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6 09:11:1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對經濟危機的認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經濟危機;啟示
資本主義的歷史也是一部與經濟危機抗爭的歷史,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引發了人們對其根源與必然性的探究,西方資本主義此時重讀《資本論》也定會倍感親切。
一、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
在《資本論》這樣一部政治經濟學的劃時代巨著中,馬克思對經濟危機理論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一)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可能性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首先分析了爆發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在貨幣產生之前,一次商品交換行為既是買進又是賣出,買賣行為在時間與空間上同步進行,鮮少出現生產過剩,總供給與總需求大體平衡。但在貨幣產生后,商品的買賣成為了兩個階段,商品所有者要將自己的商品賣出去換成貨幣,再用貨幣買進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這樣就很容易出現商品買賣脫節、生產過剩的情況,這其中也就醞釀著經濟危機。
(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
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包含著現代的一切沖突的萌芽”。首先,一方面,每一個企業為了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想方設法地改進技術、擴大生產規模,這使得企業生產存在無限擴大的趨勢;另一方面,資本家長期的剝削使得無產階級越加貧困。因此,市場的發展必定落后于生產的發展。其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配置資源有其自發性、盲目性與滯后性,因此,生產過剩的危機就在所難免了。最后,與資本主義資本積累相對應的是無產階級貧困的積累,這意味著工人同資本家之間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由生產力的解放者變成了阻礙者,這必然會導致資產階級的“被革命”。
(三)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與表現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危機期間,發生一種在過去一切時代看來都好像是荒唐現象的社會瘟疫,即生產過剩的瘟疫?!边@種生產過剩是相對的生產過剩。資本家是資本的人格化,其對資本的無限追求導致了資本積累以及生產能力的無限擴張,繼而導致了生產與消費矛盾的升級,生產過剩的危機也就出現了,主要表現為:商品滯銷;生產下降;資金周轉不靈;失業率和利率上升。
(四)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一種周期性的現象,一個周期包括危機、蕭條、復蘇和高漲四個階段。危機階段是起點;進入蕭條階段后生產逐漸恢復,逐漸轉入復蘇階段;在復蘇階段,沒有破產的資本家加緊改進技術,投入生產,加緊對工人的剝削,生產不斷擴大,逐步進入高漲階段。而在繁榮的背后,新的危機也在醞釀之中。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就像資本主義制度的影子,只要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存在,這種“周期性現象”就不可避免。
二、當今世界經濟危機——美國金融危機
2007年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迅速演變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并從金融領域蔓延到實體經濟領域。如今,2008年金融危機余波未了,歐債危機又接踵而至,成為了2012年達沃斯經濟論壇的重點議題,但是仍然未能找到解決危機的有效方法,這充分暴露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
(一)美國爆發金融危機的原因與實質
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暴露出了美國金融監管體系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放任金融創新而又缺乏有效的監管。此次金融危機與傳統的經濟危機有很大不同,表現為消費過度而并非消費不足,而導致危機的原因是金融監管缺失和金融創新過度等金融市場的自身因素,而事實上,此次危機同時存在著物質產品與虛擬產品過剩的問題,金融產品過剩刺激著虛假的消費需求,產生了許多經濟泡沫,一旦這些經濟泡沫破裂,危機便無可避免。美國金融危機是以次貸危機為導火線的,次級貸款這種金融衍生品的出現,刺激了消費需求,導致了“需求過度”,出現了金融市場的虛假繁榮,這種過度的需求導致了違約率的不斷攀升,最終導致了經濟泡沫的破裂。所以,此次金融危機仍然是根源于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周期性的生產過剩危機。
(二)美國金融危機的特點
此次源于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危機,是一場以銀行信用危機為起點,進而擴展到實體經濟的有別于以往的新型經濟危機。這場新型的經濟危機有以下三個特點:其一,傳統的經濟危機由實體經濟領域蔓延到金融領域,此次危機是從金融領域進一步波及到實體經濟領域。其二,信用對危機的影響已經大大地增強了。其三,以往的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在資本主義的邊緣或非核心地帶,對世界經濟的整體影響相對較小,而此次美國金融危機發生在資本主義心臟地帶——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影響頗大,甚至還導致了當今的世界性難題——歐債危機,是資本主義的制度性危機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危機。
三、馬克思經濟危機理論與美國金融危機的啟示
美國金融危機發生后,引發了西方社會的“《資本論》熱”,他們試圖從中找到解決之道。巨額救市方案與《多德一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案》都只是治標之策。馬克思指出。社會主義才是解決經濟危機的根本出路。但是現階段社會主義仍然有發生經濟危機的風險,在我國,市場仍然發揮著重大作用,非公有制經濟成分也繼續存在,貧富懸殊也較大,加之我國經濟具有的開放性以及不可逆轉的經濟全球化趨勢使得經濟危機也具有的全球性,使得我國也有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這就要求我們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在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前提下,以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為指導,提高警惕,借鑒經驗,吸取教訓,努力防范經濟危機風險。
(一)正確認識虛擬經濟
虛擬經濟的過度膨脹以及信用的缺失引發了美國的金融危機,這在虛擬經濟極為發達的今天尤其引人深思:虛擬經濟必須適應實體經濟的發展。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虛擬經濟的發展相比美國等發達國家來講還處于“幼年期”,我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損失較小,也反映出我國金融業發展還不成熟,開放性不夠。美國金融危機給了我們警示,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虛擬資本的投機性以及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一方面推動農業、工業、建筑業等實體經濟的良好發展;另一方面要監督虛擬經濟的發展,嚴格控制虛擬經濟泡沫和惡性投機行為,引導虛擬經濟走上優質軌道,拓展實體經濟發展空間,實理二者的協調發展。
