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5 10:12:2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生態農業的措施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1加強產業生態引領,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
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的高原生態環境給人以良好印象,高原特色農產品給人一種生態優質的感覺,大理州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因此,在大理州應大力發展具有高原特色的農業產業,推進無公害生態農業建設,如高原蔬菜、馬鈴薯、茶葉、蠶桑、水果、蕎麥等高原糧食產品,還有獨龍牛、烏骨雞、小耳朵豬等高原特色畜牧品種。對這些高原特色產品進行合理布局和規劃,加強高原地理標志工作建設,使其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比如大理州云龍縣,其最大優勢是原生態。因此,可以大力挖掘云龍縣具有原生態內涵的特色優勢資源,通過生態化、市場化運作打造大栗樹原生態綠茶、諾鄧火腿、天燈烏骨雞等原生態農業品牌,同時,云龍縣依托國家林業重點項目,進一步優化核桃種植基地,云龍已成為6.67hm2以上核桃產業大縣,據統計,2014年核桃產量為4.25萬t,產值12.07億元。這些原生態品牌不僅在本地受到歡迎,同時也熱銷省外。
1.2多措并舉,推進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
大理州農業屬于典型的山地農業,對于發展生態農業既有優勢也有劣勢。要揚長避短,采取多種措施,齊頭并舉,切實推進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第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大理州地理及氣候特點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探索和實踐“一村一品”“一鄉一品”的農業產業模式,致力于生產有高原特色的優質農產品,比如祥云縣在推進高原特色生態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就進行了有益探索,大力發展優質蠶桑、烤煙、畜牧、林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取得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積極效果。第二,大理州生態環境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要積極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道路;倡導推廣有機化肥和生物農藥,盡可能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避免農業生態環境被污染。要實實在在地把大理州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市場經濟優勢,有效推動“三農”發展。
1.3以生態農業為依托,著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
云南省山區具有相當豐富的景觀資源、生物資源和人文資源,具備發展生態旅游、休閑觀光農業的先天優勢。當前,以生態旅游為主的旅游業已然發展成大多數山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大理州作為云南典型的農業州,更是如此。作為全省唯一的“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截至2013年底,大理州已經發展了農家樂172家、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園300個,特色客棧358家,總收入達36.5億元。一方面,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土特產品,形成品牌優勢,比如漾濞縣的“漾寶”牌、“傻哥”牌核桃食品,南澗縣的“土林”“無量山”茶葉品牌,都遠近聞名;另一方面,豐富觀光農業項目,建設綜合性農業觀光帶。彌渡縣的彌渡花燈表演、漾濞的核桃文化節、以及大理州的以無公害蔬菜為主的觀光農業旅游產品,都是比較好的例子。
2結語
1.1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示范點
隨著余杭區生態農業的發展,全區已建立了幾個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示范點。如徑山鎮浙江藍天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將公司的生豬養殖場產生的糞便污水通過干濕分離,將發酵過的干糞用于蛆蝴養殖,把養殖的蛆躬}作為公司甲魚的飼料,形成一個良性生物鏈;同時經過沼氣池厭氧消化處理豬糞水,將沼液、沼肥施用于黑麥草,喂食湖羊,又是一個良性循環。位于運河鎮的興旺蔬果公司利用大棚養豬,通過蔬菜與豬呼出的c仇進行光合作用,同時產生氧氣反作用于肉豬,達到菜壯、豬肥,減少了菜、豬蟲病害的發生,而豬糞污水通過千濕分離和沼氣池處理,成為蔬菜的優質有機肥源。
1.2休閑觀光農業園區建設全面啟動
自2003年余杭區啟動休閑觀光農業園區建設以來,已立項批復了余杭綠景休閑觀光農業園區、余杭竹園觀光休閑園區、高新農業示范中心休閑觀光園區等6個休閑觀光園區建設項目。
