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8 17:21:0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社區文化設計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1 自然環境下包裝空間
地形、地貌、地質、水文、氣候、植物等自然要素,住宅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綠化設施和其它多種多樣人工設施等要素,這些構建成了一個社區的整體環境。就社區的整體設計而言,正是這些各構成要素互為依存和交互作用體現了與城市整體環境的聯系,同時也是城市空間在社區的延續。
城市社區作為城市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城市社區環境整體包裝不僅要維持和發展城市秩序、表現城市格局、體現城市景觀的脈絡,同時與社區周圍環境系統相互聯系,遵循中國古代建筑中的“道法自然”包裝整體空間,而不是模仿自然。社區的自然環境給社區在包裝上提出了限制性的條件,社區文化包裝下的綜合體建筑應盡量反映和表現社區的自然特征,使社區空間形態的包裝與自然景觀相互融和。
這種共生關系不僅體現在文化包裝下的綜合體建筑空間設計上,同時還體現在內部空間的組織安排上,把社區中的自然生態景觀引入到社區文化建筑綜合體的室內進行整體空間包裝的統一。包裝了社區文化的同時有助于社區居民領域感、歸屬感、場所感的形成。
2 人文環境中傳承空間
人文環境包括藝術環境、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等,社區文化綜合體空間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在建筑與居民生活之間建立起內在的聯系,而這對于包裝出整個社區公共文化空間的發展和建構是極為重要的。
在包裝整個社區文化綜合體空間時,不僅是感官的審美設計而且是精神文化的審美設計。從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包裝傳承來看,只有用社區所在地域的傳統優秀文化的精髓來包裝社區,做到建筑與人文環境達到有機的理性的統一,使社區文化綜合體充分體現地域歷史人文色彩,才能重新喚起城市環境中社區潛藏著的文化內涵。這是在人文環境傳承包裝下讓社區文化綜合體具有生命力,是用文化綜合體來延續人文和地域文化。
社區文化綜合體是現代城市社區靈魂的空間,體現現代社區的文化性,我們的社區不需要徒有其表的文化建筑,結合文化和周邊環境進行包裝的社區應是適合居民使用的。
3 整體包裝與城市交融
日本建筑師楨文彥說:“一座建筑猶如一座城市,一座城市是一座建筑?!绷攘绕Z指明了建筑與城市的關系。
城市的空間環境是動態發展的,是人與社會關系的體現,隨著歷史的演進,不斷會有新的內容增加到原有的城市結構上,以保持城市面貌的連貫性與完整性。
而社區是構建城市的主要單元,它不僅為建筑服務,還擔負著實現人們生活交往和城市形態的包裝功能,社區中的文化綜合體空間作為居民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間,適當利用空間設計包裝規整社區周圍零亂的,看似毫無關聯的城市空間環境,從而加強了這一社區在城市中的整體性。
4 社區居民的交互包裝
在社區中,不是單個設施的設計,而是建筑、道路、陽光、綠化、場地,還有無形的居民的心理、行為、交往等,社區居民選擇一個地方長期居住,就如同選擇了一種生活習慣和方式。社區內的文化綜合體的包裝形式不僅形成視覺、心理上的親切認同感,而且與外部的景觀、內部的空間由內及外達到包裝設計上順暢過渡;文化綜合體包裝在構架上融入景觀要素,對社區的特點揚長避短,在整個文化綜合體空間包裝設計上應該關注內外空間設計的完整性。
社區文化綜合體在整體空間包裝設計上所服務的主體是社區的居民,設計中必須注重與社區居民之間的“交互性”,通過視覺感受與心理效果來衡量建筑設計與外部空間界面轉換的各種關系,文化綜合體空間是從公共環境中包裝出來的緩沖空間,它為人提供了一個活動的空間。例如,在采光上運用場景渲染氛圍,這是可以醞釀感情基礎的LED情調照明的新思路,它是以人情感為出發點,可以對人的情感在特定的場景予以特殊的表達。還有建筑從聲學的角度考慮與使用者之間產生互動;或者從結構上與人的互動裝置,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設計的“擁抱墻(HUG)”,意在給行人提供一個臨時的較為私密的空間。
一、社區街區化
現在有很多的小區還是延用早期的超大規模、封閉式的大盤,這是不適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當前我國的住宅開發建設模式。往往開發商拿到一塊地,圍合起來加以精心打造、包裝,來以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產品”推向市場,這成了開發者的最高追求,也就成為住區被從城市中劃出并加以封閉的最大動因。其二則來自轉型期所出現的社會現象。從人們的居住心理來分析,人們買房不單買的是住所,還希冀由此買到一個身份,要尊貴、要獨特,當然就要與他人保持距離;此外,轉型期社會的動蕩、貧富差距所造成的不安定感,也促成了住區都加以封閉,而且是用物化了的高科技手段實實在在地加以封閉,以此使居住其中的人感到安全。
達到和諧社區,就需要社區形成大開放小封閉的規劃模式,即整體是開放的,小范圍是封閉的。原來部分純屬內部小區的道路,職能提升變成賦予城市功能,增強了街道活力。要達到這一目的,建筑設計保證街道網格的密度,一定的人車混行,此外,增加開放性的公共綠地分布和數量,而不盲目追求集中綠地的規模和氣勢。
具體可以分兩步走,首先保證街區化的規劃形態、通過物業管理手段,實行街區開放、組團封閉的管理方式,盡量縮小封閉范圍。第二步就是到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民眾心理成熟和對安全的固有思維定勢改變以后,實行徹底的開放。這也就意味著小區的消失,社區直接由建筑群組成,成為庭院空間直接與城市公共空間相聯系的結構體系。
