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財務管理專業的企業分析
時間:2024-01-29 15:16:5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務管理專業的企業分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我國各高校以這個培養目標為出發點形成了一套財務管理課程體系。在學科歸屬上,不同的學校做法不同。主要有兩種做法:①部分學校將財務管理劃分為經濟類,分屬于會計學科,主要學習基礎會計、中級會計、高級會計、成本會計、財務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等學科。主要的財經類大學,如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均是采用這種做法;②另外一種做法是將財務管理劃為管理類,認為財務管理是對資金的管理,將其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主要學習公司理財、財務分析、企業管理學、企業戰略管理、項目管理、項目融資等課程。這兩種觀點各有側重,財務管理專業與經濟和管理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在打好必修基礎課程的基礎上,經濟和管理兩種類型的專業知識都需要有所涉獵,才能讓自身知識體系更加全面,以適應社會需求。目前高校課程分為公共基礎課、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幾部分。針對財務管理專業,公共基礎課和公共必修課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基礎大學英語、計算機、政治、體育等;專業基礎課包括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會計學、金融學、管理學、商務英語等;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則主要是更加系統化地向學生傳授專業深層次的知識,與財務管理有更加直接的聯系,其課程包括財務管理、財務分析、財務會計等。現存有三種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①資金運動形式多樣,據此,劃分財務管理課程為融資、投資、利潤和管理等模塊;②財務管理主體多元,根據主體的不同將財務管理的課程劃分為:企業財務管理、集團公司財務管理、宏觀財務管理、國際財務管理和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等;③根據財務管理的層次性將課程劃分為:財務管理基礎、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需要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我國高校教學分為課堂教學和實踐課程教學。課堂教學側重于理論部分,這部分內容占據了總學時2308個,而實踐課程的總學時為224個,包括軍訓等非專業實踐活動,共占9.7%,專業實踐課的學時為56個。課程評價上主要以測試成績為考評標準,課程一般根據傳統教材的編排順序進行開展。
2財務管理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存的財務管理體系大體上存在以下問題:首先,財務管理專業學科歸屬不明確。1998年教育部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為管理學的二級專業,但在實際操作中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科歸屬并不明確。除了部分學校將財務管理設置為管理學下屬專業、主要傳授企業管理知識外,許多高校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為會計學專業的下屬專業或設置在金融學院中,模糊的學科定位導致財務管理專業失去自身的特色。在課程設置上,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與會計學專業的課程多有重復,區別不大,缺少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課程,以至現階段許多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都在從事會計核算等會計類工作,會計類軟件也都用于簡單的會計核算,因而導致缺少從事財務分析、財務決策、財務計劃的財務類人才。其次,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上存在重復。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除了在設計上與會計學專業課程區別不大外,在課程體系內部也存在著重復的現象。一些高校按照初級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這三個層次進行課程編排,雖然具有系統性的優點,但由于層級劃分不明確,導致各層級之間有課程重復的現象。許多在上一層級教授過的內容在下一層級再次出現;另外一些課程本身內容存在重復,如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這三個各高校財務管理專業常設的課程內部就存在著交叉的現象。管理會計實際上萌芽于成本會計,故管理會計的理論和分析方法都源自于成本會計,而這兩門課程往往同時存在于財務管理課程體系當中,缺乏必要的刪減和融合;而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之間又存在著關于預算管理、投資管理、存貨管理等內容的重復教學。再者,現有體系缺乏應用性課程的設置。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主要的課程均為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主要教授金融學、管理學、會計學等方向的專業理論知識,而缺少了應用性強的實踐課程。實踐課方面之開設如會計實驗課、會計軟件應用等課程,而專屬于財務管理專業的財務分析等財務管理專業實踐課則是少之又少。專業基礎課傳授知識多為理論性知識,本應用于啟發學生創造性、培養學生專業興趣的專業選修課則更是形同虛設,不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由于財務管理專業的許多知識需要大量的數學公式,理論層面已經給學生造成了理解的困難,故教師多在授課過程中也是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而缺少了案例的介紹和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親身體驗和操作財務軟件的機會,校外企業也不愿將自己的公司作為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訓練營”,不愿提供實習機會給大部分缺乏實踐經驗和實踐能力的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而是傾向于金融學、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導致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實踐操作能力、知識運用能力欠佳。第四,現有體系不利于學生綜合和創新能力培養。財務管理專業是一個融合了會計學、管理學、金融學等多個專業知識的學科,學生需要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融會貫通,對本專業知識有更深的了解和創新。現存的教學體系中高校教師主要是傳授專業知識,評測標準也是依靠學年測試的成績。在現有體系下高校的學生并沒有對自己中學時期的學校方法、研究方法進行改進,學習過程中缺乏探索專業深層次的知識,學習浮于表面的應付考試。
3財務管理課程體系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現存的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財務管理專業缺乏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許多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本專業的特色,沒有著力于培養財務類型、從事財務專業的人才,而是與會計類專業的培養目標十分相似。許多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本校的會計學院中,作為會計學院的分屬專業存在;授課內容也與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的課程相似,課程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會計類的基礎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內容,二是金融類的金融市場、投資學等內容,課程設置沒有突出財務管理專業自身的特色課程。在實際的課程設置中,只做到培養具備基礎的會計、金融、財務知識和能力的學生,而沒有培養學生的財務分析、金融管理等高級學科能力。
②教師的知識結構存在著重復。教師是高校教學體系的核心,教師的知識結構直接導致了學科的專業定位。金融學、會計學、管理學專業方向的教師共同構成了我國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師知識結構,這個結構中缺少專門研究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教師。導致許多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體系也與金融學、會計學、管理學專業的教學體系相似,各高校爭相模仿出名的財經類學校相關專業的教學體系設置,缺乏自身特色,沒有根據本校學生特點和專業水平安排課程。另外,由于教學內容與自身研究方向不一致,許多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并沒有達到標準。
③教學基礎設施不完善,設備落后。財務管理作為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大量的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首先需要財務電算化軟件在教學課程中的穿插和應用,而我國許多高校的教學設備并沒有達標,許多財務類軟件無法在課室中順利地安裝,導致課程體系中實踐應用性課程的缺失,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無法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與軟件運用結合在一起。
4改善現存財務管理教學體系的措施
隨著社會對財務型人才要求的改變,我國各高校也需對本校的財務管理教學體系進行一定的改良,以培養出更能適應社會發展要求,更具實踐創新能力的財務型人才?;谶@樣的發展方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良。