1.3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
余杭區全面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目前全區農作物病蟲監測預警體系初步建成,建立了11個病蟲觀察點,為指導農民適時、準確用藥、減少損失,起到良好作用。全區農田土壤質量監控體系基本構成,正開展土壤地力、肥力監測和低產田的改造。區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進人實質性建設。通過省級無公害基地認證5(眾h矛;省級綠色農產品9個。
1.4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整治已見成效
自2(X瞬年余杭區制定畜禽禁、限養區與非禁養區以來,關停與搬遷了禁養區內6家萬頭豬場,禁養生豬3.5萬余頭,搬遷奶牛場兩家,計276頭,并成功實施臨平建成區等地散養戶生豬禁養近萬頭,同時對華東家禽交易中心和杭州昌興養殖場等十八家單位進行污染治理。對一般規模養殖場進行了以沼氣池建設為重點的污染治理,推廣“豬一沼一作物”這一生態模式。
2生態農業建設的總體思路
發展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不以破壞農業可再生資源、降低環境質量為代價換取農業的發展,把保護環境和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與滿足人類需要相結合,達到生態合理和持續發展之目的。把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和現代農業技術按照生態優化的規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態合理、經濟高效的現代化持續農業發展模式,使農業經濟的增長與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結合起來,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這是生態農業長期追求的目標。針對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生態農業建設要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寓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實現資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達到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傮w思路:一是要立足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藝措施,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步快速發展提供生態安全保障;二是著眼于質量和效益,解決農產品地區性和結構性過剩,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三是解決農產品污染問題,保障人民消費安全,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3生態農業的建設對策
余杭區生態農業建設剛剛起步,雖然已有成效,但不足和缺陷還是明顯的,農業面源污染嚴重,低毒、低殘農藥和生物農藥普及不j一,農產品質量安全堪憂,等等。因此,必須采取以下應對措施,加快余杭區生態農業建設。
3.1建立適合生態農業發展的創新機制
發展生態農業,必須增加資金投入、強化技術支持;必須完善有關的法規制度和有效發展機制,使資金和技術投人真正發揮作用;進一步理順管理和運行機制,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建立生態農業建設的多元化投人機制,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生態農業建設的積極性;加強農業法律、法規的普及,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3.2加緊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
進一步建設農業面源污染控制體系,穩步推進畜禽養殖業污染綜合治理,大力推廣化肥、農藥合理使用技術,積極推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進行生態功能強化和環境污染預警控制。
關鍵詞:農業經濟;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
隨著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對農業經濟產生的效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取得理想的效益,在農業生產中加大了對化肥、農藥等的用量[1]。雖然農產品的產量得到明顯提高,但是無法保障農產品質量,使得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受到嚴重影響,同時破壞了我國的生態環境[2]。為了改善這一問題,就需要對我國的農業模式進行調整,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既使農產品產量得到保障,也能提高農產品質量,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生態農業的價值
