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0 16:45:3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農業產業的特點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從靜態上看,農業產業空間布局是指構成農業產業的各部門、要素和環節在空間上的分布態勢和地域上的組合模型;從動態上看,農業產業空間布局則表現為各種資源、生產要素以及內部各產業和農業企業為選擇最佳區位,在空間地域上的流動、轉移或重新組合的配置與再配置的過程。因此,農業產業空間布局是靜態與動態的協同,是存量與增量的統一。產業集聚是指在各種社會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響下,某一產業在地理空間上的集中過程或趨勢,側重于該產業在特定區域的集結與該產業整體的區域分布之間的對比,描述產業的空間分布狀態,因此產業集聚是一種運動機制。美國農業產業集聚發展大致可以分為4個時期:集聚準備時期、開始集聚時期、集聚程度較高時期和開始出現分散傾向、但仍以農業產業集聚為主的時期。
(一)農業產業集聚準備時期(17世紀前)
17世紀以前,美國農業科技水平較低,以畜力牽引農具是最普遍的生產方式,農業產業發展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很強。這一時期自然規律起著主導作用,生產者只能依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對多種生物進行選擇、培養和馴化,生產目的只是滿足自身需求,主要表現為原始的種植業和游牧式畜牧業。美國地域廣闊,各地光、熱、水、土等自然條件差別很大,只能根據各地的自然氣候條件種植適合該地區的作物品種,畜牧業也是如此。由此可見,17世紀前的美國農業發展緩慢,農業產業空間分散,屬于農業產業集聚準備時期。
(二)農業產業開始集聚時期(17世紀至19世紀初)
進入17世紀,雖然美國農業仍以畜力牽引農具,但隨著宗主國英國生產力的提高,特別是商品性農業的產生和發展,美國的農業科技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商品性農業也開始在美國出現,為美國農業的大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17世紀早期,以美國北部新英格蘭農場出現商品性糧食生產和畜牧業為標志,美國進入商品性農業的發展時期。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追求農業產業利潤,美國南部的種植業主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種植煙草,北部集中利用草地發展畜牧業,中部光、熱、水、土等自然氣候條件良好,主要種植以小麥為主的糧食作物。此時,美國農業生產空間布局呈現出點狀分布的特點,農業產業開始進入集聚時期。
(三)農業產業集聚程度較高時期(19世紀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19世紀初,美國開始進行工業革命,科技進步和生產力水平提高在農業上表現得非常明顯。美國農業開始廣泛使用拖拉機和化肥,農業生產、運輸、儲存、銷售、加工等方面的技術和設備不斷更新,農業耕作方法的改進及農業育種新技術的涌現,改變了美國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發展環境,也改變了一些作物品種生長的條件,為美國農業產業集聚發展提供了可能性。而農業商品化、市場化的發展,特別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國內外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促使農業生產趨于集中化,以利于在耕種、除草、收割等方面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發揮規模效益,提高農業產業的盈利率。美國政府隨后推行“西進運動”,頒布了一系列土地法令,農業生產的部門分工和地域專門化發展更加迅速,農業生產集聚程度越來越高,美國農業產業進入集聚程度較高時期。
(四)農業產業出現分散傾向、但仍以農業產業集聚為主的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生物工程和空間技術應用為主要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美國農業產業集聚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這場科技革命始于美國,美國農業產業得以從科技革命中獲益,不斷走向現代化、工廠化和產業化,農業生產現代化和科學化水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和公用設施,獲得更大的規模經濟效益,美國農場主大力發展大型牧場、養雞場、養牛場,農業產業集聚的傾向十分明顯。當下,在農業產業不斷集聚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分散的傾向,但總體來說,產業集聚仍然是美國農業產業空間布局的主要特點。
二、美國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產業集群是指伴隨某一產業
在某一地理區域集中的過程,出現眾多企業(包括該產業內部企業和相關產業的企業)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種特定的社會經濟實體,側重于描述特定經濟區域內,該產業內部各企業之間,以及與相關產業企業之間互相影響的互動關系??梢哉J為,產業集群是產業集聚產生的一種良性結果,但產業集聚并不一定會產生產業集群[2]。依靠農業產業集聚這種運動機制,結合美國各地的土壤、氣候、植被、市場、技術、勞動力、開發歷史等因素,經過約200年的集聚發展,在自然和社會條件組合的基礎上,美國的農業產業集聚產生了良性的集群結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美國農業產業帶[3]。
(一)乳畜產業帶
乳畜產業帶是指美國東北部和新英格蘭地區的牧草和乳牛帶,位于西弗吉尼亞以北的五大湖周圍,是美國緯度最高的地區。由于位置偏北,屬大陸性溫帶針葉林氣候,溫度較低,不適宜種植農作物,但卻適宜牧草的生長,加上該地區城市人口多,交通運輸便利,乳畜產品消費市場大,有利于畜牧業的發展,因而形成了頗具特色的乳肉畜牧業產區。如今美國奶牛總量的1/3、牛奶和乳制品總量的1/2都來自于該乳畜產業帶。
(二)玉米產業帶
玉米產業帶位于美國中西部,包括明尼蘇達、得克薩斯、科羅拉多、北卡羅萊納等約15個玉米生產州,這里地勢低平,土地肥沃,水、土、光、熱等自然氣候條件特別適合玉米的生長,而且交通運輸條件較好,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區。事實上,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艾奧瓦、伊利諾伊、印第安納等中西部5個州就成為美國玉米的主要產區,現在這15個玉米生產州的玉米種植面積和總產量都占到全國的80%左右。除玉米外,這一產業帶的小麥、大豆和其他飼料作物的種植面積也較大,大豆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60%。
(三)小麥產業帶
小麥產業帶位于美國中部平原的西部和北部地區,北起與加拿大接壤的北達科他州、蒙大拿州,南至俄克拉何馬州、得克薩斯州,這9個州的小麥播種面積占全國播種面積的70%。該地區屬于半干旱區,北部冬季寒冷而漫長,適宜春小麥生長,北達科他州和南達科他州是春小麥的主要產區。南部氣候、水土等自然條件適宜種植冬小麥,冬小麥主要產于玉米帶南部和棉花帶北部的冬小麥和玉米混合帶。
(四)棉花產業帶
美國棉花產業帶分為老棉花產業帶和新棉花產業帶。老棉花產業帶主要位于東南部地區和三角洲地區,包括北卡羅來納、佛羅里達、密西西比、阿肯色等7個州。這里的土壤、水源、光照等自然條件特別適宜種植棉花,加上早期歐洲殖民者將大量的非洲奴隸販賣到此從事棉花種植,勞動力資源豐富,因此很早就成為棉花主產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老棉花產業帶逐漸衰落,許多棉田開始種植蔬菜、煙葉,棉花生產轉移到西部種植條件較好的地區,逐漸形成得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新的棉花主產區。如今得克薩斯州是美國棉花產量最大的州,棉花種植面積約145萬hm2,占全國棉花種植總面積的1/3,產量占全國棉花總產量的27%。
(五)太平洋沿岸綜合農業產業帶
太平洋沿岸北部受太平洋暖濕氣流的影響,氣候溫和濕潤,適宜小麥、溫帶水果等多種農作物的生長,因此北部的華盛頓州、俄勒岡州是美國主要的小麥產地,產量約占全國小麥產量的13%。華盛頓州還盛產蘋果,是美國重要的蘋果產地。太平洋沿岸南部屬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濕潤,夏季炎熱干燥,適宜種植蔬菜、水果等多種農作物,僅加利福尼亞州就供應了全國51%的水果和干果、32%的蔬菜,凸顯了其農業大州的地位。此外,依靠墨西哥沿岸的氣候資源條件發展起來的亞熱帶作物產業帶,以及依據西部高原山地面積大、土地貧瘠、氣候干旱的特點發展起來的山地放牧產業帶也具有一定的特色。
