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5 14:59: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公共管理的核心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公共管理;公平;公共權力
公平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價值理念,也是公共管理理論研究的核心價值范疇。在學術界,學者們從不同的學科背景出發對公平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邊沁功利主義的公平觀、亞當斯管理學角度的公平觀、羅爾斯社會學角度的公平觀以及平均主義的公平觀。公共管理是一個由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與管理學等學科構成的綜合性學科,對公共管理中公平的理解也就由于人們學術背景的差異而不同。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十分必要的。
一、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是針對不同社會群體進行的社會價值分配
這決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應該是社會學意義的群體公平。即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實現的公平
雖然學術界基于不同學科背景的公平觀為我們解讀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提供了基本的學科視角,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套用上述公平觀來理解公共管理中的公平?;驹砀嬖V我們,理解任何一項社會活動的核心價值理念,都必須從這項社會活動的本質屬性出發,使這一核心理念符合這項社會活動的本質屬性。那么,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是什么呢?
公共管理是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的活動。為了有效地向社會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必須解決為誰提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什么公共物品這兩個公共管理的基本問題。在可以用來提供公共物品的社會公共資源稀缺(有限)的前提下,公共管理解決這兩個基本問題的過程也就是對社會公共資源進行分配的過程。具體說來:解決為誰提供公共物品的問題就是實現社會公共資源在消費主體方向上的分配(配置)過程(如,在有限公共財政支出的制約下,政府將這一財政支出用于為偏遠地區修公路還是為城市建廣場);解決提供什么公共物品的問題就是實現社會公共資源在消費形態方向上的分配(配置)過程(如,同樣是在有限公共財政支出的制約下,政府利用這一公共財政支出是為貧困群體解決住房問題還是解決子女教育問題)。因此,從公共管理解決的基本問題出發考察,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是對社會公共資源進行的分配。從社會公共資源具有的價值角度分析,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也就是對社會價值的分配。
與針對個體進行分配的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場管理活動不同,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的分配是針對社會不同的群體而不是個體進行的,這是因為公共管理直接提供的是公共物品而不是私人物品。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論述,公共物品是具有可分享性的物品,也是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煞窒硇允侵改橙藢参锲返氖褂貌⒉挥绊懰说氖褂茫环桥潘允侵覆荒軇儕Z任何公民對公共物品的使用權利。在西方經濟學對公共物品上述論述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是: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的具體體現是什么?對此,我們的回答是: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排他性是在一定的地區內實現的,是對一定地區內社會成員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也就是說,一個地區的社會成員可以平等分享該地區為每一位社會成員普遍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地區的社會成員分享這一公共物品。具體例證就是,在實行聯邦制國家結構形式的西方國家,社會福利主要由各成員國政府(州、省)負責提供,各成員國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是有差別的,各成員國的公民可以分享本成員國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但不可以分享其他成員國提供的社會福利。第二,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是在一定社會階層(群體)內實現的,是對一定社會階層成員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也就是說,一定社會階層(群體)的社會成員可以分享社會為這一階層(群體)成員選擇性提供的公共物品,但并不接受其他階層的社會成員分享這一公共物品。具體的例證就是,任何一位殘疾人都可以免費享用市內公共交通、任何一位老年人都可以免費進入市內公園,但非殘疾人、非老年人則不擁有這一權利。根據對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的理解,我們可以將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進一步表述為:針對社會不同群體進行的社會價值的分配。
既然公共管理的本質屬性是針對社會不同群體進行的社會價值的分配,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也就應該是社會學意義上的群體公平,是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實現的群體公平。
二、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標是實現公共利益
這決定了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應該是分配結果的公平。也就是使全體社會成員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平等分享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的根本目標是通過提供公共物品來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共利益。對于公共利益的認識,學術界存在著比較大的認識分歧,“甚至有些學者,如公共選擇學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肯尼斯·阿羅,根本否認公共利益的存在,認為‘公共利益是一種神話”~。布坎南等人之所以否認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基于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假設——理性人(經濟人)假設。他們認為:根據理性人(經濟人)假設,人們在政治決策中的動機與在市場決策中的動機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個人的偏好是不同的,并且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決策信息與足夠的決策能力。因此,人們無法形成共同的需求,也就無法形成公共利益。事實上,公共利益不僅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其內涵也是比較清晰的。公共利益這一概念,是由公共與利益兩個基本概念構成的。公共的含義是共同的、公眾的,而利益則是“人們為了生存、享受和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和條件”。。因此,我們可以將公共利益理解為:公共利益是公眾為了生存、享受與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和條件。如果將公眾為了生存、享受與發展的需要概括為需求,我們也可以將公共利益理解為:公共利益是滿足公共需求的資源和條件。顯然,公共管理對公共利益的實現是通過滿足公共需求完成的,公共需求的滿足是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的結果。因此,與提供私人物品的市場管理不同,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應該是結果的公平,是對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
如何考量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呢?公共管理的目標是滿足公共利益,考量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對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公共利益是滿足公共需求的資源和條件,公共需求的主體是民眾,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也應該由民眾評定。在現代民主制度的背景下,民眾對公共利益的評定是通過民主機制、依據民主決策規則進行的。盡管不同政治體制下的民主機制是不同的,但是民主決策的規則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全體一致規則與絕對多數規則。在采取全體一致規則的情況下,實現了全體民眾所需求的利益即民眾的整體利益也就是實現了公共利益;在采取絕對多數規則的情況下,實現了大多數(含全體)民眾所需求的利益即民眾普遍需求的個體利益也就是實現了公共利益。所謂實現公共利益,包含兩個要素:一是提供的利益為民眾(全體或大多數)所需求,這是由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決定的;二是提供的利益為民眾(全體或大多數)所分享,這是由公共利益的可分享性決定的。我國學者陳慶云等人認為,公共利益應該具有分享性,而且“實際上分享人數的多寡并不是決定公共利益的惟一因素,決定是否真正構成公共利益的基本特征是“是否具有社會分享性”。由此可知,考量公共管理對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提供了為全體民眾所需求或大多數民眾所需求的利益以及這一利益是否為民眾所分享。因此,考量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也就是考量公共管理是否使全體社會成員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平等地分享了公共利益。
實現全體社會成員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平等分享公共利益,這是一個動態的、整體的平衡過程。由于公共資源的有限性與民眾利益需求的多元性及差異性,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一項公共管理很難同時滿足所有民眾的利益需求。一般說來,一項公共管理總是在滿足一部分民眾利益需求的同時抑制另外一部分民眾的利益需求或者是在滿足民眾某一方面利益需求的同時抑制民眾另一方面的利益需求(這正是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這一本質屬性的體現)。因此,公共管理要不斷地對利益需求受抑制的群體(如弱勢群體)或利益需求受抑制的方面予以補償,用動態的、整體的利益平衡過程來漸進地實現社會價值分配結果的公平,使公共管理盡可能地逼近使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分享公共利益這一理想目標。
三、公平與效率分屬公共管理的不同理性層面
公平是公共管理價值理性的核心。效率是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效率是為實現公平服務的
對于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學術界已經多有論述,這些論述大都是抽象的,缺乏將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放在具體的社會活動中的具體分析。事實上,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或不同的社會活動中,公平與效率的含義是不同的,二者之間的關系也是不同的。那么,公共管理中的公平與效率的含義及其關系如何呢?
