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30 03:28: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科學創新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統籌教育中心”主任由分管教學和教研的副校長尚玉虎擔任,常務副主任為外聘專家韓獨石,教導處、教研室和學生處三部門的負責人擔任副主任。
“融合教學”雖然是韓先生產生“統籌教育”思想的前提,但在我校形成活動,則是在“實驗技術創新中心”成立之前由筆者提出的。2014年11月筆者發現韓老師在化學實驗室給學生上通用技術拓展的創新方法課,覺得挺新鮮,便聽了一節,令人耳目一新,一個念頭便冒了出來:讓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的所有教師和實驗員都聽一節韓老師的公開示范課,學習學科融合教學的方法。將這一想法給韓老師談了后,他十分贊同。于是,2014年12月3日,一堂新穎的示范課開始了,學校主管教學教研的校長、主任也來聽課。課畢筆者組織大家進行了評課和研討,對學科融合教學的方式和意義,大家都有了明確的、統一的認識。接下來給大家每人發一套通用技術課本,要求學習通用技術知識,并在下學期任課教師也上一節這樣的學科融合課,編寫科學與技術學科融合教學案例,以盡快掌握運用技術方法講好所教學科的技能,提升自身的技術素養,達到提高學科教學效果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雙重目的。
《技術推進學科教學實踐探索》所輯錄的內容,就是聽了示范課的老師們用汗水和心血凝結成的創新成果。
“統籌教育中心”自今年5月成立以來,除了大量購買儀器、藥品,加強硬件設備投入;對科技創新校本課程及各項科技活動、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和管理進行優化整合;組織開展我校2015年首屆研究性學習成果評獎活動。此外,繼續以“學科融合教學”和“用中學”、“學中用”方式,對物、化、生、技術等學科的骨干教師進行了技術素養提升培訓;對實驗教師進行了專職減負、聘用補充、更換強化等措施予以加強。目前,“中心”的各項工作趨向常規化,且順利向前推進。
“統籌教育中心”的核心工作是用技術創新的方法狠抓實驗。據調查,中小學理科實驗在我們全省搞得都不是太好,為了尋找和探索抓好實驗工作的措施,韓老師在課題研究中于2015年3月提出了創建《中學實驗技術創新基地學?!纺繕说臉嬒耄渲笜藶椤?35331工程”[3:三階段(充實、鞏固、提高);3:三目標(場所儀器人員達標、開全開齊開足實驗、拓寬創新融合實驗);5:五統籌(實現場所、設施、人員、學科、活動的配套統籌);3:三素養(要求教師具備學科知識、實用技術、敬業情懷素養);3:三兼顧(兼顧全體學生、學科優秀學生、偏科特長學生的需求);1:一競賽(每年舉行一次)。]。
“統籌教育中心”就是加強實驗教學、爭創《中學實驗技術創新基地學校》目標的組織保障。對照“335331工程”指標檢查,我校的實驗教學工作已實現了“五統籌”和“三兼顧”;“三素養”已初見成效;完成了“三階段”和“三目標”的初級指標,正同時落實著中、高級目標。開足開全所有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現在沒有一點問題,同時也具備科技創新作品和教具制作等方面的硬性條件,現在只剩下干的問題了。
本人作為“統籌教育中心”副主任,具體做了如下工作:
1)安排和督促物、化、生實驗員統計實驗所缺儀器和藥品數量,組織實驗員和教研組長制訂采購計劃,報學校按財務要求招標采購,為保證物、化、生實驗開齊開足,積極創造條件。
2)上一采購計劃拖延后,建議直接去蘭州購買,16萬余元的儀器和藥品如期送來,并與賣方簽下了長期三包和隨時送貨上門的協議,徹底解決了因儀器和藥品不足而影響實驗的問題。
3)督促科學與技術老師的融合教學活動,長時間多次促交學科融合教學教案或實驗創新論文,協助韓老師逐一反復修改每個作者的論文,終于匯集成冊。
4)調查實驗開展情況,督促力爭多開實驗。
5)組織科學課程老師研討如何運用技術方法創新實驗教學,以提高學科教學效果。
6)組織協助通用技術老師在制作鏨口榔頭的過程中給學生輔導通用技術必修1和必修2的教材內容和課程目標,盡快將實踐活動課程化,創出全國獨有的以項目驅動、集中實踐方式,一次性完成兩冊教材兩個模塊的實踐操作課內容,凸顯我校通用技術課程結合社會實踐活動實施的特色。
7)策劃、協調、裝備了教具維修制作室,購買了常用設備和工具,填補了實驗室建設方面的空白,保證了常用儀器維修需要和自制教具的正常開展。
今后工作設想:
1)協調、督促生物實驗室繼續做好植物無菌組織培養和移栽工作,使這項工作成為全省中小學校的示范。
2)統籌安排物、化、生學生實驗,優化利用實驗室,督促創建物、化、省各一個“探究?創新實驗室”,在保證常規實驗100%開出的同時,將三科的興趣探究和拓展創新實驗開展起來并常態化運作。
3)韓老師熱情的工作態度、創新意識和奉獻精神,給我們做出了示范。我要借他言傳身教的感染力,時時提醒和敦促所有實驗員、科學與技術學科教師踏踏實實向他學習,強化大家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升教師敬業奉獻情懷。
4)積極協助開展全校性實驗創新活動,落實“統籌教育中心”布置給高一和高二各班的創新成果的收集,做好10月份開展的展示競技評獎活動,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實驗創新和技術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今天,當我們聚集在一起舉行中日音樂國際比較會議之際,我們很自然地就會以崇敬的心情懷念田邊尚雄、林謙三、岸邊成雄、瀧遼一、王光祈、楊蔭瀏、常書鴻、黃翔鵬等中日音樂學界的前輩,是他們以遠大的學術眼光、科學的研究方法、辛勤的學術勞動,開辟了中日音樂比較研究這一方沃土,為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學術領域,創造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將中日音樂比較研究推向了一個,在此,我們謹對他們的學術貢獻和學術恩惠致以崇高的敬意!
對于前輩們的學術貢獻,我曾經在拙文《中日音樂比較研究的歷史、現狀及其展望》中做過初步論述,在此從略。下面我就以《中日音樂比較研究的新發展》為題,對現狀作一初步分析。
自1995年10月,在中國福州舉辦第一屆中日音樂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以來,已歷時18年,每兩年一次的盛會識新朋會舊友,話學術敘友情,如今已迎來第十次聚會。作為18年歷史的見證者,我為中日音樂比較研究的人才成長、學術發展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一、研究者——從事中日音樂比較研究的學者人數逐年增多。學術研究水平不斷提高,為中日音樂比較研究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結構較為合理的學術梯隊。
學術研究事業的發展,首先靠的是研究者,只有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研究人才才能促進學術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記得當第一屆中日音樂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福建師范大學召開的時候,參會者近三十人左右,其中中方代表二十人左右,日方代表不足十人;到第七屆中日音樂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召開時,出席會議者達78人,其中中方學者52人,日方學者26人。如果說研究者人數的大幅增加,只是從“量”的方面體現了研究隊伍壯大的話,那么,從老中青研究者學術論文研究議題的擴展、內容的豐富、水平的提高,就更體現了研究成果“質”方面的超越。由此,我們就可以增強信心,倍受鼓舞了。
18年前的中年學者,蒲生鄉昭、蒲生美津子、樋口昭、張前、陳應時、俞人豪、孫玄齡、增山賢治等人如今都已成為研究成果豐碩、學術造詣深厚的中日音樂比較研究的優秀學者。例如:蒲生鄉昭《日本古典音樂探究》、張前《中日音樂交流史》、陳應時《中國樂律學研究》、王耀華《三弦藝術論》、《琉球御座樂與中國音樂》等,都已經成為中日音樂比較研究領域頗具影響的著作。
像金城厚、塚原康子、山本宏子、寺田直子、大塚拜子、呂錘寬、趙維平、周耘、馬達等,當年的青年學者,經過18年的研究實踐,積累了豐富的學術研究經驗,創造了優秀的學術成果,已經成長為成熟的中日音樂比較研究者。他們中出現了眾多的優秀論著。
這18年來,出席歷屆會議的許多研究生導師,都將自己的博士生、碩士生帶來參會,使這些學生在學術交流和實地音樂考察中成長,甚至于在中日音樂比較研究領域里尋找學位論文的題目,由此出現了周耘、劉富琳、裴雅勤、王州、徐元勇、孫寧寧、劉銀貞、許志斌、王翠、毛丫、長嶺亮子等人的博士學位論文或較為優秀的中日音樂比較研究的學術成果,得到學術界的肯定,有些已經成長為該研究領域的中堅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這后兩類的中青年學者絕大部分都具有博士學位,接受過比較嚴格的學術訓練,掌握了科學的研究方法,具備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寬厚的基本知識,專業起點比較高,我們相信,經過不斷的持續努力,他們一定能夠取得學術質量更高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內容——傳統研究領域進一步深化,新的研究領域屢有開拓。學術成果豐碩,研究水準不斷提升。
縱觀18年來的歷屆中日音樂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所發表的論文,我們可以看到,音樂史學、樂譜學、樂器學等傳統學術研究領域,不僅得到了繼承,并且不斷深化。
對中日音樂交流史的研究,原本是田邊尚雄、岸邊成雄和瀧遼一等先生在上世紀前半葉開創、后半葉得以發展的學術領域。自1995年以來,歷屆中日音樂比較研究國際會議和各種刊物中,都有為數眾多的有關本領域的文章。例如,趙維平、賀星、張前、袁靜芳、蒲生美津子、平間充子、蒲生鄉昭等人的論文,分別對中日古代在宮廷音樂、催馬樂、雅樂與唐代大曲、雅樂與燕樂、樂曲《放鷹樂》、《蘭陵王》等方面的交流,作了較為深入的論述。
與此同時,還出現了楊民康、管建華、塚原康子、葛西周、過本香子、新掘歡乃等人的諸多論文,將研究視域從古代轉向近現代、當代中日音樂交流史和交流現狀。其中,周耘、楊長安的某些論文直接將視域投向當今音樂生活,起著以研究來參與和干預現實音樂生活的作用。
日本著名學者林謙三先生是對遺存于日本的中國古代樂譜進行解讀研究的先行者,他的《琵琶古譜的研究》、《琵琶譜新考》等眾多論文為該領域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歷屆中日音樂比較研究國際會議和這18年來的各種刊物上,也有許多學者發表了關于該領域的研究論文。如:陳應時、應有勤、澳大利亞學者Steven C,Nelson等分別發表文章,或者提出“掣拍說”為新的節奏翻譯方法,或者對“掣拍說”進行論證和爭議,這都有利于將古譜的解譯研究引向深入。
對于中日兩國樂器的歷史、形制和演奏方法的研究,林謙三曾有《東亞樂器考》等、三谷陽子有《東亞琴箏的研究》等、東洋音樂學會曾出版《琵琶音樂研究》等,成為成果頗為豐碩的傳統研究領域。近十八年來,與琴、箏、琵琶相關的研究領域也有了新的進展,新出現了俞人豪、閻林紅、符麗琴、林月里、楊寶元、余明、朱佳、何麗麗、余丹紅、鄭瑞貞等人的論文,分別對中日傳統箏音樂的歷史與形態、箏人、箏曲演奏技巧、傳統箏的樂律體系、箏曲結構與藝術特點,琵琶的樂器學問題、清代琵琶和清代刊行的琵琶譜、中日琵琶音位發展、日本琵琶本土化保存發展的文化因素、日本琵琶流派與中國琵琶的流派等進行了研究。在尺八研究方面,除了中日音樂比較研究國際會議不斷有新的論文出現之外,中國浙江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舉辦的尺八專題研討會和近年來出現的新論文,都正在將該領域的研究不斷引向深入。應有勤、王建欣、鄭榮達、趙維平、劉正國等人的論文,對中日尺八的歷史及形制異同、正倉院藏樂器尺八、賈湖遺址出土的“骨龠”與日本尺八源流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探討,雖然見解頗有歧義,但是都在認真探索,將中日尺八關系的研究逐漸引向深入。
