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3 17:43:30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會計計價方式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資產評估;會計;關系
1 資產評估與會計的概述
1.1資產評估
資產評估指的是資產價值形態的評估,指的是專門機構、專業評估人員在按照相關法律規章制度及規定標準的前提下,利用科學合理的評估方式,將貨幣作為計算權益的統一標尺來對特定時點上的資產進行評估的一種行為。
1.2會計
會計師將貨幣作為主要的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依據,利用專業的技術方式對單位的資金運作作出全方位系統性的核算監督,同時向相關方面供應會計信息、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當中,促使企業實現最大化社會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 資產評估與會計的聯系
2.1資產評估與會計對象皆為經濟主體的資產
資產評估是在會計后的事項,其主要源于會計,資產評估工作當中包含了許多與會計有關的內容。我國資產評估對象是以財務會計制度的資產歸屬類別來進行設計的,資產評估學在項目評估方面闡述的口徑與會計是完全一致的,通常稱其為資產。
2.2資產評估中運用大量的現代會計計價方法
企業會計準則明確規定:企業在計量會計要素的過程當中,通常會將歷史成本運用進來,對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進行計量,從而確保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得到準確性的計量。當資產產權有變動、交易的情況下,可通過現代計價方法進行資產評估,由于資產評估的過程當中是以資產公允現值來作為產權變動交易價格的,但是,賬面歷史成本依然未達到現實需求,為此需通過利用現代計價法來對資產現值進行更為準確地評估。整個資產評估過程當中僅僅是針對部分產權變動的資產、極少數企業全部資產是通過現代計價法進行評估的,為此,具體實施難度要減少很多。
2.3會計工作對資產評估結果的利用
按照《公司法》及相關法律規章制度的具體要求:投資方以非貨幣資產投資在進行資產評估,需將資產評估結果作為主要根據,從而確定最終的投資數額。在財務處理方面,資產評估結果往往會成為工期會計入賬的主要依據。除此之外,在企業兼并、充足、聯合等產權變動的時候,資產評估結構大都有可能成為產權變更后企業重新建賬、調整賬務的原始資料。為此,在特殊狀況下,會計計價有許多要利用資產評估結論的方面。
3 資產評估與會計的區別
3.1發生的前提條件不同
在會計學當中,資產計價是以歷史成本原則作為基本準則的,并且將企業會計主體不變與持續經營作為假設性基礎。資產評估通常會在產權變動、會計主體變動、作為會計主體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突然中斷、以持續經營為前提的資產計價不能真實展現企業資產價值情況下加以運用的一種行為方式。
3.2計價原則不同
資產評估注重的是特定資產評估時點的市場價值。會計工作中資產的計價是對歷史成本的強調;會計計價則是對企業過去發生業務的一種展現。資產評估是將現實中已經發生的、未來即將發生的客觀事實作為基本依據,同時,配合資產評估人員的專業判斷及推理最K計算出來的一種結果。
3.3計價方法不同
資產評估需要在進行評估前期搜集各方面有價值的信息,在所需資料信息詳盡的基礎上,針對評估實體價值做出準確公平的判斷,其通常需運用替代原則、供求原則、預期收益原則來為準繩,從而做出與市場經濟需求相吻合的資產評估,其過于強調的評估人員的主觀判斷,這就會造成最終評估結果的不確定性非常明顯。會計計價則僅僅需要通過特定的核算方法對資產價值進行確定,通常這個價值只能在原始價值的基本前提下才能夠計算出的,縱使有可能與市場價值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是在實際計價上更為真實、更加可靠。
3.4工作程序不同
會計工作具有固定的準則與程序,即便是在工作人員不同的情況下,只要是相同的工作,其最終的結果亦是一樣的。然而,資產評估工作的自由度是非常大的,對同一塊土地進行評估,其價值最終有可能會存在極大的差異,為此,則要求資產評估人員定要嚴格遵守職業道德,以客觀、公正的事實為依據,供應真實的交易價格信息,從而為信息使用者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
4 促進資產評估與會計的共同發展
4.1改變會計報告格式,實行會計報表表內信息與表外資料披露相結合
以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為依據,除上市公司在發行浮漂、發生交易行為過程中需公布其資產評估和賬目調整的相關資料以外,其相關的資產變動、其對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影響等信息,為此,本人認為,應當對現有的會計準則條目作出相應的修改,利用資產評估報告針對當前會計報表當中的不足之處加以針對性的完善。
4.2明確資產評估和會計計價各自的作用
會計計價是以歷史成本、成本與市價最低為基本準則的,同時配合謹慎原則的具體應用,為此,會計賬面數據要比市場價格要低一些,從而造成比企業價值評估低的結果產生。對于政府管理、投資者、企業內部管理需求來說,會計計價方式是比較適合的,我們并沒有完全將市場價格代替現行會計計價的合理利用。但是,為了確保產權交易的公平公正,我們不能講資產評估的重要作用完全忽視,這是一種十分錯誤的行為。
4.3加強評估界與會計界有效協作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資產評估與會計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行業,縱使他們在基礎理論、工作程序、方法等方面有著自身的特點。隨著新會計準則的落實與實施,資產評估與會計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二者互相依存、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為此,我們要不斷地強化評估領域與會計領域間的密切協作,實現評估與會計的有效性互動,從而推動各個行業都得到共同地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資產評估協會.資產評估[M].經濟科學出版社
