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6 10:40: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職業教育市場前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工學結合;職業教育;意義;背景
一、“工學結合”實施的背景分析
現今大部分企業在招聘技術工人的時候,往往招聘不到令他們滿意的,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學校里學的知識理論部分偏重,教學死板程式化,學科的實驗實訓設備遠遠落后于企業的生產狀況,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普遍較弱,知識結構雜而淺。
1.從學校角度。目前我國的職業院校大多由于經費不足往往使得實驗實訓設備貧瘠、陳舊、滿足不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和鍛煉。雖然他們大多與企業建立了一些合作辦學項目,但因為學校單純根據學校教育教學規律制定的實習、實踐環節與企業生產實際沒有共同的契合點,從而很難保證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2.從企業角度。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企業是通過社會公開招聘的形式來補充新員工,企業往往希望招聘來的員工能立即上崗適應,從而存在著不重視企業培訓,用人而不育人的問題,缺乏對人力資源開發經濟價值的正確認識。
二、“工學結合”實施的市場前景分析
不少企業已經認識到企業通過參與辦學可以解決企業的用人問題,用人者通過工學結合的手段在不需要很大的投資的情況下,就可以得到素質好、能力強、技術過硬、有針對性的技術人才,滿足企業對人的要求。而且這種人才培養過程使得新員工對企業文化、企業生產有較好的適應性,可以縮短磨合期,而員工也能夠盡快融入企業生產之中,有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從學校角度來看,工學結合減輕了學校教育成本的負擔,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潮流,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改變了教育成本單純由國家和受教育者個人負擔的歷史,使得用人者也有義務為教育付費。根據筆者的調查,大企業可以獨立參與“工學結合”,而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行業聯合辦學的方式參與到“工學結合”中來。
三、“工學結合”職業教育的現實意義
(一)從企業角度
工學結合與產學研結合相比較為微觀,它是一種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種多樣,有一年分為三學期,工作與學習交替進行的,也有一個星期幾天學習幾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學習半天工作的等等。無論是什么形式,他們的共同點是學生在校期間邊學習邊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讀。這里的工作不是模擬的工作,而是與普通職業人一樣的有報酬的工作,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融人到社會中得到鍛煉。學生的工作作為學校專業培養計劃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業的常規管理外,學校有嚴格的過程管理和考核,并給予相應學分。職業教育的發展呼喚“企業、行業主體地位”,使它不僅是職業教育體制改革“不可回避的命題”,更是職業教育發展“本質內涵的具體體現”。如果說企業、行業從前所辦的職業學校留有“計劃經濟的烙印”,那么,現今職業教育呼喚“企業主體地位”,則更多是順應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企業、行業主體地位不僅僅局限于企業辦學,而無論是功能或是作用范圍更為廣泛。
企業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其意義和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行業的需求和預測,有助于制定職業教育和培訓規劃,提升職業教育應對勞動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
2.企業、行業在開發制定本行業特有工種職業資格標準、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和頒發證書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話語權”。
3.企業、行業在參與國家對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的教學評估和相關管理工作方面,有“雇主”和“勞動力市場裁判或鑒定師”的“雙重身份”。
4.企業、行業在培訓員工和實施繼續教育的過程中,一方面提升了本行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又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奠定了基礎。
5.在培養技能型人才、促進就業和再就業、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提升畢業生和受訓者的“就業競爭力”方面,企業、行業不僅提供頂崗實習、工學交替的機會、基本條件,而且為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提供了規劃思路。
(二)從學校角度
職業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礎上,對社會各種職業、各種崗位所需要的就業者和從業者所進行的職業知識、技能和態度等的職前教育和職后培訓,使其成為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嚴明的職業紀律、的職業知識、熟練的職業技能的勞動者,從而適應就業的個人要求和客觀崗位需要,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目前國際社會習慣把“職業教育”理解為“職業和技術的教育與訓練”(Vocation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它包括:以在校生為主要對象的“職業準備教育”和以在職人員為主要對象的“再就業培訓”。
隨著終身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職業教育成了貫穿于個人職業發展全過程的一種教育?,F代職業教育已經和正在實現幾個轉變:即職業教育從“終結性”轉向“階段性”和“終生性”;職業教育目標從單純滿足“就業需求”走向“就業和創業并舉”;從“找工作崗位”到“自主創業”;職業教育內涵從“職業預備教育”延伸拓展為“職業預備教育和升學預備教育”或“人生預備教育”;職業教育的“工具”發展成為一種“生存教育”和“一種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命的連接的手段和途徑”,而學校作為職業教育的主要承擔者自然就得承擔起終身職業教育的重任。
(三)從國家的角度
1.“工學結合”職業教育是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幫助社會困難階級脫貧致富,安置城鄉新生勞動力最現實、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徑。
2.“工學結合”職業教育有效減少國家對教育投入的成本負擔,企業的人才需求得到滿足,經濟實力得到增強,社會生產得到發展;辦學單位的辦學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保障,有利于國家的穩定、健康發展。
3.“工學結合”職業教育有利于整個國家國民素質的提高,有利于職業精神、職業理想的養成,同時也有助于在企業形成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
四、結論
NO.1 教育培訓
投資金額增長幅度:275.3%
投資價值指數:
2007年教育培訓投資案例數量為13個,比2006年增長44.4%;投資金額為1.71億美元,較去年增長275.3%。目前中國教育體制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教育培訓正在走向多元化與實用化,其市場規模的增長潛力巨大。教育培訓快速增長的需求已經成為創投機構競逐的動力。
