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6 09:11:0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建筑設計優秀案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2015年7月7日,《中國醫院》雜志社與北京百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優秀醫院建筑案例征集展示活動合作簽約儀式。
隨著醫改的逐步深入,各級各類醫院日益重視基礎建設和服務能力提升;鼓勵社會資本辦醫和進一步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政策利好,使醫院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迅速增加,對醫院規劃設計的需求也呈增多態勢。醫院建筑規劃設計部門的優秀案例及其設計思想、理念需要通過一個行業媒體平臺,傳輸給醫院決策者及管理人員。
為此,《中國醫院》雜志與北京百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合作,決定于2016年開展優秀醫院建筑案例征集展示活動。發揮行業媒體資源優勢,在雜志最醒目位置推介優秀醫院建筑設計案例及其設計思想、理念,提升我國醫院建筑設計整體水平。
建筑學專業的室內設計課程對建筑學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建筑學專業的室內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措施與對策,以適應我國建筑學現行教育體系的發展。
【關鍵詞】
建筑學;室內設計;教學模式;改革
室內設計課程是我國建筑學專業的一門必修的課程,課程的學習以空間處理能力的提高為目標,室內設計要緊緊依靠建筑專業的要求,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1.建筑學專業開展室內設計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豐富建筑學本身的教學內涵。建筑設計是室內設計的前提和最具體的載體,室內設計是建筑設計的繼續和深入,[1]在這種意義上,室內設計可看作建筑設計的組成部分,建筑物內部空間的處理也是建筑師工作的一部分。而今的建筑設計,建筑師更多考慮建筑外部的因素,比如建筑物的體積感和立面效果、建筑物與周邊環境及整個城市的關系,這些研究是必需的,但這樣厚此薄彼的做法對于完整的建筑教育來說非常不利。通過學習,讓學生跳出建筑學本身的局限,從室內設計的角度來思考建筑學,使其設計的建筑空間更深入、細致,更具感染力,使室內設計跟上時代的步伐,從而逐漸提高中國建筑整體質量和藝術品位。[2]同時,能更全面具體地認識建筑設計,建立起環境設計的整體觀,提出綜合能力更強、更有價值的建筑設計方案。(2)建筑學專業擴大就業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大眾對于住房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為室內裝飾設計行業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但室內設計人才市場素質參差不齊,這對優秀室內設計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建筑學發展到現在其教學體系已相對成熟,如果室內設計能依靠這些有利因素,從而讓建筑學專業的學生具有更強的空間變換和改造的能力,為社會提供大批室內設計人才,同時拓寬了學生的及就業方向,緩解近年建筑行業就業緊張的局面。
2.建筑學專業室內設計課程現狀
目前大多數院校建筑學專業的室內設計課程難以達到其本來的教學目的,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出現各自分離,具體表現如下:(1)在教學教法上,沿用藝術設計專業的室內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單純的用美學的思想來指導設計,沒有從建筑學自身的專業特點出發,導致所授課程內容對建筑設計的幫助不大。(2)學生對室內設計課程不重視。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分離,讓學生無法正確地認識到建筑和室內之間的密切關系,做方案時僅僅片面地追求建筑造型的藝術性和立面的美觀性,有的學生甚至把室內設計理解為裝修,從而導致室內設計課程的學習只是單純的完成作業應付老師,而沒有真正的感受該課程對于建筑設計的指導意義。
3.對策與措施
對于建筑學專業《室內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革,要求教師要把建筑學專業的特殊性作為核心問題,分清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聯系與區別。改革措施具體如下:(1)授課的內容要突出重點首先,將學生先修課程中與本課程授課內容中相重疊的部分進行排查,然后適當地簡化處理。如之前開設的《住宅設計原理》課程就與《室內設計》課程中講授的針對不同人群分別進行的室內設計知識點相重疊,而《室內設計》課程所講授的空間的組織與序列等知識點又包含在《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課程內,這些重疊部分我們大可點到即止。
其次,從建筑學專業學生的特點出發,因材施教。和建筑設計相比,室內設計是對內部空間進行更加細致的處理,因此,授課中應該從他們擅長的理性思維入手,把室內空間、室內界面、室內造型元素及部件的裝飾設計等這些內容進行分類概括,形成清晰又有條理的知識點,以便學生掌握。(2)深化“空間”、“尺度”概念的理解“空間”是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共同關注的核心問題。對建筑學專業學生進行室內設計教育時,要從專業優勢出發,不斷強調、深化“空間”概念,要求學生從人體功能學出發,分別感受室內外空間的差異,并對空間細部進行深刻研究。建筑設計多用1:500-1:200的比例,而室內設計比例增大至1:50,以便能進行更細致的功能空間設計,考驗學生在細部上的把握及處理能力,這個“尺度”的轉換是做好室內設計的關鍵。在這項教學上,可通過讓學生測繪學生宿舍或教室,近距離感受宿舍和教室空間,強化學生不同空間尺度的感受,形成正確的室內“尺度”概念。(3)合理地運用多樣的教學媒體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把大量建筑室內設計經典案例的圖片和視頻更加直觀的介紹給學生,如經典案例的設計圖紙及現場照片、室內設計相關的紀錄片、《夢想改造家》、《交換空間》等輕松且實用的節目錄像等。通過觀看這些案例資料,進行案例分析,向學生系統地介紹室內設計的設計方法和原則,汲取經驗,更好的展現室內設計對建筑空間的指導意義。(4)加強實踐教學室內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與建筑設計相比較,兩者既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室內設計更為細致,與人的生活更加緊密。把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組織學生到現場參觀建材、家居展覽及施工現場,教師現場授課,讓學生了解各類建筑、裝飾材料的特性和發展動向。
4.結語
總而言之,在建筑學專業的室內設計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找出教學中的特色與不足,關注室內設計對于建筑設計的指導意義,才能夠更好的培養創造型和應用型的建筑學人才,適應當前我國建筑學教育體系的發展。
參與文獻:
[1]許麗,隋杰禮.建筑學專業室內設計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1(4).
