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6 10:20:4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少數民族共同體意識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幼兒教養;文化多樣性;幼兒經驗
在現代化和市場經濟的強烈的快速沖擊之下,我國少數民族幼兒教育呈現了以“城市”導向的現象。民族村落幼兒教育失去自己的最為本真的根基,滋養幼兒成長的村落文化被置于邊緣化的狀態?;诖耍覀冇斜匾匦滤伎忌贁得褡宕迓溆變航逃奶卣鳎趯ζ涮卣靼盐盏幕A上,重新定位幼兒教育的功能,以期對少數民族幼兒教育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啟示。
一、少數民族村落的特征
村落是我鄉村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村落不僅是一個地域的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意義的概念。村落有著自身特殊的文化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因此,少數民族村落,主要具有共同體和自主性兩個特征。
1.共同體
村落不僅是一個地緣概念,也是一個血緣概念。傳統村落就是由人們之間“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形成的共同體。如,認為:“村莊作為一個社區,其特征是,農戶聚集在一個緊湊的居住區內,與其他相似的單位隔開相當一段距離,它是一個由各鎮形式的社會活動組成的群體,具有其特定的名稱,而且是一個為人們所公認的社會活動組成的群體,具有其特定的名稱,而且是一個為人們所公認的事實上的社會單位?!把夑P系”將一個家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連接為一個整體,使村落成為道德規范、倫理價值、行為方式相一致的共同體。民族民族村落中,至今都盛行著“祖先崇拜”、“儀式活動”等民間活動,這些活動其實質是對自己祖先的崇拜中,也就是血緣關系結成的“血緣共同體”的集中體現。“地緣關系”是按照人民居住的地理位置而形成的人與人間的親密關系。有個體從孩提時代起的玩耍、勞動、照顧中自然結成的一種密切關系??h民族村落中,大多是以“多姓大雜居,家族小聚居”的關系作為村落內部的居住形態,這中居住方式決定了人們間自然天然的關系。
2.自主性
從概念上講,村落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實體,若能夠通過自身的機制,運用自身的資源解決其面臨的公共問題,而不主要地依賴于外在的國家、市場等力量,這樣一種能力和狀態,我們便可稱其為村落自主性。由于村落相對封閉,這種封閉就使人們在生產勞動中結成互幫互助的方式,從而決定人們之間的親密關系。同時,村落的關系是依靠“內生的秩序”。村落依靠內部的秩序的邏輯,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透過歷史,可以發現,傳統意義上的村落更多的是依靠村規民約、集體宣講和民間禁忌等約束人們的行為方式,也就是說,村落按照自身內部的運作的秩序和邏輯來協調人與人、自然和社會的關系。宗法制度,族長和村落中較有威望的人在村落的糾紛處理中具有一定權威性。正所謂“國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造鄉紳”。
二、少數民族村落幼兒教育的特征
1.多維教養性
民族村落不僅是一個地理空間,也是一個文化空間。不同的空間有著不同的環境,對幼兒施加不同的影響。從空間轉換的角度來看,幼兒在不同空間內的轉換接受不同空間的文化影響。幼兒從家庭進入村落、從家庭步入幼兒園,也就是在不同的空間內接受來自不同環境的影響。對少數民族兒童低學業的研究,有研究表明:“民族文化的否定是造成少數民族學生低學業成就的原因,這些否定包括民族語言、少數民族學生在家庭與社區所接受的社會化經驗,以及學生團體自身形成的行為方式、價值準則等等”。也就是說,少數民族兒童的學習需要使兒童在社區、家庭和學校中學到一致的文化,才能使兒童形成和諧的價值觀。民族村路中的幼兒教育也就需要使幼兒在家庭-幼兒園-村落”三個空間中進行轉化時,在不同的空間對幼兒施加的影響會存在差異,但是最終都旨在現實幼兒成為“完滿”意義的人。從幼兒在不同空間中的時間來看,不同的時間的影響她所受不同影響的程度。以兒童一天的時間為列,幼兒園在未入園之前,其是在家庭和村落環境的互動中得以濡化而成長。而隨著幼兒入園,幼兒在園時間的增加,意味著幼兒在村落和家庭中受到影響的時間減少。因此,幼兒在不同空間中的學習需要使幼兒獲得一致的文化,并學會尊重文化多樣性的觀念,并形成積極的文化自信心??傊?,民族村落中幼兒教育就是在“家庭-幼兒園-村落”不同空間內進行轉換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即不同空間內的多重教養。
2.整體性
村落是一個共同體,“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而聯結成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在某種意義上說明村落本身是一個整體。楊懋春先生認為村落是“臺頭”村人生活的一個刺激群體,在許多情況下,親密的鄰里關系超過了家庭意識。日常生活中的頻繁接觸使許多家庭團結起來,結果整個村莊分為與家庭沒有關系的街坊或胡同?!『⒆右步洺:屯唤址坏男『⒃谝黄鹜?。從村落本土教育講,村落幼兒教育就是在村落范圍內展開的,幼兒的玩耍、游戲、聽歌謠、串親戚、參加儀式和活動、進入幼兒園接受教育,都是教育的形式。即家庭、村落和機構形成的合力作用于幼兒,并對幼兒的成長產生“整體性”的影響。民族村落幼兒教育的整體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村落-家庭-幼兒園”為一個整體,即基于是個“共同體”的特征,而決定的幼兒的家庭、幼兒園與村落的社會教育是相融合為一個整體。幼兒在成人的帶領下,去參加廟會、燒香等民間活動,自然就將幼兒從家庭導向了村落的活動;同時幼兒教師大多為本村的人,自幼在村落中習得村落的文化,同時家長對幼兒園的需求,自然也會對幼兒園的服務時間、教育內容和教育活動對產生影響??梢钥吹?,幼兒在村落、家庭和幼兒園不同空間中的轉換都對幼兒的成長與發展產生影響。二是指村落中幼兒的傳統教育與現代的幼兒教育的連續性,即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統一。少數民族村落有著優秀傳統文化。傳統的非正規教育,如生產勞動、民間活動、祖先崇拜、講約活動等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濡化;而現代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正規化教育傳授的是一種知識,而傳統文化總是以獨特的方式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產生積極的影響,因而現代教育應該是對傳統文化的的延續與發展。
3.生活性
生活性指幼兒教育與村落生產生活緊密相聯。“教育即生活”是個經典命題。少數民族自身的文化習俗、傳統文化和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形成了生活方式的多樣性。民族教育需要主張多元文化的理念,以實現生活與教育的和諧發展。“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它寓于一切正規與非正規、正式與非正式的教育活動和行為中,更趨向于一種社會生活化了的教育”。民族村落幼兒教育需要置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下,實現多元化的教育。民族村落中的機構教育需要反映各民族文化和地區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在課程中融入多元文化,形成多元文化的和諧氛圍。民族村落幼兒教育意味著注重將幼兒的制度化與非制度化教育的融合。即幼兒教育就是在生產勞動、節日儀式、民俗活動中等自然展開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生產勞作中的教育;二是節日儀式中教育。少數民族村落中的傳統節日有火把節、繞山靈、中元節等,在這些節日中需要舉行各種儀式,幼兒在儀式的活動中自然習得;三是社交禮儀中的教育。鄉土社會是一個禮治社會,民族村落中的幼兒自幼需習得基本的“為人”與“處事”的基本禮節,掌握與人交往的禮節、如何與人打交道等基本的禮節,以維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四是詳規民約。村落社會中約定俗成的鄉規民約、社會禁忌、家族家規等約定俗成的規章制定中,自然展開的社會教化。
作者:楊四英 劉琳 曹鎏 單位:安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1].江村經濟[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25.
