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6 16:22:4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過度包裝的應對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綠色包裝設計中的成本理念原則
成本是設計的關鍵,綠色包裝設計首先要考慮的也是成本問題,需要在設計過程中進行成本預算,最大限度降低包裝成本,使包裝成本達到最小化,同時也使其擁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因此,企業要想生產出物美價廉的綠色包裝產品,就需要擁有較強的成本意識,能夠在設計中合理地利用一切資源。這樣即能夠給人們的消費活動提供更大的便利,還能促進包裝業的發展,同時也使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2綠色包裝設計中的材料理念原則
對于綠色包裝設計理念而言,材料綠色是其核心內容。材料綠色化是指包裝材料污染低、耗能少、易加工,尤其注意食品包裝材料,除了要做到干凈衛生,還要無毒、無害、無輻射性,要采用可再生、易降解的材料,還要做到包裝材料處理綠色化,可以在包裝表面用文字或圖像向人們傳達包裝材料處理綠色化的信息。
3綠色包裝設計中的結構理念原則
在綠色包裝設計理念中,一定要避免過度包裝,結構簡單化是關鍵。由于材料浪費現象普遍存在于包裝印刷成品的切版工藝中,這就需要設計師對包裝結構做出適當的調整,要盡量使包裝的展開圖呈方形,從而減少邊角余料以及剩余材料的浪費現象。
二、包裝設計中綠色設計理念的應用
1要選擇綠色的包裝材料
最理想的綠色包裝材料是“無包裝化”,例如,水果和蔬菜最好采用無包裝化原則,即有助于保持蔬菜和水果的新鮮度和營養含量,又能做到零浪費和零污染。而在包裝設計中的綠色包裝材料常用以下五種。第一,紙質包裝。紙是最常用到的綠色包裝材料,它最符合綠色包裝設計理念,由于紙的重量輕,能夠實現成本最小化。紙是由天然植物纖維,所以無毒無味,還有透氣性好的特點,而且容易腐爛不會污染環境,具有循環再造功能。第二,木質包裝。木材常作為包裝材料,但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普通的木材質包裝存在了很大的局限性。但由于竹子的成材周期短,成材率高且易于成型,成為取代木材的最佳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包裝設計之中。第三,玻璃包裝。玻璃具有可循環利用、可再生的特點,可用于化妝品、飲料、洗衣粉等可循環的產品中。第四,可食用包裝??墒秤眯偷陌b材料是食品最常用的綠色包裝材料。同時隨著綠色設計理論的推廣,柔性版印刷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能夠滿足可食用的要求,無毒無味而且不存在金屬元素。第五,可降解塑料包裝??山到馑芰习b可以轉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即滿足包裝的功能和特性,又符合綠色包裝理念,使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綠色包裝造型結構設計
綠色包裝造型結構設計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在滿足保護性、方便性和生產合理性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做到設計簡單化。綠色包裝造型結構設計簡單化主要體現為:商品包裝空間占用率最低和包裝材料使用量最少,例如,藥品包裝的產品膠囊、點滴瓶,都可改為運用可降解塑料進行塑封包裝,簡單方便、耗材少,而且無污染。第二,綠色包裝造型結構設計要在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的同時體現人文關懷。為了符合消費者的審美觀,設計者需要在設計方面融入美感,以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另外包裝設計要體現人文關懷,這樣可以促進其可持續發展,例如,某品牌的防漏調味壺,不僅使用環保材料而且對于壺嘴做了特殊處理,能夠保持壺身清潔,避免浪費,其壺身外壁呈磨砂質感,既不滑手還能防止刮花,深受消費者青睞。包裝設計的人文關懷還體現在能讓人產生聯想方面,例如,兒童保濕霜的包裝多會設計成蘑菇或動物等形狀,小朋友看到后就會愛不釋手。
3綠色包裝的裝潢設計
包裝裝潢設計是指依據商品的特征,考慮到企業和消費者的需求,對包裝的外觀運用美學藝術,利用文字、色彩和圖形使其外表變得更具審美價值,從而具有促銷功能。綠色的包裝裝潢設計可以在描述產品用途的基礎上維系企業的形象,從而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因此設計者需要充分利用綠色的內涵以及綠色環保標志,還要考慮到消費者的審美觀,使包裝不僅能讓消費者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還能讓消費者感到舒服。綠色包裝的裝潢設計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圖形設計綠色化。
