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7 10:44: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預防醫學的理解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預防醫學教育;重要性;實用性;趣味性;素質教育
預防醫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在醫學領域中有著較特殊的地位,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及現代醫學的發展,預防醫學在醫學教育中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而學生對預防醫學往往有片面的認識,認為這一學科不重要,沒有臨床學科實用。因此,為了使這門課真正讓學生掌握并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就要加強預防醫學教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1 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預防醫學的重要性
針對醫學生普遍存在重視臨床醫學的學習而忽視預防醫學學習的情況,應自始至終反復強調此學科的重要性,尤其要高度重視第一次緒論課的教學。教學中,可通過一些例子強調預防醫學在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例如強調如果沒有預防醫學這門學科及其不斷的發展,恐怕我們的衛生工作到現在還處在與傳染病做斗爭的第一次衛生革命運動中[1]。反應停這種致畸率很高的藥物還會被孕婦濫用,特別是曾威脅全球的SARS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也會在全球肆虐等等,從而引起學生對預防醫學這門學科的高度重視。同時讓學生看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老齡化趨勢,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加強預防衛生工作,要求醫務工作者必需掌握疾病在人群中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社區保健調查研究的方法和疾病預防控制的措施等預防醫學的理論知識。做到不僅會治病、更要防病。啟發學生要想適應新形勢下衛生工作的需要、成為高素質的衛生工作者,不僅要學好臨床醫學,更要學好預防醫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能。
2 教學過程中體現預防醫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突出預防醫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新生入學教育開始,就讓學生充分認識預防醫學是一門涉及面相當廣泛的綜合性學科,就業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只有衛生監督和疾病控制,其它象環保部門、城鄉建設、建筑行業、飲水管理、食品工業管理、氣象局、職業病防治所、學校衛生管理等行業都需要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就業途徑相當廣泛,從而意識到學好預防醫學大有作為。在教學中突出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的知識就在身邊,很實用。例如,講到三級預防的[2]內容時,就可以結合國情適當舉例。在我國SARS流行期間,可結合當時SARS疫情,給學生講明,造成SARS疫情的病源是人群普遍易感的,一旦有傳染源存在,極易造成大范圍的傳播和流行。因此,為了控制疫情,必須做好SARS的三級預防工作,特別是重在防止疾病發生的第一級預防措施,如室內定期消毒、通風、注意個人衛生、適時戴口罩、適當體育鍛煉、改善飲食等以及重在早發現以控制疾病發展的第二級預防措施,如每天組織學生監測體溫等。這樣將學校制定實施的SARS防治具體措施用三級預防的思路一一列舉、講明,理論聯系實際,學生不僅學到了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能自覺主動地做好SARS的預防工作。在授課中也可以適當運用一些趣味性的表達和例子來調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介紹自我保健的內容時,就可以夸張地介紹說:“等大家都有了很好的自我保健能力,咱們醫務人員就該失業了,各家都有齊全的診療設施,所有的健康問題在家就可以解決了,這多好??!”學生一聽就笑了:這不太可能吧?這時就可以接著指出,自我保健是一種有局限性的非專業性的衛生保健活動,要求“多依靠自己,少依賴醫生”,強調的是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積極主動的自我保健來有效地防止疾病的發生,控制疾病的發展,將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并非“全依靠自己,不要醫生”,對于這樣的小知識點,大家在笑聲中掌握會更加牢固。
3 將素質教育貫穿到預防醫學教學全過程的始終
醫學生的素質決定著未來醫務工作者的醫療服務質量與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注重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如預防醫學的一個重點內容就是環境與健康[3],在授課過程中,就可以從各方面培養學生的環境、群體意識及愛國思想。結合現在環境污染的狀況,讓大家觀察身邊那些不環保、不文明的行為和現象,如隨地吐痰、自來水管一開就沒人關、食堂里剩飯剩菜隨處可見、一下課教室里粉筆頭亂飛等等,體會自己身上有哪些可能增加環境負擔的不良行為,教育學生環保行為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意識到熱愛環境就是熱愛生命。另外,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相關理論內容又恰恰在預防醫學中有所涉及。那么在課堂上除了進行相應理論知識的講解,也可以結合不同篇章對學生實施適當的健康教育。如在飲食與健康的關系中教會學生如何制定自己的食譜而做到合理膳食;在心理、社會因素與健康的關系中,教會學生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以穩定情緒,才有利于健康,以及控制身心疾病在自己身上出現等各方面自我保健的知識[4]??傊?,素質教育不是經過一時一事能提高的,必須從小做起,而且確實可通過教師在傳授專業技能知識的過程中進行,這種點滴的滲透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可起到巨大作用。
在當前社會和醫學發展的大趨勢中,預防醫學肩負著重要的使命,作為預防醫學的專業教師更要認清形勢,在教學中注意突出預防醫學的重要性,體現出預防醫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將素質教育貫穿于預防醫學教學過程的始終,隨時總結經驗,不斷進取,才能培養出具有健全身心、高素質的實用型衛生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黃吉武.預防醫學[M].3版.北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5-97.
