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0 14:57: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科學生物知識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知識體系作了較大調整
舊大綱對高中生物必修內容側重的是講述生命科學規律,對高三年級的選修內容則為復習高二年級的知識和初中的生理衛生內容,不僅知識體系重復,更體現出是為適應高考的需要而學(選修教材內容系高考所劃定的考試范圍)。新大綱將舊大綱的8個單元調整為10個單元,又將“生命活動的調節”內容移至“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之前講述,體系略有修改,使內容順理成章,通過各單元間內在聯系使學生接受新知識。而選修內容體系則以全新的知識為主線,選取了與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的內容,如“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和免疫”“細胞與細胞工程”“遺傳與基因工程”等。反映出新大綱有著適應21世紀現代化科學的特色。
二、明確提出了教學目標的三方面要求
舊大綱只是提出了教學內容,而無具體的教學目標要求。新大綱則在教學目標問題上,首次從知識、思想、能力3個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知識教育方面:要在打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使學生知道如何運用生物學知識來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并對現代生物科學的新成就和發展趨勢有所了解。
思想教育方面:要繼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加強科學世界觀教育,以形成生物的進化觀點和生態學觀點;還要加強科學態度和科學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促進對保護生物資源之重要性的認識。
能力培養方面: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動較活躍,思維方式即將定型,因而一方面要重視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和自學能力,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判斷和推理的科學研究能力以及創造能力。
三、教學的知識點有所更新
新大綱對教學的知識點有較多的更新。原則是:在突出基礎性,對基礎知識進行精選的前提下,要體現出知識的先進性,要加強知識的實用性,要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還要重視與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銜接性。
新大綱在教學目的中指出:“生物課程是普通高中開設的一門學科類基礎課程”,說明了高中仍應著眼于基礎教育。因此,新大綱對現行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識點進行了選擇,刪去了當今學術界已經不用和使用價值不大的,諸如原生質概念和生命起源化學進化過程的內容等,保留了關于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結構的基本單位、關于生命活動的本質和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關于生物進化和生物與環境關系等基礎性的知識,還增添了動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加強了與九年義務教育知識的銜接。此外,新大綱還選擇了一些理論較淺且易被學生接受的反映現代生物科學水平的先進知識,如細胞的分化和衰老、細胞的癌變、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物凈化等,填補了現行生物教材在知識先進性和實用性方面的不足。
四、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新大綱選取補充的新知識點,普遍具有實用性。除重視教材內容與生產實際、生活實際的聯系外,更從理論聯系實際出發,在講解某個知識點后,配合安排了相應的學生實驗或實習。有利于實現“要使學生……知道這些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等方面的應用”這一教學目的。例如,必修課中,在講“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知識點后,配有“生物組織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在講“人類遺傳病與優生”知識點后,安排有“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實習;在講“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利影響”知識點后,配合了“調查或觀察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實習等。這些都為學生提供了理論在實踐應用上的示例。在選修課中聯系生產和生活的新知識則更多,如“生物固氮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自生固氮菌的分離實驗”“微生物的營養和生長”“學習細菌培養的基本技術實驗”“營養與健康的關系”和“幾種果蔬Vc含量的測定實驗”等,都是教給學生如何理論聯系實際的具體典例,體現了國際上“科學——技術——社會”(STS)的現代教育思想。
五、強調科學素質的培養
舊大綱在教學目的中僅提出了關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能力培養的要求。新大綱則提出了科學素質的培養要求:“要使學生掌握生物科學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科學素質”。在教學目標中更進一步明確提出了“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科學研究方法”的要求。
六、增加了靈活性
舊大綱對于每單元的知識點有較詳細且具體的規定,限制了教學內容的拓展。新大綱則是概括性地提出了應講的知識點,并未明確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在知識點的深度和廣度上有著較大的伸縮余地。例如,“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問題,教材應涉及哪些卵裂階段和有關內容,新大綱不似舊大綱有詳盡規定,因而教師教到何種程度,就有了相當的靈活性。既有利于“一綱多本”的教材編寫實施,還可以適應不同地區的各類學校和不同學生學習情況的需要,進行靈活教學。
此外,對某些難度稍大的知識點(基因連鎖與互換規律、光合作用碳代謝類型簡介、酶工程簡介等),新大綱將之安排為選講內容,對某些需用時較長的實驗(動物激素飼喂小動物,用當地某種生物做有性雜交試驗等),新大綱又將之列為供學生選作的內容,充分顯示出新大綱有著彈性的特點。
七、完善了教學大綱的功能和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7-147-01