①增設特色課程,凸顯學科特色。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管理學等專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但為了學生更好地明確專業發展方向,本科類院校需要將財務管理專業從其他專業中區分開來,展現本專業的特色。《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講到,高校財務管理的核心課程有: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或公司財務、公司金融)、資本市場(或金融市場)、財務分析、投資學等;所以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除了進行經濟數學、商務英語、金融學、會計學等基礎課程的學習之外,還應掌握財務分析、風險投資、資產評估等方向的基礎知識,以適應當下的市場環境和社會需求。故高??芍τ跒樨攧展芾韺I的學生增設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重點開設投資管理、財務分析等理財模塊的課程,使得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完善,也更具有財務管理的專業素養。
②減少專業課程的分類,融合相似的課程。目前的財務管理課程體系中有一些課程內容有重復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減少財務管理學科下的專業課程分類,將同屬性的課程歸結為一類,如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之間由于層級區分的模糊性導致大量的課程重復,可以將中級財務管理與高級財務管理進行融合,減免內容的重復;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和財務管理也是課程重復的典型代表,高??梢詫⑷邇热葸M行統籌,將成本會計內容放入管理會計的課程中進行講述,成本核算部分以企業成本核算內容和方法為講解重點;刪減如預算管理、投資管理、存貨管理等重復的課程內容,在教授過程中側重于企業實際操作需要的內容的講述。
③增設實驗性課程,提高實驗課比重。財務管理專業的許多純理論知識,如資產定價模型、資本結構理論等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設前提下進行推導而得的,但現實中沒有完全與假設條件相同的經濟環境,故財務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現代社會對財務類人才的應用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除了需要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具有財務分析、風險管理等應用性的能力。所以高校在設置財務管理的課程時要合理分配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比重,增設實驗性的課程。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財務軟件應用能力,讓學生對財務管理電算化軟件等熟練地掌握;另外教師在財務管理、財務分析、金融分析等課程的授課過程中需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安排一些進行實驗活動的課時,授課過程中注重案例與理論的結合講述,運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加深學校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對專業的理解和知識運用的綜合能力;第三,增設實踐課程,教師引導讓學生走出教室,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科研和創業項目的同時讓學生在課外實踐和課外活動課程中感受財務管理理論知識的運用。
目前我國許多高校在非財務管理專業財務管理教學上仍然采用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導致非財務管理專業財務管理教學沒有使用突出其教學的特性,達不到教學目的。本文結合目前我國高校非財務管理專業財務管理教學實踐,從教學方向、教材建設和教學設計三個方面分析非財務管理專業財務管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合適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
非財務管理專業;財務管理;教學模式
0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財務管理在企業運作中的重要性也日益顯現。目前各高校都在部分非財務管理專業,尤其是經濟管理類其他專業中開設財務管理課程。由于非財務管理專業的財務管理教學有其特殊性,我們有必要專門對非財務管理專業財務管理教學工作進行探討.
1非財務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方向不明確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提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注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于財務管理教學當中涉及投資決策、籌資決策、報表分析、預算編制等大量與實際生產生活緊密相連的問題,這一方針政策對于財務管理這門課程尤為重要。筆者于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對我校保險、農業經濟、土地管理、旅游管理四個專業的學生展開了調查,分析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對財務管理學習的目標,參與調查的學生均為正在開設財務管理課程的大二或大三學生。從上面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學習財務管理這門課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培養自身的理財理念,而對于財務管理知識的學習只有保險專業的學生需求相對較大,這也與國家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理念有很高的契合度。說明學生也迫切地希望能夠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對于其他課程的學習以及日后的實際工作有所幫助。但是目前財務管理這門學科在教學設計上采用的仍然是注重知識點的講授,重點放在概念的理解,公式的運用以及習題的訓練這三個方面。導致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在專業基礎不牢固的情況下,對知識的掌握依靠死記硬背,沒有深入的理解,更談不到貨幣時間價值、風險價值等學科基本理念的形成。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于財務管理這門課程的學習完全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缺乏學習的動力與熱情。
1.2教學方式程序化
盡管全國高校一直以來都在進行教學改革,財務管理的教學方式也逐漸在向“案例+理論”的模式過渡。但是目前教師在課堂上所采用的案例普遍陳舊,而且案例通常作為知識點的引入來使用。“理論知識圍繞案例展開,以案例貫穿課堂”的基本方針并沒有得到落實。對于財務管理專業而言,在財務管理課程中引進案例教學法,目的在于通過案例的呈現,一定程度上地模擬出企業實際生產經營活動中遇到各種與財務管理相關的問題,讓學生以企業財務決策者的角色去看待企業,在學習知識并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財務管理理念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這一方式對于非財務管理專業來說并不適用。由于基礎知識的欠缺,非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對于財務管理中的某些知識點的接受較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來說相對吃力。在沒有完全接受理論知識的情況下,讓這些學生去獨立地做出財務決策,就會造成學生信心的喪失,從而導致學習熱情的下降。目前,大部分學校并沒有獨立的實驗課程,而是將一門課程分成理論和實驗兩個部分。并且沒有專門的實驗課教師,實驗課的教學由理論課的教師兼任。然而實驗課程要求授課教師對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有一定的了解。可是我國目前的現狀是,大多數的教師在從業前一直在學校當中進行學習研究,并沒有實際工作的經驗。這就造成了實驗課程師資力量的不充足。另外,由于實驗課依附于理論課,實驗課常常被用作鞏固理論課所學知識的手段。而且由于實驗課在學生期末考試成績所占的比例較低,有些學校甚至不將實驗課程的成績計入期末財務管理考試的成績當中,這就造成了教師與學生對于實驗課的重視程度的不足。實驗課常常是“走過場”式地進行,達不到本來應有的效果。
1.3教學內容沒有針對性
許多高校忽視了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與會計專業學生在會計基礎上的差異。非財務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課程選用的教材大多是會計專業使用的教材,而這類教材并不適用于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使用。因為財務管理課程通常在大三或者大二開設,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財務管理之前已經學習了會計學、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稅法、經濟法等課程,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在學習財務管理的過程涉及這些課程的知識時,會計專業的學生接受起來相對來說較為容易。但是由于專業的限制,非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并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在使用會計專業所使用的教材時,會感覺相對吃力。甚至由于前期知識儲備的缺乏,難以理解教材的內容,造成學習上的困擾。
2針對非財務管理專業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
2.1教學設計方面
2.1.1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部分
