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5 09:56:19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財務風險預警的方法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中圖分類號] G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7) 03-0037-04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Publishing Enterprises
Feng Zhaojun
(Chongqi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ongqing,401331)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structural reform of China’s supply side,all kinds of publishing hous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transform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government policies,and have been transformed from institutions to enterprises.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China’s publishing industry is undergoing tremendous changes,publishing enterprises in the market economy tide slightly inadvertently may be caught in the plight of financial crisis. The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the establishment of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effectively,to prevent and resolve risks,improv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level of enterprises,is the only way which must be passed enterprises to maintain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Publishing enterprises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1 引 言
M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人民群眾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和對精神生活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國的出版產業得到蓬勃的發展,多年來各類出版物的發行量始終居高不下。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年底我國共有圖書出版社584家,全年出版的圖書、期刊、報紙和音像產品等出版物達到550.6億冊(份、張),其中圖書出版數量為86.6億冊,占總數的15.7%;各類期刊28.8億冊,占比5.2%;報紙為430.1億份,占比78.1%,全國出版行業總營業收入達到21655.9億元,較2014增長8.5%[1]。在此背景下,伴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走向深入,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各類出版社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紛紛實現成功轉型,由事業單位轉為企業化運營,并且隨著國外資本和民營資本的大量涌入,各類新興媒體也粉墨登場,國內的出版行業正經歷著巨大的變革[2]。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推動下,我國出版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經營風險愈加突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財務危機的困境,作為出版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清醒地識別企業的財務風險,運營過程中有效化解財務風險,才能實現企業長期的穩定發展[3]。因此,管理者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建立有效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是企業保持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2 出版企業的財務風險分析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的財務活動在無法預料或者難以控制的因素影響下,使得企業的實際收益和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從而發生損失的可能性[4]。出版企業的財務風險是由于出版企業在各種不可預期的因素作用下,企業收益偏離預期,并對出版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生存發展將會產生不利影響的可能性[5]。出版行業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除了要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最大化,還承載著文化傳播功能的社會義務,在追求盈利和履行社會義務的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財務風險和經營危機。企業要有效地預防和控制財務風險,就必須首先對出版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分類識別,分析各類財務風險的特點,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發生損失的可能性。根據出版企業日常的財務活動,可以將財務風險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債務風險、現金流量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等[6]。
2.1 出版企業的籌資風險
籌資風險是指由于外部經濟環境或者市場供需結構發生了變化,在企業籌集資金過程中所發生的財務成果的不確定性[7]。我國出版企業的顯著優勢在于擁有優越的人力資源和智力因素,劣勢在于一般的企業規模較小,自有資金不足,在籌資環節可用于抵押固定資產數量較少,由此可能導致在企業運營或新增項目的關鍵時期,企業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而導致運營受阻或者項目失敗。此外,企業的資金結構不合理,資產負債率過高,嚴格的還款期限和高額的利息支出等因素也會導致企業陷入經常性的財務危機,影響企業外在形象和財務信譽。
2.2 出版企業的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是由于企業內外各種不確定因素所導致企業的投資報酬率未能達到預期目標,從而進一步影響企業償債能力和盈利水平的務風險[8]。在日常運營過程中,出版企業為了使資本得到保值增值,將暫時閑置的資金進行投資,對投資項目的論證不充分或者決策不科學,國家政策法規等外在因素影響將導致投資項目不能按時投產,致使投入資金和收益不能按時收回,由此影響出版企業的正常運營和償債能力。
2.3 出版企業的債務風險
債務風險是指由于企業不合理的負債規模和不合適的債務產生方式所引起企業的收益偏離預期結果的可能性[9]。出版企業籌集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兩個渠道,一個是企業自有資金或盈余資本,另一個是從銀行或其他債權人借來的信用貸款或從其他債權人借來的外債。適度的負債經營可以通過財務杠桿作用提高企業的資產利潤率,同時可以起到抵稅作用,但是一旦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超出正常范圍,就會導致企業的財務狀況惡化,固定的利息支出就會降低企業的利潤,減少企業所有者的收益。尤其是困境中的企業將面臨破產的風險。
2.4 出版企業的現金流量風險
