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生態文明建設內涵特征
時間:2024-02-01 15:41: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文明建設內涵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全球范圍內的生態文明理念,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西方社會環境保護運動,1995年美國著名作家莫里森在他的書中提出“生態文明”的概念,并且提議所得稅應該以污染稅來代替。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不僅導致環境承載力不斷下降,以及接連不斷的環境惡化和全球范圍的氣候異常帶來的極端氣象等諸多問題,而且現代工業文明發展模式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質疑。我們黨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目標,并且在黨的十報告中更是強調有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即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如何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前提就是要正確認識生態文明制度的內涵,而正確認識生態文明制度的內涵離不開對生態文明內涵和制度內涵的探討。從現實的狀況和研究成果來看,分析生態文明制度的內涵對于豐富可持續發展理論并且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生態文明的內涵
原始的“生態”一詞的概念,是指生物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關系與存在的狀態。環境是相對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與事物有關的周圍事物,就是該中心事物的環境,生態就是各種生物有機體以及環境的相互聯系。生態是一個關系的范疇,包括人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生態環境系統的存在和發展的關鍵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而解決人與自然的和諧離不開人與人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特征。
所謂文明是人類文化歷史發展的成果,是人類在實踐生活中改造世界的物質與精神文明的成果,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標志。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工業文明繼承和發展的先進成果。生態文明是以“生態”為特征,高度重視生命系統與非生命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人文活動與自然活動之間的交錯運動、科技效應與制度效應之間耦合效應的文明形態。它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自然、社會之間和諧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社會經濟生產方式為內涵。生態文明不僅追求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還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實現人與人的和諧相處,關鍵在于制度建設,而對于制度來說其內涵的研究至關重要。
二、制度的內涵
美國學者薩繆爾·亨廷頓把制度視為一種模式,認為制度有一定的文化意義,說明制度給人提供了某種行為標準和準則。我國學者陳頤進一步闡述了這一觀點,他認為,制度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自然形成并創造出來的,是決定人們行為的文化現象。而美國學者諾思從經濟學的角度給出制度的定義,他認為,制度是人類設計的,構造著政治、經濟和社會相互關系的一系列約束,在他看來制度是對人的一種約束,制度是一個社會生活中的游戲規則,或者可以說他們是為決定人們的相互關系而人為設定的一種制約。與其他思想家定義制度的視角不同,沒有就制度談制度。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的論著中并沒有將制度專門作為一個范疇進行討論,但在他們的唯物史觀中,制度卻作為一個至關重要的概念貫穿整個社會發展過程。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提到:“現存的制度只不過是個人之間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產物”,這句話雖然簡短但卻抓住了制度的核心“交往的產物”。因此,制度是規范化的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結構和國家與個人生活其中的社會之間的關系密切相關。制度更是整個社會生活中的人們共同遵守的規程和行動準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要依靠制度來約束和衡量自己的行為。
人生活在制度中,而且生活在不同的社會關系的制度中,制度作為一種社會關系的規范形式,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的產物。制度的產生邏輯是:生產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在生產活動中,人們之間有著交往的關系,而在人們交往實踐中,交往主體的交往目的都不同,甚至是對立的,這就有了人們之間的沖突矛盾,為了使人們在沖突中不至于同歸于盡,必須把這種矛盾約束在一種規則內。就是說人們在社會生活、社會交往中,必然會有些沖突,而為了解決這些沖突或矛盾必須制定相關規則把這些沖突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即制度。由此可見,制度的產生并非偶然,它是由一定的歷史背景和人們日益變化的社會交往和生活環境而產生的,它也正是在矛盾和緩和矛盾的交織中產生出來的。
制度的實踐主體是人。無論是社會生活中的個人還是社會生產關系中的集團和階級都需要某種規則制度來維護和緩和利益矛盾及沖突,而制度建設是人的實踐活動的一種社會化的表現形式,一定要符合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的一般規律。制度建設必須與社會發展相協調,也要符合科學標準和價值標準。首先,制度是一種利益分配方式和權利表達方式,制度建設要發揮這種功能,引導約束人們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并合理分配資源,形成公正和諧的社會秩序。其次,制度在限制人的某些行為的同時也在倡導另一種價值取向,并且鼓勵人們的這種正確的行為,這必然是有利于社會發展,最終也是有利于整體的人的發展,所以,制度建設的最終目的不是約束人,而是滿足人的需求和利益追求。從生態文明視角來看,能否使人類走出工業文明的環境破壞陷阱,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需要構建生態文明制度規范人類的行為理念和實踐活動,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了解生態文明制度的內涵及其特征。
三、生態文明制度的內涵及其特征
生態文明制度是指以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為目的,調整人、社會、自然之間相互關系的規范準則的總稱。生態制度是把社會發展制度體系納入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全方位,使生態文明理念和精髓與社會制度保障體系結合。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是在充分考慮生態系統要求的前提下,通過完善制度和政策體系,規范人們的社會活動,強化生態文化教育制度、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法制,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提供相應的經濟、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先關制度安排。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既涉及自然資源與環境系統的結合,還涉及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會制度的構建。因此,它既要求全新的認識與協調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與其他制度建設之間的關系,又要求啟蒙并推進其他制度建設向生態化方向的變革,還要求以法律制度體系的方式促進生態文明實踐方案的實施。顯然,比起其他制度建設來說,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更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創新性、探索性。而從最終目標來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與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一脈相承。因此,要把制度體系的構建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途徑,即借助制度體系把生態文明轉化為物質力量的行動。
