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6 15:11:3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經濟學理論發展史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比較優勢理論 發展剖析 演進路徑
一、比較優勢理論的發展歷程
(一)絕對比較優勢。
亞當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代表著作《國富論》中首次提出了絕對比較優勢理論。他認為, 社會各微觀經濟主體按照自己的特長實行分工, 進行專業化生產, 并通過市場進行交易, 最終會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當這種交易活動超出一個國家的范圍時, 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就產生了, 這一理論被稱為絕對成本或絕對優勢理論。亞當斯密認為, 絕對優勢既可以是自然形成的, 也可以是后天獲得的, 每個國家都具有其適宜于生產某些特定產品的絕對有利的條件, 進行專業化生產后其生產成本較低, 彼此交換產品對參與交換的所有國家都是有利的。
(二)相對比較優勢。
大衛·李嘉圖的相對比較優勢理論是在亞當斯密的絕對比較優勢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認為每個國家不一定要生產本國所需的所有商品, 而應集中力量生產那些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產品, 通過國際貿易, 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變的情況下, 貿易各國都可以從國際分工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這就是大衛·李嘉圖的相對比較優勢思想。相對比較優勢理論認為, 比較優勢既存在于絕對優勢的最大優勢里, 也存在于絕對劣勢的最小劣勢中。以相對比較優勢為基礎, 世界各國進行產品貿易將使參與貿易的各個國家都獲益。
(三)要素稟賦學說。
20世紀上半葉, 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 世界各國之間生產要素的相對差異是產生比較成本差異的必要條件, 因此,赫克歇爾-俄林學說被稱為要素稟賦學說。由于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優勢來自于技術和勞動生產率的差異, 而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學說認為相互依賴的多種生產要素的差異是比較優勢的源泉,因此要素稟賦學說是對亞當斯密的絕對比較優勢理論和大衛·李嘉圖相對比較優勢理論的擴展和補充。
(四)新貿易理論。
新貿易理論在國際分工、國際貿易的產生問題上提出了與傳統理論迥異的觀點, 他們認 為, 各國并不一定因為本國的資源稟賦而參與國際分工, 國際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本國的歷史、某個偶發事件和過去政策的產物,在很大程度上,國際貿易是由規模報酬遞增所驅動的。相當一部分國際貿易,特別是經濟特征相似國家之間的貿易,其產生的原因不是國與國之間在資源稟賦上的差異, 而是規模報酬遞增形成的國際分工。
(五)新興古典學派內生比較優勢理論。
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新興古典貿易理論首次將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聯系起來進行研究。它真正統一考察了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 做出了具有重大創新價值的理論解釋,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核心是內生比較優勢理論。雖然分工前沒有優勢或劣勢, 但由于其規模報酬遞增的生產函數,在投入不變時,其產量大于分工前,這就是內生分工優勢理論的思想。
二、從比較優勢理論的沿革淺析經濟學動態演進路徑
從比較優勢理論發展的簡要回顧中可以看出, 經濟學理論的沿革和發展有著其內在的必然聯系, 存在著理論發展的必然路徑。
(一)對假設條件進行修正和改進。
不同學派的比較優勢理論之間, 觀點和假設存在著很多差異, 有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但深入分析這些理論的觀點和假設, 能明顯看出其間的傳承印記。亞當斯密認為財富增加依賴于勞動分工, 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可以使每個國家都增加財富, 國際貿易的產生在于各國生產成本上存在絕對差異。大衛·李嘉圖則在國家之間生產函數不同、消費者偏好相同的假設下,從勞動生產率的差異上解釋了國際貿易的起因和影響。其后,赫克歇爾、俄林進一步在分析中加入資本要素,得出要素稟賦不同引起了商品相對價格的不同, 引發了國際貿易。從比較優勢理論發展的歷程中可以看到, 迫于在理論與現實之間保持一致性的壓力, 細化和推進假設條件的設置是導致比較優勢理論發展的原因之一。
(二)新理論和新方法對已有的研究內容進行深化。
亞當斯密從絕對技術差異和分工優勢角度提出了絕對比較優勢, 大衛·李嘉圖從技術相對差異上分析了相對比較優勢。赫克歇爾、俄林則從勞動力、資本等要素稟賦差異入手, 說明要素稟賦差異將導致各國在國際貿易中比較優勢的差別。之后, 格羅斯曼和赫爾普曼等人從規模經濟和差異產品角度切入, 提出新貿易理論。以楊小凱為代表的新興古典學派則將流行的交易費用概念引入比較優勢分析, 著重研究了內生分工優勢?;仡櫛容^優勢理論前后的發展歷程可知, 新學派的理論都是對舊學派理論的完善, 是引入新理論和新分析方法對已有的研究內容進行深化的過程, 學者們相繼提出了新的比較優勢源泉或影響因素, 使得比較優勢理論研究從分工前擴展到分工后、從生產領域擴展到交換、消費領域的各個環節中, 推動了比較優勢理論的發展。
(三)在實踐檢驗中發現問題推進理論體系的改革。
比較優勢理論發展過程中, 對赫克歇爾-俄林要素稟賦學說的實證檢驗,里昂惕夫之謎引起了學界較大的反響, 這種爭論反過來促使了人們對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稟賦學說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每一理論的成立和成熟都需要經歷實踐的考驗, 亦有眾多經濟學家活躍在對著名經濟學理論的實踐檢驗當中。實踐檢驗的結果若與理論預測一致則說明該理論可以成立, 而一旦理論與實踐檢驗出現差別則新的研究宣告開始。
(四)理論沿著從靜態分析到動態分析的方向推進。
人們在對比較優勢以及區域經濟發展約束條件的考察中, 關注的焦點已從先天性的資源稟賦等因素逐步轉向分工與專業化、技術差異、制度創新、人力資本配置等后天性因素, 已從靜態比較優勢轉向動態比較優勢。比較優勢理論的沿革延續了眾多經濟學理論發展的動態軌跡,這也標志著比較優勢理論的進一步完善。這一研究動向為理論研究者推進經濟學理論的發展提供了啟示,保持動態的研究意識和思維將有利于推動經濟學理論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三、對經濟學理論研究的啟示
結合比較優勢理論分析了經濟學的發展歷程, 從中我們可以找出經濟理論動態演進的幾條一般規律。所以我們在進行經濟學理論研究時,至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尋找突破口。
(一)考察假設條件的設置。
假設條件是經濟學理論得以建立的前提, 是進行經濟學分析的基礎, 假設條件如何設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理論的研究深度和論證的可信度, 甚至可以決定理論的發展前景??疾旒僭O條件的設置是經濟學理論研究的起點, 若能在假設條件設置上有所突破, 則很可能揭開新理論的面紗。面對已有的經濟學理論, 研究者們可思考該理論的假設條件是否具有足夠的抽象性和簡潔性, 足以研究到復雜現象的本質。同時, 更要考慮該組假設條件是否存在繼續深化、細化的可能性, 從而推進研究的準確性和理論論證的嚴密性, 擴大理論的適用范圍。
(二)推進論證體系的深化。
論證體系是經濟學理論的核心, 經濟學理論的科學價值最終取決于該理論論證體系是否嚴密, 論證內容是否嚴謹。對經濟學理論進行研究, 可嘗試在論證體系上尋求突破。研究者可思考, 該理論的論證內容是否存在繼續深挖的空間, 可更換角度從新視角分析老問題。推進論證體系的深化并不是一件簡易的事情, 這需要深厚的基礎知識和創新的思維模式, 然而, 一旦在論證體系上有新的進展, 則可能是突破性的、歷史性的。
(三)通過實踐檢驗辨別理論真偽。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通過實踐檢驗辨別理論真偽是經濟學理論論證的重要環節。實證研究是通過實踐檢驗理論正確與否的可靠方式,利用最新的理論、技術以及越來越簡便實用的計量軟件對經濟學理論進行分析, 從檢驗的結果中辨別理論真偽, 推進經濟學理論的發展。但同時, 研究者們也應保持適度, 切忌濫用、迷信實證研究, 陷入實踐檢驗的沼澤中。
(四)從動態化的視角深化理論研究。
動態化體現在推進研究時, 從假設條件、論證體系、實踐檢驗等方面全面立體的改進, 同時也體現在從動態的視角上, 采用動態的分析方法深化理論研究。研究者可以用動態演進的視角分析現有理論, 思考該理論是否沿襲了從靜態分析到比較靜態, 再到動態分析的方向發展。同時, 還可考察現有理論在整個動態演進過程中的位置, 判斷是否存在繼續動態化發展的可能。只要找準了理論所處的現實階段, 從動態化的視角分析問題, 研究者就能找到理論的前進方向, 開拓理論新視野。
關鍵詞:范式;范式轉換;經濟哲學;經濟思想
“范式”是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最早提出來的,是庫恩歷史主義科學哲學的一個關鍵、核心的
概念。“范式”理論在影響自然科學史研究的同時,也在社會科學界尤其是經濟學界引起了積極的回應。文章將利用庫恩的“范式轉換”理論將西方經濟思想的轉換,從范式上作初步梳理并加以簡要的分析。
一、庫恩“范式”理論概述
在《科學革命的結構》著作中,庫恩定義“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學共同體從事某一類科學活動所必須遵循的公認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觀、基本理論、范例、方法、手段、標準等等與科學研究有關的所有東西。”這一定義得到其他學者們的認同,并且在歸納了庫恩在不同場合關于“范式”的多元解釋的基礎上,重新將“范式”定義進行了整合,給出了更為完整的表述:“范式是某一科學共同體在某一專業或學科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這種信念規定了他們的共同的基本觀點、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為他們提供了共同的理論模式和解決問題的框架,從而成為該科學的一種共同的傳統,并為該學科的發展規定了共同的方向。
