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7 14:57: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教育與網絡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網絡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一書一本一粉筆”的教學形式,將教學內容通過文字、聲音、圖形、動畫等多種形式來進行展現,將復雜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積累,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2教學方法靈活性
網絡教學提供了靈活的教學方法,實現了學生與信息、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學生可以通過E—mail、QQ、微博、論壇等多種形式向教師進行提問,與同學之間進行課程的探討與學習的心得,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提問及意見修改自己的教學計劃,這些都體現了網絡教育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3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優勢互補研究
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具體表現如表1所示。如果將二者進行優化整合,發揮各自優勢,必將得到更優的教學效果。
3.1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實現教育公平
我國目前仍處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傳統教育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是教育公平的一大難題,雖然現在許多城市進行教育改革,盡量達到教學及師資在一個地區內的均衡,但在不同地區間仍然存在著不平衡現象,而網絡教育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2]。網絡教育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的資源共享性,通過它就可以解決教育公平性問題。此外,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改變了信息單向的、被動的傳播的局限,實現了學習者對信息的主動獲取和控制,從而使學習交往模式由單向式向交互式轉變[3]。學生可以通過多樣的網絡形式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實現師生間相互平等、相互影響的交往模式,教師從原來高高在上的長者變成了學生的朋友,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并逐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轉變。
3.2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提高學習效率
在傳統教育中,規范化的課堂教學,嚴謹的教學節奏,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由于課堂緊張的氣氛,及過于教條的教學方法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可以將網絡教育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帶入傳統的教學課堂,將復雜化、抽象化的問題通過動畫、聲音、視頻的形式穿插在教學內容中展示給學習者,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接受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得學習的印象深刻,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3.3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優化教學方式
網絡教育在教學形式上雖然不受時間、空間地限制,但對于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要求極高,沒有了課堂的學習氛圍,沒有了老師的督促,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就要發揮傳統教學對于課堂有效控制的優勢,教師在開學初為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定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期中可以進行測驗,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進行分析和總結,另外在網絡教育中可以安排一些課堂教學的課程,定期安排學生與教師的見面會,增加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3.4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互補,構建終身教育體系
(一)遠程網絡教育的特點