二、建筑類型、功能、風格的融合
在社區內部,應該實現不同建筑類型與建筑功能的配合,實現更多不同檔次的建筑產品和諧共處,設計理念上從一種片面強調階層分化的思維模式,轉化為一種不同階層和諧共處的模式,這樣對社會的穩定有益。在歐洲的發達國家,強調“特定階層”的社區狀態已經改變,倒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強調居住人群的細分,這是一種落后的觀念。社區建設應該追求多樣性,實現不同建筑風格、不同建筑類型、不同建筑功能的有機融合,如果一個一百萬平米的大社區采用同一種風格,那樣多少會顯得單調。
三、不同社區之間的融合
改變社區在城市中各自為政的孤立的狀態。舊有的小區建設思想是以自我為中心,一切從小區自身出發,但從城市的角度講,一旦小區建成后,屬于整個社會。小區與小區缺乏系統的聯系,一方面,不同的住宅區不能交流;另一方面,不同小區的體育、娛樂設施不能共享,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在總體規劃與建筑設計的時候,針對各小區個性化設計的同時,保證不同小區之間在空間上、功能上的更多聯系。
四、地域特征在社區中的重要性
地域特征塑造對于建設人文社區是最有效的,不同地方的文化、歷史都不一樣,小區文化應以本土文化為立足點。依托地域文化產生的社區最有凝聚力和認同感,是有根文化。一些小區作為舶來品,原版照搬,不考慮本地自身情況,也能形成一定的社區文化,但是這種社區文化不植根于本土,也不能取代地域文化,如果任由這種模式無限漫延,甚至會造成地域文化的喪失。
成功地體現地域特征的社區范例,國內著名的有福州的“三坊七巷”,北京的“菊兒胡同”,天津的“意大利城區”,上海的“新天地”等。這些案例從不同的社區類型(商業的、城市的、住宅的)和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從出發,營造自身獨特社區人文氣質的范例。如福州“三坊七巷”是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居民區內,仍然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古跡,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時代的建筑,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筑界喻為一座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館,亦是福州作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
五、文化設施社區化
在社區開發設計中,住宅固然是主體,但文化設施在新型社區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文化設施的社區化,改變文化設施完全由國家統建統管的模式,讓老百姓日常經常接觸,為文化設施增添了活力,同時也提高了使用率。如前些年的“體育設施社區化”一樣。自“奧園”項目興起體育主題以后,全國很多小區都以體育為小區的主題,甚至在很多普通小區引入“全民健身器材”,這些做法都可以借鑒。如成都“上河村”,就在社區建設了上河村美術館,引入了文化設施,在規劃、建筑上統一考慮執行了這一理念。
六、社區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正如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如果要可持續發展必須保證生態物種的多樣性一樣,對于社區來講,居住人口、年齡結構的多樣性是社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原因是什么?現在有的小區定位于年輕時尚一族,定位白領一族,定位老年社區,從現實來說,有獨特定位小區的存在是必然的,但這種小區從全社會來看,肯定不能占主流。從全社會的主體來講,更多的社區應該是混和型,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的需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例如,一個定位于年輕一族的小區,在演變中,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居住人口整體老齡化,社區內涵變化,原來的定位致使居民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大的鴻溝,建筑設施無法滿足變化中的居住人口使用要求。
二是要保持小區初始定位的純粹性,只能出現不斷被動搬遷的情況。這樣的話,社區文化維持與持續同樣是個問題。
關鍵詞:城鄉發展一體化;農村社區;文化記憶;集體記憶;文化記憶景觀;植入
隨著我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鄉一體化的大力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成了拆遷居民,離開農村、住進新建小區,告別了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過上了集中居住的城市生活。加強農村社區文化建設與發展是城鄉一體化建設中的總要環節,農村社區文化的建設與發展能夠增強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信心,提升農民的自身素質,完成從農民變市民、村民變居民的身份轉變。實踐證明,這種身份的轉變過程將會產生諸多問題:例如村民無法適應新的生活方式、無法找到歸屬感和家園感。追根究底,這些問題的產生都是由于在社區文化重建中村民過去的集體記憶沒有得到尊重和保護。集體記憶的載體有哪些形式?在社區建設匯總又該如何對其進行保護和再現?