庫恩認為:在前科學時期,一門科學尚未形成范式,即研究者對該學科的基本理論、觀點、方法沒有達成一致,各種學說爭論不休。經過一個長時期的激烈論爭,在該科學領域逐漸有一種學說得到公認,這時便形成了該學科的范式。范式的形成標志著該學科已形成了系統的學說體系,標志著該學科進入了常規、穩定、持續的發展時期。在學科的發展時期,學者們對該學科的基本理論一般不存在懷疑和爭論,而只是爭論和修正自己對范式的理解。在學科發展的后期,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實踐的發展、研究對象和問題的變化,原有范式未被利用的邏輯空間越來越小,可供研究者調整自己觀點的余地變得越來越狹窄,原有范式已很難解釋實踐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人們開始對原有范式喪失信心,這時便出現了范式危機。在經濟學領域,隨著常規經濟學過程的持續和經濟生活的不斷變化,經濟生活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而在原有范式的邏輯空間和理論空間中又很難獲得合理解釋,使原有范式理論的解釋力下降,從而出現了經濟學的范式危機。
范式危機的出現蘊涵著科學革命的到來。在危機到來之時,人們在懷疑原有范式的同時,也在開始尋求新的理論和方法,尋求建立新的科學邏輯系統。也就是說科學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有一個動態的模式:前科學常規科學反常和危機科學革命新的常規科學。庫恩認為:整個科學發展史就是遵循這樣一個動態模式的周期運動規律而不斷向前推進的,科學從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個階段,必然有其自身產生、積累、發展、消亡的過程,即科學革命。簡言之,科學革命的實質是“范式轉換”,即新范式代替舊范式的過程。庫恩的范式理論,尤其是“范式轉換”理論,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歷史狀態和內在發展規律,對人們理清所從事領域的發展路徑以及把握其領域的未來走向都有啟發作用。
二、從范式轉換看西方經濟學發展史
西方經濟思想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然而現代意義的經濟學卻只是在最近的二三百年里才真正形成。從這個角度考察,經濟學被認為是一門年輕學科是有根據的。在西方經濟學發展史上,曾經發生過五次經濟理論革命,分別由亞當斯密(1776年)、大衛李嘉圖(1817年)、約翰穆勒(1848年)、艾爾弗雷德?馬歇爾(1890年)和凱恩斯(1936年)發起。這些不同歷史時期主導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無一不體現了庫恩的范式轉換思想,從而將西方經濟學發展史分為了三個經濟學范式:前古典經濟學范式、古典經濟學范式、現代經濟學范式。
(一)前古典經濟學范式
前古典經濟學范式首先起始于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經濟思想,古希臘是西方經濟思想的源頭,在公元前6世紀就開始探討商品、貨幣、貿易和生息資本等問題。而古羅馬則將希臘人的經濟思想發展成為一些制度,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個時期的思想家們對于財富或有價值的東西有一些直覺的觀點和經驗的論述,但并不真正涉及經濟學含義的價值形成問題。形成于這個時期末的重商主義學派把貨幣看作是唯一的財富,但這種定性的規范是以黃金和白銀的自然屬性為根據的。他們認為經濟體系中只有農業生產才會創造和產生財富,而其他部門都不會創造或形成價值,因此重農學派主張土地是財富的真正源泉。此種經濟范式在歐洲歷史上最典型的封建統治時代非常興盛。這個時代經濟思想的核心是維護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并力求對逐漸出現的商品貨幣關系加以規范。
(二)古典經濟學范式
1、亞當斯密的“經濟人假設”。亞當斯密不認同重農學派的價值觀。他認為重農學派的觀點太過狹窄,不應該將當時已日益重要的工業生產排除在價值形成過程之外。因此,他修正了重農學派的觀點,用比農業生產寬闊得多的邏輯外延來界定“勞動”概念并分析經濟體系的價值形成。亞當斯密認為,凡人類勞動都會創造財富,從而都會形成價值,所以財富的產生不單單局限于農業生產,而且也不局限于工業生產,甚至不局限于經濟體系的生產過程。他建立了政治經濟學的范式和理論體系,使政治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并提出了“經濟人”假設,把人的本性視為利己的欲望和互利的道德理性。同時他的“看不見的手”理論,創建了經濟學最初的分析框架。
2、大衛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亞當斯密以后,經濟學圍繞斯密自由主義范式繼續發展。一方面,古典政治經濟學不斷成熟,大衛李嘉圖把經濟學抽象為一種工具,既發展了亞當斯密的體系,同時也走向了只注重邏輯推理的極端。另一方面,亞當斯密體系中的庸俗成分也獲得了發展,并逐漸從古典政治經濟學體系中獨立出來。與此同時,亞當斯密范式不斷面臨來自現實的詰難。早期的社會主義者、國家主義者、歷史學派都先后對斯密的自由主義提出了質疑。大衛李嘉圖最早采用了理性邏輯演繹法,就經濟學方法論而言,邏輯演繹就是利用一個抽象的理論結構,揭示經濟現象的因果關系。他吸收了亞當斯密勞動價值理論中的合理成份,拋棄了亞當斯密把消耗的勞動與購買的勞動混為一談的二元勞動價值論。他認為,“商品的價值或其所能交換的任何另一種商品的量,取決于其生產所必需的相對勞動量,而不取決于付給這種勞動的報酬的多少?!彼麆撛煨缘亟鉀Q了商品的價值構成問題,從而破除了“斯密教條”,此外他還堅持勞動價值論,并以之為基礎,探討資本主義分配關系,又通過分配關系的研究深化了勞動價值理論,使之成為古典政治經濟學最成熟的勞動價值理論。
(三)新古典經濟學范式
新古典經濟學范式,也稱為現代經濟學范式。其代表人物有約翰穆勒、艾爾弗雷德?馬歇爾和凱恩斯。
約翰穆勒代表的經濟學范式。從1820年到1830年間,英國的經濟學界發生了一場擁護和反對大衛李嘉圖理論的斗爭,爭論的焦點是他的價值論是否能夠解釋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特別是能否以它為基礎解釋資本利潤的存在及其合法性。爭論的結果導致了勞動價值論的破產及其學派的解體。大衛李嘉圖學派解體后,西歐主流經濟學的發展呈現出若干新動向。以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提倡的經濟自由主義雖然仍被推崇,但其理論的基礎即勞動價值論已經遭到置疑,從中得出的勞動和資本相對立等一系列不利于資產階級統治的結論,已經遭到批判和拋棄。形勢的發展要求提出新的理論解釋和對策,西尼爾、巴師夏和約翰穆勒經濟學就是適應這種需要而產生的,并逐漸轉向新古典經濟學范式。約翰穆勒堅持,經濟理論要成為科學,不但要有對經濟世界中基本范疇的抽象,更要確定各范疇間相互作用的方式,而后者往往產生混亂。他在《政治經濟學原理》中對亞當斯密提出的但卻缺乏系統論證的觀點,提供了更細致的分析,并用生產、交換、分配等范疇對經濟活動進行劃分,重新安排了政治經濟學體系,使之形式更加完備,論理更加充分。
(四)艾爾弗雷德?馬歇爾經濟學范式
繼約翰穆勒后,艾爾弗雷德?馬歇爾以完全競爭的自由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為背景,對邊際革命以后的經濟理論進行了一個最為全面的總結和綜合,開創了當代西方新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先河。他強調經濟學或經濟思想的發展是連續的。在此基礎上,馬歇爾綜合了前人的范式,尤其是調和了古典經濟學和邊際主義,把經濟學理論重新整合到“看不見的手”的旗幟下,完成了經濟學向新古典主義的過渡,形成了一個空前龐大的理論體系――新古典經濟學。他將“政治經濟學”改為“經濟學”,并在實際上從經濟學中取消了價值論。此后,西方古典經濟學就沿著馬歇爾所指出的方向不斷發展。直到美國制度學派開創制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五)凱恩斯經濟學范式
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經濟危機,出現了經濟大蕭條。以“市場能夠自動調節平衡”為理論支柱的傳統經濟學面對如此嚴重的“反?!币换I莫展,由于“反?!狈磸统霈F而又未能被消化,終于使舊范式窮于應付而陷入危機。在這一背景下,凱恩斯進行了經濟學范式轉換的又一次革命。他的經濟理論范式可以概括為三點:第一,有效需求不足。由于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以及流動性偏好的存在,會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這在新古典經濟學范式中是不會出現的,因為按照曾經的范式,供給總是能創造需求。第二,工資剛性。由于存在工資剛性,價格的變動是很遲鈍的,不能適應需求不足的變化。而在新古典經濟學范式中,工資和價格的變動都是迅速及時的。第三,市場無法自動出清。由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和工資剛性,市場就無法自動達到供需平衡,即無法自動出清,所以會出現大蕭條。因此,凱恩斯主張國家干預市場。
從研究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上,他的經濟理論是從“總量”上來研究資源利用問題的,著重考察總體經濟的運行和調節,注重總量分析、短期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因而,他的理論被稱為宏觀經濟學,它有效地解釋了大蕭條,從而取代了舊的經濟范式。
三、經濟學中新經濟范式替代舊范式的條件
范式危機的出現預示著經濟學的范式轉換革命即將到來。考察經濟學范式轉換的歷史發展,可以看到,在理論林立、觀點紛爭的經濟學范式轉換時期,能夠脫穎而出最終上升為新范式的理論觀點大都符合以下條件:
第一,新的經濟范式取代舊的經濟范式必須能夠為經濟學新的常規發展帶來更廣闊的邏輯空間和理論空間并更加優越,使經濟學的發展能夠進入一個新的常規發展時期。
第二,新的經濟學范式必須對現實經濟活動具有指導意義,只有能夠有力地解釋經濟現實,并據以引申出更有效的經濟政策,才有其存在的意義。
第三,新的經濟學范式必須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著一個經濟學范式是否能夠更好地對經濟實踐進行總結,決定著一個經濟學范式是否能夠對現實經濟活動發揮積極的指導作用。
第四,新的經濟學范式必須同經濟學知識系統之外的其他知識形態和思想形態的主流思想相吻合,特別要與一定歷史時期作為“時代精神精華”的哲學觀點及其方法論相適應,這是因為經濟學范式的轉換是發生在經濟學思想的開放性邏輯層次上的。
從經濟學發展演變歷程看,經濟學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隨著經濟學范式的革命性進展,通過對經濟命題的完整闡述和科學推理,證明經濟學發展的客觀邏輯性,使之符合邏輯發展進程。可以預測,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經濟學理論研究必將面臨更大挑戰,唯有通過加強以范式為主要研究內容的經濟哲學的研究,才能應對經濟發展的挑戰,促進經濟哲學的成熟。
參考文獻:
1、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張九海.意識形態的內在結構探析[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5(2).