就像在課本上學到的一樣,生物科學在未來最有發展前景,這并不是胡編亂造,因為隨著人口的增加,人類正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將來都需要用到生物科學才能夠得以解決,因此只有當生物科學進步了,只有生物科學發展了,人類面臨的各類問題才有可能得到進一步的研究解決,人類社會才能夠得到進步。因此要對高中生物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高中生物學習的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一個方法就是:“記憶”。很多學生不知道生物題該怎么做,或者是不理解題是什么意思,并不是他不會做,是他根本沒有生物的基本概念,沒有把概念記憶下來。高中生物為什么要進行記憶呢?生物與其他學科不同點在于,它是抽象的概念,細胞雖然是具體的,但是你用肉眼看不到,各種組織、各種有機物之間的關系你更是無從考究,因此只有把他們記下來才能夠有可能真正的掌握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若果連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那學習生物根本無從談起。生物學之間的各個名詞都是有一定的聯系的,不是說前面講到的內容到了后面就沒有作用了,他們是一體的,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當學生把高中所用的生物課內容都看完之后,就會發現后面的知識和之前所學的知識有很大的聯系,所以對知識點要進行相互的聯系比較,得出自己能夠理解的概念,并把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點羅列出來。高中生物每學完一冊的時候,自己合上書,把書本上自己認為是重要的內容進行一次詳細的總結,當遇到自己不會的進行補充學習。多進行幾次這樣的分析總結,就會發現自己腦海中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知識點思路,并且能夠熟悉的找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就是要達到的效果。
做好了以上的事情之后,剩下的就是在復習中要做的事情了,把自己熟悉的知識點歸納一起,把自己不是十分清楚的知識點放到一起,把自己根本不懂的一些知識點歸類,當自己發現把各種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都歸納出來后,會發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是必然的,這時候你會發現自己豁然開朗。另外,對于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識點,要多加練習,多做練習題,特別是高考題,簡答題要充分的弄懂,不能只是看一個答案就沒事了,要對自己認真負責,記下一些技巧性的東西對自己十分有用;對那些特別不懂的問題,也不要一直在浪費時間,要跟上老師的步伐,多多地向老師請教問題,即使是學生覺得自己對于某個問題很有獨特的見解,但是還是要聽一聽老師的看法,也許換一個思路你會有不同的收獲。
高中生物作為高考的一門必考的科目,必須對其具有一定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主要的動力之一,有了學習生物的興趣,你才愿意多花費時間在生物的學習上,不會覺得學習生物是一種負擔,反而會覺得學習生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果對高中生物有了興趣,那么記憶也就不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就能夠很快的對其進行了解,能夠迅速的從中獲得成就感。興趣是自己培養的,但是學習的勁頭卻和老師有很大關系,這樣說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和老師套近乎,那樣更不會有好的成績,學生只有從心里真正的認可這個老師,才能從這個老師的身上看到他所需要學習的知識,才能夠真正的認可老師,老師才能夠真正的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成績。
高中生物的學習其實和學習習慣有很大的關系,如果說初中的努力是為了能夠考一所好的高中的話,那么高中的學習就是要考一所好的大學,這需要從高一開始就應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到了高二學習生物的時候,學生已經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打好了學習的基礎,學生在學習高中生物的時候不會感到恐懼,就會覺得學習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不會把學習當成負擔來看,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最后才能夠功到自然成。
高中生物的學習方法主要分為四個步驟。記憶書中描述的各個概念,并且能夠融匯貫通,知道其描述的具體含義是什么,抓住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原則,充分理解生物知識所要描述的概念;觀察是身體感知的一種方式,這里所說的觀察就是要查看生物知識,通過觀察得以比較各個生物知識之間的概念,比如說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根本區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哪些區別和聯系,只有徹底地了解了知識的結構體系和概念才能夠對其進行對比,并且做出正確的判斷;另一個方面就是總結知識點,并不是說高中生物記住了解就可以了,學生還要總結各個小的知識點,把自己不明白的知識點做一個系統的整理,為之后的學習做好準備;最后的一個程序就是要進行運用,不同的題其表現形式是不同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其性質是不會改變的,就要看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的效果怎么樣了。
【關鍵詞】 高中生物 復習方法
高中生物課程涉及生命系統的復雜性,高中生物教學系統的一個顯著特征也是它的復雜性。復雜性科學的新進展為我們研究高中生物課程與教學系統的復雜性提供了新的視野與方法論?;趶碗s性科學的基本觀點,高中生物課程涉及生命系統的復雜性主要表現為:生命的非線性、自組織性和系統性。高中生物教學系統的復雜性主要表現為:教學目標的不確定性與非預期性;教學過程的非線性和突現性;教學內容的動態性與生成性;教學方法的無序性與互動性。讀寫復習法 [提要]閱讀過程包括對課文的感知、識記和理解。認真地通讀統編教材,是搞好生物復習的基礎。對于原理、規律、概念要認真閱讀,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閱讀主要是默讀,還包括看圖、識圖、畫圖、圖解。也可以以圖帶文,看圖理解,加強復習效果。
一、以點代面牢固每個知識點
在高中生物的學習階段,很多知識點都是依循著每個單元按照一定順序展開的.但是在復習階段開展的教學,并不是對知識進行一個全新的學習而是重新梳理知識點,完善知識系統。所以,我認為教師在開展復習時就完全可以脫離單純的單元框架,跳出來,對知識點逐一進行復習,用以點帶面的方法來達到牢固知識點復習的目標。
這種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按部就班的復習方式.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掌握的知識點進行一個匯總,然后再梳理出一個全局的知識點以共享。這樣就能夠有效地破除往常的單元復習思維,也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生物的總復習階段,學生面對的是所有生物知識點,而且很多知識點具有相似性,容易混淆。以點代面的復習方式就是要通過打亂知識體系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牢固記憶所有的細小的知識點,進而強化學生的記憶。
二、加強基本功訓練,增強生物學術語表達的準確性
在復習備考過程中,有些同學做題時錯字連篇,書寫格式不規范,語言表達能力差等,這些基本功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成績的提高。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不要怕出現問題,而是要有意設置考題讓學生盡可能暴露問題,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彌補教學中的不足。
有些同學做題只愛做選擇題,不愛做主觀題,即使做也只是粗略想想,不愿寫出答案,嫌麻煩,這顯然不利于主觀題答題能力的提高?,F行高考試題中的主觀題占總分值的一半還多,為避免主觀題成為同學們的弱項,在平時的訓練中,就要刻意找一些典型例題,要求學生一定要把答案寫出來,再對照標準答案,查找自己的問題所在。通過經常性的訓練,使學生的思維方式逐漸接近出題者。要讓學生相信,只要勤加練習,語言表達能力就會逐步提高,就能做到表述準確、簡練。
