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5 14:55: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兒童英語培訓教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兒童英語活動策劃與組織”課程 情景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8C-0063-02
課程是教學必要的程序,這個程序包括課程的定位、選擇和組織內容,決定方法,設計檢測和評價的手段等環節。教學設計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核心問題,美國教學設計專家肯普(J.E.Kemp)在《教學設計過程》一書中指出:“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與技術分析研究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它們的方法和途徑,并對教學結果做出評價的系統的計劃過程?!耙簿褪钦f,課程設計就是對教與學這個程序各個方面、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的設計。本文對“兒童英語活動策劃與組織”課程的情景教學設計進行探索。
一、課程定位
“兒童英語活動策劃與組織”是應用英語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課程總課時64,學分4分,教學安排在第三、四學期。它是一門培養學生兒童英語教學能力的技能技巧課。該課程的先修課程有兒童英語教學技能(一、二)、兒童游戲活動組織與設計,該課程的后續課程應當是學生即將要學習的專業課兒童英語教材教法和班級管理。
在課程理念上,我們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依據技術領域合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整合課程內容。堅持“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原則,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理念設計內容,結合學生學習特征分析,“兒童英語活動策劃與組織”課程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并基于學生職業能力發展、任務導向以及“教、學、做”一體化來整合課程。
根據應用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通過與行業專家的交流和研討,我們梳理出應用英語專業學生在未來的就業崗位上的能力要求,即學生應能運用本課程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掌握的教學技能開展兒童英語教學實踐,包括能根據教學要求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靈活使用教材、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重/難點講授清晰等,為教育實習和適應未來教師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確定了“兒童英語活動策劃與組織”課程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該課程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起重要的支撐作用。
二、課程內容的適用性和針對性
“兒童英語活動策劃與組織”課程學習任務的設計在培養學生專業基礎能力的同時,還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學習任務的設計除涉及兒童英語助理教師必備能力的訓練,還讓學生在兒童英語教培機構進行真實的工作體驗。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和學會相處等基本素質,特別是加強學生彈性素質的培養,著眼于職業適應能力的提高以及職業情商的養成,著眼于個人可持續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其有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崗位轉換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有良好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兒童英語活動策劃與組織”課程內容為兒童英語培訓機構崗位需求調查、兒童英語助理教師工作過程分析、兒童英語教育培訓機構參與研討以及在兒童英語培訓機構工作的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信息反饋。據此,我們把“兒童英語活動策劃與組織”課程確定為13個學習子項目。
教學活動的安排以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為主,充分體現了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按任務需要合理安排校內實訓與校外實習,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
三、教學內容的組織
本課程組教師根據高職高專教育的特色和學生的特點,以多種方式組織教學內容。
1.自編講義。課程組在參考國內主要幼兒英語教學法教材的基礎上,結合該課程實踐性強的特色,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兒童英語助理教師實際工作需要和學生的具體特點,自編一套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強的講義。
2.模擬教學。每一次的教學任務實施都要進行多次的模擬教學,讓學生扮演好教師的角色和扮演小朋友學習者的角色,在模擬的課堂中讓學生鍛煉教學技能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為真實的教學任務實施做好充足的準備。
3.把課堂搬進英語教培機構,在真正的工作環境中鍛煉。充分利用本校附屬幼兒園的有利條件,與行業緊密結合,在教學基本技能初步形成階段就開始到幼兒園領真實的教學任務,由學生組成的“教研組”在培訓機構指導老師和本課程任課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和組織,使學生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鞏固和完善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鍛煉他們的綜合職業能力,提高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教材使用情況。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感受到《英語教學活動設計與應用》這本教材在語言難度和編寫體系上更適合該專業學生的學習,因此把這本教材作為主教材使用。為了補充課外英語活動策劃與組織的知識,還選擇了英語培訓機構的一些內部活動策劃方案作為該課程的輔助教材。
四、課程實施情況
1.教學模式?!皟和⒄Z活動策劃與組織”課程遵循“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設計,學生、校內專職教師、校外兼職教師、英語培訓機構四方共同參與課程。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校內外教師與培訓機構搭建的良好實踐平臺中將知識與教學技能融會貫通。在課程教學中,為達成教學目標,課程采用任務驅動、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等教學模式來代替傳統的常規講授和工學結合模式,力求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
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分析、歸納和提煉,開發典型的工作任務,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提出任務―合作―問題―解決―反思的反復循環模式,逐步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校企互動”的“互動式”和“合作式”教學模式。同時創新教學,課堂教學模式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將課堂上的演課活動和活動策劃組織真正在英語培訓機構當中進行,真正實現了“教、學、做”一體化。
2.教學方法:在教學方面嘗試革新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上突出行動學習的特點:根據行動學習法的原理,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同時在教學中采用課堂的案例分析、課堂外的模擬訓練、兒童英語教學機構的實地實踐等方式來實踐教學。
3.課程課例:以兒童英語課外活動設計與組織為例,教師以英語培訓機構組織的典型特色活動為主線,將教學內容分為若干個任務,如“六一英語活動方案策劃”、“圣誕英語活動方案策劃”、“英語演講比賽方案策劃”、“家長匯報課活動方案策劃”等。學生以完成這些任務為載體,通過案例分析、分組討論、角色模擬、匯報交流等方法來策劃該項目,通過到英語培訓機構實地現場調研,校外兼職教師給予指導后編寫符合培訓機構要求的一份活動方案。完成后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互評修改,然后提交報告,根據培訓機構的需求跟進該項目的實施。
