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人文素質培養的重要性
時間:2023-12-14 11:51:1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人文素質培養的重要性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R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c)-0138-01
醫學生的醫術與其人文素質的高低具有直接關系,同時醫學生人文素質也是其醫德的體現形式。而就現代醫學教育發展來看,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是其內在要求,而對于醫學學科的發展而言,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則是其必然要求。而目前盡管已經對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引起了一定的重視,但還沒有真正的在實際中貫徹落實。因此,為對醫學生的人文素質進行培養,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以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為重點,更新其觀念,注重師資隊伍人文素質的不斷提高,加強研究醫學人文學科,對教材課程體系逐步進行完善,使其更加合理化,為人文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等。
1 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困境
醫與仁術相通,大醫精誠,只有把醫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結合到一起,才能充分的融合醫學素質與人文素質,把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出來。近些年,我國醫學院校通過對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的不斷探索,已經獲得顯著成就,但所面臨的境遇,依然處于尷尬的狀態。
(1)認識上逐步重視,但貫徹落實不到位
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也獲得長足發展,把人文精神滲透到醫學中,注重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國內外醫學教育界已經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在醫學教育中,重視人文教育的理念越來越強烈。但是,在實際貫徹落實時,醫學從業者卻沒有給予醫學人文素質教育相應的地位,公眾也沒有充分的認識到醫學人文的重要性。在教學實踐中,欠缺醫學生人文素質教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人文素質教育已經走入邊緣化境地。
(2)教師隊伍龐大,但不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
目前,醫學院校教師總體數量較多,師資力量也不足,但在醫學院校中,較為嚴重的是醫學教育和人文教育脫節,對各自的重要性進行強調,是基本的狀況。而兩個學科教師不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這是形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主要變現為,人文社會科學教師對醫學知識不明白,而醫學專業教師匱乏人文知識。從事人文社會科學教學的教師都是學文科的,醫學知識不足,因而在人文社會科學教學中,融入現代醫學是很難的事情,出現文醫分離的現象。而醫學專業教師多數都是學理科的,對人文素質教育不太重視,只強調專業學習,造成醫文分離。教師不合理的知識結構,對培養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必然產生負面的影響。
(3)職業理想良好,但人文精神缺失
醫學的人文精神注重求善和求美,要求不僅要對患者身體進行尊重,還應對患者的心靈應給予高度關注,注重在醫學中實現人性化。廣大醫學生把滿腔期待都融入到學習中,希望通過醫學教育手段,提升自身素養,通過人文活動鍛煉自身。然而,目前多數醫學生人文精神普遍匱乏,有關文、史、哲、藝術等知識不足;醫德和社會責任感匱乏,團結合作精神欠缺;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他們過于注重錢的作用,蔑視崇高,追求庸俗,他們認為這就是時尚,過于注重錢的作用,是這些學生人文精神異化的表現。
2 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突圍策略
就醫學人才培養模式來看,應注重人文素質教育的加強,這對高素質醫學工作者的培養極為重要。同時醫學社會價值的實現也離不開人文素質教育,因此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并給予高度的重視。
(1)轉變教育觀念,樹立醫學人才全面素質教育思想
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對于人文素質教育,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對其重要性與迫切性給予高度認識;其在醫學人文社會學科的重要性,對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人文關懷精神的重要性,都有給予充分的了解;對傳統醫學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需要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把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融合到一體,并結合醫學與人文教育。轉變學生對專業教育過分注重的觀念,引導其向綜合素質發展。在對醫學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時刻重視人文素質的滲透,將人文素質教育作為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加強研究醫學人文學科,創新課程體系
就我國傳統的醫學人文學科來看,其個方面都還處于起步階段。而研究與建設醫學人文學科,是對這種現狀進行改變的必要舉措,在醫學教育的教學計劃中,需要納入人文社會交叉學科課程。創新課程體系,深化人文教育功能,從而使醫學教育更趨于完整。例如:把人文類課程的課時加大,在必修課中納入人文類核心課程;對學科界限進行弱化,注重在專業課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讓專業課教師參與其中;重點抓好交叉學科,對現有課時和上課形式等給予適當調整。這需要學校領導具備勇于創新的精神,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
(3)重視師資隊伍建設,重塑教師人文精神
培養醫學生人文精神,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包括教師的人文精神和素質。因此,人文素質教育加強的首要問題,就是針對現有教師的實際情況,注重把其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提高上來。學校應當給予人文素質教育學科優惠條件,為其功能作用的充分發揮,營造良好的氛圍。而把醫學院校教師綜合素質提高的最佳舉措,就是把教師醫學人文專業學位教育工作當重點來抓。
3 結語
就總體來看,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加強,是現代醫學模式適應醫學生教育新要求的必然舉措,是貫徹“以人為本”思想觀念的具體做法,是與全面發展要求保持一致的有效途徑。該工作具有系統性,需要經過多個環節以及多個部門的參與和配合,同時我們還要經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尋找最佳途徑,以真正提升提高醫學院學生的人文素質。
參考文獻
[1] 曾.淺議新時期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J].醫學教育探索,2008(11).