此外,由于國內人力資源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造成巨大的就業壓力,市場對職業教育的需求與日俱增。職業教育正在由簡單技能培訓向以用人市場為導向的職業能力培訓轉變。在此轉變過程中,職業教育廣闊的發展前景吸引了創投機構的關注。
NO.2 電子商務
投資金額增長幅度:268.6%
投資價值指數:
2007年電子商務投資案例數量為26個,比2006年增長333.3%;投資金額為1.88億美元,較去年增長268.6%。電子商務投資規模爆發式增長,迎來新一輪的投資。電子商務模式和傳統零售行業的創新性融合,具備傳統零售豐富經驗的創業團隊、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和整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市場表現是吸引創投機構的主要因素。
另外,B2C仍然是最為活躍的電子商務投資領域。B2C行業在投資案例數量和金額上都呈快速增長趨勢,已經成為中國電子商務領域最活躍的投資行業,這不僅與中國B2C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低,進入門檻不高有關,更與傳統的零售行業和B2C電子商務的結合日趨緊密有關。
NO.3 零售連鎖
投資金額增長幅度:218.0%
投資價值指數:
隨著消費結構全面升級,品牌連鎖更能滿足客戶的消費需求。在消費驅動的市場環境中,餐飲、零售和酒店等連鎖經營行業成為創投機構投資的重點領域。其中,2007年零售連鎖投資案例數量為6個,比2006年增長20.0%;投資金額為5209萬美元,比去年增長218.0%。盡管大型零售連鎖企業處于整個市場的優勢競爭地位,但是專注于垂直領域的零售連鎖企業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創投機構對零售連鎖的關注程度逐步增加。
NO.4 醫藥行業
投資金額增長幅度:126.2%
投資價值指數:
2007年醫藥行業投資案例數量為14個,比2006年增長27.2%;投資金額為1.47億美元,比去年增長126.2%。當前中國醫藥行業面臨重新洗牌。隨著國家公共衛生政策的調整和引導,大量資本和技術投入正在推動醫藥行業快速發展。較高的毛利率、較少的資產負債以及大量自由的現金流是吸引創投機構投資醫藥行業的主要因素。
2007年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企業ShangPharma引入戰略性投資者TPG,融資3000萬美元,用以投入研發、購置研究設備、業務拓展等。同年,相同業務模式的藥明康德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NO.5 軟件產業
投資金額增長幅度:122.8%
投資價值指數:
2007年由于互聯網投資規模大幅下降和IT行業投資規模增長,導致IT行業投資金額超過互聯網。其中,軟件產業、數字電視、硬件產業和IT服務的投資金額增長幅度較大。2007年軟件產業投資案例數量為18個,與2006年基本持平;投資金額為2.11億美元,較去年增長122.8%。全球軟件研發產業分散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軟件服務外包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同時,國內信息產業快速發展,軟件服務市場需求巨大,創投機構對軟件產業產生持續關注。
NO.6 戶外媒體
投資金額增長幅度:16.9%
投資價值指數:
【關鍵詞】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學生就業;關系;改革建議
一、高等職業教育概述
在研究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之前,理清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和特點是十分必要的。
1、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
高等職業教育實際上是“大學教育民主化和大眾化的體現,也是大學教育功利性和實用性的擴展”。 “高等職業教育是由高等職業院校實施的旨在培養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技術型(或高技能)人才為培養目標,具有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創新精神、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情操的可持續發展的高技術專門人才的高等教育”。
由以上定義可以看出,高等職業教育既隸屬于高等教育范疇又具有職業教育的特點。這一雙重屬性決定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高級技能專門人才。與普通技能人才相比,高級技能人才具有以下特點:可以從事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的工作;能夠綜合運用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現場解決復雜問題;同時也是具有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人才。
2、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
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決定了其具有高等性、職業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在此不再贅述。除此之外,高等職業教育還具有明顯的區域性和開放性。
(1)區域性。從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來看,它始終是“職業定位”的。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是高職教育區域性的決定性因素。具體說來,各個區域間的經濟結構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一致決定了不同地區所需要的專才崗位結構和能力結構是不一樣的。為了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自身市場競爭力的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要始終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特點。
(2)開放性。市場需求是高職院校確定人才培養的類型和規模的主要因素。相較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目標的高等院校,高職院校需靈活辦學模式,吸納社會力量進行人才培養,通過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的方式緊跟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使高職畢業生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二、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現狀
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技能專門人才、為地方經濟服務以及為企業進行實用新技術開發的重要職責。隨著中國成為世界不可或缺的經濟實體,高等職業院校原有的專業類別和數量都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甚至也成為了制約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瓶頸。
1、專業設置的內涵及影響因素