4.教學手段:(1)課程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授課。(2)實物、模型、教具。(3)教學課件、優秀教師教學視頻。(4)網絡共享資源庫,英語培訓前沿資料、網絡相關教學視頻等。同時,通過在兒童語言實訓室與英語培訓機構進行模擬教學。通過仿真教學環境,教學過程在相應的學習性工作任務中完成,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取得實效。
5.課程教學團隊。本課程教學團隊目前有校內專任教師7人,副教授1人,講師6人,中高級職稱以上教師占教師總數的100%;所有教師均獲得碩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歷,占教師總數的100%;校外兼職教師3人,來自南寧周邊的英語教育培訓機構,主要擔任課程校外課程實訓指導和課外英語活動策劃與組織的教學任務。
6.課程實訓情況。實習實訓設施與基地。在實習實訓硬件保障方面,學?,F有2間兒童語言實訓室,多間多媒體教室,能滿足該課程校內實踐、實訓教學。同時,學生還在校外6所英語培訓機構進行課程教學做一體化實訓。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充分了解英語培訓機構現狀和發展方向,密切融合在實際教學活動的策劃和組織過程中。
7.考核方式。(1)出勤和課堂紀律(10%)。(2)課堂展示(50%)(分組演課、項目策劃)。(3)期末個人展示(20%)(個人教案設計、課堂教學片斷演示15分鐘)。(4)期末集體展示(20%)(分組設計兒童英語活動策劃方案)。
【參考文獻】
[1]張志遠.兒童英語教學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張明紅.兒童語言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張翠云.低幼兒童英語教學活動設計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7
[4]張鶴.活動教學法在兒童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實證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14
[5]楊靜.關于幼兒園英語活動設計問題的思考[J].廣西教育,2003(12)
關鍵詞: 第二語言習得 關鍵期假說 兒童英語教學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與世界各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交流日益增加,外語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一門外語,國家教育部于2001年發文,要求在城市和有條件的農村從小學三年級起全部開設英語課,上海則要求自2003 年所有小學從一年級開設英語課。各地的少兒英語培訓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許多幼兒園一夜之間變成雙語幼兒園。這種現象使人們認為,外語教學越早越好。然而,是不是真的越早越好?外語學習是否有關鍵期?在我國外語學習者日趨低齡化的今天,有必要理性、客觀地分析第二語言習得的關鍵期假設對第二語言習得和兒童英語教學所產生的影響。
1.語言習得的關鍵期假說概況
早在20世紀50年代,外語學習最佳起始年齡問題受到了學術界的關注,成為語言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為此出現的爭論越來越多。Penfield根據生物學的關鍵期理論提出兒童習得能力與大腦的發育有關。60年代,Lenneberg在Penfield研究基礎上首先提出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說”。他認為,語言是大腦的產物,語言能力的發展要受到人生理基礎的嚴格制約。兒童從兩歲開始至青春期到來之前,大腦具有可塑性,語言習得能夠自然而輕松地進行。這時語言的理解和產生涉及到大腦的兩個半球,整個大腦都參與語言學習活動,所以吸收新的語言信息就又快又容易。而在青春期到來之后,多數人的大腦已發生了側化,大腦已經充分發育成熟,神經系統不再有這樣的彈性,語言學習也就越來越難。
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設是針對母語提出的,但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領域卻引起了人們極大興趣,引發了語言學家對第二語言習得關鍵期假設新一輪的研究并使得爭論越來越激烈,形成了觀點相對的支持派和反對派。外語學習的關鍵期是否存在?在外語學習方面兒童是否比成人更有優勢?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許多語言學家經過大量的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否定了關鍵期的存在。
2.中國兒童英語教學的現狀
2.1誤解外語學習的關鍵期
目前社會上帶有商業氣息的幼兒英語班層出不窮,有的英語培訓機構甚至推出“0至6歲幼兒學習英語工程系列”,提出能確保孩子3歲脫盲,4歲廣泛閱讀,5歲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事實上,母語學習與外語學習不是平行的關系,外語學習應在母語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二語習得“關鍵期假設”的存在與否尚無定論,“外語學習越早越好”這一說法在理論和實踐上還沒有充分的科學依據,還只是一個未經證實的假設,不能作為理論依據。廣大家長對子女的培養心切,容易輕信此類不實廣告,認為“英語學習越早越好”,于是家長一哄而上。剛開始,孩子會覺得新鮮,家長也會為孩子的幾個英語單詞或幾句對話感到歡欣鼓舞,但實際上,孩子越早學習英語,會越早讓他們有挫折感,反而提早排斥英語。
2.2缺乏外語學習環境
兒童在語言習得上有明顯優勢,前提是有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充足的語言輸入。但目前我國從小學到大學的英語學習都是在課堂中進行,并且教師教授的方法單一,不能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課堂內外都缺乏自然的語言使用環境。另外,目前我國學校并不像一些發達國家一樣實行小班授課,使學生更好地與教師參與討論,增加語言利用的機會;相反,我國一般情況下每班人數在50人左右,這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不能面面俱到,關注所有學生的語言表達。
2.3師資狀況參差不齊
根據傅海燕對浙江省小學英語教師隊伍質量的調查顯示,在師資方面,情況不容樂觀,一些學校缺少合格的小學英語教師,優秀的英語教師更是嚴重短缺。大部分英語專業的畢業生都不愿意到小學任教,這成為制約小學英語教學師資的“瓶頸”?,F在許多小學英語教師是非英語專業畢業,部分小學英語教師由擔任其他學科教學的教師轉行而來,甚至有的教師“身兼數職”。
3.關鍵期假說對中國兒童英語教學的啟示
3.1樹立正確的外語學習觀
Malmberg認為:兒童啟蒙教育不用母語是荒唐可笑的。楊雄里曾這樣說過:人腦的可塑性年齡越小越強,年齡越大,學習外語時發生的詞法、語法錯誤就越多,但絕對不能因此推論學外語越早越好。因此,過早學習外語,極可能造成干擾,導致邏輯思維能力缺陷。學校的早期教育必須首先確保兒童母語習得的完成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過早學習一門外語,學習者不但會混淆兩種語言來表達思想,混亂母語文化與外來文化,而且容易產生一定的挫折感,這樣會對智力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3.2創造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
大多數學生都是通過在課堂上進行英語學習,因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就顯得特別重要。要實現這個目標,教師首先應該在教學內容上下功夫。教學內容要體現真實性、實用性和趣味性。兒童偏向于直觀的、隱性的學習方式,具有模仿能力強、敢于開口說英語等方面的優勢。教師應恰當地運用兒童感興趣的游戲、故事、唱歌等多種教學形式組織兒童的英語學習活動,利用實物、圖片等直觀和現代化教學手段使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兒童英語教學應以口語教學為主,運用角色扮演,通過趣味活動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
3.3培養合格的師資隊伍
在我國目前這種特殊的學習環境中,要想使兒童在小學階段學習外語取得一定的效果,小學英語教師除了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英語語言學和教學法的基本知識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扎實的英語知識和基本功,有標準、流暢的語言語調,口語流利、地道,熟悉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的能力。兒童學外語一定要開好頭,否則,很可能導致學習者過早厭學,對以后的外語學習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我國只有大力加強培養合格的師資隊伍的情況下,才能使我國英語教學取的良好的效果。
4.結語
總之,二語習得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兒童時期學英語具有其獨特的優越性,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和家長都要有清醒的認識,二語習得“關鍵期假設”只是一個假設,并未最終得到證明,不能簡單地夸大其作用,外語學習低齡化還需謹慎行事。
參考文獻:
[1]Lenneberg,E.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Language[M].New York:Wiley, 1967.