關鍵詞:經濟理論 經濟史 制度理論 中國經濟史
中圖分類號:F0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0)04-038-04
一、經濟理論與經濟史的結合
經濟理論和經濟史研究不僅需要回答現實經濟是如何運行的,而且也必須對經濟的長期趨勢和結構變化作出解釋。諾思認為,經濟史的基本任務就是“解釋經濟在整個時期的結構和績效”。吳承明先生也指出,“經濟史是研究各歷史時期的經濟是怎樣運行的,以及它運行的機制和效果”。經濟史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經濟活動的歷史過程,它一方面要求我們對人類的經濟活動歷程進行客觀翔實的描述,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們對經濟的發展做出時序性、規律性的闡釋。馬克思、熊彼特、庫茨涅茨、舒爾茨等學者歷來都將歷史看作理論靈感之源。經濟史是經濟學的一部分。但經濟史與經濟學并非相互包含或融為一體,而是相互提供方法論。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談到經濟學史和經濟史的研究時,非常強調要重視邏輯的方法,重視經濟關系的抽象和理論概況。同時,希克斯也認為,經濟學的理論與經濟發展的歷史應該是統一的。這種統一表現在:在經濟學理論的指導下對經濟發展的歷史開展研究,在經濟發展史中對經濟學理論進行驗證。
首先,經濟史是經濟學實證經驗的源泉。實證方法是經濟學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方法的本質簡單說來就是用經驗和事實說話。而直接用經驗和事實說話,正是經濟史的根本特征和優勢:一方面,經濟史可以為經濟學的假設和命題提供更可靠的經驗實證;另一方面,可以為經濟理論提供更符合經驗事實的假定。經濟史所提供的大量經驗和事實,大大擴展了經濟學的實證范圍,為經濟理論的實證性驗證提供更多的事實依據。而這些通過經濟史學家提煉和抽象所得出的具有規律性的經驗事實比經濟學家所感知的現實經濟世界要可靠得多。經濟學家可以利用經濟史所提供的經驗世界,對經濟學的假設和命題進行經濟學模型的實驗檢驗和理論修正,從歷史和現實中抽象和完善理論。
其次,經濟史是經濟學理論假設研究的起點。假設是經濟學理論建立的一個重要步驟。但是如果一種經濟理論的研究,不是依賴于理論對經驗事實的相符性,而是依賴于自身邏輯的嚴密性。然而,任何一種假說或理論,隨著經濟現實的變化和發展,其賴以成立的正確性也會失去其原來的真理性,如果不對其進行修改,就會導致整個經濟大廈的搖晃。如新古典經濟學以一種不可更改的演繹推理的偏好,來過分強調其完全公式化理論體系的發展,從而導致了一系列假設和命題的謬誤,以至于面臨眾多的尷尬和挑戰,如“黑箱子”。諾思究其根源,就在于缺乏歷史感。而熊彼特也指出,“如果一個人不掌握歷史事實,不具備適當的歷史感或所謂歷史經驗,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時代(包括當前)的經濟現象。”
再者,經濟學對經濟史進行規律性指導。經濟學是對經濟史的抽象概況,經濟學理論對于經濟史研究的作用,就在于它決定著用什么觀點考察經濟的歷史,用什么方法理解和闡釋經濟的歷史。也就是說,“在解釋經濟史之前,需要一個概念基礎”,而這個概念基礎是由經濟學提供的。經濟學對經濟史的指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經濟學為經濟史提供各種可用的理論模型,如熊彼特的創新模型,諾思的制度分析模型以及羅斯托的起飛模型。還有就是,經濟學中的各種分析工具都可以用于經濟史學的分析研究中,如計量經濟學方法、邊際分析方法等。所以,不斷引進和運用新的經濟學理論和各種社會科學理論于經濟史研究,不僅可以對史料加以重新的歸納、組合和整理,而且能夠對重大歷史問題總結出一本規律。
所以,經濟理論與經濟史的結合,從經濟學角度來講,是經濟學要主動求諸經濟史檢驗和修正其理論假設,是經濟學改革的重要方面。經濟史的任務,不僅要為經濟學理論提供更多的證實性材料,而且要為經濟學理論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假設。正如諾思所指出的:經濟史的“研究目的不僅要解釋經濟的過去,而且也要對經濟理論有所貢獻,提供一個分析架構使我們能了解經濟變化?!睆慕洕方嵌葋碇v,經濟史的“按時序解釋經濟結構及其實績”,即從時間上解釋經濟結構和實績的演變,用經濟學方法來理解和闡釋歷史研究。經濟史要利用經濟學的理念、觀點和方法,以及理論模型來分析和闡釋歷史,實現經濟史和經濟學的有機結合。而西方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經濟史學在理論和方法上的歷史突破,正是體現了這一點。
二、制度理論分析框架
在新古典經濟學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中,市場的運作被假定為在完備信息、產權明確和零交易成本的條件下運作,偏好、技術、稟賦和制度構成經濟主體行為的既定因素,被視為四個基本的外生變量,排除了制度或組織對經濟效率的影響。然而,新古典經濟學的這一分析體系,逐漸受到質疑。因為理性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動力既是經濟增長、社會繁榮的主要動因,也是經濟衰退的重要原因,這種理性人的“非理性結局”正是由于組織和制度所造成的。也就是說,新古典經濟學家和博弈論經濟學家所長期恪守的“理性經濟人”這一維度,將會被人類社會實存的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和社會博弈分析和建構所取代。這就使得西方學者不再囿于新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框架,而將組織和制度納入經濟學的分析體系中,并形成目前學術界對制度和制度模式研究的四大流派。
一是由凡勃倫(Torstein Veblen)、康芒斯(John Commons)、米契爾(Wesley C.Mitchell)、阿里斯(Clarence E.Ayres)、法格?福斯特(John Fagg Foster)、加爾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馬克?圖爾(Marc R.Tool)等人發展起來的美國制度主義傳統,也稱為舊制度經濟學或制度學派,這一流派的分析思想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并一直延續至今。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以凡勃倫、康芒斯等為代表的老制度經濟學派從社會學、心理學、法學等角度來解釋人類的經濟活動,開始認為制度是經濟增長的動力。凡勃倫認為“制度實質上就是個人或社會對有關的某些關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習慣……是一種流行的精神狀態或一種流行的生活理論。”即凡勃倫注重制度的心理和文化分析,把制度的發展看做思想意識演進的結果??得⑺顾忉尩闹贫仁侵浮凹w行動控制個體行動”,使之遵循一定的規范。因為社會經濟生活中,在眾多的社會集團之間廣泛存在著利益的沖突,而沖突的各方又都是相互依存的,這種相互沖突和依存要得到協調,就需要秩序,即通過集體行動為沖突各方建立一個“行動規則”,使交易各方處于協調之中。而這種“行動規則”有來自經濟、法律和倫理等方面,其中他特別強調法律對利益各方的調節機制。20世紀60―70年代加爾布雷斯所研究的制度不僅包括各類組織,還包括社會集團的行為準則、社會意識類型。制度只是人類本能和外在客觀因素相互制約所形成的廣泛存在的習慣,現實的經濟制度只不過是心理現象的反映和體現,起決定作用的是法律關系、人們的心理以及其他非經濟因素。
二是由科斯(Ronald H.Coase)、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諾思(Douglass C.North)等人所發展起來的新制度經濟學派,人們一般將交易成本和產權,政治經濟學和公共選擇,數量經濟史,關于認知、意識形態與路徑依賴的作用等這四個研究領域都歸入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范疇??扑箯娬{市場制度和企業組織對降低交易費用的根本作用,也是有效率的產出和斯密的“看不見的手”正常發揮作用的約束條件。也就是說,市場制度支配著歷史上的各種交換關系,也是市場和其統一化的過程,培育了經濟效率與增長。而諾思通過對經濟史的研究發現,用傳統理論去研究某一歷史時期的經濟增長和經濟績效,并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尤其是它無法解釋歷史上的經濟增長和西方世界興起的原因。諾思在其三部曲中所指出“有效率的經濟組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一個有效率的經濟組織在西歐的發展正是西方興起的原因所在?!敝贫鹊暮诵氖钱a權制度,而產權的制定者是國家。諾思對美國和歐洲經濟史中制度變遷的歷史進行了實證的分析,研究產權、國家和意識形態對制度、制度變遷和制度創新的影響,并用制度變遷軌跡和路徑依賴理論探究和解釋了“為什么相對無效的經濟會持續?是什么妨礙了它們去采用更有效的經濟中的制度呢?”