1.1優化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的比重較大,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國家各項農業政策的與實施,我國的農業經濟水平得到快速發展,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也不斷提高,但農業生態受到的污染也日益加重,特別是在開展農業生產活動時,各類化肥、農藥以及地膜的過度使用,使水資源與土壤被嚴重污染[3]。在實施生態農業時,要做到綠色生產,使農業生態資源得到循環應用,提高生態資源的利用效率,優化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從而保護生態環境。
1.2調整農業經濟結構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在不斷提升,對綠色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以及有機食品的需求增加。通過實施生態農業,可更加高效地組織農業生產與農村經濟活動,調整與優化農業經濟結構,可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結合,加大主導產業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戰略性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4]。此外,實施生態農業可有效延長產業鏈,推行農戶聯合公司的生產模式,使經濟發展以農業為首,集產、加、銷、貿為一體。
1.3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推行生態農業時,可有效結合農業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這樣不僅可使農業經濟得到有效發展,同時也可有效保護生態環境。通過推行生態農業,在提高農產品產量的同時也能減少對化肥和農藥的依賴,合理分配農作物種類,增加農作物的種植數量,從而使農產品的種類更加豐富,提升農產品質量。
1.4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通過實施生態農業,可使農產品的種類更加豐富,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從而促使農業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最終使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提升[5]。同時通過實施生態農業,能夠在農業生產中減少農藥、化肥的用量,使農業生產更加綠色、無公害,防止周圍生態環境受到嚴重影響。并且通過實施生態農業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種植農產品,合理構建農產品體系,使土壤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取得更高的生態效益。
2生態農業實施中的推行措施
2.1加快生態農業發展觀的創新
為了更加快速地推行生態農業,使農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創新生態農業發展觀。在開展農業生產時,要有效結合農業生產理念、工業化理念以及產業化理念,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產量,進而使農產品種類更加豐富。同時需要應用地膜技術和大棚技術,使農產品種類打破地域限制,進而使不同區域的農產品種類變得更加豐富。應用科學管理模式,使農產品產量得到保障,農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6]。例如在對原有農作物產業基地進行擴展的前提下,可建立示范基地,進一步擴大優勢農產品的產量。并且積極修建大棚,豐富農產品種類,打造特色小鎮,使當地的休閑觀光農業得到更加高效的發展。
2.2加大對生態農業的支持
要想推行生態農業,促使農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①國家要對目前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支持生態農業的發展。②各級地方政府要完善生態農業管理機制以及監督體系,使生態農業發展得到制度保障[7]。③地方政府要加強生態農業的優勢宣傳工作,使人們對生態農業產生足夠的重視,能夠積極推行生態農業的實施。④相關部門要加快建立針對生態農業的相關法律法規,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與生態農業實施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執法措施。
2.3鼓勵農業生產者參與生態農業推行工作
為了加快生態農業的推行速度,促使農業經濟早日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提高農業生產者的參與積極性。在推行生態農業時,農業生產者屬于執行者,提高農業生產者的參與積極性,能夠有效發揮農民群眾的力量,加快農業經濟的發展速度,盡早達到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的。要想使農業生產者積極參與生態農業建設,地方政府就要實施惠民政策,使農業生產者能夠在生態農業實施中得到有效的技術與資金支持,保障農業生產者能夠獲得經濟利益。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需要成立專家隊伍,做好生態農業推廣宣傳工作,并積極解決生態農業推行中遇到的技術與生產難題,同時做好新品種的研發工作,加快生態農業的推行速度。
