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31 16:28: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管理原理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公共經濟學作為公共管理類本科階段的公共基礎課,其在公共管理專業教學中的學科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公共經濟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經濟學分支學科,它的教學對于提高公共管理類本科畢業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為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與關注公共管理實際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思維模式?!?〕本文由收集整理然而,在公共管理類本科教學實踐中,公共經濟學的教學實踐出現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分析與解決將直接影響其教學效果。本文針對公共管理類本科生的公共經濟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對公共經濟學教學問題作出基礎性框架分析,可望對公共管理類的公共經濟學教學產生一些有益啟示。
一、公共管理類本科教學中對公共經濟學的學科再認識
公共經濟學脫胎于財政學,在與政治學交叉后又分支出了政府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在發展過程中與財政學、政府經濟學、當代西方經濟學、公共管理學等多個學科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同時與福利經濟學、公共政策學、政治學、管理學、倫理學等也有著交叉、滲透和關聯。
根據最一般的定義,公共經濟學是對經濟效率、分配和政府經濟政策的研究。這一學科包含的主題相當分散,如應對外部性存在而導致的市場失靈、逃稅的動機分析,以及對官僚決策的解釋。為了涉及所有這些方面,公共經濟學已經從原先僅僅注重研究政府征稅和支出,演變為現在關注政府與經濟互動的每一個方面。公共經濟學試圖同時理解政府如何以及應該做出什么決策?!?〕
新公共管理運動以經濟、效率、科學和理性作為公共部門管理的價值取向,凸顯管理技術和專業管理在公共部門與公共領域的運用,認為公共部門應引入私人部門的管理方法、模式和思想?!?〕信息不對稱和經濟人行為往往使得公共產品提供者抬高公共產品的提供成本,抑或通過權力尋租以謀取部門和私人經濟利益,加上政府經濟活動的成本軟約束帶來公共部門高昂的運行成本,致使公共部門效率低下。針對這些弊端,新公共管理的倡導者呼吁必須革新與再造公共管理的流程和模式,于是管理學與經濟學開始強強融合,相互滲透?!?〕基于這樣的背景,公共經濟學在公共管理類的教學中也因此就顯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
公共經濟學是以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門直接配置資源的經濟活動及決策過程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經濟學分支學科。〔5〕需要強調指出的是,作為公共管理類公共基礎課的公共經濟學學科有其特定的屬性,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了解它的特定涵義:第一,它是一門經濟學,但卻不同于傳統財政學僅著重制度描述,而注重運用經濟學的分析工具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第二,公共經濟學研究公共部門直接配置資源的活動,不包括政府使用經濟杠桿引導資源配置的間接調控行為;第三,公共經濟學研究公共部門活動的決策機制,突顯公共產品與公共選擇理論的內容;第四,活動的主體是政府,但同時也包括公共企業和其他公共部門。
二、公共經濟學在公共管理類本科教學中的問題與成因分析
公共經濟學以政府為主體的公共部門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研究公共部門從事經濟活動的方式方法、主要經濟效應及其與社會管理目標的關系,研究體系以公共產品和公共選擇兩大理論作為支柱,以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公共收支、預算管理、公債管理、收入再分配和國民經濟宏觀調控作為主要內容。
目前,在公共管理類教學實踐中,公共經濟學的教學存在問題較多,如教學目標比較模糊、教學內容與專業特點銜接不夠、缺乏專門針對公共管理類的本科教材、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知識背景不同造成接受程度不一、考核方式不夠科學等問題,不過最突出的問題歸結為一點就是公共經濟學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解釋:從學生層面來講,在學習過程中,公共管理類學生普遍感到這門課程理論性很強,對數學基礎要求較高;而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學生文科出身較多,他們對公共經濟學中出現的模型公式以及數理推導理解上存在困難,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對政府經濟行為及其經濟社會效應的正確理解,也因此降低了同學們對公共經濟學的學習興趣。另外,公共經濟學的先修課程是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公共管理類本科生接受的西方經濟學多是在一個學期講完,而經濟類本科生往往用兩個學期來講授,因此公共管理類學生的經濟學思維訓練和熏陶方面不如經濟類本科生那樣規范和熟練,加上公共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龐大,綜合性較強,這也無形中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影響了教學效果。從教育工作者層面來講,由于公共經濟學在中國尚屬一門嶄新的學科,多數教師對其教學目標還不是很清晰,對教學內容體系的認識與把握尚不夠清晰準確,教學方法的運用還不夠科學,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共經濟學的教學效果,阻礙了該學科合理的理性發展。這就要求公共經濟學的教育工作者對以上問題進行認真思考,拷問我們現行的教學體制,建構一套完整科學合理的公共經濟學教學體系,在此基礎上探討適用于公共管理類本科生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公共管理類學生的公共經濟學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直面公共管理類本科生的公共經濟學教學建議
筆者在高校從事公共管理類本科生公共經濟學一線教學多年,從教學實踐中有一些切身體會,認為公共管理類的公共經濟學教學效率的提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聯動:
首先,應根據公共管理類不同專業就業取向制定不同教學目標。例如,行政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取向:進入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中介組織從事人事行政管理工作與其它相關管理工作者居多,當然也有諸多選擇繼續深造。因此,我們可以將行政管理專業的公共經濟學教學目標設計為:扎實掌握公共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了解政府在公共收入與公共支出方面的職能及其原理,學會分析政府現行的公共政策目標和原理,著重培養學生敏捷的思維、組織協調能力與良好的溝通交流技巧。公共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取向:進入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民政、城市管理等行政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當然也有不少選擇繼續深造的。因此,該專業的教學目標可設計為:掌握公共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了解政府公共收入與公共支出職能、相關公共政策及其原理,了解政府稅收制度和政府管制制度,擅長組織協調、規劃及人際交流等。