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1 17:01: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法治講座課件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互聯網+;中職校;法治教育
中職學校是法治教育的主陣地,中職學生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對象。長期以來,以講授為主要形式的傳統法治教育已很難以適應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中職生的教育發展需求?!捌呶濉逼辗ㄒ巹澲兄赋觯骸耙浞诌\用互聯網傳播平臺,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行動?!币虼耍瑥摹盎ヂ摼W+”的層面探析當前中職校法治教育的現狀和特點,厘清當前中職校法治教育出現的主要問題和困惑,探索“互聯網+中職校法治教育”改革的出路與對策,對提高中職校法治教育的時代性和實效性,增強中職生法律意識和用法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一、“互聯網+”時代下中職校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已深入到社會各個領域,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工作不可缺少的內容和手段。作為新時代的中職生,其成長歷程受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方式、互聯網技術已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烙下了鮮明的時代特征,他們是典型的網絡時代青年。與此同時,作為正值青春期的中職生,具有認知能力差、自控能力不強、易沖動、叛逆等特點,如果他們法律意識淡薄,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巨大的傷害。亞里士多德說:“雖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守,仍不能實現法治。”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來規范中職生的行為舉止、預防違法行為,如何運用“互聯網+中職校法治教育”這一手段來正面引導中職生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促進中職學生健康成長,既是這個時代不可回避的課題,也是時展的必然要求。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學校領域的不斷實踐和運用,互聯網與中職學校法治教育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促進越來越明顯,必然會進一步促進互聯網技術和數據資源的發展,豐富互聯網的實用價值。同時,互聯網數據中豐富的法治教育資源,互聯網先進的設施和手段,定會掀起新一輪中職學校法治教育改革的,特別是互聯網中豐富而生動的音視頻資源、最新的法治觀點和法治動態、不受時空限制的遠程法治教學等內容,對突破傳統法治教育手段單一、效果不明顯的教學困境,是一種有效“良劑”。在特別強調信息化教學的當下,“互聯網+”技術下催生的微課、慕課、O2O課等教學方式,以“新、奇、趣”的優勢迎合了中職學校法治教育的迫切需要,在實踐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對規范新時期中職學生的言行舉止,自覺做一個法律的守護者和踐行者,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二、當前中職學校法治教育的現狀
從“互聯網+”的時代背景這一角度來看,中職校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教育的“合力”和“活力”,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呈現形式滯后于互聯網發展的時代需要,教育過程中重知識、輕運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仍然突出。(一)中職校法治教育工作缺乏系統性和影響力。長期以來,重技能教育、輕法治教育是部分中職學校普遍存在的現象。雖然都能認識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工作中,受技能是硬指標、法治是軟指標的“慣性”認識的影響,導致學校法治教育工作中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在具體抓實抓細法治教育的工作中,就出現了“走樣”和“打折扣”的情況。學校往往把法治教育責任傳導給政教處、學生處的中職生行為管理工作和德育課的法律教學工作。對普遍存在自律能力和認知能力不強的中職生,僅憑法律課和中職生日常行為管理的法治教育,是缺乏吸引力與影響力的。(二)中職學校法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落后于互聯網時展的需要。中職學校法治教育的手段和內容的呈現形式滯后于互聯網發展的時代需要,導致法治教育的效果不明顯。長期以來,傳統的中職學校法治教育主要采取法治講座、法律課教學、法律教育展板等形式,這對普及法律知識、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有較好的作用,但這種形式缺乏互動性與參與性,在引導中職生體驗、參與、運用、認同、內化、踐行等方面的功效欠佳。在法治教育內容的呈現形式上,單一的法律知識講解和案例教學,已經落后于時展的需要?!捌呶濉逼辗ㄒ巹澲兄赋觯耙捎孟猜剺芬姷慕逃麄餍问?,突出實效,便于人們接受和理解”。因此,作為中職學校的法治教育,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應該突破時空的局限,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源、網絡法治在線以及微信和微博為主的新媒體等先進手段,直觀、形象、生動地調動學生對法治教育內容的好奇和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探索,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三)中職校法治教育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現象。重知識、輕實踐,重理論、輕運用仍是當前中職校法治教育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無論是法律課教學和法治講座,還是法治校園廣播和法治展板,都突出對法律知識的傳授和影響。中職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參與、內化和踐行法律要求,卻有待證實。同時,對于實踐性較強的法治主題班團會、法治辯論賽、模擬法庭等法治教育實踐活動,受學生素質差異和組織難度的影響,在具體開展的過程中教育效果也不明顯。
三、創新發展中職校法治教育的對策
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管理工作條例》為準繩,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為指南,以提高保教質量為中心,以教研教改為動力,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深化教育改革,不斷優化內部管理,全面實施和推進素質教育,辦人民滿意的幼兒教育。
二、工作目標:
在實踐新《綱要》的過程中,不斷轉變教育觀念,落實教育行為,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運用發展的眼光,挖掘自身潛力,強化內涵建設。在課程改革、創特色教育、樹自身品牌上下工夫,樹立經營學校的新理念,加強校園建設與管理,不斷改善辦園條件,優化育人環境,努力構建和諧校園,以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環境、一流的服務將幼兒園建設成為鄉鎮一流的幼兒園。
