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7 14:48:0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氣象災害概念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氣象災害;分類;防災減災;措施
中圖分類號:P429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平均每年都占全部自然災害損失的70%以上[1]。氣象災害具有種類多、發生頻率高、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次生災害嚴重、經濟損失大的特點。且呈經濟越發達,損失越大的趨勢。從20世紀80年代末到21世紀初的10多年中,我國每年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增長3倍。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 20世紀90年代全球重大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比50年代高出10倍。
為了減輕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必須建設好氣象災害的監測和預警系統,進一步搞清楚氣象災害的產生機制、發展規律,研制出行之有效的氣象災害預警技術方法、業務流程和適合我國國情的防災減災對策。
1、氣象災害的概念
在我國,事件通常是指在一定范圍內突然發生的并危及公眾生命財產、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乃至影響到國家利益和全球穩定,需要政府立即采取應對措施加以處理的公共事件。 事件至少應該包括五個基本要素:突然爆發、難以預料、必然原因、嚴重后果、需緊急處理。突然爆發是事件的第一要素,它指事件往往是在完全出于人們的意料之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爆發的;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實際規模、具體形態和影響深度,是難以完全預測的。難以預料是指事件的發生和人們的意識之間有一段空白,或者說,事件往往發生在人們意識的空白之處;事件突如其來之時,受眾完全沒有思想準備,也來不及對事件做出任何判斷。必然原因是指事件雖然是通過偶然的契機,以偶然的形式突然發生,無章可循、令人難以預料、措手不及,但在這種偶然性、意料之外的背后,總是有著深刻的必然性在起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事件是可以把握和控制的。嚴重后果是指不論什么性質和規模的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給國家造成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損失和破壞,給人民帶來生命、財產或精神上的損失和損害。需緊急處理是指事件所反映的問題極端重要,關系社會、組織或個人的安危,必須馬上處理,而且還要處理好;在事件中,時間非常緊迫,對時間的把握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事件管理的有效性。
氣象災害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而自然災害的本質就是自然界部分物質的自然運動并對人類社會造成損害。關于氣象災害的含義,可以理解為能對人類生命財產、社會經濟發展造成損害的氣象事件。這種氣象事件是大氣的某些特殊運動,它們可以形成某些災害性天氣。按氣象學定義,氣象一般可分為天氣和氣候,天氣就是幾天時間內的大氣現象;氣候是指某一長時間內氣象要素和天氣過程的平均統計狀況,是較長時間內的大氣現象,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區冷暖干濕等基本情況。因此氣象災害也有天氣災害和氣候災害之分。習慣上,人們把天氣災害與氣候災害統稱為氣象災害,其實兩者還是有區別的。天氣災害一般是指幾天內的一次異常天氣過程造成的,是由局地性、短時間的強烈天氣而帶來的災害,如臺風、暴雨、冰雹、龍卷風、強降溫(寒潮)等。這類天氣常伴隨有強風和暴雨,對人民生命財產會造成嚴重威脅,并對農作物生長有很大的毀壞作用。天氣災害對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可以造成突然的損失,因而受到人們的注意;而氣候災害則是大范圍、長時間的氣候異常所造成的災害,如長時間氣溫偏高、偏低,或降水量偏多、偏少,風力偏強等,這些氣候的異常會帶來干旱、洪澇、低溫、冷害和沙塵暴等災害。這種異?,F象的出現,導致人類及動植物的不適應,影響人類社會活動及生產活動,危及動植物的正常發育,造成經濟損失和其他損失。氣候災害由于經歷時間長、受災面積大,往往造成的災害也重,特別是旱澇等重大氣候災害。
2、氣象災害的分類
當前,氣象災害已成為制約人類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國是世界上受氣象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氣象災害種類多、強度大、頻率高,臺風、暴雨(雪)、雷電、干旱、大風、冰雹、大霧、霾、沙塵暴、高溫熱浪、低溫凍害等災害時有發生,由氣象災害引發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災害、生物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也相當頻繁,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給國家和社會造成巨大損失。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加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發生,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不斷加重,我國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氣象災害威脅。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對暴雨洪澇、干旱、臺風和冷凍的影響、危害和造成的損失程度有比較充分的認識。由于局地風暴的危害因其常伴生在大范圍的暴雨中,因而過去常把其中的雷擊死亡人員和雷雨大風摧倒建筑物、機械設備導致人員傷亡以及冰雹造成農作物損失等災害列入暴雨洪澇災害中,忽略了它的危害程度。主汛期中國氣象局組織的“性氣象災害信息應急處理”業務中收集到的各種氣象災種造成人員的死亡數表明,僅雷擊和雷雨大風在我國造成的人員死亡數就達350人,占全部氣象災害死亡人數的32.2%,比單一由暴雨洪澇、地質氣象和臺風災種造成的人員死亡數都多。
3、我國氣象災害防災減災的措施
3.1、在全國范圍內完善監測預警系統
在氣象災害防災減災決策中,氣象監測和預警信息收集及分析工作最為重要。在區域間建立完善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將會準確、及時、客觀地監測氣象災害數據,對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和預報預警提供必要的支持。近年來許昌市為了預防氣象災害,已經在市區內建成 5 個國家常規氣象觀測站、69 個鄉鎮自動雨量站和 17 個四要素自動氣象站組成的地面觀測網及 2 部天氣雷達組成的雷達觀測網,完善了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在全市范圍內初步形成了地面、高空、空間相結合的立體監測體系,極大地提高了氣象災害監測和預警水平。3.3 建立氣象災害評估體系。重點開展氣象災害研究工作,只有大力開展重大氣象災害發生的前兆、發生機理和預測理論的研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氣象災害的預報預測水平的基礎,為政府預防氣象災害提供決策參考,才能使政府掌握災害可能發生和已經發生的各種情況,在氣象災害防治和治理上,及時采取防災抗災救災措施。
3.2、提高科普宣傳教育力度
廣大群眾的了解,以及社會的參與,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救以及互救能力是降低災害損失的先決條件。國家氣象局利用一些手段和措施,深化宣傳及培訓力度,讓所有受眾了解必要的應急措施。國家氣象系統強化對《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措施》的宣教,讓各界都知道預案的啟動模式、級別以及應對方案。編輯出版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科普書籍與宣傳手冊,針對氣象災害的類別、特性、預警信號、應急的保護方式等知識實施全面系統的講解,為廣大的人民群眾給出實用的氣象災害應急措施的概念。國家氣象局應急管理部門還構建了一系列氣象應急宣傳參考資料,在國家氣象網、國家政府網、各區域的氣象網與社會相應的網站上進行發表。在世界氣象日等相關活動時,相關的氣象系統對外進行活動,請一些社會公眾尤其是中小學生進入氣象工作領域,讓他們深入的了解氣象,知道一些必要的氣象災害應急知識。