(二)加強金融監管
次貸危機暴露出了美國金融監管缺位、金融創新過度以及信息不透明等一系列問題,美國的金融監管改革是對金融自由化的更正。事實證明,金融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地位和金融市場自身具有的內在缺陷表明金融行業’需要政府進行監管。我們必須要防范和控制好金融創新帶來的風險,在金融創新中應當堅持適度原則,過猶不及,金融業是高風險行業,金融市場將資金帶來時,也帶來了風險。我國的金融業開放程度不足,這使得此次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相對較小,但這同時也說明我國金融業還處于不發達的階段,與國際接軌的程度也較低,隨著金融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勢必會融入全球金融圈中,這時,加強金融監管就顯得十分迫切。我們可以借鑒美國、新加坡等國的金融監管經驗,加強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監管,控制金融創新,通過立法加強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
(三)政府管制與市場調節的有效結合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實踐表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非常具有活力的,但是市場機制也存在缺陷,如市場調節的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這就孕育著經濟危機。所以,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同時,“有形之手”也不可或缺,同時要正確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有形之手”既不能缺位,也不能錯位,應當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有進有退,實現政府職能的收縮和市場價值的回歸,彌補市場調節所固有的缺陷。
(四)刺激內需
經濟危機表現為消費不足,因此,拉動消費、擴大內需成為了應對和防范經濟危機的重要措施?!霸诿绹?,消費者的支出部分大約占總體經濟活動的三分之二,因此,消費需求是推動美國經濟增長最值得關注的因素?!碑斍皵U大內需主要是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農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應當致力于增加農民的收入,讓農民有財產性收入,在小城鎮興辦小型微型企業,拉動農村和小城鎮經濟以拉動內需;合理規劃消費、投資和出口的比例,以需求帶動投資,以消費、投資和出口的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五)控制房地產業過度開發
美國的金融危機是由房地產市場開始蔓延的,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注意。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與住房升級換代的需求刺激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的持續非理性繁榮,我國的房價上漲已經超過了收入水平的上漲,房地產市場對我國GDP的貢獻非常大。這也是地方政府不舍得割愛的原因之一,相比教育等投資回收期長的項目,房地產業更有吸引力。“次貸危機表明,向本來無住房購買力的人群推銷次級抵押貸款并不能真正增加房地產的有效需求。同理,我國人口城市化、消費升級換代等所謂的‘剛性’需求也并不等于有效需求。”所以,穩定房價,引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是規避風險,防止美國金融危機在中國重演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經濟危機 全球化 自我創新 危機理論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在馬克思那里是被認為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這是由資本主義的生產大發展和私有制的內在矛盾決定的,資本主義發展到今天,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經濟已經是時代的特征,我們要想在全球化中遠離經濟危機、獨善其身,已經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必須要深刻地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的社會主義中國要如何才能保護好自身,不會被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造成太大的干擾和影響,建設好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資本主義在二戰以后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主要以第三次工作革命作為生產力水平的主要標志,在這一生產力發展的同時,資本主義也進行了一定的制度調整,這些調整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甚至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還吸收了一些屬于社會主義的內容,使得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了更強的生命力。
但是不管資本主義的發展進行了什么樣的調整,資本主義的性質都不會改變,只要資本主義還是以私有制為其制度的核心,那么資本主義就不可能脫離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矛盾圈子,因為資本主義在私有制制度下的分配調整只能是一種折中的方法,沒有辦法使得社會化大生產真正地得到充分的發展。本文主要著重研究全球化水平中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會怎么樣影響全世界,而在全球化的經濟危機中作為不同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中國,又將要怎么樣才能調整好自身,使中國在經濟危機中得到穩定有序的發展。
戰后的資本主義大國,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得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直接成果,占領了時展最前沿的技術要素,這也使得資本主義的制度上出現了封鎖技術出口的禁令,因為一旦其他國家可以享受工業革命的成果時,其他國家的發展也會突飛猛進。由此可知,資本主義國家由于在技術上占優,就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技術轉移,對于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過去由本國生產出來產品再尋找發展中國家去進行銷售的情況一定不會再出現,因為此時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只要出口技術和資本就能獲得高于自己生產再銷售的利潤,因此,對于熟練地運用自己制定的經濟游戲規則的大國而言,利用資本到各國去投資再銷售到當地或其他國家,甚至于自己的國家一方面能獲得超額的利潤,還能使得本國的環境保護取得較大的進展,贏得本國人民的支持。
但是在時展的今天,特別是在美元主導的經濟中,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繼續享受全球其他國家為其生活成本買單的同時,只有處于一種赤字的狀態或是外貿上入超的狀態才可能實現,因為一旦美元通通地收回到本國,美元就不可能成為世界貨幣了。與此同時,資本的輸出就會更多地表現為美元的輸出,作為世界貨幣的美元發行到全世界各地,同時由于金融業的高度發達使得外匯等各種市場發展得比較完備,美元在各國形成的儲備定然要找到一個出口,對于全球最發達的市場而言,沒有哪個國家比美國更有投資價值了,因此,當前的許多經濟危機已經發展到了金融危機的水平。