這種新制度經濟史學的分析在從事制度分析時,主要使用了交易成本和產權理論,其研究領域也就限定在了由國家制定和實施的產權上,而對于無國家和中央法律體系強調的自我實施制度,沒有也無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特別是在現有的經濟理論分析框架中,無法解釋本身作為一種制度的國家的起源。另外,盡管諾思等人對文化傳統及意識形態給予了一定的關注,但是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理論框架和分析工具,及翔實的歷史實證來分析非經濟的社會和文化因素對制度變遷軌跡和路徑依賴理論。而這個被諾思所認識到但反復強調的對意識形態、文化因素以及人們的主觀預期研究的困難性解釋,在20世紀80、90年代后被另一個學派所發展。
三是阿羅(Kenneth J.Arrow)、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阿克洛夫(George A.Akerlof)等新古典主流經濟學家從一般均衡、交易費用和信息經濟學(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角度對制度作用和選擇的研究。斯蒂格利茨和阿克洛夫作為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中的其中兩位,其對信息經濟學的貢獻已經逐漸受到重視,其理論被繼承和發展為與現代新古典經濟學相呼應的新凱恩斯主義流派。阿克洛夫繼承阿羅所提出的保險市場上的敗德行為效應,發展了檸檬市場上的逆向選擇效應。而這些由信息不對稱問題所引發的效應,斯蒂格利茨進一步將其擴展為一個信譽模型。這一系列的“信息不對稱”研究,將心理和社會因素引入經濟研究中,來解釋諸多市場機制和經濟制度出現的原因,從集體懲戒角度即不遵守社會習俗會導致足夠的聲譽損失或違背成本的增加,為社會習俗的長期存在找到經濟原因的分析,也為人們對市場行為規范的遵守找到了“非個體行為最大化”的多重均衡解釋。而這種“不對稱信息”研究的分析框架逐漸被眾多研究者所推崇和拓展,用以分析諸多經濟組織和制度的出現和存在,是用以消除信息不對稱的負面影響。
四是由安德魯?肖特(Andrew Schotter)、賓默爾(Ken Binmore)、薩金(Robert Sugden)、楊(H.Peyton Young)等人建立的博弈均衡制度分析方法,并被格雷夫(Avner Greif)、青木昌彥(Masahiko Aoki)等人在此基礎上發展為歷史制度分析理論或比較制度分析理論。鑒于歷史的制度分析作為目前制度經濟史學領域的主要分析范式,其理論建構和分析方法及研究領域的擴延,被目前經濟學和經濟史學界所廣泛關注,日益成為現今制度經濟史分析的傳統分析模式。
三、制度理論與經濟史的結合
制度經濟史學是在新制度經濟學和新經濟史學革命的推動與促進下產生發展起來的。20世紀50年代之前,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和計量經濟學的分析方法被普遍應用于經濟史的研究中,從而實現了經濟史研究方法上的革命,開創了經濟史研究的新時期。這些新的理論框架和分析工具的應用,極大地增強了經濟史學對制度及其相關問題的解釋力,為新經濟史學家運用這些特有的理論框架和專門的分析工具,去系統地分析和研究制度及其相關問題,構建了較為完整的理論方法、分析工具和研究體系。此后,隨著新制度經濟學的發展,形成了所謂的制度理論和經濟史結合而成的理論,即“制度經濟史學”。
制度經濟史學大致經歷了“新古典制度經濟史學”、“新制度經濟史學”和“歷史的制度分析”這三個階段。其中,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新古典制度經濟史學,得源于新經濟史學革命的發展,以新古典經濟學為基本理論框架,以計量和統計分析為主要方法和工具,以歷史上特定的經濟制度――市場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來研究歷史上的各種經濟交換關系、經濟效率和增長。其對歷史上的大量有關價格、數量以及不同產業的周期性質等外生變量的歷史資料進行歸納整理和統計分析,從而極大地增強了其對歷史上的各種經濟現象和經濟行為的解釋力,拓展了經濟史的研究領域。而后,伴隨著新制度經濟學對制度研究的不斷深入,經濟史尤其是制度經濟史對制度分析的特殊重要性逐漸被得以重視,并形成了“新制度經濟史”。新制度經濟史的集大成者是諾思教授,其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制度分析框架,對西歐和美國的經濟史,特別是制度變遷的歷史進行了廣泛的實證研究,以制度、制度變遷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國家和意識形態對制度和制度變遷的影響,來說明經濟增長的制度變遷模型和西方世界興起的原因,從而形成了一個以制度、制度變遷和制度創新為主軸,以產權、國家和意識形態理論為主要分析框架的新制度經濟史的理論體系和分析框架。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格瑞夫在分析中世紀末期商業革命中的制度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問題時,超越了新制度經濟史學將國家作為唯一的制度來源分析范式,重新給制度下了一個更為寬泛的定義,即本身“是自我實施的對行為的非技術決定的約束?!迸c那些由國家和法律強制實施的制度不同,自我實施制度必須是參與者各方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各種制約因素、意識形態等理念下,經過協商、談判、討價還價后自愿達成的一致結果,它最主要的性質就是自發產生和自我實施。
格瑞夫在給出了明確的制度定義后,對比分析了11―14世紀歐洲“商業革命”時期的意大利城市熱那亞和地處北非地中海沿岸的馬格里布商人,在相同的環境和條件下,二者不同的制度選擇。分析得知,馬格里布人和熱那亞人不同的文化遺產以及他們在文化方面表現出來的巨大差異性決定了他們對制度的不同選擇。到中世紀晚期的商業革命時期,不同的社會歷史發展進程,已經使熱那亞和馬格里布分別形成了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文化傳統。而不同的文化傳統,對熱那亞和馬格里布人的經濟政治制度選擇和變遷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深刻影響。熱那亞人的文化傳統使其在選擇海外關系和內部關系模式時,選擇了以“個人主義”懲罰機制為基礎的第二方實施制度、開放型的擴大貿易方式和“縱向”的模式,而這些對于一個社會的長期經濟增長是十分有利的。相反,馬格里布商人則選擇了以“集體主義”的懲罰機制為基礎的第三方實施制度、封閉型的擴大貿易方式和社會內部橫向的模式,而這些對經濟的長期增長是不利的。熱那亞的個人主義社會,由于缺乏經濟上能夠自我實施的集體主義懲罰機制和暢通的信息網絡,及相關的非正式的集體主義實施的制度保障,促使其形成了保險制度、以國家權威為基礎的法律制度、以及股票市場等相關制度的產生和發展。而馬格里布的集體主義社會通過非正式的集體主義制度解決了相關的制度保障文藝,但同時也阻礙了其相關市場制度的產生和國家法律的強大。文化信仰對經濟和政治制度的選擇和變遷產生了持久的影響,而后者的發展狀況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
格瑞夫對影響制度選擇與變遷的非法律因素的歷史制度分析,把研究重點引向了缺少國家和中央法律體系條件下的自我實施制度,將非正式規則對制度變遷的決定性提上了一個更重要的臺階,注意文化信仰在制度模式選擇和制度變遷中的作用,對于我們加深理解我國長期歷史時期的發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而歷史的制度分析領域的另一個代表人物青木昌彥以博弈論為起點,以東亞經濟特別是日本經濟作為典型案例,來研究比較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的方方面面,把制度概括為關于博弈重復進行的主要方式的共有信念的自我維系系統。他用“共有信念”概括了諾思對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等方面的解釋,從而擴展了“制度”的內涵和外延,將制度的本質定義為能被共用資源、交易(經濟交換)、組織、社會交換、政體和一般性組織領域等相關性領域所有相關人所感知的對均衡博弈路徑顯著和固定特征的一種濃縮性表現。即制度以一種自我實施的方式制約著參與人的策略選擇,“并反過來又被他們在連續變化的環境下的實際決策不斷再生產出來。”此外,青木昌彥運用進化博弈思想解釋了制度演化中的多重性和不可確定性問題,因此歷史和現實中,即使面對相同的技術知識和相同的市場,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的制度安排會出現差異,同一文化背景下,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也會出現不同的制度選擇。青木昌彥根據博弈的性質和對應的適當的均衡概念以及均衡達成的方式,確定了制度的三種主要方式,即管制制度、社會規范、規則和慣例。按照青木昌彥的觀點,制度的作用是制約參與人的行為,通過協調人們的理念來控制參與人的行動決策規則。作為制度,共有理念引導著參與人在多種可能性(即多重均衡)中抉擇,朝其中某一特定的方向行動。在此意義上,不論共有理念是管制性的、規范性的還是認知性的,制約都是其內生特征。制度通過對均衡狀態的簡要表征來協調參與人的信念;在一個信息非完備和非對稱的世界里,制度又協助理性有限的參與人節約決策所需的信息加工成本。
歷史的制度分析,將研究重點放在自我實施的制度(下轉第41頁)(上接第39頁)上,拓展了制度經濟史的研究范圍和領域,超越了新制度經濟史學把國家作為制度的唯一來源的分析范式,強調制度自發產生和自我實施的性質,認為自我實施制度必須是參加者各方經過協商、談判、討價還價后自愿達成的一致后果。制度概念范圍的擴大,為明清時期各大商幫在缺乏民商法等“第三方”強制制度情況下,所依據不同的地緣文化、而選擇的自我實施和集體主義懲戒機制制度模式的選擇和實現方式方面的分析拓展了一個新的分析范式。
四、制度理論在中國經濟史中的應用
中國經濟史學在20世紀80、90年代經歷了理論和研究方法上的“危機”之后,各家開始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探究中國經濟史的發展。其中,將西方經濟理論引入傳統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運用經濟學理論來解釋和發展經濟史的研究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探討和研究方向。特別是,西方制度經濟史的興起和發展,更是極大地促進了制度理論在中國經濟史中的應用。其中,以山西大學晉商學研究所為代表的研究更具有特色。
晉商研究運用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方法和分析工具,借鑒西方制度經濟史學的理論分析模式,對晉商的經濟活動、發展脈絡、運行機制、變遷規律進行制度經濟史的分析,建立一個晉商制度分析模式。構建了一個較為全面、系統的晉商制度安排、配置與變遷的理論框架。將晉商的盛衰看作是一個制度變遷的過程,運用新制度經濟學中的制度分析方法,對晉商制度變遷的主體、動因、方式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從理論上對晉商的發展脈絡、運行機制、變遷規律進行了梳理和論證。運用了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制度分析與非制度分析以及歷史與邏輯相結合等多種方法,對大量可靠的史料進行了理論分析,使晉商研究得到進一步的深入。
晉商研究還應用歷史的制度分析的理論分析模式,歷史經驗的歸納分析法、博弈論分析法,通過委托中的晉商信用研究、晉商金融信用的演進研究、資本運營中的信用關系研究以及晉商信用制度的實證分析,來構建晉商信用的歷史制度分析模式。從產權結構、交易成本來研究晉商的信用制度,以及晉商信用的基本模式與實現方式,變遷過程及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美]道格拉斯?C?諾思.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2.吳承明.中國的現代化:市場與社會[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3.[英]??怂?經濟史理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4.[美]道格拉斯?C?諾思.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4
5.[美]道格拉斯?C?諾思.時間過程中的經濟業績.諾貝爾經濟學獎金獲得者講演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6.[美]熊彼特.經濟分析史[M].第1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7.[美]康芒斯.制度經濟學[M].上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
8.[日]青木昌彥著,周黎安譯.比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
9.[美]凡勃倫.有閑階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關鍵詞]大學;經濟學;多元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0)ll-0217-03
隨著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對人類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經濟關系進行理論、應用、歷史及有關方法進行研究的經濟學,已經演變成為一個分支眾多、內容龐雜的學科體系。在紛繁復雜的世界新形勢格局下,我國目前的頭等大事是努力發展經濟,作為此項艱巨使命承載者之一的大學經濟學本科生,如何學好經濟學,并能學以致用,尚有諸多困擾及思考,其中之一就是如何結合經濟學多元特性學習經濟學。
一、經濟學多元性淺析
迄今為止,經濟學的定義仍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似乎尚不存在一個被所有經濟學家認可的定義,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經濟學的多元性。
1.經濟學內容的多元性