正確分析生態文明制度的內涵不僅要把握其概念定義,更要準確理解它的本質特征,這樣才能夠更準確的建立與生態系統相應的生態制度保障體系。但是對于生態文明制度本質的分析不能局限于制度本身,應該從制度存在的更廣泛的社會歷史環境中把握和理解。制度的本質不是自由契約,而是社會整體中不同集團、階層和階級的利益關系,一定的制度形成過程就是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的建立過程,以及維護這種社會生產關系的規則的建立過程。因此,生態文明制度有以下本質特征:
首先,生態文明制度是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生態文明制度的共性是指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不依賴于任何人的一般規律。在建設生態文明過程中,只要社會生產中存在著人與自然的關系,就一定會有生態文明制度發揮作用。而且這種制度不僅適用于所有人,還適用于所有形式的社會生態活動,任何個人以及集團都生存在一定的生態制度的約束下,任何與自然環境系統有關的行為都必須遵守生態文明的一般規律。生態文明制度的個性是指某一具體的生態文明制度形式都有一定的適用時域和地域,它會隨著環境和人們的價值取向的變化而變化,任何具體的生態制度都有它特定的生態環境適用范圍和適用對象,調整某一生態文明制度適用的某一區域的自然環境系統。
其次,生態文明制度是整體與部分的辯證統一。生態文明制度是一個整體的系統工程,包括了各種具體的部分制度。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求我們在這整體的制度體系內,推動各個具體制度形式的合作協調相互促進。生態文明制度的建設不僅要注重整體制度的完善和推進,也要促進包括生態補償制度、資源產權制度、環境產權與補償制度、公眾參與制度、環境法律監督等具體制度的相互協調、相互銜接、相互制約共同發展。
最后,生態文明制度是科學性與價值性的辯證統一。生態文明制度對社會和個人的存在和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需要制度來調整,生態文明的成果也需要制度來保護。生態文明制度的科學性意味著要遵循客觀規律,生態文明建設以效率為核心,以有用性為目的,以科學的方法設計并建構,追求精確的計算和邏輯演繹,使生態文明制度的每個環節都形成一個邏輯銜接的體系。這種科學性還顯示出生態文明制度的設計、建構的方法和原則、由誰實施、怎樣落實、怎樣監督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并且派出任何個人感情、利益、習慣等主觀因素的干擾。生態文明制度的價值性既追求制度對人的意義和價值,更重視制度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價值,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宗旨在于生態文明制度的構建和運行滿足人的合理需求,維護、發展、實現人的根本利益,促進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最終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四、結語
生態文明制度的建立和運行,旨在為人們行為的規范性、穩定性構建一種擴展的合作秩序。生態文明制度的核心就是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提供保障,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支撐,也是自然界有續發展的生態化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制度必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制度建設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必須加強生態文明制度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小康目標的實現,最終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春華.中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路徑分析[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3(2).
(2)孫洪坤.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體系[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
(3)馮倩.淺談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J].華人時刊(中旬刊),2013(2).
(4)徐民華.生態思想與中國生態制度建設[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
(5)董煥景.和諧誰會視域下的生態文明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3.5.
(6)林堅.生態哲學智慧探析[J].學術界,2013(5).
(7)黃曉云.從制度上保障生態文明建設[J].特集:美麗中國與生態文明.
(8)張克難.把建設生態文明的點子敲在制度創新上[J].黨的十七大《報告》學習體會.
(9)徐斌.制度建設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作用、環境監測
中圖分類號:S89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生態文明的內涵
所謂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新形態。它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建立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為內涵,引導人們走上持續和諧的發展道路。生態文明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建設生態文明、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過程是人類不斷認識自然、適應自然的過程,也是人類不斷修正錯誤、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和完善自然的過程。生態文明是人類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時主動保護自然界、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關系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
生態文明是繼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所倡導的“第四種”社會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意旨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還應該主動保護客觀世界,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其成果既不屬于物質文明,也不屬于精神文明,是包容了意識、行為、制度、環境和人居各個系統和諧發展的一種生態文明體系。從唯物史觀角度,生態結構和生態需要是社會結構中一種獨立的層次和需求,因而生態文明不能被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簡單替代與涵蓋。
一個區域的生態文明建設十分復雜,它包含各方面的內容,從行為意識、政府管理到產業布局、污染控制等,因此,區域的生態文明建設應該使區域優控、支撐體系和產業、意識行為培育和管理體系等方面具有生態文明的典型特征,才能使區域發展朝著生態文明的方向前進。