圖形作為一種視覺傳達語言,首先,要具備信息傳達準確性的特點,在設計方面要求設計者根據商品的成分、功能等特性,可以與地方或民族文化特色相結合,使圖形能夠含蓄準確地將商品信息傳遞給消費者;其次,圖形設計還要鮮明有特點,突出主題,以簡單生動的圖形表達意義。圖形設計綠色化的實現還需要考慮到布局設計和諧性,以及恰當的引用綠色環保標志方面。綠色環保標志包括中國環境標志、可以重復使用標志、可回收再生標志等,設計者需要考慮商品的實際情況引入綠色環保標志,不能為了促進商品的銷售而濫用標志。
第二,色彩設計“綠色”化。
研究表明對于同一類型、同一價位的商品,女人和小孩會選擇色彩鮮艷、包裝精美的商品作為購買對象。色彩是商品包裝傳遞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是包裝的靈魂,能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調動消費者的想象力,使消費者產生購買欲望,是產品形象的代表,也是企業宣傳的手段。色彩設計不以吸引消費者為目的,設計者在設計時要多使用暖色系,給消費者輕松、舒適的感覺,要做到用較少的色彩,合理地運用色彩對比關系,使包裝達到最好的視覺效果,既醒目又不花哨。例如,某可樂的包裝,紅色的背景給人一種喜慶的美感,白色的英文字母在紅色背景襯托下顯得大而醒目,包裝色彩簡單、大方讓人感覺舒服。
第三,文字設計綠色化。
包裝上的文字設計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文字是商標;另一部分文字是對商品的用途、用量、成分以及使用方法等特征的說明。文字設計主要是對文字的字體、形狀、大小以及所要表達的含義等方面進行設計。設計方法包括裝飾性設計、形象化設計和意象化設計。文字設計綠色化就是通過對文字的設計使消費者能直觀地了解包裝內的商品,文字要做到簡單明了、大小適中,設計師在進行文字設計時,還要注意遵循與整體包裝的設計和諧統一原則,給消費者的整體感覺是簡單、準確。例如,某品牌餅干的包裝,左上角是商標字體小而有特色,左邊品牌的字體大而清晰,讓人一目了然,右上角的文字是描述餅干的口味,方便消費者的選擇,右邊豎著的大字“送25%”不僅字大而且達到一定的促銷效果,雖然圖片平面不大而且字也不少,但通過設計師對字體以及位置的處理,給人的第一感覺是清晰明了,達到了很好的促銷效果,并且字體顏色鮮明且整體效果和諧,富有視覺美,是很成功的綠色包裝設計。再如,某品牌大米的外包裝,不僅色彩給人感覺很舒服而且字體大小位置安排合理,突出主題,采用的是塑料包裝,底色以白為主,下半部分是圖片,圖片色彩以冷色調為主,中間大字寫出大米的名字,下面稍小一點兒的字是“長、粒、稻、香、米”,字與字之間都用豎線隔開,突出了米的特點,這款包裝設計無論從顏色、字體,還是從圖形、結構方面都是完美的綠色包裝設計作品。
三、中國綠色包裝設計的現狀
1在綠色包裝上的投資不足
中國對環保事業逐漸重視,但支持力度不夠,在綠色包裝上的投資較低,對于已經廢棄的包裝也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使產業結構陷入失調狀態,嚴重影響了包裝工業的發展。
2綠色包裝材料供應不足
由于中國紙袋工業還不夠發達,塑料購物袋的使用仍然廣泛,后期處理負擔大。在中國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綠色包裝,例如,使用棕子葉、竹筒來包棕子,這些產品材料雖然天然、易于回收再生,但是其本身易于攜帶病菌,在對外貿易中受到了國外的抑制。生產可降解塑料的技術還處于研發階段,雖然已經取得初步成果,但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大量投入市場。
3包裝廢品回收技術落后
中國包裝廢品回收技術普遍存在資源再利用率低、包裝回收率差、浪費現象嚴重等缺點。據統計,中國玻璃瓶回收率為20%左右,紙包裝回收率為20.4%,塑料包裝廢棄物的回收率僅達到10%左右。
四、中國綠色包裝設計的發展對策
1需要政府給予政策和資金方面的支持
為了促進綠色包裝產業的健康發展,國家應給予一定的支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規;在行業科研項目的研發工作上加大投資比例,或者通過設立專項基金等方法給予資金方面的支持。
2對綠色產品的開發要持積極的態度
企業應該從綠色設計、綠色生產以及綠色包裝這三個方面入手,積極開發綠色產品。首先,要積極投入綠色包裝的生產,通過不斷加強人才的培養工作,來加快技術的創新,盡可能快的研制新的綠色材料和工藝;其次,要著重于開發綠色材料的多樣化,雖然暫時還不能利用其它材料來代替塑料,但可以通過實施減量化等手段減少塑料的使用,以保護人類的生態環境;最后,還要盡力挖掘傳統包裝材料中的“綠色材料”,例如,以豆渣為原料用于包裝果蔬產品的可食用性包裝等。
3加強個人的環保意識
