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3 15:32:4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智能建筑培訓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智能建筑;控制;發展
智能建筑工程是通過建筑的四個基本要求,即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進行最優化的組合,為用戶提供一個高經濟性、高效率、高舒適性的建筑物;通過通信網絡系統、信息網絡系統、建筑設備監控系統、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安全防范系統、綜合布線系統等達到大樓管理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和遠程通信功能等。智能建筑工程質量控制和管理分為工程實施前的準備、設備和材料驗收、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安裝質量檢查、檢測系統和試運行等。
1智能建筑工程實施前的準備
智能建筑系統是建筑的“大腦和神經系統”,感知建筑的水、電、氣等運行情況,通過智能化設備控制和保護建筑節能高效運行,體現建筑的“活力”和“生命力”。在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前,應選擇有經驗和專業隊伍的承包商,各專業承包單位需要組織管理機構和編制施工方案,按照審核的方案實施,從事智能建筑工程安裝的電工、焊工和調試等特種作業人員需要持證上崗;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和計算機信息系統等還需要公安消防部門頒發的證書和資格。智能建筑工程的設計一般是適度超前,為以后的擴容和增項留有接口。在施工前,要認真組織圖紙會審工作和技術交底,糾正和完善圖紙中矛盾和不合理的地方;組織人力對各子系統進行技術交底和培訓,做好前期技術交底和儲備工作。管理人員需要對各專業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進行核查,對方案和細則等進行抽查控制,做好與建筑結構、建筑裝飾裝修、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建筑電氣、通風與空調和電梯等分部工程的接口確認;督促各責任主體做好工程前期準備工作。
2注重對設備和材料的驗收工作
智能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設備種類、品牌繁多,工程開工前需對該建筑的所有智能建筑系統進行分類,列出主材和設備清單,制定預算和采購計劃等。所有智能建筑工程的材料、硬件設備、軟件產品和各種系統接口應包括在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中或有安全生產許可證,否則應按規定程序進行產品檢測,合格后才允許使用。材料和硬件設備質量控制重點是安全性、可靠性及電磁兼容等項目。商業化的軟件產品要對使用許可證及應用范圍進行質量控制;自行編制的軟件產品要進行功能、系統、可靠性、安全性、兼容性等多項檢測并提供完整的文檔,保證軟件產品的可實用性和可維護性;各種系統接口應有接口規范和經檢測機構批準的接口測試方案,避免發生不兼容及通信瓶頸問題,保證安裝質量;進口成品應提供原產地證明和商檢證明,配套提供中文版的質量合格證書、檢測報告和安裝使用維護說明書。責任單位應按照方案要求對所有主材和設備進場安排專人進行驗收和保管,要求對照圖紙、合同和設備證明文件等逐一進行核對,分類存放,需要復檢的及時封樣復測。
3重視對智能建筑系統的隱蔽工序的檢查驗收
智能建筑工程跟其他安裝工程一樣,也要進行隱蔽工程的檢查驗收。智能建筑系統的各種導管、線槽等需要敷設在吊頂或建筑主體內,隱蔽預埋工作要跟隨建筑主體和各種水電氣管道進行一并施工,這些管道和線槽是否通暢、是否符合規范要求都需要在隱蔽前進行檢查驗收,是整個智能建筑系統的基礎工作。各責任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驗收,重點檢查品種、規格、位置、彎曲度、連接接地、焊接防腐、管盒固定、固定方法和間距、標識情況等,并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智能建筑工程的隱蔽工程施工和驗收與各相關的水電氣專業密切相關,一般施工按照“小管讓大管”、“電讓水”和“弱電讓強電”原則來布設管線和線槽,各種水電氣的管道和設備的位置、走向等對智能化工程的管線施工至關重要,在隱蔽工程施工和驗收過程中應及時糾正,為工程后期的安裝和調試順利進行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4對智能建筑工程的安裝質量檢查和驗收
智能建筑工程的能否安全高效運行,不僅跟系統的設備和材料本身的質量有關,還跟智能建筑系統材料和設備安裝質量有很大關系,設備和材料是保證智能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智能建筑工程施工中把控的重點是:各系統的配管配線;線槽及纜線的敷設;模塊的安裝和接線;電源箱、控制箱柜的安裝和接線;機房內機架、配線架及設備的安裝;出線口及終端盒的安裝;防火處理、接地防雷等,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資料。各責任單位要重視對材料和設備的安裝質量的控制管理,采用現場觀察、核對施工圖、抽查測試等方法,對工程的安裝質量進行質量驗收和觀感質量驗收,重點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對強制性條文和設備的電源、接地和防雷等進行全面檢查和驗收,確保系統的使用功能和安全。
5環境、電源和綜合布線系統是所有智能建筑系統的運行保障
無論一個多大的智能建筑工程,它都是由若干個智能系統組合和集成而成,每個系統都有它的技術和設備要求。各系統提供一定的接口和端口對外開發,通過各自的接口、端口進行建筑內外數據和信息互聯互通,相互融合,完成人們需要的功能和需求。每個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都需要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和條件,如何清楚掌握每個系統的所需要的環境和條件,對發揮各自的功能有很大的益處。如:數據中心和網絡機房的操作管理主要集中于機柜內,而且這些管理操作又和機柜內的環境(比如溫度、濕度、通風、水患等)和電源(比如使用情況和端口分配情況等)因素有著極密切的關系,所以各智能建筑工程的軟件管理對環境、電源和布線的要求很高,在工程建設工程中,需要加以重視和考慮,控制這些系統所需要的頻寬帶寬、電源電壓、噪聲、電磁干擾和接地防雷等指標,對系統的使用壽命和功效都是有力的保障。
6檢測和試運行是系統正常投入運行的必要階段