還有學者以樂器壁畫為基礎在從事音樂圖像學的研究,如:樋口昭教授曾多次前往新疆地區考察壁畫中的音樂繪制情況,有多篇除了以上中日音樂關系的傳統研究領域之外,近十八年來,在音樂形態、樂種比較、宗教音樂、音樂教育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比較大的進展。
在音樂形態研究方面,陳應時、鄭榮達、吳國偉、胡企平、劉富琳、裴雅琴、金城厚、莊永平、馬塞達、呂洪靜、修海林等人的論文,分別對中日音樂的樂律、宮調、旋律特點、音樂結構等作了論述。
許多論文對明清樂、琉球音樂等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如:在明清樂研究方面,出現了鄭錦揚、徐元勇、樋口昭、錢國禎、楊桂香等人撰寫的有關明清樂源流、曲目、樂器、樂譜等的研究論文。在琉球音樂研究方面,王耀華、呂錘寬、劉富琳等人的論文,分別對琉球御座樂的復原研究、《福壽歌》、《鬧元宵》、《四大景》、《一年才過》、《天初曉》、《清江引》、《急三槍》、《紗窗外》、《相思病》等曲目源流的考證、日本琉球音樂對中國曲調的受容、變易及其規律性、琉球音樂對中國傳統音樂受容變易的三種類型、臺灣北管樂與琉球御座樂之比較、組舞·能·中國戲曲之比較等進行了研究。
在中日佛教音樂關系研究方面,近十八年的成果尤其豐富,研究漸趨深入。出現了周耘、巖田郁子有關黃檗宗聲明諸多方面研究。楊民康嘉雍群培關于中國傣族藏族和日本佛教音樂比較研究、新掘歡乃對嚴密流詠歌、日本聲明進行研究等的許多論文。
中日音樂教育的比較研究也是近十八年來引起較多學者關注的一個研究領域。既有上世紀初日本音樂教育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影響研究,也有對中日音樂教育現狀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和比較研究,涉及中日音樂教育歷史、大中小學各個層次的音樂教育、課程標準、教材教法等方面的比較研究。出現了張前、汪毓和、王安國、馬達、馮蕓、尾高曉子、孫玄齡、伊野義博、趙琴等人撰寫的相關論文。
三、研究方法——經歷了以文獻學為特色、比較音樂學方法的運用.到重視實地調查、“文化脈絡中的音樂研究”。再到電子計算機的開發利用、多視野多學科多方法結合的變遷,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探究創新。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上個世紀的前半和中葉,田邊尚雄、林謙三、岸邊成雄等老一輩研究家,有著扎實而深厚的文獻學功底,因此,在他們的研究中,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使用,成為他們得心應手的重要基礎。尤其是岸邊成雄先生,他的唐代音樂史的研究過程,實際上就是音樂史料學學科建設的過程,用東方所特有的豐富的典藏文獻來為當時的比較音樂學研究做出了自己的獨特貢獻。同時,他們也以開放的心態運用歷史意識、實證方法,用世界音樂的視野來研究日本音樂。
到上世紀80年代初,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的一批中國音樂研究者得到了日本等國的國際友人的支持,能夠走出國門,到國外去進行實地考察,因此,從這一時期開始,深入現地調查,不僅研究音樂的特點,而且追尋產生該音樂特點的文化緣由,也就是“文化脈絡中的音樂研究”成為中日音樂比較研究的主要方法。并且提倡“局內人”“局外人”雙視角相結合的方法、多學科多視域相結合的“多重證據法”等,推動了中曰音樂比較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進入本世紀以來,以上研究方法又有了新的開拓。例如:在運用文獻研究法時,不僅運用一種語言的文獻,而且同時對兩種或者三種以上語言的相關文獻進行考查,使資料更為全面,論證更為充分,得出的結論更有說服力,更為可靠。如蒲生鄉昭《外國人對早期三味線的記錄》,除了運用日語文獻之外,還運用了中文、葡萄牙語、英語等多語種文獻資料,以探尋早期三味線的蹤跡。
又如:實地考察,不滿足于對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考察,而是像《亞洲太鼓的“口唱歌”》的作者山本宏子那樣,以多年在印度尼西亞、中國、日本的實地調查為基礎,對用狀聲字來記錄打擊樂的口唱歌、鑼鼓經這種記譜形式進行綜合比較研究。
金城厚、矢向正人等又將視野投向音樂研究中對電子計算機的運用。金城厚在《民歌旋律類似性的計算機處理》一文中,介紹了他與坪井邦明、松島俊明、野田千香等人,共同開發的處理旋律類似性的“歌詞音列法”計算機軟件及其運用。矢向正人在《計算機對長唄譜的認識》一文中,報告了他所研究的利用計算機記錄長唄譜的實驗結果,他開發了名為GIDA-U(Generally
Integrated Data
formatnagn fomaga Utanotation)的電子計算機軟件,該軟件既能記錄長唄譜,也能記錄其它傳統音樂的樂譜,而且還有開拓國際標準的傳統音樂記譜法的廣闊前景。
綜上所述,18年來,以中日音樂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為代表的中日音樂比較研究事業在蓬勃發展。人才輩出,正在形成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研究領域不斷拓展和深化,研究水準不斷提高;研究方法不斷創新。
在2007年9月的第七屆中日音樂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曾經有人提出:我們如何超越音樂學大師,如何突破“后岸邊成雄時代”、“后楊蔭瀏黃翔鵬時代”。我認為,這一問題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種有危機感和積極向上精神的體現。但是,由于音樂學作為人文學科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學術研究成果具有傳承性和積累性,后一代的成果往往是對前一代成果的補充和豐富,我們的職責是,繼承優良傳統,爭取更大奉獻。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前進,是一定能夠把前人開創的中日音樂比較研究事業不斷推向新的境地,迎來一個又一個新的學術研究。到了那個時候,卓越研究成果的問世,杰出研究人才的出現,就成為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了。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打造共同體——教師發展的學校
學習共同體
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生力軍,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青年興則學校興,青年強則學校強。為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十四中成立了“青年教師發展學?!?。“青年教師發展學?!痹谕晟圃袔熗絺鲙蛶囵B機制的基礎上實現課程化、標準化、項目化,以夯實教師的基本素質。
“青年教師發展學?!币浴俺绲?、尚美、問學、健體”的校訓為指導,以促進青年教師“學高、身正、教得法”為目標,培訓對象為未完成高中一個教學循環的青年教師、中學二級教師及見習教師。培養方式以校本培訓為主,還包括校長講堂、專家講座、師徒結對、教學觀摩、教學研討、經驗交流、技能培訓、反思座談、自主研修、外出學訪、總結匯報、讀書交流等多種方式。培訓內容包括:學校歷史、文化、規章制度,教育教學理論,重大教育事件,教案書寫、說課、硬筆書法、簡筆畫等技能,教科研知識,班主任工作,現代信息技術,師德規范等。由特聘專家、選聘教師、學校行政領導、學科帶頭人、學科組組長、名師、具有特長的教師等擔任培訓講師。
學校與專業教育機構共同開展“塑造十四中未來”教師培訓項目,通過系統培訓,引導教師提高人生境界,開闊教育視野,喚醒職業激情。一期培訓項目選拔了中層干部、骨干教師共15人,本著開放、多元、選擇的原則,進行任務式層級培訓。在學員選課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工作的實際,設立相應的培訓課程,包括:教師多元文化視野培訓、卓越領導力培訓、非智力因素教育培訓、教學質量把關與控制方案培訓、教學團隊協作與激勵培訓等。學校教科研中心在每次課程結束后進行問卷調查并安排研討、交流和展示等活動,進一步擴大培訓項目的影響和輻射范圍。培訓教師結合所學知識和自身的工作實際寫出學習心得,在教師博客(http://.cn/tj14zx)上進行研討、交流。學校國際交流中心主任姜健在接受“卓越領導力培訓”后發表感言:“卓越的領導力來自什么?在我看來,卓越的領導力就來自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作為一名中層干部,應具有對待事業的奉獻之心、責任之心和對待同事的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在工作中要做到以誠待人、以德正人、以情感人、以才服人。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組織能力、駕馭能力、協調能力和表達能力。對己要明了,對人要明察,對事要清晰。自己把自己說服了,是一種理智的勝利;自己把自己感動了,是一種靈魂的升華;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種人生的成熟……”課程結束后,學校將啟動二級培訓,參加培訓的教師將以點帶面進行二級培訓,發揮引領、輻射作用。
教師發展與學校未來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按照《“塑造十四中未來”教師培訓方案》,學校將在3到5年的時間內對150名教師進行針對性培訓,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
研究共同體
學校以說課、做課、評課為載體,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堅持走質量為本的教學之路,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通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和質量,實現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的統一。每學年,學校都要開展 “教學研究課”“青年教師基本功展示課”“家常課”“青年教師說課”等活動,充分發揮學科組內教師群體智慧,教師們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展示教學過程,達到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目的。
強化效率意識,倡導教學反思。校領導深入各學科組、備課組,加強對學科組、備課組教研活動的引領,順應教改要求,做好教學會診,研究教學問題,總結教學規律,以反思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推進教育教學上層次和促進青年教師成長。如,語文組以課堂教學為抓手,進行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并以“構建高效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學反思會的形式,在全區教研活動中作了匯報總結。結合新的教學環境的改變,學校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等內容納入學科組、備課組的教研活動,將信息技術的使用與研究作為優秀學科組評選活動和學科基本功展示活動的重要內容,逐步增強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意識,達到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益的作用。