三、主要工作:
(一)園務管理:科學管理,提高效益
1、辦園思想:依法治園,嚴格按標準收費;依法治教,注重行風建設。幼兒園一切工作以促進幼兒發展、促進教師成長、推動幼兒園發展為工作的出發點。
2、管理方式:以人為本,剛柔并重,以開放而彈性的管理、靈活而務實的作風激發教職工工作內驅力。在統攬全局的基礎上,領導參與實踐教育教學第一線。
3、班子建設:注重學習反思、倡導批評監督,內省與外力共同推動班子隊伍的建設。班子人員在思想上強化三個意識:“一體意識”、“開拓意識”、“服務意識”,形成一支“開明、團結、廉潔、高效”的好班子,使幼兒園整體工作快速發展。
4、師資建設:通過不斷完善競爭激勵機制,促進教師能力、素質、知識結構的提升,更好地促進幼兒園的內涵發展,多途徑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主要方法有:一是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模范帶頭作用;二是搭建舞臺,施壓鍛煉;三是園本培訓有的放矢,促進成功;四是加強對話與交流,鼓勵優勢互補、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不錯的5、家長工作:宣傳與溝通并舉,引導與合作并重。召開不同類型的個性化家長會,爭取家長的支持配合,繼續做好家教講座、提高家長的滿意度、提高社會的信譽度。
(二)教改科研:立足實際,大力提升
園部工作重點:各層次團隊圍繞目標加強協作,醞釀較高組織智慧,大力提升個體教育能力,把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檔次。
思想上:
教研合一,教中有研,研不離教。教師一要咀嚼消化有關理論,二要厚實實踐基礎。教師要根據新的基礎教育理念來審視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覺地規范自己的教育行為,理性地構建自己的教育觀念。
實踐中:
在“存精、吸納、創新”的總原則下,教師要提高教育藝術、積累教育智慧、互動策略和技能技巧。工作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不任務意識。
1、教研工作:
本學期著力細化管理,分層提高,注重兩頭教師的培養提高,進行更合理更有效的分層管理。園部“成長組”教師著力課堂集體教學的研究,分科、分類入門過關;“研究組”教師著力于“研究、創新”,在不斷的研究實踐中培養骨干教師。繼續進行理論引進、專題講座,內化研討,檢查落實,個性化、特色化的教師培養,運用表彰、鞭策、激勵機制推動教師成長,要求青年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自我定位,向著各級骨干教師的目標奮進。
2、科研工作:
本學期科研工作的總思路是研究要深、操作要實,成果意識要強。園部小課題研究要進一步精簡整理,做到課題有實效。在課題研究不斷向縱深發展的同時,要注重資料的搜集整理,注重過程性資料的擇優積累。
3、加強0-3周歲嬰幼兒教育
認真貫徹縣、鎮的學前教育精神,繼續推進0-3周歲的嬰幼兒教育,進一步提高幼兒教育的普及率和保教質量。作好宣傳,加大力度開展0-3歲教育的研究,學習有關理論知識,效仿有關托幼一體化的具體做法,建構托班系統課程,嘗試開辦親子班,在實踐中求實效,不斷尋求科學做法。
不錯的(三)后勤管理:優質服務,提高素質
1、依據依法辦園的思想,收好用好經費,處理好節約開支與幼兒發展的矛盾,加強班級、幼兒園物品的管理工作,以實效為原則合理添置物品。
2、強化安全意識,安全第一,警鐘長鳴。細化安全工作崗位責任制,防患在先,每天一小查,每周一大查。定期檢查維修,合理考評,臺帳齊全。
3、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做好保健衛生工作,做細做實,嚴格規范。注重消毒、防病的過程工作;加強食堂管理,嚴格把好進菜關,做好人員體檢工作。保證餐點的質量安全,科學合理制定菜譜;及時更換櫥窗,向家長宣傳防病知識,積極做好預防傳染工作。
四、具體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各項工作計劃,完成校園環境布置
2、繼續學習《綱要》,商討集體備課方案
3、家長園地的布置評比
4、學習現代教育理論
三月份:
1、優秀教師示范課
2、園內幼兒繪畫比賽
3、課件制作培訓
4、園內教研活動交流
5、班級環境布置評比
四月份:
1、區域活動心得交流
2、園內唱歌比賽
五月份
1、園內舞蹈比賽
2、教學反思交流
3、課件制作培訓
4、學習現代教育理論
5、迎“六一”家園聯誼活動籌備
六月份:
1、“六一”藝術節,家長開放日活動
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管理工作條例》為準繩,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為指南,以提高保教質量為中心,以教研教改為動力,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深化教育改革,不斷優化內部管理,全面實施和推進素質教育,辦人民滿意的幼兒教育。
二、工作目標:
在實踐新《綱要》的過程中,不斷轉變教育觀念,落實教育行為,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運用發展的眼光,挖掘自身潛力,強化內涵建設。在課程改革、創特色教育、樹自身品牌上下工夫,樹立經營學校的新理念,加強校園建設與管理,不斷改善辦園條件,優化育人環境,努力構建和諧校園,以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環境、一流的服務將幼兒園建設成為鄉鎮一流的幼兒園。
三、主要工作:
(一)園務管理:科學管理,提高效益
1、辦園思想:依法治園,嚴格按標準收費;依法治教,注重行風建設。幼兒園一切工作以促進幼兒發展、促進教師成長、推動幼兒園發展為工作的出發點。
2、管理方式:以人為本,剛柔并重,以開放而彈性的管理、靈活而務實的作風激發教職工工作內驅力。在統攬全局的基礎上,領導參與實踐教育教學第一線。
3、班子建設:注重學習反思、倡導批評監督,內省與外力共同推動班子隊伍的建設。班子人員在思想上強化三個意識:“一體意識”、“開拓意識”、“服務意識”,形成一支“開明、團結、廉潔、高效”的好班子,使幼兒園整體工作快速發展。
4、師資建設:通過不斷完善競爭激勵機制,促進教師能力、素質、知識結構的提升,更好地促進幼兒園的內涵發展,多途徑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主要方法有:一是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模范帶頭作用;二是搭建舞臺,施壓鍛煉;三是園本培訓有的放矢,促進成功;四是加強對話與交流,鼓勵優勢互補、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5、家長工作:宣傳與溝通并舉,引導與合作并重。召開不同類型的個性化家長會,爭取家長的支持配合,繼續做好家教講座、提高家長的滿意度、提高社會的信譽度。
6、工會與黨團工作:激發教職工的積極性,滿足青年人的生活情趣,開展豐富多彩的工會活動與黨團活動,提高生活質量,使幼兒園成為每個教工的精神家園。同時,要積極發揮團員、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健全組織生活、民主生活活動,形成一個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優秀教工集體。
(二)教改科研:立足實際,大力提升
園部工作重點:各層次團隊圍繞目標加強協作,醞釀較高組織智慧,大力提升個體教育能力,把全體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檔次。
思想上:教研合一,教中有研,研不離教。教師一要咀嚼消化有關理論,二要厚實實踐基礎。教師要根據新的基礎教育理念來審視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自覺地規范自己的教育行為,理性地構建自己的教育觀念。
