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5 14:43: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網絡與新媒體的認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網絡第四媒體/媒介網絡媒體第二媒介時代“作為虛擬世界的網絡”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網絡是什么?十多年中有過許多回答。今天重提這個問題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實并非已經清晰。首先聲明,我不是從工程技術的角度來探討網絡的本質,而是追問網絡的文化社會意義所在。似乎可以說,本文探索的是網絡對于“人”或“人類社會”來說是什么。網絡無疑已經對當今社會產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響,它向前延伸的每個新進展,都使網絡在遠離起點的時候越來越需要人們反思它的社會本質。
一、網絡概念的變遷和網絡發展以及與此對應的人們認識的豐富和深化
網絡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時間的順序,出現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說網絡是“第五媒體”,是排在包括雜志在內的傳統媒體之后的。有的說網絡是“第四媒體”,是排在不包括雜志在內、在新聞傳播意義上的傳統媒體之后的。有的說網絡,只提“網絡媒體”,而回避了“網絡作為一個整體是什么”的問題。還有的說,網絡實際上是“信息平臺、虛擬空間和商業平臺”。有的說網絡開辟了“第二媒介時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問“網絡是什么”,而只是用經驗和直覺來從傳統的框架來觀察網絡新媒體,如博客、維客、流媒體、網絡電視等等。
這些概念的變遷真實地表現了我國學者、研究者和業界對網絡認識的軌跡。從泛泛地談網絡是什么到具體地談論網絡的形態——“網絡媒體”、“新媒介”;從既成的大眾傳播媒體的框架“內部”來理解網絡到從更大框架——與傳統社會、傳統媒介時代對立的大視角——來理解網絡;從具體的媒介形態的遞進和演化上升到能夠意識到媒介代際的更迭;從試圖研究網絡的本質到暫時放棄本質等待網絡自身發展成熟后解答。這個軌跡明顯地體現出人們對網絡研究的深入,也從側面折射著網絡自身的成長。
二、網絡的本質在爭議和反復中漸漸顯露
如今網絡已走過童年期,童年期的網絡遠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輪廓,人們只能根據有限的、暫時的現象近于臆測網絡的本質。今天的網絡展現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現為:網絡發展從早期的直線上升到現在的平穩上升,無論是網絡用戶,還是網絡的技術的原創推出,都展現了同樣的趨勢。網絡用戶告別了此前的瘋狂的增長,而原創性的技術也放緩了研發的腳步了。“三個月一年”的“互聯網年”節奏[1]和“光纖定律”[2]已經成為一個沉入歷史的輝煌記憶。這些現象都證明這個網絡的本質已經漸漸浮出水面。我們知道每個新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個成熟期,也就是形態和屬性基本“定型”的時期,甚至是“類型化”的時期。這就是我們追問網絡本質的根據,這是一個網絡相對定型可以理解的時期。
不懂得歷史,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是誰。同樣,不知道網絡在歷史上出現的概念和理解,我們也無法直接推斷網絡的本質,從源流開始梳理,我們不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質,而且能夠更準確地把握不同時期的網絡研究,懂得它的價值和意義,明了它的缺點和局限。下面對歷史的角度對網絡的概念進行梳理:
(一)把網絡看成是“媒體形態的一種”的階段
“網絡是什么”的問題最早是用“網絡與媒體的關系”的方式提出來的。這是因為媒體尤其是大眾傳播媒體關系到人類“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們最渴望理解的是,網絡對于當今時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眾媒體有何種影響的問題。研究者首先把網絡看成是媒體形態的一種,把網絡看成是傳統社會中大眾傳播系統中的一個媒介形態。這種理解很顯然無法容納網絡中表現出來的如此之多的異質的、非大眾傳媒的特點和屬性。把不同的東西混淆到一起,顯然是牽強而缺乏說服力的。這個思路無法真正解決網絡的定位問題,更無法達到對網絡本質的思考。
作為“媒體形態的一種”,先后出現了“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體考察,從時間序列上說,網絡不是“第五媒體”,更不是“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這點已有公認;從承載內容的性質和符號載體上說,網絡也不是“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點有些復雜,我想從“媒介的特質”和“傳播的意義”兩個角度來說明。
首先從“媒介的特質”的角度考察。我們知道,信息的載體是符號,符號傳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質。新聞意義上的大眾媒體,包括報紙、廣播、電視三大媒體。他們的最大特質是各自擁有獨特的符號系統。報紙主要靠文字;廣播主要靠音響;電視靠以影像、聲響為主,文字為輔。獨特的符號系統,是識別三大傳統媒體的基本依據。而網絡的符號仍然是文字、聲音和影像,只是綜合利用,并沒有創造出新的傳播符號。
然后,從“傳播的意義”的角度做考察。傳播的內容是新聞、神話傳說還是歷史知識也是媒體定位的標志?!叭竺襟w”都是在“新聞的意義”上談的。所謂在新聞的意義上,是指他們都以新聞為本位,為重要任務。而網絡顯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態組成,如“網絡媒體”、電子公告、實時聊天、電子郵件等等。他們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旨趣,從總體上網絡傳播是“大雜燴”,并沒有形成對新聞的重點強調。
以上分析看出,把網絡從“媒體”或“媒介”的角度,進行傳統或習慣意義上的排名歸隊,無論是“第五媒體”、“第四媒體”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當的。
(二)把網絡的討論分解到“網絡具體形態——網絡媒體”的討論的階段
網絡與媒體關系探討的突破,就是把“網絡媒體”的概念從宏觀抽象的網絡的大概念中抽取出來,而從網絡的一個形態組成來考察,單兵直入的討論獲得了成果。
“網絡媒體”的提法,就是在這個認識背景下升溫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體”的概念,“網絡媒體”成為人們討論網絡時的主要探討對象。[3]“網絡媒體”的界定有很多困難。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網絡傳統新聞網站媒體和商業網站媒體,我們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們具有某些大眾傳播媒體特征,具有“準大眾傳播媒體”的特性,因為龐大的網民規模支持著網頁的瀏覽率。當然“按照傳播學的定義,一種媒介使用人數達到全國人口的1/5,即可被稱之為大眾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著龐大的受眾群,也不能斷言它已經成為大眾傳媒;但是根據互連網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肯定“網絡媒體”成為大眾傳媒是未來的必然。這個階段的探討進入了網絡的具體形態組成,討論因為具體化而更為集中,對象的特性也更為清晰,“網絡媒體”概念的出現表明人們對網絡的認識開始深化。
“網絡媒體”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問:網絡作為整體不是媒體,但網絡的組成部分“網絡媒體”是媒體;我們可以暫時擱置是“第幾媒體”的爭論,至少從“網絡媒體”概念中,我們長期感覺到的網絡具有的“大眾傳播”的性質終于落到了實處,而不必忍受這樣的困惑:一方面強烈感覺網絡的大眾傳播媒體的屬性和特點,一方面卻清楚地察覺到網絡與傳統大眾傳播媒體的巨大差異。這兩個感覺形成了一個在傳統認識框架里解決不了的悖論?!熬W絡媒體”概念破解了這個難題。
“網絡媒體”回應了此前我們關于網絡是“第幾媒體”,是不是媒體的討論;同時網絡與“網絡媒體”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網絡是什么”的復雜和困難。
(三)“網絡媒體”不過是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延伸”
進一步的追問是,“‘網絡媒體’究竟是什么樣的媒體”?具體化這個追問,我們需要搞清楚“網絡媒體”有哪些特點和意義。它與傳統媒體有怎樣的不同?是本質意義上的不同還是表面的差異?前面擱置的問題再次提出,它與傳統的三大媒體是什么關系?網絡媒體是一個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還是一個和睦友好的鄰居?是一個熟悉的同類還是一個陌生的異類?