遠程網絡教育是指第四代遠程教育,其特點在于最大限度的利用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以多媒體同步或異步的開展信息交流、即時培訓和學歷教育等服務。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以網絡為載體是遠程網絡教育的主要形式,其開放性是信息化時代的必然產物。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傳媒技術,在教育領域開展遠程教育是現代教育觀念更新的結構,可以最大限度的滿足社會公眾繼續學習的需求,實現更加開放的信息交流,辦學體制也更加公開、公平。以學習為中心,促進師生的關系平等,從教師主導型向學習自住型發展,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信息資源在遠程網絡教育中不存在沖突,并且可以無限的共享,超越時空的限制。并且網絡技術的應用使得遠程網絡教學的管理理念和機制都更為先進?;诰W絡信息技術的遠程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相比有著許多優勢,具體如下:第一,遠程網絡教育不存在時間限制,不用在一定的時間集聚于一定的地點進行系統學習。由于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的工作生活壓力不斷加大,對于在職人員來說想要有一定規律的時間進行學習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只能在靈活性較強的遠程網絡教育環境下,才能根據自己的工作、生活時間合理的安排繼續學習的時間?;ヂ摼W具有開放性,擺脫了傳統教育受到時間嚴格限制的缺點,學習者可以自主的安排學習時間。第二,遠程網絡教育沒有地點限制,由于校園教育需要集聚于一定的地點進行統一的教學,而遠程網絡教育更加平等的分享教育資源,使得學習者可以突破有形的地域限制,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第三,遠程網絡教育無差別的對待學員。由于每一個學習者的基礎不一樣,學習進度也必然不一樣,知識的吸收程度也有著很大的差別,而校園教育只會按照進度不斷的往下推進教學,而網絡教育可以由學生自主選擇自己的進度,更加個性化和人性化,由學生通覽全部網絡課程,自由的選擇學習的起點。第四,遠程網絡教育的辦學條件較為寬松,傳統校園教育由于不同的辦學條件會嚴重影響到教學的質量,而遠程網絡教育則有著很大的差別,其容納學生的數量是無限的,通過現代多媒體技術可以使無數的學員接受教育,并且師資力量也更加強大,實現多個學校教師的聯合,而不再局限于某個學校的課堂教學。
(二)遠程網絡教育的技術支撐
現代遠程網絡教育的支持技術主要包括遠程教育課件相關技術、同步或異步交互技術、網絡和多媒體通信技術。其中多媒體課件是遠程網絡教育的基礎,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可以更加方便教師的講授,并且有條理的組織教學內容,使得網絡教育學習者能夠快速、高校的掌握所學知識;同步或異步交互技術可以實現教學的同步或異步,能夠有效的客服單向型、自上而下的教學方式中存在的缺點,顯著的提高教學效果;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是現代遠程網絡技術的支撐技術,更加生動形象的運用各種文本、圖形和音頻視頻等資料,使得網絡教育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強化教學效果。網絡傳輸與處理應該針對不同的媒體進行設計,例如時延比較敏感的視頻媒體等。由于多媒體信息中各種媒體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存在一定的邏輯聯系,傳統的網絡體系結構和網絡協議沒有考慮多媒體通信的特性,容易造成信息傳輸的隨機延遲,破壞各媒體信息間的約束關系。因此,遠程教育需要實時多媒體通信協議和多媒體通信同步機制的支持。目前對于網絡遠程教育的研究和應用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是以Web軟件為基礎的軟件實現方式,學員只需要一臺鏈接到網絡的計算機既可以實現遠距離教學而不需要特殊的硬件支持。而另一種是以視頻會議系統為實現方式,不僅需要各種軟件的支撐,還需要特殊的硬件設施來對實時的語音、圖像進行壓縮處理。
(三)遠程網絡教育的典型應用系統
首先是多媒體作業系統,作業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網絡教育必須有豐富的作業體現形式,可以有效的交互信息,基于Web的多媒體作業系統,不僅支持簡單的文本類作業,還實現了視頻、語音和圖像多種媒體數據融合的多媒體作業。這種作業系統是對傳統教育紙質作業的一大變革。其次是遠程管理系統,主要是為了學生提供網上學習的集成環境,包括各種遠程考試系統、討論系統、作業系統等,并且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記錄和分,反饋給學生和工作人員,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最后是遠程考試系統,以數據庫和Web的遠程實時測試系統為基礎,通過大量題庫、試卷和用戶信息作為數據庫的基礎儲存形式,主要分為考生考試系統、教師批閱系統、管理系統和題庫維護系統四大子系統。
二、遠程網絡教育與傳統教學的對比分析
傳統教育是在經濟、技術都處于相對落后的條件下建立起來的,而遠程網絡技術是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興起而對傳統教育的一種變革。網絡技術進入教育領域是一個必然趨勢,有可能對傳統的教育產生顛覆性影響。遠程網絡教育可以實現范圍更廣、人群更多的現代教育,通過網絡自主選擇所需要的課程。遠程教育極大的改變了教育的理念,也改變了社會公眾的學習習慣和方式。網絡化學習是未來教育必須強化的關鍵環節,傳統教育形式并不會消亡,而是應該積極與遠程網絡教育融合,互補優勢,彌補不足。網絡教育對與學習者的影響將會趕超傳統教育的影響力,社會對于數字化管理人才的需求將不斷加大。
三、結語
關鍵詞: 網絡教育 中學教育 融合 優勢互補
