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4 11:53:1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信息資源管理的任務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信息資源管理 基層站隊 現狀 對策
一、信息資源管理的內涵與啟示
信息資源是相對于企業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而言的一種非物質形態的社會財富。信息資源概念就是把信息系統的所有投入作為一種資源,它主要包括企業信息以及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存儲、處理、傳遞、利用相關的技術設施、資金和人才。企業的信息資源除具有信息資源的有用性、可擴散性、增值性、能動性等特征外,還具有專業性、及時性和共享性的特點。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任務就是要有效地搜集、獲取和處理企業內外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信息資源的質量、可用性和價值,并使企業各部門能夠共享這些信息資源。
企業的信息資源是企業發展的戰略資源,是為實現企業的整體目標服務的,是企業各項經營活動的基礎,維系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的信息資源管理是企業管理中一種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通過對信息資源的科學整合與綜合管理,可以實現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信息資源的高效管理越來越成為企業持續、穩定發展, 以及融入國際市場經濟的有力保障。
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資源管理逐漸成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流。信息資源的高效管理不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而且可以為領導層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的效果對分公司,或者說對管道行業都有重大的影響
二、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的現狀分析
1.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基層站隊是管道行業的最基層組織,接收的信息數量繁多且復雜。由于戰略性信息管理的推進、精細化管理的實行以及相關管理信息系統和軟件的使用,員工不能得心應手的管理這些信息資源,因此出現了許多問題和不足,具體表現為:資料查詢效率低、員工之間缺乏信息溝通、信息資源保存凌亂無序并且存在重復存儲現象以及信息資源的綜合管理無人負責等。這些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員工素質偏低,培訓效果不明顯
蘭州輸油氣分公司剛成立兩年,員工大部分來自長慶、蘭成渝和蘭州輸氣三家單位。據統計數據表明,45歲以上員工占員工總數的18.7%,專業不對口或無成品油輸送工作經驗,無法滿足一線崗位要求的員工占員工總數的29.4%,經培訓仍無法滿足一線崗位要求的員工占員工總數的16.8%。由此可見,員工隊伍年齡結構偏大,技能水平偏低,具備豐富的管道運行經驗、真正適應崗位需求和企業發展的專業技術人員較為匱乏。同時,分公司員工數量偏多,但滿足崗位需求員工數量卻較少。因此,這些員工一方面既不具備信息資源管理的意識,又不具備信息資源管理、處理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對基層生產經營活動過程缺乏了解, 沒有駕馭搜集、管理、反映其經營活動全部信息的能力, 阻礙了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和運用。
針對員工文化、技能素質偏低的現狀,分公司和各個基層站隊都紛紛進行了大規模的培訓,但是培訓效果卻并不明顯。2010年年初分公司組織部分操作崗位的員工參加管道公司組織的技能鑒定,其中70%的人未及格;2010年12月中旬分公司組織的基層員工技術比武中,雖然經過一年的培訓,但在技術比武實際操作部分相對簡單的情況下,參加比武的員工平均分只有六十幾分。面對如此情況,員工培訓執行力不夠是最終原因。
1.2信息資源存儲無章可循
信息資源不是每時每刻都要使用,大部分時候需要對信息數據進行保存和積累。隨著信息資源的大量增加,數據在電腦中存放不規范,雜亂無章,已經成為了一個必須要重視的問題。由此可見,信息資源存儲需要一定的標準。同時,信息的加工處理、信息的傳遞,以及信息共享與控制,這些任務的執行都離不開標準和規范[3]。對信息資源的管理口徑一致,既可以方便不同部門不同員工之間交流信息,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就目前現狀來看,分公司和基層站隊在信息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并沒有很貼切的標準化規范或準則
