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內涵
時間:2024-01-10 14:57: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內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電氣工程;自動化;現狀;建設;發展
中圖分類號:TN8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2-0144-01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我國的重點建設學科,從建國初期至今,我國從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民生以及經濟建設的角度出發,就對電氣工程非常重視。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在電氣工程方面的長期的投入,培養了大批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的建設者,從而支撐起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社會經濟突飛猛進的進程,也進而推動了自身的完善和突破。
一、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概述
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概述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目前電氣工程中新型且先進的科學技術,新時代下市場經濟建設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設需求越來越高,推動自動化全面啟動。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身屬于一種比較復雜的學科,同時在電氣工程發展中又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技術。由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設是依托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以及多種基礎技術相結合而成的新型技術,所以,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設若想取得良好發展,首先要對其內部進行科學、合理調整與搭配,將所含技術不斷優化,并不斷加強創新與突破,推動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可持續性發展。
2、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價值概述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設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在各生產行業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提升各個企業的生產力,同時也促進生產方式以及生產技術的優化與進步。例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工業制造、交通運輸、民用領域以及通訊設施等多方面作用尤為突出。各領域中采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措施后均有良好的改變,工業制造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實現了遠程監控;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完全提高了交通運營管理效率,并且提升了交通運輸的安全性;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建設下,民用配電、安全防預等多方面系統功能明顯增強,為人們用電提供方便與安全,改善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生活水平;同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現代信息通訊上起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效果,實現信息自動化,全面提高國家以及人們的經濟效益。
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現狀
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技術領域的現狀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屬于交叉式學科,包含學科種類較多,涉及到的技術也比較多樣化。在科技革命的影響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已經逐漸深入到生產與生活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與現代科技發展共進步,對市場經濟以及各行業生產力有著很大的影響,自動化目前已經成為當代的主力運行模式。但是由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設中基礎技術還在保持原有的能力中,經過不斷加強電子技術的研究,并多次試驗與實踐,目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設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可實踐與應用的學科。
1992年國際電工委員會頒布了IEC6113-3標準,為全球各廠商在可編程控制器上提供了一套標準的國際化控制器編程語言,以實現了計算機系統開發下搭建開放的開發平臺,通過幾十年的技術經驗積累,結合智能儀表、可編程控制器、馬達啟動與控制器等一系列設備及技術,目前已形成了分布式和現場總線式控制系統,廣泛應用在生產生活中,伴隨著信息技術對各類設備的深入影響,現今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還結合了多種傳感器和控制器以實現遠程監督與控制,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性。
2、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人才培養的現狀
我國在電氣工程領域的教育投入長期保持高度重視,建國初期便在整合院校資源時將電氣工程作為重點學科單獨重組院校,相繼建設了三大重點電氣工程學校,分別是華北電力大學、東北電力大學和上海電力學院。由于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多年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幾乎成為各理工類高校必設專業,為我國電氣工程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了大量的電氣工程師。
但伴隨著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以及節能減排和產業創新等政策的提出,電氣工程作為基礎性行業也必將面臨新的挑戰,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形勢而言,已經暴露出創新實踐能力不足,設計開發思路傳統,技術平臺支持薄弱等現象,這些現象也急需在政府的引導下,企業和高校共同合作解決,從而帶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現狀分析及個人觀點
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培養模式需要與時俱進
我國現有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人才培養模式急需改進,在面對商業市場需求時,單純的理論成果或者實踐經驗無法單方面完成預定的項目目標,這就需要在其人才培B上重視卓越工程師的培養?,F實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從該專業從事的工作分開進行理論和實踐的部分,已經不能適應我國龐大的產業升級需求了。所以筆者認為企業與高校要積極合作,同時吸取國際先進培養經驗,就未來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發展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做出預估,錨定人才培養方向,使電氣工程師既有理論研究水準,還有實踐創新能力,并在跨學科上擁有豐富的知識技術儲備,在高精尖領域有廣闊的視野,在設計思維和理念上有人文內涵。
