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6 10:21: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審計基本特征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02年1月7日,中國證監會和原國家經貿委共同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規定,上市公司董事會可以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設立審計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從此,在發達國家已經實施了近60年的審計委員會制度開始被正式引入到我國的上市公司中。
1審計委員會的基本特征
審計委員會是董事會下屬的專門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國,最初設立的目的是為外部審計提供支持,提高財務信息的質量。我國引入審計委員會的目的是希望在注冊會計師與管理當局之間設立一個緩沖裝置,以減少兩者發生利害沖突或利益共謀,以“獨立外部人”身份參與公司決策,以實現對公司實際控制人(管理層或大股東)的有效監督,并且在注冊會計師與企業管理當局在會計政策的選用和做出的會計估計發生沖突時,能夠運用其專業能力支持外部注冊會計師。目前關于審計委員會特征的研究主要是其獨立性、專業性和活躍性。
獨立性是審計委員會的本質特征。審計委員會要代表全體股東的利益對企業的整個財務報告過程進行監督,這就要求審計委員會應該站在一個客觀、公正的立場上,敢于對公司存在的各種可能會影響財務信息質量的行為和弊端提出挑戰。
專業性是審計委員會能夠執行其職能的技術標準要求。審計委員會成員只有具有相關會計方面的知識才能更加有效的監督企業財務報表的生成和在企業管理層與外部會計師發生沖突時,站在一個更加客觀、公正的角度來保證企業會計保所披露的信息更加合法公允,滿足外部投資者的要求。
活躍性是審計委員會履行其職能的外在衡量標準。審計委員會是否履行其職責,很難用一個具體的數量標準來衡量的,只有其成員自己知道有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學術界一般用審計委員會的開會次數來衡量其活躍性。
2審計委員會在我國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設立審計委員會的初衷是好的,但遺憾的是,證監會對審計委員會的設立只是一個建議,并沒有強制要求進行,換句話說我國的審計委員會制度是沒有法律保障的,更沒有一個強制性的關于審計委員會的報告制度。2002年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公司為313家,占當年上市公司總數的26.3%;2003年新增202家,增幅為64.5%,占當年上市公司總數的41.10%;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公布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公司有633家,比2003年增加了118家,增幅為22.91%,占當年上市公司總數的47.09%,但整體比例仍然不高,并且前期很多上市公司建立審計委員是為了信息傳遞效應,為了表明其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為了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目前該制度在我國的應用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2.1審計委員會獨立性的欠缺
《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規定:審計委員會委員應當全部由獨立董事組成,并且除作為董事會成員和審計委員會成員外,不得從公司中接受任何咨詢、顧問費或者其他酬金,也不得為公司或者其子公司的關聯人士。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也規定審計委員會中獨立董事應占多數并擔任召集人。根據郭均英(2007)對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的設立以及其中的獨立董事人數研究表明深市只有25.64%,滬市只有35.48%的上市公司設立有審計委員會,而且這些公司的審計委員會中至少有一名獨立董事是會計專業人士。這些公司中獨立董事人數占審計委員會全部成員半數以上的是:深市3.93%,滬市7.26%。另外,深市21.35%,滬市27.82%的公司即使設立有審計委員會,也沒有任何人數說明。這里的“半數”的含義是指審計委員會全部成員中,獨立董事占2名以上。結果表明,我國上市公司中只有三成的公司設立有審計委員會,但是在這些設立審計委員會的公司中絕大部分公司對其中是否有獨立董事成員不作任何披露,也就是我國上市公司中絕大部分公司的審計委員會機構形同虛設,根本沒有起到其實質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國的獨立董事通常由大股東、董事會推薦產生,且大都領取一定數額的津貼,個別公司發給獨立董事的津貼還相當高,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獨立董事依附于大股東,獨立性不強,不敢發表與大股東及內部董事不同的獨立意見,未能擔負起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責任,從而弱化了審計委員會的獨立性。
2.2對審計委員會成員專業性規定比較模糊
審計委員會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改善注冊會計師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審計關系。審計委員會中至少應有一名獨立董事是會計專業人士,可更好地與注冊會計師交流協調,為注冊會計師順利開展工作營造一個有利的環境。但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準則沒有對審計委員會的專業性下一個嚴格的定義,只是要求具有相關的財務知識。目前我國有很多財務理論界的學者在上市公司中擔任獨立董事,但其是否具有實務操作能力我們不得而知。面對經濟業務的日新月異以及復雜程度的不斷加深,專業知識也需要不斷更新。即使目前能夠勝任,將來也未必能夠勝任。所以對審計委員會成員資格的規定不應該是一個靜態的指標,而應該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更新的過程。
3對解決審計委員會存在的問題的建議
3.1加強審計委員會相關法律法規方面的支持
要使審計委員會成為一個有效的組織,必須使審計委員會成為公司中的強硬派。強硬的基礎在于法律,因此應呼吁決策者加快考慮對審計委員會的立法工作,在下一輪《公司法》的修訂中明確審計委員會的職能,強化審計委員會的權利,為審計委員會行使職能提供法律的保障和必要的制約,使我國的審計委員會真的能像AICPA的POB的報告“董事會、管理當局與審計人員——保護股東利益的聯盟”中所強調的那樣,加強審計委員會與注冊會計師的互動,增強公司治理的效果,真的能夠以超然獨立的第三方處理關于注冊會計師變更事項,減輕公司管理層對審計人員施加的壓力,提高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
3.2明確界定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專業性以及活躍性的要求
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第五十二條規定,審計委員會成員全部由董事組成,其中獨立董事應占多數并擔任召集人,并至少有一名是會計專業人士。會計專業人士如何定義,以前有相關會計的教育背景,但沒有從事會計方面的工作,是否認為為會計人士?會計專業人士是理論界人士還是實務界人士?會計專業人士能否是非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的開會次數?《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均沒有明確界定。在我國上市公司自治能力較差的情況下,這種實質要件的缺乏可能使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的設立和運作缺乏指導,會使審計委員會的設立淪為上市公司樹立良好公司治理形象的工具。因此,我國證券監管機構首先要完善對審計委員會獨立性、專業性與活躍性的制度規定。
我國上市公司在設立審計委員會時,應盡可能聘請獨立于公司的董事;審計委員會成員中應有各行業的專家,尤其是財務專家及公司管理方面的專家;聘請的董事應是勤勉、盡職盡責的。
參考文獻
[1]謝德仁.獨立董事是裝飾品嗎:從報酬委員會和審計委員會來看[J].審計研究,2004,(6).
[2]謝德仁.獨立董事:問題之一部分[J].會計研究,2005,(2).