從媒介符號來說,傳統媒體各有自己獨特的符號語言系統;而網絡媒體沒有?!熬W絡媒體”的新聞載體仍然是傳統媒體的符號語言系統,包括文字、聲音和影像。從這個意義上說,“網絡媒體”似乎并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異類,而是一個似曾相識的鄰居?!熬W絡媒體”并不具有本質意義的特殊性,更多地是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模仿”和重新組合。
從內容上說,無論是網絡傳統新聞媒體網站,還是商業網站的新聞傳播,都是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的“延伸”。新聞網站從內容到形式,極大程度地依賴著傳統媒體的資源。商業網站在主要意義上也只是傳統媒體新聞的重新組合,而非本質意義上的顛覆或反叛。
所以,把“網絡媒體”理解為傳統媒體在網絡空間的“發展延伸”,是一種合理的邏輯。網絡媒體是延伸,而不是創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闖入;是文明的變遷,而不是文明的斷裂或者重生。
(四)把網絡看成是“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的階段
這個階段,人們看到了網絡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復雜的性質。正像“網絡媒體”概念的提出一樣,“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這個表述同樣表達了人們分門別類研究的努力。既然整體的認識很難達到,我們不如分別表述這個復雜的對象。“網絡媒體”概念是對網絡組成形態的個別研究,而“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的提法則是對網絡功能的總體上的分類研究,前者是微觀的,后者是宏觀的。這些認識終于深化和豐富了人們對網絡的理解。而不是簡單地、機械地為網絡做一個定義。
同時,“信息平臺、商業平臺和虛擬空間”這個表述的意義還在于,超越了“媒體”的說法。這個提法能夠從更宏觀的層面認識網絡的社會本質,為未來更準確地理解網絡提供了一個臺階。但是,我們不能停留在一個分類的視角,如果網絡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們仍然需要一個更本質的概括。
(五)網絡就是虛擬世界
具體的、分類的角度看問題解決了許多基礎性的問題,那么我們來從宏觀的角度考慮問題。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相互映照,那么“網絡媒體”的母體網絡呢?網絡的對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網絡的對照物和聯系,我們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網絡是什么”的答案。這個思路接近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質是什么”的思路,馬克思如此定義:“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聯系”。[5]
經由關系、聯系來解釋本質,是一個合理的路徑。由此知道,“網絡是什么”,當然也可以從網絡與對照物和網絡的全部聯系中,認識網絡的位置、特點和作用,那么“網絡是什么”的問題也就得到一條清晰的出路。
“網絡是什么”的長期爭論展現了研究對象自身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其復雜表現為網絡上形態眾多,作用和影響各異;其多變性表現為網絡上原創技術出現周期很短,網絡組成部分新成員不斷增加,新功能不斷開發,原有的形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這里出現了問題:我們長期從“網絡和媒體”的角度來試圖認識網絡的本質。結果證明不成功。我們在探討“網絡是不是媒體,是第幾媒體”的時候,長期糾纏不清,認識混亂。我們把“網絡是不是媒體”這個問題拋開,跳出這個狹隘的怪圈,直接討論網絡對于人意味著什么?
