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01 15:43:4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1-0039-01
一、中西藝術起源對藝術發展的影響
西方文化對中國美術史的影響始于16世紀末期,西方殖民者到東方進行殖民拓展的同時,將西方的文化、藝術帶到了東方各國。西方油畫傳入中國,通常說法是以1581年(明?萬歷年間)利瑪竇攜天主、圣母像來我國為始,中國學者姜紹書在《無聲詩史》中有一段簡短文字談論利瑪竇帶來的一幅西方繪畫:“利瑪竇攜來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嬰兒,眉目衣紋,如明鏡涵影,踽踽欲動。其端嚴媚秀,中國畫工,無由措手。”至此,中國和歐洲美術的交流真正開始了。
二、中西藝術融合的當代意義
自20世紀初藝術家們明確提出“中西合璧”的主張起,中西藝術融合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探索和實踐,直至今日,它仍然是當代藝術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立足于21世紀的今天,反觀20世紀的畫壇,中西融合的確已是大勢所趨。因為整個20世紀的中國畫壇都是斷斷續續地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發展的,而構成20世紀社會生活基調的也是中西文化的碰撞。
三、中西藝術融合對現代藝術的影響
(一)構成了現代中國畫壇絢爛紛呈的時代特征
20世紀伊始,中國西畫界在引進和試驗西方美術的同時,始終與本土傳統美術存在著難以割舍的聯系。早期藝術家們經過長期的融合實踐已經認識到:中西藝術融合不只是在藝術媒介或語言形式層面的簡單交流和結合,它應該深入到精神文化的深層內涵。中國傳統藝術中暗藏的文化價值觀和審美氣質,是民族藝術的根源。
(二)在繪畫中的中西融合對畫家的影響
畫家徐悲鴻在繪畫中對中西藝術繪畫進行了創作,徐悲鴻堅信藝術與生活的表現是有關聯的,研究藝術不能離開生活不管,執著忠實地捍衛著為人生而藝術的藝術人生觀,他認為從古至今我國繪畫家都忽略了表現生活的描寫,只專注意山水、人物、鳥獸、花卉等抽象藝術,或摹仿古人的作品,只追求唯美主義。雖然他承認藝術最重要的原則是美,可是不能單獨講求美而忽略了真和善。因此,真善美相統一的藝術價值觀,是徐悲鴻寫實主義思想的根本動因。他反復強調:“藝術有三大原則,即真善美是也。
(三)在繪畫的中西融合對藝術發展創新的影響
西方文化的不斷引入,在20世紀初的美術思潮中,國畫與西洋畫的調和、用西洋畫來改造中國畫、中西融合以創作新的中國畫,一直是中國現代美術創作和美術理論的主題之一。其后,林風眠的中西藝術結合論與高劍父的中西繪畫折衷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成中國現代思想文化中的中西調和論的一種折射。現代的藝術領域中藝術的多元化,出現了非常多非常豐富的發展狀況,受西方影響,多媒體藝術,波普藝術,行為藝術,都成為現代藝術的主流,當代中國美術發展思潮從85美術思潮開始運動,先后出現了不同的藝術形式,再現了西方藝術對中國藝術的發展影響。
在現代,在西方藝術的大量傳播上,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已經全面接軌,東方文化走向了世界舞臺,北京的798和宋莊藝術區的“誕生”,成就了大批在中國和世界有影響力的畫家,藝術家。在中國畫壇里,徐悲鴻,靳尚誼,詹建俊,劉曉東,喻紅,張曉剛等畫家,將西方繪畫傳承東方文明創作,傳承著新的高水平力作。
四、結語
東方和西方文明,一個古老,卻永遠不變的主題,中西的互融互進,永恒地對傳承中西文明文化精髓。面對中西文化的發展,我們更要看到中西文明的共性,融合會使現代藝術發展道路越走越寬當代藝術家應該借鑒先輩藝術家融合中西藝術的成功經驗,重新梳理中國傳統藝術理論,挖掘傳統藝術中具有進步意義的部分和能夠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將其與當代藝術相銜接,同時,主動接受西方藝術的沖擊,積極引進西方藝術發展中的成功經驗,進而構建具有中國當代精神的藝術理論和藝術形式,使中國當代藝術真正屹立于世界藝術舞臺。
關鍵詞: 電影《刮痧》 中國人文傳統 西方科學精神
2001年,一部反映中西文化沖突的電影《刮痧》公映了。故事內容大概為:到美國和兒子許大同團圓的中國老人許毅祥為孫子刮痧,結果引致許大同被美國人以虐待兒童罪告上法庭,全家陷入完全陌生的美國法律糾紛中,隨之災難接踵而來:朋友背棄,工作喪失,老父離去,夫妻分居,父子分離。最終在許大同的朋友約翰?昆蘭親自體驗刮痧證明之下,許大同一家終于得以在圣誕夜團聚。故事并不復雜,但是從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沖突卻發人深思,值得剖析。
刮痧是中醫治療學組成部分之一,它是我國歷代勞動人民在與疾病作斗爭的實踐中總結出的。“內臟出現疾病,在體表特別是脊椎兩側會出現病理反應點,即痧象。刮痧法屬于自然療法,為運用刮痧器具,在特定部位涂上刮痧介質,然后利用邊緣的器具或手指對其表皮施以反復的刮、捏、提、擠、拍、刺、挑等手法,使皮膚出現片狀或點狀的紅、紫、黑斑點或黑瘡等‘出痧’現象”。刮痧通過刺激皮膚,使皮下充血、毛細血管擴張,使病變器官、細胞得到營養和氧氣的補充,使全身血脈暢通,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挑出痧毒,使汗腺充血而病邪從汗而解,使周身氣血迅速得以暢通,使人體損傷細胞活化,氣血周流,通達五臟六腑,陰陽平衡,治愈疾病。
