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0 16:37: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獨立能力的培養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幼兒 生活能力 獨立性
二十一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中國能否立足于世界強國之林,關鍵是能否培養出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知識、獨立性強的下一代。今天的幼兒將是二十一世紀的主力軍,這一代人的素質直接關系到社會注意中國的榮辱興亡。
當今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被家長們視為“掌上明珠”,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整天圍著孩子轉,對他們百依百順,孩子們儼然是“小皇帝,小公主”,這樣對幼兒的獨立性培養極為不利,甚至會對幼兒日后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我們在報刊常看到類似的報道:某學生考入某重點大學,全家人無不歡欣鼓舞和自豪,開學時全家人一起出動,這個忙報名,那個忙收拾鋪床,而此時該生卻坐在一旁為今后的生活沒有父母的照顧而發愁,試想這樣一個高分低能連正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他日后能對社會有所作為嗎?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怎樣做才是真正地愛孩子呢?如果在幼兒時期父母就在生活獨立性方面進行培養,也就不會出現剛才的那么一幕場景。
幼兒時期的獨立性,主要是指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那么幼兒獨立性最好從何時開始培養呢?心理學、教育學研究表明,2-3歲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年齡階段,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能抓住時機有意識培養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錯過了最佳年齡階段,以后再想彌補既困難又費勁,“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揭示出這一道理。
《幼兒園工作規程》強調指出:“幼兒園日常生活組織要從實際出發,建立必要的合理常規,堅持一貫性、一致性和靈活性的原則,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边@說明生活獨立性從幼兒時期培養的重要性,幼兒就好比一張潔白的畫紙,可塑性很強,你畫上什么就印下什么,畫美好的東西,即教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那么幼兒的生活獨立性如何培養呢?
一、幼兒從幼兒園得到教育培養
幼兒教師要以《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為目標,從實際出發,建立必要的合理常規,針對幼兒這一時期生理特點注重對幼兒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并深入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去。
1.課堂上的訓練。教師通過講故事、念兒歌、談話形式教育幼兒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并深入到教學中去。如在計算課中結合教學內容,讓幼兒動手操作,分合圖片、數字卡片和進行分類等操作活動;在美術課中多設置些剪貼、折紙、泥工等手工制作,這樣可有效地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在晨間活動、午餐前后讓幼兒輪流做值班日生,擦凈桌椅、端飯、掃地等,午睡前后能快速地脫穿衣褲、鞋襪,還可根據幼兒好勝心強、愛表揚的心理組織一些穿衣服、系鞋帶比賽等活動來提高幼兒動手的積極性。
二、幼兒從家庭中得到培養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培養孩子的生活獨立性尤為重要。
1.給孩子創造獨立生活環境和條件,并教給方法。有了環境和條件才能引導孩子朝獨立生活方向努力,以睡眠為例??茖W的做法是孩子一出生最好就與大人分床睡,為孩子提供獨自睡覺的環境和條件。又如,讓孩子自己刷牙、洗臉、吃飯、蹲便盆等,進行培養獨立性的練習,并耐心地教給孩子一些巧干的方法和技能。如:怎樣扣紐扣,怎樣拿筷子夾菜,怎樣刷牙等,既做示范動作,又有具體指導,并讓孩子不斷實踐,反復練習,養成良好的習慣。
2.改進教育方法,多給予鼓勵表揚。幼兒好模仿愛做游戲,針對這些特點,家長可設計“我幫娃娃穿新衣”、“我是阿姨來喂飯”等游戲讓孩子樹立信心。家長千萬不能認為孩子小就一切事情都包辦代替,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在幼兒園里我們經??吹竭@樣的現象:幼兒早晨來園家長幫著孩子拿書包進教室,幫著搬好椅子,孩子坐好了才戀戀不舍地離開。教師布置幼兒回家自制一件小手工,而帶來的往往是家長的杰作,表面上看孩子完成了作業,可實際上孩子卻一點也不會做,這樣的幫忙使孩子沒有鍛煉摸索的機會。如果家長抓住時機和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件手工,再讓孩子獨自做一件,那么效果就不一樣。此時,不管孩子制作得是否好,家長都要給予表揚鼓勵,這不是簡單地說幾句好話,是對孩子勞動成果的一種肯定,它會讓孩子看到自身的價值,體驗到勞動的愉悅,激發動手勞動的熱情。
總而言之,幼兒生活能力的獨立性培養,不僅要靠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培養,更要家長們的密切配合,堅持不懈地貫徹下去,才能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生活獨立性。為了下一代,讓家長和老師一起攜起手來,共同培養獨立性強、有主見的二十一世紀的優秀人才。
一、我園兒童在學齡前表現的問題
在工作中,我發現許多孩子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或多或少都陷入了一種誤區,就是只重視兒童智力方面的培養,輕視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使這代兒童形成了典型的“小太陽”,主要表現在:對老師、大人依賴性太強,生活自理能力差,六、七歲的兒童還有不會穿衣、扣紐扣,不會系鞋帶甚至吃飯還要大人喂等等。這些現象如果長期發展下去,從小處看,勢必影響兒童自身的健康發展。從長遠看,必將為我們社會培養出一批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貴族子弟”,消費我們民族的競爭力。
