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3 16:58:0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華文化精神內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關于黃帝文化
黃帝文化不僅是研討會的主要議題之一,也是探討精神家園建設的重要契機。研討會在黃帝文化方面主要討論了黃帝文化的特色、現代價值和精神內涵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劉志琴研究員認為黃帝文化具有強烈的生命和生活意識,“中華民族對黃帝的尊崇,實際上尊崇的是生養、培育中華民族的生命之基,所以中華文明初始的象征不是神廟、金字塔那種固定的建筑實體,而是有生命的,鮮活的人中之杰――黃帝。從傳說時代就以現實生活而不是神物靈異作為中華文化的象征,這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色”(《人文初祖的現代意義》)。山東經濟學院王繼訓教授指出黃帝文化具有很強的文化象征、情感紐帶和精神感召作用,對中華民族、中華文明導向力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團結各族人民、振奮民族精神、推動文明建設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黃帝與中華文明的導向力》)。
西北大學劉寶才教授認為,“黃帝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中華民族的偉大凝聚精神和創新精神,是黃帝時代歷史特征的總結”,“現有的黃帝文化的各種資料的性質不完全相同,與黃帝時代的關系不完全相同,未必全都反映黃帝時代的歷史真實。作為觀念史的黃帝文化,它既與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聯系在一起,又與五千年來的中國文明史聯系在一起,在黃帝時代以來的五千年間得到不斷豐富發展”(《黃帝文化論綱》)。陜西師范大學趙世超教授通過對歷史典籍的考察辨析認為,“黃帝的傳說產生于北方,黃帝族的活動范圍沒有超出黃河流域”,在梳理黃帝形象歷史演變的基礎上,揭示了浙江縉云黃帝文化以道教文化為核心的本質,并強調拜祭人文初祖的活動不能走上背離人文主義精神的道路(《黃帝與黃帝文化的南遷》)。
二、關于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研討會在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方面展開了深入研討,取得一系列成果。
關于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內涵。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俊義教授認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乃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形成的民族精神,通過物質的與非物質的載體和標志予以集中反映,呈現于民族大家庭之中,既有益于民族精神的凝聚與弘揚,又便于和世界各國家、各民族之間的思想文化交流”(《端正學風與民族精神家園建設》)。西北政法大學趙馥潔教授認為,“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民族共有的精神支柱、精神根基和精神寄托,是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所,。具有自己的精神家園乃是一個民族具有主體性的深層內涵和核心標志。民族精神家園是由宇宙意識、價值觀念、道德情懷和思維方式所構成的精神系統,其核心是價值觀念和價值理想”(《黃帝文化是構建民族精神家園的寶貴資源》)。陜西師范大學周偉洲教授認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并非只建設共有的‘精神’,而是包括了培育這種‘精神,的載體,‘家園’也就是實實在在的環境和氛圍”,從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社會(國家、家庭)環境和自然環境角度強調了精神文化所憑依的載體的重要價值;“‘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包括中華民族56個民族在內的‘共有’精神家園,也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大家庭共有的精神財富。它不僅僅指從56個民族精神中抽象出來的都具有的精神財富,也應包括所有民族和地區多元文化中優良的精神財富”(《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陜西師范大學楊恩成教授認為,“不能把‘民族精神’框范在一個狹窄的范疇內,忽視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多民族性和多元性。這是我們談守護民族精神家園的出發點”,堅持和弘揚“以和為貴”的民族精神(《談民族精神家園的內涵及其現代意義》)。陜西省政協原副主席陸棟先生認為,“精神家園是獲得身心自由、張揚生命意義的目標和歸宿;精神家園又是一種文化的存在,一種詩意的存在”,“精神家園其實是一個心靈轉化的過程,是一種開放和追求,一種安頓生命的體驗”(《文化?教育?師道――對民族精神家園建設要素的若干思考》)。清華大學程鋼副教授認為,“家園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它同時又是一個充滿溫情與相互理解的精神家園”(《經典閱讀與民族共同精神家園的建設》)。
關于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特征。周偉洲教授認為主要包括民族性、多元一體性、包容性、創新性及時代性(《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西北大學方光華教授認為天人合一、順乎人性、和而不同構成了傳統核心價值觀念的理論框架,關于文化經典的重新詮釋是中國傳統核心價值理論革新的主要方式,中國傳統核心價值觀念的傳播形式主要是教化,目的是塑造人的道德(《中國傳統核心價值理論的主要特點及建設經驗》)。
關于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實踐途徑。首先是強調教育的價值。西北大學張豈之教授認為民族精神家園建設的基礎是現代公民文化科學素質的全面提高,應該加強教育的普及和提升(《關于“弘揚中華文化、建設民族精神家園”的一點理解》)。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先生強調“在高等教育中,弘揚中華文化特別要加強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相和諧的建設,它是大學教育的歷史使命”,著重“培養學生的和諧文化思維、和諧文化觀念與和諧文化精神,用和諧文化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引導學生樹立和諧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弘揚中華文化是我國大學的歷史使命》)。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張俊相教授主張弘揚“大學之道”,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的人文道德精神,建設高等學校的精神家園(《弘揚“大學之道”,建設高校精神家園》)。西北大學李浩教授認為大學文化、大學精神、大學校園建設等概念在我國理論界早于民族精神家園概念提出,它們在神圣性、包容性、開放性、儀式性與創新性等方面為民族精神家園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大學精神探索對民族精神家園建設的啟示》)。陸棟認為教育要貫穿中國文化的精神,“將中國文化的理想與人才培養的實際相結合,培養出有民族文化自覺和現代文化素養的人”(《文化‘教育?師道――對民族精神家園建設要素的若干思考》)。程鋼副教授認為“傳統經典可以作為知識的核心與媒介,從而促進多元一體的成分之間達成文化的共識,最終推動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經典閱讀與民族共同精神家園的建設》)。浙江大學何俊教授、陸敏珍副教授認為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是理性化的,但經驗性依然在發揮作用,區 域性的自足平衡系統仍然存在,它們對解決精神家園建設的問題具有深刻的影響(《網絡狀中國傳統社會及其現代轉型》)。