[2] 錢宇平.流行病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44-152.
關鍵詞: 護理專業 預防醫學 教學改革
隨著醫學模式、疾病譜和衛生服務模式的轉變,護士不僅要完成臨床護理的任務,而且要能預防疾病,保護和促進健康,成為“既懂護理、又懂預防”的21世紀新型護理人才。教育部、衛生部明確了衛生職業教育教育改革的發展,應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辦學方針,要求培養融“預防、護理、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為一體的具有整體護理能力的實用型護理人才。預防醫學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適應新形勢下醫學教學改革的要求,提高護理專業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結合我校生源的基本狀況,我對預防醫學教學狀況、制約教學質量的諸多因索進行分析,并進行探討與實踐,以期對護理專業預防醫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有所幫助。
一、堅持預防為主的思想,突出預防醫學的重要性
在護理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預防醫學未被擺在適當的位置,教學課時少,教學設施不齊全,很多實踐內容無法開展。加之學生預防觀念淡薄,認為臨床治療和護理優于、重于預防,學習目的不夠明確,把預防醫學的學習當作一般科普知識或生活常識,因而不重視,導致學習效果差。因此,強化預防醫學課程學習的重要性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端正預防醫學教學的指導思想,形成培養預防保健型新型護理人才的目標意識。其次,講好緒論課是轉變學生思想觀念、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通過緒論課教學,學生會對本學科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和動機。再次,結合三次衛生革命和建國以來我國預防保健工作的成就,以及近年來對一些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成功控制的事例,凸顯預防醫學在衛生事業發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最后,始終貫穿群體觀念、環境觀念、大衛生觀念,使學生意識到衛生服務在內容上已經由治療擴大到預防服務,由病理擴大到生理、心理服務,由院內擴大到院外服務,逐步認識醫學功能的整體化、綜合化、社會化。
二、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優化教學內容
近幾年,預防醫學授課時間大多安排在基礎階段進行。鑒于學生在此階段尚未接觸到臨床護理醫學的內容,還不具備醫學方面的基礎知識,缺乏基礎醫學的理論支持,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明顯,所以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預防醫學教學內容也應依據不同專業的特點突出重點,護理專業預防醫學教學內容應突出護理專業的特點。針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迅速發展對護士預防保健能力的需求,應將提供社區衛生服務所需的知識技能納入教材,創新構建護理專業預防醫學配套教材,從而使預防醫學教材及教學內容充分體現護理專業特色,以更適合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
三、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采用教師+黑板+粉筆+教案模式,內容多以教材為主,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以老師為主體,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由于沒有重視實踐教學,實習課很少。少量實習課也只局限在簡單的理化實驗、食物中毒、職業病案例分析及部分統計學練習。由于時間、條件的限制,學生沒有到社區、防疫部門及其工礦企業參觀實踐的機會,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不能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從思想上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盡快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充電,不斷更新知識,進行多種教學方法的探索,以增強護理專業預防醫學教學效果。在實踐中,我們進行了多種教學方法的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教學過程。以案例導入進行教學或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案例討論,可以調動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而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教學知識點。比如在講解食物中毒時,可聯系我國2008年發生的“三鹿奶粉中毒事件”;在講解職業中毒時,可以聯系私企“苯中毒”事件;在講解環境污染時,可以聯系倫敦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痛痛病、水俁病等案例,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此方法能避免課堂教學枯燥無味,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帶著問題聽課,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再與實際情況相對照,從而能認識到預防醫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和實用性。
