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9 11:16: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機械工業勘察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近年來,我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科教大省潛能正在聚集釋放。在陜科研院所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面向國家發展戰略和國民經濟主戰場開展科研攻關,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助推陜西創新發展在多個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搶占新材料產業制高點
新材料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誰掌握了最先進的材料,誰就能在高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上占有主動權。
作為我國重要的稀有金屬材料研究基地和行業技術開發中心,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始終把提升自主創新研發能力放在首位,發揮自身在有色金屬研制特別是鈦合金材料、核材料、超導材料方面的優勢,堅持“科研、中試、產業三位一體”發展模式,組建了以上市公司西部材料和剛剛掛牌新三板的西部超導為代表的28個產業化公司,形成了國內最大的稀有金傺蟹、生產基地,為國防建設和我國搶占新材料產業制高點作出了突出貢獻。
與此同時,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也實現了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為科研院所推動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探索出了一條路子。2014年。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實現綜合總收入76.32億元,連續四年位居全國有色行業院所首位,多項指標進入全國首批242家轉制院所前十位。
創造重型裝備的多個“首臺套”
重型成套裝備是維系國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陜西,有多家科研院所為我國重型裝備技術進步作出突出貢獻,創造出重型裝備的多個“首臺套”。其中,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稱得上首屈一指,創造了200項“中國第一”、500多項專利,300余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形成了我國重型裝備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近兩年,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取得了多項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國內首套機、電、液全國產化的1750mm五機架全連續冷連軋機組、12000噸航空級鋁合金板材張力拉伸機裝備、世界最大夾持力和夾持力矩全液壓鍛造操作機、世界最大噸位自由鍛造油壓機……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為首的千人研發隊伍中,平均3人擁有一件專利,平均6人獲得一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其研發的重型裝備,應用到我國大飛機、大航天、大船舶、大運載、高鐵、核電等多個關鍵領域。
為能源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隨著我國不斷完善、加強資源儲備戰略,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以其在石油管工程技術領域的雄厚實力,為國家重點油氣田勘探開發和重大油氣管道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輸送管領域,該院解決了重大工程用石油管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和瓶頸技術問題,石油管材由30年前全部依賴進口到目前基本實現國產化,國產化率達到98%以上。其中,X80高強度鋼管在西氣東輸二線上的成功應用,標志著我國管道建設處于國際領跑地位。
在油井管領域,該院針對超深、高溫、高壓、嚴酷腐蝕氣井管柱完整性世界級難題,提出了油管材料、結構選用及適用性評價方法,并取得了井下管材適用性研究的多項技術突破。
多年來,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憑借其技術優勢,與長慶油田、寶雞鋼管合作,成功開發了長慶油田專用特殊螺紋套管;與延長油田、省天然氣公司、秦華天然氣公司合作,開展在役油氣管道檢測與安全評價;與寶雞鋼管、寶雞石油機械公司等合作,研究開發了高強度大口徑管線鋼管、海洋鉆井隔水管,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推動工程建設技術進步
近年來,隨著各種重點建設項目的持續推進,對工程建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技術要求。其中,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等在陜院所企業,以科技創新為發展動力,開展了大量創新工程建設。
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在黃土地區開展了大量科研和生產項目,在鄭西高速鐵路建設、西安地鐵建設以及延安新城建設中突破了大量技術難題,為工程的順利完成發揮了關鍵技術支撐作用。這些科研成果對提高我國高鐵修建、防災減災等工程建設水平具有重大意義。與此同時,機勘院響應國家“走出去”戰略號召,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已在亞非拉50余個國家承接了勘察、設計、檢測、測繪、施工等百余項工程。
關鍵詞:綠色設計;工廠設計;節能
中圖分類號: TE0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為貫徹執行國家對工業發展的產業政策、裝備政策、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循環經濟和安全健康等法律法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10年8月了《綠色工業建筑評價導則》全面推進我國綠色工業建筑評價工作,對新建、擴建工廠中的主要生產廠房、輔助生產廠房、集中動力站房、倉庫等建筑提出了設計和評價要求,從可持續發展的建設場地、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與污染物控制、室內環境與職業健康、運行管理等方面進行控制。
