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如何加強邏輯思維能力
時間:2024-01-07 16:32:3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如何加強邏輯思維能力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初中數學;邏輯思維;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8-250-01
新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都過于死板,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課堂沉悶,枯燥乏味。而新課程改革注意到了這個嚴重的問題,改革重點更加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得作用。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調整和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結合進行教學,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主動的學習知識,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來講,初中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過渡的階段,承上啟下,所以初中數學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更是一個關鍵環節,有助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不僅能夠對今后的數學學習起到幫助,而且更加有助于學生的發展。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培養的重要性
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初中數學的學習是一個過渡的階段,承上啟下。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助于高中甚至大學的數學學習,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另一方面,初中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關系到學生以后的發展。不僅局限于數學知識水平,對學生的辦事能力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讓學生在生活中激發邏輯思維興趣
學習和生活是伴隨著人的一生的,孔子曾說過,活到老學到老。學習和生活是相互影響也是相互促進的。邏輯思維不僅局限在學習知識的領域,也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學會用生活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在現實生活學尋找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或者一些有趣的現象,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探索和研究。教師要盡可能的帶學生進行實地調查,使學生養成動腦動手的好習慣,不斷地提出問題并進行探索,從而鍛煉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學習起來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師讓學生在生活中激發邏輯思維興趣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希望能夠被廣泛的應用在實踐教學當中,為數學教學的發展做出貢獻。
三、利用抽象概念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抽象概念的引入,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先教給學生概念,然后再對概念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的含義。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容易形成學習懶惰的壞習慣。而抽象概念恰恰有效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所謂的抽象概念指的是教師并不直接的教給學生新概念,而是通過設置懸念等方式進行慢慢引導。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不斷的進行思維訓練,使學生對概念有更深的理解。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并對學生的思維活動進行有效的引導,而且要從整體上掌握和監督課堂教學進度,這樣才能充分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通過思維基本功訓練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1、搞好數學概念的教學
思維基本功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訓練,首先,要搞好數學概念的教學。數學概念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是最基本的思維形式。因此,數學概念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對概念進行正確的細致的講解,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簡單化,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此外,教師也可以列舉一些負面的例子,讓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2、培養學生的選擇判斷能力
其次,要培養學生的選擇判斷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選擇判斷能力,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重視的問題,因為選擇判斷能力不僅對學習很重要,而且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也同樣重要。換言之,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過程。選擇判斷反映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形成。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的獲取信息,然后進行判斷并做出選擇。這種學習分析的過程是一個完整的思維方式,不論在數學學習中,還是在以后的生活中,它都能夠幫助你解決一切問題。
通過加強解題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比如,一道數學題可以有多種解題方法,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引導讓學生思考其他的解決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第二,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某一類型題的訓練。老師將同一類問題的所有典型題結合在一起,對學生進行統一的訓練,培養學生對該類型題的思維方式。第三,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難題的訓練。對于成績好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設置難度較高的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無論是哪一種教學方法,都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能夠有效的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身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學周刊, 2012(05):32―35.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女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一、前言
傳統數學認為,數學有三種能力,即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其中,邏輯思維能力是這三大能力的核心。邏輯思維能力是指使用形式邏輯的思維方式,正確合理地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包括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納、演繹、類比等。當前,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是新課標對初中數學提出的教學要求之一。但鑒于女生在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相對男生而言存在一定的差距,且隨著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也日漸提高,為使女生能在將來的社會上與男生站在同一高度,有必要從中學階段就開始培養女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此,本文就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女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展開闡述,以供參考。
