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30 15:23:3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風險管理相關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83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6)04-0045-04
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操作過程、人員、系統或外部事件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風險(Basel II,2003)?!安僮黠L險伴隨著每一筆信貸業務而如影隨形?!保ˋlexander J. Muermann,2001)實踐與研究成果顯示,操作風險長期以來未受到與其他類別風險同等的重視,匱乏的研究也難以提供較為成熟的風險管理技術(樊欣等,2003)。1995年,巴林銀行破產案給國際銀行界極大震動。該案揭示“即使銀行符合資本充足性的要求,也可能因為操作風險而陷入經營困境”。(Hoffman,1998)
一、操作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
隨著金融服務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和發展,銀行業務經營及其風險組合變得更為復雜。技術系統的更新、交易量的提高、日趨復雜的交易工具和交易戰略、網絡銀行的發展、法律和監管體系的調整和監管要求的日趨嚴格等,都增大了金融機構面臨的操作風險。實踐證明,操作風險比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更為廣泛地分布于銀行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并給銀行經營造成了越來越多的損失(Hoffman,1998)。繼巴林銀行破產案后相繼發生的大和銀行11億美元的虧損事件以及2001年愛爾蘭聯合銀行的7億美元虧損事件等都源自操作性風險。巴塞爾委員會風險管理小組2002年6月的一項調查表明,損失巨大的突發事件導致大額損失報告事項增加是一個明顯的趨勢(Padraic Walsh,2003)。操作風險的客觀存在及其增長,迫使金融機構提升其運作效率和可靠性,加強操作性風險的監控和管理。
在銀行業操作性風險損失明顯增長的背景下,從業者對操作風險管理日益關注?!栋腿麪栃沦Y本協議》于1999年6月、2001年1月和2003年4月,分別了三個版本的新協議征求意見稿,把操作風險、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一并納入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框架,既是近年來國際金融界日益注重操作風險管理的制度體現,同時,也是從全面風險管理和保持銀行體系穩定的角度對操作風險管理的新要求。因此,以新協議的公布和實施為標志,商業銀行必將面臨一個如何根據新的監管要求有效引入操作風險管理的現實問題(Christine.M,2001)。
有關金融風險的研究一直是金融經濟學的核心內容,由于全球金融系統的一體化進程加快以及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風險管理的理論和實踐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然而,這種發展是不均衡的,其中有關市場風險度量和管理理論與實踐最豐富,信用風險的研究開展得最早,近來也形成了一個研究的,唯有操作風險的研究至今未形成統一的理論框架。
1.操作風險的界定
對于操作風險的定義現在有多種看法(Hoffman,1998;BBA/ISDA/RMA,2000),討論的焦點是哪種風險應該計入操作風險以及哪種操作風險應該是開展風險管理活動關注的焦點。幾年前,銀行通常將操作風險定義為除了信用風險或市場風險之外的所有風險(Jams Lam,2001),如今業內則普遍接收了巴塞爾委員會的定義: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操作過程、人員、系統或外部事件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風險。但Andy Kuritzkes(2001)對銀行操作風險進行分類,認為如果風險定義為收益的不穩定性,則操作風險是指除金融風險(信用、市場、ALM、保險)外的非金融風險。而非金融風險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三類:內部事件風險(由于內部失誤造成的損失);外部事件風險(由于不可控的外部事件造成的損失);以及業務風險(由殘余的收益不穩定性造成的損失,而不是來自事件風險)。他將全部的非金融風險粗計為資產的2.0%,而將BIS II界定的操作風險定義為內部和外部事件風險,粗計為資產的0.8%。Andrew和Hal(2002)在2002年6月26日舉行的就資本充足率進行討論的國際金融系統討論會上,對新巴塞爾資本協議提出的通過資本準備金控制操作風險的做法也提出了異議。Andrew和Hal將銀行風險分為金融風險和非金融風險,指出新巴塞爾協議定義的操作風險僅僅是非金融風險的一個子集,包括了內部事件風險和外部事件風險,而將業務風險排除在外。James Lam(2001)則認為,巴塞爾委員會的定義是就“一般意義”而言的,建議銀行構造符合自身目標的定義,關鍵問題是是否將業務風險和名譽風險作為操作風險定義的一部分。而對于風險事件發生的頻率以及影響力的討論,現在比較一致的看法是,雖然頻率高影響小的事件仍然是內部管理的重點,但操作風險管理的重點應該是頻率低影響大的事件。
2.操作風險的度量
自操作風險管理系統提出之后,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學院派觀點。一個學派認為,如果沒有度量就沒有管理,因此,集中研究操作風險的量化工具,例如,損失分布,風險指示器以及經濟資本模型。繼1998年巴塞爾委員會公布了關于操作風險的報告之后,1999年巴塞爾委員會又在其咨詢意見稿中確立了包括操作風險在內的銀行風險最小監管資本要求原則,這是推動操作風險模型化的標志性事件。一時間,操作風險量化模型得到了極大發展。
而另一個學派則堅信操作風險無法有效量化,因此,集中關注更人性化的定性方法,如自我評價、風險繪圖以及稽核調查。John Drzik(2001)認為,操作風險管理應該更注重改善管理實踐而不應過于強調操作風險的度量。監管者的最佳作用是通過要求銀行機構評述所采用的控制操作風險的適當步驟來推進有效的操作風險管理。
兩個學派之爭是人與機器的典型戰爭。如今,操作風險管理的實踐者越來越認識到,最好的操作風險管理實踐是將兩者結合起來。James Lam(2003)基于一致化操作風險管理基準體系的關鍵特性,提出了7因子經濟資本模型。他認為,一致化操作風險管理基準體系應滿足兩個基本要求。首先,它應同時支持操作風險的度量與管理。其次,ORM基準體系應將相互依賴的信用、市場和操作風險結合起來,作為企業全面風險管理(EWRM)程序的一部分?;谶@兩個要求,操作風險管理基準體系有五個關鍵特性:(1)平衡定性和定量工具;(2)提供早期警告并逐步升級;(3)影響業務活動;(4)反映環境變化;(5)合并互相依賴的風險因素。根據這五個關鍵特性,Jams Lam提出了包含收益乘數、操作邊際、內部指示器、外部指示器、模型風險、系統風險、金融風險乘數7個因素的經濟資本模型。
3.操作風險的管理手段
關于操作風險的管理手段,《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對操作風險提取監管資本的要求引起了銀行業和一些學者的極大關注,人們關注的焦點除了在于如何衡量操作風險,以便適當地配置監管資本外,更有不少學者產生質疑。
Alexander Muermann(2001)認為,操作風險管理是銀行依據特殊目的用于限制資金暴露而進行的特別保險,而監管者的資本要求可能是不必要的,因為在銀行操作風險的特殊性質下資本的再分配未必一定能規避像巴林銀行這樣的重大事件。
Karen Petrou(2001)強調了操作風險管理的兩個重點:(1)監管者的作用不應該是利用不明智的風險承擔來防范銀行個體的失誤,相反,他應該防范由于整個行業內薄弱的風險管理造成的系統性銀行失誤。因此,監管資本并非最佳辦法。(2)第二支柱和保險的作用應該是監管者關注的重點,這會促使銀行度量自身風險并采取適當措施進行緩解。Petrou還評論了美國、歐洲和日本銀行系統間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導致在歐洲和日本,預留資本準備金成為天然的解決辦法。然而,內部控制和良好的度量手段是美國的最佳解決方案。其中,主要差異在于美國的監管水平較高但監管范圍較小,只有銀行處于監管中。