機械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產業規模大, 是耗能、耗材的生產大戶, 已經成為能源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機械工業飛速發展, 汽車產業快速擴張, 打造綠色制造工廠是節能減排的要求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在整個項目的建設過程,要全面貫徹綠色、環保、節能。設計作為建設項目中重要的環節,對整個項目的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決定作用,因此在工廠的設計過程中,如何達到節能、環保,倡導綠色設計勢在必行。
1.綠色設計的概念
綠色設計的概念是從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思想發展而來,其目標是使所設計的產品對社會的貢獻最大,而對制造商、用戶和環境的成本最小。綠色設計作為一種設計思潮與方法論,是將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作為產品開發的基點, 強調在產品開發階段按照全生命周期的觀點進行系統性的分析和評價, 消除潛在的、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著眼于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關系。它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如何減輕由于人類的生產與消費給環境增加的生態負荷。在設計過程的每一個過程中都要充分考慮到環境效應,即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綠色設計的基本原則可以簡述如下為資源利用最佳原則、能源消耗最少原則、零污染原則。
在設計全過程中,貫徹“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環境保護思想,拋棄“先污染,后治理” 的傳統設計的環境治理方式;采用先進的、安全的技術原則;使其綜合效益最佳原則,從而滿足實際需求的原則。
2.工廠設計中的綠色設計
2.1 總圖布置及能源應用
工廠項目根據規模生產的特點多采用一次規劃、分期實施, 廠房分期建設、設備分期采購, 產品分期投入的方式以滿足生產和企業發展的要求。總體工藝設計應充分考慮分期銜接, 實現投資的技術經濟合理性,資源、能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廠區的工藝總圖需要按照產品的特性考慮工藝生產區劃布局, 按生產工藝流程布置各類廠房, 廠房間設機械化運輸通廊, 做到運行效率盡可能的高、物流路線盡可能的短、運行能耗盡可能的低。
精心布置生產工藝, 選擇節能高效產品, 提高設備的開動率, 降低設備空載時間, 節約能耗。合理優選能源種類, 保障經濟供給、降低綜合能耗。
公用動力設施靠近負荷中心, 避免管線的迂回,節省管線材料及減少運行中的能量損耗。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制造裝備的革新, 提高效能、減少能耗。
2.2工廠能源的選擇
機械工廠的能源使用量大,在能源的選擇原則上采用“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從源頭上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在有限的能源選擇中,選用環保、節能、可再生的資源。
目前在資源的利用中,除了傳統的資源的基礎上,也可采用地源熱泵、太陽能、風能、余熱回收等資源。
2.2.1地源熱泵系統
地源熱泵是一種利用土壤所儲藏的太陽能資源作為冷熱源,進行能量轉換的供暖制冷空調系統。近年來,基于地源熱泵的中央空調系統發展迅猛。目前,地源熱泵系統逐漸在工業廠房建設項目中實現,如在安徽某汽車生產項目中采用地源空調對其總裝車間供應舒適性空調,總建筑面積約6萬㎡,空調系統冷負荷為3400kW,熱負荷為4300kW,采用土壤源熱泵系統運行模式。裝配車間該地源空調項目2010年設計,2012年投入使用,效果達到設計要求。
2.2.2太陽能光伏技術
我國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 太陽能光伏發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方式, 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了加強對新能源的綜合利用, 降低CO2 的排放,順應國內外大環境和顧客的需求, 積極開展該項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各設計團體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課題的方面開展了研究。
在2010年,東風設計院在對東風公司總部大樓太陽能發電項目成功實施了太陽能發電項目后, 總裝機容量為129KWP, 系統采用先進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和柔性太陽能電池組件, 利用最大功率跟蹤方式進行并網發電, 并于2011 年3 月1 日試運行。
此外,風能、水能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回收,也將作為新型能源在工廠設計中廣泛應用。
2.3工廠建筑設計
工廠項目的綠色設計涵蓋了整個工廠建設的全過程,尤其在建筑設計方面,合理控制體型系數、圍護結構窗墻比控制以及建筑保溫隔熱性能的節能適合部位采用可調節外遮陽, 防止夏季太陽輻射透過窗戶玻璃直接進入室內。
在工廠建筑中應采用耐久性和節材效果好的建筑結構材料。高強混凝土、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高強度鋼等結構材料在耐久性和節材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使用高強混凝土、高強度鋼可以解決建筑結構中肥梁胖柱問題, 可增加建筑使用面積,實現生產區域大空間的需求,從而滿足生產線的對車間面積的需求。
目前工廠鋼結構建筑所占比重較大, 尤其是主要車間,很多廠區為了更大程度利用土地,采用大的綜合性的聯合廠房來滿足生產的需求。鋼結構具有公認的諸多優點: 自重減輕, 基礎施工取土量少, 對土地破壞?。?大量減少混凝土和磚瓦的使用, 有利于環境保護; 建筑使用壽命結束后, 建筑材料回用率高, 有利于建筑節材等。
砌體結構( 含配筋砌體結構) 中涉及到的混凝土和鋼材相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要少很多,所以對于砌體結構主要考慮使用原材料中含有廢棄物再生利用的砌塊, 如粉煤灰磚等。
圍護結構應重點采用固體廢棄物再生、可再循環材料回收和再利用的制成品。
3.結語
綠色設計在工廠設計中的應用,將會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要在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減輕了環境污染,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健康協調發展。設計作為項目中最重要的環節,充分利用綠色設計的理念,對整體項目的節能、環保以及可持續發展起到了有效的指導效用。
參考文獻
[1]喬惠蓉. 綠色工廠設計[J].武漢勘察設計.2011(03)
[2]劉宏菊等. 綠色設計方法 —設計領域發展的新趨勢[J].中國環境科學.1999(19)