[2]吳兵.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本質與特征[J].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02):37-39
何為民族教育,即民族教育的概念是什么,這是十余年來中國民族教育學術研究領域一直在探索爭論的一個重要學術問題。明確界定民族教育這一概念,不僅有其作為實踐依據的意義,而且還有其理論研究上的意義。為此,我們必須在構建科學的民族教育學學科體系前,對民族教育的概念進行科學的界定。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民族教育概念的界定眾說紛紜,但歸納起來有以下5種說法:
1.單一民族教育說(Ethni。Edueation)
日本《大百科事典》定義為:“民族教育是指對作為有著共同文化的集團的民族的成員所進行的培養他們具有能夠主動地追求自己民族的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的態度和能力的教育?!雹賴鴥扔袑W者撰文認為:“民族教育是一個民族培養其新一代的社會活動,是根據本民族的要求而對受教育者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影響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一定社會的人,為本民族服務?!雹?/p>
2.國民教育說(NationalEdueation或EdueationforNationalities)
國內有的學者指出,民族教育的概念有時是國民教育的代名詞,這有兩種情況:“其一,在單一民族國家,民族教育的概念往往被國民教育的概念所代替;其二,在多民族國家,民族教育成了泛指多民族教育總和的集合概念。只有這些單一民族國家和多民族國家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時候,才使用民族教育的概念?!雹?/p>
3.少數民族教育說(EthnieMino五tyEdueation)
在中國,民族教育似乎約定俗成專指中國除漢族以外的55個少數民族教育。如(教育大辭典•民族卷》認為:“民族教育是中國少數民族教育的簡稱,特指除漢族以外,對其他55個民族實施的教育。”(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的定義是:“少數民族教育(EducationforNation以Minorities),就是在多民族國家內對人口居于少數的民族實施的教育,簡稱民族教育。在中國指對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實施的教育。”
4.多重涵義說《EthnieEdueation,EdueationforNationalities,EthnieMinorityEdueation,Nation-alMino五tyEdueation,NativeEdueation,Imrni腳ntsEdueation)
有學者認為:“民族教育是一個具有多層次含義的概念,第一層含義是指少數民族教育;第二層含義指多民族國家中各民族教育的總和;第三層含義指世界各民族教育。”④還有學者認為:中國民族教育是由“單一民族教育”和“復合民族教育”所構成?!皢我幻褡褰逃?,不僅指各個少數民族教育,同時也指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的民族教育”;“復合民族教育,是指中華民族整體的民族教育,……中華民族教育是中國56個民族教育的有機統一和理論升華?!瓎我幻褡褰逃蛷秃厦褡褰逃俏覈褡褰逃豢煞指畹膬蓚€方面。這兩者互相依存,互相補充,共同構成我國的民族教育?!@種兩重性構成我國民族教育的基本特點,而貫穿于它的全部過程?!雹?/p>
5.跨文化教育說(Cross一eulturalEdueation)
1990年出版的(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概論)在闡釋民族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時,將民族教育定義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民族教育是指一種“跨文化教育”,即“所謂的跨文化教育,也就是指對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受教育者的一種教育”;狹義的民族教育,“是指在一個多民族國家里對少數民族受教育者的一種教育”。①上述5種不同的說法都有其不同的內涵,在理論與實踐中,我們如何界定和運用民族教育概念的內涵,是我們遇到的首要問題。那么如何理解民族教育的內涵并給其下一個科學的定義呢?有的學者認為,首先要從剖析民族和教育這兩種社會現象人手,從而認識民族教育。②我們認為這是十分正確的。
二、民族教育概念新析
何謂民族?首先我們可對民族概念的形成與發展進行歷史的考察。民族史學家一般認為:自從猿進化為人,并逐步由原始群發展演化為血緣家族、氏族、氏族部落、部落聯盟(部族)之后,人類社會早期的“自然形成的共同體”—原始民族,便在人類的史前的朦昧時代的高級階段和野蠻時代的低級階段開始形成了。隨著人類歷史的推進,原始民族逐漸演進為古代民族和現代民族。民族是一個歷史范疇。無論是原始民族、古代民族、還是現代民族,盡管其每個歷史階段有其不同的涵義,但正像斯大林為民族下的定義那樣:“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這四個基本特征的穩定的共同體?!雹郯殡S民族歷史的發展,在古代民族形成時期,由于階級和國家形態的出現,世界上便出現了單一民族國家和多民族國家。從上述人類歷史發展和斯大林為民族下的定義的粗略描述中,我們了解到以下三點:
1.民族是由帶有共同血緣關系的氏族部落聯盟—種族發展而來的,但民族是以上述四個共同基本特征為標志的。所以,民族并不等于種族。
2.國家是民族發展到古代民族形成時期,由于階級的出現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組織機構,國家可由單一民族組成,也可由多民族組成。民族不是一種社會組織機構,而是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這四個基本特征的穩定的共同體?!雹芩?,民族并不等于國家。
3.任何人都必然隸屬于某一民族,是某一民族的成員(即使混血兒也必有其民族認同傾向),不是民族成員的人是不存在的。其次,我們可以通過英漢對照的方式來分析當代漢語內民族的確切涵義。在英文中,或多或少反映漢語中民族概念的英文單詞有如下一些:Nation、Nationality、Race、EthniCeroups、Ethn。.+、Minority、Nalive、I~邵皿ts等。除了這些英文單詞或多或少有漢語中民族的涵義外,它們一般在涵義上有其特指的內容。如“Nation”,一般指國家、國民;“Nationality”,一般指國民性;“Race”,指種族;“Ethni?!?,一般指少數民族的成員或民族成員;“Ethno.+”,一般指民族;“Mi-noritr’’,一般指少數或少數民族,在現代英文報刊文章中通常用“EthnicMinority”指少數民族;“Native”,一般指土著人;“Illlllligrants”,指來自外國的移民。因此,在英文中,種族、民族、少數民族、國民、土著居民、移民等都與漢語一樣有其確定的單詞,而民族這一涵義往往是在不同的情況下用不同的單詞或單詞組合來加以確定概念的。因此,很少出現中國學術界時常出現的不加界定而概而統之地使用民族這一概念的情況。
何謂教育?古今中外教育史學家、教育學家、文化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對教育都有許多獨特的見解。教育學家認為: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起源于人類的生活與勞動,為人類社會所必需,伴隨人類社會始終,是人類社會的永恒范疇。
(2)教育具有歷史性。一定社會的教育水平是該社會的生產力和政治、經濟狀況的反映,同時又對它們以影響和反作用。中國最早把“教育”二字連起來用的是孟子,其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說文)解釋教育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在西方國家,教育一詞是由拉丁語Educare而來,含有“引出”之意,意用引導的方法,使年輕一代身心得到發展。因此,教育學家一般認為,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并將教育定義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定義認為,凡指一切增進人們的知識、技能、身心健康,影響人們的思想意識的活動,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要求和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傳授知識技能,培養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活動,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服務的人。文化人類學家認為:教育是人類社會文化傳承方式,在當代文明社會,學校教育是人類文化傳承的主渠道,所以當代文化人類學家要研究學校教育,除了學校教育外,還要研究文化傳承的其他所有渠道,如各種形式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文化人類學家還認為,每一個社會或民族都有自己文化傳承的內容與方式,文化傳承既是某一個社會或民族的群體行為,也是該社會或民族的個體行為,某一社會或民族的文化就是通過這種群體或個體的行為而得到代際的傳承。
因此,文化人類學家認為,文化傳承就其本質而言不僅是一個文化過程,而且更是一個教育過程。文化濡化(Enculturation)是文化人類學家比較喜歡使用的一個概念,首先由美國文化人類學家赫斯科維茨(M•J•Hoskovits)提出的。文化濡化概念的核心,是人及人的文化習得和傳承機制,認為文化是人創造的,文化又是一個種族或民族區別于其他種族或民族的最基本的標志之一。人類具有兩種傳承功能,一種是生物性傳承功能,即人類的生物繁衍;另一種是人類與動物不同而獨有的,即文化的習得與傳承,也就是文化濡化,其本質意義仍是人的學習與教育。①社會學家把教育作為人的社會化的唯一途徑。社會學家認為:人與動物的區別是,人有兩次出生,第一次出生是人的自然出生,稱為自然人;第二次出生即為人的社會化的初步完成,這時的人稱為社會人。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即人的社會化的過程,要通過教育來完成。著名法國社會學家杜爾凱姆(E而leDurkhaim1858一1917)在其1903年出版的(教育與社會學》一書中,給教育下的定義是:“教育是年長的幾代人對社會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幾代人施加的影響。
其目的在于,使兒童的身體、智能和道德狀況都得到某些激勵與發展,以適應整個社會在總體上對兒童的要求,并適應兒童將來所處的特定環境的要求。”并認為教育制度的重要功能就是“有系統、有目標地實現人的社會化”,社會化的方式主要是把一定社會中的文化規范及社會價值體系,在個人人格中產生內化作用,以養成個人的“社會化”。①通過對教育概念的歷史與多學科分析,我們可得出如下結論:1.教育是個體社會化和人類文化傳承的唯一途徑和手段。2.教育具有永恒性和歷史性。3.教育不僅是文化傳承的機制,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教育都是某種文化的教育,任何文化又必然是某個民族的文化,因此,任何教育必然是某個民族的教育。綜合以上我們對民族和教育的歷史與多學科分析,我們已經有了如下基本認識:(l)民族不等于種族;(2)民族不等于國家;(3)每個人都隸屬某個民族;(4)教育是個體社會化和人類文化傳承唯一途徑和手段;(5)教育必然是某種文化教育,而某種文化必然是某個民族的文化,因此,任何教育必然是某個民族的教育。從上述分析來的基本概念中,我們可以推演出如下:1.民族教育不是種族教育。2.民族教育一般不等于國民教育(單一民族國家除外)。3.教育從屬于一定的民族,任何教育都是民族教育,無論是原始民族教育、古代民族教育、現代民族教育,還是多數民族教育或少數民族教育。
