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6 16:23:0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水務工程發展前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節能環保展歷來是高交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十八屆高交會節能環保展首次設置“治水提質主題展”,將這一主題與建設海綿城市試點相結合,全面展示深圳治水理念、策略以及水質凈化、污水污泥處理等一流的技術產品,搭建治水提質新技術及設備的展示、交易、交流平臺,展現水務領域的發展及服務于綠色生活、綠色發展的相關應用。
天時與地利
很少有哪個行業像城市水務一樣,短短數年間不斷獲得國家政策層面的呵護與扶持,成為新興產業投融資熱點。
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建設對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此后,海綿城市從倡議逐漸發展為試點項目,考核指標、配套財政政策、建設方針甚至建設指導細則陸續出臺。而時下最為炙手可熱的PPP項目中,有媒體估算,財政部三批示范項目中約40%與環保產業相關,項目規模最大、對環保產業格局最富沖擊力的,便是市政和環境相結合的城市水環境流域治理市場。
2015年4月,環保部牽頭編寫、國務院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出臺,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等階段性目標及金融與環保融合、開發經營權益捆綁、環境績效合同服務等細化內容。
2015年,深圳市出臺《深圳市治水提質工作計劃》,全面開展治水提質攻堅戰。2016年4月,深圳入選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政策扶持、行業利好、地方發力三者疊加,本屆高交會的“治水提質主題展”儼然是深圳交出的一張完美“期中考試答卷”。
展會期間,圍繞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的綜合整治,中電建、中建水務環保、深圳水務集團、法國蘇伊士集團、北控水務、碧水源等一批跨國公司、大型央企和國內龍頭企業全面展示了水凈化、污水污泥處理、防洪排澇、材料設備等一流技術與產品,在高交會這一展示、交易、交流平臺上,展現了水務行業發展前景及服務于綠色生活、綠色發展的相關應用。
縱深發展的市場
城市水環境治理的難點在于系統復雜,需要有效集成的技術,各地情況不同、治理方案差異大。隨著多地試點推進,海綿城市的概念不斷深化。
在“治水提質和海綿型城市建設院士論壇”交流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任南琪表示,最初海綿城市的指導思想是要解決逢雨必澇,然而這一思路有其局限性,“城市暴雨內澇治理是一方面,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的改善同樣也是非常大的問題,開展海綿城市的建設,必須要統籌考慮城市治水的自然循環與社會循環,作為一個大系統來考慮,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進行頂層設計和謀劃,統籌發揮自然生態功能和人工強化功能,實現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最終目的將是實現地表水資源、污水資源、地下水等統籌管理、保護與利用?!彼畡窄h保領域的行業發展空間,正在從單一的市政、水務、廢水廢固項目,向包括環境修復在內的綜合性領域擴張。
圍繞水務行業的縱深發展需求,“治水提質主題展”展示了“綜合化、系統化”的行業動向。在市政工程與環境修復相結合的思路下,借助示意圖、沙盤模型、VR參觀體驗等,城市水環境流域治理綜合技術、項目成為多數參展企業的展示重點。此外,展品中不乏為整體打包方案“量身定制”的業內高新技術成果。
深圳市水務局重點展示介紹深圳河灣流域、茅洲河流域、東部海灣、大空港新城區、龍崗河流域、觀瀾河流域、坪山河流域等綜合整治工程項目的治理方案與成果,深圳水務集團展出水體生態修復技術、分散式集約化污水處理設備等新技術。
中電建水環境公司集中展示水環境治理技術和水生態修復技術,中建水務展出無干擾精準清淤、污染水體植物修復等高度集成化的流域治理集成技術,蘇伊士水務工程展出污泥熱干化和焚燒、污水處理、水處理及海綿城市的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碧水源展出用于市政污水處理、提標升級改造、高品質再生水處理的大型膜生物反應器MBRU生物膜反應器,以及采用“MBR+DF”雙膜工藝的雙膜新水廠,北控水務展出兼氧膜分離深度處理技術,中廣核環保展出電子束輻照處理工業廢水技術等。此外,會場還展出了高強度透水路面建材、微型動物監測預警技術、智能消火栓在線監控系統、無干擾精準清淤工藝等最新材料、工藝。