2.采取多媒體與黑板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多媒體教學是把文本、圖形、視頻圖像、動畫和聲音等運載信息的媒體集成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的信息技術。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的發展,這項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教學方面,在講解中利用多媒體插入一些與預防醫學內容有關的圖片、動畫或視頻,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加深直觀印象和擴大他們的視野,激發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益。如統計學中t分布的講解,可以運用Flas將不同自由度的t分布曲線圖形進行演示,這比直白的講述和固定的圖片更能讓學生直觀明了地掌握,從而起到更好地輔助教學的作用。但多媒體教學有所長也有所短,在教學中只能起輔助作用。如果過多使用或夸大它的作用,將無法收到預期的效果。故在預防醫學教學中,我們采取多媒體與黑板相結合的方式,對重點、難點內容在黑板上演繹推理,講解詳細、透徹。
3.穿插運用預防醫學生活知識鏈接,體現預防醫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在護理專業預防醫學的教學中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突出預防醫學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在教學中聯系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的知識就在身邊,很實用。例如,講到三級預防的內容時,就可以結合國情適當舉例。例如,在我國“SARS”流行期間,我結合疫情,給學生講解,造成“SARS”疫情的病原是人群普遍易感的,一旦有傳染源存在,便極易造成傳播和流行。因此,為了控制疫情,必須做好“SARS”的三級預防工作,特別是第一級預防措施,如室內定期消毒、通風、注意個人衛生、適時戴口罩、改善飲食、適當體育鍛煉等,以及第二級預防措施,如每天組織學生體溫監測等。同時可將學校制定實施的“SARS”防治具體措施用三級預防的思路列舉、講明。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能自覺主動地做好“SARS”的預防工作。在授課中也可以適當運用趣味性的表達和例子以調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以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介紹自我保健的內容時,我說:“等大家都會自我保健了,所有的健康問題自己就解決了,多好啊!”學生一聽就笑了:開玩笑吧?可能嗎?這時我借機點出:自我保健是有局限性的非專業性的衛生保健活動,要求“多依靠自己,少依賴醫生”,強調的是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通過積極主動的自我保健來有效地防止疾病的發生,控制疾病的發展,將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并非“全依靠自己”。這樣的小知識點使大家在笑聲中更加牢固地掌握。
4.重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預防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社會實踐是很重要的環節,可適時安排學生參觀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工礦企業、社區醫療部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社會,充分了解預防醫學在衛生工作實踐中的作用。同時也應建立社區教學實習基地,帶領學生進行健康宣教及流行病學調查,在實踐性教學中讓學生認識預防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應改善預防醫學實驗室條件,開放實驗室,播放實驗錄像等輔助教學手段,以向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驗學習空間。
總之,在新的醫學模式、疾病譜和衛生服務形勢下,結合護理專業學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而崗位要求不斷提高的具體實際,提高護理專業預防醫學教學質量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盡管其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但我們應堅持不懈地加快護理專業預防醫學教學改革的步伐,積極進行有效的探討與實踐,以培養出適應現代臨床護理實際需要的實用型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莊勛,李百勝,朱和新等.對預防醫學教育國際化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2).
[2]王玉榮.新形勢下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5,12(1).
[3]邱偉,李小波,羅江洪等.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的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8).
