目管理軟件)等向以建筑信息系統或者建筑工程大行業大數據大平臺為核心的工程管理技術和管理教育模式轉變。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使BIM技術在基建行業深度融合,與國際接軌,需要我國高等教育及時調整,從課堂教學到實踐環節重視工程管理類專業BIM技術人才的培養。
三、工程管理類專業BIM技術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被譽為建筑業變革革命性力量的BIM,已得到全球范圍建筑業界的廣泛認可。但大多院校現有的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主要是根據原有的專業目錄設置的。隨著信息技術在土木施工、管理中的日益廣泛應用,我國工程管理專業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現狀顯現出不足,與社會發展、企業需求等很不適應。本文基于BIM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應用,以培養實踐能力和BIM技術應用能力的人才為目標,運用系統工程的思想,探討工程管理類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的改革。國內外高校通過課程、教學方法和培養模式等的改革,探討工程管理類專業BIM人才培養與行業發展需求的有效對接。國內BIM在工程管理類專業教育改革的研究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基本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關注專業建設,比如BIM介入高等院校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第二個層面是關注課程建設,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單獨開設BIM課程,二是將BIM融入一門或兩門課程中,這兩種途徑的課程建設重點向學生介紹BIM基本概念和BIM軟件的操作使用,而忽視了BIM在項目整個生命周期中產生的作用。目前BIM人才的培養存在如下問題:(1)BIM對教學資源(軟、硬件)要求較高,BIM教學短期內難以在高校中大量推廣,還需深度的校企合作。(2)BIM師資力量短缺,BIM的知識體系是跨專業的,需要多個教師協作完成,受各教師的BIM應用水平的限制,專業知識體系的銜接和配合難度較大。(3)各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特色不同,且BIM知識體系在專業知識內的覆蓋范圍和學習要求也有很大的差異,配套的BIM教學資料和教學案例資源較少,需要編制適合自己專業特色的培養目標的BIM教材體系。(4)在現有課程體系中融入BIM技術,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5)現有專業的培養方案經過多年的修改完善,各類課程的教學模式已基本固定,很難壓縮課時,提供部分課時給BIM的課程內容。(6)BIM不是某一特定的軟件,而是一系列軟件技術的統稱。按照現有的教學基本規律,如何把復雜的BIM知識體系進行分解,融合到工程管理類專業各年級的課程體系中,形成有機的知識體系是比較困難的。
四、工程管理類BIM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1.BIM技術與工程管理類專業相關課程的聯系。文章將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等相關專業統稱為工程管理類專業。BIM技術不是某一個特定的軟件,它包含了基于BIM的建筑設計、結構設計、綠色建筑(節能、日照)分析、設備設計、三維算量與清單計價、項目管理與招投標工具、工程虛擬施工、AR/VR仿真等各項技術。目前,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專業課包含工程技術、經濟、管理和法律法規等四大知識體系課程。由于目前國內尚未有與BIM相關的法律法規,所以可以與BIM相關的課程涉及工程技術、經濟和管理類的課程。工程技術類課程包括工程制圖與CAD、建筑構造與識圖、工程力學與結構、建筑設備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等;經濟類課程包含工程經濟學、工程計量與清單計價、建筑項目評估課程等;管理類課程包括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等課程。綜上分析,BIM技術與工程管理類專業課程存在著一定的對應關系:可以借助BIM的三維建模技術輔助工程制圖與CAD、建筑構造與識圖、建筑設備工程等課程的教學,相比原有的基于二維的平面圖紙教學更直觀,能夠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將BIM的4D(3D+進度)、虛擬施工、碰撞檢查技術融入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施工組織等課程中,能夠協助學生認知工程項目的完整建筑過程,理解不同專業的施工順序、施工方法、施工方案制定等問題;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管理等課程可以基于BIM4D、5D技術進行進度、成本的動態分析,能夠更直觀準確的編制成本進度計劃;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可以直接應用基于Revit的三維算量進行授課。
2.工程管理類專業課程與BIM技術融合模式分析。(1)以BIM3D技術輔助部分理論課程教學,培養學生BIM技術的認知能力。BIM技術人才的培養是需要循序漸進的,需要通過構建系統、全面的BIM教育方法,加強BIM教育已經成為大學課程改革的核心。首先應讓學生認知BIM技術,在大一大二階段的理論基礎課教育中植入BIM技術,借助于三維模型平臺,在工程管理學科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如工程制圖與CAD、房屋建筑學、建筑設備等)講授中滲透部分BIM技術,即可以解決傳統基于二維平面教學所帶來的直觀性弱、學生不易理解空間結構的問題,又可以讓學生認知BIM技術,體會BIM技術的三維可視化的優勢,引導學生掌握BIM技術,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在原有的課程設計基礎上,新增部分BIM三維模型設計建模任務,培養學生BIM軟件的應用和基本建模能力。(2)構建BIM教學平臺,實現工程管理類專業知識的系統化。隨著BIM技術在建筑設計、招投標、施工、運營等全生命周期深入的應用,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價值體現的越來越明顯,未來的BIM工程師必須有能力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應用BIM技術進行上下游各個企業間的溝通和交流。因此,BIM人才的培養絕對不是一兩門軟件的學習,而現有的工程管理類專業,技術、經濟和管理類課程各任課教師互為獨立,“各自為政”,課程內部聯系不緊密、不系統,無法實現各課程知識間的相互貫通、遞進,學生學習BIM知識不系統,或只重視軟件的學習,畢業后很難適應行業對工程管理BIM人才的需求。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是利用BIM的數據集成平臺,以BIM應用實踐案例為依托,進行課程體系的構建,相關知識單元和知識點通過案例工程進行融合,突出BIM全生命周期的應用價值。從而實現BIM人才培養模式從簡單的建模能力到初中級的應用,系統性的學習后,再經過企業的實踐鍛煉,逐步發展到能夠進行業務集成的高級BIM管理人才。(3)基于BIM技術構建“虛實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工程管理類專業具有明顯的綜合性、邏輯性、技術性和實踐性特點。工程管理類專業4大知識體系間聯系較少,這就造成了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和融會貫通能力差,很多高校也認識到這一點,大多通過實踐教學環節(如實驗、實習、設計等)來提高知識點的融合,以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但受校外工程現場實習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一般建筑企業不愿意接受大規模實習,且各個工程的規模、進度、管理模式不一,而校內實踐教學條件又有限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學生無法完成完整工程的實習,實踐教學環節效果不理想。BIM技術的到來,給高校的建筑類專業生產實習開拓了一條新的思路,“理實一體化,虛實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很多高校在校內現有的實訓基地建筑物內融入地基、主體、屋面、裝飾、施工管理等盡可能多的節點知識構成建筑的實體模型,再借助于BIM的虛擬施工、漫游檢查等信息化技術手段,打造“虛實結合”的綜合實訓基地,學生即可以通過實體模型掌握節點知識,又可以通過BIM虛擬施工技術還原施工現場,從而解決了工程管理類專業實踐能力不足的難題。
五、基于BIM的工程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措施
工程管理類專業BIM課程模式有多種,如單一開設BIM課程模式,多課程融入模式和畢業設計模式。
1.BIM課程教學目標的確定。通過對BIM人才培養模式的分析,結合工程管理類專業的現狀,可通過單獨開設BIM課程、與現有課程知識點相結合、綜合畢業設計等形式,達到以下教學目標:(1)通過融入BIM技術的相關理論課程的學習和聘請行業有經驗的BIM專業人員講座,使學生了解建筑業BIM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理解掌握BIM技術的必要性。(2)了解BIM在項目管理中的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應用流程,掌握基本建模方法,重要軟件的使用方法;實現仿真施工、模擬工程管理活動,以及進行空間沖突管理、進度管理、成本管理等。(3)通過BIM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綜合訓練,提高BIM綜合知識應用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實踐能力。課程教學目標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一致的,各高校工程管理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特色和目標是不同的,各院系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形成自己的BIM課程教學目標。