因此,根據上述斯大林的民族定義和有關專家學者對教育的定義,民族教育的基本概念一般可以表述如下:民族教育是指對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活動以及表現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這四個基本特征的穩定的共同體的文化傳播和培養該共同體成員適應本民族文化的社會活動。上述民族教育的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實際與前面列舉的5種說法中的“單一民族教‘育說”是一致的,只不過表述不同而已。英文表述為EthnicEducation。少數民族教育是民族教育的一種形式,英文表述為Ethni。MinorityEducation。只有在單一民族國家的民族教育才與國民教育的概念內涵相一致,即Ethni。Edueation等于NationalEdueation。在一個多民族國家,既有單一民族教育(Ethni。Edueation,無論是少數民族教育EthniCMino找tyEdueation,還是多數民族教育EthnicMajo石tyEdueation),也有復合民族教育(MultiethniCEdueation),復合民族只有在真正形成一個“共同文化群體”的時候,其教育才能成為在更高一級層次上的民族教育,這種民族教育實際上是一種跨文化教育(Cross一eulturalEdueation),或稱為多元文化教育(MuliieulturalEduea-tion)、多元一體化教育(Multieultu耐Inte腳tionEdueation)。筆者通過多年對國內外民族教育理論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論的潛心研究與分析,認為在一個多民族國家應實施“多元一體化教育”,并據此提出了一個“多元一體化教育”的理論構想。②
該理論構想形成的依據是:在一個多民族國家中,無論是主體民族還是少數民族,都有其獨特的傳統文化。在人類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于各民族自我文化傳遞和各民族間文化的相互交流,各民族在文化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點。不僅主體民族文化吸收了各少數民族文化,而且各少數民族文化中也打上了主體民族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在一個多民族國家大家庭中,多種民族文化并存并共同組成代表某一多民族國家的“共同文化群體”,即形成如教授所說的文化上的“多元一體格局”?!岸嘣惑w化教育”理論構想的內涵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的教育,在擔負人類共同文化成果傳遞功能的同時,不僅要擔負傳遞本國主體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功能,而且同時也要擔負起傳遞本國各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功能?!岸嘣惑w化教育”的對象不僅包括少數民族成員,而且也包括主體民族成員。“多元一體化教育”的內容,除了包括民族文化外,還要含有少數民族文化的內容。少數民族不但要學習本民族傳統優秀文化,而且也要學習主體民族文化,以提高少數民族年輕一代適應主體文化社會的能力,求得個人最大限度的發展。
主體民族成員除了學習本民族文化外,還要適當學習和了解少數民族的傳統優秀文化,以增強民族平等和多民族大家庭的意識。“多元一體化教育”的目的是,繼承各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加強各民族間的文化交流,促進多民族大家庭在經濟上共同發展,在文化上共同繁榮,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與和睦相處,最終實現各民族大團結。依據“多元一體化教育”理論構想的觀點,單一民族教育與復合民族教育概念的區別有如下幾點:1.單一民族教育是某一個民族文化群體的教育,而復合民族教育是由多數民族所組成的共同文化群體的教育。2.單一民族教育的實施對象和實施主體均為同一民族的成員,而復合民族教育的實施對象和實施主體則是“共同文化群體”的成員,也就是說,既可是少數民族成員,也可是多民族的成員。3.單一民族教育的內容是本民族的文化,它們既可是少數民族的文化,也可是多數民族的文化,而復合民族教育的內容,不僅包含多數民族(或稱主體民族)的文化,同時也包含少數民族的文化。4.單一民族教育追求的目標是,對“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這四個基本特征的穩定的共同體”的文化傳播和培養該共同體成員適應本民族文化并成為為本民族服務的人。而復合民族教育追求的目標是繼承各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加強各民族間的文化交流,促進多民族大家庭在經濟上共同發展、在文化上共同繁榮、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友好與和睦相處,最終實現各民族大團結,培養具有跨民族、跨文化意識的為人類共同利益獻身的現代人。
通過上述理論分析,我們已大致可以了解到什么是民族教育、國民教育、少數民族教育、多數民族教育(或稱主體民族教育)、單一民族教育、復合民族教育等一些基本概念,并了解了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區別。下面我們將從世界各國教育的發展與現狀來考察上述概念在實踐中的運用??v觀人類文化發展史,當人類進人階級社會后,國家這一社會組織形態在民族這一人類文化共同體的基礎上形成了,由于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而形成的一種權力組織機構,教育便成為國家對內發展生產、劃分社會階層、實行民族歧視與壓迫,對外進行國與國競爭的重要工具。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世界各國的國民教育,除單一民族國家外,絕大多數多民族國家的國民教育實質是主體民族教育,也就是說各多民族國家的國民教育是單一主體民族教育。他們為了掩飾這種民族歧視,則把這種教育稱為國民教育,這與本世紀初西方流行的同化主義理論有直接的關系。20世紀60年代,由于西方發達的多民族國家的少數民族意識的覺醒,以美國黑人運動為主流的各國少數民族提出了國家實施以多元文化為目標的教育主張,也就是說提出了在一個多民族國家實施復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的國民教育的主張。這種主張經過40年的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上一股具有人類美好理想的思潮。
當前,在一個多民族國家中實施具有復合民族教育的國民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實質上是在國民教育的框架里,增加少數民族教育的內容,其目的是解決當前和21世紀世界各多民族國家中少數民族面臨的實際問題,即一方面少數民族的成員要適應以主體民族文化為主的現代主流社會,以求得個人更好的生存與發展;另一方面要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這不僅是少數民族爭取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平等權利,而且更是保存人類社會文化基因庫,求得人類文化的多樣性。這是因為人類具有如此的理念: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進步的象征。綜上所述,民族教育的基本概念可作如下的闡述:民族教育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民族教育是指對作為有著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體的民族集團進行的文化傳承和培養該民族或民族集團的成員,一方面適應現代主流社會,以求得個人更好的生存與發展,一方面繼承和發展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團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社會活動。
廣義的民族教育在實踐中有如下幾種表現形式:1.依照共同化的民族和共同文化群體的民族集團之分,民族教育則分為單一民族教育和復合民族教育兩種主要形式。2.依照多民族國家中人口的多少,單一民族教育又分為多數民族教育和少數民族教育。①3.依照國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權利的劃分,單一民族教育又分為支配民族教育與被支配民族教育。21世紀前的絕大多數多民族國家的國民教育實質上是占支配地位民族的教育。4.在單一民族的國家,單一民族教育基本上等同于國民教育。5.復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是多民族國家理想的國民教育方式,是民族教育的更高級形態。其近期目標是發展少數民族教育,其最終目標是發展即將經歷國家階段和全球階段的“多元一體化教育”。
一、增強中華民族的歷史認同:新疆從來就是多民族的新疆
普遍認為,“中華民族”一詞首先出現于近代梁啟超先生的著作,“上古時代,我‘中華民族’之有海權思想者,厥惟齊。故于其間產出兩種觀念焉,一日國家觀;二日世界觀。”在近代中國的特殊國情下,他最終認為: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真正的中華民族,相對于漢族這一個民族而言,是指“合國內本部屬部之諸族以對于國外之諸族是也?!闭\然,不因為“中華民族”一詞的出現才存在中華民族這一實體,作為自在存在的民族實體,中華民族形成于幾千年的社會歷史進程過程中。為何在近代被提出?源于近代以來中國和西方列強的對抗。故“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本來就蘊含著: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各分散孤立的民族單位,經過長期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的一個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
對“中華民族”內涵的理解是形成對中華民族認同的邏輯起點,將中華民族限為漢族,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各少數民族也把中華民族當作漢族的代名詞,是將自身與中華民族割裂開來的重要原因。不管哪個民族(包括漢族),不能正確理解“中華民族”的真正含義,就不會從內心達成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只有充分認識到中華民族的歷史前提,才能準確認知中華民族是各民族共同奮斗、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才能在各民族的交流交融中形成“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認同感。
一直以來,伊犁師范學院以各族師生團結奮進為基點,開展新疆地方史教育,以此作為民族團結教育的起點,堅持不懈地將對中華民族的認同融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中,取得良好效果。
(一)夯實理論基拙,增強對中華民族認同的歷史方位感
對中華民族的認同要滲透融人進民族團結的具體實踐中,實際行動中的民族團結才能理清思想中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在我國,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也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民族團結、解決民族問題的關鍵是爭取人心,抓住思想教育是重要途徑。為此,伊犁師范學院大力強化理論教育,尤其是牢固樹一立正確的民族觀和歷史觀,更重要的是將正確的民族觀和歷史觀轉變成民族團結的具體行為,轉變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自覺行動。多年來,結合我校各民族師生的實際情況,首先要突出中華民族形成發展史教育,其次要進一步將理論學習成果融人學生教育中去,形成良好的師生共融的發展態勢。每年學校在年度科研項目中設立了兩個平臺,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重點學科專項課題,加強理論研究,切實推動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工作不斷深化,形成對中華民族認同的堅實思想基礎。同時,將理論學習與研究貫穿于學校理論學習、組織生活、教職工政治學習、黨團校培訓等工作中,通過多渠道構建立體化宣傳教育平臺,將對中華民族的認同落實到民族團結教育中,具有較強的行動力。