二、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差形成的原因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差并不是幼兒本身出了什么問題,而是當代我國特有的人文現象造成的。首先,當代這批兒童90%以上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結構使兒童在家就是養尊處優,養尊處優久了,養成愛發脾氣、撒嬌,凡事就動口不動手的壞習慣。其次,家長認識不足,許多父母認為,幼兒年齡小、能力差,大人能代辦的就代勞了,反正小孩子長大后就會了。長此以往,孩子的心理就產生了嚴重的依賴感,對兒童健康發展極為不利。
三、培養兒童生活獨立能力的正確理論
三歲前的孩子,可塑性最強,最容易接受教育,這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最佳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凡事都要看一看、做一做,他們對成人做的事常常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對此,教育者要有正確的認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多理解、寬容孩子的“錯誤”,支持孩子自己動手。否則,錯過了這這個時機,等孩子的依賴性形成后再想補救,那就十分困難了。
四、培養孩子自立的幾個原則
1、孩子想做的事情鼓勵孩子試著做
孩子就是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注意的中心會逐漸從父母轉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嘗試一下,獨立意識大大增強。這時教育者要順應孩子的發展變化,滿足孩子的獨立需求,鼓勵孩子積極探索,讓孩子獲得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
2、孩子自己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做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要從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做起。自己穿脫衣服、系鞋帶、大小便、洗手、洗臉、刷牙、梳頭、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圖書,自己洗手娟、襪子……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卻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重要內容。只有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意識,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提出要求并進行引導,才能使孩子盡早學會自我服務。
3、孩子不會的事情引導孩子學著做
對孩子來說,所有的事情都是從不會到會的。孩子第一次自己吃飯,第一次獨立入睡,第一次學洗襪子,這些在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對孩子獨立意識和能力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影響著孩子走向獨立的信心和進程,教育者一定要以積極的評議和行為鼓勵孩子大膽嘗試自己沒有做過的事,要經常對孩子說“自己試一試”“我相信你能做好”。同時還要給孩子一些具體的指導和幫助,讓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更要注意鼓勵和支持,從而促進他進一步做出努力,進而增強獨立意識,提高獨立能力。
4、孩子能做的事情督促孩子堅持做
孩子的獨立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也不是孩子學會獨立地做幾件事就意味著孩子具有獨立性。這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內化的過程,它需要對孩子進行反復地強化和持之以恒地引導。因此,當孩子掌握了一定的獨立技能或表現出一些獨立之后,一定要注意及時表揚鼓勵,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督促孩子不斷堅持、反復練習,最后養成習慣。
五、從兒童心里需要的角度,培養其自立的幾種方式
1、游戲的需要——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生活自理。
游戲既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幼兒生活處理歌》將幼兒一日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編成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兒歌,形象具體、富有情趣,幼兒通過表演這首兒歌的游戲幼兒在一定的情境中感知道理,加深記憶和理解,從而進行了處理能力訓練。
2、實踐的需要——讓幼兒動手操作,學會生活自理情感。
幼兒好動、好奇、好模仿的特性,使他們產生要親自實踐的需要,我們要很好地利用這種需要,讓他們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學會生活處理。在手工角里,我為幼兒準備了毛巾、手絹、頭梳、牙刷、拉鏈、按扣、五顏六色的帶子(系鞋帶、打頭結、打領帶),娃娃的衣服、鞋帽、動物趣味包等,使幼兒來園后在自由的操作中享受實踐的樂趣,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
3、好勝的需要——讓幼兒在競爭中提高自理能力。
幼兒具有好勝心強的特點。榜樣是最直觀的典型形象。同伴間的榜樣讓幼兒感到親切,富有感染力,他們既有羨慕榜樣、學習榜樣的欲望,又希望自己能成為別人的榜樣而感到光榮和自豪。
4、自我表現的需要——讓幼兒輪渡做值日生,增強幼兒的責任感和義務感。
每人幼兒都有自我表現欲,輪流做值日生,既可使每個幼兒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從而滿足幼兒的表現欲,又可以鍛煉他們的能力,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和義務感。
5、被表揚的需要——加強家園聯系,使之持之以恒,鞏固好的行為。