Charles和Richard(2002)認為,新巴塞爾協議提出的用最低資本要求控制操作風險的方法并不適宜。私人保險和過程監管在控制操作風險方面比資本要求更有效。私人保險有如下好處:將操作風險轉移給第三方,引入市場監管和約束以及具有風險敏感性的保險成本。過程監管則通過要求金融機構在適當的地方采取適當的過程和程序識別、度量、監督和控制操作風險,加強風險控制的私人市場動機。相反,巴塞爾協議中提出的控制操作風險的資本要求并不像私人保險和過程監管一樣具有風險敏感性。而且利用過程監管和私人保險可以進一步避免在巴塞爾協議中由于差別對待低風險企業的反競爭效果。
Andrew和Hal(2002)認為,與銀行為獲取金融回報有意識地主動承擔的金融風險不同,操作風險是銀行業務不受歡迎的副產品。銀行可以在事前采取重要步驟來減輕操作風險暴露,而不是在事后依靠資本準備金來吸收損失。銀行管理操作風險時面對的并非風險與收益的權衡,而是風險和規避成本的權衡。規避操作風險的方法也因內部事件和外部事件風險而不同。內部事件風險從本質上講是內生的,它們來自于內部過程、人員或系統的失誤。防御內部事件風險的第一條戰線應該是管理控制。銀行安全防御操作失誤的關鍵決定因素并不是它所持有的資本水平,相反,如何管理好銀行則處于首要地位。即使預留更多資本準備,操作失誤照樣會發生,交易損失會繼續攀升直至資本耗盡。外部事件風險是由企業不能控制的外生因素引起的。因此,外部事件不包括道德風險并且存在互不相關的傾向,這使得它們成為保險的良好對象。對大多數銀行來說,保險是防御外部事件風險的第一條戰線。在利用保險將風險暴露轉移給第三方的同時,銀行還可以采取內部手段來減輕外部事件帶來的后果。相對于有效的管理控制和保險而言,資本準備至多是銀行防御操作風險的次優機制。但荒謬的是,從最低操作風險資本要求來看,資本準備實際上充當了減少操作風險的障礙。因為如果銀行必須預留出最低操作風險資本準備金,就無法有足夠的資金進行管理控制或購買保險以減少操作風險,使其低于與最低資本要求一致的風險水平。
綜觀前人對操作風險的相關研究,我們發現目前存在以下問題和爭議,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1)操作風險的界定問題:尋求“共性”還是“個性”?
(2)操作風險的度量工具如何選擇?
(3)如何確定一致化的操作風險管理(ORM)基準體系?
(4)如何綜合利用監管資本要求、內部控制和保險有效管理操作風險?
三、操作風險管理對我國商業銀行的挑戰
從全球范圍看,盡管操作風險已經給不少金融機構造成了相當嚴重的損失,新協議也從制度化的角度對操作風險管理提出了近乎標準化的要求,但迄今為止已經建立起有效操作風險管理體系的銀行并不多見,操作風險的管理結構、程序、方法、工具和模型也遠遠沒有信用風險管理和市場風險管理那樣成熟。2000年6月,巴塞爾委員會風險管理小組進行的一次調查表明,大部分金融機構對操作風險的量化仍處于初級階段,多數銀行對風險指標的追蹤還處于起步階段(Haggerty,2001),還有很多銀行根本沒有進行這方面的工作。即使追蹤數據的銀行在風險管理或分配經濟資本時對如何使用數據也不十分清楚。同時,多數銀行還不具備將風險定義、數據收集、風險評估和管理、資本配置以及管理機制完全統一起來的程序。
國際商業銀行在操作風險管理方面尚處于初級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管理尚在起步階段,定量研究幾近于無”(樊欣等,2003),主要原因是:銀行業務類型與國外銀行相比有很多空白,銀行董事會和管理層對操作風險缺乏足夠的重視,全面風險管理的意識和理念尚未真正確立起來;銀行內部和管理層次過多,風險控制機制不完善,操作風險管理的基礎工作相當薄弱;操作風險的管理結構、程序、方法、工具和模型遠遠沒有建立起來甚至處于空白的狀態,操作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明顯滯后;操作風險管理人才不足,激勵機制不健全,操作風險管理缺乏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王廷科, 2003)。
[參考文獻]
[1] Alexander J. Muermann (2001),Extreme Value Theory for Risk Managers.Risk Publication,2001.
[2] Andres P. Knritzkes and Hal S. Scott(2002), Sizing Operational Risk and the Effect of Insura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Basel II Capital Accord.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s Colloquium, June 26,2002.
[3] Charles W. Calomiris and Richard J. Herring(2002), The Regulation of Operational Risk in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ies, Perspective.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 Vol 8, No.1, September 2002.
[4] Christine M. Cumming and Beverly J. Hirtle(2001), The Challenges of Risk Management in Diversified Financial Companies.Economic Policy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York, March 2001.
[5] Hoffman, D. G. Ed(1998), Operatioanl Risk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Risk Publication. 1998.
[6] ISDA/BBA/RMA Survey Report (February 2000), Operational Risk-The Next Frontier. http://www.isda.org.
[7] James Lam(2001), Defining and Mannageing Operational Risk at Community Banks.Risk Publication. 2001.
[8] James Lam,(2003), A Unified Management and Capital Framework for Operational Risk. The RMA Journal, February 2003.
[9] John Drzik(2001), Doug Hoffman(2001), Andy Kuritakes(2001), Karen Petrou(2001), Assessing and Managing Operational Risk. Whart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enter Risk Roundable, Sponsored by Oliver, Wyman & Company, April 18-19,2001.
[10] Michael A Lewis(2003). Cause,consequence and control: Toward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odel of operational risk.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Columbia: Mar 2003. Vol. 21, Iss. 2.
[11] Padraic Walsh(2003), Operational Risk and the New Basel Accord. Hyperion, October 2003.
[12] Robert M Wiseman, Anthony H Catanach Jr. (1997),A longitudinal disaggregation of operational risk under changing regulations: Evidence from the savings and loan indust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Mississippi State: Aug 1997. Vol.40.