三、增強實驗設計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復習教學中不斷總結近年高考的實驗設計題,認為實驗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復習時加強了對學生實驗設計能力要求的專題研究,要求學生學會根據給出的條件,自己設計實驗合理科學的步驟。如,給一定濃度的KNo3和洋蔥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請設計一個質壁分離自動復原的實驗。要求學生在獲得相應實驗能力基礎上來科學地設計實驗步驟,以求得對實驗原理、步驟、結果嚴密的結論。這樣的專題復習,更具有開放性,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更大的空間,讓學生順著題意發揮思維想象,進而得出相應的答案。符合創新思維的要求和學生思維活動、認知水平,更有利學生個性的發展。
在學習生物高考大綱的基礎上,突出能力的培養,在選擇題目時,立意于能力,注重學生對知識分析和運用,但有不忽略基礎知識的復習,生物教學中始終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出發點,改變教法,消除了以滿堂灌、簡單地重復知識來扼殺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以題海戰術來泯滅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的傳統復習方法,重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四、注重圖表圖解表述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
環境科學專業核心知識單元,代表環境科學各個知識領域的不同方向,知識點分核心和選修兩種,核心知識單元是所有環境科學專業學生要求具有的基礎知識內容。
其中,專業基礎類核心知識單元包括:①環境問題,核心知識點包括水環境問題、大氣環境問題、固體廢物污染、全球環境問題,選修知識點包括土壤污染、物理性污染和污染物生物效應。②環境科學基本原理,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生態基本規律、環境科學學科體系和可持續發展理念。③環境科學研究方法,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科學方法論體系、生態學方法論、環境體系解析方法論,選修知識點包括環境質量調控方法論、綜合/系統分析方法論。
專業原理類核心知識單元包括:①生態過程與效應,核心知識點包括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種群及其基本特征、生態系統特征及過程分析、生態學原理的應用。②環境生物過程與效應,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的行為、污染物的生物學效應、生物監測原理與方法、環境污染的生物凈化、退化環境的生物修復。③環境化學過程與效應,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中典型化學污染物、污染物遷移、污染物轉化、大氣環境化學、水環境化學。④環境地學過程與效應,核心知識點包括地球環境系統的基本組成運動規律及演化過程、地球環境系統有機圈層的組成結構及其功能、各圈層的演變規律及在全球環境變化中的作用、地球環境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遷移轉化及循環過程。
專業技術類核心知識單元包括:①水污染控制,核心知識點包括廢污水的物理處理技術、廢污水化學和物理化學處理技術、廢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廢污水的自然處理技術、污泥處理處置。②大氣污染控制,核心知識點包括顆粒污染物控制技術原理、顆粒污染物的控制技術、氣態污染物控制技術原理、典型氣態污染物控制技術。③土壤污染控制,核心知識點包括土壤污染源與污染特征分析、土壤污染控制技術原理、典型土壤污染物控制技術。④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核心知識點包括固體廢物分類與特征、固體廢棄物無害化技術與方法、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⑤環境監測,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標準、水環境監測、環境空氣監測、固體廢物監測、土壤污染監測、物理性污染監測、環境監測質量保證。⑥環境影響評價,核心知識點包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戰略環境影響評價。⑦環境規劃,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規劃的技術方法、水環境規劃、大氣環境規劃、噪聲污染控制規劃、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
專業管理類核心知識單元包括:①環境管理,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管理學的理論基礎、環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手段,選修知識點包括企業/產業環境管理實踐、區域一全球環境管理實踐。②環境法律,核心知識點包括環境法基本概念原則、環境法律制度及法律效力、環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資源保護法、國際環境法。
專業實踐類核心知識單元包括:①專業實習,核心知識點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綜合實習。②科研實踐,核心知識點包括觀察性實驗、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研究性實驗。③畢業論文/畢業設計,核心知識點包括文獻查閱、論文開題、論文研究、論文撰寫、論文答辯。
二、建立核心課程體系
圍繞環境科學專業各專業類別的核心知識單元,建立核心課程體系,承載核心知識點。各門核心課程圍繞核心知識點組織基本理論、研究前沿、基本方法、實踐案例等內容,形成系統。同時,設置先導課,為核心課程和核心知識點學習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儲備。例如,“環境化學”課程,就需要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及物理化學、環境科學概論、環境監測等課程作為先導課,提供環境化學課程各知識點學習所要求的基礎知識儲備。
專業基礎類核心知識由“環境學基礎”和“生態學基礎”課程為基本載體?!碍h境學基礎”課程堅持“起點高、容量大和觀點新”的教學宗旨,系統介紹環境科學的產生與發展、人口、各環境要素污染與防治、可持續發展等內容,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能力的培養,課程已經建設為國家精品課程,并積極探索慕課教學形式;“生態學基礎”全面介紹生態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應用方法,以及現代生態學的最新進展,該課程已經建設成為南開大學精品課程。