對于公共管理中公平的含義,我們已經進行了一定的討論:公共管理中的公平是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實現的分配結果的公平,是使全體社會成員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平等分享公共利益。我們再來討論公共管理中效率的含義。公共管理中使用的效率概念來源于經濟學。在經濟學中,關于效率有兩個含義:一是資源利用效率,是指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收益最大化的程度;二是資源配置效率,是指利用有限資源實現效用最大化的程度。經濟學中效率的概念涉及了微觀與宏觀經濟兩個方面:資源利用效率是微觀經濟問題,屬于企業管理范疇;資源配置效率是宏觀經濟問題,屬于政府宏觀調控范疇。公共管理中,效率一詞的含義仍然是經濟學中的含義。惟一的問題是:公共物品的提供不以贏利為目的,有些公共物品也不存在經濟收益。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將收益理解為社會收益與經濟收益的統一。這樣,在公共管理中使用效率這一概念時,既與經濟學的效率概念保持了一致,又符合了公共管理的特點。
在公共管理中,處理公平與效率關系的基本準則是:從公平原則出發并注重效率。這一基本準則有三個含義:(1)公共管理必須以公平為基本出發點。第一,公共物品的可分享性與非排他性決定了公共管理必須從公平原則出發,不能以不公平的方式剝奪任一民眾的消費權力。第二,公共管理的國民經濟再分配性質,決定了公共管理必須從公平原則出發,將公平放在公共管理的首位。公共管理是國民經濟的再分配過程,盡管各國的分配原則有所不同,但在國民經濟再分配過程中,都要貫徹公平原則。從處理效率與公平關系的角度出發,可將世界各國的收入分配原則分為兩類:效率優先與公平優先(盡管公平優先的國家是少數)。在公平優先的國家,再分配過程必然要貫徹公平優先的分配原則,以進一步實現公平。在效率優先的國家,國民經濟的一次分配必然要形成社會收入的差異,甚至會導致尖銳的社會矛盾。為緩和由一次分配形成的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并在公共選擇中獲取大多數人的支持,政府在國民經濟再分配中,也必然要貫徹公平原則。(2)公共管理也要充分注重效率。經濟學基本原理表明,公共資源是有限(稀缺)的,在有限資源的制約下,公共管理必須注重利用有限資源提供更多與效用更大的公共物品,以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3)公共管理中的效率是在公平統領下的效率。同其他經濟活動一樣,作為國民經濟再分配過程的公共管理也必須解決生產什么、怎樣生產、為誰生產這三個基本問題。與其他經濟活動不同的是,公共管理解決這三個基本問題的順序是:先解決為誰生產,再解決生產什么與怎樣生產。這是因為: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分配的本質屬性,要求公共管理首先要解決將社會價值分配給誰,即為誰生產公共物品的問題,在解決了為誰生產公共物品這一根本問題之后,公共管理才能考慮為這些人生產什么樣的公共物品以及怎樣生產這些公共物品。公共管理解決上述基本問題的順序并以公平為基本出發點,決定了公共管理必須將公平放在首位,用公平來統領效率。具體說來就是:公共管理在決定為誰生產公共物品時從公平出發,在決定生產什么公共物品與怎樣生產這些公共物品時注重效率。
至此,我們可以看出:在公共管理中,公平作為公共管理價值理性的核心,始終是第一位的;效率作為公共管理工具理性的核心,是為價值理的,也就是為公平服務的。我國的公共管理理論研究是在借鑒西方公共管理理論與介紹西方公共管理改革運動的基礎上展開的。誠然,西方的公共管理理論與英國撒切爾政府和美國里根政府率先開展的西方國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運動是以提高公共管理效率為中心的。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這一理論與運動是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在公共管理中比較好地實現了公平的前提下進行的。認識到這一點,會使我們在努力提高我國公共管理效率的同時,始終堅持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并將其放在首位,避免再次出現前一時期我國社會某些公共管理領域(如醫療、教育等領域)存在的為了追求效率而顯失公平的社會現象。
四、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只有實現公共管理中公共權力的合理分配,才能從根本意義上實現公共管理的公平
作為提供公共物品活動的公共管理,是以公共權力為核心展開的。按照公共選擇理論的分析,人們在提供公共物品過程中的動機與在提供私人物品中的動機是相同的,或者說,人們在非市場(政治)決策中的動機與市場決策中的動機是相同的,都是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從集體行動的邏輯角度分析,與市場決策不同的是,在非市場決策中,在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動機驅使下,個體的理性選擇必然導致集體的非理性選擇。這一非理性選擇在提供公共物品活動中的具體體現是:從公共物品的生產角度分析,由于存在“搭便車”或“逃票乘車”的現象,人們不可能有效支付公共物品的生產成本,公共物品就無法生產出來;從公共物品的消費角度分析,由于存在“囚徒困境博弈”或“牧人博弈”,人們無法合理消費公共物品。為了避免上述現象的發生,除非共同體成員極少,否則,共同體成員必須向來自心靈之外的強制力(利維坦)心眼,這一強制力電就是公共權力。只有公共權力的介入,公共物品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才可能在公共權力的作用下通過個體的理性選擇形成集體的理性選擇,個體間的理性博弈才能在集體理性的制約下達成最優均衡。公共權力的介入,雖然增加了公共管理的成本,但是作為“必要的惡”,它可以使公共物品得到合理生產與消費,使公共利益得到較好的滿足。換言之,沒有公共權力也就沒有公共管理,公共權力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管理以公共權力為核心,使公共管理對社會價值的分配具有了公共權力所決定的權威性。新晨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現代公共管理;價值根源