在我國經濟體制轉型成功和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金融業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結構并存、相互競爭的新格局,金融業務得到快速發展,金融新產品層出不窮。而會計部門面臨的不確定性卻逐漸增大且已嚴重影響到金融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會計風險成為當前金融管理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按照現行金融制度安排,我國已建立了以總、分行基本制度為主體,以會計業務責任授權、崗位工作規范、操作規程、實施細則等為輔的制度體系。但在現行的經濟運行中,環境的迅速變化以及在實踐領域中日益顯現的人格特性使得在起初的制度設計中得到充分論證的制度框架產生了諸多不確定性,極易導致金融會計風險的形成和爆發。
1.呆、壞帳損失的確認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呆、壞帳核銷的實質是為了更好地保全資產和維護債權。如果商業銀行僅僅熱衷于呆帳核銷,而對相關檔案及資料妥善保管采取不作為的態度,放棄擔保期間的努力,就會形成實際意義上的呆、壞帳損失。另外呆、壞賬的確認難度也較大。
2.微觀有效激勵不足與宏觀監管不作為并存。一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及轉軌期間的制度“真空”,金融業產權問題亟待解決,內控制度薄弱、權利制約失衡、會計信息失真、崗位設置不合理、信息不對稱等現象屢有發生,極易發生操作風險。二是由于環境的不確定性、復雜性、微觀行為主體自身缺乏知識遷移能力以及對信息的不完全考慮,金融會計人員常傾向于在既有方案附近尋找解決方案,在海量信息面前表現出“有限理性”,而這很難激發會計人員參與學習的動機。三是部分金融企業在本位主義驅使下的違規競爭、高息攬存現象,使金融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從而形成市場風險。
3.現行信息管理體系與防范金融會計風險自相矛盾。由于政企不分,金融企業現行運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仍照搬政府的運作方式,形成龐大的委托鏈條和過長縱向管理鏈條,橫向的分工與制衡關系強調不夠,信息管理體系只是被動地適應,并沒有起到促使金融企業流程再造、職權重新分配、工作重新分工的作用,極易產生信息失真和信息不對稱現象,在經濟效率降低的同時,反而加大了邊際成本和交易成本。
4.知識內隱對金融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和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識運用過程中,由于因果關系不明、人格特性模糊以及既得利益(特權、優勢等)的維護,知識的橫向、縱向轉移十分困難,共享機制難以有效形成,顯明知識成為冰山一角,更多的知識則隱藏于金融會計人員。
二、對銀行會計改革的幾點思考
(1)重新考慮和組合銀行結算體系?,F行支付結算辦法對銀行匯票、商業匯票的開辦行與使用范圍進行了較為嚴格的限定。在實際操作中,中小金融機構由于匯路不通被排除在銀行匯票的開辦之列,而商業匯票由于城鄉信用社條件所限也被排除在外。小型金融機構結算工具單一無法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但為了自身業務的拓展,小型金融機構自身變通的開辦商業匯票一類的業務。結果給人民銀行的會計檢查帶來了難度,因為從會計結算監督的角度來論,私自變相開辦結算工具屬于超范圍經營,但從支付結算辦法中又找不到強有力的證據。因此,無論從業務的拓展上還是監管角度,甚或服務經濟方面,都應對原有支付結算辦法進行修訂。
(2)拓展金融企業會計要素范圍。對會計對象按會計目標進行基本分類即形成會計要素,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是反映一個會計主體制定時點財務狀況靜態信息和某會計期間經營成果動態信息的“資產”和“負債”。根據金融企業的會計目標需要,將會計定義的“資產外延擴充”,即把現行會計制度中的資產區分為“確定資產”和“不確定資產”。同理,“負債”也應包括“現實負債”和“或有負債”兩種。
【關鍵詞】財務部門 資產評估 意義 策略
要開展好企業資產評估工作,第一步需要企業根據評估工作要求提供相應的數據信息,此類數據信息絕大部門是來自于企業財務部門。一個高質量的企業資產評估結果的誕生,離不開完整、客觀的企業會計信息。倘若沒有完整、客觀的會計信息,企業資產評估便無從談起;于此同時,企業資產評估結果也能夠起到對財務會計信息予以補充、完善的作用。由此可見,研究企業財務部門在資產評估中的意義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企業財務部門與資產評估的關系
(1)企業財務部門與資產評估的內在聯系。企業資產評估與會計價值劑量不僅存在一定關聯,又存在一定區別。企業資產評估屬于一類獨立、客觀的價值計量,一方面能夠服務于企業改制重組、交易收購等經濟目標,一方面能夠準確呈現企業資本保全狀況與提升財務信息的相關性,換而言之即能夠促進踢狗有效的會計信息。
(2)企業資產評估依賴于企業財務部門,同時能夠對企業財務部門予以補充、完善。企業資產評估對企業財務部門提供的財務報表該主要分析資源有著極大的依賴性,資產評估將財務報表作為重要基礎開展調整工作,進而消除由于會計特征、編造會計信息等因素影響而造成的資產客觀價值反映方面存在的相關問題。而當企業選取公允價值、可變現凈值及重置成本等非歷史成本標準用以會計計價基礎時,資產評估便能夠有效給出此部分會計計價。由此表明,企業資產評估能夠對企業財務部門予以補充、完善?,F階段,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中同樣規定了企業轉制、投資、轉讓等存在產權變動狀況下資產的會計計價,能夠結合資產評估結果調賬或者建賬。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財務部門與資產評估相互的緊密聯系。