1 文化記憶景觀與集體記憶
在文化范疇內,最先值得留意的是景觀意識。[1]文化記憶景觀是在文化建設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概念,在這里我們需要搞清楚兩個主要問題:1)什么是文化記憶?2)什么是文化記憶景觀?
文化記憶是由德國學者簡?阿斯曼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其主要內容是一個區域的社會群體共同擁有的過去,需要文字、儀式、紀念碑等文化形式作為主要媒體,并通過背誦、實踐、慶典等機構化的交流進行維持。一個區域的社會群體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自然會形成集體記憶,集體記憶按照哈布瓦赫的觀點,“大約有三到四代人的生命長度,其特征是其有限的范圍,以及口頭的傳統,它的非正規性,它的建立在群體成員之間日常交流之上的那種性質?!蔽幕洃浥c集體記憶是有區別的,集體記憶是文化記憶的組成部分,時間長度不及文化記憶。
文化記憶景觀的形成是建立在集體記憶場所之上的,景觀是由若干場所構成的。一個記憶場所往往包含兩部分信息,一部分是物質形態,另一部分是故事,兩者缺一不可。記憶場所不僅見證變遷中的集體記憶,還可以持續性地敘事與傳播,維系與促進地域文化認同感的建構。[2]這種地域文化的認同也是地方感的認同,透過集體記憶是建構地方感的重要方式??迫鹚雇栒J為地方與記憶似乎無可避免地糾結在一起,指出“紀念物、博物館、特定建筑物的保存、匾額、碑銘,以及將整個都市鄰里指定為‘史跡地區’,都是將記憶安置于地方的例子。地方的物質性,意味了記憶并非聽任心理過程的反復無常,而是銘記于地景中,成為公共記憶”。城市中歷史文化景觀充盈著城市的記憶,塑造著地方感。[3]
由此可見,文化記憶景觀的形成具有地方感,農村社區文化建設也應該強調地域文化的認同。這種地方感的認同在相當一部分群體里面是根深蒂固的,他們對自己原有的生活場地有著深刻的記憶、留戀和自豪,在設計實踐中對于這一類型的集體記憶我們是要重點對待和研究的。
2 文化記憶景觀植入社區環境的方式
為什么要將文化記憶景觀植入到新的農村社區?在我國因為各個區域的政府對農村社區建設的投入各不相同,經濟較落后地區受資金制約,政府提供的文化資源較少,大部分農村社區文化硬件缺失嚴重,基本的設施建設難以到位,甚至沒有公共辦公場所。一些經濟情況稍好的社區,文化建設所必需的各類文化場所流于形式化、牌子化,一間房子掛了好幾塊不同功能的牌子,沒有發揮文化場所應有的作用。農村社區文化硬件上的匱乏,導致廣大農民無法獲取文化資源,也無法通過社區文化去了解社會、學習知識、增長知識,也無法培養廣大農民的主體性意識。[4]
國外關于文化記憶的再現方式比較多樣,值得借鑒,比如荷蘭阿姆斯特丹藝術學院的彼得?馮?門施從多媒體藝術角度總結了一系列“尋找集體記憶與歸屬”的策略。例如阿姆斯特丹的情感城市互動地圖通過若干主題將特定的記憶場所與關聯的故事整合起來,讓市民分享集體記憶……這些靈活的策略為居民提供重現“集體記憶”、強化文化認同的渠道。[2]
在長期的設計實踐中,筆者經常會面對各種不同社區情況,在實踐過程中,筆者注重將地方文化特色與社區建設相結合,注重“一社一品”的打造,努力使社區不僅成為居民辦事活動的場所,而且成為休閑娛樂、溝通交流的地方。以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炎武社區為例,這個成立于2005年12月的大型社區下轄三個居民小區,2500余戶動遷農民,建有幼兒園、小學、社區服務中心、農貿市場和6條商業街道,生活氛圍濃郁,是典型的“城鄉一體化樣板社區”。社區所營造的“園林式、花園式”的景觀環境,正是村民自發的文化記憶景觀的植入。在新的農村社區文化建設中,植入是一種有機的設計手段,不是簡單地照搬,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尋找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合適的設計形態。千燈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水陸并行、河街相鄰,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般若寺、秦峰塔、石板街、顧炎武構成了千燈的記憶符號,這些記憶符號形成了記憶景觀。這些記憶景觀不可能照搬到新的社區建設,但是決策者的觀點和態度直接左右社區的建設風格。炎武社區的命名就是對地方名人的最好懷念和推崇,這個是自上而下的意識形態決定的;社區居民需要一個亭子來“歇歇腳”的建議被管理者采納,是自下而上的親民政策顯現。之所以炎武社區的居民需要一個亭子,也是居民對千燈鎮街頭的“牡丹亭”的記憶產生的潛意識。
3 結語
在農村社區文化重建中,文化記憶景觀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場地記憶,也大大豐富了新社區的文化生活;即實現了管理層“一社一品”的工作思路,又滿足了居民的心理慰藉,為實現“幸福社區”提供了物質保障。文化記憶景觀在農村社區文化重建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今后的理論和實踐中對其的研究必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 李曉東.中國空間[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2] 陸邵明.拯救記憶場所,建構文化認同[N].人民日報,2012.