用信息流的觀點來看待網絡可能更能接近網絡的本質。信息總是從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復雜流動,也可稱為精神交往,成為信息時代的非常重要的內容。美國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就是一個推動信息流動的計劃。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為乘客;那么網絡上的形態組成,如“網絡媒體”、電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車;網絡就是道路。三者的關系就是“乘客、汽車和道路”的關系。同樣,我們觀察另一個系統,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種形態的傳統媒體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車,比如報紙、廣播、電視等;現實世界可比喻為道路。那么我們面前有兩條道路,道路奔跑著形態不同的汽車,汽車里坐著乘客。
這個比喻的意義在于,把網絡和現實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相對存在,互相作用和影響。那么,網絡能夠承擔這樣大的比喻么?網絡有資格成長為足以與現實相對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從歷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擬態環境”的概念,日本學者藤竹曉提出“信息環境的環境化”的概念,[6]這些概念都傳達出這樣的含義:在一個走向信息社會的時代里,大眾傳播媒體營造的信息空間,已經構成了一個區別于現實環境的“第二環境”,也即“信息環境”、“擬態環境”,盡管當時這個環境還沒有足夠完整、真實和獨立。而在今天,這個“信息環境”、“擬態環境”在網絡的催生下已經相當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學鑾使用的“網絡社會”[7],開辟了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時代”[8],發展出一個張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們將面對著劉建明提出的“雙重存在”的“社會”(即領土意義上的國家社會和超級信息和觀念全球化的社會)。[10]
我們深知,網絡在傳播技術方面的優勢遠勝傳統大眾媒體,它對“信息環境”、“擬態環境”的構成起到更為巨大的作用。社會演變的信息化,信息傳遞的網絡化,這兩個趨勢就決定了未來的時代是一個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對立而存在。既相互滲透,又相互聯結和影響。
如果從世界的角度來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車”的比喻,可以置換為比喻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顯然存在著兩種“大地和房子”,現實大地上建造著現實中的傳統媒體形態;虛擬大地上建造著虛擬中的網絡媒體形態。在本質上,虛擬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現實大地的一個變形的折射;同樣在本質上,網絡媒體形態不是“創新”的產物,而是傳統媒體形態在虛擬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這個比喻超過了傳播的意義,而是建造了一個“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說,傳播畢竟強調的是信息的流動和疏離個體的連接;那么“世界”的概念顯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駐留和傳播,固守和變遷,穩定的秩序與流動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筆者的觀點水到渠成,“作為虛擬世界的網絡”超過了“作為傳播媒介的網絡”,更充分而且有說服力地解決目前網絡理論解釋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糾纏,也是我們對網絡本質認識發展的新階段。
[參考書目]:
[1]方興東:《“網絡社會化”新時代的來臨》,參見陳衛星主編:《網絡新聞和社會發展》,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2]閔大洪:《網絡傳播研究亟待加強》,載《新聞與傳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閔大洪:《網絡媒體定義與中國網絡媒體生態環境》,參見鄧炘炘李興國主編:《網絡傳播與新聞媒體》,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4]杜駿飛:《網絡新聞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陳力丹,第1版,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7]彭蘭:《網絡傳播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8][美]馬克·波斯特著范靜嘩譯:《第二媒介時代》,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信息技術的發展印證了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伴隨著這一形勢的出現,網絡媒體已經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資源。傳統的媒體是以電視、廣播等形式來傳遞信息的,現代媒體是以網絡電視、網絡直播等形式來實現信息傳播的,這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滿足了人們對各類信息的需求??上攵W絡媒體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也展現其強大的生命力。對于充滿活力、與時俱進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圍繞科學性展開工作,以面向社會、現代化、未來為根本指導思想,努力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化,不斷創新發展思想政治工作,以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求。
一、科學認識網絡媒體在當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地位的理論依據
(一)適應現代化要求,轉變思想政治工作觀念
思想政治工作是將社會意識形態具體化、科學化、政治化,其表現在物質與精神領域。主要涉及人們精神領域的思想認識,以物質領域建設和發展為輔,結合實踐活動與基礎理論為依據,對不同環境下的思想行為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并以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為最終目標,這是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之下的。由于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與現代化建設要求發生分歧與沖突,在理論實踐上存在差異,因此,需要轉變思想政治工作觀念,不斷創新發展,進一步更新和完善思想理論體系,將其作為當前思想政治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的要求,并做好宣傳工作
在當前形勢下,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面對越來越多的思想熏陶及影響,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應結合我國基本國情,以理論體系為指導思想,進一步完善和提高我國思想政治工作,使其適應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并持續穩定發展下去。思想政治工作與先進的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要滿足政工工作科學化的要求,就需要將兩者結合,保持思想的先進性,以順應時展的思想意識形態。通常情況下,對群眾有利的,群眾就會選擇和發揚,反之就會抵觸;人們對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和認識是以自身的個性特點為基礎,然后對不認同的思想觀念持反對意見,對認同的思想觀念認可,這也體現了人們思想意識形態科學化。當前,面臨不同思想的挑戰,使得思想表達和理論越來越多樣化和復雜化,在思想認識和選擇上也出現較多的分歧和矛盾,思想的選擇性和多樣性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從簡化思想的角度來分析,選擇性沒有實質的作用。
