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31 10:54:4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環境建設意義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11-0119-01
1 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意義與現狀分析
1.1 建設意義
所謂的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具體是指從可持續發展和國土全面整治的角度出發,以維護和再造為主要手段,對林業生態環境進行建設。林業本身便是自然生態環境的載體,它不但為各類植物和動物提供了生存之地,而且還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可用資源,鑒于此,有必要不斷加大對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力度,從而推動我國林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意義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1.1在現實方面的意義。近年來,我國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各類自然資源日漸匱乏,林業資源在此之列,雖然林業本身是可再生資源,但由于自然生態系統的退化速度超過了建設速度,故此,為確保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森林作為林業的主要資源之一,林業的生態建設也是針對這一資源而言的,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途徑,對林業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和建設,可以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1.1.2在經濟方面的意義。對于自然生態系統而言,森林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同時它還是林業經濟的重要載體,林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終極目標是培育出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并使其達到完整與平衡的狀態,由此不但可以產生出巨大的生態效益,而且還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不僅如此,良好的林業生態環境還能支撐復合經濟體系的穩定、持續發展。
1.2 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現狀
目前,國內部分省市對與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有關的法律法規認識不到位,對林業生態建設資金的把控不嚴、管理松懈,出現了多頭管理的局面,相關管理體制的不健全,導致了各部門之間的權責不清,建設資金無法到位、技術準備不夠充分,不僅使國家資源大量浪費,而且還制約了林業生態建設與發展。此外,國內很多城市在進行林業規劃的過程中,由于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加之缺乏對當地水文地質環境的了解,致使林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空談。部分地區過于追求成林效果,不惜花費大筆資金購買成活率低的樹種,不但破壞了原本的林業生態體系,而且還造成了維護管理成本增大。上述種種,都對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形成了阻礙,因此,當務之急,必須采取有效的對策解決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借此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 推動我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對策
2.1 完善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管理體制
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要不斷完善和創新管理體制,將其作為推動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首先,制定建設發展規劃。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要以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堅持科學經營、養山增效、增綠造林的原則對林地進行規劃設計,達到穩定森林生態系統、優化林分結構、提高綜合效益的目的。其次,創新管理理念。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要推動以傳統造林為主向“造管并重”的方向轉變,加強施工隊伍管理、林木養護管理、林木病蟲害防治、林木撫育培訓等工作,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再次,加強森林資源多重效益管理。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要在增加森林資源總量的同時,重視森林景觀建設,通過建設和開放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景區,獲取一定的經濟效益。
2.2 建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資金保障機制
資金是開展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為了保障資金供給充足,應建立起完善的資金投入保障機制。首先,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不僅要積極爭取上級政府下撥的財政資金,還要多渠道籌集社會資金,讓社會組織機構、企業以及個人參與到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其次,完善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政府要加大對公益林的補償力度,引導林區走上持續發展的道路。再次,以林業產業發展帶動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林區可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發展果品產業、苗木產業、優質樹種產業等,用林業產業發展取得的經濟效益反哺林業生態建設。
2.3 健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服務保障措施
為了促進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應當從多層面入手健全各項服務保障措施,具體如下:政府機構要發揮主導作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對林業生態建設進行科學布局,引導林業社會化中介服務機構、林業行業協會共同參與建設;完善營林造林招投標體制,在建設項目中引入監理制,推動林業生態建設項目管理步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發揮科研機構的作用,積極研究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科學技術,不斷提高建設成效;加快林業信息化建設,建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數據中心,為建設管理提供支持平臺,不斷提高建設管理效率;建立科技推廣體系,成立技術指導小組,鼓勵林業科技人員到林區進行實地指導,促使科技成果順利轉化。