危機一方面表現為直接的,另一方面美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系實在是太緊密了,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他的國家也是如此。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都會有相互間的貿易,這些貿易的涉及面廣,哪怕是一些發展水平一般的國家也可能有許多的投資在國外。這兩個方面的情況使得全球化中的經濟危機不僅演變得影響面大,而且是更多地集中在金融和資本層面的危機,這些危機比原來的經濟危機危害性要更大,因為這種經濟危機下的通貨變化情況往往會使一個國家陷入瀕臨崩潰的邊緣。
資本主義發展到當今,已經從普通的一國范圍內的生產相對過剩演變成了資本生產相對過剩。由于資本的逐利性,加之當今市場化和全球化水平進一步加快,資本會尋找任何一個有利可圖的地方去獲利。所以當前的經濟危機在全球化的影響是更值得關注的。
中國在過去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發展中,已經走出了一條與過去傳統意義的社會主義不同的道路,這條道路的探索是需要極大的經濟智慧和政治智慧的,事實證明,今天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實踐是成功的,是符合設想下的社會主義在新時代的理論探索原理的。
由于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堅持要開放,這使得中國的發展中充滿了全球化的因素,從中國的改革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發展到二十一世紀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這一變化主要是以外貿水平為標志的。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相當高了,超過了百分之六十,這一變化說明中國一方面參與世界經濟的水平在提高,同時也說明中國面臨全球化的經濟危機時要更脆弱了,因為依賴了外國的發展比依賴國內的發展要更多。
2007年的美國金融危機對于中國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可以看到在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美國在經濟上陷入低迷的時候,中國的外貿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但是由于改革和發展是需要一定過程的,中國要調整經濟經結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中完成,因此,要把經濟發展從有失偏頗的“兩架馬車”轉變為比較正常的“三架馬車”面臨的不僅僅是中國普通群眾生活水平較低的問題,還有中國企業在進出口上的利潤如何在國內實現的問題。中國的發展確實到了一個比較關鍵的時刻,這一時刻要求中國做出比較深刻的調整。
中國由于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大手筆的國家轉移支付投資,使得地方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資本,中國的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在這一巨大的投資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然,首當其沖的就是中國如此巨大的投資規模是否會引起預后的通貨膨脹,會否使得中國的其他的消費被壓縮。從2010年的消費數據看來,中國的CPI已經出現了大幅的攀升,這意味著中國進行了后金融危機時代的通貨膨脹期。產生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當然是為了從危機中擺脫出來的直接政府投資,但是更重要的是,導致此次投資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的到來,這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國決策有可能會出現較大水平衰退的判斷,而作出了這樣的決定。但是不管如何說,中國做出的投資決定是和全球化下的經濟危機密切相關的,沒有此次金融危機就不會有中國的大手筆的國內投資。
雖然還有一些國家還沒有完全承認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地位,但是通過此次的危機發展中的中國的表現,應該會使這些國家對中國參與國際經濟的水平有更新層面的認識,中國的市場化水平有了更高水平提升的同時,也使得全球化的經濟危機更容易影響中國的經濟,要從多方面地了解中國的全球化參與水平,這樣就不會出現對中國面對全球危機時的誤判。
中國的全球化水平和取得的成就已經是有目共睹的了。中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發展階段,要正常地處理好中國在全球化中面對的一系列問題,就要對中國的制度設計有更深刻的理解,還要對中國的全球化參與程度有更多的調查,使得中國真正地搞清楚如果世界上發生經濟危機,中國會受到多大的影響,這樣才不會使得中國在開展自救時矯枉過正,誤傷本國的經濟命脈。
中國由于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市場經濟模式,這種模式最大的優點就是具有了市場經濟的市場的資源配置由市場進行調節,這種調節會使得政府能進行一定新的定位中,而不是既從事運動員,又從事裁判員,這樣的經濟制度會對中國的發展產生較大的示范作用;與此同時,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市場經濟是具有高度有效的宏觀調控能力的,這種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及時性是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所不具備的。從此次各國的經濟寬松政策的運用上來看就能明顯地看出這種區別,中國可以快速地作出政府投資的策略,使得經濟在全球中最快速地恢復過來。
正是由于中國有這樣優勢,中國更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在全球化的經濟交往中可能面臨的巨大危險。如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這使得許多企業受制于其他國家的技術輸入,中國一方面要爭取在國際上獲得更多的技術支持,因為自我研發的速度畢竟不可能趕上已經研發出的速度,如果一味地拒斥國外技術,而試圖自我快速研發,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同時,自我創新也必須要加快,中國對于自我創新的制度設計還有較多環節需要完善。這兩者是不能忽視的。中國的全球化的地位在現在已經占了很大的份量了,特別是國內生產力已經躍居全球第二的今天,既要看到中國的成績,也要看到中國的發展過程中的結構的不完善。
最后,要加強對內影響評估。如果沒有對于全球化的經濟危機的評估,中國做出的決策不可能達到比較精準的水平,這樣會對中國的預后影響很大。如果一旦由于沒有對經濟影響作出評估,而是認為國外的經濟危機還不會對中國的經濟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放松了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就會使中國的經濟在一定程度上錯失發展的機會。反之,過份地估計經濟危機的影響也可能全使我們出現后經濟危機的一系列后果。這些都是我們要警惕的。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經濟危機:部分論述[M].人民出版社,1974.
2、劉明遠.經濟危機和周期理論的結構與變遷[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吳大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與經濟周期[M].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
4、譚清美,王子龍.區域創新經濟研究[M].科學出版社,2009.
