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血壓病健康教育內容
時間:2024-01-18 15:59:35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血壓病健康教育內容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10年4月~2011年4月隨機抽取296例高血壓病患者且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本)》[3]中高血壓病診斷標準,另外296例研究對象中無嚴重并發癥和精神障礙、言語障礙和智能下降者,同時所有患者均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296例高血壓病患者中男188例,女108例,年齡64~77歲,平均60.00±3.00歲;文化程度分類,初中及以下者197例,高中者75例,大專及以上者24例。
觀察方法:對所抽取的296例高血壓病患者基礎資料進行回顧性觀察與分析,且設計《高血壓病患者社區健康教育指導調查問卷表》,同時指定專人負責對表中內容進行調查與填寫,其中表中主要內容包括全部研究對象的基礎資料、高血壓病分級、健康情況、飲食情況、運動情況、血壓控制與監測等;然后將所觀察到的數據進行整理、統計與分析。
社區健康教育指導方法:①建立健康檔案、發放宣傳手冊;②心理干預:根據患者具體心理狀態進行問題疏導;③健康教育指導內容:高血壓病相關知識講解、教育、開展各種形式講座和活動,指導正確飲食,如低鹽飲食(每日攝入量5~6g)、低脂飲食,血糖過高者控制總熱量和糖分攝入、肥胖者控制體重,同時囑咐患者多食用富含鉀、鈣食物和粗纖維食物;合理運動,遵循循序漸進、能夠耐受的原則,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選取合理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或太極拳等有氧活動,1次/日,30分/次,且避免劇烈運動,保證患者充足休息和睡眠。用藥指導遵循個體化用藥原則,藥物劑量從最小有效劑量逐漸增直至最佳藥物濃度,另外藥物選取應遵循盡量減少血壓波動的原則,因此以長效、緩釋制劑為主;一旦血壓控制不理想可采取有效小劑量聯合用藥的方法給藥。血壓監測,指導患者養成定期、定位測定血壓的良好行為。④健康教育形式:利用板報、多媒體、舉辦沙龍等多種形式進行為期8周的健康教育指導,系統安排14次課程、2次/周、共計7周,第8周教育安排則以提問、交流、解答為主互動,共2次。
生存質量評估標準[4]:共計144分,主要含有患者自覺癥狀、軀體生理功能狀態、日常生活及社會活動、心理情緒狀態等項目,其中正常人群評分為121.5~127.5分。
統計學處理:本次觀察到的全部數據利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其中對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的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U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296例高血壓病患者社區健康教育指導前后遵醫行為統計情況:健康教育前后296例高血壓病患者遵醫行為得以明顯改觀,說明本次健康教育效果顯著。結果見表1。
296例高血壓病患者社區健康教育前后血壓控制情況:健康教育前后296例高血壓病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本次研究對象血壓得以明顯控制。結果見表2。
296例高血壓病患者社區健康教育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健康教育前后296例高血壓病患者生存質量總分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本次健康教育能夠明顯促進患者生存質量提高。結果見表3。
討論
所謂社區健康教育是通過組織社區內高血壓居民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從而形成健康環境、規范人們行為和生活方式、降低危險因素、改善其生存質量[5]。高血壓病雖然是一種高發病率、并發癥多的疾病,但其疾病知曉率、控制率較低,因此以社區為基礎、開展健康教育指導成為提高高血壓病知曉率、規范患者行為、樹立健康觀念的主要方法。
鑒于此種情況,從本社區將近1000例高血壓病患者中隨機抽取296例研究對象進行社區健康教育指導,本研究結時顯示,通過此次教育指導高血壓病患者遵醫行為得以較好改觀,提示健康教育對規范患者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同時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控制良好也從側面印證了本次社區健康教育指導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另外通過健康教育,高血壓病患者生存質量得以明顯改善,因此有效的促使了患者更好地遵從醫囑,形成良好習慣,所以形成良性循環。
綜上所述,社區健康教育指導在高血壓病患者中應用效果顯著,該方法能夠明顯規范患者行為、有效控制血壓。
參考文獻
1 段秀芳,吳錫桂,顧東風.中國人群血壓分類與高血壓患病率研究[J].高血壓雜志,2002,10(3):271-273.
2 譚小梅.社區居民健康狀況及相關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社區醫師,2010,34(12):263-264.