內容摘要:在評價科技型企業經濟效益的實踐中,通過對科技型企業技術經濟活動分析,逐步認識到,科技型企業技術經濟的效益形態,具有科技型企業所特有的科技人才價值和企業存在價值的雙重特征。為此,對如何評價科技型企業經濟效益以及可能出現的誤區,提出了幾點粗淺的不成熟的看法,供審計人員在對科技型企業技術經濟效益評價時參考。
關鍵詞:科技型企業技術經濟效益雙重特征客觀評價誤區
科技型企業是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產物,是現代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科技型企業的產品主要是科技人員所創造的智力成果,而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工業產品。因此,與工業產品生產型企業相比,有其獨特的企業產品形態和技術經濟形態。具體地說,科技型企業不僅具有廣義的企業經濟價值,而且具有科技型企業所特有科技人才價值。簡言之,科技型企業技術經濟的效益形態,具有科技型企業所特有的科技人才價值和企業存在價值的雙重特征。這一效益形態的雙重特征,對科技型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提出了新的課題。為此,談幾點粗淺認識。
一、科技型企業經濟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員所創造的智力成果及其貨幣化價值
作為技術經濟實體的科技型企業,其產品的載體是科技人員所從事的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技術開發、技術轉讓等科研項目(以下簡稱“四技”項目)和承攬的一些技術工程服務項目等,核心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學科建設和技術研發。其目的是通過發展企業自身所特有的科技生產力和不斷提升技術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以實現科技型企業的人才價值和企業價值??陀^評價科技型企業的經濟效益,至少必須把握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一)客觀評價科技型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把握科技型企業技術經濟活動形態及其運作機制
以某科技公司技術經濟活動形態及其運作機制為例。該科技公司通過設立“專業技術研究中心”,并構建以專業研究所和科研項目(課題)為技術經濟活動載體的技術經濟運行機制,使科研項目(課題)所蘊涵的科技應用價值及其利益關系等核心要素,設置在企業管理的基礎位置上,以績效掛鉤的利益分配關系為紐帶,最大限度地釋放和創造科技型企業基礎生產力的能量,使專業技術研究機構始終處在能夠自我發展的最佳狀態,并通過創新學科和科研項目(課題)的技術成果,去創造技術經濟效益和科技型企業的社會存在價值。
考察科技型企業這一經濟活動形態,就不難看出,科技型企業中的專業研究中心,相當于工業產品生產企業的一個“車間”;合格的學科帶頭人(或專家)就可能創造一個高科技的品牌產品,其產品形態就是這個專家或由他領導全體科技人員所共同創造的智力成果。能夠向當今社會展示的價值,就是智力成果被貨幣化了的價值量。這是科技產品社會認可價值的基本特征,也是科技型企業生產力的基本特征。蘊涵在科技型企業基本特征中的經濟效益,也就具有貨幣化的人才價值和企業存在價值的雙重特征。
(二)評價科技型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把握科技型企業技術經濟效益所特有的科技人才價值和企業存在價值的雙重特征。
上述分析,使我們看到了科技型的科技人才價值和企業價值的并存關系。評價科技型企業的經濟效益,應當首先從科技型企業經濟效益這一雙重特征(即人才價值和企業價值)入手,即要既考察人才凝聚能力(即企業特定的科技人才貨幣化價值對科技人員的激勵能力)和人力資源儲備能力(即為企業未來儲備的人力資源預計創造貨幣化價值的能力)所表現的貨幣價值量;又要考察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對投資者的貢獻能力。這應當成為科技型企業、企業員工和企業投資人所共同追求的效益評價目標。
就近期情況看,人才凝聚能力與人力資源儲備能力,仍然是科技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矛盾。在穩定前者的同時,應通過對科技型企業發展前景和技術經濟狀況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積極探求合理的企業、員工與投資人利益共享的目標和效益評價體系,應當成為科技型企業的經濟效益審計評價重點關注的問題。否則,經濟效益審計評價將有可能步入誤區。
二、客觀分析科技型企業經濟效益的雙重特征,是把握經濟效益審計評價尺度的切入點
科技型企業是現代企業形態中的特殊形態,沒有現成的經濟效益評價體系可供借鑒。必須在把握其經濟效益特征的前提下,尋求經濟效益審計評價尺度的切入點,至少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分析科技型企業“科技人才價值”貨幣化特征,是評價科技型企業經濟效益的基本切入點。
考察科技型企業轉制后走向成功的“秘訣”,就在于科技型企業徹底打破了原來的科研事業單位“平均主義”工資制度和利益分配方式,真正實現了“科技人才價值”貨幣化。并依此調整企業、專業技術研究部門、科研項目組及廣大員工的利益關系,走出一條通過解放科技生產力發展科技生產力和最大限度地釋放科技生產力能量的新路子,從而凝聚了一支學科和專業基本配套的科技人才隊伍,最大限度地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激活了廣大科技人員的創造性思維和科技人員開拓技術市場的潛力。
據某科技公司的一組統計數字表明,統計年度內,技術專家年收入為一般管理人員年收入的7至8倍;專業技術人員年收入為一般管理人員年收入的2至3倍,在工效掛鉤的激勵機制推動下,當年的技術經濟創收總量較往年增長了50%。并在此后三年創造了連續遞增50%的技術經濟創收業績。
就單純的科研創收財務總價值而言,另一組統計數字則表明,由于體制的轉換和生產關系的變革,所列舉的科技公司3年所創造的技術經濟總量,等于改制前15年所創造的技術經濟總量的1.75倍;經營利潤則為前15年的近3倍。
科技型企業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走出了一條具有科技經營特色的可持續發展新路子,關鍵在于激活和釋放科技生產力,從而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而科技人才價值難以貨幣化,正是多少年來科學技術生產力績效倒掛又長期得不到解決的難題??萍夹推髽I通過變革企業生產關系,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解決了這一難題。這一現象也充分證明了關于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客觀真理性和時代實踐性。
(二)把握廣義的企業財務評價指標和科技型企業特有的技術經濟內涵指標,是評價科技型企業的經濟效益的主線。
這里提出的廣義的企業財務評價指標,就是指企業財務報告的各類評價指標。也是一般意義上的評價指標。比如說,銷售收入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利潤率以及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經濟評價指標。
這里提出的技術經濟內涵指標,就是指對科技型企業進行效益評價應當所特有的技術經濟指標。從科技型企業經濟活動的基本形態分析,至少需要建立以下幾大類指標:
第一類,人力資源儲備指標。即依據企業技術經濟發展規劃與目標所確定的年度人力資源儲備的增長和調整指標。其資源結構與人員分布及其預計產生的貨幣化價值指標,如某一類專業技術人力資源預計給企業直接創造或能影響團隊創造的貨幣化價值量;
第二類,以技術市場為導向的學科建設指標。即科技型企業依據自身的技術市場領域設置的專業技術研究中心、這些專業技術研究中心又依據各自的專業技術特點、進行具有某一技術領域的方向性的技術研究與開發、而應當實現的科研成果項目數和預計產生的貨幣化價值量;
第三類,技術儲備指標。即通過對未來技術市場進行長遠規劃或階段性的計劃投入、或年度計劃完成的技術創新項目前期研究經費投入的貨幣化價值量;
第四類,技術平臺建設指標。即支持科技型企業技術經濟發展規劃與目標實現所必須的成套的儀器設備和實驗手段的貨幣化投入量;