[3] TimCresswell(美).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M].徐苔玲,王志弘,譯.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
關鍵詞:物業管理文化建設
隨著百姓物質條件的逐漸豐富,消費能力的日漸增強,以及市場經濟帶來的工作、生活的巨大壓力,使其對住房的要求已由“有房住”、“住得下”發展到“住得好”,住宅小區不僅要環境優美、舒適、方便、安全,更要承擔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責任和功能,為業主提供一個和諧、文明、奮進的精神家園。而這就需要房地產開發企業、物業服務企業、業主自身及社區基層管理組織等,以文化為媒介在住宅小區管理的不同階段播種文明之花,建設和諧社區。
一、規劃設計,文化為先導
物業的規劃設計在整個房地產項目開發系統工程中舉足輕重。如果把一個項目比作一輛“坦克”的話,那么,其對市場的“摧毀力”完全取決于規劃設計的質量。但建筑不只是鋼筋、混凝土、玻璃體,更有著人文與情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是語言的道具箱,在欣賞視覺效果的同時,更令人感動的是其深遠的文脈背景、內涵。只有擁有人文與情感的建筑,才是有生命的建筑。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狈康禺a企業在進行物業外部環境(造型、配套、設施、樓名等)設計時,應注重物業的文化品位與文化含量,突出物業的附加價值與鮮明個性,使社區不僅成為建筑文化和景觀文化的展示地,同時也是社區文化發展的舞臺。
二、物業服務,文化是靈魂
物業文化設計與定位的秉承。作為物業的售后服務組織,物業企業一旦從房地產企業手中接管了物業,便不可能再按自己的文化設計去重新改變轄區的硬件環境,只能去秉承其原本設計的文化品味,為此,在其規劃設計階段物業企業就應盡早介入,積極揣摩房地產企業對社區的文化定位,以發展的眼光并結合自己的服務經驗,向房地產企業提出科學合理的設計建議,以利于日后社區文化的順利開展。
物業管理中文化的整合與傳播。物業管理中的文化涉及物業企業文化、服務文化和社會公眾文化。
1、物業企業的文化建設
物業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物業管理行業有八字箴言,叫做“物的管理、人的服務”。首先,物業管理的實質是服務,對其質量的管理除制定標準化規范外,更多地強調對員工個人素養的培養和訓練;其次,物業服務傳遞的是形象,如果不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對員工進行引導和熏陶,業主難以接受。
物業企業文化建設的原則。第一,“以人為本”原則。“以人為本”是物業管理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原則和根本原則,有雙層含義,其一是指在經營理念中突出以業主(或使用人)為本,業主至上,在物業服務過程中,向業主提供人性的滿足,即對人的尊嚴、價值、個性、身份、地位、審美、情感、時尚等需求的滿足,使服務呈現人性化、個性化、層次化、傳統化、流行化等;其二是指突出以員工為本,為員工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競爭環境,不斷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二,突出團隊精神的原則。以此激發員工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促使每一員工、每一部門、每一管理區域協調一致。
物業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物業企業文化是指物業企業全體員工在長期的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可劃分為精神層、物質層和制度層。
物業企業文化的三個層密切相關:其中物質層是物業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和載體,也是制度層和精神層的物質基礎;制度層則約束和規范著物質層及精神層的建設,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物業企業文化建設便無從談起,精神層是形成物質層和制度層的思想基礎,也是物業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2、服務文化建設
所謂服務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對客戶服務過程中所形成的服務理念、職業觀念等服務價值取向的總和。服務文化是以服務價值觀為核心,以創造顧客滿意、贏得顧客忠誠、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形成共同的服務價值認知和行為規范為內容的文化。物業服務對象的復雜性及物業服務工作的無形性、突變性、隨機性、不可恢復性、不標準性等,決定了服務文化建設的必要性。服務文化是路標系,對企業經營活動具有導向功能;服務文化是文化場,可以形成一種文明服務氛圍;服務文化是共振鏈,有激活組織的功能;服務文化是免疫系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御不利事態的發生或擴展;服務文化是一種心理契約,可以傳遞信任和快樂;服務文化是興奮劑劑,可以使服務硬件充滿生命力與活力;服務文化是一種監督制約,對服務起著無形的巨大的監控作用。