根據中醫的整體觀,某個部位的陰陽能夠相互作用,并引發全身其他部位的反應。人的正常生命活動是陰陽兩個方面對立雙方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協調平衡的結果。正常的生理活動一方面要靠臟腑組織發揮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們之間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約作用。中醫把人的各個環節的陰陽相互作用、消長變化處于協調、和諧的狀態視為健康,種種因素導致機體陰陽失調則進入疾病狀態。
不僅人體自身是一個陰陽協調的機體,人體與天地也有著一陰一陽的聯系。中醫陰陽學說認為三陰三陽通過表里關系相互對應,形成一個在內在外“天人合一”的整體。中醫學表述為“升降出入”、“開、合、樞”等。其以整體平衡為目的進行,通過這樣的運動,天地外在的陰陽之氣與人體內在的陰陽之氣,分別保持這各自平衡的同時又息息相通。
將人體生命活動置于整個物質世界中來考察,是中醫整體觀念的一個重要特點。中醫認為從宇宙的誕生到大千世界的形成,從天地的產生到生命活動的起源,以及生命活動生、長、老、死的全過程都是受到同一規律支配的。這正是中國傳統哲學中所謂的“人與天地相應”。陰陽是統一的,人與自然萬物同是天造之物,因此人能與天地萬物貫徹流通。
由此而產生的中國人文傳統的核心之一就必然是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天人合一”。儒家強調君子的人格靠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個體人格與歷史王道的合一。道家以“無為而無不為”的觀點精辟地概括了人的一切都要聽命于天,契合于天,只有順應自然才能達到有所為。與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國文化強調人對自然的順應、協調和感恩,以人與自然的親和為其文化的價值基礎。
而就西方來說,堅實的解剖學和生理學基礎對科學的醫學至關重要。西方醫學從最早的巫醫經驗醫學開始,在古希臘時期初步認識到解剖學和生理學實驗的重要性;文藝復興時期實驗醫學誕生,在科學實驗的影響下,革新了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啟蒙運動使醫學形成系統化知識,促進了細菌學、細胞學的形成;近代醫學在機械唯物主義哲學下發展興盛,認為人體各部位是相互獨立的,疾病是某一器官的局部損傷;生物醫學模式是工業社會背景下的產物,伴隨著“征服自然”的觀點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隨著經濟和歷史的發展,在一代代人不斷探索下,西方現代科學技術建立起以觀察和實證為基礎的輝煌大廈,其理性精神、客觀態度與探求真理的執著正是西方科學精神的三個最主要的表現方面。
西方醫學從經驗醫學到實驗醫學再到現代醫學均是以解剖學和生理學為基礎,任何醫學假設和理論都必須具備生理上的可檢驗性。經絡對于西方醫學來說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陰陽學說更是玄乎其玄。這也是為什么影片中美國人始終認為丹尼斯背上的紫青痕跡是被虐待的證明,而不相信這是刮痧留下的痧痕。
英國的哲學家羅素說:“我們的文化最顯著的長處是科學方法,中國人的最顯著的長處是對人生之目標的看法?!敝袊霈F陰陽協調的醫學理論源自中國人文傳統認為自然和人體都是有機的整體,強調運動中的相互平衡和相互制約,牽一發則動全身;認為“天人相應”,人要順從自然才能獲得機能的協調發展,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西方注重臨床實驗是因為西方人以一種靜態的生理觀來看待世界,強調一切事物都是有其獨特的結構,只有清楚其結構后才能清楚其功能,一切以科學為基礎,以實驗為手段,從而注重分析技能和實證精神的培養。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國人文傳統與西方科學精神有著各自完全不同的根源與發展,這也正是中西方文化沖突的根源所在。一些理論在中國人看來是自然而然的,并不那么深奧難懂,在如刮痧,中國都幾千年了,但到了美國就說不清了。而借由《刮痧》這部影片表現出來的僅僅是冰山一角。
然而就今天全球化正如火如荼、不斷加速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們不可能閉關自守,必須加強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如何應對這些沖突,張岱年先生提出了“綜合創新”的著名觀點:“應拋棄中西對立、體用二元的思維模式,排除盲目的華夏中心論和歐洲中心主義的干擾,以開放的胸襟、兼容的態度,對古今中外的文化系統的組成要素和結構形式進行科學的分析和審慎的篩選。根據中國社會注意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要,經過辨證的綜合,既要走向世界,最大限度地吸收西方文化和其他地獄文化的可取之處,也要堅持民族自立,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從而進行一種批判性的重建和創造性的轉換,建設既超越中國傳統文化又不同于西方文化,既保持民族特色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的告訴發達的社會主義新文化?!?/p>
參考文獻:
[1]王小平.刮痧[M].北京:現代出版社,2001.
[2]張俊龍主編.中醫特色療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3]唐方李主編.中醫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3.