現代商品經濟發展和社會分工不斷深化,人類經濟活動的內容愈來愈豐富、復雜、專業化,各種經濟活動之間、經濟活動與其他社會活動之間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聯系愈來愈緊密,經濟學研究及應用范圍也愈來愈擴展。一方面,從帶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論經濟學中,不斷分化出帶有應用性和獨立的部門經濟學、專業經濟學等分支學科;另一方面,也出現了經濟學科內部各個分支相互交叉的學科;再一方面經濟學與其他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之間的彼此聯結也越加緊密,比如數學與經濟學之關系,現代經濟學的一個明顯特點是越來越多地使用數學,現在幾乎每一個經濟學領域都用到數學,絕大多數的經濟學前沿論文都包含數學或計量模型,因為從現代經濟學作為一種分析框架來看,參照系的建立和分析工具的發展都要借助數學。因此,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經濟學內容的多元性越發凸顯。
2.經濟學學說流派的多元性
經濟學領域學說流派眾多。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馬歇爾建立的劍橋學派,一個以完全競爭為前提,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完整的庸俗經濟學體系;20世紀初在美國誕生的制度學派,是以研究“制度”和分析“制度因素”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為標榜,強調非市場因素是影響社會經濟生活的主要因素;20世紀50―60年代美國學者弗里德曼建立了貨幣學派,其在理論上和政策方面強調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是引起經濟活動和物價水平發生變動的根本的和其支配作用的原因;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供給學派則強調供給方面,認為需求會自動適應供給的變化,生產的增長決定于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當代西方經濟學的主要流派新經濟學派則在繼承制度學派傳統前提下,根據新的政治經濟條件,更加注意資本主義的現實問題,還有重農學派、奧地利學派、邊際效用學派等。追根溯源,經濟學學說流派的多元性不僅體現在特定經濟環境下獨特的理論產生,而且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各種學說流派也隨經濟環境的變化而發展變化,相互之間即不獨立無關,又都給我們新經濟的發展建設以依據及啟迪。
3.經濟學地域的多元性
由于地理、資源、文化、教育等差異,經濟學在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帶有強烈的地域特性,即強烈的本土性。綜觀經濟學發展史,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與特定的歷史背景之間都存在密切相關,它的理論和政策都是針對當時區域或本土社會問題的,那些在思想史上享有聲譽的經濟學家,如斯密、李嘉圖、穆勒、李斯特、西斯蒙第、馬歇爾、凱恩斯等,也多是當時對本區域公共政策提出積極有效意見的建議者。比如討論、學習中國現代經濟學需要進行兩個層次的契合:一是要契合探究事物本質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和實證事物現狀的西方主流經濟學;二是要契合西方學術界發展出來的經濟理論與中國人的行為機理、社會文化及經濟現狀等。中國的國情是:一方面,中國面臨的問題不同于西方,經濟理論需要解決經濟發展或財富增長的問題;另一方面,中國社會的文化不同于西方,經濟理論需要建立在一個具有本土性的行為機理之上。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當今中國經濟面臨的根本問題是整個社會福利的增加和社會成員福利的改進,目前中國社會制度欠規范、市場機制還不健全、社會保障缺乏、沒有健全雇工制度、全民教育落后、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社會失業普遍、貧困化日益嚴重、社會矛盾日趨尖銳。顯然,從經濟層面解決上述問題,西方主流經濟學并不能提供完全有效的指導,如果把主流經濟學理論盲目套用到國情根本不同的中國社會,這種“東施效顰”的行為必定對中國社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此外,還要關注中國人的理想,中國社會的和諧建設等等。因此,中國經濟學要有中國地域或本土特性,只有這樣才能發展完善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經濟學。
二、從經濟學多元性淺析大學經濟學學習
1._契合經濟學多元性,大學經濟學學習必須注重三種能力的培養提高
經濟學本科生應注重培養提高洞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
洞察能力是指在現實中觀察出重大問題以及規律性與決定性問題,包括現在正在發生的問題和歷史問題的能力。我們首先應把經濟學課程中的基本理論消化吸收,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經濟學的基準理論;同時要日積月累,廣泛接收經濟時事,善于利用圖書館、檔案館、書店、書展以獲得最新的圖書資料信息,經常做卡片、記筆記、剪貼(復印)報刊等,結合實際加強自己對基本經濟理論的理解,以提高自身洞察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運用己學理論解釋當今世界經濟現象的能力。這是我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將學過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比如,分析能力提高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離不開數學,數學業已成為學好經濟學的基本條件,因此,學習過程中要加強數學學習與訓練,熟練掌握進行微觀、宏觀、數理、計量等一系列數學統計類型分析工具,多參加案例分析及課堂辯論中的角色扮演,這對分析能力的培養提高大有裨益。
創新能力是運用知識和理論,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錢學森的“世紀之問”,在問責我們教育體制的同時,也深刻揭示了我們這代人應該努力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重要性。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一是要在確立主動成才的基礎上培養自主思維和積極創新的意識。二是要加強自身多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經濟學多元性需求。未來經濟學重大創新將會更多地出現在學科交叉領域,傳統學習中的單科獨進方式一定會束縛我們的視野和思維。三是要注重與眾不同的個性化發展,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多看、多想、多探究,培養對經濟學某方面知識的興趣,以強化相關知識的主
動積累,相信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四是要注重培養自學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五是要積極參加課外學習活動,如專題討論、小組學習、專家學術演講、社會實踐等,以開拓視野。
2.經濟學多元性要求我們必須具有開放性學習思維
開放性思維是指突破傳統思維定勢和狹隘眼界,多視角、全方位看問題的思維。具備了開放性的思維方式,就能夠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我們經歷的傳統應試教育使我們不自覺地有著較強烈的封閉性思維,對自己已經熟悉的東西,無論它已多么落后和無用,都不敢放棄,對新事物、新信息充滿了本能的排斥。開放性思維具有反教條和實事求是的特征,學習中我們應用開放性思維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做到既向內看,又向外看;能根據外界的變化適時調整自己,讓自己和他人、和外部世界和諧起來,才能對不同文明及不同觀念充滿尊重,進而推崇學習多元文化、多元經濟、多元價值觀。
3.經濟學多元性要求學習過程中應具有國際化前瞻性并培養相關素質
多年來,教育體制桎梏了我們教育的“國際化”進程。經濟學無論內容、學說學派以及地域的多元性,無不深刻體現歐美等發達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演變特征,中國經濟學理論及實踐也與其息息相關,因此我們的學習必須具有國際化前瞻性并培養相關素質。
(1)學好國際通用語言――英語,是我們走向國際化多元經濟的必由之路。社會生活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學英語一是為國際化需求,二是為我們自身知識的擴充。若能熟練掌握英語,就能幫助我們打開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學習之門。西方經濟科學領先我們,許多好的文章、好的研究叢書都是用英文寫成的,為能進一步學習探索,擴展我們的知識與專業技能,應當學好英語,這樣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得到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才能交流溝通。太多的學生把大學英語學習置于“通過四、六級而已”的做法確實有失偏頗。
(2)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養成。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中“探究”一詞的解釋是:something thatstudents do。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這和我們常說的“授之與漁”同義。探究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經濟學多元性本身意味其包羅萬象、變化莫測,具備了探究式學習方法,就能補充完善我們固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法,就能在其原則指導下,仿照科學研究的過程來學習經濟學內容,從而在掌握經濟學內容的同時,體驗、理解和應用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將我們所學的經濟學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相結合。
關鍵詞:古典微觀經濟學;4P;4C;4W;淵源
中圖分類號:F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1-0041-01
1 營銷的4P理論
營銷理論是一門應用學科,其理論基礎是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其基本的營銷觀念受經濟學基本理論的指導和規定。美國營銷理論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第九版《營銷管理》中認為:“營銷是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提供出售,并同別人交換產品和價值,以獲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種社會和管理過程。這一定義包含下列一些核心概念:需要、欲望和需求;產品(商品、服務與創意);價值、成本和滿意;交換和交易;關系和網絡;市場;營銷者和預期服務?!边@里不難看出這些核心概念也是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從時間上看,在1890年左右,美國經濟學家馬歇爾以單個消費者、單個廠商和單個行業作為分析對象,構建新古典微觀經濟學,供求理論是其理論的基石。“準確地說,4P存續于1875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這一時間上的巧合性,不是偶然的,正是經濟學理論對營銷觀的影響和啟迪的結果。而從經濟形態來看,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從19世紀后期到1929年全球經濟過剩危機這一時期內,世界經濟的主流是短缺經濟。4P代表了銷售者即生產者的觀點,即賣方用于影響買方的有用的營銷工具。4P理論的出發點是以生產者為中心,4P理論的時代背景是賣方市場,是短缺經濟時代下的產物。4P理論的目的是以企業或生產者的利潤為目標。
2 營銷的4C理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營銷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消費個性化、人文化、多樣化特征日益突出,傳統的4P理論已不適應新的情況。 以美國西北大學教授舒爾茨和勞特明教授為代表的營銷專家認為:企業從事營銷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為此他們提出了營銷組合的4C理論,即消費者(Consumer),成本( Cost),溝通(Communication)和便利性(Con-venience)。4C理論的提出對傳統4P理論沖擊很大,傳統4P理論是一種企業導向而不是真正的顧客導向,以4P為核心的傳統營銷是一種由內向外的經營思維,本身帶有銷售觀念和以生產為中心的痕跡,而4C理論的經營理念則剛好相反,它是一種由外向內的經營思維,是市場觀念的具體體現。
4P到4C是營銷觀念的變革。傳統營銷理論強調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四要素。這種4P理論認為,企業只要圍繞4P制定靈活的營銷組合,產品銷售就有了保證。