學校以課程改革為契機,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開展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開發心理潛能,提高學習效能的多元智能教學模式”研究,以課題研究為主線,建設了一支專家引領,典型示范,特級教師和督導組指導,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干參與的教科研隊伍。學校開展德育、體衛藝和各學科課題研究,教師們在開展課題研究的同時,積極撰寫論文,在全國、市、區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學校相繼編寫了素質教育叢書《園丁心聲》二集、《師德感悟》二集、《班主任師德感悟》《班會方案選編》等。
學校創新和完善了多年來堅持的以高考教學反思活動為載體的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動,各學科教師結合高考試題及考試結果、畢業班復習安排及非畢業年級教學工作等三個方面,通過反思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找到研究的切入點,使經驗得到提煉、升華。每年推選出2到3個經典反思案例,在全校教科研年會上進行交流,教師間互相汲取好的教學經驗、方法,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實現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每年的高考反思、交流研討成為學校校本教研的一大特色和亮點,并在全區畢業班推動會上作典型發言。
學校堅持“特色立校、質量強校、科研興校、嚴謹治?!?,并建立了學校、家庭、社區溝通與合作機制。成立了學校、年級、班家長委員會,定期組織專題家庭教育講座,幫助家長轉變家教觀念,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定期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收集家長的意見、建議,方便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充分發揮家長學校作用,使學校的辦學特色與優勢得到更大的發揮與延伸。
學校開展以“向45分鐘要效率”為主題的課堂教學研究、教師論壇、跨區“同課異構”聯合教研、外出學訪交流等活動。在課堂教學變革中,學校組建好三個團隊,即教學校長掛帥的管理團隊、學科組組長掛帥的教學團隊、信息中心掛帥的服務團隊。發揮好“百節創新教育優秀課”的三種功能,即:形成組內研討、群策群力的研究氛圍,實現研究課的功能;達到做課教師直接受益、參與教師間接受益的效果,實現種子課的功能;使每節課凝聚教師群體的智慧,成為精品,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實現示范課的功能。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德育團隊建設,即班主任隊伍建設,堅持以德促智不動搖;一手抓教學團隊建設,即學科組、備課組建設,強化教學紀律。堅持三個創新,思路上的創新是理性回歸,即按照教育規律辦事;工作上的創新是抓好落實,即管理指標分解落實到“人”,教學目標分解落實到“點”;態度上的創新是永不放棄,即對目標永不言敗,對學生永不拋棄。
發展共同體
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十四中加強管理制度改革與創新,通過各項制度的確立,形成均衡發展和特色發展態勢。
成立了由校領導、專家、學科帶頭人組成的教師指導小組,制定了中、高考評估方案,增值評價方案,建立教師、班主任、年級組、備課組、考勤等管理制度。理順管理體制,實施專業管理。整合初、高中德育處,實現初、高中一體化管理;成立教科研中心、國際交流中心、體衛藝中心、生活管理中心、民族教育管理部。
實施精細化管理,成立年級管理部(以下簡稱“級部”),進一步達到教育教學管理的扁平化、精細化。級部是學校最基層的行政管理單位,不同于原先的年級組,級部的管理寬度和力度更大。管理寬度包括:年級的教育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所轄區域的環境與文化管理等,級部聘任和辦公經費管理等人權與財權的賦予使管理的力度得以強化。級部的成立使管理重心進一步下移,管理趨于扁平化,讓各種管理信息不衰減,變得更直接和有效,從而實現級部的精細化管理。級部主任致力于建設三支隊伍:班主任隊伍——加強全員德育,以德促智;備課組組長隊伍——加強集體備課,強化教學紀律;學生干部隊伍——加強自主管理,強化養成教育。
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影響下,十四中教師將個人的事業發展與學校的整體發展統一起來,工作之中追求“三種感覺”:工作之前有沖動感——想做事,工作之中有愉悅感——愛做事,工作之后有成就感——做成事;同時,把握發展契機,拓寬發展路徑,積極參與評選和展示活動,以優異的業績構建發展共同體。
從2012年秋季學期開始,學校實施了“星級教師管理制度”。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星級教師管理、評價、認定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教師獲得的各項榮譽進行評價和認定工作。為了使各個層面的教師都獲得發展的機會,體現全員發展的理念,學校結合不同學科的特點和評價方式,建立不同的實施方案,分別從教學質量、教育科研、課程建設、學生競賽、社團活動、論文獲獎、課題結題等方面評價教師。星級教師管理制度與教學部門重大課題研究、學訪交流、教師培訓、年級組聘任等管理措施掛鉤,與人事部門職稱評定、評先評優、崗位設置、學術稱號等管理措施掛鉤,評星結果在校園網上實時公布,每學期進行階段總結,每學年進行表彰。
學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教學競賽,展示十四中教師風采,以競賽課的新突破引領常態課的教學變革。競賽評比中,每一位參賽教師背后都有一個強大的學科團隊在支撐。以河北區“百節創新教育優秀課”評選活動為例,由校領導策劃,初、高中主管領導領銜,學科組組長做參謀,全體教師參與,信息技術部全力配合的團隊,通過合作,不斷為參賽教師實力的提升出謀劃策。學校為參賽教師們購置了“激光翻頁筆”,這樣,教師們就可以走到學生身邊,與學生近距離接觸,增進了師生之間在課堂上的思想交流。在全國首屆和諧杯“七說”說課比賽中,因為有了學校信息中心常態的培訓,有了專家的悉心指導,有了教師之間無保留的溝通、交流和共享,十四中參賽教師們設計使用的課件不僅具有本校標志性的模板、統一規范的格式等共性特征,而且具有主題鮮明、學科特色明顯、輔助功能顯著等個性特點,因此在比賽中大放異彩。
學校還通過評選校級學科帶頭人,打造教師共同發展的優秀團隊。評選出的學科帶頭人,必須積極參加學校各種活動,行為表率;認真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成績領先;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成果顯著。從而帶動全校教師共同進步,提升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四中這片沃土上,不僅每位教師在不斷地成長,各個學科組也日益顯出勃勃生機。市級“十五”立功先進集體數學組是由充滿活力的年輕教師組成的,平均年齡30歲,是十四中學科組的優秀代表。他們組織開展的數學小論文活動已堅持十余年,近年來,教師們依據學生實際,創立的“宏觀把握、微觀激活”復習策略,在提高課堂效率及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語文組是一支由13名教師組成的積極進取、和諧友愛的團隊。他們堅持開展的“語文周”活動在全市語文界享有一定的聲譽。多年來,語文組教師奮發拼搏,薪火相傳,組織開展的教研活動特色鮮明,在2012年高考中實現了語文學科全區第一的夢想,被評為“天津市工人先鋒號先進集體”。英語組以科研引領教學,自2007年開始,承擔國家級課題“英語報刊閱讀與任務型教學”研究,多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迅速提升。生物組教學、科研并重,他們承擔的天津市“十五”規劃課題“高中生物學科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獲青年資金資助并已順利結題,教師們在教學科研這條道路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展個性風采——十四中優秀教師擷英
天津市教育系統教工先鋒崗先進個人 秦寶鋒
她在工作中踏實肯干,踐行著十四中“敬業博學、嚴謹創新”的教風。“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她堅信的格言。
她嚴謹治學,兢兢業業,深入開展創新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班主任工作中,她細心地觀察每一個學生,用愛心這把鑰匙打開學生心靈的鎖。在物理教學上,她不斷積累經驗,撰寫的多篇論文獲國家、市、區級獎。
作為備課組組長,她組織教師共同教研,使全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幾年的工作實踐使她體會到,要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不斷給自己充電。她說:“作為教師,在艱苦的工作中我體驗著成功的快樂。今后,我會不斷地充實自己,為學生鋪設輝煌的成功之路?!?/p>
河北區百名學科優秀教師 洪國華
1998年本科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中文系,教育碩士學位,中學高級教師。
從教15年來,她以“敬業、務本、奉獻”為行動指南,在教學實踐中夯實教學基本功,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學之余,她時時充電,給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標。2006年,參加高中新課程國家級研修并順利通過考核;2007年,參加教育部新課程遠程研修培訓,成績優秀。撰寫的論文《在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獲市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高中網絡作文教學模式初探》獲市教育創新論文三等獎,《自奮其力,自致其知——喚醒學生主體意識,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獲市中小學教研教改成果三等獎,《學而不讀則罔,讀而不寫則殆》獲全國二等獎……
河北區百名學科優秀教師 姜 健
2002年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英語教育專業,中學一級教師。
6年的班主任生涯,讓他體驗到身為人師的快樂。所帶班被評為校、區、市級三好班集體,區級優秀團支部。他本人多次獲得校、區級優秀班主任、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09年,被評為河北區教育系統優秀教師。
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他注重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2007年,獲河北區“百節創新教育優秀課”評比一等獎;2010年,在天津市初中英語學科高效課堂研討會上做市級公開課。先后被評為第十三、十四屆區級學科帶頭人。2012年9月,被評為河北區首批百名學科優秀教師。
他注重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輔導多名學生在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及天津市英語學科競賽中獲獎……
河北區百名學科優秀教師 孫春淼
民進會員,1991年參加工作,一直擔任高中歷史教學工作。天津市中小學“265工程”領銜指導教師,河北區新教師驗收課評委。先后被評為區級師德先進個人、教育系統優秀教師。