(二)堅持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宗教政策不放松
培育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不能建立在空虛的口號之上,要避免出現和民族分裂思想,必須堅持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不放松,尤其是加強新疆“三史”教育(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從而認識到新疆從來就是多民族的新疆,是中華民族共同努力奮斗的歷史發展而來的。伊犁師范學院是新疆多民族大家庭的一個縮影,更要持之以恒、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民族理論和宗教政策。為此,學校十分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建設,堅持將《新疆歷史與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教程》作為各族大學生的必修課。通過新疆歷史教育的人腦人心,使各族學生清楚認識到我們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的形成是幾千年來各族人民相互溝通與交融的成果。此外,學校還充分利用學校新聞網、民族團結主題晚會、校園傳播媒介等渠道加強黨的民族理論與政策的宣傳,引導各族師生認識到意識形態斗爭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創造各種條件,加深對新疆民族與宗教演變史的認知。通過多渠道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全校師生對中華民族認同的歷史真實感。
二、提升中華民族的政治認同: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報告明確提出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提升民族精神境界的支柱和行動向導,振奮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加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必須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伊犁師范學院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導,突出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感染力,增強對中華民族的政治認同。
(一)堅定民族共同體的政治立場
新疆社會民族團結的基點在于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以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要求始終站在各族人民的立場,將為各民族謀福社作為最終目標,才能堅定對中華民族認同的政治立場。伊犁師范學院是各民族師生共同的家園,以人為本地開展教育,才能更好地為各族師生服務,共同的政治立場,增強同為中華民族的歸屬。我院定期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表彰活動,在各民族師生中樹一立榜樣的力量,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以民族團結的一舉一動彰顯中華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學校以少數民族教育及雙語教育為重點,以培養服務地方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為己任,在教育過程中演繹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情感,并通過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全校師生強化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政治立場。
(二)對中華民族的政治認同要以可操作性強的教育方案為路徑
對中華民族的政治認同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為了建設各族人民共同的家園,需要以民族團結教育為抓手,將個體的發展追求與“中國夢”的實現相統一。對民族團結教育來說,伊犁師范學院及時掌握各族學生的特征、重視學生的理想信念、性格特征等因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突出個性,關注學生。在教育實踐中,將對中華民族的政治認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除了及時宣傳教育,更重要的在于關注學生需求,尤其是少數民族學生最現實、最直接的切身利益訴求,并通過及時有效的解決,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來自各族師生的關懷,從而形成珍視民族團結的濃厚氛圍和行動自覺。我校新展開推進的“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就極大地促進了民族團結工作,各族師生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引導各民族師生在生活、工作、學習中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形成人人講民族團結、人人維護民族團結、人人爭做民族團結模范的良好氛圍。通過各種各樣的內涵教育、身體力行,使全校師生堅定了中華民族認同的政治態度、政治意識。
三、增進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弘揚各民族優秀文化
最終,對中華民族的認同要從文化的層面上去理解和努力,從而超越“直自的歷史層面”和“強硬的政治層面”,弘揚各民族優秀文化,實現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只有不斷傳承和創新各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才能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基礎。實現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工作的思想基礎,也是實現民族團結的重要前提。
文化認同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維護穩定的關鍵核心。一個民族、團結和家庭長期一起共同生活,形成統一的文化,沒有統一的文化,人們之間無法溝通,就不能共同生活。民族團結不是強制力實施的,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文化認同顯示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穩定性、連續性、凝聚力和生命力。文化認同并不是消除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反而是保障各民族文化豐富性和自由發展的重要方面。各民族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標在自愿和平等基礎上的團結,是實現文化認同的基礎。
伊犁師范學院以培養多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發展需要的教師為己任,注重思想教育,在民族團結、意識形態斗爭方面奠定牢固基礎,利用多渠道進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最終達成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
(一)充分利用資源,發掘教育素材
首先要將課堂教育與實踐活動教育相結合,課堂教育是民族團結教育的傳統方式,是進行民族理論教育與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對于大學生樹一立良好的民族團結意識、接受中華文化傳統起到了重要作用。僅靠課堂教育顯然是不夠的,學生并不能夠直接地、現實地在生活和活動中感受到鮮活的民族團結活動,理論知識和團結意識需要在現實活動中去熔鑄和鞏固。所以,民族團結教育、意識形態教育要以課堂教育為基礎,以實踐教育為紐帶,以生活化教育為平臺,在實踐活動中去體悟中華民族一體化,深化理論認識。伊犁師范學院堅持實行“民漢合宿”、 “民漢一體化教學”等方式,在生活中、在文化的融合中提升對于民族團結的理解,將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體現在實際行動中。整合社會媒體、文化機構、企事業單位等有效資源的利用,形成合力共同實現民族團結。如,結合地方特色的博物館、紀念館、民族村、革命遺址等場所為民族團結教育實踐基地,真切感受到歷史、文化及特色;民族團結先進人物事跡宣傳,引導學生以榜樣為示范,感動內心,從我做起。
[關鍵詞]校本課程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 傳承
教育,是文化傳承的主要途徑;學校,是文化傳播的主要場所。民族學校有義務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但由于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使用的是全國統一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少數民族學生很少學習本民族歷史、傳統文化知識,以至逐步產生了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陌生感,而對非本民族文化的崇拜和狂熱的追求;同時,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帶來了文化與價值多元,使得部分少數民族學生放棄或冷淡了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選擇新穎時髦的快餐文化,追求所謂文化與觀念上的“現代化”。我們知道:喪失現代化將意味著民族的貧困,喪失傳統文化則意味著民族的消亡;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自己文化的特性,也就不是一個獨立完整的民族。面對民族傳統文化正在衰落、消散的現象,作為少數民族地區文化教育傳播主要場所的民族學校,應積極思考如何解決此種問題的途徑。
一、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界定
民族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創造、積淀和傳承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獨特的價值和豐富的內涵。當然,民族傳統文化并不等于優秀文化。本文所指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指在少數民族歷史實踐活動中創造和積淀的文明成果,文化中優秀的成分,它既體現著民族特性,又屬于民族文化的精粹。這種文化有三個方面的特性:一是自我認同性。它能夠強化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的人們在文化與心理素質上的穩定共同體。二是精粹性。它能夠存在于整個民族文化的發展中,并作為民族核心要素與民族共同體相始終。三是適應性。它能夠和現代文化相適應與融合,形成既具特色又不落俗的先進文化。