“大政府”治理模式曾經是世界上主流的公共管理模式,但是從20世紀下半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反國家主義觀點的流行,“大政府”管理模式已經逐漸失靈,其必然導致的官僚制政府體系紛紛成為全社會普通民眾、社會精英、政治家、學者的共同批判目標。由此,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得以展開,并且呈現出了由淺到深、由狹到廣的加速度推進態勢,并且由此推廣成為一場持續性的全球制度創新活動。
但是,由于新的公共管理制度誕生不久、社會欠缺相應的理論和經驗,導致一些問題隨著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浮現在人們眼前,其矛盾和不足之處也日益凸顯。由此,如何真正發揮公共管理的效果、目的,如何體現其內在的根本價值都成為了目前社會所共同關注的問題,這不僅決定了公共管理制度所起到的最終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公共管理制度最終的走向。
一、公共管理發展的基本概述
新公共管理運動發源于西方國家,其本質上是公共行政改革的一次實踐活動。目前,其指導思想大多為實干家自身實踐而形成的,即其自身的構思、實驗和推廣,此外還有對于原有的“大政府”管理模式的批判和借鑒。這就導致了當前世界各國進行公共管理制度改革沒有形成具有普遍性和指導性的價值觀念和改革模式,從而產生了當前的混亂局面。
許多學者都對于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內容和基本制度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從不同角度提出了相應的觀點,目前學界的普遍看法是,管理主義和新制度經濟學是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和本質內容,其重點在于:管理高于政策、以對績效和效率的評估作為評價標準、劃分公共官僚體制結構、將準市場化和簽約外包工程作為促進競爭的主要方式;消減政府開支成本等各項內容。
此外,西方學者認為,公共管理必須從“共識”的角度需要自身的要旨,即:將行政結果是否實現和管理者是否履行自身責任作為根本評價目標;通過摒棄原有的傳統官僚制度來實現政府自身的組織和人事管理運行的靈活及效率提升;組織和人事目的明確化、制定相關績效指標,方便測定和評估任務;政府將公共服務的購買者和提供者進行分割,以此來接受市場的檢驗;盡量以民營化和市場來調節社會事務,以此來削減政府的權力。
二、現代公共管理的本質核心
現代公共管理的本質核心不僅是其自身價值的最終體現,而且通過對現代公共管理本質核心的了解可以對于研究當前公共管理的主要價值規范起到指導作用。
(一)公共性。作為現代公共管理的首要規范性取向,“公共性”顯得尤為重要,也是實現民主價值的基礎,更是對于政府活動性質和基本價值進行分析的基本工具,而其中最為直接的體現就是政府對于長遠活動的長期目標,以及政府公務人員的個人職業道德。
可以說,“公共性”的制度性界定是以制度術語作為公共行政的理解,將各級政府、政府內的各級機構作為表現,保障公共利益能被社會最廣泛的成員享有??偠灾?,所謂的“公共性”現代管理,其根本目標便是公共利益和民主參與價值。
(二)合法性。公共過程和公共價值制約著公共管理,目標也受著社會認同、價值觀及統一性和法律原則保持一致,也就是合法性要求。具體而言,公共管理的合法性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正當性,這種以保障社會正義為目標的要求對于政府這一公權力而言,是最為基本的要求,具體而言便是實現效率與公平、權力與責任之間最大程度的平等關系;其次是要具有可理解的目標,這想要求的本質來源是公民對于公權力的信任和依賴,也就是在公民現實情況下確立的公共管理目標,主要形式便是民主政治的相關結構和程序。
(三)效率。沒有效率,真正的公共管理便無從談起,所以,為了能夠像公眾提供更多的服務和更多的公共物品,必須總是公共管理的效率問題。但是,對于效率的重視也會不可避免的導致公平的喪失,這需要我們在具體實踐中加以解決和平衡。
三、新公共管理應當具有的重要特征
在對于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反省中,現代公共管理的特征已經日益浮現,可以說,這些內容正是我們今后進行公共管理改革時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
(一)新公共服務。這一點的理念便是在人民的前提之下,將服務公共利益作為基本職能,作為主體的政府必須樹立服務公共利益的觀點,而不是管理整個社會的具體事務。
(二)參與式國家。這是現實中的一種制度,其根本價值便是在于規范公權力的范圍,體現其價值的優先性,一般而言,參與式國家應當具有監督、授權、對話、選擇四項內容。
(三)行政文化倫理化。民主本質是公共管理的特點,也是區別于以往行政學最為主要的特點,將行政文化進行倫理化對于當前社會來說是極為有利的,不僅是對于行政文化而言是一種規范性制度,也是公共管理發展的重要前提。
四、結語
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其過程中必然會出現許多障礙和問題,這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應當以客觀、科學的眼光對其加以分析和研究,建立相關制度進行規范和保障,以期能夠促進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健榮,楊占營.新公共管理批判及公共管理的價值根源[J].中國行政管理,2004(1).