參展商之一中電建水環境公司表示,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是中國電建的新興主營業務,已成為中國電建的三大核心戰略業務之一。2015年12月,中電建水環境治理技術有限公司成立,集合中電建全集團治水、治污和環境專家之力,參與深圳茅洲河流域(寶安片區)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這一參展項目是目前國內城市水環境治理第一大項目,對全國城市水環境治理具有示范意義。
國際環保產業巨頭蘇伊士水務工程,其蘇州工業園區污泥處置與資源化項目、揚州污泥干化廠項目展示了特有的專利技術和應用案例,整體布展也體現了國際環保巨頭在諸多領域的綜合實力和技術儲備。蘇伊士水務工程亞洲中國區總裁張軍向《中國經濟信息》記者介紹,本次參展,蘇伊士帶來了治水機制方面的眾多新技術,包括污水一般性處理、污水深度處理、海綿城市、河道治理等,“蘇伊士是綜合性公司,業務模式、技術路線、技術方案、運營能力都有相應的綜合性配套經驗。本次參展,既是對公司實力的展示,也希望就業內高新技術有所交流?!?/p>
PPP的風口
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建設海綿城市每平方公里投資高達1億元-1.5億元,面對巨額資金需求,中央財政補助力度有限,融資渠道亟待拓寬。對此,多項政策均提出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特許經營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建設。
PPP模式不僅可以解決公共部門融資難的問題,還可以帶來“海綿城市”建設所需先進技術和相關的管理經驗,有力推動海綿城市建設。不過,任南琪院士也針對前期試點中發現的問題提出,這一過程應當加強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完善工程設計,建設施工、運營、管理等機制,提高建設和管理的質量,明晰責任人,便于政府監管,對于投融資模式,則應當根據具體城市的總體經濟狀況,提出發展方向。
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水環境治理系統集成和績效考核的要求,項目規模通常較大,對社會資本方綜合實力、融資能力同樣提出較高要求。環境產業結構正在重構,以投資運營環境基礎設施為主營業務的重資產環境服務集團加速投入,行業集中度正在逐漸提高。
五華縣是廣東省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也是廣東省隸屬于原中央蘇區的縣份之一,縣轄16個鎮全部是老區鎮,411個行政村中有老區行政村265個,老區自然村1753個,老區人口88.16萬人,占全縣農村總人口58%。
為加快老區建設步伐,改變老區落后面貌,近年來,五華歷屆縣委、縣政府作出了不懈努力。一是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革命老區建設工作的意見》,先后出臺了《關于扶持老區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措施,把扶貧開發與實施《意見》、解決老區村“一保五難”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有部署、有檢查,促進了老區建設的有效開展;縣黨政領導還經常深入老區調研,召開匯報分析會,研究制訂有力的發展措施,現場解決老區工作遇到的實際問題,有力地加快老區村、戶脫貧奔康步伐。二是根據中央、省、市對老區建設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突重點、破難點、凸亮點,不斷推進老區建設向縱深發展。該縣始終把工作重點放在邊遠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和生產生活條件薄弱的山區,把解決農村“一保五難”問題作為老區扶貧和貫徹落實《意見》工作的重要內容,堅持實施區域發展、產業發展、智力扶持工程,不斷增加老區村、戶的經濟收入。三是協調民政、住建、扶貧、水務、交通運輸、衛生、教育、農業、財政等部門密切配合,著力解決老區“五難”問題,努力改善老區貧困村、戶生產生活環境,不斷增強老區村、戶自我發展意識和能力。四是強化資金投入。積極爭取上級和廣州市番禺區對口幫扶的支持,加大老區建設力度。
據介紹,2008年以來,各幫扶單位累計投入資金7.96億元,其中,老區幫扶資金達6.2億元,落實發展老區村集體經濟項目662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04個,打造了30個幸福和諧新農村、10個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20個民生保障全覆蓋村、10個產業致富示范村等四大典型;通過扶貧開發“雙到”幫扶的82個老區貧困村有勞動能力的老區貧困戶100%實現了穩定脫貧?!胺鲐氋Y金的投入,幫助老區解決了很多問題,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老區的建設和發展。老區水寨鎮大沙村,就是巧借省財政廳幫扶的契機,實施定點靶向療法,實現了村‘六有’、貧困戶‘八個確?!哪繕?。”談起扶貧開發“雙到”給老區帶來的變化,李國根感觸頗深。