由此形成具有科技型企業特點的持續、遞進的指標評價體系。
列舉某科技公司初始的年度經營業績指標評價體系如下:
科技公司年度經營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科目比重指標內容比重考評結果
年度經營業績40%技術合同總額40%
承擔主業技術項目30%
員工收入增加30%
財務指標30%主營業務收入30%
現金流量30%
利潤10%
凈資產收益率10%
資產保值增值保值額10%
增值率10%
持續發展能力30%、獲獎成果、專利30%
年度科研經費自投入30%
培訓經費投入20%
人力資源儲備、結構優化20%
不難看出,上述指標體系雖帶有科技公司起始時的年度經營業績指標評價體系形態,但已具有明顯的科技型企業的業績指標評價的特征,即:所表明的技術經濟效益特點可描述為:力求企業、科技人員及廣大員工、投資者(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各方利益和價值綜合性提高。
所表明的利益分配關系可描述為:激勵“多盈”的利益驅動機制,使科技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技術經濟充滿活力。
其揭示的重要內涵可描述為:追求科技生產力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科技人員及廣大員工、投資者利益最大化,并依此實現企業的社會存在價值和愿景目標。
而原來的科研事業單位的技術經濟基本特點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即“事業收入-事業支出≥0”;其利益分配關系為:計劃經濟體制下缺乏足以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創造力的“平均主義”。
上述兩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計劃經濟體制下科研事業單位的經濟關系和利益分配關系,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制度的經濟關系和利益分配關系不僅差別之大,而且具有本質的不同。這為客觀評價科技型企業的經濟效益提供了經濟學的理性思維。同時,也為把握科技型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評價尺度找到了切入點。
三、當前,在科技型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評價過程中容易出現的誤區及其對策提出
誤區之一:綜上所述,科技型企業經濟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員所創造的智力成果的貨幣化價值。因而人力資源成本在科研項目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而具有“四技”服務特征的科技型企業,在科技體制轉換的過程中,一般都進入了集團型企業,成了集團型企業的成員單位。如果用企業集團中工業產品生產型成員企業的單一的平均人力資源成本指標,來評價科技型企業人力資源成本指標,就意味著將科技人才的“貨幣化價值”量與一般產業人員的薪酬價值量相提并論,并依此得出評價結論,容易步入“平均主義”的誤區。
為此提出:科技型企業與企業集團中工業產品成員企業的單一的人力資源成本,無橫向的直接可比性。
誤區之二:科技人員往往以地區同類層次薪酬與消費水平為參照系。要定位科技人員和員工的人才貨幣化價值,從科技型企業以往流失人才的教訓看,應以能夠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留得住人才”為前提,防止偏離地區性薪酬與消費的參照水平,單純以科技人才貨幣化價值某一增長因素去評價科技人員的薪酬水平,容易步入“薪酬孰高”的誤區。
為此提出:應以企業所處的地域經濟區的中、高層次人才的薪酬水平為參照系。
誤區之三:科技形企業本身就是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產物,也是新生的企業形態。特別是在利益分配關系的處理方面,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鑒。因此,容易步入用傳統單一的財務報告指標評價科技型企業經濟效益的誤區。
操作控制型管控模式的基本特征
1.傾向于集權。集團母公司追求整個集團的經營行為的統一和整體協調成長,要求下屬企業完全服從集團母公司統一管理,并且保持步調一致。
2.母子公司聯系紐帶除了資本、戰略、管理等外,還有技術、渠道、品牌資源等。
3.直接目標。追求母子公司產品和市場的發展,集團經營資源的共享,經營業績最優化等。
4.戰略管理的全過程性。集團母公司負責母子公司戰略管理的全過程,從戰略規劃制定到實施幾乎什么都管。
5.職能管理的全面性。母公司不但負責子公司的戰略管理,而且還負責子公司的營銷、生產、技術、人力資源、新業務開發、財務、審計、風險控制等業務活動和管理活動。
6.管理職能的深入性。為了保證戰略實施和目標的完成,集團母公司對各子公司的各種職能管理非常深入,甚至介入子公司的日常經營運作活動。
操作控制型管控模式的基本條件
1.股權高比例性。
為了保證集團母公司的決策在下屬企業能夠得到貫徹執行,集團母公司需要對下屬企業的董事會和經營班子進行強有力的控制,因此集團母公司從法律意義上需要能夠絕對控股子公司,甚至全資控股子公司。
2.子公司業務高度相關性并且整個集團業務范圍較窄。
集團母公司要管理好子公司的業務活動,需要其真正懂子公司的業務,而如果子公司的業務類別差別很大,且業務范圍比較廣泛,那么集團母公司的管理能力客觀上存在管理寬度問題,很難真正精通所有的業務,從而導致外行管理內行的不良局面。
3.集團母公司管理機構和人員的龐大性。
為了保證集團母公司能夠正確決策并能應付解決各種問題,需要人員保證,因此會導致集團母公司的人員和部門很多,規模會很龐大。如GE公司在1984年以前采用的就是這種管控模式,導致集團母公司職能人員多達2 000多人,直到杰克·韋爾奇任CEO后才轉變為戰略管理模式,大大減少了集團母公司職能人員。
4.集團母公司的業務管理高水平性。
即使子公司的業務類別差別不大,但各個子公司都有自己個性化特點,因此集團母公司想要管理好各子公司,需要有高水平業務的管理人員和管理能力等。
操作控制型管控模式的基本特征相關文章:
1.財務控制型模式的特點和優點
2.怎么管理好一個公司
3.企業管理策劃書范文
一、審計理論基礎的概念界定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理論作為一種系統化了的理性認識,是人們由實踐概括出來的關于界和知識的有系統的結論。由此,我們是否可以認為,審計實踐活動就等同于審計理論基礎呢?審計理論基礎與審計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審計基礎理論之間又存在一種怎樣的關系呢?筆者認為,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尤其是對某一事物的概念的界定,通過與其相關事物的比較,在差異中尋找本質的區別,就更能體現該事物質的規定性。
1.審計理論基礎與審計實踐。根據辯證唯物主義
認識論,我們可得出,審計實踐活動是審計理論的基礎和來源,正是審計實踐的不斷豐富推動著審計理論的不斷發展。然而,理論的形成并不是實踐的簡單堆砌,而更需要一種理性的思維去引導實踐,并發現和提煉實踐中存在著的有的東西,只有完成了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理論才得以最終形成。因此,審計理論基礎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思想,它體現了審計的本質,并不斷地引導和推動審計實踐活動的發展,促成審計理論的形成,從而為整個審計理論體系的構建提供了一個支撐點。
2.審計理論基礎與審計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審計理論結構,即審計理論系統內各組成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是一個按一定邏輯關系組成的有機整體。其邏輯起點應是構成這一有機整體的最基礎的部分,是理論思維的初始點,起著統馭全局的作用。加拿大審計學家安德森于1977年提出的審計目標起點論認為:任何領域的研究都要確定其研究的界限和目標,審計理論結構研究應以審計目標為邏輯起點,由其層層演繹出整個體系,其他審計要素都應圍繞審計目標而展開。由此可知,審計理論基礎與審計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是兩個根本不同的概念。如果將審計理論體系比喻為一座建筑物,那么其基礎部分就是審計理論基礎。