二、當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現狀
1 復興與衰退并行
隨著黨和國家逐步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保護與復興工作的力度,少數民族人民也有復興民族文化的愿望,因此當前少數民族地區文化設施大量建設,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廣泛,許多地區對傳統民族節目開始重視。但不可否認,少數民族青年入已在慢慢地淡忘民族特色,淡忘本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藝術;同時黨和國家的補救措施還沒有能夠從源頭上預防少數民族傳統的消散,致使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的衰退是深層次的。
2 繁榮與變異共存
隨著黨和國家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貫徹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的主題,少數民族地區的政府和人民重視了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當地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為弘揚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起到了帶頭作用,促成了少數民族地區傳統文化復興的景象;與此同時,在現代化過程中,各民族傳統文化的變異都在發生著,如許多少數民族地方群眾仍保持著自己的飲食習慣,但也開始注意吸收其他民族的飲食方式,注重營養、衛生和多樣性。
3 表象與內在相異
當今傳統民族文化表現出來的復興,更多還仰賴一種表層的人為造設,在下面還泛動著衰退的潛流。如在民族地區,民族特色的商品堆滿貨架,但本族消費者日益減少,而外族消費者對這些物品的需求也大多出于新奇;在少數民族旅游區,表現民族文化的各種服飾、禮儀等隨處可見,但這些東西很多已不是民族傳統文化的自然顯露,而是出于商業利益的著意展示,與民間的本色已有相當的距離。
三、要充分利用校本課程。加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與傳承
(一)為什么要利用校本課程加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與傳承
1 有利于系統綜合地傳承民族傳統文化
一般而言,校本課程都是由當地的專家學者或者經驗豐富的教師結合本民族、本地的實際情況開發編寫的。其內容比較完整,重點比較突出,講解比較詳細,有利于學生系統地了解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改變過去由上輩口傳身授帶來的缺點與不足。
2 有利于大面積傳授民族傳統文化
校本課程學習的對象主要是當地的學生,其學習者是一群學生,而不是單一的某個人或某些人,改變了過去民族傳統文化單一傳授模式和小規模傳授的模式。這樣就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當地人民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掌握和認識,有利于民族傳統文化一代一代的傳承。
3 有利于學生學有特色,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鄉土是學生的教科書”
民族傳統文化的校本課程,讓學生學習的內容與他們的生活緊密相聯,讓他們了解本民族傳統文化特色,一方面有利于改變傳統課程內容,使學生學有特色,滿足與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強他們對本民族的認識與了解。
(二)創造條件加強學校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
1 加強教育行政法規建設,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課程改革的目標就是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民族地方及民族學校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開發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課程十分重要。針對當前少數民族地方傳統文化萎縮的現象,少數民族地方政府應設立專項經費,出臺專門政策,著力開發民族傳統文化方面的校本課程。政府部門應該懂得:傳承民族傳統文化不僅是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的事,也是政府部門的重要工作,要充分發揮自身在傳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主導作用,協調作用,積極創造條件確保這些課程的實施。
2 加強本土教師的培訓
一方面,要樹立一種教師專業化觀念,做到先培訓,后上崗,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必先要對專任教師進行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的培訓;另一方面,教師要認識到民族傳統文化校本課程,具有自身的理念、目標和價值,它與學科課程不同,也和以往的活動課程不同,對教師自身的水平要求也不同,需要教師與當地有經驗的長輩經常交流,掌握本課程的特點和要求,做到上課時游刃有余。
3 轉變傳統的評價機制,建立規范合理的科學評價方案
首先,要轉變傳統的評價機制。當前民族地區的應試教育仍比較嚴重,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評價學校時,把考試成績、升學率看作重要指標之一,而且主要看重語文、數學和外語三門所謂“主科”的考試分數,忽視甚至盡量壓縮其他課程的門類和授課時數,對一些因地制宜開發的校本課程置之不理。這對當地的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是極不利的。其次,要建立規范合理的評價方案。各級教育部門應重視民族學校的課程與教材評價工作,應設立專門的評價機構,建立適當的評價指標。在評價中,對校本課程的利用情況要占一定的比重,以保證校本課程應用的政策環境。
4 在教學組織中,要利用多種手段渲染民族傳統文化氣息。積極推進傳統和現代的結合
課程教學是文化傳遞和文化整合的最重要組織形式。教師在上課時要使學生認識民族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同時還要意識到保護傳統文化不是制造“保留地”,追求“原汁原味”是不現實的。要鼓勵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引導健康的、積極的,而不是消極和腐朽的變異。
5 加強校本教材的民族傳統文化特色
民族學校的校本課程設置與教材必須選編本民族、本地區的優秀題材,突出民族性、地方性、時代性,讓學生從小就培養起熱愛鄉土、民族和本地區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
一、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
我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推動了祖國的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共同創造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塑造民族性格、維系民族共同體的重要支柱,是民族共同體的血脈和精神家園。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時空和內容上始終處于不斷交流、交融和認同中,長期以來形成了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多元文化類型,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異常突出,如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維吾爾族文化、哈薩克族文化、撒拉族文化、裕固族文化、土族文化等。由此可見,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以中華文化為源頭、各少數民族共同創造、交融和發展所積淀的適合本民族生產生活并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是各少數民族共同培育、創造、傳承并賴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優秀文化的總和。數千年來各少數民族文化和諧共生,構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交錯并立的共生地帶。歷史證明,一個民族所創造的文化成果,不僅豐富了本民族的文化寶庫、為本民族所享用,也為其他民族所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為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特點,正因如此,中華民族文化才形成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多元一體文化格局。
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價值資源
我國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語言、飲食、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等,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共有精神財富,在生活規范、道德行為和價值追求等方面蘊含著豐富的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相一致的思想價值資源。就禮儀文化而言,傣族中流傳下來的《爺爺教育子孫的訓條》規定“坐位要分清尊卑,不要亂坐長輩和長官的位子?!北憩F出群體乃至社會認同的行為準則和思想價值理念。就道德文化看,我國各少數民族倡導遵紀守法、重禮講義、誠實守信、廉潔奉公、扶弱濟貧。如吐蕃王朝“重兵死,以累世戰役為甲門。敗死者垂尾于首以示辱。”彰顯了藏族人民普遍認同的崇尚勇敢頑強的道德價值觀念。從生態文化看,主張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如古代蒙古族在習慣法中規定“禁止向水中溺尿”、“春夏兩季人們不可以白晝入水,或者在河中洗手,或者用金銀器皿汲水。”體現了蒙古族崇尚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文化思想。從倫理文化方面,倡導三從四德思想,等等??梢哉f,中國各少數民族把文明和諧、公平正義、互助友愛等內在的思想道德觀念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成為幾千年人們的價值理念和道德遵循。