關鍵詞:少兒英語學習;綜合環境;對策建議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對各層次人才外語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外語已成為通往新世紀的敲門磚,當前國內各階層對英語教育越發重視,社會上名目繁多的英語輔導班如雨后春筍,英語學習的年齡逐漸提前,諸多小學乃至幼兒園早就開設了英語課,學習英語的兒童的年紀越來越低。
一、少兒英語學習的可行性及目的
(一)少兒英語教育的可行性
少兒在中國普遍的是指七歲前的兒童,而本文指的主要是接受正規幼兒園教育的兒童,本文主要研究這段時期少兒英語的教育狀況,首要的問題是看到少兒英語教育的可行性,這需要對這段時期少年兒童自身的特征(主要是與語言學習有關的特性)有最基礎的了解。
1、少兒的自身特點及優勢
英語學習中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情感因素,包括學習的動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學習者的特性等。成年人往往會過分的擔心犯錯誤、擔心被別人嘲笑,這樣會使成人產生一種焦躁的情緒,這些都會影響到他們對英語的接受程度。少兒們則恰恰相反,他們和成年人不一樣他們有著極高的期望,也不像成年人那樣有極強的自我意識,他們是真的“初生牛犢不畏虎”,常??梢苑e極參與、踴躍發言;少兒們對英語學習未形成已有的態度(肯定或否定),這就可以避免像一些成年人那樣因為對英語學習的否定態度而影響了學習。
2、少兒英語教育的目的
少兒不像成年人一樣害怕犯錯,積極大膽、勇于嘗試地說英語,加之其發音器官的可塑性比較強,在學習英語語音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因此我們在少兒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著重訓練他們正確的英語發音,為他們形成正宗的英語發音打下扎實的基礎。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聽說能力為重,讀和寫為次之,在最開始的階段對讀寫不做特別的要求;不以占據句型和詞匯量的多寡作為衡量教學效果的標尺,同時不要急于求成果。少兒英語教育的另一大項任務是激發少兒對英語學習的廣泛興趣,使他們在今后深入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保持足夠的熱情。當然這就需要老師的積極誘導,悉心選擇適當的教材、教師及教法。
二、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與綜合教育環境
少兒的英語教育真正應該做的是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英語使用的良好環境。因此,假如我們想為少兒們提供很好的英語教育,首先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少兒階段是他們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們,對語言非常敏感.適應和接受語言環境的能力也非常的強。英語,對剛剛開始說話的孩子們來講,只是一個個符號。這些符號沒有任何意義,也很非常難理解。并且,假如過早的進行英語學習,也非常很容易和漢語拼音混淆。因此怎樣進行少兒英語教育,成為了現今人們關心的首要問題之一。我國現在的少兒英語教育中,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
1、沒有合適的英語語言環境,大都是照本宣科。
給少兒們只是一味的灌輸單詞和句子,讓他們背誦。對于語言學習來將,我們學習的目標是為了能夠更好的使用它與人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但是,假如把語言拆解成單詞和句子。而并不是表述方法的話,那么在實際的應用中,會產生很多的問題。
2、應對考試,以應試教育為教學目的。
許多學校和外語培訓機構都開辦了類似的“英語考前強化班”這種枯燥無聊的培訓方式,這極有可能打消孩子的積極性,而使他們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樂趣。測試,只是一個檢驗學生英語掌握的方法,但并不能作為英語學習的終極目標。少兒本身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就是通過自身對事物表達的成就感中獲得的。他們能夠表達的東西越多,他們就會認為自己對語言的掌握就越好,也就更樂意去學習英語。但是,當他們為了應對考試而去學習英語,迫使自己把種種教條套用在一門英語學習上的時候,他們的興趣會消失不在。
3、少兒英語教育,過分的重視讀和寫,這違反英語語言學習的自然規律。
如同我們學習中文一樣,最初我們只是聆聽,聽到周圍的人們都會用這我們所聽到的這門語言,把聽到的語言與我們所描述的物體進行聯系。我們聽了很多之后,聯想許多之后,便開始嘗試用語言來表達我們的思想。但是這個時刻.我們并不清楚這些字是怎么拼寫的。換句話說,學習語言的基本規律是這樣的:聽一說一讀一寫。而并不是現在英語教學中的:寫一聽一讀一說。
三、少兒英語教育環境問題的解決之道
1、融入情景法。
為少兒們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以實際的應用為主,填鴨式灌輸為輔。將虛無縹緲的字母和單詞形象化、具體化,將那些對學生來講的“沒有生命力的符號”,轉化成“有生命力的活體”。當學生們認識單詞的表意之后,下一步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2、在娛樂中學習。
不要給少兒們太大的考試壓力。要讓他們清楚,英語和漢語一樣,都只是一門用來交流的工具而已。同時,培養學生英語學習樂趣,例如,有針對性的對課堂上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分組比賽、游戲。在歡樂中附帶了解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知識的掌握狀況。對表現優秀的組,予以適當表揚。相對較差的組,給予肯定和鼓勵。
四、結語
本文對詳細的分析了少兒英語教育與綜合環境的相互關系,以及其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目前我國不少幼兒園中都早已開展了英語課的教學活動,社會上少兒英語學習班也非常之多。但是少兒英語教育缺乏系統有效的管理體系,英語教學環境及教材教法都還有改善和提高,教師的素質還有待增強。
參考文獻
[1]賀亞麗:探析全身反應法與新《標準》的整合[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7(4):22.
[2]薛愛:TPR在兒童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呂梁高等??茖W校學報,2005(4):22.
[3]章兼中:國外外語教學教學法主要流派[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3.
在現今中國,幼兒英語已經形成一種風潮,英語培訓班招生廣告充斥在人們的身邊,隨處可見的幼兒英語學習班和強調雙語為特色的大中小型幼兒園但是也出現了質疑的聲音,如一語習得是不是越早越好?是否應對幼兒實施英語教育?答案是肯定的主流理論認為4歲是開始學習英語最佳年齡,這樣有利于把握最佳時期,促進語言發展、思維發散等各方面認知能方。既然眾多研究肯定了幼兒教育的可行性與必要性,那么如何有效開展幼兒英語教育則成為當前研究的主題眾多專家學者的研究表明,我國當前的幼兒英語教學存在亂想叢生的現象,如幼兒英語培訓機構質量參差不齊,幼兒園英語教師師資方量不足,家長對英語教育過分狂熱,花重金將幼兒送到所謂的培訓班,忽視幼兒的實際感受,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團而國內研究對于幼兒教育過程的描述缺乏,微觀材料不夠。筆者將結合對女兒Dawn 3-5歲英語學習過程的觀察,證實如何通過家園配合,為幼兒創造良好的二語習得環境促進幼兒二語習得。
1當前幼兒英語教育教學現狀
幼兒階段是一個人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已是不爭的事實幼兒好奇心強,學習興趣高,模仿能方強,善于表現,學英語比成人更快在這關鍵期根據孩子們的心理、生理及年齡等特點讓他們接觸英語學習,對于孩子日后的英語的系統學習是有積極作用的國內英語培訓領域早已紅紅火火并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城鎮學齡前兒童的英語教學普及越來越大,辦學機構日漸趨于成熟,成效顯著團
合格的學前教育的師資尤其是幼兒英語教育師資的短缺是英語學前教育的一個首要問題如筆者女兒所在幼兒園為筆者所在城市規模最大的雙語幼兒園之一,有全職的英語教師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中并參與幼兒的各項活動,還專門為幼兒配各資格認證的外籍教師但是據筆者了解,該英語教師為獨立學院專科非英語專業畢業,缺乏學前教育常識、兒童英語教學實踐經驗和相關理論知識,本身的英語水平有限,缺乏必要的英語技能(如自身語音語調及詞匯知識方面的不足)