幼兒的學習或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夸獎,因為幼兒喜歡表揚,表揚能激起幼兒內心喜悅的情感,并產生一種新的積極向上的動力,而表現出更強的行為欲望,使之繼續得到表揚。他們既需要老師的表揚,也需要家長的表揚,和同伴的贊許。比如通過“每月家園聯系冊”、“一周寶寶日記卡”加強家園聯系,協調一致,以表揚鼓勵為主,強化幼兒行為習慣的管理,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福建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是最早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近幾年,福建省高等教育蓬勃發展,民辦高等院校、獨立學院也不例外。根據福建省2014年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全省共有9所獨立學院,擁有教職工8046人,其中專任老師5923人。從各獨立學院具體情況來看,其師資構成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母體學校對應專業派出的教師,二是外聘教師,三是由獨立學院招聘的自有教師。這三個部分教師當中,外聘教師和母體學校派出的教師占有一定比例,有的獨立學院甚至超過一半。但從年齡構成來看,這些教師基本上是80后,他們由研究生畢業后直接走上高校教學崗位,缺少企事業單位工作經歷,專業實踐能力不足,實踐教學能力難以滿足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以M學院為例,2014年,該學院擁有教師564人,但“雙師型”教師和擁有企事業單位工作經歷的教師不足總數的三分之一,教師實踐教學能力較為低下。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足,嚴重影響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由于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足,課堂教學基本上是對基礎理論講解,內容較為枯燥乏味,難以調動學生專業學習積極性,更無法提高專業實踐能力,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提升獨立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是獨立學院健康發展不可回避的問題。
二、福建省獨立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足的原因
教師作為學校教育的主導者,是獨立學院發展的關鍵所在,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更是依賴于他們的實踐教學能力。從福建省獨立學院發展具體情況來看,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足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獨立學院對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訓經費投入不足
從福建省首批獨立學院創辦至今,獨立學院的發展已經經歷了15個年頭,其發展從最初的注重規模擴張,提升辦學的經濟效益,轉變為目前的注重內涵建設,提升辦學的社會效益。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是省內獨立學院內涵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辦學的社會效益的關鍵。但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依賴于獨立學院對其培訓經費的投入。從目前來看,福建省內獨立學院對于實踐教學能力缺乏的教師并沒有提供全面的培訓,同時對實踐教學能力培訓經費支出方面也少的可憐,費用支出一般限于外出培訓的往返路費,其它費用自理。而在基礎理論知識方面培訓則不同,基礎理論知識方面培訓一般包括外出訪問學者、網絡課程培訓、學歷提升等方面,這些培訓經費支出相對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訓更有保障,其做法是外出訪問學者、網絡課程培訓的費用全額報銷,學歷提升方面報銷費用在40%-50%之間。這種做法使教師自身容易忽視實踐教學能力方面的培訓。
(二)獨立學院教師應聘條件設置不合理
獨立學院教師應聘條件設置不合理是導致其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福建省獨立學院成立至今,時間較短。在獨立學院成立之初,由于注重規模擴張,學生數量急劇增加,為了滿足教學需求,各獨立學院紛紛增加教師招聘數量,但在教師應聘條件設置方面,與研究型大學并無多大本質區別,只是門檻低而已。省內重點大學在教師應聘方面設置的條件一般是注重學歷、科研項目、學術論文等,而獨立學院注重的是學歷。獨立學院對應聘教師的條件要求一般是重點大學畢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擁有學校教學經驗者優先等。這些應聘條件設置忽視了教師在企業工作崗位上的經歷,忽視了其自身專業實踐經歷。這種強調學歷、強調教學經驗的應聘條件設置,導致招聘了大量理論教學型教師,擁有專業實踐能力,實踐教學能力強的人才被擋在學院之外,最終導致獨立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不足,影響了應用型人才培養。
(三)獨立學院教師教學任務繁重
獨立學院是我國公立高等院校與社會組織或個人合作辦學的,其經費來源主要是學生繳納的學費,政府財政性經費支持極為有限。為維持獨立學院日常運作,成本控制成為其整個學院管理工作的重點。教師成本支出就成為管理者考慮的首要因素。也正因為如此,獨立學院教師相對于公立高校,外聘教師所占比例較高。同時,省內獨立學院自有師資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在省內公立高校,教師平均周學時基本在4-6學時之間,而獨立學院教師平均周學時則基本在12-14學時,個別獨立學院甚至達到20學時。這使得教師每天只能從事課堂理論教學任務,根本無法外出到企業參加實踐鍛煉,也無精力參加提升實踐教學能力方面的培訓。此外,個別獨立學院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任務之外坐班,導致教師自由支配時間進一步減少,根本無力去提升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
(四)教師考核制度不合理
教師考核制度是影響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福建省內獨立學院對教師考核并沒有與獨立學院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相結合。對教師的考核更多的是照搬母體學校的考核制度,而且還對其制度作過濾處理。母體學校的教師考核相對較為完善,考核主要包括教師教學工作、科研工作以及外出進修、企業實踐等方面,各方面權重較為合理,同時規定教師職稱評定與企業實踐經歷、外出訪學經歷等掛鉤。而獨立學院的考核主要是教師每年應當完成的教學工作量,科研工作和外出進修所占比例非常小,企業實踐則被忽視,職稱評定主要依據是是否完成學院規定的教學量,以及一定數量科研論文,并不考慮企業實踐經歷等方面。這種考核制度實際上是引導教師重視自身教學任務的完成,尤其是理論教學任務完成,在教學任務完成的情況下完成所需要數量的科研論文,并不能引導教師去提升自己實踐教學能力。
