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2 16:53:2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學的出發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西方經濟學;經濟學;生產理論
作者簡介:劉鳳義(1970-),男,滿族,河北圍場人,經濟學博士,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經濟學、制度經濟學和企業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F014.3;F09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96(2007)03-0006-04 收稿日期:2007-02-04
生產理論是經濟學的基礎理論,無論是西方經濟學還是經濟學,都有著豐富的內容,而且他們關于生產理論的淵源、具體內容等還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很多人因此認為,西方經濟學中的生產理論是關于資源配置的一般理論,且有著較為成熟的模型,所以,我們搞市場經濟,完全可以拿過來“為我所用”。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有一定的片面性,西方經濟學的生產理論在經濟運行和經濟管理層面的確有可借鑒之處,但在方法論上卻存在一定局限性。下面,本文就對兩種范式的生產理論的研究方法進行比較,以期為經濟學的創新拋磚引玉。
一、西方經濟學的生產理論是以“經濟人”假設為出發點,把勞動者僅僅作為生產要素研究;而經濟學的生產理論是以“歷史的、現實的人”為出發點。把勞動者既看作生產要素,又作為生產主體來研究
西方經濟學的生產理論是研究生產者如何通過對生產要素的組合,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決策行為,這一研究是以“經濟人”假設為出發點的。以此為基礎,他們建立了以生產函數為基礎的生產者的決策模型?!吧a函數是一種技術關系,被用來表明每一組具體投入品(即生產要素)所可能生產的最大的產出量。在每一種既定的技術條件下,都存在著一個生產函數。”(薩繆爾森,1992)為了分析方便,生產函數通常表示為:Q=f(L,K)。生產理論基本內容就是通過生產函數,來研究在各種不同約束條件下,資本和勞動力之間如何通過不同組合形式,實現產量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最終實現利潤最大化。
應該說,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看,西方經濟學通過建立對現實生產過程高度抽象的數學模型,用簡潔方式描述物質生產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投入和產出的技術關系,是一種有用的分析工具。比如運用一般形式的生產函數可以分析生產過程中要素投入產出的數量關系,對物質生產過程做技術分析,找出資源配置的最佳方式;用定量方法分析科技進步和管理水平對產出的影響;掌握生產過程中的突變機理,不失時機地調整資源配置方式以促進生產力的飛躍發展。等等。
然而,進一步研究會發現,西方經濟學以“經濟人”假設為出發點,建立起的生產理論存在嚴重悖論:即“經濟人”假設把每個人作為自由選擇的主體與生產理論中把勞動者僅僅作為生產要素之間的邏輯悖論。
在西方經濟學家那里,“經濟人”被看作是對人性的最好描述,在他們看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充滿了自由、平等和博愛,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最終必然達到全社會福利的最大化。按照這一信條,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資源配置是在自由交易中進行,每個行為主體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最大化目標進行理性選擇。資本所有者可以自由選擇勞動者;同樣,勞動者也可以自由選擇資本所有者。所以,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人與人之間的是平等、自由的契約關系??墒?,我們從西方經濟學的生產理論看到的卻是與“經濟人”假設相背離的另外一番圖景,在那里,能夠按照“經濟人”行為行事的只能是資本所有者(或稱之為廠商)。他們可以依據等成本曲線、等產量曲線等函數關系,通過自己的理性選擇,為實現最大化目標,任意選擇各種生產要素,進行排列組合。而勞動者,則僅僅被視為同資本一樣的、服務于廠商最大化目標的生產要素。在這里勞動者在生產中的主體地位完全被剝奪了,更不可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選擇。
正是由于把勞動者僅僅看作同資本、土地一樣的生產要素,所以,很自然地得出資本、土地和勞動力一樣,都具有生產性,在生產的過程中,它們共同創造了商品的價值。每個要素對價值創造的貢獻率,可以通過邊際生產力來衡量。西方經濟學的生產理論也就成為分配理論的依據。對此,薩繆爾森(1992)直言不諱地指出生產理論是作為對收入分配理論討論的序曲,“在經濟學的生產論中,可以找到這種要素定價的關鍵?!彼裕皩洕鷮W中的生產論的一個概略分析可以給理解市場經濟的收入分配提供一把不可缺少的鑰匙?!苯酉聛?,他們自然就把薩伊的“三位一體”公式搬出來:基于價值創造的貢獻,資本獲得利潤(或利息)、土地獲得地租、勞動力獲得工資。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個多么公平的社會制度呀!
有人可能會說,勞動者也是“經濟人”,西方經濟學已經論證,作為消費者,勞動者可以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則進行理性選擇;作為勞動力的要素提供者,他們可以按照最大化的原則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對于這種觀點,馬克思(1867)早就指出:“勞動力的買和賣是在流通領域或商品交換領域的界限以內進行的,這個領域是天賦人權的真正樂園。那里占統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權和邊沁?!浑x開這個簡單流通領域或商品交換領域,……原來的貨幣所有者成了資本家,昂首前行;勞動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隨于后。一個笑容滿面,雄心勃勃,一個戰戰兢兢,畏縮不前,象在市場上出賣了自己的皮一樣,只有一個前途――讓人家來鞣。”至于從消費者的角度把勞動者當作“經濟人”的說法,馬克思也作過深刻分析,馬克思指出,消費是由生產決定的,所以,一個社會的消費水平、消費結構從屬于一定的生產關系,決不是單純由個人的理性選擇決定的。
與西方經濟學不同的是,經濟學關于生產理論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歷史的、現實的人基礎上的。
應該說,經濟學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人”,這一點看上去似乎與西方經濟學沒有區別。但馬克思這里所說的個人,決是不是西方經濟學所講的“經濟人”,而是現實生產關系中的人。在馬克思看來,只有理解這種生產關系,才能理解這種關系中活動的人。馬克思之所以批判斯密、李嘉圖把那個時代的個人不是看作歷史的結果,而是看作歷史的起點,并認為合乎自然的個人不是歷史中產生而是由
自然造就的觀點,就是因為他們脫離開生產關系來研究人的經濟行為。馬克思把經濟學分析的人概括為“社會關系的總和”,他反對把人的本質“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自然地聯系起來的普遍性?!币卜磳ξ鞣浇洕鷮W把人看作生來是追求自身私利的經濟動物,并認為個人動機決定社會生產過程。在馬克思看來,既然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個人的經濟行為就不完全由個人的意志支配,在其現實性上,他必然受同他們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制約。
馬克思強調人的經濟行為的社會性和客觀性,同時認識到人的主觀能動性,在的生產理論中,勞動者絕不僅僅是生產要素,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構成能動的生產主體。在創造財富的生產過程中,人作為獨特的生產要素,與生產資料的性質完全不同,因為勞動這一要素是能動的。勞動過程是人的主觀能動性與物質生產過程的客觀實在性的統一。勞動不僅創造了人本身,而且創造著人類自身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社會條件。勞動者作為生產活動的主體,他們的活動是精神能力和軀體能力的有機統一。他們總是有目的性、計劃性,即主觀能動性,用馬克思的話說,再蹩腳的建筑師也比蜜蜂建房有“計劃性”。正因為人的勞動有主觀能動性,所以在商品生產過程中,勞動才不僅轉移生產資料的價值,而且創造新價值。社會發展既是人類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過程,同時也是人自身不斷走向自由和全面發展的過程。
同時,作為生產要素的人,其勞動也必然是在具體的社會生產關系中進行,這使得勞動不再是單個人的孤立行為,而是群體或階級行為,勞動創造的價值也會因社會生產關系不同而有不同占有形式。比如,勞動可能是在共同勞動、地位平等、產品平均分配的社會生產關系中進行;也可能是在一部分人占有生產資料,憑借經濟權利強迫另一部分人勞動,產品歸生產資料所有者所有這樣一種階級地位不平等的生產關系中進行。這種生產關系的性質,最終決定了產品的分配形式。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資本是資產階級社會的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資本和雇傭勞動的關系……決定著這種生產方式的全部性質?!辟Y本家之所以獲得剩余價值,是因為他們擁有占有剩余的經濟權力,決不是西方經濟學家所認為的那樣,是對這些要素創造價值的回報。
正是因為從歷史的、現實的人出發來研究生產過程,所以,經濟學中的資源配置不僅僅包含人與自然的關系,還包含人與人的經濟關系;經濟學的生產效率含義,不僅僅來自于生產要素之間的技術組合,還來自于對勞動者積極性的調動、勞動者之間、勞動者與資本所有者之間的分工協作的協調、組織管理的科學等等。
二、西方經濟學的生產理論只研究生產一般,因而使用價值(即效用)范疇是其研究的核心;而經濟學則不僅研究生產一般,更注重研究生產的具體社會形式,因而把價值范疇作為研究的核心