1 社區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壓疾病中的作用
對高血壓患者和有高血壓病家族史者進行有關高血壓疾病知識的講座,使其掌握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可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生。因此,社區健康教育是減少高血壓病發生的有效途徑。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壓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高血壓大多起病緩慢、漸進,一般缺乏特殊的臨床表現,而常常被人們疏忽,有高血壓病家族史、肥胖、高脂血癥或有頭暈、頭痛等人群應經常監測血壓,以盡早發現高血壓病人。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壓病人的早期治療和規范化治療。
高血壓病人可通過健康教育了解高血壓高血壓病及其并發癥對人們的危害及可治療性,長期控制好血壓對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性,使高血壓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自覺、長期地堅持體育高血壓鍛煉,合理飲食,規范用藥,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2 社區健康教育的對象、方式和內容
社區高血壓知識健康教育的對象:主要是中、老年人中易患高血壓的人群、高血壓病人極其家屬等。
社區高血壓知識健康教育的方式: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如集中講座、看科教影視片、發放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手冊、醫患個別交談以及病人之間相互交流等。
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的內容:首先見解高血壓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特點、并發癥的嚴重危害性,使病人了解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引導病人對該病的治療,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從而做到在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定期復查;對已發生并發癥的高血壓病人要鼓勵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使病情得到最佳控制。其次講解高血壓病防治的基本知識,如低鹽、低脂飲食、戒煙、控制體重、適當的體育鍛煉和保持良好情緒對防止高血壓病在重要意義及使用降壓藥物可能出現的毒副作用、注意事項和長期規范用藥的重要性,使其掌握有關藥物的知識,達到正確用藥和長期堅持用藥的目的,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
3 小結
高血壓是心血管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終身性疾病,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它的并發癥累及多個器官,致殘、致死率高,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并對個人、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社區對重點人群進行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對減低高血壓病的發病率,提高高血壓病的治療效果,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有效的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血壓??; 預防措施; 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54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4-0337-02
1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人口的老齡化,我國高血壓患病率明顯上升,35~74歲人群為高血壓高發年齡段,按2000年我國總人口和人口構成推算,其發病率達27.2%.高血壓患病率的增加趨勢,年輕人群比老年人群更明顯,35~44歲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增長率男性為74%,女性為62%[1].國內外研究證明,高血壓病的主要病因與個人生活方式、行為習慣有密切的關系。專家指出:在健康服務中僅為臨床高危患者提供降低危險的措施對一個國家預防心血管疾病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而即使是一般的危險因素和生活方式的適度改變都具有潛在的巨大公共衛生意義[2].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干預,幫助個體和群體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健康觀念,自愿采納有利于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與過程[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是一項低支出、高產入、高效益的衛生保健事業。對人群進行高血壓病健康教育是一項一本萬利的工作,是防治高血壓病最經濟和最有效的策略。然而,在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許多因素影響著社區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正常進行,進一步影響健康教育的效果?,F就影響社區健康教育的不利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高血壓病又稱原發性高血壓,是以動脈壓升高尤其是舒張壓持續升高為特點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長期精神緊張、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飲食中含鹽量高和大量吸煙者發病率高。臨床上以頭暈頭痛、耳鳴健忘、失眠多夢、血壓升高等為基本特征。晚期病人常伴有心腦腎等器質性損害。高血壓病在我國發展很快 ,發病人數已達1.5億之多 ,并且還有繼續增加的趨勢 ,這將嚴重影響國民的身體素質 ,因此預防高血壓病已成為非常重要的預防醫學課題。要通過宣傳教育、加強體育鍛煉、改善不良生活習慣等 ,使高血壓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水平。