國家應該加強對個人環保意識的培養,倡導個人在塑料制品的使用方面實施減量化,可以通過提高塑料制品價格等途徑來達到減量化的目的,使個人能夠自愿地選擇綠色的包裝產品,從而促進企業的綠色生產,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市場環境。另外還要加強人們對廢棄物品的認識,學會對廢棄物品進行分類,培養廢棄物品回收再利用的自覺意識,主動將可回收的廢棄物品扔進回收箱。
五、結語
論文摘要:發達國家在參與國際貿易的過程中,不斷實施環境掠奪,主要表現為污染產業與危險廢棄物的跨境轉移及其不平等貿易下的隱性資源掠奪等。發達國家的環境掠奪,直接危害了人類、動植物的生命與健康安全,增加了發展中國家污染防治的成本,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生態資源與能源物質的過度開發,也影響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立足于我國的現實,應該從六個方面應對國際貿易中的環境掠奪。
隨著國際貿易規模的擴大和各國經濟的發展,日益擴大的非持續性生產和貿易逐漸超出了自然環境的承受能力,全球環境日益惡化,溫室效應的加劇、臭氧層的破壞、熱帶雨林的減少等,已經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甚至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與此同時,國際社會與環境有關的貿易爭端也越來越多,不僅影響了國際貿易的正常發展,也不利于全球環境保護。人類不得不對經濟的發展前景及傳統的貿易模式進行深刻反思,貿易和環境的協調問題,尤其是國際貿易對環境的影響正日益得到國際社會、各國政府的關注,成為國際政治、經濟領域的焦點問題之一。
環境掠奪是指出于一時的或某集團的利益,采取不適當的措施,開發攫取環境資源而導致資源的浪費、流失、破壞、枯竭的行為。由于不公平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影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環境條件、發展水平及政策法規等諸多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發達國家為了自身利益,不顧國際準則,在國際貿易中轉移環境污染和生態危機,嚴重影響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安全。在此情況下,國際貿易對環境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負面影響,制造環境風險和環境負擔的發達國家享受著較多的環境利益,而處于弱勢的發展中國家承擔了環境風險和環境負擔。因此,筆者認為,發達國家有意以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為代價來改善他們本國的環境,這一現象就是環境掠奪。
一 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實施環境掠奪的方式
(一)通過國際經濟合作、投資等途徑轉移污染產業
污染產業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直接或問接產生大量污染物以致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的產業。發達國家經濟實力雄厚,對環境質量要求高,制定了嚴格的環境標準和法規,而發展中國家環境控制標準低、污染支出成本低、環境法規松散。為了逃避本國嚴格的環保法規,發達國家的企業通過國際經濟合作、國際投資或跨國公司經營的途徑,將一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比如化學、能源、橡膠、塑料、制藥、皮革、紡織、印染、石油化工、電鍍、造紙、金屬冶煉等夕陽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不僅直接掠奪發展中國家的土地、勞動力、自然資源,而且使發展中國家成為其“污染避難所”。例如,石棉屬于較強的致癌物質,在歐美屬于控制使用的產品,美國的MONBIL公司和歐洲最大的石棉制造公司等就到印度合資、投資辦廠,并將產品出口到東南亞。日本為了避免承擔環境成本,將60%以上的高污染產業轉移到東南亞地區和拉丁美洲。2006年外商投資企業資產占我國全行業資產比重最高的l0個行業基本上都是棉印染、毛染整、絲印染、制革、毛皮鞣制等制造業,且一半以上為污染密集型或輕度污染產業。截止到2007年8月15日,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建設的“我國水污染數據中心”網站了全國各級環保局公布的違規企業“黑名單”,出現在污染企業名單上的跨國公司共有90家,涉及食品、電子、化工、機械制造等諸多行業,這些跨國公司絕大多數來自日本、美國和歐洲各國。
(二)通過出口貿易轉移危險廢棄物