現金流量風險是指企業的相關資產不能夠正常地按照需要轉化為現金,從而進一步導致企業無法履行償債義務的可能性[10]。在出版企業的正常經營狀況下,需要留存一定數量的流動現金用以支出正常的資料采購、人員工資以及各項辦公和管理費用,但是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市場上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可能會出現紙張等原材料占用資金較大,或者圖書存貨周轉過慢造成資金時滯,將影響企業的日常業務開支和償還債務,企業將面臨入不敷出的財務危機。
2.5 出版企業的資金回收風險
資金回收風險是指企業產品售出之后能否從成品資金轉化為貨幣資金在金額和時間上的不確定性[11]。目前我國的一些出版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在缺乏對新客戶的信用評定的前提下,大量采取賒銷的方式搶占市場,尤其是部分企業簡單地以職工圖書的發行數量作為業績考核的主要指標,使得市場銷售人員為了追求自身利益,只顧圖書或報刊產品的銷售數量而忽視客戶的資信狀況,這樣造成大量的應收賬款不能按時收回,形成企業的資金回收風險。另外,大量的壞賬死賬,也是誘發企業現金流量風險的重要因素。
2.6 出版企業的收益分配風險
收益分配風險是指企業的收益分配可能給未來的生產經營和發展業務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12]。出版企業的收益分配是企業財務收益在不同主體之間的分配,但如果收益的確認或分配時間不當,則很容易產生分配風險。在收益的確認方面,如果出版企業出于短期的利益考慮,在賬面上虛增收益或者虛增成本,則可能一方面帶來當期的可分配利潤增加或者少交營業稅費,另一方面導致企業資金的提前流出而引起財務風險。如果收益的分配與企業發展階段不相適應,在企業的困難時期,多分收益將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少分或不分利潤則可能挫傷企業所有者的投資積極性,容易引發新一輪的籌資困難和財務危機。
3 出版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
建立出版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必須首先建立以信息化為基礎的企業財務預警系統,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所潛在的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在系統中設定資產負債率、資產利潤率等財務指標的預警區間來觀測和識別風險,然后通過定性或定量的方法來分析風險大小,最后再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減少風險損失。
3.1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指標體系
在建立預警機制過程中,首先需要設定能夠反映出企業的盈利水平、償債能力、運營水平以及發展能力等方面信息的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然后再根據每項指標在出版企業中的重要程度分配權重。結合我國現階段出版企業的特點,在專家訪談和文獻調研的基礎上,本文擬定出如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
3.1.1 資產利潤率
出版企業的資產利潤率是指企業在一段時間內所實現的利潤在當期的平均資產占用額中所占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資產利潤率=(利潤總額/資產平均占有額)×100%
該項指標數值越大,表明企業的資產運營效率越好,管理水平越高,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就越強。
3.1.2 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是指企業期末的負債總額占資產總額的百分比,表示企業總資產中通過負債籌集的比例,該指標可以反映出版企業負債水平以及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該項比值越?。ㄒ话氵_到50%以下),表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就越強,但考慮到出版行業特點,該項指標的正常區間范圍是40%―60%。
3.1.3 現金流量債務比率
現金流量債務比率是指企業日常經營中的現金流量與債務總額的比值,反映出版企業當期可以使用現金清償債務的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現金流量債務比率=經營現金流量/債務總額
一般情況下,該項比率越高,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就越強,同時反映出版企業目前的最大付息能力。
3.1.4 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指企業在一段時間內(通常是一個會計年度)的應收賬款可以轉化為現金的平均次數,該項指標可以用來衡量出版企業應收賬款的流動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100%
通常情況下,出版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表明收賬速度越快, 資產流動性和短期償債能力就越強。
3.1.5 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是企業在一段時期主營業務成本占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該指標可以反映出版企業存貨的周轉速度,其計算公式為:
存貨周轉率=銷售(營業)成本/平均存貨
該項指標數值越大,表明出版企業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資金占用水平越低,資金的流動性就越強。
3.1.6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是指企業一段時期主營業務收入和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之間的差值與上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值,該項指標可以反映企業銷售額的增長幅度,其計算公式為: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要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一般情況下該項指標數值越高,表明出版企業的增長勢頭越旺,考慮到行業特點,如果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率在低于-30%,就表明公司的主營業務已經出現大幅下滑,隨之產生財務預警信號。
3.1.7 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之間的比率,該項指標反映出版企業每花費一元的成本費用所獲得利潤的數額,體現出版企業的日常經營耗費所對應的經營成果。其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依據出版行業特點,通常情況下該項指標數值越大,表明企業利潤越高,體現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越好。
3.1.8 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是指企業的利潤總額與企業平均股東權益的比值,該指標可以用來衡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企業自有資本的獲利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衾潤/平均凈資產)×100%
通常情況下,出版企業的該指標數值越大,表明企業通過投資所帶來的經濟收益越高;反之,出版企業所有者權益的獲利能力就越弱。
3.2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應對策略
出版企業的財務預警指標體系建立之后,主要工作就是要對整個指標體系進行綜合監控,根據每個財務指標的數值表現,實時地采取措施來應對風險。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運用定性和定量兩種手段進行監控和應對,實踐中也經常是兩種方法結合使用。
3.2.1 定性預警監測方法
定性預警方法是分析監測人員主要憑借自身經驗對財務指標進行分析判斷的財務預警方法,在現實中常用的方法有標準化調查法、四階段癥狀分析法、三個月資金周轉表法和流程圖法等等。定性預警分析法主要是通過分析者個人的主觀經驗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判斷和預測,可以更加直觀地描述具體財務指標的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如果監測到企業連續幾個周期出現資不抵債、經營虧損或者存貨及應收賬款周轉率明顯放慢,就可發出企業將發生財務危機的預警信號。