(1)內涵。高等教育的專業設置是由高等教育行政機關和高校共同決定的。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決定了其專業設置必須緊隨社會產業結構和經濟的變化。作為學校教育和社會發展的結合點,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準確與否不僅直接關系到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同時也是關系到高等職業院校的生存和其社會服務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2)專業設置的影響因素。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主要受兩方面的影響――市場和學校。具體說來,市場是指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是否符合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是否能適應職業崗位群的需求與變化,是否能根據學生生源狀況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
2、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現狀
(1)高職教育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整體分布不協調。由于高等職業教育具有其特有的職業性、區域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在專業設置上就必須注重市場和社會需求開設專業。以廣東省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情況為例,廣東省的產業結構第一和第三產業比例下降,第二產業比例上升。與此同時,廣東省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未做出及時調整。
(2)高職教育專業開發具有盲目性。首先,高職院校往往選擇增設投入小且短期經濟效益明顯的專業(例如金融、電子、信息工程),而放棄投入大但具有發展潛力的專業(造船、鋼鐵、采礦)。這一方面是因為政府公共服務的缺乏,導致市場信息不能及時反饋給學校;另一方面是因為政府宏觀調控力度不足,使得學校僅從自身利益出發,忽視高等職業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
其次,專業開發前期調研淺嘗輒止。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為了吸引生源,追求利益最大化,盲目跟風,對緊俏專業一哄而上。缺乏對專業的社會需求調研、職業崗位群能力分析、勞動力市場前景和自身條件分析,從而造成大量供過于求的專業出現,畢業生結構性就業困難,社會真正急需的人才得不到滿足。
高職教育專業開發的盲目性還體現在專業設置缺乏特色。其一,錯誤的自身定位導致有些高職院校重視“高”,忽視“職”,其專業設置就是本科院校的翻版,在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方面重理論學習,輕技能培養;也有的院校重視“職”而忽視“高”,以為高職教育只需要培養會一門手藝的人才就可以了,未能認識到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培養高技能專門人才為目的的。其二,專業設置忽視高職院校的地域性。以廣東省為例,造船、造紙、鋼鐵行業是廣東的傳統行業,同時也是廣東省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但據調查顯示,該省高職院校熱衷于發展制造、電子信息、財經、文化教育類專業,而鮮少重視與廣東支柱產業緊密聯系的專業。
(3)專業設置基礎條件差,人才培養質量低。由于高等職業院校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技能比較差,在專業發展中出現了不遵循自身客觀條件限制而盲目發展的情況。據企業反饋,現在的高職畢業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較差,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需要。
三、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改革建議
當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要把握正確的價值取向,堅持市場導向與學生本位的結合。本文依據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現狀和原則,為未來專業設置的改革方向提出如下建議。
1、政府:加強宏觀調控
從歷史上看,我國政府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管理經歷了由從計劃經濟時期的過寬、過細、過死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的放權過程。完全依照市場進行專業設置的后果是,各高職院校對熱門專業一哄而上,區域專業結構嚴重失衡。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應當以省市地方為主,將政府宏觀調控和學校自有機結合。政府通過行政權力可以消除某些專業潛在的供過于求或供不應求現象,平衡人才市場的供給,最大限度的利用教育資源,避免專業的重復或空白。
2、學校:主動面向市場,完善內部調節機制
首先,高等職業院校是培養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場所。與生產的緊密結合要求其專業設置必須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快速反應。從宏觀經濟上說,目前全球第三產業依然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第一、二產業延緩增長,高職院校必須及時發現新興職業,培養符合新崗位要求的人才;同時要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適當縮減傳統的舊專業。從微觀經濟上說,高等職業教育要面向地方,培養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一線人才。因此,高等職業院校還應針對地方經濟的特殊要求設置專業,使專業貼近地方,依托地方資源優勢,圍繞地方支柱產業,培養地方急需的人才。
其次,學校還應完善內部調節機制。一是高等職業院校要在保證專業設置靈活性的基礎上,保證專業的穩定性。對市場需求變化小的長線主干專業加強教學基礎建設,對于市場需求波動大、需求數量少的短線專業盡量在相近大專業下開設,做到活中求實。二是專業口徑寬窄并存。專業口徑寬,畢業生的就業面就大,專業口徑窄,就業面就窄。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時以有限的專業覆蓋盡可能多的職業崗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對于市場穩定、人才需求量大的崗位,采取了每個崗位設置一個專業的做法;對于變動性較大,但需求量不大的崗位采取了專業群的做法,這樣其畢業生可以在該崗位群內不同崗位之間做出選擇。對于窄口專業,有些學校也采用了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辦法。三是加強校企合作,資源共享。高等職業教育每一次的專業變革都會帶來師資隊伍、實訓場地、實習設備的變化,這些變化對學校單方面來說都是巨大的負擔。如果我國高職院校能夠與企業很好的合作,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做法,由企業行業提供培訓人員和實習基地,那么這一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3、社會:完善公共服務,搭建人才供需平臺
為了使專業設置更具有科學性,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機構應當及時組織人員進行社會調查,幫助高等職業院校掌握市場信息。調查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其一是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調查;其二是當地產業政策調查,明確今后哪些是主要產業,支柱展業;其三是人力資源調查,預測未來的人才需求。調查報告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為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提供信息保障。
【參考文獻】
[1] 顏莉芝.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研究[M].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2] 聶肇正.高等職業教育研究與實踐[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9.
