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
時間:2024-01-03 16:58: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 礦業三廢危害嚴重
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被稱為礦業三廢。三廢對環境是污染礦區換的主要因素。礦產資源在開采、加工和冶煉、運輸的過程中,產生大量固體顆粒物和有害氣體,對人體造成傷害,同時污染大氣,導致礦區氣候條件異變,影響生態平衡。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產生的礦業廢水會污染河道和地下水、破壞土壤性質,影響植物生長。另外,礦業開發會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和尾礦,侵占土地資源,影響礦區的植被恢復。
1.2 土地資源被破壞
礦產資源的開發,加劇了我國人口與土地資源之間的矛盾。礦產資源開發,破壞地表和地下水系統,土壤水份流失,造成土地鹽堿化。堆放的尾礦,不僅造成土地占用,還會對土地造成化學污染。
1.3 水資源破壞嚴重
一方面,礦產資源開采活動會導致植被破壞,加速地表水的下滲。另一方面,礦產資源開采活動會改變地下水的走向,嚴重的將會導致地面河面斷流。同時,礦業廢水直接排入礦區河道,也會造成河水污染和河道堵塞。
1.4 生物多樣性受影響
礦產資源開采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是具有不可逆性的。礦區植被、土壤、水質、空氣的破壞,都會導致礦區生物多樣性被破壞。在生物多樣性消失后,有部分生命力較強的物種仍然可以生存,但是由于礦區的生態環境已經被破壞,要恢復多樣性將十分困難,即使恢復了,植被的質量也相對低劣。
1.5 誘發地質災害
礦產資源開采活動造成礦區水系統和植被系統的破壞,導致水土流失現象加劇,甚至帶來泥石流、山洪暴發等嚴重的自然災害。開礦過程中的地下開采,容易導致地面下陷和地表裂縫,嚴重的甚至誘發地震等地質災害。
2 我國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現狀
礦山環境治理問題已經逐漸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近些年來,相關部門也采取了相應措施,在礦山環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時也存在不足。
2.1 我國礦山環境治理成就
(1)制度建設方面。國家層面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地方政府部門也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和一些地方性法規,促使礦山環境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2)環境評估方面。在此前的環境礦山地質生態環境治理工作中,我國開展了大規模的地質生態環境調查和評估工作,對我國的礦山地質生態環境又了基本了解,為后續的治理工作奠定了基礎。
(3)在治理手段方面。在礦山地質生態環境治理中引入了市場機制,豐富了礦山環境治理的資金來源,提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效率。
2.2 我國礦山環境治理存在的不足
(1)環境治理技術有待加強。由于我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起步較晚,導致我國礦山環境治理工作整體水平偏低,環境治理技術相對落后。
(2)制度建設有待完善。雖然我國已經加強了對礦山管理制度的建設,但法律體系仍不完善,需進一步加強建設。
(3)管理不足。部分地方政府部門環保意識不足,導致對礦山地質生態環境保護的管理缺失,放任開礦企業進行粗放式、掠奪式開采,導致環境污染加劇。
3 我國礦山生態環境問題防治對策
3.1 鼓勵科技創新
在礦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中,應當重視科學技術的力量。加強對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環境保護技術。加強對礦業三廢的處理和回收再利用技術的研究,積極采取新技術,爭取實現對廢棄物的綠色處理和再利用。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支持,鼓勵新技術和新工藝的發明和推廣,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實現環保事業的產業化發展。另外,在礦產資源開發設計過程中,應當選擇對環境影響小,綜合成本低的開采工藝。
3.2 加強礦區生態保護的宣傳和教育
加強對礦區生態保護的宣傳和教育,對礦區環境保護具有正面作用。通過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典型案例的曝光,將有效提高礦區人民的環保意識和法律意識,自己維護自身合法權利。同時,對典型案例的曝光,也是對采礦企業的一種監督和提醒,顯示出政府環境整治的決心,如果企業、個人和政府都能夠參與到礦區地質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礦區的生態保護問題將迎刃而解。
3.3 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在資源開發和保護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面對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和日益脆弱的生態系統之間的矛盾,應當堅守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并重的原則。一方面要采取積極措施,加強對礦山地質生態環境的保護。另一方面,要提高礦產資源開發準入門檻。
3.4 加強礦區資源保護監督隊伍建設
一支強有力的礦山地質環境監管隊伍,是確保礦山地質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的基礎。目前,我國部分地方的礦山地質生態環境保護監管隊伍建設尚不完善,其監管能力和水平都有限,對礦山地質生態環境保護造成不利影響。為此,應當加強監管機制和監管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監管機制的監管能力和監管隊伍的素質。
為迎接第49屆“世界環境日”的到來,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充分發揮司法審判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2020年6月5日上午九點,法院民一庭干警在鐵嶺市鉆石廣場開展了6·5環境日宣傳活動,現將具體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 高度重視,精心組織。
我庭充分認識做好6.5環境日宣傳對匯聚生態環境保護正能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意義,把環境日宣傳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由業務骨干成立了專項宣傳工作小組,保障宣傳經費的落實,配備了宣傳車、照相機等必要設施,為宣傳活動的開展提供人、財、物方面的保障。將開展環境日宣傳活動與提升工作質效緊密結合,緊扣“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活動主題,結合自身實際,認真制訂宣傳方案,落實具體工作措施,切實保障環境日宣傳活動有序進行。
二、圍繞主題,多種形式開展宣傳