3.2.2 定量預警監測方法
定量預警方法是根據財務預警指標體系的數據表現,通過收集樣本數據進行具體的統計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數量分析模型進行量化預警,在具體實踐中又可分為單變量模型和多變量模型[13]。
單變量模型是根據單項指標的財務數據變化情況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預測,該方法優點是易于觀測、操作簡單,但缺點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現為單項財務指標所反映的財務狀況比較片面,在同一時期運用不同的指標監測數據,可能會得出相反的結論。企業的管理層也容易避重就輕傳遞虛假信息等等。
多變量模型是將多項財務指標通過加權匯總構造線性函數公式的形式來預測和評價企業的財務風險的一種量化分析模型,模型建立起來之后,在實踐中只需將選定的多項財務比率輸入模型中的變量,該模型就會計算出一個數據結果,分析者根據輸出結果即可判斷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大小。比較典型的是1968 年美國學者愛德華?阿特曼(Edward Altman)教授的“Z計分模型”,該模型的表達式為:Z= 0.012X1+ 0.014X2+ 0.033X3+0.006X4+ 0.999X5 其中變量X1表示一段時期新增流動負債與期末總資產的比值,X2 表示期末留存收益與期末總資產的比值,X3表示稅息前的利潤與期末總資產的比值,X4表示期末股東權益的市值與期末總負債的比值,X5表示本期銷售收入與期末總資產的比值。如果計算結果Z>2. 675,表明企業的財務狀況良好;1.81≤Z≤2.675,說明企業財務狀況不夠穩定;如果出現Z
4 結 語
出版業是個特殊的行業,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承載著獨特的社會功能、經濟功能和文化功能,在多元化的社會發展過程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書報刊等出版物市場價格折扣不斷下降,市場推廣難度日趨加大,應收賬款數額也持續走高,大量的存貨嚴重影響著企業資金的周轉速度,帶給企業前所未有的財務風險和經營危機。建立和完善切實可行的出版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不僅要考慮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還應結合當前的政治、法律和經濟環境等各種因素,需要綜合運用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來預測企業的財務風險。通過建立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可以在風險問題尚未真正發生之前及時獲取預警信息,然后有針對性地分析預警結果產生的原因,再采取有效措施來防范和化解風險,將可能發生的企業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促進出版企業長期穩定地健康發展。
注 釋
[1]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2015年全國新聞出版業基本情況 [EB/OL]. [2016-02-20].http:///sapprft/govpublic/6677/875.shtml
[2]楊秀端,盧月根,賈強. 出版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J]. 財務與會計,2015 (10): 71-73
[3]李團結. 出版企業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分析[J]. 經營管理者,2013(8): 205-206
[4]侯巖梅. 對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思考[J]. 冶金財會,2009,28(11): 42-43
[5]孔麗艷. 出版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及財務風險分析[J]. 才智,2009(26): 9-10
[6]趙珍良. 警惕出版社在發展中的財務風險[J]. 科技與出版,2007(5): 29-30
[7]金旗,柴永來,陳艷紅,等. 芻議中小企業財務風險[J]. 北方經貿,2014(4): 85-85
[8]劉文開. 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研究[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12): 79-81
[9]付彬. 基于多元化經營的企業財務風險控制探討[J]. 財會通訊,2014(35): 110-111
[10]胡秀霞. 淺談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 中國市場,2012(14): 104-105
[11]李紅梅. 論我國企業的財務風險及其防范[J]. 會計之友,2009(29): 38-41
[12]劉有生. 淺論現代企業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J]. 時代金融,2011(12): 108-109
(一)工程建筑企業財務風險含義。工程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是指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使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和陷入財務困難甚至破產的風險。工程建筑企業財務風險是企業在財管理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管理者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降低財務風險。工程建筑企業工程項目的整個施工過程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因此工程建筑行業面臨的財務風險也要比一般的行業高。
(二)工程建筑企業財務風險分類。關于工程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大致可以包括投標風險、合同簽訂風險、資金短缺風險、資金籌集的風險、資金回收的風險等幾個方面。投標風險,每一個工程項目都會以招標的方式來確定施工企業,這樣有利于實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同時,這也是考驗企業領導者的智慧和企業本身綜合實力的時候,一個好的工程項目,往往會有多家建筑企業進行競標,需要建筑企業管理層準確核算投標成本與盈利空間,在競標的時候進行準確的資金估計,避免投標成本過大,有損企業的經濟效益。合同簽訂風險,一個大型的工程項目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同時,工程項目的施工周期比較長,在合同簽訂初期,只是以當下的材料價格進行成本估算,但市場是變動的,材料價格的浮動一般比較大,可能會出現施工期間材料價格飛漲的情況,這對建筑企業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資金短缺風險,工程項目的施工全過程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一個企業如果是多個工程項目同時進行的話,難免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一旦出現資金周轉不靈,將很可能導致工程項目施工中斷,讓建筑企業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資金籌集的風險,很多時候,建筑企業的流動資金都不足以支撐工程項目的運行,企業籌集資金的方式主要是通過銀行信貸渠道,利用房產、土地等不動產辦理了數額可觀的銀行抵押貸款,雖然能及時緩解資金周轉不靈的問題,但財務杠桿會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當工程項目利潤率小于銀行貸款利率時或利率提高時,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將提高。資金回收的風險,這是當下企業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很多業主在工程項目完工后,以各種理由拒絕履行合同義務拖欠尾款,使得建筑企業的資金回籠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這樣一來,企業在工程項目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業主的工程款一旦不能即時到賬,將會嚴重影響建筑企業接下來的正常運作。