總之,自19世紀開始農業商品化進程至今,美國已形成乳畜產業帶、玉米產業帶、小麥產業帶、棉花產業帶、煙草和綜合農業產業帶、山地放牧產業帶、亞熱帶作物產業帶等專業化農業產業帶。這些產業帶都是依據當地資源條件、自然環境、種植傳統、耕作習慣以及技術、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建立起來的,每個產業帶的農場一般只生產一種或幾種農產品,甚至只從事某種農產品某一生產環節的工作。這種農業產業區域分工的最大益處在于各地能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有利于大規模集中使用農業機械和技術裝備,加速實現農業機械化,提高土地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有利于強化農業現代化管理,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生產率。暢通的水陸運輸網絡的建立,進一步促進了農業區域分工和專業化生產,而這種農業區域分工和專業化生產又推動了附近地區相關產業乃至整個農業產業的發展[4]。因此,形成農業產業集群的這些農業產業帶,有力地提升了美國農業產業的競爭力。
三、美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
農業產業融合是指由于技術進步和市場開放,農業與工業、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通過技術、業務、產品、市場的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從縱向與橫向兩個維度拓展農業產業的發展空間,實現農業產業創新,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過程[5]。農業產業融合包括農資供應、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及服務環節的縱向融合,以及農業引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理念、技術成果和管理模式的橫向融合。前者延長了農業產業鏈,使農業產業從純農產品生產領域延伸到加工、服務等第二、三產業領域,拓展縱向增值空間;后者拓寬了農業產業鏈,使農業產業從單一的農業發展平臺滲入到服務、高新技術等產業領域,拓展橫向增值空間。無論是縱向延長農業產業鏈還是橫向拓寬農業產業鏈,都是一種更高形態的農業產業的空間變化,成為推動美國農業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一)農業產業縱向融合
農業生產專業化、市場化、商品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農資供應、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及服務的縱向融合。19世紀上半葉,美國農業生產專業化、商品化水平迅速提高,加上美國農場規模大,農產品產量高,而主要農產品產地與市場之間的距離又太遠,農場主根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運輸、銷售農產品。于是一些人脫離農業生產,專門供應生產資料、收購和銷售農產品,并提供各種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逐漸形成農業產業的縱向融合。農業產業縱向融合對美國農業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方面,在農業產業縱向融合中,生產、供應、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之間既有高度專業化的分工,同時又有密切的合作,并且分工與合作的程度還在不斷加強,從而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農業產業縱向融合促進了農產品的流通,美國農產品流通渠道能夠保持暢通,除了有發達的交通運輸設施、足夠的倉儲設備和完善的農業信息網絡外,一部分農產品加工公司直接插手農產品原料的生產,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生產階段在一個企業內部實現,并在產銷之間通過簽訂銷售合同和生產合同建立起多種渠道,渠道之間相互協調和配合,這種“垂直聯合”的生產方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國農業產業縱向融合的實體形式就是農業綜合企業,即將農產品生產、流通過程及農用物資的生產、供應等環節或幾個環節的農業、工業和商業置于統一的領導下,以便更有效地協調生產和流通。美國農業綜合企業主要有由工商企業聯合組建的農工綜合企業、公司農場和農場主合作社3種類型??傊?,通過農業產業縱向融合,美國農業將農業生產、工業制造、商品流通、信息服務、金融支持等產業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套產前、產中、產后緊密結合,以農工綜合企業、工商企業和農業合作社等行業組織為主的產業化經營體系,打造了一條農產品生產、加工、營銷各環節緊密相連的產業鏈[6]。
(二)農業產業橫向融合
農業產業橫向融合產生的前提是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而這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標志。美國農業產業橫向融合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更是極大地推動了這一進程。美國農業產業橫向融合的發展,導致農業與非農產業之間的重疊現象日益突出,產業界限日趨模糊,生物農業、分子農業、太空農業、數字農業、精確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等新型產業形態迅速興起[7],成為推動美國農業發展的巨大動力。
1.精確農業精確農業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工程技術等一系列高新技術成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現代農業生產形式,其核心是“3S”技術,即GIS地理信息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RS遙感技術。精確農業的基本特征是生產手段精良,管理過程精細,技術運用精確,資源投入精省,運作尺度精確,收獲高產優質,經濟高效安全,目前精確農業技術在美國中西部地區應用最為廣泛,主要用于甜菜、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種植。農場主可以利用全球定位衛星監控作物的生長情況,還可以根據電腦計算的肥料需求量自動施肥,以改善土壤肥力,并減少農藥支出。實施精確農業可在不增加人力的情況下擴大耕種面積,從而增加產量、提高品質、降低成本、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
2.工廠化農業工廠化農業是指在塑料薄膜大棚、玻璃溫室等“農業生產車間”內,利用陽光或人工燈光進行不間斷的農業生產,使農作物不受光、熱等自然條件的限制,一年四季都能供應優質、新鮮的蔬菜、瓜果、花卉、盆景、觀賞魚種、寵物等高效益的農產品。工廠化農業集成了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和現代先進農藝等,是具有高水準的“種植工廠”,在這里實現了農作物播種、生長、施肥、灌溉、環境控制等全過程的自動化,極大地改變了傳統農業的弱質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農產品品質和新鮮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溫室栽培發展較快。溫室基本上為全光型智能溫室,供熱系統、降溫水簾等設備齊全,溫室的光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養分供應均由計算機自動調節和控制。溫室內農作物的栽培基質一般采用專業化生產的人工基質,營養液通過滴灌輸送。有的溫室還采用無土栽培生產馬鈴薯,以及脫毒種苗等[8]。
3.分子農業分子農業是利用動植物分子遺傳學和轉基因等生物技術,大規模生產蛋白質、藥物、疫苗等物質,用于預防、治療人類及動物疾病。由于分子農業是利用植物生產、提取類物質,便于操作和規?;a,因而為農業工廠化發展奠定了科技基礎。在美國,分子農業已經成為當下農業發展的主流,除了利用轉基因植物提取抗體外,還利用馬鈴薯、大豆、油菜、水稻等作物生產疫苗。分子農業的出現,使農業產業拓展到醫藥、衛生領域,使新型疫苗的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如美國試驗成功的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轉基因煙草,這種抗原與從人的血清和酵母中獲得的抗原幾乎相同,但卻克服了傳統提取方式成本昂貴、程序繁瑣的缺點,有利于今后批量化生產[9]。
4.太空農業太空農業是將航天航空技術與農業生物技術結合起來的農業生產方式。近年來,美國將水稻、番茄等作物種子和動物送入太空進行試驗,研究其遺傳性狀表現和生理生化的變化規律,從而選擇優良品種,達到提高良種率和品種結構升級的目的。經過20多年的研究,美國宇航中心探索出“航天植物生產模式”,在太空艙內應用最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生產宇航員在太空中生活必需的食物。太空農業為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也為解決地球耕地資源緊缺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還有以微生物資源為核心,以動物、植物為原料發展起來的“白色農業”,以及以海洋生物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藍色農業”等新型農業產業。第三次科技革命還在不斷發展中,因而農業產業橫向融合也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但可以肯定的是,農業產業橫向融合拓寬了農業產業鏈,增加了農業產業的橫向增值空間,從根本上克服了傳統農業弱質性、低價值、效率低的缺陷,極大地提高了美國農業的生產率和農業產業的競爭力。