網絡教育是一種新型教育形式,是近幾年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及教育理念的變革而產生的,它是建立在網絡技術平臺上,利用網絡環境進行的教育、教學活動。它在數字技術、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網絡傳輸技術、交互等技術的支撐下,在教學新理念的滲透中,可以營造出理想的虛實結合的學習環境和人文氛圍。網絡技術與教育理念的整合推動了網絡教育的蓬勃發展。開放性、交互性、非線性成為其與眾不同的閃光點,也使其成為能夠實現終身教育、素質教育等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
網絡教育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擬的優勢:
(1)學生自主學習為主。(2)學生為主導地位。(3)時間機動靈活,受眾面廣泛。(4)課程針對性強,實用價值高。
現階段,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許多地區的中學校園已經引入了網絡教育,并將其應用于日常教學中。但是由于受到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網絡硬件設施不夠完善、沒有合適的網絡教學平臺及學校教師的信息化專業水平不夠理想等因素的限制,使得目前的網絡教育仍然處于基本維持階段,而沒有發揮出其在中學教育教學中應有的作用。
由此,網絡教育與中學教育的進一步充分融合已勢在必行,更因為以下兩個因素:
一、網絡教育與素質教育相互促進、相互整合
素質教育是以“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思想為指導的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以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教育。
素質教育觀是90年代以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現代教育觀,目前已深入民心。而網絡教育則是近幾年,由于多媒體和因特網的日益普及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手段始終是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
作為萬人矚目的熱點和焦點,網絡教育、素質教育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服務、教學對象等方面相互促進,并完成初步整合。
二、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有益共存、優勢互補
(一)網絡教育的教學過程具有以下特點。
1.網絡教育的教學過程是超時空的主動學習過程
網絡教育的教學過程可以是實時的,也可以是非實時的;可以是在線的,也可以是非在線的。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從任何章節開始學習任何課程,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時間等客觀條件自主地選擇需要學習的內容、學習地點、學習進度、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最直接體現學生主動學習的特點。
2.網絡教育的教學過程是實時的雙向交互性學習過程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多數互動活動都是通過聽說讀寫進行的,而在網絡教育教學過程中,互動是通過打字和閱讀終端計算機上的信息完成的,但在以計算機為中介的協作性環境中,可以支持一些面對面的環境下很難甚至無法進行的活動,所有有關學習方面的討論和交流可以持續不斷地進行,無論什么問題和想法都可以直接與教師或學習伙伴進行聯系。在網絡教學過程中,這種師生和生生交流與協作因為不受時空的限制而變得豐富,這一重要特性使網絡教育成為唯一的、真正的在教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實現雙向互動、實時全交互的網絡教育教學過程。
3.網絡教育的教學過程是內容豐富的多樣化學習過程
網絡教育的教學過程,信息來源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文字教材和老師在課堂上的講授,網絡教育中的學習資源是數字化的信息,它包括文本、網絡視頻、網絡教學課件、學習工具軟件等多種形式。有些教學資源內容除了每節課的精講資源外,還包括教師的上課講義、自學光盤、名師講座、針對性專題講座及各種相關網站資源鏈接。這樣使網絡教育教學過程具有信息容量大、資料更新快和多向演示、模擬生動的顯著特征,這一點是有限空間、有限時間的其他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
4.網絡教育的教學過程是個性化的學習過程
由于每個人的生長歷程是不一樣的,導致不同人具有不同性格。在網絡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習者可以任意放慢“教師”授課速度,可以任意要求“教師”重新講授。他們從自己不斷取得的學習效果中看到了自己的成功,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學習積極性,情況表明,學生通過網絡教育教學過程進行學習時,他們的提問信心和積極性較之傳統班級授課有較大增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使師生與生生之間的協作更和諧。另外,網絡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計算機網絡特有的信息數據庫管理技術和雙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統對每個網絡學生的個性資料、學習過程和階段情況等可以實現完整的系統跟蹤記錄、貯存。另一方面,教學和學習服務系統可基于系統記錄的個人資料,進行針對不同學生的個別式個性化學習建議、指導教學和應試輔導等。網絡教學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了現實有效的實現途徑和條件。
