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2 14:54: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地震引起的直接災害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地震發生時產生的地震波引起對地面建筑物的破壞,導致人員傷亡,造成了地震災害。地震對建筑物的破壞,主要是由地震力通過地震波起作用的,即縱波地震力使建筑物上下顛簸,引起建筑物的縱向結構松動,隨后橫波地震力再使建筑物發生水平晃動,引起橫向結構損壞。當先顛后晃的地震力超過建筑物的承受力時,在幾秒鐘內就能使建筑物遭受破壞。
另外,地震力引起的斷層錯動開裂、地基不均勻沉降以及沙土液化等地基失效問題,也間接造成建筑物的傾倒和損壞。
地震的時間分布特征
地震活動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在一個時間段內發生地震的頻次高、強度大,稱之為地震活躍期;而在另一個時間段內發生的地震相對頻次低、強度小,稱之為地震平靜期。根據地震發生的特征,又可在活躍期中劃出若干“活躍幕”。20世紀以來,我國已經歷了4次地震活動期,第四個活動期大體在1966~1976年。在這10年間,我國大陸共發生14次7級以上的大地震,造成27萬人死亡和數百億元的經濟損失。根據多數專家的研究判定,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可能是我國大陸地區地震活動的第五個期,其間可能發生多次7級,個別甚至更大的地震,強震的主體活動地區將在我國西部,東部地區中強地震活動也相對活躍。
地震災害的特點
突發性地震一般是在平靜的情況下突然發生的自然現象。強烈的地震可以在幾秒或幾十秒的短暫時間內造成巨大的破壞,嚴重的頃刻之間可使一座城市變成廢墟。尤其是發生在夜間的地震,后果更為嚴重。
成縱性在一個區域,或者一次強烈地震發生后,為調整區域應力場,或巖石破裂的延續活動,往往在某一時間內地震活動呈成縱性出現,連續造成災害。
續發性強烈的地震不僅可以直接造成建筑物、工程設施的破壞和人員的傷亡,而且往往引發一系列次生災害和衍生災害,造成更大的破壞。如由地震災害誘發的火災、水災、毒氣和化學藥品的泄漏污染,以及細菌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還有山體滑坡、泥石流、海嘯等次生災害等等,以及上述災害所造成的社會各種損失。
地震的空間分布特征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地質構造影響,因而它有一定的規律,最明顯的是成帶狀分布。全球的地震主要分布在:一是環太平洋地震帶,這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帶,全球80%的地震和釋放地震能量的75%,就集中在這條地震帶上。二是歐亞地震帶,全球15%左右的地震發生在這條地震帶上。
關鍵詞:礦山開采;環境地質問題;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O7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廣西礦產資源開發歷史悠久,素有“有色金屬之鄉”之稱。近年來,礦業開發力度進一步加大。截至2007年底,全區共有礦山5096座,其中大型礦山30座,中型礦山97座,小型礦山2024座,小礦2945座,從業人員13.41萬人。開采礦種以煤、錳、銅、鉛、鋅、鋁、錫、金、滑石、水泥用灰巖、建筑石料用灰巖、磚瓦用粘土等為主,年產礦石總量13884.23萬噸。全區有色金屬礦產平均回采率、貧化率和選礦回收率分別為83.46%、10.4%和66.39%;錳礦平均回采率、貧化率和選礦回收率分別為78.99%、10.9%和56.3%;煤炭平均回采率為76.5%;普通螢石、耐火粘土、硫鐵礦、重晶石、滑石、高嶺土、磷礦、膨潤土、石膏等幾種非金屬礦平均回采率為77.72%;全區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約為30%。礦業資源的盲目開發利用不僅是對資源本身的嚴重浪費還會引起包括礦山地質災害、礦區水資源污染、土地環境惡化、空氣環境污濁等一系列問題,下文就這些問題及防治展開簡單的論述。
1礦山開采中的現狀及潛在的環境地質問題
1.1地下采礦誘發地震與邊坡失穩
由于地下開采必須開掘地下坑道系統,以及采礦后形成的采空區,都會導致礦區圍巖巖層變形,發生崩落、坍塌,并波及地表,出現連續或不連續下沉。后者的特點是在一個有限的地面產生很大的位移,形成階梯狀斷面,塌陷坑、筒狀陷落、柱塞狀下沉、溶洞、礦塊崩落、上盤漸進崩落等多種破壞形式。
地表沉陷帶來的危害主要有:①破壞地表環境。沉陷使田地成為洼地,減少了農田面積和可供建筑使用的空間,;②損壞建筑。致使建筑物開裂,甚至傾倒;③損壞地下工程設施,如地下管線裂斷;④造成礦井報廢。沉陷的加劇,會導致塌方和突水,引發更大的災害。
采空誘發山體開裂、崩滑等地質災害,是在高陡地形條件下,因山崖(坡)下采礦的管理不善或設計不當,濫采及長期采掘破壞了山體的原始穩定狀態,最終產生傾倒、滑崩等地質災害,輕者影響安全生產,中斷交通;重則釀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破壞環境等巨大災難。這是典型且具有普遍性的人為誘發地質災害,在我國,由于采礦工藝較落后,開裂崩滑災害較為突出。過去,我國在陡崖下開采煤、磷、鐵、硫等礦產都曾誘發過山崩災害,尤以鄂西和川東的一些小型采礦區較為嚴重。但慘痛的教訓并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致使此類災害仍時有發生。
1.2采礦誘發地震
這是一種危害較大的地下型人工誘發災害。它包括由采礦或抽水采礦引起的沖擊地震和陷落地震,以及巖爆、煤爆等災害。沖擊地震。采礦往往需輔之以爆破、開掘井巷等,當巖體(山體)受到突然沖擊,土石崩落、地層滑動或陷落,礦井坍塌、洞穴發育地段發生塌陷等,均可引起沖擊地震,造成危害。在采空區范圍內,如有斷裂通過,沿斷裂形成的應力突然釋放,產生大量的能,也可能導致地震。而在礦區,也可因上述沖擊地震而產生的傳遞作用,沿構造方向發生地震遷移。造成更大范圍的地震災害。