縱觀生態文明的發展,其具有以下內涵特征:第一,全球性:地球是人類唯一生存的家園。世界各國的自然生態系統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共同體。任何一個國家和區域都不可能獨自解決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協同發展是唯一出路;第二,戰略性:生態文明的理念必須從戰略高度統籌認識,只有在廣大民眾中普及科學的生態倫理觀,建立起循環經濟為主體的生態產業體系和法治行政健全的生態制度體系,全國范圍內推進,才能盡快步入生態文明的時代,這就需要各地區盡快進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全國范圍的生態文明建設;第三,階段性: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同發展時期、不同國家構建生態文明的重點不同,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客觀分析。我國地域廣闊,地區經濟社會水平差別顯著,環境特征帶有地域特點,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進程不盡相同。
2.環境監測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證
2.1環境監測的涵義
環境監測是以環境為對象,運用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技術手段,對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關的組成成分進行定性、定量和系統的綜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環境質量的變化規律。環境監測在對污染物監測的同時,已擴展延伸為對生物、生態變化的大環境監測,環境監測機構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有關標準、法規,全方位、多角度連續地獲得各種監測信息,實現信息的捕獲、傳遞、解析綜合及控制。環境監測的任務是要對環境樣品中的污染物的組成進行鑒定和測試,并研究在一定歷史時期和一定空間內的環境質量的性質、組成和結構;基本目的是全面、及時、準確地掌握人類活動對環境影響的水平、效應及趨勢。環境監測制度是實施環境保護法律的重要手段,是環境保護執法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更是生態文明建設得以順利進展的重要保證。
2.2環境監測在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的作用
2.2.1環境監測在污染物總量減排和環境執法中的作用
隨著生態文明工作的不斷推進,環境監測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為污染物總量減排、環境執法等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
1. 對排污企業進行監督性監測:通過對排污企業的督查性監測,全面及時掌握了企業的排污情況,為工業企業污染整治等生態環境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
2. 對重點污染企業進行不定時抽檢,促進企業治理污染,實現達標排放,確保生態環境質量不受到破壞;
3. 對違法排污企業進行暗查:根據暗查監測結果,對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設施、超標排污的企業處以罰款;對重點污染掛牌督查的高能耗、高污染的違法排污企業,報政府停產治理;對治理效果不佳的企業,建議關停,確保生態環境不受到影響。
2.2.2環境監測在排污統計和排污費征收生態文明建設保證中的作用
通過監測,估算一個單位和一個地區的排污量,并依據單位排污情況進行排污費的征收工作。
2.2.3環境監測在糾紛仲裁生態文明環節中的作用
在生產發展過程中,還可能出現環境污染事故,這就需要通過仲裁監測處理,實地取樣分析才能判斷污染來源,避免帶來經濟或生活上的更大損失。
總之,隨著環境管理的不斷深化和加強,環境監測在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用也越來越大。
關鍵詞:水生態文明;綜合生態系統管理;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
《水利部關于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意見》(水資源〔2013〕1號)文件提出,提出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水資源開發、利用、配置、節約、保護與水害防治的各方面和水利規劃、建設、管理的各環節,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2014年11月20日,江西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江西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目標體系52項指標中,有22項與水生態文明建設有關,占總評價指標的42%,在6項25條重點建設任務中,有13條與水生態文明建設有關,比例超過50%[1]。《江西省水生態文明建設五年(2016-2020年)行動計劃》提出了未來五年江西省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和目標。因此,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水生態文明的建設為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以及二者的有機結合提出了艱巨的課題。
1水生態文明的內涵
2008年,馬存利在《水生態文明的法理分析及其制度構建》一文中首次提出“水生態文明”的概念。左其亭[2]指出水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水和諧理念,以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保障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為主體的人水和諧文化倫理形態,是生態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礎內容。王文珂[3]對水生態文明的界定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人水和諧發展規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力相協調,取得的物質、精神和制度方面成果的總和。唐克旺[4]認為:水生態文明是指人類在保護水生態系統、實現人水和諧發展方面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馬建華[5]則提出,水生態文明是指人類在處理與水的關系時應達到的文明程度,是指人類社會與水和諧共處、良性互動的狀態。張誠[6]指出水生態文明建設是以水生態系統為對象,通過工程性措施與非工程性措施建設,使其滿足人類社會發展需求,并最終形成一種可自我更替、完善的良性演化過程。丁惠君[7]則對前人提出的內涵進行了概括,提出水生態文明的核心是人水和諧,人類對水系統的利用、保護、管理、制度、文化以及理念的文明化,以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生態系統完整的文明態。
2水生態文明的研究與實踐
近年來國內眾多省市已經開始水生態文明的實踐,至2014年全國共有105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并取得了許多實踐性成果[8-11],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一定指導意義。但總體來說,中國水生態文明研究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在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視野等多方面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目前水生態文明的研究對象主要針對單個水資源管理問題。而現實情況是,現在的水生態文明建設因其操作的多元化,勢必會和其他部門發生關聯,也沒有辦法直接剝離出來創建獨立的部門,已經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形成了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因此,多部門的合作和推動應該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趨勢和要求,從理論上來說,應將水生態文明建設從單一的水資源問題上升到更高層面的綜合生態系統管理。
3江西省水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與對策
建設的關鍵是推進,如何構建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與標準,并以此來評估江西省水生態文明發展水平、建設潛力和態勢,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與對策,改進和完善江西省的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體系,是文章重點關注的問題。
