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0 15:16:2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風險管理的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護理風險管理是對現有和潛在護理風險的識別、評估、評價和處理,有組織、系統的消除或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及風險對病人和醫院的危害及經濟損失,以最低成本實現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1]。急診科是臨床救死扶傷第一線,是生命的綠色通道,具有病人病情危、急、重以及不可預見性,風險性大、流動性大、病譜廣、工作任務繁重、工作難度大等特點[2],如何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對有力保證護理安全和服務質量,化解醫療護理糾紛有重要意義,是護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一、急診護理常見風險種類
1.急診護理人員方面 ①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滯后:護士不能識別護理風險,缺乏預見性,一旦出現護理糾紛,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和醫院的利益。②急診護理業務質量不高:a.護士急救技術不熟練,不能熟練使用急救儀器;b.護士操作不規范;c.危重病人病情觀察不及時;d.送病人檢查過程監護不夠;e.護理文書書寫不規范、涂改。③告知行為不及時:急救時侵入性操作未及時告知病人或家屬注意事項。
2.護理管理方面 急診科護士配備不足,新護士未輪轉就進入急診科工作,培訓不到位。急救物品及藥品管理不善,影響搶救工作。
3.患方因素 媒體與社會輿論對醫療機構服務的宣教不夠全面,使患者及家屬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危機。另外,“120”送來的棄嬰、無名氏、流浪漢等,滯留于急診科,因其無家屬及陪護,也增加了護理風險。
二、管理思路
1.樹立護理風險意識 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學習護理風險管理知識,了解護理風險管理的作用。護士長定期組織全科護士學習與護理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護理核心制度,組織差錯討論分析會,目的是掌握護理風險的識別及評估的方法,提高對風險的認識水平[3]。通過教育,培養護理人員良好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慎獨精神、敬業精神[4],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強化護士的風險意識。在護理工作中,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使用《急診與病房轉科交接記錄單》、《急診與手術室交接記錄單》等表格記錄。建立護理告知制度,執行封存、保留實物及報告的規范程序。
2.加強急救??婆嘤?我科制定護理計劃,每月對護士進行理論監護水平、操作技能、應急能力培訓及考核。要求人人掌握呼吸機、洗胃機、電除顫儀、心電圖機、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方法。對新護士進行急救知識、各種搶救儀器操作培訓考核,提高新護士急救技術水平。加強業務學習,認真貫徹和落實各項操作規程尤為重要。每年對全科護士進行心肺復蘇考核以及急救演練。排班時根據護士的實際工作能力,新老護士合理配置,高年資護士做好傳、幫、帶工作。要求急診科護士在精通業務、熟練技術操作的同時,還要有預見性、主動性、獨立性的素質,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預測病人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及應采取的措施[5]。
3.做好搶救儀器管理 加強搶救物品和儀器的管理,實行“五定制度”。每臺儀器有專人管理,每周檢查一次,包括儀器的運轉、清潔及保養等,并設使用記錄本做好登記。每天由專班護士負責清點、檢查儀器,并做好登記。發現儀器有缺損或故障,立即報告護士長或院設備科急診儀器負責人員,盡快排除故障。各臺儀器繪制簡單的操作流程圖,懸掛在儀器車或儀器上,便于儀器的學習和應用。救護車物品專人管理,每周檢查。每天每班護士清點,及時補充使用的物品。
4.提高護患溝通技巧 在急診接待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語言文明,態度誠懇。護士做到“請”、“對不起”當頭,避免使用生、冷、硬的語言?;颊呋蚣覍俦憩F出急躁情緒時,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當其表現出不理智的言語或舉動時,值班人員相互配合,應及時呼叫總值班或科主任、護士長幫助解決,避免發生沖突。注重與病人的交流是提高告知效果的基礎,掌握告知的技巧,講究語言藝術和效果,保護病人隱私,體現關愛,構建新型的護患關系。
5.規范護理文件記錄 急診護理文件是護理人員為病人進行搶救治療、實施護理及病人病情動態變化的記錄,也是重要的法律文件[6]。護士在記錄過程中一定要體現出及時性、客觀性、準確性,記錄內容包括病人來科的時間、狀況、采取的搶救方法、護理措施及效果、病情轉歸等,尤其對“三無”人員更應高度重視。對陽性體征及疾病危險性一定要告知患者或家屬,且要簽名。留觀病歷要存檔,每月對病歷再次審查,及時、有效的防止護理風險發生。
6.實行反饋、監控及改進 科室不斷細化質量檢查內容,深化質量檢查范圍,做到每日檢查,每月點評,人人到位,嚴格要求工作中每個人、每個班次、每個環節都按標準去做??剖页闪踩〗M,指派安全員,每月參加醫院護理風險管理小組例會。并反饋到科室例會上,安全員對現存的高風險護理項目和隱患提出分析,全體護理人員討論,制訂有效的解決辦法,持續追蹤糾正情況,進行風險預報,把發生護理不安全事件后的消極處理變為護理不安全事件發生前的積極預防[7]。
總之,護理工作是一個連續動態的過程。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能力在不斷增強,不僅降低了差錯、糾紛發生率,而且把相關人員的差錯、事故、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達到護士與患者互利的效果。急診護理工作的難度和風險增高,需要在護理實踐中不斷查找護理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重視風險各環節中不安全事件的管理,正確化解并處理風險。積極改善服務態度和加強風險防范教育,實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為病人提供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戴青梅,陳麗英,徐雪艷,等.護理風險管理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6,6(8):36-38.
