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4 10:02:3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文物保護存在問題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作為中華文化的承載者和見證者,眾多考古遺址和田野文物如繁星般散落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一大批于無聲處揮灑汗水的基層文保工作者在默默守望這些五千年中華文明。只是,與他們日夜相對的文物的巨大價值相比,他們自身發展的空間與可以憑借的資源有限,難免有捉襟見肘之嘆。目前我國基層的文物保護手段十分有限,文物部門許多干部呼吁,法律修訂時應當多多考慮現實中基層文保這支“無名英雄”隊伍。
存在問題:一是基層文保工作者人手嚴重不足?;鶎游墓芩坏藛T少、巡查任務重,還缺少有效的執法措施,比如遇到村民在帝陵周圍埋人堆墳,文保員只能口頭教育。即使獲悉重大違法線索,文物部門也只能下達督辦文件或通報批評,實際收效有限。二是相較于大遺址的重要價值與保護利用的高難度,當前文保部門普遍存在級別低、協調能力不足等問題。文物部門管理下放到基層后,話語權逐步降低。且保護過程中遇到問題需要和國土、建設、林業等多部門協調,工作往往推進緩慢。三是文物保護技術能力和人才機制有待提高。現階段文保工作“物防”“技防”談不上,主要還是靠“人防”,但文物部門普遍人力不足,借重業余文保員或群眾文保員是常態。不過,他們的身份在文物保護法中并未明確,因此合適的待遇保障也都無從談起。
基層建議:一是加大政府對文保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在國家及地方層面,可由文物部門牽頭,建立國土、規劃、農業等部門聯合參與的文物保護中心,隨時處理文物保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二是文保工作機制體制的創新。針對文物保護范圍大、等級高的保護區,應按照符合其保護利用需求的組織結構完善管理體系,除了發揮好文物保護部門的職能,還應在全社會普及文物保護的知識,特別是讓文物所在地的民眾產生歷史文化自豪感,自覺參與到文物保護當中。此外還需要拓寬參與渠道,理順參與機制,讓有意投入文物保護的社會力量能夠更好地貢獻力量。三是加強基層文保人員隊伍建設,并運用多種手段保護文物;優化管理與考核體制,真正發揮基層文保部門的作用;拓寬基層引進專業人才的渠道,同時加強在崗文保專業能力培訓。提升文化自信,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
文物,是人類歷史遺存中的瑰寶。加強文物保護,對于研究歷史,發掘深厚的文化底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保護文物不僅僅是把文物保護起來,更重要的是體現文物的價值,使之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文物“曾經輝煌,再現璀璨”。
但對于文物保護,我們做得還很不夠,還有相當多的問題。以*為例,在文物保護方面既有不足,在文物的開發利用上又有很大的潛力有待發掘。
一、*文物的基本情況
*是*省境內最早的都城,距今已有3500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目前,*市共有文物保護單位489處,共中國保單位2處,省保單位51處,市縣級保護單位436處(數量在全省排名第6,但對外開放不足10處,參觀人數和門票收入均為全省倒數第一)。多年來全市文物工作者通過考古發掘和征集、群眾捐獻等方式積存了近兩萬件文物藏品,其中國寶級4件,國家一級品50余件、二級品200余件、三級品500余件。文物的數量和質量基本處于全省第四名的位置。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1、保管不善,不能發揮文物的作用。設施齊全,管理科學的文物倉庫,對保護文物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沒有象樣的文物倉庫,一些高檔次的文物只有暫存于省博物館和省文研所;由于沒有文物倉庫,現存的部分文物腐蝕嚴重,甚至比文物埋藏于地下腐蝕得更快。沒有一座博物館,大量的文物不能展出,既不利于文物保護,更不利于開發利用。
2、投入較少,古建筑年久失修。按照《文物法》規定:國保單位主要由國家財政投資維修和保護;省保單位主要由省財政投資維修和保護;市縣級保護單位主要由本級財政投資維修和保護。由于*省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市的財政收入也相對較少,這些年幾乎沒有投入,造成了多數古建筑年久失修。
3、開發不夠,沒有發揮文物的效益。相對于旅游發達地區,*的文物旅游資源的開發還遠遠不夠,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目前,全市僅有不到10處文物旅游景點對外開放,旅游參觀人數也少得可憐,門票收入難以維持正常的支出。
4、破壞嚴重,文物保護意識有待于加強。文物資源為非再生資源,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恢復。多年來,文物資源經歷了多次劫難,特別是“”,破壞了*地上文物的一半以上?,F在仍有對文物的盜掘盜賣現象;有個別的施工單位還故意破壞文物,把工程工期放在比文物勘探更重要的位置。
三、幾點建議
1、加大文物法規宣傳,提高公民的文物保護意識。通過宣傳,使群眾了解*悠久的歷史,激發作為*人的自豪感,產生保護文物的責任感。同時也使各級領導對文物保護予以重視,給文物以更大的投入,對不利于文物保護的行為予以抵制。
關鍵詞 城市化 文化保護 執行不力
中圖分類號:C936 文獻標識碼:A
Study o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MIAO Yan
(Jidu Temple Administration, Jiyuan, He'nan 454650)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period, some local governments are often one-sided focus o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a series of economic indicators, but ignore the humanism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oste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ultural city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of concerned is insufficient, s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work increasingly acut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based o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as the subject,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such as frequent legal violations, illegal phenomenon is more prominent,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en tampered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al relics were not damaged but can't get timely repair,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optimizing, thought that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o offer help.