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面臨的困境及存在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縱深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現代化進程,使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制度和政治文化等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同時也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一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沖突日益加劇;二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沖擊逐漸明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在結構、制度、形式、觀念和價值、心理等方面均存在著較大沖突,尤其是流行文化、都市文化進入民族地區,淡化了青年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使得民族地區思想意識、價值體系等受到較大沖擊;三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傳承的政策法規和戰略規劃缺失,缺乏傳承發展的生態環境,致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面臨著危機。四是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價值理念的弘揚和傳承重視不夠,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民族地區的根植、培育和踐行。因此,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法規,加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顯得尤為重要而迫切。
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思想價值傳承之對策
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所以,在新常態下,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民族地區都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為統領,以落實“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為契機,積極探索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思想價值傳承之途徑。
(一)增強少數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推進少數民族文化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和前提。欲實現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每個民族都應增強文化自覺性,充分認識各民族文化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動擔當發展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同時,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肯定自身文化對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要價值,堅定民族文化持久發展的信念。民族學家講到:“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對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趨勢,并對文化轉型具有自主能力,以取得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蔽覈贁得褡逦幕瘹v史悠久,民族文學、藝術、醫學、建筑等都成為一個個瑰寶、一顆顆明珠、一朵朵奇葩閃耀四方,惠及各個民族和世界,成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繁榮與強盛。所以,各少數民族都應堅信自己的文化,立足本土,吸納外來,傳承創新,堅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深入挖掘提煉有益的思想文化價值,大力繁榮發展具有民族特色、中國氣派的優秀文化,使民族文化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二)把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和價值理念,要弘揚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具有民族文化特質的人,就必須將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首先,加強國家頂層設計,深化教育改革,制定傳統文化教育大綱,大綱中設有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章節,使之貫穿于小學、初中、高中、本專科、研究生等學段(包括職業院校)。其次,明確各學段教育功能和定位,理順各學段的育人目標,使其依次遞進、有序過渡。第三,使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教材,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把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分年級、分層次、有計劃地融入教學之中。第四,完善社會實踐體系,加強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和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將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寓于青少年實踐中,通過學校、社會、家庭等多種渠道,創造性地開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工作,使學生能夠認同自己的文化根基和特殊功能,增強對民族和傳統文化的認同,主動傳承民族文明。
(三)借助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是關于一個民族精神觀念、物質產品、生活方式思想情感的文化集合,凝聚著強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承載著民族的文化血脈,是維系民族團結、邊疆鞏固、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面對全球化下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新形勢新任務,要充分運用少數民族傳統節日,使其在與現實生活對接中,全面弘揚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如藏族的藏歷年、林卡節與雪頓節三大傳統節日,以及望果節、燃燈節、仙女節等,以喜聞樂見的慶祝形式體現藏族群眾的追賢思孝、純樸善良的美好追求與勞動智慧。以此增強本民族的凝聚力和對民族文化的認同,進而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四)以保護挖掘優秀文化遺產為抓手發揚光大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形成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基礎。指出,對傳統文化中適合于調理社會關系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各級主管部門要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博采百家眾長、兼收八方精義,制定相關規劃,全面細致地做好少數民族文化遺產普查工作。要實施少數民族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對瀕危少數民族文化遺產進行重點搶救和保護。要加大對列入名錄的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以及支持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世界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要探索建立少數民族文化生態區,對文化遺產豐富的區域,進行整體動態保護,使其與發展旅游、繁榮經濟相結合,形成文化、經濟和人民生活相互促進、一體化的發展局面。
(五)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平臺普及宣傳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建立覆蓋民族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實現和保障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宣傳的必由之路。新常態下,要按照“結構合理、網絡健全、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則,以政府為主導,以文化事業單位為骨干,以邊疆、基層和農牧區為重點,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全社會積極參與為保障,加快建設覆蓋全部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1.加快完善民族地區基礎文化設施。
文化設施在整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居于基礎性地位,要加大建設力度,繼續實施民族地區廣播電視村村通、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室)、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和農村電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要積極扶持富有民族特色的重大文化項目和藝術院團。要結合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切實有效地推進邊疆和民族地區文化長廊建設,形成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邊防鞏固的和諧局面。
2.提高少數民族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和服務能力。
這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核心所在。要大力提高少數民族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力度,加強少數民族語言類廣播影視節目的制作和傳播,加強少數民族文字類新聞出版物的出版和發行,等等。積極探索適應少數民族群眾需要的文化服務方式,把各種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產品送到送到農牧區、邊遠山區,最大程度地滿足少數民族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3.廣泛開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宣傳普及活動。
首先,將此項活動與公民道德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相結合,不斷提高少數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其次,將此項活動與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相結合,促進各民族相互學習、交流和交融,增進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筑牢民族團結的思想文化基礎和精神紐帶。第三,將此項活動與群眾性文化活動相結合,積極組織開展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化活動,使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融入各族群眾的日常生活,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鞏固發展和諧的民族關系。