三年來,通過全面實施產業幫扶、安居幫扶等十大幫扶措施,五華老區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一是特色工業強勁發展。以制酒、制藥、五金電器、汽車配件和工藝品加工五大特色工業為支柱的工業經濟日益壯大;二是特色農業穩步發展。優質稻、烤煙、油茶、南藥等特色農業基地相繼建成,并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三是特色休閑旅游業迅速發展,“山、水、泥”特色休閑旅游基地規模初顯,逐步形成紅色、生態休閑旅游品牌;四是招商引資和園區建設成效明顯。引進了一大批發展前景好、產業關聯度高的大企業,并集中力量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造萬畝工業區。
基礎設施不斷夯實。該縣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老區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全力爭取一批事關全局、事關民生的項目落戶五華。全力完善交通網絡。2008年以來,累計投入1.5億元用于道路設施建設,2009年鎮通行政村道路全部實現了硬底化;改善水利設施,近年來投入10.3億元,加快推進民生水利工程體系建設。建成45宗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農村14.44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
發展環境明顯優化。老區中心鎮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部分老區鎮的總體規劃編修、老區村莊整治扎實開展;高標準改造縣城主要街道、琴江公園、文化廣場、健身廣場和蒲麗頂省級森林公園相繼建成使用;以“五改五有五化”為主要內容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得到明顯提升,有3個老區鎮和146個老區村建成市級生態鎮、村。
文教事業持續繁榮。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實現跨越發展,創建廣東省教育強縣工作扎實推進,教育資源得到不斷優化配置;積極開展文化先進鎮創建活動。7個老區鎮建成市級文化先進鎮,建成147家農家書屋和7家農家書屋示范點;全民健身工程建設蓬勃發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日益豐富。
生活水平明顯提升。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了對“兩不具備”老區村的搬遷安置工作和危房改造進度;老區村集體經濟收入和老區群眾收入有所提高;老區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全縣老區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的2萬多戶7萬多人納入了最低生活保障,10.5萬個困難家庭子女得到生活補助,32.18萬老區群眾飲水難問題得到解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9.9%,老區60歲以上老人實現應保盡保。
近年來五華老區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目前老區仍存在的不少問題令李國根十分擔憂。一是老區貧困面仍然很大;二是老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仍然較差;三是老區貧困戶的自主脫貧能力仍然很低;四是對老區扶持較少。由于縣財政困難,邊遠分散的老區村搬遷、危房改造等配套資金較難落實,建設資金缺口大?!拔覀兿M∥⑹≌雠_更實更細的幫扶老區政策,在政策的傾斜、資金的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的培育、人才的培養方面給予老區更大的支持和幫助,并建立長效的幫扶機制,切實解決老區群眾‘一保五難’問題,以加快老區貧困村、戶脫貧奔康步伐。特別是希望省委、省政府出臺相關幫扶老區政策時減免扶貧開發重點縣縣級配套資金,并在項目和資金的支持上給予傾斜照顧。”李國根說。
談到今后扶貧工作的打算時,李國根介紹說,該縣圍繞“兩新兩特兩重點”的戰略部署,以“一二五”工作思路為抓手推進新一輪扶貧“雙到”工作。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中該縣有103個重點幫扶村、貧困戶12741戶、貧困人口62331人。目前,各級幫扶單位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加大資金投入和幫扶項目規劃,計劃投入幫扶資金4.2億元,開展農田水利、安全飲水、村道路設施建設、“兩房”改造等566個幫扶項目。