二、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女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相關對策
(一)根據女生特點,設法調動女生的思維積極性
心理教育學表明,女生由于心理生理特點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總習慣于經驗思維而短于理論思維,強于形象思維而弱于邏輯思維,對抽象理論的事物缺乏興趣。這些思維習慣使她們較熱愛文學、藝術方面的知識,而對數理化等理科的學習則缺乏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表現為上課思想不集中,思維不積極。因此,農村數學老師要想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女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首要條件是必須激發她們思維的積極性。而興趣是激發思維的原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可以從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入手。在教學中,農村數學教師應當學會利用現實生活的情境和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在課堂教學中盡量提出一些與學生生活貼近的、使學生感興趣的并且具有邏輯思維的問題,以此來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的思維。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由于是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生更容易投入其中,從而動腦、動手,進而鍛煉和提高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并讓學生從成功的喜悅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女生更能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根據數學特點,教給女生正確的思維方法
數學是一門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及應用廣泛性等特點的學科。數學的教學,正好借助其特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如數學知識的基本規律及其發現、分析、實驗和應用,每個數學概念的引入和建立等,這些數學知識的系統歸納和講解的過程,學生們都可從中感受到最具體、最基本、最生動的邏輯思維的訓練。而女生又具有她本身的學習特點,長于機械記憶而短于理解記憶,即長于具體思維而短于抽象思維。因此結合女生特點及數學學科的特點,教給女生正確的思維方法,采取的教育策略應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任何思維能力的發展,都是從低級到高級、由淺入深,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女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應從實際出發,根據女生具體思維、感性思維較強的特點,從女生所熟悉的具體事物出發,由舊的引入新的、由簡單的引入復雜的、由具體的引入抽象的,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來提出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從而讓女生覺得數學概念和規律并不是很難理解,進而漸漸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
(2)善于運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發現真理、認識真理、發展真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學生正確的邏輯思維的重要方法。歸納,是第一性的,在教學中常普遍被運用,但由于歸納的結果并非全部都是正確的,它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而演繹,是建立在歸納的基礎上,它較為抽象難懂,但卻可以去偽存真;分析與綜合,分析是由結論推導前提和條件,綜合是由條件去推導結論,兩者是互為統一的,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性質的基本思維方法,對學生解決具體問題能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在當前的社會中,很多問題不是一眼就能正確判斷其真偽,所以有必要加強對中學階段的女生進行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的邏輯思維方法的培養。
(3)善于教會學生判斷自己的思維,發展自己的思維。在進行思維活動時,如果學生能夠對自己的思維活動的正確性加以判斷、加以發展,那么教學就成功了一大半。要做到這點,除了要求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有正確的理解和掌握外,還應教會學生在自己的思維活動中多問幾個“為什么”“根據什么”“怎樣想來的”,特別是經常問自己“題目還有沒有別的解法”“題目還能不能變化、引申”,即進行“一題多變”和“一題多解”的思考,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顯然,這是從正面培養學生正確思維、發展學生邏輯思維的重要方法。
(三)在重視正向思維的前提下,善于進行逆向思維
女生在思維方面常表現為:多常規思維而少非常規思維,多正向思維而少逆向思維,對概念、規律和例題,女生往往習慣于從正面看,正面想,正面用,形成一種思維走勢。這種思維走勢,對解死題、陳題和同類問題是有法可依,有路可循,能夠解決的,是一種正遷移。但對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創造性則十分不利,是—種負遷移。在遇到新問題、活問題時,就會感到束手無策,寸步難行。這種現象倘若一直下去,勢必會影響到今后對社會各種問題的正確思考,影響今后從事社會工作。所以在中學學習階段,教師就必須重視對女生進行雙向思維的培養,經常在培養正向思維的前提下,進行一些逆向思維的教育,這也是培養學生進行正確邏輯思維的一種重要方法。
逆向性思維是從問題出發,尋求與問題相關聯的條件,將只從一個方面起作用的單向聯想,變為從兩個方面起作用的雙向聯想的思維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注重訓練學生雙向思維的好習慣,這樣初中女生在解題過程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鼓勵學生多做題巧做題,加強邏輯思維訓練
加強數學的推理證明訓練是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做、巧做習題,特別是思考題、證明題、討論題。數學習題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和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可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須根據初中女生的思維特點,圍繞教學重難點有目的、有計劃地配備各種習題,特別是應增加思考題、證明題、討論題,以加強學生邏輯思維的訓練。同時在解題的過程中也應加強推理證明的訓練,以強化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是需要長期進行培養的。由于女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男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培養女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須根據女生的特點及數學教材的內容,注重對女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在本文中,主要從“根據女生特點,設法調動女生的思維積極性;根據數學特點,教給女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在重視正向思維的前提下,善于進行逆向思維;鼓勵學生多做題巧做題,加強邏輯思維訓練”來闡述培養女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對策,以期能讓女生的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共同發展,進而克服自身的弱點,發掘自身的潛能,最終逐步提高自身有條理的說明、分析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石鳳嬌.論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對學生的重要性[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6).