3.3、加強氣象災害的機理研究
氣象災害主要是較為極端的天氣氣候事件造成的,只有加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氣象災害形成機理的研究、尤其是應用性研究,弄明白高溫干旱、暴雨洪澇、臺風、寒潮凍害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形成的氣象災害的發生、發展、消亡的內在原因和環境條件,才能提高氣象災害的預測預報和預警水平,達到防御和減輕氣象災害的目的。提前一個月預測少雨干旱和提前3d準確預報暴雨的落區、落時及其形成的洪澇災害,目前還是世界性的難題。我國對于旱澇特別是干旱的監測預測能力也十分有限,這主要是因為大范圍長期的干旱和持續性暴雨形成涉及十分復雜的物理過程。應積極開展跨學科、跨部門的協作,加強少雨干旱、暴雨洪澇的監測和干旱、暴雨形成機理的研究,提高旱澇預警能力。另外,開展氣象災害評估技術和方法研究,建設滿足自然災害預警需要的、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氣象災害評估系統,開展實時氣象災害評估業務。
3.4、加強政府防災減災的組織行為
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只有在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才能真正有效地實現對氣象災害的整體防御,才能充分發揮防災減災的整體效益。作為氣象災害預防的重要部門,氣象部門應與政府相關氣象災害預防部門,聯合制作和氣象災害情況等預報,并對農業、水資源的影響進行評估等,以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
4、結語
由于我國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氣候特征,導致我國氣象災害種類是世界最多的國家之一。防御和減輕氣象災害的影響,需要建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加強氣象災害的機理研究,提高大氣監測、信息加工和氣象災害預警能力;還應貫徹以人為本、效益優先、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結合以非工程措施為主和不同氣象災種采取不同防災減災對策的原則制定相關規劃、計劃和政策法規。
參考文獻
[1]陸林. 我國公共氣象服務能力建設研究[D].云南大學,2013.
[2]向靜. 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與管理[D].西南財經大學,2012.
修文縣地域面積1075平方公里,是個農業縣,70%的人口分布在農村,靠天吃飯的狀況一時還難以改變,每年突如其來的重大氣象災害事件——干旱、風雹、強雷擊、下擊暴流、暴雨、洪澇以及誘發的次生災害帶來的重大損失,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不可預知性是不變的真理。例如,1994年4月20日,風雹入侵造成嚴重的損失,作物受災面積1.13h㎡,雷擊死亡3人、傷6人,經濟損失5574萬元。又如,1996年7月1日,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天氣而形成的嚴重洪澇災害,使縣城東郊2座橋被淹,縣城交通中斷,近40名職高教師家屬被洪水圍困在2幢宿舍樓內;小箐鄉全新村淪為澤國,水淹區域延綿5km,直抵息烽縣邊界,水最深處達6m,80余人被洪水圍困;誘發二起滑波,造成死5人,重傷1人,經濟損失6000余萬元。這些氣象災害,打亂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節奏,生產積極性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帶來較大的社會政治影響,也給政府災害危機管理能力帶來挑戰,甚至對政府的執政能力提出考驗。這也就是向我們敲響警鐘,那就是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氣象災害預警系統和處理應對機制。因此,在經濟快速增長、社會穩定的同事,要居安思危,加強對突發性氣象災害危機管理的意識,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政府危機處理管理機制,提高預測、預防和應對危機的能力,將氣象危害降到最低點。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建立“經濟示范村”、“扶貧開發”;才能有效實施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農業、高效農業、城郊農業,使縣“農業穩縣”戰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新突破的目標。
二、危機與危機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政府危機管理是政府針對各類突發危機事件的管理,其目的是通過提高政府對危機發生的預見和危機發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時有效地處理突發性重大氣象災害到來的影響,恢復災后生產生活秩序,穩定群眾情緒。為此,必須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危機。危機與微機管理的概念危機的多樣性界定了微機管理的豐富內容。一般說來,危機管理中的“危機”,包括了緊急事態、風險等表述危險狀態或者緊急事態的情形。危機相對于人類生活中正常的社會關系、秩序而言,它可以在一個地域發生并造成有限影響,也可以在一國或全球范圍內發生,造成全球性影響。簡言之,危機就是影響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導致社會偏離正常軌道的非均衡狀態。危機影響群眾正常生活、導致社會偏離正常軌道,對社會公共安全、穩定造成較大影響,政府有責任、有義務建立健全危機管理體系,并通過研究危機、危機預警和救治危機恢復社會的均衡狀態。危機的特殊性質非預期性,即有關事態即狀態的發生時不能或者難以預測的,是一種打亂既有體系或部門分體系運作,對于體系內變量的一種急遽而突然變化的狀況。危機性,即該事態含有高度危險,可能構成對社會體制的人生命、身體、財產等要素和技能產生嚴重的影響,因而,排除這種危險性成為優于其他任何價值取向的行政目的。不確定性和多樣性,即事態的未來發展推移具有不可叛定性,呈現出各具特色的多樣性和變換性,因而要求危機管理的應對策略具有隨機應變和具體應對性。緊迫性,即由于可供選擇判斷的時間有限,一旦放置,就有導致不均衡化、惡化,甚至引起社會不穩定因素,自然生態系統受到破壞,因而要求迅速實行救援策略、恢復策略等加以應對,在相當短的時間內作出政策選擇。
三、分析危機發生的原因和政府危機管理的過程
⒈危機發生原因
分析危機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種:由自然產生的,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災害由人為引起的,如美國9•11時間。由人為導致的自然危機。這種危機可能占有的比例最大,如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導致氣候變暖而導致冰川范圍減小,海平面抬升,引起氣候變化,形成各種氣象災害;人為大量砍伐森林破壞生態平衡,導致風雹、洪澇、干旱頻繁發生,誘發地質地震災害等等。自然危機具有周期性、規律性和不可抗拒性,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人們對自然危機的認識、研究相對較早深入,對自然危機的管理機制也日漸增強。政府職能科技部門基本能夠比較準確地預測自然危機,提前采取決策服務措施,而且能夠在自然危機發生后采取積極、有效的救治行動,比如地震、洪水、臺風等天災能夠通過應急系統提前預警和積極救治,把自然危機在城的損失降到最低。關鍵是政府在社會公共管理事務中,對這種自然災害帶來的非均衡狀態的重視程度,對災害應急管理系統的建設和保持該系統正常運轉的投入程度,即具有足夠的防災減災責任意識,監測預測系統、人工影響控制、就職應急預案系統建設的投入資金,等等。
⒉政府微機管理的過程
微機管理過程論將危機管理分解為如下兩個層次:
⑴預防減災和事前準備