2.4 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園林人才隊伍,所以必須重視人才培養,不斷提高林業生態建設隊伍的業務水平和管理能力。一方面,要積極引進高等院校畢業的專業人才,優化林業生態建設隊伍結構。另一方面,定期組織人員參加專業培訓,學習有關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將其運用到建設實踐中。同時,還要經常組織專業研討、技術交流等活動,不斷豐富人員的知識體系,積累工作經驗,從而不斷提高整體隊伍素質。
【關鍵詞】退耕還林;生態建設;措施
當前生態問題成為各個國家發展中的巨大障礙,各個國家均在著手解決人與環境的矛盾。我國通過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有效調整耕地與林地的結構,對我國生態環境建設起到了積極影響,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1退耕還林工程在生態建設中的意義
1.1退耕還林工程改善當前生態問題
當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較為惡劣,全球范圍內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問題,應重視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森林對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治理具有一定的意義。自我國開展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后,造林面積有了顯著提升,尤其是西部地區各個省市,是現階段退耕還林工程的主要建設重點項目[1]。通過退耕還林建設,土地沙漠化情況得以明顯好轉,權威部門調查顯示,當前長江水域含沙量與輸沙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減少量在50%以上。退耕還林工程對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有利于改善目前生態現狀。
1.2退耕還林工程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退耕還林并不是簡單的將耕地轉化為林地,而是有目的、有規劃地將部分不在適用于農業生產的土地加以轉換,從而實現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目的。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前,土地沙漠化情況十分嚴重,耕地的糧食產量較低,農業生產能力較差,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從而造成農村經濟難以發展,農民在農業生產收益不足。隨著退耕還林工程效果日益凸顯,廣大農村產業結構得以大幅度調整,從而發展了農村地區的經濟效益。通過調整耕地、林地之間的利用結構,根據實際情況來有針對性的實施各種治理措施,包括生態型林草、生態型林果、生態型林藥及生態型林草蓄等多種新型治理模式,構成現代生態農業的產業結構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從而優化配置農業資源,促進農村產業發展[2]。
1.3退耕還林工程提升糧食生產能力
退耕還林工程除卻改善生態環境問題作用之外,還轉變了當前的農業生產方式。退耕還林工程有計劃的將部分耕地轉化為林地,使耕地逐漸呈現出集中化特征,有助于開展規模型、聯合型農業生產,從而使當前農業生產方式得以改善,從以往的粗放型生產模式向集約型農業生產方式發展,這種現代型的生產方式極大提升了糧食生產能力。國家權威調查數據顯示,當前退耕還林工程重點區域的糧食單產有所提升,通過土地資源優化,將原本不適宜種植糧食的區域進行退耕還林,進而促使農業、林業、畜牧業之間產業協調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生態建設背景下退耕還林工程優化措施
2.1退耕還林工程應樹立生態保護意識
退耕還林工程能夠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問題,通過建設退耕還林工程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應重視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并樹立正確的生態保護意識,從而更好的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做出貢獻。應正確認識退耕還林不僅對生態環境保護、農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林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農村經濟水平,解決農業問題,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森林能夠凈化空氣,調節區域氣候,有效改善當前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等問題,同時,森林具備涵養水源的重要作用。當前國家頒布了一系列退耕還林的優惠措施,各級相關部門應以此為機遇,將退耕還林工程建設貫徹到實際工作當中,積極開展天然林保護、人工林種植、優化土地結構等多項工作,從而提升退耕還林工程的建設水平。另外,正確認識到退耕還林的重要性,并從農業產業結構布局的角度上進行退耕還林整體規劃,避免退耕還林工作中農業耕地與林地之間的沖突,大力發展生態型、集約型農業,通過提升農業種植單產量來彌補退耕還林對第一產業造成的損失,進而促進我國生態產業和農業的和諧發展。
2.2退耕還林工程應結合生態移民工作
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實質上是調整土地資源利用率,合理的將一部分農業用地轉化為林業用地,因此,在這一過程當中,失地農民成為亟待解決中重點問題。生態移民概念的提出,旨在解決失地農民問題、改善貧困農民生存環境,同時也能降低人類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壓力,從而使自然生態環境得以恢復。一般情況下,退耕還林區域的環境較為惡劣,經濟基礎條件較差,多處于深山大川之中,交通十分不變,人地矛盾水平較高,針對這一情況,將退耕還林區域中的人員向外轉移,通過科學、系統的勞務輸出、搬遷等方式改善現狀,并著力與生態移民安置工作之中,從而確保退耕還林工程的高效建設。在退耕還林工程實際建設過程中,發現區域中存在尚未挖掘的礦產資源,這些資源一旦進行開采,勢必會對周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威脅。鑒于此,應根據礦產資源的實際情況,將當地百姓妥善安置,實施生態移民工作,將礦產區的百姓轉移到其他區域,不僅能夠改善當前農村群眾的居住環境和居住狀態,同時也能避免因礦產開采而造成百姓安全問題,有效提升農村落后地區的發展水平。
2.3退耕還林工程應加強政府監督管理
退耕還林工程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工程之一,退耕還林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大量的資金,因此,需要保證退耕還林資金的充足,不能單純的以國家財政撥款來進行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應逐步擴大退耕還林工程資金的來源渠道,吸引社會性資本投入到退耕還林工程建設之中,包括企業、銀行、民間投資者等等。可根據區域內實際情況,通過優惠政策來鼓勵企業對退耕還林工程進行投資,從而保障退耕還林工程的資金。另外,還應秉持依法治林的原則,針對部分“重退輕管”的現象,應通過加強監督與管理來加以了解,從而將退耕還林工程作為重點項目來進行監管,嚴格按照《退耕還林條例》來開展各項工作,進而提升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效果。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退耕還林工程對生態文明建設而言具有現實意義,因此,各級主管部門應重視退耕還林工程的具體實施,根據我國發展的實際情況,不斷變革和創新退耕還林工程建設方法,從而提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肖麗莉.淺談退耕還林工程在生態建設中的意義和作用[J].民營科技,2015,(7):206-206.