[2] 蒙哥馬利?范瓦特,周菲.公共管理的價值根源[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2(11).
關鍵詞:公共管理;公共利益;關系
一、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界定及特點
(一)公共利益
要區分公共利益之前,我們首先對利益做一個簡單的界定。利益是屬于每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我們可以選擇不使用我們的利益,但是擁有利益卻是每個人的權力。第一,利益的需求具有普遍性。利益的需求因人而異,但是每個人相同的是都會有利益的訴求。不分性別、年齡或者高低貴賤,在這個各方面偉人和普通人一樣需要利益。第二,利益的表現形式有兩種,即精神層面的和物質層面的,不管是以哪種形式表現出來的,都需要一定的物質載體來體現,在這一方面具有客觀存在性。第三,利益是人們生活中所必須的,比如生存和生活。第四,相對于主體來說,利益算是客體,但是在需求上與主體是具有一致性的。公共利益我們可以看成兩部分進行理解,它主要包括了公共和利益兩方面內容。由于公共這個含義比較難以理解,從而促使公共利益研究比較難以做出比較明確的界定。第一,相對于個人利益而言,公共利益的受眾范圍更加廣泛,即全體社會人民,包含的內容十分復復雜。通常來講,利益和需求之間是有著相應的關系的,個人利益的簡單加總并不構成公共利益這一概念,也不一定會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比如,公共廣場、公共汽車以及公共環境等,彰顯的并非是單個人的訴求,而是盡量做到使每個人都能享受到公共利益帶來的好處,因而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所顯著的區別就是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第二,公共利益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共享性,即建立在社會會上的每個人對自己應該享受的公共利益平等索取的基礎上。盡量使社會上的每個人平等的享受公共利益,但是也并不排除公共利益在實際的分享中會存在著不公平的現象。例如,把社區看成是一個公共場所,社區的居民在社區中所享受到的可以當作是公共利益,但是份額可能會不一樣,可能會多一點,可能會少一點,不會實現絕對的公平。即便是某些居民已經在這個社區里面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所分享得到的利益還是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要想解決這種沖突,主要由兩種方式:一是為了防止公共利益受眾不均,應對其中的差額進行控制,避免份額繼續擴大,盡量追求公正平等。二是在分配的過程中,若發生擁擠,可以采用收費的方式保證公平分配的順利進行。
(二)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除了要依靠政府的力量,還需要結合社會的力量,既需要法律規范的約束,也少不了道德觀念的制約,再加上一些新的技術和觀念在公共領域的輔助,這樣公共管理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思想的各個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政府和社會力量在公共管理領域的有效結合,能夠有效提高社會治理的效果,為人民群眾多謀社會利益。所謂的公共管理就是和社會性質相關的一系列管理活動,這個過程由政府機構和非政府機構共同參與,共同致力于為人民創造更多的公共利益。公共管理是一種手段,是一種以實現公共利益為核心的重要手段,而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在此過程中就充當著主體的作用,而政府在這其中處在一個統籌全局的領導地位,利用各種法規和權利影響著公共管理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然而隨著公共管理的進程不斷前進,政府和非政府的力量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了輕微的變化,非政府組織的力量不斷壯大,很多社會保障方面的管理工作將由政府一方轉移到非政府一方。
二、公共管理以及公共利益之間的關系
公共管理的主體所做的努力是公共利益實現的保障,包括政府和非政府機構,政府在此過程中應該給予充分的政策指導。在公共管理中,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畢竟群眾才是公共利益的最終享有者,政策的制定要從公共利益的角度出發。然而,目前我國在公共管理領域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各相關方經常會在某些重大政策的制定方面出現難以協調的局面,影響整個大局的實現。而政府在這其中應該起一個主導大局的作用,統籌全局、協調各方,從公共利益出發,避免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出現沖突的局面。關于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公共管理是公共利益的實現手段,也是保障,公共利益應該是公共管理需要最為核心的目標心,具體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價值來源
人們的行為是具有一定的利益性和導向性的,更通俗的一點說就是和經濟人的假設是類似的,人總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這也就是創造價值以及實現價值的一個過程,沒有利益,價值無從談起,換言之,沒有利益,價值也就無從體現。在利益的驅動下,社會才有了前進的動力,對公共事務管理就應當實現公共的利益,不能單純管理而不顧公共的利益,那樣公共管理的價值和意義從何體現呢?