實踐中:在“存精、吸納、創新”的總原則下,教師要提高教育藝術、積累教育智慧、互動策略和技能技巧。工作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不任務意識。
1、教研工作:
本學期著力細化管理,分層提高,注重兩頭教師的培養提高,進行更合理更有效的分層管理。園部“成長組”教師著力課堂集體教學的研究,分科、分類入門過關;“研究組”教師著力于“研究、創新”,在不斷的研究實踐中培養骨干教師。
繼續進行理論引進、專題講座,內化研討,檢查落實,個性化、特色化的教師培養,運用表彰、鞭策、激勵機制推動教師成長,要求青年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自我定位,向著各級骨干教師的目標奮進。
2、科研工作:
本學期科研工作的總思路是研究要深、操作要實,成果意識要強。認真做好鎮江市級課題的揭題工作和剛立項的鎮江市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園部小課題研究要進一步精簡整理,做到課題有實效。在課題研究不斷向縱深發展的同時,要注重資料的搜集整理,注重過程性資料的擇優積累。
3、加強0-3周歲嬰幼兒教育
認真貫徹《揚中市20xx年教育工作要點》,繼續推進0-3周歲的嬰幼兒教育,進一步提高幼兒教育的普及率和保教質量。作好宣傳,加大力度開展0-3歲教育的研究,學習有關理論知識,效仿有關托幼一體化的具體做法,建構托班系統課程,嘗試開辦親子班,在實踐中求實效,不斷尋求科學做法。
(三)后勤管理:優質服務,提高素質
1、幼兒園后勤工作計劃中依據依法辦園的思想,收好用好經費,處理好節約開支與幼兒發展的矛盾,加強班級、幼兒園物品的管理工作,以實效為原則合理添置物品。
2、強化安全意識,安全第一,警鐘長鳴。細化安全工作崗位責任制,防患在先,每天一小查,每周一大查。定期檢查維修,合理考評,臺帳齊全。
3、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做好保健衛生工作,做細做實,嚴格規范。注重消
毒、防病的過程工作;加強食堂管理,嚴格把好進菜關,做好人員體檢工作。保證餐點的質量安全,科學合理制定菜譜;及時更換櫥窗,向家長宣傳防病知識,積極做好預防傳染工作。
四、具體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各項幼兒園個人工作計劃,完成校園環境布置
2、繼續學習《綱要》,商討集體備課方案
3、園內大班廣播操比賽
4、家長園地的布置評比
5、學習現代教育理論
三月份:
1、新教師試用期匯報課
2、園內幼兒繪畫比賽
3、課件制作培訓
4、園內大班組教研活動交流
5、班級環境布置評比
四月份:
1、區域活動心得交流
2、園內唱歌比賽
3、園內中班教研組活動交流
4、姐妹園學習交流
五月份
1、園內舞蹈比賽
2、教學反思交流
3、課件制作培訓
4、學習現代教育理論
5、迎“六一”家園聯誼活動籌備
六月份:
1、“六一”藝術節,家長開放日活動
2、鎮江市級課題揭題
大家好!我叫××,來自××。首先感謝鎮黨委、政府,感謝團委,給了我們大家一個交流和學習的機會。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新武器武裝新農民,新農民建設新農村》。
近年來,我鎮利用區位優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三大規劃”的總體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已經形成了東部觀光旅游農業、中部工業加工區、西部物流園區的產業格局,一二三產業齊頭并進,全鎮經濟發展迅猛。
但是在發展道路上還存在著很多困難:當前有很大一部分農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花崗石的開采加工,但是開采完之后這部分農民應該何去何從?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失地農民應當如何謀生?隨著各地區公路村村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我們的區位優勢也已經不再那么明顯,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在發展中繼續保持優勢?怎么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是我們應該急需考慮解決的問題。
在《十一五規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篇章中,重點談到了培養新型農民的問題,強調要加快發展農村教育、技能培訓和文化事業,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大家知道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有句廣告說得好:科技以人為本。其實不只是科技,任何事業的成功都要以人為本,包括我們的新農村建設。無論經濟發展,還是社會事業發展;無論基礎設施建設,還是精神文明建設;無論立足當前,還是著眼未來,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設新農村落點在“村”、重點在“農民”;為的是農民,靠的也是農民。農民的文化素質、技術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決定農村建設的興衰成敗。農民的知識化、現代化是新農村建設的前提和條件。建設新農村,關鍵是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家園。提高農民素質,培養新型農民,把農村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是建設新農村首要環節。
那么怎么培訓新農民呢?總不能都讓他們去上大學吧?對,就是讓他們上大學!是農村大學,也就是咱們的遠程教育。對于培訓新農民,遠程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的網絡覆蓋面廣,每個村都有。里面的講座知識豐富、全面,涵蓋了政治理論、法律法規、計劃生育、實用技術、鄉村劇場等多個方面,并且更新速度快。遠程教育工作開展兩年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遠程教育可以利用其強大的網絡系統,精心組織農村黨員干部群眾進行學習,是他們學習培訓的一件新式武器。
在政治文明建設方面。通過遠程教育,廣大農村黨員干部更深入地掌握了黨的農村政策,了解黨的知識,黨對農村基層組織和黨員的要求,增強了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增強了黨員“雙學雙帶”能力。遠程教育還在健全村民自治機制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農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主意識、法律意識的增強,強化對黨的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的監督,最終達到管理民主。
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通過優秀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片,通過黨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以及正確的鄉規民約的宣傳教育,引導農民成為“新農民”。遠程教育在大力提倡科學、文明、法治的生活觀,提倡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上,為樹立農村新風尚做出了努力;通過教育片、文藝片的播放,積極配合各村開展的創建文明戶、文明生態村等活動,最終達到鄉風文明,村容整潔。