(二)傳統教育的教學過程以“傳遞―接受”為特征,具有四個特點。
1.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主動的施教者,并且監控整個教育教學活動進程。
2.學生是知識的傳授對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
3.教學媒體是輔助教師教的演示工具。
4.教材是學生的唯一學習內容,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
傳統教育的優點是有利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便于教師組織、監控整個教學活動進程,便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統的科學知識的傳授,并能充分考慮情感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嚴重弊病則是:完全由教師主宰課堂,忽視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不利于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的成長。
然而,教育是多方面的,網絡教育適合傳授知識、開發智力等教學,但不能很好地完成情感、動作技能等領域的學習,因為傳統教育中的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同學之間的友好相處、成長過程中的環境、氛圍等是網絡教育不能完全取代的。所以我認為并非所有教育教學過程都要用計算機,有的內容用傳統教育教學就能很好地解決,而不必采用網絡教學處理。
因此,我們認為,以學為主的網絡教育教學過程和以教為主的傳統教育教學過程各有其優勢與不足,這就要求教師在網絡教育教學過程中從與傳統教育互補的角度,精心策劃和整合,以保證網絡教育教學過程的質量和優勢。
綜上所述,只有網絡教育與中學教育進一步融合,才能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對于學校而言,則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以實現融合的目標:
第一,根據實際情況配置計算機,不盲目追求新高配置,提高生機比,從數量上保證教學要求,同時可以借鑒或使用一些開源軟件,展開協作學習與自主學習。
第二,建立適當的資源管理體系,購好、管好、用好優質網絡教學課程資源。
第三,加強全體教師教育技術培訓,提高教師的網絡教育素養。
網絡教育是在現代技術條件支持下與教育活動相融合實現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由于網絡技術本身具有開放性、交互性、資源共享性等特性,使網絡教育也具有了與傳統學校教育不同的新特點。本文旨在從計算機網絡教育的“教”與“學”的特點中,尋找網絡教育中“教”與“學”的合適關系,使網絡教育最大可能地發揮其優勢。
一、計算機網絡教育中的“教”
(一)教學系統的開放性
傳統學校教育中由于教學條件、環境的限制,教學對象一般是有限的,且處于一種相對封閉并呈階梯級發展的狀態。相對封閉是指教學任務為特定年齡的教學對象設計,無論學習者差異如何,一般都只能按照規定進入相應的年級學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呈階梯級發展指學習者必須按基礎、中等、高等教育這樣的順序發展,不可逾越。網絡教育系統下的教學對象卻是開放的,無論性別、健康狀況、國籍或貧富貴賤,只要擁有了一網的計算機,學習者就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任何專業、任何課程進行學習。
(二)教學資源的豐富性
傳統教育中的教學資源可以分別用文字、圖形、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以線性排列方式來呈現,這種呈現方式系統性強,但靈活性不夠。網絡教育中的學習資源可以將文字、圖形、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按照教學需要集結在一起,以超文本方式呈現,兼具系統性和靈活性。這種基于Web的教育教學,可以創設一種符合建構主義理念的全新教育情境,讓學習者更好地進行意義建構。
數據庫作為資源庫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是網絡的最大魅力之一,而且網絡信息資源是多樣的,它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學科。網絡信息資源具有共享性,沒有人是信息的主宰者,對于網絡終端的每一個學習者而言,他們在信息面前都是平等的。擁有可共享的大量信息資源,這正是網絡能在教育中有強勁發展勢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教學過程的交互性
互聯網絡作為一種強大的交互型媒體,有多種技術可以支持網上交流,交流方式也是豐富多樣的,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交互方式。如BBS、FAQ、聊天室以及電子郵件郵件等。
這里所說的交互有兩種含義。一是學習者與計算機系統之間的交互,二是學習者和指導者之間的交互。在網上遠距離學習模式下,一般來講,學習者和指導者在上機時間上是相對自由的,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大多數問題,計算機系統可以自動檢索后援引知識庫的資料自動回答。有些計算機系統不能回答的問題,則由指導者通過電子郵件或其他形式將答疑內容發送給學習者。這種特殊的交互形式,使得學習者和指導者之間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約束。當然,特殊情況下,學習者和指導者也可以在約定的時間同時上網,進行網上實時交流。
二、計算機網絡教育中的“學”
(一)學習模式的多樣性