3.1構建健康優美的河湖水生態系統
江西水資源有“水量多、水質好、好利用、干擾少、潛力大”等明顯特點,充分利用江特水資源優勢和水系相對獨立完整性,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構建健康優美的河湖水生態系統。江西省的多數城市都將河流水系的治理和保護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大力提倡開展截污導流、岸線綠化、河道清淤、生態修復、水景觀建設等工作。政府的重視在一定范圍內解決了河湖水污染、河湖健康、水質水量穩定清澈、生態狀態完整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最終目標,也是構建健康優美的河湖水生態系統基本考核因素。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包括江西省在內的中國各大河湖生態系統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何在遵循系統自我修復規律的基礎上,實行科學的人工修復是當前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一般來說主要涉及水質、水量兩個方面。從水質上來說,應進行截污、攔污,生態疏浚、水生態系統重建工程,減少污水和污染物質直接排入水體,增加河道、湖塘自凈功能,逐步實現水功能區的全面達標。在河流方面,采用河流水體凈化創新技術,助推河流水質升級改善,研發技術在贛江、鄱陽湖消滅一批黑臭河流并維持在Ⅲ類以上水質水平,為建設美麗江西提供重要的水質保障。在湖泊方面,創新湖泊生態修復與藍藻水華治理工藝,恢復健康的水生態系統,支撐鄱陽湖水質實現顯著改善。從水量上來說,依照水循環的自然規律和當地的水量條件,科學合理的調配可用的干凈水源,保障河湖所需的基本用水,切忌違背水資源的地域特征,偏離河湖水生態建設的宗旨,盲目興建所謂的水景觀面子工程。針對流域水生態系統健康現狀,孟偉[12]提出了構建流域水生態-經濟社會復合生態系統動態平衡的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基本框架,值得借鑒。
3.2重視水環境保護與水生態系統修復探究
江西省水環境惡化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①氣候變化影響的加劇。土壤的荒漠化程度加重,洪澇頻發。②水資源開發利用已經接近或超出水生態承載能力。地下水過度開采,廢水污水排放量持續增加。③水生態涵養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由于不合理的開發,水源涵養區、河湖沼澤區、蓄洪區等的水生態涵養空間遭受嚴重侵占、擠壓和破壞,使得城市水生態急劇惡化。④筑壩建庫和大規模引水改變河流、湖泊的水生態環境。在施工的過程中,過于強調工程的安全可靠、技術可行,忽視了生物多樣性、河流自凈能力和原有水質惡化。江西省經過30多年的發展,雖然經濟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代價也是相當大的,大多數水域都被污染,水生態系統亦呈退化之趨勢。可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①以點帶面的開展江西省相關水域環境保護與系統修復的現狀調查,實現水生態檢測的常態化,依托各級水生態系統監測網絡及站點,對重點觀測點進行長期監測和科學評價。②制定水環境保護和水生態系統修復專項規劃,采取適應性的修復和管理方式,不斷調整治理和保護的管理方式。以九江市十里河的治理為例,調水引流、截污、清淤、增加河床糙率、生物控制等措施,對十里河生態進行修復,劃定水生態重點保護和保留河段,禁止或限制開發。③以技術帶動管理,用先進技術確保水生態文明建設研究的持續性。通過水環境保護與水生態系統修復核心技術或工藝的研發推廣,不再受限于技術保障的缺乏而導致的末端治理,而是采取源頭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手段,實現十里河水自流的治理目標。④多部門聯合開展水環境水生態保護監督檢查,嚴懲損害水環境和水生態系統的行為,減少面源污染,減少污染物質的排放,水生態文明建設中至關重要的一個準則就是發展和保護的和諧共存,在保護中求發展,以發展來推進保護,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
3.3大力開展水資源與水文化理論研究,夯實水生態文明建設基礎
開展水資源與水文化理論研究是水生態文明建設重要的基礎工作。只有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分析江西水資源時空分布以及變化情況,才能確定水生態系統的保護程度、水環境的承載能力、水文化形成的原因,為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保護、規劃及管理提供基礎依據。水生態文明建設涉及生態學、經濟學、管理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法學等多學科領域,深受多學科交叉影響,這也無形中增加了水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研究的難度。權利的享有都會伴隨著義務的產生,在流域水資源利用享有某方面的權利也就必然要承擔一定的義務,義務人在履行義務時也想有一定的權利,這也體現了權利和義務的對等性。那么一旦發生對水資源造成破壞或者環境資源減損的行為,就應該追究行為人的責任,從法律上保證各方利益的平衡,確保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性[13]。水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它能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帶來巨大的利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非常遺憾的是,不論是在經濟發達地區還是江西這樣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省份,水資源的價值并沒有得到合理的科學的評估,相關的理論研究成果也是較為匱乏的。在這樣的背景下,產權理論的提出是極有必要的。產權理論的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由于產權界定不清而造成的利益沖突,解決流域水資源利用過程中分配效率、保證社會公平、解決外部性問題。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研究人類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一門科學,其核心是生態系統理論。江西省作為農業發達地區,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耕種中與自然環境形成了和諧共存的穩定平衡,遵循水資源系統循環的“度”,很好的利用了有限的水資源承載能力[14]。這種樸素的生態學理念引領著人們尋求到人類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系統的平衡點。加上這些年各種媒介都加大了水生態文明的宣傳教育力度,通過持續曝光各類水生態環境成破壞行為,告知普通民眾如何以實際行動保護好生態。在一定區域和程度上培養了普通民眾正確的水生態文化價值觀,遏制了水資源環境持續惡化的發展勢頭。
4結語
水生態文明已成為黨的十之后中國生態文明問題研究的新熱點,已經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組成部分。綜合生態系統管理作為生態學、環境學和資源科學的復合領域以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新型交叉學科,成為當代科學發展的新方向。水生態文明概念的提出,極大的豐富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促進了傳統的社會經濟服務功能的發展。畢竟水生態文明程度的高低,是影響整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的直接因素。作為一項極富開拓性的工作,轉變現有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思路和策略,構建具有江西特色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為區域水生態文明建設指明發展方向,進而發現最為適合的提升水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途徑已經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孫曉山.建設江西水生態文明[J].當代江西,2015,11(2):44.
[2]左其亭.水生態文明建設幾個關鍵問題探討[J].中國水利,2013,54(4):1.
[3]王文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實踐思考[J].中國水利,2012,53(23):33.