①預防建在的措施和對策。為了避免、減少重大天氣氣象災害發生危機時減少其負面影響,而采取的事前措施和對策。如:洪水災害,其發生可能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過事前預測而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減少損害。因此,觀測體系的建立、發生危害現象的研究、生產自救和政府救災,是有效預防災害的措施和對策。②事前準備的措施和對策。為了提高危機等發生時的應對能力,通過危機是的應對體制和活動來減輕損害而進行準備的措施和對策。因為通過預防措施和對策并不能將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化為零,因而事前準備非常必要。認真準備氣象災害發生時的應對機制,為提高災害對能力而采取措施和對策。對于預測到的再燃災害,在組織人事甚至命令系統等方面,政府必須事前準備與日常工作化不同的非日常工作化的制度。
⑵快速應對和恢復平常
①快速應對。氣象災害來臨之前和剛發生之后,為應對緊急情況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有的時候,即使采取了預防減災的措施和對策,即使做好了事前準備,由于氣象災害事態多樣化,也難以窮盡具體細致的問題。一旦發生,與人民生命財產有關的重要價值受威脅,要求快速采取相應措施。②恢復平常。是災后為恢復平常時期的狀態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由于災害影響的程度和范圍不同,所造成的損害也各不相同,因此。恢復平常的任務有輕重之分,對恢復平常階段的任務和責任設定應該注重合理性。若氣象災害嚴重的活,要恢復災前的狀況就需要較長時間,甚至可能出現無法完全復原的損害,切不可籠統而抽象地談責任機制。從恢復平常到復興的時間軸應該盡可能地縮短。否則政府公共事務管理能力將受到質疑。
四、氣象災害政府危機應急管理的重點
氣象災害作為突發事件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我縣氣象災害的時空分布規律和災害特點、技術能力和財力物力來看,應重視從以下方面加快氣象應急體系建設:
⒈提高重大災害性天氣和短期氣候預測準確率,著力構建小型雷達、網絡通訊為主體的短視災害性天氣預報監測平臺。
⒉增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加快對強對流天氣跟蹤監測和快速反應能力,建立定點、定時、定量的災害天氣臨近預報業務系統。
⒊完善我縣監測體系的建設,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人工影響天氣等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即開展人工增雨、消雨、消云、消雹等作業,進一步提高我縣人工影響天氣水平?!皻庀蟛块T已經把‘安全氣象’作為氣象發展戰略之一,其核心內容是位軍事、生態、能源、糧食、水之源、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氣象預警服務?!薄敖庀髴斌w系,防御重大氣象災害,這就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保障?!睆膰覍用嫔峡?,目前已建成了由地面觀測、地面遙感到高空遙感的立體氣象觀測體系,分布于全國所有縣以上城市的4600多個氣象站,極大地提高了地面氣象要素監測的時空密度。124個高空探測站點對地面至30公里高空大氣的歌中氣象要素進行探測,74部先進的多普勒雷達能夠同時對200公里半徑范圍內的降水量分布和區域降水量進行較準確的估測,在防汛抗洪及城市積澇防御中發揮重大作用。
五、結論
⒈培養氣象災害危機意識。氣象災害危機意識是災害預警的起點。人們“好了傷疤忘了痛”往往缺乏危機意識,所以要不斷地通過宣傳教育,并通過模擬氣象災害危機情勢,不斷完善危機發生的氣象災害預警與監測系統,能夠使政府和公共培養良好的氣象減災意識,時刻做好防災減災的心理和物質準備。
⒉進行預見治理。政府氣象災害預防的目的除了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氣象災害進行預警之外,還要預料一個氣象災害解決后的未來可能情勢。為此,一方面構建明確的政府部門間氣象災害處理的管轄范圍。有助于政府進行及時、有效的預警治理;另一方面加強戰略規劃、長期預算氣象防災減災基金,以及時進行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提高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賴程度。
⒊構建我縣氣象防災減災預測預警體系。政府危機管理的最理想狀態時將危機消滅在潛伏時期或萌芽時期。這有賴于政府有干部們對氣象災害危機發生與程度、趨勢和結果的預警預報能力。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氣象災害影響、危害程度更大,勢必要加強就見氣象減災危機管理體系,以降低危機發生的風險和預警成本。
⒋建立一個相對統一、系統的氣象災害突發事件應急機制。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減災成本,實現氣候資源、氣象災害信息共享。這里所謂的成本既包括預備的物質成本,也包括制度成本。同時可以保證決策的有效性和各部門之間的合作,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災害緊急狀態急機制。⒌重大氣象災害的周期性規律,對我縣各級政府帶來挑戰。要勇于面對這種挑戰,積極采取措施,動員全社會參與,尋求危機根源,理性選擇就職目標,進一步評估可能產生的后果,使整個社會保持了正常和穩定的發展局面,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
六、結束語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氣象災害;監測預警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08-0263-03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the perfect fit, the technology will be more wide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The IO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of the main types, influ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introduced. Analysis of IOT technology 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and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d use value, and puts forward the IOT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need to break through the key technology.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近年來,氣象災害及次生災害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失。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對于有效防災減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物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大大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物聯網技術的特點是通過大量傳感器及感知技術的應用獲取監測信息,通過互聯網進行實時傳輸,并對數據進行快速處理和分析。這些特點對于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1 物聯網相關技術發展概況
物聯網的關鍵性技術主要包括無線傳感技術、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和納米技術[2]。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物聯網的技術優勢得到不斷的提升,其關鍵技術也在不斷發展。
1.1 無線傳感技術
無線傳感技術構成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是遠程自動獲取信息的先進技術,其監測點的覆蓋范圍不受有線網絡的限制,具有覆蓋范圍廣的特點。其核心技術是傳感器節點的定位技術,
典型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定位技術有以下四種:1基于接收信號強度指示;2基于到達角度;3基于到達時間;4基于到達時間差。
1.2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