一是對外重點宣傳:(一)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總體要求,我庭聯合市環保局以“美麗鐵嶺,我是行動者”為主題,將宣傳工作的“主戰場”設在了鉆石廣場?;顒忧?,與市環保局積極溝通協商,確定活動主題,制定宣傳標語,印制環保法相關政策法規;活動中,相互配合聯動,我庭干警宣傳環保法相關政策法規在先,環保局舉行環保攝影大賽在后,一靜一動,齊心協力,確保宣傳效果最佳化?;顒又?,共計發放宣傳單500余份,普法釋法100余人次。(二)舉辦6.5環境日普法進社區活動。為進一步提高公民環境保護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保護觀念,6月5日上午,我庭干警來到淺水灣社區,通過設置咨詢臺、懸掛宣傳橫幅、發放環保宣傳資料等方式,向過往群眾介紹“環境資源公益訴訟”、講解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進一步普及法律知識,呼吁大家關心生態環境,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在學法、懂法、守法的同時,為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量。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樂天”為你整理了這篇2020年生態環境分局依法行政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2020年生態環境分局依法行政工作總結
2020年度,我局持續規范環境保護依法行政行為,強化法治理念,逐步推進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現將相關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強化能力建設,穩妥推進機構改革
在市生態環境局的指導下完成了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三定方案,下設4個中隊。在區編辦的指導下,完成3家下屬事業單位的三定方案并更名,為促進依法行政工作提供基礎。
二、規范執法程序,提升行政執法案卷質量
為進一步規范我局行政處罰案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根據《寧波市生態環境局鎮海分局行政處罰內部流轉程序規定》,起草了《寧波市生態環境局鎮海分局行政處罰操作規程》。為了實現我局行政處罰案件相同違法行為適用法律統一,案由表述統一,自由裁量統一,對常用5大類共12種常見違法情形做了匯總及規范。
2020年,我局制作的多個行政處罰案卷在國家生態環境部、寧波市生態環境局、鎮海區司法局的案卷評審中被評為優秀案卷。在鎮海區司法局《關于寧波市鎮海區2020年度行政執法案卷質量評查情況的通報》文件中,我局被評為行政處罰案卷質量優秀單位。
三、加強執法監管
加強污染物治理設施建設管理,強化環境監管、監測力度,嚴格執法。共出動執法人員4138人次,檢查企業2069家次。開展環境大巡查,對異味敏感區域、重點路線開展巡查,今年以來累計出動人員556人次,巡查214次。持續加大對企業違法排污行為的打擊力度,2020年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85份,處罰款569.3萬。2020年移交法院強制執行共4件。
四、增強法治素養
加強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法治素質。舉行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專題培訓班,旨在引導相關職能部門、各鎮街道、基層環保所長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切實增強環境保護責任意識;面對全區重點企業環保負責人和鎮街道環保所長,開展環保法律法規講座1次;結合周二夜學組織本單位業務專家、執法能手進行法律適用、執法技能培訓多次。2020年組織13人次進行環境監察證的培訓工作。
落實法律顧問制度。聘請浙江合創律師事務所的王堅律師團隊為我局的法律顧問,對我局的依法行政工作進行指導和幫助,規范我局依法行政行為。
五、加強普法宣傳
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宣傳活動,編印《美麗鎮?!樊媰缘刃麄髻Y料,展示生態環保工作成就。通過市民服務中心、行政中心等LED滾動播出生態創建專題片和公益視頻。組織開展煤塵整治監督、生態文明入戶宣傳、垃圾分類督導等志愿者活動40余次、參與人數達500多人次。2020年以來圍繞“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專題,在區內各類媒體刊播生態環保報道90余篇,刊登“六五環境日”等專版4期;在浙江日報、寧波日報各刊登鎮海生態環保專版,區外媒體累計刊發報道20余篇。精心運營“兩微”平臺,微信公眾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專欄累計推送原創文章40余篇,在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新媒體矩陣評價中名列前茅。開展七期環保議事廳,打通最后一公里,和企業面對面討論商議環保管理工作。開展送法入企活動,宣傳新固廢法、電鍍行業新標準等。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傳十起典型案例,以案說法警示企業合法經營。
引言
旅游城鎮化是由旅游業發展驅動形成的、以享樂與消費為基礎的一種特殊城鎮化類型,它是由于旅游消費出現專屬旅游空間,吸引大量的非城鎮人口向城鎮轉移與集聚,呈現旅游城鎮為主導的資源再分配過程。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江南水鄉古鎮成為中國鄉鎮旅游城鎮化的典型代表。旅游城鎮化帶來江南古鎮在土地利用、居民生活、社區商業和自然環境等方面的變化。其中,自然生態環境質量是旅游地賴以發展的基礎,居民對旅游環境質量的感知直接影響和決定了其對待旅游的態度和后續行為,從而影響著本地旅游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探索和分析古鎮旅游地參與主體居民對旅游生態環境影響的感知、環保態度和行為反應,對古鎮旅游地的自然環境保護和旅游可持續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相關研究綜述
歐美國家的學者最先對旅游地居民感知進行研究。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一直是旅游社會學和旅游地理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內容,研究主要包括居民對旅游社會文化影響、旅游環境影響和旅游經濟影響的認知(影響包括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居民對旅游影響的感知與態度、影響居民感知與態度的影響因素,旅游地不同地區、群體對旅游影響的感知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大部分學者通過社會問卷調查了解旅游地居民對某些影響指標的判斷,并嘗試進行細分和量化旅游影響感知指標,通過多指標分析它們與居民態度之間的內在聯系。國外研究者研究的案例地涉及城市、度假海島、海濱旅游目的地等等。
20世紀90年代,國內學者開始關注居民旅游影響感知方面的研究。陸林在對皖南旅游區居民進行較詳盡調查的基礎上,研究居民對當地旅游發展的態度。其認為,不同社會經濟背景條件下的皖南居民對旅游的態度差別并不明顯,共性大于個性。從旅游發展中得到較多經濟利益的居民,對旅游發展持更積極的態度的現象已有體現,旅游地居民對旅游的態度表現出階段性特征,態度差異與其從旅游業中的受益程度密切相關。戴凡等通過調查大理古城居民對學英語的態度和掌握英語的程度,研究旅游對當地的社會文化影響。王憲禮等對長白山生物圈保護區居民進行調查,從犯罪率、生活水平、文化、不滿情緒等方面檢測了居民對旅游正負面影響的感知。