關鍵詞:生態文明;城鄉一體化;蘇州
中圖分類號:F12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61(2012)03-0155-03
生態文明作為現代社會推行的一種新的文明形式,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建設城鄉一體化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實踐載體。在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蘇州一直是一個積極實踐、努力創新的典型地區。蘇州在經濟率先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城鄉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共同發展。城鄉一體化建設在蘇州試點先行,在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在全省推行,帶動全省,乃至全國的城市化進程。
一、蘇州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目標與發展軌跡
蘇州城鄉一體化發展綜合配套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使蘇州農村既保持魚米之鄉優美的田園風光,又呈現先進和諧的現代文明,逐步建設成為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區域分明、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經濟持續發展、農民生活富裕、農村社會文明、組織堅強有力、鎮村管理民主的蘇州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
蘇州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第一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興辦鄉鎮企業,開展以工補農;第二階段(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外向型經濟和小城鎮,逐步形成了以鎮帶村的格局;第三階段(2003年開始),尤其是最近幾年,初步形成了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與“三化”(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互動并進為主要特征的城鄉統籌新格局。
盡管目前蘇州城鄉一體化建設取得了比較矚目的成績,但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面臨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要求。因此,生態文明建設必須融入到城市化進程當中。在城市化進程中,不僅要關注民生,造福城鄉人民,更要以生態環境建設為著力點,加大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大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形成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推動省域范圍內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二、創新城鄉一體化發展模式是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
(一)生態文明的內涵及其在城市化進程中的指導意義
1 生態文明的內涵是“協調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多樣關系的文明形態,內涵非常豐富,涉及自然與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F今,廣泛地體現在社會的物質、精神、政治和制度等多個方面?!秉h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態文明的概念,目前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已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并已經把城鄉一體化建設歸納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也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一大飛躍,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支撐點和重要內容。
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舉措。隨著城鄉一體化步伐的加快,人們越來越把城市化進程與生態化進程合二為一,“生態文明”逐漸成為構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詞。在以集約式的城鎮化與生態大都市為基本目標的地區與城市建設過程中,只有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城鄉一體發展的目標來追求,才能成功地完成城鄉一體化建設,才可能讓我們的城市成為可持續發展城市。
2 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必須貫穿生態文明理念。蘇州市政府始終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于各項工作中,“十一五”期間,在全國率先根據全市人居環境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要求,融入了生態文明理論的分支——“循環經濟”理論和模式。此理論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二)生態文明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地位
1 宏觀上要樹立系統化的生態文明發展觀念。首先,衡量生態文明建設不要僅局限于自然生態系統,還在于樹立生態價值觀、綠色消費觀、生態倫理及社區居民、組織等整體素質的提升,這些目標同樣成為衡量建設成效的重要尺度。城市化進程中,堅持生態文明與社區建設相結合、與改善民生相結合,既是建設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建設的有效途徑。其次,建立健全城鄉公共服務體系,這是生態文明在制度上的重要體現。農民轉為市民后的社區生活保障和提高,就業創業機會以及收入的增加,農保轉城保等。蘇州2011年通過加大財政補貼的方式,將全市8萬名具備條件的農村勞動年齡段農保參保人員納入城保。到2012年,蘇州市所有勞動年齡段的農保參保人員將全部進城保。
2 微觀上要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綜合評價和考核體系。生態文明的內涵極為豐富,目前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量化指標尚待改進,這將是我們今后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毋庸置疑的是,生態文明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考量指標。
在城鄉一體化工作中,要強化工作考評;在產業鏈的形成過程中要適時進行環境質量監控;農業產業化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生態環境治理、清潔能源推廣、污染物總量減排,從源頭開始節約資源能源;尤其是再生資源利用等相關生態文明指標任務的完成情況。健全獎懲制度,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任期目標責任制、責任追究等等。
三、生態文明在城市化進程中的作用
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要保證城鄉協調發展,從農村的角度看,要著重抓好三個方面的事:一是要把大多數農民轉變為市民,二是要逐步把傳統農業改造成為現代農業,三是要把落后的村莊改變成具有現代服務功能的新村。要做好這三件事,都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否則,城鎮化建設就會失敗。因此,在具體實踐中,要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關鍵詞:系統工程;生態化改造;環境友好型社會;可持續發展
20世紀下半葉以來,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促使人們思考人類文明的未來走向,生態文明成為學界和政界都非常關注的問題。黨的十七大從戰略高度確立生態文明建設新理念,從此學界再度掀起生態文明研究熱潮,這里就近期的進展做一介紹。
一、對生態文明概念的不同解說思路
生態文明在我國的研究已經將近30年的時間,但對于生態文明的定義仍然沒有取得一致意見。目前主要有三種解說思路:
第一,以文明的涵義理解生態文明。認為“文明”一詞的含義一般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文化層面的含義,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的文化狀態,通常以文字的出現為標志;二是道德層面的含義,指人們具有的良好行為習慣或道德素質?!吧鷳B文明”中的“生態”應該是“生態學”的簡稱,“文明”則應該屬于上述“文明”的第二個含義,也即道德層面的含義,而非“文化”。也就是說“生態文明”應該指的是遵循生態學規律,符合生態學原理的道德行為,也就是十七大報告中所說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所要求的一種新的行為模式。