在物質文明建設方面。遠程教育緊緊圍繞提高農民收入,運用適用課件組織教學活動,廣泛開辟農民增收渠道。通過觀看優秀的教學片,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的實際需要,廣泛開展科學種田、養殖、園藝和市場經濟的教學,并通過網上農產品信息的疏通交流,進一步引導農民進入市場。加強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培訓,引導有一定專業技能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本文來自文秘之音網,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文秘知音網站向非農產業、各種企業和城鎮其他行業轉移。除了必要的技能培訓,一些指導性的比如《農民務工指南》等課件,也給務工農民帶來很大的便利。再就是遠程教育為農村經濟改革服務,農民群眾通過生動直觀的教學片,容易掌握黨的農村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真正成為農村改革的主體,從而有力的推動農村經濟改革。通過遠程教育,可以培育農民的現代意識,提倡節約型農業,提倡農業商品的綠色化、無公害化,不斷提升農業商品的市場競爭力。實現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最終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寬裕。
【關鍵詞】健康教育;食品安全;食品衛生;監督管理
對于食品的衛生監督管理能夠有效的保障食品的安全,進而能夠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食品衛生監督體制的改革完善,相關法規的制定者已經認識到,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加強健康教育。才是保證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核心,故健康教育對于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具有一定的效用。此外,健康教育的受眾人群不僅要包括食品消費者,也要包括相關食品從業人員,其既要保證消費者具備食品安全的意識,也要讓食品從業者在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下從事食品的加工、生產、銷售。進而能夠有效的完善食品衛生監督管理體系。
1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以及開展方式
1.1加強法治教育在健康教育中,要緊抓法治教育,進而促使相關的法律法規對食品從業人員產生威懾力,也能夠讓食品消費者具備一定的維權意識。依照目前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的情況來分析,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相關食品加工、生產從業人員缺乏必備的法律、法規常識,沒有認識到食品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在進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過程中,由于相關食品從業人員的法律素養偏低,經常會受到非法阻撓。而且,對于食品消費者來說,由于法律意識淡薄,在受到食品危害時,除食品安全嚴重事故外,人們很少選擇追究對于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法律責任。對于食品經營者以及食品消費者進行食品安全衛生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是事實食品衛生監督的重要舉措。健康教育工作,應結合實際,注重學習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讓者具備一定的食品健康維權意識。也可以將身邊典型違規事例和違法案例制作成宣傳材料,對食品加工從業人員進行再教育。
1.2以加強道德素養為核心對于食品安全健康法律法規的教育,能夠對食品加工、從業人員形成一定的約束力,但是,并不能真正的提高食品從業人員的道德素質,導致很多食品加工從業人員為躲避食品安全監督,從而建立較為隱蔽的食品加工黑作坊??梢?,單一的法律約束不能夠從本質上解決食品健康問題。因而,在健康教育中應該以加強食品加工從業人員的道德素養為核心,使他們意識到食品安全問題的危害性,并且能夠讓他們了解食品安全問題對于人們身體的危害,使他們認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道德感化教育為主,提高食品安全從業者的道德素質。促使其在食品加工、生產過程中,能夠遵守相關的操作流程,進而保障食品的安全衛生。
1.3注重社區衛生健康服務,健康教育策略多樣化對于健康教育的開展形式應該本著實用化、多樣化為核心,如可以組織食品安全衛生的學習活動、開展相關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的知識競賽等等,教育手段也要體現出現代化,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健康教育的相關課件以及視頻,進而能夠讓教育內容體現出生動性的特點。此外,也要選擇合適的教育環境,可以在人群密度較大的地方開展一系列的健康知識講座。同時,也要依賴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構建食品健康教育平臺,進而能夠提升健康教育的廣度。作為居民社區管理中心,也要在社區內部利用各種傳媒渠道進行食品健康知識宣傳。
2健康教育對于食品衛生監督管理的價值性作用
2.1健康教育有力促進了監督環境的形成食品衛生健康教育是保證《食品衛生法》得以落實的基礎,也是提升全民健康意識以及食品衛生素養的根本措施。政府所推出的相關的食品衛生監管措施對食品從業者僅能夠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衛生監督人員的監管能力也是極為有限的,但是真正監督效力的產生應給依靠與人民群眾健康意識的覺醒以及自我保護能力的提升。對于《食品衛生法》的實施,既要加強相關人員監督執法的能力,也要完善的落實健康教育。進而塑造出一個良好的社會監督氛圍。隨著近幾年,食品安全教育力度的不斷增強,人們對于食品衛生健康意識有所增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得到了順利的展開,2008年——2012年間,食品衛生安全舉報案件逐年上升,食品安全的舉報內容也趨于全面,其中包括無照經營、偽劣食品的加工生產、食品摻假、食品污染等等。
2.2健康教育能夠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產生一定的約束力相關的健康教育能夠讓食品從業者對相關的法律法規有一定的了解,進而能夠讓食品生產經營者能夠在從事食品加工、銷售過程中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加工操作規程,通過對食品違規生產、銷售案例的講解,也能夠搞搞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自覺性??偟膩碚f,健康教育能夠激發出相關食品從業人員的積極主動性。
2.3健康教育能夠促進食品衛生質量的提升健康教育能夠有效地保證食品衛生質量的安全性,并且也是對食品質量、衛生教育的重要補充。食品衛生質量的好壞與食品從業人員是否嚴格遵守食品衛生法律、法規,是否掌握食品生產、加工、銷售過程中的基本知識有著密切關系。
3總結
綜上,健康教育對于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具有一定的價值作用,在健康教育的內容上,既要包含法治建設,也要包含道德素質建設,而且為了增強健康教育的質量,開展健康教育的手段也要體現出多元化、豐富性的特點,進而才能夠保證健康教育在食品衛生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生最大的效用。此外,相關部門也應該對食品安全衛生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并且加強監管作用,從而在根本上解決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韓文霞.試論衛生知識培訓在衛生監督工作中的作用[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8,24(2):156-157.