2.工程管理類專業課程內容重組和結構優化。一般工程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一般分為通識、專業和實踐課程,本文重點對專業和實踐課程應用BIM技術做相關研究。專業課程分三類:(1)專業群基礎核心課程。專業群基礎核心課程提供建筑類專業群的基礎學科知識。包括工程制圖與CAD、建筑構造與識圖等,結合BIM技術可以將工程制圖與CAD課程中加入Revit建模知識講解,或者單獨開設BIM基礎建模課程;在房屋建筑學中引入BIM三維模型輔助教學。(2)專業基礎核心課程。專業基礎核心課程提供比專業群基礎核心課程所涉及內容更廣、更寬的專業基礎課程,包括技術、經濟、法律法規等內容。如工程結構、土木工程施工、建筑設備工程、法規與合同管理、工程計量與計價等課程。結合BIM多階段數據集成的特點,對于工程結構、土木工程施工、建筑設備工程的教學可采用三維模型透視、虛擬施工來講解;工程計量與計價采用基于Revit的三維算量與工程計價。(3)專業教育核心課程。專業教育核心課程是培養專業的核心技能,提供相關專業的學科知識。結合BIM的4D(3D+成本)技術融入工程造價管理課程,進行基于BIM的施工成本管理;將工程項目管理基于BIM5D(3D+成本+進度)技術進行項目施工階段的勞務、材料、設備的需求計劃,材料采購計劃,工程量提取,進度款結算等5D管理。理論課程融入BIM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解決實踐應用問題,結合BIM技術將現有的課程實踐教學與BIM相結合。通過實踐課程建立的BIM模型為基礎,在專業課程體系中進行“縱向”整合,將多門相關、相似的課程有機聯系在一起,強化教學工作中課程體系的完整度與一體化程度。例如:工程制圖與CAD、建筑構造與識圖、工程結構、建筑設備、工程計量與計價、工程造價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學等多門課程在同一個工程項目的信息化模型下展開實踐教學工作,將覆蓋項目全壽命周期的信息數據匯聚在一個模型中,在不同的課程中多角度利用,教師即可以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簡化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利于BIM人才培養機制的建立。從而達到學生對專業課程甚至基礎課程學習的應用性。
1.專業結構目前,我國工程管理類專業主要分為工程管理專業、工程造價(管理)和自主設立的專業。1998年國家教育部頒布新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原有的管理工程專業(部分),涉外建筑工程營造與管理、國際工程管理和房地產經營管理(部分)調整為工程管理專業。2003年4月,工程造價本科專業的設立得到教育部的批準,從而提升了該專業的學科地位,為工程造價專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另外,為了突出自己的辦學特色,部分高校結合其辦學過程中形成的優勢領域,在《專業目錄》外自主設立專業。在回復問卷的102所院校中,截至2004年,設立工程管理專業的本科院校已有91所,設立工程造價(管理)專業的本科院校已有24所,自主設立相關專業的院校有32所。2.學校類型為了了解設置工程管理類專業院校類型分布情況,我們對此進行了調查統計。調查顯示,目前設置工程管理類專業的院校,在院校類型上(根據本課題實際我們進行了院校類型劃分)主要分布在理工類院校、職業技術院校和綜合類院校。
二、我國工程管理類專業本科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方案
我們將1998年7月教育部組織有關專家編制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介紹》及相關資料對工程管理專業業務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作了進一步完善,進一步擴大工程管理專業內涵,使其不再僅僅局限于土木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和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也可描述為: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工程技術及與工程管理相關的管理、經濟和法律等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訓練,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管理人才。業務培養要求是: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工程技術知識;受到工程項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方案:本專業培養方案采用基礎課程+平臺課程+方向課程的結構體系。平臺課程包括:技術平臺課程、經濟平臺課程、管理平臺課程、法律平臺課程。方向課程包括:工程項目管理方向課程、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方向課程、投資與造價管理課程、國際工程管理方向課程和物業管理方向課程以及其它相關方向課程。
三、調查情況
1.工程管理專業方向結構
工程管理專業的服務面較寬、涵蓋內容廣,許多學校在工程管理專業下設置專業方向。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在校時間有限,在學完專業基礎課程后專攻某一方向才可能學深學透;另一方面,專業方向的設置增強了專業的適應性,可滿足社會對工程管理某一專業方向特殊人才的需要。為了解目前的工程管理專業重點方向和其反映的社會需求情況,我們對工程管理專業的設置方向進行了調查。工程管理專業是該工程管理類專業中的主體專業,在我們調查的102所學校中,有83所院校在工程管理專業下設立有專業方向。我國工程管理專業涉及方向較廣,但主要方向有房地產方向、工程項目管理方向、工程造價管理方向、工程管理方向等,這些方向與工程建設領域密切相關,這是由于目前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對工程建設領域的需求無論是絕對量,還是與其它需求相比的相對量,都將呈現逐步增長的趨勢。所以,對工程建設人才數量和質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促進了相關方向的建設與發展。[3]
2.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可以體現專業培養目標、學生的知識結構,是工程管理專業培養兼具“工程”和“管理”特色的保證。
(1)各方向課程設置我們根據收回的48份教學計劃對工程管理專業主要方向的課程設置進行統計,結果如下: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方向的課程體系在回復48份教學計劃的學校中,開設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方向的共16所,平均總學分要求115。房地產方向的課程體系中學科基礎必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41,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36%;專業必修平均學分要求為27,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23%;專業選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17,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15%;實踐課平均學分要求為30,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26%,主要開設課程及開設學校比例如表3-1所示(表中的百分比指此方向中開設某課程的學校占設置該方向學校的百分比)。在回復48份教學計劃的學校中,設置工程項目管理方向的共15所,平均總學分要求108。工程項目管理方向的課程體系中,學科基礎必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37,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34%;專業必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24,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22%;專業選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17,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16%;實踐課平均學分要求為30,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28%,主要開設課程及開設學校。在回復48份教學計劃的學校中,設置投資與造價管理方向的共8所,平均總學分要求115。投資與造價管理方向的課程體系中,學科基礎必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42,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36.5%;專業必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19,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16.5%;專業選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23,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20%;實踐課平均學分要求為31,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27%,主要開設課程及開設學校比例如表3-3所示。工程造價方向的課程體系在回復48份教學計劃的學校中,設置工程造價方向的共6所,平均總學分要求114。工程造價方向的課程體系中,學科基礎必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28,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25%:專業必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28,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25%;專業選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18,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16%;實踐課平均學分要求為40,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35%,主要開設課程及開設學校比例如表3-5所示。工程管理方向課程體系在回復48份教學計劃的學校中,設置工程管理方向的共6所,平均總學分要求109。工程管理方向的課程體系中,學科基礎必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37,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34%:專業必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27,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25%;專業選修課平均學分要求為18,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16%;實踐課平均學分要求為27,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25%,主要開設課程及開設學校。