1.3資料歸檔方式不完善
怎樣管理信息?這是實現企業信息化的基礎。信息是企業的財富,搞好信息管理是企業的基礎工作,信息的管理有其規律,它不是簡單的堆砌,只有規劃和量化后的信息才是有意義的。分公司的快速發展,致使信息量的迅猛增加,這就要求對信息資源進行科學管理。就目前基層站隊的資料管理情況來看,信息資料的長期存檔和查詢,還有很大的不足。另外,對于一些紙質的資料存檔,都統一存放在每個站隊的檔案室里,雖然文件材料都進行分類建檔,但是材料丟失仍然很嚴重。信息資源的不完整,使得管理層無法準確的對生產經營狀況進行統籌規劃,影響戰略目標的制定與實施。因此,資料歸檔方式仍需進一步完善,需要積極開發和利用現代化方法。
1.4信息資源管理職責不清
信息資源管理缺乏組織性,突出表現在“三無”,即無領導、無機構、無規劃。信息資源管理是一系列龐雜的工作,幾乎涉及站隊內所有的人、財、物等有形的和無形的資源。但基層站隊很難有效地組織人員負責利用信息技術管理信息資源,更談不上負責決策者和信息技術管理層之間的溝通和聯系。目前根據站隊的實際情況,每臺辦公電腦都是一個獨立的信息資源存儲倉庫,信息資源的共享性不強,相關聯性較差,沒有明確的職責劃分,缺乏一個對信息資源綜合整理與存檔工作的執行者。因此,這種情形不可能為站隊、分公司提供充分規整的信息服務。
2.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對策研究的必要性
通過以上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基層站隊在信息資源管理方面,不論是思想認識、專業技能還是相應的規范制度上都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同時,外部環境變化,社會經濟與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信息資源管理意義重大,都要求企業跟上時代步伐,將信息資源管理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步驟。而基層站隊作為管道行業的基層組織也是最關鍵的執行者,做好信息資源管理的工作勢在必行
三、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的結構設計及對策
1.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的結構設計
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的結構設計包括基層站隊的信息資源管理的目標、原則、內容以及對策。
信息資源管理是基層站隊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目的是通過管理、組織和協調日常的信息、信息活動和信息設施來支持站隊和分公司的各項決策和經營活動。
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應該遵循以下四項原則:1.要有包括領導層在內的多方人員廣泛而深入的參與(但具體事務仍由信息資源管理人員承擔);2.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確保信息資源管理適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3.要重視信息資源的質量控制和非特定用戶對信息資源查詢時潛在的危險性,保證信息資源的保密性和安全性;4.要重視信息資源自身的增值管理[4]。
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1.提高基層站隊全體人員對信息價值的認識并促進日常運營活動對信息的需求;2.促進信息在不同部門和不同員工之間的共享;3.保證信息的相關性和標準化,以及最大限度地減少信息重復現象;4.提高信息的質量,保證信息的安全;5.保證信息資源的可用性和信息資源管理充分運行,以便在任何時候和任何地點均可及時檢索到所需要的信息。
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的對策是針對其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主要有強化信息資源管理意識;提高員工素質,加強培訓執行力;信息資源存儲標準化與規范化;改善信息資源長期存檔方式;明確職責,防止多頭管理這幾個方面
2.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的對策分析
2.1強化信息資源管理意識