為規避高昂的廢棄物處理費用或者出于成本對競爭力影響的考慮,發達國家一些部門和企業將生活垃圾、工業廢渣以及放射性核廢料等廢棄物直接或假借正常貨物的名義輸出到發展中國家。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報告,發達國家每年正以5000萬噸的規模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危險廢棄物。
我國是危險廢棄物轉移的重要目標國,廢棄物入境數量巨大,增勢迅猛。十年來全世界每年制造的有毒塑料垃圾中的70%最終都通過非法渠道進人了我國。其中美國每年將近60%的電子垃圾出口到我國。2006年英國向我國出口了20多萬噸用于再循環的塑料垃圾、200萬噸廢紙和紙板、大量廢舊鋼鐵和電子產品。
(三)通過不平等貿易隱蔽性掠奪環境資源
目前發達國家的貿易結構側重于工業和服務業,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結構側重于農業和初級產品,主要出口木材、礦物、農產品等初級產品及以初級產品為原料的紡織品。這種生產與貿易的格局,意味著發展中國家以其國內資源的高強度開發甚至掠奪性開發來取得自由貿易的收益,其生態價值沒有納入生產成本。而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環境資源,以低于實際資源價值的市場價格向發展中國家進口初級產品,而后又將由初級產品加工成的制成品高價出口到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以資源加工獲取高額利潤,最大限度利用發展中國家的環境資源。
二 國際貿易中存在環境掠奪的原因
(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導致國際貿易中存在環境掠奪的根本原因。發展中國家有著發展經濟的迫切需要,其政府在經濟發展上的壓力往往大于在環境和生態問題上的壓力。為了獲得發展經濟急需的資金、技術、物資和設備,許多發展中國家盲目追求外資規模和速度,放寬對外國投資設立企業的審查標準,允許高污染行業在本國設立,這給發達國家實施環境掠奪提供了機會。
(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環境標準的差異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環境標準的差異直接造成環境成本和垃圾處理費用的差異,這是國際貿易中存在環境掠奪的內在動力。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日益融合,生產要素的跨國界流動日益頻繁,市場規律決定了國際資本的流向總是由高成本域向低成本域流動。發達國家憑借其貿易大國的地位和先進技術的優勢,制定了苛刻的環境標準,直接提高了污染產業、廢棄物在發達國家境內的處理成本。而發展中國家制定的環境標準較低,給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轉移污染提供了操作空間和機會。為了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發達國家將本國禁止或淘汰的行業、生產設備出口到發展中國家,不僅避免了高額環保費用的支出,還能從國際貿易中獲取利潤。
(三)發展中國家有關環保的法律不完善
發展中國家環保法律的不完善也是導致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實施環境掠奪的重要原因。有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環保法律的制定和執行往往屈從于經濟發展的需要,一方面對輸人的廢棄物、污染產品和設備并沒有嚴格禁止,甚至還對外資設立污染行業持鼓勵態度;另一方面,允許企業以申請排污許可證的零成本方式取得排污權,使得環境被廉價甚至無償使用。
(四)缺乏有效的國際經濟協調機制
從國際層面看,目前涉及環境保護的國際法及規則主要有《內羅比宣言》、《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保護臭氧層的國際公約》、(21世紀議程》、《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公約》(簡稱《巴塞爾公約》)、wr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等。這些國際法規及規則都只是原則性的規定,沒有具體的執行標準,又缺乏有效的制裁手段。例如《巴塞爾公約》,該公約沒有從根本上禁止對危險廢物的國際貿易,規定在一定限制條件下,國家可以從事此類危險廢物的貿易。從公約的措詞來看,這些限制條件的規定是不明確的,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公約認為在進口國需要有關廢物作為再循環或回收工業的原材料的條件下,危險廢物的國際貿易是允許的。但公約沒有規定如何對這類貿易進行控制,尤其是對進口國的環境造成損害時,該由誰來承擔責任。很多環境保護的國際法及規則沒有明確規定非法輸出者及輸出國的法律責任,特別是沒有涉及以直接投資方式將污染密集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責任問題,對由于轉移污染密集產業、產品、技術造成對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進行補償問題也沒有作出規定。這就造成了國際貿易中嚴重的污染轉移問題缺乏有效的國際經濟協調機制。