抽水采礦也可誘發地震。抽水前,由于水壓作用,斷裂面(帶)受水浸潤,一旦失去水壓,沿斷裂面發生卸荷作用,形成偏差壓力,當差應力大于斷面的抗剪強度時,即出現粘滑效應,誘發地震。陷落地震。礦井頂板陷落,巖洞塌陷可引起陷落地震。此類地震的破壞性也是普遍和嚴重的。陷落地震發生后,還可以因沖擊震動誘發沖擊地震,造成更大的危害。巖爆或煤爆是地壓以小規模方式急劇釋放的一種表現,往往出現在新采的掌子面上,其危害范圍較小,但對井下工作人員、設備的安全構成威脅。
1.3露天開采引起邊坡失穩
露天開采塑造了邊坡,隨著開采深度的加大,邊坡規模增大,既嚴重地破壞地應力的自然均衡,又導致人工邊坡的變形、破壞和滑落。露天礦邊坡的變形破壞主要有兩種形式:①具有明顯滑面的邊坡失穩、破壞。如我國撫順西露天小背斜滑坡。②蠕變坍塌變形,直到破壞。歸根到底,影響露天礦邊坡失穩的主要因素是巖體結構條件、所處地質環境及人為活動影響。只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才能有效地防治露天礦邊坡失穩問題,減少其危害。
1.4廢礦、矸石等的堆放引起工程地質環境惡化
地下或露天采掘出的廢礦矸石,以及選礦廠排出的尾礦,日漸增多,已達到惡化環境的程度,不僅污染破壞環境,影響正常的生產和生活活動,而且由此產生的滑坡、泥石流常常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1.4.1對土壤、水資源的污染
礦業廢礦、矸石、尾砂中含有大量有機成分,同時富含金屬、堿土金屬和硫化物及有害物質等。當大氣降水滲入其中后,少量直接滲入廢礦矸石堆地下,大部分則形成溢流水,向地勢低洼處積聚排泄。大量可溶性無機鹽溶解于水中直接入滲補給地下水,造成廢礦矸石堆周圍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呈現高礦化度、高硬度,硫酸鹽、鈉離子含量普遍高于地下背景值。廢礦、矸石溢流水污染使土壤鹽份升高而導致鹽堿化,土壤含鹽量高于農作物的耐鹽臨界濃度,作物生長發育受到嚴重抑制,甚至導致部分土地棄耕。另外,選礦廠、洗礦廠排出的廢水對地表、地下水資源的污染也是不可忽視的。
1.4.2對空氣的污染
對空氣污染主要源自礦山生產排放的廢氣,特別是有自燃性礦床的礦山,在高溫季節,將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如H2S、SO2、CO2等,使周圍地區常常塵霧蒙蒙,嚴重影響鄰近居民的身體健康及農作物生長。
1.4.3產生泥石流、滑坡等災害
廢礦、矸石及尾礦的堆放及回填,在經受不斷的內、外因素,如本身的物理、化學性質的改變及大氣降水、地下水的影響,可引起動力災害破壞環境。主要表現為堆積物穩定性受到破壞,從而發生滑波、泥石流以及尾礦壩的破壞。目前,對廢礦矸石等的處理方法尚不完善,限于技術和經濟條件,未能實現廣泛處理,只少量利用其為建材原料,或復填礦坑美化環境、復田等。因而要根本解決廢礦矸石等所引起的災害,有待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此外,采礦爆破還引起工程地質問題。采礦中,不論是地下采礦還是露天采礦,都經常進行大量的爆破作業,其產生的爆破地震波、空氣沖擊波及其所帶來的爆破效應,將會引起爆區周圍地表開裂、建筑物受損、邊坡失穩等不良影響,由此而引起的工程地質問題,也是工程爆破界關注的重點和難點。
2礦山開采中環境地質災害防范對策
2.1加強地質災害防范意識宣傳
加強礦山開采地區的地質災害防范宣傳是預防相關災害的重中之重。相關人員必須做到在戰略戰術上重視地質災害的防治。首先要轉變思想,不要一味地重視礦山開采帶來的經濟效益,更應該注重其負面效益。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做到危害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在礦山地區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確保其安全上崗。在當地,相關宣傳更應該深入人民群眾中去。讓人民群眾了解災害、重視災害、預防災害。相關工作人員更應該運用多種形式,尤其是應該積極合理的運用新聞媒體進行社會宣傳。通過多種多樣的地質災害防范宣傳活動,相關部門應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加強對地質災害的重視,從而為更有效的地質災害預防做出貢獻。
2.2建立科學治理模式
在礦山開采過程中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治理模式。這種治理不僅僅是礦山開采本身的治理,更包括礦山開采所帶來的相關問題的治理。在建立科學治理模式的過程中尤其應該注重環境地質災害問題與礦山開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從實際出發建立切實有效可行的治理體系。在礦山開采過程中不可一味依靠礦產資源發展經濟,更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建立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點。尤其應該注意興修水利,在水源的涵養以及林木資源的保護方面更應該有所側重。借此從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上體滑坡等災害的發生。只有這樣才可以建立和諧的生態環境,從而發展可持續經濟。
2.3做好環境地質災害監測體系
做好環境地質災害的監測體系是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環境地質災害的應急處理體系是礦山開采過程中重要目標之一。在礦山開采過程中應該進行深入分析,及時有效的進行相關資料的研究,使得開采工作更為科學合理的進行。只有在全面掌握礦山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一切事宜,才能真正有利于礦山開采的長遠發展。尤其是應該有針對性的,根據各類地質災害制定有效的預防與應對措施。
三、結束語