首先,基層領導對信息資源的認知程度和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站隊信息資源的管理和利用工作的好壞。作為基層站隊的經營決策者,要提高信息運用能力,必須樹立良好的信息觀念和信息意識,必須充分認識信息的價值及其重要作用, 把信息工作看作是與生產經營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決策者只有首先在觀念意識上重視信息,才能在工作上重視對信息的收集、處理和運用[4]。高層管理人員重視并參與信息資源的管理和利用,一方面可以使信息資源更符合站隊的實際需要;另一方面可以為站隊信息化建設提供人、財、物的支持。其次,信息資源管理需要站隊全員的參與,強化員工信息資源管理的意識,對于信息資源管理的進程有重要的推進作用。
2.2提高員工素質,加強培訓執行力
對于基層站隊來說,提高員工文化素養、技能水平最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在崗培訓。
加強培訓的執行力是保證培訓效果的重中之重。加強培訓的執行力就是要嚴格落實培訓計劃和規范嚴密的考核激勵辦法,開展以領導干部培訓與全員培訓并重的培訓活動,不斷提升培訓水平。首先,結合崗位能力要求,以貼近日常工作所需為主,編寫教材和培訓課程設計,制定嚴格、切實有效的培訓計劃。其次,聘任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人員承擔培訓工作,進一步擴大兼職培訓師隊伍規模,滿足培訓需求。第三,加快建立并嚴格執行培訓制度和培訓效果資金獎罰的激勵制度,端正員工的態度,提高員工培訓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3信息資源存儲標準化與規范化
信息資源規范化管理, 就是使管理符合于一定的標準, 它是保證信息資源管理質量的第一要素。對信息資源存儲時, 根據文件材料的形成規律, 按照文件材料的形成時間、積累和部門類別等原則進行規范的分類管理。同時,配合以標準規范體系的建設和技術平臺建設,作為實行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和現代化的軟硬件支持。
2.4改善信息資源長期存檔方式
信息資源包括紙質式的文件資料和電子文件,針對這兩種信息資源的長期存檔,有不同的方法。對于紙質式的文件的長期存檔通常有三種形式:(1)在不改變文檔的原文、原圖內容的情況下, 按照專題選取文檔加以復制、注釋、編排、匯集成冊;(2)按照一定的目的,對文件材料內容加以摘錄、整理、編輯, 使其濃縮為二次文獻,其特點是摘取文件的原文、原圖中的精華, 在忠于原件內容的基礎上對材料內容進行加工整理并保存;(3)按一定的題目、條例對文件進行分析、綜合[5]。這樣既是對已有文件的概括和總結, 又會對今后相關研究起導引作用,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
對于電子文件的長期存檔,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將其直接保存在電腦或者硬盤中,現在我們要借助于現代化的手段,改善傳統的存檔方式。以年或者季度作為時間界限,將本時間段的有效電子文件刻錄成兩張光盤,一張供給平時查閱,一張用來長期存檔。本時間段的所有電子文檔按照一定的標準規范化儲存在磁盤里面,并且編制必要的文檔檢索目錄,方便為利用者提供信息服務。用光盤保存信息資料,不僅保存時間長,而且投入成本低,可行性高。另外,對于紙質式的文件資料,本文建議盡量轉化為電子文件,采用光盤方法保存。
2.5明確職責,防止多頭管理
對于一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首席信息官的職能表現突出?;鶎诱娟犠鳛榛鶎咏M織,雖然沒有必要設置CIO的職位,但是信息資源管理的職責要有員工承擔。為避免信息孤立,確保站隊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防止出現多頭管理。站隊需要有指定的員工一方面全面負責日常信息資源的統一管理與運用,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另一方面負責決策者和信息技術管理者之間的溝通和聯系,確保站隊信息資源的整體更新,使信息結構與上級單位戰略相協調,只有這樣才能逐漸提高站隊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并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
四、結論
本文提出的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結構設計以及一系列對策,以信息資源管理的內涵和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的現狀為依據,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希望能為基層站隊信息資源管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做出一些貢獻。
參考文獻
[1] 陳氫,何方芳.企業信息資源管理模式研究動態述評[J].現代情報.2009(8).
[2] 孫興祥. 2010年支部書記視頻會上的講話.2010.
[3] 李宗祥. 提高企業信息資源開發與運用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2007(9).