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嚴格遵守邏輯規律,正確運用邏輯思維形示,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就必須把學生組織到對所學內容的分析和綜合、比較和對照、抽象和概括、判斷和推理等思維的過程中來。教學中要重視下思維過程的組織。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教學
一、重視思維過程的組織
數學教學需要培養學生很多種能力,包括運算能力、判斷能力、定量思維、提煉數學模型能力、對數學解的分析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等,這些都是邏輯思維能力的具體表現。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按照邏輯思維規律,運用邏輯方法,來進行思考、推理論證的能力。數學中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根據正確思維規律和形式對數學對象的屬性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推理證明的能力。因此,在傳授數學知識過程中,教師要嚴格遵守邏輯規律,正確運用邏輯思維形示,作出示范,潛移默化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寬廣途徑。
第一,提供感觀材料,組織從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從具體的感觀材料向抽象的理性思考,是中學生邏輯思維的顯著特征、隨著學生對具體材料感知數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強,邏輯思維也逐漸加強。因此,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感觀材料,并組織好他們對感觀材料從感知到抽象的活動過程,從而幫助他們建立新的概念。
第二,強化練習指導,促進從一般到個別的運用。學生學習數學時、了解概念,認識原理,掌握方法,不僅要經歷從個別到一般的發展過程,而且要從一般回到個別,即把一般的規律運用于解決個別的問題,這就是伴隨思維過程而發生的知識具體化的過程。因此,一要加強基本練習;二要加強變式練習及該知識點在中考中出現的題型的練習;三要重視練習中的比較和拓展聯系;四要加強實踐操作練習。
第三,指導分類、整理,促進思維的系統化。教學中指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按照一定的標準或特點進行梳理、分類、整合,形成一定的結構,結成一個整體,從而促進思維的系統化。例如講二元一次方程時,可將方程的所有知識系統梳理分類,在學生頭腦中有個“由淺入深,由點到面”的過程。
二、正確思維方向的訓練
第一,邏輯思維具有多向性,指導學生認識思維的方向。正向思維是直接利用已有的條件,通過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確結論的思維方法。逆向性思維是從問題出發,尋求與問題相關聯的條件,將只從一個方面起作用的單向聯想,變為從兩個方面起作用的雙向聯想的思維方法。橫向思維是以所給的知識為中心,從局部或側面進行探索,把問題變換成另一種情況,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從而開闊思路。發散思維。它的思維方式與集中思維相反,是從不同的角度、方向和側面進行思考,因而產生多種的、新穎的設想和答案。教學中應注重訓練學生多方思維的好習慣,這樣學生才能面對各種題型游刃有余,應該“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要教學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只會某一道題。
第二,指導學生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方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不僅要使學生認識思維的方向性,更要指導學生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科學方法。為使學生善于尋求正確的思維方向,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精心設計思維感觀材料。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既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觀材料,又要求教師對大量的感性材料進行精心設計和巧妙安排,從而使學生順利實現由感知向抽象的轉化。(2)依據基礎知識進行思維活動。中學數學基礎知識包括概念、公式、定義、法則、定理、公理、推論等。學生依據上述知識思考問題,便可以尋求到正確的思維方向。(3)聯系舊知,進行聯想和類比。舊知是思維的基礎,思維是通向新知的橋梁。由舊知進行聯想和類比,也是尋求正確思維方向的有效途徑。聯想和類比,就是把兩種相近或相似的知識或問題進行比較,找到彼此的聯系和區別,進而對所探索的問題找到正確的答案。(4)反復訓練,培養思維的多向性。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不是靠一兩次的練習、訓練所能奏效的,需要反復訓練,多次實踐才能完成。由于學生思維方向常是單一的,存在某種思維定勢,所以不僅需要反復訓練,而且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問題,培養思維的多向性。
三、重視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一、問題生活化、培養學生思維個性化
任何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要善于創建情景,幫助他們積極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個性思維,落實主體性地位。許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環境在很大程度上能造就一個新人。思維能力的訓練主要目的是改造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只要能在實際訓練中把握住思維品質,進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順利地卓有成效地堅持下去。思維并非神秘之物,盡管看不見,摸不著,來無影,去無蹤,但它卻是實實在在,有特點、有品質的普遍心里現象。