3 營銷的4W理論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微觀經濟學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基礎,既是后者的理論基礎,又是后者的方法論基礎,營銷理論無論是4P和4C理論都是建立在新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之上的,雖然在4Ps和4C之后,人們提出諸多營銷新理論,來刻畫知識經濟時代的營銷理論創新,如社會營銷、關系營銷、生態營銷、網絡營銷、整合營銷等,但筆者認為這些觀點確實有創新,但它只反映了知識經濟時代營銷理論創新的某一特征,具有啟發性但也具有片面性,因為它們均是對實際營銷現象的經驗總結,缺乏相應的經濟學理論的支撐。近年來,隨著人類社會邁入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學理論也不斷發展,一些學者通過分析新古典經濟學的純生產者與純消費者的兩分法的局限性,提出了生產――消費者全新的分析單元,提出了4W理論,有的學者甚至認為4P是第一代營銷理論,4C是第二代營銷理論,而4W是第三代營銷理論,4W是4P和4C理論內在邏輯發展的結果。
筆者認為,如果從營銷學的主要理論基礎經濟學的理論發展來看,或者從4P和4C的基本理論方法與實務來分析的話,4P和4C理論在本質上是屬于同一邏輯結構中的同一論,即4P和4C的理論基礎都是新古典經濟學。4P和4C理論兩者最大的共同點,都是以一個獨立的觀察者來觀察市場營銷,4P以生產者的角度來演繹出一套營銷理論,4C以消費者為出發點來發展出一套營銷理論。這也是4Ps的營銷近視癥和4C理論的營銷遠視癥局限性存在的原因,這一原因的存在可以追溯到經濟學的理論,新古典經濟學的致命缺限是4P和4C理論局限性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4P和4C存在的理論基礎。
眾所周知,目前流行的微觀經濟學著作或教科書的流行寫法,是以馬歇爾對需求和供求的狹義解釋為基礎。新古典學派創始人馬歇爾在1890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中,利用供求、邊際分析和局部均衡方法對古典經濟學加以形式化,形成新古典微觀經濟學框架。該框架有三個基本的假設:第一是純消費者與純生產者之兩分;第二是馬歇爾對需求和供給這兩個概念的狹義解釋以及他對這兩個概念在經濟分析中的核心地位的強調;第三他用規模經濟概念替換了專業化經濟概念。純消費者與純生產者兩分法是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奠基石,它使得“邊際學派”得以興旺,為新古典微觀經濟學在理論與方法上構建了較為厚實的基礎。兩分法是分解方法在經濟學中的體現與應用,被當作微觀經濟學分析柜架的標準構件,新古典經濟學及其現代形式成就卓著,但由于其純消費者與純生產者之兩分這一致命缺陷,從而導致4P和4C理論存在相應的理論局限性。如果我們采用一種接近現實的框架,用消費――生產者代替純消費者和純生產者,其中每個人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則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一種職業,這就決定了他買和賣什么。在這種框架里,在選擇不同職業的個人之間,消費者-生產者的地位是對稱的,因此,不存在純消費者地位與純生產者地位之間的不對稱。
從經濟學的理論發展的邏輯來思考市場營銷理論的發展,筆者認為第一代營銷理論(包括4P和4C)應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學的營銷理論,或稱為單贏營銷理論或優化營銷理論,第二代營銷理論(4W)稱為新興古典微觀經濟學的營銷理論,或稱為共贏營銷理論或博弈營銷理論。筆者將之概括為4W營銷。4W并不否定4P、和4C,而是在4P和4C基礎上的總結和擴展,4C比4P進步的觀點有二:一是觀察市場營銷的角度從生產者轉到消費者,這意味著“獲勝的公司必將是可以方便地滿足顧客需要,同時和顧客保持有效的溝通”,與4C相比,4W是從生產者――消費者、生產者――政府、生產者――供應商、生產者――環境四個范疇來全而審視市場營銷,4W認為獲勝的公司必將是可以方便經濟地滿足生產者、消費者、政府、環境、供應商的需要,同時形成生產者和消費者、政府、環境、供應商雙贏的結果??傊?W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產物,知識經濟與工業經濟時代相比,它關注和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磋商、共贏、合作、參與、學習、分散、柔性。4W是一種新的市場營銷理念,其與4P與和4C相比,它更符合建立在市場規則,公共利益認同之上的合作這一新經濟觀。
綜上所述,4P,4C,4W營銷組合理論它們之間的關系應當這樣理解:它們不是取代的關系而是完善和發展的關系,它們都有深刻的微觀經濟學的淵源。由于企業層次不同,情況千差萬別,市場及企業營銷還處于發展之中,因此企業在了解、學習和掌握這些理論的同時,根據企業的實際,把三者結合起來指導營銷實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美]菲利普•科特勒著.營銷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作為最徹底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哈耶克一生進行過兩次捍衛經濟自由主義的理論大論戰和一次新經濟自由主義復興的運動。20世紀三十年代反對凱恩斯國家干預主義經濟學的大論戰和反對市場社會主義的大論戰,以及20世紀七十年代后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復興運動。哈耶克出版過兩本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影響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負》。前一本書是他堅決反對納粹主義、極權主義和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理論的通俗闡釋,也是影響最大的“世紀之作”;而后一本書則是哈耶克畢生探求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收由之作”。在這本《致命的自負》中,哈耶克依然不改其“斗士本色”,將無法實現“口誅”的“收由大論戰”改作了“筆伐”的“理論大總結”,對社會主義(集體主義)進行了最后的全面批判,對新經濟自由主義進行了簡要地總結性論述。這兩本著作使哈耶克成為了闡釋現代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當然代表。
二、哈耶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理論貢獻
一般認為,哈耶克在論證市場經濟自發進化過程的問題上做出了一項重要的貢獻,即將秩序的自發性和規則的自發性區別開來。在他看來,保證經濟秩序的自發性并不是問題的根本,因為在某些刻意制定的規則的基礎上,也有可能產生出自發性的整體秩序。因此,真正重要的在于確保規則的自發演進屬性,只有在自發進化過程中存續下來的規則——哈耶克稱為內部規則的基礎上產生的經濟秩序,才是有效率的經濟秩序,并且才與自由主義原則相一致。
(一)進化主義理性論與經濟制度的進化。哈耶克強調分散性的個人知識的重要性。順著這一線索,哈耶克提出了所謂的進化主義理性論。需要指出的是,哈耶克討論的理性指的是一種邏輯推理能力,是一種由一定的前提推論出正確結論的能力。在經濟理論中,理性即指“為達到某些目標而對各種手段的最佳選擇。”主要是對大衛·體漠的繼承,使哈耶克堅持了一種懷疑論的姿態。為了說明他立足于人的本能和本性而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的個人主義的“利己主義”或者“自私”,他認為由于人們普遍相信個人主義是證明和鼓勵人們自私的,這是那么多人不喜歡它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由于實際知識的困難在這里所引起的混亂,所以我們必須仔細考察其所作假設的內涵。他認為,理性認識不是知識的全部,文明發展史向我們表明:除了理性知識以外,還存在著另一類經驗性的知識。作為總和的知識這個概念,其恰當的對照物應當是一切人類實踐活動。
經濟制度的選擇以及由此產生的秩序進化,直接源于人們的經驗性實踐活動。由于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碰巧改變了規則,因此使得該群體的知識分工更為發達,并在變化和未知的環境中呈現出更強的適應性,在與其他群體的競爭中愈來愈強、蒸蒸日上。當然,這個進化過程并不是直線式的,而是在包含著不同秩序的領域不斷“試驗”的結果。在進化過程中并不存在試驗的意圖,它類似于遺傳變異,其作用也大體相同。規則的變化是由歷史機遇引起的。
(二)經濟自由與市場秩序。哈耶克認為,自發出現的市場經濟秩序,是社會經濟自發進化過程的最新進展,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出現過的最有效率的一種經濟結構體系。作為一種“相對晚近的產物……,(市場秩序)是在對各種行為的習慣方式進行選擇中逐漸產生的。這些新的規則得以傳播,……是因為它們使遵守規則的群體能夠更成功地繁衍生息,并且能夠把外人也吸收進來?!毕鄬τ谄渌洕刃?,尤其是集中性的計劃經濟秩序,這種秩序的效率優勢就在于它能保證該群體更有效地發現和利用分散性的個人知識,從而取得競爭優勢。
在哈耶克看來,市場經濟秩序之所以具有效率優勢,就在于它賦予了經濟主體以擁有活動的私域,并相應擁有經濟自由。市場經濟本質上必定是一種賦予經濟個體以自由的制度,市場經濟活動的本質必定是一種發揮經濟個體主動性,并在整體上顯現出自發競爭態勢的過程。正是在這里,哈耶克的市場經濟理論與自由主義相互勾連起來。
哈耶克對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或者說對于古典經濟自由主義的進一步闡發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將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放在古典經濟自由主義基礎上,并且以個人主義作為經濟自由主義的基本出發點與基本概念來闡述;二是著重從知識和信用角度論證市場經濟的合理性;三是從批判社會主義的角度來反證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主張的合理性。
對于市場秩序的效率優勢,哈耶克認為,只要不存在各種不正當的強制,經濟自由就趨向于造就出一種競爭的事態,這種競爭不同于完全競爭,而是一種不斷逼近完全競爭均衡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個體力圖尋找一種最佳的方式,以保證最有效地利用其所擁有的專有性知識。不僅如此,自發產生的價格信號也具有十分優越的信息交流功能,它能用最簡短的形式將最重要的信息在經濟個體間傳遞,并且只傳遞給相關經濟當事人。相對價格變動反映了各種生產資源的相對重要性,經濟主體只需要了解這一點,而無須過問導致這種相對重要性變化的背后原因,就能夠做出正確的經濟選擇。在哈耶克看來,市場經濟的價格和競爭機制近乎完美,即使它存在某些缺陷,也會隨著歷史的演變而自我修復和調整,并不需要人為的整合,經驗的積累和不斷的完善可以使社會自生自發的繁榮,這就是哈耶克追求的“自生自發秩序”。
三、哈耶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缺陷
無可否認,哈耶克對于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復興和發展的確具有重要的作用,哈耶克在當前這個內容龐雜的新自由主義運動中還是有其獨特性的。但我們也不是一味贊同哈耶克所有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各種觀點。
(一)認識論、方法論方面的缺陷。首先,哈耶克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是以脆弱的主觀主義為基礎的。在哈耶克看來,生活于同一個社會共同體內部的個人的觀念分類系統大致相同,因此不同的個人才能夠理解彼此的行為的含義;同樣道理,社會科學家也因此能夠從外部分析其他個人的行為方式,并以之為要素組成一種關于社會關系整體的理解圖示。顯然,這種外部分析也是以主觀主義為基本立場的,因為它也把個人行為的主觀方面(在哈耶克那里個人行為進一步被簡化還原為個人觀念)一一作為研究的起點。其次,自相矛盾的懷疑主義立場。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哈耶克所主張的這種有限認識論立場最終都有明確的規范性結論。無論是強調習俗和傳統的優先地位,還是強調模式(秩序)預測,其真正用意都是在于捍衛傳統自由主義,或更確切地講,是對私有財產,尤其是資本主義私有財產建制提供辯護和證明。通過這種認識論論證,哈耶克試圖為既有的私有財產制度提供一個可靠的理論基礎。不可否認,這種有限認識論是哈耶克批判其他若干理論的一柄利刃。尤其在社會主義陣營瓦解以后,哈耶克更是因此被一些人視為嚴謹的學者和自由主義旗手的典范結合。然而不幸的是,哈耶克的這柄利刃是雙面的,在有效話難他人的同時,有限知識論也破壞了哈耶克自己所主張的自由主義理論體系。
(二)自發秩序理論方面的缺陷。哈耶克基本上把他所主張的自由主義理想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重疊起來。這樣,他的所有理論探討和論證實際上也構成了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一個辯護。然而,哈耶克的這種辯護并不成功。首先,市場經濟自發進化的不純粹性。哈耶克認為,作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基礎的,只能是那些在進化過程中自發生成的規則,而不是那些刻意設計的規則。他在這里強調的當然是那些起源于個人之間相互協調行為的習慣性規則,這些習慣性規則是眾多自利的個人在做出各種相互獨立的決策時無意產生的結果,在生成這些習慣性規則的過程中,偶然性和必然性共同發揮著作用:在起點的決定問題上,偶然性占據了主導地位,而一旦起點確定后,必然性將最終造就出一種均衡態。然而不幸的是,哈耶克這種個人主義式的論證并不成功,市場經濟規則的出現和維持離不開某種市場以外的強制力量的推動和實施。其次,自由主義原則含義模糊。在《自由秩序原理》中,哈耶克給出了自由的、始終存在著一個人按其自己的決定和計劃行事的可能性;此狀態與一人必須屈從于另一人的意志的狀態適成對照。在這里,自由概念的準確界定依賴于強制概念的確定。由于強制概念的混亂,哈耶克的這個定義沒有什么確定的含義,它根本無法對社會關系的性質做出判斷。
總之,我們應該以科學的態度來分析和看待哈耶克的觀點和政策主張,擯棄其錯誤和糟粕,吸取其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啟發借鑒意義的思想,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
參考文獻:
[1]鄧正來.規則·秩序·無知-關于哈耶克自由主義的研究[M].2004.166.