3.社會公眾文化建設
談到社會公眾文化,即社區文化,人們就粗淺地理解為娛樂游戲。其實它是一個極富內涵的概念,它是物業開發者、經營者、政府部門和小區業主共同創造出的具有小區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的結合。就外延來看,它體現在社區文化觀、社區價值觀、社區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社區制度等各個層面,社區文化是房地產企業、物業管理者和業主共同的追求。當今的城市家居生活,鄰里關系淡薄,各自封閉,老死不相往來成為都市流行病,如何營造良好的社區生活氛圍,使人們走出自己的家門,傳播中國人互敬互讓、互幫互愛的傳統美德,并使之發揚光大,已成為社會的一個共同話題。作為物業的開發者、管理者以及政府基層組織擁有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建設社區文化責無旁貸,但這只是一種過渡形式,社區文化最大的受益者應是物業的住用者,社區文化建設最終也應成為物業住用者的自覺活動。
4.物業企業文化與社區文化的適度融合
物業企業文化與社區文化在內涵上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互相促進。物業企業本身負有建設社區文化的管理目標。但長期以來,在社區文化建設上,物業管理公司只偏重于小區文娛活動的組織和支持,滿足于建立幾個業余文藝團隊。這些工作雖然也是必須的,但卻是淺層次的。社區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應該是通過各種載體將公司的服務理念滲透到業主和使用人的日常生活中去,引導他們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價值觀,公共意識,建立和諧、高雅的生活工作氛圍。
物業企業適應業主對社區文化的需要進行社區文化建設,是對物業管理市場的積極主動反應;物業企業加強企業文化在社區中的滲透力、輻射力,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是企業的經營發展策略;社區文化實質上是物業企業文化在社區的延伸與外化,是物業企業文化在社區交往行為上的表現,是物業企業文化的載體與表現形式。物業企業應充分利用社區文化體現物業管理特色,用社區文化塑造文明社區,通過社區文化項目的建設、社區文明氛圍的塑造、社區生活服務項目的展開以及社區意識的培養與精神文明建設等多種途徑,來為業主營造一個“居住安心、環境舒心、生活稱心、娛樂歡心”的生活家園。
現代化的物業管理需要現代化的文化建設與傳播,可以說,沒有文化的環境不是文明,沒有文化的商品不是精品,沒有文化的服務不是享受,沒有文化的競爭不能取勝。只要我們堅持運用文化眼光對待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就會創造出充滿文化氛圍的環境,就會形成獨特的管理風格,使物業管理具有鮮明的生命力;有了這種認識,進行文化建設與傳播就有了自覺性和動力,就會為建設和諧社區、和諧社會開創新局面。
參考文獻:
關鍵詞:家庭;社區;景觀設計
1 現狀和社會問題
1.1 社區景觀現狀
目前大多數社區的景觀都是以某種風格進行設計的,第一次看到時候很容易被吸引,但是在里面生活時間長久則漸漸會發現,這樣的社區除了“美”還是“美”。設計應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設計師的工作是使人們從物的擠壓和奴役中解放出來,使人的生存環境和物品更適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發展,使人類感情更加豐富,人性更加完美,真正達到以和諧健康為本,而且應該更加注重心理健康。
1.2 一個社會問題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細胞健康才會社會健康。我無力改變整個社會,但有機會讓細胞更加健康。如果我們把整個社區看成一個細胞生活的家庭活動空間,把室內看作是人的“臥室”,社區環境完全可以看成是人活動的“客廳”。
2 以家庭為核心的景觀的研究方法
我們在拿到一個項目時能否換一個思路:先從策略的高度調查研究城市、區域、地段以及用地條件的社會特征和項目意義。通過分析、歸納、提煉、總結的方法,思考一下怎樣的社區才會適合住戶的生活;才會使住戶產生歸屬感和自豪感;才會是一個有愛和生命的社區,而不是馬上的開始設計流程形式化的功能和形式。
設計過程遵循適度設計的原則:①策劃層面的,即產品技術和使用功能的綜合確定。②整體造型層面的,即“統一”與“變化”的適度把握。③細節層面的,即精致耐看的細節塑造在數量上要適度,不宜多。
3 以家庭為核心的景觀的可以實現的條件
辜鴻鳴認為中國文化的四大特性:深沉、博大、純樸、靈敏。中國文化的思維方式是綜合的,西方的思維方式是分析的。中國文化重經驗,西方文化重科學。中國文化講求傳神,西方文化講求逼真。中國文化倚仗領悟,西方文化倚仗論證。中國文化如昆曲般美而難解,誰是它的知音?中國文化信奉對世界的合理性適應,習慣于自我修正、自我調適的。
