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理解
時間:2024-01-10 14:58: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食品科學與工程的理解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5-0135-02
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發展的今天,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在各方面的差異也越來越大。高中時代學習模式結束后,新生將面臨新的管理模式、學習和生活環境,如何抓好新生入學后的“早期教育”,讓其盡快了解所學專業性質,建立所學專業基本概念,宏觀了解專業歷史沿革、發展前沿、學術及社會價值,主動、自覺地進入學習生活中,找到個人發展的正確方向,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挑戰[1,2]。
學科與專業導論課程是將專業教育、思想教育、就業教育等融為一體的課程,旨在幫助新生學習、理解和掌握所學專業的學習內容、專業的核心思想、基本要素、理論基礎、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是一種有效的“早期教育”手段[3]。增設該門課程,是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改革工程中一項極具創新性的改革措施,近年來已在部分高校悄然施行,并漸已引起關注。當前全國開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本科院校有219所,但將學科與專業導論課程列入教學計劃的學校不是很多,僅有如華南理工大學、江蘇大學、浙江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四川大學等[1,2]。這些學校該門課程的開設,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專業興趣,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明顯提高。食品工程并非一個基礎性的專業,而是一個應用型的專業,不僅需要我們擁有最基礎的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需要實驗和實踐,食品工程的內容牽涉到食品的加工、綜合利用及保存,另還有食品的質量與安全。
目前我省開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校尚未開設該門課程。該課程就目前而言在江西省仍屬建設中的尚未成型的課程。
我校食品學院從2014年起,針對大一新生開始開設學科與專業導論課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些問題。本文將結合實踐,談談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導論課在我校開展的情況。
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導論課程內容設置
根據江西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計劃的規劃,并參考其他教學單位的專業導論課程的內容、學時和學分等方面的安排,制定了本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的教學大綱。該課程校內安排16課時,其中理論教學12課時,實踐教學4課時。校外安排工廠實習1次。
該課程理論教學采用“名師講座”的教學法,由食品學院院長親自授課。教學內容分為五個部分:本專業概況介紹;本專業培養體系與學習目標講解;本專業的學習方法介紹;本專業的社會需求和就業前景;大學生活規劃指導[4,5]。
(一)專業概況介紹
從國內食品工業現狀開始學習,結合國外食品工業現狀,使學生在了解食品工業的基本情況的前提下,進入本專業情況的學習。首先介紹本專業的概念、發展歷史,與相關專業的區別與聯系,專業地位、意義及專業特點等。其次,介紹了本學校和本學院的基本概況和專業設置情況,讓學生對本校本專業發展的歷史、特色、發展前景有較深的了解。
(二)專業培養體系與學習目標
首先提出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專業能力與素質;然后,詳細介紹本專業的課程體系,使學生了解大學四年中每個學期所學課程的內容以及為什么要學習這些課程,課程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幫助學生明確專業內涵;最后,介紹基礎課、專業課與選修課的關系,并對學生選修課的正確選擇進行指導。
(三)學習方法
介紹本專業知識獲取的途徑和方法,如通過網上查閱相關資料,去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等。重點介紹與本專業相關的網站,如食品伙伴網、小木蟲學術論壇等。
(四)就業指導
首先,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就業前景,明確學習的目標。介紹我校學院與本專業相關的就業實習基地。然后,向學生介紹歷屆本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如去了哪些地方、哪些企業、目前現狀等。對杰出校友做重點介紹和推薦。最后,分析食品行業的社會需求,提前讓學生感知本專業發展方向,了解食品行業發展,為今后的學習做準備。
(五)大學生活安排
在如何規劃大學學習和生活、如何適應大學的學習、如何合理掌控大學的時間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大學階段目標的制定與學習的規劃。
由于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門實驗學科。該門課程由校內、校外兩部分構成。其中校內實踐部分,安排參觀學院中心實驗室,讓學生了解學院的實驗條件,認識本專業的學科性質,培養學生動手參與的興趣。校外實踐部分,如安排參觀陽光乳業公司,讓學生在理論學習、實驗室參觀的基礎上,實地考察工廠的生產情況,提前感受工作后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教學方法和考核手段
本課程屬于專業方向引導課程,在講授該課程時,應根據學科的發展趨勢及經濟發展的需求,選取教材中重點、熱點及關鍵、前沿的課程內容進行詳細地講解,以理論教學為主,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以專題式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展開課程內容講解。專題具有針對性,能使學生通過對特殊的、典型的事例進行分析,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論教學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礎上培養、訓練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較短的時期內,加大了重點資料的信息量。學生也可以在重點學習中接觸前沿,觸類旁通,并能舉一反三地構建知識體系及學科系統。
本課程結束時,采取讓學生撰寫與課程相應的論文的形式進行考核。論文評定成績后,結合前面的平時成績,評定最終的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占60%,平時成績占40%,含上課出勤、平時作業、上課發言等)。
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教學效果
對于在本校食品學院首次開設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教學效果良好。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深入了解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內涵;國內外相關領域專業發展、生產和科研概括;本專業內各學科的關系、教學計劃及知識體系的安排;以及本專業的發展方向等。大部分同學在學習完該門課程后,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了理性的認識和規劃。
四、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教學展望
由于該課程在本校食品學院是首次開設,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新生還沒有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他們對課程中的一些概念不理解,對一些知識點較陌生,以專業案例法展開教學時,會使學生理解得不清晰。本次課程由1名教師授課,帶給學生的知識面等較為單調。在校內實踐教學部分,僅僅采取的形式是參觀實驗室,部分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沒有全身心投入,參觀效果較差。
總之,通過開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導論課的實踐,學生在學習興趣、學習成績和綜合能力等方面均有明顯的提高。我們準備在今后的教學中繼續推廣,針對在課程開設中所遇到的問題,我們逐步將其完善,比如,在直接案例教學之前,可以安排1個課時作為專業概念、專業熱點的普及;在授課教師的選擇上面,采取多元化的形式,讓更多有經驗的名師參與其中;在校內實踐部分,可以安排一個綜合入門實驗,在學生參觀實驗室的同時,也動手感受一下實驗的技能。希望在不遠的將來,食品專業導論課在我校食品學院能越開越好,在江西省開設食品專業的高校中能普及。
參考文獻:
[1]姜松,崔恒林,朱幟,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的構建與實踐[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9,8(181):84-87.