總之,我市的經濟和礦業發展均處在快速發展時期,礦山在開采資源的同時,不僅有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變性地質災害的可能,而且有誘發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環境惡化、生態環境惡化等緩變性地質災害的可能性。 因此在礦山開采過程中,充分認識到我國地廣人多的社會現實,和環境地質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防治對策,才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的經濟的建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屠世浩.陳宜先煤礦開采對環境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期刊論文]-礦業研究與開發 2003
[2]匡文龍,鄧義芳.采煤塌陷地區土地生態環境的影響與防治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
[關鍵詞]地震災害 成因 防治
一、地震概述
地震指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引起的地球表層的振動。當地球內部在運動中積累的能量對地殼產生的巨大壓力超過巖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巖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積累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強烈地震過后往往伴隨著一系列較小的余震。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動是一種復雜的運動,它是由縱波和橫波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震中區,縱波使地面上下顛動。橫波使地面水平晃動。由于縱波傳播速度較快,衰減也較快,橫波傳播速度較慢,衰減也較慢,因此離震中較遠的地方,往往感覺不到上下跳動,但能感到達水平晃動。
二、地震的特點:
1、突發性強:地震的突發性比較強,往往在極短的時間內對人,建筑物造成嚴重打擊,令人猝不及防。
2、破壞性大:不止是破壞程度大,同時影響范圍廣,僅余震就可波及數千米外的地方,震中地區更是一片狼藉。
3、持續時間長:主震之后的余震往往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就決定了地震后的影響時間也是比較長的。
4、社會影響大:地震由于突發性強,破壞性大,必然造成經濟損失,進而對人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的發展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
5、防御相對較困難:由于我國現在對地震的預警手段不完善,地震預測的設備不夠先進,同時國民對抗震的意識薄弱,地震發生時不能夠很好的保護自己。
6、產生各種次生災害:地震發生后,伴隨大量的次生災害,如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甚至伴隨有瘟疫,堰塞湖等。
三、我國地震災害的特點:
中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發育。20世紀以來,中國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貴州、浙江兩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
我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五個地區的23條地震帶上。這五個地區是:①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區,主要是、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寧夏、天山南北麓;④華北地區,主要在太行山兩側、汾渭河谷、陰山燕山一帶、山東中部和渤海灣;⑤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等地。我國的臺灣省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區位于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其他省區處于相關的地震帶上。我國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是一個震災嚴重的國家。
四、地震的防治
1、地震的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異?,F象稱為地震的宏觀異常。地震宏觀異常的表現形式多樣且復雜,異常的種類多達幾百種,異常的現象多達幾千種,大體可分為:地下水異常、生物異常、地聲異常、地光異常、電磁異常、氣象異常等。
2、地震來臨時的應對方法
1)保持清醒的頭腦。經驗表明,破壞性地震發生時,從人們發現地光、地聲,感覺有震動,到房屋破壞、倒塌,形成災害,有二三十秒的時間,這段極短的時間叫預警時間。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識,事先有一些準備,又能臨震保持頭腦清醒,就可能抓住這段寶貴的時間,成功地避震脫險。
2)逃生原則。破壞性地震突然發生時,可以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的方法。當然,如果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點也是可行的。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a.如果在室內,應就近躲到堅實的家具下,如寫字臺、結實的床、農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墻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衛生間和廚房等處。注意不要躲到外墻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蹲到各自的課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離,撤離時千萬不要擁擠。c.