關鍵詞:網絡德育;實效性;探析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0-0379-03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數量達到5.91億,比2012年底增加2 656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4.1%,18~24歲者占到38%,而這正是大學生所處的年齡段。網絡的諸多特點迎合了喜歡接受新事物的大學生心理,而網絡就好比一把“雙刃劍”,給大學生帶來學習、生活的便利,但也給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如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大學生的道德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圍,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網絡德育是對傳統德育的創新和發展
網絡不僅是一種資源,更是一種文化精神,它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創了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利用網絡資源或技術對學生開展道德教育既形成了網絡德育,拓展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也創新和發展了傳統德育模式。
(一)網絡德育主體特征
教育主體是網絡信息的“把關人”,主要是利用互聯網制造、傳播、監控網絡信息,不再是以前單向的“說教”者,而是教育的指導者或引導者,因此在網絡德育過程中教育主客體之間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淡化了教育主體的身份,使得網絡教育人情味和可信性更高,教育效果會比傳統德育模式更好。
(二)網絡德育客體特征
傳統德育客體身份是具體的或確定的,其思想意識、道德水準、身心狀態等易把握;而網絡德育的客體則不一樣,是一群“網絡人”,而這些人具有不確定性、隱匿性、虛擬性等特點,并且一般沒有戒備心理,容易表達出內心真實的想法;對于教育主體來講,也容易觸及其客體的內心深處,易于掌握教育客體真實的內心動態,便于有針對性地開展交流、加以指引,提高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網絡德育內容特征
傳統德育內容滯后于社會現實,注重于理論知識的教導。網絡德育則不同,其德育內容更加貼近教育客體的思想狀況和社會現實,提高了德育的及時性、互動性、生動性和全面性,也增強了教育內容的科技含量,也便于為教育客體所接納。
(四)網絡德育手段特征
傳統的德育渠道和途徑比較單一,教育方法常以課堂教育為主,覆蓋面過窄,有時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但由于受客觀條件所限,難以營造全員參與的氛圍。由于廣泛應用網絡技術,網絡德育極大地拓展了空間,創新了手段,代之以面對面的雙向、平等的交流方式,并輔之以開放互動、圖文并茂、聲像生動的教育手段,便于形成全員參與、全方位、全天候、立體交叉的網絡德育工作模式。
二、提高大學生網絡德育實效性的路徑探析
盡管各個高校在探索網絡德育方面都有舉措,但總的說來效果不太明顯。因此,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現實問題是如何切實提高網絡道德教育實際效果,使網絡德育獲得長足發展。網絡德育與傳統學校德育有著緊密的聯系,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網絡德育工作,涉及面很廣,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當前提高大學生網絡德育的實效性,就得探究高校網絡德育路徑:
(一)搭建網絡德育活動平臺
要占領網絡陣地,道德教育就要搭建起自己的活動平臺。一般要擁有特定的網站、網頁等信息資源平臺和強有力的組織管理平臺,以及開展網絡德育的活動場所。
1.搭建立體式網絡管理平臺
要制定一套立體式組織管理系統,采取項目管理模式,為網絡德育有序高效的開展搭建管理平臺。由于沒有時空限制,對網絡德育的組織管理平臺建設就要求高,力求做到管理科學,學校、社會、家庭、政府必須齊抓共管,只有這樣,在網絡德育大平臺上才能確保大學生健康成長。從高校的層次來看,必須有相應的組織和制度建設,要把網絡德育納入整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圍,充分利用學?,F有的網絡設施,規范好學生在校上網的活動。例如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對校園網進行有效監控,并利用校園網絡環境的感染力量,指引學生的網上行為,對學生的道德實現教育。從社會角度來看,政府應全面凈化網絡環境,指引青年學生積極向上。在當前信息化的時代,學校德育受社會環境的影響日益增大。學生在放假期間上網如何管理?政府職能部門能否配備一定的信息監控系統,或開辦公益性或半公益性的“社區網站”,促使學生健康上網。從家庭角度來看,家長須與學校密切配合,學生家長在假期調控學生的上網時間、內容等。
2.搭建網絡信息資源平臺
大家知道:只有在荒蕪的土地上種好了莊稼,野草才沒機會生長。網絡信息量巨大,要成功實施網絡德育,還須得借助于網絡化的德育空間、數字化的校園網德育平臺。在可控范圍內,要讓豐富的網絡資源擴展到學校的德育體系中,學校應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學校建立專門的德育網頁或德育網站,便于網上開展學習活動。德育網站以和交流德育信息為出發點和切入點,堅持“積極引導”的原則,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資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健康成長。我們充分利用互聯網,挖掘網上學習資源,開展網上學習交流活動。首先,讓教師把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論文或隨筆放到學校內部德育網上,鼓勵教師間互相學習交流;其次,學校各院系每周定期在學校網站上向教師、學生推薦學習文章,以提升教師的業務素質或提高學生的理論素養;再次,建立“名師鏈接”,開展與名師“一對一”活動,學校向學生推薦數十名德育名師,讓廣大學生踴躍參與與名師的互動交流,使學生心靈得到凈化,進而提升自我品質。二是鼓勵學生自己實踐網絡德育,在校園網建立展示班級風采的班級網頁。在創建網頁的過程中,各班學生須集體協作,增強集體榮譽感,有效地將學生對網絡的注意力吸引到正道上來。三是向大學生推薦優秀網站。在政府的資助引導下,涌現了一批網絡德育基地,如新華網、中央電視臺網、人民網、中國新聞網、中青網、中國校媒網等,以及其他一些健康網站,如中國德育網、中國青少年研究網、中國法治網、中國青少年維權網等,都是很有特色且極具德育震撼力的優秀網站。通過瀏覽這些網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點擊率,學生將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道德情操。
(二)組建專家型網絡德育隊伍
同傳統德育一樣,網絡德育實施過程也是教師(教育主體)有效發揮主導作用,調動網絡德育客體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網絡道德自律能力。與傳統德育比較而言,網絡時代對教育者的素質要求更高。當前要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來組建專家型網絡德育隊伍:
1.強化德育隊伍的網絡德育意識
在網絡時代,作為德育管理者,首先要改變滯后的教育思想,確立現代管理理念,學習網絡新技術,積極應對教育對象、教育方法、教育環境、教育內容及過程的新變化,在網絡教學中學會融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和網絡技術于一身,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成為新型教學與管理者,必須有較強的網絡德育意識。這樣才能為高效益的德育管理奠定思想基礎,最終實現德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網絡德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2.提升德育隊伍的網絡技術素養