Key words urbanization; culture protection; poor implementation
在現階段的城市建設和改造過程中,偶爾有一些城市決策人不考慮自身城市實際情況而去片面追求更高程度的城市化,這樣就違背了一般客觀規律而去改造建設城市,這可能致使城市中擁有地域特征的傳統居民住所以及歷史性街道、地區會慢慢消失。城市化建設不只依靠高樓大廈,庭宇樓閣,而它更深層的建設是要關注城市文化的內涵以及該城市的文化底蘊是否豐厚。筆者認為,在城市化建設進程中,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好與壞就應當被作為城市化建設發展的重要指標被特別關注和照顧。
1 文物保護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法人違規、違法的現象頻發
當前我國城市化建設正開展得熱火朝天,原本對于法人應當屬于這個過程里為了保護好文物,為了更好地處理城市經濟發展與城市文物保護之間的關系做出先鋒表率,但是事實并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一些法人只顧自己的利益,只是因為一點點的好處,鼠目寸光,沒有去考慮城市可持續發展,而導致文物破壞的違法事件頻發。法人一味因為滿足自己的利益與短期的利益,往往會做出損壞文物的違法事件。從這幾年里的文物執法監督過程里我們能夠看到,對于法人違法現象在文物違法案件總量里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比例。同時,法人知法犯法致使文物行政執法難度就增大。法人如果違反法律對比個人犯罪來說,法人犯法的破壞性就比較大。在行政法規以及商業性利益的誘使下,城市文物常常遭受到毀滅性的損害,從而給社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
1.2 傳統的建筑物損害嚴重,得不到及時修復
因為城市化進程中政府對于傳統建筑物的重視程度低,以及投入文物保護的資金也往往不能很好地落實到位,這就致使傳統的建筑物常年得不到修復。例如,在濟源市文物保護規定《濟源市文物保護管理規定》中,這樣規定:“市、縣級市人民政府需要把文物事業費以及文物基建費分開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中去,然后再就同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統一地管理。市、縣級市每年的正常的文物維修費按實際需要在城市維護費中列出……”換句話解釋就是,在城市維護費的內容里是包含文物維修費的。如果一件文物需要被保護修復的話,它也需要被列入本級的財政預算中去,進而這筆費用需要從城市的維護費用里來支出??蓪嶋H上是盡管在政策上存在文物保護修復的資金保障有關規定,然而傳統的建筑物遭到破壞被置之不理現象隨處可見。一些是由于相關管理部門疏于管理,根本沒有對文物保護盡到職責;還有的由于牽扯出傳統建筑保護修復方案需要上下部門的審批而致使得不到修復,然而這些卻不是延長傳統建筑類文物修復時間的借口與托辭。在政策規定里既然有包含支出保護修復文物費報批這一款項,因此需要保護修復的傳統文物建筑就應該向有關的管理部門申請修復經費,然后修復傳統文物建筑,而不應該使這些文物建筑的保護規定執行存在問題,對文物的保護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1.3 文物建筑的管理體制被擅自更改
在中國《文物保護法》中規定,國務院以及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核定公開宣布的各級地方文物保護部門,需要各級地方人民政府的文化、文物的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代表地方政府對文物建筑展開保護修復管理。然而,在城市化飛速發展的當前時期,很多地方想利用擅自更改文物保護部門的有關管理體系,對本來需要地方政府來進行文物保護管理的文物保護部門遷移向企業開發經營,還有的竟然從國外進行招標承包。有的地方不間斷地發生一系列文物損害事件,這和文物保護部門的管理體系的改變所帶來的單方面追求經濟效益、輕視文物保護與管理、文物保護與使用脫節等一些問題有著直接的關系,這也造成了不能挽回的損失以及非常壞的影響。①文物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物質財富,而它屬于一種國家文物資源,有著公益性與公眾性的特征,但是對于企業來說,他們去開發文物最為主要目的卻是尋求利潤的最大化,因此常常急功近利。單方面追求眼前的利益,任意更改有關文物管理體系,讓很多文物保護的政策執行力度受到很大程度的消弱,而這也成為文物保護政策執行中存在的一個問題。