建筑結構課程是高職院校建筑設計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在眾多設計課程中,建筑結構課程屬于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建筑結構設計理論基礎,在進行建筑構思和設計中,具有基本的結構件邏輯與體系概念,增強建筑設計中結構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做出比較經濟合理、切實可行的建筑方案設計。一座建筑物能夠得以實現,結構往往具有關鍵的作用。在具體設計工作中,建筑設計專業需要同結構專業密切配合,建筑設計師往往需要具備相當深入全面的結構知識。所以,建筑結構課程對于建筑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實踐意義。
高職院校建筑設計專業建筑結構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定位
課程定位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建筑結構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定位,二是建筑結構課程自身的定位。在建筑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中,設計類課程是核心課程,技能類課程是建筑設計的基礎,理論類課程則是建筑設計的支撐。在實際教授和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理論類課程的部分。過分的強調設計表現或者計算機操作,讓學生在工作后很難掌握建筑設計工程性的本質。在具體的教學定位中,只關注理論知識而忽視與實踐結合,這樣首先單純的理論教學容易導致枯燥的教學氛圍,其次過分強調力學計算等內容的應試教育會讓學生錯誤地形成了“結構無用”的認知。
2.課程內容
在建筑設計工作中,具體的結構設計、結構計算、結構制圖有專門的結構設計師負責。作為建筑師,需要在方案設計階段有良好的結構邏輯,在施工圖設計階段與結構設計專業有效配合,在施工階段能夠及時與結構設計師一起解決現場問題。傳統意義上的建筑結構教學主要強調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等內容的教學,忽視了結構構造、結構體系、結構比選的內容,缺少結構專業、結構圖紙及結構配合等與實際工作密切相關的內容,一方面加大了不必要的學習難度,而且也導致了學習效果不好,實際應用不足的普遍現象。
3.課程教材
現有建筑結構教材大多數都是將土木工程專業的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等教材加以簡單的刪減和改寫而成,沒有考慮建筑學專業的學習目的和要求。教材中含有大量的結構計算,讓建筑設計專業學生覺得難度大,不愿讀。在現有教材中,大多數是內容過多,還涉及一些不常見的構件,和土木專業的課本區別不大。同時,教材版本沒有及時改版更新也是建筑結構教材存在的普遍現象。在優秀建筑設計作品層出不窮的當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技術的產生往往先于教材的更新,很多結構設計非常優秀的建筑案例應該被采用到建筑設計專業的結構教材里來,與時俱進充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職院校建筑設計專業建筑結構課程的實踐教學思考
1.兼顧課程體系的課程設置
建筑設計專業一般學習年限為5年,而高職院校學習年限為3年,想要充分完成課程體系適應市場需求,具有一定難度。所以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兼顧整體課程體系,既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同時與設計類課程保持良好的互動性和延續性。在課程開設時間上,建筑結構課程應相對靠前,在學生經過一定建筑設計課程的學習后,這時學生已經對建筑設計具有一定的基礎認知和設計需求,結合建筑結構課程的學習,對后續建筑設計課程起到積極的作用。
2.面向職業需求的授課內容
高職院校的教學有其職業需求的特殊性,建筑結構的授課內容也應緊密面向具體工作。從建筑設計的工作實際出發,建筑設計師所需要的結構知識主要在于結構設計、結構配合和注冊考試等方面。高職學校建筑設計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助理建筑師、建筑繪圖員等工作,結構配合作為最重要的部分,決定了授課內容應該以此為主,著重強調培養學生的結構施工圖紙閱讀、結構專業圖紙對接、建筑結構協同優化等能力。另外,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應按照“實用、夠用”的原則,適量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建筑設計本身是強調實踐的工作,建筑結構的學習更應該注重實際運用。在教學內容上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安排一定的實訓操作、工地教學,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結構認知。