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生的就業取向:進入政府機關、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民政部門、各級工會組織、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社區部門以及非政府組織等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工作與管理,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也不少。因此,我們將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公共經濟學教學目標設計為:掌握公共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了解政府公共收支職能與原理,掌握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安排與國家相關政策法規,掌握稅收、預算、公債、國家管制等基本原理與制度,著重培養扎實的理論分析能力、良好的社會溝通與實踐能力。當然,在總體教學目標上,還應體現多維度,使學生對公共經濟學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有較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學會觀察公共經濟問題,培養分析解決實際公共部門運轉中存在問題的能力。
其次,不同專業教學內容應靈活設置,體現不同的教學重點。依據公共管理類不同專業教學目標,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重點應為公共產品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公共支出理論、稅收理論、稅收制度、預算管理、公共管制、政府間財政關系等內容;公共管理專業的教學重點應為公共產品理論、公共選擇理論、稅收制度、預算管理、公共管制、財政政策等內容;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教學重點應為公共產品理論、公共選擇理論、公共支出理論、公共收入理論、預算管理、公債理論等內容。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基本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公共管理;公平;公共權力
公平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價值理念,也是公共管理理論研究的核心價值范疇。在學術界,學者們從不同的學科背景出發對公平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邊沁功利主義的公平觀、亞當斯管理學角度的公平觀、羅爾斯社會學角度的公平觀以及平均主義的公平觀。公共管理是一個由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與管理學等學科構成的綜合性學科,對公共管理中公平的理解也就由于人們學術背景的差異而不同。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是針對不同社會群體進行的社會價值分配
這決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應該是社會學意義的群體公平。即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實現的公平
雖然學術界基于不同學科背景的公平觀為我們解讀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提供了基本的學科視角,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套用上述公平觀來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驹砀嬖V我們,理解任何一項社會活動的核心價值理念,都必須從這項社會活動的本質屬性出發,使這一核心理念符合這項社會活動的本質屬性。那么,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是什么呢?
公共管理是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的活動。為了有效地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必須解決為誰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什么公共物品這兩個公共管理的基本問題。在可以用來提供公共物品的社會公共資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解決這兩個基本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對社會公共資源進行分配的過程。具體說來:解決為誰提供公共物品的問題就是實現社會公共資源在消費主體方向上的分配(配置)過程(如,在有限公共財政支出的制約下,政府將這一財政支出用于為偏遠地區修公路還是為城市建廣場);解決提供什么公共物品的問題就是實現社會公共資源在消費形態方向上的分配(配置)過程(如,同樣是在有限公共財政支出的制約下,政府利用這一公共財政支出是為貧困群體解決住房問題還是解決子女教育問題)。因此,從公共管理解決的基本問題出發考察,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是對社會公共資源進行的分配。從社會公共資源具有的價值角度分析,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也就是對社會價值的分配。
與針對個體進行分配的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場管理活動不同,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的分配是針對社會不同的群體而不是個體進行的,這是因為公共管理直接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論述,公共物品是具有可分享性的物品,也是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可分享性是指某人對公共物品的使用并不影響他人的使用;非排他性是指不能剝奪任何公民對公共物品的使用權利。在西方經濟學對公共物品上述論述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是: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的具體體現是什么?對此,我們的回答是: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排他性是在一定的地區內實現的,是對一定地區內社會成員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也就是說,一個地區的社會成員可以平等分享該地區為每一位社會成員普遍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地區的社會成員分享這一公共物品。具體例證就是,在實行聯邦制國家結構形式的西方國家,社會福利主要由各成員國政府(州、省)負責提供,各成員國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是有差別的,各成員國的公民可以分享本成員國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但不可以分享其他成員國提供的社會福利。第二,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是在一定社會階層(群體)內實現的,是對一定社會階層成員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也就是說,一定社會階層(群體)的社會成員可以分享社會為這一階層(群體)成員選擇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階層的社會成員分享這一公共物品。具體的例證就是,任何一位殘疾人都可以免費享用市內公共交通、任何一位老年人都可以免費進入市內公園,但非殘疾人、非老年人則不擁有這一權利。根據對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的理解,我們可以將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進一步表述為:針對社會不同群體進行的社會價值的分配。
