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31 15:16: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智能交通研究現狀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摘 要:近年來,智能交通系統及其標準化建設成為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事項。從標準制修訂分布、標準化技術組織、標準推廣實施等方面分析了我國智能交通標準化現狀,并從頂層規劃、專業機構職能、企業主體地位等角度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智能交通 標準化 標準
智能交通系統(its)又稱智能運輸系統,是在較完善的交通基礎設施之上,通過應用先進的信息、通信、計算機、自動控制和系統集成等技術,加強載運工具、載體和用戶之間的聯系,提高交通系統運行的有序性和可控性,實現提高運行效率、減少事故、降低污染,建立一個高效、便捷、安全、環保、舒適的綜合交通體系。近年來,智能交通系統及其標準化建設日益受到重視,《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智能交通”、“加強智能交通技術標準制修訂”等要求,并將以“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重大科技研發專項、信息化示范試點工程、節能減排示范推廣工程、重點實驗室建設等為抓手,顯著提升我國智能交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2012-2020年智能交通發展戰略》更是國內第一部通過政府文件形式出臺的智能交通發展戰略,其中也明確將標準化作為四大戰略目標之一,提出應用導向、加快智能交通標準化建設的新要求。標準化建設已成為智能交通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我國智能交通產業發展概況
我國在交通運輸和管理中應用電子信息技術的工作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開始跟蹤國際上智能交通運輸系統的發展,并通過召開國際性研討會、成立試驗室和研究中心等方式,加強國際技術交流,不斷提高its 技術研究水平。目前,國內智能交通企業約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監控、高速公路收費、gps、地理信息和系統集成等環節,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深圳和濟南等是智能交通發展較好的幾個重點城市。但從總體上看,我國智能交通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著參與企業眾多、品牌雜亂、企業規模小、成立時間短、競爭力弱、產品和服務的性價比低、顧客滿意度低等問題,且主要依靠重大示范項目的推動。例如,“十五”期間,在國家科技攻關計劃中安排了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開發和示范工程、現代中心城市交通運輸與管理關鍵技術研究等項目,確定了我國10個智能交通系統示范城市;在產業化項目中安排了衛星導航應用產業化專項、汽車電子產業化專項和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等重大項目,促進了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從技術研究到工程示范應用的全國開展,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已成為各地交通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十一五”期間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國家綜合智能交通技術集成應用示范取得重大進展,其中北京奧運智能交通管理與服務綜合系統、上海世博智能交通技術綜合集成系統、廣州亞運智能交通綜合信息平臺系統和國家高速公路聯網不停車收費和服務系統為近年來我國舉辦的大型國際活動提供了智能化交通管理和出行服務技術支撐。
二、我國智能交通標準化現狀
據統計,截至2012年12月,我國智能交通相關現行國家標準共計148項,且全部為推薦性國家標準。其范圍包括術語與定義、基礎信息編碼及表述、數字地圖及定位、專用通信、信息服務、交通與緊急事件管理、電子收費、綜合運輸及運輸管理、車輛輔助駕駛與自動公路等,形成了以分系統標準為主體,以通用標準為配套的智能交通標準體系。
(一)標準制修訂分布情況
共有148家單位以第一起草單位身份參加了智能交通相關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其中國家級單位起草129項標準,占比87.16%,北京、廣東、湖北、遼寧、江蘇、陜西、山東各省緊隨其后(見表1)。
數據來源:根據“浙江省標準信息與質量安全公共科技創新服務平臺”(spsp.gov.cn)中的相關數據整理獲得。
(二)標準化技術組織發展情況
標準化技術組織一般包括專業技術委員會(tc)、分技術委員會(sc)和直屬工作組(直屬wg),是制定和維護標準的主要力量。對一個省份或地區而言,其在全國標準化技術組織的影響力直接決定了該地區參與國家標準制修訂的能力。
截至2012年12月,我國與智能交通直接相關的已成立的標準化技術組織有全國智能運輸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its標委會)、全國電子業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交通工程設施(公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4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其中,its標委會承擔智能交通標準制修訂的主要任務,從事全國性智能運輸系統標準化的技術工作組織,負責智能運輸系統領域的標準化技術歸口工作。
自成立以來,its標委會已經開展了大量的標準制定工作,如正式頒布27 項、報批11 項、審查6 項、送審稿2 項、征求意見稿24 項等,并針對“十二五”期間重點發展的交通信息行業集中推出13 項標準征求意見。內容涵蓋智能交通系統的通用術語、數據字典要求、體系架構及服務等,道路交通信息采集、電子收費系統、專用短程通信技術、交通管理信息屬性分類與編碼、道路信息及控制系統等。在研的國家標準包括道路交通信息服務系列標準等。在組織結構上,its標委會下設3個工作組,分別為聯網電子收費工作組、交通信息工作組、先進交通管理工作組。
(三)標準推廣實施情況
1.標齡
標準應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地制修訂完善。據統計,2008-2012年是我國智能交通標準制修訂的高峰段,所制訂和修訂的主要智能交通標準數和相關標準數分別達52和113項,占比分別為84%和76%。截至2012年12月,148項智能交通相關國家標準的平均標齡4.9年。其中,標齡大于等于10年的標準有17項,占比11.5%;標齡小于等于5年的標準有102項,占比70%。由此可見,我國智能交通的國家標準更新速度還是比較及時的,但部分國家標準的標齡已明顯偏高,今后需加強這類標準的復審和制修訂工作。
2.標準采標情況
主要智能交通國家標準采標統計如表2所示,62項主要智能交通國家標準中有30項采用國際標準,占比48.4%。其中等同采用為18項,占比29.0%;修改采用為4項,占比6.5%;非等效采用為5項,占比8.1%。其主要采標來源為iso標準,共27項,占所有采標類型的90%。
數據來源:根據“浙江省標準信息與質量安全公共科技創新服務平臺”(spsp.gov.cn)中的相關數據整理獲得。
智能交通相關國家標準采標統計如表3所示,148項智能交通相關國家標準中有52項采用國際標準,占比35.1%。其中等同采用為33項,占比22.3%
;修改采用為10項,占比6.8%;非等效采用為10項,占比6.8%。其主要采標來源為iso標準,共49項,占所有采標類型的94.2%。
數據來源:根據“浙江省標準信息與質量安全公共科技創新服務平臺”(spsp.gov.cn)中的相關數據整理獲得。
從以上數據分析可以發現,我國主要智能交通國家標準的采標率是比較高的,接近50%,且主要采標都來自iso標準。
三、對策思考
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先于行業統一標準的推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地區的智能交通系統標準不統一,自成體系,形成了許多信息孤島,這顯然不利于智能交通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又對智能交通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借鑒國外發達國家智能交通發展經驗,從頂層規劃、專業機構職能、企業主體地位等角度提出以下對策。
(一)頂層制定智能交通行業標準戰略規劃,為行業發展提供導向
建議結合我國交通、城市規劃等部門的相關發展規劃,并整合現有標準體系,制訂《智能交通標準化發展戰略》,系統規劃,出臺短期、中期和長期相結合的標準戰略。同時,建議將智能交通行業標準戰略作為省級地區技術標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發揮各級標準化技術組織職能,爭取標準話語權