2 高血壓病的預防措施[4]
如何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或控制高血壓病的發展?長期以來人們只注重用中西藥降壓治療,忽略了從發病原因方面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盡管把血壓降了下去,而一旦停藥血壓又會恢復到原來水平,甚至不斷升高。因此,對于本病應做到“未病先防”與“既病防變”相結合。實踐證明,對已病者采取有效的防病措施,大都可以截斷扭轉病勢。
2.1 基本措施
2.1.1 無高血壓病者,應做到未病先防,如平素應積極開展養生防病;偶爾發現一二次血壓升高,即應引起重視,如定期復查、及時開展防與治。
2.1.2 一旦患有本病,原則上一期高血壓病應重在防而兼顧治,以防發展;二期、三期合并有心、腦、腎器質性損害者則在中西醫治療的基礎上,注重于防,以阻止病情惡化。
2.1.3 患病后應加強食物調養,尤其要保持心情舒暢,不必恐懼、焦慮和緊張。只要情志暢達,氣血陰陽協調,自有益于本病的康復。
2.1.4 注意勞逸結合,慎防勞心、勞力和太過。緊張的腦力勞動者尤需注意休息、娛樂;否則,長期精神緊張會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小動脈收縮,從而使血壓增高。太過亦是如此。
2.1.5 經常散步或戶外活動,以及郊游覽勝,可促使氣血陰陽平和,降低并穩定血壓。
2.2 飲食調理[1]
2.2.1 限制鈉鹽攝入 每日食鹽應限制在2~5g以下,對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成人,應及早采用少鹽膳食,以預防高血壓的發生,應從兒童甚至嬰兒開始,養成少鹽清淡飲食的習慣。
2.2.2 鉀的補充 要補給含鉀多的食物或含鉀藥物,同時注意鎂、鋅的補充。
高血壓患者宜多食富鉀的食品 ,來增加體內的鉀含量。鉀鹽可對抗鈉鹽的升壓作用 ,并能保護或減輕過量的鈉對血管壁的破壞。鉀富含于動物性食品、水產品和某些新鮮水果中。在臨床實踐中給高血壓病患者適當補鉀 ,可以收到較好的降壓效果。
2.2.3 脂肪 應適當控制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每日膽固醇應限制在300mg以內。
2.2.4 熱量 若肥胖者應控制熱量攝入量,每周使體重減少1~1.5kg,以求逐步降到標準體重,血壓可隨之下降。
2.2.5 適當限制糖類的供給
2.2.6 蛋白質 除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者外,一般無須嚴格限制蛋白質,按每日每公斤體重1g左右供應即可。魚類蛋白質及大豆蛋白質可防止腦卒中的發生,可適當增加。
2.2.7 維生素的供給 在對高血壓病的患者給予利尿降壓的同時,水溶性維生素丟失也較多,應注意補充,尤其是維生素B12的補充供給,以預防貧血。其他如維生素B6及維生素C也宜補給充足。
某些微量元素、維生素對高血壓患者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保健品。如長期缺乏鈣離子和鎂離子 ,會誘發高血壓癥 ,而每日口服 800mg鈣不但可以預防高血壓病 ,還會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特別是對于限制鈉鹽的高血壓病患者來說 ,補鈣更為重要。另外服用一些維生素C、鎂制劑以及粗纖維類食物 ,都有利于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
2.2.8 飲食禁忌 一切過咸的食物及腌制品;蛤貝類、蝦米、皮蛋及含鈉高的綠葉蔬菜等;煙、酒、濃茶、咖啡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品,要嚴格控制或禁用。
2.2.9 穩定的情緒和豁達的胸懷是預防高血壓病的必要條件。臨床觀察 ,高血壓病患者多伴有情緒不穩定 ,他們特別容易激動。這對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在激動的情況下 ,體內會產生大量的皮質醇、血管加壓素、5―羥色胺等物質 ,這些物質可使小動脈痙攣 ,引起血壓升高。經過科學調查證實 ,情緒易激動的人患高血壓病的機率明顯高于性格平和者。所以要想身體健康 ,就要做到寬以待人 ,胸懷若谷 ,凡事要順其自然 ,要始終保持一種寬松的心態。
3 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
根據目前國內外一些學者的研究表明,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預防原發性高血壓的重要手段。健康教育是實施自我保健的重要手段,它以患者和家屬為對象,通過衛生人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干預性活動,達到使患者了解健康知識,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從而促進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高血壓是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頑疾,特別是老年人。據全國三次大規模高血壓普查,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中有35%患有高血壓,而且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 。健康教育對高血壓防治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幫助患者強化健康意識,樹立健康信念,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最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壓的危害性。