[2]馮向陽,鄺兆明.高校食品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設置“專業導論課”意義和方法研究[J].現代食品科技,2008,24(12):1191-1194.
[3]王斌,周亞平.《生命科學導論》課程考核存在的問題和改革建議[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0(1):85-88.
食品的生產、質量與安全問題是關系我國國計民生的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目前,食品科技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其發展速度之快令人震撼,各國的食品產業空前崛起,極大地豐富和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這主要體現在食品加工原材料包括各類農產品、畜產品及水產品、食品添加劑等的種類、數量乃至生產效率等的空前增長,以及食品的加工、貯藏、運輸和銷售等環節的設備和手段的不斷升級換代和食品種類的多樣化等諸多方面。然而,食品產業的快速發展也為食品質量和安全的保障帶來了新的挑戰,在食品加工、貯運和銷售等環節,迫切需要專業理論扎實、專業技能過硬的專門人才來從事食品及其加工原材料的檢測、食品加工過程的質量控制、食品安全性評估與評價、食品銷售市場的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從而提高食品工業的生產質量與安全控制水平,并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Food Quality and Safety)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適應現代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而設立的。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于2003年率先在全國設立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以來,全國已有170余所高校陸續開設此專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全國缺乏統一的課程設置體系和專業培養計劃,作為一個新生專業,各培養單位依托自己原有的優勢課程、優勢教師資源和優勢教學資源來對本校的食品安全專業進行課程體系和培養計劃進行設置和規劃,導致各院校逐漸形成了各自的專業特色[1]。
一、食品物性學的學科地位
《食品物性學》又稱食品物理學,主要研究食品及其原材料的物理性質,具有與《食品化學》同等重要的地位,是食品學科領域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由于食品及其原材料本身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食品物性學涵蓋了比物理學更廣泛的研究內容和更復雜的知識體系。食品物性學的發展從單一的食品流變學基礎,到食品質構,和目前較為系統的食品及其原材料的基本物理學特征、力學特性、熱特性、光學特性、磁特性等相對比較完整的科學體系,經歷了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2-3]。在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逐漸形成食品物性學課程體系,第一部教材是1998年李里特教授編著出版的《食品物性學》,目前國內食品物性學教材還包括李云飛教授等和屠康教授等人編著的幾個版本的教材。物理科學領域的學科理論及其研究手段的不斷發展也推動著食品物性學知識結構體系的不斷更新、向前,所以物性學又是一門充滿潮氣的、不斷進步發展的學科,已成為食品領域科學家關注的焦點之一。以食品物性學相關理論為基礎,也誕生了食品科學的若干研究方向,如以光學特性為基礎的食品無損檢測、以流變學理論為基礎的食品高分子和膠體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和以物性學理論為基礎的各種食品保鮮加工技術等。目前,全國大部分設有食品專業的院校以將食品物性學列為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和食品相關碩士專業的必修專業基礎課程。
二、食品物性學課程設置和教學目標
按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大綱,食品物性學的總課時數為33,其中理論課時數為24,實驗課時數為9,并將其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生的必修專業基礎課程,而作為食品質量安全專業的選修課程。通過該課程,旨在讓學生學習食品物理性質及其與食品品質的內在關系、食品物理性質表現的內在規律及基本理論、學習食品物理性質的研究方法與手段、學習如何利用食品物性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并最終服務于食品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另外,通過實驗課程的學習及實踐,希望學生加深對相應物性學基本原理的理解,鞏固所學理論知識,熟悉物性學測定的基本方法,各種測定儀器的基本原理、操作和數據處理方法,并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學生應用物性學知識與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雖然食品與安全專業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兩個專業培養目標以及課程設置方案有所不同,但二者具有相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這也導致了食品質量安全專業教學中各種弊端的出現。
三、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食品物性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食品物性學以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物理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感官評定等課程為其學科基礎,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兩個專業,雖然這些課程都在開設,但是部分課程課時量不同,如前者食品工程原理的課時數為48,后者只有32;食品感官評定對于前者為必修課,而后者為選修課。不同專業學生的各種基礎課教學目標不同,同時相同專業學生對課程選擇種類不同直接導致了學生知識結構的不同,并造成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如下問題:
1.食品質量安全專業選修食品物性學的人數偏少。據統計,近3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質量安全專業選修食品物性學的學生數均不足該專業總數的1/3,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受到學分的限制,部分學生在低年級的時候選修課程過多,學分已達到培養要求,在參加專業課程選擇的時候選擇余地較小,因為按照學校相關規定,不鼓勵本科生超學分選修課程,并且具有相關控制措施,使這些學生無法選擇包括食品物性學之內的許多專業選修課。二是由于部分學生懼怕學習食品物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學生基礎課程設置和教學要求的不同,導致相關基礎知識儲備不足,學習食品物性學時接受能力不高、學習壓力較大,因而放棄選修該課程。三是因為部分學生渴望拿到高的考試成績,而選擇容易掌握、理解并且容易拿到較好考試成績的課程,而對于食品物性學這樣需要花費較多精力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的課程表現出“不喜歡”。這應該是應試教育大環境所導致的結果,高校校園里,學生的學習成績直接與獎學金評定、榮譽稱號的獲得以及保研資格的取得等各種關系學生切身利益的因素緊密聯系在一起,被迫學生“有目的”地選擇其“喜歡的”課程。
2.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對食品物性學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就單純地從物性學相關知識對食品安全保障的作用方面來講,有很多現代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是建立在物理學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如以物性學理論為基礎的食品品質檢測,各種光譜檢測手段和無損檢測手段等都是直接和間接衡量食品安全性的依據。另外,研究性大學以培養研究性人才為其重要目標,也就意味著有相當一批學生將要選擇求學深造,進入科學研究的大門。多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實際情況也是如此,畢業生最終選擇攻讀研究生的人數占總人數的60%以上。食品物性學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術是食品科學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內容,食品物性學的研究對象包括一切種類的食品及其原材料,物性學知識的儲備也是食品科學研究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需要對此熟練掌握并運用。從這個角度考慮,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學生應該具備同樣的物性學技能。
3.課堂氣氛不活躍。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表明,相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學生面前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課堂氣氛輕松活躍,絕大部分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可以隨著教師的講解積極投入到課堂內容中,思維活躍、積極思考;而后者的課堂氣氛總體顯得較為沉悶,甚至有部分學生表現出消極的學習態度。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兩個專業在基礎課程設置和部分課程課時數的有所差異。如前所訴,食品物性學的相關基礎課程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物理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感官評定等,學校培養方案兩個專業的學生在這些課程的授課要求方面存在著差異,導致了不同專業學生對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存在差異,進而出現兩個專業學生在學習相關專業課程時不同的課堂表現和課堂氣氛。
四、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食品物性學教學的改進措施
對于食品物性學在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以上相關問題,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做出改進:
1.調整相關專業基礎課程的課時量及授課要求。根據“重基礎、寬口徑”,培養符合型人才的教育精神要求,各高校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加大基礎課的教學工作,表現在開設較多的基礎課門數和課時數等方面,而壓縮專業課的教學,表現在減少門數種類和課時數等方面。食品質量與安全是一個學科交叉性較強的專業,需要開設多門相關基礎學科如食品科學、化學、物理、生物學、醫學和管理學等課程,但學生畢業要求的總學分是一定的,只能取消部分專業課或壓縮課時數來達到培養方案的要求,導致形成學生知識面雖然較廣,但基礎欠扎實的特點,為學生的專業課學習帶來壓力。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結合相關教育精神和人才培養的社會的要求,進行專業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的改革,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食品基礎實驗;教學改革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證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的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1]。近年來,為了推進我國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強工程實踐教育,提升工程教育質量,建立與注冊工程師制度相銜接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促進我國工程教育參與國際競爭,教育部自2006年起啟動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試點工作,并依“國際實質等效性”原則制定了認證標準。我校于2013年6月進行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工程教育認證,包括學生、培養目標、畢業要求、持續改進、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支撐條件等七個要素,涵蓋國際通行的10條畢業生能力要求,如知識要求,即掌握食品科學與食品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能力要求,掌握食品原料的資源特征、儲藏加工、生產管理、品質檢驗和安全監管等方面的基本實踐技能,具有研發設計新產品、新工藝革新技術的初步能力;工程要求,受到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應用以及工程設計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訓練;素質要求,具備人類健康與資源環境和諧發展的理念,自覺將自然生態的一般規律應用到食品資源開發、食品加工及流通等環節[2]。因此,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對促進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具有積極的指導和導向性作用。食品基礎實驗是集食品化學、食品分析實驗于一體的模塊性實驗課程,是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通過實驗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食品化學和食品分析理論教學的理解和掌握,更能使學生熟練掌握實驗原理、方法、儀器使用、結果分析等科研工作知識,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食品化學和食品分析兩門實驗課程的有機結合,不但避免了實驗內容的重復,節約了實驗成本,而且可以增加更豐富的實驗內容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然而,目前,在實際的實驗教學過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然普遍存在學生主動性不高、學習興趣不濃、動手能力不強、上課依賴老師、創新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差的現象[3],針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的要求,對該課程的實驗內容及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1實驗教學內容優化
傳統的實驗內容大多數是有關食品成分分析與檢驗的,主要注重食品六大營養成分的測定和有害物質的檢測,這些實驗只能片面地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而不重視對學生的主動研究開發能力的培養,實驗過程的機械性重復不利于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揮[4]。因此,食品基礎實驗課題組經過討論和查閱資料決定在保證基本實驗技能的基礎上,優化實驗教學內容,盡量減少過于簡單的成分分析實驗,適當增加的探索性、設計型綜合性實驗的比例,調整過程中添加了諸如油炸用油氧化穩定性的影響因素的研究、蛋白質的功能性質研究、美拉德反應的影響因素研究、天然色素的提取、分離和理化性質研究、淀粉的糊化、老化、降解對食品特性的影響等實驗,這些實驗與傳統成分檢測實驗最大的區別就是傳統實驗只要求學生測定幾組實驗結果,通過平均值測定出不同成分的含量,而綜合性、探索性實驗則注重考查學生對整個知識點的把握,從不同的角度考察影響某一指標變化的因素,使學生從機理的層面了解結果與原因之間的動態變化關系。此外,綜合性實驗中詳細的實驗設計方案由學生自己提出,同時由幾個組員共同配合完成,從而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創新性及團隊合作精神。
2實驗教學方法改進
以往的實驗教學方法比較刻板,總是局限于固定的實驗方法,實驗指導教師講授后,學生“依葫蘆畫瓢”動手操作,如此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不能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能滿足培養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所要求的食品科學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研究開發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設計性綜合實驗具有主動性、開放性、研究性等特點,有利于將學生變為實驗設計的主體,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精神,是實驗教學的最高層次,也是教學方式和方法改革的必然趨勢[5]。實驗指導教師按教學計劃提前告知學生實驗題目,并要求不同組的學生使用不同原料,安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資料、根據資料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選擇實驗方法,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達到課前預習的目的,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避免學生之間相互抄襲的現象。這種綜合性的實驗結果一般是未知的,而且實驗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許多問題,因此指導教師應鼓勵學生自我思考,并引導他們對出現的問題用已學的知識去解決,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學生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實驗指導老師應重視老師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每次實驗結束后都要組織學生對實驗現象、實驗結果以及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把結果分析和討論作為實驗報告的重要內容,逐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總結能力。
3實驗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是檢驗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重要方式,科學合理的考核方法能夠正確引導和激勵學生的積極性、監督和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能夠提高實驗教學質量。食品基礎實驗是一門獨立開設的實驗課程,主要是通過實驗過程加強對相關理論課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與一般課程有所不同,不能僅以實驗報告來對學生進行評價,而應該是一個綜合評定的過程,既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應注重嚴謹的學風和創新精神[6]。實驗課的最終成績主要由平時成績(70%)和最后考試成績(30%)組成兩部分。平時成績包括出勤情況、實驗預習報告、課堂回答問題、實驗操作規范以及實驗報告。因此,要求教師在每次實驗之前對學生進行檢查,實驗過程中指導,實驗結束時在學生的原始實驗數據上簽字,不僅能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不正當的實驗操作,還能檢查結果的合理性,同時防止學生在寫實驗報告時互相抄襲、弄虛作假。此外,教師應及時評閱實驗報告,重點是看實驗結果和分析討論,實驗記錄和實驗過程中的整體印象也是評判標準之一,要求學生能夠合理解釋實驗現象。并將評定結果反饋給學生,不但能及時解決報告中出現的問題,還能對不認真的學生起到鞭策的作用。期終考試采用設計型綜合實驗,全面考查學生在文獻查閱、實驗方案制定、實驗操作規范、實驗時間安排及實驗報告撰寫等方面的表現。這種綜合考核方式,不但能夠避免考核的片面性、隨機性,還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驗水平,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嚴謹的學風,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4加強實驗教學管理
為達到預期效果,對實驗室、教師及學生進行嚴格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學生數量大,實驗課開設多,致使實驗室不足、教學設備匱乏,儀器的維護和更新存在一定問題。因此,開課之前實驗教輔人員應對實驗儀器進行管理和維護,更新儀器設備,為學生創造一個教學資源豐富的實驗環境[7]。此外,要求實驗指導教師在課前必須預做實驗,以便及時發現并解決實驗中的問題。教師課上講解應簡短,重點突出,同時要指出注意事項,以便引起學生重視。實驗過程中,教師應始終和學生在一起,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的不當操作,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檢查學生實驗記錄。遇到異常結果時,啟發學生分析原因。實驗結束后,要求老師對學生的原始記錄進行簽字,以防學生更改實驗數據。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真正作到教學相長。同時,對學生也要嚴格管理,實驗前要有預習報告,以便使學生對實驗原理、步驟和注意事項有所了解,做實驗時心中有數。實驗過程中要嚴格按規程操作,并詳細記錄實驗現象和數據。實驗結束后,數據經老師審核后方能離開。實驗報告除需撰寫實驗原理、材料、儀器、操作步驟、數據處理及注意事項外,還應對實驗結果及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上所述,通過優化食品基礎實驗教學內容、改進實驗教學方法、改革實驗考核方式及加強對實驗教學管理,使食品基礎實驗教學模式不斷完善,并在提高食品科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所要求的食品科學專業學生的實驗技能、組織協調團結協作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董吉林,申瑞玲,相啟森.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分析《食品機械與設備》課程的教學改革[J].輕工科技,2014,(8):167-168.