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必須把學生組織到對所學數學內容的分析和綜合、比較和對照、抽象和概括、判斷和推理等思維的過程中來。
首先,提供感性材料,組織從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從具體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啟動,是學生邏輯思維的顯著特征,隨著學生對具體材料感知數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強,邏輯思維也漸次開始。因此,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并且組織好他們對感性材料從感知到抽象的活動過程,從而幫助他們建立新的概念。例如教學幾何證明題時,開始階段,證明的方向要明確,過程要簡單??梢赃@樣來訓練:1、寫好證明過程,讓學生在括號內注明每一步的理由。還要學生背記一些證明的“范例”,做到既掌握證明方法步驟和書寫格式,也努力弄清證題的來龍去脈。2、讓學生論證一些寫好了已知、求證并附有圖形的證明題,先是一兩步推理,然后逐漸增加推理的步數,主要是模仿證明。3、讓學生自己寫出已知、求證、并畫出圖形來證明,每一步都得注明理由。通過例題、練習向學生總結出推理的規律,簡單概括為:從題設出發,根據已學過的定義、定理用分析的方法尋求推理的途徑,用綜合的方法寫出證明過程。
其次,強化練習指導,促進從一般到個別的應用。學生學習數學時,了解概念,認識推理,掌握方法,不僅要經歷從個別到一般的過程,而且要從一般回到個別,即把一般的規律應用于解決個別問題,這就是伴隨思維過程而發生的知識具體化的過程。因此,一要加強基本練習,注重基本原理的理解;二要加強變式練習,使學生在不同的數學意境中實現知識的具體化,進而獲得更一般更概括的理解;三要重視練習中的比較,使學生獲得更為具體更為精確的認識;四要加強實踐操作練習,促進學生“動作思維”。
二、注意記憶概念、定義、定理、公理
教學時要求學生牢記概念、定義、定理、公理,并弄清每個重要數學結論中是描述哪些方面的數學性質的?條件是什么?結論是什么?應該讓學生仔細分析,特別是結論,它是推理證明的靈感來源。如“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探究的是平行四邊形對角線,結論是線段相等,也就指明了這個結論可以用來證明線段相等,當需要符合“平行四邊形”的背景,而需要證明的線段必須是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上的兩條線段。指導分類、整理,促進思維的系統化。教學中指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按照一定的標準或特點進行梳理、分類、整合,可使學生的認知組成某種序列,形成一定的結構,結成一個整體,從而促進思維的系統化。
其次,指導積極遷移,推進舊知向新知轉化的過程。數學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系統地學習前人間接知識的過程,而指導學生知識的積極遷移,推進舊知向新知轉化的過程正是學生繼承前人經驗的一條途徑。數學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都潛含著共同因素,因而使它們之間有機地聯系著。挖掘這種因素,溝通其聯系,指導學生將已知遷移到未知,將新知同化到舊知,學生用已獲得的判斷進行推理,再次獲得新的判斷,從而擴展他們的認知結構。因此,在教學新知識時,一方面要注意喚起已學過的有關舊知識。
三、邏輯思維方向的培養
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不僅要使學生認識思維的方向性,更要指導學生尋求正確的思維方向的科學方法。為使學生善于尋求正確的思維方向,教學中應注意:首先,聯系舊知,進行聯想和類比。舊知是思維的基礎,思維是通向新知的橋梁。聯想和類比,就是把兩種相近或相似的知識或問題進行比較,找到彼此的聯系和區別,進而對所探索的問題找到正確答案;其次,精心設計思維感觀材料。培養相似思維能力既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觀材料,又要求教師對豐富的感性材進行精心設計和巧妙安排,從而使學生順利實現由感知向抽象的轉化;再次,反復訓練,培養思維的多向性。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靠一兩次的練習、訓練就能奏效的,需要反復訓練,多次實踐才能完成。由于學生思維方向常是單一的,存在某種思維定勢,所以不僅需要反復訓練,而且要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培養思維的多向性。邏輯思維具有多向性,正向思維是直接利用已有的條件,通過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確結論的思維方法。逆向思維是從問題出發,尋求與問題相關聯的條件,將只從一個方面起作用的單向聯想,變為從兩個方面起作用的雙向聯想的思維方法;橫向思維是以所給的知識為中心,從局部或側面進行探索,把問題變換成另一種情況,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從而開闊思路;發散思維,它的思維方式與集中思維相反,是從不同角度、方向和側面進行思考,因而產生多種的、新顏的設想和答案。教學中應注重訓練學生多方思維的好習慣,應該“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要教學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只會做某一到題。
四、發現良好思維品質要給予高度重視
地理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地理思維方法的能力,是對地理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地理概念、地理判斷和地理推理等材料的闡述,需要運用地理邏輯思維,是學好地理學科所必需的能力。
二、加強高中地理教學邏輯思維的必要性
1.高考考試要求。