關鍵詞: 基本原理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教學改革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闡釋是高校基本原理教學的重要內容,深入透徹地分析和講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成因、根源和危害對于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本質、發展趨勢及其最終命運等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當前高校基本原理教材中有關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內容仍然遵循傳統的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以實體經濟作為分析問題的出發點、著力點和基本依據。然而,自上世紀后半葉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日益明顯地表現為金融危機。作為一門與時俱進、承擔著幫助青年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現實和規律任務的學科,高?;驹斫虒W不應漠視這一顯著的時代性,而是應當積極地適應當代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這一鮮明的時代特點,及時補充和完善有關經濟危機的相關教學內容,以有效地提升教學內容對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現實的解釋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當今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趨勢、本質特點和最終命運。否則,學生難免產生書本理論和社會現實脫節的疑問,影響教學目的的實現。
筆者認為,在當今金融危機頻繁爆發的時代背景下,當前基本原理教材中對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闡釋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所呈現出的新特點和新趨勢——即資本主義金融危機的表現——著墨不多。
對當代資本主義金融危機的根本成因未進行剖析。
對金融危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未能充分揭示。
對資本主義金融危機的本質論述不到位。
對金融危機的發生和防治對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啟發和借鑒未有提及。
有鑒于此,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補充和完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相關教學內容。
一、概要地介紹近幾十年來資本主義世界爆發的幾次有代表性的金融危機。
主要包括:上世紀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機、90年代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本世紀初源自美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
二、將金融危機與早期的經濟危機進行簡要對比。
在演化路徑上,早期的經濟危機大都由實體經濟向金融領域延伸,而金融危機則與之相反;在造成的危害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機影響范圍廣泛,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深受其害;在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影響上,在傳統的經濟危機中,資本所有者的直接財產損失要大于普通勞動者,而在金融危機中,盡管表面上看資本所有者的財產損失要大于普通勞者,但壟斷資產階級和金融寡頭利用其在金融市場上的定價權和信息優勢,其財富的損失比例要小于普通投資者,后者在危機中可能傾家蕩產、失去工作、一文不名、負債累累,同時,大資產階級還能對政府施加影響,獲取財政注資和輸血,彌補相當一部分經濟損失,從而使得其對社會整體財富占有比例不降反升;在危機后果的轉嫁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往往利用其對國際金融市場和貿易市場的主導權,將危機的惡果向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轉嫁。
三、從金融領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揭示金融危機的根本成因仍源于實體經濟,是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所引發的,與傳統的經濟危機并無本質不同。
從表面上看,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越來越多地源自金融領域,但實際上,任何一次金融危機的發生都有著深刻的實體經濟領域的背景,是實體經濟的困境和危機在金融領域的延伸和反映。近幾十年來,金融領域頻繁發生危機的前提在于金融領域積累了大量來自于實體經濟的閑置資本,其中不乏投機資本。而之所以會有如此眾多的資本從實體經濟轉向金融領域是因為受到與普通勞動者有限的支付能力所決定的總需求水平的限制,大量的閑置資本在實體經濟領域尋找不到獲利機會,只好將其逐利場所轉向金融領域,于是,西方各類投資機構和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產品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同時,許多金融衍生產品在設計時,都有實體經濟領域的相關產品作為定價依據,如果這些產品出現嚴重供大于求、價格縮水的狀況,就會拖累與之相關的金融產品價格以更大的幅度下降,成為引發金融危機的誘因。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的導火索——美國次貸危機的生成機理就在于此。事實上,拉美金融危機和東南來金融危機也是當時本地區實體經濟領域困境的反映,只不過是在國際投機資本的炒作下,實體經濟的困境演化成為金融領域的風險和危機。
但是,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變幻莫測,尤其是次貸危機、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等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使得企業發展面臨著嚴峻形勢,這就要求企業要采取多種措施來完善自己,促進自身發展。其中,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關鍵上的一環,更是需要受到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個人的調查實踐,系統分析了當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能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長期健康穩定的發展。
一、經濟危機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1.財務管理觀念陳舊
我國中小企業大多數都是民營企業性質,經營權和所有權高度統一是其最為典型的管理模式,企業的投資者也往往是企業的經營者,部分企業依然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對財務管理系統的理論知識和方法缺乏有效地研究,對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和市場需求缺乏有效地認識,出現了財務管理混亂、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同時,缺乏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觀念,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或者難以建立獨立的審計監督部門,沒有將財務管理納入到企業管理當中,無法為企業發展提供有效地支持。