21世紀后,眾多學者從不同視角對旅游參與主體居民的旅游影響感知展開研究,研究成果頗為豐富。盧小麗等通過對國內外著名旅游專家的訪談和國內旅游目的地的實證調研,運用統計分析的方法開發了中國居民旅游影響感知的測量量表。盧松等以皖南古村落為案例,在調查居民旅游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聚類分析,將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居民劃分為熱愛者、矛盾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對者五種類型。王忠福和張利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對大連市居民的旅游經濟和環境影響因素感知進行了分析。程紹文等從居民的人口屬性、旅游環保期望、旅游環境影響感知、旅游環境倫理觀與其自然保護態度關系的角度,對自然旅游地中國九寨溝和英國新森林國家公園進行了定量比較研究。劉莉等通過對同里鎮居民基本特征、經濟影響感知、文化影響感知、環境影響感知以及對旅游業發展態度和英語學習情況等方面的分析,進行了性別、年齡、學歷、從事工作、屬地等方面的差異研究。尹立杰等構建了“地方感―發展期望―影響感知”的理論模型,并以安徽省天堂寨景區作為實證案例。地方感較強的居民對鄉村旅游發展賦予更高的期望,對旅游影響感知的能力更強;“發展期望”在地方感對居民旅游影響感知的影響機制中具有積極的中介作用;社區旅游發展的總體程度是影響居民感知和態度的重要因素。劉靜艷等以廣東鼎湖山風景區社區居民為研究對象,應用結構方程模型,研究旅游經濟收益和旅游影響感知對社區居民環保意向的影響。其結果表明,旅游經濟收益并不能對居民的環保意向產生直接影響,而是通過正面的旅游影響感知正向影響居民的環保意向,負面的旅游影響感知對居民的環保意向存在負向影響。李宜聰等以三清山為案例地,將旅游影響感知分為成本感知、情感性獲益感知和物質性獲益感知,研究了目的地居民對旅游影響感知的結構關系。賈衍菊等在長期跟蹤研究“膠東漁村”的基礎上,評估了旅游發展過程中社區居民旅游感知和態度的動態變化趨勢。隨著時間的推移,社區居民對旅游發展積極影響的感知一直保持著較高的認同,而對旅游發展消極影響的感知水平明顯上升;大多數居民依然支持旅游業的發展,但是由于利益分配沖突、旅游產品盈利能力下降、新的謀生機會、市場競爭加劇等原因,居民參與旅游業熱情降低,導致居民“意愿-行為”之間出現較大差距。盧春天等在歸納總結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從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態度的影響因子、相關理論的支撐、定量方法的運用及其感知和態度測量量表的發展等3個研究方面進行了系統比較,指出國內外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差異與不足。
縱觀國內研究,學者多以具體旅游目的地作為調查對象,分析和研究當地居民對旅游影響的感知及行為,方法涉及聚類分析、主成分分析、結構方程模型等多種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內容涉及旅游對當地社會影響、文化影響、經濟影響和環境影響等多個方面。但是,以江南水鄉古鎮為研究對象,單獨分析古鎮居民對旅游自然生態環境影響感知的研究還較少。
二、研究區域概況和研究方法
烏鎮隸屬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北端,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鎮區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筑屋,水鎮一體,體現了中國古典民居“以和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古鎮的空間魅力。烏鎮同時也是國家5A級景區,集旅游、休閑、會議、娛樂等為一體的著名旅游目的地。西塘古鎮位于浙江省嘉善縣,江浙滬三省交界處,被譽為生活著的千年古鎮。老鎮區內至今保存完好的25萬平方米明清建筑群,擁有西園、種福堂、石皮弄、根雕館、紐扣博物館、圣堂等景點近20處。西塘也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國家4A級景區。
烏鎮和西塘都位列“江南六大古鎮”之中,也是旅游城鎮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以烏鎮和西塘的居民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100份,有效問卷91份。同時采用訪談和實地觀察的方法,研究古鎮居民對旅游環境影響的感知、環境保護認知及反應態度和行為。
三、古鎮居民旅游環境認知、態度及行為分析
(一)古鎮居民基本情況分析
在古鎮居民的年齡構成方面,35歲至54歲的人數占45.5%,該年齡段所占人數最多。其次,25歲至34歲占21.5%, 19歲至24歲和18歲及以下人數的人數分別占13.6%和10.0%。55歲及以上人數占9.4%。其中,55歲及以上所占人數為最少。這表明,被調查古鎮的居民多數為青壯年,年齡結構分布較為合理,古鎮充滿活力。在文化水平方面,高中及??扑降娜藬底疃啵?1.9%,小學及以下占28.8%,初中文化和??扑椒謩e占14.1%和18.3%,大學本科占4.7%,研究生及以上占2.1%。該數據表明,大多數被調查對象的文化水平偏低,但人群涉及各類教育層次,這有利于調查和反映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對古鎮環境保護的認知、態度和行為。在從業構成方面,古鎮個體經營戶所占人數最多,為44.0%,教師所占人數最少,為1%。經商人員和工人,分別占18%和9%,辦公室職員和其他職業均占7.0%。學生、退離休人員、政府人員和務農人員所占比例較少,分別為5%,4%,3%,2%。數據表明,超過一半的古鎮居民從事古鎮旅游相關的商業經營活動,他們和古鎮環境的好壞密切相關,是古鎮環境的重要影響者。
(二)古鎮居民旅游環境影響認知分析
1.居民旅游環境影響的積極認知方面。在被調查居民中,92%的居民表示會支持與關注環境保護方面的事情,8%的居民表示平時沒有支持與關注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69%的居民認為旅游活動能夠促進古鎮環境美化;64%的居民認為游客的旅游活動能夠改善古鎮面貌;超過半數居民認為旅游活動能夠促進古鎮生態環境的平衡,提升區域景觀休閑游憩功能,改善古鎮公共基礎設施、娛樂設施和自然生態環境。
2.居民旅游環境影響的消極認知方面。通過調查發現,88%的居民認為“游客數量的增加會導致古鎮交通、人流擁擠”;有82.2%的人認為“旅游活動的開展會導致自然環境的破壞”;67.5%的居民認為“古鎮為了滿足游客的需要而致使資源的過度開發,生態環境的不同程度破壞”;多數居民認為古鎮為了滿足游客的需要而增添的設施與古鎮風貌不匹配,旅游活動會造成古鎮植被破壞和河流污染,而長期的旅游活動會導致古鎮環境惡化,污染加重。認為旅游對古鎮生態環境具有消極影響的居民人數多于持積極樂觀態度的。
(三)古鎮居民旅游環境態度及行為分析
1.多數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與責任感較強。從圖4-3-1中看出,絕大多數居民表示不同意 “大自然有自我恢復能力,旅游活動時候不必在意環境保護問題”的觀點,他們表示,對環境保護是一種自覺的行為,一種基本的環保責任感,他們一定會勸阻破壞古鎮環境的不文明行為。另外,少數人并沒有樹立相應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
2.多數居民支持使用環保型的景區食品包裝袋。從圖4 3-2可看出,調查對象在關于景區食品包裝袋的種類選擇上,絕大多數居民表示為了優化古鎮環境,他們不會購買帶有塑料袋/塑料泡沫的食品。一部分居民則認為塑料袋更加方便,一般不會拒絕使用塑料袋。
3.多數居民對景區內植物保護意識較強。從圖4 3-3中反映出,57.1%的被調查者和40.3%的被調查者分別表示了自己正向的環境保護意識,只有2.6%的被調查者持相反意見。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的調查對象表示自己會盡量不踐踏景區內的植物。
4.多數居民對環保類公益活動表示支持。由圖4 3-3可知,62.3%的被調查者和34.6%的被調查者對于參加古鎮環境保護方面的公益性活動分別表示同意與非常同意,僅1.5%和1.6%的被調查者表示了不同意與非常不同意。可見,大部分古鎮居民的公益性環保態度還是很強的。
四、古鎮旅游環境提升途徑和建議
(一)普及環保宣傳與教育,提升不同人群的環保意識
古鎮的生態環境和和生活氣息,一定程度上也是吸引外來游客的重要旅游吸引物,是保持古鎮活力和神韻的源泉。原住居民在給古鎮帶來活力的同時,也引發一些環境問題。調查的過程中,盡管大部分古鎮居民都具有環境保護的意識,支持環保行動,但少數年齡大的居民缺乏環境保護的意識。因此,必須針對不同的人群采取適合的環保宣傳方式,讓更多的居民認識到古鎮自然環境與其經營職業、生活息息相關,自覺保護古鎮環境是每一個居民的責任和義務。針對年輕和文化教育較高的居民,可以通過網絡、微博、微信等新興媒介和手段進行環保宣傳,并使其養成自覺保護環境的習慣。針對年紀較大人群,可以通過走訪、探望、示范、激勵等形式,改變其傳統的不利于環境保護的生活習俗,逐步提高其環保意識。
(二)制定科學發展規劃,實現古鎮保護與開發均衡發展
