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3 10:30: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云計算的基本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 課程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2(c)-0-01
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是為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課程,該課程是后續課程的基礎,涉及內容比較廣泛,包括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技術、管理信息系統等內容,具有很強的理論和實踐性。本課程有如下三個難點。
(1)該課程的內容多、跨度大、學生把握重點有些困難。
(2)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是一門內容綜合的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學生對基礎課程的知識和理解程度有所差別,授課中比較難掌握。
(3)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針對以上難點問題,本人分析了目前該課程在授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從實際要求出發,對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探討。
1 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課程存在的
問題
(1)目前,大多數老師采用常規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接受狀態,缺乏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啟發式教學沒有充分運用。
(2)有時為了增強學生的興趣和信心,往往較低教學難度,大部分時間講授基本概念,而對程序設計和調試技巧等較深的知識只是點到為止或者避而不談。導致大量學生學完本課程,只會背誦幾個基本概念,并沒有真正掌握程序設計的很多精華思想和編程技巧,更沒有了解軟件是如何管理計算機全部資源的。
(3)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實驗課在機房內進行驗證性實驗,實驗時教師只是把實驗目的、具體程序、程序實現的功能等內容介紹給學生,學生直接輸入程序代碼,然后獲取實驗數據,驗證理論知識。這樣,學生只是機械的進行程序錄入,不用獨立思考,所以不能深入細致的分析和調試,
2 課程教學改革
(1)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相結合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覺的學習和發展,教學過程實質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互動,只有這樣,才能使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教學相長、信息交流,從而達到知識與興趣共存,進而實現教學共贏。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教學,隨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2)采用案例引導式教學
在課堂理論知識的講授中,尤其是講解新知識時,采用實際的案例進行演示說明,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景中進行思考;在演示過程中,逐步引出各個相關概念,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與原理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案例引導的課程教學,能為學生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搭起一座橋梁。學生帶著多個基本概念和知識點的任務通過生動形象的案例進行學習,既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迅速掌握抽象、枯燥的概念,以及各相關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在講授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優化教學內容。
(3)注重實踐環節
對于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這門實踐性特別強的課程,必須把理論課和實驗課結合起來講解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而且實踐教學不再是理論教學的附屬,它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學生可以通過實驗課的練習領會理論教學中所學的知識,在上機的指導過程中,不僅要指導學生軟件設計的基本方法、程序調試的基本技巧,還要對學生思維方式進行引導。對實踐環節中的軟件設計從“給定題目”―“具體分析”―“解決問題”―“程序實現”―“運行調試”的整個過程進行全方位的啟發。使學生掌握軟件設計的基本思想,知道如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3 結語