3.觀念取代概念的授課理念
1.建筑空間設計節能化的必要性
首先,我國建筑師目前在建筑設計上一般采取拼接不同設計模板的方式,在空間設計上形式較為單一,并未根據用戶要求以及空間建筑空間條件進行合理的人性化設計,這種設計現狀對建筑空間面積浪費極大,與現代建筑設計人性化的要求相背離。基于這種狀況,建筑師在設計建筑空間時,應積極創新新建筑空間設計手段,不斷豐富建筑空間設計方法,使建筑空間設計向多樣化轉變。其次,我國小戶型房屋不斷增多,建筑空間面積和居民居住需求之間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在這種狀況下,建筑師在設計空間時應將空間面積作為重要因素考慮,使設計空間工作向人性化轉變。最后,從宏觀角度看,設計科學性、高效性、人性化的建筑設計方法,不僅有利于推進建筑設計事業的創新和轉型,更有利于推進資源節約型節約型社會的建設[1]。
2.建筑空間設計節能化技術的應用
2.1建筑表層空間節能技術
首先,建筑設計一般分為建筑外部與建筑內部環境兩方面,我國目前最主要使用的外部處理手段是將玻璃幕墻作為建筑表皮。在實際使用中,建筑外部容易受環境變化影響,限制著建筑物功能性的實現,選擇合適的建筑表皮不僅能幫助建筑物實現物理功能,更有利于氣候的調節。其次,在設計建筑外表上充分應用新型生態技術,在具體操作中,使用拓寬表層空間面積的辦法,放大外部空間結構,通過不同的辦法應對不同的空間環境結構,使得用戶需求和室內空間設計達到統一。例如,通過改進氣候管理模式使建筑更加節能環保,或使用創新型表皮空腔技術,使建筑對于外界環境的適應性增強。
2.2建筑內空間節能技術
除建筑表層空間設計外,設計師還應充分結合建筑空間節能角度設計方案。一般說來,主要有下列幾種情況:一方面,通過調查建筑周邊氣候,掌握區域氣候條件,綜合太陽運動規律,建筑區風向等不同因素,不斷改進空間位置,完善空間設計方案,通過調整位置、距離等方法,使設計方案更加節能環保。另一方面,關注當下氣候問題熱點,參考當代建筑發展規律,學習建筑空間節能設計的經驗,正確認識建筑空間節能的立足點,以期從根本上改進當前空間上設計方案,使其更為合理化、人性化。
2.3建筑空間的節能設計
2.3.1選址的合理設計
在規劃建筑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選址地點的土壤、氣候條件、地形地貌、地下水等自然環境因素,更要結合建筑設計的體量、間距、朝向、體型、綠化等相關因素。在朝向選擇上,最佳方案為坐北朝南,保證建筑在冬季能有陽光照射,改善結構散熱缺陷;夏季涼爽,通風情況佳,保證建筑在環境變換中保持宜人適居的氣溫,同時不改變自然環境,發揮建筑的節能功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2.3.2外部環境的合理設計
當建筑地址確定后,要結合當地氣候微特點,充分考慮建筑周邊自然環境因素,在實現建筑功能的同時,治理完善周圍環境微氣候。豐富建筑周圍綠化配置,種植綠色植被如樹木、花草等,不僅能綠化區域環境,更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凈化空氣、防沙防塵,進入夏季,植被的綠蔭也能避免陽光直射,緩解高溫環境吸收周邊噪音;此外,才可通過建造具有功能性的環境,如在陽光照射充足的南邊修建游泳池,調節氣溫;進入冬季,游泳池里的水可以吸收白天多余的熱量,增加氣溫;在夏季,池水的自然蒸發能使空氣更濕潤,通過利用水份的自然循環達到節能目的。
2.3.3體型的設計和合理規劃
人性化的建筑設計不僅要考慮規劃與建筑體型,更要充分考慮建筑光照、體量、整體形體搭配及朝向問題。要使建筑建造后,能充分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能應對所有天氣條件下的惡劣情況。以沿海地區為例,沿海地區溫度與濕度較高,節能措施的關鍵在于通過合理的設計,使利用建筑結構的背陰面及向陽面,形成高低氣壓,促進自然風的流通,并在建筑中循環,即使在無風天氣也能實現自然通風,起到節能效果[2]。
3.建筑空間設計節能化的實現途徑
現代建筑空間上設計的主要出發點是節能性,但在實際應用中,實現建筑空間的節能功能的手段十分多元,不僅要考慮建筑本身的基礎條件,更要求設計師從根本上具備節能觀,使建筑設計能從根本上發生創新和轉型。一般看來,建筑空間設計的節能性主要分為以下類型:
3.1建立健全建筑空間節能化理論體系