[2](英)哈耶克,鄧正來譯.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M].2003.9.
[3](英)哈耶克,鄧正來譯.自由秩序原理[M].1997.19.
(一)“經濟”與“經濟學”術語的由來“經濟”一詞,在西方源于希臘文,原意是家計管理。古希臘哲學家色諾芬的著作《經濟論》中論述了以家庭為單位的奴隸制經濟的管理,這與當時的經濟發展狀況是適應的。而“經濟學”一詞,一般認為始見于1615年法國人蒙克萊田所著的《政治經濟學概論》一書,也由此出現了“政治經濟學”一詞。在我國古漢語中,“經濟”一詞是“經邦”和“濟民”、“經國”和“濟世”,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治國平天下”的意思。內容不僅包括國家如何理財、如何管理其他各種經濟活動,而且包括國家如何處理政治、法律、教育、軍事等方面的問題。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將economics譯為“經濟學”,我國的嚴復則將其譯為“生計學”。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學已逐漸成為各門類經濟學科的總稱,具有經濟科學的含義。
(二)經濟學說的演進在西方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以前,經濟學說的發展經歷了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經濟學說兩個階段。在封建社會晚期,西歐各國出現了重商主義的各種論述,成為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初的理論探討,并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經濟學產生。十七世紀中葉后,先后出現了以威廉?配第、比埃爾‘布阿吉爾貝爾為標志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十九世紀上半葉,德國出現了與英法經濟學在理論和方法上具有不同特點的歷史學派,美國早期的經濟思想也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其后,資產階級經濟學說出現了重大的變化。一方面,邊際效用價值論和邊際分析方法獲得廣泛發展,并逐漸融入資產階級主流經濟學理論體系;另一方面,德國歷史學派獲新發展,美國出現了制度學派。以馬歇爾為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與德、美的歷史學派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是這一時期的理論成果。二十世紀初到3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的思潮獲得發展,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簡稱《通論》)成為這一思潮的典型代表,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以后的凱恩斯主義。70年代以后,作為凱恩斯主義批評者的經濟學思潮逐漸抬頭,同時以新古典分析方法與理論原則為基礎的新制度經濟學也產生并發展起來,到90年代,繼承凱恩斯傳統的新凱恩斯主義和繼承自由主義傳統的新古典主義獲得發展。
二、會計理論的發展歷程
(一)會計理論的產生與發展會計的歷史起點當是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簡單刻記與直觀繪圖記事階段。直至十四世紀復式簿記產生以后,才是研究會計思想和會計觀念最合適的起點。該方法所依據的觀念是:企業單位和企業關系的觀念;經濟業務用貨幣形式記賬的事實;不同的項目可以按照共同的貨幣單位比較;通過費用和產權賬戶的使用,說明對資本和收益的區別已有所了解。會計發展的重要條件是中世紀意大利商業城市的興起,會計發展的一個前提條件是表達能力,社會制度方面的前提條件包括:私有財產觀念;信貸的發展;資金的積累。但這些前提條件并不能充分闡明會計理論的發展,短期合伙和合伙經營方式的出現不僅有利于資本的積累和運用,且對會計理論的發展具有更重要的影響。法國人盧卡?帕喬利出版的《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標志著會計理論的誕生。十五世紀末,意大利城市在政治和貿易上開始沒落,該時期復式記賬的一項重要發展是在每年的年末計算損益,資產負債表隨之產生。十七和十八世紀西歐另一個重要社會制度和經濟變化,是工業革命的開始和合股公司及其他形式組織的發展,該變化對以后會計理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十九世紀的一系列經濟事件使會計有了巨大發展,但會計理論在很大程度上還受經濟制度和使用會計數據目的變動的影響。
會計理論與方法的任何創新,都旨在促進生產的發展,但其進步又密切依存于經濟的需要。20世紀會計上的重大成就主要包括:第一,政府不僅依法監管證券發行和證券交易,而且規范上市公司應予披露的財務報表和其他財務信息,組織權威的機構制定會計準則,作為會計對外報告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公開披露的依據。第二,圍繞會計的記錄、計量、確認、報告,產生了各種會計理論,以此為基礎,準則制定機構AICPA和FASB先后研究并了“企業會計普遍適用的準則”、美國FASB財務會計概念框架(1-7號)等。第三,創造了具有控制職能的標準成本會計制度。標準成本制度的進一步發展,便逐步形成了現代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形成具有內在聯系的現代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前者服務于市場(主要是投資人和債權人)對會計信息的需要,后者則提供具有“商業秘密”的成本、效益等內部信息,滿足企業經營者的需要。這種科學的分工與合作,是20世紀會計科學的又一重大成就。第四,一批中青年會計學者運用了多種研究方法,多角度研究分析會計信息的作用,重新解釋和預測了過去已發現和至今未發現或產生的會計現象,經驗一實證會計理論研究在近30年取得了重要進展與成功。
(二)“公認會計原則”的形成與會計理論 “公認會計原則”是20世紀會計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美國經濟危機的直接產物。而對合理、科學的會計原則的追求,是推動會計理論研究的主要因素,并形成觀點豐富的財務會計理論體系。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爆發,使得會計界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指責和批評。美國會計師協會(即后來的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任命喬治?梅(GeorgeMay)為主席的“與證券交易所協調委員會”,對會計實務進行調查,并通過了六條“認可的會計原則”。1936年,美國會計師協會的下屬委員會在“財務報表的檢查”報告中,正式產生“公認會計原則”(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的概念。1938年,會計程序委員會的成立,標志著美國進入了有組織、有意識地制定會計準則的階段,形成了較為規范的“公認會計原則”。美國在會計準則制定的過程中,先后出現了三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包括:會計程序委員會、會計原則委員會和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這些機構先后的“會計研究公報”、“會計原則委員會意見書”和“財務會計準則公告”以及一些相關的解釋文件,都屬于“公認會計原則”的內容。受美國的影響,其他一些國家也逐步效仿。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的成立,標志著公認會計原則已在國際范圍內產生實際需要。早期的國際會計準則保留了較多的可選擇方法,不利于提高各國財務報表的可比性。本世紀80年代以后,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著手修訂已頒布的國際會計準則。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于2000年5月宣布,已完成了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提出的月份準則的評估工作,二十世紀60和70年代曾發生很多環境變動,都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會計師的工作,迫使會計界采用新的會計方法和會計思想。在技術領域,電子計算機是一項最重要的發展,但社會和經濟變動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會計理論的發展,必須適應經濟制度的變革和新的社會經濟環境人類社會
的會計演進與經濟發展。從整體上看,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發展,不僅推動了會計實踐的發展,而且推動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反之亦然;從會計理論的發展史來看,會計理論正在受到經濟學理論的影響,會計理論也愈益從經濟學中找尋“支援意識”,并將其轉換為會計學理論的基礎理論架構。經濟學理論在會計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已經滲透到會計學的各個領域。會計學視野中的經濟學應是解釋會計現象與拓展會計新領域的一種工具。
三、經濟學說對會計理論發展的影響
(一)政治經濟學對會計理論發展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把會計看成確定和控制資本價值運動的手段。就會計職能及其歷史發展規律而言,馬克思指出:“過程越是按社會的規模進行,越是失去純粹個人的性質,作為對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總結的簿記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記對資本主義生產,比對手工業和農民的分散生產更為必要,對公有生產,比對資本主義生產更為必要”。這里的“簿記”就是會計,從而精辟地概括了會計發展的歷史規律及會計職能和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經濟理論認為,資本循環周轉理論蘊涵著會計核算。從資本循環可以看出,企業經營的過程是通過墊付貨幣資本收回更多的貨幣資本,其目的是取得更多的現金凈流入。在企業資本運動過程中,存在相對靜止和顯著變動兩種形態。在資本處于顯著變動時,應著重計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某個期間)全部資本的流量的結果(增量);在資本處于相對靜止時,應著重計算企業在某個經營時點資本的使用狀況及對資本的要求權(產權),其代表企業在某個會計時點資本的存量??梢姡柚Y本循環,企業的經營業績特別是現金凈流入及財務狀況都可以用會計加以計量。
經濟理論認為固定資本損耗與會計中的折舊費用密切相關。馬克思指出:“機器的有形損耗有兩種。一種是由于使用,就像鑄幣由于流通而磨損一樣。另一種是由于不使用,就像劍入鞘不用而生銹一樣。在后一種情況下,機器的磨損是由于自然作用。前一種磨損或多或少地同機器的使用成正比,后一種磨損在一定程度上同機器的使用成反比”。固定資產無論使用與否,都會發生有形損耗,這種損耗的程度主要決定于其工作負荷程度和固定資產本身的質量。馬克思又指出:“機器除了有形損耗以外,還有所謂無形損耗。只要同樣結構的機器能夠更便宜地再生產出來,或者出現更好的機器同原有的機器相競爭,原有機器的交換價值就會受到損失。固定資產除有形損耗外,不定期可能發生著無形損耗。對于固定資產損耗的補償要采取固定資產更新和固定資產大修理兩種形式。而折舊是固定資產由于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中去的那部分價值,正確地計提折舊,才能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從而保證固定資產再生產具有正常的資本來源。馬克思指出:“這種生產資料把多少價值轉給或轉移到它幫助形成的產品中去要根據平均計算來決定,即根據其執行職能的平均持續時間來計量”。固定資產折舊可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計算,企業會計也依據該原理來計算折舊。
