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1 16:47:1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效課堂研討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課堂教學是由教的動態過程和學的動態過程組成。只有兩者同步展開、同步發展,課堂教學才能達到理想境界。在“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教材”的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教材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過程,教師對這種思維活動起著組織、領導和指導的作用。為了使這種思維活動卓有成效,教師必須在充分認識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中“以學定教”和“以教導學”,并以民主教育的精神浸入交流、研討中;擺正師生關系,將師生關系定位在探究真理的伙伴關系、解決難題的合作關系。教師以與學生同樣的好奇、同樣的興趣、同樣的激情,融入學生中間,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寬松情境,讓學生以開放的心態將思維的熱情徹底點燃,積極動腦、動手并動口,大膽地發表對所議問題的看法。學生在交流、研討中,受到教師、同學的充分尊重,其所思所想就能得到充分的闡釋與交流,并在民主、平等情景下得到修正、提高并產生“共振效應”。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能動性,充分感受學識產生、發展的過程。[3]正如俄國作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睕]有寬松的教學環境,就談不上學生對化學課的興趣,也就談不上教學的成功。
2.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
新課程下的化學課堂屬于學生,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主人、主角、主體,教師退居幕后,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同伴、學長、導師。[4]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育的藝術不是傳授知識和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在交流、研討中要著力營造一種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自主性的條件和環境。在這樣條件和環境下,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思維極為活躍,并達到一定的廣度和深度,敢于質疑問難,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探索和進取精神。同時教師要認真傾聽每組成員的發言,并運用智慧抓準時機恰當評價、點撥、引領、調控,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又善于與同學合作討論,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3.必須掌握好“四度”
(1)“交流•研討”題的難度。設疑、解惑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實現能力和知識由“現有水平”向“未來發展水平”的遷移,因此,設置問題應有適當的難度,使解決問題所需的思維水平處于“鄰近發展區”內,從而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通過努力達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目的。在教學中要依據“交流•研討”題的不同難度,設置兩人或更多人學習小組完成學習任務。如教材第49頁“交流•研討”[5]的第1問可以設置兩人一組完全可以解決。對有一定難度的“交流•研討”題如第2問和第3問可以設置多人一組,通過這樣分組交流討論,既突出個人的主體地位,又發揮了集體的智慧和優勢。
(2)“交流•研討”題的跨度?!敖涣?#8226;研討”題的設置應具備一定的跨度,即緊扣教學內容的中心環節,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前后銜接,也就是知識塊之間、學科之間的聯系。如教材第98頁的“交流•研討”就要聯系《化學1(必修)》及初中化學的有關知識來歸納和總結,既對已學反應進行復習,又提出了新問題,真正做到了溫故而知新。
(3)“交流•研討”題的梯度。所謂梯度,就是提問題時應做到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一個有梯度的問題設計,使學生的思維沉潛其中,并不斷向縱深發展。[6]“交流•研討”題的設置應有一定梯度,要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思維規律,兼顧到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達到攻破難點目的。如教材第36頁“交流•研討:你已知道,固體硝酸銨、氫氧化鈉、氯化鈉和蔗糖都能溶于水,它們溶解的過程與焓變有關嗎?是什么因素決定它們的溶解過程能自發進行?”可以這樣設置問題的梯度:硝酸銨、氫氧化鈉、氯化鈉和蔗糖溶解過程的熱效應如何?它們的溶解過程都是自發過程,它們的溶解過程與焓變有關嗎?根據圖示提供的信息思考是什么因素決定它們的溶解過程能自發進行。這樣設置對問題進行層層深入剖析,便于學生理解、接受,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成功構建高效課堂。