一方面,要繼續利用好its標委會等現有標準化技術組織,充分發揮標準化技術組織在智能交通標準的組織制定、推動實施、效益評估、信息溝通等標準化公共服務工作方面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國家相關部門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協調統籌、引導扶持有條件的省份積極成立或承擔相應的標準化技術組織,更大范圍地爭取標準話語權。
(三)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發揮企業在標準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鼓勵以企業為主體實現標準研發創新,研究制定推動企業研究智能交通技術標準的配套政策,在科研經費安排、工程項目招標活動、行業規劃等方面對重視標準化工作的企業給予政策扶持,鼓勵企業加大標準化工作的自我投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協會為紐帶,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為支撐,政府組織為支持,全方位系統化的標準化推進體系與工作機制。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城市交通;智能交通;交通管理;電子警察系統
0引言
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包括信息傳輸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和傳感器技術,是將上述技術進行融合應用于道路交通管理系統而成立的交通運輸系統,具有實時、精確和高效的特性。系統能夠將各種技術和信號采集方法獲取大量交通狀況信息,通過獲取信息情況進行分析形成完整有效的交通控制方案,同時將控制方案通過交通信號燈出去,使得當前道路信息和交通管理方案被交通控制設備、人員和道路司機獲得,大大提高了交通運輸系統的運輸和管理效率。智能交通系統最早研究開始于上世紀60年代,以美國、日本和德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以解決城市道路交通擁堵問題。如美國聯邦公路署針對美國當時的交通基礎設施特點和實際路網建設情況,建立起領先世界的車輛智能管理系統,對于公交信息進行提示、電子收費系統和交通需求管理系統,充分利用GIS技術和GPS技術實現對于城市交通通行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相對于國外的交通管理系統建設,我國已經開始初步建設。例如,作為我國首批智能交通示范城市之一的廣州,經過多年研究,交通信息應用平臺、物流數據平臺等已經完成初步框架,能夠實現數據的采集、分類、有效存儲和查詢等工作。總體而言,我國智能交通管理系統仍然處于初級階段,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
1城市交通管理系統發展現狀
根據調查分析,我國當前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建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參考發達國家建設情況和我國城市交通發展現狀,我國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發展存在如下問題:(1)城市道路建設與城市發展不匹配,對于城市日益增加的人口和機動車難以承受,造成城市交通擁擠、堵塞情況日益嚴重。(2)道路網絡發展不完善,規劃缺乏長遠眼光,造成當前道路功能不明確,道路監管力度不夠,嚴重影響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路網整體功能的發揮。(3)城市交通混合特征嚴重,如行人、自行車、機動車和電動車等混合現象較為嚴重,同時機動車占用人行道、電動車占用機動車道等現象時有發生,對于道路交通的安全通行帶來較大的壓力。(4)交通安全配套設施不完善?;谖覈ㄔO初期的基礎較差,當前對于道路建設的重視力度較大,對于配套安全設施的重視力度不夠,造成當前交通標志建設、交通標線和標志不規范,或者被行道樹影響較為嚴重。(4)交通安全配套設施不完善。重視道路建設、輕視配套安全設施,交通標志建設、交通標線、標志不規范,或者被行道樹遮擋等情況嚴重。(5)公交優先策略執行不夠徹底。當前,城市公交覆蓋不夠全面,造成市民具有一定的排斥情緒,同時部分地方公交優先策略無法得到實施和保障,無法實現公交的大運量功能。
2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概況
根據我國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發展情況,當前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2.1智能交通監控系統
智能交通監控系統應用于城市交通管理中,主要是為了保證交通順暢,通過監控系統了解監視區域車輛排隊、堵塞和信號燈等交通情況,及時采取措施疏導交通。根據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組成,能夠實現道路交通情況的實時監控和指導。根據智能監控系統能夠識別道路肇事情況的過程,可以給民警提供道路事故發生過程。
2.2城市交通流誘導系統
對于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城市交通誘導為當前應用的重點,首先需要對于車輛進行定位分析,然后對于車輛行駛路線進行誘導和路線的規劃,適時解決重要路段和交叉口擁擠情況,為道路交通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路線,提高交通效率。根據實際情況需要,交通誘導系統包括交通信息控制中心、通信系統和交通誘導信息系統。交通信息控制中心能夠實現道路現狀、交通流量、交通流速、道路占有率等信息的采集,然后對于信息進行處理,根據數據庫存儲分析進行交通信息的誘導控制。
2.3電子警察系統
對于智能交通管理系統,電子警察系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是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對于監控區域內車輛進行實時記錄,具體技術包括信心網絡通信、遠程數據監控和視頻檢測。電子警察系統主要是安裝在交叉路口和路段上,對于交通違章行為和事故情況進行自動檢測和記錄,將檢測系統返回到公安部門,然后進行分析處理,實現對于交通違法和肇事者的有效管理。
2.4智能公交管理系統
智能公交管理系統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能夠調動公交、有效準確進行排班,實現對于公交車輛的利用率和行駛速度,減輕道路擁堵現狀。系統能夠提高公交企業的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對于公眾而言是能夠承受更為完善的服務。根據實際需要,公交車輛智能管理系統包括公交車輛智能調度系統、公交調度的車輛監控系統和公交電子站牌。實現對于公交車輛從出站、運行和乘客上下車都進行實時監控,優化車輛配置和投放,大大提高車輛運輸效率和出行體驗。
2.5突發事件響應系統
除了上述常用功能外,突發事件響應系統也是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報警系統、快速救援系統及事故管理系統。如果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和區域治安事件能夠實現報警的實時化和自動化,提高應急效率,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的危險程度和發生頻率。
3智能交通管理在城市交通中的應用設計
根據上一節對于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概念和組成,當前主要應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
隨著RFID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使得當前不停車收費系統得到廣泛使用,當前應用較為廣泛的ETC收費系統能夠大大提高通行效率,降低道路堵塞程度和擁堵事件。其次是ETC的使用,能夠大大降低交通管理成本,傳統的人工收費系統被代替,降低人工成本。
3.2城市交通調度管理系統(TMS)
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另外一種應用為城市交通調度管理系統,為了提高對于車輛管理的效率,進而提高智能交通管理效率。TMS系統能夠通過技術對于交通信息進行搜集和處理,實現對于信息搜集和處理的有效性,能夠實現車輛管理和路線規劃的最優化,在緩解交通壓力的同時也減少了資源浪費。
3.3電子注冊管理(EVR)
針對當前交通部門的管理難題,EVR能夠對車輛進行追蹤和智能化管理。EVR系統的應用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具體如下所示:(1)EVR技術的應用縮短了車輛登記時間,同時賦予車輛一個固定身份證,使得車輛能夠被全球追蹤,不僅保證車輛安全,同時對于車輛安全運輸提供保障。(2)EVR技術的應用改善了交通管理部門的工作環境,能夠實現對于車輛的不接觸管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4結語