關鍵詞:公益林;生態保護;生態環境建設
中圖分類號: S727.9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22.058
公主嶺全市林業經營總面積近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9.5%,全市主要林種為公益林和用材林,其中公益林占絕對比重,但許多公益林都呈現出了老化趨勢。為了進一步加強公益林管護,公主嶺市依據《吉林省重點公益林管護辦法(試行)》,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國家重點公益林保護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本文結合公主嶺市實際情況,簡要探討了提升公益林生態保護功能,完善地區生態環境建設的相關問題。
1公益林對地區生態環境建設的作用
公益林指的是能夠提供公益性及社會性產品和服務的森林、林地,其有著生態保護功能,這種功能有著復雜性和動態性的特點,能夠實現生態補償效果,對于完善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有積極的意義。
1.1有利于恢復生態多樣性
公益林的生態保護不僅僅是對林木資源的保護,也是對林下土壤、微生物及動植物的保護,這種生態保護有著層次化和立體化的特點,在整個公益林內,生物呈空間上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恢復食物鏈的豐富性,同時能夠更好的發揮公益林的生態補償功能[1]。公益林中生物種類眾多,例如高大喬木、灌木、草本類植物、菌類及各種動物,這種生物的多樣性有著動態性和可持續性特征,能夠不斷恢復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對于保持水土、徑流降低等方面作用明顯,有利于構建良性區域小環境。
1.2有利于資源儲藏和節約
公益林的生態保護是對林區內所有資源的保護,以此來恢復資源原生態特點,保證自然界食物鏈不受人為干擾,從而達到平衡。在此過程中,人類活動減少,降低了資源消耗。排除人為活動后,公益林內以自然界的新陳代謝為主,在長期自然界新陳代謝過程中,一些不適合環境條件的物種逐漸被淘汰,優勢物種被保存,這對于公益林內的自然資源儲藏有著積極的意義。
1.3有利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公益林的生態保護功能是對生態環境及資源的保護,從而減少林區資源在市場流動,市場上資源的減少會體現在資源市場價格上,從而在貨幣上體現出生態價值,這就需要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相配套的制度,以制度來引導和制約資源的生態價值,因此,公益林有利于間接推動生態文明制度建設[2]。
1.4有利于提升全民森林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在公益林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的背景下,廣大群眾都意識到,生態補償制度對于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類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群眾對森林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得到了提升,從而自發投入到植樹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態環境建設活動中。
2提升公益林生態保護功能的對策
積極提升公益林生態保護功能對于完善公主嶺市地區的生態環境有著積極的意義,結合公主嶺市公益林管理和維護實際情況,應從公益林管理和維護等方面著手。
做好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管理,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做到專款專用,杜絕資金挪用和節流的情況,做好提升公益林生態保護功能的經濟基礎;以公主嶺市各公益林區管護難易程度來合理的設置重點管護人員面積,一般來說以2200畝~3000畝為宜,對于集體所有的重點公益林來說,應當以國有林場標準來確定人均管護面積,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管護標準[3];公主嶺市林業局應以《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規定的同一合同樣本與國營林場、村集體等承擔公益林管護任務的經濟組織簽訂公益林管理和維護責任合同,保證公益林管理和維護工作的落實,從而提升公益林的生態保護功能;做好公益林管護人員的管理,按照管護面積標準聘用管護人員,監管人員加強日??己撕蜋z查,制定管護責任合同;做好公益林造林、補植、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及資源監測等方面的工作,保證公益林正常生長,避免受到破壞,以此來充分發揮其生態保護功能;積極完善相關制度,例如《巡護制度》、《公益林管理辦法》等,保證公益林管理和維護的有制可依[4]。此外還應當積極加強公益林保護及公益林重要性的宣傳,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以此來提升群眾對公益林保護的意識,避免人為活動影響公益林生態保護功能的發揮。
3結語
綜上所述,公益林對于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意義,公主嶺市有著眾多公益林,但許多公益林出現了老化趨勢,需要加強管理和維護。本文簡要分析了公益林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作用,以公主嶺市為例,探討了提升公益林生態保護功能的對策,旨在充分發揮公益林對公主嶺市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守蓉,冀光楠. 我國重大生態保護工程政策工具選擇研究――以天保工程區集體公益林為例[J].中國行政管理,2014,(01):93-97.
[2]沈玲玲.我國生態公益林可持續經營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1.
[3]姚紅嶺.生態公益林的資金籌集與運用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6.
關鍵詞:生態文明 中原城市群 協調發展 資源共享
一、中原城市群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必要性和意義
城市群是一定程度上獨立的城市集合體,是相當數量城市關系的總和。它的特點主要反映在,經濟的緊密聯系;資源的高度共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集中發展。其實質,聚攏這些城市構成一個巨大的商圈或經濟圈。
現階段,我國比較成熟的城市群有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它們引領了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全國的經濟勢頭,給中國經濟帶來春天。2016年12月28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2017年1月,中原城市群正式躋身七大國家級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是繼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城市群規模最大、一體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是支撐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長地帶。它肩負著承接發達國家及我國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西部地區資源輸出的重要任務,是促進中部崛起、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因此,規劃建設中原城市群,對于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五省30個市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中原城市群和生態文明建設和諧發展的必要性