烏鎮和西塘古鎮都堅持了“在保護中開發”的原則,實現古鎮保護與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動,一度成為古鎮旅游開發的典范。但也應該堅持科學規劃,合理進行修繕和功能布局,警惕古鎮的過度商業化對其自然環境帶來壓力和破壞。例如,對傳統建筑、街區、文化遺存進行修繕和保護的同時,也要努力實現商業設施與民居建筑的協調,傳統文化與現念的協調,建筑設施與生態自然環境的協調。
(三)加強旅游監管,規范居民商業經營活動
以“綠色、低碳、環保”理念為指導,建立有效的獎罰機制,加強古鎮居民各類商業經營活動的管理,對營業場地、衛生標準、污水、垃圾處理等嚴格要求,減少鎮區內的白色污染和固體廢棄垃圾污染。同時,調動居民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在居民中組織環保志愿者隊,由志愿者加強對某些游客破壞生態環境的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和勸導。通過對古鎮的居民、商戶、游客等的綜合規范和引導,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氛圍,從而大大提升古鎮的生態環境質量。
(四)強化古鎮基礎設施建設,美化生態環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到古鎮進行休閑度假。尤其是在節假日期間,大量涌入的游客使得古鎮的基礎設施承受巨大壓力,因此首先必須對古鎮的停車場、給排水、垃圾箱、廁所等環境相關基礎設施進行合理配備和容量擴充,這是保障古鎮環境的必要措施。其次,通過河道清淤、河水治理、垃圾分類處理、增加植被綠化,導覽標識藝術化設計等措施,全面提升和美化古鎮的自然環境。再次,借助大型會議、節事活動提升古鎮在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設施的檔次和水準,提高游客消費能級,把古鎮打造成為生態自然的休閑旅游目的地。
五、不足與展望
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指導古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促進江南古鎮的持續健康發展。在古鎮生態環境保護的過程中,要重視社區居民的意愿,尊重其主體地位,調動其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和強化居民對旅游積極影響的感知,降低旅游對古鎮生態環境的消極影響感知。
關鍵詞:鄱陽湖生態經濟區 生態補償 影響因素 模式
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旅游生態補償的必要性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旅游資源,具有很強的旅游發展優勢和潛力,江西已經明確提出要把鄱陽湖生態旅游區建設成為國際有影響、國內知名的生態旅游示范區。然而,旅游活動的開展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旅游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加重了資源供需的失衡,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等質量不容樂觀,生態環境保護成本不斷增加。因此,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旅游開發中的生態補償是一項亟需進行的工作,這不僅關系到當前旅游開發的合理性,也關系到未來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對促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旅游經濟的良性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旅游生態補償影響因素
旅游生態補償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態環境系統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只有明確了哪些是主要影響因素,才能有針對性地研究生態補償模式及制定生態補償對策。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旅游生態補償主要影響因素如下:
(一)意識因素
旅游生態補償是一項社會性工作,需要依靠整個社會的力量,其中,廣大民眾對于生態補償的認識程度與接受程度將直接影響生態補償的成效。而事實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民眾的環境意識還比較低,在他們心中,仍然認為旅游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受這種觀念影響,旅游經營者“高消耗、高產出、高污染”的生產方式及游客“多占用、高消費”的消費方式層出不窮,導致環境資源遭到破壞和浪費,生態系統失衡。對于生態補償,民眾更是知之甚少,這給旅游生態補償模式的建立帶來很大的障礙,也成為生態補償工作開展的阻力。
(二)技術因素
生態補償中補償標準的確定是一個難點。通常來說,生態補償是經濟性的,必須在旅游資源的價值中充分考慮旅游資源的固有利用價值與生態環境價值,以及治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勞動投入。在旅游開發過程中,擁有優質的旅游資源是提高景區旅游價值、獲得旅游收益的保障,而旅游資源的生態價值是多少、旅游資源的優劣和區位的不同是否會形成不同的價值、生態補償費用多少、不同的資源占用者如何分攤這些費用、補償期限多久、這些都是進行生態補償需要的數據。但是目前,我國對于生態價值的評估還沒有一個較好的標準和評估方法,生態價值本身難以量化和貨幣化,給生態補償的定量分析設置了障礙。
(三)法律因素
健全的法律體系是進行生態補償的基礎,環境政策的實施、生態項目的建設、生態補償工作的開展,都必須以法律為保障。目前,我國已有的相關法律不能滿足當前生態補償工作的需要,如《環境保護法》偏重于污染防治,沒有考慮對生態環境保護行為所產生的正外部性進行補償,新《刑法》對破壞自然資源罪的規定欠缺生態效益考慮;而《森林法》、《水土保持法》、《自然保護區條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環境保護條例》等這些法律法規對于生態補償來說較為零散??梢哉f,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缺乏全面專業的相關法規,致使旅游生態補償工作無法可依,無據可循。
(四)管理體制因素
旅游開發涉及規劃開發者、經營者、政府部門、旅游者及當地居民等多個利益相關主體,而政府部門又涉及旅游局、財政局、環保局、發改委、文化局等,各主體間利益的協調及牽制非常復雜。在旅游生態補償工作的開展方面,則面臨多重監管且力度不夠的局面,各部門各自為政、各行其是,橫向管理體制不健全,沒有統一的管理部門及統一的程序和方法,無法協調需要跨部門及跨地區進行的工作,結果往往是各利益主體之間不斷地進行利益博弈,陷入無休止的談判僵局,這對構建旅游生態補償模式無疑是巨大的障礙。
(五)資金因素
實現生態保護和生態改善目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目前生態補償資金仍然以政府財政支持為主。在資金從上級部門往下級部門轉移過程中,各部門出于自身利益考慮,都可能會出現層層截留的現象,到最后環節,資金已經不足以完成原計劃所需,使生態補償目標的實現受到限制。另外,生態補償資金的多少仍受到補償方對生態價值的度量及相互協商的效果,生態補償資金來源的局限及金額供應上的不足,阻礙了生態補償的進程。
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旅游生態補償模式
生態補償的基本思路是:在明確生態補償目的的基礎上,確定具體的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確定合適的補償標準和補償方式,并建立起生態補償保障體系以確保生態補償機制的構建和運行。生態補償實施過程中,要對生態補償實施效果進行客觀評估,將評估結果進行反饋,以對生態補償實施過程進行修訂和完善。以下三個方面是生態補償實施過程中的著重點:
(一)確定具體的補償主體、補償對象