專業原理類核心知識由“環境生物學”“環境化學”“地學基礎”課程為基本載體?!碍h境生物學”介紹環境生物學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結合現實環境中污染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培養學生運用環境生物學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環境化學”介紹大氣、土壤、水及生物相諸介質中環境物質遷移轉化的基本原理,環境中主要污染物的來源及其在環境中的歸趨,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過程及綠色化學中污染減量及消除的化學原理,“環境化學”課程已經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地學基礎”課程介紹地殼的基本物質組成特征,氣象要素的基本概念和表征方法、大氣穩定度和逆溫等與環境有關的基本知識,城市氣候的基本特征,地球上水的循環過程,各種水體的基本特征,土壤的組成特征、形態特征、形成因素和成土過程,地圖的基本概念、特征、組成要素、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的基本方法,地形圖的應用,遙感的基本概念、原理、遙感解釋標志和方法,要求學生掌握地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形成原因,以及地學基本手段的應用,該課程被評為南開大學精品課程。 專業技術類核心知識由“環境工程學”“環境監測”“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規劃”課程為基本載體?!碍h境工程學”介紹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工程以及噪聲防治與控制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該課程被評為南開大學精品課程;“環境監測”課程全面介紹根據監測的目的進行調查研究、設計監測方案、選擇監測方法、進行數據處理以及測試結果的分析評價,掌握環境樣品的采集、保存、制備、預處理、測定及質量控制等方法,培養學生實際環境監測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該課程被評為天津市精品課程;“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規劃”全面介紹環境評價和環境規劃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方法以及評價與規劃知識的實際應用。
專業管理類核心知識由“環境管理與環境法學”課程為基本載體,“環境管理與環境法學”課程介紹管理學基礎知識和主要原理、中國環境管理的原則與政策、中國環境管理的體制與制度、中國環境法體系及內涵、中國環境法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以及部門環境管理、區域環境管理、工業企業環境管理等。
三、圍繞三條主線推動環境科學專業課程教學
1.環境問題識別和分析主線
環境科學是研究環境問題及其解決途徑的綜合性科學體系,其核心任務是揭示人與環境相互作用規律。環境問題的產生和解決促進了環境科學的產生、形成和發展。圍繞著環境問題的識別和分析,形成環境科學基本原理、技術方法、管理工具以及具體實踐科學體系。圍繞具體環境問題識別和分析,組織核心知識單元、核心知識點和核心課程,課程之間科學邏輯關系緊密,便于學生認知和學習。
另一方面,在我國當前發展階段,資源環境限制與社會經濟發展矛盾空前突出,迫切需要環境科學培養專業人才,應對污染控制、生態修復與環境建設挑戰。圍繞我國面對的實際環境問題,針對性培養專業人才,建立起環境問題與人才培養之間的直接聯系,建立以環境問題識別和分析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模式,搭建對應的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有利于為國家培養具備解決實際環境問題能力的急需人才。
2.實驗與實踐教學主線
堅持“注重基礎訓練、強化教學實習、突出創新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實驗教學理念,圍繞核心知識單元和核心知識點,搭建專業基礎實驗教學平臺,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群,嚴格畢業論文環節,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對理論教學的有效補充作用。
(1)專業課程實驗。課程實驗和課堂理論教學相輔相成。圍繞核心知識單元和核心課程,開設專業實驗課程,包括環境監測實驗、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環境化學實驗、生態學基礎實驗、環境生物學實驗、環境微生物學實驗。著重訓練實驗步驟、實驗操作、實驗安全、藥品管理等基礎實驗技能,培養環境科學分析基本方法和技術。
(2)專業教學實習。合理安排專業教學實習時間,既能促進核心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又能為后續畢業論文/設計提供經驗。圍繞核心知識點搭建專業教學實習平臺,建立教學實習基地體系,配合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環境管理等核心知識點和核心課程,建立環境監測中心、環保衛生管理中心、科學院、環??萍脊?、垃圾處理廠等實踐教學基地,形成實踐教學基地群,提供直觀認識環境科學專業知識在實踐中具體應用的機會,培養知識運用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畢業論文。設置畢業論文環節,通過學生參與論文選題、查閱文獻、開展實驗或設計、結果模擬與分析等畢業論文過程,系統鍛煉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實驗技能的綜合能力。
3.科研創新訓練主線
營造制度、平臺、師資環境,建立穩定的科研創新體系。通過國家級、省市級、校級、院級各級別科研立項機會,搭建“國家大學生創新計劃”“省市大學生創新立項”“學校大學本科創新立項”“學院創新立項”多層次立體化環境科學專業學生創新平臺,為不同水平學生提供創新立項機會,逐步提高項目研究質量,嚴格過程管理,保障創新立項覆蓋面。通過團隊協作、教師交流、項目答辯等環節,鍛煉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團隊合作與交流能力,鼓勵學生科研成果報獎。
四、核心課程質量保障
(1)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2010年,南開大學環境科學專業獲批為國家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特色專業結合南開大學環境科學多年來的本科教學特色以及相關教育、教學理念,面向國際社會發展及現實中國社會大背景下的特征需求,同時考慮到學科本身的實踐特征、時代特征和應用特征,推動與現階段校內學習相補益的數個社會實踐與互動教學平臺建設。
(2)精品課程群建設。提出并實踐“精品課程群”建設的教改思路,逐步推動各門課程精品建設,形成“精品課程群”體系,有效保障環境科學專業課程教學的高質量。
(3)國家級教學團隊建設。2010年,南開大學環境科學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4)優質教材保證。作為知識的載體,教材是本科生質量的重要保障。為了提高環境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效果,自編出版環境科學專業系列優秀教材。包括1本國家級精品教材《環境化學》,4本“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環境學基礎》《生態學基礎》《環境化學》《地理信息系統及其在環境科學中的應用》等。
(5)推動天津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積極推動實驗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建設天津市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和創新平臺。提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環境科學與工程現代化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實驗教學理念,搭建“專業基礎實驗、教學實踐、創新教育”的高素質人才培養實驗教學平臺,探索“堅守教學神圣,轉變師生角色,強化開放綜合,學科建設與實驗教學相融合”的實驗教學模式,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改革與建設成果,學生教學效果突出。
(6)推行精細化教學管理。探索精細化教學管理模式并付諸實踐,制訂“教學效果的雙評議制度”“主講教師競聘上崗制度”“教學效果的雙評議制度(教學督導組評議和學生評議)”等規章機制,有效實現對教師“教”的目標導向和過程管理。
實行環境科學專業本科教學的課程小組負責制,實現了本科教學的優質師資資源配備,有效地促進了全體教師對本科教學的關注和重視。保證教授、副教授百分之百地參與本科教學,優化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和學緣結構,提高教學效果。