[2]陳蓓敏.急診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9,23(3A):573-575.
[3]繆薇菁.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9):830-832.
[4]張安琴.將“5S”活動引入護理管理的思考[J].四川醫學,2004,25(11):1270-1271.
[5]楊通夢,姚 鴻,黃金枝.急診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與防范[J].現代醫藥衛生,2009,6(25):931-932.
【關鍵詞】 新生兒;病區;護理風險管理;方法;效果
本文主要對2012年2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兒實施護理風險管理,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兒, 其中男108例, 女52例;足月兒120例, 早產兒40例;體重2500~4000 g, 平均體重(3424.00±106.24)g;住院天數7~15 d, 平均住院天數(11.00±1.45)d。其中病危4例, 病重38例。
1. 2 方法 對所有新生兒病區實施護理風險管理, 具體方法如下。
1. 2. 1 分析新生兒病區的安全隱患 針對新生兒病區的護理技術操作較多、新生兒發病急、病情變化較快和治療用藥量小等特點, 詳細分析新生兒病區的安全隱患, 如留置套管針脫、液體滲出、給藥問題、臀紅和溢奶誤吸、查對制度未落實以及因沐浴水溫過高而致使新生兒燙傷等。
1. 2. 2 完善護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醫院定期召開護理座談會, 將新生兒病區的護理的特點、重點、現狀、安全隱患、避免方法等進行詳細討論。完善規章制度及工作流程, 制訂新生兒??频募夹g操作流程、新生兒護理的評估表和交接班的流程等。強化醫院的感染管理和護理人員的手消毒制度。護士長負責科室的感染管理, 設置1名感染監測員, 每月對新生兒病區的空氣、儀器、物面和工作人員的手等進行微生物監測。
1. 2. 3 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新生兒科室需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以護士長為組長, 2名經驗豐富的護士為組員, 并對護理人員每日對新生兒的護理質量進行講評。
1. 2. 4 加強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 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實施窒息復蘇的急救演練、??萍寄艿呐嘤柤翱己?, 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急救技術;要求護理人員客觀書寫護理記錄, 對危重的新生兒護理文書實施質量控制, 發現并糾正問題。
比較實施前后患兒的護理缺陷發生率以及產婦及家屬滿意度、護理差錯、護理糾紛投訴和護理的質控評分等各項質控指標。
1. 3 療效判定標準 產婦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主要分為滿意和不滿意兩種[1]。該項的評定以本院自制《住院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為依據, 評定的內容有護理人員的態度、護理技能純熟度、耐心度、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及時處理新生兒需求和滿意或信任護士工作度等。每位產婦在出院前需完成評定, 評定人員主要為質控小組的成員及護士長。
1. 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前后的護理缺陷發生率比較 160例新生兒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后, 護理缺陷的總發生率為5.63%, (其中留置套管針脫出1例, 液體滲出2例, 給藥問題1例, 臀紅2例, 溢奶誤吸3例)明顯低于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前的護理缺陷的總發生率22.50%, (其中留置套管針脫出5例, 液體滲出8例, 給藥問題3例, 新生兒窒息4例, 臀紅10例, 溢奶誤吸6例)實施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2 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前后的各項指控指標情況 160例新生兒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后, 產婦及家屬滿意度為96.88%, 無護理差錯發生, 護理糾紛發生2例(1.25%), 護理質控評分為(98.00±0.78)分;明顯優于實施前的產婦及家屬滿意度81.25%, 護理差錯發生25例(15.63%), 護理糾紛發生30例(18.75%), 護理質控評分為(87.00±1.26)分;實施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新生兒病情具有變化快、比較復雜等特點, 因此, 新生兒是風險管理的重點對象。對新生兒病區的潛在風險因素實施評估, 并提出針對性較強的預防措施和護理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的安全護理管理機制, 可有效提高新生兒的護理質量。本文對本院的新生兒病區實行環境優化、預防感染和重視消毒隔離、完善風險管理制度等措施, 達到護理風險管理有效干預的目的, 提高護理人員的避免風險能力。強化新生兒病區醫護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后, 可發現新生兒病區內隱藏風險, 并在最短的時間內采取應急處理, 預防安全隱患, 提高新生兒護理的工作質量, 進而提高患兒家屬的滿意度[2, 3]。
本研究表明, 本院160例新生兒在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 護理缺陷的總發生率為5.63%, 比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前的護理缺陷的總發生率22.50%低;護理風險管理實施后, 新生兒家屬的滿意度為96.88%, 無護理差錯發生, 護理糾紛發生率為1.25%, 護理質控評分為(98.00±0.78)分, 明顯優于實施前的新生兒家屬滿意度81.25%, 護理差錯發生率15.63%, 護理糾紛發生率18.75%, 護理質控評分(87.00±1.26)分。因此, 在新生兒病區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 能有效降低護理缺陷總發生率, 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 提升新生兒家屬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 醫護人員運用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對新生兒病區實施重點干預后, 需加強護理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 促進其專業水平的提高, 并將風險管理落到實處, 降低新生兒病區缺陷的總發生率, 進而提高患兒家屬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曾蕾.新生兒病區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與效果觀察.醫學美學美容, 2013(11):118.