四、美國農業產業集聚、集群與融合發展的啟示
(一)高度重視科技進步在農業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美國農業產業集聚、集群與融合發展的演變過程中,科技進步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7世紀前,由于農業科技水平低,美國基本上沒有農業產業集聚。19世紀初,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商品性農業的出現,農業開始進入產業集聚時期。到20世紀40年代,隨著科技革命的深入,美國農業進入機械化、化學化和良種化階段,農業商品化、市場化、城市化水平有了顯著提升,美國農業產業集聚程度已達到較高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特別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美國農業產業進入到雖有分散傾向但農業產業集聚仍是主流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伴隨著農業產業集聚的發展,19世紀初,美國開始出現農業產業集群,并形成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帶。19世紀以來,雖然農業產業帶的主導產品有所變化和調整,但農業產業集群的總趨勢絲毫沒有改變。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農業產業的融合,使美國農業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到一個更高的階段。農業供應、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縱向融合擴展了農業產業的領域,而精確農業、工廠化農業、分子農業、太空農業等橫向融合則擴大了農業產業的發展空間,可見,科技進步加快了農業產業集聚、集群與融合發展的進程,對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提高農業產業競爭力,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就必須高度重視科技進步在農業產業集聚、集群與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注重自然資源和經濟條件對農業產業發展的制約作用以及市場的拉動作用
從美國農業產業集聚、集群發展的歷程來看,雖然科技進步使農業產業受自然資源條件的制約越來越小,但還不能完全擺脫自然資源的限制。按照光、熱、水、土等自然資源條件劃分,任何農產品都有最適宜區、適宜區、較適宜區和不適宜區,只有遵循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在適宜區和最適宜區實施農業產業集群,才能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經濟效益,實現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10]。此外,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農業產業基礎等經濟條件也制約著農業產業集聚、集群與融合發展,因此各地區要根據本地區的經濟條件,制定合理的發展計劃。同時,市場對農業產業集聚、集群與融合發展具有拉動作用,因為農業產業集聚、集群與融合發展的目的是促進農業產業發展,而商品性農業生產只有通過市場才能使農產品轉移到消費者手中,從而實現農產品價值,為農業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農業;產業發展;農民收入
我國農業在近40a的發展歷程中,不斷發生著改變,并不斷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以便能夠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目前,我國農業主流的發展趨勢是產業化發展,在這種發展模式當中,在確保農民收入的同時,還能夠為其提供更多的經濟來源,以增加農民的收入。此外,農業產業發展還會在農業生產中利用更多科學技術,以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與質量,使我國農業逐漸向農業現代化方向發展。下面筆者就對農業產業發展的具體情況和影響進行闡述。
1農業產業發展的簡介
農業產業發展主要是以市場為其發展導向,以經濟效益為其發展中心,優化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各項要素,并建立規?;?、企業化、區域化等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形式,從而促進農業的發展[1]。農業產業化從本質上來講是對傳統的農業的改革,不僅是在技術上進行改造,還對其傳統的農業產生模式進行了革新,使我國農業逐漸邁向現代化的發展方向。農業產業在其發展過程中與傳統農業相比較還存在很多特點,如專業化、社會化、集約化等。這些農業產業的發展特點是當今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特點,也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2農業產業發展對農民收入所產生的影響
2.1農業產業發展中各環節對農民收入所產生的影響
在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將會涉及到農業的生產、銷售等環節。在生產環節,各地區農民應當綜合考慮自身的特點,并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其生產的主要目的進行農業生產與農作物的種植,以免出現重復種植的現象而影響到產業發展的多樣化。此外,還可以利用先進的現代化技術確保所種植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具有較高的質量[2]。例如青稞的種植與生產,應當在該地區建立組織機構,鼓勵農民能夠參與到日常的生產種植當中,并邀請相關的技術人員對其種植技術進行培訓與指導,從而為其提供良好的生產條件。在銷售環節,應當培養農民的市場意識,利用媒體進行農產品的宣傳工作,以便吸引收購企業的注意,使企業能夠來到生產基地進行農產品的收購,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該地農民的收入。
2.2農業產業發展中企業對農民收入所產生的影響
企業在農產品的加工、銷售等環節都會產生重要的作用,對于增加農民收入也具有積極意義。企業規模的大小與為農民所增加的收入兩者之間具有正比例關系,也就是說企業的規模越大,農民的收入也就越多。一般情況,農民的獲利方式主要是在生產與銷售2個環節獲利,而企業則是在加工等環節獲得利潤[3]。企業是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力量,通過企業的不斷發展與壯大,能夠不斷增加農民所獲得的利潤,提高農民的收入。與此同時,企業還能夠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充分利用農民剩余勞動力為農民增收。
2.3農業產業的特色發展對農民收入所產生的影響
特色的農業產業結構能夠對增加農業收入具有積極作用。在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時,應當形成以農業為主,牧業為輔的發展模式,并建設相應的農業生產設施,例如節水灌溉設備等。通過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避免在雨季時發生洪澇災害,從而保障農業的順利的生產。與此同時,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還應當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以提高產品的質量與產量,從而增加農民的收入。
3結語
我國政府開始不斷對農業進行改革,形成符合現代化農業的產業結構,使我國農業逐漸從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向現代化農業進行轉變。農業模式和產業結構的變化都是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主要目標,我國各地農業部門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對當地農業進行改革,并結合當地農業的特點形成農業產業發展模式,充分發揮當地的優勢,以此增加農民的收入。希望通過本文對農業產業化發展所進行地分析,使其能夠為增加我國農民收入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郭建.農業產業化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研究——來自河北省的證據[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3(4):28-31,34.
[2]孫新章,成升魁,張新民.農業產業化對農民收入和農戶行為的影響——以山東省龍口市為例[J].經濟地理,2004(2):510-513.