2、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需要實現重大課題的突破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自我完善與進步來自于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而我國在進行著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面對即將消失的人口紅利,工業生產方式必將走向高科技、自動化的軌道,一大批工業企業將面臨電氣工程方面的重大改造甚至要求有突破性的創新設計和技術應用,而這些也正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完成自我進步良好機遇。憑借著廣闊的技術需求市場,我國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領域應該設立重大課題進行集中攻堅,抓住重點,實現我國電氣工程自動化的不斷進步。
3、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需要搭建更加智能化的系統開發平臺
在面對商業市場的需求時,除了在大型課題上需求電氣工程的專業技術進步與突破,還要滿足一般企業和市場主體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經濟型需求。為此,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搭建更智能化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開發平臺以實現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標,能夠滿足普遍企業追求經濟效益的訴求,也能大大提高我國各領域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方面的普及程度。
結語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現今面臨人才培養模式脫節,在個別領域因為經濟效益欠佳,行業技術普及程度還不夠高等現象。因此,應該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人才培養上走向校企聯合、國際合作的大方向,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上要結合我國發展需要,積極實踐實現關鍵技術的進步與突破,同時還要兼顧中小企業在經濟效益上的訴求,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搭建更加智能化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開發平臺以提供更高價值的技術支持,以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關鍵詞:電氣工程;自動化;人才培養
0 引言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自1998年教育部進行專業調整,第一次出現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它是建立在電機電器及其控制、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氣技術、工業自動化五個專業基礎之上的新增專業,2001年開始招生。從它的構成上看,今天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更偏向于人們常說的“強電”專業。然而,隨著物聯網技術和無人操作智能化電氣控制設備的發展,現在的電氣又離不開所謂的電子信息類專業,偏“弱電”的支持?,F今的電氣專業該走向何方,它的專業課程設置又該做哪些調整,值得我們深思。
1 電氣工程專業的內涵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理論基礎是電氣科學,電氣科學的理論基礎又來自普通物理學中的電學和磁學。因而電氣工程的發展始終離不開電磁學這一根基。電學是世界現有能源中應用最為廣泛的,而人類在任何的歷史時期都離不開能源。作為電氣工程主要研究對象的電能,還是信息的一種載體。磁學作為基礎物理學的分支,在電氣工程中僅僅扮演發電原理、電磁干擾的角色,漸漸淡出電氣工程的研究領域。
早在1878年,英國的帝國理工學院率先設立電氣工程專業,主要側重于發電、輸電、用電的研究。隨著工業的發展,國外的電氣工程專業幾近成熟后,發展速度漸漸放緩。結合信息、電子、通訊時代的到來,逐漸從“強電”轉向了“弱電”的領域。國內傳統上把電氣工程歸為“強電”,而把信息、電子和通訊歸為“弱電”。在整個國際環境的影響下,立足國內電氣行業發展的現狀,目前,電氣工程還主要側重于電能的開發、傳輸和應用上。但是一些院校已經開始著手以“弱電”控制“強電”,電氣專業中加大自動化、智能化比重。
2 電氣工程專業的相關性
電氣工程專業由其內涵可以看到它的學科淵源,主要以能源和信息科學為支撐,再配以電力系統和電氣設備。能源中主要是電能,電氣工程不僅生產電還要控制電能的運輸和使用。隨著國家電力和國家電網的分家,電氣工程專業在不同的學校又有了發電和輸變電不同的方向。這里的信息指的是廣義上的信息技術,包含了通信、電子、計算機控制等一系列技術,主要用于對發電、輸變電設備的設計、控制和檢修。
此外,由于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幾乎都離不開電氣控制或者電力驅動,電氣工程又和機械、自動控制等專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非電類專業的學生要學習電工電子課程,而電氣工程專業的學生也要參加金工實習,實現專業之間的了解。
3 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
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學生不僅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和基礎知識,寬闊的知識視野,更要有過硬的實踐能力、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畢業之后,能夠較快地適應并勝任工作,可以靈活地運用基礎理論和創新思維,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這就要求電氣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夯實基礎知識之上,還要掌握時下電氣領域的新技術和新知識。人才培養應處于動態變化中,保留經典基礎理論課程,每年根據社會電氣崗位技能需求調查,調整專業課程,特別是高年級的專業選修課程。增大實驗實習課程比例,將理論課堂搬到實驗室。人才培養重心轉移才能帶動實踐類課程升級,從而鍛煉和影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面對現在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實際情況,僅僅具有單一的專業知識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因而在本科培養當中,還要有通識課、語言類課程、應用寫作類課程的設置,努力培養出“靜則能文,動則能武”,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完整的人。
4 課程體系的建設
課程體系的建立基礎是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它應當符合國家高教司對本科人才培養的要求,并結合各自專業發展的方向和特色,結合不同學校對電氣專業的定位而設立。電氣工程專業在經過整合與調整之后,可以有高電壓、發電、輸變電、配電等眾多方向。在今天進行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大環境下,課程體系的建設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也就是要立足專業,走向應用。這就要求加大實驗、實踐課程的比例,著重實操課程的教學。以“電力電子技術”這門課為例,大多數院校采用48~56課時的教學量,其中實驗部分應至少安排16~32學時。把課程三分之一的時間放在實驗室,通過實驗驗證理論,通過實驗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更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專業課設置方面,要加大選修課的選擇范圍,以供不同方向和就業需求的學生選擇。隨著電力行業改革的不斷推進,發電廠與電力運行單位的分離,使得學生在就業選擇時要面臨不同方向知識的考核。這也對課程體系提出新的挑戰。要求學生全盤掌握顯然不切實際,那么如何進行課程分類,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給學生提出備選預案,不失為一種教育導向。
參考文獻
[1] 唐志平,過軍,田鴻發,史建平.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J] 常州工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 2005.6
[2] 張紅霞,王雷.高校創品牌特色專業探悉[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6(10).