中國父母在對孩子的英語教育上是存在很多困難的例如父母本身不懂英語、口語能方不好、沒有時間等等,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到培訓機構,或者給孩子買英語學習機和英語學習DVD,然后就很少管了大多數家長缺乏英語教學的正確觀念,以單詞量、書寫字母、單詞拼寫等可量化的方式來衡量語言學習成果而部分英語培訓機構為了功利地滿足家長的期望,也把語言學習的重點放在錯誤的位置上
在中國目前的非雙語環境下,幼兒英語早教的開展為:有條件家庭讓孩子上雙語幼兒園或參加英語培訓班,沒有條件的買個英語學習機或者DVD英語視頻,但其實單獨的任何一種方式都是不足夠的要使幼兒英語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教育機構.家長和幼兒的共同努方
2家園配合對Dawn早期二語習得的積極影響
2.1加強幼兒母語習得,為一語習得建立良好基礎
語言本身極其復雜,嬰兒在零到三歲時大腦處于高速發展時期,雖然大腦尚未發育完全,卻能夠在三歲左右習得句法,這就說明兒童生來就具有語言習得機制筆者曾經也對幼兒母語習得過程展開過研究研究證實了社會相互作用的語言獲得理論在兒童語言發展的整個過程中都強調兒童語言環境和交往背景的重要性如果兒童在語言發展環境中,能夠獲得更多的交流機會,獲得更多包含豐富詞匯和相對復雜的語言結構并包含成人耐心和熱情的對話,那么這些兒童將比不能獲得這些語言交流的兒童的語言發展的更快如果照顧者對兒童最初的交流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耐心,就會鼓勵他們把交流當成一種樂趣,毫無痛苦,輕松愉快地逐步掌握語言四該研究對筆者有很大的啟發所以筆者及其家人為Dawn的漢語習得營造了良好的母語環境,如一直堅持講故事,閱讀,唱兒歌,和她耐心的交流等Dawn在三歲時已經基本理解成人對她說的話,基本掌握了母語句子產生的規則,詞匯量也很大在她三歲以前,她所接觸的都是漢語環境,唯一接觸到英語的就是幼兒英語動畫片《愛探險的朵拉》,也不是看得英文原版,只是有少量英語單詞筆者作為一名高校英語教師并沒有對她進行任何英語教育,也沒有參加過幼兒英語早教兒童良好的母語習得的過程對兒童二語習得也有很多啟示
2.2充分利用幼兒語音習得優勢,培養聽說能方
幼兒處于語言敏感度最高的時期,語言能方強,對聲音的領悟能方強,幼兒英語學習的最大優勢在于語音上,幼兒善于模仿和記憶首先要讓幼兒知道英語是國外的語言,進而培養英語的語感應以聽說為主,堅持聽說的整合,先聽后說、以聽促說,遵循自然的習得原則 Dawn所在雙語幼兒園每天都有英語課,一周一次外教課英語教學以簡單的幼兒感興趣的水果、食物、動物詞匯為主,外教英語課會通過游戲反復強化這些詞匯的發音Dawn放學會主動表達在幼兒園學的一些動物、食物的名詞,發音標準她說英語很有趣半年的幼兒園學習還學會唱三首簡單的英文歌,發音清楚,語音非常標準作為家長,筆者在她剛剛接觸英語階段沒有進行任何補充學習,只是耐心觀察她的發音筆者會用好奇的方式詢問她每天學了哪些英語她就養成了每天回來首先跟我講學過什么的英語的習慣如果學的歌,筆者會讓她在家人而前進行表演或者教家里不會英語的照顧著,如奶奶筆者發現,每次表演完畢并得到大家的表揚是她最期待的
2.3加強文化學習,擴展幼兒視野 英語學習本身屬于語言類的學習,但是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通過這個窗口,我們可以了解更多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Dawn所在幼兒園會在不同的西方節日來臨之前開展很多班級活動,有時候是要家長協助制作道具,如萬圣節的而具和裝各,圣誕節的雪花和圣誕樹掛飾有時候會開展以西方節日為主題的親子活動,這些活動外教也會參加。如裝扮成圣誕老人給小朋友發禮物在萬圣節會帶上而具,找老師要糖果通過筆者觀察,Dawn會在圣誕節跟家人說Mcrry Christmas,也會講圣誕節的故事在感恩節的時候帶回家在學校制作的愛心片片,對筆者說我愛你通過這些活動,Dawn更好的了解的西方文化,也習得了簡單的英語當然,學校也沒有忽視中國節日的輸入,如端年節和中秋節也有相關活動通過中西文化的共同學習,有助于擴展幼兒視野。
2.4營造自然輕松的語言環境,培養幼兒學習興趣
韓禮德認為兒童學習語言的能方不光與遺傳相關,環境因素也很重要任何語言學習都是在特定的語言學習環境中進行的。然而中國為非雙語環境,幼兒園和教師只能在方所能及的范圍內為幼兒營造英語氛圍最常用的句式也僅限于最常用的招呼用語由于父母英語水平有限,更難以在家為孩子營造學習氣氛筆者雖然是我國某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但無出國、移民經歷所以在中國,幼兒缺乏良好的英語環境為了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知識,如何為他們創造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提高幼兒英語學習興趣呢?
研究者發現,兒童喜歡學習英語,大多是因為英語學習好玩兒有趣,幼兒英語教師可以多設計簡單輕松的游戲,創建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兒童內心愉悅并且教師要多鼓勵幼兒筆者就發現Dawn經常會回來教一些游戲,和表演一些非常有趣且獨特的表揚方式 為了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筆者嘗試教Dawn唱簡單的英文歌教的第一首歌為電影《音樂之聲》插曲,do-re-mi記得剛剛教的時候,Dawn表現出了強烈的抗拒,因為歌詞比她在幼兒園學的兒歌難很多因為學不會,Dawn急哭了但是筆者并沒有批評她或因此放棄,而是想了各種辦法,如讓家人參與學歌,并進行比賽幼兒對于英語語音的掌握的神奇速度讓成年人是震驚的教了幾遍之后,第一天她能準確的唱出了四句,經過循序漸進的學習,不久,她就能完整的唱出這首歌通過一個暑假的學習,她學會了15首非常經典的英文兒歌但是幼兒的注意方不容易集中,筆者善于使用多種方法來吸她的注意方,如講解歌詞大意,播放歌曲MV也要注意不要強迫幼兒不停的學習讓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歌曲Let it go的學習,筆者首先和Dawn觀看了冰雪奇緣這部影片(家長可以適當和幼兒一起觀看英文經典動畫片。但是要注意的是影片時間太長對幼兒注意的影響和英文原版對幼兒理解的阻礙),然后觀看這首歌曲的MV Dawn深深愛上美麗的公主,進而很容易就學會了這首歌學會這首歌以后Dawn多次登臺表演,在幼兒園表演獲得了老師與同學們的喝彩老師也和筆者溝通讓筆者推薦Dawn會唱得英文歌,并教小朋友一起唱收獲了自信,Dawn認為會英語是很了不起的,在一次不記者而試的時候,她主動的唱了一首英文歌作為才藝展示
兒童英語學習的重點是激發興趣,興趣是能方形成的前提父母即使不懂英語,也可以以輔助的角色陪伴孩f.增加情感交流
關鍵詞: 學齡前兒童 英語學習興趣 教學策略
近幾年,我國掀起了“學齡前兒童學習英語熱”。如何在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即2~6歲開展有效的英語教學,激發幼兒學習的好奇心,為將來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一直是學者、教師和家長關心的話題。但是目前的學齡前英語教育還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教程,各種培訓機構良莠不齊。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學齡前兒童的英語教育應從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在幼兒教育活動中采取適合孩子特點,吸引其注意力的教學法,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現狀
著名學者列能伯格(Lenneberg)提出,兩歲左右的兒童處于習得語言的關鍵期(critical period),這時大腦左右半球具備均等的語言學習的能力,兩歲到青春期之間大腦的語言區會逐漸左側化。青春期以后大腦發育成熟,語言功能左側化完成。從此,語言學習主要由左邊大腦負責。[1]單側化的語言學習不如全腦學習時期得好。所以,語言學習最好在2~12歲,也就是在所謂的語言學習關鍵期進行。超過這段時間,語言的習得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日本幼教專家井深大早在20世紀80年代也提出“等學會母浯再學外語太晚”的觀點。[2]根據他的觀點,學齡前兒童處于語言習得的最佳時期。
基于以上理論,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學齡前兒童英語教學開始蓬勃興起,各類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應運而生,英語學習呈現低齡化趨勢。但是,對于2~6歲學齡前兒童英語,教育主管部門卻沒有統一的部署和大綱,也沒有合理的檢測評價系統。這就造成目前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魚龍混雜的狀況。學齡前兒童的英語教學方法和青少年及成人的英語教學方法還是有所區別的。學齡前兒童學習英語的優勢是好奇心強,模仿力強,心理負擔小。但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學習自覺性等弱點。學齡前兒童的英語教學必須符合這個時期兒童的身體、心理特點,并制定相對應的教學策略。