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應用對城市交通的順暢起到了較大的保障作用?;诔鞘兄悄芙煌ㄏ到y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整合社會資源和交通信息的智能化建設和管理提供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具有較為重要的實際意義。智能交通系統的應用,對于城市建設的合理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關鍵性和實質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林闖.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現代經濟信息,2015(24):281-282.
[2]王鵬.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4.
[3]劉緒啟.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設計流程淺談[J].中國交通信息化,2009(10):144-145.
[4]何晶,沈曉權.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設計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11)
[5]李淼.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方案研究與設計[J].數字化用戶,2017,23(25).
關鍵詞:智能交通 系統 發展 狀況 對策
智能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是運用先進的計算機、通信、人工智能和傳感器方向的成果,結合車輛、行人和道路,進行控制交通局面的系統。它可以通過GPS/GIS、廣播、信息等主動手段掌握當前的交通狀況,對道路交口進行管理,根據車輛傳感器、視頻攝像機等設備隨時了解情況,通過交通信號和信息,及時進行調整,使整個交通系統的運行暢通,能力達到最大。
一、智能交通發展的現狀
智能運輸系統ITS是各個國家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的高新技術應用研究。日本、美國、歐洲是世界上三大研究中心。
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首先對汽車交通綜合控制系統的研究,是智能運輸系統進行最早研究的國家,并且ITS實用程度覆蓋全國,投入四百萬臺汽車導航儀,其中120萬臺可接收信息,建立了對于交通控制、信息服務完備的綜合體系,成為實用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美國對于智能交通系統開展比較晚, 1991年,美國對于ITS進行投資,由于投入研究資金多,在4年后就確立了100多項研究項目,并成立了專門的ITS研發組織;1997年美國對ITS投資7億美元,1年后,當時的總統簽署了“面向21世紀運輸權益法案(Transportation Equity Act of the 21th Century)”的法案,為美國公路交通系統的研究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投資。政府在6個財政年度共計撥款2000多億美元,相當一部分都用ITS的進一步研發中。
歐洲針對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采取一體化措施,即由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出資進行ITS研究,其中著名的ITS項目包括DRIVE工程,它是世界上目前規模最大的研究合作計劃,包括十二個國家,七百多個企業參與,總投資金額達到五億歐元。
發達國家對智能運輸系統的研究許多國家都投入了巨大資源,繼航空航天、軍事領域之后,ITS成為高新技術應用最多的領域。
我國在智能交通系統研究領域發展比較晚,在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對研究計劃重點開展。各個發達大城市從國外引進先進的交通控制和監控系統,同時國家也加大力度對智能交通系統進行自主研發。比如上海交大與當地交警隊合作開發的SUATS系統,國家科委、計委開發的HT-UTCS實時自適應城市交通控制系統。1998年交通部成立了ISO/TC204中國委員會,正在進行智能運輸系統標準體系框架的研究,為實現暢通的城市交通智能控制,目前已經推廣到全國上百個城市。
二、智能交通系統建設的意義
交通運輸對于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是交通擁擠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是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由于公路行車限速和交通擁堵,汽車速度過慢會增加尾氣排放,污染環境使得空氣質量下降,同時也會造成經濟損失。為了利用現有資源,使得交通運輸發揮最大的效用,需要加大對智能交通系統研發的力度。
公路交通系統相對其他具有直達、機動性好、速度快的優點,成為各城市之間短途運輸的主要方式。公路智能交通運輸工程需要解決運輸裝備的利用率并且減少交通故障。綜合運用計算機、通信、智能控制、GPS和GIS技術,應用于我國公路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加快基礎建設,達到提高交通系統的能力。
三、中國發展ITS的主導思想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發展智能交通運輸系統在條件上比較欠缺。面對經濟發展和資源限制的壓力下,我國應該借鑒國外發展ITS的經驗,根據我國現有的城市結構、交通布局和路網結構,立足我國這種混合交通的實際特點,結合中國國情制定ITS發展戰略,并研究發展ITS框架流程,推動我國ITS產業。中國ITS的發展需要管理體制和模式的變革,交通管理的發展趨勢是管理設施現代化的,需要利用一切網路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進行高效化和社會化的集約管理,這種方式將影響中國ITS的發展道路。
四、發展中國智能運輸系統的對策
雖然和發達國家存在著一定的距離,中國交通運輸的發展還是穩步進行。對于城市客運和貨運及其周轉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各種交通方式應運而生,交通運輸技術裝備提高,使得在完成運輸量的同時,提供了質量,公路交通運輸是交通運輸中最主要的部分,而且市場從賣方向買方過渡。對于中國發展智能運輸系統,需要做一些工作:
加強ITS基礎理論的研究工作,打好ITS發展基礎
雖然各個國家都在開發實施ITS,但對ITS的理論還不夠完善。我國還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在細致研究各國經驗的同時,深入加強國際間對于ITS的交流,并且結合中國自身的特點,進行理論研究,為中國的ITS發展打好基礎,不會成為別國的試驗場。
2、建立ITS協調組織機構
目前中國交通運輸系統條塊分割嚴重,沒有良好的組織,民航、鐵路、公路公安、建設等部門管理分散,只顧各自ITS發展,沒有科學有效的結合,這勢必會造成研究上的重復、資金上的浪費等嚴重問題。為此,我國需要制定一個統一的發展目標和戰略,類似日本、美國和歐洲的一些組織,特別制定關于ITS發展的整體規劃和相應的技術規范,由國家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參與的組織。使得ITS項目技術和產品具有一定的標準,可以兼容、并且通用、互換,這樣對于各地政府的管理,可以有利地進行統一調控分配,以減少局部利益的沖突和有限資源的浪費。
3、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由于資源緊張、資金不足,我國的ITS項目未能達到標準化,研究部門沒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對于公路交通系統的運營管理、車輛安全控制系統及物流系統和城市交通管理有很多不均衡的地方。由于全國各城市發展的不平衡性,交通運輸系統的需要也不同,應該根據資源分布、生產力布局及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對于ITS市場進行有的放矢的投資。
4、注重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智能交通;城市擁堵;發展方向;方法措施
中圖分類號: U491.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智能交通的定義及受關注程度
什么是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簡稱ITS)是未來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它是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集成運用于整個地面交通管理系統而建立的一種在大范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ITS可以有效地利用現有交通設施、減少環境污染和交通負荷、提高運輸效率、保證交通安全,因而,日益受到各國的重視。
2為什么智能交通如此受關注