餃子與漢堡包分別是中西方的特色美食,是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通過餃子與漢堡包的介紹與比較,分析中西文化中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象征意義三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各自民族的血統、生存歷史和生存環境。
關鍵詞
餃子;漢堡包;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象征意義
文化是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生活過程中通過符號活動創造、傳承和共享的一切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1]中西文化歷來是世界文化的兩大派系,而飲食在兩個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廣義的飲食文化是指人們在長期的生產與消費過程中所創造并積累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2]餃子與漢堡包是體現中西飲食文化差異的特色代表。通過對餃子、漢堡包及其歷史的介紹,分析中西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象征意義三方面的差異,從而增進中西文化的交流與溝通。
一、餃子與漢堡包的起源
(一)餃子的起源
餃子源于中國,已有2600多年歷史,儒家經典之一的《禮記》是專門研究秦漢以前各種禮儀的論著,其中講到:“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魏國的張揖在《廣雅》一書中提到這種食品,隋朝的時候顏之推說餛飩的形狀像偃月,偃月即半月形,正是目前餃子的形狀。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魯番的一座唐朝墓葬地里發掘出一個木碗,碗里盛的餃子和今天餃子的形狀完全相同,這不但是中國最早的餃子實例,同時表明,在唐代吃餃子的習俗已經流傳到少數民族地區。[3]
(二)漢堡包的起源
喬治•奧澤斯基(JoshOzersky)是《紐約》的美食專欄作家。在他眼里,漢堡包是美國文化的象征,是眾多食物中的佼佼者。漢堡包的起源也很早,原始的漢堡包是剁碎的牛肉末和面做成的肉餅,古稱牛肉餅。德國漢堡地區的人將其加以改進,遂以地名而稱為“漢堡肉餅”。借助工業化時代的機械,查理•納格林(CharlesNagreen)在美國的威斯康星州設立作坊,專門生產漢堡包,開創了美國漢堡包商品化經營的先河。[4]
二、餃子和漢堡包體現的中西文化差異
(一)生活方式
1.餃子體現的中國生活方式
中國人具有典型的集體主義思想,而包餃子正是大家齊心合力,集體完成的事情。而且,每道環節都有含義,剁餡兒是說碎碎(歲歲)平安,包餃子時說雜事都包上了,開鍋時說喜事都開花了,餃子破了說糧倉都撐開了,盛餃子時說元寶入庫了。[5]這些含義常常是家庭的共同體驗。因此,吃餃子在很多程度上屬于家庭行為。由此體現,在生活方式上,餃子與農業社會密切相關,農耕生產、自然經濟的特點使中國人重視天人合一和整體性思考,喜歡大團圓,追求統一,形成一種有機的自然觀,重視生命,熱愛生活,追求均、安、合,形成獨特的文化特質。
2.漢堡包體現的西方生活方式
吃漢堡包講究的是簡單、快捷與營養。它注重效率與結果,把分散的、互不聯系的個別生產過程,轉變為互相聯系的社會生產過程,把傳統的餐飲業改造為具有專業化社會分工的行業,用機械代替手工,用流水線作業代替個體生產,讓人們從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以滿足人們現代生活節奏和營養與保健的需求。喬治•奧澤斯基在《漢堡:吃的全球史》中講述了漢堡從19世紀美國小販出售的、工人填飽肚子的街頭食物,到工業化世界、速食革命過程中最有權勢的食物的歷程。由此得知,在生活方式上,漢堡包體現的是工業化的特征。[6]
(二)思維方式
尼斯貝特在《思維的版圖》中認為:“東亞人生活在相互依賴的世界中,自我是整體的一部分;西方人生活在自我是單一自由行動的人的世界中。”[7]根據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理論中對群體中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分析,美國偏向個人主義,而我國則偏向集體主義。
1.餃子體現的中國思維方式
餃子餡兒肉菜姜末等混成一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眼睛不容易區別餡兒的具體成分,只能靠味蕾來一一辨析,就像俗語所說:“瞎子吃餃子心中有數”。這種混沌狀態與中國古人的宇宙觀相連,正如老子在《道德經》第42章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8]
2.漢堡包體現的西方思維方式
做一個漢堡包所需要的材料是分別制作的,烘烤面包、煎炸肉餅、新鮮蔬菜,只有到顧客購買時,才把幾樣材料夾在一起,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漢堡包,里面的肉餅和蔬菜看得清清楚楚。這種飲食與西方注重分類的思維方式有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西方人習慣從自我的角度,把對象與自身對立起來加以切割,分門別類,認為知識的本質就是區分,區分得越具體、越細微,對事物的認識就越深刻、越全面,對事物的把握就越明晰,認識就越正確。餃子的混沌與漢堡包的精確,在中國人與西方人性格上也多少有所體現。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里的一場十八相送,祝英臺對梁山伯的一路愛情暗示,中國人會隨著劇情的進展與其一同纏綿悱惻;而西方人則聽得心力交瘁,不明白祝英臺為什么不能直截了當地告訴梁山伯真情實意的愛。如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中,男女主角伊麗莎白和達西,求婚與拒婚都干脆利索,而不是轉彎抹角。[9]
(三)象征意義
餃子和漢堡包作為中西特色美食的典型代表,都有著濃烈的象征意義。一個小小的餃子和漢堡包都承載著較重的分量,但餃子的象征意義更強烈些。
1.餃子的象征意義