網絡時代使德育工作者由原來的主導型地位轉變為現在的積極參與型地位。德育工作者難以直接約束學生閱讀網上信息或網上信息。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須熟悉網絡,提升自己的網絡信息技術素養,才能夠在網絡互動參與過程中,開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做到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緊緊掌握學校網絡德育工作的控制權,實現網絡為我所用。因此,必須對網絡德育人才隊伍開展網絡技術培訓,尤其是網絡教學資源應用培訓、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培訓等,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增強他們應用信息技術的自覺性,使他們擁有較強的信息傳遞能力、信息獲取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
3.造就專家型網絡德育隊伍
在網絡時代,盡快造就出一定數量的“專家型”網絡德育人才隊伍,敢于應對教育環境、教育方法、教育內容及過程的新變化,是當前高校大學生網絡德育工作的關鍵點。網絡德育工作隊伍應政治素質過硬、知識結構合理,擁有德育專家意識。他們不僅能夠利用網絡開展日常的德育工作,而且能進行網絡心理咨詢、建立德育網站、開發德育軟件等更深層的德育工作,更能及時了解學生思想的狀況,網絡德育隊伍要有親和力和感染力,正確把握網上輿論導向,以適當的網絡方式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
(三)豐富網絡德育內容
師資條件和平臺具備后,關鍵是豐富大學生網絡德育的內容。目前網絡傳播正成為現代社會主體傳播媒介之一,它每時每刻都以最廣泛、最迅速和最直接的信息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道德建設。豐富網絡德育的內容,以最大限度吸引他們的興趣,指引他們的思想和行動,凈化他們的心靈。
1.內容貼近生活
學校的網絡德育要來源于學生的網絡生活世界,貼近學生的網絡生活,并服務于學生的網絡生活,因此,在內容上要圍繞學生網絡生活中的問題與困境進行選擇與安排,在網絡上進行解疑釋惑,通過微言微語,對學生自己的自主活動與生活進行積極的啟迪與引導,幫助青年大學生切實解決思想道德問題。同時幫扶大學生解決切身實際生活問題,如“成長成才”與“就業”方面的困惑問題等。學校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的功能及特點,在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生活、就業等方面提供大量便利信息。這要求我們的網絡集思想性、教育性、服務性于一體,為廣大學生乃至社會網民提供品種齊全的網絡服務,以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
2.內容健康全面
在內容結構上應適應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需求,以政治立場、思想品德、公民道德、法紀法規、心理健康等幾大要素為支點,加強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正確的引導,引領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因此,網絡內容上應擁有大量大學生網絡生活中的典型實例,探究學生敏感和棘手的問題等,從貼近、關愛每個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架構出適合不同類別類型、不同層次的并能體現社會要求的、與學生網絡生活緊密聯系的具體網絡德育系列內容。
3.內容載體多樣
網絡時代德育內容實現了由靜態的文字書本向動態的多媒體資訊轉變。網絡德育的內容形式應是集圖形、圖像、文字、聲音及影視于一身的,內容載體豐富多樣的,包括網絡德育課件、網絡電影、網絡文化、德育信息、網絡德育視頻課、網上德育基地、網上咨詢答疑、在線討論、就業指導、網上家長學校、虛擬社區、網上漫游等。特別值得重視利用視頻直播系統,開展德育活動直播。如在校園網上。每次學校大型教育活動,如學術講座、教育教學講座,教師課堂教學觀摩、學校組織的大型紀念活動或文藝會演、院系組織的活動等,我們都利用校園視頻直播系統進行現場直播,擴大師生的參與面,得到師生普遍的歡迎,并收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還可以通過網絡播放電影,進行德育教育,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學生在觀看中感悟,在欣賞中潛移默化。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進行引導,更有利于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
(四)架構網絡活動監管體系
網絡是公共空間,養成良好的網絡公共秩序,需要網民共同努力,需要每一位網友的“自我凈化”,從心底意識到網絡世界不是事事隨心所欲的“烏托邦”,不是游離法外的“世外桃源”。而當今的大學生在這樣一個巨大的網絡平臺上,僅靠自律顯然很難做到規范有序,無法讓每一個別有用心者或惡作劇者消失。當今社會崇尚法治,現實社會需要法治,虛擬社會也需要法治。凈化網絡世界,需要大學生的自律,更需要對他們的網絡活動進行監管。只有給上網的學生套上監管的“緊箍”,厘定行為邊界,讓違規者承擔起責任,才可能管住不負責任的謠言,還互聯網一片干凈天空。
首先,要增強網絡法律意識,加強大學生的網絡法制宣傳,讓學生知法守法,盡可能減少各種網絡不道德行為乃至犯罪行為的發生。其次,要對網絡媒體進行技術控制,讓有害信息不能進入校園,營造一個良好的高校網絡文化環境。通過監管發展大學生在網絡文化中的自律能力,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網絡道德行為習慣。
(五)創新網絡德育服務方式
根據網絡的特點,有必要針對網上求助者開展個性化網絡德育服務,建立網絡德育工作者與大學生的交流機制,使網絡德育工作者能及時全面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到思想教育有針對性,才能提高網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1.開設網絡專欄,開通網上“心理咨詢熱線”
我們成立了“網絡心理咨詢室”、“學生心理成長輔導室”,配備了專職心理咨詢師8人,專職的輔導員53人,并聘請教育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做心理輔導,幫助許多同學走出了困境;利用校園網絡進行心理講座。僅2012年9月開學以來就已經做過4場講座:針對學生就業難講“適應能力就是生存和發展能力”;針對考試不及格學生做了2次講座――“高效學習、找回自信”、“調好心態,增強實力,相信自己,圓滿完成學業”,網絡資源為我們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立下了汗馬功勞;還可以讓學生觀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網絡視頻,使大學生深受啟發。
2.開發網絡論壇BBS,介入學生貼吧
教育者直接參與學生網上討論,可利用其虛擬性、敞開心扉講真話的特點,因此教育主體可體驗其微情微意,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特點,并善用微言微語,不斷營造師生互動交流的氛圍,及時糾正其偏差,解決其真實的思想問題。同時學校德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在網上就一些學生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或重點問題展開即時討論,教師適時介入,積極引導學生開展積極、樂觀、向上的論壇,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促進大學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開通E-mail、QQ、微博等交流渠道