3.審計理論基礎與審計基礎理論。審計基礎理論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獨立審計活動、具有普遍指導性的審計理論(如審計本質、審計職能等)。審計基礎理論與審計理論是根據理性化程度對審計理論的一種劃分,二者構成了完整的審計理論體系。因此,審計理論基礎是理論體系的根基和起點,而審計基礎理論則是審計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是支撐與被支撐的關系。如果把審計理論基礎比作是建筑物深埋于地下的部分,它支撐著整座建筑物,審計基礎理論則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由梁、柱等構成的建筑物的基本框架。
綜上所述,審計理論基礎是在一定的時空中,支撐著審計理論形成并不斷發展的根基與起點,是其他學科向審計理論轉化的“關節點”。
二、審計理論基礎的基本特征
由定義出發,審計理論基礎的基本特征如下:
1.交叉性。作為其他學科向審計理論轉化的“關節點”,審計理論基礎本身就是諸多相關學科相互滲透的結果。在相關學科理論中,與審計存在本質相關性的部分構成審計理論基礎,而該基礎或其中一部分又同時構成其他相近學科的理論基礎。可見,同一學科理論中可能包含著幾個不同分支學科的理論基礎,而某一學科的理論基礎又是多個相關學科相互滲透的結果,審計理論基礎就具有明顯的交叉性特征。
2.抽象性。審計理論基礎并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它屬于一種意識,是人們辨別審計實踐,并從中提煉出某些規律性的一種思維凝結。同時,審計理論基礎的抽象性特征并不能否定其客觀存在性。
3.獨立性。審汁理論基礎雖然支撐著審計理論體系,但它并不像審計基礎理論那樣屬于審計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它雖然是審計理論的根基和起點,但并不等同于審計理論結構體系的邏輯起點。審計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審計理論基礎,但作為理論支撐,審計理論基礎在整個審計理論體系中處于相對獨立的位置,其發展并不受制于審計理論的現狀。
4.動態性。隨著的變遷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審計理論基礎也在不斷地發展。每一個新學科的誕生,都豐富了這個“關節點”的。審計理論基礎的動態性特征,決定了審計理論處于不斷地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審計理論基礎的發展為審計理論提供了充分的營養,并成為其發展的動力。
三、審計理論基礎的具體內容
根據與審計理論的相關性程度,可以從內涵和外延兩個角度對審計理論基礎的內容進行界定。根據對審計初始性理論起點的考察與,審計理論基礎的內涵有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基礎。審計本質是決定審計區別于其他客觀事物的根本同性,也正因為如此,羅伯特·莫茨和侯賽因·夏拉夫在其《審計理論結構》中,在考察哲學性探索本質的基礎上探討審計本質。而作為應社會需求出現的一種管理活動,審計最基本的職能就是監督。因此,從審計職能抽象出來的審計本質蘊涵了深刻的監督思想。監督思想最深的根源來自于哲學中關于人性的認識?!靶员緪骸闭撜J為由于人的內在動力不足以使其自覺地履行義務、遵守規則,因此主張通過法制等外力來約束人的行為,而監督恰是一種有效的對人進行約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監控制度正是基于對人性惡的認識,才得到了今天的發展。此外,哲學作為反映事物普遍發展規律的,其對各學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論指導意義,也為審計理論提供了辨證的、唯物的思維。
2.管基礎。在學科的劃分上,學本身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而審計學又是從會計學中分立出來的一門學科,因此審計學也同于管理學科,管理學的某些思想和理論理應構成審計理論的基礎。尤其是管理心理學的出現,它集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以及人類學等學科為一體,在現今的管理中得到越來越多的認識和應用。而管理審計學科的誕生及制度基礎審計理論的提出,無不體現了管理學對審計理論發展的深遠。
3.法學基礎。法學對審計理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審計范圍和審計責任等基礎理論的構建上。正如邁克爾·查菲爾德所說:“審計的范圍和審計人員的責任通過法庭對一系列劃時代事件的判決而得到了明確?!贝送?,各國《公司法》、《證券法》等也對審計理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法學作為審計理論基礎的內涵,為建立協調審計主體、委托人與被審計單位三者關系的審計理論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4.經濟學基礎。作為,門古老的科學,經濟學在經歷了幾次劃時代的變革之后、其理論體系日臻完善,不僅使本學科得到了迅速發展,還為審計理論的構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經濟學中理論的提出,為我們認識審計本質及審計職能開辟了新的思路。根據經濟學中的“理性人”假設,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標的不一致:導致了行為上的偏差。委托人為了使人朝著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監督則是能夠降低成本、維系關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監督也體現了審計最根本的思想,成為審計最基本的職能。另外,產權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等,都極大豐富了審計理論基礎的內容,為審計理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學基礎。審計學最初包含在會計學之中,后從會計學中分立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正是這種血緣關系,使審計與會計互相滲透,會計學必然成為審計理論基礎的內涵。查賬(即會計檢查)這一傳統審計概念沿用至今,它仍是中外審計概念中的主干部分。雖然隨著的,審計的內容、范圍、等在不斷變化,審計的概念也在逐漸豐富,但時至今日審計仍是以會計資料為主要對象。而會計資料是在會計學理論指導下生成的,因此,審計理論框架的構建離不開會計學理論的指導。
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加強對新時期審計風險的研究并找出相應防范措施。成為審計理論和審計工作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審計風險的涵義
目前對“審計風險”的定義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與會計師事務所存在著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如徐政旦、胡春元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完整的審計風險概念,應從廣義上解釋,即不僅包括審計過程的缺隙導致審計結果與實際不相符而產生損失或責任的風險,而且包括營業失敗可能導致公司無力償債,或倒閉所可能對審計人員或審計組織產生傷害的營業風險?!绷硗庖环N意見認為審計風險是審計人員針對會計報表發表錯誤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如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在審計教材中將“審計風險”定義為:“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審計人員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睂徲嬶L險由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組成。