其次,突出文化認同與現代性反思的意義。周偉洲教授著重指出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民族自覺的文化保護意識、正確處理各民族發展弘揚優秀民族文化與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辯證關系等(《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北京師范大學瞿林東教授則認為要繼承和發揚歷史認同與文化認同相統一的優良傳統(《中國史學:中華民族一個共有的精神家園》)等。湖南大學肖永明教授認為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應當立足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重視兼容會通、體現時代要求(《關于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幾點思考》)。中國藝術研究院任大援教授從文化自覺角度闡述了精神家園建設的具體思路,從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覺的倫理本位出發,分析建設共有精神家園的有用資源,重點論述了儒家實現道德自覺的道德實踐方法,即學以明倫的倫理實踐、效法天地自然的情感實踐、養氣立志的君子人格實踐的現代價值(《精神家園建設與文化自覺》)。北京語言大學李慶本教授從傳播學角度分析了中國文化與傳播對象國之間的關系與解決途徑(《中華文化傳播對象國的文化政策研究報告》)。陜西省社會科學院佘樹聲研究員、西安佛教研究中心韓金科研究員通過對殷商、西周、東周出現的倫理認知和倫理觀的比較,認為當時氏族家族血緣紐帶關系倫理認知發展到了頂峰,并且促使非氏族家族血緣關系倫理認知和倫理體系產生,構成了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百家爭鳴自由學術環境的觀念基礎,形成了中國古代道德倫理與政治倫理的歷史框架(《春秋戰國時期民族精神的建構》)。
關于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意義。河北經貿大學武占江教授從人的有限性和無限性,重新反思理性與信仰、義與利、理與欲的關系,認為“重新構建精神家園是挽回人的尊嚴、維持人的幸福的必要手段”(《精神家園與人的尊嚴》)。暨南大學范立舟教授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研究能夠強化民族凝聚力,促進全球華人在價值規范和思想品性方面的共同觀念,培育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的廣闊胸襟,為建構現代中國的新型文化體系提供思想保障(《天下歸心:中國傳統文化之認同性問題研究》)。學者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帶來了民族文化的全球性傳播,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往與碰撞,使民族文化的認同問題變得更加尖銳和突出。沒有對民族精神的自覺,民族文化將可能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沒。
三、關于黃帝文化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關系
黃帝文化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之間的聯結點是研討會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研討會在若干問題認識上有所突破。
強調文明的傳承和革新。張豈之教授認為,黃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起源,是構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寶貴資源,體現了時代性與民族性的有機統一,黃帝文化與繼承發揚民族精神的關系是“源”與“流”,“實質是‘繼往’與‘開來’。推陳出新、繼往開來是學術生命力的表現,如果沒有創新,就會使文化失去活力;從另一方面看,如果否定繼承,又可能迷失本原。‘繼往’同‘開來’相互聯系,‘推陳’與‘出新’是辯證的統一”(《關于“弘揚中華文化、建設民族精神家園”的一點理解》)。
突出信仰的意義和價值。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西北設計院總建筑師張錦秋教授認為“黃帝陵是中華兒女共同景仰的圣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之中,黃帝陵已成為海內外華人公認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的標志之一。繼續做好,不斷完善黃帝陵的保護與建設工作對弘揚中華文化、激勵愛國熱情、增加民族凝聚力、建設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完善黃帝陵的保護與建設,建設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中央民族大學牟鐘鑒教授重估黃帝信仰的價值,認為黃帝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時期的共祖,是中華民族的締造者和中華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著整個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在中華民族由弱變強的今天,在中國人由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時候,深入認識黃帝信仰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確解讀黃帝文化的內涵和精神,并發揮黃帝文化在團結各族人民、振奮民族精神、推動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就成為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和參與的重要工作?!彼J為“黃帝信仰是將祖源認同與文化認同合為一體,不單純是血統的探源,同時也是文化的尋根。黃帝信仰整合了民族的統緒,使中華民族之中各個民族有一個共同的心理歸屬,起到了鞏固中華共同體的作用”,“突顯了中華文化的精神,開啟了文化民族主義的先河”(《文化學的視野:黃帝信仰與中華民族》)。
彰顯黃帝文化的現代意義。趙馥潔教授認為,“經歷五千年之久的‘黃帝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由歷史記載、神話傳說、文物遺跡和祭祀活動構成的黃帝文化中積淀和凝結著豐厚淵深的精神價值內涵。自古以來,對黃帝的歷史探索和歷史紀念總是與弘揚這些優秀精神價值融合為一體的。黃帝文化中蘊涵的精神價值,是我們今天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寶貴資源”,包括贊美文明創造的人文價值、崇尚“惟仁是行”的道德價值、追求統一和諧的社會價值理想、奮力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價值(《黃帝文化是構建民族精神家園的寶貴資源》)。陜西歷史博物館楊東晨研究員從天下為公精神角度闡發和梳理了關于黃帝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研究,認為“黃帝精神是原始社會發展到社會即將轉型、物質達到史前豐富階段的產物,也是上承‘三皇’下啟‘三代’之重要時代的精神結晶。其以土地為根發展經濟、以民生為本創造發明、以和合為綱建立古國的精神,可以綜合概括為‘天下為公’的偉大精神,亦可泛稱為‘黃帝精神”’(《弘揚黃帝為公精神,建設民族和諧家園――兼論黃帝與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內在關系》)。