(二)公共利益決定公共管理的形式
上面我們說過,人們對于利益的需求一方面是物質的,即外在需要,一方面是精神層面上的,即內在需要,即便可能不被每個人都意識到,但也實實在在存在的。而公共管理的目標是為了公共利益的實現,力求滿足兩方面的需求。但是公共利益又不是受每個人的意愿左右的,公共管理也不能滿足每個人的需要,政府利益屬于公共利益的表現形式之一。政府在實行公共管理職能的時候,保障公共利益實現自身職能。但是,在公共領域的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個人一般會選擇維護自己的利益,對公共利益采取漠視的態度。作為公共管理的主體,此時就應該試圖協調二者之間的利益沖突。政府作為公共利益的實踐者和創造者,就應該時刻牢記切實保障人民的利益,做到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
三、關于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的思考
(一)公共利益的考量標準不全是依據需求者數目
在進行公共利益的決定時,如果所有人的趨向都是相同的,那么問題就簡單了,大眾的需求就是公共利益的體現。比如,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大家對公共產品的需求,對公共利益的趨同,大家一致需求的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容易使人們在公共管理領域作出決策。但是當人們的利益存在分歧的時候,是否還存在公共利益,或者說是否大多數人的需求就是公共利益?事實可能并不完全是這樣。公共利益的衡量標準之一就是,這種公共利益被多少人需要。被大多數人需要或認可的自然是具有共享性的社會利益。但是還有兩種特殊情形:一是并不是大多數人需要的社會利益,可能只有少部分人需要,但是由于社會的分享性,這同樣可以稱之為公共利益。二是這部分利益可能只有少數人需要,但是卻對多數人產生影響,他可能由于這少部分人的接受而是其余的大部分人不得不被動接受,通過合法程序實現。公共利益不僅僅是絕大多數人需要的,更不能以人數的多寡。其實,公共利益的決定性特征應該是,這種利益是否具有分享性,能否通過分享性為社會上的大多數人認可,并創造福利。
(二)公共利益的領域不局限在一個狹隘的范圍內
傳統觀念認為,公共利益表現在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發生沖突時,所選取后者時所做的抉擇,即公共利益其實和國家層面的利益是一樣的,這樣的說法就減少了各種層次的公共利益和國家整體之間的沖突。然而,社會分享性中的“社會”不是一個泛泛的概念,是具有一定的層級性的。在我國,社會既可以指全國范圍內,也可以小到一個省市縣等行政區域,這樣在空間層面,社會的范圍就有了區分。因此,各層次之間的公共利益既可能與國家利益是一致的,也可能是沖突的。既然公共利益的評判標準是具有分享性的特征,社會的范圍也有層次之分,就必然存在著不同層次的公共利益,它們之間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具體到某個層級,在公共管理中可能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本層級之間的利益,但是又不得不協調它與其它層級之間的利益問題,他們之間既有重合的部分,又有沖突的矛盾所在。所以,在利益博弈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協調各方的公共利益,妥善處理好各種利益沖突問題的發生。在過去傳統的政治思想支配下,將政治領域的公共利益和其他公共領域的公共利益混淆在一起。然而,公共利益確實是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不同領域擁有不同的形式。某一個單一領域的利益涉及并不能夠稱之為公共利益,譬如只看見經濟領域的公共利益而忽視政治層面的,無異于斷章取義,結果必然導致不同領域間的公共利益不斷發生沖突。因此,我們不能認為的將公共利益的概念割裂開來,否認利益博弈的存在。公共利益既然存在于不同的領域,就必然也會有強弱之分,形成多元競爭的局面,在這其中的分歧需要不斷進行整合,對外形成一致,才能保證各方面的公共利益實現均衡發展。
(三)公共利益并不一定完全體現核心價值理念
按照抽象和具體進行分類,公共利益是可以分成兩類的。抽象的公共利益往往體現在精神和思想觀念層面,這個層面引領著市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向,人們在精神層面判斷著政府公共管理的行為是否合情合理。具體的公共利益則體現在我們能夠用具體的標準去衡量的方面,多表現在物質和事實上面,更為具體一點就是公共產品等各種有形的實物。正是因為公共利益擁有具體和抽象的雙重特征,公共利益既可以看作是公共管理要實現的核心目標和指導思想,也是公共管理的衍生品。目前,對于公共利益的理論研究將重點放在抽象層面,闡述公共利益與核心價值觀念的內在聯系。正因如此,公共利益才承載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于價值觀的訴求。然而,事實層面上的公共利益在又是十分具體的,人們可以切實接觸到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因此,這兩個層面定義的公共利益難免會產生不一致的問題。
(四)公共利益的最終判定重點在于結果
公共利益事實上是客觀存在的,在公共管理中要試圖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或者利益。但是也無法避免,社會上存在的一部分人,將他們主觀認定的利益強加到公共利益的概念上面,搭著“公共利益”的旗號,謀取個人的利益。對這種行為判定標準就是:從動機出發,結合過程和結果,然后綜合判定,其中的重點在于結果。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點用在公共利益上面也是說得過去的,就是以人民的滿意為衡量標準,讓人民群眾來判定公共利益的最終結果。
參考文獻:
[1]接志波、徐金娟.論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及其實現.青島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2]朱長臻.論政府公共管理中公共利益實現及對策.經濟.2016.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企業發展;影響;優化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mgemem,NPM)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的盛行的一種新的公共行政理論和管理模式,同時也是近年來指導西方等國家行政改革的主體思想之一。其由理論基礎、核心價值與思想、操作規則與手段三個層次構成。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在于:強調要優先發揮經濟的的價值、強調市場機能的重要性、強調要大規模的使用企業管理哲學與技術、強調要形成以顧客為導向的行政風格。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論構成
首先,新公共理論和傳統的公共行政的基本構成要素不同。傳統的公共行政的基礎理論是在威爾遜、古德諾的政治一行政二分論和韋伯的科層制論基礎上形成的,而新公共理論的支撐點是建立在現代經濟學和私營企業管理理論方法之上的。
其次,新公共理論最重要的核心內容是引入了競爭機制,更加注重公共服務的效率、效果、質量以及產生的結果;強化國家核心的戰略能力,實現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公共資源的使用功效,引導國家對外界的變化和不同利益的需要作出自主、靈活的反應。
再次,新公共理論強調價值規律的作用,以市場為導向,對政府和公眾關的關系進行重塑。倡導政府改變以往發號施令的權威官僚機構的形象,應該懷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提供服務,不以盈利為目的,對經濟資源進行合理的調動和配置,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使公眾成為最終的利益最大的獲得者。
二、新公共管理對于企業管理的影響分析
1.新公共管理中的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革命理念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新公共管理中的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革命新理念,要求企業轉變以往單調死板的管理模式,尋求新的適合市場需求的管理理念與機制為企業注入活力。而新公共管理體制恰恰迎合了市場下的企業改革需求。