二、審計風險的基本特征
審計風險具有客觀性、普遍性、潛在性、偶然性和可控性的基本特征。
現代審計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樣審計的方法,而樣本的特性與總體的特性或多或少有一點誤差。因此,不論是統計抽樣還是判斷抽樣,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誤差,風險總是存在于審計活動過程中。
審計風險通過最后的審計結論與預期的偏差表現出來,這種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審計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導致風險因素的產生。因此,有什么樣的審計活動,就有與之相適應的審計風險。
三、審計風險的成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經濟生活的日益規范化,審計風險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明確地擺到了審計組織和審計人員的面前。
(一)審計風險形成的客觀原因
1.不斷變化的法律環境?,F代社會的經濟生活必須接受法律調整,審計活動是社會經濟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特別是現代民間審計所處的市場經濟,在沒有法律的情況下不可能有效地交換。因為市場制度與法律制度是互補的,市場不能沒有法律,但法律不可能規范經濟活動的每一個角落。哪里出了紕漏,哪里才有法律,法律總是滯后于紕漏的,譬如安然事件后的薩班斯法案。
2.審計對象的復雜性和審計內容的廣泛性。審計范圍是一個漸大過程,在傳統的審計范圍之外,社會公眾要求審計人員揭示出所有重大的差錯和舞弊,并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作出評價,對企業在財務方面是否健康做出報告。有關這方面的信息不確定性很大,信息的風險很高,審計人員做出正確的審計結論難度增加,風險在所難免,美國多起案例的判斷也說明這一點。
公司為了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謀生存圖發展,所進行的交易也日趨復雜化。業務數量的增多。會計核算中出現記錄不當的可能性亦隨之增加,而且這種不當很容易被大量的其他信息所掩蓋,在抽樣審計中不被發現的可能性相當大。顯然,這些方面的發展,要比傳統會計更具挑戰性,更容易發生爭議,也為審計帶來了更多困難。審計結論與實際情況發生偏差的可能性就更高。
3.被審計單位外部和內部的經營背景。經濟環境、被審單位經濟活動的特點、內部控制制度的強度、技術發展趨勢、管理人員的素質和品質等因素都會對企業的經營風險產生影響。從而影響審計風險,這也是審計風險模型中首先要考慮固有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現代審計首先要對企業內外環境全盤評估的理由。被審計單位內外環境對審計風險的影響,可以從審計費用充分表現出來,西方審計職業界確定審計成本時,都考慮了審計風險,特別是固有風險和經營風險。
(二)審計風險形成的主觀原因
1.審計人員經驗和能力的有限性。審計能力的相對性,使審計難以達到社會的全部期望。因此,審計滿足社會需求不是絕對的,審計能力與社會公眾的需求之間總存在一個“期望差”。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頒布的獨立審計準則也強調審計報告僅是一種意見。這些就是對審計能力有限性的一個認識,表明了審計人員對審計結論承擔一定的風險。
2.審計人員工作責任心和職業關注狀況。審計人員的責任心和職業關注對審計的結論相當重要。審計人員的工作責任心,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精神,具有扎實的會計、審計、法律知識和審計基本技能,具有敏銳的分析能力和準確的判斷能力。但是,由于種種因素,審計人員并不是全部能夠達到上述要求,這也不可避免地會限制審計工作的開展,影響審計質量。
3.現代審計方法自身存在著缺陷?,F代審計方法強調審計成本和審計風險的均衡,所采用的審計程序以允許存在一定審計風險為必要前提,并且抽樣審計方法和分析性復核方法的應用貫穿于整個審計過程中。因而審查的結果必然帶有一定的誤差。為了維持應有的實際收益,審計職業界就必須追求審計效率和效果的平衡,即在保持各項具體審計活動必要效果的同時,努力追求最高的審計效率。于是,把審計的力量重點放在各個重要組成項目上。放棄一些審計人員認為不必要的審計程序。雖然抽樣理論已研究很深,但具體應用到審計中來,審計人員還是沒有十分把握所抽取的樣本就能代表整體,主觀的結論與客觀的事實之間的偏離總是存在的。
四、風險基礎審計在我國的應用及完善
結合我國審計實踐的狀況,應用風險基礎審計應著重從以下方面進行調整與完善。
1.充分重視對被審計單位情況的了解,擴展審計證據范圍。風險基礎審計的應用,要求將了解被審計單位情況看做是減少審計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了解,形成對被審計單位固有風險的評價。這種評價從企業整體講包括它的環境風險、經營風險、管理風險、財務風險,這些風險的評估,是確定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確定發生重大錯報可能的領域與方向的重要依據。了解的結果及相應的風險評估,應該形成審計工作底稿,是審計證據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此類證據的可靠性,注冊會計師應該以書面形式將對被審計單位的理解與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進行溝通。
2.有效利用內控評價結果,合理選擇測試性質、時間與范圍?!镀髽I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等共20項配套指引,標志著“以防范風險和控制舞弊為中心,以控制標準和評價標準為主體,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銜接有序,方法科學,體系完備”的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基本建成。我們應該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在評價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基礎上,對內部控制的評價亦可以根據固有風險評估的結果,選擇符合性測試:對決定不進行符合性測試的,亦可以根據業務性質及數據轉換特點,確定不同的內控風險水平。一方面可以平衡淡、旺季超負荷工作,難以把握審計質量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完成項目所需的總工作量水平。
3.充分利用分析性測試,科學地把握審計質量。分析方法的運用對提高審計質量至關重要,分析方法的應用可以減少細節測試數量,提高抽樣檢查的針對性。因此,審計人員應在審計計劃階段、報告階段充分運用分析方法,從整體上把握所審計財務,報表質量,同時,在各類經濟業務(循環)及賬戶余額的檢查中,也應盡可能運用分析方法取得相應的審計證據,為在保證審計質量前提下減少細節測試工作奠定更可靠的基礎。
4.合理確定細節測試的性質、范圍、時間和抽樣方法,改善證據的客觀性。審計實踐中,具體測試所收集的證據,是構成審計意見的重要基礎。所投入的審計資源比重最大。然而,在檢查覆蓋范圍、抽查數量與方法上卻存在很大隨意性,要求的細節測試覆蓋面很高,但實際操作缺乏可行性,存貨盤點工作即是一例。因此,合理的細節測試策略,應該是建立在綜合考慮固有風險評估、內控風險評估、審計計劃的分析性測試的關鍵性項目因素基礎之上。細節測試中樣本的選定,應盡可能采用統計抽樣方法,以提高抽樣檢查結果的客觀性。
5.積極運用電腦技術,提高審計工作水平。在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電腦技術的應用主要在管理領域,應用風險基礎審計,要求我們在專業領域更充分利用電腦技術,可以更方便地將風險基礎審計模式中各項因素有機聯系在一起,根據實際評估結果調整審計作業計劃,保證審計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徐政旦、胡春元,1998,“論民間審計風險”,《審計研究資料》,第1期.