關鍵詞:農業產業;電子商務;契合度;前景
一、農業電子商務的概念
農業產業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主導產業、產品為重點,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ㄔO、系列化加工、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形成種養加工、產供銷、貿工農、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使農業走上自我發展、自我積累、自我約束、自我調節的良性發展軌道的現代化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電子商務是指買賣雙方利用互聯網技術完成商品或服務的出售、電子支付、物流以及客戶關系管理的過程,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廣泛性、互通性實現了快速可靠的電子化商務交流。以此為例,農業電子商務就是以農業生產和貿易為基礎而發生的農業產品在互聯網平臺上的農業產品推廣、管理、買賣交易、物流和客戶關系維護等,利用網絡系統作為支撐,對農產品從生產到完成銷售進行全方位的管理的過程和方法。
二、目前我國農業產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
糧食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與經濟發展和國家穩定息息相關,但是我國農業發展落后,農民收入增長遲緩。雖然國家不斷出臺各種補貼和鼓勵政策來增加農民收入,但是這種政策的持久性和實用性并不強,補貼政策并不能從根本上緩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現象,更沒有辦法建立健全的農業產業模式。農業產業發展的制約歸根結底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產業結構制約。我國農業產業結構主要是以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但是我國自古以來都以種植業為主,這是由于我國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造成的。傳統觀念中,五谷基本上代表了農業產業,雖然其他種類農業產品都在建國以后也經歷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整體上比重還是非常的少,達不到均衡發展的規模,有很多農業產品需要進口,達不到國內需求狀況,這就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產業的發展。
(二)發展不規模。農業發展沒有形成規模化,這是我國農業發展和西方社會的最大的差距;我國農村有相當一部分農業產業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模式,并不能形成規?;@也就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業生產中的工業現代化和銷售、管理層面向現代化發展,所以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嚴重制約了農業產業的升級。
(三)生產效率低。農業生產效率低下,機械化程度低;這和上面講到的第二點有著十分重要的關聯,家庭式的農業生產制約了農業發展之間的互相協助和發展,造成了現在機械程度底,效率低下等突出的特點,家庭小農經濟是我國現在農業產業的主要模式。
(四)市場化發展效率低。農業產品中相當一部分產品的銷售都要有季節和保鮮方面的考慮,所以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產品不能更加合理高效的完成整個流通過程。這也就嚴重制約了農業產業市場化發展的進程。
三、兩者契合的意義
農業產業是關乎國民生活日常的重要產業,農業產業發展是關乎國民生計的重要問題。電子商務是已經被證明改變了中國很多產業格局和產業發展的極有效率的發展平臺,所以在農業產業發展面臨瓶頸的時候,與電子商務的契合會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契機。新鮮血液的注入會給農業產業發展帶來十分重要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農業產業和電子商務的契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減少農業生產的盲目性,提高效率。農業產業鏈十分長而且復雜,而且農業產業在現代技術手段上的落后造成了農業產業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這就給涉農的企業甚至到一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所以電子商務可以搭起一座信息交流的橋梁將市場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達到農業產業的各方手中,企業通過網絡安排生產、宣傳、分配資源;互聯網將所有信息第一時間傳達到各方的手中,縮短了所有相關商戶之間的距離,從而極大地降低了營銷和管理成本,提高了農業產業的效率。
(二)打破傳統限制。農業產業傳統中交易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地域限制極為明顯;而依托互聯網的電子商務打破了傳統的產業中各地分割的市場格局,擺脫區域性的市場限制,形成了國家級甚至跨國市場體系,是交易雙方的選擇性擴展到最大。
(三)實現農業產品流通和產業的規模化。電子商務采用的網絡化的交易平臺可以將少量的、單獨的農產品集中在一起,集中形成規?;?、組織化。農民可以在一起將各自的少量的產品集中起來與物流配送中心合作,進行批量化的配送,使得農民作為一個群體出現,利益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證。而且弟子商務平臺上規?;男枨蟮臅沟棉r民聯合起來進行合作社或者是成立企業來進行規模化的生產、統一定價,質檢、分級,統一管理從而實現了規?;霓r業產業發展,使得農業發展達到新的層級中去,規?;膶崿F會極大地促進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的發展,使得農業產業有質的提升。
四、實現兩者契合所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農村和城市有著很大的差異,已經被證明改變城市生活和產業發展的電子商務是否也能去改變農業產業的發展呢?農業產業和傳統工業和第三產業都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所以就要求電子商務要能夠與農業產業有很好的契合度才可以,所以必須要解決目前阻礙兩者契合的主要問題:
(一)產業集中化、標準化程度較低。農業產業較低的集中化表現在生產單位大部分都是較小家庭單位等,造成沒有集中的產品集散地,產品質量的參差不齊,也沒有形成統一定的產品標準來對產品進行定級和定價,所以就無法形成完善的市場體系和市場規模。這就要求政府要做好引導工作,將先進的產業思想和產業文化植入農村農業產業體系中去,制定相關標準和品牌,以政府牽頭農民組成企業的形式來開展農業生產和貿易,形成集中程度較高的農業企業,來更加有效的利用資源并且形成更加標準化的產業發展。
(二)相關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傳統觀念的束縛。農業產業大部分從業人員的文化水平不高和小農經濟思想的作祟也會阻礙農業產業集中化的過程,知識文化水平和思想的限制會阻礙電子化的進程,所以從業人員整體的素質對于實現農業產業的電子商務化契合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在中國的現實狀況中,政府的公信力是非常值得利用的資源,電子商務要發展,觀念要先行,應該以政府為主導來對相關產業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和知識思想灌輸以及相關技術的培訓,指導他們逐步實現農業產業的升級換代以及與先進電子科技的結合。
(三)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不足。由于政府財力物力絕大多數都集中在相對成熟的城鎮和產業中,致使農業產業沒有資源去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村網民弄夠獲得有效信息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政府要能夠合理的調配社會資源,將資源傾向在農村地區,建立健全完善的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實現覆蓋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扶持農業產業網站和網絡平臺的建設,使得農村電子商務建設的成本降低到合理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農業產業在我國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農業產業在中國目前并沒有形成很好的產業形勢,所以農業產業與電子商務的結合會給農業產業帶來飛躍式的發展,會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作用。(作者單位: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
參考文獻:
[1]徐剛,王巍,石宇良,馬興.我國農業電子商務對策研究[J].北京 農業,2011(03).
一、農業產業資本的內涵
資本泛指以增殖為目的的貨幣,而且資本會隨生產及交易形成的方式的變化呈現不同變化形態,如貨幣資本會轉變成土地、生產設備、產品等物質形態資本。同樣,物質資本如產品通過市場交易也會轉化為貨幣資本。增殖性是資本的本質屬性,資本是具有指向性的,也就是資本只有與特定產業結合在一起分析,才能更好體現資本增殖性。農業產業資本是指投入農業產業相關領域,以增殖為目的的貨幣、實物等資產。由于農業產業是一個系統,農業產業發展與相關產業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投入與農業產業緊密聯系的配套相關產業的資本投入也屬于農業產業資本范疇。另外,這里的增殖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即不僅是直接的貨幣增殖的經濟效益,也包括間接非貨幣性的增殖,如生態、社會效益等。農業產業資本按其投入來源及性質特點,可以進一步細分為產權資本、借貸資本及財政資本。產權資本主要是指以獲得農業產業資源控制或實現資本增殖為目的投入農業產業相關領域的資本,主要是指企業法人實體、自然人通過資本市場及機構投資直接或間接投入的資本。借貸資本主要是指金融資本,是以獲取利息收益為主,需要償還的資本,主要是指各類銀行機構投入農業產業的資本。財政資本以獲取綜合社會經濟效益為目的投入的資本,主要指政府投入農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各種政策性專項投入的資本。簡言之,凡是投入農業產業及相關領域的貨幣和非貨幣資源都屬于農業產業資本的范疇。