1.巧用多媒體,變抽象為形象
物理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點比較抽象,在這種時候恰當采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形象思維,提高學生理解物理知識的效率。如在磁場中一些抽象的概念以及規律的教學過程中,單憑教師的講解以及學生的思考是無法將這些抽象的概念理解清楚的。此時,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化抽象為形象,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較好地掌握物理知識。
2.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多媒體的采用可以整合常規教學
物理教學中,實驗教學占著很大的比重,因此,在一些很難演示和觀察的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采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模擬這些過程,既可以增加課堂效率,還可以增大課堂的教學容量,并使學生能夠積極融入實驗教學的思考當中,在頭腦中建立正確的物理概念,并熟悉各類物理知識點,引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加強學法指導,根據學生的特點采用合作教學
1.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加強學法的指導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好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積極、主動、自覺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教師要將改進教學與指導學生的學法融合在一起,要建立在學生知識儲備以及物理能力的基礎上。同時,教師要在每堂課學法指導的基礎上進行階段性的學生學習能力的分析,讓學生能夠有效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促進學生的物理能力的提高。
2.針對學習內容的不同,教師要提倡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初中生獲取物理知識的方法,取決于學生的物理能力。但是,學生個體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物理技能。因此,在某些學習層面上,大力提倡物理合作學習,對每一個學生能夠都融入物理學習中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身學習特點的積累物理知識的方法以及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而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樹立信心,有效進行物理知識的遷移,不斷進行物理學習方法的優化,提高自身的物理能力。
3.教師在每一堂物理課中都要兼顧整體性和分層性學習的原則
關鍵詞:高效課堂;文化;教育科研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9-002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016
教育是一孕育夢想,追尋夢想,實現夢想的過程,也是一個充滿著生機和鮮活的過程,因為它綻放著成長之花,展現著智慧之美。正因為如此,我們在課改的路上一刻也不能停歇。近年來,我校深化課堂教學,教育教學工作科學推進,進一步完善學校雅行教育體系,整體提升辦學品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努力做到管理工作,精細和精致;教學工作,高效和精彩;教科研工作,真實和有效;特色工作,扎實和創新;少先隊工作,規范和靈動;后勤工作,安全和放心。使學校真正成為“雅”的校園,“雅”的管理,“雅”的德育,“雅”的課堂,“雅”的師生。
“只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才能打造一流的學?!?。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把拧?,是教師內外兼修的氣質,是精神修養不斷提升而外顯的文雅風范;“行”,是學思具備、知行統一的能力,是長期實踐活動培養出的較穩定的行為習慣。我們要在傳承積淀、深入挖掘、實踐探索和創新發展的基礎上,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與日常的行為養成教育和學科德育滲透相結合,構建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教育任務的“雅行教育”理念體系。
一、打造名優課堂,鑄就高效課堂
教學的魅力不是記住別人的思考,而是產生自己的思考。真正的高效課堂是學生情感的閘門不斷開啟,智慧的火花不斷點燃的課堂;是不斷激發活力,不斷創新出彩的課堂;是學生積極參與,個性得到張揚的課堂;是簡約、精致、真實、靈動、高效、情智共生的課堂。因此,在打造高效課堂的歷程中,我們更多地關注學生對學習目標的達成度、學習過程的參與度、學習態度的主動性;更多地關注教師課前對文本的閱讀深度、課中對課堂的駕馭力度、課后對學生的輔導強度。
二、豐富教育教學內涵,實現文化引領
文化影響人,文化教育人。只有充滿文化氣息的校園環境,才能給師生以積極向上的審美感受,進而引領師生的精神世界。打造高效課堂校園文化,用課改文化引領師生永葆激情。