2.缺乏風險意識
企業要想獲得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必須要具備良好的風險意識,尤其是要高度重視財務管理,財務穩定是維持企業正常運行的重要前提,是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但是,當前部分企業對財務風險的認識程度不足,導致在企業運行中缺乏風險意識,其決策往往不根據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具有較大的隨意性。當經濟危機來到時,企業管理問題凸顯,財務風險加大,使企業難以維持正常的經營活動,企業發展存在不確定性。
3.對財務管理缺乏戰略規劃
企業財務管理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發展情況、企業所處的環境狀況等,對企業的財務管理進行戰略規劃。在經濟危機下,部分企業未能客觀全面的分析導致經濟危機出現的原因、實質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對危機進行準確判斷,對企業所處的社會環境也未能進行認真分析,對企業財務的戰略規劃所發生的作用也未能有清醒的認識,使企業難以適應迅速變化的環境,使企業各項計劃難以有效實施。
4.缺乏有效地資金運營機制和內部管理制度
資金是企業發展的血液,資金的正常運轉是企業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科學的資金運營機制和內部管理制度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部分企業在資金運營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有些企業認為現金越多越好,造成現金閑置;有的企業對資金使用缺乏計劃安排,過度添置機器設備,導致資金流動性較差,陷入財務困境。當經濟危機到來時,庫存壓力增大,產品成本增高,導致企業正常運行的資金出現缺口,企業可能面臨破產倒閉的風險。
二、經濟危機下中小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對策
正是因為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出現諸多問題,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促使人們積極思考,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筆者認為,在經濟危機下中小企業加強財務管理有以下對策:
1.轉變觀念,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
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這就要求中小企業管理者必須轉變觀念,以戰略眼光對企業財務管理進行科學規劃,不斷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管理者要不斷學習現代管理理念,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選聘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從而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適應社會的發展。
2.加強對企業的日常管理
在經濟危機中,外部環境日趨復雜,這就要求中小企業要加強對企業的日常管理,通過提高內部管理水平,來提高企業效益。要不斷推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明確財務管理部門的職責,以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經濟環境來制定相應的財務政策,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加強存貨管理和成本控制,定期進行成本費用分析,確保成本控制在目標范圍之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加強會計的核算工作,對壞賬錯賬進行及時處理。
3.提高融資能力,確?,F金流
經濟危機產生后,使中小企業的融資變得更加困難,這就要求要不斷提高融資能力,采取多種措施來保證現金流。優先提高內部融資能力,不斷增加自身能力,在充分考慮自身情況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研究市場供求情況,并作出相應的安排。同時,要提高對融資的信息靈敏度,完善自身融資渠道,最大限度的避免融資風險。此外,還要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提高財務風險防范能力。
Abstract:Yongmei Group's situation under global economic crisis is analyzed and the way how to cope with the economic crisis for enterprises is discussed.
關鍵詞:經濟危機;永煤集團;應對;分析;探討
Key words: economic crisis;yongmei group;cope with;analysis;discuss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01-0083-01
1當前經濟形勢
此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來勢之兇猛、范圍之廣闊前所未有,不僅給全球金融業帶來了空前災難,也給世界各國實體經濟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已經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蔓延。加入世貿組織的中國市場與世界經濟密切相連,全球性經濟衰退波及到中國,對我國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造成明顯影響,永煤集團公司的煤炭、化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等幾大板塊都不同程度受到沖擊,導致企業的利潤空間下滑,永煤的寒冬已經來臨。
在這場經濟危機的席卷之下,幾乎所有的行業都被殃及,世界范圍內的各種資源結構面臨著新的調整,那些在經濟上升時期依靠極低的勞動力成本和消耗大量能源以創造微薄附加值的企業就再也不能濫竽充數了,那些借水漲船高的企業被淘汰出局就成為必然,內在價值巨大卻因準備不足而奄奄一息的“休克魚”也隨處可見。與此同時,為積極應對此次經濟危機,中央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確定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多項措施和對大企業集團組建的寬松政策。
百年一遇的寒冬,對于實力雄厚的永煤而言,是嚴峻的困難與挑戰,也是快速發展的好機會。一方面,經過七年多時間的創新管理和資本積累,已經具備了企業理念先進、團隊優秀、學習力強、體制和機制新、安全生產管理好、盈利和發展能力強、速度和效率高、企業文化優、發展基礎厚、企業負擔輕九個方面的競爭優勢。同時在貴州、新疆、內蒙已整合了超過100億噸的煤炭資源。永煤不但已為過冬備好了棉襖,而且也有雄厚的實力抓住寒冬時機,兼并有潛力的“休克魚”,為更大發展囤積能量。另一方面,這次的經濟危機把各種大宗商品和資源的價格都往下拉了很多,跌了一多半,這就等于把永煤接下來的經濟增長成本砍掉了很多,為永煤下一波的發展提供了大好機會。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永煤集團既要面對全球經濟危機帶來的消極影響,又要面對加快發展的既定目標,有壓力,也有機遇。目前的形勢是優秀企業做強做大做長的最佳時期,只要很好地強身健體,就可以應付自如。但是如果不精打細算,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在某個環節、某個時候資金斷鏈,某個二級單位可能破產、倒閉,影響永煤集團的形象和發展。因此,如何順利過冬,是對永煤集團各級領導干部決策和判斷能力、執行和指揮能力以及應對復雜局面水平的一次全新的考驗。
2永煤集團應如何應對