實行“本科生課程主講教師競聘上崗”。對列入核心課程群建設的課程實行主講教師競聘上崗辦法,結合學生評教結果,根據教學能力與教學效果優選課程主講教師。
關鍵詞:初中生物;思維導圖教學;優化結構過程;應用與探究
初中生物教材的編寫,大都圍繞著“社會生活”這一主題而展開的,其中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類元素,對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知識遷移能力”等都有較高的要求。由于生物學科的概念性較強,知識點豐富而又復雜,因此在初中教育階段,學生對于生物這門綜合性學科來說,容易產生“知識點混淆”的學習現象。有鑒于此,生物教師要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形式,帶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和學科技能,充分感受生活和生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當學生意識到“思維導圖”的價值和優勢,便能自然而然地跟隨教師的教學與引導,逐步建立生物和生活之間的學習框架,有效提升自己的生物學習能力。那么,“思維導圖”教學究竟有什么意義呢?如何構建初中生物學科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呢?筆者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對此簡述,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思維導圖的基本含義及其教學意義
所謂“思維導圖”,這是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TonyBuzan)最初研究并提出來的一種“筆記”式方法,后來經過演變與轉化,逐步地轉化為一種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即是指以一個“中心詞”為主題,教師善于通過“線條、編號和圖形”等形式,向四周鋪設“分支和結構”,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位置,注明每一個分支的關鍵詞,其中重點內容用彩筆標注,把其他知識碎片有條理地鏈接在一起,形成一種“可視化”地圖的活動形式。那么,初中生物思維導圖教學的意義在哪里呢?簡要地說來,集中地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逐步地深化學習情感。在思維導圖應用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構建知識點思維導圖,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地提升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并且通過“預習、學習、練習、復習”等基本活動環節,在激發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日益深化學科活動的情感和意志,不斷提升教與學的質量和效益。二是有利于體現學生主體學習地位,充分發揮自主學習作用。傳統意義上的灌輸式教學活動,不僅在形式上簡單枯燥、機械僵化,而且嚴重地阻礙“教與學”的自主性發展。與之相應的是,“思維導圖”模式下的初中生物教學活動,有利于從根本上釋放教與學的“生命力”,逐步轉向“主導教學”與“自主學習”和諧互動的良性發展道路。三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在“思維導圖”下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逐步學會把知識點以“樹枝狀、金字塔形”等結構形式進行整理,在“手口眼腦”互動過程中自成體系,并且能夠逐步地應用到學用結合中去。如此而為,不僅有利于增加知識儲備,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利于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與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二、初中生物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
1.注重思維導圖概念,豐富生物課堂教學內容
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思維導圖”就是利用圖像,向學生介紹所學知識點的框架,讓學生發現知識點之間的緊密聯系,掌握各種生物知識的分類。這種教學形式,不但有利于擴展生物課堂活動內容,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圈中的各種角色,培養學生對生物這門學科的興趣和愛好。鑒于初中生物教材的特點,教師在給學生制定教學方案之前,要明白當前教學活動的發展趨向,注重思維導圖的概念和內涵,給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我們可以要求他們用簡單的詞語來概括教材章節的主要內容,并能帶領其他同學快速有效地構建起知識體系,回顧上個章節重點,發揮示范榜樣作用。初中生物主要圍繞“自然界”元素來展開,基于“思維導圖”的生物課堂活動,具有很多方面的優勢和作用,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隨時進行對比和記憶,還能由淺入深、由此及彼地找到各種知識點間的聯系。
2.強化思維導圖模式,提升學生生物學習意識
在初中生物基礎教材中,每個章節內容基本都涉及生物圈中的動物以及細菌、真菌等,教師可以強化“思維導圖”模式,用生活中的各類元素來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意識。比如,在課本章節之后,都有著明確的主題與范圍,如果學生不能較好地理解,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講述教材的中心含義,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生物視頻,從各個角度給學生介紹生物圈的行為,逐步讓學生明白生命的內涵與價值。生物課堂的主題是多種多樣的,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我們需要兼顧大部分同學的學習能力,從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課堂出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自然觀和科學觀,從根本上學好生物這門學科。比如,關于八年級下冊的“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與發展”這一主題,它涉及植物的生殖、生物的遺傳與變異、人類傳染病與免疫等知識點。學生對這些知識是不了解,如果沒有相關的實驗引導教學,難以掌握基礎的核心要點。所以教師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講述章節主題,引導學生走入生物的世界,利用“思維導圖”來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比如“生物圈的動物以及動物的分類”“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的價值和內涵”等,都是有價值的探究主題,能夠加強學生對于生物這門學科的熱愛,豐富生物課堂的教學活動。生物圈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探究活動,將所學知識遷移到例題中,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比如“植物的生活”這個教學主題,我們要引導學生將知識點繪制成思維導圖,感受生命的奧秘。如下圖,從“種子的萌發”到“芽的發育”,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根的吸收作用”也在圖中清晰可見。每個學生對生物知識點的理解能力不同,可以和周圍同學討論“植物的開花及結果”的意義,繪制出不同的、完整的思維導圖,更為全面地掌握本單元的知識內容。教師畢竟比學生有更多的生活閱歷和教學經驗,可以自主靈活地擴展一些教學主題,比如“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光合作用的方程式”等,這些都是有價值的課堂論題,既能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又能帶領學生進入不同的生物世界。