她利用歷史學科優勢教書育人,激發學生的情感,做到德育、智育統一,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教材的整合、教法的選擇、教學方式的轉變、課程資源的開發、對學生的科學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作為在教學一線的歷史教師,她所追求的是,通過自己的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能隨時引領學生與歷史對話,感知歷史上的真善美與假惡丑、文明與愚昧、正義與邪惡,正確引導學生思索人生、社會與自我,發揮歷史教育的最大功能。
河北區百名學科優秀教師 楊 菲
2005年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連續6年擔任班主任工作,所帶班榮獲三好班集體、文明班集體等榮譽稱號,多次在優秀班主任事跡交流報告會上作典型發言。撰寫的德育論文《拾擷班級文化建設點滴》獲全國三等獎。參與編寫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的《高中總復習》,以及人教版配套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高中學習測評》。
教學工作中,她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切入點,以實驗教學為手段,刻苦鉆研,勇于探索,不斷創新,所帶班的化學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撰寫的論文《乙醇》獲全國一等獎,《“強弱電解質的區別”教學設計》獲全國二等獎……
河北區百名學科優秀教師 楊 莉
畢業于天津外國語大學,中學高級教師,區級學科帶頭人,市外語研究學會會員。
她注重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不斷修正奮進的航標,汲取拼搏進取的精神動力。在14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所帶班多次被評為區、校級三好班集體、文明班集體,她本人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師德先進個人。
她敢于創新,實施了“整合管理步驟、融合學生興趣、關注個體進步”三效合一教學法,在落實課程改革基本理念、轉變教學方式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她率先在全校開展研究性學習,組織的教學活動獲河北區“百節創新教育優秀課”評比一等獎……
河北區百名學科優秀教師 張 妍
2004年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她熱愛教育事業,注重言傳身教,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注重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體風貌,所帶班獲行為規范優勝班、誠信班、文明班,區、校級三好班集體等榮譽稱號。她善于從細微處著手,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和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帶班屢次在校園文化藝術節、運動會、班會評比及小型多樣比賽中取得優秀成績。
她主動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及方法,引導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積極參加市、區各類教學研究活動,構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模式,打造適合學生的高效課堂……
河北區名教師 劉秋蔚
河北區學科帶頭人、名教師、優秀班主任、十佳青年教師,天津市總工會“十五”立功先進個人,天津市師德先進個人。
她在教學方面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在課題研究方面身先士卒,曾多次做市、區級教學公開課,在區首屆“百節創新教育優秀課”評比、市“雙優課”評比、全國青年數學教師優秀課觀摩和評比等教學研究、競賽活動中獲一等獎,受到同行和專家的好評。
2008年,學校為她創建了名師工作室。她常對青年教師們說:“‘師徒活動’能全面提升青年教師素質,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盡快熟悉教育教學業務,節省成長時間,也有利于營造學校的教科研氛圍?!?/p>
河北區師德先進個人 安志紅
她熱愛教育事業,對工作認真負責,有擔當精神。作為年級組組長,她將營銷管理中的法則應用于班和年級管理,出色完成畢業班的教育教學工作。作為學科組組長,她帶領的團隊參加全國、市、區級賽課活動,為學校贏得榮譽。
她是一位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參與區數學學科發展性評價叢書的編寫工作,承擔中考教研展示課及專題講座任務。
她是一位善于思考、不斷進取的教師,教學中敏于觀察、勤于反思、虛心學習,在課程改革過程中不斷進步。撰寫的多篇教學體會發表于正式報刊上并獲獎,參與的“開展班集體文化活動,促進班集體文化建設”研究獲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科研成果二等獎……
河北區師德先進個人 魏璟華
1986年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生物高級教師,河北區首屆名教師, 河北區高考中心組成員,“百節創新教育優秀課”評委,青年教師學科基本功大賽評委,天津市教育學會會員。
她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她多角度研究大綱、考綱,提高學生的課堂吸收率,精講精練,少時高效,教育教學效果顯著。她潛心科研,承擔中國教育學會“十五”科研課題子課題“學習指導教學模式的研究”、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生物必修模塊知識框架的構建與教學的研究”等。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全國、市、區獲獎,并發表在學科核心期刊上。指導的青年教師在首屆全國新課程中學優質課評選中獲教學設計三等獎……
河北區首席教師 羅曉培
1983年畢業于天津師范大學地理系?,F為中國地理學會會員、區級學科帶頭人、區高中畢業班復習指導中心組成員。多次承擔市、區級重要考試的命題工作,多年參加市教研室地理學科組組織的《地理總復習》和《高中地理質量監測》編寫工作,多次在全市地理教師大會上介紹高三地理教學經驗,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了無私的幫助。
她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基礎,教學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心理狀態。為此,她在教學中非常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即使高三期間也很少留作業,盡量做到“當堂學當堂練”。她帶的畢業班曾接受過一次專業潛能測試,大多數學生的測試結果都是“地理是第一興趣”,她覺得,“這是我得到的最高獎賞”!
河北區十佳班主任 陶雪皎
陶雪皎不僅是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更是一名出色的政治教師。從2003年參加工作至今,她用語言播種,用彩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共送走4屆高三畢業班。2011年,她所帶的高三(3)班被評為天津市三好班集體。
她注重培養學生“自信、自立、自強”的品質,“自信”是她給每一屆學生上的第一節班會課的永恒主題。她對學生們說:“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即使身處優越的環境中,也會垂頭喪氣、心灰意冷;相反,一個人如果充滿自信,就能充分認識自己的長處和潛能,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機遇,使很多原本不可能的為可能?!彼囆g節上,她為學生制作“班級徽章”,向全校展示班集體風采;運動會上,她為學生吶喊助威,被評為“最投入的班主任”。
河北區十佳班主任 王 丹
任教9年來,她始終從事初中數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
以活動為載體,建設“多元”文化,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建立小組評比制度,形成自主管理模式;教學相長,享受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是她帶班的三大特色。
[關鍵詞] 研究性教學法;智力開發型教學法;熱點研究型教學法;平臺創新型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2)06?0056?03
“研究性教學法”起源于20世紀初的中小學課程[1]。有兩位教育學家起了先導作用:一是杜威1916年創立的“問題教學法”;二是克伯屈20世紀初創建的“設計教學法”。后來,國外許多教育家、教育部門發展了“研究性教學法”。1959年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出,應重視科學的知識結構,重視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率先倡導“發現法”。1961年美國教育家施瓦布在《作為探究的科學教學》的報告中提出了“探究式學習法”。1983年4月美國高等教育質量委員會在《國家處在危機之中》的調查報告中規定,四年制高中畢業生要必修3年社會研究課程,要求學生通過調查研究和問題探討的方式進行學習,一方面使學生獲得探究能力,另一方面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科學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感和綜合的社會實踐能力。1998年,美國博耶委員會在《重建本科教育——美國研究型大學的藍圖》的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把研究型教學作為本科教學的要求。
我國也十分重視研究型教學方法的改革。1999年,國務院批準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強調指出,“積極推進高校的教學改革”,“高等學校要跟蹤國際學術發展前沿,成為知識創新和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培養的基地”。2005年,教育部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引導大學生了解多種學術觀點并開展討論、追蹤本學科領域最新進展,提高自主學習和獨立研究的能力。要讓大學生通過參與教師科學研究項目或自主確定選題開展研究等多種形式,進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筆者結合高校教學工作的實踐,探討了研究性教學法的一些做法,跟大家共同交流。
一、研究性教學法的含義及特征
美國生物化學家博耶(PaulD.Boyer)認為,研究“不僅反映了人類對未知的追求和尋求對未知的理解時的最急迫的、不可抑制的需求,它與提出新思想的自由,與以不斷變化的眼光審視每一種觀點的自由緊密相連。它為慶祝任何一個新思想帶來喜悅”。博耶在這里揭示了“研究”的三大含義:一是追尋未知;二是提出新思想;三是審視新變化。
我國對研究性教學法的探討也有很多成果。比較典型的定義是南京大學的兩位教授:盧德馨認為,研究型教學應充分考慮科學人才培養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滲入科學研究的各個元素[2],即科學精神、知識水平、科學素養、科學思維、洞察能力、科學道德、評價能力、批評精神、合作精神、敬業精神、嚴謹作風等;汪霞認為,研究型教學最本質的轉變在于使學習者成為意義的積極構建者、研究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它倡導學習者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并由此帶來了更多非預期的學習結果。根據研究側重點的不同可以分為:研究領先的教學、研究取向的教學、研究為本的教學、研究支持的教學[3]。