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部分應當著重引導學生對于貨幣時間價值、風險價值等學科核心理念形成深刻的認識。在講解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建議結合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通過案例引起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在講解案例的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課程當中,避免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由于內容枯燥,學生不感興趣,從而造成學生被動學習的情況。
2.1.2投資管理與籌資管理部分
投籌資管理這兩大部分在財務管理課程當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在這部分授課的過程中要將實踐部分與理論部分緊密結合。通過財務管理教學軟件,模擬企業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投籌資問題,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先進行討論,并提出解決方案。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解決方案進行點評,在點評的過程中將投籌資部分的理論知識滲透于其中。課后要求學生對其前期提出的決策方案進行優化,作為平時成績的考察項目。這種模式的教學,課堂的主導者是學生,而非教師。而且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變成了直觀的現實問題,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這種教學模式也一定程度上易于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學生對于投籌資問題有前期的思考以及后續的總結反思,對于課堂所學知識也起到了鞏固的作用。
2.1.3運營資金管理與財務分析部分
運營資金管理與財務分析這兩部分內容的共同特點為不同性質的企業,運營資金管理的模式以及財務報表的數據特征差異較大。在設計這兩部分的教學內容時,應當與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本專業學科緊密相連,如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應當將教學重點放在旅游企業營運資金的需求特點是什么,針對這些特點在管理上應采用哪種方式;旅游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是什么,針對這些特點在財務報表上會有怎樣的體現;在財務指標方面,旅游企業的財務指標的平均水平是多少,與其他行業相比的差異是什么。在這種模式下,非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能夠將財務管理的知識與本專業學科聯系在一起,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由于學生對于本專業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師的教學意圖。但是,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在課前做較多的準備,才能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這對于授課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
2.2教學方式方面
2.2.1“請進來”
我國的本科教育正在經歷從研究型人才培養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渡階段。加之近年來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大,我們更加需要培養符合用人單位選擇人才標準的學生。因此筆者建議,應當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安排一定數量的課時,邀請一些從事實際財務管理工作的財務負責人或是經理來擔任“教師”或是“嘉賓”的角色,參與到課堂當中。這些從事實際財務工作的企業管理人員能夠提供給學生們全新的、最貼近實際的財務管理方法以及獨特的視角去重新理解書本當中的理論知識。這些都是一直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所不能給予學生的。同時也給授課教師提供了一個了解當前財務工作最新狀況的機會,在交流的過程中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提高,可謂是一舉兩得。
2.2.2“走出去”
在實現了第一步“請進來”后,我們還要更進一步,也就是要“走出去”。我們常說“百聞不如一見”,課堂中的教學再生動,與實際工作相比也只是紙上談兵。筆者建議我們教學的地點不僅限于教室,學生所在學院應當與當地一些企業進行接觸,創造由老師帶領學生到企業中參觀財務工作的整個過程,教師擔任“講解員”的角色,學生則是“觀光客”。通過這種親身的參觀,讓本來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學生通過這種直觀的體驗,對于理論知識本身的理解以及理論聯系實際兩個方面會有較大的提升,并且在參觀企業的同時學生也能夠知道作為一個企業單位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備怎樣的技能與素質。從而使學生知道為什么而學習,應當學習什么,學習的效果也就自然提高了。
2.3教材編寫方面
目前我國缺少一套針對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財務管理教材。因此編寫一套針對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通用《財務管理》教材和配套的習題與應用指南就尤為重要。這套教材應當指明哪些章節是重要的,必須向學生講解的;哪些是次重點章節,可以由授課教師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進行取舍。同時還應當將一些會計、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熟悉,教材中沒有涉及的基礎知識加入到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適用的教材當中。同時可以加強“財務比率分析,報表分析,股利理論,鼓勵政策”等內容的教學,對于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如“流動資產管理,長期投資”等內容適當弱化,以更好地適應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
作者:印執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尹汶莉對非會計專業財務管理教學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2(34):273-274.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綜合實訓平臺;改革
財務管理專業是我國管理學科中一個新興的、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專業。1998年,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對財務分析和財務決策人才的需要,教育部決定設立財務管理專業。盡管財務管理學科正式成為本科專業時間還比較短,但財務管理學已經是當今工商管理大學科體系中最具活力的一門管理學科。
雖然近年來高等院校對于財務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賦予了足夠的重視,進行了積極的推進,但是由于財務工作的敏感性,高等院校的財務管理實踐教學很難深入到企業。由此造成了真實環境下的仿真或全真實踐教學環節缺失,不利于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當前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普遍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的需要,不僅僅就業難,而且在就業后個人職業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因而,構建綜合實訓平臺改變高等院校當前的培養模式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
一、國內外研究狀況述評
在全球經濟國際化背景下,為了促進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教育符合國際化以及社會需求,國內外高校財務管理的教學體系從方方面面發生根本性變革。最典型的改革路徑體現在:
1.教育目標的轉變
美國會計學會于1989年成立了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AECC),AECC第一號公報指出:學校會計教學的目的不在于訓練學生在畢業時即成為一個專業人員,而在于培養他們未來成為一個專業人員應有的素質。Elliott(1991)認為高等教育的功能是培養知識工人,財會教育者必須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學習什么。與國外明確的教育目標定位不同,我國本科財務管理教育目標應如何定位仍未解決,尚處于財會人才培養的
“專才”與“通才”之爭的階段。閻達五(1998)等教授認為財會教育目標應定位于為實際工作部門培養從事具體工作的專門人才。李心合(1998)等主張以通才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目標。劉永澤、孫光國(2004)主張根據學生關于是畢業工作還是讀研究生的不同選擇和具體實際情況,分類培養。但是這一分類需要所有學生都有明確的自身發展定位,這在當前肯定是不現實的。
2.教學方法的轉變。
Bloom和Debessay(1984)認為財務管理教育方法應當從程序性和技術性的教學方法向概念性和問題式方法轉變。Abrecht和Sack(2000)強調財務教育應教會學生如何尋找答案及如何學習,強調高水準、寬口徑的課程,而非深入的專業教育。Richard(2009)發現在財會教學中使用團隊模型,學生不僅增長了財務工作中必需的人際關系和團隊合作技巧,也為處理非常規財會問題提供了準備。與國外強調過程教育、以學生為核心不同,我國的本科財會教育仍然強調結果、以教師為中心。眾多學校和學者開始探討實踐基地、模擬公司等教學方式。但是,實踐教學尚處于摸索階段,沒有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鑒。
3.課程設計的轉變