網絡學習因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所以學習模式比較自由。它不但可以進行個別化學習,也可以根據學習者的不同情況分組學習,在網上進行小組討論。若配以大屏幕顯示設備,還可以實現團體教學,使教學活動的組織更加靈活方便,教學效果也可大大提高。
(二)學習的自主性
網絡教學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知識,自我更新知識,通過自己思考、探索來獨立完成學習。網絡教學并不是簡單的“人—機”交互,而是復雜的“人—機—人”交互。這類交互的最大特點是強調互動,特別是學生的主動參與。這種自主性具體表現在:學生確定自已的目標后,能夠借助網上優勢,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支配學習時間,從中知道了如何學習才能達到目標,也知道了如何評價自己的學習效率、測試自己的學習效果和成績。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和學習進度進行個別化學習,不必跟隨教師統一的教學內容和進度,而且網上沒有固定的學習模式,自己不主動學習,就不可能得到新知識,這樣學生就由原來被動的、不得不學轉變為主動的、要求去學。從而能提高學生的領會和保持水平,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且,學生在學習中自己制定學習計劃,自己掌握學習進程,自己負責學習效果,這有助于養成學生在教育活動、工作職責和個人行為等方面的良好習慣。除此之外,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時間,自己確定學習地點,學習時間、空間的靈活性大,特別適應于成年的、在職的學生的主客觀條件。
網絡教學是教師指導下的自學,它以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為目標。因此,網絡教學對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新素質有很大的潛力。但是在網絡教學中,學生要對 (下轉第93頁)(上接第91頁)自己的學習負最大的責任,能積極主動地利用網絡工具自主學習,這對學生的自律能力和自學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缺乏自律能力,在眼花繚亂的網絡面前,當最初的新鮮感消失之后,學
生就可能離開學習的軌道,忘記了學習的目標。缺乏自學能力,學生就不知道該學什么和怎樣學,對年紀越小的學生這個問題越大。我們在網絡遠程教學中,發現這個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這就存在著一個理論上的矛盾:促進自主學習是網絡教學的目標,而自學能力和自律能力又是網絡教學的前提,二者是相悖的。這一矛盾需要我們在理論上加以深入地探討。
三、“教”重于“學”
(一)彌補網絡教育之不足需要加強“教”的研究
近年來,網絡教育巨大優越性使它發展迅速。然而,網絡教育同傳統教育相比,也存在了很多的先天不足:1.網絡教育缺乏有效的課堂管理機制;2.網絡教育提供的“標準化”課件,不僅缺乏個性,而且也缺乏教學中的直接交流,因而難以真正實現因材施教;3.網絡教育缺乏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不利于學生完善人格的塑造;4.網絡教育所實現的時空分離,導致對學生的社會性激勵減弱,進而影響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網絡教育存在的上述不足,是站在傳統教育角度審視網絡教育而存在的必然結果。在傳統教育中,教學過程可看作是師生之間發生的“人—人”系統。而在網絡教育中,教學過程則由“人—人”系統轉變成為“人—機—人”系統。于是,“機”就成為師生之間的橋梁或中介。正因為教學過程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才有了人們對網絡教育的上述批判。其實,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之間,并不存在著無法逾越的鴻溝。畢竟,教學過程本質上既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又是一個促進學生發展的過程。就這一點而言,無論是傳統教育還是網絡教育,都應該完成這一雙重任務,只不過在完成這一雙重任務的具體教學模式上存在著差異。既然如此,我們若要彌補網絡教育之不足,一個可行的辦法就是加強網絡教育中“教”的研究,加強網絡教育中的“教”如何才能夠完成認識與發展這一雙重任務。
(二)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差需要加強網絡教育中“教”的研究
網絡教育是以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為依托的教育模式,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并不完全在于學校和教師,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的主體狀態,包括自主性學習習慣,自主性學習興趣,自主性學習思維,自主性學習方法,自主性學習能力等要素。網絡教育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而網絡教育招收的學生則仍然是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這是我國網絡教育發展中的現實問題。