3.1 生活元素
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對社區功能的需求呈現出很大的差異性:今天對繁忙的成年人來說它是一個休息、補充體力的地方;對家庭主婦來說它是日常生活的主體;對老人來說它是安享晚年的地方。對兒童它則是開心玩耍、認識世界的場所。同時也是所有人結交朋友、鍛煉身體、享受生活的地方。這些為家庭為單位的景觀規劃模式提供了生活元素。大家在這里展開活動都是因為家庭在這里,大家最愛最關心的人在這里。如針對孩子的景觀設計可以引導孩子的純真活潑的天性,讓社區里的孩子即能盡情奔跑,既能增強體質又能收獲友情和美好童年回憶。因此多設計一些可以進入的互動的趣味景觀,趣味:是一個人所擁有的一切包括人和物質的基礎,也是個人與別人關系的基礎,人們正是借此對自己進行定位,也被別人定位。
3.2 空間組合結構
作為一個社區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生活需求都很重要,但又不能顧此失彼,怎么辦?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和希望,生活中我們發現有孩子的地方肯定有成年人,而且一起活動時笑聲和歡樂會感染周圍的人。通過對孩子的活動空間的安排組織其他年齡階段的人活動空間,創造出具有親情、友情、愛情的空間結構。這樣能讓住戶到環境中來,在歡樂中產生對社區的認同感,留下美好回憶。老人的活動空間的科學合理設計可以營造出安詳、平和而謙遜的社區氛圍,與兒童的活力陽光相映成趣,體會生命意義。情侶的相處空間一定要充滿浪漫的氣息,讓結婚多年的夫妻也能在這樣的環境中重拾當年的溫馨和甜蜜。所以這些又為家庭為單位的景觀規劃模式提供了空間組合結構。
3.3 活動空間
社區作為一個大環境里面有很多空間可以展開適合以家庭為核心的活動,如中心廣場、兒童活動區、路邊庭院、入戶庭院、屋頂花園、架空層或者是草坪、樹陣、組團間的某個角落,甚至是一棵大樹下。
以上所述我們完全可以不用迎合市場貼著“什么主義”標簽的產品,而營造一個以“家庭”和“愛”為中心的生活空間。《魔鬼經濟學》的作者通過調查、分析、研究后得在單親家庭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出生兒童長大后的犯罪比例比在正常家庭成長兒童高,美國90年代后犯罪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可以合法墮胎。也就是說順境里出人才的比例高于逆境,在健康的環境里成長的人平均對社會的貢獻更加大一些。
【關鍵詞】社區景觀;生態空間;生態社區
社區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主要場所,人的一生大部分的時間是在自己居住地社區度過的,社區環境質量的高低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而且,社區作為城市環境的組成部分,其環境狀況直接影響著城市的面貌。能否做好社區環境,直接影響到整個社區的質量和檔次。
隨著住宅商品化,房地產開發商越來越注重在樓盤中注入企業文化內涵,強調鮮明的品牌特征。這種文化特征貫穿整個社區的規劃結構、建筑風格及景觀特色,使這三者一致且相得益彰,共同體現社區文化及場所精神。一個有特色的樓盤往往有一個點睛的命名,而這一名稱也會與建筑及景觀風格相呼應。東方情調的建筑往往配以東方傳統園林,而歐風建筑則有歐式園林相稱。但這只是少數樓盤,大多數的開發商在起初階段時常常是只忙著賣房子,等到快賣完了,才想起景觀設計,然后拿著戶型去找景觀設計公司。事實上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好的規劃不是分階段完成的,而是綜合考慮、合理配置的結果。
設計一個好的景觀要處理好三個問題:生態、審美和游息。生態,即要求社區植物配置應有層次感,所有的景觀設計要貼近自然,讓使用者能感受到移步換景和一年四季的更迭;審美,即在營造社區景觀時,要將文化內涵融入到亭臺軒榭、假山小品、小橋流水等景觀的建設中,讓使用者在親近自然之時受到一種文化氣息的熏陶;游息,即社區景觀營造應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其打造成可觀、可行、更可棲的境地。
社區生態設計的目的是改善社區的生境質量,恢復因過度使用和忽視而日益惡化的景觀。綠化是生態設計的主要方面,做好綠化關鍵是要創造良好的種植環境。在實際工作中,這一步往往被忽視。要知道,對土壤狀況的準確把握,可以為以后的經營管理提供非常有價值的信息,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另外選擇樹木和其他植物時,要選擇對城市不良環境抗性強的種類。此外,在選擇樹木時,要選擇多個樹種,而不是單一樹種,增強美感效果,改善生境質量,減少病蟲害發生。
社區景觀的生態效果和藝術效果主要靠植物來實現,為創造出舒適優美的社區環境,必須選擇好植物的種類。要根據社區內外的環境特征,結合景觀規劃、防護功能等因素,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具有一定觀賞價值和保護作用的植物進行規劃,強調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最大限度的提高綠地單位面積的綠量,發揮最佳生態效益和功能,增加生態作用。