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該文針對該課程現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方法。實踐證明,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能夠幫助學生系統掌握課程知識,切實提高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沈被娜.計算機軟件技術基礎[M].3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關鍵詞:云計算;網絡;計算機;架構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2)19-4590-02
對目前廣泛使用的幾種云技術的對比,對云計算的技術結構做了簡要的總結。最后對云計算在實際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做了預測分析。
目前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原理以及實際應用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單個計算機的性能的提升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需要研究以及解決的現實問題。用戶在使用大量的網絡資源的時候,實際上是已經采用了網絡的優勢取代了以前個人手中資源來實現計算機性能的提升。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在世界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共享轉換為了現實。由于網格計算的概念主要是面向應用層面的,所以在網格計算的概念被提出以來,計算機性能的提升就面臨這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網絡的用戶需要將其使用的程序轉換為網絡共享所需要的分布式程序結構,程序員面臨這更多的技術問題,技術方面的障礙導致一般的用戶在應用網絡資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
目前市場上對于高性能的計算具有強烈的需求,面向WEB技術的網絡服務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自從面向WEB的技術獲得成功以后,計算機網絡的應用領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拓展,網絡的發展使得其功能已經由簡單的信息傳輸或者信息的轉換為信息資源的共享等應用。計算機云計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應運而生了。盡管云計算技術發展時間不長,但是云計算的思路已經涉及到了諸如分布式系統技術、集群技術、網格計算等多種技術。從這個方面來分析,云計算可以認為是上述技術的綜合以及升級。隨著云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相關理論的不斷完善,以如微軟的Azure ,Amazon的EC2等云計算平臺為代表云計算的商業應用已經成為了現實。
1 云計算的定義
美國的Larry Ellison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自己對于云計算的見解,他認為計算機云技術中存在這樣的現象,也就是說一般需要根據目前已經完成使用的產品來重新定義云計算。Andy Isherwood也在2008年提出,對于云計算的專業研究,幾乎所有的研究者所給出的定義都存在著差別。目前對于云計算的定義的業界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能夠實現云計算的平臺也是多種多樣。目前對于云計算的定義主要是根據Ian Foster等人的研究以及對于云計算的分析與總結。
1)云計算中的每一朵云都是目前計算機并行分布式系統中一種,是由一些了網絡化以及虛擬化的計算機提供的同意的服務層。同事會可以對計算資源進行同步。
2)網絡中用戶不是基于較長的時間間隔來進行基礎設施的規劃使用,目前可以實現分鐘級甚至是秒級來實現基礎設施的規劃,這樣應用的好處就是避免了網絡資源的浪費或者是網絡資源的過載。
3) 云計算不是孤立的,云計算是一個涉及多個方面的綜合概念。一般認為云計算是軟件技術發展的下一個邏輯階段。對于用戶而言,最能夠被理解以及接受的所謂云計算其實就是在因特網層面上的集成軟件。本定義中強調了云計算網絡服務的基本屬性。其他一些定義則注重了網絡中基礎設施的虛擬化,從本質上而言這些都是對于云計算概念不同層面的闡述。
根據以上的研究分析,云計算可以定義為:云算是通過網絡進行常用的服務形式,其中所有涉及到的軟件系統以及硬件系統的總稱。與云計算相關的概念主要包括集成技術、網絡計算、超級計算機等相互之間存在著相互區分但是又存在著相互聯系的基本概念。云計算中主要是以其服務形式對網絡中的用戶提供必要的計算機網絡資源,因為這個平臺可以獲得比傳統的集群系統具有更為廣泛的優勢以及規模,所以基于云計算的計算機平平所能夠提供的計算機性能就很有課程超過目前使用的超級計算機。另外在靈活性以及規模等方面,云計算技術的優越性更為明顯。
2 云計算發展背景
云計算的出現以及迅速發展與網絡的應用緊密相連。隨著Web2.0相關理論的成熟以及相關技術的現實應用,云計算已經由商量的實驗性網站逐步發展到目前廣泛使用的校園內網以及多種應用方面。網絡的商業模式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以一般運行的商業化網站為例,對一個可以獲得較大商業利潤的大型網站繼續寧維護,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主要包含了對系統硬件的維護以及對于市場調研的分析。這樣就需要一個涉及等多方面的工作團隊,同時對于網站所涉及的軟件系統、硬件系統要負全面的責任。網站最終的獲利只是這個超大規模團隊的頂端的一小部分。這種極為不平衡的特點阻礙了網站的進一步發展。目前傳統的計算模型主要存在一下的困難。
1)目前服務支持平臺的規模缺乏可伸縮性,無法滿足用戶需求的變化。當服務業務的需求規模發生變化的時候,傳統的計算模型無法作出適應性的及時調整。