無線射頻識別 (RFID)是一種利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對象信息的技術,該技術具有穩定性強、識別速度快、識別效率高等特點。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通常由標簽、耦合元件和芯片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并通過讀取器讀取標簽信息,最終通過天線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
1.3 納米技術
納米技術的特點在于使得體積越來越小的物體能夠在物聯網中進行交互和連接,該技術可以擴展物聯網的使用范圍,增強物聯網的應用領域。對氣象災害的精細化監測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
2 物聯網技術在氣象防災減災應用的必要性
2.1 氣象災害的主要類型、影響及特點
氣象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我國每年由于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3000-4000億人民幣,占GDP的1-3%。隨著全球氣候變化進一步加劇,災害性天氣引發的自然災害呈現多發、頻繁態勢。各類氣象災害及次生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不斷加重。
氣象災害一般包括暴雨、暴雪、雷暴、冰雹、干旱、洪澇等因素造成的災害,以及由于暴雨、暴雪引起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這些災害都可以借助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提前預報和預警,并在災害發生時為指導救災和轉移人民群眾提供準確及時地信息[3]。
2.2 物聯網技術特點及優勢
隨著氣象災害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發生的范圍越來越廣,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大,原有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方式暴露出諸多弊端,物聯網的技術優勢恰恰可以彌補這些弊端。 構建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氣象災害動態監測系統,具有實時性強和遠程監控能力,并且極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時大幅度提高監測信息的準確性[4] 。這些優勢給有關部門科學應對氣象災害提供可靠的依據,同時為防災減災節省的寶貴的時間,盡可能地降低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5]。
2.3 物聯網技術在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中的發展前景
2.3.1 利用物聯網技術建立智能氣象災害監測網
目前有一種叫ZigBee的無線通信技術,其特點和優勢對于建立智能氣象觀測網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特點如下:
1)低功耗: ZigBee設備非常省電,僅靠兩節5號電池就可以維持6個月到2年左右的使用時間,而目前使用的其它無線通信設備功耗都要遠高于ZigBee設備。如此低的功耗對于氣象災害監測點往往建在極端惡劣且沒有供電設施的地區顯得尤為重要。
2)時延短: ZigBee設備的通信時延是30ms,休眠激活的時延是15ms。如此短的時延即提高了通信的實時性,又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這非常符合智能氣象觀測網的技術要求。 為大幅提高智能氣象觀測網的通信質量提供了基礎。
3)網絡容量大:一個區域內可以同時存在最多100個ZigBee網絡, 而一個Zigbee網絡最多可以容納255個設備。如此大的網絡容量可以增強氣象災害監測點的密度,為災害監測的精細化奠定了基礎。
4)低成本: ZigBee模塊的初始成本在50元人民幣左右,估計隨著ZigBee技術的不斷成熟,其成本還有很大的降幅空間。
5)安全可靠: ZigBee技術采用了雙向確認的數據傳輸模式, 每個發送的數據包都必須等待接收方的確認信息。如果傳輸過程中接受方沒有確認,發送方將啟動重新發送,直至發送成功。同時支持鑒權和認證, 采用了AES-128的加密算法。
綜合以上技術優勢和特點,構建基于ZigBee技術的智能氣象災害監測網將成為目前的最佳選擇[6]。氣象災害監測站點分布地域廣、密度大、大部分地區屬于沒有供電設施的無人區或者電力設施落后的鄉村和山區,并且氣象觀測數據形成的報文比較小,易于傳輸。因此,ZigBee無線通信技術完全符合智能氣象災害監測網的要求。
智能氣象災害監測網點由一個主控制器和若干個傳感功能節點,主控制器和傳感功能節點的距離在10米至100米之間。傳感功能節點(RFD)包括溫度傳感器、氣壓傳感器、雨量傳感器等。智能氣象災害監測網拓撲圖如圖1。
每次觀測采集數據時,由主控制器呼叫傳感設備建立連接,傳感設備將采集到的數據發送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匯集數據,通過科學的算法得到精確的數據,再由主控制器通過現有通訊手段將數據傳送至信息中心或者應急指揮中心。
2.3.2 利用物聯網技術建立氣象災害信息立體獲取體系
物聯網技術在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災害應急救助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氣象部門應該加大相關技術及應用研究,通過科學引導、統籌規劃,推動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平臺建設,建立一體化的災害信息立體獲取體系和統一指揮協調機制,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7]。
3 基于物聯網的氣象災害動態監測系統架構
氣象災害動態監測系統主要由智能觀測系統、數據傳輸系統、智能數據處理系統、預警信息系統等四個子系統組成。(圖2)
3.1 智能觀測系統
智能觀測系統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和設備,構建氣象智能觀測網,解決地面氣象觀測自動站實時觀測數據異常和缺測,提高實時觀測數據的時效性、準確性和可用性,進而大幅提高采集數據的質量,實現觀測精細化。并且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遠程控制和設備自檢,提高自動站設備的穩定性,為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服務提供數據支撐。
3.2 數據傳輸系統
數據傳輸系統主要利用GMS、CDMA和氣象衛星等網絡,建立觀測網站點與網絡中心之間的信息傳輸,確保數據的安全、可靠和暢通。前端氣象災害監測可采用ZigBee無線傳輸技術組網并將傳感信息互聯上傳,物聯網網關設備將采集信息進行收集并通過3G、WLAN、北斗等通訊接口回傳至網絡中心。
3.3 智能數據處理系統
數據處理系統對前端傳感設備采集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并通過專用的數據處理軟件和特定的數據計算方法對實現監測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自動生成特定格式的災情報文。最終發送給預警信息平臺。
3.4 預警信息系統
根據實時數據自動預判災害預警,及時會商,并利用現有自動化的網絡通訊方式進行信息聯動,確保政府和人民群眾及時獲得災害預警信息。
4 結論
隨著RFID技術、ZigBee技術、傳感技術、納米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等物聯網及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物聯網在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的可靠性、穩定性、實時性、準確性將得到大幅的提升。氣象和有關部門可以通過物聯網隨時隨地獲知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對提高災害預警和防災減災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技術保障,大大提高氣象部門的精細化服務水平,為國家和人民群眾減少或降低由于氣象災害帶來的生命和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 董愛軍,何施,易明.物聯網產業化發展現狀與框架體系初探[J].科學進步與對策,2011(14):61-65.