二、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要素、程序和方法
(一)財務風險預警要素。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是存在很多不可預知性的,主要是因為市場的變化比較快。但只要通過專業的財務風險分析,準確把握影響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的要素,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財務風險,緩解工程建筑企業的財務危機,從而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具體來說,財務風險預警包括預警征兆、預警指標、預警信號、預警度和預警源等幾個方面。預警征兆,就是對預警系統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將快速反饋給檢測人員,方便檢測人員采取下一步行動。預警指標則是建筑企業在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時候,用來反映財務預警內容的指標,包括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比率等內容。預警信號就是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在監測各項預警指標的時候傳輸的各項數據,監測人員正是根據這些預警信號進行財務風險的判斷。預警源則是最開始發生預警情況的地方,預警監測人員需要在接收到預警信號后,盡快找出預警源,進一步制定并實施預警方案。
(二)財務風險預警的程序。工程建筑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程序主要包括選取財務指標、設定財務變量、確定預警區間以及評估財務風險預警等四個部分。選取財務指標,這屬于財務風險預警的前期準備工作,研究人員可以需要從大量的財務指標中選取能夠符合研究目標的財務指標進行分析研究。設定財務變量,在財務指標選擇完成后,需要設置不同的財務變量,方便監測員監測各項財務指標的變化情況,并采用專業的分析方法對所監測到的異常情況進行分析,找出預警源,在最短的時間內制定出預警計劃。確定預警區間,這是用數學方法對財務風險預警進行分析時得到的預警階段性成果,縮小了預警的范圍,當然,這需要分析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以及豐富的財務風險分析預警經驗。評估財務風險預警,主要是用數理模型結合財務變量指標的變化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得出科學合理的結論,方便下一步制定財務風險預警方案。
(三)財務風險預警的一般方法。財務風險預警方法一般包括定性預警和定量預警兩種。所謂定性預警,就是指對建筑企業進行抽象的、概括的、感性的評估來預測,這是對建筑企業財務風險一個整體性的分析,不需要具體的數據支持。定性預警主要包括表征觀察法、流程圖分析法兩種形式。表征觀察法,是指分析人員通過對建筑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以及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進行觀察,通過觀察中得到的異常情況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以及工作經驗進行風險預警分析,得出比較客觀的分析報告。流流程圖分析是選取企業的每一個財務流程的關鍵點進行分析,相對表征觀察法來說較復雜,但同時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其能快速有效找出每一個財務流程中存在的風險要素,實時監測各項預警指標的變化情況。定量預警方法,其要以建筑企業財務報表和數據為基礎結合數學模型進行分析,根據得到的分析報告判斷企業當下的財務風險預警狀況,相對于定性分析方法來說更加準確,但需要分析人員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同時耗費的時間也比較長。
三、建筑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構建
(一)建立收集風險信息系統,并設計財務風險監測指標。企業財務風險系統的預警體系構建,最主要的首先要廣泛地、持續不斷地收集財務風險相關內、外部信息,建立風險信息系統,其次是要確定合理的財務風險監測指標,通過對這些指標的監測,及時發出預警信息,找出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從而及時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目前,選取最多的財務風險檢測指標主要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權益凈利率、投資項目報酬率等。
(二)制定風險預警時應采取風險控制措施,進行全面風險管理。跟蹤監測關鍵指標成因的變化,一旦出現預警,即實施財務風險控制措施。企業全體成員應高度重視,將措施落實到組織,明確分工和責任,全員行動進行降低財務風險管理。為確保工作的效果,落實到位,要對財務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的實施進行持續監控改進,并與績效考核聯系起來。
(三)完善建筑企業風險管理制度與企業文化。只有不斷優化企業風險管理制度、企業文化,才能快速有效地對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評估,方便企業制定科學合理的財務風險預警方案,從而有效降低工程建筑企業的財務風險,保障建筑企業的資金流通。建筑企業在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時候,一定要有明確的風險管理目標,選取合理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樹立科學的風險應對策略觀,對出現的突發狀況快速有效的分析,在最短時間內制定出應急預案,避免企業蒙受損失。
四、結語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建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企業要在遵循一定原則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點來進行系統的構建。1.整體性原則企業在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時一定要從整體出發,以現行的會計核算體系為基礎,將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首先,企業要以會計準則為指導,在財務信息搜集的方法、口徑以及范圍等方面保持統一性,從而確保預警體系判斷的結果能夠保持準確性和連續性。另外,企業在對財務風險進行檢測時,要從企業的整體進行考慮,確保預警指標能夠覆蓋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2.動態連續性原則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和管理是一個動態的持續性的過程,企業不僅要對過去所發生的財務風險進行總結,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還要對企業未來經營發展的趨勢進行分析和預測。因此,這就要求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能夠連接過去和未來,通過對企業過去經營發展的狀況進行分析,預測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另外,通過對企業各項財務指標進行動態連續的觀察,能夠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便于企業提升管理水平。3.預測性原則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對財務以及經營風險進行預測和警示。預警體系要從眾多的財務經營指標中選取獨立性最強的指標,并通過統計模型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績效進行綜合評估,從而依據以往的財務數據來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進行預測。
二、企業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構成和程序
(一)設置專門的財務風險預警組織機構
企業要設置專門的財務風險預警組織機構來負責統籌和組織這項活動。組織結構的成員應該包括樹立企業內部各項業務的管理人員、企業內部財務人員、計算機技術人員,有些時候還應包括外部的咨詢管理專家。財務風險預警組織機構應該獨立于企業的財務部門之外,直接對企業最高層的管理者負責,不對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進行干涉。在建立組織架構的時候,企業要遵循獨立性、專業性的原則,由專業的獨立的人員來負責財務數據的統計、分析以及保管,不受其他任何組織部門影響,從而確保財務預警體系能夠在一個獨立的環境中發揮功能。