2 城市化進程中文物保護政策執行優化建議
2.1 加大對違法違規現象的處罰力度
加大對于違規現象的罰金力度。由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時期的經濟條件已經很大程度上不是開始制定法規政策時的經濟條件所能夠相比的,所以,起初時期的罰金相比與當前的狀況來說過少,因此也就不能起到處罰的功能。再者,對于違反文物保護政策的人除了經濟上的處罰以外,在其他的方面也應該給予不同程度的處罰。像假如有某些政府官員存在違反相關規定現象,這就需要根據情節的輕重來給予其一定的行政處分,把違規行為和他們的官職的升降相聯系。這就如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時的那樣,假如嚴重破壞文物,那么對于官員的提升就實行一票否決。決不可以允許他們因為自己的政績、城市中面子工程而破壞建筑文物,也不給予他們應有的處罰,幾年后又轉向其他的地方工作,這樣他的做法就給當地的文物建筑帶來很壞的影響。對于其他的人,也可以試著用勞動性與思想教育性質處罰。比方說,對于違反文物建筑保護政策一般規定的人,給予其處罰金以后,能夠安排他們到社區里義務勞動。然后視情節的輕重,分別做不同長短時間的社工。或許他需要做二十個鐘頭的社工,這樣自己就能夠選擇每周做六個鐘頭,分為四個周來做完。思想教育性質的處罰就是要對違規人進行文物保護方面的上課教育,使他們了解同時認識到文物保護政策有多么重要,以及文物的貴重的性質。像我們能夠與博物館或者紀念館這方面的人員聯系,讓那些破壞文物建筑的人去博物館或者紀念館接受一些文物建筑保護修復方面的政策教育。
2.2 建立文物建筑保護信息數據共享系統
文物保護政策的有效執行是根據文物行政部門和規劃、國土、城市管理、房管、旅游管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公安機關以及海關等的通力合作完成的。當前階段相互彼此之間并沒有一個文物保護信息數據共享的平臺,大多數情況下是文物部門與規劃部門之間的事。建立起如此的一個文物保護信息數據共享系統,就可以實現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文物保護信息數據共享系統應該是需要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物處號召,呼吁其他的各個部門參與到其中;文廣新局文物處的通知及時把一些文物保護的政策上傳到群里共享,便于其他的部門人員查看翻閱。這樣以后,相關的部門人員也能夠接觸到最新的文物建筑保護政策。如果有了如此一個文物保護信息數據共享系統,那么類似于黃埔軍校同學會舊址改造成為了夜總會;區家祠變餐館等破壞不可移動文物的現象就能大大減少。文物建筑保護信息數據共享系統能夠起到各個職能的部門一起學習有關文物保護的政策,部門之間互相監督文物建筑保護政策執行的有關情況。
2.3 建立部門、機構之間互訪的工作模式
互訪屬于一個很好的方法。在互訪中,一個單位能夠對其他單位介紹自身單位的有關工作的內容,工作的性質以及自己工作的職責所在,與此同時,自身又可以知道到訪部門的相關工作具體情況。比方說,國土房管部門的有關人員去旅游管理部門拜訪,那么國土房管部門人員就能夠將在自身的工作中遭遇的一些文物保護政策執行問題情況分享給旅游管理部門的人員去聽,同時對于旅游管理部門的人員也能夠將把自身的工作所遭遇的某些文物保護政策執行的狀況與之交流。事實上,這個互訪過程也稱得上一個信息資源共享的過程,如果大家有什么問題或疑惑,那么可以坐在一起去討論,探討,集大家的思想去商量解決辦法,類似現場的辦公方式也能夠很大地提高辦事的效率。部門與部門之間在互訪的過程中,熟悉其他部門執行文物建筑保護政策的情況,同時可以學習別人在執行文物建筑保護政策時有什么成功的經驗可以讓自己借鑒,碰到的有些問題是不是自身也遇到過,自己如果遇到應當如何去解決,比較一下哪個方法更好,有利于自己取長補短。
總而言之,我國城市化進程中需要解放思想,進一步優化文物保護的政策執行。通過本文的簡要的探討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對于一個有長久生命力的城市來說,只有在保護好承載它文化靈魂的文物條件下,才可以讓其城市化擁有完整的意義。由于城市這類的歷史建筑遺存是文化的物質載體,只有保護好這些建筑,才可以使我們的子孫后代更容易認識這個城市的發展歷史。只有先從觀念上重視文物建筑的保護工作,才可以確保文物建筑保護政策的優化執行。
注釋
① 文化部、國家文物局關于禁止擅自改變文物保護單位管理體制的通知文物辦發(2001)24號.