3.1 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2]
高血壓病患者中,約占總患病人數90%為原發性高血壓,研究發現,它是多種因素的作用結果,即除種族、遺傳、年齡、性別等因素外,主要是生活方式和行為。主要危險行為因素包括以下:
3.1.1 超重與肥胖
超重與肥胖是高血壓的首要獨立危險因素。研究表明,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與體重的增加成正比,肥胖組的高血壓危險性是正常組的8倍以上,在20―30多歲時體重增加的人危險性最高。肥胖者減肥可以降低他們的血壓,即使沒有降至正常體重,血壓仍會有所降低。永久性的減重,雖然不能根治高血壓,但卻可長期控制高血壓。
3.1.2 高鈉鹽飲食
鈉為一切生物所必需,而且鈉與水之間必須維持一定的平衡,身體的代謝過程,健康人體每天只需要500mg的鈉,正常情況下任何多余的鈉鹽經過腎臟排出體外。但是,對相當的個體來說,多余的鈉會導致高血壓病。限制高血壓病人攝入鈉(食鹽與含鈉食品)則血壓下降,服用利尿劑排藥利水,血壓也不降。
控制鈉鹽的攝入對預防高血壓至關重要。我國北方寒冷地區高血壓發病率明顯高于南方 ,這可能與北方食用腌制咸菜較多有關。從生理上看 ,人體對鈉的需求量并不大 ,每日 2―3克就足以維持人體生理需要了 ,可大多數人每日攝鹽量遠遠超過了這一數量。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 ,超量攝取鹽類是誘發高血壓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特別是對鈉鹽敏感者 ,誘發高血壓病的危險性就更大 ,應該特別注意。
對兒童和老年人來說限制鈉鹽攝入更為重要。因為兒童的腎臟尚在發育之中 ,老年人的腎功能逐步減退。他們攝鈉過量必然會增加腎臟負擔。當腎臟不能把多余的鈉排出體外而潴留于體內時 ,血溶量就會隨著水鈉的潴留而增加 ,最終導致血壓升高。對于有高血壓家族史的“鹽敏感易患者” ,更易因攝入過量的鈉鹽而患高血壓病。
3.1.3 飲酒
過量飲酒所引發的高血壓占5%~7%。飲酒作為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已被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證實。
酗酒是高血壓病患者的大敵。酒精會引起血壓的升高 ,這是不爭的事實。臨床觀察證明 ,高血壓病患者如果減少或停止飲酒在6周以上 ,血壓就會明顯降低。另外酒精對腦細胞的傷害是相當嚴重的。喝酒后出現的頭暈、精神亢奮 ,都是酒精作用于腦神經細胞的結果。高血壓病患者如果經常喝酒 ,會加快腦血管硬化的進度 ,加速老年癡呆癥的發生。有些人認為 ,酒可以舒筋活血 ,可以預防心肌梗塞等 ,這一說法從未得到過科學證實。所以 ,即使是健康人也應該少飲酒或不飲酒 ,而高血壓病患者絕對不應該飲酒。
3.1.4 緊張刺激
緊張刺激是內外緊張刺激因子引起、有明顯的主觀緊迫感覺、相應的緊張行為表現和伴隨的生理、心理變化等一系列活動過程。若過于強烈持久或反復發作,可導致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性和器質性病理損害。
3.1.5 吸煙
高血壓病患者若大量吸煙,則出現心臟病以及心臟病致死的危險性大為增加。
吸煙有害健康已為人所公認。煙草中的尼古丁、人在吸煙時產生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 ,可直接損害正常人的血管內膜 ,使血管內膜變得粗糙不平 ,勢必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形成 ,影響心臟冠狀動脈舒縮功能 ,誘發冠狀動脈痙攣 ,引起心肌梗死。吸煙還會降低降壓藥物的治療作用。所以奉勸高血壓病患者 ,為了自己的健康應盡早戒煙。
3.1.6 缺少鍛煉
有規律的體育活動既可以緩解精神緊張,增強體質和提高心肺功能,還可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理想的身體鍛煉是中等強度的有氧耐力運動,即不劇烈、有節奏、長時間、大肌肉,能夠動自身體重的運動。
3.1.7 從醫行為不良
即高血壓病人不能嚴格遵照醫囑堅持用藥或進行多種非藥物治療。由于藥物不能根治原發性高血壓,只能控制血壓,因此,要求患者持之以恒地使用藥物治療,切忌忽停忽用。特別是針對重度、中度患者,即使癥狀暫時有所緩解,也不能停止使用。但有的患者不能嚴格遵照醫囑堅持服藥。有時因藥物副作用感到不適而停藥,有時因原有癥狀消失而停藥,這樣使藥物不能真正起到降壓并維持較低或正常血壓的作用。因此,患者配合醫務人員,堅持服藥,堅持治療和隨訪觀察顯得非常重要?;颊叩囊缽男袨橹饕憩F在對藥物依從性和對醫生多種非藥物治療建議的依從性,如限鹽、減重、放松、運動、戒煙、限酒、合理膳食等。
3.2 健康教育對策[3]
由于自身的不良行為引發的危害因素,應通過健康教育來培養健康行為,盡可能地消除危害因素。低鹽、放松、減肥、鍛煉、不吸煙、按時服藥是預防和控制血壓的行為措施,使用行為診斷模式,可找出這些影響健康行為的因素,制定具體的教育干預措施。
高血壓教育流程
3.2.1 篩檢
社區健康教育工作者先要對社區內的人群進行篩檢分類,確定一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各類高血壓患者,以便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
3.2.1 .1高血壓的診斷標準:1998年9月29日至10月1日,第七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聯盟的高診斷高血壓的新標準。目前我國已將血壓升高的標準與世界衛生組織制訂的標準統一。
正常血壓:收縮壓在18.7kPa(140mmHg)或以下,舒張壓12.0 kPa (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壓者,應視為正常血壓。
臨界高血壓:收縮壓在18.8~21.2kPa(141~159mmHg)和舒張壓在12.1~12.5kPa(91~95mmHg)之間者為臨界高血壓。
確診高血壓:收縮壓達到或超過21.3kPa(160mmHg)和舒張壓達到或超過12.7kPa(95mmHg)者為確診高血壓。
3.2.1.2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并無絕對標準,多根據項目要求而定。一般說凡具有下列一項危險因素者,均可列為高危人群,并應作為篩檢重點對象:
①有原發性高血壓病家族史者;
②超過標準體重20%者,包括少年兒童;
③每天食鹽量超過10g者;