既然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是針對社會不同群體進行的社會價值的分配,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也就應該是社會學意義上的群體公平,是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實現的群體公平。
二、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標是實現公共利益
這決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應該是分配結果的公平。也就是使全體社會成員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平等分享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標是通過提供公共物品來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共利益。對于公共利益的認識,學術界存在著比較大的認識分歧,“甚至有些學者,如公共選擇學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羅,根本否認公共利益的存在,認為‘公共利益是一種神話”~。布坎南等人之所以否認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基于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假設——理性人(經濟人)假設。他們認為:根據理性人(經濟人)假設,人們在政治決策中的動機與在市場決策中的動機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個人的偏好是不同的,并且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決策信息與足夠的決策能力。因此,人們無法形成共同的需求,也就無法形成公共利益。事實上,公共利益不僅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其內涵也是比較清晰的。公共利益這一概念,是由公共與利益兩個基本概念構成的。公共的含義是共同的、公眾的,而利益則是“人們為了生存、享受和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和條件”。。因此,我們可以將公共利益理解為:公共利益是公眾為了生存、享受與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和條件。如果將公眾為了生存、享受與發展的需要概括為需求,我們也可以將公共利益理解為:公共利益是滿足公共需求的資源和條件。顯然,公共管理對公共利益的實現是通過滿足公共需求完成的,公共需求的滿足是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的結果。因此,與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場管理不同,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應該是結果的公平,是對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
如何考量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呢?公共管理的目標是滿足公共利益,考量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對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公共利益是滿足公共需求的資源和條件,公共需求的主體是民眾,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也應該由民眾評定。在現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民眾對公共利益的評定是通過民主機制、依據民主決策規則進行的。盡管不同政治體制下的民主機制是不同的,但是民主決策的規則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全體一致規則與絕對多數規則。在采取全體一致規則的情況下,實現了全體民眾所需求的利益即民眾的整體利益也就是實現了公共利益;在采取絕對多數規則的情況下,實現了大多數(含全體)民眾所需求的利益即民眾普遍需求的個體利益也就是實現了公共利益。所謂實現公共利益,包含兩個要素:一是提供的利益為民眾(全體或大多數)所需求,這是由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決定的;二是提供的利益為民眾(全體或大多數)所分享,這是由公共利益的可分享性決定的。我國學者陳慶云等人認為,公共利益應該具有分享性,而且“實際上分享人數的多寡并不是決定公共利益的惟一因素,決定是否真正構成公共利益的基本特征是“是否具有社會分享性”。由此可知,考量公共管理對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提供了為全體民眾所需求或大多數民眾所需求的利益以及這一利益是否為民眾所分享。因此,考量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使全體社會成員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平等地分享了公共利益。
實現全體社會成員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平等分享公共利益,這是一個動態的、整體的平衡過程。由于公共資源的有限性與民眾利益需求的多元性及差異性,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一項公共管理很難同時滿足所有民眾的利益需求。一般說來,一項公共管理總是在滿足一部分民眾利益需求的同時抑制另外一部分民眾的利益需求或者是在滿足民眾某一方面利益需求的同時抑制民眾另一方面的利益需求(這正是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這一本質屬性的體現)。因此,公共管理要不斷地對利益需求受抑制的群體(如弱勢群體)或利益需求受抑制的方面予以補償,用動態的、整體的利益平衡過程來漸進地實現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使公共管理盡可能地逼近使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分享公共利益這一理想目標。
三、公平與效率分屬公共管理的不同理性層面
公平是公共管理價值理性的核心。效率是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效率是為實現公平服務的
對于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學術界已經多有論述,這些論述大都是抽象的,缺乏將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放在具體的社會活動中的具體分析。事實上,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或不同的社會活動中,公平與效率的含義是不同的,二者之間的關系也是不同的。那么,公共管理中的公平與效率的含義及其關系如何呢?
對于公共管理中公平的含義,我們已經進行了一定的討論: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實現的分配結果的公平,是使全體社會成員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平等分享公共利益。我們再來討論公共管理中效率的含義。公共管理中使用的效率概念來源于經濟學。在經濟學中,關于效率有兩個含義:一是資源利用效率,是指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收益最大化的程度;二是資源配置效率,是指利用有限資源實現效用最大化的程度。經濟學中效率的概念涉及了微觀與宏觀經濟兩個方面:資源利用效率是微觀經濟問題,屬于企業管理范疇;資源配置效率是宏觀經濟問題,屬于政府宏觀調控范疇。公共管理中,效率一詞的含義仍然是經濟學中的含義。惟一的問題是: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以贏利為目的,有些公共物品也不存在經濟收益。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將收益理解為社會收益與經濟收益的統一。這樣,在公共管理中使用效率這一概念時,既與經濟學的效率概念保持了一致,又符合了公共管理的特點。