鄉村旅游、生態農業旅游在歐洲地區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因此歐洲地區的相關研究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從宏觀角度上,西方國家對生態農業旅游的研究主要圍繞生態農業旅游的概念、生態農業與旅游的關系、旅游現象的描述以及生態農業在旅游業中的地位等方面展開的。
1.生態農業旅游客源市場結構方面。學者Brittany Russell對生態農業旅游的客源市場結構做出了詳細分析,總結出生態農業旅游市場的結構呈現出兩方面特征,一是客源主體的受教育水平較高,另一方面是他們的經濟條件較好。他們選擇生態農業旅游這種方式,不是因為其收費低廉,而是為了尋找在城市失去了凈化空間和尚存的自然文化氛圍。他們參與農業勞動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質享受。
2.生態農業旅游發展模式方面。丁小倫就國外生態農業旅游園區的主要發展模式進行了系統總結,將生態農業旅游園區分為三大類,即示范農場(Demonstrate Farm)、假日農場(Holiday Farm)與試驗農場(Experiment Farm),其中假日農場即為開展生態農業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愛知縣的“空中花園”、新加坡等國的“耕種社區”為例,又對假日農場做出了更進一步的分類,其中包括觀光農園、農業公園、教育農園、森林公園。觀光農園即在城市近郊或風景區附近開辟特色果園、菜園、花圃等,讓游客親自摘果、種菜、賞花、采茶等,享受田園樂趣;農業公園即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把農業生產場所、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閑旅游場所結合為一體;教育農園主要以農業生產和科普教育功能為主,頗具代表性的有法國的教育農場、日本的學童農園等;森林公園多以林為主,輔以多變的地形、開闊的林地、優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復合生態群體。
3.生態農業旅游的制度建設體系方面。日本與韓國在生態農業旅游規范制度的體系建設方面較為關注。1990年日本頒布實施《修建市民農藝促進法》,對生態農業旅游用地做出了明確規定,同時以法律的形式使農業用地開設觀光園這一行為合法化,從而促進農業旅游活動的較大發展;韓國政府對觀光農園的規模限制也隨著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而越來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規模限制在0.02km2到如今的0.05km2,同時在資金與政策上對觀光農園的發展給予支持,除此之外還包括對生態農業園區的申請、可行性評估以及對園區發展規模的確定,均給出了明確的依據與法律規定。另外,國外很多學者還對生態農業旅游產品的生態化設計等方面做出了專門研究。
二、國內城郊生態農業旅游研究綜述
借助CNKI數據庫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與“生態農業旅游”和與生態農業旅游相近的“農業生態旅游”、“農業旅游”、“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鄉村旅游”作為主題詞,檢索了1993年到2011年的中文期刊數據庫,通過分類統計,總結國內生態農業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1.生態農業旅游的概念或內涵研究。目前我國學者對生態農業旅游名稱本身還存在著很大的分歧,生態農業旅游單從字面意義上就有兩種不同的組合方式,即“生態+農業旅游”類與“生態農業+旅游”類。
1.1“生態+農業旅游”類概念。盧云亭、李瑾、鄭秀娟等認為“凡是能夠給游客帶來土趣、野趣、奇趣、異趣,同時具有觀賞、休閑、科考、健身、閱歷等不同旅游功能的農業均可稱為生態農業旅游”。該類定義并未對“生態”一詞做出解釋,此處的“生態”僅僅是“農業旅游”的一個前綴,成為了修飾農業旅游的一個標簽,這種概念的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對農業旅游的理解。
1.2“生態農業+旅游”類概念。該類定義將“生態”與“農業”連為一體即生態農業,強調旅游開發的基礎是生態農業,而不是一般的農業資源,將科學的生態農業生產和旅游融為一體,擴大生態農業的“三生”功能(即生產、生態、生活功能)。隨著生態農業的發展,近幾年這類概念普遍得到認可。江金波、嚴賢春、崔娜娜、李廣宏、謝雨萍、任冠文等認為生態農業旅游是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以生態農業建設為基礎,以農業觀光、農藝與科技示范、休閑度假為旅游實體,同時為游客提供廣泛參與和體驗的農業生產、農產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動。
2.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意義與功能研究。問建軍、汶錄鳳、張青衫、伍海琳、范曉梅、吳瑩、李廣宏、高璐、劉玲等分別從生態保護、經濟發展、旅游扶貧、環境教育等方面對生態農業旅游的開發意義做出了詳細的闡述。