關鍵詞:持續審計;傳統審計;持續監控;后續審計
中圖分類號:F2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892(2007)12―0116-05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開始邁入經濟知識化和全球化的新時代,信息技術成為組織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企業等經濟組織對信息及時性的要求越來越強,從而對審計信息的時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審計主要是基于一定期間實施的審計,如年度審計和半年度審計,審計信息的及時性和可靠性較差,難以適應復雜多變審計環境的要求,審計的變革發展是歷史的必然。
為了適應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持續審計”(continuous Auditing,也稱為連續審計)應運而生,根據AICPA/CICA1999年出版的研究報告,《持續審計》中的定義,“持續審計是獨立審計師用以對委托項目的相關事項以一系列實時或短時間內生成的審計報告,對其提供書面鑒證的一套審計方法”。持續審計的實時性能夠有效克服傳統審計的缺陷,從而激發了對持續審計的需求。近些年來,國際社會對持續審計予以了關注。繼AICPA/CICA之后,ⅡA分別于2003年、2005年和2006年就持續審計在內部審計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評估內部審計中使用的持續審計工具,以及持續審計在內部審計中應用所面臨的障礙和未來的潛力。
但是在國內,到目前為止,持續審計的研究才剛剛起步,筆者在中國期刊網上以各種檢索方法檢索有關持續審計的文章,結果不到20篇,其中對持續審計概念的界定還比較模糊,給研究帶來了很多障礙。因此本文擬結合國外相關研究,通過對持續審計與兩個易混淆概念的比較分析(傳統期間審計、持續監控),歸納持續審計的基本特征,進一步分析持續審計的含義,為國內持續審計研究和應用提供借鑒。
二、持續審計與傳統期間審計的比較分析
(一)持續審計與傳統期間審計的差異
傳統審計主要是期間審計,是在預先規定的時間進行的定期審計,如對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表或半年度財務報表進行的審計。雖然也有不定期審計,但不定期審計僅僅是出于需要臨時安排的審計,如國家審計機關對被審計單位存在的貪污、受賄案件進行的財經法紀審計。持續審計強調審計的即時性,在經濟事項發生當時或稍后較短時間進行審計,或者在信息使用者有審計需求時進行審計,或者被審計單位出現例外事項時進行審計。
可以看出,持續審計與期間審計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審計實施的時間上,具體來說包括兩個方面:審計間隔期間差異和審計完成時間的差異。從審計間隔期間看,傳統審計一般是在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完成后進行,很多事項和交易從發生距離審計的時間間隔很長,一個季度、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持續審計是在事項發生時立即進行的審計,事項的發生與審計執行之間的時間間隔很短,可以是一周、一天甚至一個小時。審計可以在使用者需要的任何時刻進行,提供實時審計信息,也可以在重復的基礎上在某個既定的較短期間后進行審計。而從審計完成時間上看,傳統期間審計從審計準備到審計終結,整個的審計過程往往需要幾個月時間才能完成;持續審計利用計算機技術,審計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所有的審計工作可以快速地完成,提高了審計的時效性。這兩方面的差異我們可以通過圖1說明。
(二)持續審計與傳統期間審計的現實結合
盡管持續審計與傳統期間審計之間存在時間的差異,但二者并不是完全獨立的關系,與傳統期間審計一樣,持續審計也需要在考慮企業經營戰略風險、內部控制測試的基礎上,對交易、事項以及賬戶余額進行實質性測試。在審計實踐中,至少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審計與傳統期間審計是互相并存的。就目前來說,期間審計如年度審計、半年度審計是法定審計,持續審計是為實現特定目的而實施的審計,如為了提供及時的審計信息、對被審計單位進行更加緊密的監控。持續審計對傳統期間審計最大的影響是持續審計的結果能夠為傳統期間審計提供直接的依據,減少期間審計的工作量。
在網絡化的會計信息系統中,持續審計面對的不僅是歷史性財務信息,而且包括非財務信息、貨幣和非貨幣形態的信息、數字化信息和圖形化信息、未來預測性信息等,涵蓋了傳統期間審計的范圍,并且持續審計的審計過程在整個期間內持續進行并且循環往復。而期間審計的對象主要是歷史財務信息,并且執行的時間在一個會計期間的期末,與持續審計相比,審計對象范圍要小,審計的及時性也差。因此持續審計的結果能夠為傳統期間審計提供直接的依據。
同時,基于持續審計實施應具備的信息技術條件,在具體審計中,審計人員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需要進行持續審計的領域,例如全球第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德豪國際(BDO Seidman)在實施審計時,為了確定銷售業務中的非常事項,要求對銷售收入和應收賬款進行更加緊密和持續的監控;對存貨循環原則上只進行傳統期間審計,但是如果存貨出現異常增長和異常轉移現象,則進行經常性和持續性的監控;對關鍵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也是頻繁監控,經常使用一周或者一個月的信息。在對這些存貨進行持續監控以后,可以為存貨項目的期間審計如季度審計和年度審計提供直接的依據,傳統期間審計只需要最小限度的額外程序就可以實現了,從而減少了傳統期間審計的工作量。
三、持續審計與持續監控的比較分析
(一)持續監控的基本運作
與持續審計差不多同時出現的還有另外一個術語――持續監控(continuous Monitorin),根據IIA對持續監控的分析,持續監控是指管理層為確保公司政策、控制制度以及經營活動有效執行而實施的監控程序,管理層確認關鍵控制點并且通過執行自動化測試確定這些控制措施是否有效運行。管理層用于持續監控的許多技術方法都和內部審計執行的持續審計相似,根據控制規則和相關的測試預先設定參數,不符合預設參數的異常交易就被標出以表明出現了控制例外事項,發出例外報警,并且通知管理層。管理層的責任是對監控程序發出的例外報警和通知作出反應,并且糾正控制缺陷和錯誤交易,它強調管理層評估控制適當性和有效性的責任。
持續監控的基本運作可以概括成這樣幾個程序:(1)根據全面風險管理框架,確定給定經營程序中的關鍵控制點;(2)確定每個關鍵控制點的控制目標;(3)在交易發生的同時,對所有的交易進行自動化測
試,監控交易的實現是否與相關的控制目標相一致;(4)調查任何不能進行控制測試的交易;(5)糾正交易錯誤和控制缺陷。
(二)內部審計執行的持續審計與持續監控的關系
持續監控是組織內部的行為,與持續監控容易混淆的是內部審計執行的持續審計,但二者存在明顯的差異,同時又有一定的相關性。
首先,二者的執行主體與履行的職責不同。在組織內部職能劃分中,監控屬于管理層執行和維持有效控制系統責任的一部分,管理層常常通過監控程序確定內部控制是否如預期有效運作。因此持續監控關鍵程序的實施者是管理層,目的是降低錯誤和舞弊,提高經營效率,通過節約成本、減少過度支付和收入流失,最終為組織提高收益。持續審計的執行者是內部審計師,目的是評估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檢測事項和交易的正確性。正如IIA研究報告所作的概括,“持續審計是審計師在一個更加持續的基礎上執行審計的方法,它基于既定的標準檢測交易、確定例外事項,是審計師的責任;而持續監控是一種幫助受托人履行受托責任的管理方法,集中于控制環境而不是交易,是管理層的責任?!?/p>