Relative Research on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Disputations
LU Xian-wen
(Lishu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Zhejiang, Lishui 323000, China)
關鍵詞:建筑施工;項目管理;風險;問題;對策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have the risk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has aroused enough attention,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the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has embark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risk;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4-0020-02
1建筑施工項目常見的幾種風險類型
1.1政治類型的風險
政治風險的客觀性比較明顯,通常情況下不受到人為意志的轉移而發生變化。政治風險主要是因為政治時局或者政策的變化給建設單位帶來的損失。為了更好地避免這種風險,這就需要承包商必須在投標前認真了解情況,掌握各種信息,及時分析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政治形勢及其政策,以便及時采取避免或補救措施,如索賠、保險等。
1.2經濟類型的風險
經濟風險同政治風險有所不同,通??梢愿鶕幌盗械闹笜藴y算出來,不像政治風險那樣具有突發性,可以通過預先采取一些措施避免或縮小風險因素。比如,通過加強信息收集及調研工作,準確把握建筑材料市場信息,進而采取相應的采購策略。此外,對經濟風險,還可以采用分散、轉移風險的辦法。有些建筑工程可以分包的形式,只承擔自己力所能及的部分,以避免不穩定因素。
1.3 管理類型的風險
經營管理風險是指建筑施工項目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與事件。建筑施工項目的生產經營管理涉及從投標、締約、組織生產、竣工結算等各個環節,面臨的風險是最多的,包括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安全風險、材料及設備風險、人員風險、法律風險、財務風險等。對不同類型的風險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
1.4 自然類型的風險
自然風險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承包商無力阻止自然風險的發生,也無法預見其何時發生,只能通過一些經濟補償措施彌補損失。針對自然風險指定的防范措施主要體現在對不可抗力條款的解釋,就是說將可能發生的自然風險因素明確規定為不可抗力事件,并寫明一旦發生這類事件時的解決辦法。因此,在投標報價時應充分考慮自然制約因素。
2 建筑施工項目風險所造成的危害
2.1 從外部環境看
金融市場匯率急劇變化,導致以外幣結算的項目發生匯率損失;政府監管和市場準入制度發生大的調整,市場競爭對手大規模進入,大幅度增加了競爭程度或造成了項目市場范圍的變化;承包市場的競爭程度和競爭對手的變化.加大了項目應對范圍和難度;資本和金融市場政策調整,造成資金鏈管理出現問題從而給項目造成災難;國際形勢發生動蕩或戰爭,使部分工程項目的正常履約、工程結算和回款無法實現等。
2.2 從內部環境看
重大的投資、并購失敗;產業結構調整失??;產業結構調整失誤;新的區域承包業務拓展沒有取得成功,導致發生的成本無法取得彌補;授權管理出現偏差,被授權單位超出權限,違規錯誤決策給項目造成損失;資金管理過分下沉,造成資金周轉出現問題,項目支付能力和項目聲譽受到傷害;合同談判不力、訂立審核不嚴造成項目合同風險和合同損失;項目成本管理不善,造成項目虧損和項目虧損;項目履約管理出現問題,給項目聲譽和競爭能力帶來負面影響;出現質量和安全事故,受到行業主管部門和業主處罰與指責,給項目造成損失;財務信息質量下降,導致決策失誤,也造成公眾形象受損;對外違規擔保導致項目損失等。
3 建筑施工項目風險辨識中的關鍵問題
3.1 項目風險辨識方法的選擇
風險管理是一門發展得比較成熟而且具有創新活力的應用性學科,風險分析的方法和風險處置的措施非常多。風險辨識的主要任務是定性地判斷特定的項目風險是否存在,若存在其屬性如何,因而項目風險辨識方法通常是一些定性的風險分析方法。各種風險辨識方法在分析角度、分析路線和分析的側重點等方面有所區別。在風險辨識過程中,應根據具體的風險辨識對象進行各種因素權衡,選擇適合的風險辨識方法,這些因素包括施工特點、風險環境、項目進展階段和現有風險管理資源等。
比如在某一分項工程正式施工之前辨識風險,由于此時還沒有開工,施工環境還未形成,很多風險因素還未出現,此時比較適合采用資料法、專家調查法等查找風險。
3.2項目風險辨識路線的選擇
項目風險辨識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風險辨識的路線不同,最終的辨識結果也可能不同。例如按照工程承包的標段進行風險辨識,以每個標段作為風險辨識單位進行風險辨識;按照工程施工順序進行風險辨識,一般風險辨識是在工程施工之前進行,可以根據類似工程來設想或模擬工程施工順序,預測風險源和風險事件及其轉化的條件;以相對獨立的分項工程或分部工程為辨識單位,辨識其動態風險管理過程存在的風險。有時按標段或按施工順序辨識風險很復雜,可以按照較小的工程單位進行風險辨識,比如按照分部工程辨識,也可以進一步細分,按照分項工程辨識。
3.3 項目風險系統的預測和以往資料的利用
可以借助以往類似工程的資料,預測或模擬目標工程的風險系統。建筑領域將工程項目劃分為很多類別,相同類別工程的施工工藝和風險環境存在類似之處,因而其他工程的風險經驗可以借鑒到目標項目的風險辨識中。也可以通過詢問或調查專家的意見,預測目標工程的風險系統。
4 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管理機制
建設項目建立風險管理機制是進行風險管理的基礎,是能否有效實施風險管理的前提。應包括下面幾項內容:
4.1 風險管理的組織機構和制度建立。建設項目應根據項目自身規模、管理水平、風險程度、發展目標和資源整合、內外環境等因素,在全體員工參與合作和專業管理相結合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包括管理負責人、專業管理人員和非專業管理人員,以及外部人員有效參與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包括領導體系、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在內的建筑風險管理體系。還必須根據風險產生的原因和所處階段,不斷地進行動態調整,并通過健全的制度明確相互之問的責、權、利,使風險管理體系在建設項目內成為一個有效的有機整體。
4.2 管理工作步驟。風險管理機構應按以下幾個程序和步驟進行風險管理:
①認真研究項目戰略、出資人要求和回報責任、項目內外環境;②識別影響項目目標實現的各種風險因素;③分析并評估有關風險對項目管理和目標實現的影響程度及其影響幾率;④設計應對風險管理的策略、制度,建立風險反應機制和手段;⑤完成風險反應的制度實施;⑥定期開展對風險管理實施情況評估,完成對風險管理的效率、收益和存在弱點的保障機制總結;⑦及時或定期向管理人員報告風險管理情況;⑧及時進行風險管理機制的改進。
5 結語
隨著國內建筑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大型建筑施工項目在建筑市場更加激烈的競爭中,優勢將迅速逝去,因而,敢于正視項目經營風險,善于防范和控制風險,將是項目適應新的競爭并贏得競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云南省昆明市兒童醫院生物醫學裝備部,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 根據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現狀,通過結合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的實際情況和監測醫療設備中出現的不良事,提出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的基本體系和工作流程等相應的管理對策。有效的解決了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患者的醫療用械安全,對緩解日益緊張的醫患矛盾十分重要。
[
關鍵詞 ] 醫療設備管理;風險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5)01(a)-0141-02
[作者簡介] 張錦林(1972-),云南昆明人,本科,研究方向:醫療設備維修和維護管理。
醫療、科研、教研、教學工作最基本要素和不斷提高醫學科學技術水平的基本條件都是醫療設備。廣義與俠義是醫療設備的兩個分類:醫療器械,家用醫療設備被稱作廣義的醫療設備,而家用醫療設備器械不屬于俠義的醫療設備。目前,醫療設備應用在臨床科學發展上起著決定性作用[1]。因此,現代醫療的一個重要領域便被醫療設備所占據。該院分析探討了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方案,現報道如下。
1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規章制度不完善
相關文獻顯示醫療機構關于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還處于探索階段,還不夠完善,不能充分發揮對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工作的指導作用[2]。風險分析及生產后信息反饋未被生產企業重視,使用單位與研發機構的風險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對風險管理的延續性沒有做出相應的保障措施。
1.2管理資金投入較少,管理意識較弱