水文地質問題一直是巖土工程勘察過程中重中之重,應當因地制宜,依據勘察工程過程中所處地域環境,進行水文地質勘察。制定相應的預防保護措施,以及施工計劃,真正保證工程質量。巖土工程具有自身特性,巖土工程計算不精確的因素包括地質條件、計算模式以及計算參數。其中計算參數最難掌握,因此需要做好勘察。掌握最可信的地質條件以及原型實測結果,才能真正形成可靠科學實驗。巖土工程勘察過程中的水文地質問題重要性無容忽視,可以說,水文地質以及工程地質兩者之間關系密切,且相互影響促進。地下水作為巖土體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會直接影響巖土體工程。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同樣也是基礎工程建設當中的環境因素,關系建筑物本身的穩定性、安全性與耐久性。但是,地下水影響因素卻常常被忽視。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在工程建設開始之前,相關實際勘察工作往往很少將水文參數作為可利用信息資源。水文地質勘察只是一種象征性的工作被開展。而在形成具體的參數資料時,水文地質資料也只是被簡單提及,被作為一般性的評價資料。因此,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實際效用就得不到有效發揮。水文地質問題應當受到足夠的重視,只有不斷提高水文勘察工作能力與水平,才有可能真正提升工程勘察質量。因此,加強勘察工作中的水文地質研究至關重要。
2巖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質重要問題
2.1地下水環境下動水壓力影響分析針對巖土工程進行勘察的同時,勘察工作由于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雖然說地下水環境下的動水壓力因素影響相對較小,但是,這些因素一旦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必然會造成地下水當中的自然條件出現變化,甚至會造成地下水動水壓力環境的失衡。出現動水壓力以及動水壓力過大就可能伴隨產生多種惡劣工程危害,例如管涌、基坑突涌等問題。
2.2地下水水位變化造成的影響分析地下水水位下降可能造成十分嚴重的危害,總體來看,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為造成的,例如地下水附近出現大規模地下水抽取,或者是在進行采礦的過程中,發生礦床疏干又或者是地下水上游出現筑壩、水庫這些都有可能造成地下水水位出現補給不足情況。一旦發生地下水水位下降比例太大,就將會成為相關地質災害的誘發原因??赡軙斐傻亓?、沉降以及地面塌陷問題的發生。還會造成地下水水源枯竭、水質不斷惡化情況出現。更是對巖土體以及建筑物安全性與穩定性造成了巨大威脅。
除此之外,地下水水位上升也可能造成嚴重危害。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造成地下水水位上升的原因種類很多,其中地下水水位上升主要會受到地質因素的影響,例如含水層結構、總體巖性因素影響。另外,還會受到水文氣象因素的影響,例如降雨量、氣溫以及相關人為因素的影響,例如工程項目施工或者是灌溉等。造成地下水水位上升的原因往往不是單一性的,而是多樣性因素共同影響造成的。地下水水位出現上升情況還可能造成建筑物的腐蝕,加速斜坡或者是河岸土體出現滑移甚至崩塌情況。地下水水位上升還會造成土體結構發生軟化,并進一步降低土層本身的承載能力。同時,還會使得土層本身的液化情況加劇。嚴重情況可能會造成流砂以及管涌等災害的發生,為工程建設尤其是基礎工程建設造成巨大破壞。除此之外,地下水水位頻繁出現升降情況也可能會造成巨大危害。因為地下水水位發生升降變化,可能會造成建筑物膨脹性巖土發生膨脹變形情況發生。但是由于水位上升和下降頻繁,巖土收縮變形的幅度越來越大,且受力持續加強,會造成地裂以及相關危害的產生。最終,建筑物尤其是輕型建筑物可能會受到嚴重損害。與此同時,因為地下水水位升降頻繁,還會造成突然當中的水土流失進一步加劇,造成土壤承載能力急劇降低,可以說,這種情況將會導致巖土工程有關基礎選型以及技術處理難題。
3結語
【關鍵詞】持力層;下臥層;天然地基;原位測試;
中圖分類號:TU433 文章編碼:
工程概況
常州位于揚子板塊下揚子印支期前陸褶皺沖斷帶。區域地層屬于下揚子地區江南地層小區,基巖上覆蓋著160-220米厚的第四系沖積層。據收集的資料,預估新景花苑場地淺層地表下6.5m以內是可塑~硬塑狀態的粘性土,厚度在4.5m左右,地基承載力高,物理力學性質較好;下臥層一般為中密~密實的砂性土,物理力學性質也很好。
以往類似18層左右的高層建筑中,沒有充分利用淺層粘性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多采用樁基礎,本項目勘察時對淺層粘性土進行多種原位測試試驗,論證了該擬建場地18層左右的高層建筑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行性,
2 工程實例
2.1工程特點及勘察工作概況
擬建新景花苑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新橋鎮,擬建住宅房為11~18F的框架剪力墻結構,均設一層地下室,基底壓力約為190~300kPa,基底標高為黃海高程1.2~1.4m。
該場地原始地面平均高程約1m,經過收集和周邊的勘察資料,推斷本場地為正常沉積地層分布區,根據擬建筑物基底的標高,可以看出擬建筑物的地基位于可塑-硬塑狀態的粘性土上。
通過以上地質資料,本工程高層住宅擬按天然地基的基礎方案進行勘察,針對本方案基礎持力層和地基主要受力層的地基承載力,除采用常規勘察手段以外,還針對性地采用了荷載試驗及其它原位測試方法;并對該高層建筑物地基變形特征進行了預測。
2.2 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
2.2.1土層工程特性指標
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圍內,場地內地層屬第四系全新統(Q4)及上更新統(Q3)長江下游三角洲沖積層,自上而下可分為10個工程地質單元層,13個亞層,分述如表1。
2.2.2 地下水
擬建場地地下水按其埋藏條件可分為上層滯水和承壓水。上層滯水埋藏于①層填土中,其主要補給源為大氣降水、人工用水、地表逕流,主要以蒸騰作用排泄,本次測得上層滯水水位埋深為0.50~0.90m,平均標高為黃海標高3.54m,上層滯水水位年變化幅度約為+0.5m。承壓水埋藏于⑤層粉土、⑥1層粉砂、⑥2層粉細砂、⑥3層粉砂及⑾層粉砂層中,其主要補給源為京杭大運河和長江水的側向補給,排泄途徑亦相同,水量較豐富。
2.3 地基承載力的確定
基底標高為黃海高程1.2~1.4m,位于③1粘土層中,下臥層為③2層粘土、④層粉質粘土、⑤層粉土。土試成果表明③1~④層均為超固結土,對天然地基承載力、地基變形、地基均勻性驗算,因此為了更準確測定以上層地基土的承載力,采用了靜力觸探、淺層平板載荷試驗、螺旋板荷載試驗、旁壓試驗等原位測試和室內固結快剪綜合方法確定承載力。
土層主要工程特性指標表1
2.3.1淺層平板載荷試驗
對筏基直接持力層③1層粘布置了淺層平板載荷試驗點3個,承壓板面積為0.5m2(0.707×0.707),各試驗點試坑底標高為黃海高程1.2m,表面用15cm厚粗砂找平,采用慢速維持荷載法加荷, 1#~3#試驗點平板載荷試驗成果統計表見表2。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成果統計表 表2
2.3.2螺旋板載荷試驗
下臥層③2層粘土、④層粉質粘土及⑤層粉土的承載力能否滿足要求直接決定能否采用天然地基,為了確定其地基承載力,勘察共布置了3個勘探孔共9點次螺旋板載荷試驗,采用WDL型螺旋板載荷試驗儀,直徑Φ113mm,投影面積100cm2的螺旋板,采用常規慢速法加荷,螺旋板載荷試驗成果及估算的主要土性參數見表3。
螺旋板載荷試驗成果表表3
2.3.3旁壓試驗
本次勘察共布置了4個旁壓試驗孔,采用預鉆式旁壓儀,旁壓試驗成果及估算的主要土性參數見表4。
旁壓試驗成果表 表4
2.3.4綜合確定地基承載力
對各種勘察手段取得的地基承載力進行綜合確定,如表5.