1.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原城市群實現中部崛起的戰略抉擇。中原城市群的平穩發展離不開優良的環境支撐,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對于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提出“五位一體”建設,經濟和生態的協調發展是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的戰略選擇。良好的生態給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舒心的環境,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的穩定發展。
2.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原城市群實現富民強省的客觀要求。生態文明建設隸屬于可持續發展范疇,符合中原城市群實現富民強省的客觀要求。將良好的生態環境作依托,加快城市群的發展步伐,滿足城鎮與鄉村人民生活和工業生產所需的良好環境要求,對于實現促進中原城市群經濟、改善人居環境條件具有現實價值。
3.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原城市群實現生態環境優良目標的現實選擇。生態環境優良是中原城市群良好發展的衡量目標之一,城市群的發展不應僅僅是經濟的飛速前進,而環境的不斷優化也應是城市群發展的題中之義。創造優良的生態環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效規劃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法步驟,并適時作出調整,以適應不同階段中原城市群的發展狀況,使生態環境進入良性循環的建設過程中,促進中原城市群的長遠發展。
(二)中原城市群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意義
以生態文明為視角來建設中原城市群,其意義和價值非凡。第一,有利于樹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觀念。人與自然的和諧,意味著生態環境的良好,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遵循自然規律,在自然環境承載能力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利用,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想;第二,有利于拓展我國經濟發展新空間,加快整個中部地區的發展步伐;第三,有利于東中西三大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推動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拓展,形成合理的空間發展格局;第四,以生態文明為視角建設中原城市群,從根本上有利于保障農業安全,為人口密集的傳統農區建設探索有益經驗。
二、中原城市群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中原城市群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輔相承,有著密不可分而千絲萬縷的關系。隨著經濟的發展,目前中原城市群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較為嚴重,分析這些存在的問題,對于建設生態文明,促進中原城市群的整體發展具有重大且深遠的意義。
(一)能源消耗量大,空氣污染嚴重
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包括中部地區的河南、山西、安徽三省,并聯動輻射河北、山東兩省,這五省基本是霧霾的重災區。近年來因城市工業與家庭用車的快速發展,工業企業廢氣排放不斷增加、汽車尾車排放與日俱增,碳排放量增加,而氧氣量不斷減少,空氣凈化和調節能力日漸削弱;城市的快速發展,使得城市中鋼筋混凝土樓房大增,林園綠地相對減少,在一些盆地城市往往形成逆溫氣象,致使大氣中的污染物和煙霧不能向上向遠處擴散。這些使得能源消耗量大且快,造成空氣污染嚴重,加劇霧霾天的形成,加劇對城市生態環境的危害。城市居民的環保意識有待提高,很多民眾只關注到霧霾對自身身體健康的惡性影響,并未從真正根源上去遏制污染物的產生。對霧霾的防護只存在于表面,忽略了源頭的有效遏制。雖然有關環保政策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還市民以“碧水藍天”,但是根源的問題并未解決。
(二)水資源失衡,污染普遍
從水資源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上來判斷,我國屬于中度缺水的國家。我國北方地區普遍存在資源性缺水的問題。原本缺水的狀態使得城市化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再加上水資源的浪費和嚴重污染,勢必給城市群建設帶來壓力。有的城市,由于河流和水源受到工業發展與居民生活排放的廢水的嚴重污染,致使難以保證居民生活用水的清潔,造成飲水困難。有的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超量開采,地下水位連年下降,影響到地下水的循環,樹木的生長,造成井水枯竭。城市用水的緊張和工業生產用水的污染,是造成水資源浪費的根源。城市居民的節約用水意識淡薄,無法從自身建設和國家發展有效連接起來,所以造成城市生活用水普遍緊張的常態。工業生產用水后排污環節的治理不嚴,凈化力度不夠,這是造成生產用水污染浪費的重要原因。
(三)土地資源供給壓力大,水土流失嚴重
城市群的發展勢必給土地資源帶來壓力?;A設施的建設是城市群發展的重要環節,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其中之關鍵。聯動五省發展城市化,擴大城市用地,壓縮農業用地,在征用土地的過程中,難免因為方法不或者執法不嚴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加劇水土流失。由于城市園林綠地少、樹林生長受影響,城市匯水面積大,加之不少開發建設項目的排洪設施不到位,以及其他因素如城市河道淤積,雨水不能及時滲漏和流失,極易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四)農村生態環境惡化,區域生態環境脆弱
農村科技落后,在土地使用過程中,對土地容易造成過度使用,且保護力度弱小。使得原本脆弱的農村生態環境更加惡劣。且在破壞原有土地生態之后,因為技術上的弱勢,觀念上的落后,對土地生態的恢復工作缺口很大。使得土地的再次使用只能是更加貧瘠或又一次傷害,造成惡性循環。人們在追求經濟效益驅使下,無所節制而以殺雞取卵式的野蠻方式對待大自然,違背了自然生態規律,使自然生態環境變得十分脆弱。循環和平衡規律是不能違背的,自然資源如空氣、水、土壤、樹木的光合作用等有自身的運動規律,破壞了自然法則,勢必會遭受大自然的懲罰和警告,有時會以次生自然災害的方式讓人類承擔因開發利用自然不當給自然本身帶來的不堪承受的結果。當人類深受其害時,意識到人類必須以文明的方式自覺地敬畏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三、中原城市群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路徑選擇
(一)樹立中原城市群現代生態價值觀
1. 倡導健康綠色消費觀念。中原城市群的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社會大眾的整體努力。針對城市發展過程中,企業生產和居民日常生活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從根源上遏制污染的產生是十分關鍵且必要的。污染源追根到底是人類造成的,從觀念上對人們進行教化,讓人們從根本的認知上深刻的領悟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進而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對于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從而自覺的為社會的穩定發展約束自己的行為,改善自己的周邊環境,保護城市整潔文明。