2)目前建立大型的底層基礎設施的成本較大。一般企業或者商業組織要在短期籌備相應的運行資本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但是商業機遇總是爭分奪秒的,快速豈不的能力對于網絡運營商極為重要。
3)服務商對于提供的定型服務需要進行長期的維護,因此就沒有辦法集中有限的資源進行新業務的開發。云計算平臺具有較高的靈活性以及可靠性,網絡用戶可以根據目前現有的服務快速建立起許啊哦的系統。同時可以將基礎設施的維護任務由計算機提供商操作。因此用戶可以集中各項資源進行業務方面的操作。云計算的還具有可伸縮性,這樣就可以根據業務量大小的變化進行實時的調整并降低服務成本。
【關鍵詞】 云計算 云存儲 技術研究
目前,網絡上的海量數據的利用效率一直都不是很高,主要是由于多數用戶在對這些計算和存儲資源進行使用的過程中,也導致了大量的計算設備和存儲資源處于閑置狀態,云計算和云存儲的提出,使得海量數據的計算和存儲問題被解決,實現了數據資源的共享和計算。
一、云計算和云存儲的基本概念
1、云計算 。對于云計算的概念有很多種說法,為廣大群眾廣泛接受的一種說法是:云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進行付費的模式,它能夠向用戶提供方便、快速、實用性強的網絡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區,這些資源包括網絡、服務器、存儲服務以及應用軟件,在資源共享區中,這些資源可以被快速的提供,使用者在使用的過程中只需要投入少量的管理工作。云計算能夠幫助使用者在很短的時間對大量數據進行計算,而且用戶也不用提高數據中心的維護和修復。
2、云存儲系統。云存儲是在云計算的概念上延伸和發展出來的一個全新的概念,是一種新興的網絡存儲技術。云存儲主要是對集群應用、網絡技術以及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進行應用而實現其功能的。具體來說是通過應用軟件將各種存儲設備集合在一起,使之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云存儲是一個以數據存儲和管理為核心的云計算系統。
二、云計算和云存儲的特點和優勢
2.1云計算和云存儲具有一定的虛擬性
云計算的使用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對數據和其他信息的存儲和數據管理采用虛擬化技術,用戶可以向“云”請求查找所需要的數據。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不需要了解服務器的具體運行位置,只需要利用電腦或者智能手機,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獲取所需的云服務。
2.2相對于數據的其他計算和存儲方式來說,云計算和云存儲具有價格低廉的優點
云的構成節點的價格相對來說是比較低廉的,云計算在將各種數據資源收集,并使用專用軟件對其進行自動化管理的過程中,并不需要人力的參與,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部分費用;而且云自身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公共性,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這些數據資源的利用率,間接的節省了一定的成本。云計算和云存儲的出現大大符合了用戶的需要,為用戶提供了很多便捷,但是云存儲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從時間上來說,云存儲的發展正處于初級階段,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比如說云存儲在安全上存在問題,雖然在云上的數據可以利用SSL進行加密,但是,受到技術不配套的影響,使得加密措施的可靠性降低。另一個問題就是信息閱覽權限的失控。當數據被存儲在云里之后,用戶對這些數據就失去了絕對的控制權,因此,也無法對閱讀權限進行設置,云終端的管理人員都可以對這些資源進行閱覽。
三、對云計算和云存儲技術的應用
1、遠程數據備份應用。對云存儲的最重要的應用之一就是遠程數據備份。事實上,云存儲可以看做成是一個數據庫,云存儲在運行的過程中不斷的從外界收集新鮮的數據。遠程數據備份功能是云存儲滿足用戶要求的一個功能。便于理解,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用戶在對云存儲系統進行使用的過程中,需要通過付費的方式才能夠對云里的數據進行應用。云存儲會提供給用戶一個使用的端口,客戶需要通過這個端口進入到云端的數據庫里搜去需要的數據資源,然后再將這些資源通過遠程備份的功能備份在自己的電腦里。因為,處于保護自身的權益和利益的角度上來看,用戶不可能在每一次使用的時候都進行付費,所以遠程數據備份功能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2、在線文檔編輯的應用。①云存儲系統的管理人員可以利用在線文檔編輯功能對云存儲中的數據庫進行編輯。這里的編輯主要是指對數據庫中數據的修改、刪除以及添加。修改是專門對數據庫中一些錯誤或者格式錯誤的數據而言的,對錯誤的數據進行及時的修改,可以減少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錯誤,提高云存儲的利用率;刪除主要是針對過老或者不符合規范的數據而進行的;添加就是將一些新的數據資料加入數據庫中,對數據庫進行實時更新有利于增強云存儲的實用性。值得告訴各位讀者的是,對云存儲數據庫進行在線文檔編輯不僅是云存儲管理人員的特權,各個用戶也可以對數據庫進行在線文檔編輯。
總結:云計算作為以一種新型的計算模式,以互聯網為依托向客戶提供大量的數據資源和計算程序;云存儲的存在是為了實現數據的存儲和管理,主要采取冗余存儲的方式。云計算和云存儲技術將在未來成為數據計算和存儲的主要方式。其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以后應該主要從安全性、準確性等多個角度對其進行完善。
參 考 文 獻
[1]楊娜.云技術與云存儲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4,12(05):234.