[2]任海偉,陳曉前,張軼,等.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為導向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J].糧油加工,2014,(8):71-77.
[3]付莉,楊愛麗,顧英.《食品化學》與創新型實踐教學[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2):78-80.
[4]樂琳,張曉鳴.食品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商洛學院學報,2008,22(6):76-78.
[5]陳懷俠.設計性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23(11):105-107.
[6]熊漢國,張俊.關于《食品化學與分析》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創新的幾點體會[J].科學教育論壇,2006,(1):85.
關鍵詞:食品物性學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44
《食品物性學》是一門研究食品物理特性,并對其進行準確的分析和評價的學科。物性學通過對食品及其原料的流變特性、食品質構、食品的力學、光學、電學、熱學等物性的研究,來達到指導食品的高品質和安全生產的目的[1]?!妒称肺镄詫W》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不僅在整個專業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研究和應用更具有廣泛性和必要性。
與傳統的食品專業課程相比,《食品物性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我國將其作為獨立學科開設較晚,且主要是面向研究生開設[2]。在2001年教育部高等學校輕工與食品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討論才決定將《食品物性學》列入食品科學相關專業的主干課程,可參考的資料很少[3]。由于《食品物性學》課程主要是通過對食品的物理特性進行研究,進而指導食品的品質和生產過程,因此該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考試方式等相應的教學資料不能照搬其它食品專業基礎課的教學模式,而應當從該門課程的特點入手,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案[4]。
有效教學中的“有效”,主要是指教學應當讓學生學到知識,并做到愿學、樂學、學得有趣、主動[5]。對于食品物性學的有效教學,應當讓學生不僅學到食品物性特征的大部分學科基礎知識,還要學到物性學在生產和管理中的實踐應用,并且不是強迫學生學習,而是使學生主動學習。為了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點進行:
1 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師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的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看法、持有的基本的態度和觀念,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有效教學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6]。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有效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食品物性學的教學理念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從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入手?!妒称肺镄詫W》課程是食品科學專業學生必學的專業基礎課,對食品科學專業學生物性分析能力和品質管控能力的培養是無可替代的,其教學效益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和實踐。因此,食品物性學的教學理念應當實現由“教師為主”轉變為以“學生為主”,著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才是真正體現有效教學的關鍵所在。要在教學過程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達到愛學樂學的有效教學效果。
2 教學內容
在講授本門課程時,應當根據本課程的發展趨勢和實際應用要求,有針對性地選取重點、關鍵點、應用熱點、前沿問題來進行講解,組織重要的知識點進行分專題討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并能使學生對食品物性的基礎知識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整體課程的講授中,我們對力學部分進行了最為深入和全面的講解與研究,對食品流變學的相關模型和公式都進行了推導和分析,以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學習為主。而對于食品熱物性、電特性和光學性質部分,在授課內容安排上結合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以實例展示為主,不再進行基本公式的推導,只理解其實際應用原理和意義。對于食品的質構和感官評定部分,由于學生已學過食品感官評定的相關課程,這個部分的講授以食品質構的儀器測定方面為主,主要講解物性儀、流變儀的使用方式及圖例分析,對食品的感官評價與儀器分析的關系進行說明。對于這樣的教學內容安排,學時主要放在食品的力學基礎,食品質構的儀器測定,食品的電、熱、光學特性的應用上,既避免了知識點的重復講授,又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突出重點地進行知識講授,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3 教學手段
由于《食品物性學》是一門新開設的課程,學生對課程的內容和定位都不甚明晰,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更善于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達到愿學樂學的目的。在教學中,應當采用多媒體技術,PPT的展示中應當以國內外最新研究技術、高新設備和產品的圖片材料為主,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把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通過圖片和實例引出的問題,也更容易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對基本的基礎概念有更明晰的認識。如在食品質構分析的分散體系部分講解,就可以從巧克力的質構分析入手,對巧克力的分散介質油脂以固態晶格的形式出現,對晶格的情況分別進行分析,從而達到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在食品熱物性部分的講授過程中,可以通過西瓜的圖片引出對食品冷凍冷藏過程進行模擬,進而確定工藝條件的重要性問題。再通過問題的引出講述食品的冷凍冷藏過程與其自身的導熱系數、形狀和表面積等因素有關,需要確定準確的導熱系數、比熱和密度值,為數值模擬提供必要的物性參數。這種圖片引出所學內容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對物性學的學習興趣,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在授課的過程中,還需要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手段,創建研究型的學習氣氛。課堂上可充分利用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的材料,向學生提出相關專題的研究性問題。如在食品熱物性的講授中,可提出基于宗教和健康問題的油炸食品中豬油的檢測問題,引發學生的討論。然后通過對DSC的學習,了解到可以用DSC法來測量油炸豆餅、雞肉、牛肉中的豬油含量,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的互動式教學手段,既能從實際問題引出教學的相關內容,又能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討論中來,達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