薩伊是把西方經濟學生產理論引向純粹對生產一般分析的始作俑者之一,他把生產定義為:“所謂生產,不是創造物質,而是創造效用?!彼_伊這個關于“生產”的定義,表面看來無非一個關于“生產一般”的定義,但實際上這背后隱藏著經濟學研究的內容將發生重大轉變:即這個定義把經濟學引向了人與自然關系的研究,回避了斯密、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家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研究。薩伊的生產觀對后來西方經濟學家產生了重要影響,繼薩伊之后,約翰?穆勒、馬歇爾、薩繆爾森等,都把研究財富生產一般作為生產理論的基本內容。比如萊昂內爾?羅賓斯1932年在他的著名方法論著作――《經濟科學的性質和意義》一書中,明確強調了西方經濟學只研究生產一般的觀點,他把經濟學定義為“把人類行為當作目的與具有各種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間的一種關系來研究的科學?!边@樣經濟學純粹成為一門關于“選擇”的學科。經濟學的內容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我們不再探究生產和分配變化的原因,而是探究在某些初始資料給定的情況下,各種經濟‘量’達到均衡的條件,……我們不再把經濟系統視為一架生產總產量的機器,不再探究哪些因素決定這種產量的多少以及按何種比例分配這種產量,而是把經濟系統視為人與經濟貨物之問的一系列相互依賴而在概念上又獨立的關系……”顯然,在羅賓斯那里,西方經濟學研究的前提是“某些初始資料給定的情況”,所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這一制度性因素被徹底隱藏起來了;與之相適應,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只是“人與經濟貨物之間”的關系。
當然,我們并不否認對生產一般研究的理論意義,然而,抽象掉生產過程中的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只研究生產一般的生產理論,就必然使經濟學“使用價值”成為研究的核心范疇,從而導致經濟研究存在諸多局限性。這些局限性突出表現在:(1)它是建立在薩伊的生產三要素論的基礎上的,把資本等同于生產工具,把資本主義生產歸結為生產一般,掩蓋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價值形成過程的同時就是價值增值過程;(2)它混同了產品和商品、使用價值生產和價值生產的區別,抹殺了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是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二因素的根源;(3)它沒有從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去考察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分配問題,卻被用來為替資本主義分配做辯護的邊際生產力分配論做佐證;(4)目前西方經濟學的生產函數的數學抽象方法只能說明漸變的有連續性的生產過程,不能反映生產過程中的突變現象。也就是說,它既不能很好地反映科技革命時期生產力飛躍發展的生產過程,也不能正確地描述生產力突破了不合理的生產關系桎梏時生產過程的躍變。因此,有必要以馬克思的經濟理論為指導,批判地汲取西方經濟學的生產函數中有參考意義的東西,建立基于勞動價值論的、不同層次的生產函數(吳易風、王健,1994)。
西方經濟學只研究使用價值,不研究價值,更不理解價值本質,所以,長期以來,以新古典經濟學為基礎的廠商理論始終回避對企業內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分析。在他們那里,企業始終是一個“黑箱”。以科斯為代表的新制度主義者,看到了新古典主義經濟學抽象掉人與人之間關系分析廠商行為的局限性,所以,他們試圖運用“契約”的分析方法,以交易費用為分析工具,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引入廠商理論,提出了分析廠商內部人與之間關系的基本框架,從而建立西方經濟學的所謂的企業理論。
然而新制度學派企業理論仍然是建立在抽象掉社會生產關系的基礎上的,因此,他們研究人與人之間經濟關系時拋開了生產領域,而是局限在交換領域;他們所說的制度,不是生產關系,而是上層建筑層面的一些具體規則。本來,科斯在他的《企業的性質》一文中,試圖通過視企業為等級制度,把企業內部雇主與雇員之間的命令與服從的關系與市場交易的自愿平等關系區別開來。循著這一思路,人們可以進一步研究企業內部契約關系不平等的深層原因問題。但在1988年的論文中,他又否定了這種認識,他甚至認為這個觀點是那篇論文的主要缺陷之一,因為它誤導了人們的注意力,使經濟學家
忽視企業的主要活動――企業經營??扑惯@一觀點表明,他批評把企業看作不平等關系所結成的契約的思想,進一步強化了企業的經濟性質就在于節約交易費用的主張,從而把新制度主義者通過對人與人的經濟關系的研究,來揭示企業經濟性質的道路徹底堵死了。因而,他們的企業理論的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劉鳳義,2004)。
與西方經濟學不同,經濟學的生產理論側重研究生產的社會形式。與人類社會的物質生產的雙重關系相適應,生產中的資源配置也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抽象的生產一般的資源配置,另一方面是具體生產方式下的資源配置。屬于生產一般的資源配置體現在一般的勞動過程中,它是一切社會形式的生產所共有的。它表明,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都要在不同用途間對生產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這是人類社會進行生產永恒的主題。然而僅僅研究生產一般,無法真正理解具體社會生產方式下的資源配置問題。所以,經濟學認為,研究物質生產只能是某一特定社會發展階段的生產,抽象的生產一般,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正因為經濟學研究生產理論時強調生產的具體社會形式,所以,“價值”范疇而不是“使用價值”范疇才成為其生產理論研究的核心。馬克思批判古典經濟學時指出: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缺點之一,就是它始終不能從商品的分析,而特別是商品價值的分析中,發現那種正是使用價值成為交換價值的價值形式。恰恰是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最優秀人物,像亞當?斯密和李嘉圖,把價值形式看成一種完全無關緊要的東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東西。這不僅僅因為價值量的分析把他們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還有更深刻的原因。勞動產品的價值形式是資產階級生產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這就使資產階級生產方式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生產類型,因而同時具有歷史的特征。因此,如果把資產階級生產方式誤認為是社會生產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會忽略價值形式的特殊性,從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進一步發展――貨幣形式、資本形式等特殊形式。由此可見,馬克思在科學方法論基礎上,確立了勞動價值論,而勞動價值論又為進一步理解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內部的生產關系提供了“鑰匙”。西方經濟學家對此并不理解,他們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無非就是確定商品交換的量的比例的理論而已。對此,斯威齊一針見血地指出:很多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誤解和攻擊,在于他們看待價值問題的態度,使他們有偏重交換比例的傾向,而忽視那隱藏在表象后面的社會關系的性質。所以,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批評,連篇累牘,而難得有一個字談到抽象勞動。
正是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馬克思科學區分了勞動和勞動力范疇,進而指出在資本生產關系條件下,資本家利用形式上平等的契約,占有工人勞動創造的剩余價值。同時,資本家用剩余價值進行資本積累,從而再生產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這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特征及其運動規律,就通過價值范疇逐漸被揭示出來了。也正是運用價值范疇,馬克思把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企業內部人與人之間經濟的關系科學揭示出來了。國內一些學者談到企業理論,也是言必是科斯、威廉姆森等新制度學派的觀點。筆者認為,從方論的角度看,馬克思提出了比新制度學派更為科學的企業理論方法論。突出體現在:馬克思以歷史的、現實的人作為企業理論研究的出發點;從資本統治下的分工與協作關系中揭示企業的起源與演變;在對生產過程的考察中揭示資本主義企業中資本與雇傭勞動的關系;通過科學區分勞動和勞動力范疇,破譯“契約自由”的神話(劉風義、沈文瑋,2004)。這些深刻的內容,在新制度學派企業理論中都無法揭示出來。
三、西方經濟學用個人主義方法,把生產理論僅僅置于微觀領域來研究,致使其理論體系在微觀與宏觀上形成脫節;而經濟學則運用唯物辯證法,在宏觀和微觀的有機聯系中研究資本主義的生產和再生產問題
西方經濟學家把生產理論僅僅視為微觀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與他們的個體主義(或個人主義)方法論密切相關。西方經濟學的個體主義方法論認為,社會與個體之間的關系僅僅是量上的差別,社會就是個體的集合,總體等于個體的簡單相加?;谶@一方法論的生產理論,只需要在微觀領域研究就可以了,宏觀經濟問題無非是微觀經濟問題的在量上的簡單加總而已。所以,我們看到西方經濟學在研究總量問題時,是通過以微觀領域的生產函數為基礎的加總來進行的。他們假設,從資源配置的角度看,如果每個廠商都是理性“經濟人”,都能夠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則投資,那么全社會的資源配置就是最優的。新古典理論以生產函數和效用函數為基礎,建立了技術關系的稀缺資源有效配置理論,其核心是表明商品和要素稀缺性的相對價格,這種相對價格也是稀缺資源有效配置的指數。該理論所要研究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給定偏好和技術,可以求出最優解。但新古典經濟學家在討論宏觀經濟問題時,創造了異質品模型中的總量生產函數這一與相對價格完全不同的理論。顯然,如果是單一產品模型,總量生產函數的使用是沒有疑義的,但把總量生產函數套用在異質品模型中卻背離了新古典資源配置理論的宗旨。