學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每一點時空,濃厚校園課改氛圍,使人步入學校,就能處處感受到課改的氣息。如學校精心制作了高效課堂文化展板,電子屏對高效課堂的宣傳。各班的班級文化打造也彰顯高效課堂氛圍。如班級黑板上繪制“學習小組課堂評價欄”,在每個教室外墻統一布置了一塊特色展板,展示學生風采等。唯有把學生“浸泡”在優質文化里才可以實現教育的目的,課改才會內化為師生所需。
三、構建扎實靈動的雅行課堂
在探究雅行課堂的過程中,我們在經歷了“分層教學―合作教學―有效教學―生本教育―‘互聯網+’教育”等教育理念浸潤的基礎上,進行深度反思整合。首先定位雅行課堂為“真實的、充滿活力的課堂;學生興趣盎然、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的課堂;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個性得到張揚的課堂”。
我們通過“學名師、聽講座、重研討、抓展示、寫反思”的方法,激勵教師在學習中提升,在反思中進步,在創新中超越。通過開展“名優教師示范課”“骨干教師研討課”“青年教師展示課”,以及“一師一故事”“一師一論文”“一師一優課”“人人上一節精品課”等系列活動。使教師在活動中歷練技能、激發活力、凝聚智慧、形成特色;通過成立名師工作室、金鑰匙導師團隊、優課團隊、微課團隊等6大團隊,實現名優教師引領,團隊互助發展,優質資源共享;通過制定教師專業成長“四級平臺”,達到目標激勵、分批培養,梯次成長目的;通過實施“青藍工程”“聯盟發展工程”“理念提升工程”,發揮團隊優勢,實現強弱聯動、整體提升、共同發展。
同時,我們深入開展“一誦一讀一講”微課堂系列活動,通過“晨誦、午練、暮讀”,達到語文課前一誦,課外延伸閱讀;數學課前一講,分析辯解數理;英語課前一測,強化積累應用,達到與常規課堂高效融合,助推雅行課堂深入開展的目的。
為在開展校本教研的過程中豐富內涵,我們以“課堂觀察,發現問題―學習研討,釋疑解難―反復錘煉,形成體系―反思總結,理論提升”為研討思路,鼓勵教師“跨學科、復合化”學習與發展。通過開展教師論壇、雅行論壇、微課論壇、教育敘事、沙龍研討、課堂困惑專題解疑等特色系列活動。使教師通過研討交流和經驗分享,提升教學技能和理論素養。實現教師因教研而發展,課堂因生成而精彩,學生因自主而發展的雅行課堂文化。
四、教育科研實效化,引領教師走進課改天地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而教研又是教學工作的核心。為充分發揮教研部門的研究、指導、服務功能,幾年來,我們始終以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目標;以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能力和水平為重點;以學科專業知識訓練為內容;以課堂教學研究為主線;以抓好教研員基地校建設為突破口;以開展各種有效教學活動為載體;以建立實施新課程的評價機制為保障;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充分發揮教科研的先導作用,校本研修的強化作用,區域教研的助推作用,網絡研修的輻射作用。具體做好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總結研討階段
1.1 研討主題。如何建立“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使之更好地服務于新課程,提高學科課堂的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2 研討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與社會
1.3 研討要求。每年3月初至4月上旬為校本研討階段,各校要以校本教研為載體廣泛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評比活動。構建本校各學科不同課型的教學模式,使之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教學,從而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各校要在活動中總結各學科教學典型,推選出能代表本校教學水平的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與社會等學科教師各一人,參加全縣課堂教學模式研討交流。
2.交流展示階段
2.1 活動形式。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將全縣21所小學分為四個區域進行各學科的集中交流展示。
2.2 活動內容
(1)課例賞析:賞析各校教師的課堂教學。(課前教學模式闡述不超過3分鐘)
(2)素養展示:①知識素養現場答題?,F場抽簽選題,考查教師本學科專業要求應掌握和運用的知識及技能。②書寫展示。在規定的時間內現場粉筆字書寫。③才藝展示。可選簡筆畫、朗誦、書法、唱歌、樂器等等,時間不超過5分鐘。
(3)研討交流:各校由一名業務領導現場抽簽評一節課。(準備時間10分鐘,評課不超過5分鐘。)
(4)專業引領:學科教研員點評。
2.3 評價反饋。通過研討活動,將同步進行各學科課堂教學標兵、優質課、高效課堂教學優秀校評比活動,具體方法如下:
2.3.1 評比比例:各科課堂教學標兵評比比例占參加講課人數的10%;優質課評比比例占參加講課人數的30%;高效課堂教學優秀校評比分城鎮組和農村組進行評比,評比比例分別占農村和城鎮學校總數的20%。
2.3.2 教學標兵、優質課評比方法:在全縣交流活動中,教學模式闡述占10%,課堂教學占70%,知識素養現場答題占10%,書寫占5%,才藝展示占5%。
2.3.3 高效課堂教學優秀校評選方法:參賽教師平均分占90%,業務領導評課占10%。
3.分享提高階段
每年10月下旬,在前兩次活動的基礎上,各學科選出能代表全縣教學水平的課堂教學各一節進行集中交流展示。這一階段的目的在于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宗旨;以體現新課程理念為核心;以構建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模式、課型模式為載體;以課堂教學、素養展示為基本形式。突出校本研修,體現團隊協作;彰顯學科特點,體現教學特色;促進校際交流;體現專業品位。推動學科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各學科課堂教學質量。具體活動內容為:
3.1 課例賞析:賞析數學、語文、英語、科學、品德五節課堂教學。(課前教學模式闡述不超過3分鐘)
3.2 素養展示:
①書寫展示。作課教師、學科教學標兵在規定的時間內現場粉筆字書寫。
②才藝展示。作課教師、學科教學標兵現場才藝展示,時間不超過5分鐘。
③素養問答。現場抽簽選題,與會人員互動,考查教師本學科專業要求應掌握和運用的知識及技能。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三段式課堂教學模式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和提綱,采取獨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教學模式,通過評價等環節,達到教學目的.高效課堂要求傳承傳統教學的優勢,創新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高效課堂要求教師與學生的相互配合,對二者都有其具體的要求.對教師的要求是:要求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要求是: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勇于思考和創新,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一、新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堂教學模式選擇是否得當對學生基礎學習有著較大的影響.首先,指導自學.指導自學就是指學生在導學提綱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學習.將導學提綱設計出來,從而能夠更好地對學生自學進行指導.導學提綱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1)課堂情景的創設.教師通過創設課堂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還可以引領學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內容,有助于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教材內容.(2)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商議好學習要求,進而為學生學習設置若干小臺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任務來出示導學提綱,導學提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一次或者分次進行出示.在導學提綱的引導下,學生先進行獨立學習,對于無法解決的問題,先自組小組來共同解決,如果還是解決不了,最終將其留在全班合作解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整節課的基礎,其需要占18分鐘左右的時間.其次,合作研討.合作研討就是指教師統一對全班進行組織,進行生生討論、師生討論活動.教師統一組織全班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先與本小組成員一起來探討疑難問題,然后各小組之間進行研討,最后由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進行研討,這個合作研討的過程是課堂的.在合作研討過程中,教師的作用:(1)引領幫助學生解決疑難.(2)引領學生解決易錯、易混、易漏的知識點,并適度拓展.(3)引領學生總結學習方法、規律.(4)組織學習過程的評價.(5)利用知識載體,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達到應有的高度、深度、寬度及幸福度,本環節大約15~20分鐘.最后,練習檢測.練習檢測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各種不同的練習方式,對該課堂的成果進行簡單的總結和反思.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在此基礎上,這些練習不能滿足某部分學生的需求,此時學生可以自選題目和自己設計題目.練習檢測盡量在當堂對其進行批改和反饋,這個部分需要占用至少10分鐘的時間.
二、復習課課堂教學模式
復習課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雙基復習課模式.梳理知識,合作研討,練習檢測.雙基復習課以引領學生梳理系統、理解掌握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為重點,使知識點無缺漏、無疑點,能簡單應用.(2)專題復習課模式.舉例導學,合作研討,練習檢測.組織圍繞某一專題進行復習,以引領學生拓展知識、總結規律方法為重點,使學生對專題知識的理解達到一定的深度、寬度、高度,并掌握解決問題的相關操作策略,形成技能技巧.(3)試卷改評課模式.分析改卷,合作研討,補缺檢測.分析包括試題分析和成績分析.試卷改評課以學生自主改卷、知識點補缺、反思總結方法規律為重點,使缺漏的知識點得到及時補救,歪偏的思維得到及時更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形成技能技巧.各科教師根據學校宏觀教學模式,在學科負責人組織下,結合學科特點建構本學科各種課型教學模式,交學校課改領導小組審批認定后付諸實踐.鼓勵教師在使用教學模式時,根據個人特長優勢的不同,靈活掌握,揚長避短,做到有模式,但不模式化,并注意在實踐中總結完善操作策略,確保教學過程趨近最優.