物性學作業是該課程不可或缺的必備實踐環節,針對章節作業,我們改變了以往的課后簡答題作業的方式,而是通過專題討論匯報的形式,將學生分成4~5人一組的學習小組,讓他們互相討論并分工制作專題的PPT,采取學完一章或相關的幾章之后進行一次匯報的方式,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如在學習完食品質構的章節后,給作業組的學生提出物性儀在面包品質測定中的應用舉例專題,讓學生自主地去查閱相關的文獻和視頻資料,從不懂到逐漸理解再到完全理解,問題解決中的一步步分析和推進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在PPT制作好后,讓學生在課前向全班同學匯報,對PPT展示中的相關難題、難點,給予集體講解和答疑,教學效果非常好。
4 考試方式
在考試方式的改革中,我們采用了設計論文與平時成績相結合的方式,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更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課程結束后的考察學習效果階段,我們引入項目化的設計論文方式,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食品物性學方面的知識,來具體來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反映出學生真實的學習水平。讓學生自由選擇相應的問題如:如何利用物性學對冷凍面條進行品質改良?如何利用食品的光學特性進行無損檢測?如何利用奶油蛋糕的蠕變曲線改進生產配方,等等。將這些食品物性學在生產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向學生展示出來,讓學生任選其中感興趣的項目進行分析和解決,從而寫出符合要求的課程設計論文。采用這樣的考察方式,不但能加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結合地域特色靈活掌握所學理論知識,并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終提高其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講授《食品物性學》課程應順應時代的發展,以學生為主體,教學內容重點突出,教學手法和考試方式多樣,才能將創新思想融入食品物性學教學過程各個環節中,使《食品物性學》課程教學改革達到有效教學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萬茵,付桂明,胡曉波,涂宗財.《食品物性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J].江西食品工業,2010,(1):14-15.
[2]姜燕,張海悅.研究生《食品物性學》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3,(9):86-88.
[3]張朝輝,高昕,付曉婷.《食品物性學》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S1):58-59.
[4]袁美蘭,趙利,蘇偉,劉華.高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開設《食品物性學》的現狀和必要性[J].現代農業科技,2010,(23):36-38.
[5]鐘啟泉.“有效教學”研究的價值[J].教育研究,2007,(6):31-35.
[6]吳躍.科學發展視角的大學食品學科教學改革與創新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2):19.
作者簡介:王英(1984-),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農產品貯藏及加工,新疆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藥學學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52
楊海燕,新疆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藥學學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52
關鍵詞:畢業設計;食品工程CAD;教學;改革與實踐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面向食品產業的未來發展需求,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創新精神,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優良的工程素質和開闊的國際視野,擅長發現并解決食品科學技術產業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提高食品工程產業國際競爭力、引領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的高質量創新型技術人才[1-2]。在培養過程中的最后環節是畢業設計,需要根據食品加工出現的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并提供設計說明,是考查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理論聯系實踐的重要手段,是實現高質量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作為工科專業之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非常注重優良工程素質的培養,其中“食品工程CAD”作為專業選修課程,是專業基礎課程“機械制圖”和“機械工程基礎”的工程類銜接課程,通過該課程學習,使學生在計算機制圖與食品工藝設計、食品機械設備設計之間知識的銜接方面得以靈活運用。課程針對即將進行畢業設計的大四學生,在大三下學期開展教學,為其通過工程制圖來完成畢業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一直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為抓手進行教學改革,重視企業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要求。根據企業需求調研結果,從2007 年開始梳理了整個教學環節,特別是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進行了仔細分析,從中總結出各階段課程學習對畢業設計成績的貢獻率,結果顯示選修“食品工程CAD”課程的學生,其畢業設計的成績顯著高于未選修者。“食品工程CAD”課程采用課堂授課與上機練習結合方式教學,將課程分成食品機械制圖基本知識、食品設備通用部件零件圖的制圖、生物反應器罐體的設計與制圖、食品工程工藝流程圖的設計與制圖、管道布置圖的制圖、擠壓生產豆渣纖維成套設備設計與裝備繪制等6 個部分。特別是課程的第4 部分和第6 部分,結合教師的科研成果,從科研的工程設計思路、工藝的制定、設備的設計、設備制圖、制圖技巧等方面詳盡剖析,學生進行仿真設計和實踐,使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1 畢業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畢業設計中計算機繪圖能力不強
對于本專業學生而言,畢業設計內容大多集中在某一食品產品的開發和進行生產線設計,需要進行食品產品開發的工藝研究,還要繪制工藝流程圖、車間平面布置圖和管道布置圖等[3]。學生進行畢業設計圖紙時,大多采用AutoCAD繪圖軟件。由于“食品工程CAD”為選修課,選修過課程的學生圖面質量基本符合工程制圖的標準。但是,對于部分未選過該課程學生來說,雖然在大一時學習過工程制圖,也進行過CAD上機練習,上機學時過少,到畢業設計的大四階段也基本忘記,導致對軟件基本指令使用不熟練,不能充分發揮軟件的功能,畫圖耗時長,圖紙中錯誤多[4]??偨Y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 圖層設置不合理,線型和線條粗細設置隨意,致使后期出現問題時修改繁瑣;② 圖樣樣式設置不規范,表現在樣式位置和規格不規范,圖形比例不協調,設置類型隨意;③ 繪圖方法不合理,不會使用高效的繪圖技巧,導致繪圖耗時較長、效率低下。