智能交通可以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出行時周圍的環境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經濟發展了,不少老百姓也開上了小汽車,汽車就相當普遍的進入了千家萬戶,隨即“堵車”日漸成為普遍現象,給我的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之處。智能交通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并且利用現有交通資源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同時提高交通便捷水平和安全性。當然,只有智能交通建立在城市現有交通服務設施及基礎設施之上,才能有效發揮出它的作用。
以大型活動的交通智能管理為例,“十一五”期間,我國舉辦了奧運會、世博會和亞運會等大型活動,北京、上海、廣州都圍繞大型國際活動的交通管理和服務,開發和集成應用了各種為交通管理和出行服務的智能化技術,建成了大規模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和交通信息服務系統。例如,奧運會期間北京市的公安交通管理系統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獲得了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獎。智能交通系統在這些大型活動中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保證了活動期間的交通通暢,也為未來城市交通的發展和出行服務的升級提供了支撐。
同時,以交通信息服務為重點的智能交通也已逐步走進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讓人們在日常的出行中更加便捷、安全?;跀底值貓D和GPS的靜態車載導航已走入千家萬戶,基于動態交通信息的動態車載導航也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城市取得了初步應用,今后人們出行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時間和方式,減少交通出行的時間。
此外,其他形式的交通信息服務也都在積極探索和應用,例如交通運輸部建立了服務于全國的公路信息服務和公路氣象服務體系,北京、上海建立了基于路側可變信息板的動態交通引導系統,廣州市建立了集成各種交通信息源的、具備多種媒體服務方式的綜合交通信息服務平臺。這些都為緩解交通擁堵帶來了新的希望。
二、智能交通系統在城市中的作用
目前智能交通可以堪稱為世界交通運輸發展的熱點與前沿,它依托于現有的交通運載工具及基礎設施,通過對現代信息、通信、控制等技術的集成應用,把構建安全、高效、便捷、綠色的交通運輸體系作為目標,充分為公眾出行和貨物運輸多樣化服務,是現代交通運輸業的重要標志。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人口不斷增加、汽車的數量持續猛增,現有路網通行能力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導致交通擁擠現象日趨嚴重,擺在世界各國眼前的問題也就產生了,交通事故、能源消耗、交通污染等問題所造成的損失成為面臨和必須解決的。智能交通系統(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變革了傳統交通系統,提升交通系統的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和集成化,從而保障人、車、路與環境之間的相互融合,進而提高交通系統的使用效率、機動性、安全性、可達性、經濟性,降低能耗并且保護了生態環境。解決這些問題,智能化的交通系統被國際上認為是根本途徑,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政府、專家、學者等的重視和廣泛應用。
智能交通系統在城市中的作用主要體現為3方面:
(1)為城市安全及交通管理服務。比如交通監控、電子警察、卡口、交通信號控制、智能公共交通等。
(2)為廣大出行者服務,比如采集和誘導交通信息,智能公共交通、停車誘導等。
(3)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敏感地區的擁堵問題。
(4)為規劃、管理等提供決策支持,如交通數據采集、綜合交通信息平臺等。
三、智能交通緩解城市擁堵問題的方法措施
1.要不斷發展城市智能公共交通技術。從世界范圍來看,解決城市擁堵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強公共交通發展,我們要把建設“公交都市”作為發展目標,以公交引導城市土地開發和布局發展。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盡量要求實施公交投資優先、公交專道建設、公交財政補貼、合理限制小汽車、發展快速公交系統(BRT)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同時,進一步研究及推廣公交運營智能化調度與安全保障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應急保障技術、城市公共交通多源客流數據采集、融合分析以及線網優化的關鍵技術、IC卡數據分析技術等智能公共交通技術,推動公共交通的智能發展。
2.要著重落實城市綜合樞紐信息化。隨著城市交通多元化的發展,客運樞紐環節在交通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因此,要為綜合客運樞紐運營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建立以綜合客運樞紐為依托的樞紐智能化管理與服務系統,為廣大群眾在使用不同交通方式時在樞紐的換乘和購票方面提供便利服務,包括樞紐運行信息采集、智能化換乘組織調度、換乘信息服務系統等。
3.要加大對城市路網控制引導與出行服務系統及城市交通擁堵自動收費技術的研究。隨著國民生活水平質量的提高,機動車的數輛也日益增多,人們合理出行要通過行政和市場雙重手段來引導。要研究城市交通擁堵自動收費技術,分析評價該項技術在現實應用中的可操作性,用此方法有效控制交通流量。加強城市道路交通區域間的協調控制技術、快速路交通控制等的研究,可以通過對旅行時間預測以及出行相關信息的來引導城市居民出行和泊車,以此緩解交通擁堵問題。
四、智能交通的發展方向
目前,智能交通主要應用于我國三大領域:
1、公路交通信息化,包括高速公路建設、省級國道公路建設
公路交通領域項目中主要集中滿足在公路收費領域,其中又以軟件為主。公路收費項目分為兩部分,計重收費系統和聯網收費軟件。聯網不停車收費(IETC)將會成為未來高速公路收費的主要形式。
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務信息化
如何兼容和整合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務信息化是當前主要問題,因此,綜合性的信息平臺應用也就成為這一領域的熱點。除了城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也存在一些縱向的比較有前景的應用系統。
3、城市公交信息化
當前我國的公交系統信息化應用依舊落后,智能公交的調度系統在國內來說基本處于空白階段,但這也是方案商可以重點發展的領域。然而在地域分布上,國內一些城市特別是南方沿海地區很重視智能交通的發展。
從國家未來的發展規劃上來看,會加大力度發展城市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方面。首先將在50個左右的大城市推廣交通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提供交通信息查詢、交通誘導等服務;在200個以上的城市發展城市智能控制信號系統,形成智能化的交通指揮系統;在100以上的大城市推進大城市公共交通區域調度和相應的系統的建設,加大電子化票務的建設與應用。隨著城市交通問題的日益發展,城市交通綜合信息平臺、全球定位與車載導航系統、城市公共交通車輛以及出租車的車輛指揮與調度系統、城市綜合應急系統都將迎來較大的發展機遇。
總而言之,未來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將表現為綜合化、多部門驅動型的發展模式。由于將來城市智能交通體系的發展會越來越多的涉及到相關的市民、公安交通管理、交通部門車輛管理、通信、城市建設等相關部門工作,這也注定了未來城市智能交通的發展過程趨勢必然將是一個涉及以交通與公安為主的多部門驅動的發展過程。
五、結束語
智能交通管理,既關系到城市整體規劃建設,也直接關系到每一個人的正常生活,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著智能交通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出行將更加便捷、更加愉悅,智能交通將讓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關于進一步推進緩解首都交通擁堵工作意見》
《中國智能交通》
《電訊技術》2012.04期