關鍵詞:技術院校;語文教學;人文素質教育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對人文素質教育也越來越看重,人文素質是人的內在氣質的綜合體現,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對培養當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中意義重大。人文素質教育與語文教學不可分割,然而就當前技術院校語文教學來看,人文素質教育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語文教學偏向于專業知識教育,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學生知識豐富,但是人文素質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為此,在技術院校語文教學中,教育工作者應當認識到人文素質教育。
1技術院校語文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技術院校語文這門學科本身就有著人文性的特征,也正是因為語文的這一特征決定了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語文有著工具性的作用,通過語文知識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讓鍛煉學生的品格,引導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可以說語文與人文素質之間緊密相連,強化人文素質教育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人文素質作為人才的一個綜合體現,在技術學校語文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發展所需要的綜合性人才,除了強化語文專業教學外,還必須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
2技術院校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現狀
2.1對人文素質教育的不重視:就當前技術院校語文教學來看,教學重點依然停留在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教育上,對人文素質教育還不夠重視,片面的強調學生的一技之長,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造成技術院校語文的課時被大量的擠占,技術院校語文已經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2.2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技術院校語文教學內容比較廣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具備專業的能力,然而就目前來看,技術院校語文教師能力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此阿勇的方法比較落后,固守原來的教學理念,沒有將人文素質教育與語文教學掛鉤,不重視人文教育,應付式教學現象較嚴重。
2.3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就當前技術院校的學生來看,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也影響到了語文人文素質教育的開展。許多學生語文基礎薄弱,綜合素質普遍較低,簡單的認為語文就是認字、說話,沒有認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思想上已經產生了對語文學習的抵觸情緒。
3技術院校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3.1提高對人文素質教育的認識:作為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體現,人文素質越來越重要,人文素質關系到一個人的健康成長。技術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地方,為了培養當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在技術院校語文教學中,就必須重視人文素質教育。院校應當全面樹立人文素質教育,加強教師對人文素質教育的認識,尤其是語文教師,從而更好地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水平,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掌握專業技能的過程中健康、全面的發展[2]。
3.2樹立人文關懷的教學觀念:技術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地方,而當前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應當具備專業的知識、高尚的職業道德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故此,在技術院校語文教學中,要想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就應當積極的樹立人文關懷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專業知識教育,同時更高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道德教育。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做事情有始有終。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讓學生提問,為學生提供一個獨立思考的教學平臺,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度。比如在課堂上,老師向學生提問時,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采用一定的鼓勵性語句對學生的回答表示肯定,從而增強學生的信心。再譬如,針對差生,教師可以多與其進行交流,不僅在學習上多給予幫助,同時也可以在生活上給予幫助,讓這些學生明白自己并沒有被老師放棄,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3]。
3.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之一,隨著人文素質教育的突出,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術院校語文教學中,要想更好地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就必須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要強化教師專業能力、職業素質的教育,為技術院校語文教學培養一直業務能力強、職業素質高的教師隊伍。作為教師,更好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從而更好地帶動學生學習、成長,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身上的閃光點,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發展[4]。
3.4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人文精神的培養與環境中有著之間的關聯,良好的環境對人文精神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反之,則會影響到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在職高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校園文化,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文氛圍,讓學生處于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以及奉獻精神[5]。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學內容引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針對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舉行辯論賽,從而引導學生走出課本,開闊視野,在辯論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更好發展。
4結語
綜上所述,人文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要,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已成為我國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培養當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中發揮著重大作用。在技術院校語文教學中,教育工作中應當重視人文素質教育,要將人文素質教育全面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吳秀梅 單位:昌樂縣勞動技工學校
參考文獻:
[1]卜繁燕.人文素質教育與語文能力教育在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的融合與實施———以屈原《橘頌》為例[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6:45-48.