二、企業財務部門在資產評估中的意義
由于企業財務部門與資產評估相互有著緊密的聯系,資產評估便十分值得財務部門管理人員予以摸索研究。
(一)財務管理的特征
企業經營管理中各式各樣管理活動,或是強調資產價值本身的管理,或是強調資產價值使用的管理,而資產評估中的價值同樣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目標。財務管理則是強調企業資產價值本身,對經營活動開展管理的管理,財務管理將企業所有物質資源、經營管理過程、結果科學地進行規劃和調整,進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逐步提升,價值逐步擴大的目的。
(二)資產安全完整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
企業經營發展、獲取效益,以資產作為重要物質基礎,對資產予以充分有效的管理、管制是企業財務部門的核心工作,企業財務管理方式方法不可單單停留于財務核算層面,就好比不僅要對企業資產開展折舊、攤銷工作,還應當自資產保值、增值及有效運用上花費精力。為了有效提升企業資產經營效益,在提升資產基礎管理力度過程中,應當采取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新模式,而與該種財務管理新模式中,企業應當經常對自身資產予以內部評估。
三、企業中強化資產評估的有效策略
全面企業在時展新形勢下,要與時俱進,大力進行改革創新,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理論不斷優化企業資產評估。如何進一步的強化企業中資產評估可以從以下相關策略著手:
(一)明確全面完整的評估范圍
在企業中,所有企業資產均屬于評估對象,都應全面完整地進行評估,做到賬實相符。為了確保評估結果的高質量,在資產評估過程中,應當明確全面完整的評估范圍。強化企業資產評估行為監督、約束。面對企業改制中存在的資產評估缺失及評估不完善等問題,務必要制定相關制度予以監督約束,唯有得到有力的監督約束,才能確保評估機構、人員在企業中不做出各式各樣違反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的行為,進而防止評估結果失真。
(二)確保企業資產評估方法科學合理
確保企業資產評估方法科學合理,指的是結合各式各樣評估目的,構建規范的評估準則,進而選擇針對的資產評估方法,促進評估結果能夠客觀、準確地反映企業資產實時價值。市場經濟背景下,資產在企業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企業資產評估過程中,應當借鑒發達國家企業資產評估先進經驗,對資產評估方法展開逐步創新,開發出具備我國特色的資產評估方法。全面衡量資產的使用壽命、使用效應及發展前景,結合資產發展轉變規律等,系統運用一系列評估指標,構建較為完備的資產評估數據信息庫,強化企業資產評估科學合理性。
(四)提升資產評估人員綜合素質
企業中,不論是哪一項資產評估最終均要通過評估人員完成,即評估人員是實際資產評估工作中的工作主體??梢?,唯有構建起一支專業水平高、職業道德素質強的評估隊伍,才能在評估實踐中,在處理一系列疑難問題時,評估人員能夠選取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并盡可能確保評估工作客觀、鼓勵性,獲取準確、公正的評估結果。伴隨企業改革的逐步深化,資產評估被提出了諸多新的要求,為了適應新形勢,應當每年不定期組織培訓繼續教育,系統制定培訓學習內容,開展具備一定深度、針對性的理論研究、學術探討,確保每位評估人員均可參與其中,培訓完畢可展開相應的考核,確保學習質量。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倘若沒有完整、客觀的會計信息,企業資產評估便無從談起;于此同時,企業資產評估結果也能夠起到對財務會計信息予以補充、完善的作用。鑒于此,相關企業務必要不斷專研研究、總結經驗,全面分析企業財務部門與資產評估的關系,清楚認識企業財務部門在資產評估中的意義,“明確全面完整的評估范圍”、“確保企業資產評估方法科學合理”、“提升資產評估人員綜合素質”等,積極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國際貿易 反傾銷 會計機制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磨擦和貿易糾紛越來越多,傾銷與反傾銷已成為國際貿易中的熱點問題。為維護公平貿易和正常的競爭秩序,世界貿易組織允許其成員在進口產品因傾銷、補貼的激增等給其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措施。因而,在當前的國際貿易中,反傾銷稅已成為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
我國遭到反傾銷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對外出口的增長,我國已成為國際濫用反傾銷的最大受害國,有數據顯示,因國外的反傾銷造成的損失已達800多億人民幣。面對嚴峻的形勢,如何正確解讀國際反傾銷中的若干會計問題,建立起預防和應對反傾銷的會計保護機制,充分發揮會計在國際反傾銷中的作用,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迫切需要。隨著我國加入WTO,傾銷與反傾銷作為當今貿易領域的熱點問題,已越來越為中國企業所熟悉。所謂傾銷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向進口國銷售產品,由此對進口國產業造成損害的行為。反傾銷,則是當傾銷行為發生以后,出口國因此對進口國相似產品工業造成實質上損害時,進口國為抵消或阻止傾銷,可征收不超過該產品傾銷幅度的反傾銷稅的一種法律行為。