Abstract: Along with urbanization of our city, especially in large urban population and the rapid growth triggers a sequence of the city's population, "the expansion, traffic jams and pollution, shortage of resources, the city of poverty, serious constraints to the c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indering our economy, rapid and sound growth. One of city traffic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outstanding, an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city development and cities,traffic situation analysis of our city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ITS) the need and made our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in the city of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關鍵詞: 智能交通系統;城市交通;發展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city transportation;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27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3-0303-02
0 引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長與機動車輛的急增給我國城市及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一序列的問題,其中城市交通問題表現尤為突出,造成了城市交通擁擠、交通事故頻發、能源浪費等嚴重后果,嚴重制約了我國城市及社會的發展。如今交通問題在世界各國得到了普遍的重視。隨著交通擁堵問題的日益嚴重,智能交通系統(ITS)已成為未來全球道路交通的發展趨勢和現代化城市的先進標志。其研究的核心,是針對日益嚴重的交通需求和交通資源的壓力,采用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對傳統道路交通網絡進行深入的改造,以提高城市交通路網的使用效率,緩解城市交通問題并且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我國智能交通建設的起點低,目前越來越成為制約城市發展乃至經濟發展的瓶頸,如何發展建設我國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統,成為我們從事交通事業研究人員的重要課題。
1 我國城市發展的特點及城市交通現狀
1.1 我國城市發展的特點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1 城市的數量不斷增長與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 我國城市數量不斷增長,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城市655個,比1980年的223個多418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增長到45.68%,我國百萬人口以上特大型城市也由1949年的10個上升到2008年的118個。以此同時,我國城市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一些城市在原來老城區、主城區的基礎上撤縣為區或新建新的城區。如西安市撤銷周邊的臨潼縣、長安縣為臨潼區、長安區,并規劃新建涇渭新區和灃渭新區,其城市規模與原來規模相比大大的提高了。
1.1.2 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已經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重心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資料顯示,我國30多個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以7.6%的城市人口占有1/4的國民收入,中國工業產值的1/4在大城市中,社會商品零售額的1/4通過大城市實現,而實現這些人員流動和物資交換的主要載體是城市交通。
1.1.3 城市作為區域交通的樞紐作用日益明顯 城市交通運輸量在全國交通中占了很大比重。城市負擔著大量的客貨運輸、換乘、換裝、中轉、集散任務,突出表現為出入通和過境車輛的增加,嚴重地沖擊著城市內部交通運輸。
1.2 我國城市交通現狀
1.2.1 道路容量嚴重不足,不能滿足城市居民出行與貨物流通的需要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人均道路面積一直處于低水平狀態,只是近十五年來才開始有較快發展,人均面積由2003年的6.6平方米上升到2008年的12.21平方米。盡管增長幅度較快,但仍趕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長速度。目前我國有許多城市尤其是百萬以上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致使城市有些路段終日繁忙,交通擁擠現象嚴重。
1.2.2 公共交通發展滯后,缺乏大運量、快速交通系統,城市交通結構嚴重失衡 隨著我國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需求大增,而現有的公共交通發展滯后,至今,我國許多大城市公共交通還主要靠公共汽車一種方式,而建成地鐵的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廣州、深圳、沈陽等城市,尚未形成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綜合運輸客運體系。。雖然城市的公交運力也在逐年增大,但是由于城市交通擁堵現象時常發生,中心城區公交車輛的平均速度降到了10公里/小時,不能滿足城市居民出行的需要。低水平的公共汽車服務必然導致私人交通的進一步增長和公共汽車的進一步萎縮,使城市交通陷入困境。
1.2.3 汽車增長速度過快 近8年來,我國汽車產業步入了高速發展的軌道,我國國產汽車年產銷量連創新高。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國產汽車產銷1379.1萬輛和1364.48萬輛,同比增長48.30%和46.15%,躍居世界第一;2010年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達1826萬和1806萬輛,蟬聯全球第一,同比分別增長32.44%、32.37%。由此帶來了我國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而我國現有城市路網密度低、干道間距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亂,屬于低速的交通系統,難以適應現代汽車交通的需要,阻礙著汽車化在城市的實現。
1.2.4 城市中心城區停車位建設和管理落后 汽車數量的急劇增長必然要求有配套的停車位資源,而我國許多城市中心城區停車位建設和管理落后。北京機動車保有量現已突破400萬輛,但僅有130萬個經營性停車位。在青島市市區目前是每8輛車爭奪1個停車位,鄭州市區則是每11輛車爭1個車位,“停車難”加劇了城市交通擁堵和事故發生。
1.2.5 交通管理技術水平低下 由于歷史、認識及資金方面的原因,我國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現代化設施較少,交通管理技術水平低下。以我國北京與日本東京比較,兩市都有一個交通管制中心,但北京交通控制中心控制的交叉口數只有東京的3%,人行天橋是東京的4.8%,地下人行道只是東京的5%,每公里交通標志只有東京的15%。北京在全國城市中交通管理設施算是最好的,其它城市更可見一斑。由于設施明顯不足,管理疏漏不少,常常出現行人搶燈過十字路口、私家車隨意調頭等現象,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
1.2.6 城市的交通建設與管理涉及多部門的合作與協調,缺乏整體的交通發展戰略 城市交通建設與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城市的電力、通信、市政等多個部門,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應的平衡,還要考慮土地和財力的可能,是一項決策性很強的工作。當前出現的城市交通問題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學的整體交通戰略和規劃,治理工作往往顧此失彼,前后失調,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有些城市如西安多個部門進行各類道路圍擋施工導致交通擁堵,全市共有電力、自來水、熱力、通信、市政道路改造,地鐵一、二號線挖占,三號線圍擋勘察,以及太華路、朱雀路自來水工程等因開挖占道面積大、工期長,嚴重影響城市路網整體效能,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拉鏈路”,修了挖,挖了修,城市路網系統缺乏整體統一的規劃。