關鍵詞:電氣工程;培養方案;改革;復合型人才
作者簡介:王曉剛(1976-),男,吉林長春人,廣州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系副主任,副教授;王清(1963-),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廣州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自動化系主任,副教授。(廣東 廣州 510006)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州大學“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6-0131-02
目前我國電氣工程領域有以下兩個發展特點:一是隨著我國年發電量和總裝機容量的逐年增長,未來20年,我國電力工業和電工制造業將持續高速發展,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二是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能源技術迅速滲透到傳統電工領域,出現了微電網、智能電網等新事物,這對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此同時,教育部提出實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旨在培養一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工程技術人才,促進工程教育改革和創新,全面提高我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方案作出修訂。[1-7]廣州大學(以下簡稱“我?!保╇姎夤こ碳捌渥詣踊瘜I原有的培養方案已經不適合于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因此從2011年開始對專業培養方案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訂,經專家評審通過并從2012年開始實施。新培養方案的最大特點是側重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裝備制造、系統運行、自動控制、信息處理、試驗分析、電力電子等技術開發以及計算機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在新培養方案中開設了電力系統自動化、工業自動化和智能電網與新能源技術三個專業方向,相應方向的學生畢業后可在電力行業、電氣裝備制造和應用行業,或者工業自動化設備集成制造行業、自動化設備和技術的應用行業從事電氣、電子、自動化產品的研究、開發、集成、管理、安裝、檢測與維護等技術工作。
二、新版培養方案介紹
本專業課程基本框架設置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以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為本專業的主干課程。在此基礎上,第二層次設置專業選修課程,選修課程分為電力系統自動化方向選修課、工業自動化方向選修課、智能電網與新能源技術方向選修課和跨方向公共選修課。第三層次設置集中實踐環節,包括課程設計、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
本專業基本學制為四年,允許在七年的彈性學制內完成學業。畢業的總學分不少于164,且各層次課程應滿足相應模塊的修業要求。公共基礎課程平臺包括通識類必修課和通識類選修課,分別要求達到36學分和11學分。學生至少需獲得4個第二課堂學分方能畢業。多余學分可申請以50%的比例折算抵免通識類選修課程學分。在專業選修課程中,要求畢業前必須選修不少于38學分的課程。通識類必修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是本專業全體學生修讀的課程,如果考試不及格,按學校文件規定,必須重修。所有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全體學生必須完成的實踐環節。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在第三學年開始選修電力系統自動化、工業自動化或智能電網與新能源技術方向的課程,在相應方向所選修的課程要求至少要分別達到12、9.5及10學分。
另外還建議學生每學期至多選修2學分的通識類選修課程,并選擇適當的經濟管理類通識課程,以豐富自己知識結構。學生應特別重視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必修課程的學習,為后續學習、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開設的課程具體包括:
1.通識類教育課程平臺(通識類必修課)
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政治類課程以及大學體育、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心理健康教育等,共36學分。
2.通識類教育課程平臺(通識類選修課)
分為人文科學類、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工程技術類、體育藝術類、教師教育類六大類別,要求學生跨學科選修兩類以上(含兩類)課程,且要求在精品通識課程中選修不少于2學分,與專業相同或相近的課程不計入總學分。通識類選修課要求修滿11學分。
3.學科基礎課程平臺(學科基礎課程)
包括專業導論、高等數學、大學物理、機械制圖、C程序設計、電路等,共30學分。
4.專業課程平臺(專業必修課程)
包括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數字電子技術實驗、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等,共17學分。
5.專業課程平臺(專業選修課程——模塊課)
電力系統自動化模塊包括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電力系統自動化、電力系統調度、電力系統新技術專題、配電網自動化、高電壓技術等,要求修夠12學分。
工業自動化模塊包括電機拖動技術、電力工程基礎、電力電子技術裝置及應用、現代控制理論、自動化儀表與過程控制、運動控制系統、電梯控制技術、智能控制、機器人技術、物流自動化技術等,要求修夠9.5學分。
智能電網與新能源技術模塊包括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力系統分析、智能變電站技術、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智能電網技術、微電網技術、新能源發電技術等,要求修夠10學分。
6.專業課程平臺(專業選修課程——跨模塊課)
這部分課程3個方向的學生都可以選修,要求模塊課和跨模塊課的總學分至少達到38。包括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電磁場、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電子電路CAD技術、專業英語、電氣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計算機虛擬儀器技術、DSP系統設計與應用、計算機控制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學科研究方法論等。
7.實踐教學平臺
包括軍訓、金工實習、電工電子實習、認識實習、電子技術應用課程設計、單片機應用系統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此外,3個方向的學生還要完成相應模塊的課程設計,分別為電力系統課程設計、控制系統課程設計、智能電網技術課程設計,為期均為1周。實踐課的總學時為28。
新培養方案各類課程的學分數、學時數及其所占百分比見表1。
三、新版培養方案所采取的改革措施
1.專業方向改革
與原培養方案相比,專業方向作了很大改動,這樣做的原因有三:
第一,原培養方案并不分方向,所有學生都只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在專業課程平臺的26門專業選修課中自行選課,且要求畢業前修夠至少36學分。這種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這是因為學生對專業方向的把握能力不夠,所選的課程不夠系統化,導致學生畢業時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內涵仍不明確,從而直接對考研或工作造成影響。
第二,原培養方案的課程側重于工業自動化方向,電力相關課程較少。然而從近幾年我系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進入電網公司和發電廠等電力企業就業的學生每年都占據一定的比例,迫使我系對專業方向進行更合理的設置。
第三,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電子、計算機、通信等信息技術以及能源技術與傳統電工技術不斷融合,豐富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發展方向。例如智能電網、新能源技術、微電網技術等新興技術的出現要求本專業應及時地調整專業方向。
綜上,在新的培養方案中將學生分為電力系統自動化、工業自動化以及智能電網與新能源技術3個方向,學生必須選定一個方向,并在相應的模塊課程中修夠一定的學分。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使學生有更明確的學習目標,實現個性化發展,畢業時有更好的專業素養,也為學生在電力部門和新能源產業就業打下更好的基礎。同時要求學生要選修一定學分的跨模塊課,成為寬口徑復合型人才。
2.課程結構改革
對比表1和表2可以看出,與原培養方案相比,新培養方案的學分數略有減少,而學時數減少的幅度較大。這是因為學校規定1學分由18學時減少至16學時,如電機拖動技術由原來的3學分64學時(含10學時實驗)改為現在的2學分32學時。而專業課總學分的要求幾乎不變,從而要求學生修更多門課,接觸更多的專業知識,體現了全面發展的原則。
另外,新版培養方案要求學生至少獲得4個第二課堂學分方能畢業。所謂第二課堂,即鼓勵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第一課堂以外的學術科技、文化藝術、社會實踐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課外參加學科競賽項目獲獎、獲得專利、、成果技術轉讓、完成科研課題和社會調查、獲得技能證書等均可獲得相應的學分。將學生在第二課堂的活動進行學分量化,與第一課堂學分共同構成綜合素質評估體系,更為準確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情況。
3.課程設置改革
由于專業方向的改動較大,因此課程設置上也有較大變化。改動較大的是專業課程平臺,增設了多門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和智能電網與新能源技術方向的課程。工業自動化方向增設了電力電子技術裝置及應用、物流自動化技術。在跨模塊專業選修課程中,刪去工業控制總線、電子電路故障診斷技術、樓宇自動化系統等課程。
另外,在課程教學內容上,要求緊跟理論和技術的發展動向,對每門課的教學內容都做了優化,保證學生學到最新最實用的理論和技術。
四、結論
電氣工程領域的理論和技術隨著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滲透而發生了巨大變化,高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培養方案應及時做出修訂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本文對新培養方案做出介紹,從專業方向、課程結構和課程設置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革。新培養方案將更好地為社會培養寬口徑復合型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賈文超,張德江.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9,(7):29-31.