旅游生態補償首先要解決誰補償和誰獲補償的問題,即明確補償主體和受償主體。旅行社、景區開發商、飯店旅館、交通運營、娛樂場所及購物商場等依托旅游資源獲得豐厚的利益,他們都無償使用了旅游資源,應該成為旅游生態補償中的補償主體。而由于旅行社是直接將游客和旅游資源聯系在一起的橋梁,因此應成為最直接的補償主體。旅游生態補償的受償主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為保護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做出貢獻者,一類是為保護旅游資源其原本利益受到損害者。他們都為生態環境做了付出,如景區內居民因為旅游開發而要保護生態環境,就需要放棄開山砍伐的生活方式,這對他們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損害,因而是需要獲得生態補償的對象。
(二)確定補償標準
生態補償標準的確定目前沒有統一的方法,出于不同的角度,補償標準的認定和評估不同。一是根據旅游服務價值確定補償標準,對旅游資源生態環境系統的服務價值進行市場評估,但因為旅游服務價值體系涉及因素較多,評估較難,這種方法適用范圍有限。二是根據保護旅游資源所花費的成本及所受到的損失確定補償標準,在旅游資源保護過程中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受到的損失既有直接的損失,也有放棄發展機會形成的間接損失,這種方法現實中使用較多。三是根據旅游資源生態足跡確定補償標準,分析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在不同人群的分配和占用情況,以刻畫社會與生態系統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生態足跡主要以模型來核算。四是根據補償方的支付意愿和受償方的接受意愿確定補償標準,這體現了公眾參與,有利于提高參與者的積極性,但補償多少取決于雙方的談判效果。
(三)確定補償方式
一是資金補償,常見的有補償金、生態保護基金、稅費減免、捐贈、低息貸款等。資金補償是最直接的補償方式,是旅游業拿出資金對上游生態保護產業進行的補償。其好處在于將資金直接運用于生態保護活動當中,能在短期內取得效果,但缺陷在于資金補償容易發生資金發放不到位、層層卡扣、挪為它用的情況,這都會影響到補償的效果。
二是實物補償,如建設生態保護設施或治污設施、修建公路、配置防污器材等。實物補償能彌補資金補償的缺陷,使受償者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能幫助上游產業減少成本,為其提供了生態保護的便利。
三是精神補償,如表彰嘉獎、推薦就業、免費旅游、技術培訓等。這種補償方式雖然不能即刻起效,但卻給生態保護者一種精神安慰和勉勵,可以作為資金補償和實物補償的補充,以激勵他們繼續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胡孝平,基于旅游產業發展視角的生態補償模式創新研
究[J].江蘇商論,2011(4).
[2]蘇明,劉軍民.創新生態補償財政轉移支付的甘肅模式[J].
環境經濟,2013(7).
關鍵詞:建立;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
1 引言
根據第五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資料,我國現有林業用地面積26 329.47萬hm2,森林面積15 894.09萬hm2,活立木總蓄積量124.88億m3,森林蓄積量112.67億m3,森林覆蓋率為16.55%,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48個百分點;全國人均占有森林面積為0.128hm2,相當于世界人均面積的1/5;人均蓄積量為9.048m3,只有世界人均蓄積量72m3的1/8,森林資源狀況和森林環境問題不容樂觀。
雖然從1998年起我國就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并在“九五”《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中提出:①201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19%,達到遏制全國生態環境惡化的勢頭;②203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24%以上,力爭使全國生態環境明顯改觀;③2050年全國宜林地全部綠化,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26%以上。但是我國森林資源的建設和保護面臨著現實的困難:森林建設和保護缺乏資金。因此,資金問題也就成為解決森林問題的關鍵。為此,急需建立和完善我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創造可持續的森林生態系統,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2 目前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存在的問題
2.1基礎研究薄弱生態價值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難以用貨幣來進行衡量,而且補償對象有時很難準確界定。如何科學準確地界定生態補償標準和對象,成為制約生態補償機制全面實施的一個很重要因素。
2.2補償方式比較單一,沒有建立良性投融資機制資金渠道以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為主,補償的重點為西部地區,而且以重大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及其配套措施為主要形式;投入主要以國家為主,地方投入較少;有限的資金主要以毛毛雨的形式,分散用于各個地區,造成資金的低效使用和浪費。
2.3現行的財稅政策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例如,我國現行的資源稅政策,計稅依據是銷售量或自用量,而不是開采量,客觀上鼓勵了企業對資源的濫采濫用,造成了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破壞。
2.4征收和使用方式不合理目前,基本上是采取“搭車收費”的方式,收費和使用主要以部門或行業為界,如水利部門收取水資源費、環保部門收取排污費、國土資源部門收取資源費,部門間各自為政,不能形成合力,也沒有真正實現收支兩條線。其他相關行業和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投入得不到補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相關單位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
2.5全國還沒有形成統一、規范的管理體系缺乏有效的監督,資金的收取和利用都存在很大的漏洞。目前許多證據已經證明,國家投入巨額資金的生態建設項目和補償廣泛存在著地方和部門漁利行為,高額的管理成本已經危及到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2.6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我國的《防沙治沙法》、《土地承包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對植樹造林、草地保護作出了明確規定,但約束力不強,法律條款之間存在著矛盾,影響了生態補償制度的實施。如在承包荒山植樹造林的過程中,承包人多年投資造林,好不容易等到成材,但法律不允許種樹人隨意采伐、挖掘具有防風固沙等生態功能的植被,受益艱難,挫傷了當事人投資種樹的積極性。這類事例成了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生態建設的典型案例。
3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對策建議
3.1建立健全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生態效益地區轉移支付力度,改進轉移支付辦法,突出對生態地區的轉移支付;設立對重點生態區的專項資金支持模式,將中央因改革所得稅收入分享辦法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對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引導省級政府完善省以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如東部沿海省份向對口支援的西部省份予以各種形式的實物轉移支付(如技術、設備、資產轉移等)和價值轉移支付,東部地區開征生態環境費(稅)設立“西部生態補償與生態建設基金”。