2.1 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在企業內部營造同舟共濟的氛圍。集團公司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地分析形勢,充分估計當前經濟形勢的復雜性和嚴峻性,正確認識公司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的判斷和決策上來,堅定信心,趨利避害,主動謀劃對策,積極應對挑戰。同時,要針對當前經濟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努力在對經濟形勢的判斷上形成共識,把廣大職工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
對廣大職工堅持正面教育,堅定發展信心;要明確責任,做好當前的工作。要教育廣大職工既充分認識國際國內各種不利因素的嚴重性、復雜性、長期性,又充分認識這些不利因素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充分認識我國經濟具有抵御風險的強大能力和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從而使廣大職工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進一步堅定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應對挑戰的工作之中。集團公司各級領導干部要正確認識形勢,樹立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堅決和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全力以赴作好各項工作。
既要搞好經營,又要關心職工,教育引導廣大職工理解企業的難處,與企業同興衰共存亡。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樹立遠大理想,自覺主動地承擔起責任,剔除私心雜念,把企業和自己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在艱難時刻,勇于負責,為企分憂。
因此,幫助進城農民工盡快渡過經濟危機難關,應當是各級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當前刻不容緩的共同責任,而工會組織更應當義不容辭,堅決、主動承擔超重要的責任并起到組織主導作用。
首先,從工會的自身性質和職責說,是在黨的領導下,團結組織廣大工人群眾共同進行國家建設的群眾組織。進城農民工雖然出身農民,但離開土地,進城務工后,就已經轉變了原有的身份,不再是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農民,而是從事工業生產或務工業生產配套的服務業的工人。工會組織有責任有義務把進城農民工納入自己團結、組織和服務的行列。
其次,從工會的社會地位上說,是廣大工人群眾的代表或代言人。當然也是廣大農民工的代表。工會應當為廣大進城農民工代言,也有義務有資格有條件站在主導位置上,組織引導廣大進城農民工開展或參加各種活動,有義務和資格協調社會各界的力量來共同幫助農民工走出經濟危機造成的困境。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工作組織出面到政府相關部門或其他機構為農民工申請政策或社會資助,也更為有利。
再次,工會組織擁有較好的活動場所、培訓場所、中介能力等物質條件,可以發揮自身優勢,為農民工增強適應社會需要的工作技能,獲得發展的信息及創業、就業等提供服務。
那么,工會組織具體怎樣幫助農民工擺脫當前的經濟危機呢?筆者認為,工會組織應當發揮自身優勢和職能,扎實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成為進城農民工信任的代言人,積極主動地幫助廣大進城農民工尋求政府的政策支持照顧。農民工能否順利走出經濟危機帶來的困境,與各級政府的經濟政策、就業政策和社會資源安排密切相關。當前,各行各業都受到經濟危機的困擾,各行各業也都爭相各政府尋求政策支持。農民工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更需要政策扶持。但作為弱勢群體,他們的聲音往往不夠響亮,不夠有力,他們的利益容易被忽略和后移。目前,許多行業都已經成立了行業協會之類的代言組織,但農民工卻很少有可以為之代言的組織。因此,工會應當主動成為他們的代言人,主動向各級政府反映他們的情況,既要為他們爭取更多的經濟政策傾斜、就業政策扶持,還要爭取自主創業和子女就學、醫療保險等多方面的扶持。
二是成為社會各界資助力量的號召人、召集人和組織者。工會組織要幫助進城農民工擺脫經濟困境,是社會安定和諧、城市安定和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這一點當前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目前,社會上樂于幫助進城農民工的社會資助力量也越來越多。比如,有的大學愿意給農民工提供免費培訓,有的中介機構愿意給農民工提供免費職業介紹等。但沒有組織者,引導者,這些社會資助力量對農民工的實際困難可能了解不夠,或無從下手,只能作壁上觀。那么,誰是最合適的社會資助力量的引導者、啟動者、組織者呢?毫無疑問,應當是工會組織。前面已經說過,工會組織有資格也有條件成為進城農民工的代表。事實上,有些地方的工會組織已經做了這方面的嘗試。
三是成為就業、創業和培訓信息的免費提供者。多數進城農民工因為經濟條件窘困等原因,信息渠道狹窄,無法及時獲得就業、創業或培訓等信息。信息渠道不暢,對農民工擺脫經濟困境顯然不利。工會組織應當利用現有信息渠道,發揮自身優勢,為農民工收信整理信息。幫助他們認識社會需要,找準就業或創業方向。
Fan Liming
(Shaanxi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Xi'an 710068,China)
摘要: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各國的企業文化呈現出不同的特色,最終決定了中西方企業文化在法制、道德、權力關系、信用、人事關系、環境等方面的差異。面對當前的經濟危機,不同企業的應對表現無不與這個企業的使命、價值理念、經營哲學等企業文化要素密切相關。時值企業面臨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只有堅持和創新本企業的優秀文化、借鑒社會和民族的優秀的文化,推動新的科學發現和新的技術革命,才會克服困難,化解社會經濟的危機與矛盾。
Abstract: Under market economy, due to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national culture show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which decide the differenc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in the legal, moral, power relations, credit, personnel relations, environmental and other aspects. Facing the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the response of different compan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mission, values, philosophy and other elements of corporate culture. When enterprises are facing a critical period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nly insisting on the excellent and innovative culture of the enterprise, drawing on the excellent social and national culture, promoting the new scientific discoveries and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will the enterprise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resolve so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and conflict.