論文摘要:政府作為公共權力的行使者、公共政策的制訂者、公共事務的管理者以及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其掌握的對社會、社會成員的利益相關的公共信息量也越來越大。這類政府公共信息管理體制決定了現時代,國家信息資源管理的任務和目標,規定了信息資源管理開放和共享的范圍與程度,決定了信息資源管理的效率與效果。鑒于政府公共信息公開是現代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能,本文選擇了政府公共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研究為題,對政府公共信息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檢討我國現階段政府公共信息公開存在的問題,并指出了相關的法律問題和提出了相關法律建議。
論文關鍵詞:政府公共信息信息公開法律制度
現代社會正步入信息時代,信息已成為人們生存和發展的不可或缺的條件。而政府公共信息更是在對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
在我國,根據政府公共信息的性質,政府公共信息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政府掌握的不涉及個人信息的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關的信息。第二類是政府掌握的涉及個人信息的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關的信息。這類政府公共信息涉及一部分公民、法人的信息,但是這類信息根據法律可以向公眾公開。比如公司法人的登記信息等。
因為政府公共信息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擁有一個完善的政府公共信息的公開制度是我們社會必不可少的。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各種形式的政府公共信息公開法律體制改革在全國各地廣泛掀起。最近一個顯著的例子很好的說明了我國在政府信息公開制度上的進步,2008年9月11日晚,中國衛生部指出,近期甘肅等地報告多例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調查發現患兒多有食用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歷史,經相關部門調查,發現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隨后企業對有毒有害奶粉進行了召回,在對有毒有害奶粉召回過程中,由政府向社會公眾公開該事件中的相關細節。這說明我國政府在處理公共安全及相類似事件中較以前有了重大的進步,也說明了我國各級在公共信息公開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但是,通過對改革開放后的政府公共信息制度的分析,我們也不難發現,我國各級政府公共信息的開放化和透明化首要推進力是自上而下的。毫無疑問,在上級的大力支持和要求下,政府公共信息公開的直接效果確實立刻能顯現出來,但是這種模式存在了極大的弊端,因為很多情況下就是以“上級發文、下級落實”的方式展開的。它往往導致了各級政府都習慣于“以文件落實文件”,越到基層越是敷衍塞責、消極應付。同時,我國的政府公共信息相關法律制度的確立和完善,尚處在起步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也是在去年才生效和得以實施。其次,政府公共信息公開制度和各級政府實踐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公開的主體范圍狹窄,主要限于基層;公開的內容范圍狹窄,主要限于法律法規、政府文件及執法程序、收費標準,公開的方式大多限于主動公開等。
因此,現階段我國迫切需要一個完善的政府公共信息的公開和管理的相關法律和管理制度,以適應建設法治國家的需要以及建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服務型政府體制的需要。
一、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相關立法
(一)確立行政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基本立法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九條到第十二條規定了很多政府應當公開的公共信息。但是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未規定的政府公共信息,現階段行政機關因為沒有法定的義務,故可以不予以公開。我國法律將行政公開確定為行政機關的義務,原則上,行政機關應該將其所掌握的文件資料向公眾公開,但有時行政公開可能涉及國家安全、影響行政效率,以及暴露個人隱私或商業秘密,因此立法者必須在行政公開的公共利益與不公開的公共利益之間進行平衡。力求在利益平衡中擴大公民對行政的參與,加強對行政機關的監督。因此,在現代社會,公開已成為原則,不公開是例外,只有在法律明確規定免除公開時,行政機關才能不予公開。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公開范圍的規定也應當是規定政府對公共信息不公開的范圍,除此之外都應當公開。
(二)逐步完善政府公共信息公開的立法