3.2強化生態補償的稅收調節機制調整和完善現行資源稅,增收水資源稅,以解決我國日益突出的缺水問題;開征森林資源稅和草場資源稅,以避免和防止生態破壞行為;對非再生性、稀缺性資源的開發要逐步提高稅率;擴大土地征稅范圍,并適當提高稅率;發揮消費稅在環境保護方面“寓禁于征”的調節作用。
3.3拓寬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資金籌措渠道今后可以繼續利用國債這一有利的籌資手段,解決資金缺口問題。同時可以考慮發行中長期特種生態建設債券或彩票,籌集一定的資金。提供各種優惠政策,鼓勵私人投資到環保產業,爭取在股票市場中形成綠色板塊。提高金融開放度、資信度和透明度及加強投資制度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創造良好的條件以引進海外資金,積極吸引國外資金直接投資于生態項目的建設。
3.4加強生態補償機制的基礎研究工作開展生態保護立法研究,為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提供法律依據。根據我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實際情況,科學確定不同地區的補償標準、補償方式和補償對象;在財政支付能力有限、政府控制力不足的條件下,加強產權改革制度的研究,調動民間參與污染治理和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將政府主導型生態治理模式逐步轉變為民間主導型治理模式。
3.5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的收費制度逐步擴大排污收費的范圍,提高排污收費標準,加大收繳力度,加強對有關部門行政不作為的監督。積極探索生態補償收費的實踐,制定嚴格的征收標準,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征收的生態補償費應該專款專用,用于生態恢復和補償。積極探索建立生態破壞保證金(或抵押金制度),實施費改稅的政策改革,建立基于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4 資金籌措方式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森林資源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可考慮以下籌集途徑:
關鍵詞:生態敏感區;環境制約;居民點空間布局
Abstract:The weak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re ecological elements, it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overall ecosystem, The weak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play a special role in an ecosystem, but i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 With our country has placed great importanc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pace arrangement of settlements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limits are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ypical wetland, it researches water environment capacity of drainage basin with relevant indexes of pollutant discharge and the total pollutant emission, and find that population in the region overload badly. This paper puts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cosystemimmigrate for development problem of settlements from the view of protecting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we can coordinate their conflicts through discussion instead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and towns.
Key words:The weak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 environment controlled ;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6)-08-53(5)
1 問題的提出
京津冀地區位于環渤海地區的中心位置,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先導區域,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當前區域內面臨著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環境污染嚴重、城鎮體系發展失衡等突出問題。針對生態環境安全的重要性,規劃學者普遍將目光關注于生態領域,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予以引導,黨的十中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扭轉環境惡化趨勢的國家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對生態環境建設,保障區域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由此可見生態環境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如何協調地區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城鎮發展過程中,生態敏感區雖然具有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但對城鎮的規模、用地布局和城鎮體系結構有一定的制約性[1]。生態敏感區內農村居民點的生產生活對生態環境的擾動影響著生態功能的發揮,鄉村在發展的同時也受到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在約束[2]。當前城鎮生態敏感性的研究主要著重保護城鎮及周邊生態系統健康,對城市特色生態要素和城鎮發展資源限制要素等在城鎮建設、發展中的重視不足[3]。本文選取白洋淀生態敏感區這種典型的城市特色濕地內的城鎮規劃布局為研究重點,以白洋淀區域色生態要素水資源為切入點,利用水資源人口承載力分析的技術方法,提出了在生態環境約束條件下的城鎮空間發展布局方案和生態移民的安置建議,以實現生態敏感區城鎮空間布局的合理組織和優化,同時也為城鎮空間布局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
2 研究區域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域概況