三 環境掠奪帶來的危害
(一)直接危害了人類、動植物的生命與健康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并沒有將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污染問題擺在應有的位置,也不愿意在防治污染的技術和設施方面投資。污染產業在生產過程中,很少考慮工人的身體健康,沒有配套的環境保護措施和勞動保護設施,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脅或者受到影響。據廣東對特區的調查,有配套防護設施的項目僅占28.4%,惡性中毒事故屢有發生,這種做法極大的損害了職工和居民的健康。污染產業排放的大量污染物,特別是化學污染物,直接危害了人類、動植物的生命與健康安全。例如沈陽市某合資企業引進了早被投資國遺棄的工藝,即用液態汞生產日光燈,導致車間空氣汞濃度嚴重超標,嚴重損害了生產工人的身體健康。發達國家出口的危險廢物,如廢舊船舶、汽車、電器、電纜等工業垃圾,其堆放、拆解、處置都會嚴重污染當地的水質、大氣、耕地。有毒有害的廢棄物得不到及時很好的處理而大量被簡單、露天堆放或者掩埋于地下,使其生態環境和公眾健康受到直接或潛在的危害。
(二)增加了發展中國家污染防治的成本
發展中國家在對危險廢棄物的儲存、處理的過程中,所需費用很大,營運成本較高,需大量的資本、技術和管理資源來建立合理的污染防治和處理系統。由于資金、技術上都存在著嚴重的不足,不得不購買高度復雜的處置技術,增加了發展中國家污染防治的成本。
(三)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生態資源與能源物質的過度開發
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的出口是以對本國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為代價的。比如,日本的許多大跨國公司在東南亞國家設立子公司,從事當地木材砍伐和加工業務,結果使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嚴重惡化,經常發生山體滑坡、水土流失等嚴重的自然生態問題。我國發菜和山野菜的無節制地盲目開采和出口,不僅造成局部地區的自然資源驟減,而且導致產區土地的沙漠化和嚴重沙化,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我國鐘乳石的過渡開采和出口,嚴重破壞了桂林的旅游資源,造成了景觀的破壞和水土流失。
(四)影響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進程
當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不適度地擴大資源性產品貿易量而引起環境破壞時,其連帶反應將會影響全球環境的惡化。全球性環境問題具有很強的傳遞性,其影響危及到整個地球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安全,關系著整個地球和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四 我國的應對措施
(一)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環保交流與合作
環保交流與合作將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內容,也將是目前WTO多邊貿易談判的斗爭焦點。雖然生態環境關系著所有人類的命運,但在環境保護方面,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導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環境意識、環保法規與政策、措施和標準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這些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有著不同的利益和要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單獨的經濟實力都較弱,更需要發展中國家之間加強合作。為此,我國應與發展中國家保持密切聯系,加強團結,相互支持,以集體的力量進行斗爭,努力尋求作為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應有的差別待遇,共同應對發達國家制定的不合理條款,使國際規則的制定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階段,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合理要求。