我國建筑空間設計引進節能技術時間短,實際應用經驗不足,建筑空間節能化理論體系尚不完善,理論體系的缺失制約著我國建筑空間設計節能化的進一步發展。為此,我們必須從以下幾方面完善建筑空間節能化技術:一方面,引導更多的專家級學者對優秀的節能性空間設計案例進行分析,從建筑的外部;建筑內空間和氣候的關系著手,完善建筑空間設計在節能技術上的理論體系;另一方面,通過學習西方國家在節能化設計上的優秀經驗,總結失敗案例的教訓,聯系本地區的氣候情況,從不同的視角開展建筑空間設計工作,不斷擴寬思路。
3.2樹立建筑空間設計節能意識
我國建筑空間設計節能化發展緩慢,從根本上來說,部分設計師未能從根本上轉變設計觀念,忽略了對資源的節約,習慣性使用一成不變的建筑設計思路。因此,加強建筑空間設計節能化觀念的宣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加強對于節能化意識的宣傳與理論灌輸,使綠色環保、節能可持續的觀念深入每一位設計師心中,并將節能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心;另一方面,將先進的節能理念融入建筑空間設計,結合仿生學、生物學、藝術學等學科的前沿理論知識,使建筑空間理論能開闊視野,為更多優秀的節能設計方案作好充足的準備。
3.3構建建筑空間設計節能體系
建筑空間設計節能化方案必須要在實際應用中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發揮節能化方案的環保性能,必須從下列工作入手:一方面,積極發揮建筑單位、施工單位及空間管理部門在方案設計應用中的作用,為設計方案的實施做好充足的準備;另一方面,在建筑空間設計上,必須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方案,切勿生硬照搬優秀案例模板,拓寬設計思路,豐富設計方法,選擇最優方案,實現我國建筑空間設計節能化技術的進步與發展[3]。
【關鍵詞】建筑設計;景觀設計;意識;共生;融合
城市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進入成熟和文明的現代社會。然而,隨著現代化城市的高速發展,城市建筑批量崛起,景觀設計的發展空間也日益拓展,呈現出多彩卻又混亂的面貌。其中不乏少數建筑的誕生被視為對景觀環境的破壞,這就引起景觀界、建筑界的深度反思――建筑設計應當與城市景觀設計相融合。
就目前建筑與景觀行業發展的情況來看,大家在創造設計的過程中多數以建筑為第一要素,追求建筑外形的獨一無二,常常忽視建筑與景觀環境的氛圍是否統一。事實上,如果建筑無法與周邊環境相融合,那么建筑最終也將失去其特有的生命力及意義。將建筑的景觀意識與景觀的建筑意識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分析建筑與景觀的內在聯系,從而找到建筑與景觀的最佳契合點。
一、景觀意識與建筑意識的相關概論
1.1建筑與景觀的概念
建筑是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是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并運用一定的科學規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造的人工環境。根據羅馬時代的建筑家維特魯威所著作的現存最早的建筑理論書《建筑十書》的記載,建筑應兼備實用、堅固、美觀的特點[1]。而此處主要研究的建筑則是architecture,是在building的基礎上,帶有了一定意義的美學設計。
景觀無論在西方還是中國都是一個美麗而難以說清的概念。地理學家把景觀作為一個科學名詞,定義為一種地表景象,或綜合自然地理區,或是一種類型單位的通稱,如城市景觀、森林景觀等;藝術家把景觀作為表現與再現的對象,等同與風景;建筑師則把景觀作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態學家把景觀定義為生態系統或生態系統的系統;旅游學家把景觀當作資源[2]。該文章中的“景觀”作為一個專業名詞,從藝術的角度來看,是指具有審美價值的景物,能夠是觀察者具有視覺、聽覺、以及觸覺等多方面的美的感受;從精神角度來看,是能夠影響和調節人類精神狀態、促進人類社會和諧以及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事物。
1.2建筑景觀意識及景觀建筑意識
本文試圖探討城市中建筑與景觀在設計觀上的相關問題,并提出建筑的景觀意識及景觀的建筑意識兩個概念。建筑景觀意識是指在建筑設計中,以景觀規劃為指導,樹立整體設計的思想,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局部,建立建筑與景觀互為參照的體系。而景觀建筑意識則是探求在景觀的設計與完成過程中,以建筑的理性來要求景觀建造的嚴謹性、功能性,以技術性來把握景觀生成及設計創意的實現[3]。
二、植入正確的建筑景觀意識與景觀建筑意識
2.1建筑設計中植入景觀意識的必要性