筆者經過研究認為,研究性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研究創新思想和精神為目的的探究式教學法,其主要特征是:創新性教學、探索性教學和塑造性教學的有機結合。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探索了三種研究性教學法:一是智力開發型教學法;二是熱點研究型教學法;三是平臺創新型教學法。
二、三種研究性教學法
(一)智力開發型教學法
所謂智力開發型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開發學生智力為核心的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在中小學教育中用得較廣泛,而在大學階段往往和專業教育結合。我是會計學專業的教師。會計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算賬”。我在給會計學專業學生講授《財務分析學》課程的過程中,不僅增加了“智力投資分析”教學內容(改變了長期以來僅進行物力投資分析的片面做法),而且還用“算賬”的方式,即計算一個學生從上幼兒園到大學畢業的全部智力投資總額來教育學生,讓大家明白:智力開發的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成才”,基點是提高學生的“素質”,核心是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能力,歸宿是“報效祖國”,家庭、國家及社會開發學生的智力就是要讓學生樹立成才意識、提高綜合素質、立足創新創造,最終能夠感恩父母師長、感恩國家、感恩社會,以實際行動回報長輩、回報國家、回報社會[4]。
筆者從2005年起在中國礦業大學大學生中開展了智力投資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①大學生的智力和技能大為提高。在“智力投資教育活動”中,由于每一位學生都要計算自己的智力投資額、智力投資回報期,智力投資回報率(報酬率)、單位課時代價,他們在計算過程中不僅受到教育,還開發了思維空間,學會了“現值折算”“成本計算”“投資模型”“數據收集”等技術方法,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幫助。②大學生更珍惜在校期間的每一節課時。通過舉行“智力投資分析報告會”,每一位學生都計算出大學期間的單位課時代價,少的每節課為43元,多的為60多元。有的同學感慨地說:“如果不好好珍惜每一節課的時間搞好學習,甚至逃課,這是自己最大的損失,不僅對不起老師、父母,更對不起國家和社會?!盵5]③大學生感恩父母更感激國家社會。未開展“智力投資教育”活動之前,一些學生普遍都認為他完全是靠其父母供養上學的。通過智力投資構成分析,他們從自己切切實實的數據中得出的結論是:國家社會對他的教育投資是家庭對他在教育支出的1.1至1.5倍(如會計學專業學生張國珍計算的結果是:國家社會對她的智力投資是9.1萬元,家庭智力投資6.3萬元,兩者之比為1.4),他們感謝的首要主體是國家和社會[6],并表示要努力學好文化知識回報國家、回報社會、回報人民、回報父母。④大學生奠定了人才市場就業的價格底線。當今大學生就業,薪酬水平成了他們關注的重點。通過“智力投資分析”,他們每人都確定了未來的“回報額”——工作—年的薪酬。雖然,在現代社會里,人才市場價值受人才市場供求關系影響而波動。但不管人才市場供求關系如何變化,人才智力投資總額總是構成了人才市場價值的基礎[7]。因此,進行智力投資分析,有助于把握市場人才價格的底線,為大學生就業提供了合理決策的基礎。
2006年1月15日,《中國教育報》在第三版以“大學生,你應該感謝誰”為題[8],整版報道了筆者發起的智力投資教育活動的情況。該文章很快在全國72個高校等單位網站上全文轉載;筆者也被燕京華僑大學、河北科技大學、安徽理工大學等21所高校邀請作專題學術報告[9];江蘇電視臺教育頻道、城市頻道分別報道我校開展的智力投資分析報告活動[10]。2009年7月7日,教育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簡報第684期對此進行了專門報道。2009年11月27日,中國教育1臺播放了“與時俱進的創新教育者——朱學義教育人生訪談”的視頻。
(二)熱點研究型教學法
研究性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特征,按博耶的觀點是要引導學生審視新變化。當今社會,各種情況變化多端,課本上的內容總是一定階段特定科學知識的總結,往往不能反映當今社會的全部變化。因此,老師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時代變化的新內容。筆者在給會計學專業學生講授《會計專題》課程時,就把會計改革的熱點問題提出來讓學生參與討論。例如,我將會計改革梳理成九大熱點供學生學習討論:①會計等式改革熱點研究;②產權會計改革熱點研究;③成本會計改革熱點研究;④財務分析改革熱點研究;⑤價值變動會計熱點研究;⑥財務管理改革熱點研究;⑦資源會計改革熱點;⑧稅務會計改革熱點研究;⑨環境會計改革熱點研究。我在講授《會計專題》課程時,采用“熱點研究型教學法”。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提煉會計改革熱點內容,公開出版《會計改革熱點研究》專著,總結我國會計改革20多年來的熱點問題[11],作為學生學習的基本教材;
其次,揭示當今社會會計改革特別關注的焦點,引導學生參與討論,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再次,要求每一個學生選擇一個熱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6-7名學生組成該熱點研究小組,并從不同的視角撰寫論文,在小組“會計熱點研討會”上進行交流;
第四,組織“會計熱點研究小組”形成科研報告,聘請專家教授評價研究成果,對優秀的科研報告給參加研究的每位學生記2個“科研學分”①;
第五,舉行“會計改革熱點研究報告會”,評選優秀科研成果,發給證書。同時筆者還用自己主持的“教育部財政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資助項目資金向獲獎學生頒發獎金。
(三)平臺創新型教學法
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劇的今天,人們的創新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面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來說,有無創新能力對適應和推動經濟的發展十分必要[12]。大學老師在完成課堂教學的同時,能否將學生組織起來,利用學生課余時間讓其開展一系列創新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課堂知識的內容,我的回答是肯定的。2008年12月23日,我在中國礦業大學成立了“青藍創新俱樂部”,至2012年3月吸收了410名大學生成為會員,讓他們在俱樂部發揮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筆者稱這種課堂延伸的教學方式為“平臺創新型教學法”[13]。
建立“創新俱樂部”平臺的指導思想是[14]:為高校有志于創新創造及對創新創造有興趣的同學提供知識共享、基本培訓、交流思想、提升自我、共同進步的平臺;通過宣傳報道、講座、培訓、學術研討、沙龍等形式為會員搭建互動平臺、疏通交流渠道,在俱樂部范圍內形成競相創新的氛圍。俱樂部的宗旨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孵化創新創造成果。具體包括:開拓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含創新思想、創新觀念、創新意識、創新個性等);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培育大學生的創新成果[15]。俱樂部實行會員制,成立理事會,建立常務理事會;同時設立專家委員會,定期評選“創新創造成果獎”和“創新創造活動先進個人獎”。俱樂部還設立了“實踐創新基金”項目,資助學生開展創新活動,至2012年3月已有200多名學生參加了共計35個項目的研究,其中,有17個項目獲得徐州發明協會“創新成果獎”,有4個項目獲得國家專利。俱樂部第四屆理事長辛奉來申報的“基于俱樂部模式運作下的對培養大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探索”項目獲得了2009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的立項資助;俱樂部第五屆理事長王鑫“徐州礦區資本運作研究”項目獲得了2009年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踐計劃的立項資助;俱樂部會員李晨晨“徐州市大型企業碳排放調查和碳減排的會計核算設計”獲得了2010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的立項資助;俱樂部第六屆理事長李丹“煤炭整合中資本運作模式調查與研究”項目獲得了2011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的立項資助。
注釋:
① 中國礦業大學各專業培養計劃規定,每個大學生在校期間要取得兩個科研學分。其途徑有三:一是申請獲得校(院)級以上“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項目;二是參加老(導)師科研課題;三是參加其他途徑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趙洪.研究性教學與大學教學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75.
[2] 盧德馨.關于研究型教學的進一步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04(21):24-25.
[3] 汪霞.大學研究型教學中的“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07(11):43-46.
[4] 朱學義.論對大學生進行智力投資教育[DB/OL].中國科技論文在線,2008-03-31.
[5] 朱學義,侯德偉,胡瓊,等.論高校“情感互動”的感恩教育——一種創新的智力投資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6(5):83-85.
[6] 朱學義,胡瓊,董靖,等.論高?!叭灰惑w”的感恩教育——一種創新的智力投資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6(3):93-95.
[7] 朱學義,朱亮峰.智力投資支撐理論及其效應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8] 葉莎莎.大學生你應該感謝誰[N].中國教育報,2006-01-15(3).
[9] 朱學義,董靖,黃國良,等.論高?!岸嗫平蝗凇钡母卸鹘逃环N創新的智力投資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08(6):21-23.
[10] 中國礦業大學新聞中心.江蘇電視臺教育頻道、城市頻道分別報道我校智力投資分析活動[EB/OL]. http://xcb. /xw/news/manage/news/news_show.asp?id=14746,2008-04-14.
[11] 朱學義,于澤.用智力投資觀解析教育“高”收費[J].大學教育科學,2007(6):97-100.
[12] 朱學義.教育拉動國內生產總值發展的效應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教育,2011(11):15-18.
[13] 朱學義,董靖.基于人才聚集平臺的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J].創新,2012(3):115-118.