在我國傳統教育中,學生的學習緊緊圍繞著教師,師生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依賴關系,學生的自學能力普遍較差。這種慣性雖然隨著學生走上社會而有弱化的趨勢,但在整體教育背景下,學生對教師依賴的這種心理定勢,始終頑強地存在著。在這種情況下,網絡教育中的學生也不可能都在短時間內迅速擺脫對教師依賴,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于是,我們的現實網絡教育就陷入一種兩難境地:既不能無視網絡教育注重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特點,又不能忽視網絡教育中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較弱的現實。擺脫這種兩難境地的唯一辦法就是采取一些過渡性措施,使學生逐步養成自主性學習習慣。為此,就要求我們加強網絡教育中“教”的研究。
關鍵詞:4G信息需求;網絡教育模式;桌面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9-0242-02
一、基于用戶信息需求的網絡教育現狀分析
1.信息需求的概念。現實的信息需求,是指用戶以自己方便的形式表達出來的及時獲取問題解Q所需要的完整可靠的信息的要求。信息需求是用戶信息消費的核心要素和根本動力。用戶信息需求的基本特征包括信息用戶多元化、信息類型全方位和多層次及信息獲取手段自助化等。
2.基于用戶信息需求的網絡教育現狀分析。①網絡教育發展的特點。網絡教育是互聯網技術與傳統教育模式的結合,主要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教學觀念方面,網絡教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被動接受式教育,強調自主學習。第二,教學形式方面,網絡教育打破時空限制,能隨時隨地開展教學。第三,教學條件方面,網絡教育可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學習條件,實現因材施教。第四,教學資源方面,網絡教育實現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緩解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②當前網絡教育面向的用戶信息需求。提供網絡教育服務的機構和渠道增多,面向用戶信息需求的網絡教育產品的開發和推廣也初見成效。比如,新東方網??梢詽M足用戶學習外語的需求,網絡公開課可以滿足用戶獲取新知識、擴展知識面的需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普及也可以推動教育類APP的發展。以電子書包產品為例,這是一種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設備進行教學的便攜式終端,具有輕巧便攜、學樂結合、在線互動等特點,成為近幾年風靡網絡教育市場的重要產品類型之一。電子書包產品主要針對K~12的教育,其設計理念、教學資源、內容展現形式等方面都以中小學生為目標群體,通過模擬傳統教育模式,融合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較好地滿足學校、家庭和學生三方共享教學信息、協調教學過程、提高學習效率的需求。
二、4G技術對用戶信息需求的影響
1.4G網絡的比較優勢分析?;?G通信網絡的基礎設施建設的4G通信網絡可以解決與前幾代通信技術的兼容問題,形成價格低、質量高、速度快等優勢。表1對4G技術與其他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關鍵指標進行比較。
通過對比不難看出,4G網絡作為多功能集成的寬帶移動通信系統,不僅突破移動通信的關鍵技術瓶頸,而且極大豐富移動通信業務和功能,開創出無比廣闊的應用前景。
2.4G網絡技術優勢對用戶信息需求的影響與改變。①獲取信息的效率提高。4G網絡技術依靠信道傳輸,抗干擾性強的高速接入技術及自適應陣列智能天線等關鍵技術可以實現高速率的傳輸。4G的網絡環境下,一方面用戶獲取教育資源的效率會提高、能力會提升,另一方面高效的信息渠道給用戶造成新的“信息選擇困境”,其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如何引導用戶持續高效地學習將是網絡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②對信息質量的要求提高。由于4G網絡傳輸速率提升、傳輸信息內容質量提高以及手機等移動終端功能增強,用戶不再滿足于低質量的、單一媒體的信息表達方式,轉而傾向于獲取多媒體、多感官體驗的學習資源和學習體驗。用戶渴望內容提供商能夠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信息資源,并能結合4G的技術優勢使信息內容的表達更加生動、多樣。③對移動終端的依賴性增強。4G套餐較3G更靈活多變,且資費更低,資費的降低將進一步刺激需求的增長。用戶對移動終端的依賴性日益增強,使得移動終端已成為現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多元化和個性化的信息需求將使用戶對于未來便攜、多樣、高質的移動學習終端的期待值增加。
三、4G時代基于用戶需求的網絡教育發展策略
1.科學定位細分市場。我國在線教育市場空間巨大,尤其是移動端的在線教育加速發展。但目前我國在線教育行業整體規模較小,僅為美國的1/5,市場細分體系尚不完善。
4G時代網絡教育的推進要做好在線教育市場的進一步細分,各個行業主體要有自身準確的市場定位。學前教育和K12的教育市場,應借助教育行政力量普及網絡教育,結合硬件終端和軟件平臺開展網絡教育。高等教育市場的開發需要結合互動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庫建設,完善個性化定制服務。而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等非學歷教育是移動教育的主要細分市場,需要時刻關注用戶的信息需求,不斷培育和刺激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動機,打造核心優勢。
2.推動固定端和移動端網絡教育的融合。在固定端,網絡教育要做好承接線下教育機構教育經驗、教學資源以及教育市場的拓展和轉移準備,實現新市場線上線下同步開發。線下實體機構進行內容輸出,線上團隊完成在線課程產品化,實現兩種教育模式的互補聯合。在移動端,要想吸引用戶并穩固市場份額,必須打破技術和內容的障礙,在技術上借鑒固定端市場的運營經驗,建立專業部門從事移動端教育應用的開發。內容上延伸固定端的優質信息資源或開發新的內容信息,注重碎片化信息的整合與制作,完善個性化定制服務,以高質量的產品贏取市場。