在公共管理中,處理公平與效率關系的基本準則是:從公平原則出發并注重效率。這一基本準則有三個含義:(1)公共管理必須以公平為基本出發點。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決定了公共管理必須從公平原則出發,不能以不公平的方式剝奪任一民眾的消費權力。第二,公共管理的國民經濟再分配性質,決定了公共管理必須從公平原則出發,將公平放在公共管理的首位。公共管理是國民經濟的再分配過程,盡管各國的分配原則有所不同,但在國民經濟再分配過程中,都要貫徹公平原則。從處理效率與公平關系的角度出發,可將世界各國的收入分配原則分為兩類:效率優先與公平優先(盡管公平優先的國家是少數)。在公平優先的國家,再分配過程必然要貫徹公平優先的分配原則,以進一步實現公平。在效率優先的國家,國民經濟的一次分配必然要形成社會收入的差異,甚至會導致尖銳的社會矛盾。為緩和由一次分配形成的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并在公共選擇中獲取大多數人的支持,政府在國民經濟再分配中,也必然要貫徹公平原則。(2)公共管理也要充分注重效率。經濟學基本原理表明,公共資源是有限(稀缺)的,在有限資源的制約下,公共管理必須注重利用有限資源提供更多與效用更大的公共物品,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3)公共管理中的效率是在公平統領下的效率。同其他經濟活動一樣,作為國民經濟再分配過程的公共管理也必須解決生產什么、怎樣生產、為誰生產這三個基本問題。與其他經濟活動不同的是,公共管理解決這三個基本問題的順序是:先解決為誰生產,再解決生產什么與怎樣生產。這是因為: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的本質屬性,要求公共管理首先要解決將社會價值分配給誰,即為誰生產公共物品的問題,在解決了為誰生產公共物品這一根本問題之后,公共管理才能考慮為這些人生產什么樣的公共物品以及怎樣生產這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解決上述基本問題的順序并以公平為基本出發點,決定了公共管理必須將公平放在首位,用公平來統領效率。具體說來就是:公共管理在決定為誰生產公共物品時從公平出發,在決定生產什么公共物品與怎樣生產這些公共物品時注重效率。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在公共管理中,公平作為公共管理價值理性的核心,始終是第一位的;效率作為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是為價值理的,也就是為公平服務的。我國的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是在借鑒西方公共管理理論與介紹西方公共管理改革運動的基礎上展開的。誠然,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論與英國撒切爾政府和美國里根政府率先開展的西方國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運動是以提高公共管理效率為中心的。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這一理論與運動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在公共管理中比較好地實現了公平的前提下進行的。認識到這一點,會使我們在努力提高我國公共管理效率的同時,始終堅持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并將其放在首位,避免再次出現前一時期我國社會某些公共管理領域(如醫療、教育等領域)存在的為了追求效率而顯失公平的社會現象。
四、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只有實現公共管理中公共權力的合理分配,才能從根本意義上實現公共管理的公平
作為提供公共物品活動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權力為核心展開的。按照公共選擇理論的分析,人們在提供公共物品過程中的動機與在提供私人物品中的動機是相同的,或者說,人們在非市場(政治)決策中的動機與市場決策中的動機是相同的,都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從集體行動的邏輯角度分析,與市場決策不同的是,在非市場決策中,在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動機驅使下,個體的理性選擇必然導致集體的非理性選擇。這一非理性選擇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動中的具體體現是:從公共物品的生產角度分析,由于存在“搭便車”或“逃票乘車”的現象,人們不可能有效支付公共物品的生產成本,公共物品就無法生產出來;從公共物品的消費角度分析,由于存在“囚徒困境博弈”或“牧人博弈”,人們無法合理消費公共物品。為了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除非共同體成員極少,否則,共同體成員必須向來自心靈之外的強制力(利維坦)心眼,這一強制力電就是公共權力。只有公共權力的介入,公共物品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才可能在公共權力的作用下通過個體的理性選擇形成集體的理性選擇,個體間的理性博弈才能在集體理性的制約下達成最優均衡。公共權力的介入,雖然增加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但是作為“必要的惡”,它可以使公共物品得到合理生產與消費,使公共利益得到較好的滿足。換言之,沒有公共權力也就沒有公共管理,公共權力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管理以公共權力為核心,使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的分配具有了公共權力所決定的權威性。新晨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管理為核心,以多元主體為特征,以公民社會為背景和基礎的管理體制。我國首屆公共管理理論與教學研討會對公共管理進行了內涵界定,認為“公共管理既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也是一門學科、一種新的學位教育方式。公共管理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公共管理即公共行政管理,亦即政府事務的管理,廣義的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管理的延伸,它除了政府事務的管理外,還包括社會事務的管理[][]”,這就以廣義和狹義的定義模式整合了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內涵。簡言之,公共管理學是在公共行政的基礎上將管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技巧引入整合,在主客體領域涉及政府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以公共事務為起點的學科群體系。為進一步明晰公共管理的內涵,我們對公共管理內涵進行簡單地剖析解讀。首先,主體的多元性?,F代公共管理理論倡導從主體的廣泛意義上理解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主體不再只限于政府和組織。其次,民主和效率的客觀訴求。公共管理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整合社會的各種力量,以實現公共的福利與公共利益為目的,側重于民主訴求的踐行與服務效率的提升。再次,公共管理可細化為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宏觀層面指的是政治學(價值)意義上的公共管理,即政治學所研究的國家治理或政治管理;中觀層面的公共管理是我們所謂純粹意義上的公共管理,即與政治統治相分離的公共管理活動;微觀層面的公共管理重點是解決管理技術和方法問題,這一范疇更多地體現為新公共管理理論。