(五)獨立學院缺乏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平臺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提升獨立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需要建立完善的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平臺。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的平臺包括實訓室、實驗室、在企業事業單位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等,同時還應當建立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的管理機構。從福建省獨立學院具體情況來看,其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的平臺普遍缺失。獨立學院的實踐教學主要依托母體學校的實訓室、實驗室等,而母體學校由于受高校擴招影響,學生規模急劇增加,任務繁重,無法優先滿足獨立學院實踐教學要求,而獨立學院自身的實訓室、實驗室等建設嚴重滯后。同時,在企業事業單位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工作未受到重視,導致獨立學院實踐教學基地缺乏。此外,也沒有完善的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的管理機構。由此可見,建立健全獨立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平臺迫在眉睫。
三、提升福建省獨立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措施
獨立學院要想在高等教育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就必須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為此,福建省獨立學院管理層應當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其主要應當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增加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訓經費投入
培訓是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充足的培訓經費投入可以為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訓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福建省內獨立學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其學生數量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省內規模最小的獨立學院學生數也有一萬人,個別獨立學院達到二萬人,其學費收入已經相當可觀。同時,獨立學院的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這方面投資減少,經濟效益已經凸顯。在這背景下,獨立學院可以改變經費支出預算,增加對教師的培訓總經費的預算支出,并在培訓總經費當中單獨列出一項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訓經費,??顚S?。同時,根據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訓經費所占比例應當要高于教師理論教學能力的培訓,這樣才能保證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訓持續、有效地開展。
(二)合理設置教師聘用條件
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來說,人崗匹配是人員招聘的基本原則。獨立學院教師招聘也應當遵守這一人員招聘基本原則。獨立學院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有別于母體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因此,獨立學院在教師招聘時不能簡單的照搬母體學校的聘用條件,而應當體現其自身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使學生除了掌握本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操作技能,從而在工作中能達到崗位的要求。這就要求獨立學院在教師招聘中,要求教師除了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外,還應當具有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和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在這方面,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經驗值得借鑒。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在招聘教師時,要求教師必須具有工程師資格和企業五年的工作經驗。因此,獨立學院應當改變以往單一招聘“從校門到校門、從課堂到課堂”的應屆碩士畢業生,而是在滿足學歷要求前提下,強調應聘者要有一定時間的企業工作經歷。這樣有助于提高整個教師隊伍的實踐教學能力水平。此外,在外聘教師方面,不應當一味強調其來自高校,而應當適當考慮聘請那些企業管理層或技術人員,他們不但可以為學生帶來行業最新發展信息,還可以傳授給學生專業實踐技能,從而促進實踐教學的發展,有利于促進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
(三)合理安排教師的教學任務
高等學校教師的工作任務具有多重性,除了教學外,還要參加相應的培訓、承擔科學研究任務等。不同學校根據自身的發展目標,對教師在每項任務方面都規定了相應的工作量,例如,研究型大學,教學任務相對較輕,外出進修、科研任務相對較重。對于獨立學院來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教師在整個工作中是以教學為主,教學任務是主要工作任務。但是,應用型人才培養離不開教師的實踐教學,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必須有一定的專業實踐能力,有企事業單位工作經歷,同時掌握該本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因此,獨立學院教務部門應當適當降低教師的理論教學任務安排,給教師更多的空余時間,讓他們去企業事業單位考察,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態,以及生產工藝、方法、管理方式等,這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水平。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師考核制度