2 智能交通系統(ITS)是解決我國城市交通問題的有效手段
2.1 智能交通系統(ITS)的引進 智能交通系統(Intelligence Transport System,簡稱ITS)最初是上個世紀60年代在美國提出的,從80年代開始,智能交通開始在美國、日本和歐洲推行。我國ITS的發展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進行的城市交通信號控制試驗研究,但真正迅速發展起來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交通部門開始研究ITS發展戰略和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電子數據交換等在交通中的應用。ITS是以關鍵理論研究為前提,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電子控制技術及計算機處理技術等多種高新技術綜合有效地運用于地面交通運輸體系,從而建立起一種實時、準確、高效的交通運輸系統;是現代地面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的方向,是交通運輸進入信息時代的重要標志。
當前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加強道路建設,增加道路交通容量、完善道路交通網絡;另一種則是發展智能交通系統,通過先進技術提高現有道路交通網絡運行效率,從而達到緩解交通擁擠、減少交通事故、節省能源、減輕環境污染的目的。在現有土地資源等條件制約下,城市道路不能無限增長。因此,ITS就成為國際公認解決道路交通問題的最佳途徑。
2.2 ITS成熟技術對城市交通改善的作用 我國的智能交通系統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某些領域做了許多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國智能交通系統研究已具備了技術基礎、國家政策支持和頗具潛力的市場需求。我國交通運輸界和政府部門已經認識到開展智能交通系統研發的重要性。國家科技部、交通部等部門及相關高等院??蒲性核_展了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對我國城市交通改善的作用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2.2.1 提高城市路網通行能力,緩解交通擁堵 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統中,借助路況監控設備對路網交通狀況進行實時監控,依靠人工智能,控制中心將路網信息進行整合處理,提出整個網絡的優化運行方案,改善交通擁擠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網的通行能力,使城市交通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公眾可以通過網絡、廣播、城市露天實時交通液晶顯示屏等信息終端獲取所需信息,選取合適的交通工具和出行路線,以避開交通高峰期。機動車駕駛員則利用導航系統、廣播等,接收前方交通狀況信息,根據引導信息選擇行車路線,避開交通繁忙的路段,從而大幅度提高路網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2.2.2 提高行車安全性,降低事故發生率 通過智能巡航系統為駕駛員提供包括信息、警告、操作支持等在內的服務,以幫助駕駛員及時發現危險情況并做出反應,從而提高機動車駕駛員行車安全性,減少交通事故;而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利用應急管理系統也能夠迅速地處理,保證城市道路暢通。據專家估算,采用ITS,在今后20年內使交通擁擠降低20%,延誤損失減少10%~25%,行車時間縮短15%~40%,交通事故發生率降低50%~80%,每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可減少30%~70%。
2.2.3 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通過ITS為用戶提供實時、準確、高效的交通信息服務,基礎建設與管理部門、貨客運部門、交管部門、普通消費者和相應團體等將會做出科學的判斷并采取相應措施,從而最終實現減少交通事故,提高路網通行能力和效率,降低環境負面影響。如運輸管理部門借助GPS、城市道路交通監控系統等設備可隨時掌握車輛的運行狀況,進行高效、科學的調度管理與運力調配;具有道路障礙自動識別、自動報警、自動轉向、自動保持安全車距、車速和巡航控制等功能的智能汽車將能夠及時為司機提供駕駛輔助信息,并可自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從而極大提高行車安全性。
3 我國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發展的建議
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發展不僅取決于關鍵技術的突破,而且與道路設施建設、政府的支持力度、市場化機制的建立以及人才培養都有直接的關系。
3.1 加強國家對發展智能交通的管理和指導 在現行的體制機制條件下,國家城市建設主管部門應制定城市智能交通系通發展政策或指導性意見,引導城市政府研究制定本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發展綱要或行動計劃,在統一的行動綱領指導下,實現多部門聯合運作,共同促進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
3.2 科學規劃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統 制訂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發展規劃,統籌協調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發展,在規劃中確定智能交通系統的功能定位,確定各子系統結構及其相互關系,建立多元化、綜合性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統??茖W合理地確定城市道路用地規模,城市道路網絡布局,建立城市交通基礎信息數據庫,以及中長期交通分析模型。將電子地圖、GIS、交通模擬、交通信息采集等技術和產品,逐步應用到城市交通的調查、分析、規劃編制之中。
3.3 增加政府財政投入及相關優惠政策支持,加大對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投入 智能交通體系的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及建設投入巨大,政府部門應給予相關優惠政策,增加對其投入,使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有一個高的起點,促使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產業化的快速發展。同時,為了保障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建議國家在相應的研究計劃中列專項予以長期支持。同時充分調動企業的廣泛參與,積極開展相關產品和系統的開發研制,以需求促市場,以市場帶產品。
3.4 加強智能交通系統所需人才和后備力量的培養 智能交通系統是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專業,綜合了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電子技術、交通管理等學科知識,培養高素質的交通技術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勢在必行。政府部門應采取多種有效措施,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培養從事與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研究的跨學科綜合性人才,加快城市交通領域的國家科研中心的建設,為人才培養創造優異的環境。
3.5 因地制宜推動城市智能交通系統建設 我國地域廣闊,同時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非常顯著。因此,要針對我國不同城市的情況,因地制宜,研發適合我國國情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相關技術和智能交通系統,避免盲目照搬國外成果,推動我國城市交通系統建設。
4 結語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與城市的不斷發展,對交通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發展我國城市智能交通系統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實現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杜宏川.我國智能交通系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吉林交通科技.2009(1):60-63.