民諺云:“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每年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時候。大年三十吃餃子是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過年的習俗。剁菜時間越長,說明包的餃子越多,象征日子富裕興旺。餃子的形狀也頗具象征意義。“元寶”形的餃子擺在蓋簾上,象征著遍地財寶,金銀滿屋;麥穗形花紋,象征著新的一年會五谷豐登,屯滿倉糧。但更多的包成幾種形狀,預示著來年事事如意,生活蒸蒸日上,日子豐富多彩。[10]餃子作為一種特別的吉祥食品,與人們的整個生活過程結下了不解之緣。人從生到死,要經過若干的重大禮儀禮俗活動,餃子也由此成為某些禮儀內容的祥瑞之物和饋贈親友的佳品,成為一種內涵豐富的民俗文化載體。婚禮是人生的重大禮儀活動之一,在這個氣氛熱烈的活動中,人們同樣用餃子作為傳達某些愿望的工具。在我國北方地區,有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諺,即“上轎餃子下轎面”,說的就是餃子在婚禮中的重要作用。上轎前吃的餃子,多少不拘,但必須是偶數,常見的是只吃一對,預示著喜事順利圓滿,成雙成對,永不分離。鬧洞房后,新郎新娘吃餃子時,二人要相互交換,意為百年好合,永不變心,這習俗體現了人們對傳統婚姻的態度。而借餃子之生熟以喻新婚夫婦生兒育女的意義,正反應了中國傳統的子嗣觀念。[11]
2.漢堡包的象征意義
漢堡包中的肉以牛肉為主,而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財富與力量的象征。此象征源于古埃及,依照《圣經•出埃及記》的記載,以色列人由于從埃及出奔不久,尚未擺脫埃及的習俗,就利用黃金打造了金牛犢,當作耶和華上帝的形象來膜拜。在西方文化中,牛也象征直率和毅力。西班牙則是將牛當作冒險娛樂的對象,如專業的斗牛與常民化的奔?;顒印T诂F代飲食文化中,牛排或牛肉是很重要的飲食西化指標,有時甚至會用來當作衡量經濟貧富的象征,如希特勒曾提出他的愿望:讓德國每一戶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與面包。漢堡包中的面包也有深厚的宗教含義。面包象征著耶穌的身體,其意義在于,耶穌以自己的犧牲代人類贖罪,上帝就不消滅人類了。
三、結語
餃子與漢堡包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象征意義。如今,享受中西方特色美食已成為當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情。餃子越來越受到西方人的喜愛,我們在大街上也隨處可見肯德基、麥當勞等外來飲食。隨著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也隨之不斷變化。我們在繼承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在不斷適應著時展的要求。
作者:閆安 王永祥 單位:天津商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姚燕.跨文化態度———一種跨文化交往的倫理[J].中美英語教學,2009,(12):18-24.
[2]杜麗,姚輝.中國飲食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2.
[3][4][5][9]陶黎銘,厲琳.中西文化聚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2-5.4.3.8.
[6]周惠民.漢堡包之美[J].世界博覽,2014,(17):88.
[7]理查德•尼斯貝特.思維的版圖[M].李秀霞,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9-40.
[8]邵光學.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及展望[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90-93.
關鍵詞:中西文化;旅游文化;地理環境。
一、中西文化的差異。
翻開世界地圖,我們可以發現當今世界的主流文化來源于三種不同的文明: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臘文明。在這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和中國文明所表現出的文化是最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居中。中國人認為印度與中國同屬東方,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而西方則認為印度文化屬西方文化的部分,他們更感興趣的是中國文化。著名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就說過這么一段有理有情的話:“我很想向任何人建議進一步親自看一看中國哲學的偉大經典和中國技術發展的歷程。它是如此令人神往,因為印度文明雖然也是有趣的,卻更多的是歐洲文明的一部分。但中國文明則具有完全不同的、難以比擬的美,而且這種唯一完全不同的文明能激勵人們對它產生最深的愛和最深厚的研究愿望。”[1](P53)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可以用兩種顏色來代表,用黃色來代表大陸文明的中國文化,以藍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希臘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居于中間的是印度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異,具體體現在地理環境、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社會習俗中。筆者著重討論中西文化的差異對于旅游文化的影響。
那么為什么兩種不同顏色的文明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這可以從地理環境方面作為切入點來看,“對一個民族而言一定的地理環境決定他們的生活方式,并強加給他們某些限制,而這種受限制的生活方式又影響了他們的精神和文化”[2](P30)。黃色的大陸文化是以務農立身安命,藍色的海洋文化是以冒險經商求富,這是由他們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的。中國在地理形勢上是“內陸外海”的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亞荒原,東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邊是阿爾泰山及沙漠戈壁,西南處是喜馬拉雅山。滄海茫洋與高山大漠形成包圍華夏的特殊地理環境,再加上黃河傳流而形成豐腴的土地及古代那里十分豐富的植被,不似今日干旱枯燥,當時氣候與現在也有差異,較現在溫暖而濕潤,形成了悠久的農業文明。黃土、黃河及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中國古文化的起源,所以中國文化又被稱為黃色文化。
西方文化的發源地,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臘,所以古希臘的地理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后來的西方文化。古希臘是一個半島,它的陸地部分由一系列小山脈組成,這些山脈屬于巴爾干中部主脈的支脈,并將希臘切割成獨立的部分,而巴爾干主脈將希臘大陸分成兩個完全不同的部分。西部巖石凌厲、滿目荒涼、交通不便,而在東部則有世界上最為發達的海岸線,有許多天然港灣依傍著東地中海域的愛琴海。也就是古希臘特有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古希臘文化是以海洋為依托的。由于沒有豐沃的土地,古希臘人民是靠海洋為生的,所以西方文化又稱為藍色文化。