[2]汪楠.論公安院校語文教育教學與人文素質培養[J].凈月學刊,2013,06:126-128.
[3]宋鳳齡.淺議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滲透[J].宜春學院學報,2010,02:71-73.
[關鍵詞]民辦高校 人文素質 構建 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14-0035-02
“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主要是指通過人文學科的教育和環境的陶冶,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內化和發展,逐步形成一種穩定的內在品質和價值取向,最終使大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養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多維知識視野?!比宋乃刭|教育主要是關于如何做人的教育,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行為習慣,是一種養成性教育。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民辦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
我國的高等教育在市場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下,總的教育思想是把教育的功能局限于工具論。畢業生就業率是衡量高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高等學校受此指標的影響,形成了重視專業技術教育的辦學方針和模式,民辦高校尤其如此。民辦高校把學生的報到率看成是學校辦學的生命線,為了吸引學生,學校廣泛設置富有特色和適應市場需求的熱門理工類專業,重視應用性、實踐性強的專業,在課程設置上也以應用性、職業型為導向,忽視了人文素質方面的教育,從而導致學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識的匱乏。人文素質教育是關系到文化理想、民族精神、社會信仰甚至是人類社會未來走向的重大工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因此,我們必須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正確認識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關注大學生人文精神的養成。民辦高校過于強調專業化,導致知識與人文精神的背道而馳。有些民辦高校雖然開設了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選修課,但限于師資力量及學生自身意識等因素,選修人數較少,學生上課出勤情況不容樂觀。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民辦高校主要是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職業型的專門人才,這導致學生專業技能高、人文素質低,人文素質教育形同虛設。在民辦高校中忽視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這讓人深感憂慮。近年來,大學生群體中誠信喪失、道德觀念淡化、以自我為中心、人際溝通障礙等問題越來越突出,酗酒、斗毆、自殺等事件越來越多,這些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民辦高校在人才培養中應該堅持將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素質的形成有機結合并同步進行,注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特別是加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
二、民辦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質的高低對大學生的成才至關重要,當今社會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培養人文素質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并且人文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大學生專業素質的進步和提高。在高校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是建設和諧校園、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是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是完善課程體系建設的需要。教育部在2006年的 《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等職業院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要“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民辦高校的畢業生畢業以后短期內在實踐方面可能占有一定優勢,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后,理論知識不足、個人素質欠缺、對自身要求不高等問題就會突顯出來。因此,民辦高校也應該以此為導向,通過課程設置、社會實踐等手段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構建民辦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模式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三、民辦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模式的構建
民辦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模式的構建“必須以為指導思想,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作為主旋律,堅決反對極端利己主義和形形的低級腐朽思想”。通過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一系列的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具有一定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精神,能成為關心他人、勤奮學習、勇于創新、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民辦高校在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應該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努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民辦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模式的最終構建主要應該以兩種體系為依托:
第一,課程體系。開設人文素質教育課,并規定應達到的學時數。民辦高??梢愿鶕陨項l件開設專門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或者在已有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人文素質教育的專題,把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納入人才培養計劃之中,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并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編寫出關于人文素質教育的教材和學習指導書,保證人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人文素質課程要依托已有的課程,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計劃,開設新課程或在已有的相關課程基礎上增設新單元,形成系統的人文素質教育體系,其內容包括文學、美學、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等,學生可以通過選修的形式完成規定的學時。人文素質教育課主要圍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展開,鼓勵學生積極選課,通過相關課程的開展,提高大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的認識。在課程考核方面要嚴格把關,不能“一張考卷定終身”,要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突出平時成績,把人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第二,實踐體系。開展與人文素質有關的實踐活動,按小組的形式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調動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唱主角,教師當配角,教師作為指導者,應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其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行為訓練,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接受人文素質教育,以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各個實踐小組通過相互交流、相互討論、相互體驗以及積極強化,能使學生在無形之中提高人文素質。另外,學??梢月撓瞪鐣系囊恍C構,如貧困地區的學校、兒童福利院、養老院等,讓學生通過親自實踐接受教育,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鍛煉自己,有助于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內化。此外,還可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人文教育氛圍。在校內可以開設人文素質教育專題講座、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的競賽活動、建立學生課外人文素質教育活動中心等,通過不斷地強化,從而全面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是否參與社會實踐以及在實踐中的表現應該作為人文素質教育考核的重中之重,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把理論應用于實踐,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鍛煉學生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民辦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模式的構建不僅需要學生的努力,同樣也需要教師的努力。教師自身要具備一定的人文科學素質、人文知識,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要善于同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學生的人文精神。正所謂“潤物細無聲”,教師首先應該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注重專業理論學習,要把課程內容中與人文素質有關的內容突出表現出來,留出一部分課時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表率作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在課堂上與學生建立和諧、民主、合作的關系,營造學術自由、學術爭鳴、教學相長的氛圍,給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耳濡目染,從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文素質。
民辦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模式的構建同樣也離不開學校的努力。學校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環境,讓學生在豐富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的熏陶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接受人文教育。目前,我國的民辦高校很多是近幾年或近十幾年才建設發展起來的,和辦學多年的公辦院校相比,校園文化氛圍存在一定的差距,校園文化底蘊不深厚。因此,加大校園文化建設是民辦高校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學校應該加大這方面的投入,讓學生的智商與情商并行發展。
民辦高校人文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民辦高校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充分重視人文素質教育,積極探索有效的人文素質教育模式,努力為國家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 彭文武,劉小鳳.加強民辦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09(2).
[關鍵詞]語文;教學;培養;學生
一、中職語文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與統一。語文教學目標是通過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進一步提高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淺易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文學作品欣賞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自學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為提高全面素質、綜合職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個性特長,形成健全人格。