(2)各方向學分設置另將各方向平均學分要求及各類課程平均學分占總平均學分的比例整理。
三、課程設置的結構分析
在基礎必修課中,開設管理學原理課程的學校最多,有28所,占樣本的58.33%,其他依次為:開設經濟學原理的學校26所,占樣本的54.17%,開設會計學的學校24所,占樣本的50%,開設運籌學的學校22所,占樣本的45.83%。學科基礎必修課主要涉及經濟、技術、管理基礎知識,這部分的學分比重幾乎最大,平均學分要求在40左右,所占比重基本在35%左右,說明各學校對該方向學科基礎較重視。在專業選修課中,開設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和物業管理的學校最多,有18所,占樣本的37.5%;開設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的學校15所,占樣本的33.33%;開設專業英語的學校14所,占樣本的29.17%。各方向對專業選修課程的學分要求基本保持在15-20,占各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15%左右。開設主要方向相關課程,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這部分由于學校及方向不同往往差異較大,一些學校選修課程比例小,學生對課程選擇余地不大,不利于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專業必修課中,開設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學校最多,有21所,占樣本的43.75%,其他依次為:開設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的學校16所,占樣本的33.33%;開設工程估價的學校15所,占樣本的31.25%;開設工程經濟學的學校11所,占樣本的22.92%。各方向對專業必修課程的學分要求基本在20-30,占各方向平均總學分的20%左右,該部分基本上反映了各方向的特色。投資與造價管理方向專業必修課程平均學分僅占該方向平均總學分的16.5%,必修課程設置特點不明顯,建議增開部分專業必修課程。在實踐課中,設有畢業論文(設計)實踐課的學校最多,有37所,占樣本的77.08%,其他依次為:開設軍訓的學校31所,占樣本的64.58%,開設畢業實習的學校25所,占樣本的52.08%,開設認識實習的學校24所,占樣本的50%。實踐部分的學分要求基本在30左右,占各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25%左右,但在工程造價方向的課程體系中,實踐課平均學分要求為40,占該方向總學分平均要求的35%,表明該方向比較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課程建構時,應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使實踐貫穿于學生整個學習過程,有效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四、結論
(1)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既受學校類型和辦學定位的影響,又受辦學單位實力制約。方向名稱根據各學校實際情況和特點各有不同,比如,工程項目管理方向、工程管理方向雖然名稱不同,但開設課程及學分結構基本一致。
(2)目前,工程管理專業主體仍主要依附建筑業,技術平臺課程趨同。隨著電信網絡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的產生,技術平臺課程差異將越來越大。工程管理類專業課程設置往往因該專業依附的產業不同,其技術平臺課程與方向課程有較大差別。
國家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的工程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和土木工程技術的基本知識,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具有項目經理能力,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這一目標是在金融危機和國家宏觀調控大背景下提出的,工程相關的上下游行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這對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人才能力培養提出更大挑戰。中國工程管理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育偏重理論而學生缺少實踐應用能力[1],反映到工作實踐中就是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能力偏弱,專業優勢顯現不出來,存在設計工程相關行業面廣而技術不足的問題。這種內外環境導致學生在工程相關行業中的就業競爭力下降,長期將會影響到專業就業和學科發展。究其原因,基于技術、經濟、管理和法律四大平臺的專業課程內容重復、關聯性不強,學生無法從眾多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有清晰、整體的認識。為解決這一問題,并充分考慮到工程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應兼具土木工程技術及與項目管理相關的經濟、管理、法律等基本知識,實現學生知識結構的交叉和融合,筆者從各方面做出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希望從畢業設計環節入手構建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技能整合的實踐指導模式。通過此種模式讓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除了學好現有的理論知識,還能夠在全過程的工程項目管理中實現本專業四項平臺能力的整合,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團隊精神,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畢業設計模式的引導,加深對本專業、本行業乃至社會、歷史、文化、環境等的理解和掌控能力,以此適應復雜的工程項目建設環境,提高實際的工作能力。
二、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模式現狀
(一)畢業設計選題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好的選題能夠使學生具有足夠的信心和動力,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和運用綜合知識的才能,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潛能[2]。只有對理論有了本質的認識,對問題有了根本性的把握,才會有自己新的觀點,這樣寫出來的畢業論文才會有個性。江蘇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是在原有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專業的基礎上的新設專業,原有大土木工程學生數量眾多,每年畢業生約在200名左右,以前的畢業設計選題[3]較為單一,主要以多層框架結構的建筑、結構設計為主。而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偏重這種類型的選題,近幾年來通過整合師資力量,有效拓寬了選題范圍,規范畢業設計選題管理,建立了師生雙向選擇的選題管理模式。2011年江蘇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題目仍然與土木工程的選題大致類似分為工程設計類(多層框架結構、小高層框剪結構、剪力墻結構形式)和施工技術與管理類(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項目管理實施規劃)??梢?,這種選題分類已經完全不適合學校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綜合運用工程、經濟、管理、法律的四大知識體系的相關知識,更加無法體現本專業學生相關技能的融合程度、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缺乏能力的訓練
從以上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選題可見,畢業設計的內容上過多地重視對已學知識的運用,而忽視了畢業設計教學應培養學生在工程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相關技能融合的能力,這種能力的訓練對學生及其未來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三)指導模式單一化
在江蘇大學已有的畢業設計教學中,教學雙方所采用的依然是一個指導教師對幾個學生的定期指導形式。工程管理專業是近年來新成立的,師資極度缺乏,學校中參與畢業設計的指導教師以年輕教師為主。這些年輕教師要承擔大量教學和科研工作,任務繁重,而傳統的學生畢業設計時間過于集中,這勢必會造成教師在畢業設計上投入的時間、精力嚴重不足,和學生互動不夠,這種指導模式必然會影響畢業設計質量。以上種種問題的存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畢業設計的質量,對此,文中著重探討如何通過“群體”指導模式來提高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設計的質量。
三、“群體”指導模式的提出
(一)“群體”畢業設計指導模式
“群體”指導模式是指對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多學科滲透、多專業交叉、校內外相結合三種方式為一體的模式,課題組采用的方法是以工程項目管理全過程為目標,不同專業指導教師分階段介入的“群體”指導模式,具體做法是:由一名指導教師負責學生日常指導工作和管理工作,學生畢業設計過程中遇到的某些問題涉及相關專業輔助教師的研究領域時,專業輔助教師就有義務解答學生的問題,負責的指導教師還要在畢業設計初期組織相關專業教師對畢業論文的選題和內容進行討論。通過討論,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相關信息,課題組還會在畢業設計的初期和末期開展對學生畢業設計工作的總結和研討,討論會的內容由相應的指導教師負責。應該說,這樣的“群體”指導方式改變了原先教師“個體”指導的模式,構建了以指導教師為主、聯合課題其他專業教師為輔的“群體”指導模式,學生通過這樣的畢業設計,可以涉足本專業中較多的領域,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和討論,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強了其團隊精神。
(二)多學科滲透、多專業交叉、校內外結合模式