建設單位應組織施工方對承擔的智能建筑系統編制檢測方案進行檢測,需要對各設備承包商的軟件和硬件提出一定的技術要求,除涉及到它的商業安全和秘密外,要求開放一定的接口和端口數據和信息,并通過有關文件加以確認,系統的檢測和試運行是系統正常投入運行的必要階段。智能建筑工程一般由接受、傳輸、處理和執行四部分組成,各大系統就是由各子系統進行集成和擴展。智能建筑系統的采集、傳感信息和數據是否準確、傳輸的時間和帶寬、處理設備的判斷、分析能力以及執行機構的執行力等都要通過設備和儀器進行檢測,在試運行中進行檢驗和檢測,已達到智能化系統的安全高效運行。智能建筑系統檢測和試運行大部分都是由各設備承包商派技術人員進行測試和檢測,各管理人員需要在檢測和試運行過程全面介入管理和掌握其公開的信息和數據,記錄檢測和試運行結果是否滿足規范要求,便于整個智能建筑工程更好地進行的融合和兼容。對涉及到強制性標準和網絡安全方面的數據和鏈接,應該委托要求法定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所有主控項目的檢測都要求全數進行自檢,不得抽檢,并做好相關的檢測記錄。只有在試運行和檢測中把設備和系統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暴露出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才能降低系統以后正常運行的風險和損失。
7加強對智能建筑系統的維護和管理
智能建筑工程的設備和軟件質量、安裝質量等決定了該系統的質量,但系統的后期維護和管理對智能建筑系統的發揮功能和作用也至關重要。重點要對維護運行管理隊伍及規章制度的建立和運行、維護人員培訓考評和熟悉系統的技術、操作和維護手冊等,加以關注和重視。最好的系統,沒有技術人員進行管理和維護,會大大縮短系統的設備壽命和功能,發揮不了智能建筑的作用,使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智能建筑的發展。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和設備承包商要摒棄各自的技術壁壘,認真對系統后期維護和管理的部門人員進行管理和技術培訓,要求接受培訓的人員必須具備一定文化素質,對于一些比較重要的系統,采取多人負責制,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培訓,讓培訓人員更加全面的了解整智能建筑系統,對出現的小的問題和故障能及時進行排除和維護,避免因技術問題出現突發事件,出現系統因使用或操作不當而引起的故障,對生命和財產造成損失。
8結束語
目前,智能建筑工程仍受到資金、產業工人素質等多因素限制,智能建筑工程的發展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技術進步,對智能化程度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對其密切相關的智能建筑工程和小區智能化等也會需求增加。智能建筑系統作為一個載體,融合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把不同的技術體系,不同廠商的設備、不同的操作系統平臺進行融合擴展,實現了多種網絡的無縫互聯,通過系統的不斷吸納新的技術,使建筑物的功能性更加完善,實現了智能建筑系統的集成化、綜合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目的,達到建設綠色智能城市節能、環保、生態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趙志剛.建筑弱電工程的管理問題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2,06(1):101~103.
關鍵詞:智能建筑,建筑節能,主動式節能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為平臺,兼備建筑設備,辦公自動化及通信網絡系統,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它們之間的最優化組合,向人們提供一個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總的來說,智能建筑是信息技術與建筑技術結合的產物。智能建筑在理論上的節能降耗優勢確實吸引著人們的眼球,但并不是擁有“智能”頭銜的建筑就是真正的節了能。有研究表明,我國目前建筑能耗已占到社會總能耗的3 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大約為普通居住建筑的10倍,而大型公共建筑又以智能建筑居多,因此智能建筑的節能問題尤為突出。
一、智能建筑的建筑節能存在的問題
真正的智能建筑,應該是能夠感知各種需求,并用最小的代價和最少的資源去滿足這些需求。但一些所謂“智能建筑”由于種種原因在環境能源管理中的問題較多,甚至某些“智能建筑”成了高耗能建筑的代名詞。
1.建設期間施工不規范導致智能建筑先天缺陷
在部分智能建筑建造期間,某些開發商為控制短期的成本支出,忽視建筑的節能因素,為日后使用過程中的能源過渡耗費留下隱患。為彌補較高的地價對利潤的影響,一些開發商采取提高建筑容積率的做法,過高的建筑密度導致“熱島效應”頻頻發生,增加了空調等設備的使用。此外,即使在設計環節考慮到建筑節能的要求,但出于控制建造成本的短期行為,一些開發商不愿采用節能新技術,而采用普通材料代替節能環保建材,造成建筑實際使用時的更多能源消耗。
2.智能建筑采暖、照明等方面資源浪費嚴重
由于智能建筑的許多監控設備和OA機器24小時運轉,目前智能建筑的耗電要比普通建筑增加30%。在采暖方面,為保證室內氣候的舒適,智能建筑均采用中央空調調節室溫,空調溫度過低,空調裝機冷量過大,大型設備的散熱等都增加了空調的負荷;在照明方面,“室外陽光燦爛,室內燈火通明”的現象已日益普遍;此外,大面積玻璃幕墻的廣泛使用,也加大了環境光污染和空調負荷。
3.智能建筑工程技術問題頗多
隨著智能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筑物內部安裝的各種現代化設備的功能更加完善。盡管我們已經有從設計、產品、安裝到維護的相關專業人員,但是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管理水平低下,卻是不爭的事實。目前的許多智能化設備依然依靠進口,導致設備從引進到安裝、操作、培訓、保養、修理都要請國外公司來承擔。一旦要控制成本支出,改由國內人員操作,會使一些設備運行達不到預定的設計目標而造成浪費。
4.對智能建筑節能的系統性認識不足
智能建筑的節能除了涉及通常意義上的建筑節能,也要考慮到建筑智能化各子系統的充分利用、降低能耗等問題。而目前智能建筑節能的重點主要局限于建筑使用過程中的水、電、氣、設備等方面,對建筑智能化系統使用當中的節能問題比較忽視。主要表現為:很多智能建筑的設計標準高、技術也先進,但在項目建成交付使用后,智能化系統的開通率低,實際應用程度也不高,系統長期處于閑置狀態,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設備資源的浪費。