(二)積極參與環境領域的國際活動和談判
我國應積極參與有關國際環境保護組織和貿易組織的活動和談判,了解世界環境保護發展的新動態及可能對我國對外貿易帶來的潛在影響,促成有關環境保護國際公約內容的進一步充實,尤其要表明立場,將轉移污染產品和污染產業的跨境轉移行為納入環境保護國際公約的調整范圍,使其真正能夠有效地控制污染的跨國轉移。
(三)盡快制定并完善國內的環境貿易法規
我國控制國際污染轉移的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控制外國污染轉移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國家環保局和商務部《關于加強外商投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通知》等。但對于有毒物質的進出口、對進口貨物包裝的環境要求、對轉基因產品的進出口,我國尚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在禁止進口嚴重污染環境的固體廢物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方面,也只是通過制定有關產品的名錄來實施,規定過于籠統,可操作性不強。因此應盡快修訂環保法律,從體制上彌補管理中的缺陷。
(四)推行污染者付費制度
污染者付費(PolutersP時Pirnciple,PPP)原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福利經濟學觀點(Pigou),它表明物品和服務的理想價格應該反映全部社會成本,包括與污染、資源開采和其它形式的環境退化相關的環境成本?!拔廴菊吒顿M”是環境成本內在化的途徑。
(五)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外貿增長方式
低價出口原材料、高價進口工業制成品的傳統貿易模式,在利益的驅動下必然導致自然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導致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的隨意排放,導致消費過程中包裝物和其他廢物的隨意丟棄,造成環境惡化與生態失衡。我國外貿應在保持穩定增長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外貿增長方式,穩定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物耗的產品出口。鼓勵進口先進技術設備和國內短缺資源,禁止嚴重污染環境的產品包括危險廢物、國外淘汰的嚴重污染環境的技術和設備的進口。
我們先來看看服裝企業的這些痛處:
一、批發之痛
批發市場是中國服裝產業發展最大的樞紐,以廣州白馬、東莞虎門富民、武漢漢正街、沈陽五愛、江蘇常熟招商城等為代表的服裝批發市場在中國的服裝業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四通八達的龐大的網絡覆蓋能力拉動了服裝企業的快速發展。但隨著消費市場的逐漸成熟,品牌服飾必將成為市場的主導。批發也終究會成為一種屬于過去式的銷售方式。因為批發過程根本無法建立品牌形象,只能依靠低廉的價格優勢來取勝,已經不符合主流的市場環境了。隨著市場的發展,現在國內很多大的服裝批發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漸減弱。
批發經營已經使企業的利潤越來越薄,現在很多服裝企業賣出一件成衣只能賺到兩三塊錢,極低的利潤率使得企業發展后勁不足。
批發商竄貨也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問題,因為批發市場輻射面確實太廣,經常會產生一些交錯竄貨的情況,引發各類市場矛盾。
眾多做批發的服裝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還是鋪貨欠款,大量的貨品通過賒銷的方式鋪到了各個批發商手上,造成較大的資金壓力。反過來這些欠款又成了批發商和廠家談判索要條件的籌碼,導致廠家常常陷入被動,很多廠家幾乎是被批發商牽著鼻子走。想轉型做品牌吧,又擔心貨款收不回來。
中山小欖鎮是中國最大的內褲生產基地,內褲生產已經在小欖成就了一個巨大的產業群。但因為歷史的原因,中山生產內褲的企業如今普遍面臨發展瓶頸,一盒三條裝的普通內褲的利潤已經由最初的兩三元降到了如今的2毛錢。內褲企業都是通過批發市場起家而發展壯大的,從企業誕生發展到今天,很多廠家市面上都鋪出去了上千萬的貨品。
在一次企業咨詢中,筆者見過義烏一個大批發商和中山一著名內褲生產企業的合同,有幾個條款如下:
1 廠方鋪底貨物200萬給商進行銷售,且每年鋪底額以20%增加。
2 華東六省一市都屬于該商的經營范圍。
3 商享有50%的產品退貨率。
從這些條件來看,可以說廠家完全是處于被動的局面,很容易被商牽著鼻子走,因為事關六省一市的市場和200萬的鋪貨額,商如果不按規則辦事情,廠家也只能無可奈何了。這樣下去,廠家的發展動力在哪里?