從高考來看,地理學科除考查一定的基礎知識外,著重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高考測試能力要求有四大方面: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四個方面。地理高考考試要求學生具備地理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邏輯思維方法是提高學生地理綜合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考核要求“認證和探討地理問題”方面,明確要求學生“能夠發現或提出科學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地理問題;能夠提出必要的論據來認證和解決地理問題;能夠用科學的語言、正確的邏輯關系,表達出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的過程與結果;能夠運用正確的地理觀念,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因此,掌握正確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對高三學生的一項必備的能力要求。
2.學生答題實際,缺乏邏輯思維性。
近幾年,地理高考試題的命題加大了學科思維量,越來越側重考查學生地理學科思維、地理學科能力。學科思維能力是影響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關鍵因素。從高考文綜卷第37題的閱卷情況來看,如2012年文綜卷,從學生的考試成績分析,學生得分率不高,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出現的失分主要是:一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缺乏答題角度或者是純粹羅列知識點,邏輯性差;二是學生的空間方向不清,地理事物的空間方位顛倒,沒有清晰的地理區位空間。一些學生字跡潦草、易寫錯別字,如“丘陵”寫成“丘林”,“熱島效應”寫成“熱導效應”;一些學生不能用簡練的專業術語表達,答題語言不簡潔。主要反映出的問題是考生思維不活躍、邏輯思維能力不強,這是學生不能獲得高分的關鍵因素。
3.教學中對邏輯思維能力培養重視不夠。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的過程。但從平時的地理課堂教學觀摩課看,目前的地理課堂教學存在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取、組織方式等不注重學生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少教師用教材教,而且是完全按教材的順序指導教學,對邏輯性缺少考慮。
4.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一生受益。
邏輯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它起著對問題的分析、比較、判斷、推理和結論等重要作用。放眼如今的就業市場,高教新聞有一則報道:用人單位稱,越來越看重大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將來在工作時容易形成一定的思路,并能夠具有獨到的看法,逐漸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目前不少專家指出,在基礎教育階段,努力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將直接關系未來民族素質和國家發展,這不僅已為當今世界各國發展的生動現實所證明,而且是國內外許多知名教育家和事業成功人士的共識。為了促進青少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要求廣大邏輯工作者和基礎教育工作者加強合作,共同攜手將邏輯知識融入中學教育實踐中。
三、增強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主要做法
1.樹立正確的課堂教學觀念。
要培養學生地理邏輯思維能力,課堂教學應從只重視照本宣科的教學轉變為從圖文中獲取信息,只重視“灌輸式”的教學轉變為“討論式”的教學,只重視單純地強調知識的記憶轉變為思維能力的訓練,只重視教師告知式的解釋為讓學生“感悟”,充分理解學以致用,只重視結果的教學轉變為重視過程的教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宜多講,應少講多學,把盡可能多的教學時間交給學生,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真正起到點撥思路的作用。
2.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注重邏輯性。
目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教材的一些內容是以概括的知識點、閱讀材料、案例、探究活動等形式呈現,教材邏輯性不強。在備課時注重研究教材體系和內容,在組織教學時不完全按照教材原有的形式教學,充分考慮邏輯關系,竭力揭示個別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性,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認知規律,利用感性材料,強化語言表達,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調整教材內容順序,增強邏輯性,形成能夠培養學生地理邏輯思維能力的教學設計。在地理教學中我們“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備課時吃透教材,理順思路,才能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二節“山地對交通運輸的影響”部分,教材側重說明山地由于地形崎嶇,修交通線成本高,難度大,它是影響交通運輸線路結構、密度、分布和線路的走向的主要因素。需要對教材進行邏輯處理:(1)地勢對交通線路的密度的影響;(2)用圖片展示平原及山區交通線路的布局和形態、交通線路選線中應綜合考慮的因素、地形對交通線路走向的影響;(3)科技進步使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不斷降低。通過這樣處理,教學內容的邏輯性有所增強。