2.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是以剛性規范和固化原則為支撐,依托政府這一主體來維護政治統治,是國家行政機構依法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有效活動。本文作者認為,公共行政是以政府及其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為主體,將國家、社會及自身事務作為客體依法進行決策、組織、管理和調控等一系列活動的學科體系。其本質是國家行政機構依法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有效活動,具有工具性、依附性的內在屬性。同樣,我們借助于對公共行政概念的剖析解讀來加深對其內涵的認知,從多維視角辨析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在內涵上的差異。首先,公共行政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上的公共行政是指政府對自身事務的管理,廣義上的公共行政是指政府對包括自身事務在內的整個社會的管理。其次,公共行政主體具有單一性。公共行政活動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構及其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即通常所說的政府或者行政當局,不包括立法和司法機構。再次,權利與職責的踐行。行政的字面意思是“行其政事”,其要義在于政治統治的維護、職責的踐行和社會的進步,具有明確的權威性和責任性。另外,在公共行政的包裹著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性等剛性規范,要求其必須依法踐行、合乎程序。
二、主客體區分
1.主體區分。
主體是行為的施動者,可以是單一的亦可以是多元的。公共管理的主體則呈現多元性,涵蓋政府、非政府組織及其他社會組織。各管理主體根據自身的業務范圍,對管理權限內的各項事務進行統籌協調,在法律范圍內享有充分的權限自由。公共行政的主體是政府及少數其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主要依靠政府為代表的法定權力機構(一般不包括立法機構和司法機構),多數時間內政府作為單一主體踐行公共行政的相關職責。政府依托其內部各部門的分工與職責屬性負責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執行,成為公共行政運作的核心載體。
2.客體區分。
客體對象是主體行為的內容,在本文中客體具體指公共管理與公共行政實際運行中的作用對象及運作范圍。在客體維度上的區分,需要我們從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的特性或側重性上探析。公共管理側重于社會性,注重公共服務的提供、公眾的參與程度、行政事務的透明化及社會責任和義務的履行,充分體現了客體的社會性內涵。而公共行政側重于公共性,注重公共權利的執行和公共利益的維護,體現工具性、權威性、規范性等特性。公共管理客體多樣,在不斷擴展、變換中以更具象化的形式呈現,包括:以公共利益、公共服務為導向的社會公共事務,公共資源(公共設施、產品)等。公共行政的研究外延具有動態性,其學科前沿將以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為導向,不斷引入新的學科知識,在學科內容上包含公共管理原理、行政管理等方向。公共行政客體多樣,有較為固定的管理程序,更大程度上是基于鞏固政治統治的政策執行。以民利為導向,維護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公共性的直接體現。
三、內在區分
1.特征區分。
從對公共管理與公共行政之上的解讀中,我們不難發現二者都具備自身的鮮明特征。公共管理的鮮明特征集中體現在:專業性更強,重視專業化管理;注重績效評估體系的科學化、完善化建設,積極引入人事彈性機制和業務競爭機制,強調公平與效率的統籌兼顧;側重顧客導向,構建順暢的溝通反饋機制,以為人民服務為要旨,對結果予以關注和實現;強調走向市場,具有顯著的管理主義色彩。公共行政的特征則表現為:公共性是核心要素,旨在保持公眾權力行使的合法性及公眾利益最大化。政治性、權威性、層次性突出,管理的體制及模式固化;剛性規范引導特色,管理的程序經過規范性界定,管理的權限和內容受法律約束和保護。責任原則鮮明,作為公民權利運行的授權人的公共行政主體受到內外部的廣泛監督,政府的行為須對社會大眾負責。
2.管理目標區分。
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在管理目標方面,存在著維度性上的區別。一者,公共行政是一種“內部取向”,重視機構、過程和程序的管理。二者,公共管理是“外部取向”,公共管理重視項目、結果和績效的管理。
3.管理體制和運作模式區分。
一、新公共管理產生的原因和發展現狀
西方自上個世紀70年代全球性石油危機以后,人民開始對政府計劃的有效性提出質疑,人們認為政府除了制訂政策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公共管理人(publicmanagers)在各級地方政府監督政策的實際執行情況。至此,公共行政的重心,由政策制訂轉移到“政策執行管理”上。
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全球外部環境的日益復雜、世界局勢更加動蕩和多元,各國政府面臨的外部環境也越來越嚴峻,政府機構龐大臃腫、效率低下、政府又出現財政危機,社會福利政策難以為繼,加之政府官員的自利彳?向及傳統官僚制本身的弊端等,使公眾對政府的能力再次產生懷疑,“政府失敗論”開始占主導地位,政府出現了信任危機和合法性危機。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一種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NewPublicManagement)在80年代的英美兩國應運而生,嘗試新公共管理的各國紛紛進行政府治理模式的變革,各種新理論、新流派、新措施也隨之而出,并迅速擴展到西方各國。例如:美國在1992年后由Clinton_Gore政府提出NationalPerformanceReview(NPR)計劃,以及世界銀行1997年提出的可以利用3個基本的激勵機制來提高政府能力:有效的法則與限制措施;更大的競爭壓力;更多地傾聽人民的呼聲,鼓勵更多的民眾參與。
與以往傳統的公共管理的改革不同,新公共管理不是在老的框架內進行變革,如降低公共管理成本,減少行政費用開支等局部問題著手,進行局部的調整,而是對現行公共管理的體制和方式進行變革,以現代經濟學為理論基礎,引入市場機制,主張在政府等公共部門廣泛采用私營部門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競爭機制,它幾乎是對傳統的公共行政模式的一種全面改造。至此,新公共管理成為近年來西方規??涨暗男姓母锏闹黧w指導思想之一。
二、新公共管理的四個基本特征
新公共管理與傳統的公共管理相比,是個相對寬松的概念。在英國叫“管理主義'在美國稱為“新公共管理”或“企業家的政府”,在其他一些國家又稱為“市場導向型公共行政”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都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
(一)重構政府職能
新公共管理認為,政府的主要職能固然是向社會提供服務,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公共服務都應該由政府來直接提供,而是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向社會提供服務。政府根據憲法的規定和服務的內容不同,從而將一部分職能通過招標、合同出租等方式,將其出租給其他公營或私營部門,政府只對其進行績效目標評估,并提供相應的報酬,例如西方一些國家所采用的“政府業務合同出租”、“競爭性招標”等。正如<重塑政府》一書的作者奧斯本和蓋布勒所說的政府的職能應該“掌舵而不是劃槳”。
(二)“重績效,輕過程”的特點
新公共管理主張放松嚴格的行政規制(即主要通過法規、制度控制),而實現嚴明的績效目標控制,確定組織目標、個人目標,并根據績效指標(performanceindicator)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測量和評估,由此而產生了所謂的三,即經濟(economy)效率(efficency)和效果(effect)等三大變量。這種輕過程、重績效的方式,成為西方提高政府服務質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徑。
(三)將企業管理方法弓I入政府管理中
當今,由于舊有官僚體制下的政府低效率,使得西方轉而采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政府通過借鑒私人部門管理中先進的原則、方法和技術(如結果取向、績效管理、顧客導向、分權、預算制度、成本一效益分析等),來提高政府工作績效,改善公共服務的質量,這也是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核心觀點。不過,當一系列被企業組織認為普遍適用的管理原理與方法,運用在公共部門組織時,由于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具有本質的區別,這些原理與方法,卻令公共部門面臨了更多在私立部門無法遇到和解決的新問題。
(四)在人的重用和任免上與以往不同