(二)對企業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
財務預警系統要對企業潛在的風險,包括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進行識別。經營風險主要是由于企業經營管理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的變化而給未來發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財務風險主要是指由于企業財務狀況變動所帶來的風險,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等。良好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能夠對企業經營管理狀況以及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和監控,對潛在的經營財務風險進行準確的預知。因此,財務風險預警體系要以收集的企業內外部數據為基礎,結合企業的經營狀況對各類潛在風險進行識別。
(三)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和處理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在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之后,還要利用財務、統計模型等對風險進行分析和處理。通過分析,挑選出對企業發展影響最大的一些風險進行研究,預估其將在未來給企業帶來的風險,并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制定有效的防范和應對措施。為了提升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運行的準確性,企業相關部門要及時的提供各項經營財務數據,便于預警部門將實際數據與財務指標數據進行對比,從而制定出相應的預防和控制策略,防范財務風險的發生。
三、構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對策
(一)選擇科學合理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
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選取是構建風險預警體系的重要依據,企業應該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來考慮指標的選取。定性指標的選擇要結合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情況,從影響企業經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中進行選擇,主要有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發展、市場競爭、企業管理水平等;定量指標的選取則主要從重要的財務指標中獲得,一般包括企業資產負債狀況、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發展潛力等。企業在選取指標時要對各指標之間的關聯性和互補性進行考慮,尤其是要重視定性與定量指標相結合,從而全面準確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風險防范能力。
(二)選取科學的財務風險預警分析方法
科學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分析方法應該是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指通過對獲得的數據的實際數和基數進行對比從而發現二者之間存在的差異,從而以此為依據發現企業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優勢和問題。企業在使用比較分析法時,主要是通過對比分析兩組不同樣本的財務指標,發現其中存在的差異,并以此來預測潛在的風險。比較分析法通過將預測的企業財務風險值與標準指標、歷史風險指標進行對比,從而得出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相對可能性。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一種定量的分析方法,其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上的一些重要項目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求出比率,進而以此為依據來分析企業經營活動歷史和目前的狀況。比率分析法屬于財務分析的范疇,其通過比率、比例等直觀的數字形式將企業經營績效以及財務狀況呈現出來,有利于企業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掌握和使用,便于發現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其主要是對一種財務活動結果進行追溯分析,研究其中各個因素對結果的影響程度。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是由各種因素組合發生作用的,風險的嚴重程度則受各因素發生概率的影響。因此,企業在選取財務風險預警方法時,需要采取因素分析法來對影響風險的各個因素進行分析,得出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并采取措施進行防范。
(三)建立完善的企業財務信息控制制度,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完善的財務信息控制制度是保證企業財務信息完全、真實、可靠的必要條件,是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重要保障。企業在構建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的時候,一定要相應的對財務信息控制制度進行完善,提升財務信息傳遞的效率和真實性,從而確保企業決策者能夠及時的采取措施防范潛在的財務風險。另外,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有效運行需要大量真實可靠及時的財務信息作為支撐,因此企業一定要加強財務信息控制,將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與計算機信息系統相結合,設置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負責財務信息的處理和搜集,提升企業財務信息的及時性與可靠性,實現財務風險管理的自動化,提升預警體系的科學性。
(四)企業要樹立財務風險意識,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
【關鍵詞】企業 財務風險 預警系統 構建
一、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必要性
(1)當今企業發展環境。慘痛的歷史給社會的經驗是固步自封只會落后,之后任人欺凌。這一點同樣適用在經濟市場,經濟競爭就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所以,當今的市場經濟中,各個企業所要面臨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國內的企業,還有國外的各強國的優秀企業。形式十分嚴峻,企業只有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歷練和考驗,積極吸取競爭對手的優秀制度,不斷的從經歷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完善自己,才能夠從中脫穎而出,屹立在國際經濟市場之內。
(2)建立企業財務風險系統的必要性。一個企業就像一個人一樣,它的發展受到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來源于外部經濟市場的規則、國家的政策、社會的要求之類的外部考驗,另一個就是來源于自身的影響。一個優秀的人需要對自身內在進行管理,在不斷豐富自己的同時,也需要培養或制定良好習慣對自己進行制約。對于企業來說,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必須要制定相應的制度來對企業進行約束,避免或減少外界對企業造成的不良影響,將事后的管理更改為事前的預防。因此,企業應建立嚴謹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和監控系統,提高企業對市場的危機意識。