建筑設計在完成主體設計的同時,對景觀環境的規劃更應優先。而在如今建筑設計中,景觀設計往往滯后,亦或被當做建筑設計的附屬品,這就導致設計出的作品往往都是建筑比例大于景觀比例。如果設計前,將現場景觀當做建筑設計的前提,使建筑成為景觀的一個因素,作品就能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埃羅?沙里寧曾說過:“如果把建筑史中最漂亮和最著名的建筑物重新修建起來,放在同一條街道上,如果只是靠漂亮的建筑就能組成美麗的街景,那么這條街將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街道??墒菍嶋H上卻絕不是這樣,因為這條街道將成為許多互不相關的房屋所組成的大雜燴。[4]”無論多優秀的建筑作品如果放在與之不相適應的環境之中,那它也不能被稱為一個好的建筑。
日本輕井澤的貝殼別墅則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對于貝殼別墅,第一次看到時會覺得它似一個天外來客,與環境顯得格格不入,可當你越深入了解便越會感受到設計師地用心。貝殼別墅圍繞中心的一棵樹設計而成,伴隨時間的不斷推移,別墅也融合在樹林中。這里的植物并非依照建筑劃分人工種植的,而是在自然狀態下,依照景觀環境的需求構成建筑,充分展現出建筑和景觀的完美結合。
2.2景觀設計中植入建筑意識的重要性
與建筑設計所不同的是景觀是跟隨建筑功能而逐步發展的。因此,景觀設計中需要理性的態度和系統化的思想。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吳良鏞教授早在1999年就提出:要融合建筑、地景與城市規劃三位一體,打破城市規劃、園林學與建筑學的界限,互相交叉,互為滲透。
首都博物館新館的景觀設計就是在景觀中融入了建筑意識的成功案例。首先,在景觀立意上面借鑒了建筑理念,運用建筑設計中的理性態度,最終提出“大廣場、小庭院”的設計理念,與建筑設計“城市客廳”的立意相符合[5]。用“大廣場”的概念表達城市客廳的外部形態,在符合場地特征的同時展現了建筑設計理念的精髓。對于廣場以外的景觀空間則采用“小庭院”的設計手法,賦予庭院不同的文化內涵來突出景觀的地方性。另外,在景觀細部處理方面也提煉了建筑語言。比如在鋪裝上沿用建筑的鋪砌手法,用以營造建筑景觀一體化的視覺效果。
相對于展品而言,建筑只不過是一個容器;而對于建筑來說,景觀只不過是一個配景。當游客面對首都博物館欣賞文物、品味建筑的時候,已經分不清誰是主景,誰是配景了,因為自己本身已成為其中一員。這也許就是在景觀設計中注入建筑意識的終極目標。
2.3借鑒與反思
優秀的設計總是會促使人們不斷的思考,無論是日本貝殼別墅的建筑設計還是首都博物館新館的景觀設計,它們在處理建筑與景觀方面的手法都非常值得我們去深思。將景觀意識融入建筑設計中,以景觀規劃為指導,樹立整體設計的思想;將建筑意識貫穿整個景觀設計,以建筑的嚴謹性及科學性實現景觀意象。建立建筑與景觀的互為參照體系,消除景觀設計、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之間的人為界限,注重學科體系及其思維方式的開放性和創造性。
三、景觀意識與建筑意識的共生
3.1提高景觀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地位
在當代建筑設計上,一個完美的成功的建筑物,應該是建立在建筑與景觀相輔相成的基礎之上的。要實現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融合,就必須要提高景觀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地位,其實也就是做到在建筑設計中融入景觀意識。景觀意識并非將大自然的自然景觀、人類文明的人文景觀同建筑設計的簡單相加,而是實現建筑設計與景觀環境的融合,在特定條件下展現出建筑和景觀所具有的功能,從而提升建筑物的品味和價值。
3.2加強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協調性
在現代建筑設計中,為達到建筑與景觀的契合,只是單單提高景觀在建筑中的地位還不夠。一味的提高可能會導致技術的不完善、資金的不足,甚至是景觀與建筑的相沖等現象,因此,在現實建筑設計過程中要不斷完善建筑周邊的景觀環境,同時,還要掌握好兩者之間的協調性。只有抓住兩者之間的協調性,才能改善建筑在實際建造中面臨的所有困難。
四、總結
在建筑的規劃設計中,單靠建筑設計,已經完全不能刺激人們的情感,少了景觀的配合,建筑也將慢慢失去原有的生命力,設計師不該忘記最樸素、最簡單的自然之美。通過以上對于建筑景觀意識與景觀建筑意識的探究,了解到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不該忘記最樸素、最簡單的自然之美。所以,在建筑設計中植入景觀意識,把遺失的景觀從建筑中尋回。同時,在景觀設計中加入建筑意識,以建筑的理性思維以及科學技法挖掘景觀設計的深度,兩者互相依存、走向融合,締造城市之美。
【參考文獻】
[1]維特魯威[古羅馬]. 建筑十書[M]. 陳平中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俞孔堅.論景觀[J]景觀,2004(02):34-41.