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對教師具有激勵作用,能夠引導教師自身努力去提升自己整體素質。獨立學院應當改變照搬母體學校的教師績效考核制度,建立起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教師績效考核制度。首先,應當改變以理論教學任務完成為主導的績效考核方式。對教師的績效考核,可以借鑒西方發達國家應用技術型大學的做法,將教師參加企業實踐納入其績效考核范圍,例如,加拿大應用技術型大學要求教師每三年就要到企業參加實踐,從事相關技術研究、開發等。因此,獨立學院在教師考核制度中,應當增加教師參加企業實踐的考核內容,以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其次,改革教師職稱評定制度。目前,福建省內已經將教師職稱評定的權力下放到各高校,為教師職稱評定改革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對此,獨立學院可以依據自身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在教師職稱評定中,除了考核教師教學任務、科研任務外,還應當考核教師參加企業事業單位實踐的經歷、相關實踐教學技能培訓等內容,使廣大教師能努力去提升自身實踐教學技能。
(五)建立健全教師實踐教學平臺
教師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是獨立學院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的載體。從目前情況來看,獨立學院進行教師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一是與母體學校合作,共建實訓室、實驗室,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減少資金投入,還可以利用母體學校的教師資源優勢,讓獨立學院年輕的教師參與母體學校的實踐教學活動,從而提升其自身實踐教學能力。二是自己建設實訓室、實驗室,如省內J學院,目前,已經建立經管實驗教學中心、工科實訓教學中心,為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三是利用學校在企業建立的實習基地,派出老師定期在實習基地進行相關專業實踐學習與培訓。四是利用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項目,讓廣大教師參與項目的研究、設計、推廣,積累實踐經驗,提升實踐教學能力。
四、結論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獨立思考;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4-0119-02
《計算機文化基礎》是梧州學院為大一新生開設得最為普遍、影響力大、受益面最廣的一門計算機基礎課程,又是一門充滿新知識、新思維、新方法的信息技術應用基礎課程。該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基礎教育,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和應用提供相關背景知識和輔助技能,也為學生今后在計算機學科領域定位興趣與發展方向奠定基礎,還將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學生的家庭條件、來源地等不同,學生掌握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差異非常大,從而對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過程的實施以及考核手段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一、存在的問題
當今社會,計算機已經不再單單是一門技能了,它更是一種工具,一種在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教師的責任也不僅僅是傳授給他們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不斷創新的能力,即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在培養學生掌握對Windows和Office的使用方法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術的理解和自學的能力,以使學生能夠利用計算機來大大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及工作效率,甚至用計算機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如何開展好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考試方式是我們應該重新思考的問題。而現實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生思維不活躍。目前,國內外種類繁多的軟件當中,有很多是功能相同,操作類似的軟件,比如說Word和WPS,很多學生學習了Word而且在相關考試中也得到了高分,但是一遇到WPS后就慌了手腳,不敢操作。計算機的發展是迅速的,這種情況使得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很快就“過時”了。另外一種情況是,學生喜歡照葫蘆畫瓢,在做實驗練習時,學生往往喜歡做實驗教材上的內容,而實驗教材往往將實驗的詳細步驟都寫出來了,學生就一味地按照每一步去操作,當有某一步操作錯誤或者不會操作時,就不會往下繼續操作了,導致后面的操作終止了。造成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其一,教師在布置實驗內容時沒有指定具體的任務;其二,學生在學習思維上形成了定性思維,沒有創新和自我學習以及解決問題的意識。許多學生在學習和解題時不會獨立處理問題,或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差,這不是由于題目做得少,而是平時缺乏獨立思考,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如果平時對每一問題都能獨立地進行分析思考,遇到問題自然會去鉆研,而且敢于獨立鉆研,獨立解決問題。