3.促進學習方法和學習觀念的轉變。4G時代,計算機技術與信息通信交流技術(ICT)的不斷發展,變革了傳統教育模式,使得受教育者從學生擴展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移動學習應運而生,給傳統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新思路,一方面通過網絡教育模式與傳統教育模式的互補和提升,借助數字化教學工具,克服傳統教育觀念的狹隘性,另一方面發揮移動教育的優勢,解決網絡教育定向傳輸、被動接受、模式單一等問題。傳統教育與移動學習結合,不能只是把線下學習的資源搬上移動平臺,而是要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創新性地加工已有信息資源。在線教育必須利用科技手段結合教育理念,為教師提供智能教學規劃,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
4.促進教育資源的深加工。傳統的以“45分鐘一堂課”為基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編排方式已不能適應用戶需求,必須通過對文本、圖片和視頻的標引、預覽來使用戶更加便捷地獲取內容,利用豐富的檢索功能幫助用戶檢索到更多的相關知識點,實現立體化、全方位學習。只有將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用戶體驗進一步結合,才能促進網絡教育更深層次地發展。
5.推動移動教學平臺建設。發展網絡互動教育,建立更多優質的移動教學互動平臺是大勢所趨。教育類APP作為新興移動教學互動平臺,具備內容豐富、表達方式多樣化等優勢,其發展迅速。例如,滬江網、扇貝網等固定端網絡教育平臺均成功地開拓了移動端平臺,但不能否認的是若干APP的成功是無法帶來整個產業的繁榮的,教育類APP市場仍舊存在用戶規模較小、用戶黏度不夠等諸多問題。未來推動教育類APP等移動教學平臺持久地穩固發展,一方面需要整合包括APP在內的各類移動教學資源,制定成熟的教育資源開放體系,將新穎的教育理念、科技手段與教學資源完美結合,另一方面要依托固定端網絡教學平臺的資源和模式,推動其向移動端延伸,將傳統的靜態學習轉化為多向互動學習,進一步增強移動教學平臺的趣味性。
參考文獻:
[1]章春梅.網絡教育環境下個性化信息定制服務系統的設計與開發[D].南京師范大學.2006.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大多數以教師為中心,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掌握知識的速度都有所不同,教師不可能顧及到每個學生的掌握程度,這也就出現了一些同學上課溜號后就跟不上進度的現象。而在網絡教育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特點,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從哪一章節開始學習,選擇學習的內容,還可以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不受任何條件的約束和限制。
二、可重復性
可重復性具體表現為當學生沒有聽懂某一章節的內容時可以將網絡教程重復播放,直到理解明白為止,這一點是傳統教育不具備的。還有文字資源,一旦經過允許下載下來就變成了學生個人的學習資源,可以隨時隨地供學生學習。5.公平性傳統教育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是教育公平的一大難題,雖然現在許多城市進行教育改革,盡量達到教學及師資在一個地區內的均衡,但在不同地區間仍然存在著不平衡現象,而網絡教育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優秀教師的講課及優秀的教學輔導資源可以通過網絡的形式傳播到教育欠發達地區,以實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的教育公平。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筆者根據李克特量表,將社會群體對網絡教育不同吸引力的態度按5-1分賦值,經過數據的統計與計算,可知網絡教育吸引力由強至弱的排序為:①可重復性、②靈活性、③內容的豐富性、④自主性、⑤內容的科學性、⑥內容呈現形式的多樣性、⑦內容的新穎性、⑧交互性、⑨快速性、⑩公平性。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網絡教育最強的吸引力為可重復性,最弱的吸引力為公平性。其它的吸引力在得分上來看比較集中,差別不大。因此,若想提高網絡教育整體的吸引力,可以重點提升最弱吸引力,即公平性,切實發展欠發達地區的網絡,使欠發達地區也能夠實現電腦的普及,能夠免費得到一些寶貴的教育資源,用網絡的發展帶動網絡教育的發展。同時,保持最強吸引力,即可重復性健康發展。加大對網絡平臺的管理力度,免費開放覆蓋范圍更廣、涉及范圍更全的教育資源,使更多的資源可以被免費下載,供社會群體反復學習、反復使用。
四、結語
關鍵詞:網絡教育 質量監控 研究
一、引言
我國網絡遠程教育工作發展至今, 試點院校逐漸增多,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的形式。網絡遠程教育的發展使得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擴大、辦學效益提高, 也進一步促進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伴隨著網絡教育在我國的迅速發展, 網絡教育的質量問題也開始受到普遍關注, 有跡象表明, 網絡遠程教育的質量有待提高, 并需加以監控。
二、網絡教育質量監控的內涵和意義
