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4 15:08:5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市場體制的特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市場經濟;新聞傳播業;跨越式發展
一、市場經濟背景下新聞傳播業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的必要性
改革開放已經進入第40年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在我國確立已久。市場經濟體制由最初確立,到不斷的發展,現已經成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內涵、精神以及發展規律,已經為人們所認知和掌握。在新的時代和形勢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然迎來深入發展的新機遇。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業如何適應新的形勢的要求,實現新聞傳播業的跨越式發展應當遵循以下思路:首先明確市場經濟背景下新聞傳播業實現轉變發展理念的必要性,其次明確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及其特點;在此基礎之上,新聞傳播業應當明確新聞傳播業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路徑。
二、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和特征
市場經濟是與計劃經濟相對的一種經濟運行體制。所謂市場經濟,是指市場運行機制在經濟發展中起到決定作用。市場經濟體制目前是世界上多數所采納的一種經濟制度。從具體分類來看,市場經濟分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是在資本主義國家所實施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社會主義國家所實施的市場經濟。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實施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早起源于我國,是我國對世界市場經濟實踐和社會主義建設所做出的杰出貢獻。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具有以下鮮明的規律和特征:首先,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既具有市場經濟體制的普遍規律。從市場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來看,市場經濟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市場在生產生活資料的配置中起到決定作用。大多數生產生活資料的交易均是通過市場交換所實現的,因而生產生活資料的生產亦與市場產生緊密聯系。生產生活資料的生產者進而獲得決定生產產品數量、種類以及產品定價的自主決定權。生產企業的生產自主性受到一定的尊重;二是政府在經濟運行及發展過程中僅僅起到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正當權益等監管者和服務者的作用,其不直接干預經濟的具體運行。市場經濟的這一特征與計劃經濟體制截然相反,計劃經濟體制是以國家計劃作為經濟運行和發展的基礎,國家在經濟運行和發展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這一決定性作用表現為國家對于具體具體生產生活資料的生產品種、數量予以實現限定,生產生活資料的生產企業必須嚴格執行這一生產計劃,其自身沒有決定生產及生活資料的自主決定權。這種情況下,市場在計劃機制體制下沒有存在的基礎和條件,進而難以形成。其次,我國的市場經濟又具有我國的自身特點。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其根本特征在于生產資料實行公有制。這種公有制的具體表現形式為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按照政治經濟學的觀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公有制的經濟運行模式決定了我國采取的市場經濟體制具有一定的公有制特征。公有制特征決定了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在遵循市場在經濟運行發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規律同時,政府在經濟運行和發展過程中依然扮演的重要角色,即以宏觀調控為手段,實現其對經濟運行與發展的適當干預與指導,以糾正市場在“失靈”。如此一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具有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同的特點。
對“十一五”時期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人認為還是以精簡機構、提高行政效率為目標;也有人提出其實質是一次政治體制改革。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卻認為,“十一五”時期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特定背景,其主線是社會矛盾變化與政府轉型。
他指出,改革開放28年,中國在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面臨著日益突出的諸多矛盾。第一,區域發展不平衡、尤其是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相當突出。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城鄉差距比較大的國家之一。第二,伴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能源、資源等問題全面快速凸顯出來。第三,環境問題開始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全社會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長同公共服務不到位、公共產品短缺的突出矛盾。第一,公共需求的主體增大。不僅需要解決城鎮中低收入群體快速增長的公共需求,而且需要加快解決1億多農民工的基本公共需求,需要逐步解決8億農民的基本公共需求。第二,公共需求的結構變化很大。至少有六大方面:一是就業與再就業;二是義務教育;三是公共醫療;四是社會保障;五是衛生、食品、生產等方面的公共安全;六是環境保護。