Patten和Williams(1990)建議財會教育必須以多學科知識為基礎。McInnis(2002)指出大學中課程設計的重點在于發展基礎知識教育,課程應當成為讓學生把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結合起來并促使其學而致用的調合劑。Brewer(2000)提出了將管理會計課程一體化的新框架。Brigham Young大學將跨越許多財會職能的內容結合起來(如財務、稅務、信息系統和管理會計)。與國外財務課程進行了系統整合不同,我國對于財務課程體系的設計仍處于探討階段,沒有實際推進。牛彥秀(2002)探討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內容交叉問題,分析了合并后的成本管理與財務管理的重點與區別。孟焰、李玲(2007)調查發現我國本科財會專業課內容重復較多、專業課與基礎課比重失調、課程設置存在一些遺漏等方面的問題。
遼寧省作為東北地區的經濟領頭省份,其高等教育在全國也處于較高水平。但是,在全省40所高等院校中,當前財務管理本科教育同樣存在教育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僵硬固化、課程體系分散等問題。因此,下文基于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遼寧經濟社會對人才質量的需求脫節的現實,以大連某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為研究對象,研究構建財務管理專業綜合實訓平臺的必要性、體系組成及實踐操作。
二、大連某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建設現狀
該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前身是財務金融,財務管理專業于自1998年正式成立。經過多年的發展,財務管理專業師資力量不斷充實,培養體系日益完善,學生的錄取分數線一直在全校處于較高水平,招生規模比較穩定,就業去向比較好,就業率比較高。在近十年的時間內,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在社會各個階層崗位上已經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擴大了學校在不同行業的影響力。
1.師資力量不斷完善
在學校和學院的統一安排下,財務管理專業逐步形成知識結構合理、梯隊明顯,熟練掌握現代專業技術,具有發展潛力的財務實驗師資隊伍。財務管理專業師資職稱結構比例為,教授30%、副教授30%、講師40%。財務管理專業師資學位結構的比例為,博士70%、碩士20%、學士10%。
2.課程建設不斷提升
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的精品課程建設,推出了較有影響力的精品課程。《財務管理》課程被評定為學校精品課程;2009年被評定為省級精品課程,2010年被評估為國家雙語示范課程?!痘A會計》課程正處于學校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之中,預期將會有較好的效果。
3.學生就業滿意度較高
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去向主要集中在:交通部門、海事局銀行、證券公司等。以上單位在社會中具有較好形象和較高的社會地位,給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帶來一個較高的發展平臺。從財務管理專業開設以來,學生初次就業率一直是維持在97%以上。兩年內的就業率達到100%。
三、財務管理專業建設綜合實訓平臺的必要性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企業更注重效率和成本。企業需要的不再是滿腹經綸的書生,二是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高級“技術”工人。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更需要在學校期間就有所操練,熟悉基本的業務流程,掌握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技術。
1.人才培養目標導向呼吁實踐課程破土而出
財務管理專業根據市場發展對公司財務和金融專業人才需求的專門化要求,同時面向公司理財和金融兩個領域培養專業人才。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導向決定了課程體系設置的特點,突出強調實踐性和操作能力。因此,國內眾多的高校都開始尋找適應社會需要的培養模式。
2.綜合實驗室已成為各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必要組成部分
在財務管理專業設立之初,就已經有高校未雨綢繆,籌建了專業實驗室。事實上,這些高校的畢業生確實表現出就業適應能力強、上手快的特征,并且產生了連鎖反應帶動后期畢業生的就業。近幾年,在就業指揮棒的引導下,各高校更是想出各種辦法提高所培養學生的就業或創業能力。對于財務管理專業而言,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建設實驗室,各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實驗室同雨后春筍,發展十分迅速。其他高校的發展經驗及為我們提供了借鑒的經驗,也傳遞出了一種信息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綜合實驗室建設已是刻不容緩。
3.國家示范課程建設需要實驗基地的支撐
財務管理專業團隊講授的《財務管理》課程,在2010年榮獲“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國家為這一項目投入資助資金10萬元。為了財務管理專業的長期發展,財務管理專業計劃將國家投入的資金部分用于支持財務管理專業實驗室建設,成立財務管理專業雙語示范課程試驗基地,帶動更多的老師參與到雙語教學課程,提升更多的雙語教學課程教學質量。國家示范課程的后續建設需要試驗基地的大力支持。
四、財務管理專業綜合實訓平臺建設的現狀
長期以來,學校十分關注實驗室建設,配備了專業的實驗室工作人員,有專門的實驗場地和設備。并且,針對財務管理專業的需要采購了基本的軟件,給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和支持。2011年財務管理專業全體教師對財務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培養計劃進行了全面修訂,一致同意增加多個實踐課程教學。新的培養計劃更加注重實操性,同時也對實驗室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現有的實驗條件僅能滿足傳統的實踐教學需求,相對于新的培養模式,存在較多的不足之處。
1.課堂的實踐教學缺乏真實的實際訓練內容
當前的實踐課程都是和理論課程合為同一門課程,老師在授課的時候,限于教學實踐、教學場地和設備的約束,實踐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案例分析、專題討論為主的課堂形式,缺乏真實的實際訓練內容,或者只能進行小規模的模擬訓練。不能真正結合企業的實際運作模式,從企業人才需求角度展開實訓課程。
2.校外實訓基地流于形式
從長期運作的結果看,校外實習基地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認識實習的場所,并不能真正給學生提供實習環境。財務信息事關一個企業發展的所有重大信息,因此,企業往往不會接受實習生從事真正的財務工作。我們的學生進入實習單位,做得更多的工作是打字、復印、跑腿打雜,很難參與到企業的財務工作中。流于形式的校外企業實習帶來了惡性循環,學生覺得實習沒有意義,不愿意再去浪費時間;企業覺得實習的學生沒有價值,反而是一種負擔,不愿意接受。實訓基地喪失了最初賦予它的功能。
3.實驗室的場地、設備不適合財務綜合實訓的需求
財務管理專業的綜合實訓課程,最基本的環節是手工做賬。初期實習環節需要處理大量的憑證、賬冊、報表,學生需要進行輪崗模擬實習。后期實習環節又需要計算機作為工具,借助于一定的財務軟件。這些特點要求實驗室應該比較寬松、桌椅能夠自由移動擺放、桌椅和電腦等設備能夠自由組合和分離。
五、財務管理專業綜合實訓平臺的構建
綜合實訓平臺不是單純的模擬實驗室來滿足學生的實習場所,而是具有融合多學科知識功能、滿足多層次培訓需求和集生產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因此,財務管理專業綜合試訓平臺的建設思路將是:課程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
1.建設原則
綜合實訓平臺承擔財務管理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教研開發、實踐教學等多方位任務,主要面向財務管理專業、也可服務全院提供教學服務工作。其基本原則是根據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規劃,建設財務管理專業模擬實驗室的軟環境,努力滿足實驗教學要求、提供教師備課的場所、成為教學實驗的基地。
2.綜合實訓平臺的構成
財務管理專業綜合實訓平臺是以信息科學技術為手段,實現將會計理論與計算機會計信息處理技術、計算機審計、投資理財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由一個面向校內學生開設實驗項目的實驗室,發展成為面向社會仿真模擬實驗教學、網上在線訓練、職業資格鑒定、職業技能證書考試的全新財務實習基地。
財務管理綜合實訓平臺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從手工創建會計賬簿、進行成本核算過渡到會計電算化;從基本的會計業務擴展到審計、納稅、投資、外匯等多維度的經濟活動;從財務管理工作簿與工作表及基本財務分析圖的開始,到各項財務管理單項實驗的訓練和掌握,逐步過渡到進行籌資、投資、并購的財務決策分析的綜合實驗,模擬更復雜的財務管理活動,使得模擬過程更逼真。根據最新的財務管理專業培養計劃,未來的綜合實訓主要有以下8門課程(見表1)。
表1 財務管理專業綜合實訓模塊
序號 實踐課程 針對理論課程 實現形式
1 企業投資綜合實訓 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證券投資學、風險管理 電腦模擬
2 外匯交易綜合實訓 金融學、外匯交易實務 電腦模擬
3 財務軟件綜合實訓 財務軟件應用、EXCEL在財務中的應用 電腦模擬
4 審計與納稅綜合實訓 審計基礎與查賬實務、稅法、納稅實務與技巧、財務法律基礎與實務 手工+電腦模擬
5 個人理財實訓 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 電腦模擬
6 商務計劃書實訓 管理學、市場營銷、財務管理 電腦模擬
7 成本會計綜合實訓 成本會計、管理會計 手工模擬
8 港航企業會計綜合實訓 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財務報告分析 手工模擬
實驗室前期通過購買外部資料、軟件的形式運行,預期經過一定時間的運行,實驗教師逐步自主研究設計和完成某一系統性實驗內容,最后形成基礎實驗各單項實驗綜合實驗研究設計型實驗四個層次,組成系統性、漸進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實驗體系。
參考文獻:
[1]Bio.2010.Transform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Biologists.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3,592-617.