[2]王玉華,陳躍,雷必成,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20):19-20.
[3]胡福年.電氣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探討[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9,31(3):11-12.
[4]戴憲濱.工程類高等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2,(6):53,67.
[5]樓馮梁.淺析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J].機電信息,2011,(21):221,223.
摘要: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實驗教學是專業教學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衡量該專業辦學的重要指標。實驗室既是實現知識轉化成能力的場所,也是連接社會的紐帶和橋梁,現就其簡要分析。
關鍵詞:電氣工程 自動化實驗室 研究
1“遞進式”實驗的內涵與特征
“遞進式”實驗是指從基礎性實驗到綜合性實驗,以及創新性實驗的順序進行實驗。根據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通過實驗室結構的調整,將原來單一課程單一實驗室的基礎上,整合成三大模塊,將本專業實驗室分成三個層次:①基礎性實驗,就是把本專業基礎課程對應的實驗室整合到一起,滿足各門課程實驗教學的需要;②綜合式實驗,就是實驗項目不局限于某門單一的課程,通過實驗室結構的整合和調整,將課程相關的實驗室建立在一個綜合性的實驗室,支持開出將幾門課程綜合運用的實驗項目,這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為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提供了一個平臺;③創新式實驗,就是根據本專業培養目標的特點,建立起產學研結合的開發性實驗室。創新性實驗是在指導師指導下,在自己的研究領域或老師選定的學科方向,針對某一課題或某一研究方向,進行研究和探索的實驗,是學生參加科學研究、教學科研相結合的一種重要形式。
2“遞進式”實驗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電氣工程專業實驗室是學院建設較早的實驗室,在多年的教學改革和實踐中,實驗教學一直是學校進行改革的重點。六年來,按照基本原理、基礎應用、綜合實踐、應用設計四個層次來規劃和改善實驗條件;通過整合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來更新教學觀念;通過強化管理、培養隊伍素質來確保實驗教學的改革。
2.1 整合專業實驗教學設施
圍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整合實驗教學內容,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自升本以來,根據社會人才培養的需要,開設了“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和“工業自動化”兩個專業方向,在實驗室的改革與建設中也依據兩個專業方向的要求整合。將原來按課程開設的實驗項目、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整合為反映課程體系的基礎實驗、突出應用能力的綜合性實驗及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設計性實驗和探索研究性科研項目,形成了“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創新性實驗”三個層次遞進的實驗教學體系,強調了學生能力培養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在具體運作上,兩個專業方向的基礎課程相同,因此,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基礎性實驗平臺和專業綜合性實驗平臺,這樣可以同時滿足兩個專業方向實驗教學的需要,起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專業方向實驗平臺的建設,是根據本專業開設的兩個專業方向的需要,建立專門的實驗室,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實驗分室是以發電、配電及其自動化控制為目標的實驗教學基地,工業自動化實驗分室是以工業生產的過程自動化控制為目標的實驗教學基地。
建立兩個相對獨立的實驗室,不僅是目前兩個專業方向和人才培養的需要,也為今后兩個專業方向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有利于兩個專業方向今后的發展。
2.2 整合實驗教學內容、改進實驗教學方法
根據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計劃的要求,針對學院原來實驗教學的狀況和存在的問題,科學整合實驗教學內容,并不斷探討和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上,徹底改變原來單一課程開設單一實驗的狀況,對教學內容進行“遞進式”的整合。
在教學方法上,改變過去以老師講授和演示為主的教學方法,采取引導和啟發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對于基礎性實驗教師作技術指導,對于綜合性、設計性及研究探索性實驗項目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對于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學生需填寫課題項目申請書(課題來源、課題研究目的、具備的實驗條件、擬采取的方法、預期的實驗效果),讓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根據學生動手能力的高低進行因材施教,加強過程監控,通過學生自查、教師中期檢查、遞交結題報告并進行結題答辯等形式,加強全部實驗過程的管理,這樣,較好地實現了“遞進式”實驗的預期效果,也適應了不同層次人才培養的需要。 2.3 加強實驗教學管理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遞進式”實驗教學模式的實施必須有完善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措施作保證。在具體的實踐中,通過和其他高校實驗教學管理制度的交流和學習,再根據學院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反映學生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實驗教學評價體系,對具備條件的實驗室實行開放,實現了“遞進式”實驗教學的有序進行。
關鍵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發展現狀 未來趨勢 相關建議
中圖分類號:F407文獻標識碼: A
任何行業的正常運轉都離不開機械的操作,早在很多年前的人們就懂得了用機械代替人力,以此來提高效率。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機械已經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人性化。這也就使的機械行業的核心技術受到了嚴峻的挑戰,每天都有新型機械的問世,每天都有舊的被淘汰。作為機械行業比較先進化的電氣工程自動化目前,在機械自動化中日益廣泛地應用了計算機技術,發展并推廣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優化設計,考慮誤差的概率設計,提出了多種便于對機械進行分析和綜合的數學工具,編制了許多大型通用或專用的計算機程序。為了適應高速發展的今天,電氣自動化的發展前景非??捎^,它的研究領域十分廣闊,內涵也非常豐富。