第三,公共需求的增長速度加快。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具有明顯的粗放型特點。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還是建立在能源、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的基礎上,技術創新在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并不高。
從現實情況看,不能說我國的市場化改革已經完成了,市場化改革在許多深層次領域還遠未到位,如:要素市場化改革、產權制度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壟斷行業改革等。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還需要在深層次的市場化改革方面有所作為。
當前,我國所面臨的挑戰遠比一般發展中國家要大得多、復雜得多、嚴峻得多。在這種特定背景下,能否在未來10~20年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關鍵在于政府轉型。
而社會矛盾變化與政府轉型,是一個重大的現實課題。以政府轉型為基本目標,加快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現實社會矛盾變化的需要,是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需要,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改善公共治理結構的需要。把握社會矛盾變化這樣一個特定背景,對下一步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特點、目標、主要任務等就會有一個客觀的分析,就會使這一次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在現實需求的基礎上,從而取得成功。
“十一五”時期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當前,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仍然具有以資本投入為重點、以提高經濟總量為目標的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的特點。從經濟發展中大量的矛盾問題看,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主要任務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變。
在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的特定背景下,改變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不等于政府不抓經濟建設,而是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階段的要求,更好、更有效地發揮政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職能。
關鍵詞:開發性金融;信用增進;信息溢出;風險防范;金融孵化
JEL分類號:G3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428(2012)05-0041-05
一、我國碳金融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改革方向
我國的碳金融發展剛剛起步,目前主要是由清潔發展機制帶動產生的碳金融,雖然其發展速度比較快,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傮w看,制約我國碳金融發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發展碳金融的資金短缺。主要成因:一是低碳產品具有準公共產品的特征,表現為投資回收期長、風險高的特點。決定了其發展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但社會資金的逐利性導致對低碳企業投資的短期性,從而出現了對低碳企業資金供給的短期化與資金需求長期化的矛盾。二是低碳企業大多發展時間短,實力弱,信用狀況差,穩定性差,而且由于缺乏相應的擔保、風險補償和稅收優惠等綜合配套措施,雖然從長期來看,總體盈利水平較高,但當期盈利水平遠低于其他企業,導致商業性金融機構缺乏對其融資的積極性。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低碳企業難以采取市場化措施吸引社會資金,因而只能依靠政府直接投資,融資渠道單一,導致了資金投入不足,嚴重影響我國碳金融發展。
2、碳金融的市場發育不足,機制體制缺損。目前。我國碳金融市場的發展尚處于低層次的初級階段,低碳企業的規模小、技術水平落后,碳金融的市場主體尚未真正成長起來。而且碳金融市場的中介機構發育不完善,雖然取得了初步發展,但尚不具備開展評估大型低碳項目的能力。這說明,我國碳金融的市場發育不足。同時,我國促進碳金融市場發展的機制體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碳金融市場發展規劃、配套的扶持政策以及合理的中介結構,如市場結構、產權結構、法律結構等,即使在某些方面有所成效,也與碳金融市場的整體發展不協調。嚴重影響碳金融市場的發展。而且碳金融市場發育不足與機制體制缺損還存在相互影響,市場發育不足導致碳金融市場的相關機制體制難以盡快建立和完善:反過來,碳金融市場的機制體制缺損又導致低碳企業發展緩慢,進而加劇了市場發育不足,兩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碳金融的市場發育不足與機制體制缺損的惡性循環,導致低碳產業的朝陽產業和準公共產品特征難以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無法吸引到大量的社會資金,從而造成碳金融發展的內在驅動力較弱(丁玉梅,2010)。
二、我國碳金融發展需要開發性金融的支持
(一)開發性金融的特征與作用