“我們就是要以改善老區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己任,以十大幫扶措施為抓手,更有效地推進民生工程和責任工程的落實,打造扶貧‘雙到’新亮點,用扶貧‘雙到’推動老區更好地發展?!崩顕判臐M滿地說。
鏈 接
大沙村
大沙村位于五華縣東北部,距離水寨鎮13公里。大沙村屬革命老區村,全村有11個村民小組,196戶,884人,其中貧困戶78戶,386人。200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不足1萬元,貧困戶人均純收入1760元。
自省委、省政府實施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部署以來,幫扶單位省財政廳始終把扶貧“雙到”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惠民工程來抓,圍繞實現“六有”和“八個確保”的目標任務,舉全廳之力扎實推進對口幫扶各項工作。三年來,省財政廳多渠道籌集幫扶資金1016萬元,全部投入大沙村建設。2011年11月30日,時任省委副書記朱明國來到大沙村,看到大沙村的變化后,鼓勵當地干部要利用好政策,要把老區建設和扶貧“雙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早日走上致富之路。
通過三年來的大力幫扶,至2012年底,該村集體收入達20萬元,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7933元,比幫扶前分別增長了28倍和3.5倍,實現100%穩定脫貧。建立了貧困戶收入和村集體經濟收入的穩定渠道,農村經濟得到較快發展,村容村貌整潔美麗,村風文明和諧,村民生活幸福,面貌煥然一新。幫扶成效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村民的普遍贊譽。
昔日貧窮的革命老區村,如今煥發出新農村的活力。
羅湖村
羅湖村是水寨鎮革命老區村,又是省定貧困村,有7個村民小組,355戶,1775人,其中貧困戶有66戶279人。
2009年開展扶貧“雙到”工作以來,縣委、縣政府和掛扶單位不斷加大幫扶資金的投入,全村累計投入老區建設資金1100萬元,其中梅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入資金386萬元,大力實施產業幫扶,全力改善民生,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是大力發展“三高”農業。累計投入資金500萬元,種植龍眼1600畝,荔枝1800畝,黃花梨2000畝,油茶1002畝;發展養豬年出欄6000頭,養雞年出欄10萬只,年總產值1060萬元。出資6萬元入股仙人草種植項目,可增加村集體經濟1萬元;
二是大力完善基礎設施。興辦農田水利設施,為全村648畝農田修筑4.5公里三面光引水灌溉渠;對老區村道進行標準化水泥硬底化全面改造;累計投入資金60萬元,全面完成改造羅湖村飲水安全問題;累計投入資金150萬元,改造低收入住房困難戶50戶,實現低收入住房困難人群戶戶有新居。
(-2016)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肉羊產業,努力提升發展水平,以“養殖實現規?;?、生產實現規范化、經濟實現循環化”為發展方向,以“種足、養多、提質、增收、普惠、富民”為最終目標,逐漸將肉羊產業培育成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啟動六大行動促進農民增收的實施意見》和《甘肅省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實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并按照《渭源縣關于加快推進全縣畜草產業發展意見》的要求,緊密結合“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特制定本規劃。
一、肉羊產業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重要性
(一)產業現狀
近年來,我縣把肉羊產業作為加快畜牧業發展步伐、促進農村經濟騰飛的重要抓手,靠實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并通過項目扶持,協會引領,龍頭企業帶動,大戶廣泛參與,該產業雛形已基本形成。
一是肉羊養殖量保持穩定增長。近年來,隨著畜牧業內部結構調整,消費觀念的改變和市場羊肉高價位運行的驅動,肉羊養殖成為新的富民產業,并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勢頭。截止6月底,全縣羊存欄量達到16.37萬只,出欄11.28萬只,羊肉產量1692噸,占肉類總產量的14.7%,皮10萬張,實現總產值1.5億元。