1.2 工藝流程圖繪制不規范
食品工藝流程圖的繪制,一般指的是繪制加工工藝過程中的物料流程圖,是以圖形與表格結合的形式來反映設計及計算某些結果的圖樣。圖樣采用展開圖形式,按工藝流程順序,由左至右畫出一系列設備圖形,并配以物料流程線和必要的標注與說明,一般由設備示意圖、物料流程線、標注和圖例、標題欄及設備一覽表組成。從畢業設計圖紙看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① 設備示意圖繪制過于簡單,從外形輪廓上看不能反映設備的特征;② 流程管線和流向箭頭畫法不符合規定,物料管線一般用粗實線畫出,動力管線一般用中粗實線或細實線畫出,同時管線用箭頭表示物料的流向;③ 圖紙標注不符合標準,主要是標注字體、線型、大小和顏色等隨意設置,導致圖紙混亂,影響圖紙視覺效果。
1.3 不熟悉繪圖國家標準
規范的圖紙才能將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和意圖傳達給工程技術人員,這就需要設計者嚴格按照制圖標準進行繪圖。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雖說大一上學期會學習工程制圖課題,但是由于后續無練習和實踐環節,導致畢業設計過程中,有關制圖的標準和知識都已經遺忘?!笆称饭こ藽AD”是在大三學習,由于其為選修課,對于未選修的學生而言,很難根據自己的知識畫出一套完全合乎標準的圖紙。工程圖樣是工程界的技術語言,而不符合制圖標準的圖樣很難與其他工程技術實施者進行溝通和交流。
2 基于上述問題的教學改革方法
2.1 強化計算機繪圖能力的培養
“食品工程CAD”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對于學習者而言,需要對所學知識不斷練習鞏固和應用,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扎實的繪圖本領,提高繪圖能力?!笆称饭こ藽AD”課程,是在學生大一學習了工程制圖基礎上開設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如何利用工程CAD語言進行食品工程設計的技能。大一雖然學習了CAD制圖,大三前沒有進行任何實踐應用,也基本遺忘。因此,在第一節課安排了食品機械制圖基本知識、食品設備通用部件零件圖的制圖的上機訓練。在教學過程,針對制圖目標,應該積極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繪圖,而非機械地重復教師的繪圖步驟。此外,在基本圖形繪制過程中,一方面學生先根據目標圖形繪圖,教師再提供參考畫法,加深其印象;另一方面針對同一圖形,讓不同畫法的學生進行講解演示直播,然后讓學生針對不同畫法進行討論,總結不同畫法的優缺點,進而選擇和掌握更高效的繪圖方法。
2.2 強調國家標準的作用
國家標準在圖幅、文字、標注、符號、圖線等方面都做了詳盡的描述。課程的第二講中,以教師的科研成果為例開發出“生物反應器罐體的設計與制圖”一講,在講述開發思路后,結合國家標準重點講解生物反應器罐體總裝圖的繪制過程和方法。首先,講解國家標準在繪圖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和標準具體內容,包括繪圖過程中常見的尺寸標注、圖線設置和繪圖環境等;其次,針對國家標準的具體內容,設計典型的繪圖目標,讓學生通過親自實踐來加深對國家標準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在平時上機過程中,時刻提醒學生制圖國家標準的重要性,不斷加深和強化國家標準的應用,養成良好的繪圖習慣,為學生進行畢業設計和后續繪圖工作等打下基礎。
2.3 培養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先盡量做簡單的繪圖,會做了就會有成就感,逐漸培養其對課程的興趣。結合教師的科研成果,開發出“擠壓生產豆渣纖維成套設備設計與裝備繪制”一講,從科研的工程設計思路、工藝的制定、設備的設計、設備制圖、制圖技巧等方面進行詳盡剖析,而后將圖紙給學生,學生在圖紙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加入自己的想法(結構),學生同教師一道進行仿真設計和實踐,使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得到實戰化訓練。在掌握了基礎工程設計和制圖技能后(課程中段),采用“實際食品工程工藝設計”實例教學,課程收集了13 個食品產品的工藝流程(飲料、焙烤、肉制品、面制品、啤酒),利用所學到的工程設計知識將其制成標準的工程類工藝流程圖,并進行相應的車間平面布置圖設計制圖,使學生得到實戰訓練。通過學習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設計和繪圖軟件,同時掌握食品工廠設計的計算機制圖的原則、內容和方法。
關鍵詞:食品工程原理;本科生;說課
中國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5-0173-02
《食品工程原理》是高校食品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生通過這門課的學習,能系統和深層次的學習和研究其他食品專業課程和實驗,但由于《食品工程原理》側重工程原理,枯燥難懂,學生不能快速、準確地投入到這門課的學習當中,無法理解和掌握原理要領。因此,作為該課程的任教老師,如何能讓學生自主、有效地掌握這門課的精髓要領,成為首要思考的問題。本文通過學生說課的形式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加強認知,讓食品工程原理課程不再成為攔路虎。
一、學生說課的依據
1.說課的定義。說課一般是指教師在備課或上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分析和講解自己對具體課程的理解,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等,然后由聽者評說,達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1-5]。
2.學生說課的提法。雖然說課的定義主要是針對教師說課[6,7],未把學生說課包括進去,而作者認為,說課的含義可以包括學生說課,學生說課也有文獻研究報道,如高校師范生說課[8-12],高校師范生說課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的說課能力,作為以后走向教師崗位前的一種職業能力培訓。對于非師范生的高校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渠道呈現多樣化,可以從事師范專業或非師范專業的各種工作,例如律師、職業培訓師等,而無論從事什么工作,交流必不可少,現代社會要求人們學習知識,不僅僅是學,學了后更多的通過與人的交流達到應用的目的。說課是實踐活動,能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將厚厚的書本變薄,再逐漸變厚的學習認知過程,而不僅僅是紙上談兵,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組織語言和口頭表達能力。因此,作者認為不做教師也需要培養說課能力。說課作為一種教學研究活動,不僅僅局限于教師和高校師范生說課,高校非師范生的學生也可以說課,通過學生說課可以使學生表達自己對課程的認識,教師也可以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課程重點,是否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與人交流的能力。
二、通過學生說課的形式來自主認知《食品工程原理》
1.《食品工程原理》的課程及其教學特點。《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研究內容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若干單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本課程培養學生運用食品工程基本原理,分析、解釋和解決食品工程的實際問題,掌握食品單元基本操作,樹立工程觀念。基本的授課模式是理論課和實驗課,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授課模式。在理論教學方法上眾多學者進行了教學改革,如Seminar教學方式[13]、工程技術方法論教學方法[14]、創新教學[15]、網絡平臺教學[16]、實例教學[17]和實驗教學[18]。