[3]劉譙.試論建筑的景觀意識與景觀的建筑意識[J]城市建筑,2008(05).
作業缺乏趣味,學生缺乏創新思想.平面構成作為一門基礎訓練課,在理論部分講述完成之后往往是圍繞這一理論布置大量作業讓學生動手練習,但這些作業與建筑學的專業特點和實際案例聯系較少,只是單純地布置有關點構成、線構成、面構成的訓練,且大多情況下,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過于強調訓練的技法,特別看重作業的工整程度和精細度等技術層面,而忽視了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方面培養的關注.學生對這些大量的作業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創作的興趣,倍感枯燥無味.學生為了完成大量的作業訓練,便從圖書館借來相關的圖書,但這些圖書內容和形式相差無幾,導致作業雷同現象嚴重.還有學生利用現今網絡技術發達的便利條件,在網上搜索與布置作業主題相似的現成圖案進行模仿,甚至無修改地完全抄襲.作業的思維方式單一,既無益于學生的創意思維,也失去了平面構成課程的教學目的和意義,使課程的開設形同虛設.最后,材質的局限.平面構成課程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種創新不僅包括圖案的形態構成,也包括使用材質的創新.而傳統的作業訓練,通常會以毛筆、墨汁、卡紙為工具,采用平涂、打點、勾線的表現方式.這種方式對學生創新性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局限,更不能很好地詮釋作品的設計理念和展現作品的最終效果.
對建筑學專業在平面構成教學時的幾點建議
1使學生明確建筑與平面構成的緊密聯系
平面構成是設計類專業共同的基礎課程,但由于每個專業的學科特色和側重點不同,課程訓練的內容和方法也應該有所區別.在建筑學專業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明確建筑與平面構成之間不是孤立的兩個個體,而是密不可分的.在進行構成理論的講解時,應加入對一些優秀建筑實例的構成解析,使學生了解這些構成原理在建筑設計中是怎樣恰到好處地運用,為以后的建筑設計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訓練題目的選取上,要盡量選擇一些與建筑結合緊密的練習.例如,在做點、線、面的平面訓練時,能夠把建筑平面、立面的設計直接聯系在一起.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把平面中的每個構成元素與建筑立面中的門、窗、柱等構件抽象成點、線、面等基本元素綜合考慮進行設計,讓學生在進行建筑平面、立面設計的過程中掌握點、線、面、體的構成原理.
2教學方式多樣化,活躍學習氛圍
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傳統板書授課與多媒體配合使用,利用幻燈片、多媒體等手段更直觀更形象地解析實際案例,通過案例的講解可以使學生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認識到平面構成在建筑中的廣泛應用.在作業練習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把自己的選題、設計思路對老師講述分析,這樣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想法可以得到及時的溝通和交流.在進行作業講評時,采用先學生互評,后教師講評的方式.這個過程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督促學生在作業的完成過程中能夠更加用心,同時作業的講評過程也為同學之間互相借鑒和學習增加了一個機會,使他們在欣賞對方的創作過程中,開闊自己的眼界,并對于不合適的地方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然后老師講評引導,使學生的作業成果和教學效果同時得到提升.
3豐富作業形式,培養學生以專業的視覺觀察事物
在建筑學專業的平面構成訓練中,可以豐富作業形式,以主題性設計創作為主,結合專業特點,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提高研究的興趣和創作欲望,達到作業訓練與教學內容的高度一致.摒除照本宣科,積極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激發大家以專業的視覺觀察大自然,發現生活中的美,獲得設計靈感.大自然給予了我們很多啟示———材質肌理、色彩景象、動植物的形態特征等.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場館的設計理念來源于自然界中的鳥巢,有孕育、搖籃的意思.體育場形象完美純凈,外觀即為建筑物的結構,立面與結構達到了完美的統一.結構的組件相互支撐,形成網絡狀構架,就像用樹枝編織的鳥巢.這種方式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
4鼓勵大家嘗試使用新材質
以往平面構成實踐訓練作業都是依靠傳統的工具,表現手法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要改變原來這種在卡紙上填色的傳統訓練方式,就需要老師能夠熟悉地掌握多種材料的表現效果,并鼓勵和引導學生運用新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作,培養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不輕易否定學生的觀點,對于學生新的創意要及時給予肯定和啟發;挖掘材料本身的質感、肌理所呈現出的天然美感,使材料的選取和制作方法能夠與設計意圖完美結合,從而創造出更好的設計成果.