開發性金融具有特殊的金融運行機制,既不同于政策性金融,也難以與商業性金融劃等號,而是介于其間,是政府賦予特定職能的金融機構,堅持市場運行與經營績效并重,通過發揮資金支持作用,推動特定產業及領域的市場制度建設和機制體制完善,以實現政府特定的經濟社會目標。開發性金融的運行機制表現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借助國家信用,在金融市場上發行開發性金融債券籌集資金。按照政府特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市場業績確定資金支持的對象和項目并提供資金支持。以經營項目所獲得的資金回報償還發行債券應支付的本息,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
開發性金融與政策性金融的差異是,政策性金融不以追求盈利最大化為目標,可以對商業銀行不愿意貸款的項目進行中長期大額融資,發揮著財政撥款的補充和延伸作用。開發性金融是對政策性金融的發展和深化,在履行政策性金融職能的基礎上,堅持市場經濟原則開展經營活動,通過對體現政府特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企業及其項目發放貸款,促進市場培育和機制體制建設,因而是政府、市場、金融三者力量的結合。其作用和潛力遠超過政策性金融。
開發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的區別表現為,開發性金融需要同時兼顧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和實現政府特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主動對商業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空白地帶提供金融支持,推動機制體制建設和市場培育,在市場成熟后逐漸退出,由商業性金融替代其進入。
關鍵詞:經濟發展模式,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
人類在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上,發展模式是可以多樣化的,這是一種“歷史的多樣性”。有中國特點的發展模式是人類文明多樣性中的一種。這里僅就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幾個特點和內在主要支撐,談一些看法。
一、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五個特點
一個國家發展模式之優劣、成敗,關鍵看是否適合于這個國家的國情,是否給這個國家的公民帶來福祉。中國發展模式,是指從中國同時兼有發展中國家、轉型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的三重屬性出發,立足中國的特殊國情,以建設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為目標,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有特點的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五個特點:
第一點,以增進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之公民福祉為核心。因為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而公民福祉又是發展的核心。目前中國人口存量已超過13億,達到13.1448億。近幾年,年出生率12.1‰左右,年死亡率6.8‰左右,年自然增長率5.3‰左右。按此計算,年人口凈增量近700萬,十年凈增人口近7000萬。中國的發展以13億人的價值和13億人的潛力的發揮為中心,旨在滿足13億人的基本需要,并促進每位成員的全面發展。這實在是舉世無雙的事情,研究中國經濟發展模式,首先應強調這一點。
第二點,充分挖掘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相結合的巨大制度潛力。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它有若干質的規定性,這個制度是有潛力的。在所有制問題上,在調節機制問題上,有自己的特色。其中最顯著的就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結合。中國是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這種新的體制模式,在全世界19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中,大致只有三個,中國、越南和老撾。應該說,在探索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結合上,中國是最早的國家。這種“內在結合”的巨大制度潛力,正在釋放過程中,并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巨大影響。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又一特點。
第三點,努力發揮勞動力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和作為后發國家三大優勢。一是勞動力資源豐富。目前,中國16歲以上,60歲以下且已就業的勞動者約有7.6億多人,勞動力隊伍龐大且成本較低,這是很大的優勢。二是擁有廣闊的市場。從商品市場來看,近幾年中國每年的社會商品零售額七八萬億元人民幣,2006年進口貨物8000億美元。從資本市場來看,29年來,中國引進外資7000億美元,相當多的國外企業到中國大陸投資,就是因為看中了中國大陸的市場。三是后發優勢。隨著信息革命和生物技術革命的到來,無論是老的工業化國家,還是新的工業化國家,都處于同一個起點上,作為新興工業化國家,我們正在發揮并利用這種后發優勢。
第四點,著力實行有中國特色的“四輪推動”,即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四大支撐。這一點后面專門分析。
第五點,在更大范圍內推進有中國特色的“五位一體”建設,即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經濟建設重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治建設重在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文化建設重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建設重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生態文明建設重在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五位一體”的建設,基本宗旨是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中國自己的貢獻。研究發展模式,應該有此廣闊的學術視野。