(3)建立企業財務風險系統的意義。有企業成立,也有企業成功,自然也就有企業合并或者是破產,這些是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企業的發展常態。相信每個企業都不愿意走向衰落,那么,企業就要提高自身對市場信息的應對以及消化的能力,最大程度上利用自己企業的優勢,不斷的加強企業自身抵抗風險的機制和意識。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通過風險預警系統中的防范、監控、預警等功能應對各種容易發生變化的、非常見的逆境狀況,從而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安全性以及企業生產經營中的良性循環。財務預警系統可以多方面的分析公司財務情況,并結合實際的經濟市場的信息來預測公司財務危機,從而不斷針對調整,讓企業的財務活動始終處于“可控、且安全”的狀態。公司財務對經營活動具有前瞻性特征,有大量的實例可以證明,陷入經營危機的企業基本上都是由財務危機為征兆的,而財務的危機問題,并不是突然性的、爆發性的危機問題,財務危機的形成是問題的不斷積累與惡化共同造成的。而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能夠不斷排查這些問題,一些敏感性的關鍵財務指標即警兆會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程度顯現出來,然后系統就會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及時的減少財務問題,從而減少財務危機的發生。
二、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財務風險管理中一項綜合性程序較高且復雜的管理活動,主要是指企業在財務風險管理中形成的各種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的預警職能體系。通常情況下,企業在對財務的管理過程中,都會采用財務杠桿系數衡量財務風險的方法。但是這樣的方法對于財務風險預警來說,遠遠達不到要求。財務預警系統是通過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預測、監控,通過因素分析、比較分析、比率分析等方法建立的一套財務預警分析系統,系統全面地檢測企業的財務情況,通過分析預先告知企業可能出現的財務危機,讓企業可以提早準備,而且還可以采取特定的措施,排除危機,保證企業財務活動安全運行的管理行為。當前財務預警模型多采用單元判定模型,多元線性判定模型如人工神經網絡模型、Logisti模型、Z分數模型等。
要想構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首先要做的是對需要達到的目標狀況、財務風險預警所處的環境情況進行分析,然后要結合風險預警的論證還有企業的實施環境,使用合理科學的財務指標,并且要充分的考慮財務風險預警的功能選定以及財務風險系統的結構構建的問題。
此外,由于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重要方法是利用財務風險分析機制,所以要想建立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就必須要建立健全財務風險分析處理的管理機制,企業的財務風險需要這兩個機制合作、共同解決。財務風險的處理中有改進措施、補救措施、還有應急措施等。系統對于風險問題的處理一般是將財務風險的信息經過匯總之后將其送到危機處理小組進行處理解決。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應配合企業發展建設要求。財務管理和財務風險預警都是因企業的發展建設而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運行與操作是根據企業的各項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得出結果,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應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建立適用與企業發展的預警系統。對已經建立的風險預警系統應進行必要的評估和檢查,及時調整系統中不適當的環接,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企業應加強風險的防范工作。面對企業間的競爭,企業的管理者必須提高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加強財務控制程序,提高財務管理的制度,提升對財務危機的認識,將財務風險系統融入在日常的工作監督中,發現預警中的異常立即應對,采用危機管理對出現的財務危機進行補救處理,降低企業的風險,促進企業的安全發展。
三、結論
如今企業的發展面臨的是國際的經濟市場,企業的發展壓力相對較大,企業必須從各方面武裝自己,財務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更是要受到重要的保護,建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可以幫助企業不斷的檢視自身,結合實際的市場規則或需求,對企業內部的信息或制度進行排查,能夠幫助企業盡早的發現問題,給企業解決問題的時候,同時也減少了由財務問題不斷積累、壓縮,最后對企業造成毀滅性傷害的可能性。本文簡單論述了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問題,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到各位讀者,幫到各個企業提高效益。
參考文獻:
[1]丁真真.基于BP神經網絡的快速消費品上市公司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2.
[關鍵詞]財務風險;預警;指標
[DOI]10.13939/ki.zgsc.2015.15.205
1 引 言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突襲全球,對世界各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世界經濟金融局勢復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許小年在2013年中國金融政策研討會中指出: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財務體系發展在倒退。同時,事業單位體制改革也不斷深入,對于轉型期的事業單位來說財務風險的把控直接影響到單位的生存狀況。因此,及時把控財務風險,建立財務風險衡量指標,及早發現財務不穩定因素,從源頭杜絕財務風險隱患,盡量減少財務風險擴大成為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內容的改革方向。2014年12月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強調要提高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效率、加強監督檢查、優化資金結構,積極推進當前財務改革發展要求,改善事業單位財務風險控制管理,提高財務風險的預警和把控能力。由此可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是我國財務工作的重要環節,但是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系統中尚沒有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來把控財務風險,因此,本文將為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系統構建提供參考性研究。
2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原則
2.1 先兆性原則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必須對單位的財務狀況有重點把控、預測未來的作用。財務風險衡量指標根據單位過去成果表現以及當下財務報表的數據整理情況,對收集的數據根據分析需要進行準確篩選,從眾多的數據中準確把握能靈敏、直觀地反映單位財務狀況的指標,方便單位管理者了解單位的運行現狀,并對單位未來可能出現的財務狀況有心理預期。
2.2 科學性原則
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必須遵循科學性的原則,即風險預警系統指標選取、監測時間段設定、監測方法以及通過何種方式呈現出來整個系統過程都必須遵循科學性原則。財務風險指標選取的科學性指選取指標能反映單位內部財務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并且能真實反映單位內部生產經營業績和財務活動存在的潛在危機;監測時間段科學性表現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必須根據單位的生產經營業績和同行業單位的市場整體情況,定期地進行風險監控,若出現經濟指標異常,風險預警系統需要調整預警時間段,及時反映單位經營動態和市場行情。預警方法合理科學指整個風險預警過程應該同時采用定量和定性的切實可行的分析方法,預警程序同單位的大小、規模相匹配,另外保持低成本預警支出也是預警合理原則必不可少的。