一、指導思想
以區教育局和農場教育總支下發的關于《實施中小學高效課堂建設工程方案》為指導,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牢固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進高效的學,積極探索自主、高效、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形成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校有效校本研修機制建立,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從而切實提高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訓練檢測、課后輔導、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二、組織領導
1、高效課堂建設工程領導小組:
組 長:朱耀文(校長)
副組長:王小橋(副校長)
成 員:郭鋒(教導主任)、黃漢華(副教導主任)、熊燕(政教主任)、肖紅年(后勤主任)
2、業務指導小組:
組 長:王小橋
成 員:郭鋒(教導主任)、黃漢華(副教導主任)、熊燕(政教主任)、王紅霞(語文教研組長、區賽課一等獎)、周丹(數學教研組長、區優秀青年教師)、羅曉芳(綜合教研組長、區賽課一等獎)、祁馮靜(區優秀青年教師、區教學能手)、黃惠玲(區教學能手)
三、工作目標
1.加強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學習,認真研究課堂教學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能力。
2. 通過積極推進評價改革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形成,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 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驗和探索,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學科特點的教學模式或教學流程。通過合理運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促進課堂教學實現高效、優質、輕負。
4、消除課堂中存在的重形式、輕效能、課堂活動表面化、缺乏目的性、針對性、學生無收獲的現象。
5、杜絕課堂教學隨意性,改變低效局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主要內容和具體措施
(一)、高度重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準備的高效性。
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有高效的教學準備環節,談不上高效的課堂教學。我們要求教師備課要做到七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備媒體、備程序、備作業。教師要對照課程標準,通讀所任學科教材內容,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體系、脈絡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編者意圖,把握課程整體目標和階段目標,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教師要能夠就一冊書寫出高質量的教材分析,寫出整冊書和單元可行教學計劃。
具體措施:
1、抓實集體備課。教研組首先做到“四到位”:時間到位,地點到位,內容到位,備課主講人到位。其次完善集體備課常規:一人主備、教研組內討論、集體修改,真正將集體備課制度落到實處。
2、開展各種活動。優秀教學設計展覽和評比、備課案例評析研究、同課異構、優秀教案評比等舉措,全面提高教師備課質量,促進教師備課水平的提高。
3、落實教學反思。活動期間內,要求教師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對精品課進行分析,寫出高質量的案例分析。課后認真總結,寫好課后反思或課例分析,并將進行“高效課堂研究”的案例分析、教學反思或課例分析,發送在學校qq群共享上。每學期3篇,每篇字數不少于800字,期末組織展覽、交流、評比。
4、加強常規管理。教導處、教科室負責落實備課檢查、指導、考核、講評分析制度的落實。充分發揮教研組作用,突出集體備課的作用,強化教研組的工作效能,加大對集體備課的過程性督查,通過同伴互助,促進教師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的提高。
(二)、切實抓好課型研究,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課堂是教師實現“高效課堂”活動的主陣地,也是關鍵環節。教師要根據新課程標準探究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結構特征和教學要求,研究出不同的課型模式,并得以推廣。
1、提高使用教學資源的高效性。
根據我校環境、文化等各種校本資源,為了學生多樣化、全面化、持續性發展的需要,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我校在執行國家統編教材的同時,依靠自己的力量,于XX年在創建武漢市小學素質教育特色學校期間,編制了《關注學生的生命、實施關愛教育》的校本課程。我們要充分利用校本課程,積極形成有自我特色的校本研究成果,促進學校個性化發展。
2、提高教學活動的高效性。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就是按照有效學習的目標,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上考慮,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安排。新課導入、情境創設、遷移過渡、操作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準備,周密布置。
3、提高教學方法的高效性。
優化教學方法要求教師要依據特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的特點來選擇特定的教學方法。把外在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內在的學習需求,把啟發思想貫穿于教學方法選用的整個過程,不能脫離學生原有基礎,堅持教學方法選用的求實思想,充分反映學生主體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學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積極創設和諧、激情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要改變教師與學生之間單向的教學互動,尋求建立一種有效的雙向或多向的師生教學互動,通過師生、生生之間多層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動、交流,讓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
5、提高教學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體和學科教學整合是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多媒體和教具等教學手段的運用,要用在該用之處,使其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要堅決杜絕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裝點門面、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的做法,講求使用實效。
6、提高問題設計的高效性
要圍繞教學重點,設計富有啟發性、探究性的課堂提問,通過有效的提問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推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切實優化作業設計,提高訓練檢測的高效性。