二是規模養殖已基本形成。隨著發展草食畜牧業優惠政策的出臺,并在設施養殖高效益的推動下,肉羊產業突破了單一、小規模、分散養殖的傳統發展模式,規?;⒓s化生產的模式已初步形成,發展勢頭良好。截止目前,全縣已建成肉羊養殖場(小區)28個,年飼養20只以上養羊大戶4000余戶,養殖專業村50個。
三是肉羊生產科技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向養殖場派駐科技特派員、技術人員下點現場指導、舉辦培訓班等形式,從良種羊引進、品種改良、標準化圈舍改建、飼草料調制、肉羊科學飼養管理等方面進行養殖科技推廣工作,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使肉羊養殖的科技水平不斷提高。截止目前,標準化圈舍覆蓋率達到70%以上,年推廣青貯氨化飼草10萬噸。全縣共建羊改點180個,年引進調劑良種羊1200多只,年均完成肉羊改良2.5萬只。
四是中介服務市場化建設初步顯現。在縣畜牧業協會的組織協調之下,現已成立養羊專業合作社(協會)20個,社員(會員)達140余戶,全縣肉羊及其產品交易市場10個。在合作社(協會)中介組織和市場運作之下,對調節肉羊生產與流通、促進產銷銜接、提高養殖戶的組織化程度、增加牧業收入、發揮規模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羊群結構不合理,品種老化。由于近幾年肉羊市場價格較好,羔羊肉走俏,養殖戶不注重選備后備母羊,大量出售羔羊,造成適齡母羊比例偏低,能繁母羊老齡化、生產周期加長、出欄率降低。
二是生產管理水平落后,產業化開發層次低。農戶傳統型粗放式養羊習慣制約了科學、現代化肉羊育肥的發展進程,產業化程度低,結構單一,盡管我縣在肉羊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積極引導農戶改建暖棚圈舍,推廣應用秸稈綜合加工利用技術,但大部分養殖戶目前還沿襲著傳統的生產方式,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產速度慢。肉羊養殖尚未徹底從“夏壯——秋肥——冬瘦——春死”的圈子中擺脫出來。
三是規模化程度低,產業鏈條不健全。目前我縣肉羊養殖規模小,專業化生產水平低,龍頭企業數量少,實力弱,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尚不完善,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肉產品加工和市場建設滯后,肉羊養殖與加工聯接不緊密,產、加、銷脫節問題普遍存在。
四是資金投入不足,制約發展速度。盡管我縣近幾年通過項目、貸款等渠道對肉羊產業投入一定的資金,但其數額較小,很難滿足發展規模養羊的資金需求,一些優質肉羊品種無法大量引進,高新技術難以普及推廣,嚴重影響著肉羊產業的發展步伐。
五是秸稈資源利用率低。養殖戶對飼草料加工技術認識不足,秸稈資源轉化利用率低。全縣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秸稈總產量40萬噸,青貯、氨化推廣10萬噸,利用率僅占25%。
六是肉羊產品加工轉化率低。無標準化屠宰加工生產線,精深加工條件不足,造成產品附加值低,產業化水平提升緩慢。
(三)發展的重要性
肉羊產業是渭源縣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隨著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科學技術應用的不斷提高,肉羊生產今后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并將成為畜牧業結構調整、培育現代農業的新型產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不斷調整,羊肉價位呈現持續上漲勢頭,使得企業、農戶擴大養殖規模、增加養殖數量、提高經濟效益的愿望空前高漲;肉羊產業在畜牧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將日益增加,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比較優勢日益凸顯。因此,通過政策配套、資金扶持、項目支撐、品牌引領、做強龍頭企業、做大規模養殖、做好精深加工及銷售、延伸產業鏈條等途徑,促進肉羊產業數量、質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指導思想、發展思路及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發展草食畜牧業的各項方針政策,以“政府引導、龍頭帶動、科技支撐、協會組織、基地參與、市場運作”為發展理念,按照布局科學化、養殖規?;?、管理規范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產品優質化的要求,積極借鑒康樂、廣河及通渭的發展模式,通過肉羊改良繁育體系建設,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飼草料加工體系和交易市場體系建設,拓寬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使肉羊產業發展步入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兼顧的可持續發展軌道,從而促進我縣肉羊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發展思路