2.3 系統性原則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需要將單位作為整體考慮,從選取預警指標開始,全面整體的考慮單位在整個財務風險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考核。運用財務信息的網絡化趨勢,從點、線、面一步步跟蹤單位財務風險的變化,同時將市場環境、財政政策、利率、匯率等其他外部因素綜合考慮起來分析財務風險發生的原因。系統化的財務風險預警體系還可以從動態角度根據單位過去的經濟動態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敏銳、準確地反映單位未來的財務狀況,對單位進行完整、全面的財務預警風險預測,通過監測指標對單位的真實財務狀況給出系統的反應。
2.4 實用性原則
財務預警系統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必須秉承著簡單、實用、好用的特征,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在設計上把單位管理需求作為第一要素考慮,將系統構建始終與實際業務需求緊密連接在一起,根據單位業務內容的變更,及時調整單位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設計,保持系統建設良好的連貫性。只有預警系統具有可實際操作的價值并且便捷地反映單位財務情況,才能在單位里被廣泛使用,達到實時監控的目的。
3 經營性事業單位財務預警系統構建
事業單位以社會服務為根本宗旨,并不追求高利潤回報,因此事業單位的財務預警系統主要保障單位的收支平衡,防止盲目擴張以及過分投資。由于事業單位缺乏財務風險的敏感性,收集的2009―2013年財務報表框架簡單,主要通過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比率、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銷售凈利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凈利潤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現金凈流量、債務保障率、現金再投資比率等考察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預警能力。
注: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資產負債比率=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 總資產報酬率=總收益/總資產;成本費用利潤率=凈利潤/成本費用;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流動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平均總資產;
總資產增長率; 凈利潤增長率=(本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
現金凈流量=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流入(收入)-流出(支出)/現金總量;債務保障率=現金流量/債務總額;現金再投資比率=經營現金流量/資本性支出
對經營性事業單位進行財務風險評價,可采取以下步驟:
(1)選取評價財務風險的基本模塊及基本模塊下的評價指標
(2)根據會計法則或評價指標對企業重要性的估計,兩兩比較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
(3)根據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各項指標的權重。層次分析法(AHP)是根據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T.L.Saaty 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一種指標權重賦值法,其核心是對決策行為、方案和決策對象進行評價和選擇,并對它們進行優劣排序,從而為決策者提供定量的決策依據。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構建有序的遞階指標系統,通過德爾菲法、兩兩指標對比分析等主管評價各個指標重要程度。然后通過對各個評判結果將數據進行一致性處理,根據各指標的大小重要程度給予指標權重系數。本文的具體操作為:①將財務風險評定指標劃分為幾個模塊,即判斷矩陣。②計算每個矩陣每一行元素的乘積的N次方根,再對向量方根進行歸一化處理即為指標的權重系數。
4 實例分析
為了集中反映該經營性事業單位五年內的生產經營狀況,選取了2009―2013年單位的財務報表,并對相關指標給予了權重、歸一化處理,通過十二個指標綜合反映了其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5 經營性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因素分析
(1)償債能力
從各指標的實際值來看,流動比率大于臨界值,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比率低于臨界值,說明此單位在償債能力方面減少了負債積累,同時擴大了資本盈利能力的可能。從償債能力的財務預警綜合指數來看,單位在2009年有面臨財務風險的情況,但是該單位在業務、管理手段方面給予調整,2010年和2011年擺脫財務風險的籠罩,但是2012年又出現財務風險狀況,2013年出現財務風險重警預報。這說明2009年單位的財務風險根本問題并沒有解決,只是暫時出現的風險消除假象,因此該單位應該在償債能力方面引起重視。
(2)獲利能力
獲利能力的各項指標到2013年有明顯提升,并且各項指標均高于臨界值,說明單位在凈資產、總資產、銷售收入等方面均有提高。從償債能力的財務預警綜合指數來看,2009―2011年單位正在經歷輕微的財務風險,但從2012年以來,單位從降低成本費用,增加總資產、銷售收入等手段幫助單位擺脫財務風險,到2013年財務風險有所緩解。
(3)管理能力
單位固定資產周轉率在2009年達到臨界值,但是2010―2012年低于臨界值,2013年恢復臨界值水平;流動資產率隨著企業的發展始終保持上升趨勢,2013年大于臨界值。2011年單位出現較嚴重財務風險預報,這時的財務風險已經比較嚴重了,單位進行了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周轉率的調整。2012年、2013年單位完全擺脫財務風險預警危機,經濟運行良好,同時也說明單位的管理能力較強。
(4)發展潛力
單位發展潛力各個指標的實際值隨著單位的發展逐步好轉,2012年與臨界值基本持平,到2013年已經高于臨界值水平。財務綜合預警指數說明企業在2009年、2010年處于較嚴重財務預警報告中,有向更嚴重發展的趨勢。2011年出現嚴重的財務風險警告,單位采取了提升總資產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主營業務增長率等方式扭轉財務風險危機,2012年和2013年擺脫財務危機問題。通過對主營業務、總資產和凈利潤占比的調整,單位從財務風險危機預警中恢復得很快,說明單位的發展潛力巨大。
(5)現金流量
單位的現金流量各項指標都比較正常,2009―2013年每年的指標都有所提高并且逐漸趨于臨界值,到2013年單位的現金流量比、債務保障比、再投資比率都超越了臨界值。從財務預警綜合指數來看,單位在近5年并沒有重大的財務危機,2009年、2010年單位財務處于輕微財務風險預告,經過一些調整,從2011年起單位就擺脫了財務風險預警,一直處于良好狀態。
從整體來看,2009年企業償債能力(-0.25)、獲利能力(-0.19)、管理能力(-0.25)、發展潛力(-0.14)、現金流量(-0.39)整體處于財務風險預警情況,2010年仍處于此狀態,僅有償債能力(0.04)這一項表示單位風險預警程度低,說明單位的財務風險并沒有消除,需要進一步調整。2011年單位的財務風險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加嚴重,單位管理能力(-2.83)和發展潛力(-2.53)的財務預警綜合指數較高,但是現金流量(0.05)恢復良性狀態,說明單位的管理方針出現錯誤并影響到了單位的進一步發展,但是通過現金流量的調整可以幫助單位擺脫財務風險危機。單位通過改進生產技術、擴大銷售范圍、收短收款期限、減少債務累積等方式幫助單位從嚴重財務風險中恢復過來,2012年企業管理能力(3.92)、發展潛力(4.33)兩項財務指標恢復正常,現金流量(0.07)為輕警,償債能力(-0.78)、獲利能力(-0.54)兩項變輕微。2013年單位的后四項財務綜合預警情況良好,僅有償債能力指標較高(-1.12),表明單位的財務狀況在債務管理上仍有缺陷,需要通過減少借款額、減少債務占比、加快資金流轉等方式進行債務管理調整。
參考文獻:
[1]許小年.從來就沒有救世主[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1.