3.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舒伯陽、對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具有極強的代表性,被后人廣泛引用,他分別在生態農業旅游產品、行業管理、交通條件、生態環境保護、旅游商品開發深度等方面總結了生態農業旅游在開發中存在的問題。石云霞、趙萍、王語等在舒伯陽、王繼權的研究基礎上,簡要提出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中應采取的措施,如堅持“政府主導,農戶參與”的發展戰略、以科技為先導,確保生態農業旅游開發的高起點與高水平、加強宣傳,提高“三大”效益。
[關鍵詞]節水農業 生態農業 模式
我國人口眾多,農業生態環境較脆弱。一方面,我國農業水資源嚴重短缺,水量型缺水、水質型缺水、季節型缺水、區域型缺水、結構型缺水、效率型缺水等現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對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造成了環境的破壞,已經威脅到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糧食安全,因此,建設節水生態農業模式是糧食安全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必然要求。
節水生態農業模式基礎理論
我國節水農業與生態農業的發展始于20世紀70到80年代,由始至今一直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科技界的積極探索和廣大農民的熱情參與。節水生態農業理論與實踐是在綜合了節水農業與生態農業的發展基礎上,針對農業水資源過度利用、生態農業系統退化、農業發展成本提高這三大弊病提出的,其環境友好性與資源高效利用性有利于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節水生態農業模式大部分都是技術主導型,在構建過程中,要遵守水資源合理配置原則與生態農業模式的設計原則。
我國主要節水生態農業模式
現以地區特色與水資源利用特征為依據將我國主要節水生態農業模式分為五種類型進行歸類述評:
水資源緊缺區適用的節水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針對水資源緊缺的旱區“水量型缺水”的現實,主要通過提高“天上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優化生態系統內各組分的時空配置,協調其與環境的關系,并輔以其它措施,提高降水資源的產出效益,促進農民脫貧致富。主要適用于我國中西部水資源緊缺地區,尤其是農業生產“靠天吃飯”,生產條件落后的區域,典型模式主要有:
庭院集雨立體種養型模式,該模式針對庭院、屋面降雨利用率低的特點,發展以庭院立體種、養和小型加工業為主的庭院經濟。首先建設雨水集儲設施,據需求確定種、養結構與規模,同時輔助發展提輸水設備、簡易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和水質凈化技術。集雨高效種植型模式,該模式根據市場需求和氣候風險調整種植結構,以提高雨水的利用轉化效率和收益為目標,輔以各種節水抗旱灌溉技術,提高農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因種植面積較大,集蓄雨水主要用于確保出苗,多余的可在需水關鍵期補灌。比較典型的代表模式有黑龍江依蘭縣的水澆地免耕節水灌溉模式、旱崗地深耕截雨蓄水模式、溝谷埝階地中耕截雨蓄水模式等。
節水抗旱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針對季節性缺水問題,調整農田生態系統組分結構的協調程度,選用當地適宜的節水灌溉技術,如坐水種、軟管灌溉等,輔以工程、農藝、化學和管理等手段,把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提高經濟效益。例如松嫩平原每年坐水種面積高達466.7萬公頃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灌區適用的節水技術主導型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主要通過改造水利工程設施與農田灌溉方式,輔以其它措施,聯合調度地表水與地下水,提高灌溉水資源的管理水平,以降低灌溉損失,保護生態環境,使生態系統具有最大的穩定性,并促進系統功能的良性發揮。適用于我國廣大灌區,典型模式主要有:
渠灌區防滲節灌技術主導型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首先提高渠道防滲襯砌率,然后進行農田基本建設,改進地面灌溉技術,輔以其它綜合措施,實現全方位節水。如甘肅省武威市的山水灌區采取上述模式后,田間水利用率達90%,灌溉水利用率達53.3%。
井灌區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主導型模式,該模式首先實施低壓管道輸水,然后進行農田基本建設,改進地面灌溉技術,輔以其它綜合措施,并盡可能蓄存降水回補地下水。如山東省桓臺縣利用此模式,比傳統地面灌溉節水29.8%,年減少地下水開采量30億噸。
結合灌區水資源優化調控技術和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聯合應用型模式,該模式針對結合灌區一般引灌為主,井水為輔的特點,引灌時采用防滲渠道或低壓管道,并適當提高灌水定額以回補地下水,井灌時則用管道輸水,減小灌溉定額以控制地下水位。田間改進地面灌溉技術,輔以其它節水措施,在時空上聯合調度地表水與地下水。例如河南省清豐縣采取此模式,節水率達30.4%,水分生產率提高63.3%,地下水位有所回升。
經濟發達區適用的資源高效利用型節水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主要通過增加節水投入,引入高新技術,提高對生態系統的干預度及精準度,提高灌溉的自動化水平,輔以其它措施,強化水資源管理,追求高產高效。主要適用于經濟基礎好、起點高的區域,一般是經濟發達地區或城郊地區,典型模式主要有:
城郊資源高效利用型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針對城郊農業基礎好、區位佳、農民接受能力強的特點,提高科技、資本的投入,增加生態系統的廣度與維度,發展設施農業,改進地面灌溉技術,發展水肥一體化,輔以其它措施,提高水、土、肥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如北京大興縣“九五”期間運用此模式在城郊示范區內進行整修建設,節水150萬噸/年,縮短輪灌周期3~5天。
低勞動強度高用水效率型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針對經濟發達地區用水壓力大,農業生產不穩定,但經濟發達,投資容易,農民迫切要求機械化和自動化的特點,增加節水投入,提高對生態系統的干預精準度,重點發展高標準的水資源現代化管理技術,發展勞動強度低、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的地面灌溉技術,并提高信息技術利用度,采取自動化控制。
生態脆弱區適用的生態保護與節水結合型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主要針對生態脆弱區生態環境矛盾突出,易引發嚴重生態問題的特點,強調因地制宜,以保護生態環境為主,改善水資源利用狀況,提高農民收入。適用于我國生態脆弱地區,包括山區、丘陵、荒漠區、農牧交錯帶、喀斯特地形區、小流域等,采用的模式更加多樣,統稱為生態保護與節水結合型生態農業模式,比較典型的有:
集雨生態畜牧型模式,該模式根據生態系統的承載力來發展牧業生產,進行集水工程建設,集水定草,以草定畜,合理退耕,推廣優良畜種和先進飼養技術,提高經濟效益。如彭陽縣利用此模式,在坡面上修建竹節溝、隔坡梯田等,使天然草地坡面集流效率在8%~11%,天然林地坡面集流效率在7%-11%,坡耕地、退耕草地集流效率在10%-20%,有效地發展了農牧業,保護了生態環境。
另外,山區與丘陵一般采用節水灌溉工程技術主導型模式,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低山丘陵區河道截滲攔蓄和高水位池聯合供水的節水灌溉工程技術模式,即在河床上修建截滲墻,將水抽到在河兩岸適當高度處修建的蓄水池,在坡耕地由上至下依次發展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微、噴灌??λ固氐貐^一般采用節水灌溉技術主導型模式,如重慶采用的節水型農業模式,即農戶在農田周圍打
井或修水窖,然后推行管道灌溉,在經濟條件稍好的地區推廣滴、微灌,取得了良好效果。
多類型區域適用的結構優化型節水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主要是在分析可利用水資源的基礎上,通過調節作物品種、時空組合與灌溉的時間特征,提高作物生產與水資源時空分布的配合度,輔以其它措施,改善水資源的利用狀況,提高經濟效益。適用于我國大部分區域,尤其是季節型缺水、結構型缺水、效率型缺水等現象比較普遍的地區。典型模式主要有:
多種多收的時間結構優化型節水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利用種群演替原理,使生態系統擁有最有效利用降水的時間結構,改善作物與降水在節律上的吻合度,提高其利用率。如河南省扶溝縣的“六種六收”模式與河北省以早熟小麥套種中晚熟玉米為主的良種配套體系,能使降水利用效率提高30%左右。
適水的結構優化型生態農業模式,該模式以全年可用水資源為主要參數,同時參考土壤、經濟和作物生理特性等因素,在時空維度將系統內的作物與水進行科學組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如黃淮海平原豐水區實行的小麥一水(旱)稻和小麥一棉花(或芝麻)模式。
研究前景與熱點問題展望
基礎性研究方面。包括我國節水生態農業概念的內涵、外延及其分類;節水生態農業模式的空間分布與動態演變規律如何;其空間適宜規模、布局與組合;其技術適用度規律等。
關鍵理論研究方面。節水生態農業在重視技術創新與傳統技術改進的同時,強調技術集成配套,注重區域發展模式研究。以后的重點將集中在技術的有機融合及區域適宜性;技術的標準化與評價等方面。
外延理論研究方面。未來節水生態農業模式研究中,理論外延即與各學科的交叉必將成為熱點。包括高效水資源管理技術的應用;農民主人翁意識與地位的提升;農田水分高效利用理論;區域生態水文過程;農業精準用水理論與實踐;節水潛力的計算等。
關鍵詞:海南;熱帶;生態農業;旅游;探析
引言
隨著我國海南旅游經濟的不斷發展,帶動了海南許多相關產業跟隨旅游產業的同步發展,其中海南的熱帶生態農業,就是依靠旅游產業的發展,而同步發展起來,就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一種,以其旺盛的發展勢頭,成為海南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隨著熱帶生態農業的蓬勃發展,每年的旅游季節都吸引著大量的人流量,為海南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不斷地增添新的生機和活力,對海南的綜合發展的趨勢,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①。但是就海南目前的熱帶生態農業發展狀況,還存在著很多能夠制約海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 下面就實際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并探討解決的對策,為海南熱帶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措施。