白洋淀位于保定市東部,距北京、天津均為140公里左右,距保定60公里,處于京津保的三角腹地,是京津冀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便利,在疏解京津功能和承接京津產業人才外溢,加快融入京津方面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白洋淀素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它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最大水位時總面積約366平方公里。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沖積扇交匯處的扇緣洼地上匯水形成。有大小淀泊143個,面積336平方千米。區域內具有眾多的水生動植物,是華北地區重要魚、葦生產基地。
白洋淀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千百年來人們圍繞白洋淀繁衍生息,聚集了許多規模不等的村莊。本文研究范圍從白洋淀區域生產生活對白洋淀的生態影響出發,根據村莊與白洋淀的位置關系,分為淀區村莊(四面環水村莊)和半淀區村莊(至少有一面鄰接水域),共涉及4個縣14個鄉鎮90個村莊,大部分村莊集中在安新縣境內。根據統計資料,截止到2013年底,總人口21.6萬人,其中淀區村莊36個,8.5萬人,半淀區村莊54個,13.1萬人。
2.2 區域發展的資源限制條件
自然資源是自然環境中對居民點起著關鍵作用的因子,尤其是人類生活基本載體的水資源與居民點的形成與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4]。水資源的生態問題限制了區域人口承載力。首先從水資源的構成來看,入境水量銳減,上游河道堵塞、用水量大,淀水蒸發下滲損失大。歷史上流入白洋淀的8條河流之中,漕河、孝義河、瀑河、白溝引河僅部分季節有水,潴龍河、唐河、萍河長期斷流,唯一流入白洋淀的府河,卻成為保定市城市污水處理廠退水的渠道,水質為劣V類,不能達到功能區劃要求的Ⅳ類標準,氨氮超標最為嚴重。白洋淀濕地系統的濕地在不斷退化萎縮,正在面臨富營養化和沼澤化的威脅,攔蓄洪水的能力下降,豐水期不能有效地攔蓄洪水,致使洪峰向下游推進,威脅下游人口生命財產安全;其次從水質情況來看,人類活動污染,生態失衡。淀區目前周邊居住的21萬居民的生產生活,以及周邊一些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再加上旅游排入淀區的污染物,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水體污染,入淀主要污染物為總磷、總氮和化學需氧量,白洋淀區域存在人進淀退的危險。水資源惡化已成為制約白洋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城鎮發展、生態文明的瓶頸。
2.3 研究方法與模型
白洋淀的生態污染主要表現在水質污染,根據白洋淀水環境的生態容量可以估算出白洋淀的人口承載力。本次研究忽略了外來污染(入淀河流、水產養殖、鴨養殖)的影響,因為通過政策引導和治污措施,白洋淀的外來污染基本可以忽略。隨著白洋淀生態修復和城鎮化的推進,沿著白洋淀大堤周邊分布的半淀區村莊都將納入城鎮區,產生的污染物將由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系統集中統一處理,對白洋淀不會產生污染。而旅游人員和保留在淀區的村莊通過建設分布式小型污水處理設施,所產生的污水對白洋淀的污染將大大降低,但仍有少量含量,這將是產生白洋淀水質污染的主要途徑。本研究主要基于此類污染選取主要指標,進行淀區人口容量估算。采用兩種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2.3.1 人口規模預測模型一
采用污染物排放指標法分析白洋淀水環境人口容量。該方法從淀區可以容納的最大污染物量(即淀區人口排污量)入手,再按照估算年的人均污染物排放量算出可容納人口數。根據公式:R= 可得到淀區水環境可承載的最大人口容量。(Q為淀區滿足水環境功能區要求污染物所需消減量; 為人均污染物排放量。)選取廢水中典型污染物NH3-N作為關鍵限制性污染物,估算淀區水環境人口容量現狀。
由公式 = 可計算人均污染物排放量。(a――人均綜合污水量(l/人 d);x――未處理污染物濃度(mg/L);x――未處理污染物濃度(mg/L);x――未處理污染物濃度(mg/L);y――處理后污染物濃度(mg/L);b――生活污水處理率。)根據保定市的實際情況,淀區人均生活用水量按照300L/d,根據對淀區人居綜合用水量與污水量之間的比例關系,污水量占用水量的比值一般取0.9。由人均污染物排放量公式,可計算出需要搬遷的人口為5.1萬人。計算結果表明,根據白洋淀最低生態水位分析結果,白洋淀最低生態水位7.3米作為核算的基準條件,以NH3-N為控制目標變量條件下的人口需要消減5.1萬人,即淀區水環境人口過載5.1萬人。
2.3.2 人口規模預測模型二
根據白洋淀區實際污染物排放量來預測2020年水環境人口容量。
由公式Q2020=Q2013 (1-a)可計算出2020年污染物排放量。(Q2013――2013年污染物排放量;a――污染物排放消減比例。)短期內假設人均污染物年排放量維持不變,以淀區2014年人口8.5萬為基準,以COD、TP排放量計算得出的白洋淀區域2020年水環境人口容量分別為5.5萬人。
2.3.3 結果與分析
對兩種計算方法進行綜合分析,可知白洋淀區域水環境容量人口承載力約為4.5萬人,需轉移疏解的人口為8.6萬人。
大規模的人口超載,對以捕魚為主要生活方式的居民來說,僅僅依靠市場經濟發展的原始動力來實現人口疏解是難以實現的。因此,生態敏感區的人口遷移必須通過生態移民的城鎮化來實現,通過政府相關政策的引導,在規劃指引下對生態環境極度惡化、已失去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的地區實施生態移民[5]。這就要求加強對淀區居民點的空間布局進行深入研究,才能較好地反映出居民點的空間分布特征,在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下實現居民點的優化布局,更有效地實現生態移民城鎮化。
3 淀區居民點空間布局研究
新型城鎮化是我國發展的趨勢,對于生活在生態敏感地區的居民,就地城鎮化存在一定的困難,一方面水生態的制約使城鎮化發展受限;另一方面,惡劣的生態條件使村民生活受到干擾,使城鎮化的進程存在不穩定因素。故本次研究對于生活于生態敏感地區的居民,主要從白洋淀的水環境生態容量出發,降低濕地區域內的建筑密度和人口負載,實施生態移民城鎮化。
3.1 淀區生態移民原則
白洋淀區域生態移民工作,應嚴格落實中央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的要求,提高城鎮化水平,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堅持生態文明,減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干擾和破壞;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延續村落歷史文脈;充分利用現有山水脈絡等地域特色、民族特點。所以新型城鎮化要求生態移民要遵循保留村莊特色風貌,延續歷史文脈,最大程度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在對村莊進行分類的基礎上,針對環境受到嚴重破壞、生活受到水系威脅的村莊進行生態移民,對其他水區周邊村莊進行環境整治,提高村民生活質量。
3.2 淀區居民點分類
在對淀區90個村莊的自身資源、區位關系以及生態敏感性進行評價的基礎上,將其分類。首先,綜合當地的生態建設條件,將白洋淀自然保護區劃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試驗區,區分了不同的生態影響級別和保護建設強度要求。其中位于白洋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的村莊有5個,緩沖區內的村莊有4個,試驗區內的村莊有31個,剩余50個村莊在自然保護區以外,生態敏感性弱,有較好的開發條件。其次,從特色資源價值角度進行劃分,將村莊劃分為遺存資源村莊和旅游特色村莊兩類,遺存資源村莊有9個,旅游特色村莊有7個,其他資源村莊有25個,剩余49個村莊為一般村莊。最后,根據村莊所處區位,對其分為主航道沿線村莊、鎮(鄉)區所轄村莊、景區周邊村莊三類,主航道沿線村莊10個,鎮(鄉)區所轄村莊23個,景區周邊村莊10個,剩余47個村莊為其他區位村莊。
3.3 淀區空間布局優化策略
3.3.1 空間布局方案
面向水環境制約下的居民點空間發展布局應按照新型城鎮化要求,優先考慮水源保護和生態涵養問題,嚴格劃定生態紅線[6]。本著對生態敏感區避讓且維持自身特色的思路,遵循延續歷史文脈,最少拆遷,最大程度保護生態環境原則,對于水環境制約下超載的8.6萬人進行生態移民。移民方案具體為:
(1)依據生態敏感度的居民點搬遷