盡管西方經濟學家中出現了像薩繆爾森這樣的新古典綜合派,但至今,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仍處在嚴重的矛盾中。盡管,以斯蒂格利茨代表的新凱恩斯主義者試圖把宏觀經濟學建立在微觀基礎上,從而使西方經濟學微觀與宏觀有機結合起來。但問題是“以新古典總量生產函數為基礎的主流宏觀經濟學的實物分析,與凱恩斯的貨幣經濟分析和現實經濟根本不能融合”(柳欣、靳衛萍,2005)。
與西方經濟學不同,經濟學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辯證法,在這一方法論指導下,經濟學不僅克服了經濟學研究的形而上學思維,正確處理了微觀與宏觀的辯證關系,而且通過在商品生產中抽象出價值范疇,建立了微觀與宏觀有機結合的橋梁。的唯物辯證法認為,個體是作為有機組成部分的個體,而整體又是相互聯系的個體組成的有機整體,二者是辯證統一關系。作為經濟學研究方法,個體分析和整體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把二者簡單對立起來。但二者的結合又不是簡單相加,它們之間通過人與人的經濟關系有機聯系起來的(胡釣、劉鳳義,2003)。
在經濟學中,沒有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嚴格界限,這是因為微觀與宏觀是相對概念,只有二者的有機融合才能揭示經濟規律。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無論是從三卷內容的整體安排上看,還是從每一卷具體內容的分析上看,處處都能體現出個體與整體、微觀與宏觀的有機結合。在第一卷研究資本直接生產過程時,馬克思以單個資本主義企業作為分析的起點,接著從第2篇到第6篇,通過對單個企業的剖析,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質上是剩余價值的生產。然后,在第7篇研究資本主義再生產,則是從整體上來研究資本主義生產的特征,從而進一步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
從《資本論》三卷整體來看,對資本主義生產和再生產的研究,也是微觀與宏觀有機結合的。馬克思通過提出價值、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剩余價值等微觀概念,逐漸上升到平均利潤、生產價格等宏觀概念,把資本主義生產特征及其實現形式徹底揭示出來了。
作為一名金融系的學生,大一我學習了《西方經濟學》的微觀部分,也就是微觀經濟學,學習過程中有很多未解的困惑,于是我又趁著暑假在家的時間深入研究了一下。
西方經濟學是一門推理性極強的科學,在學習它的時候不僅僅要牢記它的基本原理,還要掌握它的推到證明方法等,這樣才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微觀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的一部分,但是卻占著重要的位置。首先微觀經濟學又稱個體經濟學、小經濟學,主要以單個經濟單位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消費上以獲得最大滿足;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生產要素供應者的收入如何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
微觀可概括為供求理論、效用理論、生產理論、市場理論、分配理論和福利理論。微觀經濟學的出發點應該是產品、勞務和生產要素的供求平衡,一般的規律是產品價格提高,則對產品需求量減少,而產品供給量增加。但供求量的變化對價格變化的反應程度如何?這就是價格彈性問題。為什么對不同商品需求彈性不同,這就要研究消費行為理論,一般稱為效用理論,這也是需求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本書讓我深深感受到,它不是簡單的介紹西方經濟學的,也不是簡單的介紹微觀經濟學的,而是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經濟直覺,逐漸形成經濟性的思考方式,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件都能從經濟學的角度來思考,或能夠看出這些事件的經濟含義,經濟學只有真正的運用于生活中,才能稱得上是經濟學。
通過對需求與供給理論的以及均衡理論的分析,我知道了為什么校門口的西瓜從每公斤3元漸漸降至每公斤1元。因為起初西瓜剛剛上市,供給量較小,需求量大于供給量,所以價格較高才能達到均衡狀態。而隨著西瓜上市季節的來臨,新的供貨商不斷涌入這個市場,使供給量增加,供給量大于原先價格下的需求量,所以價格下降,直至供求平衡。因為這個季節西瓜市場能給供貨商帶來利潤,所以可能仍有供給商加入這個市場,一旦供給量大于現有價格下的需求量,那么西瓜的價格將還會有所下降,直至不再有廠商加入或退出這個市場,整個市場上的供給量與需求量相等,那么西瓜的價格就不會再降了。
關鍵詞:古典微觀經濟學;4P;4C;4W;淵源
中圖分類號:F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1-0041-01
1 營銷的4P理論
營銷理論是一門應用學科,其理論基礎是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其基本的營銷觀念受經濟學基本理論的指導和規定。美國營銷理論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第九版《營銷管理》中認為:“營銷是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提供出售,并同別人交換產品和價值,以獲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種社會和管理過程。這一定義包含下列一些核心概念:需要、欲望和需求;產品(商品、服務與創意);價值、成本和滿意;交換和交易;關系和網絡;市場;營銷者和預期服務。”這里不難看出這些核心概念也是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從時間上看,在1890年左右,美國經濟學家馬歇爾以單個消費者、單個廠商和單個行業作為分析對象,構建新古典微觀經濟學,供求理論是其理論的基石?!皽蚀_地說,4P存續于1875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這一時間上的巧合性,不是偶然的,正是經濟學理論對營銷觀的影響和啟迪的結果。而從經濟形態來看,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從19世紀后期到1929年全球經濟過剩危機這一時期內,世界經濟的主流是短缺經濟。4P代表了銷售者即生產者的觀點,即賣方用于影響買方的有用的營銷工具。4P理論的出發點是以生產者為中心,4P理論的時代背景是賣方市場,是短缺經濟時代下的產物。4P理論的目的是以企業或生產者的利潤為目標。
2 營銷的4C理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營銷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消費個性化、人文化、多樣化特征日益突出,傳統的4P理論已不適應新的情況。 以美國西北大學教授舒爾茨和勞特明教授為代表的營銷專家認為:企業從事營銷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為此他們提出了營銷組合的4C理論,即消費者(Consumer),成本( Cost),溝通(Communication)和便利性(Con-venience)。4C理論的提出對傳統4P理論沖擊很大,傳統4P理論是一種企業導向而不是真正的顧客導向,以4P為核心的傳統營銷是一種由內向外的經營思維,本身帶有銷售觀念和以生產為中心的痕跡,而4C理論的經營理念則剛好相反,它是一種由外向內的經營思維,是市場觀念的具體體現。
4P到4C是營銷觀念的變革。傳統營銷理論強調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四要素。這種4P理論認為,企業只要圍繞4P制定靈活的營銷組合,產品銷售就有了保證。
3 營銷的4W理論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微觀經濟學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既是后者的理論基礎,又是后者的方法論基礎,營銷理論無論是4P和4C理論都是建立在新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之上的,雖然在4Ps和4C之后,人們提出諸多營銷新理論,來刻畫知識經濟時代的營銷理論創新,如社會營銷、關系營銷、生態營銷、網絡營銷、整合營銷等,但筆者認為這些觀點確實有創新,但它只反映了知識經濟時代營銷理論創新的某一特征,具有啟發性但也具有片面性,因為它們均是對實際營銷現象的經驗總結,缺乏相應的經濟學理論的支撐。近年來,隨著人類社會邁入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學理論也不斷發展,一些學者通過分析新古典經濟學的純生產者與純消費者的兩分法的局限性,提出了生產――消費者全新的分析單元,提出了4W理論,有的學者甚至認為4P是第一代營銷理論,4C是第二代營銷理論,而4W是第三代營銷理論,4W是4P和4C理論內在邏輯發展的結果。
筆者認為,如果從營銷學的主要理論基礎經濟學的理論發展來看,或者從4P和4C的基本理論方法與實務來分析的話,4P和4C理論在本質上是屬于同一邏輯結構中的同一論,即4P和4C的理論基礎都是新古典經濟學。4P和4C理論兩者最大的共同點,都是以一個獨立的觀察者來觀察市場營銷,4P以生產者的角度來演繹出一套營銷理論,4C以消費者為出發點來發展出一套營銷理論。這也是4Ps的營銷近視癥和4C理論的營銷遠視癥局限性存在的原因,這一原因的存在可以追溯到經濟學的理論,新古典經濟學的致命缺限是4P和4C理論局限性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4P和4C存在的理論基礎。
眾所周知,目前流行的微觀經濟學著作或教科書的流行寫法,是以馬歇爾對需求和供求的狹義解釋為基礎。新古典學派創始人馬歇爾在1890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中,利用供求、邊際分析和局部均衡方法對古典經濟學加以形式化,形成新古典微觀經濟學框架。該框架有三個基本的假設:第一是純消費者與純生產者之兩分;第二是馬歇爾對需求和供給這兩個概念的狹義解釋以及他對這兩個概念在經濟分析中的核心地位的強調;第三他用規模經濟概念替換了專業化經濟概念。純消費者與純生產者兩分法是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奠基石,它使得“邊際學派”得以興旺,為新古典微觀經濟學在理論與方法上構建了較為厚實的基礎。兩分法是分解方法在經濟學中的體現與應用,被當作微觀經濟學分析柜架的標準構件,新古典經濟學及其現代形式成就卓著,但由于其純消費者與純生產者之兩分這一致命缺陷,從而導致4P和4C理論存在相應的理論局限性。如果我們采用一種接近現實的框架,用消費――生產者代替純消費者和純生產者,其中每個人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則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一種職業,這就決定了他買和賣什么。在這種框架里,在選擇不同職業的個人之間,消費者-生產者的地位是對稱的,因此,不存在純消費者地位與純生產者地位之間的不對稱。