二、提升智能建筑建筑節能的相關措施
1.做好建筑智能化節能規劃
經驗證明,規劃設計決定了工程的成功與否。因此,在建筑智能化的規劃設計階段,緊緊圍繞節能要求,做好節能規劃,在系統設計中集中體現節能思路和建筑運行管理模式,是做好設計的關鍵。應該認識到,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是為管理和節能服務的,在此基礎上來確定系統的監控范圍、監控內容、監控要求,才能使系統建成后真正為管理者所用。主要可從能耗計量、能耗分析、能耗預測、能源利用優化等方面著手考慮。
2.推廣終端節能在智能建筑建造中應用
終端節能是能源需求端管理(D S M)中的重要思想之一,是指將有限的資金投入能耗終端(需求端)的節能,其所產生的效益要遠高于投資能源產生的效益。節約與生產等量的能源投入之比為1∶5~1∶10。政府應出臺促使開發商關心建筑節能的政策,使終端節能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在保證物業環境品質的前提下,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從而大量節省一次性能源和開發資源所付出的環境代價與建設成本。同時,政府還需設立措施鼓勵建筑終端節能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
3.進行建筑設備改造,以主動式節能模式減少能耗
這是智能建筑實現節能的重要環節。被動式節能是指在建筑的外型及外裝修材料上著手,盡量獲取自然能源,減少自身能源散失。而主動式節能是指整個建筑的節能系統的設計和改進,包括自動調溫、自動調光、自動通風換氣、自動開關、太陽能利用、節水器具、能量回收等。對于采暖、照明等方面能耗較大的智能建筑,開發商或物業應運用主動式節能模式,改造基礎設備,通過各種傳感器將末端數據輸送到中央電腦,經過與外界氣溫、光照等對比處理后,再由電腦將命令發送至調節系統,從而達到充分利用外界的陽光、氣溫和空氣等自然資源調節室內環境的目的。這樣即可降低能耗,節省資金,又能保持室內環境的最佳狀態。
4.大力培養工程技術人員,以高效的運行管理促進節能
針對工程技術人員缺乏、管理不善,導致智能建筑能耗高、自控效果差、設備損耗加速、智能化系統開通率低等問題,需要加強對現有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后續隊伍的培養。一方面,可以組織專家講授、設備制造商與系統集成商指導,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力爭在短時期內培養一批技術過硬的工程人員,組建具有較高專業水準的智能建筑管理隊伍,從整體上提高國內智能建筑的水平;另一方面,還要通過高等院校的相關學科建設,培養出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效管理人才,充實到物業管理與節能改造的實際工作之中,提高智能建筑的綜合節能水平。
三、結束語
智能建筑的節能需要多部門的努力,通過執行節能標準、建立終端節能優先的觀念、加強管理、精確與優化控制、引進節能設備,實現主動式節能。在技術運用方面要注意克服“短板效應”,工程技術人員也應樹立全方位節能意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體現智能建筑在節能方面的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明海,魯娟,武六元.智能建筑節能分析及優化方法[J].智能建筑, 2006,(05) .
關鍵詞:智能建筑;要素;生態建筑
一、智能建筑:21世紀發展的大趨勢
隨著計算機、現代通信和自動控制等現代化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全新的信息交互時代。高新技術也逐漸滲透入建筑行業,建筑的智能化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幾年來,智能建筑、智能住宅小區發展十分迅猛,智能建筑作為21世紀建筑技術進步與發展的國際性主流趨勢在我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智能建筑的構成必須具備三大系統:一是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BAS),主要是對現代化建筑中所有的機電設備和能源實現自動控制。二是通訊自動化系統(CAS),主要指電信網絡、電視網絡以及計算機網絡。三是辦公自動化系統(OAS)。還有防火自動化和安全保衛系統。1984年,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德市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廈,引起了各國的重視與仿效。近年來,美國新建和改建的辦公樓有70%為智能建筑,總數計上萬座。日本從1985年開始建智能大廈,并制定了從智能設備、智能家庭到智能建筑、智能城市的發展計劃,到本世紀末將有65%的建筑實現智能化。英、法、德等國家也相繼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發展各具特色的智能建筑的潮流。
我國智能建筑的建設始于1990年,北京的發展大廈是我國智能建筑的雛形,隨后建成了北京燕莎中心、上海商城、廣州世貿中心等一批具有一定智能功能的大型化公共建筑,最成功的上海博物館的智能化系統,居國際先進水平?!吧喜笔且蛔笮偷闹袊糯囆g博物館,館藏青銅器、陶瓷、書畫等21個門類的12萬件珍貴文物?!吧喜贝髲d入口兩側各有一臺觸接式電視屏,只在觀眾在所需要的項目色塊上輕輕一點,畫面上即刻出現你想了解的內容,并伴有概況介紹,可了解館內各個展覽館的位置、藏品種類及特點。如果走累了想休息一會兒,觸接屏便會告訴你餐廳、茶室、酒吧的位置。文物是國寶,安全保衛更是博物館的重中之重。館內設有中心監控室,一旦出現情況,館內警報保安系統便會自動啟動,布成罪犯無法逃匿的羅網。智能建筑的發展將帶動一批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如電子、電力、郵電、機械工業等。智能建筑作為高新技術的生長點之一,所帶來的綜合效益也相當可觀,有較高的回報率和節能效果。據統計,智能建筑比常規建筑節能30%。
二、智能建筑必須把握“環節”
智能建筑在中國走過了十幾個春秋。業內人士對智能建筑的認識有混沌逐步走向清晰,建筑智能化市場也從混沌開始走向有序,政府相關部門對建筑智能化市場的監督的力度也在不斷地加強。專家指出,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化市場。面對龐大、混亂、超高利潤的智能建筑市場,建設各方的注意力已經不僅在智能建筑的內部和概念的認識和深化,而且是越來越重視如何合理地進行建設這一實質性的問題。據工程學的觀點,規范而且科學的建設過程應該包括八個方面。
1.客觀、獨立的需求分析是智能建筑建設的首要前提