[2]胡大偉.智能運輸系統(ITS)的發展與對策.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學報.2000(1):66-69.
關鍵詞:智能交通 ARM7 監控系統 電子警察
中圖分類號:C913文獻標識碼: A
1 引言
交通安全問題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關系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據統計,2012年我國共查處超速行駛9000多萬起,因超速行駛造成的事故致7000多人死亡;不按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的違法行為2600多萬起,路通事故4.6萬起致1.11萬人死亡5萬余人受傷。在傳統的交通監控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機動車輛數量迅速增加,交通監控負荷越來越大。采用智能交通監控系統,能有效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升交通監控能力,促進城市交通安全。下面,本文以ARM7為例,就基于ARM7的城市智能交通監控系統設計相關技術進行淺要的探討。
2 城市智能交通監控系統發展研究
2.1 城市交通監控系統發展歷史
早在1858年,英國倫敦就出現了交通信號燈,最初的信號燈以燃煤氣為光源,通過機械扳手實現紅、藍光的轉換,用以指揮馬車通信。1914年,美國開始出現電器啟動的紅綠黃交通信號燈,該信號燈以紅、綠、黃三色圓形投光器組成,紅色表示停止、綠色表示通信。1918年,美國研發出可控制的紅綠燈,有壓力探測器控制模式和擴音器控制模式兩種。1968年,聯合國在《道路交通和道路標志信號協定》中,對交通信號燈進行了規定,包括綠燈、紅燈、黃燈、左右轉彎等,同時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成為交通信號燈的國際標準。交通信號燈的出現,有效的提升了交通流量疏導能力、道路通信能力,在減少交通事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改善了道路交通狀況。不過,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機動車輛的增加,再加上城市道路構造方面的影響,傳統的交通信號燈已經不能滿足城市交通控制的需要,急需提升城市智能交通監控水平。
2.2 智能交通監控系統發展現狀
智能交通監控系統利用微處理器和傳感器等,實現交通智能監控。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外就出現了車輛智能導流系統,并迅速投入使用。1991年,美國開始了智能交通監控系統的研發并迅速投入實踐應用,成為國際上智能交通監控發展最為迅速的國家。繼美國之后,歐洲、日本等也開始了相關方面的研究和應用,目前在交通關系、出行需求、公交運營、電子收費、應急管理、車輛控制、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極大的發展,并與智能汽車技術產生了緊密的結合。我國在智能交通監控系統的研發上起步較晚,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主要在一些大城市引進國外的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九十年代以后國內才進行相關方面的研究,經過二十余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3 基于ARM7的城市智能交通監控系統分析
3.1 主要功能分析
傳統的十字路品交通信號燈,主要通過車流量分析,預先設置各方向紅綠燈延時,用以進行交通疏通控制。但實際上,車流量的變化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不同路口、不同時段之間的車流量會出現巨大的差異,尤其在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機動車輛迅速增加的情況下,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差異越來越為明顯。利用ARM7構建城市智能交通監控系統,主要是為了構建出根據車流量實際變化情況進行自智能調整,避免空道占時現象減少車輛滯留時間,并執行違章抓拍等動作。
3.2 ARM7概述
ARM7系列處理器是英國ARM公司設計的主流嵌入式處理器,該處理器采用3級流水線,提供了一系列內核、體系擴展、微處理器、系統芯片應用方案,由于所有產品均采用通用軟件體系,因此相同的軟件可以在所有的產品上運行。利用ARM7構建城市智能交通監控系統,其精確度取決于芯片內部集成的A/D轉換器,僅需少量的電路支持,有較多的寄存器和豐富的資源,并可應用匯編語言和C語言進行編程,具有極高的性價比,能有效提高城市智能交通監控水平,降低系統構建成本。
3.3 系統基本結構
根據本系統基本功能,系統基本結構主要分為電子警察監控系統和交通監控系統兩部分。電子警察監控系統負責違章抓拍、肇事記錄,并將數據發送至監控中心;交通監控系統主要對車輛滯留進行檢測,通過交通高峰低峰狀態對交通信號燈的通行時間和禁止時間進行智能調整。
4 系統基本設計綜述
4.1 電子警察監控系統設計綜述
在本系統中,電子警察安裝于交通路口,24小時對違規違章車輛進行監控記錄,抓拍違章車輛以圖片形式發送至監控中心,監控中心以照片作為處罰依據,利用電子警察替代人工監控,降低人力投入并提高監控覆蓋率,提高機動車駕駛員的自覺性,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概率。電子警察智能監控采用地感線圈和紅外線技術實現,以有效博捉違章車輛并進行自動抓拍,記錄違章過程。自動抓拍的相片質量,需要保證車輛號碼清晰,違章過程記錄清晰,以確保抓拍記錄結果能作為違章現象和交通事故處理判斷的依據。同時,為了滿足肇事、違法處理的需求,還可以采用視頻拍攝的方式,為交通監控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因此,系統在設計時需要考慮足夠的擴充性、移植性和兼容性,預留擴展接口建設開放式軟件平臺,以便更好的與其它系統協同工作。