在傳統的公眾行政中,文官始終是保持政治中立的地位,但在新公共管理中則強調文官與政務官之間的密切互動,讓部分高級文官參與政策的制定過程,并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樣一來由于文官比政務官任期長(在美國,政務官平均任期僅22個月),又由于有專業知識優勢和信息優勢,使得文官具有較高的政治敏感性和公眾響應力,因此,通過加強文官的參政行為,從而促進他們盡職盡責地執行政策,更好地運用裁量權,使政策能更加有效地解決社會問題。另外,新公共管理在人員的錄用和管理,提高人事管理環節上的靈活性上,新公共管理采用了短期合同制取代常任制,實行不以固定職位而以工作實績為依據的績效工資制等一系列重大變革。
三、新公共管理對我國公共管理改革的借鑒意義
由于一些歷史上的原因,公共管理的引進與研究工作在我國起步較晚,其產生與發展有著極其現實的政治原因。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的政治、經濟也產生了巨大的根本性變化,但同時也給政府管理也帶來了一系列錯綜復雜的問題,例如決策體制和方法的落后,法制不健全,國家財政在市場運行中的困境,社會保障體系與社會就業機制尚未完全建立等一系列問題,使得我國的整個行政體制很難適應與滿足中國社會的急劇變革和深化改革的需要。因此,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在立足國情的基礎上,為我國的公共管理改革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一)加強公共政策制訂的法制性、科學性和民主性
公共政策一般是指政府為解決現實和潛在的社會問題而做出的決定和行為。在政府公共權力日益擴大,公共政策對社會政治、經濟和其它領域影響日益加深的今天,公共政策制訂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政府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制訂科學、民主的公共決策是進行有效公共管理的根本前提和保障。
1. 變“人治”為“法治”。由于公共政策所涉及的問題一般都是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將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影響面大,其結果又難以在短期內見到成效,因此,容易造成政策決策者在制訂公共政策過程中的隨意性,人們不難發現,在涉及公平與效率、集權與分權、競爭與壟斷等一系列強烈對比的問題上時,人們或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或由于情感因素的影響,而在制訂政策時產生很大的分歧,很多時候,良好的愿望并不能產生好的效果,一個有重大失誤的公共決策將極大地阻礙社會生活的正常運行。因此,要將傳統意義下對公共決策點頭拍板的“人治”,轉變成對政策制訂和執行程序有法律規定和約束的“法治”,這不僅需要明確公共決策者的法律責任和義務,還要進一步明確公共決策層的合理結構和科學的政策制定程序。
2. 加快建設公共決策系統網絡化的步伐。公共決策系統網絡化是以主體決策層為核心,以信息處理、信息咨詢和監督等為子系統的網絡體系。在建設決策網絡時,首先需要明確人大和政府為中心的決策權主體地位;其次,還要進一步理順決策子系統中各自決策主、客體的關系;再次,要從法律上明確公共決策體制內的其他決策子系統,如政策研究組織、民間政策咨詢組織等的地位,充分保障其獨立性、主動權和靈活性,使其能夠為公共決策提供充分的政策咨詢。
3. 樹立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新決策意識。事實表明,注重民眾參與,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協商的公共政策環境,將專家咨詢與民主決策適當結合,注重調查研究和決策跟蹤評價,形成人人能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提出政策建議的局面,不僅有助于制訂科學合理的決策,更有助于在政策的執行過程中,人們積極配合的良好局面。
(二)夯實基礎,完善制度,提高實效
1. 完善法律法規,合理設置層級體系。在西方,新公共管‘理之所以能以現代經濟學的基礎,采用相對寬松的管理方式,
是建立在整個社會民主、法治化水平較高的前提下,在“后工業社會”進行的,他們以“理性人”(人的理性都是為自己的利益,都希望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利益)為假定前提,采用與市場規則相適應的公共選擇和交易成本等理論。我國和西方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我們是一個有幾千年集權歷史傳統的國家,缺乏西方以分權制衡的民主代議制度,我們的公共管理不能像西方那樣放松管制,而是要把現有的制度進行完善、整合。其次,我國的市場經濟尚未充分發育成熟、民主與法制還未健全,當務之急不是要放松管制,而是要建立和健全一套完整的法規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完善我國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制度設計和操作安排。
2. 適當引人市場機制,借鑒企業的管理經驗。西方將競爭機制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務領域后,在鼓勵私人投資和經營公共服務行業,打破政府的壟斷方面,緩解了政府財政困難,同時明顯地提高了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率先探索建立“企業型政府”理論與實踐的是美國。企業型政府是通過借鑒企業成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追求成果和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們知道,政府與公眾的關系并不完全等同于供方與顧客的市場關系,因為對政府來說,公眾既是享受政府服務的“顧客”,又是作為政府稅收來源的納稅人,具有彼此沖突的雙重角色,另外,政府與企業的不同之處在于,政府許多服務項目,其產出、成本以及績效都是難以量化的,因而不能像企業那樣進行準確的測量和評估。因此我國在運用市場機制和借鑒企業的管理經驗時,要始終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取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注重公眾的滿意度。
【關鍵詞】公共管理學 美國 問題 借鑒
任何理論的出現都是由其獨特的歷史淵源和現實的社會條件共同作用而成的。歷史淵源能夠表明一種理論產生、發展、演進的軌跡,現實的社會條件則是推進原有的理論在不斷變化的新環境中發展、創新的基礎。理論的演進伴隨著的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的變化,人們對于現實世界的認識的深化不斷轉化成形形的理論,充實著現行理論的體系。當代公共管理學的發展和演進也必然遵循著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以下即對公共管理學的理論起源及現狀做一個系統的回顧和描述,從中探尋美國公共管理學發展過程中的得失,并將其與中國的公共管理學的發展進行對比,力求為我國公共管理事業的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經驗和理論指導,從而真正使理論與實踐達到有效結合。
美國公共管理學的理論起源及現狀
從標準學術意義上來說,公共管理學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才真正作為一門完全獨立的科學研究領域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它的理論淵源來源于公共行政學。回顧公共行政學發展演進的歷史,其理論源頭可以追溯至20世紀初期形成的傳統的公共行政學和20世紀60年代起開始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學。發展至20世紀70年代末,公共管理學在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兩個學科的強烈影響下,終于形成自己的體系。如今的公共管理學已成為一個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等眾多學科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的交叉整合型的學科體系。