關鍵詞: 企業文化 文化比較 金融經濟危機 企業品牌的塑造
Key words: corporate culture;cultural comparison;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corporate brand building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0-0108-02
0引言
目前的這場看起來由金融、石油能源的各種資源配置失調引發的次貸危機,只是一種表象。其深層次的原因,是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現代社會發展停滯并得不到推動而產生的危機,其它都不過是現代社會在舊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積累起的巨大社會生產力面臨著崩塌的表象。所以,這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也是歷史的必然。因此,一旦新的科學發現和新的技術革命成為未來生產力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發展的引擎和動力的時候,這場世界性經濟危機才算真正結束,屆時呈現給世界及世人的是新的社會價值體系。
1我國企業文化發展現狀
企業文化成為一種研究和實踐的領域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幾乎同時也開始為我國企業所接納。盡管企業文化從術語上看仍有一些歧見,但對其內容所揭示的本質已為世界上絕大多數企業所認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各國文化背景不同,各國的企業文化必然會呈現出不同的特色,甚至在同一民族條件下,企業文化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特色。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企業在全民所有、集體所有制形式基礎上的企業文化,本質和形式基本是統一的、一致的?!鞍颁搼椃ā?、“大慶鐵人精神”等是企業的基本管理理念,“多、快、好、省”則是建設社會主義當作企業發展方向和經營手段。當時雖未冠之以企業文化的概念,但實際上發揮著企業文化的價值功能和整合功能。改革開放以后,隨著這改革開放公有制形式在我國企業中比例越來越小,人們對精神激勵作用的客觀認識和對物質激勵手段全方位的運用,使原有的“企業文化”由于未能適應時代的變化而逐漸弱化了。從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在引進外資、技術和接受新的管理理念的過程中,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國,成為企業彰顯個性、代表企業利益的旗幟。而真正把企業文化作為整合企業內部資源、溝通外部環境及促進企業發展的有效手段,還是在市場經濟在我國確立以后。這時,企業已不滿足把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形象工程,簡單模仿國外及在我國的外資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熱中于搞所謂的CI形象設計等,而是把企業文化與市場經濟本質聯系起來,把企業文化當作企業內部資源整合的手段、把企業文化當作企業內部與企業外部溝通的工具、更是把企業文化當作實現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2中、西方企業文化比較
中國與西方文化形成的歷史淵源和地理淵源都有所不同。不論是美國為代表的當代西方文化,還是早期古希臘、羅馬西方文化都是通過對客觀世界的不斷認識、征服和改變,使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逐步擺脫自然狀態的束縛,同時也在長期的社會發展中獲得相應的權利和彼此的尊重,形成了如今的以注重自我權利為特征的人本位型倫理的價值觀,并以此通過鼓勵個人奮斗、創新競爭的核心價值概念,奠定了基本的物質基礎。而中國的文化、文明的形成與發生是在原始社會,以家族、聯系為基礎的宗法文化及政治并沒有隨以后的新的社會文明形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出現而削弱或消失,反而成為以后兩千年來中國“君權神授、天人合一”核心政治的基礎,自然就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求仁”、“內省式人論”的基礎。這種以家為基礎,以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基礎建立和諧又綿綿不絕人際關系、社會關系,從而造就了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不難看出,東方文化走的是悟性發展道路,其非邏輯特性決定了它不適合學科化和學校化的傳播方式,因而在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化時代呈現出逐步衰落的狀態。西方文化走的是理性發展道路,其邏輯特性決定了適合學科化和學校化的傳播方式,因而主導了世界幾百年的發展過程。
但不可否認,中西方都以幾千年的各自特色傳統文化貢獻與世界文明,但也有其不好的糟粕及思維方式,阻礙著彼此間進一步交流與融合,阻止各國現代化進程的健康發展,因為企業的治理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政治或經濟行為,更是國際化、市場化、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背景下的產物。這些文化上的差異最終決定了中西方企業文化之間在法制上、道德上、權力關系上、信用上、人事關系上、環境上方面的差異。
3世界經濟危機對我國企業文化發展影響
世界金融經濟危機對全球經濟沖擊,使得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作用將進一步顯現。面對工業領域的部分行業、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不斷面臨各種困境,我國政府和企業采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并也取得了出色效果。但我國的企業文化仍需要有一較長時間的適應與變革時期。一方面是這次金融經濟危機對我國企業文化發展影響深刻程度則顯得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國企業文化發育度還不夠;還有就是這次世界經濟危機對我國企業文化發展影響沖擊力度相對較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負面影響也將越來越顯現。
3.1 本土文化影響力日益弱化,外來文化乘虛而入一般而言,當經濟危機沖擊實體經濟時,相對文化及文化產業卻是個機會。而我國的經濟文化、企業文化卻相反。去年年底中外兩部電影《阿凡達》、《孔子》的先后放映所產生的直接對壘,票房比拼的巨大差距足以讓人深思。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署名文章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最近中國發生幾條令人很不自在甚至啼笑皆非的新聞,張家界乾坤柱改名哈利路亞山;湖北蘄春宣布韓國女星張娜拉為李時珍形象大使;山東發行孔子為主題的福利彩票。這些都說明在世界金融經濟危機中、中國在經濟依然保持一定強勁發展勢頭,但一些企業和國民接受排山倒海而來的外來文化的沖擊下,文化上顯示出茫然無措。這說明中國傳統文化正從本質上遭到揚棄;中國傳統文化正從內容或形式上日益成為經濟文化的符號;這也說明國人與企業對追求符合市場經濟本質的社會文化需求的迫切性。這些都會對當前我國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有著長遠的影響。