作為獨立的專業工程師,應該做到設計有主見。業主提供的需求不能認為是絕對正確的;相反,一般情況下,業主提供的需求往往偏向于求全、求高。專業工程師應該多做到細致的比較和溝通,與業主商議確定最終的選擇方案。作為業主,應更多考慮實用上的要求,而不要在技術細節上給予設計師太多的限制。畢竟,相同的目標可以有不同的實施手段,目標才是客戶真正需要關心的。
2.嚴謹、合理的方案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關鍵
“以客戶需求為依據,按照實際需求進行集成”是一種務實的、正確的智能建筑設計技術思想。作為設計人員,應該認識到:技術最終是為用戶服務的,而不能讓用戶屈從于技術。一個好的設計應該使用戶成為技術的主人而不是技術的奴隸。在設計中應該注意到,工程上5%的偏差和修改是允許的。設計工程師不能因為要消滅5%的允許偏差而不合理地提高95%的性能,尤其是在不同性能之間價格相差懸殊的時候。
3.全面的系統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基礎
系統設計在方案審批后進行,是方案設計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過程。一般應與建筑主體的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同步進行。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統的特殊性,建筑主體設計單位不可能按習慣施工圖的深度繪制出詳細的建筑智能化系統的施工圖。只能繪制出介于現行初步設計和施工圖之間的技術設計圖紙,可稱之為系統設計施工圖。系統設計施工圖已基本完成各種系統的主要技術指標、系統解決方案、管線路由、電源供應、系統接地等主要構件的設計,也必須完成與建筑主體專業和其他設備專業的配合工作。完整的、全面的系統設計圖作為日后的招標、投資工作、優化設計等的需要。
4.優化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合理化手段
智能建筑系統的快速發展使得系統設計與系統實施的時間差造成系統設計的不合理因素大大增加。所以,系統的集成商在投標時和中標后,必須根據總體(下轉第76頁)(上接第72頁)設計方提供的系統設計施工圖和招標文件,在滿足相應要求的前提下,結合技術的發展和自身產品的特點,對系統設計進行優化和調整,得出符合標書要求的既先進又最經濟的方案,在符合技術規格書要求的前提下按“低價者得”的原則評價。中標后的系統集成商應在總體設計方的指導下,根據系統設計施工圖和具體的產品自行或委托設計方再進行優化設計,并經總體設計方統一后報業主批準實施。優化后的設計方案既要保持系統的先進性、實用性、開放性,又要優化配置并盡可能的減少業主的投資成本。技術經濟性應是優化設計首要考慮的問題。建筑智能化系統與建筑物的關系非常密切,系統集成商必須對建筑物功能本身有充分的理解,才可能做出符合該建筑實際情況的具體實施優化方案;必須對安裝工藝有豐富的經驗,才能符合國家標準,才能通過質監部門的驗收;必須掌握控制、通訊、計算機等主要的技術和產品性能,才能達到二次集成的目的。這三個必須是優秀的一次集成的必要條件。
5.深化設計是智能建筑建設的實施指南
產品安裝方式、接線方式、電源供應方式等具體工藝不同,所以設計方不可能在產品確定之前繪制出詳細的施工圖。在優化設計完成后,應由系統集成商或有實力的設計院根據優化設計資料和中標產品的技術資料完成傳統意義的詳細施工圖。詳細施工圖應經總體設計方確認批準。確認后的詳細施工圖具有明確的設計責任和強制性的工作效力。任何人不能隨便對施工圖進行修改和變更。
6.規范的安裝調試是智能建筑建設的有力保障
智能建筑的發展是以往技術的積累,以往建設經驗沉淀反映在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法和嚴謹的施工規范上。智能建筑的施工過程必須遵守現行的規范和規定,必須有有效的監管。批準后的詳細施工圖具有法定的指導意義,不能隨意修改。此時的系統集成商等同于傳統意義的施工單位,施工單位的天職就是“按圖施工”,任何施工中的變更必須經總體設計方確認,否則就容易發生于原批準標準不符的質量問題。
智能建筑的建設應充分重視軟件的應用和開發。要在設計上、實施中、管理上將設備物盡其用,讓業主的投資落到實處。
7.全面的客戶培訓是智能建筑建設的必要手段
由于智能建筑的高速發展,設備及技術更新的速度很快。不可能要求管理公司員工不經過培訓就能熟練的操作系統。所以必須在系統竣工前后,系統集成商必須對業主的有關管理操作人員進行全面的培訓工作。
8.及時周到的售后服務是智能建筑建設發揮效益的保證
售后服務包括保養、維修、改造和系統升級等內容。
三、生態建筑:建筑市場的“綠色革命”
2000年4月13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的國際科聯促進地區生態發展、規劃與管理研討會上,與會的26個國家的100余位環境問題專家為浙江金華的生態建筑所折服,盛贊這一發明為人類建筑的發展開創了新模式,樹立了環保的成功典范。
生態建筑在設計上有三大特點:一是地下建有沼氣凈化池;二是屋頂覆土種植或養殖;三是墻體垂直綠化。生態建筑采用沼氣凈化池處理糞便和污水,外排水接近或達到國家規定的二級排放標準,為就地、分散、無害化處理生活污水闖出了一條新路。同時,生態建筑節土、節水、節能,較好地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統一。
Yang Xiaoxing; Yi Xing
(①Jiangsu Testing Center for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Nanjing 210028,China;
②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88,China)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智能建筑與綠色節能技術的發展背景,并提出我國智能建筑的綜合發展方向應為綠色智能建筑。同時對我國發展綠色智能建筑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關于我國發展綠色智能建筑的建議。
Abstract: The developing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direc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should be gree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has been proposed. Meanwhil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are analyzed,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our country have been proposed.