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畢業設計內容應貫穿工程項目生命周期的全過程。畢業設計多學科滲透、多專業交叉的設置和實施過程中,強調工程管理(造價方向)的全過程,涵蓋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及施工階段,一直到最后竣工及后評估階段。相應地,畢業設計的內容將設計多學科和多專業的交叉,可以在一個具體工程實例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選題提出不同具體要求。在設計開始階段,要求學生在工地熟悉一周時間,收集相關資料,在實施設計時可參考學習施工單位編制的類似工程施工方案和工程實例?,F已建立較為典型、畢業設計效果較好的工程形成畢業設計選題庫,并擬今后繼續收集,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和特長,有針對性地選擇畢業設計課題。如表1所示,工程管理(造價方向)專業將畢業設計選題定位于項目建設全過程的能力整合,也就是將學生分組,不同組的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側重于項目建設不同階段的能力培訓,并按照項目建設全過程對不同階段的小組成員進行項目建設過程模擬及能力整合的培訓。(1)項目決策階段,畢業論文選題側重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根據工程管理專業學習特點,主要是項目經濟評價和投資估算。(2)項目設計、造價階段,畢業論文選題側重招標和投標過程模擬??紤]到招投標的政策性較強,這一階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運用相關法律知識的能力。(3)招投標內容較廣,一般可以結合最新的法規政策,編制施工項目招投標。要求學生應掌握招投標的主要內容、程序步驟、評標辦法、投標技巧等??梢跃C合運用建設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和FIDIC合同條款編制工程項目招標文件的編制,包括國內標和國際標,相應地,工程項目投標文件也分為國內工程和國際工程投標文件的編制。(4)項目施工階段,使學生能夠根據一整套實際工程項目的施工圖紙、合同文本、現場地質勘查報告、招標文件以及相應的國標規范和標準圖集等資料,編制一份完整的施工組織設計文件。上述幾方面的設計內容幾乎涵蓋了大學4年所學的全部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并將工程計價、工程招投標、施工組織、合同管理等相關專業技能進行了第一階段的相應能力模塊訓練,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工程管理;本科生;就業質量;發展方向
工程管理是 1988 年引進到中國建筑行業的一個全新專業,旨在培養掌握工程技術、財務管理、建設法律等多方面知識的復合型人才,目前中國大多高校均開設了工程管理專業。但隨著建筑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日趨成熟和全國各大高校的連續擴招,導致中國建筑人才的需求量遠小于每年畢業生數量,使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因此,調研分析學生能力與就業單位需求,為更多的向社會和用人單位輸送更優秀的人才,對我國建筑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源于1978年的葛洲壩水電工程學院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專業,1988年在水電行業內率先開辦了工程概預算專業(??疲?993年開辦基本建設與管理本科專業,1998年教育部本科專業調整后并入工程管理專業。學校該專業在2007年被湖北省確定為立項建設的省級品牌專業,2010年被教育部、財政部確定為立項建設的國家特色專業。
在以就業為背景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對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近五年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調查和分析,以幫助工程管理學生更加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更好的分配時間和精力提高就業技能,同時也可以作為人才培養體系調整和教學改革的一個參考依據。
一、畢業生就業相關調研
依據學校每年上報的畢業生就業統計表及畢業生需求情況,對畢業生的就業率、畢業生供需比及就業結構進行分析,并向該專業已就業生和用人單位進行調查,主要分析就業區域,薪酬水平,就業專業相關度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素質能力要求。
1、畢業生一次就業率
通過資料收集,三峽大學近五年工程管理就業數據如圖1所示。數據表明就業率正在逐年下降,到2016年更是跌至75%以下,可見就業形勢并不樂觀,學校以及在讀學子必須結合自身進行有效調整。
2、畢業生市場需求比
根據歷年在學校舉辦的招聘會及用人單位在學校就業網上的需求信息,畢業生供需比如表1所示。數據顯示:近五年來,供需比平均在1:4左右。一方面是因為本專業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另一方面,是因為本專業發展方向比較廣泛,涉及工程技術,財務管理,建設法規多方面的能力培養。
3、主要就業區域與就業相關度
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范圍十分廣泛,可在政府經濟管理部門或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建筑施工企業、工程建設監理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工程咨詢公司、國際工程公司、投資與金融等單位從事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學?;蚩蒲袡C構從事相關專業的教學或科研工作。據有關資料顯示,近年來該專業就業省市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廣東、天津、江蘇等地,目前畢業生月薪可達到3000元~5000元。
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本科生近五年的就業情況見圖2,數據表明畢業生在建設施工單位就業的占58%,水利水電單位的占20%,設計單位和工程咨詢單位的各均占4%,銀行的占3%,其他占11%。
可見,現今形勢工程管理專業的學子要重點發展和培養土木方面的知識與技能。
4、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素質能力要求
(1)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
如圖3所示,從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宏觀需求來看: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是道德品質、執業能力、吃苦精神、團隊協作能力和穩定性。可見畢業生不僅要發展專業能力也需提高個人精神道德素質。
(2)企業對各類證書的重視程度
如圖4所示,企業最為重視行業技能大賽的獲獎證書和國家執業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對于企業來說不僅是應聘者實際的能力證明,更有利于增強企業硬件;軟件的操作居于第三位;源于涉外工程的增加,企業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也逐漸提高。
二、在讀生的就業期望
此次調查通過紙質問卷形式發出,從2016年5月5日起到5月20日止,共發放問卷300份,截至5月26日共回收問卷264份,回收率高達88%,其發放對象已基本涵蓋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全體在讀本科生。
1、在讀生就業領域選擇
如圖5所示,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在校本科生的擇業方向在建設單位的占38%,在政府部門和設計單位的均占18%,其他方向的占26%,與現今國內市場工管主要就業方向基本一致。
2、在讀生就業城市選擇
如圖6所示,絕大數學生更傾向于二線城市,與以前就業熱門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有一定出入。其原因也許是近年來學生就業心理壓力太大,同時這一現象也反饋了近五年就業率逐漸下降的原因。
3、本科階能力需求
由圖7可知,48%的同學希望擁有豐富的實習經歷,25%的被調查者更重視自己的專業成績,希望能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18%的學生希望能充分發展自己的人脈資源,只有剩余9%的學生希望擁有過人的外語能力。
三、對工程管理在讀生的建議
結合歷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樣本調研發現,工程管理專業在校生應著重培養的素質如圖8所示。80%的用人單位注重學生的實踐工作經驗,62%的用人單位注重學生的專業基礎素質和自學能力。
因此,不論學校亦或在讀本科生,應支持寒暑假時間去建筑工地或者專業公司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以確保招聘現場上具備更大的優勢。此外,事業單位對學生在專業技能大賽中的獲獎證書、職業資格證書關注度較高,這些都直接反應了應聘者對專業的精力傾注度和實際執業能力的重視程度,在讀生在校除了熟悉一些必要的軟件操作,更要爭取更多的競賽證書、執業證書。
工程管理是一個潛力很大的專業,在校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也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加強有關土木工程技術方面專業課的學習。其次,要學好工程管理專業特色課程、管理類和法律類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大膽思考、勇于創新。此外,還要更多關注建筑行業的最新動態,了解目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和市場需求,重視學校組織的各種實驗、實習,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中。
四、結語
通過對比歷屆畢業生的就業數據、用人單位的招聘要求及在讀生的擇業規劃,可知三峽大學工程管理專業學生近五年的就業簽約率大幅度下滑。學校需依據市場需求,調整教學內容,側重培養學生土木、建筑方面的專業技能。此外,在讀生更要積極參加各種專業競賽并取得優秀成績,在條件允許情況下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如建造師證、造價師證。
目前,整個工程管理就業方向還是水利水電、建筑行業的大型國營企業,主要從事施工建筑、設計、管理運營等方面的工作。但隨著近年來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學校應該結合工程管理專業涵蓋多方面知識技能的特性,幫助學生拓寬諸如金融類、管理類方面的就業道路。同時在讀生也應考慮考研深造,以提高學位水平來增加就業機會。
參考文獻:
[1]向玉華.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分析――以三峽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49):32-34.