2.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目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方式往往都是按照教材,從計算機的發展開始講解,一直到操作部分,仍然是按照教材平鋪直敘地講解,如Windows的資源管理器如何使用,如何復制、粘貼、移動和新建文件等,到了Office依舊風格不改地從如何打開、新建、關閉文件,到如何更改字體、格式、添加圖片、更改屬性等逐一介紹,枯燥乏味,不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興趣不高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學生認為只要通過了考試,就算任務完成了。而考試題目每年幾乎沒什么變化,導致一些學生只會做模擬題,而對Office辦公軟件的實際應用能力水平很低。
以上各種問題的出現導致了學生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學習還處于初級階段,而以往以應試為導向的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教學從根本上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因為不管是全國的計算機等級考試,還是學校組織的考試,考試大綱都相對固定,學生認為通過考試只需要做幾套模擬題就行了,可以不用進行較深層次的學習。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來開展《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活動。
二、以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為目標
獨立思考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是溝通智慧之路的橋梁。是否善于獨立思考,是衡量一個人的智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2]。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改革的主要思想,在于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不依葫蘆畫瓢,學會獨立思考。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可以采取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思考。教師可以經常給學生提供思考的時機,相信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不斷地提高。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以“提問題”的方式為突破口,激發學生樂于思考的欲望。要改變學生不愿思考的習慣,應把“突破口”選在引導和鼓勵學生“提問題”上,努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其樂于思考的欲望,形成一種處處遇問題、時時想問題、人人提問題的主動學習的局面[3]。
2.為學生搭設合作學習的平臺。實踐證明,如果學生的班級學習氣氛濃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比如在課堂內外更多地為他們開辟討論、爭論和辯論的場所,搭設更多的思維碰撞的環境,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例如在講解計算機硬件組成時,讓學生分組配置計算機,比較各組配置的性價比,或者讓學生深入到一些電腦城進行實地考察,更直接地了解各種硬件配置。在介紹Office操作時,往往有很多方法和途徑可以達到預定的效果,這時可以讓學生思考比較各種操作方法,從中選取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既起到了合作學習的目的,也能讓學生獨立思考的廣度和深度起到了促進作用[4]。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思考,掌握科學思考的方法。教師要在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的過程中,引導他們學會思考,掌握科學的思考方法。首先,要重視揭示思考問題的思路。教師為了引導學生在“過程”中掌握科學思考的方法,必須將思考問題的過程揭示出來,便于分析和研究。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自己要弄清教材的思路,還應將教材的思路適當地揭示給學生,便于學生從教材編寫者思考問題的思路來認識和把握教材。例如在講解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數的使用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把自己運用的思考方法也傳遞給學生,如何應用公式和函數,以及使用哪類函數等。在介紹到相對引用和絕對引用時可以與學生一起思考,現場分析,現場推演,讓學生直接看到教師在解題過程中的思考過程。
三、總結
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目標,是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以提高學生素質和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為基礎,在基礎教育中培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為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的研究,提高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創新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在學習階段注意培養,形成習慣,這比多解幾個題更重要。有了它,學生就有了自我探究的動力、積極性和能力,就有了獨立獲取知識和進行探究的可能。
參考文獻:
[1]王利利,吳方,譚忠兵,李書濤.獨立學院本科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改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1,(18):16-19.
[2]程斯納.成長的思考――淺談當代大學生自主獨立能力的缺失與培養[J].科教導刊,2012,(02):4-6.
[3]吳杰.“大學計算機基礎”教改階段教學設計探討[J].計算機教育,2010,(18):9-11,16.
[4]葛杰.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高職高?!督y計學原理》課程為例[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0,(03):60-61.