關鍵詞:智能建筑 綠色生態 節能環保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green ecology;energy saving
中圖分類號:TU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6-0074-01
0引言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的惡化,人類越來越認識到建筑對環境的巨大影響,由此掀起了一場世界范圍內關于發展“綠色建筑”的。與此同時,互聯網絡的快速發展開創了新一代智能建筑系統,幫助人類建設一個智能化的、綠色環保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我國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是我們的重要責任,而將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建筑物中,在其內部構建一個完整、高效的計算機綜合網絡通信系統,使建筑智能化,直接影響中國經濟的運行。
1我國智能建筑的現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對建筑的要求不僅只是除了外觀漂亮、內部寬敞,更多的是講究環境的健康、建筑的智能化和環保節能等。中國國家標準《智能建筑設計標準》中對智能建筑的定義如下:所謂智能建筑(IB)是指以建筑為平臺,兼備建筑設備、辦公自動化及通信網絡系統,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它們之間的最優化組合,為人們提供一個安全、高效、舒適、便利的建筑環境。
80年代末,智能建筑剛剛進入我國,由于受到當時經濟狀況和網絡技術水平的限制,不能大力發展。然而進入90年代中期,由于經濟建設的迅猛發展,使我國智能建筑市場尤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出,據統計,國內已建成的智能建筑約有3000多幢,其中一些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其中建筑能耗占到國民經濟總能耗的15%,我國既有的近400億平方米建筑,僅有1%為節能建筑,建筑垃圾占了人類活動產生垃圾總量的40%,因能耗巨大而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也越來越惡劣,據此,有關專家呼吁我國盡快實施高舒適度低能耗的建筑戰略,以降低能耗,保護環境。
建筑智能化決不僅僅是運用新技術來提高建筑物的身份,建筑物的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已成為建筑智能化發展必須考慮的首要前提和最重要的條件。
2綠色節能建筑
由于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能源資源條件不同,對綠色建筑和可持續建筑的研究與理解也存在較大差異。
我國從基本國情考慮,從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節約能源、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角度,提出“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這一概念,主要內容是節能、節地、節水、節材與環境保護,注重以人為本,強調可持續發展。
與建筑節能相比,綠色建筑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包涵了節能、節地、減少污染等內容,指通過科學的整體設計,集成綠色配置、自然通風、自然采光、低能耗圍護結構、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綠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術,具有選址規劃合理、資源利用高效循環、節能措施綜合有效、建筑環境健康舒適、廢物排放減量無害、建筑功能靈活適宜等六大特點。
節能與綠色建筑,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而且對能源和資源的消耗經濟合理,保證了生活環境的質量。
3智能建筑的綠色節能
3.1 何為智能建筑的節能技術智能建筑的節能是個系統工程,不同的是,智能建筑的節能問題比一般建筑的節能更復雜,既要考慮通常意義上的建筑節能,又要考慮建筑智能化系統的IT節能,同時還面臨建筑智能化中各系統的充分利用、降低能耗的問題。因此,智能建筑的節能是一個綜合性、全方位的課題,需要社會各方共同探討,尋找解決辦法。目前建筑節能的主要關注點在材料、設備、水電氣等方面,而智能建筑的節能,眼光要更開闊一些,應該有綜合的宏觀考慮,如果僅僅局限在水電氣等單一層面的節能,將會走進誤區,建筑的智能化系統使用過程中的節能問題同樣應該引起關注,這正是智能建筑節能不應該忽視的重要內容。
3.2 綠色智能建筑存在的問題目前,綠色智能建筑正處于初始階段,缺乏國家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國內很多智能建筑項目設計達到了很高的水準,技術也很先進,完全達到了5A標準。但在項目建成交付使用后的相當一段時間內,開通率很低,智能化系統的實際應用程度也很低,有些子系統實際上長期處于閑置狀態,有些系統的功能由于操作不熟練,索性由物業管理人員手工代替。
3.3 對我國發展現代綠色智能建筑的建議首先,發展現代綠色智能建筑要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在設計階段就應當從綠色環保的角度進行定位,在建造過程中也應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進行施工,在后期的應用和維護階段要有科學的管理。其次,在智能建筑技術上的提高,其基本體系應包括安全防范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和信息網絡系統。目前這些系統集成技術的發展還不是很完善,主要還是依賴國內外廠家的產品,重大項目系統集成也主要由國外大公司承擔,在技術、施工、運行、維護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問題。因此,必須對節能裝置和系統的運營進行科學的管理,對管理維護人員的技術和專業知識進行培訓,使其具備解決系統問題的能力。