2.通過學生說課的形式認知《食品工程原理》的意義。由于學生缺乏實踐經驗和對工程實際問題的思考,學生不能理解課程原理的重要性,進而缺乏自主創新學習的興趣。因此,采取以學生為主,通過學生說課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第一,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激發學習興趣。傳統的授課形式大多是以教師課堂講課為主,學生被動的“滿堂灌”的風格。教育學原理對教學過程的分析,是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為實現教學任務和目的,圍繞教學內容,以動態生成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的過程,提出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學策略[19]。當學生作為主體進行說課時,在課下要積極準備資料,自覺、自主地學習和探究,學生會在這個過程中充滿成就感,從而能提高學習興趣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第二,能充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準備說課時,要充分研究教材,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尋求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主動思考,積極做實驗,驗證理論。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可以促進他們身心和個性全面的發展,鍛煉邏輯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第三,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原理的精髓。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被看作一個信息加工系統,把人的學習看作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知識獲取、信息加工和構建者,強調人運用策略積極主動地搜尋信息、處理信息、存儲信息和表達信息[20,21]。當教師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后,學生會對知識信息進行加工,并自主探究和討論,所以,通過學生說課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認知食品工程原理。
三、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說課
食品工程原理單元操作基本原理講解結束后,安排2學時讓學生進行說課。學生說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自主認知食品工程原理單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說課學生為2009級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1班和2班,2010級1班、2班和3班,2011級1班和2班的本科生,學生說課內容圍繞“為什么學,學到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思路進行,針對單元操作,根據自己興趣,自由選取說課內容,如知識點、學習體會或疑難點等。說課形式采取每5名學生為一組,課下制作PPT進行5人小組內說課,并推薦一名學生為該小組代表,在課堂上面對老師和同學進行說課。說課流程如圖1,學生通過收集和閱讀教材及文獻資料,針對該單元操作,選擇說課內容,查閱文獻資料,制作PPT進行說課。說課結束后,由教師和學生對其進行點評,和其進行交流互動。
說課的評價通過說課評分表(見表1)來評判,對說課者進行打分,打分項目包括說課內容、課件設計、語言表達以及個人觀點。該教學方法在2009級食品科學與工程1班、2班,2010級食品科學與工程1班、2班、3班,2011級食品科學與工程1班的學生中進行了實踐。參與學生174人,學生制作說課PPT 35份,按照滿分10分評分制,學生說課平均分為7.84分。從表2中可知,說課內容得分率為81.25%,說明大部分學生選擇說課內容比較合適;課件設計得分率為90.00%,說明學生對PPT設計和輔助說明個人觀點比較擅長;語言表達能力得分率為52.00%,說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個人觀點得分率為87.50%,學生學習了課程原理,自己進行思考。學生說課的方式促進了他們查閱專業文獻、閱讀專業書籍的能力,加深了對原理的認識,增加了對該原理課程的學習興趣。由于首次嘗試學生進行說課,在學生說課的目的、內容和形式上,還有更多的改進之處。另外,部分學生對說課的形式不是很適應,說課內容的選擇范圍過廣,表達知識點的邏輯思維不強,缺乏深入的思考,這些不足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和學習中得到改進和提高。
注:平均得分=,得分率=×100%。
參考文獻:
[1]鄭金洲.說課的變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李興良,馬愛玲.教學智慧的生成與表達――說課原理與方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3]任寶貴,陳曉端.說課與教師專業發展[J].教育科學研究,2009,(2):69-71.
[4]戴汝潛.說課論[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5]尹合棟.說課評價量規的設計與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2,22(12):35-39.
[6]王月,李暉.說課――高校青年教師的必修課[J].成功,2012,(3).
[7]蔣鶴生,計惠民.教師說課的意義及主要內容[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1,9(1):60-61.
[8]陳耀華.師范生說課技能訓練有效策略探討――以玉林師范學院歷史學專業為例[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3,(3):31.
[9]李茜腴,劉妹,楊華.高校師范生說課能力現狀及培養策略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4):36.
[10]韓新華,許英變.物理師范生說課技能培養的探索[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27(5):98-100.
[11]張曉寧.英語專業師范生說課實踐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4):28.
[12]汪燕萍.化學師范生說課能力建構與培養研究[D].揚州大學,2011.
[13]包清彬,劉建偉.Seminar式教學方式在食品工程原理課程中的應用[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23(2):38-39.
[14]李慧靜,張偉,張會彥.工程技術方法論在食品工程原理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高等農業教育,2011,(5):15.
[15]任迪峰,陳林,魯軍,等.創新方法提高食品工程原理的教學效果[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021):99-101.
[16]汪立君,葛克山,樊秦,等.基于網絡平臺的《食品工程原理》教學研究與實踐[J].農業工程,2013,3(3).
[17]紀俊敏,劉玉蘭,魏安池.實例教學在《食品工程原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31):90-91.
[18]張玉先,張仲欣,唐浩國,等.食品工程原理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0,(005):17-18.
[19]葉瀾.教育學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96-203.