緊緊圍繞全省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計劃的總體要求,以“品種優化、技術配套、創新模式、綜合示范、產業升級”的發展思路,采取“擴種玉米廣種草、社有大戶村有場、鄉有小區縣有網”的發展模式,突出兩大重點(擴張總量和提質增效),狠抓五項工程(良種繁育體系、規模養殖基地、飼草料資源開發、延伸產業鏈條、產品質量安全),實現六大目標(種足、養多、提質、增收、普惠、富民),從而為全縣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起到助推作用。
(三)發展目標
到2016年,全縣建設成:(見附表2)
----羊常溫人工授精點達到150個;
----良種繁育:建成萬只純種繁育場6個 (北寨鎮、會川鎮、新寨鎮、清源鎮、路園鎮、蓮峰鎮各1個),萬只良種羊擴繁場20個;
----肉羊育肥:建成肉羊育肥場120個,其中萬只肉羊育肥場20個,千只肉羊育肥場100個。肉羊育肥聯戶養殖小區70個,其中萬只聯戶肉羊育肥小區10個,5000只聯戶肉羊育肥小區20個,千只聯戶肉羊育肥小區40個;
----新注冊肉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協會)100個;
----建成養羊專業村30個,使規模養羊戶達1萬戶(戶均飼養肉羊20只以上);
----建成飼草料加工企業3個(會川、路園、北寨鎮各1個);
----建設活畜交易市場5個(會川、清源、蓮峰、新寨、北寨鎮各1個);
----肉羊產品精深加工企業3個(會川、路園、北寨鎮各1個);
----全縣羊飼養量達100萬只,年出欄達70萬只,年實現產值10.13億元。
三、產業布局及發展重點
(一)產業布局
按照“中心帶動、兩翼齊飛、聯戶滾動、整體推進”的發展思路,到2016年,全縣羊飼養量達到100萬只。即以北寨鎮、蓮峰鎮、路園鎮三個養殖園區為發展中心,以專業村和規模養殖場(小區)為兩翼,實現聯戶滾動發展,產業整體推進。以飼草料基地為保障,規模養殖場(小區)為重點,專業協會(合作社)為載體,良種繁育為主線,精深加工為依托,在北寨、新寨、秦祁、大安等北部重點鄉鎮,建設養羊專業村;在清源鎮、北寨鎮、會川鎮、新寨鎮、路園鎮、蓮峰鎮等重點鄉鎮,建設肉羊良種繁育基地,形成以洮河流域和渭河流域為主的肉羊育肥養殖帶,實現肉羊產業在數量、質量、效益上的整體推進。
(二)發展重點
1、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我縣現有的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優勢,以小尾寒羊和雜交改良羊為母本,引進無角陶塞特、特克塞爾、白薩???、杜泊等良種羊為父本,積極推廣羊常溫人工授精技術,每年新建羊常溫授精點50個,建立配套聯網的良種肉羊繁育體系工程,通過配送器械設備,培訓技術人員,不斷提升技術服務水平,將良種覆蓋率提高到90%以上。到2016年,羊常溫人工授精點達到150個。萬只良種羊繁育場6個(北寨鎮、會川鎮、新寨鎮、清源鎮、路園鎮、蓮峰鎮各1個),萬只良種羊擴繁場20個,為全縣肉羊育肥養殖場(小區、戶)供種。
2、借鑒經驗做大規模養殖基地。充分利用我縣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以現有的“庭院式養殖模式”為基礎,調整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做大規模養殖基地建設工作。一是充分發揮養殖專業合作社(協會)的引領示范作用,即以“協會引導、農戶參與、集約經營、共同發展”為原則,采取“廣河模式”,以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在嚴格按照《牛羊標準化養殖場(小區)建設標準》要求的基礎上,以“因地而宜,因材而宜,經濟實用、效益優先”為原則,在確保防疫條件完全達標的前提下,以養殖農戶經濟效益最大化為出發點,借鑒經驗,創新模式,逐步形成“統一規劃,集中建設,分戶飼養,集中管理,分戶核算”、“統一規劃,集中建設,集中飼養,集中管理,集中核算”、“統一規劃,分戶建設,分戶飼養,集中管理,分戶核算”的三種聯戶養殖模式。二是按照“政府引導、養殖場(合作社)運作、農戶參與”的發展原則,采取通渭“投羊還羔”模式,以實現擴群增量、滾雪球式發展目標。在縣肉羊產業推進領導小組的監督指導下,緊密結合“雙聯”行動,以“雙聯”單位和聯系的貧困村、貧困戶為主要對象,養殖場或專業合作社向有養殖意愿、按每只羊1200元的標準自愿上繳風險擔保金的農戶,投放能繁母羊,按“投一還二”的原則,三年后,農戶向養殖場或專業合作社返還羔羊2只,原能繁母羊歸養殖戶所有,養殖場或專業合作社退還風險擔保金,產業呈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發展格局。