學校(系副書記、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等)以不同身份加入學生QQ群、學生班級QQ群等,以便能夠更深入地和學生談心,通過微言微語,促進師生心靈上的交流,實現坦誠溝通。尤其有助于盡快地解決學生思想上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4.建立“德育導師制”,加強對受網絡毒害的學生的幫扶
“德育導師制”是針對學校的“后進生”開展的。在這里主要針對網絡受害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幫扶,幫教對象由班主任、輔導員提名,報學校心理咨詢室備案。需要幫教者,由輔導員、心理咨詢室教師與學生結成“幫教對子”,每位老師幫扶十名左右。而作為沉迷于網絡的學生,將其納入幫教對象,讓其正確對待網絡,合理利用網絡。幫扶老師將學生基本情況(家長姓名、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落后表現和原因分析等)記入專項檔案(幫教手冊),以便進行針對性的幫助教育。同時創新德育情感溝通,注重德育的人文教育關懷。老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互動,就必須注重情感溝通。
(六)注重網絡道德養成教育
提高大學生網絡德育實效性的核心問題是網絡道德養成教育問題。大家知曉,網絡德育可把正確網絡道德觀念轉化為學生自身的自覺行為,進而養成學生網絡道德行為習慣,然而現實生活中不少的大學生做不到。因此,網絡道德養成教育大大增強了對大學生網絡德育的實效性,一方面,使網絡道德養成教育能內化為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促進其個體的發展以及人格的完善;另一方面,指網絡道德養成教育能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和舉止,形成良好的網絡道德行為習慣,抵制違背網絡道德的行為。
參考文獻:
[1]曾長秋,薄明華.網絡德育學[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85-93.
[2]梁美鳳.提高網絡德育實效性的途徑探索[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2):65-68.
[3]陳開杰,韓志文.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9,(5):35-37.
[4]吳玉紅.新時期高校網絡德育教育探討[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12):23-25.
[5]張藝兵.提高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實效性的新途徑[J].高教論壇,2010,(6):14-17.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法制教育問題 對策
近年來,在刑事犯罪低齡化趨勢中涉及中職生犯罪的時常發生,其中盜竊、敲詐勒索、傷害、搶劫居多,也有的屬于非常嚴重的暴力犯罪,如:殺人、放火、等。這個問題已影響到中職校的生存與發展,影響中國社會法治化進程。中等職業學校擔負著為我國培養數以萬計具有較高素質的技能型專業技術人才及一線勞動者的光榮任務。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源大多數為未滿18周歲的初中畢業生,應試教育條件下的失敗者,年齡偏低,社會壓力大,心理發展不穩定,易導致不良習慣的養成和違法事件的發生,給社會和學生本人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利用學校優勢,根據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響,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這是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綜合職業素質的現代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對建設法治國家和維護社會穩定應盡的法律責任。
一、中職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中職校對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一些中等職業學校對法制教育的認識不到位,把法制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一個次要組成部分,法制教育不能引起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足夠重視。學校德育只承認“法律意識”或“法制觀念”的存在,而在實踐中忽視甚至放棄了對學生的法律素質培養。法制教育缺乏領導組織機構,缺乏長遠規劃和近期具體目標、計劃安排,致使一些中職校的法制教育只是流于一般的號召,或作為解決某些突發事件的臨時措施,“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仍然存在。在整個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中,法律的教學課時僅有20多個課時,課時的不足,法律教學只能蜻蜓點水,根本不能保證教學的基本要求。有的學校甚至對這點少得可憐的課時都沒有用足有好,在一些職業學校把法律作為考查課,考查形式是寫篇學習體會就可以了,中職生的法制教育力度遠遠不夠。
(二)中職校法制教育的實效性差
據調查,中職學生的法律知識來源于電視的比例高于學校教育??梢?,學校的法制教育實效性差,對學生的影響并不大。其主要原因是法制教育存在缺乏專業教師、教育方法簡單、教育手段落后、教育評價偏激等問題。目前大多數中職校還沒有法律專業教師,法制教育大多由德育課教師兼職,多數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缺乏法律專業知識培訓,在培養學生的法律素質方面教師的知識與能力很有限;在教育方法上,法制教育的仍然采用灌輸講授為主的方式;在教育手段上 ,仍然采用以黑板、粉筆為主的傳統手段;在評價方式上,仍然采用以考試成績為主。在這種教育模式下,相當部分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理解領悟不透,不能形成與法律規范要求相適應的價值觀,不能使法律規范的要求內化為自己的需要和行為,不能真正地自覺守法。
(三)中職生自覺遵紀守法的意識較低
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由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中職生犯罪也是由從一般不良行為犯罪傾向犯罪這樣一個演變過程。當前,在中職生當中具有一般不良行為主要表現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喜歡與校外不三不四青年交往,經常遲到、早退、曠課、夜不歸宿;二是以自我為中心,無視學校規章制度的約束和班主任的管教,我行我素;三是貪圖享樂,追求高消費,沉湎于游戲室、錄像廳、網吧等;四是不講公德,為所欲為。表現為亂丟垃圾、亂涂亂畫、破壞公物;五是喜歡與異性接觸、早戀,甚至有越軌行為。六是稱兄道弟、江湖義氣,拉幫結伙,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七是損人利已,亂拿別人東西,小偷小摸,變相敲詐等。由于法制觀念淡薄,部分中職生對于不良行為或犯罪傾向無正確認識,甚至放任其發展。
二、加強中職法制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完善素質教育理論,把法制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