揭示黃帝文化構建精神家園的歷史過程。寶雞文理學院高強教授認為,至遲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普遍認為黃帝是人們的共同遠祖,這種祖先認同的趨勢為戰國時期的黃帝崇拜現象、秦漢時期的大一統局面、為華夏族的正式形成奠定了觀念基礎和心理基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黃帝起著構建共同心理的重要作用”(《黃帝與中華民族》)。臺灣明道大學李增教授認為黃老之道,“以《老子》之道為先,《黃帝四經》在后,老子之道著重在玄虛,《四經》之道在落實”,它們共同奠定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基礎(《黃老之道比較與對中華民族精神之貢獻》)。南開大學張榮明教授認為秦漢是中國中古政治信仰的創立期,通過比較分析,揭示了政治信仰從實到虛以及與政治理性的密切聯系(《秦漢政治信仰建設及啟示》)。
四、關于中華文化
研討會對中華文化的豐富性、深刻性、現代性也作了充分揭示,特別勾勒了中華文化 在建設民族精神家園方面的積極意義。
關于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張豈之教授認為“中華民族復興是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復興,缺一不可。經濟上的貧困,人民生活如果沒有持續的提高,沒有普遍的富裕,就無力支撐民族的發展。而單純經濟上的提升,沒有政治和文化與之協調發展,也無力塑造一個偉大的民族”,主張將中華文化與民族的興旺發達聯系起來考察,突出中華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這是新時期弘揚中華文化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弘揚中華文化、建設民族精神家園,主軸是精神文明,包括中華文化的特有精神內涵和當代人對待民族精神家園的價值取向(《關于“弘揚中華文化、建設民族精神家園”的一點理解》)。北京大學樓宇烈教授認為儒家學說是一種“成人”之學,教育人成為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以“修身”為中心的“成人”學說具有鮮明的實踐特性,也是儒學的生命力與現代性所在(《儒家學說的實踐性格》);他在學術發言中深入分析了古代祭天禮所體現的豐富文化內涵,包括報本觀念、效法和遵循天道的意識、以天德要求自己的以德配天思想,對中國哲學史上的天道與人道關系問題做了新的闡發。西安交通大學鐘明善教授認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有兩個主要觀念,即陰陽對立統一觀念、易和變觀念,并且體現在書法藝術的創作理論與實踐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與書法藝術》)。華中師范大學劉固盛教授認為“道家的生命關懷精神,是道家思想的精髓部分,在現代社會尤具特殊意義”,主要體現為以平等、主體、至上的原則珍視、安頓、關懷生命,既重視現實的形體生命,又主張回歸自然,保持精神生命的自由,以獲得生命的圓滿與超越(《論道家的生命關懷精神》)。
關于中華文化的特點和價值。周偉洲教授認為,中華文化具有多元一體、變異性和穩定性的基本屬性,是“由眾多民族融合形成的漢族與其他古今眾多少數民族長期文化交融的結果”,構建和弘揚現代中華文化必須高度重視和堅持保護中華文化(包括構成其基礎的各個民族傳統多元文化),合理地、可持續開發和利用中華文化中各民族多元文化的遺產,推動思想和理論的發展與創新(《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
關于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相互關系問題。趙馥潔教授認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途徑是弘揚中華文化,特別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中所蘊涵的優秀精神價值”(《黃帝文化是構建民族精神家園的寶貴資源》)。周偉洲教授認為“中華文化應是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前提、根據和基礎;而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中華文化,特別是其中優良的精神文化的升華和重新構建”,中華文化發展、創新的過程即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發展、創新的過程(《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建設》)。陜西師范大學朱士光教授從歷史地理學角度論述中國傳統文化在建設生態文明中的重要價值,認為在黃帝時代就已有“天人和諧論”的萌芽,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發掘了中國古代文化典籍蘊藏的豐富的保護自然、謀求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結合歷史地理的變遷討論了環境生態破壞等問題,強調生態文明是世界上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礎,確立儉樸節約的生態倫理觀與生活習俗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基本途徑。建設生態文明也是建設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保障和內容(《從天人和諧論到建設生態文明的偉大實踐》)。
關于學風建設與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關系。王俊義教授指出,端正學術研究領域中的風氣,是展開學術研究與發揚民族精神的重要保障,強調精神家園建設必須依托學術研究,注重學術研究的嚴肅性和科學性(《端正學風與民族精神家園建設》)。
關鍵詞:大學生;生命教育;中華文化精神
高校開展生命教育旨在讓大學生樹立科學的、進步的生命觀,以達到人與自身、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因此,加強生命教育是個體全面發展的內在需求,更是弘揚中華文化的根本要求。中華文化是以人為本的文化,對此古代先哲們給予很高的評價,如“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天地之性人為貴”“三才者,天地人”等。人之所以高貴是因為人不僅有自然生命,還有精神生命和價值生命。
一、自然生命教育
生命的誕生承載了親人的呵護與期盼,生命的離去帶走了親人的眷戀與思念??梢?生命本身就是愛的承載者與傳遞者。對大學生來說,了解生命歷程已不成問題,關鍵是要用心去感悟,特別是感悟“仁”在生命中的內涵;更要以身去體驗,體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文化要義。這樣才能形成正確的生命意識:每個個體都應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以形成自愛、自信、自強的生命觀;每個生命都是平等的,要培育平等、互助、寬容的精神,創造和諧的生存環境;每個生命都不是個人的私有財產,而是父母的、民族的、國家的,是前人生命的延續、后人生命的起點、當前群體生命的個體。只有把個體的生命融入民族的命運、國家的事業中,才能使個體的價值生命得以彰顯。因此,自然生命教育是“以人為本”文化精神的弘揚。
高校還要實施體驗教育。體驗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也是體現生命價值的方式。任何人的生命歷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阻力:生理的、心理的、物質的、精神的、自身的、外界的等。因此,要讓大學生掌握生存的技巧。大學生面對險境與困難時,要用智慧和積極的心態去調整自身的狀態,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當然,高校要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有艱辛和苦難,幸福的生活來自家人的付出、國家的關愛、前輩的流血犧牲。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珍惜擁有的一切,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把聰明才智奉獻給偉大的祖國。而珍惜、關愛、奉獻是中華文化精神的具體表現。