(六)以推動對外交流為舉措提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經濟全球化下,欲提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軟實力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加強對外文化交流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舉措,著力提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1.努力拓展對外文化交流的廣度和深度。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要結合國家對外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等總體外交和對外戰略的實施,以及“一路一帶”政策的啟動,充分發揮少數民族文化在對外交流中的特有優勢和作用,積極主動地與外國政府和民間文化組織合作,通過在境外舉辦各類藝術節、展覽、演出、博覽會等,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文化交流宣傳格局,推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與此同時,積極吸收和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增強中華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2.實施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精品戰略。
一、城市化與城市民族關系內涵
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之物,也是各個國家和民族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伴隨人口集中,農村地區不斷轉化成為城市地區的過程。這一過程促使城市數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民族關系是當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是具有特定內涵的特殊的社會關系。它是一種在人們的交往聯系中,不僅具有社會性,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會關系,本質上是涉及民族這個社會人們共同體的地位和待遇,民族這個社會利益群體的權利和利益,民族及其成員的民族意識和感情的社會關系。
“城市民族關系是指城市區域內各民族的信息互動關系,其信息的載體是各民族成員、其方式是各種社會活動?!睋Q而言之,城市民族關系也就是發生在城市區域內的民族關系,是一種發生在所有城市民族成員之間的社會互動關系。
二、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多民族化的現狀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造成大量的少數民族人口向城市的快速流動,少數民族人口的到來一方面為城市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活力,另一方面,這種過快的集中,使得各民族之間矛盾沖突不斷,因此,正確把握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多民族化的現狀,對于增進民族團結,調適民族關系和構建和諧社會都有重要的意義。具體來看,當前我國城市多民族化的現狀有如下表現。
(一)城市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和民族成分大幅增加。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員逐漸擺脫了封閉,以務工、創業、求學、婚嫁等形式來到市場經濟活躍的城市。據統計,北京每天100多萬流動人口中至少1/10是少數民族人員。首先是城市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增加較快。據統計,1982年北京少數民族人口為32.2萬人,到1990這一數字已經增加到42萬人。其次是民族成分大幅增加。1949年北京的少數民族成分有38個,到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時,全國55個少數民族均可在北京找到。
(二)城市異族通婚,尤其是少數民族與漢族通婚現象明顯增多。測量民族關系好壞與否的最重要的指標就是異族的通婚。由于少數民族人口在未離開民族地區之前,受民族傳統以及宗教教義等的限制,跨民族通婚現象較少。但是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漢族與少數民族人員的“雙向流動”,使得少數民族在本民族內通婚遇到困難,所以他們不得不與其他民族人員通婚,其中最主要的是與漢族通婚。據1990年統計,全國少數民族與漢族通婚的有6756042戶,通婚人口29798457人,這分別占全國少數民族戶數和人口的42.2%和41.9%。
(三)鮮明的文化多樣性。文化交流是民族關系發展的重要內容。大量少數民族人員進入城市,將各民族的傳統文化也帶入城市。各民族在飲食、服飾、音樂舞蹈等方面相互融合,并逐漸在社會的各個層面上顯現出來,而且民族文化已成為一種可利用的資源,在文化內力和經濟利益的雙重作用下,很自然地要與各種文化進行碰撞與交流,形成民族文化多元共生的格局。
三、影響城市民族關系發展的因素
城市少數民族人口占本民族和所居城市人口中的比重雖然不是很大,但其作用絕不可忽視。城市少數民族人員分布的行業多,社會聯系廣,與本民族地區聯系密切。縱觀我國城市民族關系,其主流與我國已建立的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相一致,各民族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建設自己的城市已成共識。當然在民族之間的交往中,不是沒有矛盾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不同傳統在相互碰撞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矛盾和沖突,而這些矛盾、沖突對政治經濟的發展,以及全面推進城市化進程都有可能造成不利的影響。具體講,影響我國民族關系的主要問題指以下幾個方面。
(一)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問題。改革開放以來,大量少數民族青壯年走出閉塞的民族地區,來到城市務工、求學。他們大多都沒有城市的常住戶口,形成了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這些流動的少數民族人員大都具有文化素質低、法制觀念淡薄、從業范圍廣等特點。并且現行的流動人口管理辦法不完善,同時民族人員的風俗習慣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子女教育、職業培訓等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他們的合法權利得不到有效保障,這一系列的問題處于城市民族關系中最敏感的位置。
(二)城市少數民族的民族意識增強。民族意識是綜合反映和認識民族生存、交往和發展及其特點的一種社會意識。一個民族成員進入城市,即使居住的時間再長,民族意識的特性仍保持完好。只不過以前這種意識表現呈現出內在性特征,但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隨著民族交往的增多,尤其是民族間客觀存在的經濟利益的差距拉大,促使民族意識問題日益外在化,并且日趨增強。一方面城市少數民族人口數量相對較少,城市少數民族的民族認同感強于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的民族認同感。即使原來素不相識,只要是同一民族就感到格外親切,關系也會自然親近。但另一方面,如果對這種民族意識引導不當就有可能出現只強調民族特點、民族利益,而忽視或損傷全局利益的極端民族主義傾向,這極其不利于城市民族關系的正常發展。因此,民族意識是一把雙刃劍,既能使民族關系得以完善和發展,也能使民族關系出現裂痕和倒退。如何正確引導城市民族人員的民族意識和全面指導城市民族人員的民族意識的發展方向,這影響著城市民族關系的良性發展。
(三)城市傳播功能的增強?,F代社會媒介和通訊的發展十分迅速,這也為城市民族關系推波助瀾。有時某一地區發生了影響民族關系的事件,消息傳播的非???,極易造成大面積的民族糾紛和沖突。還有一些媒體報道中不尊重少數民族的和風俗習慣;文學作品中污蔑丑化少數民族人員,這些都傷害了他們的民族感情,給城市民族關系籠上了陰影。
四、構建城市民族關系和諧發展的對策
我國正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時刻,發展經濟,處理好各民族之間的關系都是當前的重要任務。隨著城市進程的加快以及城市發展的需要,城市少數民族人口數量還將不斷增加,各民族間的互動和聯系將更加頻繁和密切,城市民族關系的發展趨勢將是多元化的,面臨的形勢也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城市
少數民族之間要構建和諧的民族關系任重而道遠。所以,我們應該站在時代的高度,針對城市少數民族關系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具體途徑。
(一)建立聯動、有效的協調機制。針對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問題,需要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和諧的民族交往關系。首先,加強少數民族人口流出地政府與流入地政府之間的協調與合作。人員流出地政府可以依據相關的政策法規對當地少數民族人員進行教育與引導;人口流入地的政府可以根據具體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及民族禁忌等來對少數民族流入人口來進行有效的管理。其次,以社區為依托來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進行管理。對流動人口實施社區化管理可以加強他們與城市社區的聯系,這樣,社區可以為他們提供職業培訓、社會保障等服務,從而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使少數民族人員能盡早地在語言、生活方式、就業、心理適應等方面與社區及城市協調,從而增強他們在城市的歸屬感及幸福感。再次,由于原有的政策法規已經不適應當代社會出現的新情況,因此要加強對流動少數民族人員權益的法律保護:建立快捷有效的流動人口登記制度j建立針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員法律援助中心等。
(二)培植城市少數民族人員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意識。所謂民族認同就是社會成員對自己民族歸屬的認同和情感依附。建國以來,黨和政府一直強調各民族的自治、平等權利。保護和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這些都加強了各民族的自我認同。但是,各民族作為中華民族中的一員,同時也要有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但由于我們還沒有自覺地形成“國族”這種觀念,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中華民族認同感的培育。所以,我們要首先來培植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并且形成對這一文化的認同。其次,要強化各個民族都是一家人的意識。最后要強化各民族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只要城市少數民族人員能培育對中華民族在這些方面的認同,他們在城市的歸屬感、幸福感都會提升。