關鍵詞 建構主義 基礎教育 課程改革
心理學是課程的理論基礎之一。心理學以個體的心理現象和心理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而課程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為了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因此,心理學的理論及其研究成果對課程研制產生著重大影響。課程目標的確定、課程結構的調整、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方案的制定都要以一定的心理學理論作為依據。
2001年,我國在基礎教育領域開展了規模空前的課程改革。此次課程改革借鑒了心理學的許多理論。作為當代具有影響力的思潮之一,建構主義心理學對新課改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文試圖對此做一個初步的探討。
一、建構主義心理學及其課程觀
(一)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內涵
20世紀80年代,西方興起了建構主義心理學。建構主義是心理學發展史中從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后的進一步發展,被視為“教育心理學的一場革命”。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為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后來在維果茨基(Vygotsky)、奧蘇貝爾(Ausube1)、布魯納(Bruner)等人的推動下,這一理論得到充分的發展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建構主義心理學理論流派紛呈,主要有:激進建構主義、社會性建構主義、社會文化認知的觀點、信息加工的建構主義、社會性建構論、控制論的觀點等。然而,這些理論有著共同的內涵。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是由人主動建構的,而不是被動接受的。與一般人們所認為的“外部輸入—— 內部生成”模式相反,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從外部輸入到人的心靈的,而是在人與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從人的心靈內部建立起來的。其次,知識并不是對現實的準確的、客觀的反映,它只是一種解釋或假設,會隨著人類認識的加深而不斷變遷或更新,而非問題的最終答案。在具體的問題中,人們還需要針對具體的情境對知識進行重加工和再創造。而且每個人都從自己特定的經驗背景出發來建構知識,給世界賦予意義,由于各人的經驗背景不同,建構出來的知識也必然不同。從這個意義上講,知識只是個人經驗的合理化,不可能以實體的形式獨立存在于具體個體之外。另外,知識的建構并不是任意的建構.人們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要受當時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并需要與他人進行合作協商,不斷調整和修正自己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世界。
(二)建構主義心理學的課程觀
建構主義心理學的課程觀是以其知識觀為指導思想的。
1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合作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建構主義者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性和情境性。所謂主動建構性是指學習的目的是要實現知識和意義的建構,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去探究和創造新知識;所謂社會性是指學生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與他人以及周圍環境的交流互動來豐富自己的認識,從而構建起自己獨有的知識體系;而情境性是指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去建構意義,獲得知識。因此,學校課程不僅要關注知識體系,更要突出知識獲得的過程,使學生在知識獲得的過程中學會創新,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夠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2.課程內容要選擇真實性任務。在建構主義者看來,學生的學習是累積陛的,因為一切新知識的建構都是建立在原有經驗背景的基礎上的。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建構,課程內容就不能與學生原有的經驗脫節,不能遠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情境,而應該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選擇真實性的任務,反映現實世界中的真實情景,體現課程內容的實用 陛、多樣性、趣味性和探究性。
3弱化學科界限。建構主義者重視問題情境的意義,認為對同一內容的學習要多次進行,并且保證每一次學習的問題情境都不同,而且教師要呈現給學生整體性任務,讓學生嘗試著去解決完整的問題。由于這樣的問題往往要涉及多方面的概念和理論,所以建構主義者要求弱化學科界限,主張學科間的交叉。
4.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觀。建構主義者認為,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能動的知識建構活動。在他們看來,學生并非直接地、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遞的知識,學生在進入課堂之前,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各種現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教師在傳授知識之前應該考慮到學生原有的經驗,以此為起點引導學生建構新知識。因而,在這里,教師不是知識的提供者,而是指導者和協助者,引導學生去組合、批判和澄清新舊知識之間的差異,幫助他們建立起自己的認知體系。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調整現有的教學資料,適當布置問題情境,制造學生在認知上的沖突,從而引起學生的反省和思考,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周圍環境之間要進行互動、協調,以不斷豐富和更正各自的認識,這也即我國傳統的“教學相長”思想。
5.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觀。建構主義者重視知識獲得的過程。他們認為,學習的過程比學習的結果更為重要。因而,評價應該立足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長變化,注重對學習態度、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的綜合考查而非學習成績;評價類型包括學生自我評價、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以及老師對學生的評價;評價方式要多元化,而不僅限于傳統的紙筆考試。
二、建構主義心理學對新課程改革的影響
建構主義心理學的課程觀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符合時代的要求,因而備受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受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影響,這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有充分體現。建構主義心理學對新課改中課程目標的變化、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結構的調整、課程實施的變革和評價體系的改革等發揮了重大作用。
(一)課程目標的變化。我國以往的教育極端地強調知識的系統性,知識目標至高無上,課本知識被奉為“寶典”,忽視了對學生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實踐能力等的培養。針對以往基礎教育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學會學習,并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建構主義者認為課本知識只是一種關于某種現象的解釋或假設,并非問題的最終答案,因而學生沒有必要對課本知識頂禮膜拜,而要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在具體的情境中靈活運用知識??梢姡抡n改在課程目標的制定上受到了建構主義的一些影響。
(二)課程內容的選擇。長期以來,在我國基礎教育領域中,教材的編寫力求體現內容的完整性、系統性、邏輯性,課程內容繁、難、偏、舊,遠離學生的生活世界,缺乏實用性和趣味性。新課程改革改變了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刪除了原有課程內容中偏深、偏難的部分,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社會的聯系,實現課程內容的現代化、生活化,這與建構主義課程觀強調的“課程內容要選擇真實性任務”相一致。
(三)課程結構的調整。我國以往的中小學課程,門類過多,而且強調學科本位,學科課程占主導地位,課程內容缺乏整合。但是,學生所生活的現實世界,是一個由各種現象組成的錯綜復雜的綜合體,而非以專門的學科形式出現,這就要求學生將來能夠綜合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相應地,學校課程就應該突破單一的學科知識體系,將各類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這也反映了建構主義主張的“讓學生嘗試解決整體性任務,弱化學科界限”的觀點。
(四)課程實施的變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學。在我國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權威占絕對主導地位,師生之間缺乏真誠的、平等的合作和交流,教學以教師灌輸和學生被動接受為主,這難免壓抑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當下,由于對創新教育的提倡和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關注,使教育工作者從建構主義心理學中去尋求啟示。建構主義的教學觀強調教師要尊重學生,主張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倡導合作學習。鑒于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要求“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課程評價的改革。我國以往的課程評價存在好多問題,主要表現在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忽視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評價指標單一,重知識點的掌握而忽視對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的綜合考查;評價方法單一,多采用紙筆考試。此次課改指出要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提倡發展性評價;倡導評價指標的多元化,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要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改變單純通過紙筆考試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采用多種評價手段如小組討論、研究論文等綜合考查學生在情感、態度、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與變化。這改變了以往“紙上論英雄”的局面,將評價貫穿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與建構主義所提倡的“重過程、輕結果”的評價觀符合。
建構主義的知識觀、教學觀、學習觀等理論中雖然不失過激的看法,但它給傳統的教育以有力的沖擊,也給我國的基礎教育新課改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提倡“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當代,建構主義理論無疑會對新一代人才的培養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2]李建乎.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新課程新創意[J].教育發展研究.2002.(3).
[3]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陳琦,張建偉.建構主義學習觀要義評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1).
[5]李方.課程與教學基本理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廖哲勛,田慧生.課程新論[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7]吳維寧.新課程學生學業評價的理論與實踐[J].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關鍵詞:體育教育專業;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7.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 號:1007-3612(2010)01-0080-05
The Building of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Cultivation Modelfor Train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FANG Ailian, CHEN Liang,CHEN Hong,QIN ZengBao
(Department of P.E,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273100, Zhejian g China)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 ma rket economy, the training of P.E. college majors is facing some problems, suchas inadequate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inflexible training model, which lead to t he deficiency of student’s ability. The paper proposes solutions by building th e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he idea includes creating and optimizingcurriculum structure system, founding teaching skill “practice field”, achievi ng the inosculate of “implicit learning” and “external learning”, exploitingmulti-intelligent by multi-channel and perfecting educational quality monitorin g and evaluating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proposes the steps of implementati on of this model.