[3] 劉洪一,李建求等.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為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
[4] 李嬋娟.不可忽視的結構性矛盾:專業與就業:2O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關于普通高校專業設置與就業研究的文獻綜述[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6(2)78-85.
[5] 李云霞.關于我國高校專業設置的思考與建議[D].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2005.5.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中職;“雙師型”教師;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2)09-0060-02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改革的直接執行者,唯有培養出高層次的“雙師型”教師,中等職業學校發展才可能在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劈風斬浪,真正體現出獨特魅力。因此,中職“雙師型”教師是實施中等職業教育的核心,是中等職業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基石。
中職教師隊伍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肩負著直接為就業市場培養、輸送各種合格的技能型應用人才的重任,這就決定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更應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決定了職教教師必須具備“雙師”素質。目前,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的師資狀況不容樂觀,中職師資的整體素質難以滿足當前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成為制約中等職業教育向縱深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雙師型”教師比例偏低
盡管我國中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早,但有為數較多的職業學校是由不能勝任普高教育的普通高中改制而成的,這些學校的教師也就相應變身為職業教育教師。這種狀況造成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缺乏行業背景和實踐經驗,導致中職專業課教師優勢不突出。
此外,中職學校理論課教師比例偏高。據相關文獻報告顯示,目前全國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占50%左右,“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的20%左右,農村職校“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不足10%。如省級示范性職業高中玉林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其“雙師型”教師僅占教師比例的22.1%。重點職校尚且如此,一般農村職校的狀況就可想而知了?!半p師型”教師缺乏的問題本來可以通過聘請相關企業的專家、高級工程師定期授課來解決,但受企業和職?,F行管理機制的雙邊制約,導致專業課教師隊伍建設相對滯后。2005年,全國中職聘請校外教師僅占教師總數的10%左右。玉林市高級技工學校為保證教育質量聘請了30%的專業課教師,但這一舉措給學校帶來了嚴重的經濟負擔。農村職業學校不敢也請不起校外專業課教師。顯然,由于缺乏“雙師型”教師,學生的培養質量會受到很大影響。
(二)“雙師型”教師補充困難
目前,“雙師型”教師來源單一、補充困難。其原因,一是職校教師福利待遇偏低,在聘的中職教師無法安心從教。另外,社會認可度不高,又使得某些中職教師處于缺乏職業效能感的窘境。這些問題一直存在,不僅無法吸引校外優秀教師,還造成部分有能力的“雙師型”教師紛紛轉行,如報考公務員或流向其他事業單位。目前,如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常州職業技術師范學院等專門為職業學校培養師資的院校相對較少,即使是綜合性大學或師范學院也鮮有專門培養職教師資的相關專業,造成了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學歷對口專業的畢業生很稀缺,根本無法滿足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的基本要求。一些市場前景看好的專業學科教師缺編嚴重,而普通師范畢業生又難以勝任。二是職業學校超編教師缺乏分流渠道,導致新增專業急需的“雙師型”教師因編制問題而無法引進。這需要政府部門從中協調,制定出靈活多樣的用人機制。如玉林市高級技工學校,10年前按在校生1200人的規模,定編教師65名,如今在校生的人數已超過4000人,在編教師卻僅86人。這種狀況顯然無法適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要求。三是缺乏相應的“雙師型”教師培訓激勵機制。現行的分配制度以及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晉升制度難以體現出對取得“雙師型”資格的專業教師有特殊優惠政策,挫傷了普通專業教師成為“雙師型”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四是“雙師型”教師培訓機制滯后。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升級和細化,職業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也必須順應市場經濟的需求,做到主動調整。為此,教育主管部門應與職業學校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專業教師技能培訓長效機制,對專業課教師進行定期輪訓。此外,由于培訓經費嚴重不足,教師培訓制度化難以實現。部分重點中專、技校由于多年擴招,導致大部分專業課教師的授課任務繁重,接受輪訓的時間無法保證。以上是導致“雙師型”教師補充困難的主要因素。
(三)贗品“雙師型”教師現象突出