到2016年,肉羊養殖專業合社(協會)達到100個;肉羊育肥聯戶養殖小區達到70個,其中萬只聯戶養殖小區10個,5000只聯戶養殖小區20個,千只聯戶養殖小區40個;肉羊育肥場達到120個,其中萬只肉羊育肥場20個,千只肉羊育肥場100個;依托養羊專業村,使規模養羊戶達1萬戶(戶均飼養肉羊20只以上)。全縣羊飼養量達100萬只,力爭年出欄肉羊70萬只以上,年實現產值10.13億元。
3、調整結構做強飼草料基地建設。在全縣種植以紫花苜蓿、紅豆草為主的多年生優質牧草31萬畝的基礎上,積極推廣飼草料復種、套種技術,采用“訂單”形式在北寨、路園、上灣、清源等鄉鎮大力推廣種植飼用玉米為主的一年生優質飼草,并依托飼草種植基地,在北寨、路園、會川建設草產品加工企業3個,大力推廣青貯、氨化等飼草料加工調制技術。購置飼草料加工機械1萬臺,建設青貯氨化窖(池)15萬立方米,投放青貯氨化袋5萬立方米,年推廣青貯氨化飼草14萬噸,逐步推廣玉米秸稈的揉絲打包技術,并應用秸桿飼草再回收過濾加拌精料的精細化喂養技術和科學管理方式,使農作物秸桿利用率達到65%以上。
4、依托品牌延伸產業鏈條。一是以“1333”畜牧科研團隊為支撐,以豐富的玉米、高蛋白含量的苜蓿、優質的黨參、當歸、黃芪為優勢,制定出肉羊飼料配方標準,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黨參羊”,使肉羊產業走上品牌發展之路。依托“秀峰”及“渭寶”兩大品牌優勢,加強無公害產地產品監督管理和申報認定工作,并結合實際制定出肉羊飼養管理技術地方標準和羊肉產品地方標準,為標準化生產提供科學依據。二是通過招商引資、項目爭取等途徑,在會川、清源、蓮峰、新寨、北寨建設活畜交易市場5個,在會川鎮、北寨鎮、路園鎮建設年屠宰肉羊10萬只的屠宰(加工)企業3個,并配套冷凍、貯藏設施,實現年屠宰量達到30萬只的目標。三是充分發揮規模養殖場(戶)的資源優勢,利用羊糞養份含量高、肥效快的特點,經過發酵處理,制作生物有機肥,用于花卉蔬菜種植的土壤施肥,生產綠色環保產品。其次,結合能源沼氣建設和環境保護綜合治理項目,利用糞污腐熟發酵技術,采取沼氣發電取暖,沼渣肥田的模式,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形成“玉米種植、飼料轉化利用、干糞肥化、糞污沼氣、沼渣肥田”的現代農業循環經濟鏈,完善產業鏈條,促進高效快速發展。四是在省內及市縣開發建設肉羊產品銷售網點,建立網絡信息平臺,培育營銷隊伍,簽訂供銷合同,利用報刊、雜志、廣播電臺等多種途徑強化宣傳推介,打市場,促銷售,力求在終端市場上取得新突破,形成完整的“良種繁育—肉羊育肥—精深加工—銷售網絡”產業鏈。
5、強化疫病防控確保質量安全。按照“完善縣級、加強鄉級、建設村級”的要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縣鄉村三級肉羊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全面落實肉羊防疫責任制,確保肉羊重大疫病的免疫密度達到100%,實現“有病不流行,有疫不成災”的目標。積極籌措建設縣畜產品質量監測中心,在清源、會川、蓮峰三個大型集貿市場建立肉羊及產品監督檢查點,建立217個村級動物產地檢疫申報點,強化對活畜及產品上市、流通環節的監管,確保實現“外疫不傳入,內疫不發生”的目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行政推動,靠實工作責任。在縣畜草產業推進領導小組的協調下, 成立渭源縣肉羊產業推進領導小組,(見附件1)負責做好有關肉羊產業事項的決策處理,資金整合,項目規劃,工作落實,工作進展情況督促檢查,協調各相關部門配合搞好各項工作。并將各項計劃指標和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解,落實到各鄉鎮和相關部門,實行責任制考核,各單位分工負責、密切配合、狠抓落實,從而形成“縣鄉齊動、部門聯動”的產業發展運行機制。
農牧局負責組織協調農口各有關單位發揮職能,相互配合服務肉羊產業發展,指導完成飼用玉米種植的宣傳推廣工作,確保飼草資源保障。為養殖場、規模養殖戶配套建設沼氣池,通過農機具補貼政策發放飼草料加工機械,落實獎補政策。
林業部門加大退耕還林(草)的管護及補植補造工作,確保肉羊養殖飼草資源的有效補給。
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對全縣的養殖園區、規模養殖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積極論證、申報、爭取肉羊項目,全力做好技術培訓、指導和服務工作,幫助企業制定相關標準,申報注冊商標,打造名牌產品,加強肉羊養殖的全程監管,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
發改、財政局、扶貧辦要積極銜接爭取國家畜牧業綜合開發項目,落實肉羊產業發展建設配套資金。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的肉羊產業化扶貧項目,落實貸款貼息,扶持龍頭企業。