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場或飯店,要迅速抱頭臥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臺或樂池下躲避;門口的觀眾可迅速跑出門外或體育場場內。d.如果你在室外,要盡量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煙囪、變壓器、玻璃幕墻建筑、高架橋和存有危險品、易燃品的場院所。地震停下后,為防止余震傷人,不要輕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內。e.如果你在百貨商場,應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盡量避開玻璃柜。在樓上時,要看準機會逐步向底層轉移。f.如果你在工廠的車間里,應就近蹲在大型機床和設備旁邊,但要注意離開電源、氣源、火源等危險地點。g.如果你在行駛的汽車、電車或火車內,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傷、碰傷,同時要注意行李掉下來傷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護住頭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雙手護住后腦,并抬膝護腹,緊縮身體。地震后,迅速下車向開闊地轉移。h.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
4)一次強震過后,不應安心下來,要準備應付余震的發生。震后首先將大火撲滅盡量步行到避震所,攜帶物應盡量減至最少。不要走過狹窄的道路、溝渠邊緣、懸崖或河邊,以免發生意外。注意不要靠近山體、懸崖,以免崩裂發生意外??拷0稌r,必須注意海嘯的發生。在低洼地則應防止水淹。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亂聽謠言。在集中避難的場所應遵守秩序,注意衛生。
5)還應注意防止地震的次生災害。所謂地震次生災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災、火災以及有毒氣體蔓延等等。對工礦企業中的易燃、易爆、劇,要嚴密監視,地震時,一旦發現劇或易燃氣體溢出,應立即組織搶救;對于大型水庫、堤壩等,要預先做好防震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加固。水庫下游的居民,在地震發生時,要嚴密注視堤壩的安全,遇有險情,除組織力量搶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帶轉移;大地震發生在山區,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種情況,要立即組織人員疏通,以免造成水災。
參考文獻:
[1]陳頤,陳棋福,黃靜,徐文立,減輕地震災害[J]地震學報,2003(06)
關鍵詞 地震預報 地震前兆 熱紅外異?!〉卣鹪啤〈疟┒斗ā∫绷舱竦漠惓/B加法
一、地震預報的現狀
經過多年來的探索,越來越多的專家、公眾和決策人認識與了解到地震預測遠比原先知道的困難,“發現”了原先沒有發現的地震現象的復雜性。與其他自然現象相比,地震預測的確有它獨特的困難,這就是大地震復發時間的長期性、地震物理過程本身的復雜性和地球內部的“不可入性”,雖然人類已經登上月球、探測火星等遙遠星系,但對地下幾十、幾百公里深處的地震的孕育、發展、發生規律仍然還不清楚,這使得地震預測、尤其是短臨預測成為當代自然科學的一個世界性難題,地震預測難題的解決需要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到20世紀90年代初,在我國大陸已經建立了包括地震學、地磁、地電、重力、地殼形變、應力應變、地下流體、地熱和電磁輻射等九大學科的地震檢測臺網;其中包括近400個測震臺站,20個區域遙測臺網和1700多項地震前兆觀測項目,并取得了遼寧海城、云南盂連、新疆伽師和1999年11月29遼寧岫巖等中強以上地震成功預報的經驗。
二、地震預報方式分類
目前,根據地震預報的時限長短,我們將地震預報分為長期預報、中期預報和短期預報。長期預報,一般是根據地震活動的時空變化特征如周期性、填空性、遷移性等的統計特性,區域地殼形變的研究活動構造研究,以及太陽活動、地球自轉等環境因素與地震活動關系的分析等作出的。長期預報的地區和時間尺度都比較大必須通過中期預報逐步縮小。長期預報的時間在10年左右。中期預報,主要的預測依據包括:區域地震活動時空演變特征;地震活動的背景性因素,如地震圍空區地、地震條帶等異常圖像;前兆觀測資料長趨勢異常;以及強震活動與環境因子相關分析等。中期預報一般是對未來1~2年左右時間內可能發生地震的地區和震級的預測。
短期預報,是指對未來3個月時間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的預報。通過對有中期預報的重點危險區的跟蹤監測,依據多種趨勢異常的準同步回返或恢復、或加速變化,區域地震活動異常判據,以及多種前兆手段出現速率較快的新異常等。
三、目前地震預報的幾種方法
地震預報方法是多學科、多方法的信息綜合,目前地震預報的方法主要是使用傳統的預測方法和現代通信、計算技術等來進行預報。
(一)利用地震前兆預報的傳統方法
(1)地應力測量。由于地震發生前會引起地殼的應變異,因此,常利用鉆孔變形應力計,或者體積式應變計探明地殼中各點應力狀態,根據應力的變化預測震中位置。
(2)利用氡氣前兆。1966年蘇聯地震專家首次證實,地震爆發之前地下會向地面散發一種稀有氣體——氡。大震前調整單元或調整場上的快速變形引起地層變動進而使氡氣含量發生變化從而形成氡氣突跳,但是氡氣變化是沒有方向的,所以很難預測出地震的震中位置。
(3)自然電場。自然電場地震前兆是由于震源地方微裂和預滑產生的電場,或是調整單元流移產生的過濾電勢。希臘學者利用自然電場預報地震在國際上曾掀起幾次辯論,評價者意見不一。
(4)次聲波。用次聲波傳感器及記錄儀組成的次聲波觀測系統,記錄電壓信號,次聲波具有衰減小、傳播遠的優點,因而世界范圍內7級以上地震在一般情況下震前能觀測次聲波信號異常。
(5)動物異常。震前許多動物會出現異常行為,利用許多動物的異常行為來預報地震。這種方法對地震發生的強度以及震中位置很難預測。
(二)利用現代技術進行地震預報的新方法