二、農業產業資本對農業發展的作用機理
企業是產業構成的主體,產業發展變化實質上是產業企業的質和量的變化。產業資本對農業產業發展作用機理是以企業為載體,通過驅動企業發展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或轉型升級,產業企業變化是“因”,產業變化是“果”。產業企業數量的增加,促進產業向規?;l展。產業企業質量的提升,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產業企業結構變化,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產業價值鏈。當然,農業產業企業的發展變化與企業發展環境及生產要素優化也是密切相關的。產業企業的發展與相關產業要素發展是相互影響變化的,產業發展變化的驅動內因是企業。產業資本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是通過作用于企業,進而促進了產業的發展變化。產業資本作用于企業的形式主要包括:一是直接投資創建產業企業。二是以參股、控股方式投資企業。三是通過兼并、收購企業的方式進入產業。四是通過資本市場投資企業。資本創建產業企業可以從三個方面影響產業:一是在原有產業中創建同質型企業,同質型企業數量的增加會擴大產業發展規模,使產業形成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二是在原產業中創建異質型企業,拓寬或延伸原農業產業鏈,豐富產業發展功能。三是當資本創建企業達到一定規模時,會形成產業發展的集群效應,有效提升產業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優勢。資本以股權或并購的形式進入企業:一是通過增量資本輸入擴大了產業發展規模。二是優化產業發展的相關要素,引入新的生產技術和運營管理模式。企業生產要素優化和企業管理及運營模式的變革會傳導作用于農業產業,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資本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機理還體現在引資的同時往往也會伴隨著引智,當財務資本與智力資本融合時,會產生更強大的產業發展推力,比如引入知名品牌企業投資農業產業發展,在輸入資本的同時,也輸入了先進管理模式和理念,同時還會產生牽引效應,使其他產業企業效仿和跟隨投入資本。資本對產業發展助推作用還體現在通過對產業發展相關基礎設施投入驅動更多資本輸入產業,如通過規劃建設農產品加工工業園區,引吸農產品加工企業入駐,或是投資建設農業創業園區,為創業企業和農業科技成果孵化搭建平臺。總之,資本是農業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生產驅動要素,尤其是當農業產業還處在培育期時,資本適時投入會起到決定性的助推作用。
三、農業產業資本發展的路徑選擇
(一)拓寬農業產業資本的流入渠道,加大農業產業資本供給
1.通過政府政策“推力”,增大農業產業資本的流入量
中國經濟長期以來一直處于“二元經濟結構”,采取“以農補工”的經濟發展模式,盡管這幾年來提出了“工業反哺農業”產業發展政策,但是由于農業發展長期以來“欠賬”太多,國家對農業的投入還遠遠不夠。另外農業其本身具有高投入、生產周期長、風險大的產業發展特征,使得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的動力和動機不足,尤其是農業生產相關基礎設施需要投入的資本量比較大,加之其具有“公共產品”屬性,社會資本缺乏投入動機。所以要實現農業現代化,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財政資本投入要先行。一方面,要加大財政資本對農業投入的力度,尤其對農業生產相關基礎設施投入。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農業投資政策的杠桿效應,充分發揮財政資本投入的引動作用,通過財政資本投入帶動更多的產權資本和借貸資本投入農業產業。
2.借助農業產業發展“拉力”,吸引更多產業外來資本流入農業產業
隨著中國城市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以及國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人們對追求高質生活的愿望以及健康消費需求越來越強烈,這給中國的農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農業產業的“賺錢效應”已經顯現。資本是一種稀缺資源,逐利性是資本的本質屬性,在資本逐利性驅動下,資本總會流向預期投資收益率較好的產業和企業。產業預期投資價值主要受到幾個方面影響:第一是產業產品預期市場容量。第二是產業發展的專業化、規?;潭?。第三是產業產品與市場消費者需求的融合程度。當然最終還要體現在該產業與其他區域同類產業的發展比較競爭優勢。因此農業產業在發展時需要運用“預期回報”的產業發展理念引入社會產權資本,這就需要農業產業在發展布局時要具有前瞻性,讓農業產業投資者看到投資發展的良好“錢景”。另外,產權資本的投入往往會帶動借貸資本投入的增加。
3.培育農業產業系統競爭力,實現產業積累資本再投資
當農業產業投入資本實現增值積累時,資本擁有者會面臨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將資本繼續留在原來投資的產業,另一個選擇是將增值的資本投入其他產業,投資者做何決策主要取決于其預期投資回報率和資本的安全性。對于一個缺乏創新或競爭優勢的產業而言,客觀上存在投資回報遞減規律,即后續追加的投資回報率不如之前先行投入資本的回報率。但是如果產業保持較好的創新發展能力和持續的比較競爭優勢,其投資回報率不僅不會出減遞減,還會出現遞增現象。因此產業欲獲得產業資本的追加投入,唯一的路徑是培育產業系統競爭力。打造農業產業系統競爭力需要運用品牌戰略的發展理念,明確產業發展定位,使各項產業發展要素圍繞產業定位形成統一性和一致性資源配稱,形成產業發展合力,使產業產生向前發展的自慣性力。農業產業一旦形成系統競爭力,產業投資就可能實現持續較高的投資回報率。
(二)引導農業產業資本的流向路徑,使資本創造更大的產業價值
1. 引導產業資本加大產業人力資源開發投入
在產業發展相關要素中,人力資本是最為關鍵的產業發展要素,因為其他生產要素是由人力資源要素配置和整合,而且產業人力資本也是引入財務資本的關鍵影響因子,尤其是風險投資資本,把對人力資本評估作為投資評估的首要決策因素。人力資本投資雖然難于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它是農業產業基業長青的基石,因為人力資本是產業持續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和產業創新的源泉。農業產業人力資本開發投入涉及到政府產業管理人員、產業科技研究人員、產業企業專業化生產和管理人員、職業化農民等相關產業專業人員的開發投入。在農業產業人力資源開發資本投入中,財政資本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教育與研究領域,樹立產業發展,人才先行的發展理念:一是加大對農業產業發展相關高等院??蒲腥瞬偶案呒壒芾砣瞬诺呐囵B投入。二是加大農業職業教育投入,培養出高素質實踐型、運用型的專業化農業生產管理人才。三是整合相關教育資源,加大對農民人才隊伍的培育投入,打造職業化農民。
2. 引導產業資本流向具有市場前景的農業分化新興產業
農業產業發展遵循轉型升級、新舊更迭的演進發展規律,這主要是源于社會消費需求的演變和產業科學技術的新發現。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產業發展也誕生了一些分化新興產業和新的產業發展形態,如農業生物醫藥產業、保健產業,農業休閑娛樂產業、觀光產業、教育產業,農業創意產業等。農業分化的新興產業符合現代人的消費需求,具有較大的產業發展空間,同時還具有較高產業附加值。引導資本流入這些新興產業:一是延伸產業價值鏈,擴大產業價值。二是有利于培育農業產業價值新的增長點和創造點,提升產業競爭力。更為重要的是如果產業獲得先發優勢,將會獲得產業發展“先行者利潤”。因此農業產業發展布局時要能把握市場發展變化趨勢,要具有前瞻性,積極引導產權資本和借貸資本發展農業新興產業,財政資本投入則主要聚焦在新興產業相關配套軟件和硬件設施建設。
3. 引導產業資本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投入
創新是農業產業發展的源動力,是提升產業競爭力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利器。中國提出升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雙創”國家經濟振興戰略,創新戰略實施的關鍵環節是如何將創新成果產業化、商業化,轉化為產業的生產力和生產率。在農業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中,資本投入的助推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是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提升產業附加值和延伸產業價值鏈的有效路徑。因此需要培育和引導產業資本,尤其是風險產權資本投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同時財政資本也需要在科技成果創業、孵化平臺建設或種子基金方面加強投入,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農業是由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融合而成的半人工半自然復合系統。農業產業安全事關國家經濟安全、社會安全和政治安全,農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的良性、高效運轉是解決農業產業安全問題的關鍵。審視農業產業安全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上都要求以系統化理念,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對農業產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進行診斷,反思產生問題的根源,探索提升農業產業安全水平的可行之策。
一、農業產業系統性特征和產業安全形成機理
(一)農業產業系統性特征