④經常飲高度白酒,每天100g以上,且每周飲酒4次以上者;
⑤血壓值偏高:SOP17.33―18.53kPa和/或DBP11.33―11.87kPa者;
⑥有吸煙史,每天吸20支以上,超過一年者。
3.3 高血壓病健康教育內容[5]
高血壓病在防治過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強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美國醫藥協會調查結果顯示, 每花 1 美元于患者健康教育服務上就會節省 6美元的醫療費用支出。
3.3.1 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病的認識 趙光紅等研究認為,非心內科就診的高血壓患者中 83.9% 是因體檢被發現的。已知有高血壓,但接受過治療者不到半數;接受治療的患者中能系統治療并使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者僅占約3%。究其原因,一是患者對高血壓病缺乏認識, 不知道高血壓病將會引起嚴重后果,認識不到治療的重要性, 二是由于受某些不正確宣傳的誤導,服用的是保健藥而不是有效的降壓藥, 這就需要長期對群眾進行健康教育, 使他們接受治療,正確治療,堅持治療。
3.3.2 加大高血壓病知識宣傳力度 加強高血壓病各方面的健康指導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調查顯示79.30%的患者表示需要接受高血壓防護知識指導,但只有 11.52%的患者曾接受過此方面的詳細指導。大部分患者認為, 醫護健康教育側重點在于藥物使用、飲食、運動指導等,而對高血壓病的防護知識欠具體,不足以引起患者對高血壓病的高度重視。文獻報道,高血壓病患者在健康教育前,人們對高血壓的知曉率為26.6%,服藥率為12.2%,控制率為2.9%,在健康教育后,人們對高血壓的知曉率為 77.6%,服藥率為 38.6%, 控制率為20.9%。
3.3.3 高血壓病的危險人群 對血壓未達到國際統一標準、但具有高血壓病易發因素或危險因素的人群, 如肥胖、高脂血癥、經常緊張和焦慮、高鹽飲食、吸煙酗酒,以及雙親其一有高血壓病、糖尿病或冠心病病史等,實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對高血壓病的預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3.4 針對高血壓患者的特點采取適當的教育方式
3.3.5 基礎知識教育 首先是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高血壓病的病因,致病因素,發病機制,診斷標準,分期以及高血壓的癥狀、危害和預后,疾病控制的方法,其次是對社會人群的教育,強調檢查血壓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年以后做到每年測量血壓 1~ 2 次,做到早診斷、早治療。針對早期高血壓病患者由于無癥狀或癥狀輕,思想上往往不重視,指出進行檢查和治療與任其發展的兩種不同結果,認識正規診斷、治療的重要性。
3.3.6 飲食治療教育 飲食治療是非藥物治療的方法之一。
采用終止高血壓膳食療法( DASH) 飲食計劃,多食水果、蔬菜及飽和脂肪酸和總脂肪較少的低脂奶制品,收縮壓下降范圍為 8~14mmHg。DASH飲食是預防高血壓發生的一個有效的非藥物治療手段.它不僅可以快速而顯著地降低血壓,而且可以增強抗高血壓藥物的治療效果,因此有助于提高高血壓的控制率。同時, DASH飲食的降壓效應無種族差異,對高血壓人群和非高血壓人群均有效,因而對人群具有較為普遍的適用性。
3.3.7 藥物治療教育 讓患者了解治療高血壓常用藥物的用法、劑量、治療作用, 用藥的注意事項以及用藥后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等, 告知患者藥物劑量不足或不堅持服藥,最終仍會引起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損害和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只有長期合理用藥,才能有效控制血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3.3.8 血壓監測指導 指導患者定期測量血壓,治療初期應每周測量血壓 1次,當血壓得到較穩定的控制后,每 1~3 個月測量1次。血壓正常者,尤其是有高血壓病家族史者每年至少測量1次血壓,以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3.3.9 危險因素處理 患者服用藥物后, 如出現頭暈、頭痛、低血壓癥狀時應臥床休息, 某些藥物如哌唑嗪類及卡托普利等藥物, 易引起性低血壓,告誡患者在變化時動作緩慢,以免引起性低血壓。高血壓患者出現劇烈的頭痛、頭暈、嘔吐及抽搐時,應警惕高血壓腦病的出現,及時到醫院就診。
3.3.10 提高護士對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水平 目前的臨床護理中,健康教育開展不夠深入, 教育方法單一,教育效果欠佳。調查顯示,只有 21.2% 的患者接受過醫務人員的指導, 護士曾經對住院患者做過健康教育的比例更低,僅占11.52%,且以口頭指導為主,來自醫生的指導均多于護士的指導。此外對于所接受的指導表示滿意的患者極少。實施護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壓病患者對高血壓病認識的必要途徑,因此,總結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實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綜上所述,通過采取合理的高血壓病預防措施和健康教育,可以達到預防高血壓病發生的目的, 降低高血壓病的傷殘率和病死率。我國絕大多數醫院沒有高血壓病??谱o士, 所以培養和提高臨床護士對高血壓病的知識水平及健康教育能力,促進高血壓病預防的深入是當務之急。如何讓患者充分認識高血壓病預防的重要性并付諸行動, 也是我們今后健康教育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李昌茂.高血壓病的社區干預.右江醫學,2003,31(5):480.
[2]江寧,李立明.社區為基礎的慢性病預防與控制的回顧.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4,4(2):49.
[3]呂姿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201.