(1)衛星熱紅外遙感法。這種方法主要基于熱紅外異常與地震孕育過程之間的關系研究。由于地震孕育過程地殼內部結構變化會引起地表溫度變化。根據國內外地震學家所做的地震熱紅外異常機理、巖石實驗、熱紅外遙感技術的應用及典型震例分析,以及從衛星熱紅外遙感資料的實際應用等實踐證明,強震發生前一個月左右,震源區地表溫度會出現一次較為明顯的增溫過程。因此,這種方法利用衛星遙感技術探測地表和底層大氣溫度變化進行地震預測。但是,衛星熱紅外遙感資料在地震預測應用研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利用這種方法預測地震仍然處于積累資料和實驗預測的探索階段。
(2)地震云。在某些中強地震發生前,其周圍地區的天空中,一般在凌晨或傍晚會出現條帶狀的地震云。另外,也可能有一種輻射狀的地震云,一般由數條帶狀云同時相交在一點,云的交點垂直于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根據地震云判斷震中較為復雜。
自然災害到來時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是一個重要的日常教育內容。這些應變能力具體表現在:第一,加強安全教育活動,地震、水災、雷擊等自然災害,避險安全演習;二是對突發事件的靈活性處理。有時,孩子們都知道要注意安全,但不一定有能力對付一些更危險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經常訓練孩子的自救技能??傊?,我們可以人為地創造出一些問題的情況,想出各種自救方法來指導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應變能力。
二、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
在今天快速變化的社會中,現在家庭結構和養育子女的方法已經改變,家長應該注意你的孩子獨立面對困難的能力,培養他們的獨立性,發展良好的自我保護習慣,不要事無巨細,到處消除障礙,這對于孩子是不利的,易于讓孩子養成依賴心理。目前的科學技術和人類的能力,無法完全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無法完全抵御自然災害。然而,可以根據自然災害的規律和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盡量減少損失。如,我們還不能做到準確的預測地震,但我們可以做一切可能捕捉到地震前具體信息的采集工作。人們根據以往的經驗,可以對強烈地震之前發生的一些自然異常直接觀察。
三、掌握防災減災的方法,提高防災減災的能力
1.常備地震應急包。每個家庭根據不同情況,制定家庭防震措施,通常準備地震應急包,并寫系人信息,以備地震包內物品定期更換,同時也要有一定數額的現金。
2.就近選擇安全地帶等待救援。因為有大地震之前,可以預測地震來臨的聲音,光線和地球的震顫等宏觀現象,人們可以采取正確的防震措施。按照就近躲避原則??捎谜眍^或坐墊護住頭部,躲在桌下等“安全角”或廚房、衛生間、儲藏室、不要靠近窗戶,玻璃和建筑外墻,待地震后快速、有序疏散。
3.不要乘坐電梯撤離。
4.關閉電源、燃氣。當地震發生時關閉電源,燃氣,以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由地震引起的火災,用濕布捂住口鼻,匍匐逃生。途中遇到濃煙彌漫,或當有煤氣泄漏時,用濕布捂住鼻子,逆風而逃。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家庭的希望。學校是學生日?;顒拥闹饕獔鏊?。倡導學生和廣大教師,以提高預防,自我幫助和互助的能力,不但培養了學生的防災意識,并可以充當一個“教育了一代,影響兩代人“的效果。
關鍵詞:地震 ;公路工程;次生地質災害;分布規律;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U412文獻標識碼: A
0 前言: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縣(30.986°N, 103.364°E)發生里氏8.0級地震,影響波及到陜西省,共造成陜西省死亡121人,受傷2932余人,直接經濟損失達245.079億元人民幣。受災地區主要分布在漢中市,寶雞市全部以及西安市、安康市、咸陽市的西部,造成重災區4個(寧強縣、略陽縣、勉縣、寶雞市陳倉區),一般災區36個。此次地震也給陜西省公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地震引發了各路段相當數量和規模的次生地質災害。而公路是搶救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生命線,在搶險救援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地震作用下公路的次生地質災害發育規律及其影響因素是很有必要性的。陜西省公路部門在四川“汶川地震”地質災害調查研究中組織了大量科研人員到公路基層中,系統調查了地震烈度區域內各路線發生的地震地質災害。采用資料收集和現場補充調查、測量、檢測等方法相結合,詳細記錄了發生次生地質災害的斜坡幾何形態及場地地貌、斜坡地質結構,包括各路段地層巖性及巖性組合,結構面發育特征,坡體結構特征。針對破壞斜坡,記錄了破壞的模式及特征,包括破壞部位、破壞形式、巖土體運動軌跡、對公路的危害等。[1]
1 陜西公路受災區域調查結果
1.1受災區公路
受災區公路主要集中在陜南的漢中市和關中的寶雞市。包括省道104線西安~千陽段,省道212隴鳳段,國道108線陜西省境內,省道306,國道316線陜西境內,省道211線,省道309線,姜眉公路眉太段,西漢高速陜西段,省道210線,如圖1。
圖1 受災路網圖
1.2次生地質災害的主要形式
受汶川地震影響,陜西公路沿線次生地質災害的主要形式為:崩塌,102處,滑坡10處,泥石流8處。而其中崩塌災害點占總災害點總數的85.0%,是主要的災害形式。具體各路線災害點數量見表1。
表1各路線災害點數量表
1.3 次生災害發生機制
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轉化,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災害。一般認為地質條件、土地利用、坡度、坡向、坡面粗糙度、距主斷層距離是主要的基本影響因子。本文針對汶川地震作用下陜西省公路沿線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將地質條件、坡高、坡度、降雨、地震峰值加速度作為主要的誘發因子。