其次,持續審計方法的選擇以及持續審計的范圍取決于管理層執行持續監控的范圍,管理層監控的適當性與風險管理活動以及內部審計師執行詳細控制測試和風險評估存在逆向的關系。管理層持續監控范圍大,持續審計范圍則可以小些;持續監控范圍小,那么持續審計的范圍則必須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發揮持續審計和持續監控的作用,同時又達到了資源節約的目的。如圖2所示。
同時,根據管理層是否執行持續監控,內部持續審計使用兩種不同的控制評估方法實現對控制制度的直接測試與對管理層監控程序的評估。在管理層沒有執行持續監控的領域,持續審計需要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直接的、較為全面的詳細測試,得出對控制制度有效性的審計意見。當管理層在一個持續的基礎上執行持續監控時,內部審計不再需要執行詳細測試技術,而是對管理層監控程序進行審計,以決定他們是否能夠依靠管理層的持續監控程序,這些程序包括:(1)對監控程序檢測的差異以及管理層的反應進行復核;(2)對持續監控程序本身的復核和測試。這兩種控制評估方法如圖3所示。
四、持續審計的本質――審計方法的創新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認清了持續審計與傳統審計、持續監控的差異。為了更深刻地理解持續審計,我們還有必要進一步分析持續審計的本質屬性和特征表現。
從AICPMCICA對持續審計的定義表述可以看出,持續審計是“一套審計方法”,涉及到審計活動各個程序,包括審計計劃、風險評估、控制測試、交易測試和余額測試以及審計報告等。同時持續審計強調審計的及時性,審計師可以在一個更加及時連續的基礎上執行審計相關活動。在整個審計過程中,信息技術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包括自動化的控制測試、確認例外事項、實時的交易分析和余額測試等。因此從本質屬性上來看,持續審計是一種審計方法的創新。
作為一種審計方法的創新,持續審計本身又呈現出不同的特征。概括來說,這些特征主要有:
(一)強調審計過程的持續性
審計過程包括審計計劃、風險評估、控制測試、實質性程序和審計報告等階段,在持續審計方法下,這些過程都是連續進行的。就年度財務報表審計來說,在前一年財務報表簽發的第一季度,就開始制訂下一年的審計計劃,必要的時候進行定期更新和復核,出現問題時立即修正計劃,使修正后的計劃能夠及時反映該期間出現的風險。再如年度審計中的控制測試,雖然對內部控制的預期是在全年內都生效,但一般會在該年的早期階段例如第一季度,就已開始計劃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測試和復核。尤其對如現金這樣的高風險項目來說,控制測試更為重要,也理應更加頻繁。
(二)強調審計實施的即時性
從AICPMCICA對持續審計的定義上可以看出,持續審計強調在審計事項發生后立即進行審計,也就是要求審計實施的即時性。因此,持續審計可以用“即時審計” (instant auditing)來理解。及時和可靠是對于決策者有用信息的主要特征,如果事項不能即時審計,那么審計信息的及時和可靠性就差,這樣的信息對于決策程序就沒有價值了。
傳統審計報告是年度審計報告或者半年度審計報告。持續審計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進行,在審計完成后立即提供書面的鑒證意見――審計報告,這種報告常常被稱為是“evergreen report”,并且有變化出現時報告會立即更新。因此提高了審計的及時性,也增加了審計信息的可靠性。
(三)是一種例外事項基礎的審計
持續審計實施依托于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它首先需要設計載有詳細規則的自動化審計程序,這些程序包括業已開發的具有持續審計功能的技術,如綜合測試工具(Integrated Test Facilities,ITF)、平行模擬法(Parallel Simulation)和嵌入審計模塊(Embedded Audit Module,EAM),并將自動化審計程序嵌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系統。同時在審計師系統與被審計單位系統之間建立有效安全的網絡連接,在較高程度上實現與被審計單位業務系統和信息系統的集成。當被審計單位的記錄與審計程序中定義的規則存在差異,即存在例外事項時,審計程序就會立即觸發報警器,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及時通知審計師,審計師再根據具體情況調查分析,收集審計證據,形成例外報告。因此,持續審計是一種例外事項基礎的審計。
(四)強調“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方法的結合
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經營組織復雜化和相互依存性,審計職業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挑戰,真正應該審計的不僅僅是財務報表數據,而且包括被審計單位的整個經營系統。審計師的重點從傳統財務報表審計擴大到廣泛的戰略系統,強調對戰略系統進行全面的復核和審計。很多會計師事務所都開始關注戰略系統審計,并將其與被審計單位經營環境因素結合起來。持續審計重點強調對企業經營風險的評價,其理念與戰略系統審計是一致的。它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內部和外部經營環境的全面評估,在對被審計單位形成一個整體評價的基礎上制定審計計劃,審計計劃的內容主要集中于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和有效性,在進行內部控制測試時,審計師經常需要通過分析性程序確定有待進一步調查的非常事項。只有完成了高層次復核后,審計師才會考慮交易和余額的實質性測試程序。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方法。
同時持續審計也強調“自下而上”審計的重要性,將設定的自動化審計程序應用到特定的交易,對所有的交易進行測試,報告審計結果并與被審計單位的應用處理能力或者其他審計標準相比較,同時將其融入更高層次的信息中。例如修正審計計劃、更改審計策
略等?!白韵露稀狈椒ㄖ饕腥齻€優勢:(1)降低審計風險,100%實質性測試更可能檢測出不正常的事件,將檢查風險降到很低,當檢查風險低于或者等于期望風險時,控制風險和固有風險為多少已經不重要了;(2)在交易發生的同時或稍后立即實施持續審計,針對具體事項靈活選擇適當的審計程序;(3)具體交易的審計結果能夠和不同形式的高層次信息結合在一起,滿足不同的審計目標,為其他目前尚未具備持續審計條件項目的審計提供參考。
(五)強調審計活動的整合性
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持續審計活動和結果會直接影響管理層的活動,并與管理活動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結構或框架,體現出持續審計活動的整合性特征,如圖4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持續審計活動的整合性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1)關鍵程序有控制評估和風險評估,關注的焦點從財務控制轉向財務控制與經營控制并重;(2)在交易測試階段,不僅對詳細交易進行實時復核,而且還對本企業不同時期的數據進行縱向趨勢分析以及將本企業和其他企業進行橫向比較分析;(3)在持續審計的控制評估端點,相關的審計活動包括控制評估和財務鑒證審計,在轉向風險評估端點的過程中,審計活動又包括對舞弊、浪費、濫用的確認,以及對具體審計項目的支持、審計意見跟蹤和制定審計計劃等;(4)持續審計中涉及的相關管理活動包括控制監控、業績監控、平衡記分卡、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和全面風險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5)從應用的具體項目來看,持續審計可以用于支持微觀審計項目,例如通過詳細交易測試評估控制的有效性;也可以用于宏觀審計項目,例如計劃年度審計:還可以用于滿足中等層次的要求,例如實施具體項目的審計。