2. 轉變傳統經濟發展理念。中原城市群經濟的穩定和長期發展,依賴于現代的生態價值觀念。低碳、綠色的經濟發展模式對于促進中原城市群的穩定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生態文明建設歸根結底依靠的是社會全體人員的共同參與,因此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態道德意識,使人們對生態環境有自覺的保護意識,并能從行動上做保護生態環境的主力軍,才能解決生態保護的根本問題,為生態文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倡導轉變傳統的經濟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現代生態價值觀,以期早日為中原城市群的發展提供可持續的良好發展模式。
3.加強區域生態文化建設。整個社會是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建設生態文明的同時,也應重視加強區域生態文化建設。比如在社區內進行生態文化的正面宣講,給社區成員普及生態建設的理念。在學校開展生態文化的課程教育,可以帶領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一起為環境保護貢獻微薄的力量。
(二)發展中原城市群生態經濟
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社會的進步離不開經濟的發展,適時調整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為現代經濟發展注入新的血液,大膽采用新的更加環保科學的經濟發展模式,為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探索更契合的新模式,向集約節約環保模式轉變,帶動整個中原城市群的整體協調發展。
2.建立生態經濟體系。建立適合中原城市群發展的生態經濟體系,更好的促進整個中原城市群的穩定崛起,需要結合中原經濟發展的常態式,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革和創新,順應時代潮流,加入生態經濟的觀念,指導形成新的經濟體系。
(三)促進中原城市群生態科技發展
1. 加快生態科技創新。二十一世紀是科技世界的較量。將前沿科技運用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既符合科技為人類社會服務的理念,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加快生態科技的創新,就是為中原城市群的發展爭取時間和機會,當今社會變化之快,科技的更新換代也是日新月異,而創新就是生命力。
2. 培養生態科技人才。人才戰略是不會過時的戰略選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培養引進生態科技人才,對中原城市群的規劃發展作出長遠有利的科學指導,是中原城市群發展的保障。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探索發展的過程中,依靠科技人員適時制定出調整方略,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城市群的平穩良好發展。所以,生態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對于城市群的發展作用巨大。
3.完善生態科技政策制定。中原城市群的穩定發展需要政府牽頭,制定合理的生態科技政策,從宏觀上把控整個城市群的l展走向。在制定相關生態科技的政策中,要立足中原城市群的現有經濟基礎,針對不同地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適時而變,制定適合特定區域的切實可行的生態科技政策。
(四)加強中原城市群生態制度建設
1. 創建區域生態政策協調機制?!拔逦灰惑w”建設就是與和諧社會建設相契合的,創建區域生態政策協調機制,有利于統籌區域生態的和諧發展。另外,保護環境要從源頭抓起,不僅做好水源地保護,還要做好退耕還林還草工作,穩步推進植樹造林和天然林的保護工程建設;加快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創建工程,切實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首要地位;加強城市綠地濕地等的保護,還城市及市民一片藍天;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資源,力爭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
2. 完善區域內環境監督體系、區域聯合執法機制和生態補償機制。城市生態文明建設首先應把發展循環經濟同生態城市建設結合起來,將其統一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去。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發揮著重要作用,完善區域內環境監督體系,加快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等,樹立生態示范工程,對于保障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意義重大。中原城市群是涵蓋五省的大城市群,地域廣,難于統一管理是顯而易見的問題所在,加強各區域間執法部門的聯合,以及執法力度的統一,完善聯合執法機制,對于整個城市群的管理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3.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的績效評估、政績考核及激勵機制。在推進中原城市群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制度建設不規范與不健全,往往出現紕漏甚至扯皮現象,生態文明建設帶來被動和難以落實的局面。黨的“十”報告中,著重強調了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對全民進行“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的宣傳教育,幫助全民樹立環保意識,激發全民以行動進行環境保護的熱情。從長遠來看,我們要在建立健全法規政策體系、目標任務體系、標準評價體系、技術指標體系、監督檢查體系、宣傳教育體系的同時,建立健全相應的各種管理制度,形成科學規范、程序清晰、職責分明、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并有監督檢查、問責制度作保障,同時,還應當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制度,讓人民群眾有知情權、參與權、發言權與監督權,從而促進各種制度的落實,讓環保變成切實的行動。因此,建立生態文明建設的績效評估、政績考核及激勵機制,對于經濟區的良性發展既是鼓勵,更是鞭策。
參考文獻:
[1]王陶濤.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與中原城市群關系研究,經濟經緯[J].2016.2.
關鍵詞 北方地區;生態公園;設計原則;特點
中圖分類號 TU98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3-0205-01
當前,國內外都十分重視進行城市生態重建,其中一個重要的策略就是建設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生態公園是生態園林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生態學和生態文化為指導思想,結合傳統城市公園和主題公園(人造景觀)的特色而建立的一種新型城市公園。它不僅具生態、社會、經濟效益,還兼具城市生態系統建設、新型城市公共綠地系統建設、城市特色文化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及生態文化景觀等功能[1-2]。