1.3.1 崩塌
地質條件是各種地質災害形成的基礎條件,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是巖土類型。在研究陜西省地質災害發育規律的過程中,公路沿線土質主要分為黃土陡坡地帶與石質邊坡。土質的力學性質決定了邊坡失穩的類型,堅硬巖石邊坡失穩主要以結構面失穩為主,而軟弱巖石則是以控制型失穩為主,但總體來講,巖體的工程性質越好,邊坡穩定性越高。[7]
針對陜西震害區,按照組成物質的不同,將崩塌類型分為黃土崩塌及巖體崩塌。
黃土崩塌為鼓脹-壓剪型,上部黃土垂直節理裂隙發育,下部為近水平或外傾的基巖不整合接觸面。在重力、地震、地下水的作用下,黃土底部發生錯斷、鼓脹,導致黃土邊坡傾倒或滑塌;此外,黃土下部軟硬巖互層,其中軟弱巖層風化剝落造成上部巖土體凸出,也易形成崩塌。黃土崩塌,同時受到結構和土體的強度控制。黃土其粒度組成以粉砂為主,結構松散,卸荷裂隙和節理都很發育,遇水1~2min即全部崩解。黃土高原的年平均降雨量為200~650mm,年際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的汛期,往往以高強度的暴雨形式出現,引起嚴重的土壤侵蝕。本次調查發現:黃土邊坡集中在寶雞市的北部及咸陽的西部,S210及S104屬于黃土地區。該地區地震烈度為Ⅵ度,地震峰值加速度為45.0~89.9gal。從統計情況看,黃土地區邊坡較陡,坡角大都在70~90°之間。發生崩塌的數量少,但是規模較大,對公路的影響較大,往往中斷交通。同時清除崩塌體的工程量也較大。[8]
巖體崩塌按照力學機制主要分為傾倒、滑移、錯斷、鼓脹、拉裂崩塌。這類崩塌主要受巖體結構控制。該區內巖體節理裂隙和地層層理發育;巖石風化作用較強烈,特別是軟弱的千枚巖和片巖,易風化破碎,碎落較為嚴重。大部分路段地震烈度為Ⅵ度,地震峰值加速度為45.0~89.9gal;西寶高速、G316、G108及S308的大部分位于Ⅶ區,地震峰值加速度為90.0~177.9gal;S309的西部小部分位于Ⅷ區,地震峰值加速度為178.0~353.9gal。調查發現:巖體崩塌主要集中在陜南秦巴山區,地震災害區位于寶雞市的南部,咸陽市的西南部及漢中市全部。由于許多路基上邊坡人工開挖不僅高,而且陡峭,易形成崩塌災害。每年雨季,特別是暴雨,極易引起巖體或塊石崩落,造成車毀人亡,或堆積堵塞交通。汶川地震作為主要誘因引發了該地區范圍廣、數量多的單點巖質崩塌。[2]
1.3.2 滑坡
據統計,10處小型滑坡處于S212及S210路段,均屬于黃土地區,且同屬于Ⅵ度區。鑒于此,滑坡規模、數量與地震峰值加速度、降水條件、地形、地質結構等影響因子的統計規律性不明顯。在地震滑坡機理研究方面,從動力學的角度提出的有高速滑坡啟程劇動機理及坡體波動震蕩的累進破壞效應。研究表明,地震烈度越大,那么此區域的滑坡點就越多,且規模越大,經研究,地震等級5~6級時,滑坡影響區為一百多平方公里,但當地震等級為8級以上時,滑坡的影響區域可達幾萬平方公里。[3]
經過對本受災區調查研究,該10處滑坡屬于黃土的堆積層滑坡,主要是在地震作用下,造成了對原有土體結構的破壞,加之本身黃土特有的濕陷性及降雨的影響,土體重度增加,滑帶土進一步軟化,抗剪強度降低,從而導致了滑坡的發生。[4]
1.3.3 泥石流
經過調查,陜西省公路段受災區泥石流比較少,但由地震引發的大量的巖體、土體松散物卻為泥石流的發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來源,地震之后受災區即進入了雨季,這為泥石流的孕育提供了必須的水源。而且泥石流發育區周圍的滑坡、崩塌點越多,泥石流的規模就越大,在地震發生之前,泥石流物源區坡岸僅有小規模的崩塌及滑坡點,而地震之后,大量的松散物質堆積于溝道的坡岸及坡腳,在雨季強降水的作用下,泥石流的發生就不可避免了。受災區泥石流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由于強降水使得斜坡上的滑坡體和松散物質向下轉移,最后匯集與溝道轉化為泥石流,另一種是小規模的泥石流在溝道內急速通過時,強烈沖刷溝道坡岸及坡腳的松散物質,導致大量的固體物質被挾帶參與泥石流的運動,形成更大規模的泥石流。這說明,泥石流物源區及發育區的地形地貌及溝道的陡峭程度也是影響泥石流發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地震發生后,要及時對沿線公路邊坡溝道內的松散物質進行清理,或修建攔擋措施。同時要加固地表及地下的截排水系統,有效防治大震過后的泥石流。[5]
2. 次生地質災害的特點
2.1 邊坡出現變形和裂縫
地震作用造成了公路沿線邊坡變形和邊坡坡面形成了裂縫,這使得降雨和融雪更易滲透邊坡內部,導致巖土體內摩阻角度減小,而地震的擾動作用也進一步改變了巖體內部的結構,地下水位和地下徑流條件均發生了改變,為崩塌、滑坡的發育形成了條件。而地震觸發的巖石滑落崩塌、巖體滑坡以及其他水源條件的變化等又為泥石流的發育提供了大量的松散固體物質和水源,形成了“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或“地震崩塌/滑坡堰塞湖潰決洪水/泥石流”的災害鏈。因此,地震發生以后的一段時間內,由于降雨、融雪等誘發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次生災害點,甚至比地震直接引發的的還要多。如S306旬麟段K180+200右側處,該坡體明顯層狀結構,表面比較平整,無平臺直線型垂直坡。地震作用下,上邊坡巖體松動,長15m,高7.5m,巖體產生明顯裂縫,縫寬16cm,隨時有落石危險。[6]
圖2 S306旬麟段K180+200破壞照片
2.2 崩塌土體占用河道
由于陜西省特殊的地質背景,公路路線大多為沿河走向,而地震作用引發的崩塌、滑坡等造成了巖體滑落、滑移到河道中,淤埋河道。在汛期時引起水位的上漲,過流面積不斷減少導致水流流速湍急,沿途沖刷路基、橋梁樁基,破壞公路工程設施。如s210線K112+760-777段左側,該路段左側路堤臨河修建,表面砂石土呈張開狀態,表面無填充物。地震發生后,左側長17m,高4.8m,平均寬度0.9m的邊坡體發生崩塌,造成崩塌物滾落到河道中。
圖3 S210線K112+760-777段破壞照片
2.3 單點邊坡崩塌摧毀路基、路面