4.2 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設計
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包括車輛滯留檢測系統和交通信號燈控制系統兩個部分。車輛滯留檢檢測系統對車輛滯留情況進行檢測,可采用電感式傳感器或紅外線傳感器進行,利用傳感器檢測車輛滯留情況。考慮建設成本和可靠性, 采用電感式傳感器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在車輛滯留檢測中,車輛滯留數量的計數是智能控制的關鍵環節,可采用雙傳感器的方法,利用ARM7獲取傳感器發送的脈沖對車輛滯留數量進行計數,以獲取準確的車輛滯留數量,避免出現漏檢現象。在系統中,設定各時段車輛滯留量預設值,作為系統信號燈控制的標準值,當系統檢測到車輛滯留量達到預設值時,即啟用車輛信號智能處理程序對車流量進行調整,調整信號燈控制,當路口發生緊急事件時,則程序自動啟用緊急信號處理程序,對信號燈進行緊急控制,從而實現路口信號燈的智能控制,避免因固定預設值信號燈控制模式降低交通疏導效率。
【參考文獻】
北京愛德威通亮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愛德威)是中國國內最早從事智能交通領域業務的公司。公司本著專業化、科學化、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經營理念,專門從事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統類產品的研發、加工、集成與工程服務,并將解決日益嚴峻的城市交通問題作為公司的核心發展目標。
深耕細作智能交通
愛德威是中國國內少有的集城市智能交通項目前期規劃設計,產品研發、產品加工生產、交通工程設計、系統安裝調試、系統優化實施、系統運行維護于一身的綜合性的智能交通公司。公司不僅擁有強大的軟件研發與系統集成團隊、規模宏大的智能交通產品加工實體,還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項目實施技術團隊。
公司的研發團隊由30多名軟硬件工程師和智能交通專家組成,具有強大的智能交通軟硬件產品設計與研發能力。近年來先后研發出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軟硬件產品。其中包括:城市智能交通綜合管理控制平臺軟件,信號控制綜合管理系統軟件,綜合視頻管控軟件及客戶端管理軟件,信息誘導管理軟件,流量監測綜合利用管理軟件,動態電子警察系統軟件,實時自適應信號控制嵌入式軟件,實時自適應倒計時控制軟件及倒計時器,先進的綜合智能信號控制器,各類軟件中先進的預判和效果評價系統算法,各類型具有故障報警、黑名單管理、電流電壓與溫濕度檢測等綜合功能的智能機箱。
公司研發的各類智能交通軟件在智能交通市場中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獲得了廣大用戶的一致好評。多年來,用戶通過對愛德威公司智能交通系統與綜合解決方案的使用,在日益嚴峻的城市交通問題方面獲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其中包括:有效縮短機動車通行時間并減少擁堵延遲,有效減少機動車停車時間與燃油消耗,完美實現綜合通設施的監控,獲得更改控制模式的自動響應,實現了交通信號交通配時方案的實時在線修改,全自動地對路口群進行實時飽和狀態檢測,獲得針對飽和與過飽和路口群的先進控制策略,交通控制系統的全天候24小時無人式自動運行,實現交通工程師模型參數與系統控制方案數據庫的完美鏈接與融合,全方位的后續研究與發展技術支持。
公司具有國內最大的智能交通產品生產與加工基地。加工基地共占地35000平方米,其中包括各類加工廠房15000平方米,分為電子產品加工區與結構產品加工區?;負碛袊鴥茸钕冗M的電子產品及鋼結構產品加工設備,以及完備的電子產品檢測設備與檢測環境。生產基地各生產線均具有完備的生產檢測工藝,并嚴格按照ISO9000-2000質量體系控制產品質量。生產與加工基地可向客戶提供的產品包括:智能信號控制器系列,配光型LED信號燈系列(200、300、400型燈、人行燈、非機動車燈),各類倒計時器(學習型、通信型、實時自適應型),各類智能機箱,補光燈,高清視頻監控系列,長伸臂信號燈桿系列(持有發明與專利權),長伸臂視頻檢測器桿系列和龍門架結構產品系列。
智能交通應用案例遍地開花
公司自成立以來,先后承建了北京與全國多個城市的各類智能交通系統工程。公司在智能交通領域的出色業績與成功案例,充分反映了公司一流的綜合研發、生產與實施能力,也反映了廣大客戶對公司的充分認可。截至2013年,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完成的大型智能交通綜合項目突破數十個,供貨的各類信號機突破5000臺,中標并親自實施的系統信號機突破3000臺,常年負責維護和優化的系統信號機突破1800臺,供貨安裝的其它設備突破20000臺。主要代表性項目包括:
·供貨北京信號控制系統一期項目;
·中標并實施北京信號控制系統二期項目;
·中標并實施北京快速路信號控制系統一期項目;
·中標并實施北京奧運信號控制系統項目;
·中標并實施北京奧運線路快速路信號控制系統項目;
·中標并實施北京信號控制系統三期項目;
·中標并實時北京快速路三期信號控制及視頻綜合檢測系統項目;
·北京奧運指路綜合系統項目;
·北京125處旅行時間檢測項目;
·北京信息誘導綜合項目;
·北京長安街信息改造系統項目;
·國慶60周年大慶長安街交通設施改造項目;
·北京1800處信號控制路口維護項目;
·北京信號控制上端維護項目;
·北京交通信息巡視及優化項目(常年);
·北京大興區電子警察系統項目;
·北京大興區信號控制系統項目;
·北京密云區電子警察系統項目;
·北京密云區信號控制系統項目;
·北京平谷區信號控制系統項目;
·北京平谷區電子警察系統項目;
·北京順義區信號系統優化項目;
·北京懷柔區信號及電子警察系統項目供貨;
·北京朝陽路潮汐流信號控制系統項目;
·全國超過100個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實施與供貨。
服務能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