桑干河生態公園建設是以恢復生態環境、倡導生態文明為主體,利用生態環境學原理,規劃、建設和管理城市,進一步完善城市綠地系統,有效防止和減少城市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和各種廢棄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使環境更加清潔、優美、舒適。生態公園建設不僅很大程度上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對改善投資環境、帶動北方城市經濟發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桑干河生態公園現狀
桑干河生態公園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距北京市中心僅125 km,與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張涿高速等重要交通道路縱橫交錯,是連結西北地區與首都的重要交通樞紐。曾經河水流暢,著名作家曾經寫過《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就是對桑干河景觀真實的描述。近年來,由于人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河流干枯,河道堆積的廢棄物、沙石等雜物致使植被寸草不生。為恢復生態環境,縣政府予以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堅持綜合治理和景觀打造相結合的原則,實施桑干河生態公園建設和河道蓄水工程。
2 植物設計原則
植物景觀是生態公園設計最核心的要素,對整個景觀構成具有重要意義。植物配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植物群落景觀的穩定與持續發展,進而影響到整體生態環境系統,因此植物景觀設計必須尊重生態學原則[3]。
2.1 生態效益優先原則
“生態園林”重視園林的生態效益,要遵循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原則,合理進行植物物種的搭配,在設計方面應注重動態的景觀季相變化,進行喬、灌、草及地被等多層次的植物景觀配置,再現真實的自然環境和自然群落。桑干河生態公園建設是根據氣候、植被特點和景觀的需求,合理進行喬木、灌木、地被植物搭配,形成喬木層、亞喬木和花灌木層、地被植物層4個層次結構。喬木以垂柳、銀杏、旱柳等樹種為背景樹,亞喬木層種植龍爪槐、火炬樹、黃金槐等樹木,花灌木采用紫葉小檗、金葉女貞等進行彩籬種植,零星點綴金葉榆球,地被植物以八寶景天和沙地柏為主。這種植物配置方式不僅能增加植物層次、豐富景觀效果,還具有凈化空氣、調節空氣濕度、減少地面輻射等保健作用,且大面積的綠地種植起到了良好的降溫作用,從而改善城市生態條件,完善城市生態系統,維護生態平衡。
2.2 社會效益原則
生態公園建設不僅具有生態效益,還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設計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尊重自然為前提,考慮人們對休閑功能的需求,合理運用自然景觀為人們創造更多的休閑娛樂空間,使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層次的居民都能夠從中感受到生態公園的益處,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桑干河生態公園建設是以生態景觀、休閑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公園,為居民提供親近水景的健身、休閑、娛樂的高品質綠色空間。
2.3 促進經濟效益增長
桑干河生態公園給三祖文化合符壇旅游景區――“中華文明從這里走來”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水源變活帶動了城區經濟建設,促動了經濟效益的提高。同時生態公園的建設促進房地產開發商對附近土地進行大面積開發,推動了經濟增長,目前京北桑干新城正在規劃建設中,這對改善投資環境、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特點及功能
3.1 優先選用鄉土樹種,注重彩色植物的應用
在植物選擇上生態公園優先選用適應當地氣候、抗逆性強的鄉土植物,重視綠化植物與環境的關系,建立接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創造良好視覺的景觀地塊與多樣生境相結合,構建水體、濕地、草地和林地等生活空間[4]。桑干河生態公園注重植物色彩和季相的搭配,植物配置展現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景觀效果:春季開花的植物有榆葉梅、海棠、丁香等呈現絢麗的春日景象;夏季開花的欒樹、合歡、紫薇、木槿給公園增添了綠色之外的色彩;秋季火炬樹紅色葉片展現一片火紅的景象;油松、云杉、沙地柏使桑干河生態公園的冬季仍然呈現綠色景觀。生態公園充分利用植物色彩的搭配使整個公園坐臥在綠樹繁花之中,為市民提供綠化、優美、舒適宜人的生活環境。
3.2 打造功能型生態景區,突出地域特色
桑干河生態公園在規劃建設中,以現代化的園林技術理論為指導,遵循規劃設計原則,運用先進的園林綠化技術,打造“以人為本”優美舒適的多功能生態園。同時注重恢復生態景觀與格局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其中水系廊道作為連接空間結構的主要樞紐,將園內各功能分區緊密聯系起來,在景觀上形成以水系為主體的綠色廊道,與周邊彩色模塊景觀相結合的特色生態公園。
桑干河生態公園建設布局合理,注重提升綠地生態景觀和服務功能。園內共設置休閑娛樂區、文化區、體育活動區、綜合服務區、老年活動區、兒童游樂區等6個功能分區。另外,還規劃了丁玲紀念園、碧波水韻園、刺繡花園、躍動巔峰園、水躍廣場、余暉廣場等專類園。河岸邊的休閑娛樂功能區給市民提供親近水景的健身娛樂的活動場所,舒適宜人的環境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陶冶情操,使人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能得到放松。丁玲紀念園、涿桑園等專類園融入當地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彰顯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園林綠化的品位。文化景區的設立有利于增長文化知識,增加人們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的意識。
生態公園建設具有恢復生態環境、改善氣候條件、增加城市景觀、活化城市氣息、美化城市環境的功能,能夠充分利用園區的氣候、環境打造天然氧吧基地,同時注重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和營造,“以綠為主”,最大限度提高綠化景觀,體現出自然生態之美。
3.3 倡導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積極倡導綠色、環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使生態文明理念滲透到生活中各個領域,全面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桑干河生態公園依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目標,加大對整體設施的投入,以恢復生態為前提,維護植物多樣性為基礎,建立完善區域功能系統,走出了一條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之路。同時以其獨特的教育方式,為市民開設了一堂人與自然的實踐課,增加人們與自然生態環境共存的意識,使人們真正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益處。
4 參考文獻
[1] 王晶.關于城市公園生態建設和管理的探討[J].福建林業科技,2006(2):214-219.
[2] 陳曉梅,李俊杰,王萍.淺析城市生態公園設計[J].浙江農業科學,2011(4):796-799.