在系統化視角下,農業產業呈現均衡、適應、穩定、流暢四大特征。
1. 系統均衡性。農業產業生態經濟系統總體協調及其各組成部分相對均衡發展,是實現農業產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平衡與良性循環的重要前提。生態經濟系統總體是否相對均衡發展,生態經濟系統多樣性是否得以保持,經濟各部門、各行業是否實現大體均衡,是判斷農業生態經濟系統是否會因失衡而難以實現良性循環的基本依據。
2. 系統適應性。農業產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的適應性主要表現在經濟系統的發展是否與生態系統的支撐力相適應,經濟系統的發展是否危及或削弱了生態系統的自修復、自維持能力。實現農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適應性,關鍵是使經濟發展嚴格限制在農業資源承載力和環境容量“閾值”范圍內。
3. 系統穩定性。根據生態學原理,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共同構成的生態鏈條越完備和復雜,農業產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會越強。從經濟生態化角度看,農業產業經濟系統的可持續運行,也需要不同部門分別扮演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角色,它們之間協同演化能力越強,農業產業經濟系統就越穩定。
4. 系統流暢性。農業產業順暢運行,關鍵是保證系統物質流、能量流、價值流和信息流順暢,實現農業產業產銷之間有效對接,而完善的物流體系、靈敏的價格和質量信息對實現農業產業的順暢運行發揮著關鍵性作用。
(二)農業產業安全形成機理
農業產業鏈條可持續運營是確保農業產業安全的前提,而農業產業鏈能夠正常運轉的動力,則主要包括農業產業鏈條內部的吸引力和農業產業鏈條外的推動力。吸引力來源于農業產業鏈條內在價值規律,推動力來源于產業鏈外政策、資金、技術等力量。在兩種力量中,吸引力是基礎,推動力是輔助。
1. 農業產業安全內部吸引力。由于農業產業鏈條中的物流運動是通過市場交易行為產生,并通過農業產業價值鏈推動物流運動的方向和強度。如果農業產業鏈條內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斷裂,則農產品物流將無法繼續向下運行,從而引起農業產業安全問題。
從內部吸引力角度看,提高農業產業安全水平的根本方向是提高產業鏈上各主體的利潤水平或降低相關成本。在我國農業小規模、大群體的無效競爭格局下,無論是從數量或質量上考察,都不利于農業產業鏈相關主體的經營規模擴張或成本降低。因此,僅僅靠市場行為建立起來的農業產業鏈條是十分脆弱的,必須引入其他外部力量。
2. 農業產業安全外部推動力。農業產業鏈條上價值流引導物流運行的延伸作用對產業鏈條上的外部資源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例如,農業科技研發和逐利資本在農業領域的投資行為,無論是資本還是技術進入到農業領域后,無疑都會對農業產業鏈條延伸和運營產生助推作用。同時,相關農業政策也是保證農業產業鏈可持續運營的一種重要外部推動力。
從外部推動力角度考察我國農業產業安全水平可以發現,以下五種因素將導致農業產業鏈外部推動力缺乏,繼而影響我國農業產業安全水平。第一,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比較收益較低或從事非農產業的機會收益高的現實,引發農民放棄農業生產而轉向其他非農產業;第二,農業產業的無效競爭結構引發產業鏈條上某個環節出現過度競爭,從而引起產業鏈條中斷;第三,缺乏生態上合理、經濟上有效且技術本身可行的先進實用農業技術,也是農業產業后繼乏力的一個重要原因;第四,勞動力價格上漲和物流成本上升阻礙了農業產業鏈條的延伸;第五,現有的農業政策支持力度與農業主體需求強度和能夠引發改變農業生產和經營主體行為相比,綜合政策力度處于薄弱狀態。
總體看來,無論是農業產業鏈的內部還是外部,我國農業產業都缺乏足夠拉引力和推動力,使得農業產業鏈整體運行的動力不足,這是我國農業產業鏈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因此,如何從影響和制約農業產業鏈運行的相關因素分析出發,尋求農業產業鏈運行的動力來源,是提升我國農業安全水平的努力方向和核心工作。
二、農業產業安全面臨的主要系統化問題
(一)農業自然生態環境破壞影響農業產業生態安全
農業自然生態環境對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既有支撐和保障作用,也有限制和約束作用。當農業資源承載力和環境容量在一定的閾值范圍內,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業資源環境之間可以實現良性互動甚至雙向優化發展,但如果過度且不合理對農業資源環境進行開發利用的話,將會從根本上破壞農業產業安全基礎。
當前,我國農業資源的非持續利用、農村環境質量下降、生態惡化加劇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其主要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旱澇災害頻發。由于森林覆蓋率低,天然降水少且時空分布不均,使得水土流失狀況并未得到根本好轉。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山區、丘陵區的有效耕層變薄,養分嚴重流失,水庫、河道淤積,進一步加劇了水土流失帶來的區域旱澇災害。二是化肥、農藥使用過度?;适褂貌缓侠碛绕涫沁^量使用,已經引發許多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問題,如農產品品質下降,生產成本上升,土壤板結,地力下降。三是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各類污染排放量不斷增加,大量的工業廢水及城市生活污水通過河流排向農村,污染水源和農田;固體廢棄物和垃圾堆放在農村,使農村成為“納污區”。
(二)政府投入力度低、市場化融資難影響農業產業金融安全
農業產業發展主要資金來源有政府投入、銀行貸款、企業投資、農民融資四個方面,從準確界定政府和市場的責任邊界角度考慮,大量農業基礎設施屬于公共產品范疇,政府應承擔主要資金投入,其余可以市場化的部分交由其他社會主體負責。當前而言,政府投入力度低、農業產業市場化融資難是突出問題。尤其是市場化融資,由于農業是弱質產業和風險性高的產業,生產周期長,比較利益低,所以大多數農村資金流向非農產業,資金在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凈流出”現象。在銀行貸款方面,多數停留在第一產業范疇的農業產業項目在銀行看來屬于“無效資產”,不具備擔保抵押貸款條件,其他融資機構貸款利息又較高,不符合農業產業周期長、見效慢對資金的特殊要求,種種原因使得農民和企業貸款難的情況十分突出,制約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加之長時期各級財政對農業的投入比例偏低,投資結構不合理,農業投融資體系不健全等原因,造成農業現代化建設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三)農業組織化程度低影響農業產業組織安全
我國農業產業組織化發展既是農業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和產業化的前提,也是形成農業產業有效競爭市場化結構的基礎。近年來,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有了較大發展,但是,從總體來看,發展程度還不夠,發展水平還不高。不僅單個產品、單個市場主體競爭力弱,而且包括龍頭企業規模和實力、科技和產品質量、品牌與價格以及經營方式在內的整個產業化體系的綜合競爭力也較弱。目前,從整體上看,農戶經營規模較小、分散化程度較高、經營手段和經營方式比較落后,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低,農民專業合作社發育程度不同、業務范圍狹小且主要集中在種植、養殖、農技服務三個行業,部分地方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宣傳培訓指導跟不上,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有待提高。
(四)農業科技研發和推廣不足影響農業產業結構安全
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和農業科技成果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的前提和保障。但科技研發、科技推廣的方向是由資金的投入方向決定的,如果資金對農業的投入少,農業產業發展所急需的科技成果必然缺乏,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科技研發和市場推廣由政府主導,由于大量創新不是圍繞市場需求開展,導致這種類型的創新對農業的驅動能力不足。同時,農業產業化發展所需科技支撐需要農業科普的推廣,農業科普工作對于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具有基礎性、長期性推動作用。近年來雖然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能力顯著增強,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農村科普工作在提高農民科技文化水平、培育新型農民、推廣農業先進技術、促進農業產業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與目前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相比,農村科普工作總體上還比較薄弱,科技支撐不足。
三、系統化視角下農業產業安全度評估分析――以河北省為例
(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按照系統化理念,筆者選取產業均衡度、產業流暢度、產業適應度和產業穩定度四個方面對產業的安全狀況進行評估,將其作為產業安全評價體系的一級指標,再對四個方面的主要影響因子進行分析繼而延伸出二級指標,從而建立產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見表1)。
根據DEA原理,DEA評價的相對有效性是要通過不改變決策單元輸入,先把生產前沿面通過數學規劃和統計數據加以確定,然后把決策單元在DEA的生產前沿面上進行投影,最后通過DEA前沿面與決策單元的偏離程度來評價相對有效性。DEA效率是指采用數據包絡分析(DEA)進行一系列計算后測量出的DMU的效率,該效率代表了規模效益增加、減少或不變。根據筆者從系統化角度對農業產業安全水平的界定,只有同時實現農業產業均衡、適應、穩定和流暢發展及其協同作用,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農業產業安全水平。因此,筆者依據這四個一級評價指標,結合前人研究成果分別制訂出相應的二級指標。同時利用DEA分析方法,把農業產業穩定性作為輸入指標,把其他三項作為輸出指標,以期從某一個側面反映我國農業產業安全水平。