社區景觀是工人們娛樂休閑所用,公眾可以接近,不僅僅是綠地,更不是以觀賞為主的保護區域。隨著人口增長和需求的多樣化,人們對社區景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社區公共空間不僅要為兒童和成年人提供娛樂休閑的場地,還要為老年人著想。社區景觀設計要做到“以人為本”,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即應著重塑造社區的“院落空間”、“綠色景觀”、“功能綠地”等多層具有人情味的生活場所。人們能在樹蔭下乘涼、聊天、散步,孩子們能在泥土和石縫中尋找小昆蟲,老人們則能有個歇腳的地方。
目前許多社區的景觀從設計到實施都存在較多的不足和弊端。第一,功能性差。許多社區景觀從設計到營造都未充分考慮“功能第一”的原則,而是側重于表現外表的美觀,使“景觀”成為“僅觀”,參觀的作用代替了園林參與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第二,經濟性差。為了追求表面的美觀和氣勢以達到促銷目的,不惜重金追新求異,加大了投資成本,增加了后期的管理維護費用。甚至在一段時間后,無力維持以至荒廢。比如我們的社區水景。數年之后,有幾個池塘還是清澈見底,又有幾個人工噴泉還在噴水呢?第三,生態性差,許多標榜生態的社區,將社區綠地用中央公園的形式來體現,形成“綠地公園化”,忽略了居住者享受綠色的自然化追求。許多社區只有一個大的綠地空間,為的是突出公共觀賞價值,但是拉大了綠地與大多數住戶之間的距離,缺乏舒適感和安全感,也不利于住戶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對于我們現在使用的一些社區景觀,按照不同的現狀,只需稍加改造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1)只有地磚鋪地的社區廣場。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社區公共空間,通常以雕塑或是花壇為中心,周圍輔以草坪或是灌木,作為社區居民的公共活動場所。明顯的缺點就是生態作用差,僅以人工景觀作為裝飾,顯得過于空曠和規矩,公共觀賞價值不高。針對這一類的社區空間,我們可以揭掉廣場上的部分地磚,種植樹木,并在樹下設長椅或是石桌石凳。這樣既保留了開敞的活動區域,又增加了廣場的生機。通過植物的自然分割,在原本純人工的廣場中圈出許多小的自然區域,輔以桌椅等服務設施為各個年齡階段的人提供活動休息的場所。
(2)有大片草坪的社區空間。一般是社區整體設計追求歐洲風格時會采用這種模式,由于草坪的特殊性,為了避免踩踏引起草皮的破壞,社區管理者往往在草坪中立上警示標語。使人們望而卻步,這樣一來人們活動的空間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大大減少了。另外,據科學分析,10的喬木所能提供的碳氧平衡,草坪需要25才能達到相似效果。至于其他如吸煙、滯塵等功效,草坪更是比不上喬木。因此從生態的角度,我們也需要對這類空間加以改造。首先要在草坪之上加種喬灌木創造植物群落景觀,既增加單位面積上的綠量,又有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次,根據社區的自然地形、地貌和水系,形成有山有水有林的綠色生態人居環境。鋪設幾條石板路或是木棧道,使人們既能進入綠色之中,又不會對綠地造成傷害;做一條旱溪,在旱季可以起到石板路的作用,人們走在上面還有按摩腳底的作用,在雨季,便形成一條小溪,既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又可以迅速將地表水引入綠地,既美觀又經濟。
社區景觀的設計與改造效果的優劣,取決于對當地的氣候、文化、經濟和社會全面了解的程度。因地制宜,才是一個成功設計的基礎。由于個人經驗及時間的限制,只能討論社區景觀設計與改造的一些表面問題,未能就某一特定實例深入探討具體問題,但是,在準備此篇論文的過程中,通過對幾本景觀類著作及案例的學習,頗有收獲。希望今后有機會能實際接觸一些相關工程,對景觀設計及改造進行具體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劉福智.景觀園林規劃與設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關鍵詞:社區氛圍的營造;幼兒園教育中心;高層平立面設計的思考
中圖分類號:TU244文獻標識碼: A
三叉村位居杭州城東慶春門外,隸屬杭州市江干區四季青街道,有住戶1059戶,4565人。自2002年5月撤村建居以來,各項事業迅速發展并榮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全國社區服務先進社區等系列榮譽。