關鍵詞:水利設計;生態理念;應用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 A
一、水利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的簡述
水利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是指在水利設計的同時要重視自然環境的保護,要滿足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在設計過程中使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建立科學、合理的關系,在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到降低自然環境的破壞,同時還要考慮到水利工程要發揮出保護和恢復自然環境的作用。水利設計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對于水利工程有效發揮防洪抗災、蓄水灌溉、發電等作用都起到了直接的影響,因此,重視水利設計中生態理念的融合對于水利工程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水資源面臨著嚴重的短缺和污染,在水利工程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對于水利工程的實施和規劃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此基礎上,可以有效地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對于緩解水資源短缺和污染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另外,在進行水利設計中充分重視生態理念的融入是落實和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實現水利工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水利設計中生態理念的融入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水利設計中生態理念應用不足
1、水文資料的匱乏
所謂的在水利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實際上就是在建設水利工程時,要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水利設計人員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前,必須要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做充分的了解,只要這樣才能實現生態理念在水利設計中的融入。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由于水文資料的匱乏,使得工作人員根本無從下手,自然難以實現生態環境在水利設計中的融入。水文資料是對當地生態環境的記載,從中能夠準確地掌握當地的生態環境狀況,然而水文資料的缺失,使得水利設計者很難對當地的環境做出準確的判斷,無法發現水利設計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當水利工程完成后,才發現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有破壞,但為時已晚。
2、水利設計人員生態理念不足
水利工程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需求,盡可能地提供較為便捷的供給?,F今,多數的水利設計人員一般都將水利工程建設作為首要目標,而忽視了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不良影響,往往會導致水利工程建成后對周圍環境影響過大,不得不采取后續補救環境的措施,不僅對企業形象有影響,還有可能因為環境的破壞給水利工程帶來阻礙。
三、如何將生態理念合理應用到水利設計中
1、水利工程建設是間接地改善生態環境
實施水利工程建設本身,就是為了讓資源合理配置。將豐富的水源有效地配置到干旱缺水的地方,或者是采用科學技術的手段,挖掘可利用的水源的同時,還要采取各種方式實現水資源的儲存、分配、再利用的循環過程。那么,在水利工程設計的過程中,除了考慮到人類的需求,生態環境的改善也是水利設計的初衷。
2、河道改造工程
經過對實際水利工程的研究可以發現,河道是水利工程中占地面積及影響力最廣的組成部分,它在一方面對水利工程引水、蓄水做出了積極地貢獻,但是有帶來了一些環境問題,對環境的保護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這時對水利工程河道結構建設的改造就顯得至關重要,在河道建設的設計中應用生態化理念,能夠較大程度上改善其對人們和環境的不良影響。對于生態化河道建設,我國已經存在了相關的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延河道的人們生活與生態問題。在水利工程設計環節上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在河道整治過程中,生態理念在工程中的運用要因地制宜,在進項規劃之前,要對河道的生態環境進行相關調查,繼而提出相應的生態保護措施,最終實現人與水道流域環境的和諧統一;結合當地所獨特的自然特征,對護坡斷面和定位河道岸線等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要堅持河道流域生態環境的自我設計和自我修復的原則,因地制宜的進行水利設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水利設計真正符合實際需要,真正造福于民。
3、科學、合理的進行水文分析與計算
水利工程的服務對象很多,不僅要滿足供水,同時還要滿足綠化的需求,因此,水利工程在進行設計前要弄清水資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規律,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夠滿足更多的服務對象。資料顯示,浙江省的一個水利設計研究院,在承擔一個濕地生態改造工程的過程中,就是從生態水文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在實施工程過程中對服務對象的需求給予了充分的考慮,提出了在非灌溉期或灌溉空隙時間為濕地補水和利用灌區尾水給退化濕地進行補水的生態水利設計方案。這是最近幾年很典型的一個生態水利設計案例。該方案有很多方面的好處,既滿足了施工附近農民在農業生產上的需求,在濕地的補水方面也起到了恢復生態良好的作用。
4、將生態理念植入設計人員心中
現在,大多數水利部門的設計人員都具有高學歷高水平以及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但是對環境保護意識匱乏,不注重生態文明的建設,這就可能導致他們設計出來的工程會對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和破壞。作為一名設計人員,不僅要考慮工程的質量和設計合理性,同時還要考慮到水利工程與環境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應該充分認識到生態理念不僅是可以帶來環境的保護,可以在提高水利工程工作效率的同時,最大化的保護環境,互惠互利,協同發展。所以,要讓這種有益的生態理念深入每個設計人員心中,讓他們時刻謹記生態建設立足于經濟建設之上,只有好的環境,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5、在設計當中充分分析關鍵生態敏感目標
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當中,必然會對一些環境因素產生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要想讓這些影響的程度降到最低,就需要進行水利設計的工作人員在設計水利工程的時候對這些生態目標進行準確識別,這些所謂的生態目標也就是關鍵生態敏感目標。這一個觀點在很多生態水利設計中都沒有很好地體現。如果在設計的過程中忽略了關鍵生態敏感目標,將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威脅。只有在生態水利設計中對關鍵生態敏感目標給予非常高的重視,并把這些考慮融入到設計當中,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最大程度地保護人類所居住的環境。
四、生態理念在水利設計中應用的意義
近些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各方面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加大,促使水利部門建設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水利工程作為人民對水資源需求的基礎設施,不僅關系著人們日常生活的供給需求,也起著對自然災害的抵擋和預防的作用,對我國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在進行水里工程施工時,事先設計階段并沒有對實地進行過勘測和考察,那么,在施工時候必然會對環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不僅不會給水利工程帶來好處,反而可能由于施工導致的環境惡化、水土流失、自然災害頻發的情況經常發生。
為了更好地利用水利工程,更合理地設計出完善的水利設施,實現人類與生態文明共同發展的戰略,水利工作者必須要將生態理念帶入到水利設計之中。以生態理念為核心基礎,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更為合格質優的水利工程,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出水利設施的實際功能,還可以實現生態環境與水利設施協同發展的目的,進一步實現國家提倡的人類與生態和諧發展的策略。
結束語
隨著地球環境的日益變化,國家經濟的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很多影響,尤其是水利系統直接影響生態環境。因此,要想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就要在水利設計中加入生態理念,使得水利發展與生態環境保持平衡,進一步落實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張雅,鄧麗,王展.如何在水利設計中融入生態理念[J].河南科技,2014,02:28+31.
[2],董文斌.在水利設計環節中生態化理念的應用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3:155.