因我國醫療設備風險管理起步晚,且風險管理是種預防性工作,繁瑣的管理流程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較弱[3]。醫療機構往往在意的是醫療風險事件會暴露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會影響到單位的社會形象和經濟效益,從而忽視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在工作流程中的重要性,管理意識的薄弱使醫療機構對風險管理經費的投入難以得到保證。管理體系不夠完善,相關醫療設備風險分析、評價、控制和監管工作開展難度較大,醫療服務中很難有效的控制因使用醫療設備給患者帶來的安全隱患。
1.3風險管理人員較少,技術人員培訓欠缺
由于風險管理人員和整體專業素質的問題,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的潛在需求得不到滿足[4]。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投入從而對設備的學習、培訓、維護要求逐漸增加,專業性也不斷在提升,現有的從事該專業的技術人員知識更新較慢,對一些大型和技術含量較高的醫療設備故障找不到解決方案。
1.4醫療設備應用質量管理有待提高
醫療設備使用期間存在操作風險和設備老化、故障等問題,這是由于相應設計缺陷造成的,責任人未做到嚴格監督醫療設備采購、驗收、使用、使用后跟蹤及日常監督等環節。
2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的相應對策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改善醫療服務質量、加強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5]。因此需要我們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加強風險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實現保障公眾安全使用醫療器械的目標。根據該院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相應的醫療設備風險管理措施。
2.1規范風險管理監督和法規制度建設
該院應依照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具體規定的相關政策制度[6],擬定出適合本院的醫療設備風險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嚴格的風險管理體系與執行流程,對每個級別醫療設備風險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進行合理分配,加強醫療服務水平及質量,提高風險管理工作價值。
2.2增加資金投入,提高風險管理意識水平
國內的醫療設備風險管理還停留在初級階段[7],相應的醫療設備管理人員對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在目前風險管理法規標準、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醫療機構相關管理層應在宣傳和培訓方面加強教育,將風險管理意識做到全面化,灌輸正確的風險管理理念,加強醫療設備風險管理認知度及管理技能。另外應增加資金投入在風險管理工作上,提高醫療服務人員對醫療設備不良事件監測工作的意識及水平。
2.3建立風險評估管理制度
有效健全的風險管理系統的主要措施是將在用的醫療設備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并定期監測及建檔[8]。在醫療設備使用過程中,評估分析不同設備、環境下出現的安全風險因素,并制定相應的對策使全程監控做到實處。為使醫護人員在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的各個環節做到嚴密精細,要加強醫務人員對醫療設備風險管理意識的培訓,提升其風險評估的積極性。醫療設備管理人員應充分利用其監管作用,對臨床科室醫療設備的使用進行正確的指導和督促,與臨床科室交流學習,定期對設備進行安全檢測,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進行相應處理,從而保障廣大患者能夠放心使用醫療設備。
2.4建立健全的醫療設備風險管理體系
在醫療機構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工作的風險識別、評價和處理等環節中,風險信息的準確收集和及時反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理論[8],建立管理制度,包含醫療設備的采購、驗收、檢測、評價、考核及維護等,并分析、評估及防控醫療設備安全風險,定期安全監測醫療設備進行并進行電子建檔,擬定相關的質量保證體系。醫療設備風險管理體系的完善建議,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在醫療機構內部建立醫療設備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并把數字化信息網絡管理系統作為輔助手段。②建立健全的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對醫療設備風險進行分析,并實施相應的防范對策。使用前,加強風險分析防范醫療設備、進行評估管理不同環境下醫療設備的使用風險分析、電氣安全性和電磁兼容性及放射防護。③在使用醫療設備期間,擬定并嚴格執行操作制度,以防控為主進行維修,加強巡檢及程序維護,將質量、計量檢測及維修質量等管理放在首位。譬如:根據反饋信息,及時整改處理呼吸機、監護儀、給類光學窺鏡等。④依據醫療設備使用情況,全面重點進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如高風險植入性材料使用管理、設備材料管理制度、一次性材料用后管理等。⑤制定《完善的不良事件監測與報告制度》,安排責任心強的醫療設備風險信息監測人員,完善風險信息的收集工作,使醫療設備風險管理信息得到及時上報,有效收集,科學分析和綜合利用,全面提高風險管理工作風險評價分析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從整體上加強醫療設備風險管理水平。并加強不良事件教育,增強安全風險意識。
3結論
醫學技術伴隨著現今社會在快速發展不斷提高,在各種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等過程醫療設備發揮著重要作用,也存在相應的醫療風險。醫療風險管理是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9],還一定的問題存在。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的提高,首先要了解和認識醫療設備本身的優缺點和預期用途的危害及風險,對其進行評估之后,能有相應的對策控制風險,并不斷重復評價剩余風險然后進行第二次防控,當所有風險防控完成并達到可接受程度為時,方可停止。很長一段時間,醫療風險管理責任人只看重醫療設備的采購和使用,忽略了醫療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從而導致醫療設備相應的責任事故發生在臨床中,這不僅影響了醫療質量,也影響了醫院的綜合效益。為減少醫療設備在醫療服務中的風險, 各級醫療機構普遍關注醫療設備的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
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包括使用、采購和醫學工程保障管理。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第一應注重醫療設備的安全和質量,其次要看重其成本與效益。相關文獻顯示,國內在醫療設備管理方面對醫療風險管理還不夠重視[10],醫療風險管理包括風險分析、風險評估、產生后信息和風險控制四個部分,風險分析和風險評估的目的是為了實施風險控制,從而能夠在資源投入和風險之間建立一種平衡;產生后信息就是醫療設備使用的不良事件監測報告。任何醫療設備在生命周期內,都會出現不同概率的風險,且成因較復雜,其中有設備本身如設計缺陷、生產質量不達標等因素;也有使用因素如操作不當、管理不嚴、患者個體差異等;有監管因素如法規制度不完善、未能正確、及時的維護等。本報告中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存在規章制度不完善、管理資金投入較少及管理意識較弱、風險管理人員較少及技術人員培訓較弱、醫療設備應用質量管理較弱等問題,根據醫療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如強化風險管理監管及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建立風險評估管理制度、增加資金投入和提升相關責任人的風險管理意識水平、建立完善的醫療設備風險管理體系等相應的對策。從而加強了醫療服務水平及質量,提升了風險管理的工作價值;增強了醫療設備責任人對醫療設備不良事件監測工作的積極性;保障了廣大患者安全使用醫療設備。
綜上所述,醫療設備風險管理作為醫院醫療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醫院管理中引進醫療設備風險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借鑒相關文獻的管理理論和經驗,并提出適合該院實際情況的醫療設備風險管理流程方法,有利于醫療機構對本院醫設備產品進行切實有效的科學管理,保障廣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醫療機構中建立完善的醫療設備風險管理體系,能夠提高醫院醫療設備風險管理水平。從最大程度上保障廣大人民的醫療用械安全,對緩解日益緊張的醫患矛盾有著重大的意義。
[
參考文獻]
[1] 邵建國,周子健,錢許峰,等.醫療設備風險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醫療設備,2012,27(6):107-108,112.