一.什么是電氣工程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是電氣信息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但由于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業生產密切相關,發展非常迅速,現在也相對比較成熟。已經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工業建筑、農業生產、國防等領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該領域的學科主要有電機及拖動、工廠電氣控制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力電力電子技術電子技術實習、單片機技術、PLC技術、電子工程制圖、工廠供配電技術、電子技術綜合實訓、電氣設備、英語精讀、專業英語。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觸角伸向各行各業,小到一個開關的設計,大到宇航飛機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該領域的工作人員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技術、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工作,是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領域對于高水平人才的需求量非常的大。根據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隨著我國的大力發展,外企的不斷涌向大陸市場,該專業將會出現很大的人才缺口,隨時都會出現人才供不應求的情況。
二.我國電氣工程自動化的發展現狀
1.就目前而言,從以前的多島自動化向系統集成進行轉變是我國電氣工程自動化的一大特征。新型的系統集成化的電氣工程自動化已經不僅僅是局限于簡單的系統連接了,更為主要的還是成功的實現了通道共用、功能互補、信息共享,彌補了多島自動化的互不連接,功能單一和信息獨享的不足。隨著計算機技術在我國的大力發展,它使得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核心技術有了質的飛躍,運用計算機的有效控制,從而實現電氣自動化的目的。透過計算機的模擬操作,能夠對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況進行判斷和監控,從而達到精密有效的控制。目前,PC技術和網絡手段已經慢慢地滲透到工商管理中了,采用PC的入機界面可以靈活的,直觀的掌握數據的動態運動。在傳統的測量儀表中放置微處理器,就可以讓原始的數據設備具備數字通信和計算的現代化功能,大大地優化了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方式,并且極大的節約了生產成本。再使用總線將數個測量控制儀表相互連接,遵循規范公開的通信協議,將遠程監控計算機與儀表及微機化測量控制設備相互連接起來,完成信息與數據傳輸交換程序,建立實際性的自動控制系統。
2.電氣工程自動化在智能化的工程建筑中也有了廣泛的應用。在我國的智能建筑技術領域內,電氣自動化技術是一個較新的領域,隨著我國更多的智能化建筑的出現,更多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加入到這一領域內,不斷的進行著創新,填充空白。目前,IBWPT已成為 IBWP 體系當中的一個重要作用的部分,主要是三層結構中的中間層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重大作用,它的理論在實際運用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在現代的工程建筑中,電氣工程自動化被廣泛的應用到了各個施工點,這些技術的出現,極大的改善了以前施工現場設備落后,建筑效率低下,工程建筑的監測得不到保證等的場面。新型自動化正在全力的裝備著施工現場,引導著施工環境向高效,先進的方向發展。
三.我國電氣工程自動化工程的發展趨勢
1促進系統的統一性
電氣工程自動化的統一性是促進這種技術發展水平提高的基礎。這可以有效實現相關產品的周期性規劃與設計、產品精確測試以及試行、產品的開機以及調試、產品的運行與維護,這樣能夠節省產品設計到產品生產完工之間所需要的資金以及時間。對電氣工程的自動化實行統一管理,最重要的是能夠達到客戶的實際要求,并將電氣工程的開發系統從電氣工程的運行系統中解放出來。這也是實現電氣工程通用化的重要措施。
2.進一步實現接口的標準化
采用同一類型的技術標準,能夠有效縮減整個工程的成本以及時間,有效實現辦公室體系以及電氣自動化體系之間資源和相關數據的共享與交換。企業與相關系統實現連接時,為了進一步保證工程的相關策劃方案可以在遠距離實現傳遞,就要利用計算機系統進行連接。而接口的標準化水平是廠家之間實現數據交換的重要保證,也是解決通訊難題的基礎。
3.系統集成
目前,對于系統集成并沒有一個安整的定義,一般只稱它為計算機系統集成,如果它被應用到了建筑智能化領域的話,就可以成為智能建筑系統集成。系統集成是科學信息范疇上的,是信息技術的具體運用技術。智能建筑系統集成IBSI是將智能建筑內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統在物理上、邏輯上和功能上連接在一起,以實現信息綜合、資源共享的一種技術方法。SI就是在建筑領域中系統集成的簡稱。智能建筑系統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它目前有一體化集成和分布集成兩種模式。實現智能建筑功能的主要技術手段就是系統集成,它是一種理想的高層技術手段。假如實現了這種理想化的技術手段,那么就能實現各種信息綜合處理和異地信息資源共享的目的。這樣就能節約資源并且還能保證不間斷使用的經濟性。實現智能建筑各功能的開放性和遠控特性;使用IBMS系統可以實現智能化的建筑物業管理和自動化的控制設備。這就是智能建筑在未來的的發展目標,利用開集成系統的開放形特點,就能讓系統集成向開放性、可靠性、容錯性、可擴展、可管理維護性方向發展。
四.提高電氣自動化水平的相關建議
1.實現數字化與自動化的有機結合
電氣自動化和信息技術的結合所產生的典型代表形式為數字化技術。這是一種富含自動化創新經驗,并且有效實現信息動態、高分辨率表現的重要措施。將這些信息與地球空間信息整合,建立一個科學精確的數字化地球,將各種信息存儲在計算機系統內,與網絡有機結合。
2.充分發揮現場總線技術的作用
在電氣自動化系統中,網絡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這樣一來就促使現場總線技術作用的發揮。這種技術實現了系統目的性的突出,將設施內部的頂層信息以及生產信息等實現有機結合。這種系統會根據系統所處環境的不同發揮不同的作用,為了進一步發揮這種系統的作用,就要具體分析系統所處環境的條件。這種技術在企業底層應用非常廣泛,能夠有效實現數據自動化存取,減少了系統建設資金,節約控制電纜,降低了系統建設成本。
結語
電氣工程自動化隨著社會經濟和社會文明的發展已經站穩了腳跟,并且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現在市場環境下到處都有電氣自動化的身影,由于它有著向高速、重載、高精度、高效率、低噪音等方向發展的趨勢,所以他被現在的社會生產所接受,并且大力的推廣。對于電氣工程自動化我們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彌補當前模式下的不足,努力的使它朝著更進一步的目標發展。對于我們而言,電氣工程自動化是一項新興的學科,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參考文獻
[1]張世昌.先進制造技術[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4.