在政府公共信息服務的法制建設上,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在于以規范、明確的法律、法規來保證政府及時有效地提供公共信息服務。
具體來說我國應當盡快制定出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法》,并以該法為基礎,完善一系列地方法規和部門規章,用法律來約束、規范各級政府履行公共信息公開的法定義務,保障公民知情權的實現。該法律應規定政府公布公共信息的范圍、時效以及政府在公民信息知情權上所負的責任;規定對基于自身利益而選擇有限政府公共信息公開或扭曲性政府公共信息公開的行為要嚴加監督和處理,以確保公共信息資源無償地向公眾公開,無論是公民個人還是企事業單位,在不違背國家保密法的前提下,都可以獲得其需要的政府公共信息。
在這個政府公共信息公開法律制度中應當盡快出臺我國的《公共信息公開程序法》。行政程序法是規范行政行為的法律武器。此外,制定政府公共信息安全服務方面的法律也應成為我們的立法目標之一。
二、加強對政府公共信息公開的監督
(一)明確不履行公開義務的法律責任
推動依法負有公開義務的國家機關依法公開政府公共信息承擔公共職責的政府職能部門,對于公眾關心的本部門各種信息,只要不涉及法律規定的秘密事項,都應該及時通過適當的途徑予以。因為政府公共信息得不到及時的公開,導致群眾利益受損害,政府工作被動的例子在現階段舉不勝舉。比如城鄉建設規劃,路將從哪里通過,房將在哪里建,公共設施如何配套,這些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信息,卻常常被職能部門“藏在深閨”直到工程要開工了才動員群眾配合,但因涉及征地搬遷等復雜事項,工作難度可想而知。但是,如果國家制度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規,在有條件的地區制定相應的地方法規,在明確具體公開義務的同時,也明確相應的法律責任的話,上述不公開行為便會得到有效的遏制。
(二)設置實施公共信息公開的監督機制
設置有效的監督機構是一個好的制度要想得以在實踐中推行的必然需要的途徑。
首先,要調動公民監督的積極性。公民是信息公開最直接最主要的受益人。因此,信息公開的法律應當明確賦予公民對國家機關信息公開的請求權,以及為落實這一請求權所必須的訴權—即對不履行法定公開義務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其次,進一步完善司法監督機制。政府的公開職責應當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監督。政府公共信息公開很大程度上保障的是公民對公共事務的知情權,而且作為被監督者的政府反而擁有了信息公開的解釋權、決定權,顯然不利于信息公開的推行。同時我國行政訴訟法關于“具體行政行為不包括政府的規范性文件以及不特定對象的公共利益的行為”的規定,無疑堵塞了公民申請司法救濟的渠道,所以我們迫切需要從法律上加以完善。因此在加強政府公共信息公開制定建設過程中,我們應當全面的規定政府不履行職責的法律責任,同時還要在對政府公共信息進行行政訴訟程序立法,對政府公共信息公開進行有效的監督。
再次,加強權力機關和政府內部監督,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違法須追究。監察部門要依法獨立履行監督職責。制定出一套標本兼治、懲防并舉、教育監督并重的政府內部對政府公共信息公開的規定。
最后,要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功能。新聞媒體要通過他們的輿論力量加強對政府公共信息的監督,對政府不公開相關公共信息的應當即時曝光,甚至可以訴渚法律程序,以切實的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的實現。
三、制定相應的隱私法,注意對公民隱私的保護
在現代社會,隨著行政權力的擴張,電子技術的發達,公民個人資料越來越多地掌握在政府手中,行政信息公開在某些情形下將侵犯公民個人隱私權。因此,在加強行政信息公開制度的同時,還要注意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我國憲法雖然規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家庭權利、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屬于隱私權范疇的內容,但沒有確立隱私權的憲法地位,更沒有制定專門的隱私權法,因而不利于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如果我國在政府公共信息公開法制化過程中同時通過相應的《隱私法》,也可以在保護公民的知情權的同時,盡大可能的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四、健全和完善法定的政府公共信息服務
政府公共信息公開服務的范圍必須加以擴大。有關行政會議主題及決議的內容和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活動情況,應當允許新聞媒體依法采訪、報道和評論,反映社會公眾的要求和呼聲。除了擴大政府公共信息公開的范圍外,擴展政府公共信息服務的內容還包括:要深入挖掘現有公共信息資源,強化信息分析、預測和調研服務功能,把握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動態信息。