一、培養學習興趣
1.建立與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結合在一起的一種學習行為,兩者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不可分隔。教師只有建立與學生親密無間的友好關系,學生才能更好地喜歡、尊敬、崇拜教師。“親其師,信其道”,就是說的這個道理。教師平時要及時與學生交流溝通,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和生活困難,讓學生看到學習、生活的希望,可大大增強學生積極主動、獨立學習的干勁,從而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實現英語水平的新跨越。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教師要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有獨立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無論課上還是課下,都要組織好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英語,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學生獨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做法不對的同學要加以指導,尤其對學生存在的細節問題要引起重視,正確引導。
3.對學生課外知識學習進行監督
對于課本知識的學習,不能滿足學生的知識量和興趣度,要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有趣的課外書報,拓展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達到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英語的能力。
二、積累最原始的英語知識
一些最為基本的英語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生獨立學習英語的前提條件。教師如果不把這些知識教授給學生,學生掌握不好,那么獨立學習英語就會產生巨大的阻力,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和效率,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最原始的基本知識包括音標、語法、格式結構等。就拿音標來說,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對于音標無論如何也不會讀,更不用說掌握它們的發音技巧與要領了。
三、培養學生學習的耐心
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耐心,只有靜下心來,深入下去,才能把事情做好。對于培養中職學生獨立學習英語的能力而言,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生自學英語的過程中,學生經常遇到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單詞、短語、語法、閱讀理解等,他們往往沒有耐心去解決,解決不了就煩躁。
對于出現的單詞,有的學生不會自己查詞典,甚至有的同學沒有詞典,這種現象是極不好的。有很多的英文單詞就像漢語的字一樣有很多的詞條,也就是說一個單詞有很多解釋,學生學過這個單詞,但要想在一個句子中找出其單詞在本句的含義,對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
例如,單詞take,它有三四十種含義。舉例來說:1.Can you take my advice· 2.I have taken my notes. 3.Tom takes an interest in English very much.要讓學生找出take在每個句子中的含義可以說不容易,他們往往在自學過程中,匆匆記一下一個含義就算了,根本沒有耐心去探究它在本句中的準確含義,從而導致對該句乃至整篇文章不理解。
因此,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教師要認真培養學生學習的耐心,對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很重要的。
四、加強整體意識的培養
中職生的學習經驗不豐富,對于如何去學習和怎樣學習,往往不知所措。那么,加強學生整體意識的培養,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教師應教會學生從整體上來把握知識,做到先整體后局部,通讀一下學習內容,在自學瀏覽的過程中,用筆標出自己有疑問或不會的知識點,然后再查字典、查閱資料或問教師和同學來解決。但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往往是對于知識的解決不是通覽全部內容,而是遇到不會的問題就停下來查詞典或資料,問教師或同學,這樣導致學習速度與效率低下,不能形成學習的連貫性。這種僅重視局部學習的思想并不能很好地促進自己的學習,只有前后知識相互聯系,才可能更容易地理解所遇到的疑難問題。
五、引導學生探索學習規律
教師在課堂上要對舊知識及時反饋,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溫故而知新”的重要性。教師要教育學生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想法,按英語學習的規律來學習,這樣就必須不斷地、獨立自主和有計劃地復習舊知識,才能將所學知識鞏固在自己的腦海里。
六、加強人生理想教育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衣食住行的自理能力
3歲前的孩子處于行為的敏感期,家長要抓住這個重要時機。我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耐心培養元元的生活自理能力。
元元1歲半的時候,對自己吃飯產生了興趣。這時候,元元手的協調動作還不完善,常常笨手笨腳把飯菜撒得到處都是,但他硬要自己動手吃。我就順應他的這種獨立性要求,反復給他做用勺吃飯的示范,元元跟著模仿,從不熟練到熟練,以至完全運用自如。