3.完善思維導圖實例,培養學生生物學習能力
著名學者劉恩山教授認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能力”,是其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也是每個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方面。我們要從新時代教學角度出發,發揮生物教學模式的優勢和作用,豐富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內容。當學生有了明確的生物學習方向,就能對自身的價值定位有更清晰的認識,不斷從日常的訓練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在教學《動物的主要類群》這章節的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設置幾個綱目,方便學生學習和查看,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動物的主要類群主要分為“水中生活的動物、陸地生活的動物以及空中生活的動物”這三大類,每一類都有自己的特征和生活規律,我們要引導學生對這些生物進行更加細致的學習。當學生學會建立“思維導圖”,就能構建出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并意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羅列出已經理解的生物知識,提高自身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很多生物知識點都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學習。比如“藻類植物”這一課,對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教師要利用“思維導圖”來給學生展示“藻類植物的形態結構、主要特征和價值意義”,并且在每一個導圖節點中補充關鍵信息,促進學生在自主意識和學習能力上的有效發展,為課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圖,“藻類植物”可以分為“紫菜、海藻、海帶、水棉”等多個種類,形態結構有“單細胞、多細胞”,分為“無莖葉、有莖葉”。有的藻類植物還有食用價值,能利用光合作用制作出氧氣和有機物,為人類做貢獻。這種結合“思維導圖”的生物課堂,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生物是一門動態的學科,也是一門“生成與發展”相結合的自然科學。很多知識都來源于人類的認識基因,需要學生經歷一個孜孜以求的探索和學習過程?!八季S導圖”正是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帶領學生進入不一樣的生物世界,使學生認識到生物這門學科的科學精神。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深化,教師要更新課堂教學題材,從日常生活中加入各種科學元素,讓學生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得到有效升華。
三、結論
總而言之,生物是一門理論結合實踐的學科,涉及很多知識重點,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知識遷移能力、解題能力”等都有較高要求。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注重思維導圖的應用,豐富生物課堂的教學內容,并利用生活中的元素,強化思維導圖模式,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意識。當學生意識到“思維導圖”的重要性,教師便能更新教學題材,完善思維導圖的實例,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生物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守春,朱葉敏,李.思維導圖在初中七年級生物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20(7):45-46.
[2]宋成希,李斯晨,姜曉東.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20(5):12-15.
[3]宋偉,顧曉彥,張曉冬.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2019(4):22-24.
[4]高士民,黃曉兵,張珊.運用思維導圖策略優化初中生物教學的實踐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9(10):173.
關鍵詞:圖;畫;高中生物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2)18-029-1
文章中“圖”不論在什么時候總能在第一時間引起人們的注視,在高中生物新教材(不論是何版本)各種各式的圖可謂很多,如何挖掘和利用生物“圖”的價值,培養學生“畫”的技巧與方法,“即圖而求易”“索象于圖、索理于書”,讓學生在輕松愉快氛圍之中學好和掌握生物學知識呢?
一、高中生物課本中圖形的種類
“顯微圖”:主要是通過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觀察的圖像,通過攝像技術拍下來的圖,這類圖在課本中的呈現相對比較真實,但這類圖專業性太強,比較難于分辨,一般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提過而已。如高爾基體、葉綠體的亞顯微圖。
“模式圖”:這類圖是根據顯微圖或實物圖進行加工出的一種“模型”,代表性廣,實用性強,是高中生物課本中圖形中描述生物學知識最直接的圖形,是學生掌握與發掘知識點的重要圖形。如動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等。
“人物以及景物照片”:這類圖主要是為了說明人物或某個事件的特征。
還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課本知識的內容畫出的示意圖等。這些圖片在教師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以圖激趣,以畫攻堅
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除內在因素以外,教師的誘發和引導至關重要。生物課本中各種“插圖”與抽象枯燥的文字敘述相比,明顯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合理適度地使用插圖更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景激趣,以情激趣,以問激趣,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在討論中學習。
如在《有絲分裂》的教學及學習過程中,課本中分別列出了“顯微照片”、“模式圖”兩種類型的圖,同時配以大量的文字說明,這部分的知識點“多”且“雜”,教師引導學生看“模式圖”的基礎上,對應課本,分別列出每一時期的特點。“以知映圖”“以圖固知”相互對照,相互映襯?!澳J綀D”是經過加工,為便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經過加工繪制而成的,在實際過程中,根本找不到這些圖,因此在模式圖的基礎上,課本中給出了有絲分裂的顯微照片。在講解模式圖的基礎上,對照課本的顯微圖片,在圖處中找出相應的時期,這樣課本知識不會脫離實際,更會對實際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按理說經過以上“圖“的激趣,學生對課本的知識點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俗話說“看花容易,繡花難”。看似簡單的知識點,真的要應用起來,往往困難重重,這也就是學生所說的知識點我也會了,就是考試不知什么原因就是忘了,這就是知識點的遺漏,因此教師在用課本圖的同時,千萬別忽略“畫”的作用,根據課本中的模式圖,結合課本知識,指導學生將課本中的圖繪出來,試想一下,如果學生在離開課本的情形下,非常完整地將有絲分裂的圖畫出來,他在有絲分裂這部分的知識點還有什么沒有掌握的呢?教師一定要記?。和盔f是人類生來就有的天性,這一天性教師千萬不要給學生扼殺掉。