[2] 汪秀華, 宋立弟, 劉戀.新生兒病區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與效果.護理管理雜志, 2011, 11(4):292.
一、項目風險和項目風險管理
1.項目風險。項目的一次性特征使其不確定性比其他一些經濟活動大,因而項目風險的可預測性也就差得多。重復性的生產和業務活動若產生問題,常??梢栽谝院笳业綑C會補償,而項目一旦出了問題,則很難補救。項目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風險,風險大多數隨著項目的進展而壯大,最大的風險存在于項目的早期,早期階段做出的決策對以后階段項目目標的實現影響最大。為減少損失而在早期階段主動付出必要的代價要比拖到后期階段才迫不得已采取措施好得多。
2.項目風險管理。項目風險管理就是項目風險班子通過風險識別、風險估計和風險評價,并以此為基礎合理地使用多種管理方法、技術和手段對項目活動所涉及的風險實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動行動,創造條件,盡量擴大風險事件的有利結果,妥善地處理風險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證安全,可靠地實現鮮明的總目標。
項目風險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活動,其理論和實踐涉及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系統科學、管理科學等多種學科。項目風險要求項目管理班子采取主動行動,而不應該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后被動地應付。項目管理人員在認識和處理錯綜復雜、性質各異的多種風險時,要統觀全局,抓主要矛盾,創造條件,因勢利導,將不利轉化為有利,將威脅轉化為機會。
在國際上,風險管理已日漸成為投資項目評估和風險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建立,尤其是加入WTO后,項目風險日益增多,至今我國還沒有引入風險管理對投資項目的全過程進行風險估計與評價,這是造成我國許多工程項目投資膨脹和工期拖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國推廣投資項目風險分析理論的研究與風險管理的應用,對促進我國經濟穩定、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轉自項目管理者聯盟
二、投資項目風險有效管理的方法
1.目標管理:就是根據投資項目的目的和任務的總要求,明確劃分各階段的分目標及其崗位責任制,并且給出評價分作為目標實現效果的標準,激勵項目參與者積極參加工作目標的制定,并在具體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以保證項目目標實現的管理過程。
2.全面質量管理:就是科學的全面質量、全過程和全員的管理。它不僅要對項目產品質量進行管理,而且還要對工程建設質量進行管理;不僅要對施工過程進行管理,而且還要對生產過程進行管理;不僅要對生產人員進行管理,而且要對銷售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它要求把項目的總質量目標落實到每一個崗位,做到每個工作崗位都有明確的工作質量標準,使職責分明,在項目的各個時點形成一個嚴密、完整的質量標準體系。這樣,投資項目就能順利地完成各項目標,達到預期的投資目的。
3.激勵機制的設計管理:投資項目的運行過程是所有項目參與人之間由利益沖突而引發的一個連續的動態博奕過程。對于某個已定的投資項目,由于每個項目參與者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動機,即自利行為。他們的自利行為不僅取決于他們各自的個人偏好,而且取決于資源的配置規則,不同的配置規則下人們會有不同的行為。如項目參與者在控制權大而剩余索取權小時,就會出現敗德行為;在控制權小而剩余索取權大時,就會出現怠工行為等。對于特定的投資項目來說,項目參與者的個人自利行為準則是一定的。那么如何設計一套激勵機制,使項目參與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觀行為造成的客觀結果正好達到投資項目所要達到的目標,這就是激勵機制設計管理的主要內容。
以上管理方法的有效實施必將大大降低投資項目風險,順利地達到投資項目預定的目標,從而實現投資項目在一定風險下的收益最大化或一定的收益下風險最小化。項目管理論壇
三、規避投資項目風險的策略
1.風險回避。風險回避是指當投資項目風險潛在威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不利后果也比較嚴重,而且又無其它策略可采用時,主動放棄項目、改變項目目標與行動方案來規避風險。如果通過風險測度發現項目或項目目標的實施將會給項目帶來重大的損失,項目管理者又不能通過其他有效的辦法來控制風險,這時就應考慮放棄項目的實施,以免造成更大的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如基本建設項目中新技術的采用和新產品的開發等。風險回避在消除風險的同時也失去了獲得由風險帶來的收益,而且失去了其他各種投資機會。因此,在采取回避策略之前,必須對風險有足夠的認識。
2.風險控制。即在項目投資中采取多種措施減少風險發生的概率,減少經濟損失的程度。它是建立在對所有可能風險給予明確分析和測定后實施的對抗措施。風險控制主要是針對已知風險和可預測的風險而言。在實施風險控制策略時,最好將項目每一具體風險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單個風險減輕了,整體風險就會相應降低,項目失敗的概率就會減少,成功的概率就會增加。不可預測的風險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顯示出來,為了能夠直接控制,可以把這些風險從將來移到現在。如為了減少生產期維護方面的風險,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來保證建設質量,以減少生產期維護方面的風險。此外,在風險控制的過程中應重點突出,主要控制威脅最大的幾個風險,因為有時高風險是由于風險的耦合作用引起的,一個風險減輕了,其他一系列風險也隨之減輕。
3.風險轉移。風險轉移又稱合伙分擔風險。其目的是通過若干技術手段和經濟手段將風險部分或全部轉移給其他人承擔。實施這種策略轉移風險的同時,也轉移了部分可能由風險帶來的利益。轉移風險主要有三種方式:①出售。就是通過買賣契約將風險轉移給其他單位。如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籌集資金,在讓度給股東和債權人一定收益權的同時,也由他們分擔了一部分風險。②發包。就是通過從項目執行組織外部獲取貨物、工程或服務而把風險轉移出去。如在項目建設期,將工程以一定的價格完全承包給承包單位,這樣可以降低風險。③保險與擔保。保險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只要該項目公司向保險公司交納一定數額的保險金,在事故發生時就能獲得保險公司的補償,從而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擔保則是指其他企業、銀行、保險公司或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為項目風險負間接責任的一種承諾。通過這種承諾,項目所有者就把由于承包商行為方面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轉嫁給擔保者。項目 經理博客
4.風險自留。風險自留是指對一些無法避免和轉移的風險,采取現實的態度,在不影響投資者根本或局部利益的前提下,將風險自愿承擔下來。它是一種積極的風險管理手段,是項目公司為承擔風險損失而事先做好各種準備工作,修正自己的行為方式,努力將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風險自留是最省事的風險規避方法,在許多情況下也是最經濟的。當采用其它風險規避策略的費用超過成本時,可采用風險自留。
四、我國項目風險管理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外各種風險管理的理論與書籍被介紹到中國,同時也被應用到項目管理中,尤其是大型工程項目。例如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規模宏大的長江航道工程、廣州地鐵項目、上海磁懸浮列車等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都制定了風險管理方案,并成功地運用了風險管理方案。