[2]Mercedes Marzo-Navarro,Marta Pedraja-Iglesias,Pilar Rivera-Torres.2009.Curricular Profile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Versus Business Demands-Is There a Fit or Mismatch in Spain?Education+Training,51(1):56-69.
[3]李曉慧.會計教學體系研究:來自英國大學的借鑒[J].會計研究,2009(10):77-82.
[4]孟焰,李玲.市場定位下的會計計學專業本科課程體系改革——基于我國高校的實踐調查證據[J].會計研究,2007(3):55-63.
[5]邁克爾·戴爾蒙德.新形勢下的會計教育、研究和實務[J].會計研究,2005(12):17-18.
【關鍵詞】 財務管理 專業定位 財務環境
1 國外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歷程
1.1 以籌資為重心的管理階段
19世紀末20世紀初,工業革命是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和技術的不斷更新,股份公司成為企業的主要組織形式。股份公司的形成增加了資本需求量,改變了企業的籌資方式,擴大了生產經營規模。股份公司為了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和控制,成立了新的管理部門即財務管理部門,由此財務管理的崗位開始形成。早期的財務管理的特點是:(1)籌集資本和資本成本最小化;(2)公司合并形成的財務清算。早期的資本市場不成熟,會計報表的數據缺乏真實性,影響了投資的積極性。
1.2 以內部控制為重心的管理階段
1929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爆發使許多公司倒閉,經濟收益受損。企業為了盡快走出經濟危機的困境,彌補經濟危機帶來的損失,對企業內部進行控制。財務管理逐漸轉向了以內部控制為重心的管理階段,財務管理發生了較大的變化:(1)財務管理要加強內部控制,管好用好資本;(2)要用定量方法對資本進行控制,在財務管理中逐漸的應用計量模型;(3)公司按照政府的法律規范來制定財務政策。
1.3 以投資為重心的管理階段
二戰后,各國的企業規模越來越大,企業的市場競爭更加激勵。企業管理當局開始尋找多元的發展道路,投資決策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一階段的財務管理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方法多樣,主要表現在:(1)財務管理注重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項目;(2)財務管理更加強調決策程序的科學化;(3)投資分析評價的指標在財務管理中得到了廣泛采用;(4)建立了系統的風險投資理論和方法。
1.4 以資本運作為重心的綜合管理階段
20世紀80年代以后,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迫使財務管理朝綜合管理方向發展,具體表現為:(1)財務管理是企業活動的中心,資本運作是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財務管理通過資本管理能夠反映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情況;(2)財務管理注重資本籌資、資本運用和資本收益分配,追求利潤最大化;(3)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及財務軟件的開發提高了財務管理的效率。
2 我國財務管理專業發展的經濟環境
2.1 資金籌集環境
我國的資本市場還不夠發達,資金籌集方式以間接籌資為主,直接籌資為輔的方式,企業籌資手段不夠豐富。間接籌資方面,銀行在商業化改革中,增強了自我約束力,商業銀行的運作都是以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為原則進行的。由于我國企業缺少信任體系,使商業銀行不愿給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只是中小企業存在融資難和發展難的問題。在直接融資方面,企業發行股票要經過政府的批準,要經歷復雜的手續程序。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不成熟,企業對資本市場缺乏了解和認識,企業在籌資時存在盲目性,較少考慮資本結構和財務風險等。部分上市公司債務高達90%仍然無動于衷,甚至一些上市公司就是圈錢為目的的,對于股東的價值和企業的價值根本不考慮。
2.2 企業成本管理環境
許多企業管理者的成本意識不強,財務人員素質偏低。具體表現在對產品成本核算時,不是按照產品成本形成的工時、管理費用和材料消耗費用分攤計算,而是憑借主觀影響計算成本。各項費用支出由總經理主觀決定,成本控制無從談起,造成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預測、成本決策缺乏規范性、制度性,可有可無;成本計算沒有科學性,導致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2.3 收益分配環境
企業在存續期間創造的利潤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在企業和所有者進行分配。股利分配政策對企業和先關的利益主體具有影響,與企業長遠發展的籌資問題和資本結構問題有密切的關系。我國的企業為了實現長遠的發展,比較重視積累,不注重企業現金股利的分配方式,比較重視企業經營成果,很少關系企業的股價,從而在利益分配上與國外有很大的差距。
2.4 財務管理制度環境
目前,許多中小型企業的財務管理采用粗放型的管理制度,這種管理制度的特點是無規律和無約束,財務管理隨意性比較大,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比較靈活的管理。這種管理制度沒有過多的約束,比較方便操作,但是實際上會給企業的管理帶來一些漏洞,不利于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業健康的發展。
3 我國財務管理專業定位與發展
3.1 財務管理專業內涵定位
財務管理是遵循資金運動的客觀規律,借助于資金、成本、利潤等價值指標,組織資金運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門學科。它是以公司財務決策為出發點,研究的是企業將有限的資源投放到哪里,如何為這些項目籌集資金,以及應該、能夠返還多少現金給所有者,即公司投資、融資及分配的決策過程。現階段,我國財務管理的重點是通過建立健全內部組織結構,充分發揮財務管理預算和控制監督的職能,構建完善的財務會計制度;建立有效的財務監督體系,加強財務控制,提高資金利用水平;穩健理財,避免盲目擴張或多元化經營等措施手段的實施來不斷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發揮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
3.2 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本專業的學生應具備管理、經濟、法律、理財和金融等方面知識和能力。本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財務、金融管理方面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財務、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問題的基本能力。本專業畢業學生應掌握以下知識:(1)企業如何進行財務決策以及這些決策如何影響單個企業組織乃至整個社會經濟;(2)企業如何籌集和分配使用資金;(3)了解金融市場的運作及其工具,并加以具體應用,從而在大型企業的財務部門或者財務咨詢公司、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政府或非盈利機構從事金融與財務工作。
參考文獻:
[1]徐端.我國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法效果不佳的原因研究[J].成人高教學刊,2008(8):45-46.