1.對預防醫學的認識。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723份,其中有效問卷691份,有效率為95.57%。由表1可知,被調查學生中,大部分學生認為預防醫學和其所學專業有關并對將來發展有幫助,分別占76%和65.7%,但對該課程興趣強的僅占8.8%,32.8%的學生對該課程興趣不強或沒有。
2.對預防醫學教學過程的評價。由表2可知,被調查學生中,73.7%的學生對本課程教學總體評價很滿意或較滿意;其中對多媒體課件的滿意率最高,不滿意度僅為0.6%;對本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度以及教材的評價相對較差,不滿意率分別占6.5%、6.9%。
3.對預防醫學主要教學內容的評價。由表3可知,被調查的教學內容中,認為需要深入學習的,食物與健康部分的人數比重相對較高,為36.6%;比重最低的是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為14.5%。對各部分內容學習效果滿意情況的調查出現和上述相同的趨勢。被調查的教學內容中,認為較難理解和掌握的,統計學原理與方法的人數比重最高,為82.6%,其次是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而認為教學方法需要改進的,也是以統計學原理與方法的人數比重最高,為61.4%。4.對預防醫學的教學建議。采用開放式問句調查學生對預防醫學課程教學的建議,結果有384人作出應答(有效調查人數691人),應答率偏低,約為56%。由表4可知,應答學生中,建議增加教學實踐性的學生人數最多,占各種建議人數的49.2%,其次是培養學習興趣,增加互動與討論。
調查發現,被調查學生大多認識到預防醫學的相關觀念與方法與他們所學的專業有一定關系并可能對未來要從事的工作有幫助,但仍有近1/3的學生對預防醫學課程興趣不強或沒有興趣,且有相當比例的學生表示學習這門課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多方面的:首先,人們重治輕防的思想觀念還未能得到有效轉變,造成了不少中醫類專業本科生對學習預防醫學的意義和作用認識不足,他們認為疾病的預防與自己無關,作為醫生能治病、治好病即可,因而不重視該課程相關知識的學習;其次,目前本科生就業形式嚴峻,迫使很多學生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放在考級拿證書、考研上,從而無暇顧及該課程(包括一些其他課程)的學習;此外,上述調查結果也表明我們目前的教學過程可能還存在問題,需要我們對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進行相關改革,以改變目前中醫類專業本科生對預防醫學缺乏興趣的狀況。在對教學過程滿意度調查中發現,73.7%的學生對教學過程總體評價較滿意或很滿意,其中對多媒體課件的滿意率最高,不滿意度僅為0.6%;對本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度以及教材的評價相對較差,不滿意率分別占6.5%、6.9%。
目前,我校(包括其他一些中醫院校)該課程教學采用的《預防醫學》教材是西醫院校預防醫學專業下的不同分支學科內容的一個融合和簡化版,涉及內容較多,知識體系比較龐雜,既包括各種因素與健康的關系,又包括醫學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等方法學內容,由于內容多,而學時數有限,有些內容就不能作為課堂教學內容,這讓學生對教材的適用性產生懷疑。并且教材內容中真正和中醫知識相聯系的部分較少,這可能是部分中醫類本科生對教材不滿的另一個原因。此外,調查發現,學生對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度不滿意度也較高。預防醫學本是一門應用型并且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沒有實踐,很多內容就會比較抽象、枯燥,難以真正的掌握。比如流行病學和統計學部分內容,沒有科學研究的實踐,對研究思路、數據分析等就不能很好的掌握。因此,現行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就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需要,而增加實踐教學可能是提高中醫類專業本科生預防醫學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途徑。
1目前《預防醫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1預防觀念淡薄教學中仍存在重視基礎和臨床教育,忽視預防教育,甚至把預防醫學作為普通的醫學基礎課,導致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處于分裂和脫節的狀態。
1.2教學內容及教材不適宜教材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盡管目前教材發行周期縮短,更新較快,但總的來說教材內容還是落后于學科的進步和形勢的發展。而且從內容來看,目前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教材大體上分為兩種模式,即以“三大衛生”(環境衛生、勞動衛生、營養衛生)和統計學方法為主要內容的模式和以“三大衛生”和流行病學、統計學方法為主要內容的模式,其對應的教材為《衛生學》、《預防醫學》(規劃教材)[4-5]。教材內容包羅萬象,缺乏針對性,給教學帶來不便。
1.3授課學時不足目前,各院校包括我校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授課學時一般在40~80學時之間,學時數明顯不足,難以按質按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成為制約預防醫學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1.4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式陳舊現在仍是先基礎、后臨床、再預防的教學過程和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缺乏主動參與機制,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積極性不高,思維不活躍;由于教學經費的限制,一些院校教學、實驗設備和器材匱乏,或設備陳舊,教學資源嚴重不足,再加上授課學時的不足,一些院校壓縮實驗課,導致學生實驗課“縮水”,學生實踐能力受到一定影響。
2提高預防醫學教學質量的對策
2.1強調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教育SRAS疫情既暴露了預防觀念淡薄的危害,同時也告誡我們預防勝于治療,進行預防醫學教育,培養學生樹立預防為主的觀念極為重要。因此我們在學生中加強了預防醫學觀念的教育,從學生入校開始,采用各種形式的活動如學生入學教育,疾病預防保健講座,帶領學生參加社區保健預防實踐等來有效地增強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預防為主的觀念。