目前的英語教學策略研究主要集中于大中小學生,但是大部分中學生及大學生已經過了語言習得的關鍵期,語言學習上很難有質的提高。小學生雖然仍處于語言習得的關鍵期內,但是研究表明,小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已經比學齡前兒童呈下滑趨勢。雖然也有學者提出質疑,過早學習英語,還未完全掌握自己母語的兒童容易把英語和母語弄混,造成語言學習和使用上的混亂。但從小生活在雙語環境下,并能熟練掌握兩種語言的例子也是舉不勝舉。幼兒,尤其是學齡前兒童學習英語方面較成人有顯著的優勢。如何培養學齡前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為將來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值得我們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二、興趣研究與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的關系
興趣一直是教育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主題。興趣對學生的推理成績、注意分配、閱讀理解、努力程度、加工水平等都有著積極的作用。[3]海蒂(Hidi)等人從興趣結構特征角度把興趣分為個體興趣(individual interest)和情境興趣(situational interest)。[4]目前,這一分類理論得到了國內外心理學界的普遍認同。個體興趣指的是隨著時間的遷移而不斷發展的一種相對穩定持久且與某一特定主題或領域有關的動機取向或個人偏好。[5]而情境興趣則發生在環境中的某些條件刺激或特征具有吸引力并為個體所認識的那一刻。[6]海蒂(Hidi)后來又對現有研究進行了深化擴展,提出了興趣發展的四階段模型(a 4-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該模型將個體學習興趣深化發展,并劃分為四個階段:情境興趣的激發,情境興趣的維持,個體興趣的出現(未完善),個體興趣的發展完善。[7]情境興趣是一種短期心理狀態,它可以暫時改變個體的認知心理和情緒體驗。個體興趣則是一種相對持久的興趣心理狀態,該狀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是一種與特定主題或活動相關的動機取向或個人偏好。雖然兩種興趣在本質和表現上都有所不同,但許多學者認為情境興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變為個體興趣。海蒂(Hidi)提出,學生自身的一些因素(如能力等)與環境中具有吸引力的某些方面發生交互作用會激起情境興趣,當學生對產生的情境興趣發生認同(identification)并加以內化(internalization)時,情境興趣最終會轉變成為一種對學生學習產生持久穩定影響的、具有心理傾向性的個體興趣。[8]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促進情境興趣向個體興趣的發展?米切爾(Mitchell)認為,雖然教師對學生已經形成的個人興趣很難改變,但可以通過創造合適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情境興趣,影響某些興趣的發展。[9]西爾維亞(Silvia)認為,學生穩定持久個體興趣的養成有賴于教學中以不同的方式重復激起學生對某一問題或主題“有趣性”的反復體驗。[10]所以,只有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策略相結合,才能更加有針對性地加快他們情境興趣向個體興趣轉變的步伐,促進他們相關知識的學習和積累。
學齡前兒童初學英語,感覺新鮮而有趣,本能地產生好奇心,即情境興趣,這種好奇心若能得到及時點撥、激發,就能進一步增強其學習動力并產生高一層次的個體興趣。所以,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興趣發展正是以激境興趣并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情境興趣向個體興趣轉化為目標的。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語感,為他們將來的英語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激發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興趣的教學法
在幼兒英語教育中,教師可以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與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目前比較流行的幾種針對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的教學策略有浸入式教學法(Immersion)、情景教學法(The Situational Approach)和TPR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一)浸入式教學法
浸入式教學法是加拿大于20世紀60年代開創的一種全新的第二語言教學模式。所謂幼兒浸入式英語教學指的是幼兒被浸泡在全英語環境中。教師不用漢語作中介,而直接用英語組織幼兒的各項教育活動和生活活動。教師不但用這種目的語教目的語,而且用這種目的語去教部分學科課程。[11]我國學齡前兒童一般是在漢語的環境下學習英語,教師和家長總是有意無意地將英語翻譯成漢語,或漢語和英語夾雜著教授學齡前兒童英語。首先,這種教學方法的弊病在于,幼兒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難以擺脫母語的干擾,會不由自主地把英語翻譯成漢語來理解,無法養成用目的語進行思考的習慣。其次,漢語和英語分屬兩個不同語系,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有時候英語的意思并不能完全被漢語詮釋,反而會造成誤解,甚至出現“Chinglish”。浸入式教學法提倡為語言學習者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機械枯燥地教英語的做法,盡可能地創設英語語言環境,讓兒童在這種環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并喜歡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盡量避免用母語,讓幼兒在全英語的環境下,耳濡目染,漸漸跟隨老師自然地講英語。教師還可以在教室的墻壁上貼上各種各樣的跟英語相關圖片,為幼兒播放一些英語兒歌或動畫片,讓他們邊玩邊聽。這樣不僅能增強教學活動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更能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愉悅的情境中學習,更多地感知英語。
(二)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于20世紀50年代首創于法國。這種方法強調語言與情景相結合,以情景為中心,充分利用視聽手段,讓學生做出模仿反應,形成語言習得習慣,達到記憶的長期儲存。情景法利用直觀形象的課堂情景,激發了幼兒的學習動機。這些情景一般是圖片、玩具、錄音及各種道具等,促使他們在所學的外語與實物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系,鍛煉其外語思維的能力,避免母語的干擾。比如在學習“cow”(牛)這個單詞時,教師通過屏幕先向幼兒展示牛的圖片,聽牛的叫聲并用肢體動作模仿牛。再拿出牛的玩具,讓幼兒依次上來動手摸摸。有趣動態的圖片及玩具正是學齡前兒童最感興趣的,符合他們的心理需求,逼真的教學情景有助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置與幼兒日常生活相關的對話情景,將孩子學到的日常生活用語與幼兒的生活融于一體,比如,每次在上課前,用“Hello!”“Good morning!”或“How are you?”互相打招呼。吃飯或吃東西時,互相說:“Good appetite!”對話教學既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口語能力,又能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更能為幼兒將來的語言交往打下基礎,提高他們使用第二語言的積極性。
(三)TPR教學法
TPR教學法也稱全身心反映法,由美國加利福利尼圣何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士·阿色兒(James J. Asher)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12]這種教學法倡導把言語和動作聯系在一起,用身體動作教授外語。學齡前兒童天生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TPR教學法不刻意要求他們乖乖坐在板凳上聽講,而是利用各種動作迅速吸引兒童的注意力,讓他們在真實的環境和體驗中學習英語,消除了兒童的緊張心理,促使兒童大膽開口說英語。