高血壓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常伴有心,腦,腎管器功能性或器質性的改變,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和生活質量的慢性病。為提高高血壓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控制血壓,預防并發癥,我們對96例高血壓病患者進行調查,旨在實施相應的健康教育。
一、 資料和方法
1、 臨床資料 選擇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我院確診治療的96例高血壓病人,男64例,女32例,年齡33~69歲,①均符合WHO1999年制訂的高血壓病診斷標準:(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②Ⅰ級高血壓64例,Ⅱ級高血壓23例,Ⅲ級高血壓9例,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7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79例。
2、 血壓控制標準 血壓控制是指收縮壓(SBP)≤140mmHg, 舒張壓(DBP)≥90mmHg。血壓未控制是指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1〕
3、 健康教育內容
①我們按照目前國際上對高血壓統一的分極標準,采取了分組教育和治療。第一組是Ⅰ級高血壓病人,本組病人無糖尿病,靶器官損壞,我們采取了非藥物治療,通過講解,示范,發放宣傳材料及個別輔導為主的方式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內容包括:①合理膳食:高血壓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與飲食習慣或膳食組成有密切關系,如鈉攝入過多,鉀和鈣的攝入不足,熱量過剩等〔2〕.因此教育高血壓病人要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以清淡,低脂,低膽固醇和低熱量的食物為宜,限制鈉鹽攝入,建議高血壓病人每日食鹽量在6g以下,約兩個啤酒蓋的量可有效控制高血壓病的發生和發展。選擇鮮奶,淡水魚,牛羊肉等食物,嚴格戒煙限酒。②減輕體重:由于肥胖是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因素,而飲食過多,活動過少會引起肥胖。因此減輕體重必須要有科學性和長期性,首先減少總熱量的攝入,特別是控制高糖和高脂肪飲食,其次是增加體育煅燒的時間和機會。③運動:增加有氧運動,減輕體重: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決定運動種類,強度,運動時間等,經堅持運動和體力活動,可以降低休息時的高壓,減少勞動時血壓和心率的上升幅度,但要注意運動的科學性和安全性。超體重與高血壓病密切相關,體形肥胖者應進行有效的體育鍛煉并制定減肥目標,非超重的高血壓病患者可進行有規率的有氧運動,減少精神壓力和抑郁:人在長期精神緊張,壓力。焦慮或恐懼下也可引起高血壓。因此,我們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使其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避免生氣和憤怒的發生。努力減少精神壓力,做到積極樂觀地對待人生和周圍的事物。指導患者訓練自我控制能力,避免情緒波動過大促使血壓增高。
②第二組是Ⅱ、Ⅲ級高血壓病人,本組高血壓病人危險因素較多,易發生并發癥,需要藥物控制血壓。因此我們除了進行以上的健康教育內容外,還指導病人正確用藥:①高血壓病人必須根據病情合理用藥,使血壓保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心腦血管意外等并發癥。②堅持長期服藥。如果血壓降至正常的病人沒堅持藥物維持治療,亦會引起血壓反跳現象,導致病情嚴重。因此教育病人在血壓控制后,按醫囑逐漸減量,不可隨意停藥。③嚴格掌握服藥時間。生理狀態下的血壓具有波動性,興奮,恐懼或運動時血壓可明顯增高,睡眠時血壓會降低,因此晚間不易服藥。
4、 血壓監測方法:血壓監測是指導和評價治療高血壓病效果的依據,也是防止血壓過高或血壓過低導致不適的關鍵。因此應及時測血壓。①對住院病人我們每天1~2次測血壓,對血壓波動大的患者,尤其是降壓治療期間每日測量血壓4~6次,觀察血壓24h變化情況以防意外。門診各級高血壓病人在首次服藥時應囑病人每日1~2次連測3天血壓,待血壓穩定后每1~2周復查一次,每次調整藥物后,1周應測量1~3次血壓,Ⅲ級高血壓患者在就診當天服藥后,要測一次血壓。②對于高血壓病人,我們除了宣傳測量血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外,還要向病人普及醫學知識,指導病人家屬學會正確測量血壓,讓病人定期,定時測量血壓并記錄下來,按照醫院要求的時間,攜帶記錄來院進行復查診治。
二、 結果
我們通過對96例高血壓病人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對高血壓的病因,危害,易患因素以及高血壓的藥物或非藥特治療原則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尤其是在健康教育中指導病人糾正了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遵醫用藥,使病人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血壓控制效果顯著。
關鍵詞 :高血壓病 健康教育 策略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085(2008)5-0107-02
1 高血壓病人的健康教育特點
1.1 長期性:高血壓病是一種終身疾病、病人常因病情反復或加重而多次住院。他們渴望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學習和工作,所以指導高血壓病人合理用藥與膳食,控制病情,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是一項長期而不可松懈的工作內容。
1.2 艱巨性 長期的控制飲食與藥物治療,及逐步出現的并發癥和日益加重的病情容易挫傷病人的治療信心和勇氣,他們需要在遭受疾病折磨與思想斗爭反復交替的過程中,不斷堅定戰勝疾病的意志,這始終離不開護士的鼓勵與幫助。