關鍵詞:云計算;發展
1 引言
如今,云計算技術打破了高端技術“獨享”的局面,讓每個普通用戶和中小企業都能以極低的成本享有原先只有大型企業才能享有的高端技術服務。云計算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和商業模式,云計算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
2 云計算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狹義的云計算指的是廠商通過分布式計算和虛擬化技術搭建數據中心或超級計算機,以免費或按需租用方式向技術開發者或者企業客戶提供數據存儲、分析以及科學計算等服務。
廣義的云計算指的是廠商通過建立網絡服務器集群,向各種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在線軟件服務、硬件租借、數據存儲、計算分析等不同類型的服務。廣義的云計算包括了更多的廠商和服務類型。
通俗地講,云計算是一種基于Internet的超級計算模式,在遠程的數據中心里,成千上萬臺電腦和服務器連接成一片電腦云。因此,云計算甚至可以讓你體驗超乎想像的運算能力,用戶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接入數據中心,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運算。
云計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3 云計算的特點及其關鍵技術
基于云計算概念及原理,云計算應至少具備如下特點:一是以網絡為中心,云計算的整體架構是建立在由多臺計算機或其他硬件設備構成的網絡環境中;二是以服務為提供方式,以按需服務的方式根據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推出多層次的服務;三是高擴展性和高可靠性,基于網絡構建的云計算可以快速靈活地適應用戶不斷變化的需要,同時通過網絡冗余機制實現高可靠性;四是資源透明化,底層資源(計算、存儲、網絡資源等)對用戶透明,用戶無需了解資源具體實現和地理分布等細節。
為了實現上述特點,云計算采用了如下關鍵技術:一是數據分布存儲技術,通過采用分布式存儲的方式存儲數據,采用冗余存儲的方式保證存儲數據的可靠性,提高軟件可靠性彌補硬件的不可靠,從而提供廉價可靠的系統;二是并行計算編程模型,將任務自動分解成多個子任務,通過Map和Reduce兩個步驟實現任務在大規模計算節點中的調度和分配;三是高效數據管理,通過采用列存儲的數據管理模式實現在規模巨大的數據中高效地找到特定數據;四是分布資源管理,云計算系統在多節點并發執行環境中可以保障關鍵節點出現故障時的自動遷移及其狀態的同步。
4 云計算的服務方式
云計算已在日常網絡中隨處可見,以各種形式提供服務,云計算的主要服務方式有: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臺即服務)和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三種形式,其中IaaS是把計算、存儲、網絡及搭建應用環境所需的一些工具當成服務提供給用戶,使得用戶能夠按需獲取IT基礎設施。它由計算機硬件、網絡、平臺虛擬化環境、效用計算計費方法、服務級別協議等組成,其表現形式是為用戶提供按需付費的資源服務,例如虛擬服務器、存儲等;PaaS是把分布式軟件的開發、測試和部署環境當作服務,通過互聯網提供給用戶,其表現形式是為用戶提供基于可擴展的大規?;A設施的平臺能力與資源服務,例如云應用開發與運行環境、用戶數據、信息資源、公共服務能力;SaaS是一種基于互聯網來提供軟件服務的應用模式,它通過瀏覽器把服務器端的程序軟件傳給千萬用戶,供用戶在線使用,其表現形式是為用戶提供基于云基礎架構的應用軟件服務,例如CRM、文檔編輯,典型的商用代表是Google公司基于云計算平臺提供的Google辦公套件,只用瀏覽器即可訪問使用。
5 云計算的發展現狀及前景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成熟,以及云計算應用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云計算,不僅僅大中小企業廣泛應用云計算,人們的日常生活也會像離不開煤氣、水電那樣,離不開云計算。
云計算已經從前期的起步階段開始進入實質性發展的階段?;ヂ摼W公司、基礎運營商、軟硬件IT企業及各地政府等多方力量都在積極推動云計算發展。我國已將云計算列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重點領域,“十二五”將給予大力扶持。與此同時,運營商在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已經開始大規模部署云計算解決方案來加速云實施。云計算在企業中正變得無處不在,大多數公司正在嘗試云計算。目前,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大中型企業開始應用私有云及混合云,而針對小型企業的公有云項目也開始啟動?!笆濉逼陂g我國云計算將步入高速發展期。
參考文獻
[1]中國云計算網..