第二,從生態文明的本質屬性角度認識生態文明。認為生態文明是指人及其社會通過生態化的生產方式,在處理人(社會)與自然關系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社會)關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積極成果。在這里,生態化的社會實踐方式的形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基礎,人(社會)與自然的相互作用關系是生態文明的基本關系,在此基礎上所取得的積極生態環境成果是其本質,而生態化的觀念以及所創造的良好資源環境條件等精神、物質和制度的成果則是其具體表現。
第三,從可持續發展看待生態文明。認為生態文明是建筑在知識、教育和科技發達基礎上的文明,是人類在環境問題的困擾中,為了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的理性選擇。它以自然界作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強調了人類社會必須在生態基礎上與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發展,人類社會才能夠持續發展。生態文明以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為核心觀念,其本質在于處理好發展與環境的關系。生態文明不再是單純的經濟發展系統,而是一個經濟、社會和自然三者和諧發展的整體系統。
二、關于生態文明特點的多維概括
作為人類文明的一種高級形態,生態文明以把握自然規律、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建立可持續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消費模式以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著眼點,具有以下三個鮮明的特征:一是在價值觀念上,生態文明強調給自然以平等態度和人文關懷;二是在實踐途徑上,生態文明體現為自覺自律的生產生活方式;三是在社會關系上,生態文明推動社會走向和諧。另有學者認為,生態文明是從社會生產方式變革的角度所提出的一個文明概念,反映了社會文明發展在生產方式上的進步和要求,它要求對工業化生產方式進行“生態化”的改造,形成生態化的生產方式,這是生態文明形成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生態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形式的本質特征。如果說以工業生產為核心的文明是工業文明,那么生態文明就是以生態產業(或產業生態化)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態。
在經濟發展模式上,以往的文明實行的是線性經濟,高強度開采、高強度消耗,高強度排放,是在浪費資源中求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而生態文明卻由線性經濟向循環經濟轉換,從維護社會、經濟、自然系統的整體利益出發,以“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為特色,實行“全程控制”,把環境的治理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因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合理開發和利用一切資源,從而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有學者提出生態文明整合性特征的新觀點,認為生態文明在人類發展自身,面對未來生成的過程,共時性地整合了多種文明的形態。從現實的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人類已經結晶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文明形態,這多種文明結出了“人文化成”的累累碩果。生態文明的整合性特征就表現在,作為多種文明形態的整合性文明,在人與自然生態的和諧一致的關系中,依據生態整體性的運行節律和方法,使多種文明形態形成辯證的統一體,并從中合理而有效地發揮各種文明形態的職能,保證人類這個生命有機體的文明能夠在與自然建立和諧自由的生態關系的條件下合理演進。
三、走中國特色生態文明發展道路
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和建設生態文明,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文明發展之路,學界進行了廣泛的探索。
(一)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
第一,生態文明建設要體現“發展是第一要義”的思想。要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們要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第二,生態文明建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出發點和終極目標就是為了充分實現人類自身全面、持久、健康的發展,為了維護人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和諧共生。
第三,生態文明建設要體現環境友好與社會和諧的理念。生態文明建設既要體現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又要體現社會的和諧,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實現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四,生態文明建設要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
(二)建設生態文明的現實路徑
一些學者建議,以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突破口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就是要把可持續發展理念付諸實踐,就是要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提供制度支撐,因而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健全完善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制度是基礎性的;必須維護法律的權威,做到依法行事;必須規劃先行,在實施禁止開發、保護性開發的區域,建立生態補償制度;在推行科學決策的同時,必須建立各級政府官員重大環境事故問責制;必須把轉變現有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作為實施重點,摸索出適合我國現階段發展的循環經濟模式、節能減排措施,實現最佳生產、最適消費、最少廢棄;必須加大環境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維護環境執法的權威,改變環境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建立環保產業的金融財稅優惠政策,推進環??萍嫉淖灾鲃撔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根本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但這難以成為企業的自覺行為,必須是政府引導、激勵和公眾廣泛參與、監督。要切實轉變觀念,建立以人為本、生態先行的運行機制,把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到社會的生產、生活和人們的交往領域。另有不少論者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鍵在于人類價值取向需要發生深刻轉換。人類需要重新審視自然的價值,承認自然內在價值的存在并重視它,審慎地把它轉化為工具價值。生態文明認為自然界不僅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外在“工具性價值”,而且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生態價值”。我們對自然價值的認識應體現出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人的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局部價值與整體價值的統一、當代價值與后代價值的統一,這是生態文明不同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時代的自然價值觀而應體現出的新的價值取向。
總之,生態文明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人們摒棄工業文明的傳統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開拓新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開拓新的價值理想和社會運行機制,從觀念到行為,從表層到深層,從局部到整體,進行一場深刻的變革,完成一次徹的轉向。
參考文獻:
1、李校利.先進生產理論研究豐富和創新了生產力原理[J].蘭州學刊,2008(2).
2、李黎明.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理論和實踐問題述要[J].改革與戰略,2007(2).
3、王孔雀.關于文化生產力概念、特征和現實道路簡述[J].生產力研究,2010(2).
4、袁霞.科學發展觀視野中的生態文明建設[J].生態經濟,2008(6).
5、王孔雀.走中國式的跨越發展道路[J].前沿,2007(3).
6、李黎明.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是中國的必然選擇[J].生態經濟,2010(1).
7、王孔雀.生態文明是社會文明的新形態[J].生態經濟,2010(2).
8、劉小英.文明形態的演化與生態文明的前景[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
9、毛世英,劉艷菊.全面理解生態文明與三大文明之間的關系[J].社會主義研究,2008(4).
10、趙建軍.生態文明的內涵與價值選擇[J].理論視野,2007(12).