綠色智能建筑建設還有賴于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民總體素質的提高,而我國智能化系統還不完善,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門的支持力度不足,沒有制定統一的規劃和相關法規。由此可見,在我國要真正實現綠色建筑智能化,仍需走相當長的一段路。
4結束語
智能建筑的節能是全方位的、持久的和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智能建筑的設計者必須對各種節能技術措施有全面的認識,并努力推動節能技術措施的實施和應用。同時,轉變觀念、對已投入運行的節能設施和系統進行科學管理也是智能建筑節能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參考文獻:
但是,幾年過去了,人們逐漸發覺,智能并沒有像他們所期待的那樣融入生活,一些裝備了智能設備的樓宇,依舊沒有變得“聰明”起來。那么,智能建筑在快速發展中究竟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
新型產業方興未艾
資料顯示,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廈于1984年在美國建成。雖然中國智能建筑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卻十分之迅猛。上世紀90年代初,智能建筑在中國興起,從早期接近世界先進技術的京廣中心、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上海商城,到近年來按國際一流要求設計建設的金茂大廈、上海博物館、深圳賽格廣場,智能化有效提高了建筑物的運行效率,節約了能源,提高了經濟效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行業也由此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
目前,中國智能建筑行業市場規模已達1000億元,從業企業至少有3000家。我國智能建筑行業發展迅速,日臻成熟。在轟轟烈烈的大型建筑智能化的同時,智能建筑近10年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由智能技術組成家庭娛樂、控制服務和信息服務等系統,使人們的家居生活變得更舒適、更安全?!?/p>
運行維護跟不上,設備變擺設
然而,當人們在為行業進步歡呼雀躍之時,一些行業現狀卻也令人擔憂。行業目前存在著缺乏整體規劃、盲目追求大而全、炒作概念、達不到預期效果等諸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是,好東西得不到好使用,相關配套服務的缺失已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瓶頸。
售后維護跟不上已成為智能建筑的“硬傷”。目前全國投入使用的大型智能建筑有數百座,安裝了智能化系統的小區有數千個,為使建筑物智能化,有關部門投入了數以億計的資金,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在工程竣工時,不少智能系統的確也能正常地投入運行。但是建成并不意味著可以一勞永逸地享受下去,大量的工作還在后面。
事實上,建筑的壽命一般為70年,而建筑智能化系統的使用壽命卻遠遠達不到這個年限。據介紹,智能化系統的運行與維護占整個智能化系統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時間,但是由于“建管脫節”等種種原因,智能化系統能正常運行的僅占20%,部分功能運行有25%,有相當一部分系統“倒”在了運行初期或兩年之后,因小故障無人修復而陷于癱瘓狀態。
我曾做過很多個智能化小區項目,從預埋管路,安裝調試,到系統集成,再到運行維護,一共用了好幾撥‘人馬’。個人認為,這種現象在業內很普遍,由于每一棟建筑都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調試、運行、維護,但實際情況是,工程師剛熟悉了環境,就該換崗走人了,最后運維工作落到了物業頭上,但物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及普遍的文件水平都不高,而且人員流動性很大,剛學會了系統的操作,因種種原因就不做了,現在的問題癥結:“該由什么人來使用,怎樣維護系統,沒有一定之規。這是很多智能建筑不能正常運作或被廢棄不用的重要原因?!?/p>
社會化服務外包是大勢所趨
與現有的設計、施工等規范相比,“人的問題”尤為重要。因為系統的壽命長短主要取決于定期檢修和維護保養。而國內的智能化系統在運行管理方面的經驗十分有限,缺乏智能化系統的操作與運行必須配備具有較高技術能力的操作人員,由于上述原因,使得很多智能小區成了擺設,與普通樓房并無區別。
智能建筑是高科技的產物,智能建筑學科是多個學科的交叉與融匯,智能建筑的運行和維護取決于多層次的專業人才。智能建筑的運行維護,不是某個專業的事情,而是要有大批專業人才,一般的物業管理人員根本不能勝任。”
關鍵詞:建筑監理;監理體系;措施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3-0331-01
1 監理單位的資質評定
資質評定監理單位的資質,主要體現在監理能力及其監理效果上。所謂監理能力,是指能夠監理多大規模和多大復雜程度的工程建設項目。所謂監理效果,是指對工程建設項目實施監理后,在工程投資控制、工程質量控制、工程進度控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監理單位的監理能力和監理效果主要取決于:監理人員素質、專業配套能力、技術裝備、監理經歷和管理水平。凡在國內注冊,并從事智能化系統工程監理達1年以上的單位有申報資格:新成立的單位在相應條件具體的情況下,可先申報暫定資質。
2 智能建筑監理工程師
2.1 監理工程師的概念和素質
監理工程師是一種崗位職務。所謂監理工程師是指在工程建設監理工作崗位上工作,并經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又經政府注冊的監理人員。它包含三層含義:第一,他是從事工程建設監理工作的人員:第二,已取得國家確認的《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第三,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建委(建設廳)或由國務院工業、交通等部門的建設主管部門核準、注冊,取得《監理工程師崗位證書》。