[2]趙陸岳.工程管理專業就業形勢分析[J].知識經濟,2013(11):54-54.
[3]李秀芳,陳自力,金季嵐.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的現狀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19):200-202.
[4]汪浩.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競爭優勢[J].安徽建筑,2011(02):182-182.
[5]郭樹榮.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與對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05):43-46.
[6]張建坤,成虎.對工程管理專業地位和學科體系的思考[J].建筑經濟,2007(07):5-7.
關鍵詞:高職;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定位;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 TU198 文獻標識碼: A
高等職業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正經歷著深層次的專業洗牌和變革。隨著建筑行業整體向好,工程建設領域不斷得到規范,對于工程管理從業人員的專業性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員的需求量也越來越旺,學生報考建筑工程類專業的熱度逐年上升。從2008年開始我校開始償試招收五年制高職工程造價專業至今,招生人數每年都在增加,我院已招收696人。為了更好地發展工程類專業,建設相應的專業群,2014年我們在去年招收三年制高職工程造價的基礎上申報了三年制高職建筑工程管理專業,該專業的專業定位和課程設置就成了一個關鍵問題。
1、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定位
1.1專業定位的基礎
我國大規模的基礎建設為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造價咨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對高校工程管理類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專業的辦學層次為高職。明確畢業生的從業范圍和就業崗位,進而以職業資格標準為導向明確專業定位,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以模塊式的課程結構構建高職課程體系,培養動手能力強、能持證上崗的“雙證型”人才。
1.2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就業崗位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旨在為工程建設一線培養實用型專業人才。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去向主要是:在建設單位(項目投資業主方)、工程咨詢單位、建筑施工企業、建設監理等企事業或中介機構,從事工程項目決策、工程項目招投標、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程監理、施工企業經營管理、建設項目評價等工作崗位。大多數畢業生一般從單位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等基本工作開始做起。
1.3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能力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能力要求該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較強的施工圖識讀和繪制能力;具有建筑材料選擇、檢測的能力;具有編制單位工程施工技術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能力;具有編制施工圖概預算和投標報價、合同管理的能力;具有建筑施工放線、標高引測、施工觀測的能力;具有理解施工圖設計和技術文件,組織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全過程技術管理的能力;具有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和預防、分析處理工程質量事故的能力;具有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和建筑工程監理的初步能力。是既懂專業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1.4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知識定位
建筑工程管理專業學生應該具備實用英語基礎知識和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具備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基礎知識;具備建筑材料、建筑構造的基本理論知識; 具備建筑工程概預算的知識; 具備工程監理及法規等相關知識;具備招標投標和合同管理的知識;具備常用辦公軟件和相關專業軟件的基礎知識。
2、建筑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置
2.1課程設置的原則:以職業資格標準為導向,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以辦學層次與建立專本銜接直通車為依據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
2.2建筑工程管理專業職業資格證書要求與教學課程分析
職業資格證書 發證機構 相關知識和能力要求 相關課程
建筑工程繪圖員 南通市勞動與職業技能鑒定所 具有較強的施工圖識讀和繪制能力 建筑制圖
建筑結構與識圖
建筑CAD
造價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工程概預算的基本理論及編制方法、財務結算與決算等工程造價管理方面的知識。 工程經濟
工程造價控制
房屋建筑學
工程測量員 南通市勞動與職業技能鑒定所 建筑施工放線、標高引測、施工觀測的能力 建筑工程測量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員 江蘇省建設廳 了解建材、構造、結構、施工等方面的工程技術知識; 建筑施工技術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
建筑工程土建質安員 江蘇省建設廳 施工現場管理以及質量控制方法 建筑施工技術
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
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
建筑工程資料員 江蘇省建設廳 工程造價管理、合同法、合同管理等知識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
建筑制圖與識圖
建筑施工組織
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監理員 江蘇省建設廳 熟悉主要建筑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監理的操作方法、施工現場管理以及質量控制方法,能進行初級工程監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術、工程測量、
工程項目監理概論
2.3職業崗位剖析與教學課程分析
職業崗位 主要工作任務 對應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 擬設課程
工程項目管理 1.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編制
2.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編制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現場布置及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現場質量與安全管理;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建設工程合同的基本內容;進行合同分析,實施合同控制。 建筑施工組織、工程項目監理概論、工程建設法規、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
工程預算 編制和計算建筑工程造價的能力 編制工程量清單及清單計價;準確應用各種計量計價文件;編制土建工程預算;進行土建工程的工料分析;參與工程竣工決算;進行工程計量計價軟件算量與套價。 工程造價控制、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建筑施工技術、建筑材料
工程施工管理 繪制、識讀施工圖
常用建筑材料的應用技能
建筑工程測量 繪制、識讀建筑工程施工圖、竣工圖;閱讀和編制工程圖技術說明;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能及應用;常用建筑材料的檢驗、存放及保管;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技術指標及檢測;定位及抄平放線、垂直度控制;
建筑變形觀測。 建筑識圖與構造、建筑力學與結構、建筑CAD
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測量
工程監理 工程監理 熟悉主要建筑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掌握工程監理的操作方法、施工現場管理以及質量控制方法,能進行初級工程監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術、工程測量、建筑CAD、
工程項目監理概論
2.4加強校校合作,滿足學生升學需求,構建專本銜接直通車
我校工程類專業與揚州大學、蘇州大學加強校校合作,深入開展助學自考等多種專本銜接形式的合作模式,滿足學生升學需求,將自考課程納入我們的高職課堂體系,五年制高職、三年制高職在校期間完成相應的課程的同時可以參加這二所學校的統一課程學習與考試,考試后各門成績合格后大專畢業一年后可以拿到相應的本科畢業文憑,核心課程與英語達到規定要求可以獲得相應的學位證書。本科階段課程采用相近課程教學法納入課程計劃中,以確保直通車的順利通暢。
3、工程造價專業的課程結構分析
我校建筑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按基礎學習領域課程、專業學習領域課程、專業技能訓練課程和選修課程四個部分設置。
3.1基礎學習領域的課程為公共課程,包括高等數學基礎、大學語文、大學英語、體育與健康、計算機應用基礎、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對于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二門課程我們在大專的課程體系中按照要求采用完全嵌入式,本科階段承認學分,可以免試這二門課程。
3.2專業學習領域課程包括制圖與識圖、建筑材料、建筑工程識圖與房屋構造、房屋建筑學、建筑力學、建筑工程測量、工程經濟、工程造價控制、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建筑CAD、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建筑施工組織、建筑施工技術、工程項目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工程項目監理概論、建筑工程質量驗收、建筑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工程建設法規等。
3.3專業技能訓練課程開設了材料實訓與市場調查、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工程測量實訓、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實訓、施工技術與組織見習與實訓、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實訓、工程管理綜合實訓以及畢業環節實訓等。