(三)以科學化的要求深入探討人們的思想和心理及其規律
在思想政治理論體系中,一切都要從實際出發,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從基礎思想進入主體思想需要一個過程,不能過于著急,也不能盲目,那樣只會適得其反。必須了解人們的思想政治的認識,根據其實際情況改善和解決人們的思想問題。要了解人們思想狀況和心理狀態,就需要了解其現實生活的過程以及意識轉變的動態行為,這樣才能找到其中的變化規律。在現實社會中,由于利益沖突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使得人們在個人行為、語言以及思想意識方面發生改變,導致錯誤出現。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增加,對人們現實思想和心理及其變化規律的不了解情況下的盲目性,成為現代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題,這也預示著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全新的理論,需要創新和改革思想政治工作,使其登上新的舞臺。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與科學要具有先進性和現實性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用正確的輿論引導群眾,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在良好的環境下不斷發展和進步。面臨思想的挑戰,必須優化思想政治工作,以此穩固和提高其社會地位。在現實社會中,思想政治工作并沒有與社會教育相協調,這也使得其思想工作失去現實性,必須積極引導,同時改善環境,以此選擇正確的目標,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實效。先進性體現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思想上,保持先進的思想形態,就需要不斷學習和提高思想認識水平,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吸取經驗教訓,進一步完善自身思想意識形態,這樣才能切實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網絡媒體在當前思想政治工作中應用的重要性
(一)網絡媒體是信息時代的基礎
網絡媒體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其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實現了資源共享,通過計算機技術的特點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發送到各大網站上,并及時更新,以此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傳力度,從而豐富廣大干部員工以及人民群眾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提高其思想覺悟,為有效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網絡媒體是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
在傳統的媒體活動中,其技術手段和傳播途徑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進而達不到良好的傳播效應。運用網絡媒體,能夠實現一手信息第一時間掌握,并能夠隨著信息的更新不斷跟進;還能夠通過不同形式來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率。能夠為人們展現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和文化的內涵。
(三)網絡媒體是了解社會經濟信息的重要手段
網絡媒體改善了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網絡軟件各種形式與社會大眾進行交流,進而了解人們的思想感悟和共同關注的話題。結合科學的理論對人們的思想行為進行感知和激勵,以此解決人們思想行為、心理形態及其一些不穩定因素,為社會營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生活環境。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創新與實踐的方法
作為一種先進的技術手段,網絡媒體在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獨具特色的傳播方式和交流方式為社會提供了更強大的信息服務。將網絡媒體應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夠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和目的性,還能提高其社會影響力。針對現代化建設發展的要求,推動網絡媒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是加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理念的基礎。
(一)網絡媒體是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工具
要科學認識現代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必須綜合全面因素考慮,要促進精神領域和物質領域協調發展。實現這一目標,不僅要靠實踐活動和理論演講,還要結合新時代的傳播工具,大力推廣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將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充分利用起來,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實施兩種不同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媒介具備普遍性、廣泛性、時效性、便捷性以及傳播性。其能夠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步伐。
(二)網絡媒體將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第二種形式
信息化時代進程不斷深入與發展,相較于傳統媒體而言,其信息傳播速度和信息儲備容量遠遠超過傳統媒體。信息資源共享提高了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率,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服務。網絡媒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符合現代化建設的創新要求,也成為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原動力。
(三)網絡媒體的隱蔽性,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得到體現
由于網絡媒體隱蔽性很強,人們能夠通過網絡媒介,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文章,在不署名的情況下,更能夠體現其上傳信息的真實性,既能反映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也能讓他人充分了解社會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思想斗爭和矛盾。真實反映了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思想形態、心理變化以及對思想道德的訴求。這種形式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有效的釋放,有利于加快思想理論體系的滲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
(四)網絡媒體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渠道