教育部、司法部等聯合的《關于加強學校法制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學校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 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教育, 培養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法制意識, 增強法制觀念的重要途徑, 是實現依法治國的百年大計”,這就為學生的素質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中職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社會生活的很多看法還不成熟。中職生只有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學會從法的角度去認識社會和體驗人生,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人才。在學校素質教育活動中,要把逐步提高學生法律素質作為重要內容,要使廣大教職工、學生認識到法律素質是自己所應具備素質中的重要內容,缺失了法律素質就是不全面的、不完善的素質。各中職校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本校法制教育的總體規劃,這個規劃應包括從學生入學至畢業的每個學期法制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及所有達到的目標。
(二)實行依法治校,努力建設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園環境。
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國方略的一種生動體現,同時也是學校得以穩定發展的重要保證。實行依法治校,一是要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按章辦事。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主體,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任何不尊重和損害別人權益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因此在學校管理過程中,要采用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來規范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法律氛圍,使法律的權威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并產生強烈的法律效應。這是一種強大的隱性教育,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體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不知不覺地養成認真學法,自覺守法,善于用法,勇于護法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終實現學校法制教育的培養目標。二是加強校園法制文化建設,建立法制教育的校內實踐基地。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法制教育,充分發揮其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寓法律教育于學生的各種課外活動中。充分利用報刊、網絡等現代化傳播手段,加大法律教育宣傳力度,達到對學生違法亂紀預防和教育的作用,從而營造一個培養法律意識的良好環境。
(三)重視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法制教育專業水平
實施法律教育,要配備高素質的專業教師。法制教育除要求教師有足夠的法律專業知識,較強的事業心和獻身精神外,還必須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素質。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有他自身的特點,作為法制教育的教師隊伍,要能夠結合學生特點有針對性的實施教育活動。教育決策部門要重視法制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可以在法學院開設一定比重的教育學科,在師范院校增加一定比重的法律課程,或開設法律教育專業,從而保障師資隊伍的快速發展。學校也要重視法制教育專門師資的引進和培養,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形成一支以法律課、德育課教師為骨干,同時聘請部分長期從事政法工作和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同志擔任校外輔導員的學校法制教育隊伍,以保證學校法制教育課程的有效實施。教師為人師表,言傳身教,身體力行,一切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教師自身的法律素質的增強會給學生形成良好的師表作用, 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法律修養。而教師的不良行為和習慣, 對青少年法律素質的培養也會產生相當大的消極作用。因此要切實加強中職學校教師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和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水平和依法施教的能力。
(四)改革法律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其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法律課程作為一個單獨學科具有自身的認知規律和結構體系,應當在教學計劃、教材選購、師資配備、教師考核、學生考試、等方面要嚴格按規定管理和執行,而且要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法制教育不斷推向深入。在教學方法上,應打破傳統,注意應用性和實踐性,把案例教學貫穿始終,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力求用法律來解決社會問題。在教學手段上,要致力于創新,將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運用于法律基礎教學, 將教學內容和典型案例制成多媒體課件,增強其直觀性,增強教學的效果。培養公民的法津精神和對現代法律的信念是普法教育的根本戰略目標。因此,中職校的學生法制教育的目標應明確為:通過對現代法律的宣傳講解,培養和樹立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信仰。據此,中職校法制教育的具體內容可以宣傳講解與中職校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相適應以及與其專業有密切聯系的法律、法規為主。
(五)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全面提高學校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法制教育與學校德育工作一樣,不能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和概念的掌握,而應把重心放在素質的提高上,養成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為習慣。為此,在認真完成正規法律課程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還需要探求其他富有實效的途徑和方法。一是利用學?,F有的專業師資和校外司法專業人員的法律智力資源,有針對性的在業余時間開展法制教育系列講座。二是在學生中建立各種法律學習小組,協會,讓他們自主進行有關法制方面的學習討論和實踐。三是組織學生旁聽各類案件的審理,切身感受違法與制裁,犯罪與刑罰的必然聯系。四是在法官和檢察官的協助指導下,開展模擬法庭活動,通過實踐提高認識和素質。五是根據學生自身特點,請勞動保障部門結合實例專門講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