當然,剛開始這樣做時,孩子的用餐時間會延長,進食量也會減小,但可以通過添加輔食等方法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待孩子學會獨立用餐后,這些問題自然就解決了。元元經過我的訓練,到3歲的時候,就能夠像大人一樣熟練使用各種餐具吃飯了,而且吃得又快又多。
二、在家務勞動中,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生存能力
家務勞動是培養孩子生存能力的重要教育手段。千萬不要嫌孩子在勞動時礙手礙腳而剝奪孩子學習勞動的機會。我主要從兩個方面培養元元養成勞動的習慣。
1.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
元元睡覺前后,我為他疊放被褥時,都讓他在一旁看著,我一邊做,一邊告訴他鋪床疊被的次序,然后叫他自己動手實踐。訓練一段時間后,元元就養成了自覺疊放被褥的好習慣。
2.讓孩子學會為家庭成員服務,養成大家的事大家做的勞動習慣
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集體。家長要抓住時機積極引導孩子由自我服務轉向為家庭服務,鼓勵孩子做些家務勞動。
我掃地的時候,元元也躍躍欲試,為了鼓勵他的積極性,我特意為他準備了一把小掃帚,讓他和我一起掃,孩子干得很起勁。習慣后,一看到地上有臟東西,不等我說,元元就會自己拿小掃帚打掃干凈。
三、在社會交往中,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的處事能力
3歲以前的幼兒,雖然大都處于以個人活動為主的發育階段,但已有初步社會交往的需要。因此,家長要努力為孩子提供社會交往的條件,不斷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以培養孩子的處事能力。
1.建立孩子與家人雙向溝通的社會交際基礎
元元剛學會說話,我就教他一整套家庭社交禮儀,讓他懂得尊重長輩。每天早晨起床時,我要求元元向全家人問好,給他東西時說“謝謝”,外出時對家人說“再見”,如果他忘記說我就要求他回來再說。這種不厭其煩的訓練對元元形成講禮貌的好習慣作用很大。他稍大一點時,就很自然地把這套習慣從家庭延伸到了外界。
2.鼓勵孩子與他人特別是小朋友開展社會交際
1至3歲的幼兒喜歡與小朋友一起玩。家長要有意識地給孩子提供與小朋友一起活動的機會,使孩子養成合群精神、集體意識。
兒子喜歡探索,探索中的孩子往往更容易陷于危險的境地。每個做父母的看到孩子處于危險境地時,都想馬上把孩子從險境中解救出來,可我不是這樣,而是先判斷他是否能自己脫離險境。
每個孩子生來就有求知的欲望和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渴望獨立做一些事情。我經常鼓勵兒子去獨自完成力所能及的事,不管他完成得如何糟糕,我都不會指責他。
在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常給他一兩本書,讓他任意翻看,甚至是撕。后來他學走路時,常常是把大人的手推開,他想自己走,我則放手讓他自己走。假如他跌倒了,我會看情況來處理:如果他跌得不重,我會鼓勵他自己站起來;如果是蹭了皮或流血了,我會告訴他我的心疼,教育他要學會保護自己。
記得在他五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到南京學習,將他帶在身邊。在課堂上我無心聽講,因為兒子在教室外。我總時不時地探頭看看窗外,可后來發現他已和三四個南師大教師的小孩玩得不亦樂乎了。在我還不知道的情況下,他已經會騎自行車了。一個周六的上午,我在做家務,他推出家里的自行車,和兩個好朋友在門口搗鼓了一通。一個多小時后,我發現兒子竟在水泥地上來回自由地騎自行車。再后來,他會滑滑板、溜旱冰了。成長中所需學會的技能,他都獨自學會了。
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并非與生俱來,這需要家長不斷去培養。家長要學會適當示弱。當孩子面對一個無所不能的媽媽的時候,他只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向這個無所不能的媽媽學習,追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的缺點;另一個選擇就是什么都不做,因為媽媽什么都能做。反過來呢,如果能夠在孩子們面前有那么一點的不完美,有那么一點的軟弱,孩子就會變得寬容,變得堅強,從而成長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今年暑假,我決定帶兒子到上海、福建、廈門等地游玩。兒子一聽出去玩就來勁了。爸爸對他說:“我就不去了,你帶好你媽,你媽可是路癡!”兒子很爽快地答應了。
到了上海,我找來一幅地圖,兒子選好幾個自助游景點后就帶著我坐地鐵。到了地鐵站,兒子首先有禮貌地向地鐵乘務員詢問去某地的路線,乘務員耐心解答,并給了他一張地鐵線路圖。他就看著地鐵線路圖,拉著我的手,花了一周時間將計劃以內的景點游完了。所有的購票、吃飯都是兒子辦的。記得那天,我們要去上海博物館,可出了地鐵站,卻找不到博物館的大門,兒子就拉著我的手沿路問。他彬彬有禮,口齒清晰,有條不紊,態度自然大方。我反倒像個忸怩的小孩子了。
離開上海去福建的時候,在車站等車等了很長時間,我肚子很餓,后悔早上來前沒買點吃的。哪知兒子在早晨離開他姨媽家時就到樓下商店買了桶裝方便面和純凈水。這讓我感慨萬千:平日的示弱,讓兒子很獨立,也很有主見。
暑假二十多天的外出旅游,我只是陪護,真正做事的是兒子。
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我們和孩子共同承擔、共同成長的過程。如果我們都能做,孩子就不用做了;如果我們有30%不能做,孩子就能獨立完成30%。在孩子面前做一個“懶媽媽”、“弱媽媽”是很有必要的。
寫到這兒,我不禁想起在兒子九歲的那個夏天。那天晚上,我們被過路的藏獒追趕,我當時嚇得拔腿就跑,而藏獒就在離我一米開外的地方。兒子立刻按住我,拉我一起蹲下,神奇的是,藏獒見我倆蹲下竟不跑了。我驚魂未定,兒子卻鎮定自若。后來我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說,這是他從書中了解到的,人越跑它越追著你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