3.4同時設置了三門公共選修課(學生自由選擇兩門學校公共選修課)和三門專業必選修課(建筑工程資料管理、建筑企業經營管理、建筑電工實用技術)來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開設建筑電工實用技術課程相當必要且具有時代需求性。本課程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圖能力,主要教學方式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包括了建筑電工與樓宇智能常用工具及材料、建筑電工知識、配電裝置安裝、樓宇智能等內容,作為工程管理從業人員必備的基礎知識,建筑電工實用技術(含樓宇智能化基礎知識)課程注重突出應用型特色,緊密結合工程實踐,在簡要原理的基礎上,重點結合工程案例介紹其性能與具體應用。
4、課程體系教學措施的創新思路
針對專業各門課程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以達到最優的教學目標
4.1以“現場教學法”,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對建筑結構與識圖、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工程測量等課程宜采用實訓現場教學法。加強了實訓室建設的建設工作,學校配有專門的材料實訓室,建筑結構實訓室、建筑測量儀器室。以“實用”“現場”“感知”促學。對于建筑測量課程,以校園實地測量實訓為重點。對建筑結構與識圖課程,我們按照現場1:1的比例建成不同形式的結構實訓室,教師的任務從傳統的以講解知識為中心轉為案例設計、策劃和輔導學生認識結構,縮短了理論與實際的對接距離。對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教師帶領學生到校內實訓基地動手砌磚、裝飾貼磚、抹灰、砌開挖基坑,讓他們了解施工方法、施工工藝流程,切實感受到施工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
4.2以“項目教學法”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與思維拓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對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采用項目導向型案例教學法,將一個完整的單位工程綜合項目分解成若干個專項實訓,將工程量計算規則貫徹到實際工程的計算上來,同時進行工程量計價軟件的操作應用訓練,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對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采用親驗式教學法,進行情境模擬,使學生更加貼近實際,如臨其境。如招投標的模擬、合同談判的模擬,教師先提出一般性問題,再提出特殊情況下的問題,然后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討論結果,提交報告單,請具有典型性的小組代表作答,最后教師就小組不同意見進行點評。
4.3對專業學習領域課程,我們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構建課程體系,突出課程內容的側重點,加強學生基本功的培養。
我們通過調研了解到社會普遍反映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識圖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不足。我們在課程體系中將識讀建筑施工圖這門課分解成建筑制圖與識圖、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建筑CAD,著重訓練學生識讀工程圖的技能,加強平面標注的知識,以使學生能識讀一般的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圖,正確理解設計意圖。對建筑力學部分,大量減少公式推導與超靜定結構內力計算的講解,著重加強學生對結構強度、穩定性與破壞形式的認識。在建筑結構部分則著重加強學生對構造的認識和掌握,比如鋼筋的搭接長度、錨固長度、彎鉤的長度等,這樣就形成了簡練而相對完整的教學體系。工程量清單計價實務課程專門針對當今工程造價領域“量價分離”的要求設置,工程造價電算化軟件使用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會操作一到兩種造價軟件,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4.4采用靈活多樣的課程教學考試、考核方式,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隨著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擴大,社會對工程管理人員的需求量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受多種因素影響,長期以來工程管理人才大都從工科相關專業學生中選拔。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項目的復雜程度和對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技術人員自然轉化為項目的管理者已不能滿足現代項目的需求,必須要專門培養掌握工程技術、經濟、管理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工程管理人才[1]。許多高??吹搅斯こ坦芾韺I良好的發展前景,已經或正在籌備開設該專業[2],因此,近年來工程管理專業的發展非常迅猛,工程管理專業辦學規模的迅速擴大和辦學條件的不斷改善,為我國近年來持續發展的工程建設提供了一大批從事工程管理及相關工作的專業人才。由于工程管理專業開設的時間并不長,因此,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也一直在進行著。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步入工作崗位后,需通過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并經注冊取得執業資格方可擔任項目經理、造價工程師等工作。執業資格制度是市場經濟國家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的通行做法。目前,我國建設行業已經建立了房地產估價師、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建造師等執業資格制度,基本上形成了以教育評估、執業實踐、資格考試、注冊管理、繼續教育和信用檔案為主要內容的管理體系[3]。這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文結合浙江理工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的辦學實踐,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
二、我校工程管理專業概況
我校自2004年招收第一屆工程管理專業學生,至2009年已招收6屆,共培養學生約600余人。我校工程管理專業設置在建筑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的大量技術平臺課程主要由土木工程系教師進行教學,而學院其他專業的管理類課程由工程管理系教學;工程管理專業的實驗室能為學院其他專業提供實驗條件,同樣,學院其他實驗室也為工程管理專業服務,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我校迄今為止共有兩屆畢業生,共210人,其中2008屆95人,2009屆115人。兩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見圖1。從圖1中可以看出,工程管理專業的主要就業單位為建設單位(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和建設施工單位,共占總畢業生的49.52%,去咨詢單位的畢業生也占一定的比重,12.38%,這說明,咨詢單位等中介機構也是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根據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單位主要為建設單位(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施工企業,因此,我校對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也應該滿足這方面的需要,課程體系也應該做相應的調整,使我們的畢業生更能夠適應市場的需求。
三、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模式探討
根據以上對社會對工程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分析,結合我校工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以及工程管理行業準入資格考試的要求,制訂了我校工程管理專業教學計劃,并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了一定的改革,以滿足社會及學生的需求。
1.課程體系的設置
根據我校工程管理專業的培養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設置了我校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在專業基礎課中,技術平臺課程包括土木工程制圖、工程測量、建筑力學、房屋建筑學、建筑結構、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學及地基與基礎、建筑設備、城市規劃原理、地下工程、建筑設備、道路與橋梁概論等。我校工程管理專業特別重視土木工程技術相關知識的學習,我們一直認為土木工程知識是工程管理專業的根基,而且通過對許多知名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的調研,都認為土木工程知識對于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因此,我校工程管理專業技術平臺課程所占比重是相當大的。管理平臺課程包括管理學、會計學、運籌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工程項目管理(一)、工程估價等。經濟平臺課程包括經濟學、工程經濟學、金融與保險、統計學等。法律平臺課程包括經濟法、建設法規等。工程管理專業設兩個方向,分別為工程項目管理方向和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方向。工程項目管理方向開設建設項目評估、工程項目管理(二)、工程項目信息管理等方向課程。房地產經營與管理方向開設房地產經濟學、房地產估價、房地產市場學、房地產金融等方向課程。工程管理專業實踐類課程包括實驗、課程設計、實習等。從以上課程體系的設置中可以看出,課程基本上涵蓋了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等執業資格考試所需考核的知識點,也就是說學生畢業后基本上能夠適應以上工作,并通過一定時間的實踐,能夠通過考試取得資格并能勝任執業要求。
2.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我校工程管理專業在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改革和探索,重點是增加學生對工程技術活動中所面臨的實際管理問題的感性認識,具體從以下幾方面來加強:首先增加工程管理的現場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設置了大量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實驗、課程設計、實習等,并和實際工程相結合,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采取走出去(例如教師和學生到企業參加工程預算等實際工作)和引進來(把部分實際項目拿來到學校,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完成)模式。通過企業和學校兩個場所進行教學和工程訓練,使學校和企業條件互補,資源共享,逐步建立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的運行機制。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實際工程案例的分析。工程管理專業是和實際工程項目緊密相連的專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都要注重對實際工程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并引入教學中,使學生所直接面對的就是實際工程,并結合專業課課程設計,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工作的能力。再次,定期舉辦學術講座。定期邀請工程管理方面的專家舉辦講座,并參與高年級學生的研討會,使學生有機會分享工程管理人員的實踐經驗,全面培養工程管理能力。第四,結合建造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房地產估價師等工程師所需的素質要求,并注重突出工程師素質培養,突出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使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崗位技術與管理能力。