[2] 凌靜,葉細鋒,李雙齊,等.療養院醫療設備維修維護管理的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2013,34(8):116-117,120.
[3] 葉海榮.醫療設備使用風險控制對策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11):891.
[4] 吳濤,劉蕾.臨床護理工作風險管理及對策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4):2152-2153.
[5] 崔澤實,高小燕,王菲,等.基于文獻計量學的我國期刊醫療器械風險管理研究熱點分析[J].醫療衛生裝備,2014,35(4):31-36,123.
[6] Matthias Borowski,Matthias Goerges.Roland Fried et al.Medical device alarms[J].Biomedizinische Technik,2011,56(2):73-83.
[7] 蔣忠偉,方梅華,陸明,等.大型醫療設備售后維修管理中的難點及對策[J].中國醫療設備,2014,(1):102-103,136.
[8] 李卉,陸建雄.醫療設備使用現狀、維修與對策[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3):101-102.
[9] Vanderpeijl,J.,Klein,J.,Grass,C. et al.Design for risk control: The role of usability engineer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use-related risks[J].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2012,45(4):795-812.
關鍵詞:安全生產 風險管理 電力 應用
中圖分類號:F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097-01
前言
電力企業進行風險管理是在社會急速發展的過程中,自行積極尋求轉型的一種解決措施。由于我國經濟增長不斷加快,同時用電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因此如何提高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同時建立風險管理體系,降低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風險,一直是電力企業管理人員的關注焦點。文章從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的簡要概述入手,對其在電力企業的應用進行研究,確保企業能夠保持平穩持續發展。
一、風險管理體系
1.概述
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就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可能面對的一切風險問題進行評估、辨識、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以達到消除和減小風險的管理體系。并且改變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馬后炮”的管理模式,改事后處理為事前預先管理,并針對自己企業與同行其他企業發生的安全生產案例進行記錄,針對案例分析,建立相關的應急預案。同時,在管理過程中要注意管理過程的完整性,以安全管理為目標導向,重視對于生產班組、基層等的過程控制,在管理過程中,要建立與“務實、奉獻、創新、奮進”的大唐精神相一致的制度規范,確保進行規范化、人性化、科學化管理。
2.意義
有關電力企業方面的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主要是對設備的生產進行風險監控,其進行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的意義主要為,保持電力企業持續發展的活力。
隨著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力問題已經逐漸成為人們的焦點問題,同時在全球資源匱乏的大背景下,人們對于用電的需求卻不斷增大。這兩方面對于電力企業而言都是一種刺激,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被證明不再適用于目前的情況,因此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應運而生。除此之外,電力生產以及應用過程極容易受到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造成實際電力生產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而電力企業作為社會不斷發展的原動力,它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實際經濟增長問題,并且由于我國近年來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電力企業逐漸出現不能適應社會變化的情況,并且由于其內部管理模式和管理結構的復雜性,其抗風險能力一般較差。
3.具體內容
3.1安全風險識別
電力能源企業進行安全風險識別是進行企業的風險管理的基礎,也是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需要企業對于自身的發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同時對企業生產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問題進行提前準備。一般來說,進行風險識別的方法有:生產流程分析法,通過對于企業的實際生產過程進行記錄分析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風險專家調查列舉法,邀請風險行業的專家對于企業進行全面詳細的分析調查,最后給予電力企業一份詳實的調查報告;資產財務狀況分析法,主要使用于財務管理比較詳盡的企業,通過資金流的走向判斷企業的生產、經營等各方面的情況。
3.2安全風險衡量
安全風險衡量在電力企業上的運用主要是指,電力企業的管理人員在進行風險識別并收集了相關的數據信息之后,對于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運用各種試驗調查方法如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概率統計等方法,以用來模擬和預測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各種風險以及其所發生的概率問題,為企業管理者制定相關風險決策提供相關的數據依據,確保決策工作實施的科學性、系統性。
3.3安全風險控制
在電力企業進行安全風險控制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對于企業自身發展的一個梳理。一個成功的企業離不開工作人員的積極參與,電力企業也是如此。安全風險控制實際上是對企業各部門人員提出的相關意見及時的進行反饋,它是企業進行風險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因為它直接關系到企業內部的人員情況,對于企業內部的相關意見的反饋及響應速度就能很好的證明這一點,同時企業部門需要及時對于反饋意見進行整改或者改革,不斷簡化企業內部的管理,使得生產流程也更加便捷。
二、實際應用
大唐新能源蒙西公司一直奉行“務實、奉獻、創新、奮進”的大唐精神,尤其是在生產過程中,將大唐精神與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相結合,發揮出巨大的效果。
1.操作流程
其一,進行風險管理教育培訓。對于電力能源企業的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而言,進行風險管理培訓意味著要將生產人員作為首目標,通過進行風險管理相關的知識的培訓,實現生產人員對于問題的認識和思想上的統一性。同時,進行風險管理教育培訓實際上也是對于生產人員的安全意識、技術專業素質的一種提高,提高其業務能力與水平。
其二,進行風險識別。風險識別在進行風險管理的基礎,它需要一批有關風險預測的高精尖人才,對于電力企業在實際的生產過程進行全面的考察、記錄、分析,運用多種方法系統地、科學地認識各種風險事故的潛在發生原因,并在其發生之前就能發現,并且提出相關解決方案。
其三,進行風險衡量。風險衡量是對發生風險情況之后產生的p失范圍進行估算或者預算該風險可能發生的概率。風險衡量既需要風險管理人員的多年的工作經驗,同樣需要提高其對于現代科技產品的使用能力。
其四,進行風險控制。風險控制主要發生在風險識別和風險衡量之后,針對出現的風險情況進行預案實施,在對于預案的實踐情況進行記錄分析之后,觀察方案對于風險問題的控制情況,及時進行調整。
其五,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對于監督部門而言,便于對于存在不同問題的企業采取不同的解決措施。對于電力企業而言,進行風險評估需要對進行的開展的項目活動進行提前的預估,對可能產生風險問題的關鍵節點進行有效控制。