“聽—做動作”是TPR教學法最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用目標語發出指令,并作出相對應的動作,在幼兒理解了語言和動作的關系后,再由幼兒做出動作,并學會目標語,邊說邊做。如,在學習“Stand up!”這個指令時,教師先坐在座位上,邊說 “Stand up!”邊站立起來,并且重復這個動作和指令。接下來,逐一對孩子們說:“Stand up!”明白這個指令的孩子會立即站起來。教師對理解正確的孩子給予“Good job!”等贊賞。得到表揚的孩子積極性進一步被調動起來,便會主動模仿教師的語音語調,把整個句子重復出來。教師可以有意加快或減慢說出指令的速度,讓孩子進一步熟悉和掌握動作和語言之間的關系。此外,老師還可以將歌曲、繪圖、表演或游戲等形式與英語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學習單詞“apple”,教師可以拿出實物,邊指邊讀,示意幼兒,這就是apple。然后播放英文兒歌“apple”并叫所有的孩子圍成一圈,和老師一同隨著音樂跳舞。當聽到“Apple sweet I love to eat.”這句時,共同做吃蘋果的動作。美妙動聽的音樂,加上形象動作的輔助,孩子視、聽、觸等器官被全面調動了起來。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形成幼兒良好的情感體驗,加深他們對語言的理解,也使他們的興趣更加濃厚。TPR英語教學法讓幼兒在快樂的活動中和反復練習中學習英語,充分利用了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激發了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了他們認知、情感和社會性的全面發展。
四、結語
目前針對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還沒有固定的模式,各種教學方法還在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之中。文中所探討的一些英語教學方法還只是冰山一角,除此之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各種英語游戲的設計等都可以提高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些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偠灾瑢W齡前英語教學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旨,將英語教學與學習興趣結合起來,促進學齡前兒童英語學習情境興趣向個體興趣過渡。這對于提高英語教學整體質量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Lenneberg,E. H.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M].New York:Wiley,1967:153-176.
[2]湯巖,蒼翠.兒童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書育人,1999(12):46-48.
[3]涂陽軍,陳建文.先前背景知識、興趣與閱讀理解之關系研究[J].心理研究,2009,2(3):84-89.
[4]Hidi,S.,Anderson,V.Situational interest and its impact on reading and expository writing[C].Renninger,K.A.,Hidi,S.,Krapp A.The Role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1992:215-238.
[5]Tobias.Interest,Prior Knowledge,and Learning[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4,64(1):37-55.
[6]Chen A..An examination of situational interest and its source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1,71(3):383-400.
[7]Suzanne Hidi,K.Ann Renninger.The Four- 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6,41(2):111-127.
[8]Hidi S..Interest and Its Contribution as a Mental Resource for Learning[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0,60(4):549-571.
[9]Mitchell,M..Situational interest:Its multifaceted structure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3,85(3):424-436.
[10]Silvia P J..Interest and interests:the psychology of constructive capriciousness[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1,5(3):270-290.
[11]趙琳.我國幼兒園英語浸入式教學研究報告[J].比較教育研究,2004,25(7):19-22.
摘要:隨著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度的增加,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加入幼兒英語啟蒙的隊伍。本文從幼兒英語家庭啟蒙的可行性,目標以及所遵循的原則等方面探討幼兒英語家庭啟蒙方案,試圖為中國兒童英語學習做好規劃。
關鍵詞:幼兒英語;家庭啟蒙;親子互動
一、幼兒英語家庭啟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與世界接軌,英語作為全世界的通用語言,已經引起中國許多家庭的重視。近幾年,更是出現低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家庭在孩子很小時就將他們送去各種培訓機構學習英語。雖然外語學習是否應該從學齡前兒童開始尚無定論,但是研究顯示,讓孩子幼兒時期學習英語,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據兒童的生理結構,Lenneberg(1967)提出語言習得的關鍵期問題。他認為語言學習的最佳年齡是在2歲至青春發育期之前這段時間。因為人的大腦中主管言語的區域處尚未定位,第二語言會和母語儲存在大腦的同一區域,因此兒童時期學習外語最有可能運用和母語一樣的機能,最有可能達到接近母語的程度。除此之外,兒童的發音器官可塑性比較強,能習得自然語音??死甑那楦羞^濾假設認為,有了大量的適合的輸入的環境并不等于可以學好目的語了,第二語言習得的進程還受著許多情感因素的影響。語言輸入必須通過情感過濾才有可能變成語言“吸入”。這些情感因素包括動力,性格、自信心和情感狀態。兒童學習英語心理障礙少,模仿性強,敢于表達,不怕出差,獲得的輸入也自然比較多。這些都有益于幼兒的外語習得。綜上所述,幼兒學習英語利大于弊?,F在的父母大部分進行科學育兒,注重親子閱讀,互聯網時代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為每個家庭啟蒙英語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家庭啟蒙英語具有學習時間的隨機性、學習氛圍的娛樂性、方式方法的靈活性和幼兒接受心理的親和性等特性,因此幼兒家庭英語啟蒙完全具有可能,也是任何英語培訓機構所不能比擬的。
二、幼兒英語家庭啟蒙的目標
幼兒家庭英語啟蒙從一開始不是為了孩子英語過級或者參加競賽,因此幼兒家庭英語啟蒙的目標應放在以下幾個方面:1.早期接觸英語可以消除幼兒對于除母語外的第二語言的畏懼和神秘感,樹立交際能力的自信;2.引導幼兒感悟不同的文化,擴展他們的文化視野;3.通過大量純正的英語語言輸入,培養孩子的語言敏感性以及口語表達能力;4.和母語學習一樣,結合英語知識的學習,滲透品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5.幼兒英語啟蒙需要通過親子教育才能實現,更好地實現親子溝通培養和諧向上的家庭文化底蘊。
三、幼兒英語家庭啟蒙的原則
1.以聽為主,說為輔,激發學習的興趣
克拉申認為,習得是無意識地吸收,是一種隱性學習。兒童的關注點只是語言的“意思”,不太關注語言結構和詞匯。作為拼音文字的英語來說,有了音才能閱讀。而研究證明,大量聽所獲得的“習得”是最容易也是最有效地。因此幼兒早期家長因擺脫中國式“背單詞”教育方法,通過播放大量韻律性強、朗朗上口的英文兒歌如“Wesing”和“Rockmyba-by”、娛教于一體的網絡英語節目以及純正的英文原版動畫片“Peppapig”“Littlebear”“Bigmuzzy”來培養他們對英語的敏感性,同時在每天的規定時間內講解英文原版繪本來激發他們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比如吳敏蘭所推薦的英文啟蒙繪本非常適合啟蒙英語的幼兒閱讀。