2.2調整和充實預防醫學課程設置與內容針對目前預防醫學教學時數少,教學內容繁多的現象,我們一方面采取向教務部門申請適當增加預防醫學課時數;同時根據授課對象,調整現有預防醫學課程的類型、學時、內容,將預防醫學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類型,必修課的內容包括:預防醫學總論、醫學統計學和流行病學方法三部分,同時將必修課改為考試課;選修課包括:健康教育學、衛生法規、醫學科研方法等課程。
2.3重視教材建設和改革教學方法在教材選擇上,堅持選用最新出版的規劃教材;同時編寫一些補充教材以替換教材中某些過時或不能滿足實際需要的內容或章節,編寫了“艾滋病防治”、“突發性公共事件處理”和“預防醫學實習指導”等講義。在教學方法改革探索中,為了提高學生對預防醫學類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培養他們解決預防醫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別注意采用了案例教學的方法,在不同章節的教學上,引用各自與社區相關的典型案例進行講授分析,增加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高了臨床醫學生對預防醫學性質和任務的認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采用了多種形式的小組討論法,如以問題為中心的小組討論法等,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率,訓練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
2.4重視實踐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和科研能力開展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是培養防治結合的跨世紀醫學人才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預防醫學教育根本目標的體現。預防醫學實踐一方面使學生將學過的預防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融會貫通,另一方面給學生了解社會、增強使命感提供機會。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我們在學生沒有接觸到預防醫學的教學之前,利用第二課堂活動,與當地疾控部門聯系,組織學生去社區進行實踐,使學生對社區預防保健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學習預防醫學課程之后,分期、分批組織學生去社區進行不同內容的實踐,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有計劃、有目的地完成實習指導的內容,加深對預防醫學的理解,提高開展預防服務的能力[6]。我們還鼓勵學生參加與疾病防治相關的社團組織,如我系2005年在各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組織成立了以防治“艾滋病”為主題的“湘南學院紅絲帶協會”;鼓勵學生參加科研活動,指導學生申報課題和動員學生參加教研室承擔的科研課題。學生一入校就接觸到疾病防治的實踐活動,提高了對預防醫學的認識,培養了實踐活動能力。
3教學改革效果
[1]即人與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預防為主的觀念和社會大衛生觀念。首先作為醫務人員應樹立正確的觀念,在醫療教育實際中,著重強調預防為主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不僅要能承擔臨床醫療工作,精于醫術,同時應能夠勝任疾病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等綜合服務的工作。要想適應新形勢下衛生工作的需要,要成為高素質的衛生工作者,不僅要學好臨床醫學知識和技能,也需要學好預防醫學知識和技能。
2目前我國預防醫學教育現狀
首先,教師與學生的預防醫學知識和態度均需進一步加強高校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不合理之處,如教學計劃安排不合理,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調,許多學生認為這一學科不重要,沒有臨床學科實用等。例如高校非預防醫學專業《預防醫學》授課學時一般在40~80學時之間,學時數明顯不足。再者,預防醫學教育教學投入低,尤其是缺乏經費保障,實踐教學環節無法很好開展。其次,專業技術人員崗位上公共課程培訓較少,對公共衛生和在人群健康保護與促進所承擔的責任認識不足。因此,預防醫學教育非常必要和緊迫。
3加強預防醫學教育的對策探討
關鍵詞:預防醫學;預防醫學道德;道德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們吃的比以前更好了,但是得現代病的人,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的人比以前更多了。年輕人中得病人數不斷攀升,肥胖人數比以前增多。而現在的人們更加希望自己活得健康長壽,這就由此引出了預防疾病即預防醫學的問題。
一、預防醫學的概念
預防醫學(prevention medicine)是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綜合性應用醫學學科,它以人群為重點研究對象,側重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不同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乃至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流行的規律,探討改善和利用環境因素改變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減少危害因素,合理利用衛生資源的策略與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目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概念是:“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贬t學的目標已從減輕病人痛苦與恢復健康,擴展到維護健康,進而發展到促進健康。預防醫學擔負著預防、控制疾病和促進健康的重任。這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二、預防醫學發展史