學術界一般認為,美國學者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在1887年發表的《行政學研究》一書,主張政治與行政分離、建立一門獨立的行政學科,是公共行政的奠基之作。隨后,經過較長時間的發展,一系列的理論隨著時間的延續相繼誕生。20世紀60年代的布凱南的“政府失敗說”,以其實用性和創建性逐漸為人們所接受。他們認為,政府官員們追求私利是導致政府管理無效性的必然的結果,因此必須對整個政府的管理體制重新進行設計,否則就不會出現行政改革家們所追求的行政行為的高效率。伴隨著西方經濟危機的加深,傳統的官僚制政府體制的危機也隨之凸顯,發達國家政府又掀起新一輪行政改革的熱潮,奧斯本的企業家政府理論于是順應時代的潮流而誕生。奧斯本認為,官僚制的政府組織形式之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經久不衰的原因是因為它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而今天的社會環境與官僚組織產生的環境大不相同,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人們更加追求效率,因此,用企業家精神來重塑政府是相當必要的。隨著時間的演進,先前的理論在風靡世界的同時也遭受到了許多批評,在這些批評之中能夠直接針對新公共管理理論尤其是企業家政府理論的一套具有替代性的新理論被提出來,即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務理論,其主要觀點是建立一些具有完整的整合力的公共機構,堅持管理的自由化和管理的市場化理念,關注公共行政在以公民為中心的治理系統中扮演的角色。
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美國國內出現了新公共管理運動,以解決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門對于公共事務的管理為核心目標。通過對各個學科相關知識的融合,重新創建一個公共管理的新知識框架,從而適應當代公共管理發展的迫切需要。公共管理學以公共管理問題為核心,融合來自于各個學科的知識,突破了先前的公共行政學的學科限制。它研究的核心議題是“提供公共服務時,除了拓寬和完善官僚機構之外,其他機構也可以提供所有這些職能”,并圍繞該核心展開對公共機構與公共部門經濟效益之間關系的研究。公共管理學研究的問題遠遠包括以往的公共行政學涉及的主題,如公共服務供給、制度選擇、政府腐敗等??傊?,一系列與公共管理相關的理論的提出,共同拓寬了公共政策研究的主題和范圍,形成了廣泛綜合的知識結構框架以及新的公共管理方式。
美國公共管理學存在的問題
公共管理學的可信性。隨著上述眾多的公共管理理論學說在美國的誕生及發展,公共管理的研究領域大大擴展,所吸收以及包含的知識框架也越來越多。然而,美國的公共管理學仍然存在眾多問題。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學者Van Riper就已經提出警告:學者要認真了解公共管理學的歷史,否則便會誤解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傳統。然而,直到2001年,芝加哥大學的林恩教授(Laurence E. Lynn Jr)才開始關注到該問題。林恩在2001年發現,許多著名的學者連學科發展的真實情況都不能掌握,因此他們所建立的理論的可靠性以及所提供的建議的可能性都存在眾多疑問。例如,威爾遜在1887年提出“政治與行政二分法”之后,并無意推廣這個并不恰當的主張,這個事實就被當時的眾多學者所忽略。
重要問題研究的膚淺。即使眾多的公共管理理論發源于美國,事實上,美國的公共管理學者的學術水準以及對政府改革的影響并非如外人想象中那樣理想。許多美國學者也沒能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在某一時刻的公共管理現象,而是只對其作鏡花水月式的簡單描述,沒有深入分析可以隨環境、價值以及權力的轉變而改變的公共管理的本質。例如,美國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現的嚴重經濟危機,直接致使美國政府權力極度擴張,公共管理部門膨脹,對大企業監管加強,繼而導致美國大政府的出現,這種情況的出現表明美國的公共管理學者們在針對具體的背景和社會環境下并沒有把握住公共管理的實質,與此同時,在關鍵時刻也缺乏先見之明,沒能夠深入研究公共政策在運行之初可能帶來的后果。
美國公共管理學對我國的啟示
鑒于以上對于美國的公共管理學的現狀以及問題的描述,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國公共管理學在為該學科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存在著某些重大的問題。因此,認清美國公共管理學的現狀,了解美國與中國在公共管理之間的差距和差異,對于我們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公共管理學的理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任曉林教授曾撰文指出:“中國公共管理相關理論的發展走的是一條借鑒、學習、吸收與創新的道路,包括對西方公共管理理論的借鑒。”以下即為筆者總結出的幾點啟示。
確立公共管理學特有的問題意識。公共管理理論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解決政府問題。根據公共管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定義,公共管理理論就是為解決國家、政府、社會公共事務而存在的。因此,公共管理學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應用學科,其根本目的就是改變我國公共管理的現狀。中國有自己獨特的國情,因此,目前的公共管理系統應當根據我國的政治現實,適當而積極地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改進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的決策機制以及促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功能。我國公共管理理論成熟的標志就是首先能夠準確分析并有效解決中國在公共領域存在的問題,即解決政府管理中存在的內部問題以及與政府自身相關的外部問題。因此,中國的公共管理必須從實證分析入手,注重對經典案例的分析以及組建包含典型案例的案例庫,在此基礎上建立理論模型和數據模型,并以此為重心來展開相關的理論研究。
從新公共管理理論視角看土地行政管理研究分析
20世紀60年代、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在韋伯的傳統官僚行政體制的引導下,逐漸陷入了許多困境,包括財政赤字、政府規模持續增長、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下降以及由此而來的政府信任危機等。政府為了應對這些困境和危機,必須推行改革。因此,西方國家開始推行這樣一種改革思路,即必須突破傳統公共行政模式,尋求政府管理上的創新。以1979年撒切爾夫人執政為時間標志,西方國家開始創新探索,到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逐步形成全球性的改革浪潮,“重塑政府”、“企業型政府”、“國家空洞化”、“市場化政府”、“再造公共部門”、“政府重組”等不同的改革口號在各國相繼出現。這些改革由于在理論基礎和具體措施上存在共同點而被冠以“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名稱。
“新公共管理”是一種不同于傳統公共行政的新模式,它強調運用市場競爭的機制與原理和商業企業的管理技術來改造政府管理,改善政府績效,而不再依靠改良和完善官僚制式的行政組織來達到目的?!靶鹿补芾怼敝荚谧非蠼⒁环N新的公共管理體制,使政府能高效、低成本地運行,提高公共服務質量,體現了對市場機制和私營企業管理方法的借鑒以及對傳統公共行政的超越。
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管理理念
第一,以效益為主要的價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理論根據交易成本理論,認為政府重視的不是管理中嚴格的程序、過程、規章制度等的投入,而是管理活動的產出與效績,應關心公共部門直接提供服務的效率與質量,能夠主動、靈活、低成本地對外界情況的變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富有成效的反應。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論主張在政府管理中資源配置應與管理人員的業績和效果相聯系;在酬金上。強調按業績而不是按傳統的任務來付酬;在對財力和物力的控制上,強調采用根據效果而不是根據投入多少來撥款的預算制度,最終體現對管理效益的關注。
第二,對產出控制的重視。
在這方面,最顯著的變化是用績效和計劃預算取代原有的預算制度。計劃預算是根據機構特定項目來進行資金分配,而且員工也變成了計劃預算的一部分。同時,戰略管理受到政府重視。這就意味著要明確組織使命,并對其能否實現目標有所預期,還要了解組織與環境相適應的程度,組織在該環境中的優勢與不足,以及環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第三。政府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