二、語文教學現狀
最近幾年,職業學校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在辦學活動中注重專業技術課程,輕視基礎文化知識的學習,出現了重“?!陛p“文”的現象。
1.語文基礎知識薄弱
語文基礎知識是語文素養的核心要素,也是人文素養的基本。中職學校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很多是沒有考上高中的初中畢業生,還有一部分在社會上工作過幾年,發現自己缺乏專業的技術技能,來充實自己的專業技術。因此,中職教育以專業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對于語文教學沒有過多要求,從而導致中職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薄弱,大多數學生詞匯積累量少,語文能力較低。由于語文基礎知識的匱乏,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欠缺,不會運用恰當、準確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缺乏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建立不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嚴重影響了學生人文素質的發展。
2.學生缺少學習語文的自主意識
語文作為一門文化基礎課,是整個教育的墊腳石,而中職學生學習語文沒有自主意識,學習目標不明確,積極性不高,課上不認真聽課,不記筆記,考試應付,學到的語文知識少之又少,沒有主動探究的精神,沒辦法理解和體會語文作品所表述的豐富文化內涵,學生思維創造能力得不到培養,阻礙了人文素養的發展。
三、人文素質的培養
針對中職語文教學現狀,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質。
1.轉變思想觀念,認識人文素質的重要性
人文素質的培養已經成為必然,同時更多教育工作者認識到職業教育不僅是專業人才的教育,更是培養綜合性人才的教育,是更高層次的教育。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缺乏基礎的人文科學知識,不僅會影響以后的生活,還會影響思維的發展和個人的前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素質培養的重要性,要讓學生知道現代社會不僅需要專業技術過硬的人才,更需要綜合素質強的人才,由此引起學生的重視。
2.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
教師人文素質的高低不僅影響著教師的道德修養和各方面的發展,還會直接影響學生。因此,只有教師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教師應在教學中持有高度的敬業精神,以科學的態度,感染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觀念,把人文素質教育內容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
3.明確人文素質教育目標
中職教育要完善其教育制度,不能一味強調以就業為目標,而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人文素養就是必需的人文知識、人文精神、人文關愛等有機統一的綜合素養,這是現代人身處激烈競爭的社會現實時必不可少的素養,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內在動力。因此,語文教學要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為人文素質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4.人格和心理素質的培養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氣質、道德、情感、意志、信念等全部心理特征的結合。心理素質是人文素質的第一要素,心理素質的良好發展直接影響學生的整體素質。中職學生大多意志力差,缺乏進取心,很難持之以恒,沒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大多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寬容,以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人際關系較為緊張。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和心理素質是關鍵。
中職語文教學應依據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以學生為出發點,針對學情,根據實際需要統籌教學內容,設計科學有效的教學程序,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更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關鍵詞:空乘;大學生;語言文化素質;教育
1引言
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民航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民航服務中包括空服人員以及機場地勤人員。為了促進民航服務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對于民航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乘服務人員不僅要具有優雅的舉止體態,更需要具有專業的語言溝通技能以及良好的文化素養。因此,對于空乘大學生而言,在學習中需要培養自身的語言文化素養。本文結合空乘大學生的特點,提出了語言文化素養的重要性,探究當前空乘專業學生語言文化素養培養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空乘大學生語言文化素質教育的路徑。
2語言文化素質的內涵
語言文化素質主要是培養個體良好的道德情操、心理素養,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價值,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人文素質指的是個人的知識、能力、性格、觀念以及精神因素相互影響下所形成的個體修養、人格以及氣質。語言文化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對于語言文化知識的傳授、個人的實踐來進行人格、氣質、修養的培養,促使個體能夠保持身心和諧健康發展。因此,在語言文化素質教育當中,應通過文學、藝術、法律等多方面的人文社會學科知識來提升學生的思想理念,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審美情趣等綜合素質。
3空乘大學生語言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3.1對空乘大學生面試的重要性