開展生命教育,還要抓住體現生命真正價值的典型。汶川大地震中,渴望生命的堅強不屈、挽救生命的勇敢正義、轉讓生命機會的無私奉獻、志愿者的愛心付出、全國人民的團結奮進,奏響了中華文化的絢麗樂章,讓全球中華兒女集體接受了中華文化和生命教育的洗禮。
二、精神生命教育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精神。情感是精神活動的內驅力,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并折射出不同民族的價值觀念。人生來就有情感,但并不是所有的情感都是與生俱來的。當前,情感世界變得越來越復雜。所以,高校要有意識地培養大學生健康、積極的情感,這既是大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提升國民素質、弘揚中華文化的需要。中華民族是一個重情的民族,親情、友情、愛國情、民族情等歷來就是文人墨客筆下永恒的主題。
親情是人間最無私、最真摯的愛。親情教育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貫堅持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當代的親情教育不僅要有觀念上的更新,還要與弘揚中華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相結合,更要從實際出發,與時代、社會、家庭相結合,讓大學生腳踏實地真正做到激發親情、回報親情。一個內心充滿親情的人,必然會把愛帶給社會;一個充滿愛的社會,必然更加和諧昌盛。
友情教育應從人際認知教育、健康情緒教育、人格教育等入手,要讓大學生明白真正的友情是情趣高雅的,充滿真誠、寬容、自信與積極。友情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陽光、健康的心態,樹立共同進步、良性競爭的意識,養成團結互助的良好品性,從而推動和諧校園的構建。所以,高校要加強親情教育和友情教育,培育大學生的真誠、愛心與關懷,豐富中華文化的當代內涵。
愛情教育主要是讓大學生學會正確地與異往,并了解只有具有豐厚的知識底蘊、較高的人文修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不斷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從而激勵自我、完善自我。還要讓學生明白:愛情除了浪漫,更有責任。親情、友情、愛情是人類的基礎情感,是個體精神大廈的根基。仁愛、奉獻、擔當責任是中華文化宣揚的主題,是文化精神滲入中華兒女骨子里的東西。
鄉情教育是大學生了解祖國的基礎,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具體形式。鄉情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愛家鄉的社會性情感,使他們樹立建設家鄉的信念。學校所在地就是大學生的第二故鄉,大多是文化、政治中心或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對大學生進行鄉情教育會有更多的資源。
進行民情教育,盡可能地為大學生提供了解民情的資源、開放接觸民情的機會。大學生們只有了解民情,才能關心民族和國家的前途,才能夠培養心系人民、胸懷祖國、能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意識。
國情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形式。大學生要游歷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因為歷史是“根”。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培養他們的憂患意識。高校要引導大學生了解一個客觀真實的中國,并能做到正視現實中的各種問題和矛盾,把現狀放在歷史的長河中作縱向比較,放在世界大環境中作橫向分析。這樣可以啟發大學生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深入思考,認識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同時,高校要借助重大節日及時事,開展各種形式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三、價值生命教育
道德是協調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行為規范。我們要把傳統道德中的寶貴資源與時代精神相結合,賦予道德教育以時代內涵。同時要堅持培養與弘揚并重的原則,緊跟時代步伐,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借鑒世界各國文化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進一步充實社會主義道德的內容。另外,我們還要認真完成“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弘揚中華文化的時代使命。
常言道,有情感而無理智是瘋狂,有理智而無情感是冷漠。因此,理智的情感才是健康的情感。當今時代,人們處在節奏日益加快、情感極易失控的時代,這對大學生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大學生要真正成為國家的棟梁,就要學會管理自己,不讓負面情感和消極情緒滋生、蔓延。因此,大學生不僅要提升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還要不斷歷練自己的道德意志,使自己成為具有理智情感的人。
大學生除了學會不斷地用道德完善人格、用理智制約情感、用情感來豐富智慧,還要培養審美的眼光。因此,高校要通過開設相關課程或講座等,使大學生提高美學素養。美就根植于大自然之中、存在于社會生活之內、綻放于人們的心靈之上,因此,要讓他們親近大自然,接近人民大眾,了解社會民情,認識中華文化,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境界。高校還要提供大量的文化典籍,營造書香校園,凈化學生的靈魂,增強他們的審美能力。漸漸地,大學生就會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成為理解美、代表美、弘揚美的化身。高校還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審美教育就是要培養大學生去發現、感受、品味并創造美,因此,創新才是審美的最終指向。想象是審美活動的一個主要特點,而良好的想象力是在廣博的知識儲備、深厚的文化底蘊、較高的道德修養以及與自然、藝術、科學廣泛接觸基礎之上形成的。大學生只有具備敏捷的創新思維與極強的創新能力,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為文明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美是中華文化的主題與不懈追求,創新是中華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精神的表現。人之所以不斷超越自己,是因為人具有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文明的演進是人類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歷史。因此,創新能力是當代大學生必備的素質。
總之,高校通過生命教育,可以增強大學生的生命意識,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感;可以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彰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德和道德風范。具體而言,自然生命教育弘揚了自強不息的文化主旋律,精神生命教育弘揚了“和”的文化要義和愛國主義精神,價值生命教育弘揚了中華文化的創新之魂。
參考文獻:
[1]馮建軍.生命教育論綱[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4,(3).