作為文理兼收的大類專業,經濟學是當之無愧的NO.1——開設最普遍。經濟學門類根據面向領域的不同而分別傾向于理論經濟學、經濟政策、貨幣與流通和對外貿易等,包括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審計學、保險、財政學……雖然同是以經濟學類為專業名稱進行招生,但不同的大學所包含的具體專業不同。這就是說,在具體分專業時,考生只能選擇大類所包含的專業。因此,考生在選擇時,一定要弄懂擬報院校該類到底包含了哪些專業。目前以經濟學類招生的院校中,專業構成情況可分為以下五類——
其一包含了經濟學類的大部分專業,如西安交通大學包含了金融學、金融信息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統計學、財政學、貿易經濟等專業方向,山東大學包含了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保險等專業。
其二為經濟學類中設置最多的幾個專業的綜合。有的是包含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如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中南民族大學;有的則只包含了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如同濟大學、東華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其三是包含具體專業除大家所熟悉的經濟學類專業外,還與學校特色聯系在一起,開設了相關專業,如中國農業大學經濟學類除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和金融學專業外,還包括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開設的經濟學類,則在國際經濟與貿易之外,還開設了能源經濟學。
其四是同一院校有兩個以上的以經濟學類為名來招生的專業,但在經濟學類后面還加有備注,標明不同專業的區別。如北京工商大學分為經濟學類(經貿類)和經濟學類(財貿類),前者包括經濟學、貿易經濟和國際經濟與貿易3個專業,后者包括財政學、保險和統計學共3個專業。
其五是部分高校所開設的經濟學類打破了只包含經濟學類下相關專業的構成,還與其他學科所包含的近似專業聯系在一起招生,如上海交通大學的會計學專業也屬于經濟學類的專業之一,天津商業大學則把信用管理包含其中。
主干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經濟學、財政學、數理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等。
院校展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3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生首屆以經濟學類招生的學子即將畢業,接受社會的檢驗。其經濟學類專業屬于國際經濟貿易學院,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金融學專業、物流管理專業(國際運輸與物流方向)、經濟學專業(國際稅務方向)、經濟學專業(榮譽學士學位實驗班)等五個專業或方向。入學時,大學一年級不分專業,學生在大學二年級春季學期將根據自身專業學習規劃、興趣特長和學習成績情況,在貿易、金融、經濟類學科內自愿選擇專業,確定主修專業(方向)。
武漢大學——經濟學類采取“打通”和“分段”方式培養,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具有創造、創新、創業精神的復合型高級經濟和管理人才。學生進校前兩年,在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學習階段打通專業界線,采用統一的經濟學科基礎平臺和專業基礎課平臺進行培養;二年級末,在學生對專業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根據其興趣、專長、人生規劃和社會需要,分別進入四個專業(財政學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金融學專業、保險學專業)繼續專業課學習。
工商管理類
專業構成
從開設院校的數量來看,文理兼收的大類專業中,能與經濟學類比肩的只有工商管理類。作為備受考生青睞的工商管理類,與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公共管理類、農業經濟管理類、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物流管理與工程類、工業工程類、電子商務類和旅游管理類共同構成管理學類。九大類的差異從其命名可略知一二,工商管理類是研究盈利性組織經營活動規律以及企業管理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的學科。
在工商管理類下,有的專業以市場活動為主,如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國際商務等,有的專業則以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為主,如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審計學等,還有些是針對特殊領域開設的,如特許經營管理、連鎖經營管理、酒店管理等。于是,在高校以“工商管理類”招生的專業中,具體包含的專業有所不同。
第一類是與經濟學類學科有所交叉。如同介紹經濟學類專業時,有的高校將部分工商管理類專業納入其中一樣,也有一些高校則將屬于經濟學類下的專業納入工商管理類招生、培養,如北京大學工商管理類所包含專業除會計學與市場營銷外,還包含了經濟學類的金融學專業。
第二類則可稱為工商管理類的。核心型”,將工商管理類下最常見的專業都納入其中進行招生,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的工商管理類包含了如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
第三類則是在管理學類下,打破九小類之間的界限,將屬于其他類的專業納入工商管理類中。如大連理工大學包含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北京工商大學工商管理類包括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管理科學共6個專業。
還有一類則更為與眾不同,以工商管理類招生,但實行的卻是雙學士的培養模式。以電子科技大學為例,該校工商管理類又稱為“管理-電子工程復合培養實驗班”,在四年的修業年限中,接受管理學(或經濟學)+工學專業的培養,畢業時可獲得雙學士學位。
主干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管理信息系統、市場營銷學、經濟法等。
院校展臺
電子科技大學——該大類整合經濟管理和電子工程兩大學科優勢,突出管理與電子信息技術相融合。課程設置強調厚基礎和國際化,培養過程注重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學生在修讀通識類課程、電子信息大類學科基礎課程和經濟管理專業學科基礎課程后,可以根據志向選擇在工商管理類(含工商管理、金融學和電子商務三個專業)或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方向進行學習。
哈爾濱商業大學——該大類以實驗班形式培養,包含專業眾多,有工業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旅游管理、商品學、物流管理等。前期進行基礎階段學習,后期進入專業學習。
公共管理類
專業構成
同屬于管理學類,但公共管理類把關注點集中于社會管理之中,是以政府、企業組織以及非政府組織的結構、工作程序、工作績效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學科。與工商管理類不同的是,公共管理類對經濟領域涉足較少,而更傾向于解決公共事務——土地、公共關系、文化、勞動關系、公共安全等問題。
公共管理類下包含專業與工商管理類一樣多,但最為人們所知的只有行政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兩個專業,其他專業如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勞動管理、食品經濟管理等或是設置較少,或是僅在少數高校試點的專業。因此,公共管理類的構成大多以行政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為主,再適量增加一兩個專業。
在設置公共管理類專業的高校中,北京化工大學、山東大學、西南大學僅包含行政管理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武漢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華僑大學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行政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外,又加入了勞動與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城市管理等專業。與一般高校以招收文科生為主不同的是,西安交通大學公共管理類招收理工科考生,包含專業有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衛生管理。
主干課程
管理學原理、公共管理學、經濟學原理、政治學原理、社會學管理、會計學、社會學、應用統計學、公共關系學、公共人事制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公文寫作與秘書學、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中介組織管理、政策科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原理、組織行為學等。
院校展臺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管理類各專業依托學校在經濟學、管理學方面的優勢,以及充分發揮法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作用,實行“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模式,學生在本科階段的前兩年不分專業,進入三年級時按照學生的志愿、社會需求狀況以及學生學習成績等因素,分為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習。
華僑大學——招收文史、理工類學生,學制4年。前兩年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和土地資源管理3個專業開設相同課程,第三年在自愿選擇與學院考核的基礎上分成3個不同專業。成績達要求可修讀法學專業雙學位,理工類選讀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修讀城市規劃專業雙學位。
中國語言文學類
專業構成中國語言文學類包含哪些專業?只要將其名稱拆分一下,中國、語言、文學三大關鍵詞就能解釋得很清楚,即適用于中國,在中華民族文化中形成、發展起來的語言和文學為研究對象。語言既包括官方語言——漢語,也有部分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則涵蓋了詩歌、詞賦、戲劇、小說等。