一、著力發展生態經濟,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產業體系
樹立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的理念,始終堅守生態底線,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生態產業體系,打造無錫經濟升級版,從源頭上緩解生態環境壓力、扭轉生態惡化趨勢。一是大力推進產業轉型。繼續實施產業升級行動,集中有限的資源要素和環境容量,重點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高技術、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產業,加快把無錫建設成為新興產業發展高地、先進制造業基地、旅游度假勝地和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集聚中心、文化創意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通過產業優化升級為環境減負、給生態增值。積極發展清潔生產,全面淘汰落后產能,降低經濟增長對資源環境的依賴。嚴格落實環保準入門檻,對不符合產業導向、排放標準的項目,一律不準立項、小予審批、不安排建設用地、不辦理相關工商登記。二是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有序推進循環經濟標準化,大力開發和推廣資源循環利用技術,促進產業間耦合、上下游配套,加快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促進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循環經濟發展,構建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川體系,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企業循環生產、產業循環組合和社會循環消費。三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抓緊編制和實施市級主體功能區實施計劃,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合理確定城鎮發展的增長邊界,促進城市和城鎮協調發展。積極引導產業向重點開發區域集聚,加快形成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發展集約的現代產業發展格局。
二、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舒適宜居的美好家園
堅持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并重,傘面實施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工程,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努力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一是加大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堅持科學治太、鐵腕治污,切實加強控源截污、生態修復、藍藻打撈、清淤調水等太湖治理重點工作,深化“河長制”管理,全面實施“斷面長制”管理,強化入湖河道環境綜合整治,協調推進太湖一二級保護區連片整治、生態濕地保護與修復等工程建設,重點推進太湖新城、望虞河西岸、直湖港、宜興太湖西岸四大片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促進太湖水質持續改善和Ⅲ類以上地表水比例穩步提高,確保供水安全。二是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積極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10條措施,大力實施“藍天工程”,加快推進電力、鋼鐵、水泥行業脫硫脫硝工程建設,嚴格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有毒及惡臭氣體排放,抓好機動車尾氣治理,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扎實開展揚塵綜合控制、秸稈綜合利用、綠色交通發展等專項行動,健全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體系和大氣污染監測體系,率先執行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不斷提高空氣質量水平。三是加大城鄉環境整治力度。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全過程,努力探索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路子。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植樹造林力度,不斷提高綠化覆蓋率,使無錫真正成為森林城市。大力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扎實開展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建設,打造具有濃郁江南特色的美麗鄉村。
三、著力完善生態制度。加快健全規范嚴密的監管機制
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多種手段,積極構建穩定規范、嚴格嚴密、監管有力的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這項長期的戰略性工程提供“硬約束”和“硬保障”。一是進一步健全環保法規體系。加強環境立法工作,根據國家、省相關法律法規,圍繞節能減排、節地節水、生態經濟、清潔生產、污染防治、生態文明建設信息公開等重點領域,抓緊建立完善符合無錫實際、具有無錫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地方法規、規章體系,以剛性約束促進綠色發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把無錫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化軌道。二是進一步強化約束激勵機制。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推進節能量、排污權、碳排放權、水權交易試點,重點推進排污權二級市場建立和運行,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定期公布鼓勵發展的生態產業、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項目目錄,完善促進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實行有利于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使用的優惠政策,用經濟手段調動企業和個人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三是進一步嚴格環保執法監管。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加大對重點園區、行業的執法檢查力度,對重大違法案件實行掛牌督辦,對環境問題突出的地區和企業實施限批,實現環境監督管理全覆蓋。探索建立環境執法聯動網絡,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有效扭轉“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切實加強環境風險防控體系與環境應急體系建設,提高環境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四、著力弘揚生態文化,加快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格局
充分發揮生態文化的先導作用,引導廣大企業和群眾了解、接受生態文明理念,在全社會營造共同追求生態文明、自覺踐行生態價值觀的良好氛圍,加快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全民參與的環保工作新格局。一是廣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大力開展生態文明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創作一批反映生態內涵的文化精品,充分發揮政府綠色采購的引領作用,積極倡導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加快培育生態型政府文化、企業文化和社會文化,不斷提高公眾的生態道德素質和生態文明素養,使珍惜資源、保護環境成為公眾的主流價值取向和自覺自愿行動。二是加快建設生態文化載體。充分挖掘本土文化中的生態文化資源,加強對現有森林公園、濕地公同和植物園的建設管理,深入推進“兩型社會”建設示范工程、生態村、綠色企業等創建活動,加快建設一批融合自然、人文和文化要素的生態文化教育實踐基地,讓社會公眾更好了解生態文化內涵、感受生態文明魅力。三是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格局。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我行動”等群眾性環?;顒樱ㄆ诟鞯貐^生態文明建設情況,及時曝光典型環境違法行為,成立公眾參與的第三方咨詢調查機構,積極發揮環保志愿者、義務監督員等民間力量的作用,切實保障公眾的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參與權,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人人可以參與、人人積極參與、人人共建共享,營造全民建設宜居、綠色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
五、著力強化生態保障,加快凝聚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論文內容摘要:本文提出了以綠色消費模式促進西安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建議,即發揮政府的調控作用,增強全民的環保意識,構建綠色消費模式綜合評價體系,構筑綠色消費的產業基礎,開展綠色消費試點,構建西安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以綠色消費模式促進西安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西安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機制。