5提高藝術修養
建筑學是一門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學科,但目前的建筑學專業的學生生源主要來自慣于邏輯思維和數字運算的高中理科學生,再加上現在很多高校取消了本專業入學的美術加試,造成了學生到大學之后才開始對建筑藝術產生認識的局面.因此,在平面構成的授課中,還要加大藝術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的授課比重,強化設計與藝術的聯系.例如,和學生一起分析大師的繪畫作品和優秀建筑案例中美的構成關系,提升學生對平面構成的靈活運用,為以后的建筑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結語
【關鍵詞】大型商業建筑;設計感悟;發展趨勢
前言
城市大型商業建筑的建設不僅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而且對提升城市的影響力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中,小型城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迫切需要新建大型商業建筑,而商業發展的主力模式,我認為目前是以市中心為基點,向各個居住區組團擴展,這樣對城市的建設和人性化發展都有著極大推動作用。
一、大型商業建筑的概念
大型商業建筑是用于滿足購物者消費、餐飲、休閑、娛樂等活動或開展促銷等商業行為的場所,它通常將商業、辦公、酒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等三項以上功能進行組合,并在其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動關系,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復雜而統一的商業體系。大型商業建筑公共空間的設計需要在遵循整體化原則、人性化原則和風格化原則的基礎上完成對商業綜合體整體空間、界面和環境的全方位設計,同時它又提供了一定的消費社交空間,發揮一定的城市功能。
由目前我個人參與設計的幾個商業綜合體的一點經驗來總結,設計出成功的商業建筑,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尤其需要有以下幾個要點:
(1)開發商對自己拿到的這塊商業用地進行綜合理性的市場評估,了解受眾群體,評估周邊競爭情況,找到合理市場定位。
(2)設計院和開發商共同制定準確的商業業態組合模式,推敲出合理的商業布局,并借助合理的出入口布置,形成閉合人流,不留死角商鋪,同時做好無障礙設計,保證室內路線通暢,做好防火和排煙設計,保證人員安全。
(3)物業功能設計合理:把握好垂直交通設計需要,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停車場位置和交通,有效連接物業交通與城市交通。
(4)專業公司按照每個區域不同業態,對商業內外的燈光,綠化進行設計。
二、大型商業建筑空間設計
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地加快,對大型商業建筑要求也越來越高。通常情況下,消費者要求大型商業建筑的公共空間除了要具有開放性、文化性、舒適性以及娛樂性這些基礎要求,在現在越發需要注重消費者感性訴求。這樣,可通過提高商業空間的舒適度和互動性來提高消費者停留時間和消費次數,從而大致提高人流量和銷售量的目的。
現就大型商業建筑空間設計的重要類型進行歸類說明:
(1)聚合性空間。聚合性空間是以一個空間為主導,其它空間在其周圍聚集、向其靠攏。主導空間在形式上應當突出,如中庭空間、中央大廳等。
(2)線性組合空間。線性組合空間主要采用一條路徑將各個空間組合在一起。路徑通常是直線式、曲線式或者拆線式的,當然也可以是明顯的街道式。通過直線、曲線或拆線對空間內的各區域進行組合貫通。這種組合適用于空間小的結構,能有效利用空間。
(3)輻射性空間。輻射性空間以大型建筑中心為圓心,向四周輻射展開,這種輻射性空間不受建筑形式的影響,輻射路線可長可短,有效節約了人們在建筑內步行的距離;形成以某一區域為中心的、可根據需求進行具體劃分的空間。
(4)環繞性空間。環線性空間通常是指大型商業建筑的路徑在空間外形成一個環形路,商業空間沿此環形路布置,也可設計同時多個環形路,這樣就是多環形商業路線,能有效利用空間。
(5)并列性空間。并列性空間是指將空間并行排列,組合成的一種建筑風格,沒有明顯的主次區別,將各空間均勻分布在建筑中,形成很多獨立的小空間。
三、 城市大型商業建筑設計所要遵循的原則
1、整體尺度原則
城市大型商業建筑設計的整體尺度原則是指建筑各組成主體間的有機聯系及產生的視覺效果。整體尺度原則主要強調的是建筑物整體性,在大型商業建筑整體性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建筑的主體、裙房以及屋面三個主要因素,將三要素有機結合在一起按照統一的內部尺度及外部設計風格進行設計,而不是將三者單獨地按照各自的參數體系進行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使三者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協調統一,打造形態美感與功能設施合理兼備的優秀建筑工程設計作品。