地基承載力特征值表表5
2.4住宅樓天然地基的巖土分析與評價
2.4.1 天然地基承載力驗算
現以18層(20#房)住宅,94#孔為例,根據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第5.2.1條、第5.2.7條驗算地基土(持力層及下臥層)承載力能滿足上部荷載要求,如表6。
天然地基承載力驗算表 表6
注:1.地下水位取黃海高程0.5m;2.按筏基模式估算,建筑平面尺寸按面積等代取37.0m×10.5m,基礎尺寸取38.6m×12.1m,基底標高1.2m。
2.4.2 天然地基沉降估算
沉降估算條件:準永久荷載組合每層取12.5kN/㎡,地下水位取黃海高程0.5m,室內地坪+0.0為黃海高程5.4m,基底標高1.2~1.4m。
天然地基基礎沉降估算采用《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第5.3.5條分層總和法估算,估算結果如表7。
按規范要求判定是否為均勻地基 均勻地基
20#房沉降估算表表7
傾斜是否滿足規范要求(<3‰) 滿足要求
2.4.3地基均勻性評價
根據JGJ72—2004《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程》第8.2.4條,所有擬建住宅樓當采用天然地基時,均滿足以下條件,可判為均勻性地基。
a、住宅樓基底標高為黃海高程1.2~1.4m,均位于③1層粘土中;持力層底面的坡度均小于10%;
b、持力層及其下臥土層均為中壓縮性土,持力層為③1層粘土,下臥層為③2層粘土、④層粉
質粘土和⑤層粉土,經計算持力層及下臥層在基
礎寬度方向上的厚度差值均小于0.05b;
c、同一建筑物下各鉆孔地基變形計算深度范圍內 ESmax/ESmin的比值均小于地基不均勻系數界限值K。具體詳見表8。
地基均勻性表 表8
2.4.4 基坑坑底穩定性
住宅樓地下自行車庫基底黃海高程+1.2m,地下汽車庫基底黃海高程-0.3m,對基坑開挖可能有影響的為賦存于④~⑥3層的承壓水,勘察期間平均水頭標高為黃海高程+0.20m,預計基坑施工期間的最高水頭標高為黃海高程+0.5m,含水層頂面黃海高程取-1.7m,透水層以上土的飽和重度取19.8kN/m3,根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附錄W基坑底抗滲流穩定性公式
γm(t+Δt)/pw≥1.1計算,臨界深度為黃海高程-0.5m。本工程基坑底標高-0.3~1.2m,位于臨界深度以上,故承壓水對本工程基坑開挖無影響。電梯井位置可能開挖較深,建議采用局部的輕型井點降水。
綜上所述,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礎可行。
3 結論
1) 本文采用多種原位測試技術對持力層和下臥層進行了勘察,從而準確的獲得了地基土的承載力。
2)在常州地區正常沉積地層建造18層以下的高層建筑,有條件時可考慮采用天然地基,會節約成本。
[1] 機械工業勘察設計院.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2]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措施;質量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建筑科學和建筑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發展。尤其是在城市,有限的土地資源的不斷減少,為了進一步提高土地的綜合利用率,高層建筑日益成為城市建設的主體。高層建筑在地基基礎、上部結構、裝修標準、消防疏散、使用功能以及施工組織、現場管理等方面,與多層建筑相比,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質量是建筑的生命,也是建筑事業的生命,應該把提高高層建筑工程質量作為今后建設系統工作的重中之重。
1 高層建筑施工特點
由于高層建筑結構規模龐大、功能繁多、系統復雜、建設標準高,所以其施工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
1.1 規模龐大,工期成本高
高層建筑體量大,建筑面積達數大,所需投資往往比較多,這樣建設單位的資金壓力非常大,資金壓力體現在工期成本高,一旦工程延期往往會急劇提高投資成本,降低投資收益。
1.2 基礎埋置深,施工難度大
由于建筑結構穩定和開發地下空間的需要,高層建筑的基礎埋置都比較深,而深基礎施工周期長、施工安全風險大。
1.3 結構高,施工技術含量高
高層建筑較其它建筑最為顯著的區別是高度大。目前高層建筑高度已經達到828m。高度的不斷增加和造型的奇特都會增加高層建筑結構施工難度。
1.4 作業空間狹小,施工組織難度高
高層建筑是垂直向上伸展的建筑,這一特點決定了高層建筑的施工只能逐層向上進行,作業空間非常狹小,施工組織的難度非常高,必須有效利用作業時間和空間,提高施工效率。
1.5 建設標準高,材料設備來源廣
高層建筑多為設計標準比較高的建筑,有些屬城市標志性的高層建筑尤其如此。業主和建筑師為了打造精品,往往采用比較先進科技成果,這對總承包管理能力是一個嚴峻考驗,管理前潛勝要求相當高。
1.6 工期長,冬雨季施工難以避免
高層建筑體量大,施工周期也長,我國全部竣工的建筑單棟平均工期為10個月左右,規模大的高層建筑施工工期甚至超過2年。因此,施工過程中冬雨季惡劣天氣不可避免。特別是隨著施工高度的增加。作業環境更加惡劣,風大、溫度低都給結構施工帶來很大困難。
1.7 材料設備垂直運輸量大
高層建筑體量巨大,施工人員上下的交通流量比較大,垂直運輸體系的效率對提高施工速度影響極大。
1.8 功能繁多,系統復雜,施工組織要求高
現代高層建筑往往功能繁多。為了實現建筑功能,系統也就非常復雜,除了建筑結構外,還包含強電系統、空調系統、給排水系統、電梯系統、消防系統和樓宇自控系統等。要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保質保量完成這些系統的施工,對總承包商的施工組織能力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2 提升質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地勘質量,夯實地基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建設單位委托勘察設計時,應該核查勘察設計單位是否具備相應資格和資質等級。同時,要加強對中標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的協調管理,監督其嚴格按規范要求進行施工、監理。勘察單位應嚴格遵守建設部《建設工程勘察質量管理辦法》,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承攬和開展勘察業務活動。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糾正措施,已通過施工圖審查的,要及時聯系原審查機構,并將修改后的施工圖文件報原審查機構審查;已開工建設的,應及時報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并通知施工單位立即停工,采取補救措施。施工圖審查機構應嚴格按照國家規范和施工圖審查要求,對勘察報告和施工圖審查文件進行復查,發現有違反強制性規范和安全隱患的,應要求建設單位和勘察設計單位整改,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應及時報告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2.2 做好施工過程中的“三線”控制