Key words: training of P.E. majors;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cultiv ation model
教育部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的體育教育(師范)專業本科(四年制) 培養方案中明確指出了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適應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專業 基礎寬厚,具有現代教育觀念、良好的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以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能從事學校體育與健康的教學、訓練、競賽工作,并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工作、學校體 育管理工作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多能一專的體育教育專業復合型人才。
盡管在現行的培養目標下,我國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逐步呈現出課程結構優化,教 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現代化的特點。但在對10所高校的調查中發現,多數高校的體育教 育專業的人才培養依然存在著培養目標和模式數年不變,與社會需求脫節;培養方式呆板, 實踐環節薄弱,學生所學知識得不到“內化”等諸多問題。這些人才培養中的弊端加上體育 專業學生入學文化基礎較差等原因,導致不少體育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既不能滿足素質教育、 市場經濟對人才的要求,也造成與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脫節。有學者[7]對 體育教育 專業學生能力結構現狀進行調查并排序,發現專項運動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競賽組織與裁 判能力位于前三位,而知識運用能力、表達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等則排名 靠后,這反映出該專業學生在知識的獲得與運用,特別是與教師職業相關知識的獲得與運用 方面相對欠缺,尤其是教學能力欠缺。這些能力上的缺陷無疑將成為該專業畢業生快速步入 社會,謀求理想職業的絆腳石。對此,筆者試圖構建以“全程實踐教學”為基本形式的人才 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體系,一方面突出體育專業學生的自身優勢,另一方面對其能力上的劣 勢加以補償,以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體育教育人才。
1 構建體育教育專業“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現實意義
1.1 素質教育依然是21世紀教育的主旋律
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面對21世紀挑戰,全面實現教育自身現代化真正內涵的有效途 徑,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開發受教育者的特長和潛能,使之能夠更好掌握知識和獲 得技能,懂得如何思維,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創造性地進行工作,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 才[6]。由于體育專業學生入學時的文化成績普遍較低,文化基礎差;入學后又因 專業技能 訓練耗費大量時間和體力,影響文化課的學習;教學實踐中往往強調專業知識的教育,忽視 人文素質等綜合素質的提高;加上實踐教學環節時間短,所學知識得不到“內化”,結果是 相當數量的學生雖然具有較強的體育專項技能,但對包括自己民族傳統文化在內的人文社會 科學知識卻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在就業擇業時不同程度的表現出語言表達不暢、教態與教 法組織不良、自我學習能力較差等劣勢。這些不足,使該專業學生往往會給人一種“頭腦簡 單,四肢發達”的主觀偏見,不利于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
1.2 市場經濟要求學生更快的融入社會浪潮之中我國當前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而市場經濟的基本特點是社會分工的普遍化和商 品交易的市場化。在人才的使用上,市場經濟打破對口培養,對口分配的格局,人才競爭和 競爭上崗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的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就應真正 理解高等院校教育 “質量”的本質內涵。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對質量的界定是:“產品 、體系或過程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顧客和其它相關方面要求的能力。”體育教育專業的人才 教育培養活動應該是一種教育服務,人才培養的固有特性是滿足“顧客”和“相關方”的需 要,使顧客和提供服務的高等學校相互溝通,最終就產生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體育教育專業質 量標準,也產生了該專業的市場培養目標。面對市場經濟下日趨激烈的就業市場,用人單位 對本科畢業生需求冷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應屆畢業大學生普遍缺乏實踐經驗,角色轉 化慢,適應過程長。因此,人才培養必須以社會需求為目標,既要使學生掌握必備的體育教 育教學基本技能,又要增強其面對競爭和教師職業的自信心,不斷培養學生實現教學目標能 力所必需的知覺和信念。
1.3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渴望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的體育師資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任務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是 我國基礎教育為推進素質教育而實施的一次極其深刻的變革。在這次改革中,新的課程理念 、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學行為、新的課程評價觀念的出現,強烈沖擊著現有的體育教師教 育培養體系。首先,新的體育課程體系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構成了身體運動和健康 兩條主線,融合了包括體育、生理、心理、衛生健康等在內的多學科知識領域,因此,要求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的體育師資;其次,新課程要求不僅使學生 獲得體育與健康的知識與技能,還要形成現代社會所必須的合作與競爭意識,以及在不斷體 驗進步或成功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等一系列綜合能力;再次,新課程提出的積極地、因地制 宜地利用課程資源,體現課程彈性和地方特色的要求,也對體育教師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 的期望;最后,新課程改變了過去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 獲得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和形成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過程 ,并將人文教育融入課程之中。這樣,面對新課程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高等院校體育教育 專業人才培養又將如何改革,無疑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
綜上所述,社會需要“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的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然而,實踐 出真知,實踐長才干,創見、創立、創新來源于實踐,“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的現實意 義便在于此。
2 體育教育專業“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的理論模型及其構架依據
“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階段性實踐教學環節,而是一個系統的 、全方位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與實踐過程。它是將教育教學實踐貫穿于專業教育的全過程。 即: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將實踐內容落實到1-8個學期的每門課程,在不同學期的不同課程 教學中側重安排相應的實踐內容,并于第二課堂有機結合,形成“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 ,教學訓練與競賽強化相結合” 的“課內外一體化”的“全程實踐”教學體系,旨在多角 度、多層次、開放性、綜合性地培養學生的“教師基本素養”和“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 進學生的知識“內化”,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和行業適應能力 。
“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理論模型(圖1)。
就實踐教學形式而言:從分布在各課程內的微格教學實踐到教學基本功大賽的強化實踐 ,再到綜合性的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改變畢業前的一次性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為“全程性 實踐”。
就實踐教學內容而言:從課程單項實踐裁判考級實踐外出觀摩優質課體育基本功 、體育教師基本功考核教育見習以公共體育學生為對象的校內實習專業教育實習。集 “行為規范、課堂教學見習、實習,多項裁判工作實踐,教師基本功實踐,班主任工作實踐 ,社會體育工作實踐,社會調查實踐,人文素質檢驗”等內容為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從重 視課堂教學實踐到重視綜合的體育教師基本功、體育教師基本素養實踐,擴大了實踐教學環 節的內涵。
就實踐教學平臺而言:從以各課程為實踐平臺到以社區、鄉鎮、企業、校內公共體育課 、中小學等實踐基地為實踐平臺,拓展了實踐平臺的外延,增加了學生的實踐機會。
就實踐教學的時間而言:從每生課程內的3-15分鐘實踐到全堂課教學實踐,從原半學期 左右的實踐到一個學期的實踐,增加了實踐的時間。
實踐內容具體安排見下表1。
“智力生態環境”是人才成長的一個非常重要因素。愛因斯坦曾說過:科學技術的發展告訴 我 們,人類在獨立思考、創造思維方面的能力仍然是很弱的,當客觀世界和科學發展需要長時 間等待一個新思想產生的時候,通常需要在外部刺激下,使它實際產生。一個重大的突破要 有環境,新思想的產生也好,學術水平的突破也好,重大貢獻也好,不僅靠錢、人,還要營 造一個氛圍,一個環境,這個環境可以叫“外部刺激”,我們稱之為“智力生態環境”。
早在1937年 7月撰寫的《實踐論》論述了在實踐基礎上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闡 明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它指出,人們的認識運動,首先經歷由實踐到認識的 過程,即在實踐基礎上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一次能動的飛躍;經 過實踐得到的理性認識,還須再回到實踐中去,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能動的飛躍,是更重 要的飛躍。并深刻地指出,人類認識發展的全過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 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的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
現代教育的最大特點是立體化。所謂立體化就是教學要具有多角度、多層次、境界化、 整體化,并帶有開放性和較強的綜合性。
愛因斯坦關于“智力生態環境”的論述和的《實踐論》及現代教育的特點無不為 體育教育專業“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的構建提供了充足的理論依據。
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成長的“智力生態環境”的營造應該多角度,多層次,境界化,開放 型,綜合性,全程性。
學生只有“掌握了比較深厚寬廣的基礎知識,有了比較深入的實踐鍛煉,經過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改造制作功夫”,才能將知識“內化”成做人和做事 的基本心理品質,才能有敏銳的觀察、深刻的判斷、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勇敢的創造精神,才 能得到“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從而適應素質教育、市場經濟和新一輪基礎教育 課程改革對人才的要求。
3 體育教師教育“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的構建思路
3.1 創新與優化課程結構體系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和培養模式的實施,歸根到底要依賴于合理、完善的課程體系,同 時,課程的內容又對教學過程有著直接的制約作用。因此,構建和優化與“全程實踐教學” 培養模式相適應的課程體系無疑對該模式的實施具有先導作用。
第一,創新與實踐能力相關的課程內容。教育部于2002年頒布的《全國普通高校體育教 育本科專業課程方案》提出了“增大學校課程設置自由度”;“增加課程門類,力求課程形 式多樣化,課程設置合理化,課程結構彈性化,課程形態多元化”的課程改革思路,這為創 新“全程實踐教學”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體系提供了條件和依據。因此,本著“少而精、新 而實、薄而通”的原則,增加實踐性、應用性、小型化、專題性課程,在課程設置上突出文 理滲透,注重設置有利于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有利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有利于激發和形成 學生自信心為主的教學效能感培養的課程。
第二,優化實踐教學內容的課程順序。長期以來,體育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過分強調各 課程內容的完整性,缺乏相互間的滲透和銜接,缺少優化統籌,課程龐大瑣碎,教學效率低 下。一方面不同課程中往往涉及較多相似內容,另一方面某些課程間具有明顯的承上啟下特 點,如果各科任課教師只注重課程講授的縱向深入,忽視了課程與課程之間、專項與專項之 間的橫向聯系,無疑既浪費教學時間,又不利于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因此,優化實踐教學 內容的課程順序,必須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提煉出各學科課程中與實踐能力有關的課 程內容;二是,依據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規律以及學科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對提煉 的課程內容講授順序進行優化,使之相互照應、相互聯系、穿行,幫助學生將課程目標 不斷再現、鞏固、反饋,最終“內化”為教師技能。
3.2 全力為學生創建教學技能“實踐場”我國現行的教育方式、考試方式和學習方式導致了“惰性知識”的產生,學生在學校中 所學習的知識僅僅是為考試做準備,不能有效解決實際中的問題。而在無背景的情境下獲得 的知識經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備實踐作用的。對此,情境認知理論認為,人類的知識和互動不 能與這個世界分割開來,我們不能只看到情景或是環境,也不能只看到個人,真正起作用的 是人們和環境的相互協調,所以只把重點放在孤立的方面是破壞互動,是抹殺情境對認知和 行為的作用。由此而構建的情境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事實和規則的云集,而是一種動態 的建構與組織,同時還應該是人類協調一系列行為并適應動態變化發展環境的能力[3 ]。