自1979年至2004年9月底,共有34個國家和地區發起了665起針對或涉及我國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調查案件,我國成為世界上反傾銷的最大受害國。20多年來,對華反傾銷案給我國出口造成的損失累計約100億美元,直接影響了我國的對外貿易。
我國企業反傾銷敗訴的會計原因分析
我國企業遭到反傾銷指控,在應訴的企業中勝訴率很低。據有關部門統計,在國外對我國470多起反傾銷案件中,國內企業應訴率只有60%-70%。在應訴案件中,絕對勝訴率不到40%,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國際反傾銷規則對中國企業的歧視和企業自身的應訴不利造成的。而國內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差異以及缺乏對反傾銷會計規則的正確解讀更是引起中國企業敗訴的決定性因素。
會計準則的差異
“非市場經濟國家”是我國在應訴國外反傾銷案中大量敗訴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以歐盟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將中國視為“轉型經濟國家”,只有滿足五個方面條件,才被認為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開展經營活動。而其中對會計的具體要求是:企業必須有一套清晰的基本會計賬簿;會計賬簿應當根據國際會計準則記賬;基本會計賬簿必須進行過獨立審計并有通用性;企業生產成本和財務狀況不再因為過去的非市場經濟制度而受到嚴重扭曲,得考慮設備折舊、其他折舊、以物易物和以債務抵消方式所列的支出。
但目前我國的企業大多沒有按照國際會計準則進行記帳,因而要求市場經濟地位屢屢被西方國家駁回。其中,國內《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主要差別在于:《企業會計準則》在資產的會計計價與財務報告披露方面強調會計計價基礎是歷史成本與真實列報原則;《國際會計準則》要求資產的會計計價必須是公允價值,財務報告披露必須遵循公允列報原則。目前,我國不少企業的土地、廠房,很多是以前國家劃撥的,并不按照市場價值評估的,經過多年的折舊后,現在辦產權證,企業補的地價可能很低。而國際會計準則是按照市場價格來對資產評估作價。這樣一來,價格相差就比較大,企業的生產成本和財務狀況也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在接受反傾銷調查時,由于提供的會計資料不能“真實”反映出口產品的正常價值,而被否定了市場經濟地位,采取替代國制度,確定正常價值。而選擇的替代國又與我國的發展水平差異較大,這直接導致了我國企業接受反傾銷調查的敗訴。
缺乏對競爭對手的會計研究
反傾銷案件發起國的調查當局如果認定所調查商品的出口國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將引用與出口國經濟發展水平大致相當的市場經濟國家的成本等數據計算正常價值并進而確定傾銷幅度,實施相應的征稅措施。于是,我國企業能否勝訴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選擇一個合適的“替代國”,并迅速考察該替代國有關企業的成本構成和銷售價格。目前,我國的出口企業平時缺乏積累境外主要競爭對手的財務信息資料,沒有替代國國內有關企業同類產品的生產成本要素、運輸、保險費、銷售價格等相關信息,一旦涉訴,很難根據競爭對手的情況,主動選擇對我國企業有利的具體替代國,最終導致敗訴。
沒有深刻解讀國際反傾銷法會計規則
對于反傾銷會計規則的理解是否深刻,事關規則的遵循以及涉訴企業維護自已的權利,保護自己合法利益。我國企業在接受反傾銷調查時由于缺乏對國際反傾銷會計規則的理解和運用,造成敗訴的案件也屢見不鮮。
國外在反傾銷會計方面的經驗
起用競爭對手會計
國外的企業為了更好地適應國際競爭,應對反傾銷的形勢,都紛紛啟動了競爭對手會計。競爭對手會計是通過各種現代管理方法搜集和分析競爭對手的財務與非財務信息,應對國際反傾銷的一種現代管理方法,以掌握國際主要競爭對手的情況,應付競爭局面和規避、迎戰國際反傾銷訴訟。采用競爭對手會計,對于反傾銷訴訟可謂未雨綢繆,一旦遭受針對本國的反傾銷訴訟,便可以拿出對本國有利的會計舉證,從而贏得訴訟。
建立商業情報網
許多國家設立官方的商業情報機構,在海外設立商情網,負責向出口廠商提供所需情報。例如,英國設立的“出口情報服務處”,由英國220個駐外商務機構提供情報,并由計算機進行分析,整理出近5000種商品和200個國家或地區市場情況的資料,供有關出口廠商使用,以促進商品的出口。
我國預防和應對國際反傾銷的會計措施
我國企業面對嚴峻的國際反傾銷形勢,必須未雨綢繆,建立起預防和應對反傾銷的會計保護機制。
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
按照我國入世承諾,我國將面臨15年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待遇。因此,目前要利用《歐盟384/96號規則》規定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國內《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以實現我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突破。
符合“轉型期”要求,會計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企業必須建立一套符合國際會計準則的、賬目清楚的會計賬簿,該賬簿需按國際通用會計準則進行獨立審計并有通用性。具體包括:企業必須有一套清晰的基本會計賬簿;會計賬簿應當根據國際會計準則記賬;基本會計賬簿必須進行獨立審計并有通用性。 二是企業生產成本和財務狀況不再因為過去的非市場經濟制度而受到嚴重扭曲。特別得考慮設備折舊、易貨貿易、債務抵消等方面的會計處理,要求企業在過去的非市場機制向市場機制過渡時,其生產成本和財務狀況不存在重大扭曲。
會計上仍需四個方面突破