下面筆者結合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課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個教學片段,就如何精準設問談自己的一點粗淺看法。
一、情景描述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紹中華文化藝術獨樹一幟,科學技術獨領。針對中華文化藝術這個知識點,我準備了很久,設計了中華文化之瓷器篇、園林篇、書法篇、詩詞篇等,精心地做了課件。上課時,我先請同學們欣賞精美絕倫的瓷器、獨具匠心的園林、妙筆生輝的書法、千古傳誦的詩詞,然后點明瓷器、園林、書法、詩詞等都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教材的知識內容,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中華文化藝術具有哪些特點?發揮了什么作用?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占有什么地位?學生翻看教材,回答說中華文化藝術的特點是歷史輝煌而悠久,內涵豐富而絢麗,風格鮮明而獨特;作用是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地位是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
雖然完成了授課內容,教材的相關知識點得到了落實,但實際上對于中華文化藝術特點、作用、地位等問題的答案,學生無須深入思考,只需簡單地復述教材內容,因此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二、原因分析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認為是因為在備課和教學中只注重情境的設計,知識的傳授,而對設問的設計有些隨意,不夠精準。上述所設計的幾個問題一則缺乏聯系性,二則缺乏層次性,三則缺乏啟發性,難以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沒有思維訓練的價值,不能引導學生思維的發展。
三、改進反思
針對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的分析,我對設問進行重新設計,力求精準。
針對設問缺乏聯系性的問題,我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要求不同小組學生緊密結合材料中中華文化藝術中的詩詞、書法等分別進行合作探究,既適當開放,了解中華文化藝術的豐富內容,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又適當集中,能就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體會中華文化的精深。
針對設問缺乏層次性的問題,我對問題進行了分解,逐步深入。結合精美絕倫的瓷器,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層層遞進的問題:瓷器藝術屬于中華文化什么范疇?中華文化藝術與世界文化藝術是什么關系?瓷器被各國人民所喜愛所贊嘆表明中華文化藝術在世界文化藝術中居于什么地位?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幫助學生揭示中華文化藝術的地位。
針對設問缺乏啟發性的問題,結合某一小組同學所談他們喜歡的詩詞,我設計以下問題對學生進行啟發:這些詩詞分別是屬于哪個時代?主題是什么?為什么喜歡這些詩詞?這些詩詞或是先秦時代,或是唐宋年間,或是現當代;內容或關于人生,或關于親情,或關于愛情,或關于友情;所偏愛的理由或因詩詞中百折不撓的人生,或血溶于水的親情,或堅貞不渝的愛情,或純潔無瑕的友情等。通過這些問題的啟發,學生經過思考,能自然得出中華文化藝術的特點、作用。
例1 每年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晚”都有一個民族歌舞的節目,諸如《和諧大家園》《我和草原有個約會》《卓瑪》等。這表明( )
①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③中華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④中華文化呈現著多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每年的“春晚”都有一個民族歌舞的節目,這體現了中華各民族文化的和諧共處,中華文化是中華各民族文化的百花園,故選①③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是我國當代的先進文化,②說法錯誤。
答案 C
例2 民族精神不是虛無縹緲的。在我國的古代經典著作《論語》《孟子》《韓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魯迅的《狂人日記》、茅盾的《白楊禮贊》、冰心的《致小讀者》都凝聚著民族精神。只要認真讀一讀這些作品,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這段材料說明( )
A. 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
B. 只有創造優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揚民族精神
C. 我國的優秀文化作品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精神
D.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現為中華文化的力量
解析 我國優秀的文學作品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許多優秀作品中都凝聚著民族精神,因此,C項符合題意。A項對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的關系理解是正確的,但并不完全符合題干要求。弘揚民族精神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創造優秀的文化作品并非必要條件,所以B項錯誤。D項對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的關系理解是錯誤的,應該是“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
答案 C
例3 2011年春晚,因翻唱《春天里》紅透網絡的旭日陽剛登上兔年春晚的舞臺。他們的名氣一路飆升,成為觀眾最喜愛的草根歌手。有人認為,在明星可以制造的年代,旭日陽剛成為當今“大眾文化”的代表。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 )
①是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利益與呼聲的文化 ②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③是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 ④是通俗流行的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大眾文化是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與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故選①③。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范圍過窄,通俗流行的文化不是我們所倡導的大眾文化,④觀點排除。
答案 C
點撥 解答此類選擇題,關鍵是牢記各個知識點的內涵及其引申的外延。記住了文化的包容性、民族精神與中華文化的關系、大眾文化等這幾個知識點的要點,將它們條理化,然后對照題目的題肢,就會得出正確的答案了。
例4 湖北省文化建設工作會議強調,文化建設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核心,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湖北之所以強調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基于( )
①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保證 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 ③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能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④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保證,①表述錯誤;④觀點錯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答案 B
例5 2011年9月20日,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李長春強調“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始終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之所以要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因為( )
①它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 ②規定著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 ③是文化建設的靈魂 ④它是當前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關鍵在于思想道德建設的地位和作用,特別是在先進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設屬于文化建設,當前的中心工作是經濟工作,排除④,故選C項。
答案 C
點撥 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這兩個知識點,在答題的時候要注意題目是從哪個方面設問的,是問的“為什么”還是“怎么樣”,這二者的側重點不同,問“為什么”主要回答知識點包含的要點或者要素,是圍繞知識點本身來闡述;回答“怎么樣”,則側重發散,回答利用已經存在的文化來建設和發展出新的文化內容和形式以及其社會和經濟意義,請同學們注意區別。
1.京劇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它是在18世紀下半葉經徽戲、秦腔、漢調的交融,并借鑒吸收昆曲、京腔之長而形成的。京劇的形成體現了( )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藝術異彩繽紛