商務局要負責活畜交易市場和畜產品加工廠項目的申報爭取和建設工作,加大肉羊產業的宣傳推介力度,引進大型養殖企業、畜(草)產品加工企業。
國土局負責規模養殖建設用地的貯備、申報審批,保障肉羊養殖用地需求。
水務局要統籌解決養羊專業村和規模養殖場(小區、戶)的人畜飲水,保障養殖生產用水。
統計局要做好肉羊養殖相關數據的統計、銜接、上報工作。
環保局負責指導、協調、監督肉羊養殖場(小區、戶)的環境保護工作,申報爭取肉羊養殖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和污染防治項目。
農村信用社、農行、工行等金融部門、勞動、婦聯等單位要創新貸款模式,加大對肉羊養殖龍頭企業、規模養殖戶的信貸支持力度。
各鄉鎮結合“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在省、市、縣“雙聯”單位充分論證調研的基礎上,將肉羊產業發展作為為民富民的首要舉措來抓,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明確任務,靠實責任,全力以赴抓好落實。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抽調專職人員,制定本鄉鎮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并將發展規劃列入鄉鎮肉羊產業年度實施方案。同時,積極組織、宣傳、發動和支持民間力量大力發展肉羊產業,確保全面完成肉羊產業各項建設任務。
(二)建立激勵機制,搭建發展平臺。一是縣政府與各鄉(鎮)簽訂肉羊產業發展目標管理責任書,把落實肉羊產業重大項目、養殖場(小區、戶)建設等工作作為評價鄉鎮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依據。畜牧部門實行“領導包片、干部包鄉、鄉站人員包村”和每位技術人員包肉羊規模養殖場(小區、戶)的工作責任制,制定考核辦法,實行績效掛鉤。縣上將對肉羊養殖、動物疫病防控、畜產品質量安全等重點工作進行專項督促檢查,并在半年和年終對產業開展情況進行考評,對工作成績突出的鄉鎮、部門、企業給予獎勵;對消極應付,完不成目標任務的鄉(鎮)和部門要按照《渭源縣工作效能問責辦法》進行問責。二是縣財政每年列支一定資金,采取“補、獎、貼”的形式,以“先建后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為重點,全力創建肉羊產業重點縣?!把a”:按照基礎母羊補貼200元/只、純種公羊補貼1000元/只、青貯氨化窖50元/立方米、牧草種植50元/畝的標準進行補貼?!蔼劇保盒陆ㄒ幠觯ㄐ^)養殖數量在萬只以上的獎勵10萬元,5000只以上的獎勵5萬元,千只以上的獎勵3萬元的標準進行鼓勵?!百N”:肉羊養殖場(小區、戶)養殖所需貸款由縣扶貧辦負責,全額貼息1年、養殖場(小區)每戶最高貼息不超過3萬元,養殖大戶每戶最高貼息不超過1萬元,以此來激發其養殖積極性,加快肉羊產業發展步伐。
(三)拓寬融資途徑,增強發展后勁。肉羊養殖是一項低投入、高產出的朝陽產業,需要形成各級政府、各個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共同奮斗、全社會支持、廣大群眾參與的工作格局。一是從我縣肉羊產業發展實際出發,發改、財政、扶貧、農牧、畜牧等部門積極向上爭項目、爭投資,重點挖掘一批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對肉羊養殖帶動作用強的項目,對產業的發展起到引領示范作用。二是以縣婦聯婦女創業貸款為契機,縣畜牧獸醫中心與縣婦聯負責,加強銜接,做好配合,建立肉羊養殖婦女小額貸款平臺,助推產業發展。三是縣政府每年年初為金融部利用林地、宅基地、耕地“三權”進行抵押、養殖場(戶)互保等形式提供養殖貸款,建立銀企共贏發展平臺。四是充分利用項目引導、金融撬動、婦貸推動的作用,廣泛吸引社會閑散資金投入到肉羊業發展中來,逐步形成以“政府、金融撬動為輔、民間注入為主”的資金投資模式,為解決資金困難開辟一條新徑。
(四)優惠招商政策,加快發展速度。一是參考《渭源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相關規定,結合我縣實際,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放寬準入條件和投資領域。積極引進國內外一些經濟實力雄厚、信譽度高的大集團、大經銷商到我縣興辦合資、獨資肉產品加工企業和營銷企業,借用大企業的知名商標,擴大我縣羊產品的銷售,拉動育肥養殖等各個環節,真正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二是為鼓勵招商引資企業進入縣內投資發展,實行土地利用優惠政策。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盡量在投資商滿意的情況下,鼓勵各鄉鎮合理利用荒山、荒地、灘涂等發展肉羊養殖,養殖用地按農業用地管理。并將養殖用地納入國土部門每年的土地貯備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