一、項目風險和項目風險管理
1.項目風險。項目的一次性特征使其不確定性比其他一些經濟活動大,因而項目風險的可預測性也就差得多。重復性的生產和業務活動若產生問題,常??梢栽谝院笳业綑C會補償,而項目一旦出了問題,則很難補救。項目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風險,風險大多數隨著項目的進展而壯大,最大的風險存在于項目的早期,早期階段做出的決策對以后階段項目目標的實現影響最大。為減少損失而在早期階段主動付出必要的代價要比拖到后期階段才迫不得已采取措施好得多。training.mypm.net
2.項目風險管理。項目風險管理就是項目風險班子通過風險識別、風險估計和風險評價,并以此為基礎合理地使用多種管理方法、技術和手段對項目活動所涉及的風險實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動行動,創造條件,盡量擴大風險事件的有利結果,妥善地處理風險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證安全,可靠地實現鮮明的總目標。
項目風險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活動,其理論和實踐涉及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系統科學、管理科學等多種學科。項目風險要求項目管理班子采取主動行動,而不應該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后被動地應付。項目管理人員在認識和處理錯綜復雜、性質各異的多種風險時,要統觀全局,抓主要矛盾,創造條件,因勢利導,將不利轉化為有利,將威脅轉化為機會。
在國際上,風險管理已日漸成為投資項目評估和風險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建立,尤其是加入WTO后,項目風險日益增多,至今我國還沒有引入風險管理對投資項目的全過程進行風險估計與評價,這是造成我國許多工程項目投資膨脹和工期拖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國推廣投資項目風險分析理論的研究與風險管理的應用,對促進我國經濟穩定、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轉自項目管理者聯盟
二、投資項目風險有效管理的方法
1.目標管理:就是根據投資項目的目的和任務的總要求,明確劃分各階段的分目標及其崗位責任制,并且給出評價分作為目標實現效果的標準,激勵項目參與者積極參加工作目標的制定,并在具體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以保證項目目標實現的管理過程。
2.全面質量管理:就是科學的全面質量、全過程和全員的管理。它不僅要對項目產品質量進行管理,而且還要對工程建設質量進行管理;不僅要對施工過程進行管理,而且還要對生產過程進行管理;不僅要對生產人員進行管理,而且要對銷售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它要求把項目的總質量目標落實到每一個崗位,做到每個工作崗位都有明確的工作質量標準,使職責分明,在項目的各個時點形成一個嚴密、完整的質量標準體系。這樣,投資項目就能順利地完成各項目標,達到預期的投資目的。
3.激勵機制的設計管理:投資項目的運行過程是所有項目參與人之間由利益沖突而引發的一個連續的動態博奕過程。對于某個已定的投資項目,由于每個項目參與者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動機,即自利行為。他們的自利行為不僅取決于他們各自的個人偏好,而且取決于資源的配置規則,不同的配置規則下人們會有不同的行為。如項目參與者在控制權大而剩余索取權小時,就會出現敗德行為;在控制權小而剩余索取權大時,就會出現怠工行為等。對于特定的投資項目來說,項目參與者的個人自利行為準則是一定的。那么如何設計一套激勵機制,使項目參與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觀行為造成的客觀結果正好達到投資項目所要達到的目標,這就是激勵機制設計管理的主要內容。
以上管理方法的有效實施必將大大降低投資項目風險,順利地達到投資項目預定的目標,從而實現投資項目在一定風險下的收益最大化或一定的收益下風險最小化。項目管理論壇
三、規避投資項目風險的策略
1.風險回避。風險回避是指當投資項目風險潛在威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不利后果也比較嚴重,而且又無其它策略可采用時,主動放棄項目、改變項目目標與行動方案來規避風險。如果通過風險測度發現項目或項目目標的實施將會給項目帶來重大的損失,項目管理者又不能通過其他有效的辦法來控制風險,這時就應考慮放棄項目的實施,以免造成更大的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如基本建設項目中新技術的采用和新產品的開發等。風險回避在消除風險的同時也失去了獲得由風險帶來的收益,而且失去了其他各種投資機會。因此,在采取回避策略之前,必須對風險有足夠的認識。
2.風險控制。即在項目投資中采取多種措施減少風險發生的概率,減少經濟損失的程度。它是建立在對所有可能風險給予明確分析和測定后實施的對抗措施。風險控制主要是針對已知風險和可預測的風險而言。在實施風險控制策略時,最好將項目每一具體風險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單個風險減輕了,整體風險就會相應降低,項目失敗的概率就會減少,成功的概率就會增加。不可預測的風險要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顯示出來,為了能夠直接控制,可以把這些風險從將來移到現在。如為了減少生產期維護方面的風險,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來保證建設質量,以減少生產期維護方面的風險。此外,在風險控制的過程中應重點突出,主要控制威脅最大的幾個風險,因為有時高風險是由于風險的耦合作用引起的,一個風險減輕了,其他一系列風險也隨之減輕。
3.風險轉移。風險轉移又稱合伙分擔風險。其目的是通過若干技術手段和經濟手段將風險部分或全部轉移給其他人承擔。實施這種策略轉移風險的同時,也轉移了部分可能由風險帶來的利益。轉移風險主要有三種方式:①出售。就是通過買賣契約將風險轉移給其他單位。如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籌集資金,在讓度給股東和債權人一定收益權的同時,也由他們分擔了一部分風險。②發包。就是通過從項目執行組織外部獲取貨物、工程或服務而把風險轉移出去。如在項目建設期,將工程以一定的價格完全承包給承包單位,這樣可以降低風險。③保險與擔保。保險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只要該項目公司向保險公司交納一定數額的保險金,在事故發生時就能獲得保險公司的補償,從而將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擔保則是指其他企業、銀行、保險公司或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為項目風險負間接責任的一種承諾。通過這種承諾,項目所有者就把由于承包商行為方面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轉嫁給擔保者。項目經理博客
4.風險自留。風險自留是指對一些無法避免和轉移的風險,采取現實的態度,在不影響投資者根本或局部利益的前提下,將風險自愿承擔下來。它是一種積極的風險管理手段,是項目公司為承擔風險損失而事先做好各種準備工作,修正自己的行為方式,努力將風險降低到最小程度。風險自留是最省事的風險規避方法,在許多情況下也是最經濟的。當采用其它風險規避策略的費用超過成本時,可采用風險自留。
四、我國項目風險管理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外各種風險管理的理論與書籍被介紹到中國,同時也被應用到項目管理中,尤其是大型工程項目。例如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規模宏大的長江航道工程、廣州地鐵項目、上海磁懸浮列車等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都制定了風險管理方案,并成功地運用了風險管理方案。