其六,進行風險處理。風險處理一般由兩個環節組成,對于評估結果的反饋對比以及對于反饋后結果的回應。對風險評估過程進行全面有效的記錄,將預計評估結果與實際產生結果進行對比,進行數據分析。同時,整理成記錄表格的形式上交給檔案管理部門進行留存,作為下次的風險評估的資料。
2.過程總結
風險管理必須覆蓋到企業管理的各個部門或領域當中,否則就無法實現風險管理本身的預防目的。同時,風險管理需要全體成員都積極參與,其并不是一個口頭上的口號,相反它需要管理人員必須進行實際的調查和收集,避免形式主義。在實際進行風險評估工作的過程中,要注意管理的系統性,即管理流程或者環節能夠形成一個圓的形式,下一步必然是對上一步的檢查與改進,確保風險預案實施的可靠落實,有效的避免工作過程中沒有反饋的問題。除此之外,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更加強調對于生產工作和風險工作的有效管理,使其上下形成一個整體協同共生,使得電力企業的安全生產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風險預控。在進行實際的管理過程,要注意對于管理人員、生產人員的定期培訓,提高其對于風險的意識。
三、結束語
風險管理體系需要從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入手進行風險問題的監控。對于電力企業而言,前期需要對于生產人員進行風險管理教育培訓,同時收集整理有關企業內部的意見或問題,根據問題采取不同的解決措施,積極與企業內部的員工進行交流反饋。在整體風險管理體系過程中,尤為突出的便是風險管理人員的重要性,它直接關系到企業進行實際的風險控制與風險處理等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6.
[2]邢仁杰.淺談電力工程建設的風險管理[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1):173-173.
[3]祖政偉.電力工程項目管理中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研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1):170-170.
[4]褚健.電力承包商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關鍵探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1).
關鍵詞:醫藥工程項目;質量風險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F2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醫藥工程項目作為醫藥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發展的時間比較短,項目質量管理工作人員缺少相關的工作經驗和管理專業知識,影響了醫藥工程項目的正常進行。在今后的醫藥工程項目管理中應該進一步加強對醫藥工程項目的管理,促進醫藥工程項目的正常進行。
一、醫藥工程項目質量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醫藥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對于醫藥工程的進行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當前我國對于醫藥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不重視或者缺少相關的人才導致醫藥項目管理的質量風險管理水平未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醫藥工程項目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當前我國醫藥工程項目質量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醫藥工程項目質量風險管理認識不足
由于當前我國的醫藥工程發展時間比較短,發展緩慢,對于醫藥工程項目的認識不足,導致醫藥工程項目 的質量風險管理認識不足有所欠缺,質量風險管理工作難以有效地實施,影響醫藥工程項目的正常進行。醫藥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對于質量風險管理的認識不足,對于質量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沒有全面的了解,導致這一工作難以落實。
醫藥工程項目質量風險管理人員素質需要提高
醫藥工程項目 在我國的發展時間比較短,當前我國醫藥工程項目的專業人員數量和素質都并不理想,這對于醫藥工程項目的實施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當前我國醫藥工程項目質量風險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由于質量風險管理的認識不足導致的質量風險管理工作失誤對于醫藥工程的發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另外當前醫藥工程管理人員也忽視了對于質量風險管理人員的培訓,當前醫藥工程項目的質量風險管理人員的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才能更好地為醫藥工程項目建設服務。
醫藥工程項目質量風險管理方式不規范
我國的醫藥工程項目質量風險管理工作由于重視不足,發展時間比較短,一些相關的規范和制度并不十分完善,管理方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一方面風險管理規范制度不健全。由于醫藥工程項目的發展時間比較短,質量風險管理的相關規范制度并不十分完善。另一方面質量風險管理制度缺少相關的落實措施。由于對于質量風險管理的重視不足,質量風險管理的相關制度并沒有得到落實,這嚴重影響了醫藥工程項目的實施效益和實施進度。
醫藥工程項目質量風險管理策略
醫藥工程項目的實施需要加強對質量風險的管理,由于醫藥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眾多的問題,項目管理也應該加強相關的質量風險管理,盡量減少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質量風險,保障應有的經濟效益。
重視醫藥工程項目質量風險管理
質量風險管理主要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是對醫藥工程項目中的醫藥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對風險的識別、衡量、控制以及評價的過程。產品的生命周期包括產品從最初的研究、生產、市場銷售一直到最終從市場消失的全部過程。由于當前醫藥工程項目的實施缺少相關的經驗和管理,導致醫藥工程項目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再加上由于醫藥工程傾注了相關工作人員的精力和汗水,更需要提高醫藥工程項目的質量,促進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作為醫藥工程項目的管理人員應該重視醫藥工程項目的質量風險管理,盡量減少項目中的質量問題,保障醫藥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
完善相關的質量風險管理規范
由于我國的醫藥工程項目的質量風險管理并沒有廣泛地得到應用,質量風險管理的規范并不十分完善。在今后的醫藥工程項目管理中需要進一步完善質量風險管理制度和相關的規范,使醫藥工程項目質量風險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另外還需要建立相關的質量風險責任制度,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工作人員對于質量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同時還可以提高質量風險管理工作的質量,盡量減少由于工作人員失誤或者是專業素質不足導致的管理問題。
提高質量風險管理人員的素質
醫藥工程項目的實施在當前我國的醫藥行業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醫藥工程項目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工作人員加強質量風險管理,盡量減少項目工程中存在的質量風險問題,保障項目工程的順利實施。當前我國的醫藥行業中由于質量風險管理工作開展時間比較短,相關的專業人員比較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加強對現有工作人員的質量風險專業知識的培訓。當前我國的醫藥工程項目的質量風險工作發展時間比較短,需要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促進質量風險管理工作的水平。醫藥工程項目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素質培訓工作,加強相關的質量風險管理知識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另一方面需要引進一些專業人才提高質量風險管理工作水平。醫藥工程項目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引進相關的專業人才進行質量風險管理工作的指導,這為質量風險管理工作人員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借鑒機會。另外醫藥工程項目管理人員還需要借鑒相關的國外質量風險管理經驗,從中學習相關的工作經驗,提高質量風險管理工作的水平。