3.教學呈現方式要有利于進行正確的地理邏輯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首先給學生呈現地理概念、讓學生形成地理概念。因為沒有明確的地理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地理知識,進行正確的地理思維,地理概念是地理理性知識的基礎。其次,中學生的時空抽象能力有限,在組織教學時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運用形象思維的豐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現象通過直觀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師進行必要的點撥、講解,引發學生思考、探究,必要時進行適當暗示或提醒,同時要求學生對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強化表達能力。高中地理的邏輯思維推理更多直接體現在各種圖像上,教學時充分發揮圖像作用,在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相互轉化中,利用感性材料強化語言表達,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引導學生構建、閱讀思維導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例如,對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教學,引導學生形成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思維導圖,構建知識體系,既培養學生對教材的概括、歸納能力,又讓學生對整個單元知識體系有整體把握,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
4.根據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地理邏輯方法主要有:比較法、分析綜合法、歸納演繹法。比較法是最重要的邏輯思維方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石。地理理性知識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規律與地理成因等。地理教學中進行邏輯思維活動的基本途徑一是從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異同點進行思維,二是按照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各個屬性、部分、方面進行思維,三是運用歸納演繹方法進行思維。因此,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教師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是問號,我們的大部分的偉大發現都應當歸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問個為什么。”在地理教學中,應多采取教學內容的問題化方式,加強啟發誘導。問題能夠激起疑惑、促進思考,調動學生一切可以利用的頭腦中的知識,從學生的認知能力角度出發,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學生思考。教學內容的問題化就是將教材中以“定論”形式陳述的材料,轉化為引導學生探究的“問題”形式,讓學生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以“問題”方式呈現教材,喚起學生探索研究的熱情,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勤于思考的內在需要。教學內容的問題化策略的關鍵是教師要從教材中提取出有價值的問題,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追求事物本源的欲望。例如對于“魯爾區工業區”的地理教學,教師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1)魯爾區的位置在哪兒?(2)魯爾區為什么被稱為德國的“心臟”?(3)魯爾區的區位優勢表現在哪兒?(4)利用魯爾區的優勢可發展哪些傳統的工業部門?(5)魯爾區傳統工業得到了持續發展嗎?(6)魯爾區如何進行綜合整治?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四、結語
關鍵詞: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8-344-01
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出發點為促進學生和諧、持續以及全面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應當切實的遵循和掌握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學習的心態和心理規律,還應當充分地考慮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重點強調從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經歷有機地結合與聯系起來,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抽象為與之相應的數學模型,并且對其進行正確的應用和解釋,從而讓學生對數學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此外,在價值觀、情感態度和思維能力等諸多方面,學生也能夠得以發展與進步。其中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是當今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所以,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中制定出科學的教學策略,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一、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
小學生剛接觸數學,開始會對數學頗有些喜好,對數學充滿好奇。他們的好奇往往是表現在對一些新鮮事物,自己不懂的東西有一種突如其來的感覺,他們總愛問個為什么,或者異想天開,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欲,這是學生主動觀察、思考探索事物的強大動力,是興趣的先導。利用他們的好奇心,教師把一些教學內容轉化為有趣的問題,吸引住學生,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例如:我在教元、角、分時,我問:同學們,你們上超市買東西,要帶什么去呀?同學們大聲說:“錢”。很多孩子很快從口袋里拿出錢來。有10元、5元的,有5角、2角、1角的,也有拿出少見的分幣和100元大鈔??粗敲炊嗟腻X,有些學生眼睛發亮了,他們的興趣點被挑了起來。這時,我親切地對學生們說:“你們都認識這些錢,因為我們經常看到、用到。但是你知道如何用它去買東西嗎?你們知道該如何換算嗎?”孩子們一下子懵了,我適時的說:“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如何換算這些錢,好嗎?”通過這樣的設置,孩子們特感興趣,他們也就很自然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使他們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邏輯思維的積極性。