在會計規范國際化中發揮應有作用。積極參與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和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向世界介紹中國會計改革在會計規范國際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實現會計規范的國際化。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應盡可能國際化。對經濟全球化中的會計共性問題,我們力求接受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制定的會計準則,而對我國的特殊問題,需要制定符合我國情況的會計準則,但也應該以國際會計準則為指導來進行會計實務的梳理。
出口企業按國際慣例進行獨立審計。
會計舉證提供可信的資料。在反傾銷案訴訟中,可靠和經得起查證的會計舉證才是惟一能說明我國出口企業成本信息的方法。要求舉證所涉及有關生產企業及出口公司的賬本、生產記錄、購銷合同、發票、運輸、保險等資料必須可靠,賬務處理方法符合國際通行慣例的做法,并能在相關會計資料之間具有可驗證性,否則會導致會計舉證無效。
建立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
我國企業無法贏得反傾銷訴訟的最大原因之一,正是缺少一個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建立“反傾銷會計”制度勢在必行。
建立出口企業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出口企業的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在于配備反傾銷會計人員、建立反傾銷會計信息平臺,執行反傾銷規避、應訴、提起等會計業務。
建立行業商會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行業商會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在于建立行業商會反傾銷會計信息中心,在出口產品反傾銷規避、反傾銷調查的應訴和進口產品反傾銷的調查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立政府機關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政府機關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在于解讀國際反傾銷法中的會計規則,建立我國產業損害經濟指標的會計預警機制,以及反傾銷核查會計。
建立中介機構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中介機構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是指會計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等提供的反傾銷國外應訴準備、反傾銷國內申訴、反傾銷國內應訴的會計服務業務,發揮注冊會計師和律師在反傾銷中的作用。
建立反傾銷會計信息平臺與競爭對手會計
起用競爭對手會計, 不僅能夠積累境外主要競爭對手的財務信息資料,還能在涉訴過程中,根據競爭對手會計信息平臺的指引,選擇對本國有利的具體替代國方案,進行充分的會計舉證。
通過會計來加強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等內部會計資料的積累,結合反傾銷調查內容做好有關資料的收集,做到有備無患;通過會計搜集外國產品在我國市場傾銷的信息,就外國產品在我國市場的傾銷進行會計預警,為進行反傾銷申訴而舉證。
起用競爭對手會計還要關注三個要素,一是企業境外主要競爭對手的確認。在國際競爭中,作為一個國際化經營的企業,就必須了解國際上的主要競爭者,為每個值得關注的競爭對手創建一份信息檔案。二是競爭對手會計要搜集的信息。從競爭對手相同產品的產地或出口的分布情況,以及與這些產品銷售有關聯的企業;競爭對手產品的生產成本要素、成本結構、費用開支、市場份額、經營策略等財務與非財務信息;競爭對手產品在本國市場的銷售價格及在第三國市場的銷售價格、銷售數量情況;競爭對手產品在與我方競爭市場上的銷售價格、銷售數量情況。 三是競爭對手會計獲取信息的渠道及方法。有關競爭對手的信息渠道是多樣的。主要來源渠道包括:政府統計公告、行業分析報告、行業協會資料、行業專家顧問的咨詢報告、貿易金融報道、公司公開財務報告、競爭對手廣告、產品技術分析、共同的供應商和顧客、競爭對手的前雇員等。
綜上所述,面對嚴峻的國際反傾銷形勢,面對西方國家在反傾銷訴訟中所擁有的會計優勢和人才優勢,面對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反傾銷會計保護機制的建立與完善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關鍵詞:會計會計信息資產評估會計信息系統
一、引言
資產評估是指資產評估專業人員以資產某一時刻的狀況為基礎,以自身特定制定的目的為前提,在一定的原則或者假設下,按照客觀的標準,對評估程序進行系統的設計,采用科學的評估方法對資產的價值進行評定和估算。由于資產評估通常具有明確的評估目標、對象、主體和客體,同時還采用了既定的評估標準、原則和程序,同時還是一種貨幣計量,所以資產的資產評估要想真實的反映出企業的資本保全狀態,就需要對包括計量單位及計量屬性兩方面來對會計信息進行合理的配比,獲取真實的會計信息。由于會計信息和資產評估兩者的分工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同時其工作的性質及專業的知識、執行的標準不同,必須對兩者之間進行合理的研究,從而達到兩者相互促進的目的。
二、會計與資產評估間的關系
會計和資產評估的關系主要體現在特定條件下資產的會計計價、會計財務報告利用資產評估的結論以及資產評估利用會計信息等幾個方面。
(一)會計信息是資產評估的重要依據