結語:
醫藥工程項目作為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的重要新興項目,對于提高我國的醫藥水平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醫藥工程項目作為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加強相關的質量風險管理,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醫藥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保障醫藥工程項目的質量。在今后的醫藥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進一步重視和加強質量風險管理,提高醫藥工程項目的質量,促進醫藥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金融風險管理;本科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108
長期以來,由于金融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所處的獨特地位,金融風險管理問題一直都備受各界關注。近幾年,隨著金融自由化與全球化趨勢的日益明顯,金融風險的成因及其表現形勢不斷呈現出新的特征。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災難性后果更表明,在當前形勢下,金融危機將會導致顯著的“溢出效應”,對世界各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由此可見,有效地進行金融風險管理,無論從哪個層面來看,都顯得非常重要,而提升從業人員金融風險管理能力正是提升企業金融風險管理水平的關鍵。《金融風險管理》課程正是在此背景下,在我國高校普遍開設的一門為提升學生金融風險管理能力而設立的一門專業課程。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學過本課程的大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但大部分人的相應素質及能力并未得到切實提高,尤其反映在金融風險意識不強,金融風險識別能力較差等方面。鑒于市場大量需要具備金融風險管理能力的人才,我們有必要改良金融風險管理教學的方式方法。特別是對于地方非研究型大學而言,更應該改革傳統研究型大學的金融教學模式,培養出符合市場需要的相關人才,使畢業生在畢業后能夠勝任金融風險管理相關的工作。本文在分析金融風險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就如何提升其教學質量提出了建議。
1金融風險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理念方面
從現有情況看,現有的相關教學,大多重應試能力培養,輕素質能力提高。金融風險管理課程是一門難度較高的專業課程。它是建立在經濟學、統計學、金融市場學、財務管理學等基礎課程基礎上的一門交叉性應用學科。不僅涉及定性方面的知識,如金融風險管理的程序、管理系統和組織體系及金融風險防控的一般理論等內容,還包括大量定量分析的知識,包括金融風險度量的一般技術方法,如VAR、壓力測試、極值理論等,以及運用于各類金融工具風險的方法,如用于分析固定收益債券的久期、凸性,用于分析信用風險的信用評分、線性判別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KMV模型、CreditRisk+模型,以及用于衍生品金融風險分析的Delta、Gamma、Theta、Vega、Rho等。由于內容多且難度大、綜合性強,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課本為中心,重理論、輕實踐,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上。這不僅導致我們的學生難以提起學習興趣,更使得認真好學的同學最終也表現出高分低能的特征。實際上,正是由于本課程的內容多且難度大,我們更加不能忽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進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1.2教學內容方面
近幾年,金融風險的成因與表現形勢日趨多樣化與復雜化,正是由于金融風險問題的復雜性,至今金融風險的相關研究還有諸多的不足,導致金融風險管理課程至今還是一門正在不斷完善與發展的課程。因此,金融風險管理的相關教學內容就不能僅僅著眼于經典的理論與方法,更加要反映金融風險管理學科的時代特色。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在對基礎知識基礎理論進行介紹的基礎上,應注重全面地介紹金融機構現行的主要金融風險防控手段及措施及金融風險管理技術發展的新動態。
1.3教學模式方面
很多老師在金融風險管理課程的教學中,還是采用傳遞-接受的教學模式,教師成為教學的主角,而學生只充當配角。實際上,正是由于本課程的內容多且難度大,更加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1.4考核方式方面
作為一門以金融風險管理素質提升為目標的課程,如果僅靠一兩次考試來判斷學生對金融風險管理知識的掌握水平是很不充分的。多樣化的考核方式與多元化的考試題型是有效考核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途徑。
2相關建議
第一,教學理念方面,應結合本科學生實際能力水平,注重理論教學與案例討論的結合。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充當完全的主角,使學生把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作為學習的全部,而應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運用,進而提升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認為,在金融風險管理教學中,應注重將相關的金融風險管理實踐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如在講到利率風險時,可以首先以銀行為例,在分析銀行運營模式的實質的基礎上,提出“銀行CFO為什么要關注利率風險?”這一問題,通過分析,讓學生理解利率風險管理對銀行的意義,加深對利率風險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其次,在介紹利率敏感性缺口、久期缺口等基礎理論及防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掌握這些理論及方法的優缺點,再次,在引入各種理論風險案例的基礎上,介紹各種管理利率風險的技術方法。此外,在講完三基的基礎上,提出“在中國當前實際情況下,一般中小銀行該如何有效控制利率風險”這一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以提升學生對三基的綜合運用能力。最后,在討論總結中,老師可以介紹當前我國銀行利率風險管理實踐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及邏輯,再次提升學生的相關視野與分析水平。同時,在對單個教學模塊進行學習時,也可以結合專業特色,來調動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如對國貿專業的同學,則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以匯率風險作為重點,以引導非金融專業的同學將本課程與其專業知識相結合。
第二,教學內容方面,要結合本科教學實際,注重合理選用教材,同時要注重科研對教學的支撐作用。
首先,教材選用方面。目前,國內的金融風險管理教材大致可分為以偏重于數理分析以培養學生相關理論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材以及較少數理分析以介紹相關理論基礎知識為主要目標的教材。我認為老師應該結合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教材選擇,針對不同類型的同學選擇不同類型的教材。如學校學生數理基礎較好且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教育目標的,應該選用數理分析較為全面的教材,如學校學生數理基礎較差且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教育目標的,則選用數理分析較少的教材為宜。同時,在教材的選用方面,一定要注重教材的前沿性與實踐性。以巴塞爾協議為例,自巴塞爾委員會2007年頒布和修訂一系列監管規則后,2010年9月12日,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正式就《巴塞爾協議Ⅲ》的內容達成一致,巴塞爾協議III正式成為全球銀行業監管的新標桿。然而,至今很少有國內的金融風險管理教材對此重大改革內容進行更新,更為遺憾的是,即使是對新巴塞爾協議的介紹中,也僅僅局限于巴塞爾協議本身,很少有教材分析巴塞爾協議與我國銀監會銀行業監管框架間的關系,在實踐性方面出現重大脫節。