由于缺乏國家頒布的權威的“雙師型”職教教師資格的認定標準,各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了地方性相關標準與程序。但各地的標準在對“雙師型”職教教師的認定實踐操作中,在怎樣準確把握“雙師型”內涵的問題上出現了較大的偏差。為便于操作,大多數的認定簡化為“雙證書”制,即“教師資格證”+行業“技能等級證”。為了滿足上級有關“雙師型”教師在專任教師中的比例的硬性評估指標要求,某些地區和學校采取了“雙師型”教師速成培訓法,“批量生產”一定數量的“雙師型”教師。如某國家級重點衛生中專學校,獲得“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專任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例達到了73.2%,但大部分教師所持的專業技能證書與自己所任的專業教學內容相關度很低。如護理學專業的專任教師所持的技能等級證書是“推拿按摩師”、“美容師”,具有醫生從業資格證書的專業教學人員相當少。我們將這種專業不匹配或者教師職稱與技能等級不匹配但獲得“雙師型”教師資格認定的現象稱為贗品“雙師型”教師現象。
“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策略
“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要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理念。
關鍵詞:高職;石產業;專業設置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23X(2011)11-0199-03
高等職業教育是面向行業、面向職業崗位的教育,其人才培養是從專業設置開始的。專業設置以及專業招生人數是否與行業、產業的人才需求相適應,將直接影響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云南石產業在資源、區位、市場、品牌和歷史文化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條件,在云南的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人才的培養與市場及行業的需求差距較大,主要原因之一是培養石產業專業人才的高職院校數量少,石產業類專業設置存在諸多問題。
石產業即“三石”產業:包括珠寶玉石產業、觀賞石產業、建筑材料石產業。
珠寶玉石、觀賞石、建筑材料石都是選用天然石為原料,通過個性化的設計并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經加工而形成的能夠滿足人們不同需求的產品。
一、石產業現狀、發展趨勢及對人才的需求
石產業與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產業的發展,同時對人才的需求在質和量上有了新和要求和需求。
1.我國石產業發展現狀
中國珠寶玉石開采、飾用歷史悠久,玉文化源遠流長。改革開放以來,珠寶產業呈現出了明顯的規?;?、國際化等現代產業特征,形成了現代與傳統相結合,規?;可a與傳統手工單件生產共存的發展局面。目前,生產加工企業突破2萬家,從業人員達170多萬,已形成19個特色產地,年銷售額2000多億,出口創匯近100億美元;賞石熱潮的升溫,使觀賞石成為投資收藏的首選,觀賞石產業成為新興產業,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中國是世界石材生產和消費大國,石材年生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并基本保持年均20%的增長率。
2.云南省石產業發展現狀
云南珠寶產業市場繁榮,品牌優勢明顯。云南玉文化底蘊深厚,“玉出云南”的市場口碑效應蜚聲海內外,涌現了昆百大珠寶、七彩云南、地礦珠寶等一批名牌企業。由于歷史文化的認同,廣東加工的翡翠玉器60%以上要回流到云南市場銷售。2009年,云南珠寶企業已達10000余家,從業人員50余萬,年銷售珠寶玉石達184億元。
云南觀賞石市場發展迅速,觀賞石展示展銷活動日趨活躍,已形成一批有云南特色的觀賞石展示展銷中心,目前云南全省觀賞石會館、商店已達3000多家,觀賞石從業人員10余萬人,年銷售額10億元;云南觀賞石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約有400余個品種。
云南石材加工應用歷史悠久,石材市場前景廣闊,石材產業發展處于振興階段。云南石材資源豐富,主要石材中的大理石、花崗巖、砂巖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三位;石材資源類別覆蓋了全球已發現的所有品種,其中大理石、火山石、木紋石等為云南的特色品種。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省有各類石材企業1000多家,年出口創匯突破300萬美元。
3.石產業的發展,對專業人才培養需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與云南乃至國內石產業市場蓬勃發展所不相適應的是,從原料及成品鑒別、產品設計制作,到成品銷售、品牌推廣、品質分級、價值評估、石材改性、石材養護等環節的石產業專業人才全面匱乏,而對其需求有增無減,其中又以對具有豐富行業經驗和(或)較高技術水平的應用型專業人才的需求為甚。伴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是,除滿足人們對珠寶首飾的佩戴欣賞需求外,在公用民用建筑建設、標志性建筑裝飾、高檔酒店裝飾、公用景觀場所規劃設計、殯葬墓碑設計等領域中存在著大量的建筑石材、裝飾石材及觀賞石材需求,在這種需求的催生下,石產業已成為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人才需求巨大。社會、行業、市場需求對石產業專業人才從數量、質量上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專業院校石產業類專業設置存在一定問題,制約了石產業類專業人才的培養,使石產業類專業人才的培養與需求出現了斷層,因此,積極探索高等職業教育石產業類專業設置是社會、行業、市場需求對我們提出的要求。
石產業的發展,繁榮了市場,創造了較多的就業機會,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產業的發展卻與人才培養極不相稱,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石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首先要建立石產業專業人才教育體系,解決高職石產業專業設置問題。隨著石產業的發展和市場的規范化,技能性和應用型人才,特別是既懂專業理論知識,又有過硬的實踐技能的人才將更加稀缺,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之間的矛盾將更加突出,高職石產業類專業設置就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企業技術的提高離不開人才的培養,產業發展的水平和層次離不開人才的培養,人才是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是產業、企業、市場競爭的焦點和關鍵,擁有人才就擁有了產業的未來。