對比課本以及自己畫出的《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這兩幅圖,找出其中的異同點。學生經過自己的探索和進一步討論,可以從圖中輕易地得到解決。適時用圖、適時畫圖,能使學生越學越愛學,興趣盎然,有時甚至能使學生“茅塞頓開”、“恍然大悟”。
三、“圖”說重點,“畫”破難點
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知識的講解往往是困擾教師的難題,也是學生學習的最大障礙,加大刺激采用客觀而又鮮活的圖,更易說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提高課堂效益點睛的奇效。
高中生物課本中的《植物的個體發育》、《遺傳的規律》這兩部分知識點的結合,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同時這一知識點也是高中生物學科內知識點綜合的一個重點。如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這類重點知識,突破難點呢,這時圖的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
遺傳知識點對學生學習來說本身就是一個難點,又要結合個體發育這一知識點,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好生物圖,應該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植物的子房結構示意圖,就是這一知識點的突破口,讓學生根據課本子房結構示意圖,結合生活中的實際,認清圖中的各部分結構的名稱以及諸如:種皮、胚、胚乳、果皮等,由哪些部分發育而來,據圖寫出其基因型的變化以及各部分的表現型在什么時候表現出來等。在掌握課本中子房結構示意圖的基礎上,力爭讓所有學生自己畫出子房的結構示意圖。以后只要遇到這一類型的知識點,就可以用這一子房結構示意圖來解決這一類問題,以不變應萬變。一個小小的圖就可以將課本中的難點化解,輕松而又愉快地在畫圖中完成生物學中比較重要,而又是一個難以掌握的知識點。
四、“圖畫”生物,發展能力
關鍵詞:過渡 生物教學 補充和遞進 反思
初中生物與高中生物看似兩個界限分明的知識領域和知識層次,實質上卻有著密切的聯系。初中生物知識是高中知識的鋪墊與前沿,扎實的初中生物知識為高中的學習和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進入高中階段后,大部分學生表示無法在短時間內調動自身已學的初中生物知識的基礎,無法適應和接受高中新的高層次的知識點,這種現象致使學生原本薄弱的初中生物知識在新的復雜的高中知識面前顯得更加不堪一擊。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不可避免會涉及到初中生物的知識點,不少學生因初中生物基礎知識的欠缺或習題熟練度的缺乏使得學生在高中生物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感覺力不從心,這種現象也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導致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教學中無法找到開啟學生記憶窗口的切入點,無法使學生基于已有的生物知識開展更深層次的高中生物的學習,因此產生了學生厭學的現象和教師厭教的怨言。
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需要老師對癥下藥,而且需要學生也尋找到解決此類問題的突破口。做好初中生物知識和高中生物知識的銜接就顯得相當重要。教師既需要在初中生物的講解中為高中生物知識更好的理解做鋪墊,也要在高中生物知識中貫穿更多的初中生物知識,使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不間斷的學習系統。
一、初中生物教學向高中生物教學過渡的優化性初探
初中向高中生物教學過渡給了學生一個學習知識理解知識的緩沖期,針對知識點,初中課本先初步進行涉及和提及,讓學生在頭腦里形成一個大概的知識概念,等到高中再接觸到這些知識的時候就不會覺得陌生和突兀,同時也能自然而然的把其與初中已學的知識點聯系起來。
初中生物一般著重于生物現象,而高中階段則會對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做深入淺出的分析。從現象到揭示這種現象的原因就需要這樣的一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從表象到本質的過渡。例如在高中生物中學習達爾文的進化學說時,如果只單純的向學生解釋進化的內容和實質,學生可能短暫性的了解和記憶,但是如果我們把初中課本中提到的克爾格倫島上的植物為什么都那么矮小,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條生物進化論中亙古不變的真理,這個真理同時也能在其他的很多初中生物所學知識點中舉出實例來證明它的科學性,比如說為什么長頸鹿的脖子那么長,為什么不同的動物有自己適合的棲息環境。然而,這樣的一個教學過程其實就是很好的把初中生物知識向高中生物知識過渡的運用。
高中生物教學與這樣的一個過渡過程存在著相得益彰的關系,這樣一個過程對高中生物教學的優化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①導入高中生物知識的新課程,用先復習初中舊知識的方法更加的有效。傳授新知識如果直接進入知識點,不積極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不從以往的所學知識中找到切入點,這樣的教學方法的效果是不明顯的。而通過復習或者向學生提問初中知識的方法則能起到很好的切入作用。②生物教學上要注重理論聯系實踐。如果只照本宣科的介紹知識點,不進行直觀演示,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得不到體現,教師應該通過直觀演示和實驗的方法,讓知識點更加的具體化、生動化,教師如果在授課的過程中只是枯燥無味的講解,不僅學生的抵觸心理會很強烈,老師也會失去教學的興趣和激情。而通過有實物的直觀演示和實驗,則會讓課堂氣氛相當活躍,激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例如在洋蔥表皮實驗中首先教師會讓學生了解到顯微鏡的具體結構和操作方式,然后再介紹實驗的基本過程和實驗的目的,老師先做好實驗的示范,側重學生自己動手,在動手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
二、教師需在過渡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一)制定合理的過渡教學方案
新課程改革下的生物教學不僅僅對初中生物教師的教學要求更加嚴格了,同時對高中生物老師的教學更加苛刻了。初中生物老師需要明確哪些知識點在初中階段必須解決,哪些知識點需要反復強調以便于高中學習這一知識點時更加的深刻,高中教師同樣也需要做到深入研讀生物新課程標準,在了解高中教材的基礎上還要對初中教材有一定的鉆研,比較初高中生物知識的聯系和區別,從而更好的進行針對性教學,要了解到初高中教材在哪些方面存在知識點的脫節,在初中知識向高中知識的過渡中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初中生物教材一般情況下都通俗易懂,知識點涉及的點和面都不如高中生物廣泛,也只要求學生做到基本理解,高中生物則是義務教育的基礎上知識更加的理論化更加的思維縝密。初高中生物教師需要做到的就是因材施教,制定好合理的教學方案有針對性的對生物教學的素質教育階段和更高層次的基礎教育階段進行不同的教學。
(二)引導學生適應教學過渡