摘要:我國經濟的發展促進電氣化水平的不斷發展,與此同時,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發展成為推動工業電氣工程飛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探究了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技術在我國的發展現狀以及自動化技術在工業電氣工程中的主要方式、特點及發展趨勢,旨在為工業電氣工程智能化、職能化、一體化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自動化技術;工業電氣工程;特點;應用及發展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電氣信息領域的一門新興學科,與人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近年來發展迅速。隨著自動化技術在電氣工程領域的實踐和創新,自動化技術不斷加深與各學科領域的緊密結合,電氣工程發展不斷創造質的突破,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技術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更新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發展奠定了理論與實踐基礎。自動化控制技術又進一步促進了行業之間的的交流與發展,進而推動了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在商業領域的普遍應用,帶動了經濟高速發展。電氣工程的高速發展離不開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與自動化技術在實踐領域結合,二者相輔相成為電氣工程的全面發展提供了高效的應用工具和優質的處理手段。另一方面,自動化技術在生物學、光子學及機電系統領域的拓展與融合又成為電氣工程始終走在科技前沿的保證。以上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技術滿足了工業自動化發展需求,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二、自動化技術在工業電氣中的特點
1.低成本,高效率
自動化技術在工業電氣中采用遠程控制方式,有效的節省了材料、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并且通過靈活的組合減少各種安裝費用,結余了電纜。其采用的數據傳輸方式在特定設備上操作指令,完成指定工作。因為操作時指令傳輸轉換的即時性,也保證了操作的精確性,有效的節省了時間,保證了失誤操作發生的概率。如今,因其快速、高效的特點自動化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工業電氣工程中。
2.削弱限制因素,完成高難度任務
長期以來,傳統的電氣工程作業中,一些特殊環境下工作,容易使工作人員身體受到影響,有危險系數的同時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自動化技術設計方便,便于系統維護,能夠克服高強度輻射及紫外線和超低溫等人體難以承受的惡劣環境,完成人工難以完成的高難度任務,在工業電氣工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覷。
3.智能控制,縮短周期
自動化技術通過智能化控制,減少大量的模擬量變送器、端子柜以及間隔設備等,完成對所要操作對象的智能控制,其強效的數據反饋系統進一步保證了電氣工程中控制的高效性,縮短了整個系統更新周期。通過和監控系統的連接以及網絡連接的`活組合,還能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電氣工程高效運行提供了保證。
三、自動化技術在工業電氣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1.診斷病因,完成實時監測
電氣工程故障診斷中,傳統的人工法診斷方法對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有著嚴格的要求,診斷起來復雜且可靠性低,數據問題以及設備問題有時處理不夠及時。自動化技術則通過電子操控,大大降低了以上問題的發生概率。在電氣工程電網調度中自動化技術通常應用于自動化控制系統中,通過運用局域網技術進行監控,及時調度電壓信息,同時,根據監控反饋的可靠信息進行實時監測與分析比對。這樣,在整個系統中電網調度系統完成自動預測,從而在可控范圍內第一時間鎖定故障并且排除故障,繼而提高電網調度的運行效率、運行環境以及運行的敏感度以節約成本。
2.優化設計,實現操作智能化
電氣化時代要求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電子計算機技術等領域的知識的融會貫通,電站運行的高效與否就取決于這些自動化技術能否在電站中充分運用。這就需要設計人員結合以上專業知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反復研究與改進,探究出一套能夠有效解決復雜問題的設計系統,用最便捷有效的方式解決復雜問題,提高運行過程中采集數據的精確度,改善設計樣式,保證工程的自動化運轉。另外,通過通過有效的設計,完成計算機設備、網絡技術和傳感技術的智能化操作與裝置的自動監測。從而解決一定程度上的人力資源浪費,節省出來的這部分人可以運用于更有價值的地方。其次,改善了人工效率低,危險系數大的問題,提升了變電站數據提取的準確性。這也是電氣工程追求安全化、智能化、穩定性目標的體現。
3.強化智能系統建設,實現控制自動化
傳統的電氣工程控制環節多,并且需要人工后臺操作,在故障檢測也只能通過逐一檢查發現,找出故障點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加強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系統中的應用,實現自動化控制能夠節約成本,提高效率。智能化系統建設包括三方面:專家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經網絡控制。其中的神經網絡控制層次多、結構復雜,對其進行反向學習算法來判斷和調控其中的子系統,實現信號處理精確化,效果顯著。自動化控制技術應用于電氣工程管理后,通過計算機設備、網絡技術和傳感技術的智能化操作,及時發現故障點,通過智能化監測對問題進行及時反饋,并且能快速的解決問題,提高供電效率。
四、自動化技術在工業電氣中的發展趨勢
1.智能化
自動化技術比起傳統操控技術更趨向于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首先,一定程度的無人化操控通過調節下降和響應時間來實現對整個系統的控制,既節省人力又能控制系統的正常運行。其次,無需控制模型,使得自動化控制器大大提高了它的緊密系數,提高了評估、預測的可控范圍。此外,自動化系統在處理不同數據時也表現出相當程度的智能化。具體表現在對數據的采集、處理與評估上,通過其他技術與設備的幫助,自動化系統準確評估所輸入的具體數據,經過快速處理實現準確的評估。在遇到控制對象不穩定的情況時,自動化系統常常以其多樣化處理方式取勝,但因為現實狀況的復雜性,自動化技術在整體的控制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技術上進一步的突破。