各大航空公司的面試中會涉及形象選擇、體檢、綜合面試、英語測試等多個方面。其中對于面試者的語言文化素養考核是非常直接的。國內的航空公司除了關注空乘面試者的普通話、英語水平、小語種水平之外,對于其自身的文化素養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空乘大學生在面試中必須要表達出良好的溝通能力、較強的服務意識以及服務技巧。例如,在多數航空公司面試中,要求面試者來進行中英文的自我介紹,這對于其語言組織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部分學生存在自我介紹過于簡短的問題,部分學生則存在講話過于啰嗦、缺乏層次感的問題,這都是因為學生缺乏良好的語言文化素養、自身的準備不充分所引發的。此外,在面試者自我介紹完畢之后,部分面試官會根據面試者的表達內容進行簡單的溝通,這就要求面試者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應變能力。在國際航空公司中,對面試者的修養、經驗、氣質也有較高的要求,十分重視其溝通協作能力、服務意識、服務能力。因此,空乘大學生必須要注重語言文化素質的培養[1],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個人的文化修養,從而能夠順利地通過航空公司的考核,為其日后成為合格的服務員奠定良好的基礎。
3.2對服務工作的重要性
作為空乘大學生,由于其日常工作地點和要求的特殊性,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在高空作業中,客艙存在著空間狹小的問題。因此,在密閉空間的工作環境中,空乘服務員必須要面對多種多樣的問題,并且要與旅客之間進行互動,為旅客提供優質的服務。作為空中服務員,不僅要具有親切的外表、健康的體魄,更需要具有合理的處事方法以及成熟的心態,通過優秀的溝通能力與旅客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因此,在提升空乘大學生語言溝通能力的基礎上,提升其文化素養,對于其日常工作的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梢蕴嵘娇展镜姆账?、服務質量,從而提升企業整體形象,這對于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促進社會價值的提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3對個人長久發展的重要價值
無論空乘大學生日后從事的工作如何,在其日常生活以及工作當中都需要具有基本的語言文化素質,這是其提升社會適應能力的基礎。只有在其掌握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后,才能夠適應社會中遇到的多種問題,并且合理地處理生活以及工作當中的困難,這對于個人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4空乘大學生語言文化素質教育不足
4.1空乘專業大學生人文素質普遍不足
空乘大學生的生源相對特殊,大多都是高職學生,這些學生的文化基礎普遍較弱,缺乏人文素養,具體表現為部分學生缺乏人文知識、思想狹隘,具有專業的技術知識但是對于其他的事物卻不感興趣;部分學生的行為偏激、缺乏積極向上的理想,存在著自卑、低落以及精神壓抑的問題。除此之外,一些學生意志薄弱,追求物欲,缺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引導。這些自身的因素影響了其人文素養的提升。高職院校對于空乘學生人文素質教育重要性的認知嚴重不足,認為空乘大學生具有專業知識以及實踐技能即可,這對于其今后的職業發展空間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在空乘專業教育中,強調專業技能訓練,忽視了其人文素養的培養,并沒有將與人文素養與其職業技能之間進行充分地融合??傮w來講,這些學生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以及技能水平,但是在人際關系、文化修養、審美情趣以及語言表達等方面并沒有達到其應有的語言文化素質要求。
4.2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升
我國空乘大學生的專業教師,在基礎教育階段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整體的人文知識水平有限,自身的語言文化素質相對較低,雖具有專業的技能以及良好的教學能力,但是語言文化知識儲備不足。在實際教學中側重對于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強化,忽視了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化素質。部分從事語言文化素質基礎課程的教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缺乏專業技能。在實際教學當中無法與學生的專業技能教育之間進行整合。因此,從整體上來看,空乘教育專業的教師隊伍薄弱,缺乏專業技能與語言文化素質結合的能力。
4.3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單一
近年來,空中乘務專業加強學科內涵知識建設,重視學生語言文化素質的培養,增設了關于人文素質教育的課程內容。[2]但是,語言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不完善,缺乏系統性語言文化素質教育的內容,與其專業技能之間并沒有進行深入地整合,導致語言文化素質課程無法與技能課程之間進行良好的互補。
4.4學校缺乏濃厚的文化氛圍
我國空乘專業發展較晚,教育資源投入不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校園文化建設嚴重不足,無法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由于資金不足、環境不夠優美,并沒有充分體現學院的人文精神以及校園文化,無法為學生語言文化素養提升提供支持。在校園文化活動方面,學校并沒有注重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建設,內容缺乏創新性,學生整體的參與意識不高,學生語言文化素質能力的提升平臺有限。在部分學生社團組織方面,學校重視不足,并沒有將語言文化素質的教育內容與社團活動之間進行充分融合。
5空乘大學生語言文化素質教育路徑
5.1轉變教育理念,重視學生語言文化素質的培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整體的競爭不斷激烈,尤其是相關的崗位處于動態變化中。空乘專業在對于學生職業技能進行培養時,必須要考慮其日后的發展,在為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時,注重學生語言文化素質的培養。優秀的空乘大學生不僅要具有專業知識以及技能,更應該具有人際交往能力、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因此,個人的語言文化素質不僅能夠提升其文化知識修養,更能夠使其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從而樂觀地應對工作以及生活當中的挫折。在空乘專業教育當中必須要轉變當前的教育理念,加強語言文化素質的培養,提升學生對于語言人文教育的認知,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升個人的修養。
5.2提升師資隊伍素質,改變教學方法
在空乘專業教育當中,教師需要不斷提升個人的人文素養。學校則需要為教師創造良好的氛圍,為教師提升人文素養提供條件。一方面,學校需要培養優秀的人文素質人才,加強教師的隊伍建設,形成優秀的人文教育團隊。本校專任教師可以與校外的專家之間進行合作,改進當前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人文知識,提升語言文化課程的感染力。另外一方面,學校需要通過規范的培訓來提升專業課程教師的文化素養,結合雙師的建設,讓專業教師定期接受鍛煉以及培訓。