在強化課內當堂訓練、提高反饋矯正實效性的同時,要注重課后作業訓練的高效性。既不能布置大量的重復性作業的現象,也不能讓學生只是簡單的抄寫,進行書本知識的搬家。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通過采取完善常規作業設計要求和評價細則,加強對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教師布置和批改作業情況的檢查和講評,組織作業設計研討,開展教師現場作業設計競賽、優秀作業設計案例評選、優秀班級作業展評、學生家長評教等措施,推進作業設計的優化,使教師形成自主設計高質量作業并及時批改評價的良好習慣。
五、“高效課堂”研究時間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 (XX年2月至3月)
1.召開行政會,傳達上級構建“高效課堂”活動目的及實施意見,分析、研討我校課堂教學現狀,提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2.成立領導小組,擬訂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3.召開專題會,論證、修訂“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4.召開構建“高效課堂”動員及起動大會,學習“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二)、理論培訓階段 (XX年4月 至8月)
1、組織教師深入學習高效課堂教學理論,正確理解和把握高效課堂教學規律及其基本方法。
2、認真學習外地的先進經驗,深入了解不同學科“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明確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
3、引導教師自主反思自己課堂教學中的學生負擔過重,教學低效益的主要問題,為構建高效課堂做好基礎性思想準備。
(三)、調研反思階段(XX年9月至XX年3月)
1、以校為本開展課堂教學互動觀摩活動,對照先進的教學理念與經驗,對當前課堂教學現狀進行觀察、分析。
2、自評、互評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差距,撰寫構建高效課堂個人發展規劃。
(四)、構建模式階段(XX年4月至8月)
1、開展以教研組為單位的提高課堂效益為主旨的“高效課堂新模式”的創建活動。組織全體教師參加高效課堂新模式的研究和崗位練兵活動。
2、瞄準一個目標——低耗時、高效益、輕負擔、高質量;貫穿一條主線——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三個轉變——變注入式為啟發式,變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變單純知識傳授為三維并重;摒棄三個無效的訓練——無效的提問、無效的討論(互動)、無效的訓練,經過調研反思初步構建我校各學科“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
(五)課堂實踐階段 (XX年9月至XX年9月)
1. 開展“同課異構”教學研討活動。
2. 開展“高效課堂”研究校內、組內匯報課活動。
(六)匯報研討階段( XX年9月至2015年9月)
1. 開展“同備、同上一節課”教學研討活動。
2. 組織“教學開放日”活動。
3.征集、評比“高效課堂”教學故事、教學反思。
(七)總結提高階段( 2015年10月至11月)
1.經過一段時期的實踐研討后,認真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理性思考,形成較為成熟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推出一些成功的課例。
2.撰寫一份有較高價值的論文、調研報告或經驗總結。
(八)成果展示階段 (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
1.開展教師教學技能展評活動。
追溯我們每一次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無一不滲透了對課堂效率的深刻研討和深入推進。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不斷涌現,也進一步反映了我們的課堂教學正在發生著質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接受并踐行著高效課堂教學的思想。譬如杜郎口經驗,踐行課堂常態教學模式10+35,其中教師可支配時間為10分鐘,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為35分鐘。杜郎口教學模式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課堂,不僅僅是要達成高效率的課堂,更是教育教學形式的深度變革,同時它也對學生、對老師的分工更為細化,職責也更為明確。而課堂教學高效性側重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積極地導和學生主動地學,從而達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
曾經在一次教學研討會上聽一位老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好的課堂應該是讓學生課前有一種期待,課中有一種滿足,課后有一種留戀?!蔽蚁脒@樣的課堂才是真正高效而又有意義的,才是讓學生和老師都流連忘返的。反觀我們自己,每天都如老黃牛一樣勤勤懇懇,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利用周末時間來給學生查漏補缺,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確實取得了看似還不錯的成績,但綜合來看,我們所取得的成績與老師和學生的付出嚴重不符。這樣的教學模式會使得老師和學生都養成惰性,不利于良性教學。譬如,對學生而言,即使上課不認真聽講,不積極參與,還是可以有課后時間來補習,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給自己的不認真找到借口,進而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本該在學生時代養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形成。對老師而言,長此以往,身心俱疲不說,就連最初的熱情也逐漸消磨殆盡了,此時就出現了工作倦怠,直接的后果就是導致我們的教學越發缺乏效率。由此可見,努力創建高效課堂勢在必行。
教師是高效課堂的踐行者,也是高效課堂的直接作用者。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各方教育勢力都在倡導給學生減負,因此,我們面前最主要的難題就是: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成效,真正發揮高效課堂的作用?由此提升課堂效率,也成為課程改革的一個重點研究對象。
第一,轉變教學觀念刻不容緩。我們以往的教學觀念往往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苯處煶洚數氖墙虒W的主體,學生則成為課堂的從屬。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很少愿意去思考和提問,也很難拓展自己的思維方式。因此,身為教師首先應當學會悅納新興事物,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跟上教育改革的新潮流。
第二,優化教學設計落到實處。一節好課就如同一部好的影視作品,需要有好的教學設計,而教師的作用就如同導演一樣,設計出恰到好處的教學設計顯得尤為重要。新形勢下,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組織者的作用,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和認知情況,設計出符合學生學情和發展需要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好的教學設計務必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否則即便是設計精湛,也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也就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勢必會影響課堂效率。因此,高效課堂的設置需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才能真正提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