[2]姚春序,張蕾.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發展芻議[J].高等農業教育,2004(7):67-68.
【關鍵詞】課程體系;創新能力;財務管理
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高等教育走的是一條“精英教育”之路。隨著高校擴招,中國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眾化教育,一大批新建院校、地方院校應運而生,為與老牌的“精英大學”區別,他們許多定位于“應用型大學”。然而,中國應用型大學辦學時間短,至今為止,尚沒有成熟的教學模式,以至應用型大學和綜合型大學、研究型大學的教學模式出現重合現象。
財務管理專業是1998年國家新開設的一級學科專業,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個融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金融學、數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于一體的交叉學科,辦學時間短,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把其他專業教學模式,如會計學、金融學、管理學等不加修改或稍加修改后就生搬硬套,難以體現自身應用型本科的辦學特色。因此立足于應用型本科教育,抓住課程體系建設這一核心內容,對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優化設計,使之滿足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高校構建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思路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上,一般把財務管理視為對資金(貨幣)的管理;然而在現代企業中,財務管理并沒有履行資金管理的全部職能。實踐中,對資金運動的管理(價值鏈管理)一般是由財務和會計兩個管理部門共同參與完成的。財務管理作為對資金運動的管理,并沒有履行管理的全部職能,而僅僅履行了一部分,即:資金管理中的直接管理職能。具體包括組織、調節和監督三項職能,而核算、分析和預測等間接管理職能則是會計管理的職責范圍。從西方企業來看,財務管理與會計管理正是依此劃定“勢力范圍”的,在我國許多大中型企業也是如此,從學科體系來看,財務管理學與會計學雖然都以資金運動為主線,但財務管理學是研究資金直接管理的規律的學科,具體是研究如何對資金運動進行組織、調節和監督,以引導和調節資金運動的流向和流量;而會計學則是研究企業資金間接管理的規律的學科,即研究如何對資金運動核算、分析和預測,以準確和及時地提供資金運動的歷史信息和未來信息。因此,財務管理學與會計學,是相互區別,各成體系的。只有明確了這一基本點,財務管理專業才有獨立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科體系才能完整地建立起來。這是構建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基本思路。
2.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2.1 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現狀
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專業知識體系有很大不同,但目前高?;旧蠜]將其區分開來。就我校對兩個專業的課程設置來看,區別很小,財務管理課程設置沒有特色基本和會計專業所學課程相差無幾,培養出來的學生畢業后基本上也是直接從事會計工作。
實際上從財務的基礎學科來看,由于財務管理學主要研究籌資、投資、利潤政策等問題,因此財務管理學的基礎學科應當以金融學、投資學為主,而會計學只是其基礎學科的內容之一。因此,發展財務管理專業教育,除了應加強金融、證券、投資等基礎學科的內容外,關鍵是按照財務管理學學科體系的要求,確立財務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我國高校財務管理教育界對此已基本達成共識,但是關于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和教學內容安排卻尚有爭論。歸納起來,已有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和教學內容安排有以下三種體系:第一,按照財務管理主體的不同,設置財務管理學基礎(原理)、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國際財務管理和計算機財務管理等課程,其優點是主體鮮明,層次感較強;缺點是課程之間的教學工作量和難易程度差別大,不利于教學組織。第二,按照資金運動的不同環節,設置財務管理學基礎、籌資管理、投資管理、利潤分配管理等課程,其優點是內容集中,按模塊進行,便于教學,缺點是系統性不強,且不能體現不同類型企業財務管理的特點。第三,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設置財務管理學基礎,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優點是層次感強,缺點是可能形成“大雜燴”。
2.2 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2.2.1 教學內容不合理,課程之間交叉現象嚴重
目前財務管理、證券投資學、管理會計、成本會計內容交叉重復已成為普遍問題,如財務管理中的間接投資與證券投資學很多內容重復,管理會計中也涉及到較多的長期股權投資內容等。這種狀況不僅極大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而且對財務專業的學科建設發展也產生了不利影響。
2.2.2 注重知識傳授,忽視能力培養,實踐能力課涉及較少
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來實現,然而現行財務管理學課程教材對知識的傳授比較偏重,而對于能力的培養則顯得關注不足。例如,教材中以大量的篇幅介紹企業籌資、投資、營運資金管理、利潤分配的知識;但卻很少闡發資本預算、財務規劃的應用分析,特別缺乏財務案例分析,而這恰恰是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另外我們課程體系中設計實踐部分相對較少,沒有專門的實踐教材。教師的實踐能力欠缺,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環節尚待開發。
2.2.3 財務管理學知識結構不合理,與社會需求不相適
教授時大部分側重從會計的角度講授財務管理,該專業的學生都忙著考有關會計從業資格的證件。導致畢業學生大部分走上了會計工作崗位,真正從事財務管理的很少,甚至沒有。在西方,財務與金融是密切相關的,但已有的財務管理學課程結構中大都也沒有設計金融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課程,這是與近幾年來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趨勢不相適應的。
2.2.4 教材編寫內容上探索創新不足
市面上大多數是名稱為《財務管理學》、《財務管理》等教材,內容比較籠統,這樣的教材適合會計類、工商管理等非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但并不適合財管專業學生。受傳統習慣和思維定式的束縛,教材的編寫修改多體現在繼承和借簽方面,在創新方面不夠突出。例如,在課程改革方面往往是簡單的增加課程,在教材編寫方面往往是簡單增加章節或者是采取“打補丁”的辦法,缺乏科學的思路和方式。而且大部分教材都是直接照抄照搬西方的財務學,其實這并不完全適合我國的現實情況,正像一些學者指出的,投資、融資、股利分配就像會計中的偶發事項,在我國哪個企業天天投資,融資?而企業天天發生的運營活動,卻沒有人為之編出一套綜合的,完善的適合它的財務理論。因此筆者認為專為為財務管理專業編寫的教材明顯不足,不能滿足該專業學生學習的需求,更不能適應社會財務工作的需要??偠灾?,已有的財務管理學課程結構及教材內容的改革與設計尚未突破傳統的舊框框、舊思路和舊模式,探索新思路,創造新模式,增加新內容,形成新體系勢在必行。
2.2.5 師資水平有待提高
當前大部分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教師是非財管專業畢業的,財管專業的博士畢業生在高校就職的基本上為零,讓絕大多數的會計類專業或者金融類專業的碩士或者博士畢業生從事財務管理的教學,有一定的劣勢存在。比如在傳授知識時難免帶有自己的專業色彩,會計類的教師往往會向會計知識傾斜,金融類的則會側重金融專業知識的傳授。以我校為例,財務管理專業每年學生100多,但教師沒有一個是財管專業碩士或者博士畢業的,甚至會計專業的都很少。
3.優化課程體系設計,提升財務管理專業學生創新能力
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課程體系建設是最基本、最關鍵的因素和環節,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提升有著直接影響。在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上,應加強跨學科知識的學習,教學內容應更新、涉及學科前沿,適時調整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組合;另外,結合我國現實情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要努力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自覺提高自身創新能力的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幫助其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
圍繞提升實踐創新能力的目標,研究優化課程體系設置的改革措施,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優化課程體系各部分的內容構成
課程體系中的學位課程、專業選修課程等應該各有側重,分別從不同的層面為提升學生的理論基礎功底提供支持。學位課課程設置應該著重于理論層面,這其中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上有學科都應該涵蓋,這些是學好財務學的基礎;課程內容既要包含經典的企業財務管理理論,也要涵蓋當今的企業管理理論最新研究成果,更應結合我國特有的現實,西方以新古典經濟學為基礎的財務學內容(投資、融資、股利分配)固然是主流,但未必適合我國。因此主干課程內容設置既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不能是基礎理論的簡單重復;又要結合我國企業的實際,不能簡單的照搬照抄。專業選修課要體現出學生面臨就業時的方向和特色,最好要依據本專業社會需求或者自己愛好來設置。最終目的設置出能切實為學生學好知識提供理論支撐的課程體系。
3.2 提升師資水平
到比較好的大學,研究所等招聘本專業的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對目前在崗的任教財管專業的教師進行理論與實踐雙培訓,給他們提供到一流大學進修的條件,提升他們的理論知識;鼓勵一些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多了解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業務情況,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只有教師的理論水平、實踐能力提高了,才能培養出較高水平的學生。
3.3 加強教材編寫
目前財務管理的教材基本都圍繞投資、融資、股利分配三大方面撰寫的。而實務中大部分企業的投資業務、融資業務、收益分配業務屬于偶發事項,而日常業務才是發生最多的,所以教科書編寫時應該多加進這些內容的理論闡述與分析,注重與實務的結合。