全球化使得各國企業無法避免地參與到國際競爭舞臺當中,與諸多外國、跨國公司在同一平臺上展開角逐和競爭。顯然,企業面臨的壓力比以往更大,因此,他們就必須面向市場,以市場的需要和客戶的要求為導向,對企業內部的組織管理和人事管理決策進行不斷的調整,從而達到降低生產投入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占有率,實現服務強有力的競爭的目的。新公共管理引入市場機制的理念,符合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求,進而能夠通過對企業管理體制的完善提高企業的競爭水平,這符合企業當前和長遠利益的要求。
信息技術的變革也對企業管理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日新月異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使得信息無需通過傳統介質就可以進行傳播和儲存,大量的中間管理層次就可以被裁減,企業本身具備的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就可以變“扁”變“瘦”,這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組織機構扁平化。新公共管理蘊含的內涵能夠為企業實現機構扁平化提供充實的理論依據,用該理論來指導實踐,完成企業的管理體制改革變不是一個泛泛而談的空洞概念,而是切切實實的能夠實現的實踐活動。
2.新公共管理對企業發展中的影響
傳統公共行政模式下的人事管理體制十分僵硬,而新共共管理體制則很好的解決了這一缺陷和不足帶來的問題,它更為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注重企業在人員錄用、任期、工資及其他人事管理一節上的靈活性的提高。傳統的企業機構組織機械化,比較封閉,上下級之間等級過于明顯,管理相互制約,部門安排不靈活,降低了企業效率。而新公共管理模式則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管理模式的不足之處。這樣以來,既對企業人事制度的管理注入了新的理念,又在實踐上減輕了由機構龐大的帶來的弊端,優化了企業的人才和經濟資源的配置,實現了企業的雙重發展,新公共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影響是必不可少的。新公共管理從組織行為上倡導新的倫理觀,強調“顧客至上”,改變了傳統公共模式下的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強調了企業的服務應以顧客為導向,應增強對社會公眾需要的響應力。
關鍵詞:區域公共管理 政府 改革
一、區域公共管理概述及研究意義
區域公共管理指的就是現代公共管理學和區域科學在新時代和現實實踐中有機結合出現的新理論和實踐課程,但是這個理論的發展目前遠遠落后實踐的步伐,目前,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還處于起步的階段,像理論的基本框架、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理論所具有的含義等基礎問題都沒有形成一致的認識。為了便于更好的反映實踐、服務實踐,我們對區域公共管理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區域發展是指地理經濟學和區域科學研究領域。自二戰后,世界經濟和各國經濟中的區域結構經濟均出現了顯著的核心即邊緣結構模式特征,為了解釋這種模式的形成和演變,便與人們的研究和應用,地理經濟學和新興的區域科學領域,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的區域發展研究迅速的興起,并出現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區域發展理論。但是自70 年代末至今,這種傳統的區域結構模式在很多國家和地區被打破,核心區的逐漸衰落和一些邊緣區的迅速興起以及區域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一體化發展,構建出了一系列新的地理景觀和地理格局。工業化和區域發展路徑的多樣化對傳統的區域發展理論提出了挑戰,眾多新的區域發展理論正處在形成之中,研究視角、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由此導致的不同觀點之間的爭論和交流,使區域發展成為國際學術界高度關注的一個熱點領域。本文擬在回顧傳統區域發展理論的基礎上,總結評述70 年代末期以來區域發展理論的最新進展,并展望其研究與發展的趨勢。
二、目前區域公共管理在我國發展及遇到的問題
1.我國的區域公共管理出于基礎階段
我們都知道任何理論的發展和出現都是反映現實、服務現實的,而在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和發展還出于比較落后的階段,現在在國內學說術界中有一些學者正對區域公共管理有獨到的見解,但人數并不多。如: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劉鋒教授就是利用新的公共管理理論、區域核心競爭力、支持系統等理論、區域創新系統等理論對區域管理制度的實踐進行進一步的創新,但它只是從區域地理學的層面將創新公共管理理論引入到區域發展中的。在經濟全球化下的前提下區域主義和區域競爭的愈演愈烈、經濟市場化下的推動下區域政區之間競爭的加劇及區域公共問題的大量顯現,我國提出了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然而在國際對區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地區競爭力、政府間競爭理論與政府間關系與地方治理、研究區域創新研究所做的實證研究。
2.我國政策對區域公共管理的影響
現在我國由于在早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單一的政府管理職能,在當今的形式要求下也發生著職能的變化,但是由于長期以來來形成的政府管理職能的制約,改革的效果并不明顯,各地的區域公共管理還處在改革的初級階段,還有缺乏區域意識,服務意識不強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繼續推進區域公共管理中政府職能制度的完善。目前,“行政區經濟”現象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現行行政區化。經濟一體化與行政區化的沖突問題已經不能靠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調控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3.區域公共政策出現供給不足的現象。
區域公共政策是根據制定主體的差異劃分出中央政府制定的區域公共政策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區域公共政策。中央政府制定區域公共管理政策屬于元政策屬基本正常的范疇;而地方政府主要制定的是具體實施政策。然而實際所遇到區域公共問題,是需要有組織完善、設計精細的一整套區域管理政策作為框架的保障。在我國這種體系尚未形成。
三、區域公共管理在我國的改革與創新
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新的世界不再是以國家劃分而是以區域競爭力來劃分的,我們需要建設“能提供更為優越的投資環境,建立更為有效保護產權的法制制度,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政府服務”的投資區域,否則就不能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取勝。我國正從基礎制度“國家簡單化”管理到“國家精密化”管理轉化。由于我國還沒有建立起適應本國國情的區域公共問題管理相應制度體系與方法,政府對區域公共問題的管理仍沿“國家簡單化”的思維觀念和方式手段,使得目前我國區域公共問題管理的制度基礎還出于非常薄弱的階段。在國家高度集權的下,出現了一種以“假、大、空”式的公共問題管理制度,簡而言之,過分的濫用了國家的權力。在這種形式下我們急需借鑒發達國家的精密化管理模式。這里所說的國家精密化管理模式,是一種縝密、精細、法治的公共管理辦法。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行政方法,在有限理性驅使下設計的一種縝密、精細、法治的公共問題管理制度。區域文化在現實社會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在區域經濟的發展與變革中,人力資源的思想觀,價值取向以及所在區域的文化對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與未來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經濟與文化一體化的形成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對此必須高度重視不同區域內地域文化對區域經濟所產生的影響。高度發揮地域文化的優勢,深度挖掘地域文化資源,使地域文化成為降低交易成本、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新方法,使區域文化成為發展區域內經濟的新方法。(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Mark Dodgson,Roy Rothwell 編,創新聚集——產業創新手冊,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7 - 34。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行政改革;新思路