二、目前高等職業教育石產業類專業設置存在的問題
研究高職石產業專業設置,首先要解決目前高職石產業類專業設置存在的問題,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合理設置專業、開發工學結合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培養產業需要的、合格的,企業能用、好用、愿用的人才。通過對產業、市場和部分學院相關專業設置的了解和分析,認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現有專業數量少。難以涵蓋石產業各行業領域
目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中,珠寶玉石類專業數量相對多,且基本涵蓋珠寶玉石鑒定檢測、設計加工、營銷行業領域。如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的寶玉石鑒定與營銷專業、首飾設計與工藝專業、雕刻藝術與工藝(玉石雕刻方向)專業。但是,觀賞石、建筑石材相關專業卻幾乎空白,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2010年申報批準招生“石材開發與應用”專業,為全國同類院校中開設的唯一一個石材類專業,但難以涵蓋產業行業相關領域。
專業數量少,專業人才培養跟不上石產業的發展,人才制約了產業的發展。因此,各院校要根據實際,增設石產業類相關專業,并使之能基本涵蓋石產業各行業領域,滿足社會需求。
2.現有專業名稱不規范。導致專業培養目標的偏差
在高職(含本科)三石產業的專業設置中,觀賞石和石材類專業幾近空白,現主要就珠寶類專業名稱規范問題進行探討。
在現有的各高職院校開設的珠寶專業中,專業名稱各不相同,這些專業都是為珠寶行業鑒定檢測、設計加工、營銷相關行業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也就是說,這些不同名稱的專業培養的學生將來的職業崗位是相同和相近的,不同的是各個學校的專業對培養的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有所側重而已。但是,有些學校為了招攬學生,不在專業內涵上下工夫,而只是在專業名
稱上做文章。專業名稱的混亂,使專業界限不清,影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使專業人才培養規格難以得到保證,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無法凸現,從而導致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偏差。因此要規范專業名稱、規范專業內涵,各個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體現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側重專業核心能力的提煉。
3.現有專業無法適應石產業的發展。不能滿足行業對人才的需求
石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從數量、質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國內高職院校中,開設石產業類專業的院校較少,尤其是觀賞石和石材類專業是空白,專業人才培養與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差距較大,嚴重制約了產業的發展。其原因主要是現有石產業類專業太少,而有的專業與產業、行業、崗位有一定的距離。因此,要利用現有教學資源,增設石產業類開采、加工、設計、工藝、美術、鑒定等相關專業,并擴大招生規模,培養行業領域急需專業人才,解決目前專業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對專業人才需求的矛盾。
三、高等職業教育石產業類專業設置依據和原則
通過調整和科學的設置專業,使石產業類專業逐漸與石產業發展相適應,使產業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相協調。在石產業類專業設置中,為避免和防止以上問題的出現,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1.石產業類專業設置依據
培養行業、企業有用的人才是高職院校的責任和義務,高職專業的設置必須緊跟市場、緊跟行業。要進行大量的調查和研究,掌握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況、職業崗位設置和職業能力的特點,以此確定開設的專業。
石產業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無論是用于建筑裝飾的石材,還是裝點生活的珠寶首飾或觀賞石都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日益成為老百姓的消費熱點和收藏重點。中國作為一個有著近13億人口的超級市場,對石產業的發展而言,無疑展現出誘人的內部市場前景;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為我國石產業未來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外部市場空間。
專業人才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和保證,專業人才的不足將制約產業的發展。石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專業人才缺口較大。
技能型人才培養是高職院校的責任和義務。高職院校肩負著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經濟、服務行業和企業的責任,其主要職責和功能就是培養社會、行業企業需要的、能用的、好用的技能型人才。針對目前石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各相關高職院校應通過合理的專業設置,重點進行專業建設,加大對石產業人才培養的力度,以滿足石產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這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2.石產業類專業設置原則