從經濟學的理論發展的邏輯來思考市場營銷理論的發展,筆者認為第一代營銷理論(包括4P和4C)應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學的營銷理論,或稱為單贏營銷理論或優化營銷理論,第二代營銷理論(4W)稱為新興古典微觀經濟學的營銷理論,或稱為共贏營銷理論或博弈營銷理論。筆者將之概括為4W營銷。4W并不否定4P、和4C,而是在4P和4C基礎上的總結和擴展,4C比4P進步的觀點有二:一是觀察市場營銷的角度從生產者轉到消費者,這意味著“獲勝的公司必將是可以方便地滿足顧客需要,同時和顧客保持有效的溝通”,與4C相比,4W是從生產者――消費者、生產者――政府、生產者――供應商、生產者――環境四個范疇來全而審視市場營銷,4W認為獲勝的公司必將是可以方便經濟地滿足生產者、消費者、政府、環境、供應商的需要,同時形成生產者和消費者、政府、環境、供應商雙贏的結果??傊?,4W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知識經濟與工業經濟時代相比,它關注和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磋商、共贏、合作、參與、學習、分散、柔性。4W是一種新的市場營銷理念,其與4P與和4C相比,它更符合建立在市場規則,公共利益認同之上的合作這一新經濟觀。
綜上所述,4P,4C,4W營銷組合理論它們之間的關系應當這樣理解:它們不是取代的關系而是完善和發展的關系,它們都有深刻的微觀經濟學的淵源。由于企業層次不同,情況千差萬別,市場及企業營銷還處于發展之中,因此企業在了解、學習和掌握這些理論的同時,根據企業的實際,把三者結合起來指導營銷實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美]菲利普•科特勒著.營銷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摘要:假定個人社會經濟人道德人方法論
經濟人假設作為經濟學中的經典假設即使僅從亞當-斯密算起,也已經使用了200余年。在這其中,有關經濟人假設是否合理有效的討論、詰難、爭吵一直不絕于耳。對于經濟學而言,我們是否需要一個完整的對人的假設,假如需要,到底那一種假設是最合理的——或者是給我們的經濟學探究帶來最小麻煩的?這是本文力圖討論的新問題。本文將圍繞這個中心展開,并結合各種代表性的思想進行比較分析,希望得出一個令自己滿足的結論。在文章的第一節將先對“人的假設”進行具體的定義并對現有的本領域的論文進行總結;第二節討論對人假設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第三節試圖探詢一種合理的最有利于經濟學的一般化假設;在文章的最后則說幾句和本文相關又不相關的閑話。
一、討論前的預備
所謂對人的假設,是指為了經濟學分析、解釋、推導的需要對微觀的人的特征進行抽象,并根據這種抽象分析其決策和行為。在這里要注重到的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之下,對人的假設都是為了經濟學探究的需要而作出的,其直接目的是為了簡化條件以便給出明確結果;而絕不是為了對人的特征或者“人性”作出描述甚至是評論性的結論。另一方面,要保證經濟理論不是胡說八道,其對人的抽象(假如這項理論認為需要這樣的抽象的話)也必須以現實為基礎。
依照以上的定義,由于經濟學探究角度、探究需要的不同,對于人的抽象也是各不相同。同時,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經濟學家對人性不同的看法也影響了其對人的假設,——甚至有人認為這位令人無法捉摸的王子根本就不該在經濟學的舞臺上出現。無論如何,經濟學中眾多的對人的抽象也吸引著學者對其進行比較分析,同時也本著經濟學家“最優化”的嗜好試圖找到其中的最合理的一個。
國內外對這方面的探究成果,一般以“經濟人”名義冠之,盡管有不少人會把“道德”、“非理性”、“效用人”等等作為和“經濟人”并列的概念進行探究??偟膩碚f基本是在經濟人這一命題下描述經濟學中對人的假設的演化過程。
筆者可以找到的英文文獻有三篇,它們是《理性經濟人》(馬丁-霍利斯,愛德華-內爾,1975)、《有思想的經濟人》(米茲,1991)、《近代經濟人的靈魂》(梅爾斯,1983),他們都以“經濟人”這以假設為中心,評述了對人的各種抽象。值得注重的還有《現代制度主義經濟學宣言》(霍奇遜,1993),其中的第三章“在個體主義的方法論背后”從方法論的角度對主流經濟學中的人的抽象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經濟學探究是否應該從人的基本假定開始的新問題。
國內本領域最出色的作品是《經濟人和社會秩序分析》(楊春學,1998),該書從17世紀霍布思的“人性自私論”開始,直到現代新制度經濟學以及加里-貝克爾的“效用最大化”說,系統總結并評述了經濟學上對人性假設的各種思想及其演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該書把“經濟人”作為一個完整的經濟學命題而不是探究方法進行討論,這是和本文的方向有所不同的。其它此方面的文獻也較多,但其成果基本不出劉氏的范圍。至于一些有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否需要經濟人”的新問題,筆者以為已經超出經濟學探究方法的討論,對此類文獻未予理會。
最后要指出的是,幾乎所有此類文獻,都沒有把經濟學的有關闡述加入進來。唯一能夠找到的是“經濟學和新制度經濟學有關“人”及其經濟行為特征的分析比較”(胡均,劉風義,2001)1,該文把經濟學中的“人”和新制度經濟學中的人進行了比較,其對經濟學中的“人”的總結相當精辟,本文的對其某些觀點進行了參考。
二、起點摘要:個人,還是社會?這是個新問題
我們的探究對象,不是一些簡單的個體,而是一些在社會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社會個體……為了了解這種個體,我們必須把它放在其全體環境中來加以探究;而為了了解這種群體,我們有必須了解那些個體,因為正是這些個體之間相互關連的行為組成了社會群體。
索洛蒙-阿希(1952)
在討論經濟學中人的抽象前,我們先要確定它在經濟探究中的地位,是基礎性的還是附帶討論的。假如說人的行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條件——比如社會習慣、制度等決定,那么對人的抽象也就不那么重要。假如經濟探究可以從其他方面而非個人(或者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開始的話,那么我們可以模擬帕雷托的句式說摘要:“給我一組外部條件,那么個人就可以消失?!?
在這個新問題上有兩種比較極端的觀點,一種是個人主義方法論,強調以拋開一切外部條件的個人主義為出發點。馮-米塞斯3用明確而有說服力的語言宣稱,對社會經濟現象的分析,要從人類行為的有目的性和目標導向這個前提出發。并且根據因果論的推導,個體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會行為的充分起因。換而言之,這種目的(也許應該加上偏好)在這里被預先給定,“人”的抽象已經清楚地決定,并以此出發進行其經濟探究。應該說絕大多數絕大多數經濟理論都或多或少地因循了這種方法論。斯密的“經濟人”命題也是明確地由微觀的自利的個人開始的。
另一種觀點則恰好相反,他們批判斯密、李嘉圖把那個時代的人不是看作歷史的結果,而是看作歷史的起點,并認為合乎自然的的個人不是歷史中產生的而是由自然產生的觀點。同時他們也反對把人的范疇永恒化,得出一個一般性的規律性的抽象。持這種觀點的突出代表就是經濟學??v觀在經濟學方面的論述,盡管其一再申明不否定個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能動性,認為個體具有潛在地改變其關系規則地能動功能,批判那種“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地產物”地機械唯物主義觀點;但是根據其對人的定義——“社會關系的總和”,即“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4我們可以認為經濟學的出發點是社會而非個人。進一步的證據在于其以物化的生產資料為標準的階級劃分,各個階級的利益和目標是既定的,個人的目的和行為服從其所屬階級。用比較簡單的推導來說即是社會存在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了階級意識,階級意識決定了個人行為。因此其經濟學的起點是社會而非個人,對個人的假設也相形見拙了。如我們前邊說到的那樣,王子由主角變成了配角,甚至有下崗的危險。
當然,越來越多的人的觀點則介乎于兩者之間而有所側重,比如新制度經濟學亦是以人為起點,但其在假定人的目的和偏好時卻又肯定社會制度會予之影響??梢运闶羌骖櫫?。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人脫離不了個體本位的藩籬。
我們這里無意討論哲學新問題,但社會和個人的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由的確蘊涵了太多的哲學思索。在這里不預備仔細討論它們的關系(我想已經有足夠多的大腦給出了足夠多的答案),我們并不討論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卻一樣能煎出美味的荷包蛋,因為我們以煎雞蛋為目的從而以雞蛋為起點。同樣的道理,經濟探究的目的決定了其起點。不同的起點也決定了不同理論的局限性。假如我們把經濟學對象定義為穆勒的四分法即“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話,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微觀主體是我們需要直接面對的,那么一個準確合理的人的假設就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探究的方向的功能也是決定性的,那么在過多的拘泥和誰決定誰也是不明智的。
這樣得出結論也許有逃避新問題之嫌,那么我們再提出一種區分的方法——把變量較多,較難熟悉的作為假設前提進行抽象,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討論。相對社會而言,個人的偏好和目的更難于把握也更難于追根溯源,一個人為什么一定要實現利潤最大化(或者另一個偏偏不喜歡)?這樣的原因實在是不好把握。我們假定的往往是不能通過邏輯推理而只能經驗抽象的,那么社會就相對簡單得多了。誠如加里-貝克爾所言摘要:“口味這個東西是不能討論的。”于是應該以誰為起點也就顯而易見的。
最后指出的,我們不否認某些領域從社會出發會更恰當,一種騎墻的表述方式是“約束條件下最大化”,這樣探究者到底愛從條件還是主體來探究就自便了。這實在是個不受指責的好辦法。
三、人的假定摘要:是一個兩個,還是很多很多?