在資產評估的過程中經常會利用并參考會計信息,包括會計的數據及會計的方法。我國的資本市場還沒有充分的發育完全,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尤其是在對資產的未來收益額的預測方面還存在著各種條件的限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重置成本法,這就需要將資產的實時狀況、價格的變動及技術的變革等對企業歷史成本的綜合影響進行量化,這些都需要在賬面上對成本進行修正,例如采用價格指數法進行重置成本的測算時,就需要將被估資產的賬面價值調整成為重置成本。這些都需要用到會計信息。同時,在資產評估的過程中還大量的用到了現代會計的計價方法。
(二)資產評估計價和會計計量屬性相互融合
我們從評估計價和會計計價的市場性角度來看,會計和資產評估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它們的根本的目的都是在于對資產進行確認、計價和報告,進行資產的披露。而從會計理論的發展和企業經營管理需求來看,會計和資產評估之間具有功能上的互補性。
三、會計信息系統
會計信息系統即指采用會計的方法,以貨幣的形式來對企業的經濟活動等相關事項進行計量和反映。同時,隨著會計報表附注信息受到不斷的運用及重視,企業的非貨幣化信息已經被更多的加以披露。尤其是隨著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企業在進行會計計量時能采用歷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變現凈值法以及公允價值計量法等來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采用歷史成本法對大部分的資產,諸如存貨、投資等都能夠以公允價值來進行計價,這在增加會計信息準確性及相關性的同時,還給資產評估提供了一個會計的計量基礎。
會計信息系統和資產評估系統兩者之間時有區別的,其中,前者是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采用會計系統來考察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成果;而資產評估系統則涵蓋了金融、會計、統計、法律以及審計等多個學科,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對資產來進行公正、合理的評估。
四、會計信息在資產評估中的應用
(一)會計信息是進行資產評估的基礎
在進行資產評估的過程中,評估人員不管采用何種評估的方法,會計信息都一直是評估人員進行資產評估的一個最重要的依據,同時會計信息的質量還對資產評估的質量有重要的影響。下面將對資產評估過程中采用的幾種典型的會計計量方式進行探討。
1、重置成本法
在重置成本法中,會計信息主要包括各資產的取得時間、資產的使用情況等,它們對重置成本法在資產評估中的影響比較的大。新的會計準則中對于重置成本法有明確規定:在采用重置成本作為計量屬性時,資產應該按照當前所購買相同或者是相似的資產所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是現金等價物的實時金額來進行計量。資產評估中的“重置成本”與會計計量屬性中的“重置成本”具有一定的差別,但又具有相同的估價思想,都是從資產再取得的角度來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兩者在表現的最終結果上是趨于一致的。
2、收益現值法
在收益現值法中,資產評估的一個項目就是要對企業在未來各個期間的現金流進行預測,而這項工作是基于會計體系來完成測算的。同時,在折現率的選擇方面,還需要考慮到企業的財務信息,例如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等。在整個收益現值法的應用過程中,各個環節都與企業的整個會計體系相關,與該體系所產生的會計信息相關。
3、市價法
在市價法當中,需要參考企業的市盈率或者是企業的市凈率來進行計算,這也需要以會計信息作為依據,同時,諸如資產評估目標公司的盈利情況和凈資產狀況等都是在會計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的。
(二)資產評估需要對會計信息進行有選擇的利用
資產評估和會計在業務的目標和作用方面是不同的,因此在資產評的過程中要對會計信息進行有針對性的利用,尤其是在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下更應該對會計信息進行必要的選擇與修正。
1、對失真會計信息的選擇與修正
在實際的經濟運行過程中,有多種原因會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例如人為的對利潤而進行調整而進行的關聯交易、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為了達到提高資產質量而隱瞞部分事項等。從這個角度來講,在利用會計信息的時候,需要上述幾個可能引起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事項進行關注,否則將導致資產評估結果的不準確。
在對會計信息進行利用時,不但需要對會計信息進行選擇,同時還要對這些信息進行適當的分析及修正。要對目標企業的各種會計政策進行調查,尤其是對于重大的資產計量、收入與費用的確認等進行分析,在發現會計信息可能存在失真情況時要根據企業的會計政策進行合理的修正。
從會計信息真實性的角度來看,評估資產價值的過程中不僅應該對企業的情況進行了解,充分的利用企業的會計數據,然后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合理的評估方法、基準及評估的范圍,同時還應該在前者的基礎之上對企業所提供的各種財務報表等會計信息進行合理的調整,而調整的原則是:首先要對會計信息的性質予以明確,對會計信息所調整的范圍進行合理的界定,并采取合適的調整方法。