這種破壞類型在震區公路上比較普遍,具有分布范圍廣、數量多、危害嚴重等特點,是震區和地震波及區公路災害最為主要的一種破壞類型。單個或成線狀發育的邊坡崩塌阻斷交通、砸毀車輛,對公路等基礎設施造成了嚴重破壞。如隴鳳公路段K86+720~K86+770處,巖性為均質黃土,松散堆積。邊坡傾向225°,傾角76°,坡高達20m。地震作用下路基邊坡上部發生崩塌,破壞范圍長9m,寬1.9m,高2.9m,崩塌堆積物占用有效路面,高邊坡仍存在崩塌危險,嚴重影響了行車安全。[9]
圖4 隴鳳公路段K86+720~K86+770破壞照片
3 次生災害分布規律
3.1 巖性
黃土陡坡地帶共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35處。其中8處為泥石流,10處滑坡,17處為崩塌。泥石流均屬于輕微級別;滑坡規模最大4000m3,最小200m3,均屬于小型滑坡。特大型崩塌共3處,占崩塌災害點總數的17.6%;大型崩塌10處,占崩塌災害點總數的58.8%。石質邊坡上共發生崩塌84處,特大型崩塌4處,占災害點總數的4.8%;大型崩塌7處,占災害點總數的8.3%。土質邊坡上發生災害的數量少,但是崩塌的規模比較大;石質邊坡上發生災害的數量多,但是規模比較少。
3.2地質構造
此次地震影響區域主要是陜西省關中盆地以及陜南秦嶺巴山山地。
關中盆地南依秦嶺,北靠北山,為三面環山向東傾斜的契型盆地,夾持于鄂爾多斯地塊與秦嶺造山帶之間,是分隔華北、華南地塊的一條重要的大地構造分界線,盆地兩側地形向渭河傾斜,由沖積平原、黃土臺塬、洪積平原組成,呈階梯狀地貌景觀。黃土臺塬可分為兩級,一級黃土臺塬是在下更新世湖盆基礎上形成的,塬面上有洼地,塬周斜坡陡峭,沖溝發育,當斜坡下部有隔水的軟弱土(巖)出露時,斜坡穩定性差。二級黃土臺塬主要分布在寶雞、乾縣等地,是在新近紀準平原或山前洪積扇上形成的,黃土厚度一般小于100m,溝壑發育,地形破碎。
陜南秦嶺巴山山地北依秦嶺南麓,南靠大巴山脈,其構造格局位于南秦嶺印支褶皺帶和大巴山褶皺造山帶的銜接部位,均經歷強烈的多期構造變形變質疊加和置換作用,地質構造復雜,巖體受水平應力的擠壓,扭曲變形嚴重,導致此地公路沿線的邊坡節理裂隙發育,巖石結構不完整,而被其切割的巖石塊體具有沿著裂隙面滑移或是追蹤密集裂隙滑動的趨勢。
鑒于以上分析,關中盆地斜坡穩定性差,黃土地區地形破碎;秦嶺巴山山地邊坡節理裂隙發育,公路沿線造成的高陡邊坡極易形成拉裂崩塌。
3.3邊坡高度
通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祁生文等人對以往強震資料的研究結果表明,地震動幅值和頻譜隨地形高度而變化。山頂上地震動持續時間顯著增長,放大效應顯著, 并且位移、速度和加速度3個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大效應,邊坡頂部對振動的反應幅值較之邊坡底部存在明顯的放大現象(垂直向放大)。調查發現87.5%以上的次生災害發生在邊坡高度在7m以上,而且7處特大型崩塌均在8m-10m的邊坡上。可以看出,隨著邊坡高度的增加災害數量及邊規模也在相應地增加。[10]
3.4邊坡傾角
邊坡的傾角對邊坡穩定性有很大影響,坡度控制著坡體的應力分布,坡度越大,有效臨空面越大。本次調查發現產生次生地質災害的坡角主要集中在70°以上。選取災害點數量較多的省道104,國道108陜西境內,西漢高速和省道210為例,發現不僅在70°后災害數量增多,同時災害的破壞規模也相應地增大。
表2 傾角與破壞規模的關系
3.5 公路等級
公路等級的不同造成了技術設計指標與施工工藝等的差異。調查發現高等級公路(高速公路與一級公路)共發生次生地質災害19處,占總災害點數的18.6%。而低等級公路邊坡防護等措施相對來說不夠完善,發生的次生地質災害較多。
4結語
通過研究地震作用下陜西省公路發生的次生地質災害,總結了災害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其發育的特點。同時,研究了災害發生與土質的關系,破壞規模與邊坡高度、傾角的關系。以期為在地震烈度高的區域中修建公路提供參考依據,按照當地的地形地質條件選擇合適的邊坡高度、傾角,減少公路邊坡在地震作用下的損壞。通過上述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1 崩塌滑坡在空間上沿發震斷裂帶和河流水系呈“帶狀”和“線狀”分布。
2 地震發震斷裂帶的破裂方式是逆沖兼右旋走滑,崩塌滑坡沿斷層的分布具有顯著的“上盤效應”效應;不僅表現為發震斷裂層上盤較下盤崩塌災害分布密度大,分布范圍廣,還表現為上盤地質災害的規模也遠較下盤大。
3 總體上具發震斷層越遠,崩坍滑坡分布密度越小。地震地質災害主要集中發育在Ⅸ度及以上烈度的區域內。
4 地震地質災害主要分布在20°-50°的坡度范圍內,具體部位與微地貌形態有密切的關系,通常發生在地形坡度由緩變陡的過渡轉折部位,單薄山脊或孤立山頭或多面臨空的山體部位等,這些部位地震波的放大效應最為突出。[11]
5 地震地質災害在各類巖層中均較發育,但碳酸鹽巖,巖漿巖,砂礫巖等硬巖地層的發育程度高于砂板巖,千枚巖,泥頁巖等軟巖地層;硬巖地層中通常發生的是崩塌類型的災害,而軟巖地層中通常以滑坡居多。
本文實地調查研究了陜西各公路段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壞情況,研究了各種災害發生的機制,以期找出次生地質災害的發育規律及其受地震影響的主要因素,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提供一種指導,為災后重建和地震多發區新建公路工程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祝意青,王慶良,田勤儉等.關中地區地殼形變綜合分析[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06(11):56-62.
[2]于德海,彭建兵.陜西秦巴山區公路斜坡災害發育規律的研究[J].公路,
[3]李家春,田偉平,馬保成等.公路地質災害防治指導手冊[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4]舒森,李家春等.陜西省公路災害防治技術指南[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5]趙俊蘭,陳可仁.邊坡變形失穩影響因素分析及GIS評價方法研究[J].測量通報,2009(10):25-27.
[6]劉勇健.基于自適應遺傳算法的路堤邊坡穩定性分析方法 [J].公路交通科技,2005(6):42-45.
[7]張永波,時紅.斜坡穩定性兩級模糊綜合評價[J].工程地震學報,2000,8(1):31-34.