參考文獻
[1] 羅哲文.羅哲文歷史文化名城與古建筑保護文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關鍵詞:聊城,建筑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利用
當今,全球化的趨勢和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帶來傳統觀念的急劇變化,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歷史文化名城聊城獨特而豐富的建筑文化遺產同樣面臨著保護和利用之間的矛盾。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聊城市為保護建筑文化遺產作了艱苦的工作,推進了保護遺產的種種措施,加強了立法與文保單位等等,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在實際保護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對這些問題和挑戰,我們必須以審視的眼光從全局的、宏觀的、戰略的和發展的角度來加以思考和分析,來幫助我們擴展視野、活躍思想、豐富方法和提高水準。
1. 聊城建筑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現狀
①制定和完善法規
聊城政府部門非常重視建筑文化遺產的保護, 為有效地保證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對文化遺產予以保護,防止建設機構、行政官員對專業文物保護規劃進行干預,制定相應措施和補充必要的文物法條文。許多珍貴的建筑文化遺產已被立法保護,聊城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含27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1處,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00多處。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的光岳樓,高33米,是我國現存古建筑中最古老最高大的木構樓閣之一。1956年被列為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國后政府對光岳樓進行了先后六次維修。光岳樓主樓為全木結構,但能歷經六百年的風雨而完好地保存下來,除其在建筑結構方面的原因外,無疑也是悉心保護和維修的結果。位于聊城市東關閘口南運河西岸的山陜會館1977年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被辟為聊城地區博物館。此后,省政府撥款40萬元,對會館進行了全面維修,1987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山陜會館完好如初,前來觀賞的游人絡繹不絕。
②保護與城市規劃相結合
合理的城市規劃能夠宏觀地對傳統建筑進行全面的保護,并對其周邊環境及配套設施有一個全面規劃。將遺產保護與建設發展統一起來。聊城市在制定城市規劃的時候不僅注重保護遺產、文物建筑本身,保持其原生態、環境與風格,在周邊確定緩沖區、保護區,而且對保護區內發展中的新建筑,在體量高度造型等方面也尊重歷史遺產所在環境的文脈,尊重文化遺產所在主體情況。早在1982年的城市總體規劃中就規定“老城區,堅持充分利用與逐漸改造原則”光岳樓、出陜會館被列入重點保護地段;2003年的聊城市城市總體規劃突出了聊城水域的特色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目前正在進行的古城保護與改造工程,由政府部門和相關專家進行總體規劃,不僅復建了古城門、角樓和城墻,還改造了古城區主干道和樓東大街沿街建筑,構勒出了古城的基本框架,彰顯了“水中古城”風采。
③開發利用與旅游業相結合
在傳統建筑保護的同時,為其周邊環境提供相適應的配套旅游設施,以形成傳統文化保護街區或傳統文化保護區,進而開展民俗活動,發展地方經濟。 聊城市旅游業充分利用其獨特而豐富的旅游資源:環繞聊城古城的環城湖、縱貫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古今建筑、歷史遺跡等, 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帶動城市發展,讓更多人了解和保護這些古建筑,從中所得的部分經濟效益也可以用來更好地保護建筑遺產。
2. 存在問題及其分析
①人為破壞建筑文化遺產
在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無所顧忌的大拆大建,致使城市原有的社會組織結構、社會網絡及居民間的鄰里關系被破壞,導致一些優秀的建筑文化遺產被摧毀。
②片面注重單體保護
保護的方法過于傳統,即只孤立地保護文物建筑,就建筑論建筑,建筑遺產周邊的環境已經面目全非,只有傳統建筑孤零零地豎立在那里,顯得支零破碎、勢單力薄,城市失去原有文化風貌。如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隆興寺鐵塔(宋)位于聊城市區鐵塔體育場東南角,約建于北宋時期,是聊城市現存最古老的建筑。伴隨著城市不斷地發展,其周圍古建筑被拆除,在現代高樓大廈中成為“孤島”。
③全民的保護意識有待提高對古建筑保護知識的宣傳不夠,雖然展開了一些文物保護宣傳活動,但民眾對保護知識和法律法規知之甚少。因缺乏保護知識和保護法律意識有意或無意損壞遺產的事件時有發生。
3. 聊城建筑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工作科學發展的建議
①借鑒國內外的經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聊城的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尚未建立起一套立法、資金、管理及公眾參與等方面相對比較完善的保護制度,這樣很有必要結合其自身的情況,借鑒國內外先進的保護利用經驗,從而更好地保護珍貴的建筑文化遺產,使之世代傳承,永續利用。需要注意的是借鑒國內外的經驗,并不代表要照搬照套,而應該從本市的實際情況出發,注重自身水城的特色。
②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
根據我市的具體情況,制定更加完善的城市重點歷史保護街區的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使之納入法制的軌道,避免因人而宜,因領導而宜的決策方式。同時加強管理,發現情況及時解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③提高公眾保護意識,加強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