其次,要注重科研對教學的支撐作用。作為一門正在快速發展的學科,金融風險管理問題的相關研究正日趨深入與復雜。從事金融風險管理的教師,不僅自身應關注金融風險最前沿的研究動態,了解本領域最新的研究問題、研究觀點及研究方法,便于在教學中讓同學了解本領域的前沿知識,更應適時引導學生去關注本領域的熱點與難點,給基礎好的學生一些參與相關科研的機會,以促進學生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第三,教學模式方面,要通過引導學生設立合理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化配角為主角。設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老師應該在介紹課程的同時,對金融風險管理相關人才的就業情況,金融風險管理相關的資質證書進行介紹。如本課程的教師可以結合FRM考試來引導學生,通過讓學生了解FRM的就業前景及市場需求、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FRM的共通之處,來引導有興趣的同學設立合理的學習目標,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第四,考核方式方面,要注重完善考核方式。在教學中,不能僅靠幾次考試對學生進行考核的考核方法,完善課程考核方式,實行平時考查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首先,應根據課程特點,結合到課堂情況、課堂作業、案例討論表現等方式,注重對同學紀律及專業素質的考核。其次,卷面考試內容應該以考察學生對金融風險管理基礎內容的掌握情況,以督促同學對基礎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為目標。最后,在期末考試的題型設計方面,要體現多樣化的特征,要注重試卷中試題在認知層次及難度方面的搭配,以更為全面的考核學生的相關素質。
參考文獻
當前在GJB9001B標準的實施過程中,風險管理活動起到重要作用。筆者以此作為研究內容,針對性分析了風險管理在GJB9001B標準中的含義。首先指出了風險管理存在的意義,并提出其存在的現狀問題,然后指出了其改革、完善的建議,希望文章所提出的觀點能夠幫助其他學者展開進一步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
GJB9001B標準;風險管理;問題;建議
依據我國2009年出臺的GJB9001B標準,即《質管體系要求》,在日常作業過程中要求構建、運行、保持同時維持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措施,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承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作業,不過依據目前質管體系運行現狀顯示,依舊存在部分原因,導致體系正常運行受到影響,其中具備表現力之一的就是風險管理,筆者根據GJB9001B標準體系實施過程,有關開展風險管理措施中出現的相關問題為研究主題,構建并提出針對性的想法及建議。
1風險管理在GJB9001B標準中的主要意義
目前對于風險這一名詞的理解,在廣義方面,將其理解為“部分不包含發生意愿的時間的具體發生概率及最終發生后的綜合性度量。”而針對武器裝備這一研究項目而言,風險主要指的是在目前額定的金額、發展進度及技術的基礎上所產生的一種約束力,但在無法實現上述目標的可能性或最終產生的不良后果所展現出的一種綜合性的度量。而風險管理在GJB9001B標準中起到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在制造或研究武器裝備的過程中,控制武器研制的制作風險到可以接受的范圍,這也是GJB9001B標準存在的重要意義,而該標準中也針對性的提出了明確的規定,具體見7.2.2、8.5.3等條款。
2風險管理活動現狀問題分析
目前在風險管理活動開展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在活動展開過程中沒有依舊相關規定,同時這也是風險管理真正運行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針對性分析之后可以了解在該過程中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下述幾點:第一,缺乏規范性、計劃性的風險管理措施,沒有針對性的活動分先評估報告制定;第二,當前沒有與訂貨合同有關的管理標準存在,或是在合同評估的過程中無法對其中現存的風險進行分析及識別;第三,在選擇供應方時,缺乏針對性的風險識別能力與風險監管行為。
3針對風險管理問題的建議分析
根據當前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大量問題,怎樣采用較為有效的方法進行武器裝備對應的風險控制中作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本文將提出幾個具體建議,為相關企業作為參考。
3.1針對武器裝備承制使用風險管理的方式這里提到的風險管理不單單是指GJB9001B標準中對應的需要,同時也是企業利益表現的一個側面反映,是企業在保證效益與信譽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不管單位承制單位本身情況怎樣,都應該展開一系列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以及風險分析工作。尤其在目前武器裝備開發時間較短,且對應的任務卻極為艱巨,風險管理在整個過程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根據當前項目研究過程中的實際要求,第一步需要選擇對應的新工藝、新材料以及新技術,同時考慮企業對“三新”的具體接受程度;第二步則是應該注重整個事件進度以及費用之間產生的主要關系。
3.2制定具體的風險管理計劃在通過風險評估的方法,對GJB9001B標準提出對應的風險管理要求。并且在該標準之中的7.1注5內已經提出必須建立一個較為詳細的風險管理計劃,同時針對產品生產中的各個流程開展對應的評估以及分析,進而完成收益上升等要求。(1)設計合理的風險管理計劃:本文主要認為裝備在開展承制工作的時候,不論是有特別需要的用戶還是沒有特別需要的用戶,遇到復雜的項目就應該設計與之對應的風險管理計劃以及風險評價標準,進而獲得更加清晰的管理指標,最后得到一個明確的風險應對一級風險監控的具體方法。同時企業還應該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在出現問題以后能第一時間找到負責單位。從簡單的產品角度來說,對應的風險管理要求普遍可以記錄在各種策劃文件內,例如質量計劃等。(2)采用具體的風險評估方法:風險評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風險識別、風險分析以及風險評價。在風險識別過程中應該注重各個項目內部的綜合因素,并發現那些潛在風險,認清各個可能會對目標產生影響的不同因素。而最后風險識別的表現形式普遍為風險源清單。風險分析表示的含義則是針對風險源,展開一個詳細的研究,進而了解到如果風險發生,那么將產生怎樣的后果,尤其還應該注意技術風險對整個項目產生的重要作用。風險分析主要將通過風險分析表的方式表現出來。
3.3構建針對性、高效性的合同評審制度在GJB9001B標準中的7.2.2條款中強調承制企業在實施合同簽訂過程之前,對相關產品實施針對性的評估,確保其達到要求,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實施一定程度的識別并進行控制。筆者的主要觀點為:在整個活動開展過程中,承制企業在簽訂合同之前,應該對其中的所有內容進行研究分析,并展開高效的評審工作,保證在合同簽訂之后,企業能夠對其中所有的項目有一定的能力履行保障,確保合同風險在可控制范圍之內。而其中所涉及的“合同”主要包括了訂貨的協議、訂單等,即軍品承制企業在合同簽訂之前對該部分內容進行審核、評審,確保自身能夠對其風險進行承擔。若出現合同風險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情況,在研究評審方案的過程中,嚴格按照GJB9001B標準實施,實現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措施,維持企業雙贏。
4結語
由于國際形勢不斷轉變,我國軍品對應的項目也逐漸增多,為使我國軍用武器的質量得到有效保證,同時控制整個過程,進行必要的相關風險管理就變得更加關鍵。大量武器裝備承制單位主要將采用風險管理、風險識別、風險控制、風險承擔以及風險應對等方面來做出具體的應對措施,將風險帶來的損害盡可能降到最小,保證整個企業在以后時間中可以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于繼華,楊琳,楊洋.把握GJB9001B標準精髓促進質量管理體系建設[J].國防技術基礎.2010(04):98.
[2]王穩,王東.基于公司價值視角的企業風險管理有效性檢驗[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