2005年2月28日,陜西省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頒布了《西安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發展報告》,指出生態化是保證城市生存安全、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然要求。
西安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內涵
西安生態文明的建設任重而道遠,其基本內涵包括以下幾點:
完善生態教育機制,提高全民生態意識。生態文明正成為人類發展的主導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現代及未來人類文明發展的主流。但是,如果沒有普及性的環境保護觀念和生態意識,沒有全民生活、消費等行為模式的生態化轉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就會受到嚴重制約。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生態工程健康發展。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的國民經濟體系,要堅決制止和杜絕掠奪性開發資源的行為,實施“最小損害”甚至“零排放”、“零損害”方略,努力維系生產、生態和生活的和諧與協調。
實施生態經濟,力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生態經濟是經濟發展與生態平衡相一致的經濟,不僅以人為本作為發展的目標,還力求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建立政策和法律體系,創新生態文明建設運行機制。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設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最根本的是對政府的制度設計。政府必須遵循民主化和科學化的順序,大力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體系和法律體系,用宏觀調控手段引導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同時,要加大環境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力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
以綠色消費模式促進西安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以綠色消費做為一個切入點,能對生產、流通、消費、處理全過程的生態化起推動作用。綠色消費模式是綠色消費內容、結構和方式的總稱,是一定社會形態和生產關系下綠色消費者(包含生產性消費者和生活消費者)與綠色消費資料的結合方式,是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注意保護生態環境、減少資源浪費和防止污染,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前提下,考慮保護自身健康和群體利益,對綠色產品和服務進行的一種理性消費方式,是一種體現綠色文明、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消費模式。
綠色消費體現了西安“兩型社會”建設的內涵和本質。綠色消費的特征是保護生態和最有效地利用資源,綠色消費的發展有利于產業結構向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結構轉變,促進經濟結構向綠色化轉型。西安市工業起步相對較晚,發展水平不高。同時工業內部的污染排放量不斷上升,資源利用率仍處于較低水平。在全球經濟綠色化、生態化的趨勢下,西安要想發揮后發優勢,就決不能再重復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工業化道路,而應將綠色消費貫徹到區域經濟發展中,大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和環境友好型產品,探索一條符合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物質和能量有效組合利用以及工業生態系統穩定協調的工業發展新模式,為區域發展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利潤源,在保證經濟持續強勁增長的同時,確保質量和效益的穩步提高。
綠色消費是西安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動力。首先,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就是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綠色消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使生產者放棄高能耗、粗放型的生產經營模式,努力節約資源,推動清潔生產,采取措施對資源及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在綠色消費的導向作用下,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其次,新綠色產業的涌現,通過消費結構的優化和升級,進而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形成新的支柱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經濟增長,從而形成生產和消費之間的良性循環。
以綠色消費模式促進西安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建議
為了促進消費者綠色消費觀念的形成和消費行為的成熟,進而推動企業的綠色營銷活動及構建西安生態文明的微觀基礎,應該從政府、企業、消費者等不同層面出發,明確各自的定位,發揮各自的職能,建立起西安城市圈綠色消費體系。
發揮政府調控作用并加強規劃指導。政府應將綠色消費模式列入西安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規劃,明確綠色消費的發展目標、重點、措施、推進步驟等。鼓勵引導各區結合實際,形成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綠色消費模式。組織開展立法調研,盡快制定有關廢棄物再生、垃圾分類回收、節能減排、清潔生產、資源有效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加大財稅、融資政策扶持促進力度,激發企業有效利用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和市民回收有用物質的積極性。建立綠色營銷鼓勵基金,對評比達標的綠色商業企業給予資金補貼,降低綠色商品銷售價格。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綠色消費,探索實行差別電價、差別水價政策。推行政府綠色采購及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鼓勵外商直接投資綠色產業。完善綠色獎勵政策,通過建立“西安綠色產業發展專項投資基金”和“西安綠色銀行”等方式,支持創建和發展綠色企業。
營造綠色消費氛圍以增強全民的環保意識。在全社會多渠道、多形式進行綠色消費宣傳教育,全面推廣節約資源模式和文明健康、簡約環保的生活方式。注重對市民的環保教育,將資源環境課程納入社區宣傳教育體系。注重對青少年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的教育,使青少年從小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鼓勵公眾,特別是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人士,建立和發展致力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非政府社團組織、志愿者組織,從事環保知識的普及宣傳、環保活動的組織開展等社會工作。只有讓全社會充分認識綠色消費的意義和綠色消費帶來的好處,才能使綠色消費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在陜西省西安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得以實現。
構建綠色消費模式綜合評價體系。構建科學的綠色消費模式綜合評價體系,以這種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評價體系引導各級部門的工作。該體系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綠色消費環境狀況,包括綠色化經濟發展水平和結構指標;區域綠色產業機構指標;綠色經濟及其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二是綠色產品經營狀況和效率質量狀況。包括綠色產品結構和數量;綠色資產收益率;綠色生產效率等指標。三是綠色流通渠道狀況。包括綠色產品流通的種類、數量、規模,及其綠色銷售專店的設立,建立綠色網絡流通體系,綠色通道的建立。四是法制環境狀況。包括價格法律及各種法規對綠色產品發展的支持政策規章等。五是地方政府支持綠色產品研制開發的情況。包括地方政府參與制定的綠色產品發展戰略情況;地方政府改善綠色消費投資的環境,支持綠色商品發展的具體措施等。
構筑綠色消費的產業基礎。培育引導綠色消費,建立適應綠色消費要求的現代產業結構是基礎。要用高新技術改造和裝備傳統制造業,加快推進節能環保技術在制造業中的推廣和應用,開發出一批綠色工業產品,促進西安市綠色消費的提檔升級。要用高新技術武裝傳統農業,促進生態農業發展。通過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綠色技術、設施農業技術等高新技術在農業中的廣泛運用,加快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綠色農產品和安全食品。要抓住新能源成為世界投資新熱點的機遇,成立負責新能源招商引資的工作專班,加大對世界新能源投資動向的關注和研究,策劃、引進、實施一批新能源項目,促進清潔能源的有效利用。
參考文獻:
1.陳建鋒.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J].求實.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