對失真的會計信息進行修改和調整的過程就是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要及時的對新的會計準則及稅收政策進行跟蹤。這就要求評估分院要具備較為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及鑒別能力,在對各種新的會計規范及新的稅收政策進行跟蹤的基礎上,結合本企業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對變化的政策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策的變化進行分析。
2、對真實的會計信息進行處理和利用
從理論上講,企業之不需要對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相關會計信息進行調整和修改,這是由于就一個持續經營的特定經營主體來講,利益所有者所關心的并不是其資產的公允值,而是以權益為基礎的收益,同時從成本的收益法則及信息的相關性來講,以歷史成本作為基礎的會計信息更加可靠。
而從另外一中需要來講,在會計信息的利用過程中,真實的會計信息并不都能直接的加以利用。由于受到會計政策等各種相關因素的影響,所謂的真實的會計信息相對資產評估而言就不那么“真實”了。例如,會計政策要求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不能夠轉回,這導致固定資產價值回升后,會計計量卻沒有相應的改變,導致會計信息不能夠真實的反映經濟事實。
五、結語
資產評估的主要依據就是會計信息,在評估的過程中要對會計信息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尤其是對于失真的會計,應該進行選擇和修正,確保會計信息更好的為資產評估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郭駿.淺析會計信息在資產評估中的運用[J]. 中國對外貿易. 2011―04
一、質量成本與會計成本的概述
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質量管理專家費根鮑姆提出這一概念,高度概述了企業產品活動和預防中費用所引發的的損失,撰寫了質量報告,引起了各國專家學者對質量成本的注意。
質量成本是指產品在保證質量水平的前提下支付的成本,和質量無法保證時造成的損失。換言之,就是質量低劣的基礎上引發的主要成本總和。在質量低劣的表面現象下,往往存在著無法想象的損失。表面所看到的是顯現損失,而見不到的則是隱性損失。如果無法控制顯現損失,將損失降至最小,相對的隱性損失也會擴大。只有同時控制好顯現損失和隱性損失,才能做到降低總成本,將企業利益最大化。
在質量成本中,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質量成本分化成不同的類型。將質量成本按傳統的方式劃分,主要體現為質量成本核算,能夠直觀掌握質量成本并對其進行控制;把質量成本按照經濟角度劃分,主要分為四種: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在產品生產過程中避免出現劣質產品,這是預防成本,預防成本與預期損失成反比,就是加大預防成本的投入,就能有效減少預期損失。產品的質量工程到質量審查、改進都是包括在預期成本之內。確保產品服務質量的成本是鑒定成本。主要體現在產品驗收、檢測設備等方面。是保證質量成本的基本措施。在生產過程中產出的廢品、返工產品等都是內部失敗成本,需要在生產前對內部失敗成本進行評估。當產品在服務過程中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被退回,叫做外部失敗成本。需要將內部失敗成本和外部失敗成本進行綜合評估,并采取有效措施以減少這兩種成本。
會計成本是指公司賬上明確記錄的支出,主要包括生產支出、原料支出、動力支出、廣告支出、款項支出等。根據我國財務制度,會計在記錄時劃分出不同的類別,包括生產成本、管理成本、財務成本和銷售成本。四項成本的總和是總成本。
二、質量成本與會計成本的關系
從質量成本和會計成本的內容上來看,質量成本保持產品質量在規定水平內生產所消耗的費用,其中,會計成本與質量成本之間存在著聯系,同時也存在著差異。
1.質量成本與會計成本的聯系
從整體的角度看,質量成本之中包含了一部分會計成本,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屬于會計成本范疇的。二者之間的關系就是將在生產時沒有不良合格產品的成本,再加上可以納入成本的質量成本,就是會計成本。其中沒有不良合格產品成本是指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產品的實際消耗。而能夠納入現行成本的費用叫做可納入成本質量成本,也就是在企業內部損失的廢品所消耗的費用和外部損失中被用作修理所消耗的費用。
在對合格產品成本相加時,質量成本和會計成本之間的關系是能夠納入會計成本的質量成本與不能納入會計成本的質量成本相加,就能得出質量成本。需要注意的是,這其中的不能夠納入會計成本的質量成本中不包含隱含成本,比如產品因為減產或停工所消耗的成本。其中可納入會計成本的質量成本主要就是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然而,就其本質來看,資金中的質量費用往往需要根據實際工作才能劃分界限。
2.質量成本與會計成本的區別
通常來講,會計成本在實際工作中運用較為成功,因為會計成本的理論相對來說比較成熟,一些會計工作人員在對書籍進行記錄時,重點分析資金流出,而會計成本主要體現了成本的內容,并強調成本的結果,這就使會計在記錄時對資產的使用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及時掌握經營情況。相比較而言,質量成本注重質量問題,在企業成本數據中無法與其他數據整合,只能表現質量成本。
較比質量成本,會計成本具有可操作性。會計核算要以會計主體、會計分期、會計計價為基礎,并結合持續經營結果進行核算;而且在財務會計中,核算具有相應的責權,會計成本的核算需要將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作為指標,才能從根本上收集產品對象化費用??傮w來說,會計成本與質量成本有著明顯的區別,由于會計主體、分期、計價和持續經營需要人為界定,所以會計成本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這一點是質量成本沒有的。