2.2 智能建筑監理人員培訓
智能建筑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是多學科、多技術的綜合集成。智能建筑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從事智能建筑監理工作的監理人員,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技術能力,而且要能夠組織、協調與工程建設有關的各方共同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就是說,監理人員即要具備一定的工程技術或工程經濟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就專業技術而言,即要精通某一專業,又要具備一定推行智能建筑監理措施的研究水平的其他專業知識。因此,從事智能建筑監理工作的監理公司,應在傳統建筑監理公司的基礎上,吸收從事過智能建筑系統工程設計、施工和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工程技術和工程經濟人員,對他們的監理知識的培訓,從監理的角度學習有關工程建設的合同管理、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投資控制等方面的知識,參加到智能建筑的監理工作中來。
3 智能建筑監理取費與合同
3.1 智能建筑監理費用的組成通常智能監理的費用由四個方面構成,即直接成本費、管理費、利潤和稅金
3.1.1 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即監理人員在完成成本項目監理工作中直接發生的費用,它們有:
(1)參與本項目監理人員的工資獎金和津貼;
(2)購置與本項目有關的測試儀器或裝備設施所需的費用;
(3)與本項目有關的專項開支:如差旅費、通訊費用、打印費用、儀器租賃費用、現場辦公費用等;
(4)施工現場所需的各項費用。
3.1.2 管理費
管理費用實際上是監理單位行政管理人員的薪金以及為了維持監理機構生存所需的一切費用。如各類公積金的支出、保險費、房租費、儀器設備購置費及修理、檢查費,辦公費等。但這些費用不宜也不可能全部攤入某個項目中。因此一般都取一定比例來進行核算,其計算方法為:管理費=(直接成本費)X20%-40%。
3.1.3 利潤
上述直接成本,管理費用和稅金均全部用于工程項目的監理及維持監理機構運行,但監理機構的發展和監理工作的深化需要資金額投入,而資金的投入,又來源于資金的積累。因此在監理費用中要包括這部分利潤作為資金積累之用,利潤率一般可取:(直接成本+管理費)的20%-30%。
3.1.4 稅金
監理機構作為一個經營單位,必須依法納稅,稅金是個變數,政策性很強,對于具體稅種,稅率應和稅務部門密切聯系,爭取優惠。
3.2 智能建筑監理費用的記取方法
目前智能建筑的監理費用都直接記入土建監理的費用中,沒有單獨列出,這給智能建筑建設的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所以有必要對智能建筑的監理費用進行一番研究。
(1)物價局推薦的收費標準是適用于以土建為主的建設監理,業主往往提出基數M不能按工程概算來計算,而應以所委托監理的系統工程費用總額來計算,這個意見是可取的,但考慮到智能系統監理的難度較大,技術復雜程度較高,所選比例可以偏高;
(2)收費標準中只列出了兩個階段,即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而事實上對于可行性研究階段,設計招標階段和設備調試運行階段同樣存在著監理,尤其是設備調試階段,精力遠比其他階段大,因此在與業主商談時可以提出,如要求在這些階段應支付監理費用;
(3)中外合資、合作,外商獨資的建設工程項目,監理費用可在此標準中再增加一定的比率。固定費用的計算方法也是一種比較適合智能建筑的監理計費的一種方法。
參考文獻
利用建筑類高等院校自身的優勢形成的智能建筑特色數據庫,為圖書館帶來了更多的智能建筑信息資料和發展空間,使圖書館實現由以館藏建設為主轉向以特色服務為主轉變,全面提升了圖書館的使用價值和影響力。建立具有特色的館藏數據庫是實現專業化信息資源共享的有效方法,是走向數字化圖書館道路的新途徑。
將更大范圍地服務于大眾,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當前,信息化與城市建筑已經完美結合,智能因素進入建筑領域乃至家庭生活,和現代生活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居住社會生活智能化趨勢加劇。智能建筑信息不但是我們住宅的一部分,而且是住宅中的神經中樞、控制中心,不論從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出發,還是從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需求出發,在我國加強數字化家園的建設,已成為城市信息化建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智能建筑特色數據庫開發建設的基本步驟
智能建筑特色數據庫開發是一種新嘗試,一年多來,課題組經過初步模擬和試運行,總結出智能建筑特色數據庫建設的基本步驟,即系統平臺選擇、模塊設計、資源歸集和綜合整理四個程序。
2.1選擇系統平臺
選擇合適的制作平臺是做好數據庫建設工作的前提。自建數據庫可以選擇購買商業軟件,也可以選擇自主開發軟件。平臺的選擇除了要考慮數字化資源采集、網絡化存取和分布式管理3個基本要素,還要考慮方便、安全、穩定等特性?;谝陨峡紤],該校圖書館選擇了自主開發軟件。智能建筑數據庫是基于Windows.2003.Server系統平臺構建的,采用Web瀏覽方式和檢索界面方式,使檢索界面簡潔、方便。數據庫軟件采用的是SQL.Server.2005,數據庫編程采用ASP技術,ASP程序在服務器端執行,可以很方便地實現與SQL.Server.2005數據庫連接,并將執行結果以HTML格式傳送到客戶端瀏覽器上。運用JavaScript、Html和CSS技術,控制Web頁面的布局和其它特效,從而實現數據庫信息的。最后用SQL.Server.2005工具備份數據庫。數字資源管理系統實現了用戶權限管理、數據庫維護和統計等功能。
2.2構建數據庫內容模塊