由于網絡媒體的互動性很強,這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改變了傳統的理論灌輸方式,使其由被動灌輸轉變成主動接受,通過這種互動式的思想交流使人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其真諦。網絡媒體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灌輸渠道,通過這種渠道改善人們在思想認識、心理狀態及其變化規律中存在的矛盾,并提出科學性的理論概念,使人們將其應用于現實生活中,為人們提供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
關鍵詞:遠程開放教育;多媒體;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28.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0829(2012)02-0033-02
現代遠程教育環境下,學員以自學為主,除了借助教師少量的集中輔導和以學校下發的教材為主進行自學外,主要是通過以網絡為主的多種媒體進行學習。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程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已不僅是輔助的教學手段,而是學員學習的主要工具。教學中,針對整本教材進行詳細講解的教學課件是學員自主學習的基礎課件,針對部分內容進行講解的教學輔導課件僅是對教學的補充[1]。目前,與本校其他類型網絡教學擁有系統詳細的教學課件相比,遠程開放教育環境下計算機專業還缺乏詳細講解的課程多媒體課件,現有的多媒體課件主要是針對部分章節的輔導,沒有針對全書的系統輔導,直播課堂也僅是對重點難點內容的講解,如《C++程序設計》《數據結構》等課程,并沒有對全部內容的完整講解,像《計算機應用基礎》隨書配的光盤也只有一些練習題而已。本文擬結合本校開放教育計算機專業多媒體教學中師生教與學的現狀,探析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電大計算機專業多媒體教學現狀
1.部分教師對開放教育教學認識不足,能力有限。一方面,有些教師對網絡平臺不熟悉,對多媒體教學缺乏認識,不能充分了解網絡教學的優勢,因此,對學員網絡自主學習的實施效果表示懷疑,對新的教學模式不愿嘗試;學員由于文化基礎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在自主學習中對學習指導的需求不同,而教師對學習的指導僅限于通過電大在線平臺的課程討論區、QQ群等方式進行答疑,知識輔導大多也只局限于使用現成課件,缺乏結合具體教學需要自制課件的能力。另一方面,一些教師缺乏對自主學習的正確認識,忽視對學員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策略的培養,使學員放任自流,影響了學習效果。
2.人機關系代替師生關系,教學缺乏人文關懷?,F代遠程教育環境下,學員學習主要以網絡為載體,傳統教學環境下師生之間富有情感的交流變為簡單的網絡信息交換,教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之間極富親和力的交流討論變成冷冰冰的人機對話,教學中師生的教與學因情感交流的缺乏,失去了人本主義關懷的色彩[2]。
3.學員缺乏自主學習和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 的能力。電大計算機專業學員在中小學的學習中接受的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學習方式,因此,學習過程中缺少合作學習的習慣,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和策略的自我訓練和培養。教師在機房進行教學輔導時發現,一些學員不能通過三級電大平臺尋找答案,解決學習中的疑難,有的學員甚至不會用百度搜索,學員之間也沒有協同合作完成搜索的意識。
4.學員缺乏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的意識。自主學習過程中,一些學員沒有充分認識網絡教學的特點和資源優勢,對網絡的使用僅限于利用網絡完成形成性考核冊,很少在電大在線與教師交流。每學期開學初,教師都指導并要求學員在電大在線交流學習,可是,往往到了期中階段還有相當數量的學員未參加在線學習。
二、電大計算機專業多媒體教學對策
針對本校電大計算機專業多媒體網絡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提出一些個人的淺見。1.重視教師培訓,促進教師觀念更新。開放教育環境下,傳統的教學格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就教學要素而言,教師、學生、計算機網絡以及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成為雙向、多向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學校應對教師進行網絡教學培訓和新的觀念的更新,使教師不僅能夠熟練應用電大在線平臺,還能研發制作多媒體網絡課件,掌握網絡教學的基本要求。
2.注重人文關懷,增強師生的親密感。要改善多媒體網絡教學條件下師生關系疏離的現狀,需要教師從網絡輔導入手,營造愉快和諧的心理環境,讓學員對教師產生可親、可敬、可信的情感,在輔導過程中設置問題,如果學員回答正確,就設置彈出頁面對學員進行贊揚,讓學員也能從情感上真正接受新的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重網絡教學中的人文關懷對學員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習動機的培養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著力面授教學,培養學員運用多媒體網絡學習的能力。針對學員網絡使用能力欠缺的現狀,教師應利用面授輔導的機會加強學員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指導。具備一定的網絡知識、熟悉計算機基本操作是進行網絡學習的基礎。教師通可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解決學員不會上網的問題。面授輔導直接在計算機房進行,教師負責手把手教會學員上網,使學員熟悉電大在線三級平臺,學會在電大在線平臺上選課,能在課程討論區對所學課程提出問題,學會在班級建立的QQ群中圍繞課程進行討論。隨著專業課程的深入學習,逐步提高學員應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
4.激活師生互動機制,引導學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在師生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不受時間地點等條件約束的雙向互動反饋機制,利用電子郵件、課程討論區、QQ群等與學員進行交流,帶領學員完成資料的收集,提高學員的信息處理能力。以善于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的學員為榜樣,引導其他學員充分利用網絡優勢進行學習等。
5.提高對教師的要求,鼓勵教師研發教學課件。電大計算機專業教師在多媒體網絡教學中既是教學的組織者,也應是多媒體課件的主要制作者。針對教學課件缺乏的現狀,學校應在對計算機課程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課件制作技術培訓的基礎上,對教師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提出任務要求。要求教師在制作教學課件時將多媒體技術與計算機專業課程知識有機整合,根據教學大綱制作詳細講解課程全部內容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在課件中加入與學員互動的環節,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師的“教”與學員的“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員在看課件時能有教師面授教學的感覺,從而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公眾輿論;擬態環境;“輿論滾雪球”效應
中圖分類號:G26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97(2008)12-07-01
一、公眾輿論、新聞輿論及‘輿論滾雪球’效應
(一)公眾輿論