另外,為了更好地為公眾提供公共信息服務,健全政府公共信息服務的機構是必要的。為此,要在酌情適當增設專業性公共信息服務機構的同時,重點是充實現有專業性公共信息服務機構,增加其人員編制,調整其信息收集范圍,加強社會和其他非經濟方面的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從偏重收集、分析經濟信息向經濟社會信息并重。
關鍵詞:知識;知識管理;知識共享
企業是一個知識的集合體,知識是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企業的知識存量所形成的知識結構決定了企業發現未來的機會、配置資源的方法等創新活動的能力。企業內的知識,尤其是一些隱性知識難以被競爭對手所模仿;企業內各種資源效能發揮程度的差別都是由企業現有的知識所決定的,從而最終在企業產出及市場力量中體現出競爭優勢。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企業最重要的增值資源,知識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應成為企業價值鏈管理的核心。知識管理的目標是建立企業知識庫,實現知識共享和增值。知識共享是價值鏈增值的重要手段,知識增值是企業價值鏈的增值。
知識管理的產生和發展
知識管理是指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西方企業管理界和經濟理論界總結和實踐的一種新的企業管理方法。它是指企業作為一個組織整體對知識的獲取、存儲、學習、傳播、應用、共享、創新的管理過程,目的是提高組織中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提高組織的應變能力和反應速度,創新商業模式,增強核心競爭力。
一般認為,知識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彼得·F·德魯克提出來的。他在1988年發表的《新型組織的出現》一文中指出,在經歷了管理權與所有權分離、命令-支配型組織之后,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將進入新的形態:由專家小組構成的知識型企業。它“應該被稱為信息型組織。它以知識為基礎,由各種各樣的專家組成。這些專家根據來自同事、客戶和上級的大量信息,自主決策,自我管理。”發生這樣變化的根源是信息技術。《新型組織的出現》一文被稱為知識管理的“指南針式的開山之作”。
日本教授野中郁次郎深入研究了日本企業的知識創新經驗,提出了著名的“知識創造轉換模式”,該模式已成為知識管理研究的經典基礎理論。野中郁次郎特別強調隱性知識和知識環境對于企業知識創造和共享的重要性。他指出,在一個“不確定”是惟一可確定之因素的經濟環境中,知識無疑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源泉?!爱斣械氖袌鲩_始衰落、新技術突飛猛進、競爭對手成倍增長、產品淘汰速度飛快的時候,只有那些持續創造新知識,將新知識傳遍整個組織,并迅速開發出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企業才能成功?!彼堰@種企業稱為“知識創新型企業”。在這種組織中知識創新的基本模式有四種:從隱性到顯性,從顯性到顯性,從隱性到隱性,從顯性到隱性。知識創新是一個通過隱喻、類比和模型,將隱性知識顯性化的過程。所以,知識創新型企業的管理就是“從無序到概念”。
“知識管理之父”、瑞典企業家卡爾·愛立克·斯威比博士對知識管理的研究具有濃厚的實踐色彩,他更著重于闡述以知識為核心的無形資產對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作用。有人認為他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知識管理”一詞的人,首先發現和定義了“知識型組織”這一知識經濟時代最重要的企業組織形態,并開創性地對它的組織特性、生命周期、治理結構和成功要素等進行了系統性研究。20世紀90年代后期,斯威比提出以知識為核心的企業發展戰略框架,并將關于知識型企業的組織理論,包括有形和無形資產在內的監測信息系統統一在知識戰略框架之下,形成完整的知識型企業的管理理論和方法體系。他始終把人這一知識的真正載體置于知識管理的核心。
知識的定義與分類
關于知識管理的定義很多。巴斯:知識管理是指為了增強組織的績效而創造、獲取和使用知識的過程??_斯等:知識管理“是一個管理各種知識的連續過程,以滿足現在和將來出現的各種需要,確定和探索現有和獲得的知識資產,開發新的機會”。維格:知識管理主要涉及四個方面:自上而下地監測、推動與知識有關的活動;創造和維護知識基礎設施;更新組織和轉化知識資產;使用知識以提高其價值。文莉:知識管理是“幫助人們對擁有的知識進行反思,幫助和發展支持人們進行知識交流的技術和企業內部結構,并幫助人們獲得知識來源,促進他們之間進行知識的交流”。法拉普羅:“知識管理就是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和創新能力”。馬斯:知識管理是一個系統地發現、選擇、組織、過濾和表述信息的過程,目的是改善雇員對待特定問題的理解。達文波特:知識管理真正的顯著方面分為兩個重要類別:知識的創造和知識的利用等等。
馬家培認為,“信息管理是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與發展”;“信息管理經歷了文獻管理、計算機管理、信息資源管理、競爭性情報管理,演進到知識管理。知識管理是信息管理發展的新階段,它同信息管理以往各階段不一樣,要求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人連結起來,在人際交流的互動過程中,通過信息與知識(除顯性知識外還包括隱性知識)的共享,運用群體的智慧進行創新,以贏得競爭優勢”。