我們構建的智能建筑特色數據庫包括以下八個子模塊:(1)智能建筑新聞資訊。本子模塊主要對最新智能建筑行業動態進行標引報道,對最新智能建筑行業信息進行匯總與總結,內容涵蓋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上有關智能建筑的新聞報道信息,政府部門有關智能建筑的規劃、政策、措施以及會議、培訓等各方面信息。目的是為讀者提供與智能建筑相關的最新熱點信息,讓讀者以最快時間了解行業動態。(2)智能建筑政策法規。本子模塊主要收集與智能建筑相關的政策、法律、政府部門服務的新動態及文獻,如智能建筑設計標準、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EIA.TIA.568國際綜合布線標準、各地智能建筑等級評估試行辦法、指導性文件等。凡涉智能建筑的法律、法規、條例、標準等法律文書資料,不論文獻的地區、語種、出版形式、編著者籍貫、何時何地匯編出版或成書、成冊都應收錄其中。(3)智能建筑相關論文。本子模塊主要以期刊和論文為主,首先利用本館購買的CNKI、維普、萬方等數據庫檢索與智能建筑相關的研究論文,并下載全文,然后查閱紙本上有關智能建筑方面的期刊和論文,搜索網上免費的文獻信息作為原始材料。由于本系統只默認PDF和word兩種文檔格式,我們利用掃描儀及轉換PDF文檔軟件,最終將全文格式都統一為PDF文件格式或word文檔,并錄入篇名、作者、來源、年期、機構、關鍵詞、英文關鍵詞、中英文摘要等字段值,并提供全文下載。子類目包含博士學位論文、碩士學位論文、會議論文、期刊四個方面。(4)智能建筑專著圖書。本子模塊主要收錄與智能建筑有關的電子圖書。與國內多種電子圖書,如讀秀學術搜索的電子圖書、超星的電子圖書、Apabi的數字圖書等不同,該數據庫主要收集與智能建筑特色相關較多的電子圖書,同時需要將館藏積累多年的相關紙質圖書循序漸進地加工成數字資源,使之具備數據庫信息產品的專業化、權威性、系統性的功能特征。(5)智能建筑工程案例。本子模塊主要收錄一批從節能、安全、實用性等角度體現了較高智能化水平的智能建筑工程案例。案例從智能化工程需求分析、設計思想、系統設置、工程亮點、投資回報等角度對每個工程進行了講解,并配以照片、系統圖和國內知名專家的點評,使讀者能對工程的亮點與不足有更直觀的理解。(6)智能建筑智能化產品。本子模塊主要收集在智能建筑和數字社區中與建筑結構的配合和協調所需要的智能化產品,比如綜合信息集成系統、樓宇物業與設施管理系統、樓宇管理系統(BMS)、綜合安防管理系統、“一卡通”管理系統,以及智能家居系統的視頻監控、安防報警、可視對講、電動窗簾、智能遙控等智能化產品等。(7)智能建筑專利文獻。本子模塊主要收集已經申請或被確認為發現、發明、實用新型的智能建筑方面的研究、設計、開發和試驗成果的有關專利文獻。該模塊的最大好處在于,如果讀者在研究智能建筑相關專利之前,先查閱相關的專利文獻,了解當前有哪些人在從事同樣的或者是相近的研究工作,了解他們所達到的水平,以及此類研究的發展趨勢,就可以讓自己在研究之中,揚長避短,開拓思路,將別人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研究的起點。從而避免做重復勞動。(8)智能建筑相關網站。本子模塊主要鏈接智能建筑相關網站,從各個途徑、各個方面來豐富“智能建筑特色資源庫”的內容。
2.3.數據資源收集
數據收集是數據庫建設的基礎。特色數據庫要建成富有“特色”,不僅體現在資源的“特色”,還體現在特色資源的完備程度[[2]祖芳宏,魏瑞斌,宛鳳英..安徽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J].情報科學,2010(8):1272-1277.]2。因此,智能建筑特色數據庫建設要求所收集數據的完整性和權威性。收集文獻資源主要通過三個途徑:一是通過電子數據庫、網絡搜索引擎、智能建筑行業網站等。電子數據庫的文獻資源質量相對較高,但網絡信息極其冗雜,內容質量參差不齊,故要一一進行甄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實際操作中,除了通過正規的渠道訂購與智能建筑有關的文獻資料外,還通過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收集與專題服務相關的文字、圖片、音樂、影視視頻資料。有關智能建筑的研究論文,可通過中國知網、方正、維普和一些免費試用的大型期刊網站進行檢索下載,注意對搜索到的網上資源進行比較與鑒別,然后按類納入各個專題。二是與有關智能建筑專業學術專家合作。這些專家長期從事智能建筑的教學和研究,經常組織學生進行智能建筑案例與實踐教學,引導學生以智能建筑為題材進行畢業作品設計,對智能建筑課題有著深入的了解,能夠對文獻資源的取舍嚴格把關,充分保證數據庫建設的質量和效果。三是整合館藏資源,挖掘、整理本館智能建筑相關文獻,進一步充實數據庫內容。
2.4數據資源分類整理、錄入、審核與從多種途徑收集完文獻資源以后,就需要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進行分類、分析、編制,使零散的信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的過程[[3]夏.亮..高校教學資源整合與特色數據庫建設初探[J].科技創業,2012(5):106-107.]3。首先,根據不同模塊下不同子類目所需要呈現的內容,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認真的篩選。其次,對篩選出的每類文獻資源按等級給予一定的級別號,對研究論文按主題名、作者、日期、關鍵詞、文摘等對每條信息內容作深層次的描述,再根據技術人員的要求進行錄入。再次,對錄入的信息進行核查和審校,以確保文獻資源錄入的質量。對于學術專著,需要提供ISBN號和中圖分類號;對于研究論文,錄入完數據以后,需要提供錄入數據和研究論文原文;對于相關圖片,只需要提供電子圖片本身。通過錯誤更正和,確保上傳數據的準確性。最后,對審核無誤的數據在本館自建的數據庫平臺上進行上傳和。
3.完善智能建筑特色數據庫管理的建議
智能建筑特色數據庫開發建設只是一系列工作的基礎,保障該特色數據庫有效運行并發揮信息集中和推動智能建筑普及,才能體現其更大價值。此外,有關智能建筑特色數據庫的內容、技術支持及服務理念等一系列因素都需要更加完善,為此,筆者提出以下三點完善建議。
3.1基于試用,不斷優化“智能建筑特色數據庫”.在開發和試運行智能建筑特色數據庫的同時,要提高宣傳力度,讓更多的用戶了解數據庫的建設情況,并通過參考咨詢服務系統來收集讀者反饋的建議和需求,及時答疑解惑和進行資源的重新調整,為讀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通過網頁留言、QQ留言等方式收集用戶對該數據庫的反饋意見,通過分析用戶反饋的結果,找出當前該數據庫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及時進行改進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