二、設置數學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為目的,進行問題的設置,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發現新的數學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瓣方法。教師在設置問題之時,堅決不可將所有的重點都暴露出來,要引導學生自己一步一步也進行開發。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當中應當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與分析,使學生自主探究新的數學知識。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所獲得的知識,會具有更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全身心地投入到思維邏輯鍛煉當中。比如說在學習《正方體表面積》的時候,教師提出問題:“正方體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呢?怎么計算呢?什么樣的計算方法最簡單的呢?”學生會以教師的問題為引導點進行自主思考。教師要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表情進行觀察,當學生出現困惑的表情之時,教師可以給出一點指引。“正方體是一個立體圖形,如果同學們難以想象,可以動手做一個正方體進行觀察,方便計算?!边@樣的引導會使學生動起手來,在動手的過程中動腦思考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當學生完成正方體模型的制作并且一些思考成果的時候,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你們試著將制作好的正方體拆開觀察一下,它是一個怎樣的平面圖形呢,它的面積與正方體的表面積有什么關系呢?”在教師一個個問題的引導之下,學生會在自主動手與獨立思考的促進之下完成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其邏輯思維能力與探究能力得到了真切的鍛煉。
三、加強數學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關鍵詞:語文 思維學 教學實踐
語文思維學的主要任務在于改變“中國式思維”。中國式思維并非與邏輯思維絕緣,著名學者李約瑟在提出“李約瑟難題”的同時,認為中國人一方面缺乏對于形式邏輯思維,另一方面擅長辯證邏輯思維。中國式“曲線型思維”也有漢語本身的特點。基于此,在發展語文思維學過程中,要針對中國式思維的特點,鞏固中國思維內涵的優良辯證思維傳統,貫穿于語文學科各方面發展過程中。要在樹立大邏輯觀,全面吸納邏輯思維的各種理論和方法的原則下,特別注重對于形式邏輯的引入,這樣才能有效為中國式思維補缺,從而消除思維短板,實現全面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目標。
在新課改語境下,應如何發展語文思維學呢?
首先,要合理利用高考指揮棒的引導作用。追溯我國的高考制度,已有三十多年歷史,如今的高考除了擔負著選拔人才的重任,還承擔著傳承文化的歷史使命,至于高考所牽涉的巨大社會影響力,就更賦予其嚴謹、與時俱進的社會責任,高考的命題趨向不僅是一線教學的“指揮棒”,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當代的人才觀,價值觀。
高考對于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查逐漸重視,無論在考綱變化還是在命題實績上都卓有成效。但這一努力還沒有形成一股改革創新的潮流,仍然是少數而且不穩定的一些題目上的變化。這也是邏輯思維能力在語文學界一直在提倡但很少付諸實際教學的的原因之一。只有從高考命題上逐漸加大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查,才能使語文思維學不僅止步于理論上的探討,而是真正為教師一線教學所需要,為學生實際學習所需要,從而形成語文思維學進步的不竭動力。
其次,思維教學要滲透到教學實踐中去。語文思維學不是一種獨立的新學科,而是一門針對語文學科的輔邏輯學習板塊,是普及邏輯學這一社會任務在語文學科的具體體現。近幾年,在上海一些中學開展了以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為旨的SDP(Cambridge Skills Development Program)課程,采用選修課的形式,多由外教授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SDP課程的一些經驗是可以為語文思維學借鑒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授語文思維學的時間和空間畢竟有限,采用選修課的形式,由受過相關培訓的教師進行授課,也許未嘗不是一種可行的實施方式。
最后,要加強師資教材的配備。要促進語文思維學形成常態化學習,相關的配套教材是必不可少的。邏輯學與語文教材曾有過短暫的“緣分”,改革開放初期高中語文課本中曾專門開設《邏輯知識短文》的欄目,是當時“語修邏”三位一體語文傳統的體現。但由于種種原因,這種形式沒有得到很好的延續。這其中有高考指揮棒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啟示我們,語文思維學要“應情應景”地走進日常教學,就不能只尋求與教材的直接結合。筆者認為開辟獨立的自成系統、自設層次、有針對性的配套教材。
同時此外,有學者指出《邏輯知識短文》“短命”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師資,當時的一線老師普遍缺乏教授邏輯知識的基本知識和相關能力。因此發展語文思維學還需要加大投入,從教材和師資兩方面去奠定其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