3.2 各種不同背景文化特別是不同層次文化的矛盾這次世界金融經濟危機對我國企業文化發展影響莫過于豐田召回門事件。豐田召回門初看上去和我國企業文化沒有關系,但仔細分析,卻有相當大的關系。其反映的更深刻國際背景是:與經濟危機相伴相生的是中國經濟的崛起和日本經濟的衰弱;另一方面,這次豐田門其實也是亞洲文化與歐洲文化的沖突,更是亞洲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在法制、誠信及信譽善于西方文化的沖突。
引起豐田門的這些內部外部的文化因素,我國絕大多數企業都已存在,必須引起我們的警惕和設法改變完善。我國企業管理者及公司員工從中應汲取的經驗教訓是:重視企業產品的市場反饋;重視企業產品質量管理;任何時候,絕不能忽視消費者的利益,否則必將自食其果。
3.3 “沙灘文化”難以抵御金融海嘯的沖擊盡管在經濟危機的大環境及社會各整體行業面臨結構調整、技術革新及新企業管理模式探索的社會發展階段中,我國的一些企業都會面臨生存與發展問題,企業員工也會為企業的前景及自身的生存前途擔心。但這些并不是主要的問題,主要的問題是什么呢?是在于改革開放而重組、合資發展起來的我國眾多企業以及日益大量發展起來的鄉鎮企業正在成為我國現代經濟的基礎,而恰恰是這些企業的企業文化根基淺薄、企業理念和企業社會責任不成熟甚至淡漠。有這些企業構成的企業文化,無疑是一種“沙灘文化”。
4經濟危機下構筑新世紀的我國現代企業文化
4.1 堅持科學理念,明確社會責任和堅定發展信心,客觀應對困難歷史經驗表明,經濟危機既是機會也是挑戰。誰能解放思想、把握機遇,誰就能競爭中脫穎而出,勇立潮頭。經濟危機,企業文化的試金石。企業在自己的成長發展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危機中發展起來的,不經歷風雨何以見彩虹。而這次經濟危機更給了那些有理想有抱負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以重塑現代企業文化的良機。
4.2 抓住機遇,明確戰略目標,完善企業管理企業總是要先有戰略然后才有企業文化。對于先有戰略還是先有文化的問題,就有些像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樣不好回答,但中國聯想集團柳傳志先生就通過自己的實踐給予了明確的回答。他總結的這三個基本工作是這個順序: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實際上,搭班子的工作就是組織、建設和形成有共識的團隊。團隊的確立就是戰略的開始,只有通過戰略,才能使企業的理念與使命得以實現。而戰略的成功是以全體成員及整個隊伍的成功為前提,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抓住機遇、明確戰略目標,完善企業管理的基礎。因此,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就是企業文化傳播、影響、共享、內化的過程,是企業文化才真的形成和實現過程。
企業文化的建設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應隨著內外環境的變化不斷發展和完善。特別是當企業面臨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堅持和創新本企業的優秀文化、借鑒社會和民族的優秀的文化,才會力克當前困難,化解經濟危機與矛盾。并通過培訓、溝通等多種推廣方式來支撐公司經營管理舉措的實施以克服當前遇到的困難,化解經濟危機;對影響企業發展的問題予以及時修正,形成有生命力的企業文化,消除公司推行經營管理措施的思想和文化障礙。因此,轉變觀念、增強企業社會使命感與責任感與社會科技的進步和企業的自主創新密不可分。只有這樣,培育出得到社會市場認可的企業強勢自主品牌,現代企業文化也就建立起來了。
4.3 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這次金融經濟危機,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一次絕好時機。它不但可以促進我國企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我國經濟運行質量提高以及促進總體經濟運行更加有效合理。而且,可以一掃幾千年來民族文化的頹廢氣,重塑民族道德新理念增強民族精神的凝聚力。轉變經營觀念、增強社會使命感與責任感與開展企業科技的進步與創新緊密相連。只有在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基礎上進行企業品牌和形象建設成功了,現代企業文化也就建立起來了;另一方面要引導中小企業加強企業管理工作,引導和培育創中小企業的先進企業文化的形成,來提升中小企業的管理能力;準確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在經濟危機中,把握好發展的有利因素和機遇,為企業構建學習型組織和一個切實有效的、以人為本、民主管理的新型的學習型企業文化氛圍。
4.4 向標準化現代化和國際化邁進是新企業文化的起點二十一世紀的企業競爭,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企業文化的較量。那些有強有力企業文化支撐的企業獲得發展所需的營養,公司的競爭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財富世界頂級企業中沒有哪家公司沒有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因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競爭力。
對企業文化的建設與實踐企業文化包括三大內容。一是把企業文化當作實現企業理念、詮釋企業使命和肩負企業責任的舞臺;二是把企業文化當作實現個人與組織機制道德及各種規章制度的橋梁與手段;三是把企業文化當作實現企業形象與品牌,溝通顧客與社會的有效紐帶。以此為實踐的基礎,美國的微軟公司員工以熱情、忘我工作著稱。激情的企業文化使微軟成為世界軟件巨人。同樣,在Google幾乎看不到有人穿西裝、打領帶,舒適、方便和體貼的工作環境,造就了寬松、舒適的企業文化,并使它一舉超過了微軟成為世界互聯網的巨人。
全面地提升企業文化最重要體現在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上,體現在企業品牌的影響力上。因此,企業的品牌的不但包含的是技術,更主要包含的是企業文化??萍紕撔陆沂玖似髽I品牌的本質,一個品牌背后,體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才有可能形成市場影響力,才有可能被廣大的消費者所接受。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企業CI戰略的重要原因。堅持和吸收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靈魂,也是企業向品牌化、標準化、現代化和國際化邁進而不斷開創新的企業文化的起點。
參考文獻:
[1]陳軍,張亭楠.現代企業文化:21世紀中國企業家的思考[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
[2]劉開會.哈貝馬斯對現代西方理性主義文化的反思[M].北京: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年會年會暨西方技術文化與后現代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
[3]劉金陵.重視反思中國傳統文化的消極影響[N].常州工學院學報,2001-1.
[4]王永炳.重商利而輕文化的思考[N].新加坡:聯合早報,2010.2.25.
[5]何德功.“召回門”凸顯豐田危機管理漏洞[N].東京新華網,2010.2.12.
[6]何芳,袁宏.由雷克薩斯的召回看這一年的中國召回制度[N].中國汽車報,2005-02-01.
[7]陳曉.解析中國「勞工荒[N].香港中評社,2010.2.24.
[8]王天S.明年春色倍還人――金融危機下的企業文化建設[N].人民政協報,200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