五、結論
綜上所述,持續審計是順應信息時代變化而發展起來的新型審計方法。本文通過將持續審計與傳統審計、持續監控比較分析,歸納出持續審計的五個基本特征。綜合全文,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從本質屬性上說,持續審計是審計方法的創新,持續審計與傳統審計、持續監控等概念之間存在諸多差異。其中持續審計與傳統審計最本質的差異是審計時間;與持續監控的差異體現在執行主體和履行責任上。
一、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投資為主的經濟,審計的側重點將隨之逐步由有形資產轉向無形資產,這是其呈現的首要的基本特征
(一)在知識經濟時代,以知識資本為主,無形資產為第一生產要素
在知識經濟時代最重大、最根本的變革是發生了資本革命,資本讓位于知識,知識成為最重要的資本?!爸R就是資本,知識就是財富”,將成為這個時代的基本。的生產經營活動以消耗知識資本為主。企業間的競爭,實質上就是知識資本的競爭。知識資本就是無形資產的總和。所以,企業=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知識經濟以智力資源、無形資產為第一生產要素,而不是主要依賴于土地、石油、礦產等資源。一切高新技術實際上都是高新知識的凝結。一切發展都以知識為基礎,一切財富的核心都是知識的結晶,知識已成為決定生產力、競爭力、經濟成就的關鍵因素。無形資產價值的重要性也將引起價值的變化。
(二)知識經濟是以無形資產投資為主的經濟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主,即以無形資產投入為主的經濟。知識、智力等無形資產的投入將在經濟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知識資本的首要地位,提高了無形資產的重要性,知識超過了傳統的資本與勞動力這兩大要素的地位,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無形資產的也在不斷擴大,除了原有的商標、專利權、版權、機軟件等,還包括許多不可辨認的難以確定的無形資產,如公司聲譽、管理能力等,而且后者在快速增長。知識經濟使企業無形資產在總資產中的比重越來越大。
(三)知識經濟時代,審計的重點由有形資產轉向無形資產
近30年來,第三產業革命浪潮飛速發展,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中知識經濟的貢獻,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超過50%,有的國家和地區甚至達到70%以上。1995年美國很多企業無形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已高達50——60%,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樂的價值高達479.78億美元。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無形資產,正日益成為決定企業未來現金流量與市場價值的主要動力。知識經濟時代要加強對無形資產的管理與核算,進而要求審計監督要加強對無形資產的審計,擴大審計的范圍,逐步將審計的重點從有形資產轉向無形資產。通過審計重點的轉移,為國家宏觀調控及時提供這方面的信息,也促使企業重視無形資產的管理;通過審計重點的轉移,加大對傳統產業改造的審計監督力度,鼓勵企業采用更先進的知識和技術,提高其技術含量,盡快完成向知識經濟時代的過渡;通過審計監督的重點轉移,強化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審計,促進其迅速成長和發展。
二、人力資源審計是知識經濟時代呈現的又一大特征
人力資源是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的重要資源。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直接著國家的強弱和企業的成敗。人力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對它的投入最為合算。據西方有關機構表明,員工投資1元所獲得的效益高于投資2元新設備。知識經濟的內涵,就是人力資源的經濟。知識經濟時代,在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出現了許多新,如:企業家資源如何計價,人力資源如何參與利潤分配等,都是擺在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會計、人力資源審計面前的新課題,特別是對審計監督提出了新的挑戰。作為經濟監督骨干力量的審計,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和使用的審計監督,加強對人力資源的計價、參與分配等方面的審計監督,以保證人力資源核算與管理的真實性、正確性和公允性,是其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審計在知識經濟時代呈現的又一新特征。
三、知識,傳統的手工審計方式必將被先進的機審計技術所代替
知識經濟是信息經濟,是網絡經濟。網絡化的,使人類穿越時間和空間進行通信的能力顯著提高。經濟活動的數字化和網絡化,使其突破了傳統的活動空間,進入媒體世界,出現了各種虛擬實體,如:虛擬公司、虛擬商店以及遠距離的多主體的虛擬合作等。國際互聯網將推倒橫在供應商、顧客、姻親集團和競爭者之間的高墻,將使組織微型化、經濟活動整合化、管理結構內中層層次作用弱化等。這就要求審計方式向網上轉化,使就地審計的范圍逐漸縮小。網上審計使主體和客體只需在約定的時間見面,從而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網上審計可變事后審計而為事前、事中、事后緊密結合為一體的審計方式,大大增強了審計的及時性。事后審計將逐步被實時審計所代替,否則將事過境遷,無案可查。面對無書面記錄的經濟業務,審計的重點必將由原來對審計線索的審核與查找,轉向對系統的、設計過程等。
四、知識經濟時代,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審計將跨越國界,實現審計的國際化,組建審計的跨國公司
知識經濟時代,全球經濟發展一體化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向。隨著國際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跨國公司、跨國經營得到空前的大發展,成為世界經濟中一股超級強大的國際經營力量。根據聯合國發表的有關資料,跨國公司的海外銷售額1976年為6700億美元(不包括公司內部銷售額),相當于同年世界出口總額9180億美元的73%,到1992年已高達5.5萬億美元,翻了8.2番,相當于當年世界出口總額4萬億美元的137.5%??鐕疽殉蔀槭澜缃洕l展和增長的重要力量,對世界各地區的經濟產業有著深遠的??鐕镜慕洜I促進了世界經濟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