緊扣一個核心,整合兩種制度,發揮三大優勢,實行“四輪推動”,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特點。
二、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中的“四輪推動”
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是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四大支撐力量。
(一)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
工業化是中國實現現代化最重要的支點。它不僅表現為工業在國民收入和就業結構中比重的上升過程,而且更重要的,是現代文明滲透到經濟社會領域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主要依靠的動力是工業化。尤其是最近幾年,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持續高于GDP增長速度。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002年的44.4%提高到2006年的53.8%。目前,中國的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3.1%;制造業的總產值占全社會物質總產值的比重是67.4%。按照發展中國家工業化中期工業產值應超過40%、制造業產值應超過60%的經驗,中國現在處于工業化中期,并且加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生產國。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建立起較為完備的工業體系。由于中國特殊的國情,拒絕復制前工業化國家“危機轉嫁”等傳統模式,使中國的工業化必須探索新路。這里所說的“新路”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有別于“傳統的”工業化模式,真正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二是要有別于當今世界別國的工業化,真正走出一條“中國特色”道路。這種“新型工業化”與“有中國特色工業化”道路的交叉結合,即是“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筛爬橄铝小拔鍌€結合”:
第一,提高科技含量與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緊密結合。中國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把工業化建立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重在提高技術進步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這是區別于以要素(主要是資本)大規模投入為特征的舊式工業化的標志之一。同時,鑒于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和成本較低的特點,努力尋求提高科技含量與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優勢的結合點,以此形成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相結合的多層次工業發展格局,進而提高工業的國際競爭力。
第二,發展城市工業與發展鄉鎮工業緊密結合。中國有600多個大中小城市,這是中國工業的重要增長地。同時,鑒于全國密集著3.5萬多個鄉鎮,也是中國工業增長的“沃土”之一。20世紀80年代期間,鄉鎮工業的數量、就業人數和總產值分別以年均26.6%、11.2%和29.6%的速度增長。到90年代,中國鄉鎮工業的產出占到工業總產出1/3左右,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之勢。近年來,中國鄉鎮工業的技術、裝備水平迅速升級,從廣東、山東、江蘇、浙江等新興工業化地區的發展來看,新式武裝的鄉鎮工業已成為中國工業化的一支重要生力軍。第三,推進工業化進程(特別是重化工業發展)與資源節約利用和環境保護緊密結合。傳統工業化在增長方面的所謂“輝煌”,是以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生態的破壞為代價的。不少發達國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中國是一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能力相對薄弱的國家。傳統的以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生態破壞為代價的工業化道路不符合中國國情,特別是在提出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之后,只有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之路。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單位GDP能耗五年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五年降低10%的目標,是一個重要的標志。節能減排已成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明顯特征之一。
第四,工業結構轉型與經濟體制轉型緊密結合。一般來說,發達國家在其工業化推進過程中,是以基本穩定的體制結構為基礎的,雖然也有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但全面的體制轉型以及社會轉型并不突出。中國是一個不發達且處于轉型中的國家,工業結構轉型與體制轉型這“兩個轉型”扭在一起,無論是微觀領域的工業企業的體制模式,還是宏觀領域的政府管理工業模式,都對工業化產生巨大的影響。