[2] 王保云.物聯網技術研究綜述[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物, 2009,23(12):1-7.
[3] 梁慎青,李永生,李澤杰.探討物聯網技術在氣象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9(15):3646-3648.
[4] 王建宙.“物聯網”將成為經濟發展的又一驅動器[J]. IT時代周刊,2009(10):20.
[5] 張靄琛.現代氣象觀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吳桂月 張亞麗 郭世界 張明宇 王培豪 單位:河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河南省高校農業資源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全省水資源總量的年際變化特點與降水量基本一致,2030年在平水~中等干旱年情況下,全省總缺水量114.3~181.4億m3,占總需水量的21%~31%。氣候變暖對農業灌溉用水的影響,遠遠大于對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響。氣候變化誘致農業災害頻發極端氣候導致農業氣象災害頻發,農業生產風險增大。在河南省農業氣象災害中,主要有干旱、洪澇、干熱風、風沙、冰雹及與氣象條件關系密切的病蟲害。干旱是河南平原地區最普遍、最頻繁的氣象災害,近50年來旱災面積大767萬hm2的年份有22年,頻率達45%。河南省雨澇災害的發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區域性及年際變化特點。全省春澇、初夏澇頻率南高北低,平均雨澇成災面積每年在80萬hm2以上。各種災害中,以干旱、洪澇災害的危害最重,其造成的損失約占全部農業自然災害損失的70%左右。2009年,河南全省小麥受旱面積達290.00萬hm2,超過麥播面積的1/2,其中4.33萬hm2小麥出現枯死現象。目前河南省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脆弱,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糧食生產條件亟待改善。隨著氣候變暖,重大氣象災害具有“提早、增多、加重”的發生趨勢,氣象災害造成糧食產量減產率由正常年景的10%左右將升至20%~30%,從而使糧食增產的限制性因素增大,對防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與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氣候變化導致糧食生產成本增加暖干氣候導致作物生育期可利用水資源總量減少,為保障糧食穩產增產,勢必增加了抗旱灌溉的支出。氣候變暖后,土壤有機質的微生物分解將加快,造成地力下降。這意味著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滿足糧食作物的需要,施肥量的增加意味著投入的增加。氣候變暖和干旱將加重病蟲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程度,特別是小麥銹病、粘蟲、草地螟等的危害加重。各種病蟲出現的范圍也可能向高緯地區延伸,必將增加施用農藥和除草劑,增大糧食生產成本。
河南省糧食生產氣候變化分區根據《河南省綜合農業區劃》、《河南土壤區劃》、《河南省農業氣候區劃》、《河南省水利區劃簡明報告》等資料,對河南省應對氣候變化糧食生產措施進行分區,把全省共分8個區:Ⅰ豫北山區糧食生產氣候區;Ⅱ豫北平原糧食生產氣候區;Ⅲ豫西山地糧食生產氣候區;Ⅳ豫中丘陵糧食生產氣候區;Ⅴ豫東平原糧食生產氣候區;Ⅵ南陽盆地糧食生產氣候區;Ⅶ豫東南平原糧食生產氣候區;Ⅷ豫南山丘糧食生產氣候區。頭腦風暴法簡介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的發明者是現代創造學的創始人,美國學者阿歷克斯•奧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原指精神病患者頭腦中短時間出現的思維紊亂現象,病人會產生大量的胡思亂想。奧斯本借用這個概念來比喻思維高度活躍,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而產生大量創造性設想的狀況。頭腦風暴法力圖通過一定的討論程序與規則來保證創造性討論的有效性,特點是讓與會者敞開思想,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腦海的創造性風暴,是一種集體開發思維的方法[4]。頭腦風暴法在應對氣候變化糧食生產措施遴選中的應用議題: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糧食生產措施遴選及排序。會前準備:根據河南省糧食生產氣候分區及各區主要氣象災害,制定應對自然災害各種農業生產措施清單,請專家綜合考慮各措施(實施應用情況、存在問題、風險、安全性、可行性)進行優先排序。確立定人選:所請專家的專業范圍包括作物栽培、農業氣象、農田水利、林業、環境、農業經濟等專業專家。實施過程:由主持人公布議題,安排各專家針對議題綜合考慮各措施進行優先排序。時間實施:一個區大概10—15min討論時間。最后匯總各個專家們意見措施,再進行糧食生產應對氣候變化適應性措施綜合分析,結果見下表。
合理分配自然資源、多途徑進行節水保肥等技術和措施,對穩固我省糧食生產、推進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后,河南省氣候將繼續向“暖而干”的方向發展,高溫、干旱和強降雨等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增大,而這些氣候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是不可調控的。本文運用頭腦風暴法針對河南省不同的糧食生產變化分區進行分析,并篩選出各個氣候變化分區的適宜性應對措施。氣候變化對河南省糧食生產的影響相互作用,相互交織,在時間和空間上呈現錯綜復雜的現象和結果,氣候變化及其糧食生產的適應、減緩措施研究涉及因素多、影響方面復雜,各項應對措施的遴選應結合自然條件、氣候變化規律和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條件,統籌考慮,進一步細化和重組。
教學內容的改革
教育部于2007年2月27日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中對教學內容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即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需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將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充實到教學內容中,為學生提供符合時代需要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其主體是要求把大量新的內容反映到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上,使之能符合時代需要,而教學內容的改革也應圍繞這一指導思想來開展。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在教學內容改革中,首先要考慮專業基礎課的課程定位,專業基礎課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有其明確的教學目標,即培養和提高學生專業科學素質、科學思維和研究能力,并為后續專業課程的開設打下基礎和提供橋梁與工具等。