1、對海南熱帶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現狀的認識
我國的海南素來以寶島著稱,它有著自己獨特的發展優勢,不僅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地理位置和海洋氣候,都是游客們所向往的熱帶生態渡假的不可多得的地方,海南擁有的旅游資源獨具特色,還有很多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風情,完全具備了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基礎。這些良好的條件,對于海南建設熱帶生態農業的發展,創造出了良好的契機②。
2、海南熱帶生態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2.1海南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海南熱帶生態農業在所具有的資源,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這些條件是海南生態農業發展的基礎,這些基礎使海南的生態農業具備發展的條件。首先海南是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島,氣候條件十分優越,有著海洋性氣候,到海南旅游就會感覺到這里是天然的溫室,讓人感覺到心曠神怡,同時這里的水果也特別豐富,有著熱帶果園的美稱。豐富而獨特的農業資源,為旅游發展增添了新的綠色。
2.2海南的熱帶生態產業豐富
海南的熱帶生態農業資源十分豐富,呈現出許多亮點。海南島有很多地區的檳榔園、胡椒園、橡膠園等基地都是遠近聞名。文昌市的椰子的產量高居海南各地區之首,海南還有全國主要的咖啡生產基地,還具有很豐富的民族文化風情。島上有漢、黎、回、苗等多個民族,海南中部地區民族傳統文化內容豐富,民族性強,具有壟斷性,這些自然環境的獨特信息、農業資源的豐富發展與文化生態環境的相互交融,為海南熱帶生態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海南熱帶生態農業的發展對策
3.1以科學規劃,促進熱帶生態農業的發展
海南熱帶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有一定的科學的規劃,規劃是發展的首要步驟,需要依靠科學發展的有利時機。不斷地立足于長遠,對不同時期的工作目標,提出具體的措施,細致地劃分步驟進行實施,以規劃性科學性的發展,切實地帶動和促進熱帶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③。
3.2以政府職能的推動作用,促進熱帶生態農業的發展
通過政府職能部門,對海南熱帶生態農業的發展制定出總體發展規劃,以政府為推動海南熱帶生態農業建設建設發展的核心,在項目總體規劃上,要充分反映出農業生產的基礎,不斷地明確發展旅游的主導思想,明確海南熱帶生態農業發展的總體目標的發展方向,采取積極可行的發展措施,支持海南熱帶生態農業發展的政策,努力營造出一系列有利于海南熱帶生態農業發展的環境,為建設和完善海南熱帶生態農業建章建制,不斷地促進海南的熱帶生態農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完美結合。
3.3以規范化的管理,促進熱帶生態農業的發展
對海南的熱帶生態農業的發展,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體制,制定出熱帶生態農業發展標準,從交通、資源、環境、服務等方面,樹立起規范管理 ,建立各種對海南熱帶生態農業管理的規章制度,從項目審批到人員上崗,還有安全和衛生保障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都要按照規章辦事,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管理人員,對于農業熱帶生態產業的服務意識,加強對這些人員的業務能力及服務水平,從規范化管理上, 促進海南熱帶生態農業的整體發展。
3.4利用有效的人力資源, 促進熱帶生態農業的發展
海南的熱帶生態農業,應該建立起系統的有效的人力資源信息管理,應該從管理的角度,建立起有效的熱帶生態農業人力資源,能夠準確地反映熱帶生態農業專業人才隊伍的狀況,為制定熱帶生態農業人才發展規劃,和教育培訓政策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同時也為熱帶生態農業企業招聘,以及熱帶生態農業專業人才應聘,提供更方便的條件④。
總之,海南的熱帶生態農業,是我國新型發展的一種旅游經濟,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在的發展力量,是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新興產業,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中,出現了一種新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是促進農村旅游地區發展的有效途徑,需要對海南熱帶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有一個系統的、全面的、整體的認識,以此來更深入地發展海南的熱帶生態農業,在我國旅游市場的推廣。
參考文獻:
[1]伍冠鎖. 我國熱帶生態農業現狀與發展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 2008,(14) .