[摘 要]良好的教學效果取決于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在現代科技與數字化信息平臺建設的助力下不斷革新,教師和學生扮演主導與主體的角色。針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特點及教學現狀,將翻轉課堂、先行組織者策略和合作探究多種教學模式運用于教學中,以實例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通過項目設計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和探究創新能力,從而使學生建立本課程完整的知識體系,融會貫通,達到教學相長。
[關鍵詞]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先行組織者策略;合作探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157
[中圖分類號]G424;TP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教學模式的研究是當代教學論中的一個綜合性課題。創新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各高等院校要探索符合本校實際的獨特的教學模式。
1 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現狀
作為信息化時代的產物,計算機與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學習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掌握計算機基本理論和應用成為當代大學生必須要具備的一項技能。為適應現代信息教育發展要求,雖然各地區從小學到高中都設置了相應的計算機課程,但絕大部分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掌握僅停留在打字、鍵盤操作及網絡搜索等基本層次,也有部分來自偏遠地區的學生從未接觸過計算機,對計算機的基礎知識不了解。面對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狀況,不同高校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設置存在差異,有的學校在新生入學階段對其進行基礎測試,根據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的程度對學生進行分班;有的學校采用統一進度的教學安排,但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時數上進行適當調整。但是,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仍不盡如人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徹,機械地進行上機實驗,對各條命令不知所云,普遍反映計算機基礎課程難記、難懂、難學。
2 整合多種教學模式
2.1 翻轉課堂在辦公自動化系統軟件教學中的運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對辦公自動化系統軟件的熟練應用已成為每個人在工作與學習中必備的技能。針對辦公自動化系統學習的必要性及學生對其掌握程度,各學??梢圆捎梅D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分別在課前、課內和課后三個階段完成相應任務。課前:教師通過選取不同辦公軟件的經典案例,講解知識重難點,把每種辦公軟件做成一個專題,以課程知識點為主題制作微視頻,每個微視頻長度約7~8分鐘。在制作微視頻的過程中,教師要確保講解精煉且操作步驟清晰。學生需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在課前觀看視頻,自主學習本專題的內容,并總結不懂的問題。課內:教師先提綱挈領地進行概括性講解,然后預留充分的時間解答學生的疑問,并在課內布置針對性的專題實驗。課后:學生要反復觀看視頻,與教師溝通、交流,從而獨立完成每個專題實驗。教師要對每個學生的實驗結果給予評價,并歸納總結學生的共性問題,制作問題解答視頻供學生學習。該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還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2.2 奧蘇貝爾的先行組織者策略在數據庫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人類正步入網絡信息時代,海量的信息撲面而來,生活與各類信息緊密相連。在該背景下,人們要加強對信息的查詢、存儲和利用。為此,高等院校開設了數據庫課程,使學生了解數據傳輸的流程、后臺技術及運行模塊。因先行組織者策略具有激發學生求知欲、展示學習內容與意義、遷移方法或思路于新的情境中等特點,所以將概念型組織者和問題型組織者策略應用于數據庫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知度,改善教學效果。問題型先行組織者策略重在幫助學生確立有意義的學習心向,通過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者案例來激發其求知欲。如數據庫課程導入,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①全國每年參加高考的幾百萬考生成績存放于何處?如何通過查分系統查詢到自己的成績?②銀行如何存儲每個儲戶的信息,做到人賬一致?③無論是公交卡,還是地鐵卡,或是網上購票時的乘車信息存儲在哪里?這些信息是如何維護的?④每次登錄QQ、微信、淘寶及郵箱時,個人信息存儲在哪里?⑤校園一卡通是如何記錄每個學生信息的?在思考了與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信息存儲問題之后,“數據庫”的術語便會逐漸被引入到學習中。課程導入后,需要采用概念型先行組織者策略將總體內容提煉成一個總括性框架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構建課程學習的邏輯圖,以概念層層遞進的形式貫穿于框架之中。目前,大多數教材和講解仍沿用基本概念庫表操作程序設計的教學思路。該教學思路較為單一,缺乏互動性,使學生在初次接觸基本概念時會覺到枯燥乏味,不明其理,從而導致對后續學習失去興趣。針對此問題,各高校要調整學習切入點,首先從表單設計開始,以大家熟知的QQ、微信和淘寶等登錄界面為例。建立表單后,以日常熟知的淘寶購物系統為例,將數據庫知識穿插其中,使學生逐步學會建庫、建表、查詢和排序等,并將基本概念融于實例中。該教學模式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問題與實踐中深刻體會學習此門課程的意義。