B. 中華文化薪火相傳和一脈相承
C. 中華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 不同文化都能夠實現融會貫通
2.電視連續劇《潛伏》以主人公的信仰為主線,將愛情、信仰、情節、明星等影視審美元素成功地糅合在一起,被觀眾稱為“無法按快進鍵”的電視劇。這啟示我們發展大眾文化( )
A. 必須設法滿足大眾的各種需要
B. 要尊重人們對文化需求的多層次、多樣化和多方面的特點
C. 必須以商業化、娛樂化為準則
D. 就是發展流行的、時尚的、通俗的文化
3.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指出,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要繼續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發展先進文化就必須( )
①始終堅持的指導地位 ②把先進文化建設作為當前的工作中心 ③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④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012年7月30日,第二屆恩施州道德模范頒獎晚會舉行,一批來自群眾身邊的楷模受到了表彰。這些可敬、可信、可親、可學的楷模的故事,蘊含著巨大的精神力量,讓人心靈為之震撼、振奮。開展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 )
①會促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②有利于引領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和發展 ③能夠使每個人都成為有文化涵養的人 ④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A.①②④ B.②③④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作出了“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的部署。近年來,學校逐步形成了一套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服務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戰略和外宣大格局的教育體系,即以建設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基地”為核心,以打造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三種模式”為特色,以完善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四個機制”為保障,在外國來華留學生教育和漢語國際推廣事業中不斷開拓和創新。
建設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基地
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是實施國家文化軟實力戰略的需要,也是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應當承擔的任務。學校始終將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相結合,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弘揚。
50年來,學校創辦了國內第一個外國留學生漢語言本科專業,開設了全國第一個中國學生對外漢語教學本科專業,招收了第一批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設立了第一個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方向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最早開發研制了漢語水平考試(HSK),設立了唯一一個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中心,成立了第一個專門培訓國外漢語師資的漢語教師進修學院和第一個可以向外國學生頒發網絡教育學位的網絡教育學院。目前,學校已形成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結構合理、內容充實的學科體系。在漢語國際教育領域,學校實現了從短期教育、速成教育、網絡教育到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完備教育層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國內外好評。學校的對外漢語教學專業團隊、漢語言專業教學團隊均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
近年來,學校努力發揮自身優勢,形成了集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教材出版、語言測試、師資培訓為一體的漢語國際教育體系;學校的教學理論、教學模式、漢語教材在對外漢語教學與漢語國際教育中都有很強的示范效應;學校始終保持高水平的留學生教育質量,留學生多次在“漢語橋”“漢語之星”等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學校出版社連續3年被文化部、新聞出版署等6部委授予“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等稱號。
創新弘揚中華文化的“三種模式”:博雅教育、走讀中國、海外拓展
學校在留學生培養過程中,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大學教育緊密結合、課堂學習與社會實踐文化體驗緊密結合,“博雅教育”與“走讀中國”構成了學校教育的兩大特色。同時,通過國際合作、孔子學院建設、師資培訓等渠道,促進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
1.博雅教育:培養知識廣博、品質雅正的“中國通”
中國文化崇尚“博雅君子”,博學通文、雅正高尚。學校把“博雅教育”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以漢語為媒介開展廣博高雅的文化教育,引導留學生在學習漢語和其他專業知識的同時,對中國文化多方面知識進行廣泛了解與學習,努力培養知識廣博、品質雅正的“中國通”。
學校的留學生本科、碩士和博士教育積極發展復合型的特色專業,按照學生語言學習的特點和程度,不僅在語言學習素材中加大文化內涵,而且為留學生開設了“中國人文地理”“中國哲學史”“中國民俗”等10余門中國文化方面的博雅課程,還為高年級學生增設了“中國文化專題研究”“當代中國話題"等選修課程。留學生進修教育和預科教育在努力辦好“中國專題研究”等高級研修項目的同時,以博雅教育為切入點,不斷提升漢語進修教育的文化品位;學校還根據不同層次進修人員的情況,開辦了“我與中國實物圖片展”“中華傳統體育表演”“漢語文化周”等集漢語進修與博雅體驗于一體的文化教育活動。留學生漢語速成教育為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更多地了解中國社會和文化,突出大眾化、普及型、應用性的特色。在業余時間開設博雅自選課,包括“學唱中國歌”“中國書法和繪畫”“中國古典影視作品欣賞”等課程,激發了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興趣,激勵他們積淀中華文化、培育中國情懷。學校還在全校留學生中開設全英語講授的“中國文化經典解析”課,已在3年中進行了50多講,出版了教材,為留學生深入學習中國文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2.走讀中國:在語言實踐中體驗中華文化
學校特別加強“第二課堂”建設,把凝聚著知識內涵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留學生教育體系,把語言實習與感悟中華文化融為一體,使留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語言實踐和社會實踐,加深對中國文化的感性認識。學校在留學生本科生、進修生中分層次開設語言實踐專題課,把重要的歷史名勝、人文遺跡作為“課堂”,引導留學生在體驗中學習。例如,到山東觀摩孔府、孔廟、孔林和孟廟、孟林,體驗中國儒家文化的精髓魅力和厚重內涵;在福建參觀客家土樓,近距離接觸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參觀起點于泉州的“海上絲綢之路”,感受東方文明與世界文明自古以來的雙向影響。學校分別在安陽、紹興建設了文化體驗基地,還定期到湖南岳麓書院、天津古文化街及承德、洛陽、西安、大同等地開展社會實踐。
學校充分利用北京文化這一區域性特色文化,通過經常性開展的北京文化體驗活動,加深留學生對北京文化及首都人文特色的感知。如學校與北京湖廣會館共建了留學生中華文化體驗基地,通過近距離接觸京城會館文化和京劇來體驗傳統文化的優雅;組織留學生參加“北京民俗游”,在京城“百工坊”、老舍茶館、天橋樂茶園等北京老字號體驗京味文化的細膩。親身的體驗使外國留學生對中國文化和北京的了解不再是走馬觀花,而是比較深層次地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喜愛和共鳴,增強了對中國的親近感。
小學階段學習中華文化經典,應著眼于道德教育、智慧開啟和文化熏陶。以中華文化經典為載體,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德育資源,讓小學生快樂地學習、科學地傳承、健康地成長,在潛移默化中、身體力行中,探索育人新途徑,實現道德素養的全面提升。
首先,要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精心篩選。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應針對小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興趣需要,在浩瀚的中華傳統文化中,篩選出傳統美德、文學經典、民族工藝、傳統體育、古典音樂、民風民俗、民族科技等領域的內容,并對傳統文化中的道德內容進行重新梳理,挖掘出適合現代小學生的德育資源。這些內容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文化意識,使他們具有良好的文學修養、高雅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怎樣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德育資源呢?