第五,工業化過程中利用外資與獨立自主緊密結合。中國的工業化是在對外開放中不斷推進的。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給中國的工業發展帶來了利用國外資金和技術的巨大歷史機會。中國正是利用全球化和“后發優勢”,有效吸收發達國家的資本和技術,在較短的時間內造就了發達國家用很長時間才造就的工業化格局。同時,鑒于中國是一個走獨特道路的大國,頗為注重在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保持自己的獨立自主地位。尤其是存在投資、技術、貿易、環境等壁壘的情況下,中國在堅持對外開放的大格局中,尋求利用外資與獨立自主的最佳結合點。
此外,在當今世界新技術革命特別是信息革命迅猛發展的條件下,推進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面臨一個與信息化的關系問題,這是當今世界各個推進工業化國家(以及像英國這樣的工業化發達國家)共同面臨的新挑戰。中國緊緊抓住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化的歷史機遇,將工業化和信息化結合起來:一方面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特別是注重發揮信息化在工業發展中產生的“倍增效應”和“催化效應”;另一方面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為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提業支撐,著力將信息化與工業化融為一體,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現代化。
(二)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將中國的城鎮化和美國的科技革命相提并論,認為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值得重視的兩股潮流。城市化在中國有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值得關注:
第一,中國城市化走的是一條“城鎮化”道路。國際上一般稱“城市化”,而中國的城市化是將鎮(指鎮本級)納入其中的,故稱為“城鎮化”。長期以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比較緩慢。改革開放后,城鎮化率迅速提高,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6年的43.9%,28年間提高了25.9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增加0.93個百分點,特別是1996年-2006年間,城鎮人口比重從30.48%提高到43.9%,年均提高1.34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到2015年前后,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可能達到55%左右。
第二,中國城鎮化走的是“立體網絡型”的協調發展之路。所謂“立體網絡型”,即以大城市為中心、中等城市為骨干、小城市及小城鎮為基礎,以大帶小,協調并舉,構筑一個容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立體網絡。這是一條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道路。
第三,中國城鎮化采取的是區域布局“差別化”推進方略。所謂區域布局“差別化”,表現在,中國的東部重點是豐富城鎮內涵、提高城鎮化質量,形成有生命力的城鎮帶、都市圈、大城市連綿區;中部重點是大力發展中等城市和大城市,扶持區域性中心城市;西部則控制小城鎮無序發展,優先發展大城市,有重點發展中等城市,將超出環境承載容量的人口向區內大中城市和東部沿海遷移。
第四,中國城鎮化與體制轉型緊密結合。數以億計的農民進入城市或城鎮,這種巨大的社會變遷,相應地要求進行體制轉型。中國為實現城鎮化目標,應著力打破城鄉分割的格局。一則,打破城鄉人口管理的二元體制,改革戶籍和社會保障制度,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有序轉移;二則,改革城鄉管理體制,為簡政放權、改進政府管理方式創造條件??梢姡袊鲜龅某擎偦瘧鹇?,與西方國家的城市化明顯不同。
(三)中國經濟的市場化
中國曾經是一個計劃經濟體制根深蒂固的國家,需緊緊抓住體制轉型這一鏈條,由到核心,逐步“攻堅”?,F在,市場調節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已達到95.6%,生產資料達91.9%,農副產品收購達97.7%。從國際上看,中國市場已成為世界競爭激烈的特大市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
目前中國的市場化進程,也遇到了如何繼續深化的難題:國內方面,要素市場市場化程度還較低,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相關方面等適應市場化的程度還有距離,影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的各種體制性機制依然存在,行業壟斷、地區封鎖、行政壁壘等仍在妨礙公平競爭和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動。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是實現要素市場的市場化,包括資本、土地、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和職業經理人市場等。國際方面,應破除進入全球市場過程中“國際既得利益集團”的阻礙,實現國內市場與全球市場的對接。
(四)以全球思維推進國際化,并以獨立自主的大國姿態參與全球化
關鍵詞:足球市場;足球資源;足球市場;活動主體;發展趨勢
1、足球市場化的前提和特點。
研究中國足球市場化問題,首先要確定其市場化的前提和特點,才有可能去把握其內涵、發展、趨勢和對策,才能在較深的層次上,較廣闊的范圍內了解足球,了解為什么足球如此令人癡迷,為什么會帶來如此巨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心理效應。
1.1足球市場化的前提。
1.1.1宏觀前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是足球市場化的基本的宏觀前提。市場經濟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為中國足球沖出亞洲、圓幾代人的夢想提供了極好的機會和創造了新的條件。中國足球的出路,關鍵在于從不合時宜的舊體制下解放出來。