【關鍵詞】項目風險管理;實施;方法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是一個動態的、循環的、系統的、完整的過程,是一種運用多方面知識綜合管理的活動。工程項目的風險成因、風險發生、風險波及范圍、風險破壞力等等交錯復雜,因此運用單一的工程管理知識和技術手段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手段和措施,對工程項目風險從識別到分析乃至采取應對措施等一系列過程進行管理研究,從而將風險事件加以控制,將風險產生的損失降到最低。
一、工程項目風險的特征
(一)風險在工程項目建設中不僅客觀存在,而且必然存在。工程項目風險無論是來自項目內部還是來自項目外部,都是客觀存在,不會被人們的主觀意識所掌控。然而這些風險的發生同時也具有必然性,因為任何項目的實施都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這也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我們能做的只有控制風險的發生,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卻不可能做到完全排避風險。
(二)風險在工程項目建設中表現為多種類型。也就是說在某個工程項目建設的每個不同的階段都會出現許多不同種類的風險,每種類型的風險又是許多不同風險因素所構成的,并且每個風險因素之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復雜而客觀的聯系。
(三)風險在工程項目建設中的出現通常是不確定的。風險具體會發生在何時何地,會在項目進程中的哪個過程中發生,都是無法確定的,我們唯一能預測的是風險發生的可能。同時風險所導致的后果和產生的損失在事先也無法確定,我們所能做的僅僅憑借多年的實踐經驗在事件后果產生前進行合理的推測等。
二、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作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工程項目建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也復雜多變,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就成為工程項目進程中的一個既重要又必然的環節,它有著許多積極的意義,主要作用表現在:
現代工程項目風險管理都普遍使用全面的系統的科學管理方法和手段來積極處理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類風險,將風險所帶來的一系列不利后果降到最低,同時也降低風險管理的成本。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能夠維持項目運行的穩定。通過項目風險管理可以加強項目方案的執行,還可以協調好項目組織內外關系,進而使得整個工程項目得以保質保量的順利完成。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合理進行可以幫助整個項目避免物資和人力的浪費,從而為項目建設節省開支,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
三、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原則
(一)把握整體原則
工程項目的整個實施過程充滿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并且每個風險因素之間都存在著錯綜復雜的聯系,因此項目管理者應從項目全局的角度來分析項目可能面臨的各種風險,并進行綜合系統的處理,及時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二)事前防范原則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應該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前進行合理的預測,并及時地采取積極的防范措施,而不是等待風險的來臨再進行風險補救。防患于未然就是我們項目風險管理者最基本、最重要的風險管理理念。
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實施過程
目前,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實施過程有許多不同的認識,本文基于對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基本步驟的認識,歸納出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基本過程,主要可以分為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應對和風險監督四個階段。
(一)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風險管理的基礎。風險識別是指在風險事故發生之前,人們運用各種方法系統地、連續地認識所面臨的各種風險以及分析風險事故發生的潛在原因。風險識別過程包含感知風險和分析風險兩個環節。
(二)風險評價
在風險識別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其他因素對風險發生的概率、損失程度進行全面考慮,評估發生風險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與公認的安全指標相比較,以衡量風險的程度,并決定是否需要采取相應措施的過程。
五、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方法
(一)風險識別方法
工程項目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中最重要的步驟,即通過某種途徑辨別出影響工程項目目標實現的風險事件存在的可能性,并予以分類。一般來說風險識別方法主要有:生產流程分析法、風險專家調查法、資產財務狀況分析法、WBS分解法等等。本文主要采用WBS分解法進行風險識別,因此主要介紹一下WBS分解法的具體步驟:1.組建風險管理小組,收集相關資料,為風險識別準備資料;2.召集項目經理、相關技術人員以及風險管理小組成員進行項目分解討論會;3.進行分解項目工作,同時風險管理小組成員提出風險因素集并在WBS向下分解過程中添加風險因素;4.繪出WBS層次結構圖,建立初步風險因素集;5.確定WBS結構中的監控點,明確每個工作單元分配的資源、交付成果、責任人,同時完善風險因素集;6.檢查分解過程,驗證分解的正確性,更新完善的分解報告,提交項目風險識別報告。
(二)風險評價方法
風險分析與評價是對建設工程項目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后果進行量化的過程。它是建設工程項目風險識別與風險管理之間聯系的紐帶,是科學合理地進行風險決策的基礎。風險分析與評價的后果主要在于確定各種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及其對建設工程項目目標影響的嚴重程度。風險評價的方法一般有主觀評分法、決策樹法、網絡計劃技術、模糊綜合評價法、層次分析法等等。經過對這些方法的優劣勢分析,并結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層次分析法顯得更系統、靈活、簡便。
參考文獻:
[1]耿海.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策略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8(03).
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思考