在專業設置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市場需求原則。培養什么人才?人才培養規格如何確定?培養的人才應該具備什么能力?市場說了算。因此,專業設置應根據市場需求確定。設置什么專業?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專業核心能力的確定,必須通過大量的行業、市場調查和分析,只有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具備就業競爭能力,才能承擔相應崗位的工作,才能被企業所接納和認可,學校才可能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專業名稱規范原則。專業名稱不規范,會導致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人才培養規格的偏差,各校專業特色和專業核心能力難以凸現。
獨立滲透原則。現有的一些專業中,由于專業界限不清,導致學生在擇業時出現這樣的問題:這類崗位好像也可以,那類崗位好像也適合;用人單位很難界定其專業是否與所要招聘崗位對口;培養目標不明確或大而全,培養的學生什么都知道一點,但在實際工作中又什么都不會。個人認為,這是專業設置中獨立滲透原則沒有把握好和人才培養目標模糊的原因造成的。由于相近專業就業崗位是可以相互延伸的,但專業核心能力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專業設置中,一定要考慮所設置的專業既要有獨立性(即一要有明確清晰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二要有切合專業實際的其他相似專業不可替代的專業核心能力),又要有滲透性(即在一定程度上滲透相關專業,以保證就業崗位的延伸)。
可持續發展原則。專業的設置一定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首先,專業設置要解決行業目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更要著眼于行業未來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其次,設置專業涉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必須著眼于長遠的發展,并考慮專業的外延。
四、高等職業教育石產業類專業體系構架
石產業類專業體系的構建和設置是優化石產業類相關專業及高職教育結構的核心內容,緊貼市場,面向區域經濟,在挖掘專業內涵的同時,努力拓寬專業的外延范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各學校實際及發展,科學合理地構建和設置專業,構建高職石產業類專業體系,調整和改造專業的服務方向,拓寬專業口徑,努力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
通過對珠寶市場、行業調查和分析,提出高等職業教育石產業類專業體系分為四類專業:珠寶玉石類專業、觀賞石類專業、建筑石材類專業、珠寶玉石觀賞石建筑石材(簡稱三石)綜合專業。
珠寶玉石類專業涵蓋的專業類:
鑒定檢測方向專業
設計加工類專業
物流及管理類專業
連鎖經營管理類專業
質量管理體系及認證類專業
珠寶首飾評估、管理類專業
觀賞石類專業涵蓋的專業類:
園林觀賞石工程技術類專業
觀賞石鑒別類專業
觀賞石開發與制作類專業
觀賞石評估、管理類專業
建筑石材類專業涵蓋的專業類:
石材開發與應用類專業
建筑裝飾材料及檢測類專業
建筑材料工程技術類專業
建筑材料磨料模具制造類專業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類專業
建筑材料室內檢測與控制技術類專業
建筑材料應用化工技術類專業
三石綜合專業涵蓋的專業類:
石產品包裝技術與設計類專業
石產品設備管理類專業
石產品設備儀器檢測技術及運用類專業
石產業企業管理類專業
石產品廣告與會展類專業
石資源勘查類專業
自改革開放實施以來,我國各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事業最為顯著?,F階段,伴隨著高等職業院校的不斷完善與改革,再加上人們對其認可程度越來越重視,致使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規模以及學生的數量空前增長。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有著很大的市場前景以及良好的發展機遇。
目前,在中小學校已經開始實施績效工資分配的改革,按照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從2010年開始,我國所有事業單位都要進行分配體制的改革,高職院校與其它普通高校相比,具有一些特殊性,主要是淡化純理論科研,加強工學結合和操作技能。相應地,高職院校的績效管理也有自己的特點。高校為了全面掌握各教師的德才表現、工作業績以及崗位職責的履行實際狀況,對高校教師實行績效評價,在客觀、公正以及實事求是的良好評價環境之下,通過實施績效評價,能夠充分調動廣大高校教職工的公正積極性與自主性,確保充實自身應有才能,為學校和學生的未來發展做出有效貢獻。教師績效評價是高等院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該部分主要是實現對高校教師工作檢查、指導、評價以及督促的過程,總結來說,開展高職院校教師績效評價具有兩方面的意義,第一,有助于高職院校領導充分把握高職教師的素質、能力、工作狀況以及工作效果,進而,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措施不斷提高教師的各種能力;第二,高職院校開展教師評價能夠全面的挖掘出教師的優點和缺點,并幫助教師發現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缺陷,并繼續發揚自身優點,不斷改善自身缺點,有助于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為高校師資隊伍的進一步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崛起在三湘大地中部的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就是這個方陣的一個縮影。短短3年時間,婁底職院就完成了由初創到騰飛的轉變,了解她發展歷史的人們,無不為她迅猛發展的成果所驚嘆:3 年時間,學院面積由不足200畝擴大到近800畝,學生由3000人增加到近7000人,現在平均每天建設投入達10萬元。經省教育廳專家考核評估,婁底職院畢業生就業率已經連續3年達到90%以上。
窺一斑以知全豹,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歷程,反映了高等職業教育旺盛的生命力和日益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嶄新的辦學理念,也為仍在探索期中的高職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啟示。