兩者之間的形態也存在著差異。會計成本根據國家規定屬于財務管理的成本狀態,而質量成本是管理會計的成本形態,前者的目的是計算總成本,確保企業利潤,后者的目的是明確部門職責,改進產品,提高質量。但是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企業資產評估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形勢下的一種新型行業。企業資產作為一種價格相對較高不經常進行交易和購買的對象而言,比如對一家企業進行收購,買賣雙方無法達成統一價格,或者雙方在沒有參照的情況下,對企業的價值難以估算,需要利用第三方進行客觀公正從資產評估??陀^公正的資產評估能夠形成公允的價格,促進買賣雙方進行交易。因此,企業的資產評估是在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進行的,一方掌握較多的信息,而另一方缺乏相關信息,信息不對稱推動了企業資產評估的發展。目前,我國企業在進行資產評估的過程中對使用以下方法:收益現值法、清算價格法、現行市價法以及重置成本法等等。不同的資產評估方法具有不同的使用條件和適用范圍,通常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我國關于企業資產評估的發展企業較晚,在企業資產評估的過程中會存在一系列的財務會計問題,受到了企業相關人士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因此,必須加強對企業資產評估過程中的財務會計問題的探討,積極探索改善企業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
二、企業資產評估與財務會計的關系
1.企業資產評估與企業財務會計之間既存在聯系、又具有區別。企業開展資產評估是對企業的價值做一種公允、客觀的計量,能夠為企業的交易、改制重組等經濟目標服務,而且能夠真實客觀的反應企業的資本保全狀態以及提高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企業的資產評估能夠有效的改善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2.企業的資產評估的開展有賴于企業財務會計,同時企業的財務會計系統需要通過資產評估來進行補充和完善。企業開展資產評估,其中企業財務報表提供的數據信息是企業資產評估的信息主要來源,企業的資產評估是以企業財務報表信息為基礎來進行調整和過濾的。從而防止企業會計虛假信息影響企業資產客觀價值的真實表達。當企業在進行會計計價時選用可變現值、公允價值、等非歷史成本標準作為基礎時,企業的資產評估就可以有效的提供這些會計計價。因此,企業的資產評估其實是對企業會計系統的一項補充和完善。企業的資產評估與企業的財務會計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資產評估非常值得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研究與借鑒。3.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失真對企業資產評估結果產生影響,易導致評估人員的誤判。由于許多企業存在虛構賬目、推遲收入、提前支付以及轉移資金和虛報資產產值等方式進行投機取巧,造成企業的財務報表和企業的財務信息失真、不切實際。另外,企業存在偽造財務賬目,不反映企業真實財務狀況的現象。在企業進行資產評估的過程中,會計信息的失真對企業資產評估結果產生影響造成偏差,影響企業資產評估數據的真實性。即使企業的資產評估的結果是真實的客觀的,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也需要對其進行核查,保證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三、企業資產評估中的財務會計問題分析
1.會計信息質量問題。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問題不僅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企業財務狀況,還影響到企業資產評估的準確性與客觀性。企業的財務信息是企業進行資產評估的重要數據來源和支撐,是對企業持續經營下的依據,能夠清晰的把握企業的資產情況、未來預期收入以及市場風險等等,企業資產評估離不開企業會計信息數據的支持,因此,企業資產評估人員如果缺乏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視,勢必嚴重影響到資產評估的真實性與客觀性。2.對資產評估認識不夠。當前企業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缺乏對企業資產評估重要性的認識。企業的財務會計部門認為企業的資產評估不僅不能夠給企業帶來用處,反而會增加企業的資金負擔,產生評估成本。對企業資產評估的認識程度不夠,勢必會給企業資產評估帶來一系列的財務會計問題,影響企業資產評估的客觀性和準確性,不利于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資產管理水平的提高。3.資產評估的核定標準缺乏統一性。當前,企業在進行資產評估的過程中,由于缺乏規范的、統一的企業財務會計制度,造成企業資產評估缺乏有效的規范的標準。不利于對企業的資產價值進行準確的、全面的評價。我國企業通常為了進行企業兼并和重組,促進劣勢企業向優勢企業的轉移,必須建立統一的、規范的評估標準,促進企業資產評估的有效進行。但是,由于需要企業存在所有制的問題和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的問題,使得許多企業缺乏科學統一的評估方法,使得企業資產評估缺乏全面性和準確性。另外,許多企業在進行兼并重組的過程中,往往重視對企業的有形資產的評估,而忽視了對企業無形資產的評估,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企業資產價值的準確、客觀的評估。
四、解決企業資產評估中財務會計問題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