3.4 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
財務管理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教學中應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突出實踐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大量案例教學,模擬仿真教學和社會實踐,調動學生在較為真實的財務管理情境學習掌握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實踐教學是保證本科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應本著學生本科學習四年期間,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不斷線的原則,進行系統的實踐教學。從對各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調查來看,發現它們普遍對實踐教學重視不夠,或手段乏力,與實際脫節嚴重。為增強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有必要加強實踐教學課程的設置。財務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應包括課內實訓、假期社會調查和見習、綜合模擬實驗、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環節。
參考文獻:
[1]李光緒.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的思考[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3):123-125.
[2]郭海明.財經類院校統計學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6):54-57.
[3]鞏建,蕭蓓蕾.基于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設計框架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市場定位課程體系
財務管理專業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為管理學下的二級學科以來,許多高校尤其是財經類大學,陸續開始招生,目前已經有幾屆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走向人才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財務管理專業雖然在學科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異。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不清晰,進而導致教學計劃、課程體系設置沒有充分體現出財務管理的專業特色。因此,有必要進行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以便更好地滿足社會對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
一、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
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歸根到底取決于人才市場的需求。如果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被人才市場接受,那么這個專業的生存與發展就存在問題了。寫作碩士論文那么,財務管理專業應該培養什么樣的財務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財務管理專業的指導性教學方案中提出,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會計與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級專門人才。
筆者認為,上述培養目標不夠明確,過于抽象。結合目前人才市場對財經類大學生的需求,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可以定位為成為未來的工商企業的財務總監(CFO)、證券公司的財務分析師(CFA)以及金融部門的財務策劃師(CFP),其中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CFO為主要目標。
財務總監、財務分析師與財務策劃師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結構呢?雖然這三種職業服務于不同的單位和行業,但是都要求掌握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會計以及資本市場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財務管理慣例。也就是說,雖然這三種職業的實務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識結構卻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識體系與業務技能來說,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資本運作(投融資)、內部控制、納稅籌劃與財務分析。這些知識和技能也是CFA與CFP所必備的。這四個方面的知識要分別與相關的課程一一對應,而技能則主要通過案例教學與開展財務管理競賽等手段來培養。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場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選用教材等具體教學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要根據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市場定位來安排專業課程體系,具體來說,應當根據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能來制定教學計劃和安排專業課程體系。
二、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現狀與課程體系建設
自從1999年高校開設財務管理專業以來,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財經類大學往往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會計學院下面,這樣財務管理專業就被打上會計學的烙印,課程設置以會計學系列課程為主,再加上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綜合類大學和理工類大學往往將財務管理專業設置在管理學院(或商學院)下面,與會計學專業并列,比如復旦大學設置財務金融系,招收財務管理專業學生。
培養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體體現在專業基礎課與專業主干課的設置上。筆者通過對上海財經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對比來研究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上海財經大學的專業必修課包括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公司財務(上、下)、審計學、電算化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復旦大學財務金融系的專業必修課包括管理學導論、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運營管理、財務分析、財務會計、金融市場、金融計量分析、投資學、國際財務管理、創業投資。從這兩所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來看,上海財經大學是在會計學的基礎上培養財務管理人才,而復旦大學是在企業管理的基礎上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筆者吸收這兩所大學設置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經驗,結合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人才市場定位,提出財經類大學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設置建議(詳見下頁表)。
在表中,筆者將必修課分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兩類:專業基礎課是所有一級管理類學科專業的學生都必修的,課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學年;專業主干課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學年的上半年。寫作醫學論文將選修課也分為兩類:一類是類別選修課,是專業主干課的延伸或補充,為達到限選的目的,給出不多的可選項供學生選修;另一類是專業選修課,有較多的可選項,供不同興趣的學生選修。
三、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如何進行教學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較大爭議。主要爭議有:如何在教學計劃中明確區分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的區別,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以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國際視野;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否應該專門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
1.如何體現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財務包括公司理財或者財務管理、投資學、金融市場學三個部分。財務管理專業側重于公司理財,金融專業側重于投資學和金融市場學。對于財經類大學來說,由于財務管理專業往往設置在會計學院下面,因此要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CFO為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在市場定位明確之后,還要設置比較靈活的教學計劃,為不同興趣的學生提供一份可選菜單。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主要圍繞培養未來的CFO而設置,但是考慮到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相近,可在財務管理專業教學計劃中設置會計學專業、金融學專業的部分主干課程,比如中級和高級財務會計、投資學等課程,為一部分喜歡會計學或金融學專業的學生提供一份可選菜單。總之,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一方面體現在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上,另一方面體現在教學計劃和專業課程設置上。