2.融合日常生活,營造英語環境
語言習得理論認為,兒童具有自然習得語言的能力。根據幼兒這一語言習得特點,研究者們提出了英語浸入式環境,即要是通過情境化的模式,通過創設英語語言環境不斷地進行生活化、游戲化的學習,從而培養用英語的方式進行思維,提高英語口語水平。家長可以與幼兒用情景表演法展現有趣的童話故事,學會英語對話;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運用英語進行思維,運用英語進行對話,日常的用語交際;家長可以利用TPR教學法,即“totalphysicalresponse”全身肢體反應教學,幫助幼兒對所學的英語知識的理解,家長可以配合語言加入大量的肢體語言,比如說手偶的運用等,加上一些圖片、實物,讓孩子通過聽、看、玩的方式,對你所說的內容記憶深刻,達到更好地吸收效果。
3.注重親子互動,陪伴教育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學齡前陪伴孩子時間最長的就是父母,因此在家庭英語啟蒙階段,父母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引導孩子進行一些簡單的英語小游戲,與孩子共同表演英文兒歌,共讀英文原版繪本,一起觀看英文動畫片,并且一起討論片中的故事情節,而不是強迫孩子獨自地學習,這樣不僅會喪失孩子學習的動力,同時不利于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語言溝通。
4.正確對待孩子沉默期,靜待花開
根據二語習得理論,孩子學英語是有沉默期,在啟蒙英語初期要求孩子跟讀或者背單詞是不太合適的。啟蒙初期,大量地輸入很重要,多聽少說。如果孩子剛接觸英語,就不斷要求孩子跟讀,模仿語言語調,孩子的精力集中在模仿語音上而不是對語言的整體理解上,是違背語言學習規律的。因此家長因理性對待孩子的沉默期,耐心地提供孩子大量純正、正確的英語語言輸入。
四、結語
人類思維發展最偉大的成就莫過于語言習得。兒童母語習得的整個過程是處于一定的語言環境之下。兒童大部分時間是與父母待在家里,因此家庭是兒童英語啟蒙的最佳場所。父母應該為幼兒創設一個豐富的語言文化環境,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以及語言習得規律,運用科學的方式和方法,引導幼兒發現英語學習的興趣,共同進步,共同成長,一起等待幼兒語言輸出的那一刻。
參考文獻:
[1]黃曉苑.家庭幼兒英語教育模式的個案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0(7).
[2]胡衛治.淺談對幼兒英語家庭啟蒙教育的認識[J].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2).
[3]胡衛治.習得理論指導下幼兒英語家庭啟蒙教育的個案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6).
[4]楊曉斌.營造家庭教育氛圍促進少兒英語學習[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7(2).
吉的堡;課堂教學;英語;學習環境;兒童;認知規律
【基金項目】該論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編號為SGH10178)及陜西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類專項資助項目(編號為2010JK056)研究成果之一。課題名稱:陜西外語培訓成功案例研究。
吉的堡作為知名的培訓機構,在西安的外語培訓市場上能夠爭得一席之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就培訓機構而言,教學工作是一切環節中的重中之重,而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于教師的素質。吉的堡英語教育集團在一開始就認識到教師是教學發展最根本的資源。吉的堡集合了一批中外教育專家,建立了龐大的跨國教學研發專業團隊,其中包括具有多年專業經驗的幼兒教育專家、英語教育專家;具有豐富創作經驗的多媒體動畫制作專業技術團隊等,并建立了標準的人才評測體系,以幫助公司吸納人才、發展人才。這樣的高位理念使得吉的堡在多年的市場打拼中贏得了立足之地。本文筆者從以下三方面來探討其課堂教學的成功要素。
1.善于創設學習環境,迎合兒童語言學習的興奮點
來吉的堡培訓的學生差不多年齡跨度在3~12歲,這一時期都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吉的堡的教室內外都布置多彩的情景,利于開發豐富想象及動手能力,不斷激發孩子的興趣,迎合兒童學習興奮點。在語言中樞發展的關鍵期內,給孩子提供一個習得第二語言的良好環境,那么兒童第二語言中樞很容易被激活。因此,低幼兒童早期英語教育有優勢,而且在英語教育中可以促進兒童全面發展。要想教好兒童英語,就要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大多數的英語課堂注重單詞量的掌握,而給孩子大量的背誦和識記的任務,違背兒童學習的規律,使孩子對學習英語失去興趣,進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與教育的理想相違背。當前,我國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培訓機構的英語課堂教學,急需引領和提高。如果能夠給孩子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那么孩子的創造性能夠被激活,同時,學習和運用英語口語的興趣得到激發,使英語口語成為孩子未來的交際工具,更好地與世界交流,同時使兒童在快樂的語言環境中健康成長。
讓兒童在這一年齡階段享受學習過程,那么教學應當以開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為主。有許多公立學校甚至培訓機構一味強調兒童英語詞匯量的積累,這種長期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讓兒童逐漸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最終喪失學習的興趣。興趣是人最基本的情緒狀態,而且處于動機的最深水平,它可以驅使人去行動。因此,興趣是兒童學習英語并樂于運用英語口語的前提和動力,只有激發起兒童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能提高兒童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使兒童滿懷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去接觸語言,并且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享受語言帶來的交際快樂。兒童英語教學是一門藝術,吉的堡嚴格的教師篩選程序使它保證了優質的教師隊伍。多數教師充分地了解兒童,并能夠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讓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在玩中學到知識,在學中享受到樂趣,也就真正讓孩子走進語言的樂園。
2.善于探索教學方法,符合兒童語言認知的規律
“通常,人們認為語言是由符號系統構成,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語義為意義內容的,音義結合的詞匯和句子組織的體系。”[1]語言與思維是互相聯系互相發展的。兒童在學習語言的方式上比成人要優越,他們先從聽說開始學習,并直接進入整句整句的學習,這種固有的獨特的語言學習的方式就為培訓教師提出了挑戰。故此,吉的堡的教師都不斷努力探索適合兒童學習語言的方法,讓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卓有成效的學習。吉的堡在長期的培訓過程中,摸索和總結出屬于自己的九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教師授課時不得使用學生的母語教授第二外國語言,在課程進行的當中也不做任何的翻譯,純粹借由外語直接進行教學。那么在課堂上教師實際上就是全程用英語組織教學。由于教學設計有梯度,難易適中,所以,參加培訓的兒童在兩三周之后也就普遍適應了這樣的語言環境。