二、從批發到品牌的轉型之痛
批發商一般只管一手收錢一手發貨,企業根本不是很清楚產品具體賣到全國什么地方了。隨著品牌意識的覺醒,一些走批發路線的服裝企業為尋求長遠發展,都在努力淡出批發市場,以圖實現由批發向品牌經營轉型,但轉型之路總是充滿了艱辛和痛苦。
轉型就意味著要對原有渠道進行調整。調整主要是兩種方式:一種是引導原有批發客戶、經銷商轉變觀念和經營方式來做品牌。另外一種就是撤換愿有客戶,重新組建渠道。
在撤換客戶時候往往又很容易引來眾多矛盾的碰撞;而讓一些經銷商轉變經營觀念的難度又非常的大,很多客戶做品牌沒多久,又回到批發陣營去了。
在這轉型過程中,還有太多市場歷史問題需要解決,要收回鋪出去的貨款,要規范價格體系,要回收一些積壓在經銷商手中的過時產品,要承擔違反合約的責任……,這一切,客戶都不一定愿意配合。而且,一般在轉型時期,企業市場銷售一般都會出現比較大的震蕩,短期內市場都會出現萎縮。
現在很多品牌都還有這種現象,一方面品牌已經進駐商場開設專賣店,另一方面又能在批發市場上到處找到產品,與批發市場仍然存在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影響品牌整體形象建設。
筆者去年到杭州的環北服裝批發市場,發現那里仍能買到諸如衫衫、洛茲、培羅蒙、開開等牌子的服裝產品,而這些牌子,都已經做品牌做專柜開專賣店已久矣。 遭遇轉型困惑的企業并不在少數,轉型之路,曲折而漫長。
三、客戶群體素質偏低之痛
服裝也從業門檻非常低,只要手上有資金,找個店面就可以開業,所以很多有創業做老板想法而又缺乏文化、技術背景的人都會選擇經營服裝。服裝經銷商隊伍確實是良莠不齊,很多商、經銷商一年到頭不清楚自己的庫存有多少,有的品牌產品價格卻被經銷商隨意打折賣得很低,企業的品牌戰略很難通過渠道得到有效的貫徹實施。
某品牌企業幾年來一直花大價錢聘請當紅明星做形象代言人,一次去檢查商庫存時候,卻發現商的倉庫里還堆放著前年的大量宣傳畫冊、明星海報等。原來商根本沒把公司的這些宣傳品發放給下面的經銷商,很多資源就這樣白白浪費了。
企業要發展就必須要對商、經銷商進行思路、理念等全方面的引導,進行系統的提升培訓。而服裝行業經銷商普遍缺乏忠誠度,經常你在他身上下了一番大功夫,他卻經不住誘惑又去做別的品牌去了,留下企業痛心疾首。
四、終端之痛
1、商場之痛
進商場開設專柜是許多做品牌的服裝企業的首選渠道,商場(特別是大城市的商場)輻射面廣,購物環境優越,容易樹立品牌的良好形象,而且商場主體消費者消費能力比較強,能承受起品牌產品的價位。
但現在經營商場的各項費用和促銷活動等讓眾多服企叫苦不迭,紛紛大叫沒錢可賺了。商場的促銷活動往往很多,經常會開展諸如折扣和買贈等活動,直接導致產品經營的利潤率下降。而眾多的公關費、進場費、店慶費等又不斷盤剝著本已不多的利潤。一般好點的商場都有保底經營,稍稍經營不善,就有虧本的危險。
比如杭州人都愛去商場買東西,以杭州銀泰、杭州百貨大樓等為代表的杭州各大商場,經常會舉辦有買300送120甚至送180元的大幅度促銷活動,商場的人氣是旺了,卻令廠家利潤大打折扣。
2、專賣店之痛
專賣店是品牌服裝企業的主要營銷終端,但時下服裝專賣店的生存能力比較讓人擔憂。單一品牌的服裝在市場競爭中越來越缺乏優勢。商業的過度發展令如今的服裝專賣店遍地都是,競爭超常熱烈。而同質化十分嚴重的現象又使得眾多品牌專賣店很難突圍而出。而且,專賣店還面臨著來自商場專柜的強有力的挑戰。