關鍵詞:生態環境意識;調查分析;建議
近年來,遼寧省的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伴隨著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遼寧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也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重點。環境壓力的緩解,生態問題的解決不但需要政府的規劃,更需要每個公民的參與。作為社會存在的基本單元,每個公民都應該提高生態環境意識,將環保行為融入到生活中。
一、生態環境意識的形成因素
生態環境意識,是人們對自然生態自身及人與自然生態的關系(生態環境問題)相關方面的了解、領悟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態度、行為動機、行為能力。關于生態環境意識的生成及其變化的影響因素長期以來一直有多種解釋,本調查研究執行人從以往的經驗觀察、研究以及文獻研究推斷,在我國現階段,影響制約市民生態環境意識的生成和變化的兩個重要直接因素是市民的公民意識(主人翁意識)和廣義的“發展觀”(包括消費觀)。
二、遼寧省公民環境意識現狀
1、總體綜合分值不高,知曉度、認同度高,而踐行度低;對生態環境價值及環境問題的認知、認同處在淺層次;環保意識中功利性過強,而缺乏天然自然親和意識。省內大多數人意識到生態環境狀況日益嚴重存在危機感,51%的公民認為當地環境保護不好,30%認為當地環境保護一般,19%的公民認為當地環境保護很好。被訪對象中47%的公民有參加過有關環保的社會實踐活動,21%的公民有參加過有關環保的社會實踐。
2、自然親和力缺乏與自然自在價值的認知不足。在訪談和問卷調查中我們均發現,市民的生態環境意識中的一個特點是,很多市民已經失去對大自然的天然親和、向往,對“山川秀美”的價值已經缺少應有程度的認同,對自然物的自在價值認同度也較低。在問及對居住環境選擇的意愿,面對“綠色環境”和“方便”的取舍中,只有少數人態度堅決地選擇了具有清新空氣等指標的“綠色環境”(22.3%)。而多數人表現出遲疑,或選擇了“方便”,這當然是現實生活壓力的寫照,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疏離自然的價值取向;從對動植物的自在價值和生命尊重權的認知、態度來說,多數市民的“環境意識”顯然還沒有延伸至這一層面;多數人基本上還沒有關于“動物道德權利”的概念。在關于牲畜“人道屠宰”的問題上,通常受調查者只覺新奇好笑;而在回答“你對食用珍稀野生動物或使用珍稀野生動物制品的看法”時,50%以上的受調查者沒有強烈的反對態度;而對于對人類沒有直接價值的植物(假設的某種草)的看法,有將近一半(45%)的人不認為其具有保護價值(生態價值)。
3、保護環境的意義和動機尚不明確。在關于什么是“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意義”的問答選擇中,有47%的受調查者贊成環境保護的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征服自然、改善自身生存環境,不斷滿足發展的需要”的說法;有超過一半的人贊成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意義在于“人類能控制自然,更持久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說法。同時有超過三成的受調查者不贊成“環境保護最重要的意義在于人類平等尊重所有的生命形式”的說法。這都表明多數市民的“環境意識”還是建立在人類中心主義的價值觀之上,而沒有升華為基于真正的生態主義價值觀的“生態意識”。
三、公民生態環境意識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生態文明教育體系發展不完善
我國公民生態環保知識缺乏,環保行動滯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生態文明教育體系發展還不完善,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論研究體系。我國環境教育內容多集中在單一的環境知識和環境危機上,缺乏系統和深入的意識培育,沒有把生態文明意識培育當成人才培養的一項基礎工程加以重視。
(二)公民生態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淡薄
我國公民對生態問題關注度低是因為公民的生態憂患意識薄弱,沒有對生態事件產生強烈的危機感,不關心所以不關注。同時,有關部門調查也顯示,從公眾主要使用的節能產品看,“節能燈的使用率為76.8%;其次為節能家電46.6%;第三為節水龍頭31.3%;節水馬桶17.5%”可見,我國公民在節能產品使用率方面相對較低。
(三)經濟利益驅使
有專家指出,環境污染遲遲得不到有效治理,跟政府盲目追求GDP有很大關系。GDP成為一種追求,一份政績,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代名詞和衡量標準,只要不改變以經濟指標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利益熏心的人就不會消失,這是一種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之間的沖突。GDP一路高漲,自然生態破壞愈演愈烈。在強大利益的誘惑下,生態環境意識淡薄是不可避免的。
四、培養公民生態環境意識的措施建議
(一)營造良好經濟政策環境
人是環境的產物,良好的政策和社會環境有助于公民生態文明意識的培養,所以解決我國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培育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修正當下我國經濟發展目標以“GDP”增加值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價值取向,重新確立新的價值標準。在制定經濟發展規劃時,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加強生態環境問題相關立法
建立起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并舉、生態建設與保護并重、城鎮污染防治與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并重,以及對環境決策統籌兼顧綜合決策的環境法制體系。環境立法要以環境可持續發展為中心,重構現行的環境資源立法體系。在生態文明視野下加強環境管理主體的組織建設、體制改革以及權力運行機制方面的立法。
(三)充分發揮學校和家庭的積極作用
生態環境意識的主要形成途徑是通過思想灌輸和教育。在培養公民生態環境意識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校和家庭的積極作用。首先學校要認真實施生態知識教育,完善生態環境教育體系;其次家庭要發揮教育作用,家庭為孩子進行環境啟蒙教育,是環境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單位:遼寧工業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 .生態文化與國民生態意識塑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
[2] 包慶德.生態哲學視野中的生態意識與環境教育[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31-35.
[3] 樊宇.我國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培育的困境與突破[D].河北經貿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