其次,要考慮課程體系中教學內容的取舍,在此基礎上考慮加入一些新的內容。農業氣象學作為高等農業院校非農業氣象專業開設的專業基礎課,有其獨立的課程體系。目前我國高校非農業氣象專業的農業氣象學課程內容可劃分為以下三個單元:第一,與農業生物和農業生產活動有密切關系的大氣、輻射、熱、水和風等農業氣象要素的形成與變化規律以及農業生物生長發育和農業生產活動對這些氣象要素的反應;第二,單元內容為主要天氣系統的形成、災害性天氣的發生機理和時空分布規律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和相應的防御對策等;第三,有氣候的形成和分類、氣候變遷、中國的氣候、農業氣候的分析、區劃及農業小氣候的利用與調節等內容。根據農業氣象學各單元教學內容特點,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
1.農業氣象學課程教學體系中的第一單元內容是高等院校非農業氣象專業,如農學、園藝及植物保護等專業的諸多專業課知識的主要結合點。因此,在教學內容改革中,對這部分內容的取舍尤其要慎重。即在保持原來知識結構的前提下,對一些不合理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刪減。例如,輻射相關教學內容中有作物群體內的輻射狀況、光飽和點和補償點、光照時間隨季節和緯度的變化、植物的光周期現象、光照時間與作物引種等,其中,除作物群體中的輻射狀況和光照時間的變化規律外,其他已在植物生理學等其他課程中學過的內容。所以,作物群體中的輻射狀況和光照時間的變化規律是需要重點講授的內容,其他可以略帶而過。剩下的時間可以介紹一些新的內容,如,基于作物冠層反射光譜的農業遙感理論、農田植被消光系數的測定原理和方法等。對于本單元的其他知識點,也可通過類似的方法,把一些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引入到新的教學內容體系中。
2.天氣系統及災害性天氣是第二單元的主要內容。我國的農業氣象災害相當頻繁,它主要由降水、溫度等的較大年際變化所引起,農業氣象災害也是引起我國糧食大幅減產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通過該單元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培養學生防御農業氣象災害的能力。另外,我國幅員遼闊,具有除極地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外的各種氣候類型,各地所發生的農業氣象災害種類繁多,差異較大。因此,根據不同地區農業氣象災害發生規律和分布特點,可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使教學始終圍繞當地主要天氣系統及農業氣象災害來展開。如,對于華北地區來說,春旱、凍害、干熱風、風沙害等是經常發生的氣象災害,教學重點也應圍繞上述幾個氣象災害和主要天氣系統的形成來展開。
3.氣候的形成和分類、氣候變遷、中國氣候、農業氣候區劃、利用與調節、農業氣象觀測、農業氣象情報預報等是農業氣象學課程體系中的第三單元內容。對于應用氣象專業來說,該單元知識是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但對于非農業氣象專業來說,農業氣候區劃、利用與調節等是這一單元中重點講授的內容,這些知識也是學好作物栽培、園藝作物栽培、植物保護等后續專業課的基礎。全球氣候變化是當前的科學熱點之一,其中有關全球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評價研究更是農業氣象和作物生長模擬模型研究的熱點內容。把全球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評價研究與大氣污染、全球溫暖化等新的內容引入到新的教學體系中,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其評價方法、適應對策等,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在大力強調環保意識的大趨勢下,農業氣象學的教學內容改革也應該順應這種時代潮流[1]。
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加強課程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要遵循系統性、整體性、綜合性、動態性、全體性和啟發性原則[2]。通過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為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索提供寬松的環境。
1.采用多媒體教學法,提高教學效果。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正逐漸成為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教育部明確指出,要進一步培養和提高教師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的能力,培養和提高本科生通過計算機和多媒體課件學習的能力,以及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的能力。制作并使用多媒體課件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的有效方式,多媒體課件把抽象的知識變為生動、形象、具體、直觀的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快速準確地掌握所學知識。農業氣象學的很多教學對象時空范圍廣,動態性強,非常適合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如氣象要素的空間分布、鋒面天氣的形成、臺風及云的形成、科里奧利力的產生過程等內容都非常適合用各種媒體手段來直觀地表現出來。教學是一個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工具及教學手段構成的系統,多媒體是這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只有與教師、學生、教學內容等其他因素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但如使用不當,會帶來相反的效果。多媒體課件質量不高,調動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內容太多,主次不分,淡化主體;不管課程性質,濫用多媒體等[3]都是多媒體教學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只有克服多媒體教學的這些諸多不足,才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2.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其特點是由教師通過講授、板書及教學媒體的輔助,把教學內容傳輸或灌輸給學生。在這種模式下,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是被動接受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很難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也不利于培養出創新型人才。因此,在課堂上應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學生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索的環境。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則帶著問題去學習、歸納、思考、解決問題,并向教師提出問題,實現教師與學生互相溝通[4];同樣,教師也可以針對某些教學難點或其他一些與專業課密切相關的知識點,組織即興課堂討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前年年初我國南方冰雪災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對策、農田植被消光系數的計算方法及其在作物學研究中的應用等內容都可以成為即興課堂討論的題材。