在生態影響程度分析的基礎上,以留淀人們的生產生活不破壞白洋淀的生態環境為前提,使人為對自然的干擾降到最低,選取對淀區生態影響大、位于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的村莊進行搬遷。因為處于白洋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的村莊具有較強的生態敏感性,建設發展受到較大的限制,不宜進一步開發;其他村莊生態敏感性相對較弱,有相對較好的開發建設條件。首先將位于核心區內的這5個村莊進行搬遷。
(2)基于文化傳承的居民點搬遷
生態旅游逐漸成為生態敏感區發展的重要途徑,淀區鎮村擁有發展生態旅游得天獨厚的條件[7]。遺存資源和旅游特色兩類村莊具有較高的價值,可以在保護的基礎上進一步合理開發利用;其他村莊則在這方面缺乏優勢。因此,對擁有地方歷史積淀的人文資源和特色旅游資源的村莊進行保留。對沒有文化傳承的其他49個村莊進行搬遷。
(3)立足區位特色的居民點搬遷。
村莊的區位關系是村莊的重要發展條件之一,影響著村莊的功能定位、產業發展、空間建設等。主航道沿線和景區周邊的村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景區周邊的村莊為重中之重,對具有重要區位的村莊未來城鎮化進程中會重點打造(對于有較好旅游資源的村莊,在打造后會帶來一定的人流量,所以要著重警惕旅游業帶來的生態壓力的超荷),而具有一般區位的村莊及其他村莊的打造意義不大。因此,選取航道線以外的村莊和距離景區較遠的村莊進行搬遷,需要搬遷的不具備區位特色的村莊有47個。
綜合以上基于三種不同影響因素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村莊進行整合梳理,計算出共41個村莊,共計9.53萬人向外轉移,可以實現人類和資源關系的平衡發展。
3.3.2 居住安置
本次研究對搬遷的9.53萬人進行居住安置,結合周邊城鎮的自身條件,本著就近安置的原則,建議位于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的2萬人,為減輕白洋淀的生態壓力,整體搬遷至安新縣城;位于半淀區鎮區之外的1萬人,考慮就近搬遷、就近就業,搬遷至附近鎮區,集中安置擴大鎮區規模;剩余的5.6萬人在淀區西側保定市區進行安置。
白洋淀淀區村莊搬遷遵循先淀區后半淀區時序,分批次進行搬遷。淀區村莊先搬遷對淀區生態影響大,位于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的村莊,主要是對燒車淀主淀區生態影響最大的村落進行搬遷;然后再考慮核心區、特色資源和交通條件一般的村莊。半淀區村莊搬遷時序,先考慮對淀區生態環境影響較大,搬遷距離較近的村莊(即就近搬遷至村莊周邊鎮區及安新縣城的村莊);然后考慮搬遷距離淀區最遠的村莊(即搬遷至保定市區的村莊)。可結合所轄鎮區的鎮中村改造,選擇經濟條件較好的村莊,先示范后推廣。
3.3.3 就業安置
對于搬遷村莊進行就業安置,對于規劃保留居民點,應嚴格把關以保證居民點內部不再進行新建和拆擴建,村莊邊界不得向外延伸,杜絕侵占湖面現象。從白洋淀的生態格局保護出發,以留淀人們的生產生活不破壞白洋淀的生態環境為前提,以濕地生態、名人文化的深厚底蘊為依托,發展創意旅游業等產業,建設以大濕地系統為底蘊,集觀光旅游、會展旅游、休閑旅游三位一體的旅游新格局,壯大第三產業[8]。對淀區村莊產業發展方向給予指引,逐步實現淀區居民生活方式的轉變,統籌淀區村莊公共服務設施、市政設施布局,改善淀區生產生活條件,保證淀區居民基本利益的同時實現對淀區環境的有效保護。對于整體搬遷居民點,應禁止在核心保護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禁止機動船進入該區域,這部分村莊就近搬遷至縣城或者鎮區,在鎮區配合產業集中區的建設,配套搬遷人口集中區,并配套相應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政府通過開展就業咨詢、就業培訓等項目,對適齡勞動力展開培訓,為其提供就業信息,幫助這部分人群盡早進入產業集中區工作。
3.4 淀區居民點空間發展保障機制
3.4.1 完善空間發展生態保障機制
生態優先,進行生態廊道梳理,整體生態修復和水系生態系統修復,基于資源環境約束,界定生態保育本底。根據生態保育空間管控目標,因地制宜的制定差別化的生態發展要求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茖W制定環境準入、開發強度等規劃指引,整合利用各類資源,合理配套旅游設施,開發特色旅游產品,有效提升生態空間效益[9]。
3.4.2 嚴格控制水區村新增戶籍人口注冊
控制新建住宅,實現淀區人口自然削減。積極組織水區村居民進行技能培訓,鼓勵多渠道就業,實現基本收入保障;擴大城鄉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解決好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問題。
3.4.3 土地征收與農用地流轉
對外出務工村民土地進行登記,走訪調查淀邊村民農用地使用意見,對自愿租用土地給企業的村民進行統計,整理土地,統一征用。參照有關旅游引導城鎮化模式,農用地流轉模式是:當地的市、區級政府作為管理者與監督者,與企業合作,并向企業注入資金,通過鄉鎮政府、村委會開展相關政策的宣傳,與村民耐心溝通,保證外出務工村民及想出租土地村民安心遷出原有土地,為土地流轉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外部監督,然后企業與自愿遷出的村民達成土地流轉的協議,通過租用的方式獲得土地,再由企業進行開發,建設大型旅游接待中心及旅游相關項目,同時可以吸納村民成為產業工人,在園區為村民提供工作崗位。
4 小結
在我國城鎮化發展的進程中,僅遵從“發展至上”的理念來進行生態敏感區居民點的空間布局研究勢必會造成城鎮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矛盾日益尖銳。所以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自然生態敏感區的居民點空間布局發展因其特殊的資源稟賦與資源約束,與其他地域的小城鎮發展的側重點應有所不同。生態敏感區村莊規劃首先要明確規劃區域所面臨的核心生態限制要素,針對核心生態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在制定對策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系統內各生態要素間的相互平衡以及各生態要素與其他各相關環境系統之間的關系。生態移民策略是保護白洋淀區域的生態安全格局和穩步推進生態敏感區的居民點建設發展的有效手段,但在選擇何種空間布局和生態安置方案的過程中必須采取科學和理性的分析手段[10],建立完善的居民點空間發展保障機制,最終達到城鎮建設與生態文明發展的平衡,實現新型的生態移民城鎮化。此外,應加強城鄉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規劃以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等“多規合一”的研究,保障農村居民點空間布局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武斌,李春慧,于瑩.生態敏感地區的小城鎮規劃策略――以豐寧縣小壩子鄉為例[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32).
[2]李琳,馮長春,王利偉.生態敏感區村莊布局規劃方法――以濰坊峽山水源保護地為例[J].規劃師,2015(4).
[3]董仁才,李思遠,全元,等城市可持續規劃中的生態敏感區避讓分析――以麗江市為例[J].生態學報,2015,35(7).
[4]姜廣輝.北京山區農村居民點分布變化及其與環境的關系[J].農業工程學報,2006,22(11):85-89.
[5]李媛媛.內蒙古牧區生態移民城鎮化問題研究[J].內蒙古統計,2013(3):09-10.
[6]胡甜,周偉.西寧市農村居民點空間布局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5,3(34).
[7]王莉莉,王英帆,崔羽.地域文化視角下生態敏感地區規劃策略探析――以西安市厚畛子鎮規劃實踐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4,12(21).
[8]尹玉潔,王Z,曹星渠.城市生態敏感區保護與建設模式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