上面各種定義從不同側面對知識管理的內容進行了表述。說到底,知識管理就是企業所能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資源的合理調配。亞太經合組織把知識分為四大類:知道是什么即知事(又稱事實知識)、知道為什么即知因(又稱原理知識)、知道怎樣做即知竅(又稱技能知識)和知道誰有知識即知人(又稱人力知識)。其中前兩類是可表述出來的知識,即顯性知識,而后兩類則難以用文字明確表述,亦即隱性知識。有人也稱為“言傳性知識”和“意會性知識”,或“明晰知識”與“隱含知識”。對顯性知識的管理主要是編碼化、數據庫化;而對隱性知識的管理則主要是顯性化。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顯性知識都應該進行編碼,也不是所有的隱性知識都應該顯性化。一般來講,隱性知識比顯性知識更完善、更能創造價值,隱性知識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將成為個人和組織成功的關鍵。通過運用隱喻、概念、類比和模型,可以將存在于整個組織中的有價值的隱性知識轉化為容易傳播的顯性知識。另一方面,顯性知識必須轉換為隱性知識,從而成為組織有價值的資產。
對一個企業而言,其生產知識可分為關于生產技術的知識和關于協調生產的制度知識。有人將企業的知識構成大致分為四種存在形式:物化在機器設備上的知識;體現在書本、資料、說明書、報告中的編碼后的知識;存在于職員頭腦里的意會知識;固化在組織制度、管理形式、企業文化中的知識。所以從知識的構成來看,企業知識管理除了應對企業的信息資源和信息系統進行管理外,還應包括技術創新的管理、企業文化的管理、員工知識的管理、組織和制度的管理、企業固化知識的管理等。企業實施知識管理,是通過采用信息系統和股票期權等技術支持和激勵機制,以及設計、構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和組織形式,發掘固有知識、引導知識創新,實現知識共享,并通過對共享的知識進行有效應用,最終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成長。
從增值的角度看,知識可以分為增值知識(提供可以將企業與競爭者進行差異化區分的能力)、直接支持知識、間接支持知識。
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必然性
1、知識經濟的來臨,使知識管理成為企業管理活動的主要領域。知識管理是企業在知識經濟時代獲取自生能力的途徑,是企業適應環境的選擇。
2、從生命周期理論來看,產品、技術、企業或某種事業,都有一個從產生到消亡的周期。追求可持續成長,就是要超越特定產品、技術和事業領域的制約,使企業獲得更大更好的生存空間。企業的這種成長和突破過程,是同企業的知識積累和創新密切相關的。在企業的每一次成長期,企業知識存量不斷增加,但同時沿著這條路徑的成長歷史可能會限制企業的選擇,需要在內部實現知識創新,或從外部學習到“額外”的知識,形成新的知識基礎,這樣才能使企業進入新的成長階段,實現可持續發展。
3、從企業競爭來看,知識將是形成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測度企業競爭優勢的四個基本尺度,即創新能力、難以模仿、可持續性以及學習能力,都依賴于知識。
4、從企業運作來看,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對知識的需求也越來越從簡單走向復雜化,需要充分挖掘、利用和創新企業的知識,并將其以最快的速度應用于競爭,企業運作模式呈現知識化趨向。
5、從資源的角度講,知識資源(無形資產、信息資源、智力資源等)在知識經濟社會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知識管理可以使知識資源得到開發和利用、交流和共享,從而實現知識鏈并進而使價值鏈增值。
6、實施知識管理有助于企業開發人力資源、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有助于有效管理基于無形資產的核心競爭力。
知識管理的內容和步驟
知識共享是知識管理的核心目標。它是通過企業對本單位的知識的利用和創新來實現的。知識管理的任務是:建立知識儲備,改進知識獲取,改善知識環境,推動知識創新,管理知識資產。
企業文化是在企業內部形成共享知識的行為環境、實施知識管理的基本條件,共享知識要形成全方位的知識網絡環境和知識網絡團隊。企業的知識來自于企業組織與員工的實踐與學習。作為企業管理者,要敢于向自己和傳統的行為習慣挑戰,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把企業管理模式由控制型、監督型、命令型轉為支持型、激勵型、指導型,營造共享學習的組織內部環境。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認為貢獻知識與人共享是一種自覺的行為,并與企業內外人員形成知識網絡團隊。這里要指出的是,對于企業,關鍵是要創造一個不斷創新、知識共享的環境,這是創新所需的最佳載體。這就要求企業內各成員必須相互信任。要想達到組織內的知識共享,企業員工必須積極協作。企業必須長期、公正地制定并執行有關激勵措施,為員工間互相信任并協同工作創造條件。
企業應從以下幾點有效推動知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