高職教育,需要一流的大樓,更要有一流的思想,新興高職院校不能盲目攀比本科大學的硬件,重在用有限的投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位于湖南省制造業中心之一的婁底市,雄厚的工業基礎是職業技術學院存在的土壤,而地方財力有限又是新興院校發展的瓶頸所在。“盲目與老牌本科院校比校園、比圖書館、比博士,我們將永遠跟在別人后面爬行。要在競爭激烈的高等教育領域站穩腳跟,必須緊貼職業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泵鎸Πl展初期遇到的困難,院領導班子充滿信心地將特色建設做為脫穎而出的突破口。
職院初建,百業待興。院黨委確定了“以發展凝聚人心,靠發展解決問題,借鑒市場運作方式經營學院”的辦學思路。在這一思路指導下,3年來,學院按職業教育的長遠目標進行了全新規劃,通過原有土地的市場轉換,在有限的投入之內,迅速擴大了校園,基本滿足了學院中短期發展需要。與此同時,學院積極主動爭取省、市政府政策支持和信貸資金,千方百計進行教學環境和教學硬件的改善,3年來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1億元??茖W投入帶來了教學條件的根本改觀,特別是帶來了與高等職業教育相適應的實訓條件的根本改觀。3年來,學院將投資的重點放在實訓設備上,僅添置的實驗設備價值就達1500多萬元,學院建有計算機室、CAD/CAM實驗室、PLC實訓室以及工程制圖、家電維修、財會模擬、數控仿真等實驗實訓室80多個,各類教學、辦公用電腦1200余臺。與一些本科學校比起來,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的大樓也許沒有那么高,校舍面積也許沒有那么大,圖書資料也許沒有那么豐富,但是,婁底職院的實訓設備卻超過了一些本科院校。一個既考慮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又注重學生動手條件的改善的全新的高等職業教育平臺正在快速搭建。
辦一流的職院,需要一流的師資,職院師資隊伍的打造,要看重博士碩士資歷,更要看重實踐資歷。
高等職院培養的學生,要既可以坐在設計室里畫圖紙,又可以挽起袖子開車床,既懂管理,又懂操作,是大學水平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學生,是具有極強動手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復合型的人才培養,需要復合型的師資建設。近年來,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緊貼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針對性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制定優惠政策,吸引重點大學本科生和碩、博士生來學院任教的同時,更重視從大型企業中具有高學歷、高職稱及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中物色教師,或者聘請來院擔任兼職教授,同時安排中青年教師到企業鍛煉和培訓深造,邀請國內外知名教授、管理專家、工程師來校進行學術交流。學院還制定了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教師引進辦法,對既有教師資格,又有高級工程師、會計師、稅務師、造價師、技師、律師資格的雙職稱人員加大引進力度,設立了人才引進基金和科研啟動基金。學院連續3年有教師成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2005年有2人進入全省“121”人才工程名單,全校教師隊伍中擁有理論教學和實踐指導雙重資格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一半以上。一批從漣鋼、江南機器廠、湖南鍛造廠等知名企業引進的實踐型教師,已日益成為教學崗位上的骨干。上講臺是教授副教授,下車間是高級工程師和能工巧匠,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正在形成這樣一支獨具特色的教師隊伍。這正代表了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方向。
專業設置直接與市場接軌,對各個專業的學生都既有基礎知識的要求,也有專業技能的要求,一個學生畢業,既是大專畢業,也是職業資格畢業。
婁底職院把不斷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做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中心環節。學院現有26個大專專業中,每個專業都請來自企業、行業的專家、學者、高級管理人員組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既制定本專業的培養計劃和培養要求,也負責評估本專業的市場前景,根據市場對本專業學生的需要來決定專業的取舍和規模。例如動漫設計在我國屬于朝陽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婁底職業技術學院便及時與一些廣告公司和電視臺合作,申報設立了“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根據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要求,婁底職業技術學院近年來重點發展了電子技術類、信息技術類、能源技術類、制造技術類和經營技術類等應用型專業,其中會計和電子技術兩個專業已成為省級教改試點專業,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兩個專業已成為省級IT課程改革試點專業。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的專業教學具有鮮明的實踐特點,學院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教學并重,學生畢業時既有大專畢業證,又有本專業及相關行業的專業技能從業資格證,如秘書系畢業生有秘書資格證,財經系的學生有會計證,其他專業的分別擁有車、鉗工資格證等等,僅去年一年全院就有1100多名學生拿到了各種技能等級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把大學生的專業學習與技能培養結合起來,婁底職院獨創的《職業技能培養標準》得到了省教育廳領導的高度肯定。
要給學生以崗位,先給學生以能力,課堂向工廠延伸,學齡同時也是工齡,形成學校與企業間的零距離,職業教育的目的,要落在為畢業生成就良好職業。
職院畢業生是職院的產品,產品怎樣才能與市場對路?最有效的途徑,是在產品的培養階段,就直接與市場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