1.3 廣泛性 高血壓病是一種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常見病與多發病,他的發生與生活水平、飲食結構、遺傳等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指導人們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人群的防病、治病意識具有積極的意義。
2 健康教育策略
2.1 根據病史的長短、病情的輕重教育內容側重不同,對于初發者、病史短、病情輕且尚未出現并發癥,教育的內容以普及高血壓的知識,重點以正確認識高血壓病和預防并發癥為主。對于病史較長、病情較重、已出現不同并發癥者,教育內容主要是發生這些并發癥的原因、怎樣配合治療、控制其發展以及如何減輕痛苦和預防尚未出現的其他并發癥。
2.2 針對高血壓病人的文化層次和經濟狀況的差異,教育導向不一。盡管患的是同一種疾病,但由于受經濟和文化水平的影響,治療方案和病人對治療的反應也不盡相同。文化層次較高,經濟狀況良好的病人,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會關注血壓控制效果,常會主動提問治療護理中應注意的事項及理想的治療方法。對于文化水平低、經濟又有困難者,常服用低效、低廉的藥物,只注重癥狀的改善,故應向病人說明控制血壓的目的,發送通俗移動的宣傳資料,并誠懇地告誡病人,在高血壓病一期盡量發揮非藥物治療的最大效果,從而減輕藥物治療的負擔,降低經濟費用。
2.3 依據患病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注重溝通技巧
2.3.1 初期 病人對高血壓病缺乏了解,當從醫護人員和病友處得知高血壓病的后果及并發癥,不免產生恐懼心理。護士主要通過親切交談,了解病人的基本狀況,如家庭、經濟、工作、性格、發病經過以及掌握健康教育的程度,然后有針對性的向其實施健康教育。
2.3.2 中期 病人對疾病有了一定的認識后,易產生悲觀心理。這一時期對病人表示同情外,可采取反復勸導的方法,告訴病人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發癥,并發癥才是決定疾病預后的主要因素。鼓勵其正視疾病的治療,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2.3.3 后期病人往往認為患病多年,對高血壓病的知識已經掌握,對宣教不感興趣。采用提問糾正的方式,消除病人的自傲心理。在傾聽的過程中,對正確內容給予肯定,錯誤的給予糾正,欠缺的給予補充,講解新進展、新理論,以豐富的知識和臨床經驗贏得病人的信任。
2.3.4 宣傳方式多樣化,宣教的時間隨機化。宣教方式一般分為語言、文字、形象電教四種方式,但宣教不能拘于形式,而重在實效。宣教應有計劃,循序漸進地實施。
3 影響健康教育的相關因素
3.1 思想性 樹立正確的醫學倫理觀,培養正確的醫學倫理觀與愛崗敬業的精神做到思想行為方式上的根本轉變,真正做到對所有病人都一視同仁,提高宣教的主動性和責任心。
3.2 科學性 認真學習多了解高血壓病的新理論、新技術,不斷提高醫學護理水平,經常聽隨醫生查房,了解醫生對病人病情的分析,形成宣教思路,制訂計劃并逐步實施。
3.3 針對性 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地實進行個體教育,在以患者感受為核心的健康信念模式基礎上,認為患者主觀感受患某病的危險越高時,其采取遵從醫囑行為的可能性越大,認為遵從醫囑行為將獲得利益。健康教育時病人易于接受。.
3.4 藝術性 教育方法和交流技巧是影響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注意語言通俗易懂、親切和藹外,還要通過一些非語言因素如面部表情,身體的姿態、眼部神情等,提高溝通效果。
4 小結
據文獻報道,高血壓患者遵醫囑服用抗高血壓藥物者僅為 25.6%~48.9%,而對非藥物治療的依從率為60%[2],對高血壓病人采取健康宣教指導,使患者了解高血壓病的基本知識、預防措施、注意事項,提高了自我保護能力和健康知識水平,樹立了良好的行為規范,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做好健康宣傳,作為護理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掌握正確的溝通技巧,了解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按馬斯洛的人類基本需要層次論進行解決問題,科學地運用健康宣教,才能得到理想的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血壓; 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的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的臨床癥候群,其發病率高,且可引起嚴重心、腦、腎等并發癥,危害較大[1]。
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的基礎和前提。如何做好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發癥,降低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現今社會愈來愈受到重視。本文通過住院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F將具體做法和體會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取2008年3月~2010年5月連續參加健康檢查查體中符合高血壓病診斷的122例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年齡最小29歲,最大81歲,平均為53.7歲。血壓升高或下降5mmHg為變化,5mmHg以內為穩定。
2方法
2.1評估患者基本情況對兩組高血壓患者,了解年齡、體重、生命體征、文化程度、職業、自理能力、生活習慣、家庭、社會狀況、性格等項目。
2.2對觀察組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其教育內容是讓患者了解血壓正常值范圍、測量血壓的注意事項、誘發因素、保持情緒穩定的方法、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自我保健知識、目前高血壓防治誤區、堅持用藥的意義及用藥注意事項等,對現存的心理問題,給予針對性的疏導。