又稱輿論。中國古代稱之為“輿人之論”,即眾人的議論,如《晉書?王沉傳》:“自古賢圣樂聞誹謗之言,聽輿人之論?!庇⑽膒ublic opmion的意思即公共的意見。喻國明老師認為:“輿論是社會或社會群體中對近期發生的、為人們普遍關心的某一爭議的社會問題的共同意見”:而劉建明老師認為“輿論,是顯示社會整體知覺和集合意識、具有權威性的多數人共同意見”。筆者認為,公眾輿論是指相當數量的公民對某一問題具有共同傾向性的看法或意見,并通過言談或文字等形式表現出來;它是社會意識形態的特殊表現形式,往往反映一定階級、階層、社會集團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二)新聞輿論
新聞輿論的定義學界頗多,如“通過新聞活動表達出來的輿論”:“通過新聞媒介所傳播的新聞信息而形成的輿論”。筆者認為,新聞輿論是指新聞傳播者模擬公眾對新聞事實的評價及體現的一致性意見。新聞輿論的主體應該歸于新聞媒體,而非普通的社會公眾。新聞輿論更多是記者及媒體部門的意見而非社會公眾意見,用媒體的宣傳意圖去構造的一個輿論環境。
(三)“輿論滾雪球”效應
公眾所欲認識的世界來源于媒體的呈現,公眾所認知的世界是媒體為其構造的“擬態世界”。筆者認為,媒體在信息傳播中不僅決定公眾的視野內容,同時亦左右公眾對于事物及問題所持的態度,媒體的輿論引導不僅體現在認知層面,同時還影響到公眾輿論的態度層面,例如對“日本國的問題”,媒體通過對日本國信息報道與不報道、報道得多與報道得少的問題來主導人們對日本國家的關注,同時通過去日本國負面報道和正面報道來決定公眾對于日本國的態度。誠然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媒體影響公眾輿論態度情況與公眾對于議題的相關聯程度有一定關系,顯然上述情況是針對超出公眾親身感知以外的事情,若對曾經受日本帝國主義迫害的公眾群體,新聞媒體這種影響的情況可能不太明顯。
由于在網絡媒體出現之前,公眾對于客觀世界的認識取源于傳統新聞媒體,而新聞媒體力圖將公眾的關注點引入到媒體所構建成的“擬態輿論環境”上。媒體無論是構建“擬態環境”去左右公眾輿論方向,還是以媒體本身意圖去控制公眾態度方面的力量都是巨大的,所以經由新聞媒體傳播的輿論在媒體不斷重復傳播過程中,輿論力度及規模將會越來越大,出現“輿論滾雪球”效應。
二、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F的公眾輿論特點
(一)新聞媒體不再主導輿論
網絡新媒體時代,公眾的主體意識空前高漲,表達欲望得到充分激發,特別是對于公共事務,網民的參與意識極高;另外,網民群體呈現多元化“細眾”特點。所以,傳統新聞媒體在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新聞輿論的主導作用不再那么絕對與強大,由新聞媒體所產生的巨大的輿論雪球亦不太可能出現,更不會出現雪球越滾動越強大的情況,所以,在新媒體時代,傳統新聞媒體不再主導輿論。
(二)輿論環境趨于復雜化
語言暴力、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等現象在網絡中時有發生,錯誤網絡輿論也將引起不良的后果。由網絡主導形成的輿論雪球,即便是信息傳播的源頭也很難保證網絡輿論雪球的發展方向及規模,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所以,網絡在給普通民眾提供了表達真實想法或尋找共同語言的平臺的同時,也給不當行為及輿論提供了發展的機會。所以,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發展讓公眾輿論的環境更加復雜化。
三、在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新聞媒體如何傳播與引導公眾輿論
進入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的情況下,新聞輿論不再主導公眾輿論,在傳統環境中的輿論滾動雪球效應亦能發生,那么新聞媒體將如何面對新媒體中的公眾輿論?媒體又將如何發揮其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并受到公眾認可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充分認識新媒體時代下的輿論特點
由“抵制家樂福”事件可以看出其輿論主體主動利用新技術的動機極強,熟悉網絡技術,消息源不再局限于國內媒體,不再是傳統上“單向式宣傳”中被動接受灌輸的一方等。所以,在網絡中,個體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數,不再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信息傳播的積極參與者,他們利用網絡等新媒體制造輿論并力求個體意見能夠得到共鳴產生實際的影響。
(二)堅持信息透明公開化,還公眾一個更加客觀的世界
無論是“抵制家樂福”事件,還是其他由網絡等新媒體引發的輿論風暴都有一共同點,就是更多的公眾信息接受渠道受到限制而變得狹窄導致輿論升級。所以,我們的新聞媒體應該堅持和完善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還公眾一個更加客觀的世界。壓制輿論不能解決輿論問題,反而進一步惡化事態、導致輿論矛頭轉向的危險。
(三)積極呼應輿論,實現與輿論的互動
對于突如其來的輿論風暴。媒體不僅要直面輿論,而且要積極呼應輿論、引導輿論,搶占輿論的主動權。新聞媒體及時報道,引導輿論的發展,所以在汶川地震中,新聞節目主持人在播報新聞時留下淚水時公眾給予更多的理解、共鳴與贊美,我們也給予媒體一種崇高的敬意,這正表明了媒體積極引導輿論,積極呼應輿論,積極與公眾輿論進行互動,能夠完美地實現媒體引導輿論的功能與責任。
論文摘要:本文在對公眾輿論、新聞輿論等概念界定的基礎上,對網絡輿論形成及特點進行了分析,以此提出了網絡時代中傳播媒體應如何傳播與引導公眾輿論。
一、公眾輿論、新聞輿論及‘輿論滾雪球’效應
(一)公眾輿論
又稱輿論。中國古代稱之為“輿人之論”,即眾人的議論,如《晉書·王沉傳》:“自古賢圣樂聞誹謗之言,聽輿人之論?!庇⑽膒ublic opmion的意思即公共的意見。喻國明老師認為:“輿論是社會或社會群體中對近期發生的、為人們普遍關心的某一爭議的社會問題的共同意見”:而劉建明老師認為“輿論,是顯示社會整體知覺和集合意識、具有權威性的多數人共同意見”。筆者認為,公眾輿論是指相當數量的公民對某一問題具有共同傾向性的看法或意見,并通過言談或文字等形式表現出來;它是社會意識形態的特殊表現形式,往往反映一定階級、階層、社會集團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二)新聞輿論
新聞輿論的定義學界頗多,如“通過新聞活動表達出來的輿論”:“通過新聞媒介所傳播的新聞信息而形成的輿論”。筆者認為,新聞輿論是指新聞傳播者模擬公眾對新聞事實的評價及體現的一致性意見。新聞輿論的主體應該歸于新聞媒體,而非普通的社會公眾。新聞輿論更多是記者及媒體部門的意見而非社會公眾意見,用媒體的宣傳意圖去構造的一個輿論環境。
(三)“輿論滾雪球”效應
公眾所欲認識的世界來源于媒體的呈現,公眾所認知的世界是媒體為其構造的“擬態世界”。筆者認為,媒體在信息傳播中不僅決定公眾的視野內容,同時亦左右公眾對于事物及問題所持的態度,媒體的輿論引導不僅體現在認知層面,同時還影響到公眾輿論的態度層面,例如對“日本國的問題”,媒體通過對日本國信息報道與不報道、報道得多與報道得少的問題來主導人們對日本國家的關注,同時通過去日本國負面報道和正面報道來決定公眾對于日本國的態度。誠然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媒體影響公眾輿論態度情況與公眾對于議題的相關聯程度有一定關系,顯然上述情況是針對超出公眾親身感知以外的事情,若對曾經受日本帝國主義迫害的公眾群體,新聞媒體這種影響的情況可能不太明顯。
由于在網絡媒體出現之前,公眾對于客觀世界的認識取源于傳統新聞媒體,而新聞媒體力圖將公眾的關注點引入到媒體所構建成的“擬態輿論環境”上。媒體無論是構建“擬態環境”去左右公眾輿論方向,還是以媒體本身意圖去控制公眾態度方面的力量都是巨大的,所以經由新聞媒體傳播的輿論在媒體不斷重復傳播過程中,輿論力度及規模將會越來越大,出現“輿論滾雪球”效應。
二、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F的公眾輿論特點
(一)新聞媒體不再主導輿論
網絡新媒體時代,公眾的主體意識空前高漲,表達欲望得到充分激發,特別是對于公共事務,網民的參與意識極高;另外,網民群體呈現多元化“細眾”特點。所以,傳統新聞媒體在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新聞輿論的主導作用不再那么絕對與強大,由新聞媒體所產生的巨大的輿論雪球亦不太可能出現,更不會出現雪球越滾動越強大的情況,所以,在新媒體時代,傳統新聞媒體不再主導輿論。
(二)輿論環境趨于復雜化
語言暴力、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等現象在網絡中時有發生,錯誤網絡輿論也將引起不良的后果。由網絡主導形成的輿論雪球,即便是信息傳播的源頭也很難保證網絡輿論雪球的發展方向及規模,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所以,網絡在給普通民眾提供了表達真實想法或尋找共同語言的平臺的同時,也給不當行為及輿論提供了發展的機會。所以,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發展讓公眾輿論的環境更加復雜化。