2.一體化
人與系統的一體化。系統控制代替人的體力勞動,還能代替人的腦力勞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協助人員更好的進行工作。自動化系統在進行制造的時候,實現了人和整個系統的協調性,同時在管理和控制方面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電氣工業自動化在功能方面實現了代替人員體力勞動的作用,但這僅僅是自動化功能目標體系中的一小部分。自動化的功能表現在很多的方面,現在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有機的體系。
整個運作過程的一體化,從整個工業電氣動態運作的過程來講,自動化技術有著更為深刻的內涵。首先是程序單元,在這個基礎單元中確定做什么、怎么做。其次是作用單元,主要是通過施加能量來進行定位,確保第一時間獲取可靠信息。第三是傳感單元,對性能和狀態進行深入檢測。第四是制定單元,通過制定單元篩選信息、監測信息,并對接收到信號的做出相應指令。
結語
自動化技術因其智能化、一體化的優勢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廣泛。加之其控制便利,操作簡單,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力,提高了電氣工程運作系統的效率,保證了整個電力運行的穩定性。在數字化飛速發展的今天,電氣工程的自動化技術發展對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顯著意義,也是促進我國電氣工程走向健康、持續、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關鍵詞:實驗室建設;學科建設;優化整合;新方法
作者簡介:朱海燕(1976-),女,安徽明光人,嘉興學院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助理研究員;張今朝(1971-),男,安徽廬江人,嘉興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講師。(浙江 嘉興 314001)
基金項目:本文系嘉興學院2012年度教改項目(項目編號:N85151260)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6-0104-02
學科建設一直是高等院校提升綜合實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自身不斷發展的終級推手;實驗室建設,是學科團隊進行教學、科研的物質支撐;而實驗室管理則是兩者結合的紐帶,是體現高等院校特色的重要方面。[1-3]
在浙江省諸多高等院校中,嘉興學院作為新建本科院校,幾年來充分利用浙江省高等教育發展機遇,竭力發揮學校辦學特色與優勢,堅持“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科研強?!钡霓k學理念,走可持續發展的辦學道路,在實驗室建設、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水平、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不菲成績。目前已經具備一定的辦學條件、辦學規模、辦學優勢,積累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社會知名度。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大眾化高等教育不斷深化,學院在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中出現的薄弱環節間接地反映了團隊建設的不足。如何在學科建設中添加新的內涵,如何提升學科專業水平和綜合實力,如何挖掘實驗室建設中存在的豐富潛力,夯實實驗室建設的每一個環節,再反饋至學科團隊建設,形成一個健康良好的動態循環體系,是幾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因而有著極其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4-6]
一、電氣類學科專業概貌
1.發展中初顯規模
嘉興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分為電力系統自動化和電機及電氣控制兩個方向,兩個學術基層組織:傳動與控制工程研究所、電氣裝備及其自動化研究所。近幾年來,無論在師資隊伍引進和實驗室平臺建設方面都有較大的發展,如圖1所示。從2008年至2012年間,電氣工程類實驗室建設經費從3100萬增長到3800萬元。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建設要以深化教學改革為動力,以培養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電氣工程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核心,以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目的,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以物質條件建設為保證,以相應的學科建設為依托,推動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在人才培養規格上體現強電與弱電相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硬件與軟件相結合、元件與系統相結合。在人才培養模式上要體現優化課程體系,保證學生知識結構的質量;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強化實踐環節,努力培養出具有全面素質和競爭力的應用型人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2009年被指定為浙江省高校重點建設專業。
2.需要解決的問題
(1)科研和教學環節的薄弱導致實驗室建設勢頭不足。大眾化高等教育背景下,作為地方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一直是教學過程中遵循的培養目標??蒲锌梢蕴嵘虒W質量,但如何將科研和教學融為一體,相互促進,在實際操作中卻遇到問題,也反應在實驗室建設中,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兩個主要專業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力系統及自動化近兩年擴大了實訓環節,但由于缺少高層次、高質量的項目支撐,很難將教學與科研融合起來,并落實到實訓環節的平臺上去。另外,很多教師還沒有把科研和教學很好地統一起來,從而導致教學與科研的矛盾不可避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學工作量在客觀上一般偏多。于是一部分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對于科研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實驗室建設雖然在硬件上每年投入比較大,但教師的精力有限,很難承擔更多的實驗室建設任務。