人類的經濟模式當然不是唯一的模式。社會學向我們提供了了解人、了解人的社會關系的另一種方法;心理學也是這樣。但是,從科學觀點來看,真正的新問題是在這些工具中,即在‘經濟學模式’、‘社會學模式’、‘政治學模式’或‘心理學模式’等工具中間,找出最有效和‘競爭能力最強’的工具,以便盡可能準確地抓住人類社會的復雜本質,……
亨利%26#8226;勒帕日(1977)
假如我們的經濟學確實需要一個“人”的假設的話,那么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假定,什么樣的抽象才是最合理的?同樣是亨利%26#8226;勒帕日(1977)給了我們一個標準摘要:“一種科學工具的價值是不能以其假設的現實程度來衡量的,重要的是這些假設是否簡單明了,是否有效,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如何?!詈玫募僭O不一定是最接近復雜現實的假設,而是那種盡可能簡單明了,并且有盡可能大的解釋和預見能力的假設?!边@是一種純粹的效率原則。但是,經濟學的確不應該含蓋太多的價值判定。作為一門科學,主觀上的價值判定會極大的影響其解釋和預見能力,經濟世界如同物理世界一樣并不會因為我們認為它是什么就會如我們所愿。事實上,即使我們能在一時之間欺騙自己欺騙世界,但結果不是關起來的門窗終于漏了風就是屋里的東西最終發了臭??傊P者堅持經濟學純粹的科學性,因此這樣的經濟學也只需要一種假設摘要:最簡單最有效的那種。
帶著這樣一個標準,讓我們對經濟思想史上一些流行或者曾經流行的假定進行簡要的分析。
首先當然是最為經典的“經濟人”假設。其核心內容即自利的理性人。這包含著兩層意思摘要:其一,人是理性的,在決策行為時總是作出自己認為更好的選擇,這樣的大白話到了新古典經濟學,就轉化為“穩定的偏好”,并進一步有完備性、傳遞性、反身性三大性質作為嚴格的數學基礎;其二,人是自利的,在進行經濟行為(最重要的,在進行交易時),人是以利己為目標的。以這樣的定義,因該說亞當-斯密以來以致新古典經濟學直至今日,絕大多數經濟理論都是在這個假定下展開的。所不同的只是對于其利己目標的不斷變化調整,即經濟利益最大化到效用最大化的過程。而“經濟人”的兩大要素從一開始就飽受詬病,尤其集中在后者上。聞名的“亞當-斯密新問題”即是其一,人們很不能容忍經濟理論中自私利己的經濟動物就是《道德情操論》中具備著高尚道德的“人”。對于這樣的責難我們大可以看看亞當-斯密有關交易起源的描述摘要:“……人類幾乎隨時隨地都需要同胞的協助,要想僅僅依靠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假如能夠刺激他們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訴他們,給他做事,是對他們自己有利的,他要達到目的就輕易得多了。不論是誰,假如他要和旁人作買賣,他首先就要這樣提議。請給我以我所要的東西吧,同時,你也可以獲得你所要的東西。這句話是交易的通義?!?利己之心假如是交易——經濟學的現實之母——的基礎,那么假如要拋棄它,就只好拋棄經濟學。另一方面讓我們提到標準對“經濟人”假設進行衡量,對交易來源的解釋證實了其有效性;假設的有效性又是和其簡潔性相關的。接近現實當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是,過分追求假設的現實性,只會增加其復雜性,甚至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都列入假設條件,反而影響了假設的有效性。有關這一點,弗里德曼(1953)舉的一個例子很有解釋力。他說,一個理論或其“假設”不可能是完全“現實主義的”。有關麥子市場的一個“完全現實主義”的理論,不僅需要包括直接決定麥子的供給和需求的那些情況,而且還需要包括用于交換的現金或信用工具的種類。此外還有摘要:交易者的頭發和眼睛的顏色,他的祖先及受教育的程度,他的家庭人數,他家庭成員的特征、祖先、受教育程度等個人特征;種植麥子的土壤種類,土壤的物理及化學屬性;在生長期內的主要天氣情況;種植小麥的農民及最終食用小麥的消費者個人特征,等等,等等,無窮無盡。為達到這樣一種真實而作的過分努力,都只會使該理論失去真實有用的功能。從這一點上來說“經濟人”假定用最精練的的方式得到了最大的解釋能力,難能可貴。
至于“經濟人”假定的種種弊端,即使不看國外,國內以捍衛經濟學為口號的論著也有不少極為出色者,其中對“經濟人”的批評橫貫古今、旁征博引,出色之極,在這里就不多說了。6
“社會人“模式是另一種應用于經濟學中的假設。它由舊制度主義經濟學家提出、想以之來取代“經濟人”模式。它的基本內容是摘要:作為一種社會存在,除了物質經濟利益之外,人還追求平安、自尊、情感、社會地位等等的需要;人所作出的選擇,必須建立在他個人的社會經驗、不斷的學習過程以及構成其日常生活組成部分的個人之間相互功能的基礎之上,因此,人的行為是直接依靠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會-文化環境的;因此要從每個人的現實存在和他和環境的關系去理解人,去解釋人的經濟行為。
歷史證實,“社會人”這種替代模式對理論經濟學家是沒有多大說服力的。在某種意義上,每一門社會科學都是在各自不同的具體層次上對人進行探究。作為一門學科,理論經濟學對人的探究,需要其他學科的支持;但這不意味著經濟學家必須全面地探究和考慮到影響人的所有因素。以“社會人”作為經濟學的基本行為假說,無異于否定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科學存在的價值。同時從簡潔性的標準考慮“社會人”的模式也是復雜而無法把握的。
“管理人”是赫伯特%26#8226;西蒙在其“有限理性”假說的基礎上提出的。認為在現實世界中,人受到自身在熟悉和計算能力方面固有的限制,以及信息不完全、時間有限的制約,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選擇。因此,不論主觀愿望怎樣,人們都只是追求可以實現的“滿足的狀態”而不是“最大化”。
“管理人”分析模式把人的決策行為視為一種動態的選擇、探索、適應過程,即摘要:根據既定的滿足目標,對已知的少量替代方案進行選擇,不久因環境變化而不能得到滿足再探索新的替代方案,同時也對滿足程度進行調整。著的確是一種比較接近現實行為的分析模式。但就其自身的邏輯而言,“滿足”標準是一個非常含糊的解說,也很難獲得數學上的支持。同時什么時候探索新的方案、什么標注下調低滿足程度也是非常模糊的。最后,生產者假如都是根據“滿足”目標展開活動,很難解釋資源會產生稀缺狀況。7
最后是不屬于經濟學假定范圍的“道德人”,它僅僅是其它學科學派用以進攻“經濟人”的武器而已。道德人對于經濟新問題的解釋能力非常小,一個例證是在制度方面的,制度提供了人們追求私利時的行為規則,由此形成了社會秩序,相反,假如不把人假設為“經濟人”,而是假設為不謀私利的“道德人”或“圣徒”,那么制度及其約束就顯得無關緊要了。遺憾的是,人不是圣徒。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筆者的結論摘要:假如我們真需要一個經濟學上的“人”的話,理性的自私的“經濟人”仍然是首選的。
四、冷酷的科學之外
有兩件事務我愈是思索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布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和我內心的道德準則。它們向我印證摘要:上帝在我頭頂,亦在我心中。
康德
或許是經濟學帝國主義侵犯的領土日益廣闊,人們對經濟學的苛求也日益嚴厲。從誕生開始就受到各種非難的“經濟人”其所受到的絕大多數指責都不屬于其所屬的探究范疇。所幸的是他竟平安無事茁壯成長。這樣的大幸和大不幸都源于經濟學離我們的生活實在太近了,而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事遠非“科學”兩個字所能解釋。當我們討論經濟人和道德人的關系時往往掉進“我們該作‘經濟人’還是‘道德人’”的陷阱中而不自知。
本文在前邊以十分輕視的口吻評價了“道德人”在經濟學中的地位。這源于作者堅持經濟學是科學這一冷酷的論斷。但絕不表示任何對閃耀的人性之光的高尚道德的輕視。事實上筆者甚至反對把親情、友情以及助人為樂的美德放入所謂“效用最大化”中去解釋,經濟學的領土仍然在經濟領域,過多的擴張是對科學的不敬也是對經濟學的變相毀滅。而道德、感情,即使不能禁止經濟學涉足,至少我們也可以說其在這一領域的解釋能力是十分弱小的。
科學是冷酷的,科學中的“人”是冷酷的,因為假如我們不“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現實中的人,我們得出的結論就往往會過于樂觀。但現實中的人絕不會有著最大的惡意。在經濟學之外,我虔誠而又敬畏地遵循著心中的道德,假如沒有它,我的人生將會了無生趣。在沒有成本和收益曲線的感情世界里,我隨時愿意為自己的親人、愛人、友人犧牲一切。
注釋摘要:
1.本文引自《和制度分析》P138至P151。
2.盡管帕雷托本人的原話則恰好相反摘要:“給我一組偏好則個人可以消失”。這個偏好就是對人的高度抽象了。
3.由于資料的缺乏,這段話是引自(霍奇遜,1993)P65。
4.引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P56,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亞當%26#8226;斯密摘要:《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探究》上卷,P13至P14。
6.比如劉瑞(1997),“社會主義經濟分析中沒有“經濟人”的位置”就相當出色,從中可看出在經濟思想史領域,我國學者對西方經濟學說的評論已經能相當客觀且邏輯十分嚴密。這和在某些領域的顧左右而言他和前言不搭后語形成一個有趣的整體。
7.有關各種各樣人的分類還由多種標準,可參見楊春學(1998),不過有趣的是無論是那種觀點都逃不脫對自利的討論。
參考文獻
M.HollisandE.J.Nell,RationalEconomicMan.CambridgeUniverisityPress,1975
GayMeeds,ThoughtfulEconomicMa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
MiltonMyers,TheSoulofModernEconomicMan.ChicagoUniversityPress,1983