正是中西方處于不同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古希臘和中國分別走上了不同的文化道路,并影響著其他方面的種種特征。由于海洋是寬廣的,又是多變的,所以西方文化中人們思想流派眾多,個體意識強烈,主動性多,易激動,不穩定。而中國人則因耕種性而形成思想穩固、人際意識強烈、被動性多、喜靜不喜動等特性。中西的這種差異表現在社會生活和人生態度上,則顯出鮮明的特點。如西方以個人為重,四海為家,而中國以社稷為重,鄉里為重,家庭為重,個人次之;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以自己的名字領先,父名次之,族姓居后,中國人反之:宗族在前,輩分次之,自名最后;其他如地址順序、時間順序也都如此,西方人是具體或個體在前,整體在后,中國人則倒過來。
其次,在觀念意識上也有很大的差異。較明顯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實踐觀念。中國占統治地位的哲學是儒家哲學,它的特點是重現實和人情,重行動和功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中國人的實踐性或現實性。但這種實踐性表現較多的是在日常生活、倫理道德和政治觀念上,較少體現在科學精神上。在科學上,中國人玄想較多,試驗較少。而西方人什么都要求你拿出試驗數據來,即便是社會科學也不例外。
二是守紀觀念。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都有自己的紀律、制度和規章,要求人們服從和遵守。但各國的文化觀念和體制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守紀觀念的不同。例如,進劇場看戲,西方人最能約束自己,如同進教堂那般虔誠;而到學校課堂上課,他們卻顯得很放松和隨便。反之,中國人進課堂如同進佛堂,恭恭敬敬、老老實實地聽課作功課;而現今有些中國人到劇場中,就無所顧忌,大聲吆喝。
三是人情觀念。一般說來,歷來以講人倫道德和孝敬忠義為重的中國,人情味要比講物質利益和以法為重的西方更深厚濃郁。中國人對較為親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親戚、朋友、同學、同鄉、同事以及有各種利益關系的人,人情味濃厚關系密切。
西方人則與此不同,或者說是基本相反。我們經常聽到的是西方人父子、夫妻、朋友間如何在經濟上斤斤計較。
二、對旅游文化的影響。
孔子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進;智者樂,仁者壽。”這句話正好說出了由大海所淘養出來的西方人和由大地所哺育出來的中國人之間的不同。體現在旅游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異。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旅游文化的產生和發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礎之上”[3](P16)。正是在中西兩種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異是審美觀上的差異?!皬哪撤N程度上說,審美觀分為精神性體驗和物質性體驗兩種”
[4](P7)。旅游文化也可以分為精神性體驗文化和物質性體驗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園林、建筑、工藝、烹飪等因素,相對而言,旅游文化較多涉及的是物質體驗文化與精神性體驗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的園林強調的是“雖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渾然一體。同樣在審美中,則講聽曲、小游、閑談一并構成古代園林的組成部分,這是讓人們體驗一種輕歌曼舞與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間仙境生活。西方人則不同,他們往往將精神性和物質性截然分開。一類是人工的公園、庭園、娛樂場,另一類是純自然的森林公園、動物園。
再如建筑、宮殿和一些博物館,突出的要么是純精神審美性的繪畫和雕塑,要么是物質性較強的精美工藝,較少將它們混放在一起。
正因為有這樣不同的審美對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養、不同心態的審美者。由于中國旅游審美對象的復雜性與豐富性,因此就需要游覽者具有綜合的文化修養,知曉琴棋書畫、了解掌故歷史、懂得詞曲游記,那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領悟各種各樣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這樣,他們玩是玩、游是游、學是學、識是識,不要求互相融合和滲透,共同在旅游中發揮作用。相反,中國人是將玩與學緊密結合起來的,就連很簡單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園活動也不例外。
三、結束語。
在簡單比較了中西旅游文化的差異之后,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對于整個民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影響。雖然黃色文化和藍色文化有著各自不同的審美觀,但它們之中有一些人類審美觀的共性,那就是人們對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愛與追求。人類的旅游活動就是要尋找差異,去體驗不同文化帶來的奇特風情。正是由于中西旅游文化的差異,我們應抓住機遇,大力發展中華民族的特色旅游文化,讓更多的西方人去感受并喜愛獨具魅力的中國文化。
參考文獻:
[1]潘吉星。中國古代的社會與科學[A]。李約瑟文集[C]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2]劉紅星。先秦與古希臘———中西文化之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關鍵詞:中西文化;語言;差異;英語教學
語言與文化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關系對于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學不再是單純的基礎知識的教學,英語的學習也不單純是學習一門語言,而是一種交流的工具。所以語言所體現的文化直接影響著交際中信息的傳遞和交流。