在實際的古建筑保護過程中僅僅依靠政府的力量進行保護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廣大民眾更應該成為保護事業的主體參與者。因此,有必要讓廣大民眾了解我市建筑文化遺產情況和保護知識,將建筑保護觀念深入到民眾的意識中,讓全民都積極加入到古建筑保護的隊伍中來。這將有助于人們對文物保護的統一性認識,減少行政官員和文物保護人員因缺少專業知識,以政府人員和地方文化事務人員因不注意文物存檔而造成的文化遺產損害與破壞。
同時加強專業領域建設和人才培養。山東省建筑類高校,包括聊城大學都開設有建筑類專業,但針對古建筑研究及保護的方向還不多。因此有必要在高校中增設專業或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專業人才,提高理論研究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此外,還要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研究、開發古建筑保護的新道路,解決新時期建筑遺產保護所面臨的問題。
④多渠道的合理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保護傳統建筑的同時,應特別注意挖掘再利用的因素,通過改變傳統建筑功能、增加服務內容等方式,使傳統建筑達到可持續發展,并賦予古建筑新的活力。如除了將古建筑作為旅游景點、展覽館、博物館、名人紀念館等用途之外,還可以作為教學實驗基地,不僅可以對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素質教育,還可以對大學生特別是建筑類專業學生進行專業教育。借鑒西安回民街上高家大院作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的教學實驗基地的做法,光岳樓、山陜會館等皆可作為聊城大學的教學實驗基地,可使建筑類專業學生直觀地了解明清時期的建筑特點。海原閣在恢復其原有私人藏書功能的基礎上,增加服務內容使其成為全市的綜合性公共圖書館。
4. 結語
對于建筑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工作,我們不僅要確立切合本市實際的保護觀念,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制定可行的保護條例,也要積極開拓新的思路和方法,既要有益于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也要有益于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只有這樣,我市的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才能取得積極的成果。
參考文獻:
[1] 呂舟.面向新世紀的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建筑學報[J].2001(3)
[2] 聊城市志[M].齊魯書社.1990
[3] 齊保柱.聊城風物[M].1990
【關鍵詞】文物;修復;材料;管理
前言
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利用他們的智慧創造了很多珍貴的器物,但是不幸的在那個封建以及統治階級的時代里絕大多數的珍貴器物都被統治階級當作陪葬品而深埋于地底下。幾千年來,隨著地殼運動、墓室倒塌以及盜墓者的猖獗活動導致很多珍貴文物損壞,也有部分文物是由于和空氣接觸,在長時間里被腐蝕掉了。目前考古學家的主要任務就是將已經找到的被損壞的文物進行修復以及管理,由于文物離我們年代甚遠,因此在修復的過程中存在不少的問題,在管理體制上也不夠成熟完善。
1 文物修復的發展過程
我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條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留下了很多人類歷史上無法超越的瑰寶,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文物在人們的生活中出現得越來越頻繁。自從有了墓葬這一風俗就產生了盜墓者,他們組成專業的團伙到墓室里進行盜竊,這對文物造成了極大的損壞;同時由于地球板塊之間的運動也造成了文物的損壞。我國也是近些年來才提高對文物修復工作的重視,將破碎的器物收集起來,經過整理修復恢復他們的原貌,這樣亦減少了文物的損失,工作中研究出文物的最佳修復方法也是考古學家的重要任務之一[1]。
2 文物修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修復文物的方法和材料落后
在珍貴的文物面前,我們應該做到一次性修復完成,恢復它們的原貌之后將他們保存起來成為我們珍貴的寶藏.我國歷史上經歷過好幾個朝代的發展鼎盛時期,因此留下的文物也有著制作精致、樣式繁多等特點,比較出名的有玉石器、銅器、唐三彩、鐵器、陶瓷器、漆木器以及各種絲綢織物。修護文物工作在初期的時候所使用的修復方法很落后,使用的材料也不能保證文物長時間的保存,尤其在金屬和銅器的修護上使用漆將其黏合在一起,不僅嚴重影響了文物的外觀,在一定程度上還損壞了文物的價值。
2.2 不同的器物修復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青銅器和鐵器出現的時期很早,在那個年代對于純度要求不高,煉造方法很粗糙,由此也可以推斷出青銅文物和鐵器文物修復的難度。在修理之前一定要準確地判斷出文物的材料以及年代,還要特別注意到文物的形狀、器物表面有無銘文花紋、外表顏色等,在確定文物的原料之后還應該盡量的了解該文物的原來的形狀,對于破壞比較嚴重的文物來說可能比較難以恢復原貌,考古學家還是應該盡可能的將其恢復,但是因為在恢復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文物的腐蝕程度等一些因素,這給文物修復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3 解決文物修復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措施
3.1 積極探索新的修復材料和方法
以前的文物修復工作往往會利用很落后的方法,例如對銅器的連接使用的不是焊接技術,而是在銅器需要連接的地方進行鉆洞,用銅鋦子或者是鐵鋦子將其連接起來,盡管銅鐵鋦子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是在文物修復上這會造成對文物的損害,因此我們應該淘汰這種過時的方法。對當今的焊接技術還應該再繼續研究探討,雖然說焊接可以避免對文物進行硬性接觸,但是焊接的技術不夠的話也會帶給文物新的傷痕,我們的考古學家應該結合科技的進步與科學家攜手來改進這一技術。對于修復材料我們更是應該注意保存時間問題,以前的修復材料是將大蒜的蒜泥加上雞蛋清與石膏混合作為膠狀物進行黏合,但是這種方法牢固性很差,不僅不能持久,還會影響文物的外觀,在新材料的開發過程中既要考慮到耐久性,還要考慮到空氣潮濕等特點,因為文物一直被埋藏于地底下,再重新與空氣接觸肯定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化學和物理反應,新材料應該符合不怕潮濕以及防腐的特點。