軸線、標高、垂直度類似于建筑物的經絡。對高層建筑來說,由于涉及面廣,操作難度大,經常會發生位移或不準現象?!叭€”的控制是高層建筑的一大難點。控制垂直度是保證高層建筑的質量基礎,也是關鍵的環節之一。為了控制建筑大樓的垂直度,首先應根據大樓柱網布置情況,先將大樓四個邊角柱的位置確定。在安裝四個邊角柱的模板時,沿柱外層上彈出厚度線,立模、加支撐,采用吊線的方法測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證垂直度100%后,對準模板外邊線加固支撐、澆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該四柱為基線,拉條鋼線,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腳手架與施工層同步向上,導致從一些基準點無法引測。因此在±0.00結構施工復核軸線無誤后,以一層樓面為基準在最長縱橫向預埋多塊200*200*8mm鋼板,在鋼板上標出控制軸線或主軸線控制點:二層及以上施工時,以一層樓面為基準在每層樓面相應位置留設200*200mm方洞,采用大線錘引測下層樓面的控制點,再用經緯儀及鋼卷尺進行軸線校正,放出各層軸線和細部尺寸線。
在每層預控軸線的至少四個洞口進行標高的定位,同時輔以多層標高總和的復核,然后輔以水準儀抄平,復核此四點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確保標高的準確性。這其中對四個洞口標高自身的準確性要求提高,因施工過程中模板、澆筑、加載等原因,洞口標高可能失去基準作用。為此必須確保引測點的可靠性,加強洞口處模板支撐,同時輔以直徑為12鋼筋控制該部位樓面厚度,確保標高的準確。
2.3 加強混凝土強度評定
剔除試塊制作的不規范現象。當混凝土試塊的強度測試大于設計強度時,也不一定就是強度評定合格了。一個驗收批的混凝土應由強度等級相同、齡期相同以及生產工藝條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組成。根據相應條件選定一種,這其中都涉及到一個標準差的問題。高層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澆筑、養護等氣候條件相差大,混凝土試驗值的離散性也較大,即標準差過大,如籠統地作為一批來評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應分批,按條件基本相同的劃為一批進行評定,這樣做既符合國家規范要求,也符合現場實際。
2.4 施工管理人員必須按合同到位并認真履行職責
施工單位的現場管理人員按合同到位履行職責和實施工程監理制度,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有些高層建筑施工,名義上由一級企業承包,合同規定施工管理人員是高資質的工程技術人員,實際派駐的管理人員素質很低,加上甲方代表臨時湊合,結果事故不斷發生。
2.5 減少設計變更
高層建筑常常是城市的標志和景點,涉及面很大,其結構安全固然十分重要,但環境規劃、交通布局、消防疏散、裝修格調也同樣重要。因此,決策者在工程設計審定前應充分醞釀,盡量減少在施工中途的設計變更。
3 高層建筑鋼筋質量控制
高層建筑工程體量大,框架、剪力墻節點多,且節點鋼筋相互交叉錯綜復雜,鋼筋布置很密,而這些節點是高層建筑結構的重要部位,應當引起參建各方的高度重視。在施工之前,必須嚴把鋼筋的質量關,絕對按設計要求標準、規格進料,材料質量要經化驗,以化驗單為依據,不合格品一律不準使用。要加強自檢、互檢、抽檢工作,對綁扎完畢的鋼筋,一定要與設計圖紙相核對,不得有任何誤差。高層建筑鋼筋的連接宜采用機械連接,接頭的位置,相鄰鋼筋接頭的距離應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同時重點檢查直螺紋接頭的形式檢驗報告,每驗收批是否達到設計要求級別的性能要求。重點檢查剪力墻洞口的加筋和連梁的配筋及鋼筋的錨固長度,剪力墻邊緣構件的配筋,框架柱核心區箍筋的加密位置,頂層框架柱、梁的邊角,節點鋼筋的錨固,當建筑工程有轉換層等重要部位構件時,鋼筋綁扎成型后應會同設計、監理單位共同進行驗收。
4 結語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事關社會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作為建設參與者,必須以對國家、對人民、對子孫后代高度責任的精神,切實增強質量責任意識,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確保建設工程質量。把提高工程質量作為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從而為推動我國建筑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姚敏.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
關鍵字:工程項目 質量控制 控制體系
中圖分類號:O213.1 文獻標識碼:A
建設工程質量不僅關系到工程的適用性和建設項目的投資效果,而且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對建設工程質量實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保證其達到預定的目標,是工程進行項目管理的中心任務之一。
質量的定義是:反映實體滿足明確的和隱含需要能力的總和。質量主體是“實體”,實體可以是活動和過程,也可以是活動和過程結果的有形產品,也可以是某個組織體系或人,以及以上各項的組合。
在工程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對工程項目質量影響的主要因素有五大方面,即4M1E,指:人(Man)、材料(Material)、機械(Machine)、方法(Method)和環境(Environment)。因此,事前對這五方面的因素嚴加控制,是保證建設項目工程質量的關鍵。