一、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銀行業務發展和人們對金融風險認識不斷加深的產物。最初,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主要偏重于資產業務的風險管理,強調保持銀行資產的流動性,這主要是與當時商業銀行業務以資產業務,如貸款等為主有關。20世紀60年代以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重點轉向負債風險管理方面,強調通過使用借入資金來保持或增加資產規模和收益,既為銀行擴大業務創造了條件,但也加大了銀行經營的不確定性。20世紀70年代末,國際市場利率劇烈波動,單一的資產風險管理或負債風險管理已不再適用,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理論應運而生,突出強調對資產業務、負債業務的協調管理,通過償還期對稱、經營目標互相替代和資產分散實現總量平衡和風險控制。80年代之后,銀行風險管理理念和技術有了新的提升,人們對風險的認識更加深入。特別是銀行業競爭的加劇、存貸利差變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廣泛使用,市場環境的這些變化都顯現出原有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理論存在的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表外風險管理理論、金融工程學等一系列思想、技術逐漸應用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進一步擴大了商業銀行業務的范圍,在風險管理方法上更多地應用數學、信息學、工程學等方法,深化了風險管理作為一門管理科學的內涵。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正式出臺并不斷完善,標志著西方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和金融監管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和統一,也意味著國際銀行界相對完整的風險管理原則體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模式和內容獲得巨大發展的時期,回顧20多年來銀行風險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歷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幾乎都凝結在《巴塞爾資本協議》當中。因此,對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來講,《巴塞爾協議》的誕生和完善,是國際銀行界風險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爾委員會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征求意見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爾協議全面繼承以1988年巴塞爾協議為代表的一系列監管原則,繼續延續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以信用風險控制為重點,著手從單一的資本充足約束,轉向突出強調銀行風險監管從最低資本金的要求、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和市場紀律約束等三個方面的共同約束。
可以說,新巴塞爾協議充分體現了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理念的發展方向,如果說在巴塞爾資本協議誕生前的銀行競爭還屬于無序競爭的話,那么在巴塞爾資本協議規范下的銀行競爭將是以風險識別、度量、評價、控制和風險文化為內容的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競爭。這對于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我國商業銀行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和標準。
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的不足
與國外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在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從外部來看,銀行風險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環境還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體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監管和市場約束的作用還遠遠沒能充分發揮,在我國,銀行業信息披露還很不規范和不完備,外部監管部門的監管措施還相對簡單,市場對銀行的外部約束作用還有待加強。
從銀行內部來看,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在觀念、技術、方法等方面也與國外先進銀行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第一,在風險管理認識上存在差距。在國外銀行,十分重視風險——收益匹配的原則,把控制風險和創造利潤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國商業銀行中,對風險管理和業務發展的關系認識還有差距。第二,風險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還不到位,仍以信用風險管理為主,對市場風險、操作性風險等重視不夠。二是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缺乏差別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業務、不同風險、不同地區之間存在的差異,不僅不能管理好業務風險,反而容易產生新的風險。第三,風險管理方法上的差距。與國外風險管理方法相比,風險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風險識別、度量等方面還很不精確。第四,風險管理體系上的差距。體系的健全和獨立是確保風險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觀的分析能力的關鍵。但在我國,一些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往往還不健全,風險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擾較多,獨立性原則體現不夠。第五,信息技術上的差距。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改善風險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礙是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嚴重滯后,風險管理所需要的大量業務信息缺失,無法準確掌握風險敞口,直接影響到風險管理的決策科學性。
三、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任務及要求
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可以分為兩部分,從商業銀行內部看,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是通過建立嚴格的內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風險和確保銀行業務的健康發展,從而實現銀行股東價值的最大化。從商業銀行外部看,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就是通過加強商業銀行監管,進行金融體系的改革和完善,從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為了實現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盡快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必須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適應業務發展要求。商業銀行是以盈利和股東價值最大化為核心的企業,業務發展是商業銀行的根本任務,沒有發展本身就是風險。不顧風險的發展和不顧發展的“零風險”都是不對的,風險管理并不是杜絕風險,而是在資本配比的范圍內實現風險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轉貼于