3.2 針對不同文物建立一套完整的修復方法[2]
不同的文物修復所用的材料和方法都不盡相同,因為銅器會被空氣氧化,對于銅器的修復上難度比較大,在修復前必須對銅器本身進行細致的觀察,對于氧化嚴重的不能用焊接的方法,應該進行黏合,而且在銅器生銹的地方還要觀察一下有無花紋,焊接地方應該避開有花紋的地方;陶器的修復和銅器大不相同,陶器本身就是用泥土鑄成的,時間一長就會產生很多的斷口,這些斷口比較容易吸收灰塵,在黏合以前要進行必要的清洗,對于包面上有附著物的陶瓷還應該保護表面的附著物,對于損壞比較嚴重的陶瓷也就是說對變形嚴重的應該結合現代工藝將找不到或者是有大面積損害的地方補齊;鐵器由于本身硬度就比其他的器物大,因此對鐵器的修復主要就集中在防銹部分和修復方面,因為鐵在古代是制造兵器的主要原料,在帝王的墓葬中鐵器就會比其他的墓葬品要多,而且都是兵器形狀比較多,在地底下的鐵由于受到的腐蝕程度很大,生成的鐵銹可能被層層的剝落,大部分變成了氧化鐵;在地面上的鐵器比底下的鐵器好一些,但即便是保存比較好的鐵器,其表面也會有一層鐵銹,對于這種的修復還是比較簡單的,先將鐵器清洗之后用專門與鐵銹發生反應的化學試劑將鐵銹消除掉;古代石器也是我國珍貴的文物,往往石器上會有相關的文字記錄,我們可以直接從上面讀到當時的社會生活情況,石器包括石碑、石刻、用石頭制成的生產工具等,對于這類文物的修復也是比較難的,因為石器一般比較笨重,修復不牢固容易發生事故,其次是石碑上刻的文字在修復之后必須要仿照再刻一遍,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法是以石補石,選用同樣顏色、質地的石頭經過加工后運用到石器上。
[關鍵詞]文物資源 開發利用 建議
封開縣是嶺南文化古都,粵語的發源地,有豐富的文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好這些資源,對展示封開的歷史文化底蘊,提高知名度,促進經濟的發展,建設科學發展和諧幸福社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文物資源利用現狀
1、現有文物概況
封開縣地處廣東省中部偏西,處在北回歸線上。封開古稱廣信,從公元前111年設縣開始,在漫長的歷史時空里,曾是統一的中央政權下嶺南地區最高的行政中心----嶺南首府,是粵語的發源地,廣東廣西得名地,“海上絲路”對接點。文物資源相當豐富,保留著不少的文化遺址,古建筑和館藏文物一大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全縣有不可移動文物點417處。其中:古遺址123處,代表性的有古墓葬24處,古建筑226處,石窟寺及石刻6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31處,其他1處。上述文物中,已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48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還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369處)。在各類不可移動的文物中,古遺址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古墓葬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古建筑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2處;石窟寺及石刻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
2、開發利用現狀
封開縣歷屆縣委縣政府對文物的保護、開發利用都十分重視,以《文物保護法》為規范,貫徹執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工作方針,相繼修復開發利用了部分文物資源,主要表現為:
一是結合弘揚狀元文化,開發利用了有關狀元方面的文物資源。上世紀90年代,為開發封開小桂林景區,結合文物保護工作,動員社會力量,在河兒口鎮修建了嶺南第一狀元----莫宣卿墓園,先后修復了狀元祠、狀元故居等系列文物,并在每年舉行狀元紀念活動,為保護和開發利用狀元文化作出了努力。向后世人展示了封開的歷史文化底蘊。
二是結合弘揚廣信文化,開發利用了有關廣信文化方面的文物資源。2006年,政府投資900多萬元,在縣城犀牛山頂建成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漢代風格、塔樓一體的外9層,內13層,高57.8米的“嶺南第一塔----廣信塔”,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此外,還修復了封川古城樓,古廣信驛站,廣信碼頭,供游人參觀,較好地提高了封開的知名度。
三是結合古村落的保護工作,開發利用了一批古村落資源。2005年與廣之旅合作,將有400年歷史,60余座保護完好古民居的村莊----楊池古村,開發成遠近聞名的歷史文化旅游名村。將有300年歷史的南豐鎮坌塘古村建設為生態文明村。使文物保護與古村落開發利用兩全其美,相得益彰。
四是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歷史文化保護工作,開發利用了一批紅色歷史文化資源。2005年投資修復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排列第二位的李炳輝烈士故居,辟為李炳輝烈士紀念館,并對故居周圍進行了綠化美化,建成“炳輝園”,成為市和縣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景區。2014年2月,結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將革命遺址----平鳳鎮大造宮,建為市和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教育基地,供縣市的黨員參觀學習。
3、存在問題
我縣的文物資源開發利用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距形勢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
一是文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協調,缺乏對有關資源的整合利用,處于各自為政、各取所需、點狀發展的狀態。在進行城市建設規劃,旅游發展戰略時,未能將文物資源考慮進去,發揮不出資源的優勢作用。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發展后勁不足。封開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對文物資源開發利用投入的資金相對較少,一些文物點的配套設施,管理人員投入不夠,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如李炳輝烈士紀念館,僅有一個兼職的管理人員,參觀不夠方便。狀元墓園和狀元故居基本屬于民間自發管理,只在狀元誕慶時才有人參拜,熱鬧一番,平時門可羅雀。加上交通設施、服務設施等方面的制約,嚴重影響了資源的利用,發揮不出應有的效益和作用。