1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文化作為語言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對于語言的學習,掌握以及熟練的應用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了解并學習該語言所蘊含的文化,才能對語言的使用得心應手。同時,語言又是文化的載體,脫離了語言的學習也就無從談起文化的學習。
1.1語言的作用
語言作為人類交流的一種工具,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表達思想,交流感情的基本手段。由于語言的存在,人類社會中的思想,文明等才能得到有效的傳承與發揚,才能使社會的文明和人類的進步得以發展。正如美國當代作家和評論家CleanthBrooks和RobertPennwarten在合編的ModemRhetori(《毗現代修辭學》)一書中第一章所指出的:只有借助語言。人才能產生并繼承構成文明的整體概念、態度和技藝;只有借助語言。人才能繼承過去,理解現在,預計未來;也只有借助語言。人們才能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概念;也只有借助語言。人才能團結起來形成社會。[1]230
1.2文化的內涵
文化則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在日常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它包括了政治,經濟,社會,宗教甚至烹調技術等方面,當然也包括承載文化的語言。所以,語言被認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載體,同時也是文化的表現形式。世界上的七大語系中包括很多種語言,無論何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并在語言的使用過程中得以體現,同時制約著語言的發展。
2中西文化差異對比
由于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的不同,再加之人們的生活環境,,政治制度等的不相同。造成了中西方文化之間較大的差異。文化差異的內容極為豐富,涵蓋范圍及其廣泛,可以說文化差異體現在了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等各個方面。今天我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具體討論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2.1中英文化禁忌的差異
不同的文化,在禁忌方面當然也是不相同的。這樣的禁忌表現在各個方面。例如隱私,中國文化中人們對隱私的保護和禁忌向來沒有西方人那么強烈。很多在西方人眼里認為是隱私的信息在中國人這里卻不是如此,所以中國人喜歡問別人的年齡,職業,婚姻狀況等,被問者如不回答,則會被認為是不友好或者不坦誠。這些問題在西方人的觀念里屬于個人隱私,不能隨便問及。顏色方面,中國人一般忌諱在別人的婚禮上穿白色,認為不吉利,而西方的新娘都穿白色的婚紗,象征純潔。
2.2中西文化差異在語言上的表現
不同的文化,在語言的表現方面當然也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這種差異體現在各種不同的語言場合。1)問候和寒暄的方式不同。中國人見面最常用的問候語就是“最近忙什么呢?”“去哪里呀?”等,這些都是中國人打招呼的口頭語,并不一定就是中國人好打聽或者不尊重別人的隱私。西方人見面都會說“hel⁃lo”“hi”或談論天氣,體育。這一切不同都是受不同的文化影響而產生的不同的語言交流方式。2)稱謂的不同。中國作為禮儀之邦,中國人很強調尊卑長幼。這一點在稱謂中得到了很明顯的表現。雖然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國人已經不像古代那樣講究,但還是沿襲了傳統文化中的規范。比如是對家族,家庭成員的稱謂,一定要有理有據,而且繁復多樣,直系與旁系,血親與姻親,長輩與晚輩,近親與遠親等都嚴格規范,逐一區分。例如在中國農村的有些地方,一個年齡較大的人可能會稱呼一個年輕人叫“叔叔”甚至“爺爺”。還有“堂兄,表姐”等這些稱呼,在英語中可能一個簡單地單詞“cousin”就可以表達。在漢語中,中國人出于禮貌,見到年長的陌生人,也會稱呼為“爺爺,奶奶,叔叔或者阿姨。甚至對于一些具有明顯的標志性身份的人也會冠以禮貌的稱謂。比如”警察叔叔,叔叔”等。這些都是中國文化中所獨有的,也難以讓西方人所理解的文化現象。漢文化對于稱謂系統如此細密的語言分割,是和強調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封建宗族制度緊密相關。而英語稱謂的粗疏模糊則與他們簡單地核心家庭結構有關。
2.3中西文化在審美觀和價值觀念上的差異
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中西方人對于自己的精神圖騰的認識也不相同。例如在漢文化中,“龍“是權利的象征,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龍”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指“皇帝”。寓意“高貴,強大及不同凡響”?;实鄣纳眢w稱之為“龍體”,穿的衣服稱之為“龍袍”。中國人總是自豪地稱自己為“龍的傳人”。很多象征吉祥,幸運的成語也和龍有關,例如:龍鳳呈祥,望子成龍。在英語中,“龍”則被認定為一種兇猛,邪惡的動物,多指“兇惡,殘暴,狡詐的人”。例如在英國的史詩《貝奧武甫》中,貝奧武甫為了他的人民,和邪惡的火龍進行戰斗。“狗”在西方國家被喻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因此狗在英文中常用作褒義或中性詞。在中國人的印象中,“狗”并不是好的形象,與狗有關的貶義詞不計其數,比如狗頭軍師、狼心狗肺等。由此可見,不同文化下人們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念也是不同的。
3文化差異在英語教學中的體現
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密切和頻繁,跨文化的交際也日益增加。在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國家里,英語的教學側重于應試,而非應用。所以英語教學偏重于基礎知識而不注重文化的學習。為適應發展的需求,我們應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
3.1文化差異在詞匯學習中的體現