【關鍵詞】高職;少數民族;教育管理
少數民族大學生是少數民族群體中的優秀代表,由于文化背景、生活習俗、思維方式、言語溝通等不同,已經逐漸成為高職大學生中較為特殊的群體。少數民族大學生培養質量的好壞,關系到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地區的穩定、民族矛盾的協調。如何在新時期和新媒體時代有效教育、引導、管理好少數民族大學生是對當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1.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1少數民族大學生民族意識和宗教意識較強,容易受到不正當宗教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滲透和利用
由于長期受到民族傳統、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從小在心理上意識到自己是本民族共同體中的一員,并跟傳統宗教聯系在一起。特別到了不同傳統文化的地域后,這種表現更強,不僅自己熱愛、尊重本民族,而且要求別人也要尊重。順則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反之,則易產生消極對抗、自卑的情緒。
1.2少數民族大學生小團體意識較強,和其他普通大學生融合較慢
由于少數民族學生長期生活在獨特語言、文化、信仰、飲食習慣等方而的原生環境中,他們己經形成了較為固定的生活習俗,他們進入到以漢族學生為主體的大學生活中就會產生種種不適應,難以在較短時間融入到全新的大學集體生活,進而經常和本民族的學生聚集,形成較為固定的活動群體。他們甚至根據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形成不同的團體,這些團體的活動多數以高年級學生代表召集,多數漢族學生也很難進入到他們的團體圈子中,使得交際圈子小,造成少數民族學生與其他學生接觸不多。
1.3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動力和漢語水平較弱,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
新疆等地民、漢教育質量差距很大,三十年來,包括實施雙語教育的最近十年,這種差距沒有根本的改變。少數民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最根本問題就是語言,從小學到高中都學自己的母語,到大學不管是教材還是課堂教學全部是漢語的,雖然有一年預科可以學習漢語,但到專業課階段,還是有很多詞匯我們根本聽不懂,預科不能完全解決我們的語言問題。
1.4少數民族大學生存在“特殊照顧”心理,依賴性比普通大學生大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逐步增大,各個高校在少數民族人才培養上都采取了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這種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必定要有多樣化的教學管理來保證其正常運行。各個高校根據自身教學的實際以及學生的特點,都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政策,其中不乏對特殊少數民族學生的照顧政策,如加分、降低標準、獎助學金傾斜等。更有甚者,少數民族學生希望學校在成績核算、獎學金評定、特困補助等方面給予他們更多的照顧。
1.5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教育管理途徑較多,還沒有形成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
少數民族大學生在內地大學的人數逐年增加,由于這些學生的加入,使內地大學開始關注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教育培養和管理工作,每個學校根據其學校的特點,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管理都有其自己的經驗,但是由于在起步階段,并沒有形成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和聯動機制。
2.高職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中面臨問題的應對方法
2.1進行正確的民族觀和宗教觀教育,防止不正當宗教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的滲透
每個民族的意識都有積極的因素,也有消極的因素。根據少數民族大學生民族意識較強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少數民族學生健康積極的民族意識很有必要。(1)堅持用宗教觀引導大學生正確對待宗教。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宗教觀宣傳教育,引導大學生以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認識宗教,認識宗教存在的歷史根源和社會根源。使大學生深刻認識到,是人創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造了人。(2)切實加強對大學生的科學無神論教育。各個高校對無神論教育要有足夠的重視,需要舉行一些以科學無神論教育為主題的校內調研公開課、骨干教師示范課、對外公開教學活動、校內優質課評比等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以促進科學無神論教育的育效落實。(3)充分利用學校網絡平臺抵御非法宗教向學校滲透。信息時代,“微”力無邊。高校必須主動占領網絡陣地,通過建立目己的官方微博,創立公共微信賬號,大量轉載相關的視頻和文章,以生動有趣的方式正面的觀點,對學生價值觀、道德觀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4)充分利用新生入學教育,先入為主做好民族觀和宗教觀教育。在少數民族學生進校初期,采取多種方式和途徑開展民族團結教育(三個離不開)、中華民族近現代史和國情教育、民主與法制教育、自立自強自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養成教育等,并進行監督檢查。
2.2開展帶有民族特色校園文化活動,吸引少數民族學生的參加,加快少數民族大學生和普通大學生的融合
少數民族大學生都能歌善舞,參加文娛活動非常積極,學??梢栽谛@文化上尋找支點,積極鼓勵少數民族學生發揮其特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在校園文化建設框架中專門將少數民族文化建設納入其中,充分整合各種資源,實現校園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真正體現出文化建設的內涵,調動各族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交流,培養他們對其他民族的認同和接納的意識,激發各民族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讓少數民族學生深刻體會到學校大家庭的歸屬感和集體感。
2.3加強漢語教學和就業引導,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漢語應用能力和學習積極性
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首先與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漢語水平不高有關,正如滕星教授所言:“語言更深層的影響是學生的思維方式的轉變,這直接影響到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能力?!币虼颂岣呱贁得褡鍖W生的漢語水平是高校漢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和主要任務。其次要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觀引導,雖然少數民族大學生因為專業基礎薄弱,在找工作的過程中受到一些影響,但是很多單位,特別是與少數民族打交道的單位還是非常愿意招收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在教育中引導學生學習好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這樣促使學生去提高自己的學習動力。
2.4重點關愛和嚴格要求相結合,淡化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特殊照顧心理
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首先要重點關愛,第一可以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資助,幫助和解決少數民族學生經濟困難的情況。第二可以積極開展學業援助。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底子較差的情況,學校要在教學計劃和學籍管理規定方而進行適當調整,采取分段考核的方式,鼓勵少數民族學生加強主干課程的學習,提升他們的課程興趣,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針對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要嚴格執行學校紀律,要以法律紀律教育為抓手,結合特殊時期教育和常規管理,發揮常規管理中校規校紀的重要作用,培養他們的法律、紀律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少數民族學生違反校級校規以后不能放寬處理尺度,做到同漢族學生一樣。同時在管理中要善于抓特殊時期、抓特殊案例,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
2.5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培養以及管理的研究和交流,建立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和聯動機制
2.5.1建立聯動管理機制
少數民族學生的大量增加,地方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門需要高度重視。政府需要多次組織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少數民族學生的管理,建立起了少數民族學生管理的聯動機制。
2.5.2搭建共同教育平臺
為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法制意識,民族宗教部門領導每年參加高校組織的民族年系列活動,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司法部門安排法律工作者經常到校向少數民族學生宣傳國家法律法規;衛生部門落實人員到校宣傳疾病防治基本知識。
通過對少數民族學生的復合式管理,實現“五位一體”的少數民族學生培養建設目標,即把少數民族學生培養成為民族地區經濟繁榮的建設者和促進者,民族團結進步的倡導者和維護者,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國家職教思想的踐行者和受益者,民族地區生態文明的推動者和守護者,為國家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滕星,王鐵志.民族教育理論與政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273.
[2]王斌,彭松林.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方式探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