2、近人尺度的原則
近人尺度原則在城市大型商業建筑設計中的內涵是建筑物的進出口以及底層部分的尺寸大小能給人帶來視覺享受的同時又能方便人們使用。其中,建筑物進出 口是用戶每天都要使用的部分,進出口設計質量對能否吸引消費者,帶給他們愉悅感有很大的能動性。所以在大型商業建筑設計時要將近人尺度設計理念充分地融入到設計思路中,合理地劃分建筑物入口處的細節把控,指定設計風格,符合當地的文化和審美訴求,使每一部分都能在滿足用戶對建筑功能性需求的基礎上,又能給人們帶來感官享受。
3、細部尺度的原則
細部尺度是指大型商業建筑所采用的施工材料的質感,是更為細膩的建筑尺度劃分。在大型商業建筑設計時應透徹地了解人們對建筑材質的標準要求及喜好程度。一般情況下,我們對事物的評價,都是通過眼觀以及手摸的方式去對事物進行進一步的了解,然后從主、客觀角度對該項事物做出綜合性評價,所以消費者不僅對大型商業的設計有一個宏觀的概念和體驗,對細部設計的成熟度,美觀度,舒適度也是有非常高的要求的。設計人員應遵循細部尺度原則,采用人們能夠接受的喜愛的建筑材質,色彩塑造建筑工程作品。
四、大型商業建筑的發展趨勢DD主題商業
主題式商業中心,是將商業中心細分成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教育,社交,商務等多元化消費場所,可以讓消費者有廣泛的選擇,感受到便捷效率,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物質和文化方面需求的目的。從經營角度解釋,就是讓消費者在目標主題區完成一個消費目的,所以也稱之為“一站式消費”。主題式購物中心有著傳統商場無法比擬的優勢和強大的生命力,正成為21世紀商業發展的主流。
1、文化主題購物中心
代表案例:東京維納斯城堡、臺北誠品書店、香港青衣城及首爾樂天樂園。
成功要點:獨樹一幟的空間設計與業態布置,精準詮釋主題特色,讓顧客在購物中心營造的特定氛圍中感受除購物外的驚喜。女性主題如東京維納斯城堡、閱讀主題如誠品書店、海洋主題如香港青衣城,青少年互動性主題如首爾樂天樂園等都極具特色,在整體商業運營中也極好的運用了各自主題的特點,是其中較為成功的代表。
2、特色主題購物中心
代表案例:Dream Mall
成功要點:特色主題與空間業態的全面整合。Dream Mall以水、花卉、自然、宇宙為四大主題概念,以魚形建筑和主題建筑構成,融合了自然與海洋概念。其匯集了全臺灣獨特商店,并規劃舉辦各種文藝展覽活動會館,結合奇美博物館、時尚故宮等文化創意產業,打造成一個集購物娛樂、休閑餐飲、歡樂時尚、建筑美學與文化藝術品位于一身的完美體驗空間。
3、藝術類主題購物中心
代表案例:上海K11
成功要點:當地藝術文化與購物體驗的無縫對接。上海K11破解同質化、實現差異化的成功范本。K11定位為購物藝術中心和藝術舞臺,其獨特的主題性購物中心定位、濃重的小資情調吸納了眾多上海年輕時尚的消費群體。它不僅是一座購物中心,更是一間藝術博物館、環保體驗中心、主題旅游景點和展示人文歷史的絕佳場所。
4、家庭式主題購物中心
代表案例:上海正大廣場
成功要點:“家庭娛樂消費中心”的精準定位。上海正大廣場作為中國知名的購物中心,剛開業時由于定位的失誤,運營困難,后經過幾輪人事及運營思路的調整,后提出“家庭娛樂消費中心”的定位概念后,在調整后取得巨大的成功。
5、休閑主題購物中心
代表案例:深圳COCOPARK
成功要點:多功能公園情景式購物中心。作為一個公園版情景式購物中心,COCOPARK以公園為主題,集中文化、藝術、餐飲、購物、娛樂、休閑觀光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購物中心。自然光中庭,增加消費者的娛樂休驗。
結束語
目前大型商業建筑的設計中還存在某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大型商業建筑的使用效率,也影響了城市的經濟效益,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因此,相關的建設單位要從各個方面對其設計進行進一步的詩水蛇山神廟研究,使其在城市化進程中的使用效率提高,促進城市的商業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武淺談綠色建筑設計在商業建筑中的必要性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年第10期
[2]張天衡綠色建筑設計在商業建筑中的必要性分析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年第25期
[3]馬晨霞樹立綠色生態建筑設計的理念科技致富向導,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