5.3加強課程體系改革
為了提升空乘大學生的語言文化素質,相關的學校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明確語言文化素質課程的重要地位。在實際教學中,將專業課程與文化課程并重,并且將語言文化素質教育內容與專業技能教育之間進行融合。另外一方面,相關院校需要豐富課程的內容,在課程安排上實現語言文化知識傳授與人文素質之間的融合,通過引導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除此之外,相關院校應該整合語言文化素質課程體系,設立相應的教學板塊,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化素質。
5.4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在對空乘大學生進行語言文化素質培養時,必須要結合良好的校園文化,以人文精神培養為核心,通過校園文化活動的建設來拓展校園文化的領域,建立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結合優美的校園環境,使學生能夠陶冶情操、升華精神,積極主動地開拓創新,通過具有人文精神的社團活動,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化素質。
1我國人文素養教育之于職業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本世紀以來,我國學者們普遍認為,我國高職院校的主要問題是辦學理念存在偏差,同時對人文教育的不重視所造成的學生人文素養的普遍偏低。在這一時期伴隨著高職人文教育問題的涌現,我國也逐漸認識到加強人文教育的重要性。1998年我國第一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會議上頒發了《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1999年下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就進一步加快推進了我國全面深入實施人文教育進行了說明。近年來國內眾多學者對高職院校就加強人文教育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主要的研究論述如下。2003年學者楊德廣的文章《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2004年學者王浪和凌云的文章《略論高職課程改革如何體現人文精神》,學者丁繼安的文章《論高職人文教育面向職業生活的問題》,都共同表達了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人文教育的重點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養,即發展其創新和創造能力、塑造其完美的人格,而這些也都是高等職業院校所必須進行的工作。2006年陳向陽等學者在文章《試論高職院校中的技術倫理教育》中得出針對重在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高等職業院校來說,在這樣一種新的技術觀的基礎上應該確立與其相對應的技術教育觀。何銳連在文章《加強人文教育促進高職院校發展》中表明,提高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構建專業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滲透的課程體系,重點是營造高職校園中的濃厚人文教育氛圍。2007年高寶立在文章《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文教育:理想與現實》中表明,高職院校要改變其人文教育薄弱的現狀,就需確立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辦學理念,重構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文精神,健全職業人文教育的操作機制和體系。學者王曉東和許憲國在文章《論高職教育中人文教育與職業能力培養之關系》中提出,深入探討高職院校中人文教育所體現的價值和所承載的使命,并尋找高職教育中職業技能培養和人文教育提升相互融合的學生能力的新思路。2009年徐長斌和黃戈生在其文章《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二重障礙及對策研究》中強調了通過對高職院校中人文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把握來不斷提高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實效性。徐公芳在文章《對高職院校職業人文教育的思考》中表明,需要確立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互融合的辦學理念來把職業學院的人文教育引向深入,并通過課程整合和專業滲透、建構兼具職業性和人文特色的校園文化、完善并制度化高職院校對學生的人文評價體系等各種途徑,來實現提高職業人文教育的目標。2010年李靜、楊海剛在文章《加強高職院校學生人文教育探微》中對高職院校中人文教育不足的現狀分析基礎上,提出了加強高職人文教育必要性和緊迫性的研究。
2人文素養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相融合的意義與問題探討
從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來看,它是為社會生產、建設、管理和培養生產第一線的,具備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教育不是在單純地培養專業人和職業人,而是培養社會型的人才?;诟呗氃盒V腥宋慕逃默F狀,在高職學院中樹立全面成長、綜合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不斷探索適合高職辦學目的,實現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和人文素養教育有效地結合,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義不容辭的責任。人文素養教育是我國提高全民綜合素質的重要突破口,它對提高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功能。從以上文獻,我們可以發現研究的重點集中在人文素養教育在高職教育的重要性層面,而在人文素養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的融合上關注不夠。因而,以高職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為最終落腳點,進一步探究高職院校如何在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又培養和提升他們的人文精神和綜合能力,以關注文素養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的融合的對策顯得更為重要。應主要關注以下三點,一是人文素養教育之于高職學生的基本內涵,二是人文素養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失衡的原因分析,三是人文素養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融合的思路和對策。