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會認為每個英語單詞都會有一個完全對應的漢語釋義,事實上這種理解并不準確。周玉忠先生在《英漢對譯中的不可譯現象》一文中指出:“語言這種詞匯空缺是一種自然現象.”[3]267受不同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起源的影響,英漢詞匯具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熟悉并認知和漢語詞匯釋義對應卻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的英語詞匯,以及這些詞匯折射出的文化內涵。例如"intellec⁃tual’*一詞,在英語釋義中指有知識,有文化并在學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但它和漢語中的“知識分子”在內涵上卻指代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國學生的英語課本中“peasant”一詞的中文對應詞為“農民”指專門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人。但是peas⁃ant在英語中卻是貶義。《美國傳統詞典》的定義是“鄉巴佬,教養不好的人,粗魯的人”。[4]316由此可見,英語詞意的多重性使詞匯的使用變得復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基于教材的基礎上分析對比英漢詞匯的內涵意義,糾正在實際運用中所產生的錯誤。使學生真正掌握詞匯并正確運用。
3.2在語法結構與句子的構成方面
在語法結構與句子構成和語法方面,英語也與漢語不同,比如漢語從嚴格意義來講沒有形態的變化,語法是通過語序和虛詞兩種手段完成的。英語動詞形式有人稱、單復數的分別和時態的變化。漢語主要通過語序、虛詞等語法手段來表示語法關系和語法意義。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有些學生由于對英語語法及句式學習和掌握不足,在漢語句式表達習慣的影響下,出現了漢語結構的英語句子,如Ispent2hourstofinishmyhomework.這樣的句式顯然不符合英語的表達要求。不難看出這是中國學生在中國式思維影響下,所組合書寫的句子。因而,在具體的英語教學中,老師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擺脫中國式思維的影響,掌握正確的英語語法及句式結構,正確使用英語進行表達。
4如何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進行文化滲透
作為第二語言,我們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傳授英語基礎知識,教學偏重于應試,而不進行文化的專門學習。但是語言和文化是密切相關的,脫離了文化,純粹進行語言的教授是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合理地利用資源,進行適當地文化滲透。1)在傳統課堂教學占主導地位的今天,英語教學仍然以課堂學習為主。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們要有意識地傳授目的語國家的文化。例如擔任《新視野大學英語》教學的老師都知道,在第三冊課本中,第五單元課程設置為“FiveSymbolsofAmeri⁃canCulture.”這為學生們的文化學習提供了很好地素材,我們可以在學習課文的同時,輔助以圖片,視頻。使學生對美國的文化有了深刻地了解。2)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課外材料。利用多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現外國文化。英語的學習不僅是課堂的知識傳授,更需要學生在課外付出很多的努力,而課外大量的閱讀則是語言學習的不二法寶,老師可以建議學生多讀一些和文化文學相關的書籍材料,看一些電影視頻等,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有效減少漢語言文化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影響,加深對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的理解。3)充分利用外教資源。由于文化知識涉及生活中的各方面,有些內容中國老師了解得不夠透徹,所以外籍教師的作用也是相當重要??梢远ㄆ谘埻饧處熥鲆恍┖臀幕嚓P的講座,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幫助學生了解文化傳統,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
5結束語
語言所承載的文化不僅反映了社會的生活方式和民族的活動方式,而且涉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上至社會價值觀念,下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語言作為思維和交流的工具,它和文化相輔相成。中西文化的這些差異,導致了中英文在表達上的明顯差異.這些差異會對我們的學習,交流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乃至于造成障礙。教師們要認識到文化的核心作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語言學習的同時,更要積極地將文化知識及差異融入其中。英語教學必須實行語言教學與文化知識學習相結合的原則,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何小清.淺析英漢語言文化差異與英語教學的關系[J].大家,2010(9):230.
[2]馮麗娜.英漢稱謂文化差異研究[J].才智,2010(3):129.
[3]程洪金.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差異及對策[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17):267.
從起源的角度說,文化是“人化”,它相對于“自然”,是人的主體性或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從功能的角度說,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創造物,通過文化的繼承、傳播和創造,促進人的社會化、文明化、個性化,從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文化是由多種層次存在和表現的復雜系統。人們首先感知到的是淺顯、具體的層次,屬顯性文化,包括人的社會活動及其產品。一個人的某種活動、“做什么”,不是文化;一個群體在一個時期內的共同行為、都“做什么”,就成了一種文化現象。一個深埋于地下的石塊不是文化,一個經過遠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塊作為活動產品就成了文物。顯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層次,即一個群體在一個時期內的活動規范、方式。人的活動效果既取決于“做什么”,更取決于人的活動規范、方式,即“怎么做”。