1.1.2微觀前提。中國足球市場化的微觀前提主要是中國足球的職業化、產業化、商業化。這就是說,隨著足球市場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的形成和發展,中國足球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從足球有關體制入手,組織了企業與足球聯姻,組織了俱樂部,全國甲A、甲B聯賽制,進行機制轉換。有識之士已明確指出,這種賽制是有利于足球改革,其實就是職業化、產業化、商業化運作中的具體形式和表現,它是具有發展動力和生命力的。
1.2足球市場化的特點。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足球市場化的趨勢也是極為明顯的,人們已普遍認識和接受足球市場,積極參與足球市場的活動。足球市場對我國足球運動的發展,對我國體育運動的發展,對我國體育市場經濟的發展都有非常明顯的作用,足球市場的運行是“無煙工業”、“朝陽工業”,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沖擊波,這是與足球市場化具有的特點分不開的。
1.2.1足球商品的載體——活動著的社會生活的主體——人。
足球商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不是單個獨立存在的,它既是個體的人所具有的智慧,技術、技能、戰術的綜合體,又是集體的人所具有的智慧、智能、技戰術的綜合體,而且它以人——社會活動主體的人(運動員)作為載體,通過載體的活動去表現自身的存在,應用和發展。所以足球市場化的基本特點是,社會主體的一種屬性,一種智慧,一種技術,這和一般商品顯然不同。
1.2.2足球商品的消費群體——球迷和群眾,是社會生活的基本主體,有巨大的購買力。在足球市場化過程中,足球運動的觀賞主體是數以萬計的球迷和觀眾,形成足球市場活動中巨大的消費群體,成為足球市場化運行過程中最大的推動力。球迷們支持中國足球,為他們吶喊助威,這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力量的高度結合。
2、足球市場化的內涵和發展。
2.1足球市場化的內涵。足球市場化有著獨特的極為豐富的內涵,這是與特殊的足球商品屬性分不開的。足球市場化的內涵,是多元化、多方面、多層次的。
2.1.1足球資源的配置。中國有青少年近四億,有良好的足球傳統,有極為豐富的足球資源。因此,足球資源的配置有優化的客觀條件。它和市場經濟發展和以國有經濟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要求相適應,實現足球資源配置的多元化格局,以形成足球資源分屬于不同的活動主體,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實現體育資源的優化配置。
2.1.2足球要素的競爭。市場運行中,足球要素包括足球的資金、技術、信息、賽場以及足球活動的勞動力特殊商品等,是足球市場化的基本要素,這些要素參與足球市場化的運行和分配。
2.2足球市場化的發展。足球市場化的運行和發展,必須具備相應的主客體條件,才能促使足球市場化得以順利進行。
足球市場主體是實現足球市場化發展的根本條件。以足球市場化運行的客觀條件看,主要是足球市場機制作用的發揮,這是足球市場化的現實條件,這一機制包括足球市場的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和效益機制。
3、足球市場化的趨勢和對策。
3.1足球市場化的趨勢。足球市場化的可能趨勢,主要集中表現在足球主體發展趨勢和足球市場深化發展的趨勢,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承的。
3.1.1足球產權主體明晰化。足球運動員作為足球產權主體,成為法人主體,具有足球法人主體的自,所有權,從而構建廣泛而有效的足球市場化的前提和基礎。
3.1.2足球價值的明顯提高。作為足球主體在足球市場化過程中,有效地創造和提升足球價值,從而有利于足球效益的提高。
3.2足球市場深化發展的可能趨勢。
3.2.1盡快實現權利結構的轉變。從足協管理的集權向分權的轉變。足協要實行調控管理,運用市場機制的作用實行有效管理。
3.2.2足球資源的配置實現市場化。為此,進一步推動足球的職業化、產業化、商品化的過程,使足球資源在市場化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3.3足球市場化的對策。要認識和把握足球市場化趨勢,必須有切實可行的對策:
(1)加強有關足球市場化理論、政策、方針的研究;
(2)加強有關足球市場化運行狀況的研究。
總結中國足球的成果,是與其市場化分不開的,今后中國足球的發展,是與其市場化趨勢相聯系的。足球市場化的內涵是足球資源的配置、足球要素的競爭、足球市場的運行和管理。
參考文獻:
[1]潘靖五,龍天啟。體育倫理問題初探[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
醫療體制無疑是一個世界難題,否則也不會成為擺在中美兩國政府面前的共同課題了。而難就難在,它既是一個很公共性的產品,也是一個非常私人性的產品。一般來說,純粹公共產品,由政府來做,普惠每一個公民,而私人性的產品由競爭性的市場提供,消費者根據自己的能力、喜好進行選擇。但像教育、醫療、住房這些產品的公共性,主要體現在它的民生特性上,即每一個公民不管其能力、財力如何,都應該有基本的生活和發展保障。但是消費者個人對這類產品的需求特性、購買能力和滿足程度又有非常大的差異,所以不可能以一種完全普惠或公益的方式進行滿足。這也是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在其他方面進行得還算順利,但是在住房、醫療、教育等領域卻始終找不到一種合適的體制的原因。
所以這一類領域的改革,絕不是簡單的說應該市場化還是公益化,而需要非常深入的分析整個體系中的各個部分的特性,才能有比較匹配的制度和體制設計。
具體到醫藥市場,我認為有四個基本特點,因為存在這四個特點,完全依靠市場機制就無法達到資源的最佳配置,就會帶來社會問題,就需要政府適度地介入進行平衡。這四個特點我概括為“四個不”:信息不對稱、前景不確定、價值不對等、配置不平衡。
信息不對稱是指供需雙方之間的關系而言,醫患關系之間對于病情的判斷和了解處于信息嚴重的不對稱狀態。前景不確定是指就病情的發展狀況而言,比如同樣是頭疼,可能僅僅是簡單的感冒,也可能是非常嚴重的腫瘤之類,可能過幾天就可以痊愈,也可能迅速危及生命。一般人無法通過表面的癥狀來判斷嚴重程度,以及應該合理投入的費用。價值不對等是指相對于不同的患者之間,由于不同人收入、職業上的不同,同樣是一種病,帶給不同消費者就是不同的影響。配置不平衡一方面是說大城市大醫院不惜成本建高檔病房、購高檔設備、改善設施(從經濟角度它也有條件這樣做),另一方面,在市場力量的調節之下,廣大農村的醫療設施卻日漸凋敝,醫護人員逐漸被抽空。
【關鍵詞】價格體制 改革 動向
一、我國價格體制改革的歷程回顧