網絡教育也稱為網絡遠程教育或遠程教育, 它是在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網絡教育形式不同于傳統教育形式,在網絡遠程教育形式下, 學生與教師在時間和空間上處于分離狀態; 信息網絡成為傳輸的主要媒介, 多媒體教學是主要的授課方式; 在學習者和教師之間存在某種形式的雙向通訊和反饋機制, 但并不直接和及時; 主要依靠學生的自主學習。
高質量的網絡教育需要豐富和完善的教育資源、良好的管理、應用到位的技術、全面的服務和充分滿足和體現用戶需要這五個方面。要保證網絡教育的質量, 就需要對網絡教育進行質量管理, 明確教育質量的目標, 實施質量監控。網絡教育質量監控主要是指通過控制各種相關因素和行為使網絡教育的效果盡可能地接近預期目標。
網絡教育質量監控的主體是辦學機構, 對網絡教育的質量監控有著深遠的意義。如果各個學校都不注意對網絡教育的質量監督管理, 勢必會導致教育質量的下降, 不利于網絡教育的持續和進一步發展。網絡教育質量監控是網絡教育發展的根本。
三、網絡教育質量監控的策略
我國網絡教育雖然發展迅速但是起步較晚, 還比較缺乏系統的質量保證體系。根據教育部網絡教育年檢內容顯示, 各試點學校缺乏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是制約網絡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 對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務人員的服務管理等過程缺乏有效的監控, 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有效及時的反饋信息。因此, 在現階段質量監控對于網絡教育的發展顯得非常重要。加強網絡教育質量監控, 需要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控, 并建立相關機制, 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是對制定的教學目標和培養方案的質量監控。教育目標和培養方案是網絡教育的宏觀指導, 其內容質量是網絡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前提保證。由于網絡教育的培養對象比較大眾化, 其目標定位應該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因此, 網絡教育在制定培養方案時要根據社會的需要來開設課程、選擇教學內容, 在分析每個專業的現狀基礎上建立起符合需要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才能形成讓制定的培養方案真正具有現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其次, 網絡教育要保證高質量, 就需要有適合其特點的教材和網絡課件。因此, 對網絡教育教材和網絡課件質量的監控就比不可少。由于網絡教育的學生對教材的依賴程度明顯高于傳統教育的學生, 網絡教育環境下的教材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起在傳統教育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所以網絡教育所選用的教材需要有別于傳統面授課程選用的教材, 而且這樣的教材應該淺顯易懂、細致深入。另外,對網絡課件質量的監控則主要體現在: 課件內容是否科學、完整并具新穎性, 是否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滿足學生的需要; 是否方便學生學習、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并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制作的多媒體圖片、聲音等是否清晰明了; 文字是否容易讀懂、方便理解, 是否能充分發揮出各種媒介的作用; 學習者是否容易獲取課件并方便使用等等。對這些內容的監控是保證網絡教學內容質量的有利措施。
第三, 加強對多媒體教學資源和學習服務系統的監控。網絡教育環境下, 學生主要是通過媒體來獲得教學內容和信息。高質量的網絡教育資源, 需要具備豐富的可供選擇的網絡課程、教學課件、數字圖書館、虛擬實驗室等。并且學習者可以在學習服務系統的幫助下實現自主學習。多媒體教學資源和學習服務系統是網絡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因此, 要加強對這它們的管理和監控, 采取措施確保教學資料的豐富和服務系統的流暢與穩定。
另外, 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校外學習中心是連接學校和學生的橋梁, 具有教育管理和監督的職能, 主要體現在檢查和監督學生到校外學習
中心上機學習的情況和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等, 并對學校在學習中心的答疑和課程考試等進行安排管理。網絡教育環境下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就要充分調動校外學習中心的積極性, 規范管理, 實施相應的獎懲, 以促進校外學習中心的工作, 保障網絡教育的質量。
四、結語
綜上, 網絡教育的發展推動了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民主化進程, 而社會對網絡教育質量的關注也給網絡教育工作帶來新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因此, 對網絡教育質量監控的研究顯得格外重要, 需要不斷加強質量監控、建立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
【參考文獻】
[1]許曉東, 馮向東. 重點大學網絡教育質量監控的研究與實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