[8]莊建琦,崔鵬等. 5.12汶川地震崩塌滑坡分布特征及影響因子評價[J].地質科技情報,2009,28(2):16-22
[9]莊建琦,崔鵬. 5.12汶川地震崩塌滑坡危險性評價[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29(增2):3735-3742
關鍵詞:核電站;地震;次生火災;撲救;防護
隨著科技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學事業的發展與開拓當中,尤其是核物質的開發與探索。核電站的建設則成為了核研究的重點任務之一,只有將基礎建設把握住,才能使得地震發生時不會對核電站造成太大的影響,也不會因此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1核電站次生火災的影響
談到核電站,很多人都只是聽說,至于深層次的了解便是一無所知了,但是說到地震,大家都會畏而遠之,也深知它的危害,同樣對于核電站而言,地震是最具威脅性的災害之一,因此只有對地震給核電站帶來的危害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才能有效地避免核電站在地震時遭受更大的損失。
1.1核電站
核電站又稱為核電廠,是用來實現核裂變或核聚變反應,之后通過釋放的能量收集電能的場所。目前,我國的核電站一般都是以商業價值進行建造和開發,利用核能的運轉進而達到發電的效果。核電站由于其具有很強的輻射性和高爆性,所以一般建立在荒無人煙的場所,因其內部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的結合體,具有很高的危險性,因此在建造時都要做出嚴格的防護和隔離[1]。
1.2地震對核電站的危害
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可以簡單了解核電站的性能以及危險性,那么當地震發生時,地震是以波的形式進行傳播,由于震動可以使聚集的微量元素產生能量,因此在地震時,地震波很可能通過空氣效應,致使核電站中的反應物質發生強烈反應,裂變時還要釋放較大的能量,加上外界空氣的震蕩,很可能導致反應堆失去控制,最終導致爆炸。核物質是一種復燃性有氧物質,爆炸之后,如果不及時將火災或者火災隱患進行撲滅和清除,將很可能引起二次燃燒,甚至是爆炸。
1.3事實分析
由于核電站的特殊性,核電站發生火災遠比一般火災危害大得多,除了會造成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外,更可能造成化學物質泄漏,甚至是放射性污染。盡管核電站的選址已經綜合了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擾,并且在設計、施工階段都充分進行了抗震考慮,但不能保證核電站所有地區不會發生地震或者發生地震概率很低,比如:2007年,日本千島群島發生地震,由于地震震源較深,引發了大規模的海嘯,因此波及到了日本刈羽核電站變電設施,直接造成了核反應堆泄露,引起火災,最終核電站附近同時遭受大火侵襲,發射性物質污染了整個地區,由此可見,地震次生火災可以給核電站帶來的多么大的影響和后果。
2核電站地震次生火災發生特性
為了更好的預防和避免核電站受到地震次生火災的波及和影響,首先就要對核電站內地震次生火災發生特性、特點以及原因等因素進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只有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認識,才更加有助于地震次生火災發生時及時進行撲救和預防。
2.1起火原因
2.1.1內在原因根據了解得知,大多數核電站在地震之后產生次生火災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潛在火源沒有徹底排除,進而火災在某種條件下再次發生。地震之后潛在火源會有很多,尤其是對于核電站來說,大多是在由于震蕩引起的物質沖擊等,比如說地震可以導致氫氣運輸管道或者是發電機冷卻系統受到破壞,導致氣體泄露,最終引發火災,另外在地震的強作用力下,可以使得核電站內設備短路、斷路等情況的發生,這些都是屬于震后潛在的引火源之一。2.1.2建筑物遭到破壞核電站內建筑物被地震破壞這是作為引發次生火災的另一種原因。在地震波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建筑物發生形變、移位,甚至是倒塌,這樣就會間接的造成內部設施、管道、線路的損壞或者是交聯,一旦遇到可燃性條件,就會發生火災,嚴重時會發生爆炸。
2.2火災特點
經過對各類核電站地震次生火災事故的歸納、分析得出次生火災的發生特點主要有:(1)一觸即發,一點起火,多處同時發生火災;(2)地震之后,由于核電站建設廠房較為密集和復雜,出現火災后,會連帶周圍陸續起火;(3)由于地震具有強大的破壞性,所以消防系統都會遭到強烈損壞,當火災發生時,消防設備起不到滅火的作用,致使火勢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終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3核電站地震次生火災的撲救與預防
對于核電站地震次生火災而言,破壞性和影響力是極其惡劣的,只有對核電站次生火災掌握一定的撲救方法,進行一些有效的、合理的預防措施,才能避免次生火災的再次發生。
3.1次生火災撲救原則
3.1.1先重點,后一般為了避免次生火災對核功能造成更大影響,當火災發生時,首先就要對核安全系統采取積極的保護措施,切斷一切核系統相關設備電源,對核反應堆實行停堆處理,如果發現核安全系統已經遭到破壞,并且有核物質泄露現象發生,滅火行動要以控制泄漏物質為主,對周圍人員進行迅速疏散,確保核系統不會發生更大的事故。3.1.2先隔離,后撲滅發現次生火災發生時,第一時間就要對核反應堆以及核安全系統實行安全防護措施,必要情況下應該采取采取隔離的辦法,對氣體運輸管道、液體油、電氣電力系統一律實行封閉式管理,在切斷一切運行電源之后,然后實施滅火[2]。
3.2次生火災的預防
3.2.1提高防火系統抗震等級要想核電站地震次生火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預防,最重要的就是對防火系統實行等級式管理,提高防火系統的抗震強度,增設氣壓水噴淋系統、霧化噴頭滅火系統、泡沫噴射系統,并且要在消防死角布置最為直接有效的消防設施,只有對防火系統進行加固,才能在次生火災發生時對火災進行更好的控制和撲救。3.2.2開展減災科普宣傳活動核電站地震次生火災起火原因復雜,光靠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還不夠,必須有廣大職工參與。所以,應扎扎實實地搞好宣傳,普及核電站地震次生火災的科學知識,使廣大職工了解和掌握震前、震時、震后的防震、避震和火災防救知識,舉行有廣大職工參加的模擬實地防火救災演習,提高群眾綜合防震意識和能力,一旦發生地震次生火災,能夠從容應震,同時迅速撲救火災。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電站地震次生火災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相結合的,只有對次生火災進行及時的預防和準確的管理,才能將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從而實現核電站更加安全可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國權,馬宗晉,蘇桂武,周錫元.國外幾次震后火災的對比研究[J].自然災害學報,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