預防醫學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我國古代醫書《黃帝內經》中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臨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的記述。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更明確了“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欲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公元前四世紀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在《空氣、水和土壤》一書中,明確闡述了環境因素與健康的關系,奠定了預防醫學的思想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科技發展使得嬰幼兒、兒童死亡率降低,人口壽命延長,社會出現老齡化趨勢。伴隨著技術進步和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世界各國面臨著一系列國際衛生問題,迫切要求加強國際間合作。預防醫學的發展也進入一個更高的目標。即“使所有的人都盡可能地達到更高的健康水平”。近年來,完成了從個體到群體,再到全人類為對象的三個發展階段,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紀。
三、三級預防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也在相互滲透和互相促進。預防的概念已融入疾病發生、發展、轉歸的全過程。針對致病因素,疾病前期及發病期進行的預防措施稱為三級預防,三級預防是預防醫學工作的基本原則與核心策略。
(一)第一級預防
第一級預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稱病因預防。即在發病前,針對致病因素所采取的根本性預防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全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宏觀措施,針對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措施,以及針對個體的健康和特殊防護措施等。第一級預防是投入少、效率高,最積極的社會預防措施,也是預防醫學最重要的奮斗目標。
(二)第二級預防
第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稱疾病前期預防。即在疾病的臨床前期做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三早”預防措施、慢性疾病多是致病因素經過長期作用引起的,而且疾病的發展過程較長,可通過普查、篩檢、定期健康檢查、高危人群重點項目檢查,以及設立??崎T診等辦法做到早期發現疾病。
(三)第三級預防
第三級預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稱發病期預防。是針對已明確診斷的病人,采取的適時、有效的處置,以防止病情惡化,促進功能恢復,預防并發癥和傷殘。對已喪失勞動能力者則通過康復醫療措施,使之能參加社會活動并延長壽命。
四、預防醫學道德
由預防醫學自然就引出了預防醫學道德的問題。預防醫學道德是探討在預防醫學工作中來調節預防醫學工作者與人群、社會、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以及預防醫學工作者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或準則。它通常包括道德認識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培養、道德意識的鍛煉、道德信念的樹立、道德習慣的養成等。
(一)道德認識的提高
道德認識也就是對醫學道德關系以及調節這些關系的道德原則、規范的認知理解和接受。認識是行為的先導,醫學道德行為總是以一定的醫學道德認識為基礎或前提的。這是道德認識的意義所在。醫學道德情感是指醫學工作者對醫學事業所產生的愛慕、憎恨、喜好或厭惡的內心體驗和自然流露。道德意志更難獲得,作為一種履行道德義務的過程中克服困難和障礙的決定和毅力,它對于保障醫生的道德品質而言至關重要。除了意志,還有一種更為“高尚”的東西,那就是道德信念,或者說一種對醫學事業堅定不移的信仰和追求。它是推動醫學工作者產生醫學道德行為的動力。醫學道德習慣的養成并非一日之功,一旦習慣養成,它應該也是不容易被改變的。
(二)道德修養的提高
對于醫學工作者而言,光有教育當然是不夠的,還需要有道德修養。如果說教育是道德品質形成的外在力量,那么道德修養可謂是一種內在支撐。道德修養第一層“大公無私”,在這種人心中,患者利益至上,大眾的健康至上,而個人利益永遠沒有位置。第二層次并不否認個人利益的位置,但是優先考慮患者的利益,因此被稱為“先公后私”。道德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是一種“實踐智慧”,通過不斷的實踐,一種恰當的修養才能被培育。一方面,醫務工作者只有在為患者服務時,尤其是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的過程中,才能認識到哪些行為是符合道德的,哪些行為又是違反醫學道德的,因而培育自我道德修養。另一方面,醫學與社會的發展實際上不斷提出新的道德問題,可以說醫學實踐本身也是不斷推動著醫學道德的發展與變化,因此,通過實踐活動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也是醫學本身的發展要求。
(三)道德監督
除了道德教育、自我修養之外,道德監督對于醫務工作道德品質的培育同樣具有重要作用。因為道德感的形成與外在“輿論”的制約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在此主要討論“道德評價”問題。醫學道德評價是指在醫學道德活動中,人們依據道德原則、規范而對醫療行為作出是非、善惡的價值判斷。它通常分為自我評價和社會評價。自我評價是醫務人員對自己進行的評價,而社會評價是指“他人”——包括同行、上級、患者以及社會上的其他人——對醫務工作者所進行的評價。自我評價一般通過內心信念來實現,屬于醫學道德自律;社會評價一般通過社會輿論和傳統習俗來完成,屬于醫學道德的他律。通過社會性的評價,醫學道德的善惡標準與是非準則會更為深刻地傳達給醫務人員,道德與不道德的界限也變得生動起來。在今天這樣的信息時代,傳播方式的高度發達已經讓社會輿論成了一個顯微鏡,使得任何引人注目的話題都無法逃脫公眾的視野。社會輿論在醫學道德中的評價作用,往往也成了大夫們反省自我的助推器。
總之預防醫學和預防醫學道德是緊密聯系的,它們是互為輔助的關系。對這兩者的研究討論對醫務工作者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周海嬰.預防醫學[M].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7,8.