一是環境熏陶。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無痕,要想充分發揮中華傳統文化的德育功效,可以從構建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底色的校園文化入手,營造濃郁氛圍,讓學生接受文化熏陶。
充分利用廊道、文化墻,涵蓋傳統藝術、傳統美德、傳統節日、歷史名人、科技發明、地方文化、名勝古跡、教育智慧等方面的內容,猶如向學生講述一個個感人的傳統美德故事。漫步校園,讓學生如同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處處都能感受到偉大祖先創造的燦爛文化。
二是課程補充。充分利用校本課程這片自留地,開發傳統文化的校本課程,將蘊含中華文化的各種元素優化整合,編入校本教材?!爸腥A傳統文化”不僅指諸子百家那些以書籍文字為載體的篇章典籍,同時還包括那些凝練中華文化、反映民族精神的各種文化載體和形式,如“谷建芬的唐詩歌曲”“京劇選唱” “中華武術與中華精神”“簡化太極拳”等。將經典誦讀、經典數學、民族工藝、傳統體育、古典音樂等為主要內容,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按照“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原則,形成教材體系。
三是課堂落實。課堂是德育的主陣地,在教學上,要盡力挖掘與整合資源,將育人理念滲透到常規課堂。利用校本課、班隊會組織學習,讓學生閱讀有關傳統美德的故事、民謠、典故、詩文辭賦了解中華傳統美德,通過書法、繪畫、演講、創作、每日播報、編曲、剪紙、十字繡、春聯、腰鼓、過傳統節日傳誦中華美德,讓學生經歷“我的愛心我傳遞”“我的行為我負責”“我的榜樣我學習”等活動弘揚中華美德。
四是活動體驗?;顒邮堑掠闹匾d體,把傳統美德、榮辱觀念通過各種載體,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使各項活動凸顯傳統文化。
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中華傳統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元宵節、除夕等傳統節日,讓學生參與節日活動,并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使學生體驗、感悟節日中所蘊涵的獨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內核。
學校還可舉辦“中華經典文化節”活動,讓京劇、剪紙、經典誦讀、數學七巧板、武術、中華傳統體育游戲、傳統美食等傳統文化元素走進校園,給孩子們機會或演或唱、或寫或頌,去感受、去表現、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1傳統武術文化生命的觀念形態
如果就中華文化發展的表現看,她無疑是一個獨特的文化系統,具有其特有的根源性。用德國哲學家費希特的話來說,中華民族是最具原初性的民族。正是因為她是一個原初的民族,所以才能夠獨特地從根源上運用其心靈,這種運用心靈的特質,正是這個民族“特有的文化生命”。而武術恰恰就是這種文化生命活的標本和存在體。
武術與西方體育文化在產生的原初就具有其各自不同的精神形態,在思想源泉上就有深刻的差異性,中華文化首先在于把握“生命”,而希臘文化則首先把握“自然”。《尚書?大禹謨》言曰:“正德利用厚生。”這是古代中國文化生命里最為根本的一個觀念形態,這一形態即表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是首先向生命之處用心。正德、利用、厚生這三個方面本質上就是在修己與安民兩方面?!吧笔亲顬閺碗s的東西,甚至難以用屬性和本質這類哲學范疇對其進行解析,因而當今武術本質的研究仍舊是一個難題,這是傳統武術自身所蘊藏之生命本體所決定的。正是因為生命的復雜性,才有人說:“征服世界易,征服自己難?!保鞔湫g家戚繼光也說:“去外寇易,去心寇難?!蔽湫g的本質力量就是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類似尼采所提出的“超人精神”,即“不斷超越”才是生命的本質,因而有學者在西美爾生命哲學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習武者內在的非理性生命沖動才是武術本質性的靈魂〔2〕這一命題。這種關于生命的沖動是最深刻、最根源的智慧發動之處,實際上表現在武術文化的生命當中。
正德和修己是對待自己的生命,利用厚生或安民則是對待他人的生命。所謂“對待”意指如何來調護我們的生命、安頓人民的生命。所以中國文化特質里之保命全形、注重生命、把握生命并非生物學意義上的解剖或者解釋,乃是一個道德形上學的把握。因而正德、利用、厚生這一組觀念形態是屬于道德本體的一個范疇形態。傳統武術在對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時正是采取了中華文化特有的生命觀,是“以德服人”、“以德感人”和“以德化人”,這才有了太極拳 “化動四兩撥千金”這種讓敵人倒伏卻不致命的高級技擊術和少林武術禪武“恕”的宗教精神;在對待自我生命方面,武術中的養生之術則更為高妙,有《易筋經》、《五禽戲》和《八段錦》這種養生功法和混元樁、三體式等樁法,太極拳本身就是一種高級養生功,具有導氣、養神、通經活絡的綜合作用;另外在武術的習練過程中,對練武的時辰、環境、方位、衣著等都非常講究,所以有“聞雞起舞”、“早不朝東,晚不朝西”、“拳后一身汗,避風如避箭”和“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的武諺,還有四戒、五損、十忌、十八傷、廿六宜等非常具體的攝生法則。
實質上,武術所承載的中華文化的生命觀并非僅是人的自然“生命”,自然之生命是屬于形而下的,而是在中華文化里蘊藏的那種精神性生命,即心靈世界和價值世界。道德從本質上就從屬于心靈世界和價值世界。而正德即是道德的,利用和厚生是道德形上學的實踐,這就開啟了后來儒家所謂的“內圣外王”之學,其中正德是內圣之事,律己要嚴,要時常反觀誅己;利用和厚生是外王之事,對待他人要寬。也即是說“生命”觀在武術的文化內核中是一個觀念形態,屬于道德形而上學的觀念形態,在經過儒家的理論化改造后就形成了“仁智合一”的道德文化系統。
2傳統武術與儒家的仁智合一
從根本上講,仁智合一的道德文化系統,始終被“仁”給籠罩著,可以說中國的文化系統是一個“仁”的文化系統,甚至可以說“仁智合一”當中卻是沒有智的,因為智存在于具體的道德措施當中,在利用和厚生中表現,在道德實踐的形上學籠罩下為實用的表現。武術之具體形態正是這種實用的表現,韓非有云:“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贝呵飸饑鴷r期俠文化的出現使古典道德實踐成為物化和肢體化的語言,這種語言成為表達俠的生命價值觀的一種特殊方式,在太史公司馬遷的筆下,汲暗、郭解、劇孟等諸游俠像王侯將相一樣被單獨列傳,或貶或頌間無不滲透出狹義行為中透出的道德精神。