我們通常都會講,市場失靈使政府不得不介入到市場規則中,同樣,政府也有失靈的時候。而新公共管理就主張用市場的力量來改造政府。在公共部門中引入市場機制,在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公共部門機構之間展開競爭。提高公共物品及服務供給的效率。政府的職能是“掌舵”而不是“劃槳”,政府應該嚴格將管理與具體操作分開,有效的政府并不只是一個會實干的政府,一個會執行的政府,更重要的是一個能夠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治理”的政府。
第四,政府以顧客為目標導向。
對政府機關而言,顧客是指受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行為影響的人,他們對公共管理的滿意與否,決定政府的品質與命運。新公共管理強調政府對顧客的應答性,由此,一個政府官員相應地應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家”,社會公眾則是因向政府納稅而享受政府服務作為回報的“顧客”。政府要以服務對象為顧客,把顧客當作上帝,政府服務應該以顧客之需要或市場的需要來導向。不是由政府管理人員選擇提供者,而是政府管理人員讓公民選擇提供者,給公民以更多的選擇權,讓公民有更多的機會來評價政府工作效果,從而促進政府改善工作,提高其服務質量。
關鍵詞:經濟學原理;公共管理;課程改革
一、《經濟學原理》課程在公共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
《經濟學原理》作為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基礎必修先修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基石地位不容小覷。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更加深入地學習諸如《公共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土地經濟學》、《城市經濟學》、《公共政策學》、《財政學》、《金融學》、《投資學》、《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等后續課程??梢哉f,《經濟學原理》課程教學效果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后續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針對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學生,《經濟學原理》課程應培養學生掌握經濟社會的一般運行規律,強化對公共政策尤其是經濟政策目標的理解、分析和判斷能力,提高運用經濟手段解決現實公共事務問題的能力,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二、《經濟學原理》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優化課程設置?!督洕鷮W原理》的學習需要有一定的數學功底做支持,然而我國公共管理類專業的招生對象主要是文科學生,數學功底較弱,因此建議在課程體系設置上,建議將《經濟學原理》開設在第二學期,學生在學習《經濟學原理》之前應先修讀《高等數學》。同時,教師在《高等數學》課程的講授中應多與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科特點相聯系,增加經濟應用方面的知識。此外教師在講授《經濟學原理》課程時可以給學生指定經濟史方面的課外參考書,便于學生們了解經濟理論產生的歷史背景,這有助于學生對經濟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避免學生在經濟學學習中產生畏懼的心理。(二)整合教學內容。經濟學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雖已經形成了較為系統而完整的理論,但其內容紛繁復雜,分支流派層出不窮,教學中難以面面俱到。教師在授課時應盡量參考國內和國外的教材并在保持其基本知識體系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和培養目標,整合教學內容、重構知識體例、甄選教學案例、創新教學方法。例如,對公共管理類專業本科教學而言,在講解宏觀經濟政策時應引導學生討論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我國政府所出臺的財政、貨幣、產業、人口等各類政策的背景及其影響或意義,促進學生深刻理解其內涵和原理,能運用其靈活分析現實生活中的經濟問題和現象。(三)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運用與改革方面,力求創新,改革常規的以教師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扮演組織者、指導者和答疑者的角色,盡量創新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梢試L試采用以下教學方法:1.多媒體教學,即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結合經濟學教學中出現大量圖表和推導的特點,在運用板書的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PPT的進入退出功能將推導過程和解題步驟動態體現在學生面前。此外,對于當下出現的經濟社會現象以及經濟政策的出臺,通過播放新聞視頻呈現在學生面前,引發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經濟學不僅求是還能致用。2.語言啟發式教學,即教師在講解經濟學術語、理論乃至作業時,切不可自言自語,一氣呵成,而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理解和反饋情況,通過語言啟發和對比分析,層層深入,誘導學生在掌握的知識和理論基礎上,自己主動思考并得出概念和結論。3.沙盤互動式教學法,即教師在講授時,可以嘗試運用沙盤模擬教學將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既有對經濟學理論如何應用現實的探索,又有現場互動演練,突破長期以來經濟學只能理論講授而不能實驗的困境,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踐能力。4.案例教學,即教師有意識地選擇生活中鮮活、形象的經濟學案例,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學生帶入特點經濟事件的“現場”,深入角色,分析案例。案例的選擇可以是與某一知識點緊密聯系的隨堂案例,也可以是在某一章或某幾章的理論系統講授后,有意識選取的綜合性案例。通過案例教學,不僅能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還能提高學生剖析經濟現象、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5.任務驅動式的研討教學,即教師可以就經濟學理論中主流學派出現的觀點碰撞上以及當下的熱點經濟問題上,提前布置學生收集資料,查閱各主流學派的核心觀點,并通過精心設計與組織,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和辯論,形成不同觀點的碰撞交融,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四)改革考核方式。1.加大平時考查的力度。重視對學生平時成績的管理,比如課堂出勤情況、筆記撰寫情況、課堂提問的回答情況、課堂研討的表現情況、案例教學的參與情況,課后任務的完成情況等。通過量化指標加強對平時表現的過程管理與考核,而非“一考定乾坤”,促使學生注重學習的過程,提高學習的興趣,養成主動學習、及時學習的良好習慣。只有堅持從平時成績抓起,才能客觀公正地檢查學生對課程知識和理論的掌握情況。2.組織小組案例討論、實踐調查。可以將小組案例討論的工作成果或學生的實踐調查報告作為平時成績,按比例納入總評。而期末考試則可采取更為靈活的形式,比如,根據經濟學領域內的某個熱點展開深度論述,收集、整理、匯總當下專家學者的觀點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見解等,這能很好地檢查學生平時的讀書情況以及知識積累的廣度和深度。
參考文獻:
[1]張艷.應用型本科院校《西方經濟學》課程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20):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