第二,要適應外部監管要求。隨著銀行業的不斷發展,外部監管越來越嚴,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將監管部門的監管作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監管對商業銀行來說,是合規經營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強風險控制的內在需求。監管法規是金融競爭中的“游戲規則”,銀行風險管理只有與外部監管相適應,才有機會在平等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第三,要適應國際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發展趨向的要求。隨著國際銀行業的不斷變化,風險管理的方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仍將繼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產生時間還很短,與國際先進銀行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必須緊跟國際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及時掌握銀行風險管理的先進技術和理念,以適應日益激烈的競爭需要。
四、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
按照國際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的理念和經驗,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的特點和要求,筆者認為,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發展方向應努力做好五個方面的轉變,以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第一,風險管理內容由信用風險向信用、市場、操作性風險轉變。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復雜化,銀行的風險由原來的信用風險為主發展到多種類型風險共同作用。與此同時,國際銀行業對各種類型風險的認識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漸提高,風險的管理由管理單一風險到管理多種風險,體現了現代銀行風險管理的發展方向。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不僅要對信用風險進行管理,而且應更加重視市場、操作性、法律等各類風險的管理。
第二,風險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間接管理相結合轉變。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方法和手段還比較簡單,一些銀行風險管理還主要以直接管理為主,如審批授信項目、清收不良資產等。但從未來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看,要進一步發揮間接風險管理的作用。
第三,風險管理對象由單筆貸款向企業整體風險轉變,由單一行業向資產組合管理轉變。目前,隨著經濟活動的變化,企業經營特征、資本運作的形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以審核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為主要內容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防范風險的要求,子公司、關聯公司、跨國公司等復雜的資本運營模式使風險的表現形式更為復雜和隱蔽,這就要求風險管理要由對單筆貸款的管理向對企業的整體風險轉變,不僅要對財務情況進行審查,還要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股權結構、對外投資以及全部現金流。同時,要把風險管理的視角從一個企業擴大到整個行業、市場的變化,在微觀分析的基礎上強調系統性風險的研究。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最終過渡到資產組合的風險管理和資本制約下的組合模型的管理。
「關鍵詞 企業風險 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審計
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企業面臨著各種風險,能否對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企業能否生存發展、實現企業預期目標的關鍵。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對風險管理工作的監督和評價。因此,無論是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對內部審計的定義,還是我國的內部審計準則都強調了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性。我國從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16號———《風險管理審計》中更是強調了內部審計人員對風險管理進行審查和評價的職責。
一、企業風險及風險管理的內涵
進行企業風險管理審計,必須明確企業風險及風險管理的內涵。否則,企業風險管理審計便無從談起。
1 企業風險的實質
首先,風險產生于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如果企業運行的內外環境是確定的,則不存在企業風險。其次,企業運行環境的不確定性帶來了企業運行結果的不確定性。一般來說,我們更注重企業的運行結果,對預期結果的實現與否及可實現程度的大小成為了衡量企業風險大小的現實標準。因此,可以認為,企業風險則是企業運行結果偏離期望結果的可能性。筆者認為,企業目標是企業期望達到的一種結果狀態,但由于相關因素的持續不斷的變化,企業目標的實現存在不確定性。因此,企業風險可以描述為企業目標不能得以實現的可能性。
2 企業風險的劃分
企業風險可以按多種標準進行分類。筆者認為,既然將風險定義為企業目標不能得以實現的可能性,那么,企業風險可以按照企業目標的不同層次來理解和劃分,并可將其相應劃分為:
(1)企業的戰略風險是指企業戰略目標不能實現的可能性,主要包括:由于對有關影響因素的分析不夠充分或對未來的變化沒能合理預計而帶來的企業在總體戰略選擇環節的失誤風險;由于企業的具體戰略選擇失誤而帶來的風險,包括企業經營領域的選擇風險、企業并購風險等。
(2)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風險是指企業具體經營目標不能實現的可能性,又可以劃分為企業經營環節的作業鏈風險,如企業供、產、銷等環節的風險;企業的人事風險,如由于人員任用、授權、業績評價等方面的缺陷帶來的風險;企業的信息風險,如企業信息系統風險等。
(3)財務風險。狹義一般是指由于企業籌措資金而形成的風險,并主要是指企業由于舉債而形成的風險,也可稱之為籌資風險。按照本文對風險的定義,即企業目標不能實現的可能性,則企業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財務活動目標不能得以實現的可能性,包括籌資風險、資金投放的風險及企業其他財務活動風險,我們可以稱之為廣義的財務風險。
3 企業風險管理
COSO于2004年頒布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中指出“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由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執行,應用于戰略制訂并貫穿于企業之中,旨在識別可能會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管理風險以使其在風險容量之內,并為主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p>