三、在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新聞媒體如何傳播與引導公眾輿論
進入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的情況下,新聞輿論不再主導公眾輿論,在傳統環境中的輿論滾動雪球效應亦能發生,那么新聞媒體將如何面對新媒體中的公眾輿論?媒體又將如何發揮其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并受到公眾認可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充分認識新媒體時代下的輿論特點
由“抵制家樂?!笔录梢钥闯銎漭浾撝黧w主動利用新技術的動機極強,熟悉網絡技術,消息源不再局限于國內媒體,不再是傳統上“單向式宣傳”中被動接受灌輸的一方等。所以,在網絡中,個體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數,不再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信息傳播的積極參與者,他們利用網絡等新媒體制造輿論并力求個體意見能夠得到共鳴產生實際的影響。
(二)堅持信息透明公開化,還公眾一個更加客觀的世界
無論是“抵制家樂?!笔录?,還是其他由網絡等新媒體引發的輿論風暴都有一共同點,就是更多的公眾信息接受渠道受到限制而變得狹窄導致輿論升級。所以,我們的新聞媒體應該堅持和完善信息的公開化、透明化,還公眾一個更加客觀的世界。壓制輿論不能解決輿論問題,反而進一步惡化事態、導致輿論矛頭轉向的危險。
(三)積極呼應輿論,實現與輿論的互動
對于突如其來的輿論風暴。媒體不僅要直面輿論,而且要積極呼應輿論、引導輿論,搶占輿論的主動權。新聞媒體及時報道,引導輿論的發展,所以在汶川地震中,新聞節目主持人在播報新聞時留下淚水時公眾給予更多的理解、共鳴與贊美,我們也給予媒體一種崇高的敬意,這正表明了媒體積極引導輿論,積極呼應輿論,積極與公眾輿論進行互動,能夠完美地實現媒體引導輿論的功能與責任。
關鍵詞:新聞教學;改革;網絡優勢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09-18
1.新聞教學改革現狀
隨著傳媒行業的變革,為了滿足網絡時代的人才需求,新聞專業逐漸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新聞教學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尤其是最近幾年,新聞教育慢慢改變了傳統的課程設置,新的課程設置開始充分體現“文理滲透”。雖然此舉對于改進新聞教學工作有一定的作用,但從長遠上看,這種變革收效甚微,并不能全面地提高新聞教學水平。
步入21世紀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引發了傳媒領域的全面變革。網絡媒體成為人們傳播信息、進行溝通的重要渠道,網絡傳播力量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立足于對新聞教學工作的考察,現階段我國新聞教學實踐工作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傳統的教學思想比較落后、教學內容不適應網絡傳播的新形勢、對新聞道德教育缺乏重視等。在這種新形勢下,傳統教學方式培養出的新聞工作者已經不能適應網絡媒體發展變化的要求,深入推進新聞教學改革是新聞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2.新形勢下,新聞教學思想和內容變革的要求
(1)新聞教學目標的變革。步入網絡時代,傳媒格局發生了巨變。隨著網絡傳播覆蓋面的擴大,其影響力的不斷增強,大眾傳媒傳播方式隨之發生改變。這使得傳統的新聞學及實踐受到極大挑戰,一些新聞傳播理論、大眾傳播理論已不適應網絡傳播的新形勢,新的大眾傳媒體系逐步發展建立起來,對新聞教學思想和內容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新時期,新聞教學的目標不再局限于灌輸已有的知識,而是教授學生通過互聯網不斷獲取新信息和新知識。
(2)新聞道德教育的變革?,F如今,人們逐漸認識到了以往公認的新聞道德已顯滯后,特別是傳媒格局發生變化后,新聞倫理道德問題的出現,讓新聞教育者更加明確了自身的責任。新聞道德問題主要包括網絡空間的著作權、隱私權和虛假信息等問題。由于網絡媒體和網絡環境有其特殊性,這些新聞道德問題往往會變得十分復雜。新聞道德教育應該著重填補網絡空間領域道德教育的空白,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這一領域的新聞道德問題。
(3)新聞教學內容的變革。網絡技術從誕生至今,一直處在高速的發展和變化中。這意味著由網絡化、數字化以及多媒體化構建的新聞傳播環境也必將不斷發生改變,未來新聞工作者必須適應這種快速變化環境。因而,新聞教育必然要改變其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設計跟上網絡信息技術的變化和發展,培養符合網絡時代要求的優秀新聞工作者。
3.推進新聞教學思想和教學內容改革的新思路
新聞專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工作職能,不再只進行知識傳播和教育,還要指導學生運用信息處理工具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媒體變革和網絡新媒體。指導學生利用互聯網、網絡媒體等多種渠道來查找各種類型的信息資源,學習檢索多種數據庫,使用網絡服務器分析新聞背景材料,考查新聞來源及其真實性,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查找自己所需的知識或信息。新聞教育者在教授學生使用網絡時,還應向學生強調網絡道德和行為規范,使其逐漸肩負起網絡新聞人應有的社會責任,在面對有關問題時能夠作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并結合網絡媒體的特點,引導學生樹立起與網絡媒體相適應的新聞道德觀。教學內容選擇上,要注重教會學生使用因特網和新媒體,指導他們通過互聯網、借助多媒體進行調查和采訪,利用互聯網全面了解新聞事件,結合多媒體撰寫新聞稿件和報道,使學生養成使用互聯網和多媒體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
總而言之,網絡新媒體時代的新聞教學改革,必須建立在對網絡媒體、環境的了解上,改革的整體思路是要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和學生的自主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網絡、新媒體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逐漸適應不斷變化的新聞傳媒環境。
隨著我國網絡媒體發展速度的加快,未來新聞教育改革必將面臨著許多新任務、新挑戰。新聞教學改革應該立足于對新聞傳媒環境變化的把握,分析媒體格局和傳播環境變化,不斷應用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數字化技術以及網絡通信新技術,豐富和完善教學手段,及時調查與網絡媒體有關的課程內容,并適當增補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思路,使新聞教育更好地適應時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微時代” 新媒體“90后”大學生 影響及應對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1-0256-02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技術的不斷革新,2009年8月新浪推出的“新浪微博”使“微博(MicroBlog)”這種新媒體正式進入中國網民的生活中。2010年被人們稱作“微博元年”,2012年9月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的《2012中國微博藍皮書》稱,微博用戶總量約為3.27億。人們普遍認為,以微博為代表的、同時也是以短小精煉作為文化傳播特征的新媒體、新媒介的盛行標志著一個新的時代——“微時代”已經到來,伴隨這些新媒體的產生,互聯網形態、人們的交流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也都隨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一、“微時代”的特征及影響