1新公共管理簡述
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曾經主導西方公共行政領域近一個世紀之久,被譽為是行之有效的主流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環境的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它賴以建立的基礎——“威爾遜•韋伯范式”無法回答和解決政府所面對的日益嚴重的問題和困難。政府規模的無限擴張和政府角色的膨脹、公眾對政府能力失去信心、公共支出的持續膨脹帶來的普遍的政府財政危機。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一種新的公共行政理論與管理模式——新公共管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英美兩國應運而生,并迅速擴展到西方各國。新公共管理是一個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種試圖取代傳統公共行政學的管理理論,又指一種新的公共行政模式,還指在當代西方公共行政領域持續進行的改革運動。英國是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發源地之一。1979年撒切爾夫人上臺以后,英國政府開始引入競爭機制和顧客導向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美國是現代管理科學的搖籃,1993年克林頓上臺后,開始了大規模的“重塑政府運動”,其目標是創造一個少花錢多辦事的政府。新西蘭、澳大利亞被人們視為新公共管理改革最為迅速、系統、全面和激進的國家。特別是新西蘭,它因改革的深度、廣度、持續時間和成效而被學術界稱為“新西蘭模式”。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一些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如韓國、菲律賓等國也開始加入這一公共行政改革的大潮。以新公共管理為指導思想的改革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當代西方以新公共管理取向的行政改革運動,在某種意義上克服了傳統公共行政的弊端,有利于政府和社會的良性發展。但是,新公共管理是特定社會和一定理論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它深受當時公共行政所面臨的環境和社會需求的影響。由于不同國家和地區公共行政的實踐及其理論基礎各不相同,新公共管理不可能一成不變地應用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在一些國家,由于新公共管理與本國傳統的規范和價值觀相沖突,即使采納這種改革,也產生不了實際成效。
2新公共管理內容概要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關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報告,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內容有:
(1)更加關心服務效率、效果和質量的結果。(2)高度集權、等級制的組織結構為分權的管理環境所取代,在分權的環境中,資源配置和服務提供的決策更加接近第一線,并且為顧客和其他利益集團反饋提供更多的余地。(3)靈活地選擇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場的方法,來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4)更加關心公共部門直接提供的服務的效率包括生產力目標的設定、在公共部門組織之間建立競爭性的環境。(5)強化國家核心戰略能力,引導國家變得能夠自動、靈活、低成本地對外界的變化以及不同的利益要求作出反應。
新公共管理特別強調企業和市場導向,注意從私人部門管理中借鑒理論和技術,強調市場經濟中的企業經營技巧和市場導向的行為激勵機制。作為一種新型的實踐模式與理論思潮,新公共管理反映了新形勢下傳統公共行政模式的信任危機,并提出了許多對策性措施。當代各國行政改革和新公共管理運動都還在發展當中,大家對于“什么是新公共管理”、“如何進行公共管理”等的認識還存在許多分歧。
3新公共管理對政府行政的影響
新公共管理強調在由傳統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的轉變中,要建立一種靈活的、適應性強的政府管理體制,認為現行政府的失敗之處不在于目的而在于手段,注重引入市場機制,重視企業管理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模式的應用,以實現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高質量、多樣化。新公共管理是對傳統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巨大變革,體現了西方公共行政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西方各國的普遍展開,對政府公共管理產生了深遠影響,已在相當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國家的公共管理水平。
(1)推進政府職能的轉換。
在傳統政府模式下,政府不僅制定政策,而且親自提供服務。在信息萬變的社會環境下,政府試圖向社會提供壟斷并將耗盡它們的精力和智慧,將使政府什么都做又都做不好,而陷入困境。新公共管理的“企業家政府”充分發揮市場與競爭的作用,用企業精神來改革政府,政府不再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做的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政府的精力主要是做好決策工作,而把具體的服務性工作承包給私營企業和非營利機構去做。
(2)推動公共組織的變革。
新公共管理是對傳統的官僚組織機構的變革,在這一模式下,政府仍然是專門的公共管理機構,但它們往往以單一的、獨立的形式出現,而在政府之外,還出現了許多私營部門或半私營部門及“合作式組織”,原先由政府承擔的公共管理職能很大一部分可以由這些部門來承擔。此外,在政府內部組織之間,分權使復雜的組織模式層次減少,組織之間由以權力為紐帶而變成以契約為基礎。
(3)防止行政權力的腐敗。
人為設計的以權力制約權力的機制為腐敗的滋生留下了空間,這是傳統公共行政中永遠無法治愈的痼疾。新公共管理卻表現出了消除腐敗的趨向:顧客至上改變了原先行政體系的主體中心主義,主體的邊緣化使腐敗喪失了發生的根據;服務定位使行政行為更加貼近其公共性,消除等級化的特權和特權意識;公共服務的公開競標,增強了行政行為的透明度,使“暗箱”操作的機會最小化。
(4)導致政府組織文化的革新。
新公共管理強調企業性的價值,要求政府部門領導和雇員更新舊觀念,吸納新思想,而不是保守怕事,隨遇而安。新公共管理所引發的公共組織的橫向聯系網絡的發展,也將開闊組織成員的視野,提高其工作能力。新公共管理用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政府,對待政府改革,對于我們重新審視現代政府角色,正確地認識政府的職能具有重要的啟示。
4新公共管理對我國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鑒作用