三是一些文物資源雖然已經得到了修復保護,但仍未能得到開發利用。如封川古城樓和斑石圣妃宮,雖然已修繕建好多年,但一直得不到開發利用,只能空置在此。一些已經開發利用的文物資源,由于開發層次低,吸引力弱,連日常的運作也得不到保障。如廣信塔,雖然已經開發,但由于仍然停留在游客參觀、圖片展示與登樓觀光的低層次內容,宣傳解說不夠生動,游客參與性的活動又沒有挖掘出來,導致游客日益減少,連日常運作的費用都解決不了。
四是配套的產業體系不健全,未能與傳承非物質文化相結合,與發展傳統藝術、民間工藝、傳統農產品、傳統手工業產品相結合,未能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達不到整合規劃、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目的。一些古村落的村民在出售農產品時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冒真的行為。個別地方存在爭已故名人的現象等等。
二、對開發利用文物資源的建議
1、政府應研究制定文物資源開發利用整體規劃綱要,充分整合現有資源。
當前,我國正處于建設幸福和諧社會時期,對文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結合實際,科學規劃,研究制訂出文物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綱要。可聘請文化、旅游、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聯席會議,結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工作成果,針對本縣社會經濟的發展戰略實際,制訂出文物資源開發利用綱要,使此項工作有章可循,科學開發,合理利用,發揮出應有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2、增加投入,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增強發展后勁。
政府可采取上級支持、地方投入、社會捐助、股份合作的形式,廣泛吸納資金,完善相關文物點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工作。如解決文物點的保護、管理、維修經費,服務人員的工資福利,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經費,相關宣傳資料的制作費用等,逐步增強發展后勁。可采取與旅行社合作開發的方式,在收入中提成部分資金,用于文物點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減輕政府的經濟壓力。
3、充分開發利用閑置的文物資源,發揮社會和經濟效益。
在文物的所有權不變,保護完好的前提下,可否采取多種靈活的手段和方式,盤活現有已開發的文物資源。如可否采取半公益半盈利的方式,盤活廣信塔和廣信文化園景點。采取承包經營的方式,盤活莫宣卿墓園等,讓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同時,進一步提高現有開發的文物景點的檔次,適當增加項目,強化與游客的互動,增強景點的吸引力和親和力,以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4、配套完善產業體系,與發展經濟相結合。
政府應制訂相關的產業體系配套文件,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引導和要求文物資源的開發利用,要與傳承非物質文化相結合,與發展傳統藝術、民間工藝、傳統農產品、傳統手工業產品相結合,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從而達到整合資源、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目的,發揮出文物資源在“三個文明”建設工作中應有的作用。
5、結合弘揚“廣府文化、廣信文化”工作,加大文物資源開發力度。
要結合弘揚“廣府文化、廣信文化”工作,進一步加大文物資源開發力度,加大文物資源開發的扶持力度,將文物資源開發與弘揚廣信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爭取省市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傾斜扶持,進一步促進此項工作的開展。同時,還要善于學習借鑒兄弟縣區開發利用文物資源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指導本地的工作。此外,還要積極聘任和培養文物開發利用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提高現有人才的素質,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求。
結語
文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是功在當代,惠及子孫,利在千秋的大事,文物工作者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站在歷史的高度去做好文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為建設文化強縣、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幸福和諧新封開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侯梓昌.封開縣文物保護工作芻議.神州民俗,2013(3):P11-13:;
[2]封開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辦公室.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報告, 2011(9):P61-62;