2.3 合作探究模式
學生在進行階段性課程學習后,教師對其學習效果要給予相應評價。試卷是傳統教學中采用的檢測學習質量的有效手段,但對于實踐環節較強的計算機基礎課程,試卷無法有效反映出學生的操作技能與創新思想。由此,筆者提出采用合作探究模式作為課程效果評價手段。合作探究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教師需精心設計多組涵蓋本課程主要內容的綜合實驗項目,如模擬校園一卡通系y、圖書借閱系統、學籍管理系統、產品銷售系統及醫院診療系統等供學生參考選擇。由于每組題目涉及的知識較多,所以將學生分成幾個異質小組。這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形成互補,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小組中每個成員選擇系統中的一個子模塊,如表單設計、菜單設計、查詢等,然后將幾個子模塊有效連接在一起,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學生為了能夠高效完成實驗項目,首先要查閱收集相關資料,了解項目需求;其次,在與教師和其他同學的交流中理順設計思路,掃除問題阻礙,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再次,動手設計功能模塊;最后,歸納整理。
每個小組需利用文字編輯軟件制作一份項目設計說明書,歸納總結設計思想、流程與使用方法,規范排版。然后依據所設計項目做一份總結性的演示文稿,并由小M中的一名成員進行講解,教師與其他小組成員對其進行評價反思。在該過程中,學生在相互講解與評價中開拓思路,取長補短,從而不斷提升學習質量。
3 結 語
教學模式正從單一性向綜合性發展,從重點“教”轉變為注重“學”,從經驗歸納型向理論演繹型發展;教師從講授者轉為引導者,學生從接受者轉為探究者。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將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所有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使其在貼近生活的項目設計中發揮創新與寫作能力。未來必將依托高速發展的現代信息技術,融合多種教學模式,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效。
主要參考文獻
[1]邢朝云,王雪英,張囡囡,等.《醫學免疫學與微生物學》奧蘇貝爾教學模式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5).
[2]王琴,李化樹.德國瓦根舍因與范例教學[J].經營管理者,2012(7).
[3]陳永梅.淺談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的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
[4]薛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4).
[5]陶向東.淺談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J].中國市場,2008(13).
[6]吳雅琴.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提高教學效果──以醫學院?!队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7(1).
[7]邱富杭.“案例+任務驅動”模式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特色與應用初探[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7(3).
[8]施海燕.淺談多媒體手段在高職教學中的運用――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成功:教育,2007(9).
[9]何思文.高職院?!坝嬎銠C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
>> 大數據關鍵技術 大數據關鍵技術分析及系統實例分析 淺談大數據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發展 電力信息大數據高速存儲及檢索關鍵技術研究 電力大數據可視化系統開發關鍵技術研究及趨勢 投資統計大數據處理關鍵技術 基于大數據的信息系統關鍵技術 淺析云環境下的大數據關鍵技術 面向大數據的Deep Web數據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大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技術體系的關鍵技術研究 移動數據庫關鍵技術及應用探討 社會網絡大數據分析框架及其關鍵技術 農業云大數據自組織推送關鍵技術綜述 基于大數據的信息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云計算環境下的大數據可靠存儲關鍵技術概述 面向大數據的分布式系統設計關鍵技術研究 大數據時代下軟件工程關鍵技術分析 移動互聯網的大數據處理關鍵技術 電信運營商大數據變現之關鍵技術 移動通信網絡中大數據處理的關鍵技術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4]Big data[EB/OL]..
[18]丁智,林治.MapRdeuce編程模型、方法及應用綜述[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30):70607064.
[19]江舢,金晶,劉鵬展,等.分布式海量數據批處理技術綜述[Z].中國科技論文在線,2012.
[20]吳哲夫,肖鷹,張彤.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探析[J].互聯網天地,2015(4):611.
[21]馬紅玉,張柳.大數據中的可視化分析技術[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5(s):5658.