(二)評價結果與分析
河北省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對其進行農業產業安全水平評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筆者以河北省2008―2013年相關農業產業安全的二級指標和相關數據,利用DEA分析方法,得出如下評價指標及相關DMU值(見表2)。
根據相關評價單元指標數數值和DEA方法原理,可以進一步測算2008―2013年度河北省農業產業安全水平(見表3)。
根據表3測算結果,對河北省農業產業安全水平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結論:(1) 總體安全度。2008年、2009年、2012年、2013年河北省農業產業的綜合效率為1,即DEA有效或河北省農業產業處于安全水平;2010年、2011年河北省農業產業綜合效率小于1,說明非DEA有效或河北省農業產業處于基本安全水平。(2) 規模效益及技術有效性。除2010年、2011年河北省規模效益出現遞增外,其他年份則處于規模效益不變狀態,說明河北省農業產業規模還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在技術有效性上,2010年、2011年是技術無效,說明河北省農業產業在系統均衡性、適應性、穩定性、流暢性四個方面及其組合還不是最優狀態。
針對綜合效率無效的決策單元,為了進一步分析相關指標能夠減少的投入量和可能的產業增加量,需要對相關決策單元進行調整并得出非DEA有效單元的修正量(見表4)。
根據DEA調整修正結果來看,在以后的發展中,河北省農業產業要適當降低進出口對外依存度,穩定農業產業的發展速度,增加農業產業的規模效益,提升農業產業的競爭力。
四、系統化視角下產業安全實現路徑分析
(一)從均衡性角度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在農業產業均衡性視角下,提升農業產業安全水平應重點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一是努力實現區域三次產業均衡發展,促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同演進,通過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通過農業規?;?、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實現農業產業化;二是在總量上努力實現農產品的供需平衡,要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中低產田;三是在結構上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優化農產品品種和結構,促進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協調發展;四是在布局上要發揮區域內和區域間資源和區位比較優勢,優化農業產業生產布局。
(二)從穩定性角度延伸農業產業鏈
在農業產業穩定性視角下,提升農業產業安全水平的重點是農業產業鏈條延伸。一是提高農業產業系統穩定性的關鍵是打破既有的各自為戰的利益格局,探索產業鏈條上不同主體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努力完善農民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的制度安排和長效機制,形成以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聯盟等新型農業主體,建立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二是減少農業產業鏈運行過程中的系統內損耗,通過產業鏈延伸實現擴鏈增值,提升不同主體的盈利水平和利潤空間,提高農業產業應對各種市場風險能力;三是要合理利用農業資源,加快發展第二、三產業,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加快農民就業的非農化結構進程;四是充分發揮產業鏈條外部政策、制度、資金、技術對農業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從多種角度提供農業產業發展的內生經濟增長動力。
(三)從適應性角度加快主導產業體系的形成
在農業產業適應性視角下,提升農業產業安全水平的重點是加快主導產業體系的形成。一是要優化資源配置、發揮比較優勢和挖掘發展潛力,在不同地區形成具有不同特點的主導產業,促進農業生產逐步向優勢產區集中;二是按照以需定產理念,圍繞市場需求發展農業生產,適應市場主體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需求偏好;三是遵循農業自然生態規律,以循環農業理念實現農業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間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四是提高主導產業培育和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多種資源的質量和素質水平,實現產業和資源間的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策略
農業生產與其他生產部門一樣,需要以一定的生產技術力量作為有效支撐,生產技術條件是農業生產發展的核心因素;同時,農業經營管理水平也直接制約農業生產發展狀況。一方面,農業生產由于受自然因素等制約顯著,其具體生產經營中必然包含著對自然物質基礎的管理及調適;另一方面,農業生產對現代化經營管理實踐的重視,也是當前新形勢下我國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戰略轉型的必然選擇。
1 我國傳統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特點
1.1 受自然條件制約
農業生產部門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是其區別于工業生產的主要特征,農業生產從產生之初就表現為人類在自然資源基礎上的創造性實踐,傳統農業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更為顯著。從農業生產過程看,土壤、地勢地形、氣候、太陽輻射、降水、地表水狀況等自然條件直接制約著農業生產實踐成效,準確的把握這些地理信息資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農業生產的未知風險,預先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提高農業生產的預見性。農業領域與土地、勞動這兩種不均質要素緊密結合在一起,農業生產活動不僅會受到自然條件的約束,其他的如國家農業政策、農產品市場價格等不可預測因素也會造成農業生產經營的風險。
1.2 強調農業生產規劃
農業實踐活動對生產規劃的重視程度較高,我國傳統農業活動中就包含著對農業布局及管理的規劃內容。由于農業活動受制于自然條件,并需要在一個較長的生產周期中確保生產成效,農業經營便產生于對農時、農耕等的規劃或計劃活動中。農業生產規劃就是在特定的自然資源基礎上,通過合理計劃與資源組合,在防范化解生產風險的過程中獲取最優配置成效。在農業生產實踐早期,勞動者就已經開始“深思熟計”農業產品及其生產條件的內在關系,從各種可供選擇的生產方案中選擇最優經營策略。農業生產中的規劃活動需要明確定義生產目標,并圍繞生產目標分析出重要的生產要素及其相關關系,通過優勢效應的發揮及劣勢條件的可行性彌補活動最大限度的實現農業生產成效。
1.3 計劃指導型管理體制
農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性行業,其生產活動長期以來受到國家計劃指導型模式的影響。從農業生產結構、產品種類,到產品銷售等主要主要環節都帶有計劃經濟時代的印記。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極大的束縛了農業生產經營成效。同時,計劃經濟體制下的農業產品單一經營方式也難以適應農產品商業化需求,人才管理模式也較為封閉。
2 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體制轉型
2.1 市場配置為主導的管理體制
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傳統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對農業的基礎性需求。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主體在改革傳統農業生產管理方式,提高農業產業競爭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農業產業、產品結構等都需要以政府統一規劃為基礎,這種管理模式使得農業生產缺乏效率與效益,以被動的形式滿足社會的基本需求?,F代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理念要求首先突破計劃經濟束縛,將農業生產活動及其成效按照市場需求量進行綜合衡量。在農業生產方式上,努力改變原有的單一產量型評價標準,轉而以生產效益作為評價農業生產活動的基本標準,將依賴于政府指導的農業生產實踐投向市場領域,以市場化機制增強農業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2.2 現代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
現代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主要表現為社會化大生產模式,即實現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在農業領域實現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組織形式。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市場經濟與社會分工必然產物,僅僅將農業產品及其產量作為經營目標的方式受到質疑,而是應該強調市場化引導原則,將農產品銷售作為產業化運營的衡量結果。為有效解決農業生產中的經營與市場對接問題,公司管理模式開始被接受并得到普遍認同,這種“公司+農戶”的管理形式能夠以積極的市場開拓能力,迅速的問題識別與反應能力實現對農業生產管理的變革,提升農業生產的風險抗御能力,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2.3 大規模定制的經營管理模式