一、人的因素
包括人的質量意識和質量能力因素、建設項目的決策因素、建設工程項目勘察因素、建設工程項目的總體規劃和設計因素。
1、人的質量意識和質量能力因素
人是質量活動的主體,對建設工程項目而言,人是泛指與工程有關的單位、組織及個人,他們對工程項目質量的影響貫穿于自始至終全過程。包括:建設單位,勘察設計單位,施工承包單位,監理及咨詢服務單位,政府主管及工程質量監督、監測單位,策劃者、設計者、作業者、管理者等等。
2、建設項目的決策因素
沒有經過資源論證、市場需求預測,盲目建設,重復建設,建成后不能投入生產或使用,所形成的合格而無用途的建筑產品,從根本上是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不具備質量的適用性特征。同樣盲目追求高標準,缺乏質量經濟性考慮的決策,也將對工程質量的形成產生不利的影響。
為了控制建設項目的決策因素,要求建設項目的立項,必須在進行詳盡的可能性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決策。
3、建設工程項目勘察因素
包括建設項目技術經濟條件勘察和工程巖土地質條件勘察,前者直接影響項目決策,后者直接關系工程設計的依據和基礎資料。
4、建設工程項目的總體規劃和設計因素
總體規劃關系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功能組織和平面布局,豎向設計,總體運輸及交通組織的合理性;工程設計具體確定建筑產品或工程目的物的質量目標值,直接將建設意圖變成工程藍圖,將適用、經濟、美觀融為一體,為建設施工提供質量標準和依據。建筑構造與結構的設計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可施工性都直接影響工程質量。
二、建筑材料、構配件及相關工程用品的質量因素
它們是建筑生產的勞動對象。建筑質量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材料工業的發展,原材料及建筑裝飾裝潢材料及其制品的開發,導致人們對建筑消費需求日新月異的變化,因此正確合理選擇材料,控制材料、構配件及工程用品的質量規格、性能特性是否符合設計規定標準,直接關系到工程項目的質量形成。
三、機械設備的質量因素
機械設備是工程建設不可缺少的設施,目前工程建設的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都與施工機械關系密切。機械控制包括對施工機械設備、工具等的控制。要根據不同工藝特點和技術要求,選用合適的機械設備:正確使用、管理和保養好機械設備。為此要健全“人機固定”制度、“操作證”制度、崗位責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術保養”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機械設備檢查制度等,確保機械設備處于最佳使用狀態。
四、工程項目的方法因素
所謂方法,即工程項目整個建設周期內所采取的方法。包括施工技術方案和施工組織方案。前者指施工的技術、工藝、方法和機械、設備、模具等施工手段的配置,顯然,如果施工技術落后,方法不當,機具有缺陷,都將對工程質量的形成產生影響。后者是指施工程序、工藝順序、施工流向、勞動組織方面的決定和安排。
五、工程項目的環境因素
包括地質、水文、氣候等自然環境;施工現場的通風、照明、安全衛生防護設施等勞動作業環境;以及由工程承發包合同結構所派生的多單位多專業共同施工的管理關系;組織協調方式及現場施工質量控制系統等構成的管理環境。這些都對工程質量的形成產生相當的影響。
質量控制,是指為實現預定的質量目標,根據規定的質量標準對控制對象進行觀察和檢測,并將觀測的實際結果與計劃或標準對比,對偏差采取相應調整的方法或措施。工程項目質量控制體系則是針對控制對象(產品或項目)形成的一整套質量控制方法和措施,也指形成的相應計算機質量控制軟件系統。工程項目質量控制體系是面向工程項目而建立的質量控制系統。
1、分層法又稱分組法,就是將收集來的數據按不同的情況和不同的條件分組,每組就叫做一層,用以調查分析質量問題的關鍵的方法。它先將存在的質量問題數據按一定的標志加以分組,以便找準問題的癥結,然后對癥下藥。
2、調查表法又稱統計分析表法,是利用專門設計的統計表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原因的一種工具。
3、直方圖法直方圖又稱質量分布圖、矩形圖等。它是對從一個母體收集的一組數據用相等的組距分成若干組,畫出以組距為寬度,以分組區內數據出現的頻數為高度的一系列直方柱,按組界值(區間)的順序把這些直方柱排列在直角坐標系內。直方圖法是通過頻數分布,分析數據的集中程度和波動范圍的統計方法。通過它可以了解工序是否正常,能力是否滿足,并可推測母體的不合格率,又可確切地算出數據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
4、控制圖法其控制圖又稱管理圖,它是指以某質量特性和時間為軸,在直角坐標系上所描的點,依時間為序所成的折線,加上判定線以后所畫成的圖形。管理圖法是研究產品質量隨著時間變化,如何對其進行動態控制的方法。它的使用可使質量控制從事后檢查轉變為事前控制,借助于管理圖提供的質量動態數據,可隨時了解工序質量狀態,發現問題,分析原因,采取對策,使工程產品的質量處于穩定的控制狀態。
5、排列圖法又稱主次因素排列圖法,是指把影響項目質量的所有因素逐一排列出來,從中區分主次,抓住關鍵問題,采取切實措施,從而確保項目質量。
6、因果分析圖法也稱質量特性要因分析法,其因果分析圖按其形狀又稱為魚刺圖,或稱樹枝圖,也叫特性要因圖。所謂特性,就是施工中出現的質量問題。所謂要因,也就是對質量問題有影響的因素或原因。這是一種逐步深入研究和探討質量問題,尋找其影響因素,以便從重要的因素著手進行解決的一種工具。對于造成質量問題的直接原因,在其表象之下通常隱藏著較多更深層次的因素。這些因素有大有小,有原因有結果,可以通過研究逐步將這些原因依照大小次序或因果關系逐一找尋出來,用主干、大枝、中枝、和小枝構成樹枝狀圖清晰的表示出來,進而尋求對策,排除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達到質量控制的目的。
7、相關圖法又稱散布圖法,這種圖可以用來分析研究兩種數據之間(通常指影響因素與質量特性之間)是否存在相關關系,以及這種關系的密切程度如何,進而對相關程度密切的兩個變量,通過對其中一個變量的觀測控制,去估計控制另一個變量的數值,以達到保證產品質量的目的。
結束語:
工程質量問題關系到工程項目的建設效果甚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工程質量與控制的基本理論,從工程實際出發,在工程建設中把好質量關,從制度上、組織上、人員上加強全過程管理、建立健全適合我國國情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清除工程質量隱患,保證工程建設項目能夠達到目標要求。
參考文獻:
[1] 張貴良 牛季收、施工項目管理、科學出版社、2004年7月
[2] 朱連 樊飛軍、施工項目質量控制與合同管理、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年9月
[3] 張智鈞、工程項目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1月
[4] 時現、建設項目質量控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
關鍵詞: 樁基礎;建筑材料;工程地質勘察;質量控制
Abstract: the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various, the condition is complex, the influence of the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many factors, materials, survey, design, construction, etc will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project. Quality inspection and control than the general civil engineering difficulties, due to various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undation accident emerge in endlessly, to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s cause great loss of property, so we must do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imely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its quality,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Engineering geology survey;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引言
樁基礎的質量控制是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因此在樁基施工前一定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在實施過程中嚴格執行。在樁基工程施工中,必須要認真做好每一步,步步為營,步步把關。本文介紹了樁基礎的特點,分析了影響樁基質量的原因,總結了樁基礎施工質量問題的控制方法。
1.地基處理樁基礎的特點
地基處理樁支承于堅硬的基巖、密實的卵礫石層或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層,具有很高的豎向單樁承載力或群樁承載力,近年來,剛柔復合樁、長短樁、咬合樁在實踐中應用比較多,樁基技術已經由單一形式走向了多元化,形成了現代化基礎工程體系。由此,歸納總結樁基的特點如下:
1.1承載力高。樁基礎可以穿越存在震陷性、膨脹性、凍脹性等不良土層,通過樁或者樁周土的摩擦力將荷載傳給埋藏較深的堅硬土層或者地基,確定著力點,足以承擔建筑物的全部垂直荷載,具有很高的承載力。
1.2穩定性好。在地震造成淺部土層液化與震陷的情況下,樁身穿過可液化土層而支承于穩定的堅實土層或嵌固于基巖,樁基憑靠深部穩固土層仍具有足夠的抗壓與抗拔承載力,抵御由于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載與力矩荷載。比如在流動水域中,由于水流沖刷較深,危及一般基礎的穩定時,可考慮采用樁基礎,海上采油平臺等水上結構物時,需將樁穿過水體打入深部良好的巖土中,形成高承臺樁基。
1.3沉降量小而均勻。樁基承力層堅硬而且較深,利用地層與基樁的摩擦力來承載構造物實行分力與拉力。剛柔復合,剛柔有度,在自重或相鄰荷載影響下,不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并確保建筑物的傾斜不超過允許范圍,從而確保高層建筑的穩定。
1.4適應性強。無論是路堤還是水域,常常受到施工方法、經濟條件、工期緊張等因素的限制不適于軟土地基處理,也不適于采用沉井、沉箱、地下連續墻等深基礎,采用樁基礎是較適宜的方案。
樁基種類繁多,按材料分為鋼筋混凝土樁、鋼樁、木樁等;樁基形狀多樣,按形狀分為楔形樁、樹根樁、螺旋樁、多節(分叉)樁、擴底樁、支盤樁、微型樁等;施工工藝多樣,預制樁與灌注樁錘擊法、振動法、靜壓法及射水法等,承載力高,穩定性好,能廣泛應用于各種復雜地質條件下,已成為我國各地高層建筑、各類橋梁結構物、地下開采最常見的基礎形式。
2.影響樁基礎質量的原因
樁基施工質量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所以在樁基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施工,由于樁基工程的施工工序較多,且工藝要求高,影響樁基質量的因素具有不確定性,下面分析在施工中影響樁基礎質量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有則改之,無則加冕”。
2.1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施工使用的材料為三無產品,質量不過關,材料的不合格,另外,在水下澆筑混凝土時會有泥漿的沉淀,對于泥漿的厚度很難做到準確測定,如果超灌樁頂的混凝土不足,就會出現夾泥的現象而影響了混凝土的質量,經不起風吹雨打的考驗,“千里之堤潰蟻穴”,豆腐渣工程時有出現,嚴重的影響了整個工程的質量。
2.2工程勘察報告存在失誤。單集泵站,位于江蘇銅山縣單集鄉,是南水北調東線控制工程之一。由于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存在失誤以及基坑設計在參數取值、構造處理等方面的失誤,開挖深度接近10m時,邊坡土體開始出現裂縫,隨后南側邊坡發生大規模塌方,并不斷擴展;繼而北邊坡也發生塌坡。施工單位認為邊坡過陡、明排水效果不好,采取削坡、清底,打草包壩,加木樁擋土、加深排水溝等措施,后來又投生石灰;但都無濟于事,邊坡土體開裂滑塌繼續擴展,塌方土不斷涌入基坑,同時地基土體出現明顯的隆脹和嚴重擾動,施工已無法繼續進行。