“微時代”一般是指在互聯網及其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由能實現即時信息獲取傳播的新媒體的興起而推動開啟的新時代,它以微博、微信、飯否等新媒體為標志,也包含微電影、微小說等一系列傳播速度快、內容精練、介入生活細節,并給人們的交流、工作、生活帶來巨大變化的新事物。概括來講“微時代”具有以下特征:1.信息獲取和傳播速度更有效率,內容更加短小精練;2.以社交網絡、交流平臺、移動互聯網終端為依托,“微時代”中的體驗者準入門檻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獲取、使用便利,人們進行溝通、交流更加便捷、高效、平民化;3.在“微時代”中每個人都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一定范圍內的主角,而不僅僅是接受信息?;ヂ摼W信息傳播呈現多中心化。
“微時代”的到來既使科技迎合了人們的需要,也快速地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巨大的改變。在這樣的時代里,人們的眼界更加開闊,感受與表達更加鮮活,個人的力量不斷增強,聲音在逐漸放大。但不可否認的是,“微時代”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首先,雖然微博等新媒體提高了信息獲取和交流的效率,但是,在眾多的信息中人們會習慣性地選擇個人喜歡的內容,從而引發一些偏激情緒、過度的自信甚至是極端主義。第二,它為人們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間和巨量知識資源的同時,也為一些人提供了逃避社會的機會,溝通和信任減少而導致孤立和冷漠。第三,“微”事物,雖然滿足了人們對效率的需要,但是便利之余也滋長了人們的浮躁,使人們難以深入思考。
二、“微時代”對“90后”大學生的影響
據調查,大學生中的微博使用者接近80%?!拔r代”為生活、學習、交流、展現自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所以被廣大大學生所喜愛。但大學生們畢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十分成熟的青年時期,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往往會形成依賴,不自主地受到負面影響,忽視自身發展的真實需要。
1.“微時代”的到來使互聯網基礎上的虛擬交往更加普遍,這給他們帶來了多樣化的信息獲取方式和交流方式,但過分沉溺于自由的虛擬世界中,很容易失去自律,網絡監督的不完善也不利于學生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養成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
2.美國網絡社會學者萊恩格爾德所說:“網絡最終所帶來的社會變化并不只是建立一個信息市場,而在于形成長久的個體關系與群體關系?!薄拔r代”使人們能夠很快找到自己喜歡的“圈子”,這使得同類信息易于在身邊聚集,一些大學生缺乏深度解讀能力、批判質疑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容易失去自己獨立的觀點,產生從眾心理,人云亦云,情緒化傾向明顯,容易陷入偏激甚至是極端的心理狀態中。
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圖爾克教授說“科技能帶來上萬好友或粉絲,安全但虛擬,制造了人際關系活躍的假象,卻對真情實感有侵蝕性”,一旦過分沉溺于虛擬科技的迷境,現實社會反而會成為一個陌生的世界,當現實中的他人交往能力下降時,極易造成人際關系的緊張、冷漠,使自己形成強迫、孤獨、焦慮等不良心態。
4.由于目前高校還停留在傳統的網絡技術教育上,對新媒體和“微時代”中的新事物重視也不夠,所以,當今大學生在網絡環境與規范、信息技術、媒介運用與操作等方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客觀的對待,他們往往以休閑、娛樂為主要使用目的,忽視了主動的全方位的營養汲取,而互聯網科技強大的功能也沒有得到全面的發揮。
5.個人的成長離不開思考與沉淀,而現今大學生們更愿意接受快速、簡短的信息,做簡單有效的溝通:寫微博,發微信,看微小說,微電影……這極易使大學生變得浮躁,急于求成,缺乏堅韌的信念,也難以使他們深刻地領會民族與世界文化,獲得全面的成長和豐富的社會體驗。
三、“微時代”下高校教育面臨的挑戰與應對
以微博等新媒體為代表的“微時代”體現了現代社會最新的技術、理念和文化,它創造了信息獲取與傳遞的新方式、新格局,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引導大學生們正確認識“微時代”和它帶來的改變;如何降低網絡基礎上“搖一搖”就可以與陌生人交流的虛擬交往所帶來的不確定感和不信任感,培養大學生們形成誠信、有責任心的品格;如何培養大學生們的判斷力,避免他們偏離社會主流思想,或走上極端,迷失于網絡;如何引導他們既恰當地表達自己、彰顯個性,又具有集體主義精神和集體觀念;如何在網絡虛擬交流的環境中幫助大學生認識到現實交流的不可替代性……這都是給“微時代”中的教育者們提出的新挑戰。
1.重視“微時代”,培養學生應對“微”事物的能力
首先,要培養大學生們理性的分析思考能力,使大學生能夠篩選新媒體、新事物帶來的各種信息。第二,了解熟悉新媒體的運作過程,增強理性認識,進而提高網絡信息的駕馭能力,增強新媒介的運用能力。第三,培養大學生的辯證思維,養一種獨立的批判意識,增強其判斷是非的能力。第四,培養大學生成熟理性的公民意識,使其能夠自覺遵守道德法律約束,維護良好的社會環境。第五,培養大學生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心理調適能力,避免沉溺于新技術帶來的便利。第六,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每一種新技術的誕生都是人的延伸,但不應因科技技術的發展而將人的心靈與文化帶向荒漠。
2.借助“微時代”,在學生工作中運用新媒體
微博等新媒體如今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得關注和成就感、傾吐心結、宣泄情緒、表達觀點的主渠道之一,所以,高校工作者要增強對新媒體的運用、對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善于借助新媒體與學生溝通,將通過微博、微信等方式獲得的信息與實際工作聯系起來,運用新媒體也能與學生拉近距離,更好地幫助學生在交流與分享中認識自我,調整自我,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3.融入“微時代”,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
高校應認真審視“微時代”下的教育環境,順應時代的要求,以更好的教育引導大學生。
首先,通過普及網絡認知教育,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網絡傳媒的平臺與工具本質,科學、高效地使用網絡傳媒,理性、自律地參與網絡生活;同時要強化關于網絡技術運用的教育,教育學生正確操作網絡媒體、獲取、管理網絡信息、自覺維護信息安全,遵守網絡道德法律約束等。
第二,提升校園網絡軟硬環境,一方面要加強校園網絡軟硬件設施的投入,通過提高網速和配置、優化網絡資源環境來引導學生正確地參加網絡活動;另一方面,應當運用受大學生歡迎的技術手段,以微博、微信等網絡載體,營造活潑、健康的網絡文化環境。
第三,豐富教育形式和手段,將形式多樣、精練活潑的新媒體,如微博、微電影等與傳統的課堂、講座、論壇、競賽等教育方式相融合。實現優勢互補,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在心理健康輔導方面,可以通過新媒體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優勢幫助大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識,進行健康輔導,化解心理問題,滿足大學生的需要。
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已經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微時代”中的“90后”大學生是我國網絡參與者的主要力量,他們的網絡生活是否積極、健康,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健康成長成熟,因此,“微時代”的到來也對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當認識現實教育環境的要求和“90”后大學生的特點,接受時代的挑戰。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報告[EB/OL],2008-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