[2]魏雙平.預防醫學[M].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6,8.
【關鍵詞】預防醫學,創新,求近心理,求新心理,求實用心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預防醫學在現代醫療公共衛生領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為了更好地預防疾病發生、發展,提高生活質量和水平,促進人類健康發展,培養能適應21世紀發展的復合型醫學人才已成為醫學本科教育目標和面臨的迫切任務。目前,我國將全面推進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這就需要進一步創新預防醫學的教育,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預防醫學課程是本科和繼續教育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管理等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其教學目的是根據醫學專業教育的實際情況,使學生認識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各種因素與健康的密切關系,理解三級預防的基本概念,為今后以貫徹預防為主的預防保健臨床實踐工作打下基礎。在授課過程中,如果應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本人經過多年的大學本科預防醫學教學和不斷學習、總結,嘗試運用健康心理學創新預防醫學教學,現將教學體會總結如下。
一、善用求近心理,引導學生重視預防醫學
求近心理是人們一般喜歡接受發生在自己周圍或同自己關系密切的親朋好友的事情,包括生活、情感、知識的接近。學習知識亦如此,學生對于某一學科的興趣及學習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生對教師的主觀喜歡程度。教師要想成為學生的伙伴,讓學生覺得可親、可信、可敬,讓學生主動接受此門課程,教師就應該以誠待生,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付出努力。其中包括:(1)首次自我形象的良好展示及恰當得體的自我介紹;(2)上課時飽滿的精神狀態及抑揚頓挫的聲調可建立學生對老師的信任程度;(3)善利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溝通交流,耐心答疑,進一步拉近師生距離感。教師要在學生面前樹立態度和藹、作風嚴謹又不失幽默的良好形象,使學生敬重、喜愛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該學科的重視。
二、善用求新心理,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求新心理是指人們對新鮮事物強烈的探究欲,該“新”不僅指內容新穎,也包括形式的多變。教師可利用學生年輕好奇心理,合理運用新奇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一)合理、靈活安排教學內容
課堂的組織和安排需要講求技巧。首先要激發興趣,引出主題,建立威望。預防醫學中衛生學的內容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密切,可以學生感興趣的事開頭。如講授刺激性氣體時,以現代戰爭中第一次化學武器的使用作為引子;亦可以學生熟悉的案例開頭,如美國的“911”、印度博帕爾毒氣泄露事件等;或者以提問開頭,如什么是水俁??;還可以一個病例開頭,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培養其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在講授正文內容時,要注意框架和邏輯的安排要合理。課前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的展示及結束時內容的總結,要做到前后呼應,重點突出。
(二)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新穎有趣
根據預防醫學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密切關聯之特性,可將教學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知識,如營養衛生章節可與日常點餐、配膳相結合;重金屬章節可與化妝品真偽鑒別、質量把關相關聯;環境衛生章節可與汽車尾氣危害、自來水形成相結合。該法較能激發學生的關注和好奇心,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過程中還可根據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式,如采用記者招待會形式講授衛生法學,以專家咨詢熱線方式開展預防醫學接種內容的教學,用專家健康科普講座方式進行慢性病防治教學。這些授課方式新穎,能明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三、善用求實用心理,授人以漁,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