3.充分利用校園網資源為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創造有利條件。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基本建成校園網絡,且已開始在高校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等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校園網資源來提高教學效果是值得探討的問題。網絡版多媒體課件是提高校園網資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能對傳統課堂教學起到補充和輔助作用。利用校園網資源,為學生提供由于受教學時間的限制而未能在課堂上講授的教學資源,如氣候分布與緯度、災害性天氣、氣候變遷、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評價方法等多種媒體組成的大量資料,從而為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創造有利的條件。
關鍵詞:“減災館課程”;學會生存;變革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7)02A-0084-04
要想生活更加精彩美好,更有意義與價值,就要學會生存。減災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培養“生存能力”。基于此,在減災教育實踐中,無錫市市北高級中學積極進行減災課程建設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評價的深度思考。
一、“減災館課程”定位與價值
“減災館課程”是以學會生存、生命關懷、健康第一為立意,以減災教育為主體,以國家課程、學生日常生活深度融合為組織方式,以學生實踐、探究、體驗為學習經歷的綜合性校本課程。
在定位上,“減災館課程”是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校本課程。學校在堅持必修課程主導地位基礎上,開發多元模塊作為選修課程,提供多種選擇,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在立意上,學校通過”減災館課程”實施,使學生了解災害發生的原理,掌握應對災害的方法,具備保護生命的手段,讓學生在未來可能發生的災害中有自救、互救能力,培養學生關愛人類,關愛生命意識。
在課程理念上,“減災館課程”體現多學科整合、融入、鑲嵌,體現科學與人文融合,學校與社會融合,學習與研究融合。學校以優勢學科――地理學科為主導,融合物理、化學、生物、數學等學科,用不同學科的表達方式聚焦同一主題,聚焦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的培養。多學科綜合運用有利于讓現有的學科教學更好地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在建構主體上,教師、學生成為“減災館課程”建構者、研究者。師生參與“減災館課程”建設、教學與評價等,真正成為課程建設的參與者、學習方式制定者、評價方法建設者。在學習方式上,“減災館課程”以主題式學習為特征,連接生活經驗,讓學習與生活更加密切,在生活中進行深度學習,使學生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之間建立有意義的連接,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其掌握生存技能,使減災教育成為學校課程建設的特色和教育教學工作“常態”。在核心價值上,其一豐實教學資源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綜合思維,催生知識的自主建構;其二讓學生學會生存,啟迪生命精神,豐富生命內涵,提升生命境界;其三變革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使學校教育生態煥發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二、“減災館課程”類型和體系
(一)“減災館課程”類型
“減災館課程”基于生命教育理念,遵循學生認知差異,面向分層分類,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構建顯性和隱性的多元課程體系,主要包括減災“實體館”、減災“學校館”和減災“校外館”。
減災“實體館”以江蘇省減災教育課程基地為主體,“實體館”通過物態和非物態相結合的模型展現,為學生提供模擬演示、直觀體驗、自主探究的地質災害探究廳、氣象災害探究廳、環境災害探究廳、火災探究廳等學習環境和多元化嵌套課程體系?!皩嶓w館”學習空間設計與課程深度融合,讓學生在“創感”的學習空間中浸潤式學習?!皩嶓w館”實現學習內容、學習環境、學生情感深度整合,實現學生接受知識的學習環節和實踐驗證的探究環節的無縫銜接,為學生的探究意愿和學習質量提供保障。地質災害探究廳通過探究實時地震數據、減隔震原理,體驗不同震級、滑坡泥石流形成原理等,認識地質災害產生原因、減災措施、逃生技能等?;馂奶骄繌d探究火災成因、同物質阻燃性、不同物質燃燒成分、煙霧逃生、結繩技巧、緊急救護、室內求生技能等,在活動體驗中融入學科教學。氣象災害探究廳分析實時氣象數據,體驗不同風力,探究寒潮形成及入侵我國的寒潮的主要路徑等,通過自主探究活動認識臺風、暴雨、寒潮、雷電和高溫的形成,理解減輕氣象災害的措施。環境災害探究廳分析實時環境數據,認識污水凈化原理,測定水中PH值、COD、氯離子和室內甲醛等,探究PM10、PM2.5、PM0.1等對人體不同器官的影響,探究濕地降解污染物的原理等,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減災“學校館”是校園內除省減災教育課程基地之外的“館課程”,如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地理、歷史專用教室,地理生態園,學科情景室,禁毒教育館、生物多樣性體驗和研究中心等?!皩W校館”滲透在基礎學科之中,融創新意識與能力培養于減災教育之中,“學校館”的綜合性延伸了創造時空,拓展了減災教育視野。生物多樣性體驗和研究中心收藏了近萬件野生動植物形態展示標本、模擬標本,呈現海洋、森林等不同環境下的生態系統,在體驗中讓學生認識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禁毒教育館有適合學生探究的圖片、實物或仿真展品和高科技互動體驗,在體驗探究中讓學生了解的種類,傳播的途徑和危害,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
減災“校外館”是依托多方力量為學生創新的校外實踐平臺,聚集減災教育的行走力量。減災“校外館”滿足和豐富了學生的充分互動及個性化學習需求。減災“校外館”主要有無錫市國土局的“南京地質博物館無錫分館”“無錫市陽山火山地質文化展廳”,無錫市地震局的“防震減災館”,無錫市民防局的“民防體驗館”,無錫市氣象局的“國家基本氣象站”,無錫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分類處理等。無錫市民防體驗館自然災害體驗廳內數字地球、全息屏幕和360°環幕形象地展示洪水、雪災、暴風雨等自然災害,高科技的展示手段、豐富的體驗設施,給學生以深刻體驗。無錫市陽山火山地|文化展示廳以陽山火山為核心素材,通過“認識地球”“火山探秘”“陽山火山”“生態陽山”四個單元,全面呈現火山的形成、分布、類型、火山與人類的關系,以及陽山火山的形成與演變、區域地質概況和地貌特征,使學生在體驗中認識火山形成及對人類影響。
(二)“減災館課程”體系
“減災館課程”使學生認識災害發生的原理,掌握應對災害的方法,具備保護生命的手段?!皽p災館課程”的實施變革了教學方式,探索了跨界學習的路徑,再造了新型合作共同體。
“減災館課程”是必修與選修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相互影響的課程綜合統一體,我們構建的“減災館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地理必修課程與選修“地質災害防與治”“順雨調風――氣象災害防與治”融合,物理必修課程與選修“電與核輻射”融合,生物必修課程與選修“生態環境災害”融合,化學必修課程與選修“人為災害中的化學常識”融合,政治必修課程與選修“多元化危害及應對措施”融合,歷史必修課程與選修“中國古今防災減災史略”融合,英語必修課程與選修“防災減災英語讀本”融合,心理必修課程與選修“災害心理”融合等,讓“減災館課程”從素質關懷走向生命關懷。