2.3樁基施工圖設計不合理,沒有結合具體操作的實際情況,可行性差。樁基施工圖是樁基施工指南,樁基施工圖正確可行是在施工中確保樁基礎質量的重要保證。但是在實踐中,由于設計人員缺乏施工經驗,施工人員沒有認真審查施工圖等原因,導致樁基施工圖在施工中出現一些問題。
2.4施工階段工藝處理不好,影響整個工程質量。如樁沉入深度不足,未進入設計規定的持力層等導致樁承載力低;樁堆放、起吊、運輸的支點或吊點位置不當,錘擊次數過多等導致斷樁;上下節樁中心線不重合、樁接頭施工質量差、焊縫尺寸不足等導致樁接頭斷離;測量放線差錯沉樁工藝不良導致樁位偏差過大等等。
2.5樁傾斜過大。由于預制樁的質量不符標準,導致樁頂面傾斜和樁尖的位置不正或者變形,從而造成樁傾斜:樁身、樁帽、樁錘的中心線偏離,導致錘擊偏離了重心:樁端遇到堅硬的障礙物;樁機安裝的角度不準確,造成樁架與地面的不垂直;樁距過小,錯誤的打樁順序導致強烈的擠土效應產生:基坑土方開挖不當、測量放線錯誤等都會造成樁傾斜過大。
3.樁基礎施工質量問題的控制方法
3.1施工材料的控制
按樁材料可分為鋼筋混凝土樁、鋼樁、木樁等,使用材料的好壞,質量是否過關,直接影響到樁基的使用情況及整個樁基工程的質量。所使用的材料必須要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做到錯落有致。
A.粗骨料:應采用質地堅硬的卵石、碎石,其粒徑宜用5~40mm連續級配。含泥量不大于2%,無垃圾及雜物。
B.細骨料:應選用質地堅硬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無有機物、垃圾、泥塊等雜物。
C.水泥:宜用強度等級為32.5、42.5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使用前必須有質量證明書和水泥現場取樣復試試驗報告,合格后方準使用。水泥和鋼材進場,應有質量保證書,現場應對其品種、出廠日期等進行驗收。水泥的保存期不宜超過三個月。原材料使用前均應抽樣送到有關單位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水泥的安定性必須化驗,當安定性不合格時,這批水泥只能報廢另選。
D.鋼筋:應具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和鋼筋現場取樣復試試驗報告,合格后方準使用。
E.混凝土配合比:用現場材料和設計要求強度,經實驗室適配后出具的混凝土配合比。
3.2樁基工程勘察的控制
3.2.1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應該詳細準確。
了解工程地質和水文條件土層分布,為確定地基承載力和進行基礎設計提供依據。如水平位置和深度、每層土物理力學性質、地下水位置或古滑坡、古墓、老河道古井等問題。
3.2.2工程地質勘察方法要多樣
目前,在工程地質勘探中,主要應用的勘察方法有:物探、坑探、鉆探、觸探,其中,鉆探使用最常用、最廣泛、最有效。他可達100m以下,結合原位試驗,從鉆孔中取出土石試樣,以測定物理力學性質,鑒定和劃分地層,確定地下水。觸探和物探既是勘探方法,同時也是一種測試手段。觸探可以確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學性質,選擇樁基持力層和確定樁的承載力。物探如地質雷達可以探明古河道的界面以及地下障礙物等。
3.3勘察布點要準確全面
依據《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程》,樁的類型不同勘探孔間距和數量則不同。對于軟土,勘探范圍應當適當擴大。勘探點應布置在基坑周圍,間距視地層復雜程度而定,一般20~30m左右??碧娇椎纳疃葢獫M足整體穩定性等的驗算要求,一般應不小于基坑開挖深度的2~2.5倍?;又ёo工程的設計與施工都會碰到地表淺層土,因而對其勘察要求更應詳細一些。深基坑支護工程勘探點的布置:勘探范圍為支護結構可能設置的地段,在開挖邊界外的1~2倍基坑開挖深度范圍內,布置勘探點。
3.4確保樁基施工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3.4.1設計人員要加強實際施工經驗。到需要施工的場地多走訪,了解周圍的情況,掌握第一手的場地真實資料。實踐出真知。
3.4.2施工人員在開始施工前,要認真熟悉和了解施工圖。按施工圖紙布置進行施工放線,定出樁基軸線;按平面布置圖將樁堆放在打樁機附近。
3.5施工階段的控制
3.5.1做好清理工作。清除妨礙施工的地上、地下障礙物,保證順利進行樁基礎施工。
3.5.2平整處理施工場地。對預制混凝土樁的制作場地進行必要的夯實和平整處理,防止樁身發生彎曲變形。對松軟場地進行夯實處理,防止樁身塌陷。對于不能滿足樁基作業時的地基承載力的工場地,應在表面鋪以碎石,并予以整平,以提高地基表面承載力,保證樁架作業時正直,不發生不均勻沉降。雨期施工時必須采用排水措施。
3.5.3根據地基土質情況、樁基平面布置、尺寸、密集程度、深度、方便樁基移動以及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等因素確定打(沉)樁順序。樁基就位后應平穩垂直,導桿中心線與打樁方向一致并檢查樁位是否正確,然后將樁帽和樁錘吊起使錘底高度高于樁頂,以便進行吊樁。打樁時,為確保工作質量,應對每根樁施工過程進行觀測,并做好記錄,作為驗收時鑒定質量的依據。
結語
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和重大質量事故大多與基礎工程質量有關,其中有不少是由于樁基工程的質量,直接危及主體結構的正常使用與安全,由于樁基的特殊性和隱蔽性,其質量監理主要依靠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事后的檢測和補救措施很難達到設計要求。因此,監理人員必須全面詳細地熟悉整個施工工藝流程,事先提出質量控制和檢驗標準,監督施工單位嚴格遵守和執行,從而達到預期的質量控制目標,為上部結構的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唐冬雪.樁基礎工程施工及質量控制[J].科技資訊,2009,(27).
[2]建設部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巖土工程勘察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3]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高層建筑巖土工程勘察規范(JGJ72-2004)[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