接手三叉村這個項目我是被臨時中間介入的,給我的任務是高層住宅和社區會館及幼兒園項目。因前期有另一家設計單位做的方案沒有符合甲方的要求,業主重新選擇了我們單位來做設計。面對這樣的局面,本著對用戶負責的態度,我們前后幾次和業主單位進行了溝通,并詳細聽取了業主代表對設計項目的要求和期待,大概對村民的生活狀態有了初步的了解。三叉村是杭州市積極推行留用地安置政策的試點單位,村莊被征用以后,共獲得了130畝留用地,他們利用留用地建設引進了知名品牌的商業項目來成為社區最重要的經濟支柱,結合農民公寓房租收入及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收益,使農民獲得長期收入的來源。村民在土地被征用后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在經濟利益得到保證的同時如何幫助每一位村民完成從農民到居民的角色轉換;讓社區老人老有所樂;讓社區孩子在幼兒期就可以接受正規的教育,這些問題引發了我對會館、幼兒園及高層住宅在以下方面的思考:
一.社區氛圍的營造
傳統中國鄉村并沒有社區中心,一般有個禮堂就已經很不錯了,當村莊被征用后,村民們迫切希望進入城市化生活的同時仍然保留著鄉村生活中那種鄉里鄉親的老鄉情愫。鄰里交往是村民相互交流的主要途徑,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內容。因此為他們提供一個長期可以聚會、活動、及溝通的場所是營造社區氛圍的主要工作。在社區會館的設計中,一樓設計了社區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醫務室等,以方便村民辦理各種雜務及老年人醫療、娛樂活動的需求,入口處還設計了一個下沉式休息區,方便三五好友在此情感交流。二樓設計了200多人的村民餐廳,在農村紅白喜事自古以來都十分注重,以前的村落大多都在露天或多戶人家里操辦,這個餐廳的設置也圓了很多村民在自己家門口辦大事的愿望。平時這里也是村民請客吃飯的理想場所。三樓設有村委會和物管處,歷來鄰里關系和諧相處為鄰里的價值,鄉鄰和諧不僅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精神需要,也被看作是良風美俗,村委會和物管處的同時設立是維持村民和諧生活和優質生活的必要選擇,這樣不僅村民的物業有專職的部門來管理,平日里大到集體留用地商業項目的運作,小到婆媳鄰里糾紛都由村委會集體討論、協調解決。四層為多功能廳、閱覽室、多功能用房,圍繞“文化殿堂、精神家園”的要求,多功能廳的定位為文化禮堂,在此可以把傳承傳統文化、弘揚主流價值、豐富文體活動等主要功能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開展文體活動、文化展陳、文化交流、文化娛樂等活動引領村民價值觀的轉變。使社區文化禮堂真正成為對村民有凝聚力、向心力、歸屬感的精神家園。
二.幼兒園教育中心
幼兒教育是人類一個永恒的話題,加強幼兒教育對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修養具有深遠的重要意義。在城中村這個問題尤為突出,村民剛剛進入城市之處,由于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有些成人的行為習慣仍然保持著在農村時一些庸俗無聊的語言或動作,這些行為往往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發育。因此建造一個幼兒園教育中心對這些城中村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這樣他們可以離開大人在幼兒園接受來自城市教育工作者的正規教育,使孩子從小就和城市里的孩子縮小城鄉差別,同時大人們也有空閑時間進行文化學習,改變自己長期以來在農村時養成的不良習性!在幼兒園教育中心的設計中,針對幼兒活潑好動、認識具體形象、模仿性強等心理特征,在建筑設計中除了朝南安排了標準的4個活動室、臥室、盥洗室以外,在入園進口處設計了一個二層的面對院落花園的中庭,旁邊還有一個弧形的音樂教室,這樣可以消除孩子一進幼兒園的緊張壓迫感,增加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愛上幼兒園,由于幼兒園占地面積不大,室外的活動面積不多,所以在設計中在兩幢樓的盡頭特別增加了3.9m寬的連廊,這樣不但方便了后勤用房和幼兒用房的聯系,也在雨天給孩子們增加了一個活動的場地,并且在兩棟樓之間回合出了一個綠化小庭院,給孩子們增加了一個認識大自然的天然課堂。外形設計在色彩上選用孩子們熱衷的橙紅色屋頂米色墻磚,弧形的窗戶和雨蓬,其中一部備用樓梯做成了鐘樓的造形,可以讓孩子們登高望遠,并且在園外很遠的地方都可以認出自己幼兒園的方向。
三.高層平立面設計的思考
按政策三叉村每戶人家可以分到住宅240平方米的使用面積,村委會給我們的設計要求是將240分割成120自住用房(多層及小高層部分),120出租用房。我設計的高層住宅就是村民準備日后出租的用房。每家120又分成2個60可以收雙份租金。4個60設計相當于一體四戶,而面寬限制只有20.6米,除了廁所其他房間都必須是直接采光,經過很多次的嘗試,平面最后采用了蝶形平面的連續組合,終于解決了客廳和廚房的直接采光問題,并且對面對的兩個60也利于村民靈活選擇自己的出租形式。底層為商鋪,上面是住宅的北立面又面向城市主干道鳳起東路,立面設計中在1、2層增加了一個外廊,以增加建筑基座的厚實感,也為商鋪門前提供了讓客戶多停留的機會,并將樓梯間、廚房的窗戶用豎向柱框統一處理,不但解決了以往一梯四戶北立面比較容易單調凌亂的狀態,同時也增加了立面的立體感,并減少了北面房間遭狂風雨水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