一、花都文物資源的保存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缺乏保護維修資金。區政府沒有把文物維修經費常規化、制度化,除了1998年下撥了20萬元維修洪秀全故居外,對文物保護維修基本上沒有固定資金投入。(二)文物本身存在缺損、破漏等現象。由于歲月的滄桑、風侵雨蝕,這些文物古跡雖然保存下來,但普遍存在缺損、破漏等現象;還有,文物點由始建者經過歷代的繁衍、壯大或消亡,到了現代,建筑物大都成了公有財產;再者,歷次的政治運動,對文物點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另外,文物管理部門對文物保護宣傳力度不夠,缺乏完善的保護;還有,村民對一些古建筑維修的時候沒有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改用了現代建筑材料,使古建筑面目全非,神韻盡失。(三)文物點與周邊環境極不協調。農村生活現代化首要的是改變住房條件,于是,鱗次櫛比的小洋房在各處鄉村中拔地而起,古樸、破舊的文物建筑在現代化建筑的包圍中羞澀地“猶抱琵琶半遮面”,顯得十分難為情,使人覺得礙眼、感覺不協調。(四)目前,我區對文物資源的利用還非常有限。全區170個文物點,現在利用起來的只有3個,就是洪秀全故居、資政大夫祠和洪仁故居遺址。而絕大部分文物資源還被人們遺忘在村落中,隨歲月的流逝中任其坍塌、湮沒、消亡。
二、文物資源與旅游結合的途徑與對策
要把文物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利用文物為現代社會服務,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花都兩個文明建設的發展要做好哪些工作呢?(一)有效保護。文物的保護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對文物的維修要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護好文物的傳統風貌。否則,變成“建設性破壞”或“破壞性建設”,使其“煥然一新”,就會失去原有的價值。我們對文物資源的保護,不但要保護文物本體,而且還要對其周圍環境進行保護,這點在現代化建設中尤為重要。一切事物,包括文物都不能脫離環境而存在,“文物不能獨善其身”,如果環境風貌毀滅了,文物保護單位失去與其相協調的環境氛圍,就會失去生命力。所以,除“四有”工作所需求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外,還要盡可能地保持其自然環境,使山水人文互為補充,這樣更能體現文物的價值。文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保護是為了利用,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礎,合理利用才能更好實現有效保護。(二)合理利用。在肯定文物所擁有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掘文物深層次內涵,發揮其教育、借鑒和科學研究作用。政府要協調好文化、旅游、規劃等職能部門,對轄區內的文物資源進行科學的評估,統一規劃,推出一批文物旅游精品,打造花都文物旅游的特色。市場經濟處處講“品牌”,“洪秀全”就是花都最好的“品牌”,是“人無我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品牌”。發掘、組織、利用好這些文物資源,既能發揮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和革命傳統教育,激發人們建設現代化的斗志與決心,又能打造好“洪秀全的故鄉”的品牌,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有力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提高花都的知名度。(三)要充實文物景點的文化內涵,宏揚主旋律。文物工作屬上層建筑范疇,肩負著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繁榮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而旅游業屬經濟基礎范疇,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重任。然而,文物、特別是歷史文物畢竟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東西,不同時代的文物會留下不同時代的烙印,要利用它來為社會主義服務,頌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就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文物景點燒香、拜神、求簽、卜卦等愚昧落后現象普遍存在,有些甚至刻意喧染、宣揚生死輪回、神鬼報應等封建迷信思想,滿天神佛,烏煙瘴氣,這些現象應堅決遏止。文物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對其進行充實,注入新的內容,深化文化內涵,以促進景點品位的升級,拓展出旅游和文化活動結合的新空間,使古老的文物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充實了文物景點的文化內涵,增加了旅游容量,增強了社會教育功能,提高了景點旅游的品位,文物與旅游必將得到相輔相成的發展。(四)加強服務意識,完善管理,培養高素質的講解員隊伍。文物資源是凝固的歷史、靜止的畫卷,而且各有不同的內容和特點,要準確地了解其內容和特點,就必須要有高素質的講解員活靈活現、趣味生動的講解,方能增進文物展品與旅游者的交流,使旅游者身臨其境,收到最佳效果。講解員在講解接待中起的是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講解是一項綜合藝術,需要體力與智力、知識與藝術的結合,是口才與交際、機智與嚴謹的融匯,講解員業務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的旅游接待水平。所以,要發展花都的文物旅游,一定要加強文物單位的服務意識,培養一批高素質的講解員隊伍,提高講解接待水平,優化服務質量,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五)完善旅游設施。旅游由“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組成,缺一不可,要發展區域性旅游業,一定要完善該區域的各種旅游設施。同樣,要發展文物旅游,同樣要對文物景點的配套設施進行完善。花都有優美的城鄉風貌、悠久的飲食文化,有大量的革命、歷史史跡,還有發達的商業和交通運輸業,完全可以開發出一批品位高、吸引力強、具有較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文物旅游路線,形成花都的旅游特色。
花都在新世紀初適逢發展大旅游的契機,各級政府應該積極利用豐富的文物資源,實行宏觀調控,重點開發代表花都特色的精品,做好旅游總體規劃,促進旅游業健康有序發展,推動經濟建設的全面發展,把花都建設成為城鄉一體化、現代化花園式城市。
作者單位:廣州市花都區洪秀全紀念館
參考文獻:
[1]《花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