綜觀西方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和理論,至少在以下方面對我國的公共管理改革有借鑒作用:
(1)強調政府的企業化管理,強調管理的高效率。
我國政府長期以來之所以效率不高,一方面是由于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造成權力過分集中,法規法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組織結構不合理,機構重疊,人浮于事。新公共管理強調政府管理應該像企業那樣,把效率放在首位。這一思想值得借鑒。我國政府應該樹立效率意識,增強活力,進行結構調整,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公共物品。
(2)把科學的企業管理方法引入公共行政領域,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盡管政府部門的公共管理和企業及私營部門的管理對象、方式、目的不同,但是企業管理的科學性、重視市場需求和客戶反饋這些方面值得政府部門借鑒。把投入產出分析和成本核算等方法引入我國政府部門的管理,可以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感,更加科學地進行績效考核。
(3)將競爭機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務領域。
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為了提高我國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特別是基礎設施行業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我們應該借鑒西方的做法,在加強公共服務宏觀管理的同時,將競爭機制引入公共服務領域,放開一些公共服務市場,在一定的范圍內允許和鼓勵私營部門進入提供公共服務的領域。
(4)注重實際工作績效、注重提供優質服務方向。
我國目前法律制度還不健全,健全法律和規章制度將是政府今后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必須意識到,制度是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目標和任務的手段。因此,在制定制度法規時應考慮如何將其落實和執行。這一點是目前我國行政管理必須加強的。如果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即使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再健全,依法行政也只是一句空話。
(5)重視政治體制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行政管理改革也需要與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結合起來進行。公共行政管理的績效與政治格局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政治體制不能保證有效地建立健全各種政治責任制度,不能使政府保證一定的權威性,那么公共行政就有失政的危險。在一個缺乏政治權威和政治責任的體制中,政府制定政策和執行政策是不能得到保證的。因此,雖然政府機構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增進行政績效,但也要與政治體制改革結合起來,讓行政人員意識到自己所做工作的政治責任,增強對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對政策的自覺響應性,從而達到忠實履行行政職責的目的。但是,我們在借鑒西方新公共管理有價值的思想和做法的同時,也應該結合本國國情。因為西方國家的公共行政管理體制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和規章,因而以新公共管理作為改革的指導思想是符合其發展趨勢的。我國目前處于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時期,市場經濟發育不成熟,法制還不完善,因此對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思想,只能從實際出發,有選擇地借鑒和吸收,不能全盤照搬。簡單地照搬新公共管理只會擴大其隱含的內在矛盾。筆者認為,針對我國的行政改革,在宏觀層次上應該承認當代政府改革主導方向及其必然性;在微觀層次上必須走適合我國國情的內生化道路。只有植根于中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循著內生化發展的公共行政模式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張慶云.關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綜合評述[j].中國行政管理,2000,(7).
國內一些高校正在試驗一種新型的交叉復合人才培養模式。比如,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試驗構建了交叉復合培養平臺。其中信電分學院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融入創意和創業教育元素,探索跨專業、跨院系復合交叉培養方式。其外語分學院試行英法雙語人才培養,成功培養出兼備英法雙語能力和國際貿易專業知識的人才[1]。華中師范大學致力培育具備多學科專業優勢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開設了“化學—生物學”、“數學—物理學”、“數學—經濟學”、“計算機—美術”、“化學—物理學”“、日語—國際貿易”等多個交叉培養實驗班[2]。交叉復合人才培養模式試驗都涉及人才培養方案里的課程設置改革,跨學科交叉課程群的開發與建設正好應運而生。下面將探討在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為滿足對海洋經濟與管理復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開發建設跨學科交叉課程群,實行交叉復合培養人才的問題。
二、海洋與公共管理跨學科交叉課程群設置的必要性
(一)海洋經濟發展急需海洋與公共管理復合型人才我國海洋經濟戰略地位提升加大了對海洋與公共管理復合型人才的需求。2012年國務院批準出臺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制定了發展海洋經濟、推進海洋事業的指導方針和行動綱領。面對海洋經濟和各項海洋事業飛速發展的新形勢,高等院校也將迎來對海洋方面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特別是對既精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知識又掌握海洋經濟和海洋管理知識的復合型高層次人才的大量需求。(二)海洋與公共管理專業培養方案調整的要求國家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本科專業目錄規定在海洋科學專業里設置一些有關海洋管理的課程,基本思路還是屬于理工科專業知識配備一些海洋管理知識的傳統套路,其人才培養基本定位在:行業技術+行業管理知識=本行業管理人才(技術官僚)[3]。但是,現代經濟社會經常需要一些跨行業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比如政府機關需要既掌握海洋管理知識,又熟悉政府管理和行政管理等領域知識的多面手的工作人員。他們視野開闊,可以兼顧多方面管理業務,還具有通盤思考、把握全局的素質和能力,更適合在政府機構壓縮、人員編制精簡的新形勢下擔任工作。高層次的管理人才不僅要掌握本行業專門知識,還要了解國民經濟管理和宏觀經濟政策、政府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識,要能夠理解國家對本行業管理政策及其在國民經濟社會全局中的作用。從工作性質來看,海洋管理屬于公共管理的一部分,其中一部分管理職能屬于政府管理或者行政管理,其他部分屬于公共事業管理。所以,在原來開辦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或者行政管理專業的高等院校開設跨海洋事業與公共管理的交叉課程群,可以為較快地培養出社會急需的交叉復合型人才提供一條便捷途徑,還可以省去正規設置新專業的程序上的麻煩,并且具有根據社會人才市場需要,靈活調整培養方案的方便性。
三、海洋與公共管理交叉課程群設置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