作者:陳剛 單位: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
中職學校是培養和提高人才職業素質的重要場所。在素質教育提高、全面發展人才培養的時代,中職學生在加強文化教育、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相結合教育,就更更應該從學生的發展身心、社會需求等方面出發。以某知識點為主題,滿足不同層次的中職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需要,發展中職學生智力因素與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中職學生綜合素養。
一、從中職教師人文教育素養開始培養,從而全體教師人文教育觀念。
中等職業教育是培養中等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教育。許多職業學校師資隊伍的狀況還不能令人滿意,人文知識不扎實,主要是知識結構不合理,綜合素質不高知識面不寬廣;相對忽視甚至輕視對學生的人文知識的教育與積累,都一味的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作為青年教師存在著思想認識短淺、人文素質意識不足問題,因為他們中很多人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特殊教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在學校層面面對青年教師的篩選也是僅僅重視自身專業素質與學術成就,反而忽視了人文素質方面。要深層次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必須首先提高教師的整體人文素質,充分發揮他們的“言傳身教”作用。
中職教師要努力拓寬知識面,要充分看到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的重要性。要終身受教,要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特別要學習經典原著。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表現在經典原著中,是我們文化發展的根、基礎。并且,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要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只有形成了結構,任何事物才能產生效能。很多知識在腦子里,不成結構,是沒有什么作用的。這種結構必須是敞開式的,以充實、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二、重視中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是提高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基礎。
在我國教育體系里中職教育的重要性決定了非智力因素對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不僅能提高人的工作和學習效率,還能促進智力因素的發展,陶冶人的高尚生活情趣,造就人才有著極其重要的實際意義。所以,在提倡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人才,中等職業學校在開展具體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把培養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才能確保所培養的學生無論是在專業技能、綜合素質或綜合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現今社會對全面人才的要求是:具備溝通能力、適應能力、學習能力、情緒控制能力和堅強的意志能力。非智力因素在這在很大程度上其關鍵性作用。然而,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普遍畢業年齡偏小,如果沒有好的非智力因素,上面所列舉的能力就比較薄弱。因此,中等職業學校在實施教育管理工作過程中,要注重非智力因素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這對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是非常關鍵的。
三、中職教師人文素養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深遠影響
成將非智力因素稱為“EQ”,即情商。中職學生非智力指學生的動機興趣、氣質情感、意志以及理想勤奮程度、良好習慣等。目前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素質偏低,可歸結為主要是由于他們的非智力因素不高造成,而他們的智力因素則不應是主要的因素。對于一個中職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同發展才是其成人成才的基本保證。這就需要教師將自身的人文素要貫穿于教書育人的整個過程中。所以,我們要想改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差的現狀,就必須加強對中職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首先,中職教師要不斷地通過學習來豐富自己的人文知識,中職教師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教育技能、 創新意識。使自己在教學中能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人文底蘊和教育技巧來贏得中職學生的認同和模仿,使中職學生主動樹立起正確的學習目標和人格,默化地接收人文教育。
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樂于學習。特別是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靈活新穎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方法上要靈活多樣,可以根據專業的情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思想和職業道德。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學習本專業知識的目的和社會意義,在平時的教學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強化內驅力,增強自制力。要不斷的引導學生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
其次,中職教師要用自身的人文素養來影響學生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成就學生的同時,也成就自己,成就教育。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學生的人格成長會在具有豐富的人文素養的教師的影響下,逐步成熟與完善起來,而學生的人格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學習心理的基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人文素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