很多由經銷商加盟的專賣店由于品牌意識淡薄,經常會追求利潤而經營一些其它雜牌的相關產品,或者不對品牌價格進行認真維護,隨意打折銷售,這又無疑影響了專賣店的品牌終端形象力。
賣皮鞋的奧康就是看到了單店單品經營的危機,所以才大張旗鼓進行渠道改革,實行單店多品的終端營銷模式,如今已經取得了不菲的業績,成為行業佳話。
隨著市場的發展,預計在未來的服裝業,多品牌終端也終究會在競爭中取代專賣店而成為市場主角。
3、直營與加盟并存的管理之痛
直營與加盟并存經常導致各種矛盾的滋生,特別是商場大幅度促銷對加盟商的打擊是巨大的,很容易引發加盟商眾多的不滿,而且,很容易導致整個體系價格的紊亂。
自營店在經營上還有著一些獨到的優勢,比如裝修更精美,在產品品種上也能充裕而齊全,新品上市能最快到位,而這些都是加盟店所不能比擬的。所以加盟店在與公司自營店的競爭中常常處于劣勢,往往容易導致其采取一些非正常競爭手段來增加銷量,也容易導致其對經營品牌失去信心,難以建立忠誠度。
五、渠道商造假之痛
這類事情通常發生在一些比較著名的品牌上,因為服裝產品很容易模仿,一些大的服裝商為了謀求更高的利益,就不惜自行生產假冒的名牌產品,貼上名牌商標然后高價出售。遇上質量不過關的,又引起很多糾紛,影響品牌聲譽。
據說從前武漢漢正街就曾有一些服裝造假大戶,同時他們也是大的批發商,本身著很多國內外品牌,他們也有自己的工廠或OEM伙伴。因為服裝產品容易模仿且難以防偽,為了謀求暴利,他們往往會盯準一些暢銷款式,然后將自己仿造的產品改換商標和包裝,假冒成品牌產品,然后通過依靠該品牌所建立起來的渠道網絡,將仿造品源源不斷地流向全國各地。
毫無疑問,這些痛楚在制約著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痛定思痛,有痛了該如何止痛?如何來規范服裝產品的銷售渠道,增強渠道的銷售力?
1、進行科學的渠道規劃設計
你的品牌是如何定位的,請根據品牌定位來給你的渠道進行定位。你的渠道將以批發為主導,還是以專賣店為主導,還是以商場專柜為主導?在渠道網點上不要盲目追求數量,健康的渠道比大而虛的渠道往往更有銷售力。有的企業盲目的追求終端數量,而又缺乏對終端的有效管理,很多終端店由于經營不善而出現擾亂市場的現象,得不償失。
如果你正處在轉型中,你更要充分考慮好可能出現的渠道沖擊,做好各種應對措施。
2、加強渠道診斷
經常為你的渠道進行把脈,及時發現各類問題并作出處理。很多企業還缺乏對終端的有效管理措施。有條件的話可以引入外腦,請一次咨詢策劃公司進行定期診斷。
渠道弊病對市場的打擊常常是巨大的,容易帶來惡性循環,甚至會帶來致命的后果,及時診斷發現,可以有效預防,有效治療。
3、加強渠道治理和處罰力度
治理渠道必須有堅決的手段,對違反制度的渠道商不能有姑息縱容,否則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
比如說對產品進行條碼管理或者特殊處理,可以有助于防止竄貨。對于產品的價格進行全國統一零售價,約定最低折扣銷售范圍,對違反公司價格政策的客戶堅決給予懲罰,可以逐漸讓渠道價格體系變得規范。
現在很多服裝企業征收保證金或者加盟費,筆者覺得這是好事情,有利于服裝產業健康的發展。對上和加盟商收取經營保證金,可以有效防止竄貨和保障價格體系。而收取一定的加盟費,則有利于廠家提高服務質量,增加市場管理方面的投入。
4、品牌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