“仁”在儒家思想中作為人的類本質而被呈現,從解釋學角度看,“仁”并不具有一個一成不變的定義系統,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把仁看作“全德”的代名詞〔3〕,也即是說仁包含了德的諸多內涵,如“殺身成仁”、“克己復禮為仁”、“仁者必有勇”、“忠孝謂之仁”、“知之方為仁”等,因此從仁的不同含義中看出,仁實際是形而上者,而智、禮、信義、忠孝是形而下者,謂之實踐仁于社會之中,仁的籠罩地位在此時是不言而喻的。之所以把“智”而非義作為仁的第一實踐體,是由于智是第一心的,換而言之,智是最靠近本心的。智者知也,通明萬物,方達吾心,能直接通達人心的第一實踐就是“智”,那么它理所當然的成為厚生的統領者。知后方能有禮,知禮方能有信,只有名覺父母之心才能懂得孝悌,因而智是德在實踐層面上的第一屬性。
武術的魅力就在于它“柔弱勝剛強”的技擊藝術,《太極拳論》有言道:“……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查‘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4〕因而對武術而言,智是被放在首位的,武術修煉的高級階段必須由智來承擔,很多精要之法門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必須通過個人的親自體悟才可觸及,其必然經歷一段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期間智力因素占有極大比重,善思考者、有靈犀者、堅持不懈者往往能成就一番武學事業,而浮躁不定者、愚笨木訥者和半途而廢者則成就有限或者一事無成。從另一角度看,習武本身是個人修煉的過程,是不斷提升個人道德境界的歷程,那么是否也可以把武術定義為境界形上學的實踐體呢?自古習武者皆修心智,而心智正是武禮、武品、武義之根本,因而在實踐層面上說“仁智合一”竟不如說是“智為唯一”。
仁的觀念形態在根本上是為了安頓我們的生命而形成的,雖然看起來廣大無邊,無法予以進行概念性框定,但卻有一個中心要領,就是通過孟子的“仁義內在”而確定善的標準。仁義本是由于如何安頓和調護我們的形而下的自然生命而顯出的一個道德生命、理性生命,即是說:生命不徒有其自然之表,不僅僅是清一色的肉體生命,其間包含了一個異質性的理性生命,由心靈所表現的理性生命。以此推論,仁義必是內在的東西,因而性善必然性的成立,放在武術的層面,我們即可以說武術絕不是徒有其表的暴力美學或是套路藝術,他本身涌動著的是“仁義內在”的生命意志,是在明澈之后的理性心和超驗心。這個理性心和超驗心的浮現,靠的就是在修煉過程中以智尋仁、以修尋心的求索行為,把外在的一起懸置和虛無化,從而達到徹底消除傳統武術人自身存在的一切方法意識和思想觀念,徹底放松身心,從而使此心得以彰顯〔5〕。這一過程正還原了傳統武術真正的文化特質所在。
3 傳統武術彰顯的道德主體性
若以儒家仁義必內在為毋需證明的先決條件,那么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則必然成立,便可以由惻隱之心見仁,修惡之心見義,由辭讓之心見禮,由是非之心見智。仁、義、禮、智四心就是心之德,亦即由心見性也。這一個心性我固有之,非由外而發我,因而是先天內生的。那么這個心性就是道德的心性,我們又稱之為道德理性。這是定然的如此的,無任何先決條件的,用康德的話說就是“先天綜合的統覺”,即“我思”必伴隨我所有之一切之表象〔6〕。那么這個心性一旦顯露,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主體性”(Moral Subjectivity)完全壁立千仞般地樹立起來,上面通天,下面通人,此才為天人合一之道的真正內涵。
本文開宗明義地講過,武術承載了中華文化本體的特質,真正的武術大師往往把徒弟的道德修養作為培養的第一要務,因而武術練的是體魄,修的卻是真心,這也是為什么本來應當是純粹技擊運動的武術卻在后來演變出了樁功這一具有強烈異質性的修煉方式。不同的套路運動形式是不同的修煉法門,不同的習武經驗則是通往本心的不同路徑,可以武修禪,可以氣修身,所謂外練筋骨皮,而內練一口氣,練筋骨皮與練氣兩者都是修煉的必由之路,直到習武者可以真正懸置自己的外在肉體、盡己之性時方顯本真。那么盡己之性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呢?即是天人合一之道,亦即上面通天,下面通人。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中庸》有“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等綜合統攝而成,而無論心、性、倫皆是理性生命,道德生命之所發。儒家與西方后現代哲學家走的是完全相反的一條道路,一個著手建立人的道德理性和主體性,一個則竭力消弭人的道德主體性,一個懸置了人的肉體獸性,一個懸置了人的精神理性,其中孰優孰劣相信讀者自有判斷。
通過習武這樣一個由外化到內化的習練過程,達到一種主體顯現的狀態,那么這個過程便是樹立理性人道德主體性的過程,無論從中華文化的心性一面還是從禮樂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綜合的盡理性精神”而形成的文化系統實在是飽滿之極,牟宗三先生稱其為“圓盈的形態”〔7〕,那么武術之圓盈形態的表現則是完滿的道德人格。因而我們往往發現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武林至尊的地位總是給予少林,這不是因為少林武術多么的所向披靡,而是少林寺歷代高僧大德輩出,他們的武術修為正體現出那種類似圓盈的形態,該形態恰恰彰顯出了習武者的道德主體性,雖然小說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成分,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武術的精神實質所在。
4結語
通過對傳統武術文化生命的觀念形態、儒家仁智合一的實踐形式和對中華文化的道德主體性彰顯的逐步剖析,筆者認為從本質上踐行了中國道德形而上學的哲學理想,深刻展現了中華文化道德本體的特質,并認為只有真正了解了武術所特有的這種文化形態,才可以從根源上尋到武術之真,從而為建立一個屬于武術自己的學科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震,楊麗.武術本質層次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39.
〔2〕吳福友,付文生,席餅嗣.從生命哲學探討武術的本質與發展策略〔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8.32(5):60-63.
〔3〕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M〕三聯書店.2008.9:89.
〔4〕太極拳全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8:710.
〔5〕喬鳳杰.武術哲學〔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