由于中國語言文學類所含專業較少,因此高校開設的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組成也比較簡單,可分為“閉合式”和“開放式”兩種。“閉合式”指的是所包含專業均為該門類下的專業,如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類包含漢語言和漢語言文學兩個專業,華中師范大學包含漢語言和對外漢語專業,山東大學僅含漢語言文學一個專業,云南民族大學包含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專業,河北大學包含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古典文獻專業。“閉合式”專業組成的中國語言文學類在目前招生高校中占據多數地位。而“開放式”則是將中國語言文學類下的專業與其他文學類的專業以“中國語言文學類”名義招生,如中南大學的中國語言文學類則將屬于新聞傳播類的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組成招生。(注:原對外漢語專業現更名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主干課程
文學理論、語言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含當代)、外國文學史、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代經典導讀、美學概論、馬列文論、中國文學理論史、西方文藝理論史、古代漢語、現代漢語等。
院校展臺
華中師范大學——作為六所部屬師范院校之一的華中師范大學,在中國語言文學類的構成上較有特色:漢語言與對外漢語的結合。兩個專業緊緊圍繞語言,一個是內在的漢語、語言學、文學等方面,一個是把漢語傳遞給對中國語言、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
廣西民族大學——學制四年,雙學歷[同時頒發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壯語方向)、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文學學士學位。培養具有系統的壯漢雙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和知識,并能從事進一步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將具有雙語寫作、交流和研究能力及掌握辦公自動化技能,并粗通一門東南亞國家語言。
能源動力類
專業構成
能源亦稱能量資源或能源資源,是指能夠直接取得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性的各種資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氣、煤層氣、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一次能源和電力、熱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隸屬于工科門類下的能源動力類就是以各種能源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由于一次性能源隨著使用的減少,人們更注重對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所以在能源動力有許多專業都圍繞核能、風能、新能源設置。
能源動力類以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開設最為普遍,其他專業如能源工程及自動化、風能與動力工程、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都為在少數高校試點的專業。所以在以能源動力類為名進行招生的大類,一般都是“熱能與動力工程+其他專業”的形式組成。如大連理工大學包括熱能與動力工程、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山東大學包括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基地班和熱能與動力工程兩個專業。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許多開設此大類的高校,都將與該專業相關較大的但屬于土木類的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注:現更名為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納入其中。如北京科技大學該大類包括熱能與動力工程和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中南大學包括熱能與動力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和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除以上兩類以外,還有少數以能源動力類招生的高校在培養方面是打通本碩連讀進行培養,如西安交通大學該大類學生在完成綜合基礎素質教育、掌握寬厚的理論基礎后,根據社會需求和個人志愿可以在熱能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溫工程、熱動力工程、汽車工程、熱能動力與控制工程等專業方向選擇,再進行以能力培養為主的教育,按學科大類平臺課程、專業知識課程和實踐課程學習深造。
主干課程
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技術、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動力機械基礎、內燃機原理、透平機械、熱力發電廠等。
院校展臺
北京科技大學——包括熱能與動力工程和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兩個專業,按大類招收的學生入學后實行寬口徑培養模式,一年半后學生將根據本人志愿和在校學習成績進入不同的專業學習。
哈爾濱商業大學——以實驗班(能源動力類)招生,前期以基礎學習為主,第三或第四學期再選擇具體的專業,可選擇范圍十分廣泛,包括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包裝工程、印刷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油氣儲運工程、物流工程等專業。
電氣信息類
專業構成
作為工科門類招生專業數量最多的一個類,電氣信息類將傳統的電工技術與計算機、電子、自動控制、系統工程及信息處理等新技術相結合,因此專業可以分為相關的幾類。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電力工程與管理是與傳統的電工技術緊密結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件、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則與計算機更為投緣;電子科學與技術、真空電子技術等則與電子牽手……在以電氣信息類為名稱招生的大類專業中,各高校又包含了哪些專業呢?一起去探個究竟吧!
首先是相關專業的結合,如北京交通大學電氣信息類包含的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電氣信息工程專業都與電工技術有關;防災科技學院包含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網絡工程專業、首都師范大學包含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工程則與計算機有關。
其次則是在傳統電子與計算機或其他新技術的結合,如中國礦業大學(徐州)電子信恩科學類包含了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四川大學包含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自動化專業。
還有一類構成比較復雜,包含專業比較多,還有些把近年才新增設的專業也包容進去,如大連理工大學電氣信息類包含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英語強化)、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物聯網工程等8個專業;中南大學則包含信息安全、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專業和新增設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和物聯網工程專業。
主干課程
大學數學、大學物理、工程數學、電路、電子技術、現代電子技術、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數據庫技術、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與通信、電磁場與電磁波、信號與系統、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通信系統原理等。
院校展臺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信息類所屬電氣工程學院其前身創建于1908年,是中國高等教育創辦最早的電工學科;是全國電工二級學科設置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實驗設備先進的電氣工程學院之一。電氣信息類實施本科生與研究生統籌制定教學計劃。學生在掌握好寬厚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后,根據社會需求和個人志愿可以在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學科選擇專業方向,再進行能力培養為主的專業教育,按學科大類平臺課程、專業知識課程和實踐課程學習深造,學習成績合格者可分階段獲得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
材料類
專業構成
用一句真實并且高度概括的話說,人類的世界始終是一個由材料組成的世界。從屬性來分可分為無機物材料(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物材料和不同類型材料所組成的復合材料。從用途來分可分為電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
材料類下的專業就是圍繞研究各種不同材料的特征以及運用不同的材料設置的。金屬材料工程覆蓋了冶金、有色金屬、復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熱處理、材料腐蝕與防護及表面等方面;無機非金屬材料則是研究水泥、玻璃、陶瓷與建筑(墻體)材料;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則是針對纖維、橡膠、塑料、乳膠漆等材料。
以材料類大類招生的專業構成,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全部專業都由材料類下的專業構成,如石家莊鐵道大學該類包含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金屬材料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功能材料都屬于本類下的專業。
第二種是由材料類下的專業加工科門類下其他類的專業,如武漢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徐州)、河北工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等的材料類,既有屬于材料類下的材料科學與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之一,又有機械類下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第三種是材料類下的專業與理學門類下的專業的組合,如中南大學材料類由屬于理學門類下的材料化學專業與材料類下的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組成,大連理工大學材料類也包含了理學門類下的材料物理專業。(注:現材料化學、材料物理已歸為材料類。)
主干課程
材料科學基礎、金屬材料學、材料力學性能、材料表面改性技術、檢測技術及質量評估、復合材料、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藝學、計算機模擬技術與應用、材料制備技術、材料質量控制與檢測技術等。
院校展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