“減災館課程”變革原有教學組織形式,現場教學和田野研究滿足學生多樣化和個性化需要,學生被賦予課程選擇權。課程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發展性評價相結合,通過實踐操作、匯報展示、競賽評比等形式展示成果。
三、融通“學科―學科”“學校―社會”
(一)“學科-學科”
“減災館課程”以核心學科――地理學科為主的多學科知識交叉融合,基于現有學科知識體系,為加強某些規則、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而拓展組合相關學科教學,在不改變自身課程目標和課程體系情況下滲透減災教育內容。學校借鑒我校省“十二五”教育規劃課題“高中課程目標序列化引領下的有效教學研究”成果,研制與本學科內容相匹配的“學科減災教育滲透教學序列”,依托江蘇省教研重點課題“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減災教育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減災教育元素滲透于學科教學的實施策略,使散點知識系統化,形成課程合力,促進學生對災害知識深而廣的理解。
(二)“學校-社會”
“減災館課程”積極對接社會資源,用大教育觀打通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建立實踐育人共同體,讓學生在廣闊的社會大學堂學習。在”減災館課程”架構中,學校借力華東師大、南師大地科院、江蘇省地理學會和無錫市政府相關部門,尋找校外資源與減災教育結合點。校內+校外為學生提供一個自我探究、自我創新、自我制作、自我展示和驗證的平臺,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協作創新能力。
四、融合+實踐,變革學與教
基于國家課程、《無錫市市北高級中學減災教育課程標準》和學生認知特點,學校從教學組織活動化、學習過程合作化、差異發展個別化等方面設計和開展教學活動,提供“線上線下”“課前課后”“校內校外”的學習支持,構建學科融合型、獨立設置型、基地探究型的學習形態,革新學習方式,在開放情境中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一)學科融合型
學校結合基礎學科特點,挖掘課程中蘊藏著的豐富的減災教育資源,使其成為實施減災教育主體,如探究“重金屬對土壤污染”,以鎘、汞、鉛3種重金屬污染物含量為例,從地理角度分析重金屬分布態勢,從化學角度探究鎘、汞、鉛重金屬原子結構理論,從生物角度探究鎘、汞、鉛3種重金屬在食物鏈的傳遞規律及對人體的危害。
(二)獨立設置型
學校以減災教育課程基地的建設為抓手,優化拓展型課程,在基礎型課程中培養學生的減災意識和思維,并把拓展課和研究課作為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重要課程載體,如“探究霧霾天氣”(見表1)。
(三)基地探究型
在減災教育課程基地,學生開展以減災教育為主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建立學科課程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減災教育課程基地中的地質災害探究廳與無錫市災害指揮中心地震監測點聯網,氣象災害探究廳與無錫市氣象檢測中心聯網,環境災害探究廳與無錫市環境質量檢測中心聯網。學生探究實時環境數據和氣象數據,探究霧霾與季節、風向、降水、氣壓等氣象要素的相關性。
“減災館課程”已成為我校的一張名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減災館課程”重構,牽引教師理念更新,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和課程執行力提升。隨著“館課程”建設的深入推進,減災教育進入學校課程改革的深水區,我校將進一步建立減災教育目標導航體系,完善校本課程綱要、校本課程標準和校本課程實施評價體系,從外延拓展轉向內涵提升,轉到教與學模式的真正轉變上來,讓生命教育落地生根。
本文系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一期重點課題“生命教育理念下減災教育課程的開發與實施”(2015JK11-Z014)研究成果。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簽署重大氣象災害二級應急響應命令,按照《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中的“氣象災害預警標準”,這已是高溫應急響應的最高級別,也是我國有史以來首次啟動最高級別高溫應急響應,要啟動二級高溫預警,就意味著過去48個小時2個及以上?。▍^,市)出現最高氣溫達37℃,且有成片40℃及以上高溫天氣。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進入中伏節氣,從南到北,各地都在經受著像蒸籠般的高溫考驗,最讓人痛心的是,截止昨天傍晚,上海已經發生三起因熱射病導致死亡的病例。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戴自祝說,熱射病簡單說,就是人的身體內集聚了過多的熱量導致的嚴重后果。
戴自祝:熱射病主要是體溫調節的功能發生障礙。高溫條件下,溫度高的同時濕度也高,還有熱輻射很強。就是說太陽輻射強,人從環境當中獲得的熱量和散發出去的熱量高了。身體中的熱量不斷地積聚起來了,積聚起來就產生這種毛病。
戴自祝說,熱射病其實就是重癥中暑,一旦發病,就會出現多種不適癥狀。
戴自祝:它的癥狀主要是無力、頭暈、頭疼、心跳加快、眼花、耳鳴、惡心、嘔吐、皮膚干燥并且可能發紅、體溫顯著升高,要達到41度以上,最高到43度、脈搏和呼吸比較弱,但是又快,嚴重的時候可能突然昏倒、意識喪失甚至乃至深度昏迷。
據了解,熱射病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死亡率會高達40%至50%。戴自祝研究員特別提醒大家,古人將小暑和立秋之間的這段時間稱為三伏,就是提醒人們這段日子宜伏不宜動,如果高溫天氣做好防暑降溫,完全可以預防熱射病的發生。
戴自祝:對于人來說,最適宜的溫度是35度左右,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在50%左右。人的體溫調節功能有限,最好溫差不能超過7度。盡量的少在太陽底下暴曬,盡量少出門,減輕活動,多喝水、多休息。
專家尤其提醒,熱射病可不僅僅是在太陽底下暴曬出來,在悶熱的房間里也有可能患上熱射病。所以即使是在室內,也一定要注意通風和降溫。
高溫天氣,氣溫一路走高,對于一般的市民,可以在陰涼處避暑,可以在空調房中歇息,然而像環衛工人,交警、快遞員等許許多多的職業,他們卻依然必須穿戴整齊、姿勢標準,默默在烈日下堅守,汗水浸透了衣服,胳膊也曬成了黑白配,更要應對高溫工作所帶來的種種健康風險。
目前,全國已經有20多個省份發放“高溫津貼”。其中,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緊急通知,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時,應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各省市發放高溫津貼的時長標準不同,多數企業都能按時發放。不過,部分私企、小飯店、建筑工地、快遞業的部分員工卻被忽略了。在北京的某建筑工地,記者聽到的回答是“沒有發過”。
工友1:高溫津貼?這個不知道,我們沒有發過。
工友2:沒有,沒有聽過,我們是干一天掙一天的錢。
工友3:鋼管都把腿燙禿嚕皮了。
對此,工地負責人辯稱,他們以物品來抵“高溫津貼”,比如發綠豆湯來解暑。
工頭:我們肯定沒有給工人發放高溫津貼,給了他這個錢不一定真花在他自己身上,也許效果更差。倒不如集中起來,采取統一降溫,集中起來熬點綠豆湯。
記者來到青島寧夏路,發現部分環衛工人也沒有收到“高溫津貼”,取而代之的是“礦泉水”和“茶葉”。
環衛工人1:一人五箱水,高溫補貼是沒有,我考慮,給我們這些水就是給的高溫補貼了呢。
環衛工人2:沒發,往年是發了汽水啊。
環衛工人3:沒發錢,高溫費是發的茶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