2.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不少院校借鑒會計學專業的主干課程設置經驗,開設財務管理原理、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目的是使學生的學習能夠循序漸進。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是,財務管理原理課程與中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的劃分很難涇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復的部分。因此,筆者建議將財務管理原理和中級財務管理合并在一起,開設財務管理課程。另外,還要對財務管理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內容進行劃分。對這一問題的處理,可以將教學內容和教材使用結合起來考慮,首先制定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大綱,可以考慮以注冊會計師考試用書財務成本管理課程中的財務管理內容為基礎作為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
關于財務管理課程的教材使用,建議采用國際經典財務管理教材的譯本。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又克服了學生的語言障礙,便于學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學習財務管理知識。國內翻譯比較好的國際經典財務管理教材主要有兩本:一本是吳世農、沈藝峰等人翻譯的《公司理財》(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紅、范龍振等人翻譯的《公司財務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這兩本教材內容充實,足夠一學年使用,所以可將其中與國內財務管理教材內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為財務管理課程內容講授,剩下的內容作為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講授。在這兩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一方面,鼓勵英語基礎好的同學對照英文原版教材學習(機械工業出版社同時出版了這兩本書的英文版本),培養學生直接閱讀英文文獻的能力,提高專業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可有意識地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一些財務案例進行分析,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如何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財務管理專業建設時間比較短,缺少歷史經驗積累,教學實踐環節比較薄弱,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點力不從心。寫作留學生論文再者,不同的財務主體,其財務活動有很大不同,強調在學校里培養出較強的實踐能力也不太現實。因此,在教學中還是著重利用案例教學以及財務管理知識競賽等手段,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案例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結構性思維習慣。
4.是否需要單獨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針對現代大學教育中存在的“重術輕道”問題,財務管理專業教育毫無疑問應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為減少社會貪污舞弊、提高社會誠信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有教師建議開設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教育這門課程。
筆者認為,職業道德教育應當貫穿大學教育的全過程,教師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首先,任課教師兢兢業業的教學態度,讓學生耳目一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都可對提升學生的職業道德水準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這門課程中,可以對一些財務舞弊案例進行分析,加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觀念?;谝陨峡紤]和安排,筆者認為沒有必要專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
主要參考文獻
①劉淑蓮.關于財務管理專業課程構建與實施的幾個問題,會計研究,2005;12
②向德偉.關于財務管理專業學科體系和課程設置問題的探討,會計研究,2003;3
關鍵詞: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應用型
1 當前高職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發展狀況
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算起來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到當前為止己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擁有較為完備的理論體系;但是在實踐教學方面還存在很多欠缺。
1.1 高職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存在不足,課時安排不夠科學合理
從當前各大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教學的具體實施來看,大多數學校相關財務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基本上都是圍繞會計專業為中心來展開的,真正意義上的財務管理實踐課程幾乎形同虛設。財務專業實驗與會計基礎實驗是財務管理實踐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從課程開展的具體情況來看,這兩種課所占的份額都太少。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在有的學校,實踐教學學分在學生總學分體系中所占比重不足百分之二十,有的學校內甚至低于百分之十;在教學課時安排上也不夠科學合理。
1.2 實踐教學方式方法不夠多樣靈活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對于財務管理專業類專業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能夠與時俱進,拓寬教學思路,能夠在具體的財務管理實踐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如此才會提升實踐教學效率,才會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專業化人才。當前的高職實踐教學尚停留在比較傳統的授課模式上,課堂教學中教師成為主體,慣用驗證性、演示性教學為主,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得不到尊重與確立,沒有注重課堂互動,而且與現實相結合的案例性教學十分少,傾向于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明顯不足。實踐課多局限在校內進行,學校沒有真正敞開校門,為學生創設參與社會實踐的條件,而且在校內舉辦的各類與實踐相關的活動多是圍繞會計類為中心。
1.3 實踐教學硬件設施不健全
目前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專業開展實踐課所用的實驗室都不夠專業化。財務模擬實驗環境不夠完善,多局限在軟件與機房的修建方面,與現實財務管理的應用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實效性不足。校外實踐課的開展條件存在缺陷,相關的校外實踐基地不夠穩定,渠道狹窄。
2 健全高職財務管理實踐教學體系
2.1 實踐教學的內容要與財務管理相貼合,在課時安排上要科學化
首先,實踐教學內容一定要與財務管理專業的性質特征相吻合。高職財務管理實踐教學在以會計基礎實驗教學為基本的前提下,要豐富與財務相關的基礎實驗課程的開設。比如融資、投資、經營資本的運作、經濟效益的規劃等,要將這這些實驗課程科學化安排好,要注重合理分配與過渡等。此外,實踐教學課程的時間設置要以優化合理為原則,要圍繞財務管理專業的特征進行具體化分析。其次,高職財務管理實踐課程的開展要立足于市場需求。相關實踐課的內容要依據市場的需求來進行調整,例如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財務預算與財務分析成為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內容,高職學校就可以在實踐教學中對此類內容進行相應的增加,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術,能夠勝任社會崗位的要求。
2.2 在方式方法上豐富高職財務管理實踐教學
要從方式方法上豐富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可以在具體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向互動性實踐、導師制、案例分析等形式上傾斜,旨在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地位,為學生創設切身參與的機會與條件,切實提升學生的自我動手操作能力。實踐教學要盡可能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與主動性,在形式上可以采取小組互助、查閱資料、撰寫實驗報告等,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潛能,使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專業技能,同時還能提升自我的綜合素養等。實踐教學的展開要結合具體的現實案例來進行,這樣不僅與時展的需求相貼近,更易于增強學生的現實實踐能力。要指導學生學會案例分析,能夠從不同的案件中挖掘出不一樣的信息,能夠從案件中獲取經驗,借鑒教訓,學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3 構建專業化實驗室,拓寬校外實踐基地
財務管理專業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配置專業的實驗室,不僅要有機房和配套的軟件,還要做到對企業實際財務流程管理進行真實的模擬。高職院校在實驗室的建設過程中要重視手工模擬,例如當前比較流行的ERP沙盤模擬對抗實驗室,其并不是專業的財務管理模擬,這就需要我們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改造,以滿足財務管理活動專業流程及處理的要求。企業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在作為高職院校校外實踐基地時,其效果總是很不理想。因此,可以嘗試其他一些辦法:第一,把高職院校的校辦企業作為校外實踐基地。由于企業與高校密切的關系,這種合作穩定而可靠。第二,高職院校之間相互建立校外實踐基地,因為高職院校之間往往有著緊密的合作和交流,所以這種方法也是可是實現的。第三,立足于高職院校的性質特色,積極爭取社會資源的大力支持,拓寬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的渠道。
參考文獻
1 翟志華.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