互動式教學法(Interactive Learning):語言的認知和學得最好的方式便是透過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因此各人的語言學習成效應看其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是否達到一定的程度。因此,低幼階段的學生因為其心理生理特點,其學習成效應看重孩子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是否能夠達到一定程度的融合。因此課堂的活動設計應注重互動,讓幼兒在互動中體會到交際的快樂。比如:英語教師在教授動詞eat時就拿著蘋果、香蕉、梨子等水果。當老師說eat時就讓個別小朋友吃一口某種水果?;蛘咴诮淌谄硎咕鋾r教師會發出很多不同的指令。例如:Boys, stand up. Girls, sing a song. Open the door, please. Shut the window please. Touch your mouth, please.而且教師還可以用簡單的指令向學生布置生生間的互動任務。這就是通過環境達到與孩子的互動,從而讓孩子在與教師的行為和情感互動中達到了學習知識的目的。教師在組織教學的時候,互動不能只限于師生之間,同時也可以在生生之間進行。教師在課堂上的這種組織方式實際上就是擴大了孩子與環境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情境教學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透過真實的生活情境,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其所學的語言能夠實際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去,進而培養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認同感和在面對真實情境下較易呈現出的口語能力。感受到所學的語言能夠實際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在面對真實的情境下較易呈現出口語表達。老師與幼兒見面時說How are you? 孩子簡單回答I’m fine. 再問What day is it to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或者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home.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對話在每天的真實情境中,在幼兒一次次重復中得到了鞏固和深化,讓孩子不知不覺中掌握了語言。同時,也養成了用目標語去表達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條件反射式的表達能力,并且在目標語和母語之間轉換自如。
聽說教學法(Audio-Lingual Method):強調讓學生反復練習,并在反復式的句型演練中達到有效的學習效果,它不重視讀和寫認知的理論迎合了兒童學習語言的偏好。在課堂上教師注意多讓孩子自己去聽去說去反應,而不是替代孩子,更不要求孩子必須組說出正確的句子,而是淡化孩子對語言中犯錯的意識,只是讓兒童形成用英語聽說的習慣,并最終形成用言語思維的習慣。這是語言學習的終極目標。
肢體反應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語意的傳達用動作表示,可以借由學生的肢體動作來反映出學習的成效;同時透過右腦足夠的肢體反映的刺激,還能夠有助于學童左腦的發展和語言學習的效果。語音的傳達用動作表示,可以憑借幼兒肢體動作反應其學習的成效,同時透過右腦足夠的肢體反應的刺激,能有助于2~6歲幼兒左腦的發展和語言學習的效果。比如有些人體器官的學習,就可以讓孩子利用肢體反應式教學法來學習。如ear, ear, touch your ear. Hair, hair, touch your hair.等等,教師在讓幼兒說的過程中用手指出相應的身體器官?;蛘逽tand up, boys. Close your eyes, girls,等等。幼兒在肢體的活動中,達到了身心和諧。
溝通式教學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強調溝通技巧的訓練,因為良好的溝通能力,不只是表達意見,或者僅具備語法能力,還要具備語言的多樣的功能,來達到真正溝通的目的。例如兒童與兒童之間以及兒童與教師之間通過活動設計來提高孩子的反應能力。學生報名之初,教師可利用與學生的信息差設計課堂任務,提出一些問題。比如: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father? 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等等問題,學生因為跟老師之間有真正的信息差,他會很樂意回答這些問題,而等到師生之間已經非常熟悉,那么為了保護學生的語言學習熱情,教師應當繼續挖掘兒童喜歡的話題。教師也可給出一些有選擇可能的問題?Would you like some milk or juice? Do you like apple or banana?等等,孩子會在這些問題中做出選擇,利于教師熟悉學生的習慣愛好,同時也培養孩子也因為能夠說出自己的真正喜好而培養了他的主體意識。
下轉第127頁
上接第093頁
自然教學法(Natural Approach):提供語言學習環境,包括:視覺、聽覺、練習機會,等等。同時需使用學生能理解的語言教學,活動設計要有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著重有意義的灌輸而非機械式的練習。教師注重課前的教學設計,將學生納入到活動中去,以活動為中心,以任務為驅動,看似自然,其實是教師用心的結果。這一點與美國教育學家杜威的觀點“Learning by doing”(在做中學)是相一致的,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到活動中去,在活動中讓兒童體驗到語言學習的樂趣,這種快樂體驗使兒童不再感覺到自己是在學習,而是在享受,從而達到學習的最高境界。
字母拼讀法(Phonics):字母拼讀法是一切教學法的起源,因此在課堂上還要適當運用這一方法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讓兒童逐漸掌握發音與字母之間的關系。在吉的堡英語培訓中,教師教給孩子如何拼讀單詞,建立起字母與讀音之間的對應關系,讓孩子掌握英語的語音規則。這種方法遠遠高于只教給他現成的單詞。例如:make一詞,m發音為/m/a發音為/ei/k發音為/k/。那么輔音字母的發音基本上可以建立一一對應的關系,只有元音字母變化比較大。那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注重輔音字母的發音,而元音由于難度較大,不要過分強調。
歌謠韻文教學法(Songs & Rhymes Teaching):憑借與主題相關的歌曲或韻文,學童們可以復習到學過的單字或句型,也能夠更加熟悉英語的語調、節奏感和韻律感;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引起學習動機。由于兒歌通常朗朗上口,適合幼兒的認知模式,因此吉的堡的課堂教學常常運用兒歌,幫助兒童學習單詞或句型,兒童更易把握語調、節奏感和韻律感。借此提高學習興
趣和引起學習動機,從而最終習得一門語言并了解它傳遞的文化信息。例如,兒歌You are My sunshine,Hush, little Baby,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其中不少兒歌不僅讓孩子學習到知識,而且還有價值觀引導,同時又愉悅身心。
吉的堡的課堂教學九種教學方法互相交叉變換使用,增加了課堂組織的多樣性,生動性,豐富性,迎合了兒童多變多動的深層學習心理,從而使學生保持了語言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3.教師善于反思教學全過程,以兒童的成長需求為本
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的不斷反思,因為人是通過反思而達到自身思想的成熟的。教學反思是教師有意識的認知行為的調節和控制活動,這種有意識的調節和控制是教師改進外顯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師通過教學反思對教學情境重新進行感知,對自身內部認知過程進行再認識的過程。幼兒教師要想成功駕馭課堂教學,獲得真正地專業化成長,只能通過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升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學藝術。
教師要提高教學行為的意識性,立足兒童的基本需要,做到有備而教。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反思兒童的需求。兒童是教學的最終受體,脫離兒童實際的教學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教師在課堂教學前善于針對兒童的個性差異、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及規律進行反思,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將情感、態度、理念、方法有機地融入到課堂教學內容中。
由于來吉的堡培訓的兒童在3~12歲之間,年齡跨度比較明顯,因此兒童的個體差異,認知水平以及認知方式的不同,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復雜性,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不足之處。只有通過有效的教學反思,重新審視自我,發現自我,并不斷提升自我,才能使自己的有效經驗得以升華,缺點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學能力才會不斷得到提升,并最終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