[20]連榕.認知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關鍵詞:區域經濟 食品科學與工程 培養模式 實施措施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要圍繞培養人才這一核心,突出為區域經濟服務的功能,明確辦學的定位、方向以及學科、專業與課程建設的特色走創新型大學之路。
一、區域經濟發展與特色人才培養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些龍頭城市,已率先進入后工業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后工業化階段的重要特征就是技術密集,此后工業化階段對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上人才的適應性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職業分化越來越細,職業的技術含量和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對專門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大批量、多規格、高層次的特點。國家做出了“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戰略決策,為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也使中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面臨空前的歷史發展機遇。
一些城市的經濟區是歷史自然形成的經濟區域,習俗相似,商品相通,自古以來區域之間就保持和延續著密切的人際交往、經濟貿易、文化往來和社會聯系。我們要堅持以地方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主要服務方向的原則,確定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的人才培養要以區域經濟的發展作為最佳切入點,在學科建設、專業設置、課程開發、培養模式等方面辦出特色。把一些工程學院辦成創新型的大學。
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1.以科學發展觀確定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辦學思想建立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高等教育發展全局,針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學校的辦學實際,堅持培養創新人才的科學發展觀。為此,要堅持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根本方法是合理的定位及探索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
2.以科學發展觀審視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根據自己學院的總體發展規劃,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為,以滿足區域經濟需求和食品行業的市場需求為宗旨。體現“精理論、重創新、寬口徑、強實踐”的專業理念,形成“以生物技術為先導,以高新技術為依托,以農業資源為對象,以精深加工為目標”的專業特色和“掌握原理、重在應用、頂崗實習、柔性就業”的專業_培養模式,著力于為經濟區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
三、建立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要緊密結合經濟區食品工業發展,服務區域農村經濟,立足區域特色資源,推動農副產品精細加工。初步形成以食品工程、質量控制和食品生物技術三大專業方向相互依托、相互補充的專業體系要實現上述培養目標,必須建立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計劃。在人才培養計劃中。必須對知識結構體系(理論教學體系)和能力結構體系(實踐教學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學分分配,既要保證大多數學生掌握該專業知識技能之所需,又要充分考慮到學有余力學生的拓展需求,構建“平臺+模塊”式的課程結構體系,使課程體系整合化、培養方式能力化、培養計劃動態化。
1.構建“平臺+模塊”式的知識結構體系。在知識結構體系中搭建四個平臺,分別是:公共基礎與素質平臺、專業基礎素質平臺、綜合素質平臺、專業核心與知識平臺。
2.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能力結構體系。注重能力的培養,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必須以較為寬廣的實踐教學模塊為支撐,經過深入研究,精心運作,構建獨具特色的能力結構體系,并實現能力與知識的有機融合。能力結構體系必須服務于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要充分利用好校內外的實踐基地平臺。注意能力結構體系與知識結構體系的有效銜接,形成四個層次的能力結構體系:即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新產品技術開發能力或新產品檢測技術開發能力、生產現場操作能力和創業實踐綜合能力。
第一層次: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主要依托公共實驗室和專業基礎課實驗室完成,面向所有專業方向的學生開設 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主要圍繞專業基礎素質平臺進行,是學生達到畢業的基本能力要求。第二層次:新產品技術開發能力或新產品檢測技術開發能力。主要依托專業實驗室和校內的實訓基地,完成食品工程及食品生物技術兩個專業方向的學生所培養的是新產品技術開發能力,質量控制專業方向的學生所培養的是新產品檢測技術開發能力。新產品技術開發能力或新產品檢測技術開發能力主要專業選修課程的三個模塊進行,以充分體現其專業特色。第三層次:生產現場操作能力。主要依托校外的實訓基地完成 食品工程及食品生物技術兩個專業方向主要從一個方面培養學生的生產現場操作能力。食品工程(生物工程)企業的實際操作技能、企業生產的基本流程、應對生產過程中常見問題的能力 。質量控制專業方向所培養學生的現場操作能力包括三個方面:即食品企業的產品分析技能、企業中常用的實驗設備使用、通過實驗手段判定問題所在的能力。通過仿真模擬、現場實習、綜合課程設計等方法實現對學生生產現場操作能力的培養。第四層次:創業實踐綜合能力。通過開發綜合性、實戰性、多層次的綜合創業實戰訓練平臺,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得以綜合運用,促進不同專業方向學生間的協作,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延伸能力,這也是前一個層次能力培養的綜合檢測,它有利于實現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四、應用型院校人才培養的分析
開展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在部分經濟發達地區已具備了一定的可行性。應用型院校承擔著教育改革創新的重任,在舉辦專業教育方面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
1.產業發展為專業教育提供了極好的環境支撐。應用型院校要進一步推進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企業必須實現轉型,實現能級的提升,要在技術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而現代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必然需要一大批高層次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此,企業對參與專業教育工作也允滿了熱情與期盼,愿意為專業教育提供物質、師資、基地等方面的支持。
2.產學研合作運行機制為專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隨著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目標的提出,產學研戰略聯盟被提上議事日程。一些成功合作的案例使產學研聯盟日益成為學校、企業、科研單位的一項“戰略意識”。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的本科院校也在努力探索產學研聯盟新模式,使學校的技術創新集群與區域產業集群緊密結合。政策引導也對產學研聯盟產生了巨大的推動力。
3.應用型院校具有舉辦專業教育的獨特優勢。
首先,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高,社會評價好。他們具有多年舉辦應用型人才培養、教育的歷史,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全國輸送了大批各級各類企業一線高級應用型人才,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效益和社會效應。這些高校注重應用為先、專業精深和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強化以行業、企業為依托,注重產學研結合,其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應用研究、培養模式等無不體現了服務行業產業的宗旨,培養的應用型人才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其次,專業教育辦出特色的關鍵在于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背景和企業實際工作背景并重的“雙結構型”師資隊伍。為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第三,與行業、企業有著天然的聯系。應用型院校堅持與產業共發展、同進步,在人才培養、科技研發等方面,積極主動提供服務,與行業、企業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聯系,在特色師資隊伍、合作開展科研項日、實驗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得到了行業、企業的支持,豐富了教育資源。為應用型本科院校開展專業教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第四,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應用性學科,應用性研究成果突出。一些應用型院校大多在其主體學科領域形成了明顯的比較優勢,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成為本行業領域重要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基地。
五、應用型院校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施措施
考慮到應用型院校在服務區域、辦學條件和人才培養等各方面的差異,可以選擇在部分經濟發達區域、具備條件的應用型院校進行某些類型、某些領域的專業教育。
1.設好準入條件。應用型院校在人才培養規格上定位于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功能定位于以教學為主,同時開展應用性、開發性研究,服務于地方、區域經濟發展,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工作第一線。為打造應用型院校培養專業教育的品牌并形成鮮明特色,應該對承擔應用型院校的本科辦學年限、管理運行機制、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產學研條件、實踐環節保障等方面設定明確要求,以保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培養質量。
2.把握好審批程序,建立質量保障、監控和激勵機制。為保障應用型院校專業培養質量,須建立健全質量監控體系,對應用型專業教育的各個方面進行監督。培養院校應不斷完善和提高自身辦學條件,建立健全管理機構,規范教學管理相關制度,準確理解和把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特點,保證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順利實施。學校應從辦學理念、師資隊伍建設、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實習實踐等多個環節人手。努力探索開放、協作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樹立質量第一意識,打造專業學位品牌,組織優秀生源,把好招生質量關。建立節點監控機制,加強校內評估體系和校外教學點建設,規范教學點管理。建立獎學金制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確保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對保證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起到輔助作用。
應用型院校的專業培養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學校培養質量的保證。同時,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對象和培養目標,決定了多元化的培養模式,需要學校和企業的密切合作。應通過合作培養,密切學校與企業的聯系,為學校直接參與經濟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為培養具有自主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業人才提供了保障。
有實力的應用型院校應抓住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的機遇,先行先試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探索構建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立交橋,為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發揮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使自己培養的人才具有更高的知識水平,掌握更強的技術能力,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中彰顯應用型人才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