改革開放以來價格改革取得了顯著成就,逐步實現了從計劃價格體制向市場價格體制的轉變。以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收購價格大幅提高為開端, 價格體制改革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改革計劃價格體制時期
1979年改革之前的中國價格體制為高度集中的計劃價格體制,國家通過有計劃地調整、放開部分產品價格管理,逐步引入市場調節機制。1979至1984年,在“在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思想指導下,價格改革的取向是“計劃價格為主,自由價格為輔”,改革的方式是“調放結合,以調為主”,改革的重點是調整不合理的計劃價格。1984至1988年,在“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思想指導下,價格改革的取向是“少數計劃價格,多數市場價格”,改革方式是“調放結合,以放為主”,改革的重點是轉化價格形成機制,改革過度集中的計劃定價權限。在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入的同時, 全面展開。1988至1991年,圍繞國民經濟整頓,改革取向是穩定價格總水平,改革方式是“控中求改,相機調放”,改革的重點是探索建立價格總水平的檢測和調控體系。有計劃分步驟地調整了5 大類20 多個系列的產品價格。
(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價格體制時期
1992年,十四大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價格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價格改革的步伐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明顯加快,從商品和勞務價格改革到生產要素價格改革逐步擴展。首先,加快了轉換價格形成機制的步伐,從中央到地方都大面積地放開了一批商品和勞務的價格。其次,加強法制建設。1998年,《價格法》的頒布和實施,明確規定了我國的基本價格制度是實行并完善在國家宏觀調控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使政府價格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軌道。最后,加快構建價格調控體系。在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放開由市場形成的情況下,加強價格總水平調控成為改革的重要內容。
(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價格體制時期
黨的十六大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本世紀頭二十年經濟建設和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推動了價格主管部門及時推進職能轉變,價格改革更加關注民生和監督,明確價格工作的職能定位是“定規則、當裁判、搞服務”。首先是進一步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轉換糧食價格形成機制,運用比價關系、成本關系對能源資源進行改革等。其次推進價格主管部門職能轉變,進一步完善價格調控監管體系。再次更加注重民生價格的監管與改革。清理涉農收費,規范教育收費,加強藥品價格監管,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等。2003和2008年兩次適時啟動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抑制價格不合理上漲。
二、我國價格體制轉變的特點
第一,我國價格機制的轉變是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向市場轉變所決定的,價格改革必須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框架內進行,價格改革的取向始終決定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思路。
第二,我國價格體制由計劃向市場轉變的實踐過程,也是理論探索的過程。在80年代初才對價格的范疇、價格基礎展開廣泛討論,而價格改革已經開始;在新世紀開初,展開了價格形成的探索,價格改革的模式也是在爭論中推行。
第三,我國廣泛汲取國際經驗,計劃價格體制逐步漸進地過渡到市場價格體制,避免的社會大的動蕩。我國價格體制改革遵行從農村、農產品,逐步推廣到全國、所有產品;高度集中的計劃定價機制,通過“雙軌制”漸進地放開,由市場定價;在改革的區域上先試點后推廣、先沿海后內陸、先特區后全國;在改革的方式上先調后放、先增量后存量。價格體制改革是在汲取國際經驗中漸進式進行的,將價格的變動控制在各方利益主體可承受的范圍之內。
第四,我國堅持社會主義,在價格體制轉變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價格改革之初,國家下放部分商品定價權,部分商品特別是副食品價格零售價格上漲,國家給予補貼;在定價權限放開之后,國家從行政事業收費、日常生活費用等方面深化民生價格改革與監督。取消農業稅,教育收費“兩免一補”,推行藥品“零差價”等,保障城鄉居民都能在改革中受益。
三、完善市場價格體制的動向
第一,理論討論繼續。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推進理論。我國價格體制改革的理論是在實踐中探討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社會環境要求新的理論指導,理論研討是改革推進的必然要求。價格形成是價格運行的基礎,在價格形成機制方面,公共產品定價、資源環境價格等方面都還有待進一步的談論。
第二,堅持市場化導向與國家宏觀調控。價格體制與經濟體制之間的密切關系,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要求價格體制堅持市場化導向。但是價格機制的作用存在局限性和缺陷,需要政府宏觀調控的彌補,堅持把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相結合。
第三,價格體制改革更加關注民生。價格問題涉及各方利益,價格改革實際上是對既有利益的重新調整。取得廣大群眾的支持與參與,是價格改革推進的保障,因此價格改革的深入要更加關注民生,使廣大群眾共享改革成果。繼續關注三農問題、規范公共產品收費、切實解決居民生活與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