2.3收集資料、病情估計:對確立高血壓病診斷者發放問卷,包括生活、飲食、運動、用藥等情況,當場收回問卷。
2.4建立綜合病案:歸納影響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
2.5制定計劃:根據高血壓病人分類制定教育計劃。低鹽、低脂、低膽固醇、低糖飲食,適度運動,避免勞累;心理調護,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適度飲酒;按時按量服藥及注意事項,定時測量血壓;早發現并發癥的相關征兆。
2.6教育內容
2.6.1休息和運動:做到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做到“三個半分種”:夜里醒過來,先躺半分鐘,不要馬上起來;坐起來半分鐘;兩腿下垂半分鐘。還要做到“三個半小時”:早晨活動半小時;中午午睡半小時;晚上散步半小時。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和用腦過度,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娛樂活動及體育鍛煉,做漸進式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避免舉重物和做等長運動。
2.6.2合理膳食,調整飲食結構
2.6.2.1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WHO建議每人每日食鹽量為3~5g,應避免食用罐頭、盒裝和一些冷凍食品以及腌制、熏烤的魚、肉產品。因長期進食過咸、含鈉量高的食品易造成體內水鈉潴留,動脈壁水鈉增多,周圍血管阻力增高,血壓上升。含鈉量多的食物有味精、飲料、調料、腌菜、醬油。
【關鍵詞】 高血壓病;健康宣教;遵醫行為
1991年我國高血壓普查資料顯示,高血壓病患者服用降壓藥率:城市為17.1%、農村為5.*4%??梢姼哐獕夯颊叻幝史浅5汀F渲饕蚴歉哐獕夯颊咧写嬖诓煌潭鹊牟蛔襻t行為。為了探討高血壓病患者疾病認知程度對提高遵醫行為的影響。我們對住院期間的56例高血壓患者進行了健康教育干預和遵醫行為的追蹤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擇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在我科住院確認為高血壓病56例其中男42例,女14例,年齡36~65歲,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即實驗組和對照組。
1.2 方法
1.2.1 調查內容 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主要癥狀及并發癥,治療前后癥狀變化及血壓監測結果。
1.2.2 評估 入院時兩組患者均由專人發放高血壓病基本知識問卷調查表,了解患者對高血壓病基本知識、并發癥和一些保健知識的認識程度,作為今后教育側重點的基本依據。
1.2.3 健康教育方式和內容 實驗組采取集體講授與一對一指導相結合的方式,結合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家庭背景等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1]。出院后的患者①建立患者隨訪檔案,出院時發給指導手冊,寫明服藥方法、時間、劑量及藥物不良反應,注明飲食、活動、休息等要求;②利用患者復診機會了解遵醫情況,并進行針對性教育;③對不按時復診的患者通過電話聯系進行專訪。對照組只給予常規宣教,不作任何強調。
1.2.4 觀察內容 ①出院后一個月進行第一次隨訪;②從第二個月開始每月發放一次病情追蹤卡。目的是了解患者在控制疾病方面的遵醫行為及存在問題,以便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③與患者保持電話聯系,經常提醒和監督患者遵醫服藥,接受患者電話咨詢。對照組不施加任何措施。
1.2.5 效果評價
1.2.5.1 對知識的評價 患者出院前由專人再次發放與入院相同的高血壓病基本知識問卷調查表,計算兩組患者出入院時知識知曉率。總分30分,回答正確分數18分(60%正確率)以上為知曉。
1.2.5.2 對出院患者遵醫行為的評價 ①患者出院半年后,對其進行遵醫行為問卷調查。向患者逐一詢問治療后的情況,根據患者的回答和實際情況,分別計算兩組每項的遵從率;②對兩組患者進行血壓達標的監測,并統計比較。
1.2.6 統計學分析方法 計量資料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用 χ2 檢驗
2 結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兩組患者對高血壓病基本知識知曉率的比較. 表1
2.2 兩組患者遵醫率比較表.表2
2.3 兩組患者血壓達標率 實驗組患者血壓達標率為86%。對照組血壓達標率為42%。經 χ2 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3 討論
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健康知識從而提高遵醫率的有效方法[2]。高血壓是一典型的慢性疾病,需要很好的遵從醫囑,才能有效的控制血壓,延緩對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的損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兩組患者入院時的認知程度無明顯差別;而出院時實驗組知曉率為100%,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通過護理人員系統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病知識的認知,從而調動患者遵醫積極性,實現知識態度行為的轉變[3]。
4 結論
綜上研究結果表明,在高血壓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通過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幫助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改變不利于健康的各種行為習慣,增長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從而提高遵醫行為,有效控制血壓。
參 考 文 獻
[1]馮正儀.內科護理學.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