論文關鍵詞:有機波譜解析;創新能力;實踐能力
“機波譜解析”對于化學和化工類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來說既是一門基本的核心理論課程,又是一門重要的實踐課程。該課程特點:第一是課程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主要是因為應用于微觀領域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比較多;第二是課程內容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如機械、電子、自動化、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等多個學科的知識;第三是課程的理論體系的系統性不強,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學生自學難度較大。所以,在教材選擇和教學內容的整合上,必須精心選擇,合理安排,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統性、邏輯性。在教學方式上要多樣化、簡單化、便于同學們理解和掌握課程中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技能。
創新是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靈魂,創新只有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獲得內生發展動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是學生在掌握有機波譜解析課程基本的知識體系基礎上才能夠實現的,是他們綜合素質能力不斷提高的體現方式之一,是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的必然要求,是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滿足社會需求、解決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存在問題的需要。
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有機波譜解析”課程教學的深化,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同學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下面詳細地介紹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具體辦法和措施。
一、精選教材、強化內容的系統性
“有機波譜解析”課程教材要精選,因為好的教材,其內容的系統性、邏輯性相對較好,既可以提高同學們自學教材的興趣,提高其自學能力和自覺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幫助老師節省教案內容整理所需的時間,以強化教案內容的系統性、科學性和趣味性。因此教材的精選無論是對老師還是對學生都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它是學生掌握和理解有機波譜解析課程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是他們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的基礎。
在教材選擇上有兩種方案,方案一:教材是先介紹質譜,然后按照發生躍遷能級差由小到大的順序來進行內容介紹的;方案二:教材是按照發生躍遷能級差由大到小的順序來進行的,最后介紹質譜。至于選擇哪種方案介紹,要視當年學生的相關情況來確定,如果他們的有機化學、大學物理、機械基礎理論等相關學科基礎較好時,可以選用方案一的教材進行教學,反之,就要選用方案二的教材進行教學。另外還要加強不同教材之間相同內容部分的知識整合,使之知識體系更系統,知識內容更有趣味性和通俗性,以便于同學們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增強他們學習有機波譜解析課程的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通過實踐探索,教學效果比較好。因此,教學內容的系統性、趣味性能使同學們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有機波譜解析課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為他們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
二、教學內容語言表達盡量通俗易懂
有機波譜解析課程中,內容描述有的比較抽象、難理解,在教學時,要想辦法盡量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規范化來表達,以便于同學們理解和掌握,同時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介紹核磁共振條件時,有關量子理論方面內容,采用規范化方式教學,只要求同學們知道結果,而沒有要求他們知道其原因。因為此部分內容涉及量子理論,而同學們又沒有相關量子理論的基礎,所以當用量子理論來解析時,他們理解更加困難。但是要讓他們知道是用量子理論來解釋和推導的,還可提供相關文獻,以便于有些學生自學,方便查找相關文獻,來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有利于這些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
在質譜內容介紹中,涉及有機化合物裂解規律時,采用形象化方式教學。有機化合物的裂解就相當于警察抓捕罪犯一樣。警察抓捕罪犯,首先要研究罪犯的一些特點,找出他們各自不同的弱點,利用他們各自不同的弱點來進行抓捕,這樣破案率就比較高。那么有機化合物裂解,首先要找到有機化合物中的薄弱環節,化學鍵能越小處也就是它的薄弱環節,有機化合物最有可能裂解部位是其薄弱環節的化學鍵。所以教學內容的通俗易懂表達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同學們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啟迪他們用創新思維方式解決復雜抽象的問題,以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形式多樣化
教學形式多樣化,是便于同學們掌握理解所講的內容,同時也使他們了解到抽象問題形象化、直觀化的一些方法。