霍奇遜,“現代制度主義經濟學宣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楊春學,“經濟人和社會秩序分析”,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林崗,張宇,(主編)“和制度分析”,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亨利-勒帕日,“美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77
米爾頓-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1
馬克-布勞格,“經濟學方法論”,商務印書館,1992
哈耶克,“個人主義和經濟秩序”,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1
馬克-布勞格等,“經濟學方法論的新趨向”,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陶永誼,“曠日持久的論戰——經濟學的方法論之爭”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加里-貝克爾,“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上海三聯書店,1993
西蒙,“管理行為——管理組織決策過程的探究”,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8
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探究”,商務出版社,1997
劉瑞,“社會主義經濟分析中沒有“經濟人”的位置”,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1內容提要摘要:本文從經濟學是否需要個人假定的分析單元出發,確定了經濟假定有效性和簡潔性的原則。比較分析了經濟理論中幾種主要的對人的抽象假定,并得出了偏向于“經濟人”經典假定的結論。
摘要:假定個人社會經濟人道德人方法論
經濟人假設作為經濟學中的經典假設即使僅從亞當-斯密算起,也已經使用了200余年。在這其中,有關經濟人假設是否合理有效的討論、詰難、爭吵一直不絕于耳。對于經濟學而言,我們是否需要一個完整的對人的假設,假如需要,到底那一種假設是最合理的——或者是給我們的經濟學探究帶來最小麻煩的?這是本文力圖討論的新問題。本文將圍繞這個中心展開,并結合各種代表性的思想進行比較分析,希望得出一個令自己滿足的結論。在文章的第一節將先對“人的假設”進行具體的定義并對現有的本領域的論文進行總結;第二節討論對人假設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第三節試圖探詢一種合理的最有利于經濟學的一般化假設;在文章的最后則說幾句和本文相關又不相關的閑話。
一、討論前的預備
所謂對人的假設,是指為了經濟學分析、解釋、推導的需要對微觀的人的特征進行抽象,并根據這種抽象分析其決策和行為。在這里要注重到的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之下,對人的假設都是為了經濟學探究的需要而作出的,其直接目的是為了簡化條件以便給出明確結果;而絕不是為了對人的特征或者“人性”作出描述甚至是評論性的結論。另一方面,要保證經濟理論不是胡說八道,其對人的抽象(假如這項理論認為需要這樣的抽象的話)也必須以現實為基礎。
依照以上的定義,由于經濟學探究角度、探究需要的不同,對于人的抽象也是各不相同。同時,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經濟學家對人性不同的看法也影響了其對人的假設,——甚至有人認為這位令人無法捉摸的王子根本就不該在經濟學的舞臺上出現。無論如何,經濟學中眾多的對人的抽象也吸引著學者對其進行比較分析,同時也本著經濟學家“最優化”的嗜好試圖找到其中的最合理的一個。
國內外對這方面的探究成果,一般以“經濟人”名義冠之,盡管有不少人會把“道德”、“非理性”、“效用人”等等作為和“經濟人”并列的概念進行探究。總的來說基本是在經濟人這一命題下描述經濟學中對人的假設的演化過程。
筆者可以找到的英文文獻有三篇,它們是《理性經濟人》(馬丁-霍利斯,愛德華-內爾,1975)、《有思想的經濟人》(米茲,1991)、《近代經濟人的靈魂》(梅爾斯,1983),他們都以“經濟人”這以假設為中心,評述了對人的各種抽象。值得注重的還有《現代制度主義經濟學宣言》(霍奇遜,1993),其中的第三章“在個體主義的方法論背后”從方法論的角度對主流經濟學中的人的抽象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經濟學探究是否應該從人的基本假定開始的新問題。
國內本領域最出色的作品是《經濟人和社會秩序分析》(楊春學,1998),該書從17世紀霍布思的“人性自私論”開始,直到現代新制度經濟學以及加里-貝克爾的“效用最大化”說,系統總結并評述了經濟學上對人性假設的各種思想及其演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該書把“經濟人”作為一個完整的經濟學命題而不是探究方法進行討論,這是和本文的方向有所不同的。其它此方面的文獻也較多,但其成果基本不出劉氏的范圍。至于一些有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否需要經濟人”的新問題,筆者以為已經超出經濟學探究方法的討論,對此類文獻未予理會。
最后要指出的是,幾乎所有此類文獻,都沒有把經濟學的有關闡述加入進來。唯一能夠找到的是“經濟學和新制度經濟學有關“人”及其經濟行為特征的分析比較”(胡均,劉風義,2001)1,該文把經濟學中的“人”和新制度經濟學中的人進行了比較,其對經濟學中的“人”的總結相當精辟,本文的對其某些觀點進行了參考。
二、起點摘要:個人,還是社會?這是個新問題
我們的探究對象,不是一些簡單的個體,而是一些在社會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社會個體……為了了解這種個體,我們必須把它放在其全體環境中來加以探究;而為了了解這種群體,我們有必須了解那些個體,因為正是這些個體之間相互關連的行為組成了社會群體。
索洛蒙-阿希(1952)
在討論經濟學中人的抽象前,我們先要確定它在經濟探究中的地位,是基礎性的還是附帶討論的。假如說人的行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條件——比如社會習慣、制度等決定,那么對人的抽象也就不那么重要。假如經濟探究可以從其他方面而非個人(或者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開始的話,那么我們可以模擬帕雷托的句式說摘要:“給我一組外部條件,那么個人就可以消失。”2
在這個新問題上有兩種比較極端的觀點,一種是個人主義方法論,強調以拋開一切外部條件的個人主義為出發點。馮-米塞斯3用明確而有說服力的語言宣稱,對社會經濟現象的分析,要從人類行為的有目的性和目標導向這個前提出發。并且根據因果論的推導,個體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會行為的充分起因。換而言之,這種目的(也許應該加上偏好)在這里被預先給定,“人”的抽象已經清楚地決定,并以此出發進行其經濟探究。應該說絕大多數絕大多數經濟理論都或多或少地因循了這種方法論。斯密的“經濟人”命題也是明確地由微觀的自利的個人開始的。
另一種觀點則恰好相反,他們批判斯密、李嘉圖把那個時代的人不是看作歷史的結果,而是看作歷史的起點,并認為合乎自然的的個人不是歷史中產生的而是由自然產生的觀點。同時他們也反對把人的范疇永恒化,得出一個一般性的規律性的抽象。持這種觀點的突出代表就是經濟學??v觀在經濟學方面的論述,盡管其一再申明不否定個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能動性,認為個體具有潛在地改變其關系規則地能動功能,批判那種“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地產物”地機械唯物主義觀點;但是根據其對人的定義——“社會關系的總和”,即“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4我們可以認為經濟學的出發點是社會而非個人。進一步的證據在于其以物化的生產資料為標準的階級劃分,各個階級的利益和目標是既定的,個人的目的和行為服從其所屬階級。用比較簡單的推導來說即是社會存在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了階級意識,階級意識決定了個人行為。因此其經濟學的起點是社會而非個人,對個人的假設也相形見拙了。如我們前邊說到的那樣,王子由主角變成了配角,甚至有下崗的危險。
當然,越來越多的人的觀點則介乎于兩者之間而有所側重,比如新制度經濟學亦是以人為起點,但其在假定人的目的和偏好時卻又肯定社會制度會予之影響??梢运闶羌骖櫫?。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人脫離不了個體本位的藩籬。
經濟學具有國際性,因為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存在經濟學的實踐、教學和研究。中國經濟學概念的出現和發展具有必然性,然而這一概念具有多種含義,而這一點并沒有被足夠重視,以至于在對待一些事宜時容易失去較為合理的態度。
中國經濟學可以理解為以下幾種含義:一是中國的經濟學,這是經濟學的地域屬性或是文明屬性,中國經濟學家致力于這一經濟學的建立和發展,我們討論中國經濟學時也往往以這一含義為出發點、對象、目標和歸宿;第二層含義是經濟學在中國(EconomicsinChina),這與中國的經濟學(ChineseEconomics)不同,經濟學在中國根本上是一種學科傳播的結果,例如我們學習研究西方經濟學,只能是西方經濟學在中國,而不可以說成中國的西方經濟學;第三層含義是研究中國的經濟學;這一中國經濟學的研究者的主體為中國的經濟學者,但包括一些外國和國際機構經濟學家,說明這一中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為中國和中國經濟的經濟學;第四層含義是中國人研究的經濟學,包括華人經濟學家,就目前來看,許多華人經濟學家成就大,與國內聯系密切,關注中國的經濟和經濟學,而我們在不經意中也把他們的研究包含在中國經濟學研究中。從羅素描述詞理論的角度來說,中國經濟學對個人來說都有不同的解釋,而較為公認的觀點是學術理論社會選擇的結果。