農業生產經營的目標是最大限度的實現農業經營效益,以最小的自然資源及生產要素成本獲取最大的產出效益,大規模定制模式就是對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經營管理流程的再造與優化。大規模定制理念是興起于制造業領域的一場管理變革,主張在規模化生產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定制,從而實現兩種需求的優化重組。傳統的農業生產經營二分法認為,規?;a與多樣化、差異化市場需求難以同步滿足,大規模定制模式實現了對農業生產流程的創新。大規模定制經營管理方式需要對農業生產經營特點及運作方式進行全過程改造,系統的實現對農業生產活動的計劃、組織、實施與控制等基本活動調節,注重對產品價值鏈的整合與品牌效應的提升。
3 提升現代農業經營管理成效的策略
3.1 完善農業經營人才隊伍建設
農業生產經營中的人才隊伍結構及其素質狀況直接影響到農業生產基本成效,農業生產經濟效益的提升也需要重點強調高素質管理人才的培養。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缺乏對農業經營管理的基本認知,社會普遍存在忽視農業人才培養與引進問題,導致農業經營管理人才結構不合理,高層次、創新性人才嚴重短缺,直接阻礙了現代農業生產管理變革進程。完善農業經營人才隊伍建設要體現系統性與計劃性,一是要制定與健全農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培養機制,二是要重點突出人才隊伍能力建設,加強對人才的針對性培養,保證農業生產經營的質量。
3.2 突出政府行為的宏觀指導
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主體,并非要否定政府在農業資源配置中的宏觀指導功能,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務必要以政府的策略性指導為前提,充分發揮政府行為在農業產業經營中的重要作用。從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看,第一、二、三產業是相互影響、相互結合的復雜體系,單純的依賴市場機制必然會造成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市場失靈難題。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強化系統管理意識,政府調節行為務必要正確定位產業形式,將農業產業化活動當做是系統的管理工程進行綜合性考慮。地方政府在指導本區域內農業生產實際時,既要從整體上去認知與規劃農行產業結構等問題,同時也要從農業產業發展的特殊性出發,因地制宜,善于抓住重點及難點,調整農業產業發展的內部利益機制,引導農業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3.3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具體化
當前農業產業與第二、三產業的經營趨勢及關聯度不斷提升,農業產業經營開始走向多元化與混合經營模式,在三大產業的有機融合互動中實現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化,農業經營范圍也開始在橫向的基礎上向縱深結合發展,要想實現對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需要注意具體性實施原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既是理論問題,同時也是社會生產實踐問題,在區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需要體現區域農業發展優勢及特色,以市場化需求為導向,突出農產品區域定位及品牌營銷策略,在農業結構調整上實現以營銷為基礎的生產經營流程,提高農業生產活動的目的性與針對性。樹立區位品牌意識,根據產品的特色準確定位市場需求,在產品銷售、推廣、品牌培育等方面付出努力,改變傳統農業生產中只重生產的管理方式,強調市場導向下的“以銷定產”意識,將產品的最終市場價值實現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優化的最終目標。
4 小結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存在大量需要解決的管理問題及矛盾。構建現代化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強調大規模定制經營管理模式,突出生產目的性等都是有效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成效的關鍵舉措。
參考文獻:
[1] 王磊,李學工.基于大規模定制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的探討[J].農業科技與經濟,2012(8).
[2] 周連華.深化農村經營體制改革路徑及政策選擇[J].農業經濟問題,2009(7).
[3] 盧良恕.新時期中國農業發展與現代農業建設[J].中國工程科學2008(5).
[4] 張曉山.創新農業基本經營制度發展現代農業[J].農業經濟問題,2009(7).
關鍵詞:農業;農業產業化;困境;出路
近些年來,井岡山市較好地依托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經營改革的推動作用,加快了井岡山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進程,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增綠的成效較為顯著。但與全國農業先進地區相比,井岡山農業依然面臨著農業技術水平偏低和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力弱的突出問題。
1井岡山農業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困境
1.1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業產業經營主體培育難
傳統的、不計成本的自給自足型小農產業對勞動經營者素質要求不高,但以現代農業為基本特征的農產品商品化生產與經營對農業生產經營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農業生產同時承受技術、自然氣候和價格三重風險的影響,光農產品價格風險來說,其變動如同“股價”,幅度巨大,在沒有農業補貼與扶持政策的情況下,大多數農產品的生產經營猶如“炒股”一般“九虧一賺”!近些年來,受非農產業就業需求旺盛的影響,井岡山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基本上流向非農產業(外出或在本市瓷業產業務工),農業勞動者以“3861部隊”(婦女、老人和兒童)為主,勞動者素質低下,他們既不懂技術也不善經營,要他們在農業中創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1.2農業產業扶持政策連續性不夠
對農業生產進行補貼是針對農業比較效益相對低下而采取的扶持政策,歐美發達國家普遍實行農業補貼政策。而我國的惠農政策主要體現在對已規劃好的農業發展項目的有限扶持上,其主要作用是激發各類形態的農業生產主體把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到規劃的農業生產項目上,以提高農業項目的成功率,增加農業有效供給,改善農產品供給結構,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最終實現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的目的。實踐證明,被扶持的農業產業往往是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艱巨性的農業領域,其投入產出周期相對較長,所需投入資金也比較多。農業產業發展也素有“三分種七分管”之說。但這些年來,井岡山的農業扶持政策連續性不夠,農民的積極性又未有效喚醒,導致很有希望的特色化農業項目“胎死腹中”。例如,井岡山前些年發展的油茶產業沒有很好堅持下來甚是可惜。油茶產業的“虎頭蛇尾”主要有2個原因:一是農民得了“近視眼”,沒看到“就在不遠處”的效益和前景,繼續投入積極性沒有激發出來;二是政府得了“遠視眼”,高估了“眼皮底下”農民群眾的積極性,過早地中止了油茶產業養護的扶持政策。
1.3農業技術創新與農業產業跟蹤服務不能有效組織
從現實情況看,井岡山農業技術資源無序分散在5~6家涉農部門單位,人浮于事,部門單位間難以形成聯動,沒能有序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務于“三農”工作機制。結果,農民有問題不知道找誰,只好自己“摸石頭過河”,在自以為“熟悉”的農業上摔跤也就在所難免,導致農業產業項目失敗率居高不下。
2破解農業產業發展困境的可能出路
2.1建立井岡山農業“智庫”或農業(本土和市外)專家“點將臺”制度,切實提高農業技術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推動農業產業的發展三大要素可以概括為:“一靠科技、二靠政策、三靠投入”,農業科技是第一位的推動因素。做好農業科技服務工作的關鍵是要實現農業人才的“高效利用”。根據井岡山農業產業發展需要,收集本土和市外有關技術人員和專家信息,建立井岡山農業“智庫”或農業專家“點將臺”制度,需要解決的農業技術問題立馬“點將出征”。
2.2注重扶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科學性
已確定的適合于井岡山發展的農業產業重大特色項目(如“兩茶一竹”)的扶持政策要堅持5~10年,要竭力做到“幫忙幫到底,不成不撤離”,激發廣大農民和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的昂揚斗志和必勝信念,避免因產業失敗造成國家和納稅人財力的巨大浪費和政府公信力的喪失。同時,要認真研究和分析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行為特點,科學合理地制定農業補貼和扶持政策,讓惠農財政資金確實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切實提高產業項目成功率。
2.3以市級和鄉鎮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為抓手,加大農業產業科技和經營主體“雙創新“工作,切實轉變井岡山農業增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