譜圖解析多采用多媒體教學,使抽象內容直觀化、明確化。首先,同學們要學會看各種不同類型的譜圖,并能做到簡單、準確的判斷,判斷的依據主要是從譜圖的形狀和橫坐標、縱坐標關系等;其次,同學們要學會分析不同譜圖的典型特征,質譜圖中,質荷比最大的峰位置數值,有可能是有機化合物的分子量;在核磁共振譜圖中,要學會譜圖的簡化方法,簡化譜圖目的主要是排除其他原子核的共振干擾和1H、13C核之間發生的偶合裂分;紅外光譜圖中,主要是尋找有機化合物中各種特征官能團在第1、第2、第3特征官能團區域出現的特征峰情況,包括峰形、峰位、峰的強弱,來判斷有機化合物可能含有的特征基團;紫外光譜圖中,主要關注具有紫外吸收的不飽和基團和苯環或雜環類有機化合物等。
基本概念與理論多采用板書法教學,板書教學法可以給同學們留有一定的時間思考理解所講的內容,同時也為后續講解內容的理解打好基礎。板書教學法,能夠做到重點突出,使學生抓住重點,集中精力掌握和理解比較重要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為更好地理解譜圖,從譜圖中獲取更多的信息打好基礎,從而不斷地提高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他們在掌握理解知識的同時,也受到了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訓練。
四、習題與試卷內容形象化與抽象化相結合
平時每個章節講完之后,都要精心準備一些習題。習題一般有四種類型,如判斷改錯題,簡答題,設備組成、功能與操作題和譜圖分析題。判斷改錯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的理解,物質分析中設備的選擇程序判斷,實驗方案的正確選擇等;簡答題主要針對一些重要的基本理論,譜圖簡化方法,樣品制作注意事項與適用范圍,設備組件的功能問題,各種譜圖測試分析的優缺點等;設備組成、功能與操作題主要是針對相關譜圖測試中用到的儀器設備結構、原理、組成與功能,儀器的正確選擇方法與操作步驟,儀器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選擇,儀器使用中的優缺點,儀器的維護與保養方法等;譜圖分析題有單個譜圖的簡單分析題和復雜分析題與多個譜圖的簡單分析題和復雜分析題,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定的成就感,在自覺與不自覺中不斷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從不同的角度對大綱中要求掌握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核,用不同的題型反復進行訓練,抽象內容形象化考核,以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課程講完之后,要進行總體考核,試卷命題的原則也是要使抽象內容形象化、規范化。重點加強對同學們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有幫助的試題訓練,加強對他們自己設計和自己動手能力培養的訓練,使他們養成創新思維的良好習慣,更好地為實踐服務。
五、突出教材中實踐較強的內容
教材中每個章節的內容,在講解時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對重點難點內容詳細講解。一般內容讓同學們自學,但對他們自學的內容,要有要求和目標,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和理解自學部分內容,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增強他們的創新能力。
每個章節中都涉及相關的儀器設備,在介紹這部分內容時,通常有兩個標準要求,最低標準要求是所有同學都要知道這些儀器有哪些作用,存在哪些優缺點,以及其適用范圍,都要能從譜圖中識別出譜圖類型和這種譜圖是用哪種儀器測試的。概括地講就是要學會選擇儀器,識別譜圖。最高標準是要求某些同學既要知道有關儀器設備的組成、結構、功能,還要知道儀器的使用方法。對使用儀器的測試條件及其注意事項要有比較好的了解,能夠從譜圖中分析出測試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糾正的措施和辦法等。概言之,就是要學會選擇儀器、使用儀器,學會分析譜圖識別譜圖可能存在的問題,分析儀器的誤差情況。
在講解核磁共振中影響化學位移的因素時,圍繞內因與外因兩種因素來介紹,用唯物辯證法詳細闡述內因與外因的關系,其中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最根本的影響因素,外因對事物的變化、發展作用較小,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但外因在特定條件下,對事物的發展、變化,有時也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化學位移變化的內因,是由于核外圍電子繞核運動而對核產生不同程度的屏蔽作用所引起的。這種變化與核外圍電子云形狀離核的遠近有關。當有機化合物中某一元素與不同元素或基團形成價鍵時,由于不同元素的核或基團對成鍵電子的約束能力大小不同,會導致該元素核的外圍電子云密度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其化學位移發生變化。例如:HF、HCl、HBr、HI中,HF的化學位移值最大,HI化學位移值最小。在CH3Cl、CH2Cl2、CHCl3、CCl4中,CCl4的化學位移值最大,CH3Cl化學位移值最小。所以要重點地從內因上去講解,便于同學們抓住主要矛盾,但是外因的影響也要注意,所以次要矛盾也不能忽略,也要注意解決,解決得好可以促進主要矛盾的解決。例如溫度、濃度、pH值、溶劑等因素的影響。溫度的影響主要是由于成鍵原子核運動程度不同而導致成鍵核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從而使核外圍的電子云密度發生變化。濃度影響主要是由于相鄰分子中對核的外圍電子云密度的影響。pH值主要是針對與氫形成氫鍵的核的影響。溶劑主要是針對能與氫形成氫鍵的溶劑,能使相鄰核之間距離發生變化。
六、課程教學評估改革
按照傳統的教學考核辦法,一般是平時成績占綜合成績的30%,期終考核成績占綜合成績的70%,而平時成績包括學生出勤考核、課堂紀律考核、課堂作業考核等。所以這種考核辦法缺乏對同學們主觀能動性的考核,他們是被動地接受考核,沒有主動地參與考核,因此,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沒有被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得教與學沒有很好地形成一個統一整體。教學中沒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做好服務工作,如傳授、釋疑、解惑、引領、設計規劃、交流溝通等方面的服務,沒有真正幫助同學們解決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各種問題和難題,以實現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