文化的最深層次是價值觀,這是文化的核心,與一定時期群體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關。它要解決的是“為什么做”的問題,是人的活動的取向、目的問題。正是價值觀的不同,“為什么做”的問題,最終決定了人們“做什么”和“怎么做”。人的活動是由價值觀所指導的,人的活動及其結果,說到底,不過是人的價值觀的外在表現。由于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所謂文化,說到底,就是指一個社會中的價值觀,是人們對于理想、信念、取向、態度所普遍持有的見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價值觀的不同。文化的社會作用,最主要的是價值觀的作用。任何一個社會群體,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體成員共同擁有和信奉的價值觀。任何一個社會個體,都是文化的產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會群體的價值觀。任何社會群體的形成,都是由于社會個體的文化認同,由于一種大家共同認可的價值觀、一個共同追求理想目標而走到一起的。價值觀是群體認同的基石,是群體力量或弱點的根源。
1. 下列對文化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化是人的主體性或本質力量的對象化。
B. 文化是一個復雜系統,它是以深淺不同的多種層次存在和表現的。
C. 文化的淺顯層次是指一個群體在一個時期內的活動規范、方式。
D. 文化的最深層次是人們對于理想、信念、取向、態度所普遍持有的態度。
2. 下列對“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這一觀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人類活動是文化的外在顯現,受價值觀的指導。
B. 價值觀的不同,決定了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差異。
C. 文化具有群體性特征,價值觀是群體認同的基石。
D. 每個社會個體的價值觀都能形成社會總體認同的價值觀,也就是文化的核心。
3. 下列對本文有關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本文分別從起源、功能、構成等角度對文化進行了闡述。
B. “人化”指人是文化的創造者,“化人”指人是文化的創造物,二者體現了人與文化相互作用的關系。
C. 經過遠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塊屬于顯性文化,它反映了遠古文化的更深層次。
D. “做什么”和“怎么做”決定了“為什么做”,這是人的價值觀的外在表現。
1.中西物質文明差異
從自然地理層面上看,中國為三面連陸一面靠海的溫暖濕潤、幅員遼闊的半封閉式邊緣地形;而西方是干冷濕熱、狹窄分散的相對開放式的海洋地理環境。從生產形式、經濟模型和經濟生活形態上來比較:中國是自給自足以農耕經濟為主導的生產方式,整個國家的經濟運行模式也基本上是內向型的;西方則是以發展工商業為主的,同時進行海外遷移和征服,經濟運行模式為外向開拓型。中西方各有其社會組織形態及相應的政治結構和文化秩序。中國傳統上是以親緣關系為紐帶的家國宗法專制制度;西方則是以地緣關系為基礎的城邦民主政治制度。
2.中西不同的物質文明造就了不同的音樂理論
(1)有機性與機械性的音樂認知體系。一方面,中國的音樂認知體系是直覺的,受其哲學有機宇宙觀(宇宙由氣、道、陰陽、五行構成)的支配和操作;而西方的音樂認知體系則是邏輯的,受其古代哲學機械宇宙觀(宇宙由原子、幾何、數構成)的支配和操作。另一方面,中國的音樂多傾向于感性,重視心靈感應、意境;西方的音樂多偏向于理性,重描述事實,再現真實。
(2)“天人合一”與“物我兩分”的創作本源。中國音樂在儒家倡導“溫良恭儉讓”的中庸哲學下,注重情感表現的委婉與節制,向往怨而不怒、樂而不的溫軟柔情和溫柔敦厚的含蓄有致,是在寧靜淡泊的閑情逸致下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和”之美;而西方的音樂則崇尚的是剛性之美,倡導英雄主義與悲劇精神,洋溢著率性的鋪張、浪漫的激情和深沉表達的氣勢,是一種靈肉關系的生命體現,是人與萬物并列關系的意識體現。
(3)“氣韻生動”與“循規蹈矩”的音樂美學原則。 中國是對物質“氣”在音樂表達及處理上體現的感性知覺經驗幅度和狀態的氛圍,“氣韻生動”這種美學原則,同樣適于整個傳統藝術范疇,其根本給予哲學自然觀中的物質基礎——“氣”,顯示出一種有機生命對音樂聲音、感彩、節奏輕重緩急處理的感性直覺經驗幅度和狀態。西方是樂音與原子一樣構成了音樂和近代科學絕對時間空間中物質結構規則體系和機械運動觀,“數、幾何”這樣的“循規蹈矩”可作為其整個藝術范疇的美學原則。
3.不同物質文明影響產生的精神文明在中西音樂審美方式中的比較
(1)“文人音樂”與“嚴肅音樂”的感受方式。中國的音樂主要屬于古代士大夫、知識分子典型的藝術享受,故又稱為“文人音樂”,其大多具有典雅、高貴,耐人品讀鑒賞,旋律意蘊悠長而深遠的特點;而西方的音樂有著宗教音樂與世俗音樂的分野,這種“嚴肅音樂”的感受方式實際上出自于對基督教的觀念,這類音樂的創造者也多為身份崇高的教職人員和貴族,故西方的傳統音樂大多宏大、肅穆、莊嚴、壯美,純凈絕美得使人覺得能洗滌身心污穢,和聲旋律博大而恢弘,令人臣服向往。
(2)音樂審美的價值操作。中西文化源頭的價值影響著各自音樂發展的審美傾向。眾所周知,中國文化是以互補的儒道二家為源頭,以道家的自然主義與儒家的人倫道德理念和濟世哲學原理構成了陰陽互補的特別韻律,講求和諧、相互循環;西方文化則是以文明發源地希臘、希伯來產生的“雙?!蔽幕癁槠鹪?,以科學原理、數學公式為依據求達到音樂的數列化、幾何化(如復調、記譜、曲式)、規則化、系統化。
(3) 音樂藝術精神的歸宿與核心。簡而言之,中國是“自然論”和“天道論”的代表,中國的傳統音樂在其特有的物質文明影響下起源于祈求神靈、祭祀祖先、祈福江山社稷時的神圣儀式,其多為抒發愛國的濃烈思情、或以對愛情的忠貞來抒發并引申出對天道自然的虔誠和向往;而西方物質文明造就的是“自律論”和“他律論”,渴望展現出更多“人”的力量,肯定“人”的價值和主體地位,強調在發現潛質并充分挖掘,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應保持心的博大和高尚。
(4)中國的倫理人文主義與西方的人文主義在音樂藝術上的表現。中國的音樂給人的是平和、恬靜、典雅之感,文化品格強調的是集體協調,現在是兼容并蓄、和諧共處,展示出海納百川的氣度;而西方音樂則是莊嚴、靜穆、宏偉走向震蕩、激越,其文化品格強調的是個性的獨立和解放,現在是復雜多樣、千變萬化,展示出對生命的激揚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