初中生物對新知識點的引入往往會更多的舉出生活中接觸的實例,對于高中人教版較難掌握的知識點,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應該算的上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在初高中階段都有出現,不同的是在初中階段學生只要做到了解這個試驗以及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這個原理,但是高中對這個試驗的要求則更高層次,需要學生闡明基因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從這個典型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初高中所學的很多知識有很大的關聯性和遞進性,學好初中生物知識是打好基礎,學好高中生物是對生物知識更高層次的理解和吸收,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實驗法、觀察法等讓學生全方位的理解,還可以采取回憶初中知識引出高中知識的方法,增加學生的記憶。這些不僅需要試驗感知和觀察,還需要學生把抽象思維運用到這一知識內容上來。面對這樣的一個過渡轉變,學生學習上的不適應肯定還是存在的,這樣就需要教師在當中發揮一個積極指導和合理教學的作用,教師既需要關注學生在生物學習心理上的變化也要根據這種變化找到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讓學生更好的適應這樣的一個過渡過程,從而在學習上達到雙贏的局面??荚囎鳛闄z驗學生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一個方面,考試要根據新課程下生物改革的具體要求出題,制定合理的考試方案,不僅以卷面考試的形式,更好要把動手實驗操作能力納入學生的考試范圍,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全方位發展,考試內容要立意新穎,杜絕為了考試而考試的行為,考試內容也要全方位,涉及到生物所學知識的核心和細節,檢驗學生對這個過渡過程的適應能力究竟如何。例如:考試可以按照卷面考試成績和動手實驗成績各占一定百分比的方法進行,找出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不一味的過分強調考試成績,更要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三、初中生物是高中生物補充和遞進的基礎
從初中向高中過渡,本身就是學習能力、思想方法和思維能力的補充和遞進的過程,生物的教學亦是如此。生物教學既具有所有學科教學的這點共性,同時也具有知識點這不同教育階段的特點。高初中聯系密切的知識點:葉的結構;根尖的結構;莖的結構;花的結構和果實的形成;神經元的結構;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人體營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遺傳、生態系統等。以上知識點都需要在初中初步接觸高中逐步鞏固,中學生對生物的學習需要掌握十大主題,首先生物多樣性、生殖和發育等主題在初中階段就會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在高中知識板塊中也不會著重講述和涉及,而像細胞、物質與能量、遺傳與進化、生物與環境則需要初高中都全面了解和運用,貫穿生物教育的初級和高級過程。生物學的十大主題在學生學習生物的階段,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初中生物教學是高中生物教學補充和遞進的基礎這樣的一個局面。每個主題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重要性,相互銜接、互相補充、共同發展。對于高中人教版較難掌握的知識點,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應該算的上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在初高中階段都有出現,不同的是在初中階段學生只要做到了解這個試驗以及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這個原理,但是高中對這個試驗的要求則更高層次,需要學生闡明基因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從這個典型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初高中所學的很多知識有很大的關聯性和遞進性,學好初中生物知識是打好基礎,學好高中生物是對生物知識更高層次的理解和吸收,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實驗法、觀察法等讓學生全方位的理解,還可以采取回憶初中知識引出高中知識的方法,增加學生的記憶。
四、生物教學過渡對其他學科的示范作用
生物教學過渡在現實的教育中運用的相當成功,在這個過渡過程的運用中同樣也存在過拋開初中教材教高中、在教學過程中不重視補充和遞進的關系、忽視對原有初中有偏差的知識的糾正。教師會在教學過程中及時發現這些問題并加以改正,這樣就給其他學科的過渡起到了一個積極的示范作用,具體的策略方法就是重點抓好知識的銜接、注重知識的補充和遞進、做到教學有方指導有法。生物教學的過渡在學科的過渡中具有很典型的意義,生物是一門亦文亦理的學科,既注重學生的理解能力又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初中階段生物學習和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習又有著緊密的聯系,通過生物教學的過渡過程,總結出其中切實可行的方法,用于更好的指導其他學科的過渡。
五、結語
生物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更加注重教學的實踐性和銜接性,需要老師更新教育思想、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科學求實的態度、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和強烈的創新意識。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切實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要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生物要領的理解。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結論,同時也要指出這些結論的內在規律和別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到這些才能避免在生物教學的過渡過程中出現更多的矛盾。學習是一個老師授之以漁的過程,關鍵還是在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自主性,只有雙方面都作出努力,才能克服初中生物教學向高中生物教學過渡的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學習是一個老師授之以漁的過程,關鍵還是在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自主性,只有雙方面都作出努力,才能克服初中生物教學向高中生物教學過渡的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
【參考文獻】
[1].劉恩山,方紅峰,鄭春和.生物教學研究與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劉恩山.高校生物教學改革與教師觀念的轉變.[J].生物學通報.2006年第4期.
[3].王小波.高中生物教學實施科學教育的策略.[J].新課程(教師版).2007年第10期.
[4].李錦.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5].侯喜瑰.淺議生物教學中新課的導入.[J].保定師專學報.2001年第10期.
[6].趙貴玲.生物教學中興趣的誘發和培養.[J].青海教育.200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