依據“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和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后所主要從事職業的特點,筆者 認為應在該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努力構建教學技能的“實踐場”,即為了達到學習目標而設 置、創設的功能性學習情境或環境。同時,鑒于體育運動所普遍具有的室外性和團體性特點 ,在創設“實踐場”時,應同樣考慮“實踐共同體”的構建,這種實踐共同體并不意味著一 定要同時存在,而是由一個明確定義可以確認的小組共同參與,在確定的任務要求下,將學 生按照規格置于不同的團隊之中,加強彼此間的學習,共同分享實踐學習過程的樂趣,以便 增強學生的角色感和任務的真實感。因此,“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是對體育教育專業學 生畢業后快速角色融入的一種嘗試,這種嘗試不是一時的、短暫的,而是貫串于大學四年的 培養體系中。每個學期、每個階段都為不同程度的學生群體制定出適當的任務要求,鼓勵并 督促他們合作性的按時完成,使其在畢業時基本具備了協調自身行為組織體育教育、教學的 能力。
3.3 實現學生“內隱學習”與“外顯學習”的融合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對事物的感性認識到理論提高,再回到實踐中加以驗證的往復循環的 過程。由于體育學科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使得在運動技能教學的某些領域,如情景多變、緊 張應激、事物結構高度復雜、關鍵信息不明確等學習情景中,傳統課堂教學所具有的感知不 強的劣勢便表現出來,此時,內隱學習比外顯學習更具優勢。學生在尚未進行相關理論學習 時,無意識地獲得關于刺激情景的復雜感知,同時又無意識的將這些感知加以運用,可以對 日后進行的有目的的、受意識控制的外顯學習創造機會[4]。
在實踐課教學或參與社會體育工作中,有計劃地組織安排學生輪流帶操試教或分組準備 計劃與部署落實實施,培養學生策劃開展專業工作的基本意識和方法,并在工作中注意善于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通過具體的實踐再進行案例分析加 深印象,總結提高,組織學生進行教學技能實踐、講評分析,不失為加強內隱學習的有效途 徑。相關理論學習后,某些理論還處于獨立狀態,至少是獨立于學生的知識體系之外,這時 加強實踐便成為知識“內化”的有效手段。從理論與實踐的辯證關系來看,理論對實踐具有 指導作用,同時實踐又會反過來驗證理論的有效性,并提高對理論認識的“內化”。相對于 任何一種單一性的理論,實踐運用的方式多種多樣,這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并培養了學生的創 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4 多渠道開發學生多種智能美國哈佛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教授認為,人類至少存在七種以上的智 能: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空間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和自我 認識智能。每一種智能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都發揮著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 同等重要性。并且每一個人與生俱來都在某種程度上擁有這七種以上智力的潛能,環境和教 育對于能否使這些智力潛能得到開發有重要作用[5]?!岸嘣悄芾碚摗蓖瑫r認為 ,因為每 一個人的智力都有獨特的表現形式,每一種智力也具有多種表現形式,所以,我們很難找到 一個適用于任何人的統一評價標準來評價一個人的聰明和成功與否。教育和指導必須以智能 發展的軌跡為基本依據,以準確地了解學習者的智能狀態為先決條件,明確評價在教育中所 扮演的中心角色,從而制定出特定發展階段的培養策略,才能使學生真正獲利。而我們所傳 承的西方智商測試和傳統教育,只重視課堂學習,忽視社會實踐,單純依賴用紙筆的標準化 考試來區分學生智力的高低,考察學校教育效果,甚至預言他們的未來發展和貢獻是片面的 。這實際上是過分強調了語言智能和數學邏輯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樣為社會所需要的智能, 導致學生身上的許多重要潛能得不到確認和開發,造成他們中相當數量的人雖然考試成績很 好,而走上社會后卻不能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教育弊端,這實質是人才培養的極大浪費。
現代教育的最大特點是立體化,這種立體化要求教學具有多角度、多層次、境界化、整 體化,并帶有開放性和較強的綜合性。這種開放化、立體化的教育特點為有效開發學生各種 智能提供了環境保證。以此為指導思想,人才培養應以提高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基本目標 ,不但要“揚長”,還要“避短”。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的人才要求“一專多能”,“一?!?體現在過硬的專項技能和教育教學能力上,“多能”則要求發展各種適應現代人才需求的相 關素質。所以,“全程實踐教學”培養體系的構建,既應包括通過各項比賽所建立的專項和 教學的促進性評價,也應包括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所欠缺的各種邏輯、人際關系、自我認 識等智能下的文化素質,從而形成一個理論與實踐、課內與課外的多重培養體系。
3.5 完善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學生在學習時間和學習力量上的分配,常常與考試中將要出現的各種知識的題目和性質 成正比。檢測內容、評價標準往往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內容和標準,從而左右學生努力的方向 、學習的重點和學習力量的分配。如果評價的標準和檢測的內容能有效地反映學?;蚪虒W大 綱對學生的要求并體現特定學科有代表性的內容,那么,學生受考試內容和評價標準引導的 傾向便會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使學生在向這些標準的努力中,在對這些內容的掌握中,逐步 向特定學科教學的終極目標邁進。因此,完善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對與體育教師教育“ 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首先,將實踐能力培養作為課程 體系和學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除考試外,定期在各年級組織不同專項、教師技能 、文化素質的測試、比賽、沙龍;最后,在對各類評價做出科學判斷,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學 生和任課教師,使學生產生適當的焦慮并演化為努力的動因,使教師發現教學中的薄弱環節 ,根據獲得的信息修正、調整或改進教學工作。
4 體育教師教育“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的實施步驟
為了營造人才成長的智力生態環境,促使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將知識“內化”為做人和做 事的基本心理品質,且具備比較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判斷力、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勇敢的創 造精神,筆者制定了“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保障體系和實施步驟。
4.1 以人才培養計劃為保障,強化實踐教學地位1) 在人才培養計劃中將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中安排30學分,保證了各課程都包含25 %的實踐教學課時。2) 在各課程組充分研討、達成共識、確定本課程學生實踐技能培養 的基本內容之基礎上,擬定《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方案――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 力培養》作為各課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依據。并從培養時間的階段性和空間結構的層 次性兩個維度建立“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的評價體系。3) 將體育教育專業“全程實 踐教學”培養模式化為實實在在的教育教學行為。會同校教務處,形成體育院(系)與學校 教務處共管,體育院(系)技術和基礎部門及各課程組老師共抓,舉全院(系)、全校之力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2 課內外一體化,落實實踐教學任務
4.2.1 實踐教學融入課堂第1-4學期:實踐類課程內實習。例如,在課內學生自帶準備活動方面,由任課教師提 出課堂教學內容后,要求帶隊學生對該專項該堂課相關的技術動作進行系統分析,不但要認 真考慮相關肌肉運動特點和能量供應特點,還要“挖空心思”地設計與之相匹配的準備活動 內容,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改進,并最終實施。
第1-5學期:裁判工作實踐。一是利用術科教學組織課內教學比賽,讓學生輪流進行裁 判實習;二是利用校內每年舉辦的田徑運動會,籃、排、足球賽等各單項比賽,組織并指導 學生制定競賽規則、編排秩序冊及臨場執法;三是學校聯系本地、市體育局、教育局,派遣 學生組織執法各部門系統及中小學比賽;四是各運動項目裁判員考級實習輔導。
第5-6學期:《學校體育學》、《體育教學論》、《中學體育教材教法》等教學類課程 課內教學實踐。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把學生分組,將部分難度較淺的內容實行組間分配,根 據教學內容讓學生自己編寫準備教案,課前由任課教師審閱、修改,再由學生實施講解,教 師課后簡單小結并給予評分,計入考評。
4.2.2 走出學校,步入教育實際第5學期:外出觀模優質課。要求學生到中小學觀摩優秀教師教學,讓學生熟悉中學教 材、教學大綱,熟悉體育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如備課、上課、布置作業、課外輔導、學生 成績的檢查與評定;了解中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并與體育教師一起進行體育教學、訓 練等。
第6學期:教育見習。
第7學期:教育實習。利用本學期一半以上的時間到教育實習基地進行教育實習,實習 內容是全面地、獨立地承擔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
第7、8學期:畢業論文習作。
4.2.3 強化各類技能考核第3學期:體育各運動項目基本功大賽和文化基礎知識大賽(英語、計算機、三筆字等)。
第7學期:面對全校公體學生進行兩周試教,組織體育教育教學基本功大賽。包括:教 師著裝、精神面貌、教態、隊列、口令、口哨、基本徒手操、廣播體操、課堂常規等。
每年在院(系)內組織各種形式的文娛比賽(包括辯論賽、演講賽、迎新、新年晚會、 卡拉OK比賽等);學院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文體表演,鼓勵學生創建各種俱樂部(如 輪滑、健美操、跆拳道等),并將其列入評獎、評優及入黨參考條件。
5 結 論
1) 雖然在現行的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下,我國體育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逐步呈現 出課程結構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現代化的特點,但卻存在實踐教學不足,培養 方式呆板等諸多缺陷,導致學生綜合能力的畸重畸輕。面對素質教育、知識經濟、市場經濟 的諸多挑戰,創新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迫在眉睫。
2) “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階段性實踐教學環節,而是一個系統的、 全方位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與實踐過程。旨在多角度、多層次、開放性、綜合性地培養學生 的“教師基本素養”和“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進學生的知識“內化”,全面提高學生的 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和行業適應能力。
3) 以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為基礎,認為體育教師教育“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的構建思 路包括:創新與優化課程結構體系;全力為學生創建教學技能“實踐場”;實現學生“內隱 學習”與“外顯學習”的融合;多渠道開發學生多種智能;完善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等 五個方面。
4) 體育院(系)可以依據學校的辦學實際狀況,在學校和學院(系)各部門的共同支持下 ,構建貫串大學本科4年的體育教育專業“全程實踐教學”培養模式,并從政策依據、實施 步驟、評價體系、實施保障等方面加以落實。以全面發展學生素質和適應社會人才需求為基 本出發點,將學生不同素質的培養分階段、按步驟、循序漸進地實施在各個學期、各個階段 中。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國家教育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M].國發[2007]14號文件.200 7,5,18.
[2] 黃漢升,季克異.我國普通高校本科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 體育科技,2003,39(11):1-6.
[3] JEAN LAVE, ETIENNS WENGER.Situlted Lc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 pation[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98-100.
[4] REBER, A.S.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J].Journal of VerbalLearning&Verbal Behavior, 1997, 77:317-327.
[5] [美]加德納.王成全譯.多元智能與學的策略[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
[6] 陳磊,等.素質教育新論[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1.
[7] 陳興勝,方世峰.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應對社會需求策略的調查研究[J].武漢體 育學院學報,2006,40(4):104-106.
[8] 胡建國,黃彩虹,陽藝武.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社會適應性研究[J].武漢體育學 院學報,2007,41(10):68-71.
[9] 于振峰,王晨宇,胡法信,等.21世紀初期中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J]. 體育學刊,2006,13(3):67-69.
[10] 劉久成.知識經濟與大學生素質論綱[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 7.
[11] 粟麗.知識經濟時代高校體育專業課程結構的設置及教學體系的創新[J].上海體育 學院學報,2003,27(5):109-113.
[12] 蔣心萍.體育新課程實施背景下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J].體育與科學,2005,26( 1):60-63.
[13] 黃雙成.高師體育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探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 (7):96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