[2] 郭凱峰.基于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視角下的熱帶休閑農業發展研究[J] .熱帶農業科學,2010年01期.
1.1發展生態農業符合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業污染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不僅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而且已經嚴重威脅到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發展生態農業,加強環境保護,改善生態環境,是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1.2建設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是實現現代農業新跨越的有效載體
生態農業科技園區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科技創新為依托,以市場化運作為動力,以實現農業產業化為目的。在現有都市農業示范園區,精品農業園區建設的基礎上,建設一批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為各級政府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對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必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2生態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目標
2.1把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成保護環境的示范區
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切實可行的保護環境,防止污染和農業污染綜合治理措施,大力推廣使用有機肥、桔桿還田、畜牧糞便和生活污水沼氣技術、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使園區成為生態環境優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示范區。
2.2把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成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要以提高科技含量,實現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農業科技創新為抓手,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使園區成為農業生產新技術的試驗基地,實用技術示范基地,食用農產品安全生產基地。
2.3把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成優質種子、種苗、種畜繁育基地
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要積極開展優質種子、種苗、種畜引進,試驗工作,篩選出適合當地種養的新品種,使園區成為優質種子、種苗、種畜的繁育中心和供應基地。
2.4把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成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的產業化基地
生態農業科技園區要以市場為導向,加大農產品保鮮、儲藏、加工技術開發,以大中城市農貿市場“農改超”為契機,加強農業品牌建設,改進農產品包裝,搶占市場份額,使園區成為農產品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
2.5把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成城市居民農業觀光旅游景點
園區要積極挖掘農業文化內涵,開闊視野,加大農業觀光旅游設施建設,把園區建成集生產、休閑、娛樂等多功能的載體,滿足城市居民回歸自然,體驗生活,寓教于樂的需求。
3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設要求
3.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進生產條件
園區首先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具備道路暢通、土地平整、田塊成方、溝渠配套、排灌自如、用電便捷、安全,有一定的大棚配套,生產管理用房配置合理,加工檢測設備齊全,污水處理系統完備并運行正常。
3.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園區科技含量
園區必須在科技應用上下功夫,積極探索農業科技創新,成為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結合點,最新科技成果的試驗點,高新適用農業技術應用的示范點,科技創新和高效農業的模式點。
3.3加強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質量
園區內的主要農產品以及加工產品都要有自己的商標和生產標準,所有食用農產品必須達到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要求,積極參加各級農展會、農博會、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3.4實施產業化經營,提高經濟效益
園區要按照企業化模式運行,主要農產品都必須實施產業化經營,經加工包裝后上市,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園區要逐步建成農業龍頭企業,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壯大。
4生態農業科技園建設的保障措施
4.1各級政府要制定相關政策,扶持生態農業發展
在國家實施工業反哺農業的宏觀決策下,各級政府應結合當地實際制訂相應的扶持政策,為生態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建立生態農業發展基金,制定生態農業科技園區扶持辦法,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參與生態科技園區建設,鼓勵工業企業參與農業發展等。
4.2加大食用農產品安全生產監管工作,鼓勵農業
企業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對獲得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和食品證書的企業給予獎勵,嚴厲打擊農業違法行為,維護農業生產的正常秩序,保護生產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