中國的經濟學思想已經存在數千年了,但“中國經濟學”有無形成尚待探討,因為探討對象沒有統一標準,任何結論都不具備讓他人接受的條件。嚴復譯《原富》拉開經濟學在中國的序幕,已經百余年了?,F實中,經濟學在中國和研究中國的經濟學占了絕大多數,如果把這轉換為中國的經濟學那么就是偷換概念。哲學家指出,人不僅是自然人、社會人,也是文化人。經濟學人并不例外,中國經濟學人的中國經濟學意識,已然反映了其文化屬性,套用行話來說,中華文化是中國經濟學人研究經濟學行為的約束條件,經濟學研究如果不注重文化屬性,就會使得用經濟學方法分析得出的結論與現實不符,許多現象就會解釋錯誤。應當指出,我們也受到非中華文化的約束,經濟學的引進已經上百年了,其他文化中的許多觀念、方法、思想等已經正式的和非正式地影響我們的知識結構(當然中華文明在歷史上也影響了其他文明,例如重農學派受到中國文化很大的影響),主要就是我們的學科體系、學科概念、學科劃分等學科構成是自亞里士多德開始的,其思想通過西方文明的歷史深化并東漸到中國。筆者認為,中國現在的經濟學現狀是中西學術、文化相互影響的結果,并且經濟學的未來也同樣受到如此影響,至于孰強孰弱的程度和范圍決定了中國經濟學以后的發展軌跡和狀態。
平心而論,我們希望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單一經濟學。但現實文化、國情、人口分布、地理環境等不同的約束條件導致不同的經濟現象和人的行為。換言之,如果存在單一經濟學,又何來學科本土化?誠然,文明不可比,但同樣誠然的,文明之間存在差異,差異表示在具體的某一方面有此長彼短。我們應該承認落后的經歷,承認先輩和我們也學習過其他文明優秀的文化、知識和思想。中國經濟學概念的提出是因為文化屬性歸宿的需要,是一種集體的需求。
對于如何通過學習來發展中國經濟學,可謂見仁見智。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他們的先發優勢,數百年的歷史領先不僅使得經濟學體系,而且經濟學說史上學派紛呈,各領。這是一種資源稟賦。如果我們不去學習這些理論,幻想另起爐灶,那么交易費用奇高。對于經濟學者來說,學習歐美經濟學理論是追求最大效用的。因而集體的學習行為可以看作是囚徒困境,但交易費用過高使得這也是集體理性的。中國經濟學的建立是一個超趕過程,我們應該發揮資源稟賦,例如我們的社會體制、文化體系、獨特歷史、現在的偉大的經濟實踐等等。經濟學是研究稀缺的,而稀缺的前提是存在差異,存在的差異使得建立中國經濟學有了可能。如何在整合的同一的趨勢中把握獨特性是包括經濟學在內的文明交往和發展必須思考的重大問題。經濟學注重研究細節問題,發展中國經濟學的關鍵同樣在此,唯有把握了我們獨特的體制、歷史、文化等資源稟賦,并作為約束條件具體分析,解釋文明體系下的行為和現象,才能對經濟學做出貢獻。越是民族的則越是世界的,中國經濟學只有在為整個經濟學提供了多樣性樣本的基礎上,才能成為被承認的完整的獨立的體系。另外一個重要的工作是開展對話和交流,一方面是降低學習的交易費用,進而加快學習進度和加強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是信息交流,在學習的同時及時傳播我們的學習狀態和心得。由此可知,中國經濟學不可能是刻意為之的,因為學科發展有路徑依賴性,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才不會走彎路。但無疑地,中國經濟學的建立和發展是任重而道遠的。
關鍵詞: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比較;分析
一、研究的對象及方法
(一)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及方法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第1版序言中說:“我要在本書中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它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諸方面的關系。剩余價值的生產就屬于生產問題;壟斷資本之間相互瓜分剩余價值則屬于分配問題;人們在生活過程中,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相互交換、工人和工人之間相互交換等;經濟學就是研究生產關系的一門學科,它可以研究生產力。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主要有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分析方法,以及邏輯分析與歷史分析相結合的研究與敘述的方法等。
(二)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及方法
西方經濟學研究的各類問題是以資源的稀缺性與人類欲望無限性之間的基本矛盾為出發點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資源約束下,完成對資源的有效配置與充分利用過程,以最大化滿足人類無限欲望,即解決資源稀缺性與欲望無限性的基本矛盾成為經濟學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由于研究對象及研究任務的各不相同,每門學科都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主要分為:實證分析和規范分析,均衡分析和過程分析,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經濟模型和經濟數學分析。
二、對現實的指導意義
(一)經濟學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指導意義
馬克思的科學理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建國幾十年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經濟學為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從對經濟學淵源的探討,我們看到了馬克思、恩格斯善于思考、敢于突破理論禁區的創新精神和勇氣,也看到了馬克思、恩格斯對待資產階級經濟學的辨證態度,以及對西方經濟學理論兼收并蓄、批判繼承與發展的博懷,這些都為我們如何正確認識、對待理論知識指明了方向。
(二)西方經濟學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指導意義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人們對西方經濟學的看法有所改變。我們對西方經濟學總體上批判是不妥的,應該在總體上學習,有分析地運用。許多學者,應用西方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分析中國經濟改革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們知道微觀經濟學要解決價格機制如何配置資源、如何協調經濟的運行;宏觀經濟學要解決如何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來解決市場失靈問題等等;這些比較實用的問題,正是我國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十分注意的。所以,西方經濟學中的某些問題確實對我們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展望兩種學科的未來發展前景
(一)增強經濟學的實用性,強化其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的功能
馬克思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具有根本不同的階級實質,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在為本階級的歷史使命服務這一基本點上是相同的。西方經濟學作為社會意識形態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研究對象同其服務的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是息息相關的,這一方面體現在它具有很強的辯護性,另一方面體現在它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它把經濟資源的最優配置作為核心課題,重視對各種具體問題的研究,力圖對各種具體經濟問題做出理論解釋,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謀取最大經濟效益。對馬克思經濟學的研究和發展,除了仍然重視其在培養無產階級世界觀、方法論方面的重要地位外,在我國無產階級統治地位完全確立,歷史任務主要是建設而不是革命的條件下,更應該重視其建設性研究,不斷增強其為無產階級利益服務的功能。
(二)對經濟學中的部分內容要重新認識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知識、技術、現代化的管理方法等科學手段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現代化企業管理中去。而這些新的認識卻與傳統的勞動價值論有所背離。因此很多學者對勞動價值論產生質疑,甚至詆毀經濟學已經過時。這些矛盾看法表現在我國現階段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上。發生這種抵觸并不奇隆,因為勞動價值論強調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其他生產要素如資本、土地、科學技術等并不能創造價值。為了要解決這些矛盾,我們必須對勞動價值論,對經濟學重新認識,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即依據實踐去發展理論,這才是真正堅持的科學精神。
關鍵詞:假定個人社會經濟人道德人方法論