我國內部審計協會2005年的內部審計具體準則16號—《企業風險管理審計》中指出“風險管理,是對影響組織目標實現的各種不確定性事件進行識別與評估,并采取應對措施將其影響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的過程。風險管理旨在為組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p>
從上述對風險管理的解釋可以看出,企業風險管理的最終目標是為企業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的保證。
二、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的目標
對企業風險管理進行監督和評價是現代內部審計發展的結果,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的目標取決于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功能定位。
從西方企業內部審計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來看,內部審計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內部管理層次的增多和控制范圍的擴大,基于企業內部經濟管理與監督的需要而產生的,并隨著管理的需要而不斷發展。隨著內部審計的不斷發展,內部審計的目標也在不斷地變化,其中以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對內部審計所下定義的變化最具有代表性。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理事會指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和咨詢活動,其目的是增加組織的價值和改善組織的經營。
我國的內部審計不是在企業內部管理需要的動因下發展起來的,而是在政府的要求下,在國家審計部門的推動下建立起來的。1993年國家審計署成立,為了盡快建立和完善審計體系,補充剛剛復興的國家審計力量的不足,政府和政府審計機構都極力敦促內部審計的組建。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發展,企業內部審計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對內部審計的理解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我國的內部審計基本準則指出:內部審計是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從內部審計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企業內部審計的目標在于幫助企業實現目標。企業內部審計的目標決定了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的目的在于:通過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對企業風險管理過程的了解,審查并評價其適當性和有效性,提出改進建議,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
三、企業風險管理審計的內容
風險管理包括組織整體及職能部門兩個層面。內部審計人員既可對組織整體的風險管理進行審查與評價,也可對職能部門的風險管理進行審查與評價。因此,筆者認為企業風險管理審計應當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一)風險管理機制的審查與評價
企業的風險管理機制是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基礎,良好的風險管理機制是企業風險管理是否有效的前提。因此,內部審計部門或人員需要審查以下方面,以確定企業風險管理機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包括:
1 審查風險管理組織機構的健全性。企業必須根據規模大小、管理水平、風險程度以及生產經營的性質等方面的特點,在全體員工參與合作和專業管理相結合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包括風險管理負責人、一般專業管理人、非專業風險管理人和外部的風險管理服務等規范化風險管理的組織體系。該體系應根據風險產生的原因和階段不斷地進行動態調整,并通過健全的制度來明確相互之間的責、權、利,使企業的風險管理體系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2 審查風險管理程序的合理性。企業風險管理機構應當采用適當的風險管理程序,以確保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3 審查風險預警系統的存在及有效性。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目的是避免風險、減少風險,因此,風險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風險預警系統,即通過對風險進行科學的預測分析,預計可能發生的風險,并提醒有關部門采取有力的措施。企業的風險管理機構和人員應密切注意與本企業相關的各種內外因素的變化發展趨勢,從對因素變化的動態中分析預測企業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風險預警。
(二)風險識別的適當性及有效性審查
風險識別是指對企業面臨的,以及潛在的風險加以判斷、歸類和鑒定風險性質的過程。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對風險識別過程進行審查與評價,重點關注組織面臨的內、外部風險是否已得到充分、適當的確認。筆者認為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 審查風險識別原則的合理性。企業進行風險評估乃至風險控制的前提是進行風險識別和分析,風險識別是關鍵性的第一步。
2 審查風險識別方法的適當性。識別風險是風險管理的基礎。風險管理人員應在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之后,運用各種方法對尚未發生的、潛在的、及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系統的歸類,并總結出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風險識別方法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采取一定的方法分析風險因素、風險的性質以及潛在后果。
需要注意是,風險管理的理論和實務證明沒有任何一種方法的功能是萬能的,進行風險識別方法的適當性審查和評價時,必須注重分析企業風險管理部門是否將各種方法相互融通、相互結合地運用。
(三)風險評估方法的適當性及有效性審查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對風險評估過程進行審查與評價,并重點關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風險對組織目標的實現產生影響的嚴重程度兩個要素。同時,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充分了解風險評估的方法,并對管理層所采用的風險評估方法的適當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對管理層所采用的風險評估方法進行審查,并重點考慮以下因素:
(1)已識別的風險的特征;
(2)相關歷史數據的充分性與可靠性;
(3)管理層進行風險評估的技術能力;
(4)成本效益的考核與衡量等。
3 審查風險評估方法應當遵循的原則
內部審計人員在評價風險評估方法的適當性和有效性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定性方法的采用需要充分考慮相關部門或人員的意見,以提高評估結果的客觀性;
(2)在風險難以量化、定量評價所需數據難以獲取時,一般應采用定性方法;
(3)定量方法一般情況下會比定性方法提供更為客觀的評估結果。
(四)風險應對措施適當性和有效性審查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實施適當的審計程序,對風險應對措施進行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