(2)學科特色不夠明顯。學科建設一直是支撐高等院校的生存和發展之柱,也是體現高校培養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源動力。新建本科院校學科建設基本是從零開始,從師資隊伍的組建到學科及專業拓展需要一個長期過程。如嘉興學院電氣類學科還沒有從傳統學科中走出來,也間接地反映在實驗室平臺建設中,將實驗室建設與當前學科新領域新產業聯系起來,發揮新的優勢,體現新的特點,也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沉淀。
(3)師資緊缺、力量分散,實驗室建設內容不夠豐富。教學和學科活動中,師資力量一直是最為核心的問題,對實驗建設和管理質量也有直接的影響。學科建設在實質上還是人員的最優整合過程,作為地方高校,重視人才引進,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教育,是保證學科發展壯大之根本。但由于新建本科院??蒲衅脚_較低,特別是近年來對于引進人才的要求更為嚴格,待遇提升空間不大,一部分科研能力較強的人才難以引進,造成一些緊缺專業如電力系統、電力傳動等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即便引進一部分師資力量,但存在專業不對口,研究方向分散的隊伍結構問題。因而在實驗室建設過程中,建設方案缺少更多師資的參與,方案論證比較粗糙,嚴謹性不夠。結果造成建設的專業性和可操作性存在一定缺陷,設備的組合不夠完善,內容不夠豐富。
二、實驗室與學科團隊建設的幾點思路
1.實驗室建設促進學科團隊建設
電氣工程學科是一個傳統型學科,國內不乏名校在該學科領域內一直占領先地位。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之處在于學科積累不多,基礎薄弱,短時期內很難縮小差距,需要培育團隊的研究特色,凝煉團隊的優勢與亮點。以嘉興學院電氣工程學科建設為例,在繼承傳統學科精華的基礎上,集合新時期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的新需求,如圖2所示思路,應做好以下工作。
(1)學科團隊參與實驗室建設,找到自身薄弱環節,并加以提高。實驗室建設不是一個簡單創建流程,而是從方案的設想、論證、建立以及使用提高的過程,同是也為下一輪建設提升做準備,學科團隊共同參與實驗室建設,是不同專業和方向有機整合的過程。如電力電子與傳動學科實驗室,在籌建之初,參與方案制定的團隊進行了分工,成員涉及到的不同研究方向包括電力電子、電力傳動、控制工程、電子信息、數據傳輸與總線技術等。實驗室建設小組其實是學科團隊的一部分,大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取長補短。實驗室平臺是學科水平提高的物質基礎,在實驗室建設過程中,科研水平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2)將跨學科專業特色在實驗室建設中體現出來。從學科特色出發,集合本學科專業特點,尋找新的學科銜接點,拓展跨學科專業。打造新型的實驗室平臺,提高學科層次,如電機領域可以與故障診斷、噪聲處理、汽車工程等領域相集合,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學科特色與優勢。另外,圍繞實際生產過程的各種機電控制與信號檢測及信息處理問題展開研究,研究實現生產過程各物理量檢測的新原理、新方法和處理信息、實現控制的新原理、新技術。以新型復雜電氣系統的研究為主線,應用嵌入式系統技術提高電子系統的實時處理速度、可靠性和集成度,研究多電機協同控制和研制新型節能電機和新型傳感器等。
(3)集中團隊力量,建設好實驗室研發平臺,申報高層次的科研項目,打造標志性科技類成果。通過近幾年的課題申報結果來看,電氣工程學科團隊拿到的省級、國家級項目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實驗室環節中研究平臺的薄弱,缺少技術成果的積累。集中力量挖掘實驗室平臺的研發潛力,以提高團隊實力,夯實學科基礎。
2.學科團隊參與企業交流,擴充實驗室“產、學、研”空間
優秀人才下企業活動是近年來新建本科院校與企業合作的新舉措。特別是一些剛畢業的博士已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是高校學科團隊的中堅力量。讓這些博士參與企業生產或產品開發活動,參加一些難題的攻關研究,了解相關領域在國內當前的發展狀況,將企業信息反饋至工程研發環節,并和實驗室建設項目結合起來,創辦研究基地,加強橫向、縱向課題合作,其成果必然為學科的拓展增加新的內涵。
(1)積極參與企業產品研發,優化學科團隊結構,創建實驗實踐示范中心。學科團隊不能閉門造車,科研項目中涉及到的實踐環節,可以有針對性地帶到企業中去,結合企業的生產實踐和特點,對學科團隊進行合理調整和優化,將實驗室平臺與實踐需求接軌,加強實驗室建設,提升層次。
(2)創建校企合作平臺,通過“軟引進”方法將企業高層次人才融入學科團隊中來,互通科研信息,聯合申報高層次課題,進行深層次合作。
(3)以研究所或技術研發中心形式,結合卓越工程師培養方式,將實踐教學與科研項目結合起來,為未來研究生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3.學科團隊依托實驗室平臺彰顯教學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不同于資深本科院校,主要區別之一是新建本科院校以教學為主,重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以服務地區經濟為主要基石。教學是第一位的,提高教學質量是培養高水平人才的根本舉措。在考慮教學與科研的協調問題上,團隊在組成上需要進行有效分工,年紀偏大、職稱偏高、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可以肩負主要教學任務,對于團隊的科研情況做總的方向性指導;而年輕力壯、精力充沛、有科研潛力的教師主要擔負科研攻關任務,教學工作量可以適當放寬。教學上以實驗室平臺為支撐,適當擴大開放性課堂課時,將科研成果結合課程大綱教學內容,有針對性進行項目性、多模塊教學模式。
三、結語
近年來,隨著大眾化高等教育的推進,高校之間的競爭也日益加劇,使得教師面臨的教學科研壓力也呈現前所未有的勢頭。電氣專業是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實驗平臺建設的內容和發展,直接反映了團隊建設的內涵和層次。大力促進實驗室教學和科研平臺建設,建立一支技術過硬的專業技術人員,并根據自身特色購置先進的實驗設備,與團隊建設相適應,形成一支前沿理論有開拓,實驗平臺可支持的學術梯隊,將學科與實驗室建設緊密結合,不斷優化。
參考文獻:
[1]楊德磊,劉凌云,馬長波.新建本科院校學科建設的對策與措施[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18):10-11.
[2]李喆.談地方高校內涵式發展的八對關系[J].中國高等教育,
2012,(8):16-18.
[3]史作安,李憲利,徐柳明.發揮學科建設優勢提高本科教學質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86-86.
[4]管志強,李獻濤.應用教學型高校如何優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成人教育,2012,(1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