經濟學的價格理論中蘊涵產品成本核算的思想。馬克思指出:“商品價值的這個部分,即補償所消耗的生產資料價值和所用的勞動力價值的部分,只是補償商品使資本自身耗費的東西……,這就是商品的成本價格”。成本價格是商品中用來補償所消耗資本價值的那部分價值,是所消耗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和的轉化形式。成本價格對企業來說是成為出售商品價格的最低界限。商品的成本價格越低,競爭能力越大。根據成本價格理論,產品成本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在生產過程中直接耗費的生產資料,如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等費用;補償固定資產在生產過程中逐漸磨損而提取的折舊費;以工資形式支付給生產者的勞動報酬;進行生產管理活動所支出的管理費用。在成本計算工作中,應根據這個理論范圍計算產品的成本。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還必須充分考慮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必不可少的價值耗費的補償,以及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的要求。會計核算要求將企業在生產和銷售方面所發生的一切支出綜合表現出來,并用企業的銷售收入加以補償。因此,將這些費用計入產品成本,才能得到必要的補償。同時,將廢品損失等非生產性損失的發生列入產品成本,也可以提高產品成本的綜合反應作用。
(二)新制度經濟學對會計理論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以科斯、諾思等為代表的“新制度經濟學”(Hew institution-aleconomics)在經濟學理論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加,成為西方經濟學界一個引人注目的理論現象。新制度經濟學也逐漸成為現代經濟學的“顯學”。新制度經濟學不但為經濟理論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及頗有價值的方法,同時對會計理論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它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對會計理論邏輯起點研究的影響。從60年代起,各國會計界普遍將會計目標作為會計理論的邏輯起點進行研究,并取得了成果,但制度因素在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了。筆者擬從新制度經濟學角度對會計目標進行重新界定,對企業財務會計目標做出分析。根據新制度經濟學原理,企業是一系列契約的聯結點,是契約聯結的網絡。這些契約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涉及到投入品的物主和商品的買主,企業不僅與人力資本的提供者(雇員、經理等)、實物資本的提供者(股東、債權人等)締約,也與原料的供應者、產品的購買者締約,還與政府締結政府管制契約、與社會締結有關社會責任的契約。而企業的契約人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企業原有的契約人可按一定的規則退出契約,原來未締約者也可按一定規則加入契約。這樣,企業除了有現實的契約人之外,也存在潛在的契約人。契約市場則是現實的契約人與潛在的契約人進行角色轉換的制度安排。潛在的契約人可以通過契約市場加入契約,而現實的契約人也可以通過契約市場來退出契約。此外,企業還有間接的契約安排。企業的這種“契約鏈”是可以無限延伸的,而且隨著它的延長。契約人與企業的利益相關度逐漸下降。契約是人與人之間交易的結果,交易是有成本的,這種成本就是交易費用??扑拐J為,交易費用是獲得準確的信息、談判和經常性契約的費用。其中核心部分是信息費用。交易費用對人們之間的契約有重大影響,因此契約人想方設法降低交易費用。會計是一個將企業的經營活動情況進行信息轉換和加工的系統,因此,企業財務會計目標可以界定為:降低企業契約人集(指直接契約人、間接契約人、現實契約人、潛在契約人的集合)的交易費用。 二是對會計研究方法的影響。早期的實證會計理論研究者們運用的是有效市場假說及資本資產計價模型,奉行以會計信息價值為中心的理論,但最終發現這種理論不能圓滿地解釋會計慣例。他們意識到:政府官員和其他管制者們的行為可以根據“人的行為動機是謀求個人效用最大化”這一假設,通過建模進行預測。與此同時,在行政管理中同樣存在著非零值的交易費用,使得會計程序能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及其價值。于是,在70年代末從傳統的
實證會計理論中派生出了一種以新制度經濟學為基礎的實證理論,該理論強調對不同企業和行業的會計慣例進行解釋,它不僅建立在企業理論和政府管制理論之上,而且是這兩種理論的衍生物。在實證會計方面,經濟學不僅提供了會計研究的方法論,而且使會計學“侵入”到金融學領域,對金融資產定價模型和市場效率假說的檢驗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實證會計理論借鑒的是弗里德曼的實證經濟學思想和方法,致力于根據利益集團選擇會計準則、會計程序和會計方法的行為,來解釋現存的各種44t實務,從而用實證方法證明有關會計假設,以對未來會計實務進行預測,這和傳統的規范會計研究大為不同。
三是對會計規范研究的影響。會計規范是有關會計信息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制度安排,是各個利益集團博奕的結果。會計規范的演進是一個典型的制度變遷問題,會計規范演進的原因是會計規范的不均衡,會計規范的不均衡是指會計規范的需求與供給不一致。人類社會的發展使會計規范的需求與供給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原來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結構不再使制度需求者的凈收益最大,因此產生了制度創新的動機和需求;另一方面,又改變了制度的選擇集合和選擇范圍,從而改變了制度的有效供給。同時,這種制度的不均衡是一種常態,而制度的均衡只是一種理想狀態。制度的變遷只不過是從一種不均衡狀態到另一種不均衡狀態,而不是從不均衡狀態到均衡狀態,會計規范只存在于動態過程之中,會計規范的演進就是在以上背景下發生的。新制度經濟學是研究制度的科學,制度作為一套行為規則被用來支配特定的行為模式和相互關系,會計規范正是包含在制度該概念之內的。因此,會計規范也是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之一,可以運用制度變遷理論、產權理論,用制度分析框架來分析和研究會計規范問題。
四是對會計史研究的影響。傳統的會計史研究方式是按照時間順序、以重大的會計史實為基礎來描述會計史。其缺陷在于:這種方式以描述為主,使不少會計研究文獻只是史料的堆積,忽視了對史料的分析;缺乏理論分析工具,只通過規范方法進行研究,缺乏定量分析與實證支持,客觀性、可證實性差;研究的實際意義不大,只是對會計的過去進行了回顧,不能對現在的會計理論研究起作用,更不能對會計的未來做出預測。如果將新制度經濟學引入會計史研究,其意義在于:以制度變遷為線索把握會計的發展過程和發展趨勢,減少研究的盲目性;以運用新制度經濟學中的有關理論對會計史做定量分析,用實證方法研究會計史問題,從而提煉出一個對會計史進行理性分析的框架;進行會計史研究也不再只是為了對會計的過去進行回顧,而是要通過對會計發展歷史上會計環境與會計的互動關系進行分析,檢驗現行會計理論與會計環境的一致性,并對會計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 五是委托理論與產權會計學對會計理論的影響。理論假設人有不同的偏好,并且都是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甚至會有機會主義行為,這就導致了成本(包括簽約成本、監督成本、保證成本、剩余損失)的發生。所以,委托人需要一種控制系統來使人按委托人的目標來行事。該控制系統包括三部分:決策權的分配、業績計量與評價和獎勵與懲罰。契約和決策的形成需要信息為基礎,而會計和審計正與這種信息的收集和傳播有關,所以理論被用在會計和審計研究中,以分析不同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和審計程序的效率特點。產權會計理論認為:產權界定是會計產生的基本動因之一;產權制度是會計政策選擇的出發點與歸宿;提高產權效率是制定會計準則的基本要求;產權博弈關系決定企業會計的未來發展取向。
六是信息經濟學對會計理論的影響。司可脫(sccott)的《財務會計理論》是基于信息經濟學來構建的,作者認為財務會計理論的基本問題就是協調會計信息的不同角色。二十世紀60年代后期,信息經濟學、證券價格和行為科學在財務會計研究中的運用,導致由經濟收益計量觀向決策有用觀的轉變,“主要會計職業界已經采納了決策有用觀”。FASB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1號(1978)將財務呈報的目標確定為:財務報告應該提供與現在的潛在的投資者和信貸人以及其他用戶作出合理的投資、信貸及類似決策有用的信息;財務報告應該提供有助于現在的、潛在的投資者和信貸人以及其他用戶評估企業預期現金流人的數量、時間和不確定性的有用信息;財務報告應該提供關于企業的經濟資源、對這些資源的要求權以及使資源和對這些資源的要求權發生變動的交易、事件和情況影響的信息。
(三)人力資本理論對會計理論研究的影響:人力資源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的創立得益于舒爾茨的人力資本理論。舒爾茨指出,人力知識、能力、健康等質量的提高對經濟成長的貢獻遠比物質資本和勞動數量的增加重要。會計系統如果不能反映這種重要的資源,那么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勢必大打折扣,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該影響會日益加大。
(四)會計由微觀控制走向宏觀控制:國民經濟會計郭道揚教授在二十世紀會計大事評說(七)中寫道:“20世紀以前,會計(簿記)所正視的基本上是一個微觀經濟世界,它參與對國家經濟、企業經濟的管理也基本上囿于微觀經濟范圍。進人20世紀后,會計環境巨變促使它走向宏觀經濟控制領域,在宏觀會計建設方面開創了新的格局”。會計由微觀走向宏觀,會計環境的巨變是一個重要因素,但這只是外因,而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因,是人的因素。國民經濟會計又稱國民會計、總量會計或社會會計。最早提出社會會計概念的是1972年諾貝爾獎得主約翰???怂?,他在其著作《經濟的社會結構一經濟學入門》一書中認為:所謂社會會計學,就如同借會計學能在一望之下把握企業經濟活動全貌一般,利用相同的會計學方法,力圖掌握國民經濟的整體活動狀況。??怂乖趪窠洕鷷嬂碚撋系呢暙I可歸納為:一是企業中會計師所用的一般化的表式可用于國民收入的計算,具體表現為生產記錄表、收入及支出記錄表、儲蓄及投資記錄表。這三種記錄表是構成社會記錄體系的基石。二是提出了分部報告的思想。許多交易在國民經濟的內部交易中已相互抵銷,因此應將構成國民經濟的無數經濟單位分成若干集團,就各個集團制作多個記錄表。三是可將上述集團分成企業部門、個人部門和公共部門三類,這三類部門各自制作三個記錄表,并據以制作整個國民經濟的記錄表,這便是國民收入表。為使此表更趨完備,還須外加國際收支平衡表。
三十年代末,理查德?斯通等人在凱恩斯的指導下,將會計學中的復式記賬原理、會計賬戶體系、平衡原理等理論,引入國民收入核算,為英國計算國民收入。四十年代,斯通又與米德(1977年諾貝爾獎得主)合著出版了《國民收入和支出》一書,為改進國民收入核算方法作出了重要貢獻。五十年代,為了解決國與國之間國民收入核算標準問題,斯通在聯合國帶領專家工作組專門研究“國民收入”會計問題,在以往相關成果與實踐的基礎上,產生了題為《國民經濟賬戶體系及輔助表》的報告(簡稱SNA)。此后,
經過反復修訂,于1968年在聯合國統計委員會第15次會議上通過了《國民經濟核算體系》(A sy8tern of National Accounts)。自此,國民經濟會計研究和推廣進入到一個新階段。
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是將微觀經濟簿記原理與宏觀經濟要素和模型相結合,綜合運用會計、統計和數學方法,系統地測算某一時期內一國(地區、部門)的各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它表示一國的國民經濟結構及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具體來說,SNA就是按照一個“歷年”對國民經濟活動的總成果在微觀會計的基礎上進行核算,在事后又應用統計方法進行估算,并根據復式記賬平衡原理,系統編制各式報表,最終綜合反映全國生產、消費、投資、所得分配,以及家庭收支、政府收支及其國外交易全貌,從而為政府的決策提供準確而又全面的信息。美國經濟學家彼特森指出:“社會會計包括五個組成部分,即國民收入和生產賬、資金流量賬、投入產出分析、國際收支平衡表、國民資產負債和國民財富表”。由于SNA主要是以整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為核算對象,采用了設置賬戶、復式記賬、編制報表等會計方法,并且大部分數據資料均來源于企業的會計報表,因而稱之為國民經濟會計(社會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