經濟人假設作為經濟學中的經典假設即使僅從亞當-斯密算起,也已經使用了200余年。在這其中,關于經濟人假設是否合理有效的討論、詰難、爭吵一直不絕于耳。對于經濟學而言,我們是否需要一個完整的對人的假設,如果需要,到底那一種假設是最合理的——或者是給我們的經濟學研究帶來最小麻煩的?這是本文力圖討論的問題。本文將圍繞這個中心展開,并結合各種代表性的思想進行比較分析,希望得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結論。在文章的第一節將先對“人的假設”進行具體的定義并對現有的本領域的論文進行總結;第二節討論對人假設的必要性和重要程度;第三節試圖探詢一種合理的最有利于經濟學的一般化假設;在文章的最后則說幾句與本文相關又不相關的閑話。
一、討論前的準備
所謂對人的假設,是指為了經濟學分析、解釋、推導的需要對微觀的人的特點進行抽象,并根據這種抽象分析其決策和行為。在這里要注意到的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之下,對人的假設都是為了經濟學研究的需要而作出的,其直接目的是為了簡化條件以便給出明確結果;而絕不是為了對人的特點或者“人性”作出描述甚至是評論性的結論。另一方面,要保證經濟理論不是胡說八道,其對人的抽象(如果這項理論認為需要這樣的抽象的話)也必須以現實為基礎。
依照以上的定義,由于經濟學研究角度、研究需要的不同,對于人的抽象也是各不相同。同時,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經濟學家對人性不同的看法也影響了其對人的假設,——甚至有人認為這位令人無法捉摸的王子根本就不該在經濟學的舞臺上出現。無論如何,經濟學中眾多的對人的抽象也吸引著學者對其進行比較分析,同時也本著經濟學家“最優化”的嗜好試圖找到其中的最合理的一個。
國內外對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一般以“經濟人”名義冠之,盡管有不少人會把“道德”、“非理性”、“效用人”等等作為與“經濟人”并列的概念進行研究。總的來說基本是在經濟人這一命題下描述經濟學中對人的假設的演化過程。
筆者可以找到的英文文獻有三篇,它們是《理性經濟人》(馬丁-霍利斯,愛德華-內爾,1975)、《有思想的經濟人》(米茲,1991)、《近代經濟人的靈魂》(梅爾斯,1983),他們都以“經濟人”這以假設為中心,評述了對人的各種抽象。值得注意的還有《現代制度主義經濟學宣言》(霍奇遜,1993),其中的第三章“在個體主義的方法論背后”從方法論的角度對主流經濟學中的人的抽象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經濟學研究是否應該從人的基本假定開始的問題。
國內本領域最出色的作品是《經濟人與社會秩序分析》(楊春學,1998),該書從17世紀霍布思的“人性自私論”開始,直到現代新制度經濟學以及加里-貝克爾的“效用最大化”說,系統總結并評述了經濟學上對人性假設的各種思想及其演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該書把“經濟人”作為一個完整的經濟學命題而不是研究方法進行討論,這是與本文的方向有所不同的。其它此方面的文獻也較多,但其成果基本不出劉氏的范圍。至于一些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否需要經濟人”的問題,筆者以為已經超出經濟學研究方法的討論,對此類文獻未予理會。
最后要指出的是,幾乎所有此類文獻,都沒有把經濟學的有關闡述加入進來。唯一能夠找到的是“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關于“人”及其經濟行為特征的分析比較”(胡均,劉風義,2001)1,該文把經濟學中的“人”與新制度經濟學中的人進行了比較,其對經濟學中的“人”的總結相當精辟,本文的對其某些觀點進行了參考。
二、起點:個人,還是社會?這是個問題
我們的研究對象,不是一些簡單的個體,而是一些在社會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社會個體……為了了解這種個體,我們必須把它放在其全體環境中來加以研究;而為了了解這種群體,我們有必須了解那些個體,因為正是這些個體之間相互關連的行為組成了社會群體。
——索洛蒙-阿希(1952)
在討論經濟學中人的抽象前,我們先要確定它在經濟研究中的地位,是基礎性的還是附帶討論的。如果說人的行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條件——比如社會習慣、制度等決定,那么對人的抽象也就不那么重要。如果經濟研究可以從其他方面而非個人(或者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開始的話,那么我們可以模仿帕雷托的句式說:“給我一組外部條件,那么個人就可以消失?!?
在這個問題上有兩種比較極端的觀點,一種是個人主義方法論,強調以拋開一切外部條件的個人主義為出發點。馮-米塞斯3用明確而有說服力的語言宣稱,對社會經濟現象的分析,要從人類行為的有目的性和目標導向這個前提出發。并且根據因果論的推導,個體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會行為的充分起因。換而言之,這種目的(也許應該加上偏好)在這里被預先給定,“人”的抽象已經清晰地決定,并以此出發進行其經濟研究。應該說絕大多數絕大多數經濟理論都或多或少地因循了這種方法論。斯密的“經濟人”命題也是明確地由微觀的自利的個人開始的。
另一種觀點則恰好相反,他們批判斯密、李嘉圖把那個時代的人不是看作歷史的結果,而是看作歷史的起點,并認為合乎自然的的個人不是歷史中產生的而是由自然產生的觀點。同時他們也反對把人的范疇永恒化,得出一個一般性的規律性的抽象。持這種觀點的突出代表就是經濟學??v觀在經濟學方面的論述,盡管其一再申明不否定個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能動性,認為個體具有潛在地改變其關系規則地能動作用,批判那種“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地產物”地機械唯物主義觀點;但是根據其對人的定義——“社會關系的總和”,即“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4我們可以認為經濟學的出發點是社會而非個人。進一步的證據在于其以物化的生產資料為標準的階級劃分,各個階級的利益和目標是既定的,個人的目的和行為服從其所屬階級。用比較簡單的推導來說即是社會存在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了階級意識,階級意識決定了個人行為。因此其經濟學的起點是社會而非個人,對個人的假設也相形見拙了。如我們前邊說到的那樣,王子由主角變成了配角,甚至有下崗的危險。
當然,越來越多的人的觀點則介乎于兩者之間而有所側重,比如新制度經濟學亦是以人為起點,但其在假定人的目的與偏好時卻又肯定社會制度會予之影響。可以算是兼顧了。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人脫離不了個體本位的藩籬。
論文經濟人、道德人、階級人及其他來自免費
我們這里無意討論哲學問題,但社會與個人的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由的確蘊涵了太多的哲學思考。在這里不準備仔細討論它們的關系(我想已經有足夠多的大腦給出了足夠多的答案),我們并不討論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卻一樣能煎出美味的荷包蛋,因為我們以煎雞蛋為目的從而以雞蛋為起點。同樣的道理,經濟研究的目的決定了其起點。不同的起點也決定了不同理論的局限性。如果我們把經濟學對象定義為穆勒的四分法即“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話,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微觀主體是我們需要直接面對的,那么一個準確合理的人的假設就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研究的方向的作用也是決定性的,那么在過多的拘泥與誰決定誰也是不明智的。
這樣得出結論也許有逃避問題之嫌,那么我們再提出一種區分的方法——把變量較多,較難認識的作為假設前提進行抽象,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討論。相對社會而言,個人的偏好與目的更難于把握也更難于追根溯源,一個人為什么一定要實現利潤最大化(或者另一個偏偏不喜歡)?這樣的原因實在是不好把握。我們假定的往往是不能通過邏輯推理而只能經驗抽象的,那么社會就相對簡單得多了。誠如加里-貝克爾所言:“口味這個東西是不能討論的?!庇谑菓撘哉l為起點也就顯而易見的。
最后指出的,我們不否認某些領域從社會出發會更恰當,一種騎墻的表述方式是“約束條件下最大化”,這樣研究者到底愛從條件還是主體來研究就自便了。這實在是個不受指責的好辦法。
三、人的假定:是一個兩個,還是很多很多?
人類的經濟模式當然不是唯一的模式。社會學向我們提供了了解人、了解人的社會關系的另一種方法;心理學也是這樣。但是,從科學觀點來看,真正的問題是在這些工具中,即在‘經濟學模式’、‘社會學模式’、‘政治學模式’或‘心理學模式’等工具中間,找出最有效和‘競爭能力最強’的工具,以便盡可能準確地抓住人類社會的復雜本質,……
——亨利•勒帕日(1977)
如果我們的經濟學確實需要一個“人”的假設的話,那么我們應該以什么樣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假定,什么樣的抽象才是最合理的?同樣是亨利•勒帕日(1977)給了我們一個標準:“一種科學工具的價值是不能以其假設的現實程度來衡量的,重要的是這些假設是否簡單明了,是否有效,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如何?!詈玫募僭O不一定是最接近復雜現實的假設,而是那種盡可能簡單明了,并且有盡可能大的解釋和預見能力的假設?!边@是一種純粹的效率原則。但是,經濟學的確不應該含蓋太多的價值判斷。作為一門科學,主觀上的價值判斷會極大的影響其解釋和預見能力,經濟世界如同物理世界一樣并不會因為我們認為它是什么就會如我們所愿。事實上,即使我們能在一時之間欺騙自己欺騙世界,但結果不是關起來的門窗終于漏了風就是屋里的東西最終發了臭。總之,筆者堅持經濟學純粹的科學性,因此這樣的經濟學也只需要一種假設:最簡單最有效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