[2]趙靜,但琦.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陳靜.上市公司財務惡化預測的實證分析[J].會計研究,1994(4):31-38.
關鍵詞:光伏;財務;預警
中圖分類號:F42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17-0038-01
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多,能源危機逐漸加劇,加上能源消費過程中所帶來的諸多環境問題,使得傳統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能源結構迫切需要革新和改變,因此,在全球范圍內興起了可再生資源太陽能應用的相關研究,以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近年來我國也出臺了許多良好的政策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迅速使得我國形成了專業化、規?;?、國際化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涌現諸多知名的光伏生產企業,當然這些光伏生產企業快速的壯大的同時,不可避免面臨著技術、競爭、匯兌、利率、資本結構、經營決策等方面的風險,特別是伴隨著歐美對我國光伏生產企業諸多貿易保護政策的實施,光伏企業所面臨的財務壓力更大,因此,對光伏企業財風險預警機制研究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以便建立一個較為完善和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避免光伏企業財務風險擴大所帶來不良影響。
1 光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存在問題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方面都不是一個新興話題,發展至今,在各個行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當然也在光伏企業得到了應用,但國內部分多晶硅及光伏制造業,受地方政府主導實現了規模投資型超越式發展,未能及時控制好發展與經營風險,最終經營風險轉化為支付不能的財務風險,甚至步入債務重組式的破產整合,因此,生搬硬套其它行業較為成熟的企業預警機制出現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科學財務風險預警方法的缺乏。科學財務風險預警方法是財務風險預警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多數光伏企業缺乏對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系統性和整體性認識,導致財務預警體系存在諸多漏洞。特別是在財務風險預警方法的應用方面,以傳統的定性分析方法為主,缺少較為先進的以計算機為手段的模糊數學、AHP、蒙特卡羅模擬等方法。另外在預警指標的選擇方面也缺乏全面性、客觀性的考慮,自然也就造成了財務風險分析有失科學性和嚴謹性。
②合理財務風險預警組織機構的缺乏。目前光伏企業還沒有設置職能分明、系統完整的風險管理組織機構,即便設置了相關部門,在工作職責落實方面也有所欠缺,一旦風險發生,形同虛設,便無計可施。
③規范財務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缺乏。據筆者調查,整個光伏企業缺乏功能齊全的財務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導致財務風險分析沒有完整、可靠的數據,無法科學評估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因子,當風險發生時也就無法有效的加以應對,風險預警機制的效應自然難以發揮。
2 光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立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光伏企業還未建立完善、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需要針對性的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健全和優化。
2.1 財務預警指標的選擇
財務預警指標選擇是財務風險分析和財務預警建立的前提,本文在滿足有效性、客觀性、針對性、敏感性、邏輯性、特殊性等原則的基礎上,參閱大量文獻,結合光伏企業行情,確定了以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管理能力、發展能力的財務指標和反映企業行業影響力、節能環保能力等的非財務指標。并通過AHP財務風險分析方法,得出目前光伏企業的財務狀況存在著較大的風險,主要體現于較低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第一,受前期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降低對光伏產業的政策補貼,致使光伏產品價格下降,凈利潤減少,進而造成光伏企業利息保障倍數、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利潤率的大幅下降,甚至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主營業務利潤增長率出現負增長。第二,國際運輸費用上漲增加了銷售費用,研發投入加大、管理機構擴大、雇員增多等都增加了光伏企業成本費用,利潤自然出現下滑,導致成本費用利潤率的下降。第三,受歐元貶值的影響,外幣債務利息增加和外幣收入匯兌造成了利息費用大幅上升。可以看出,這些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使得光伏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建立更加迫在眉睫。
2.2 預警組織機構的設立
財務風險預警的重要性和專業性決定其實施必須有專業組織機構和人員來完成,因此,文章認為光伏企業應建立專門的財務風險預警組織結構,即在企業中設立獨立于其他部門的財務處風險預警部,將財務風險預警納入正常的工作范疇中,并明確預警部門的權責。預警部在享有與企業其他部門同等權利的基礎上,擔負著風險控制目標確定、風險信息搜集、風險預防與控制策略制定等職責。預警部需定期利用專業知識和相關技能對企業財務數據和其他信息進行整理、對比和分析,并以書面報告反映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發現存在的財務風險,預測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若發現風險,需要及時制定風險控制方案并落實風險的降低和消除。
2.3 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
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作為財務治理的最根本措施對財務風險的預防至關重要。我國目前大部分光伏企業都在美國上市,因此面臨著《薩班斯法案》的嚴厲監管,這就要求光伏企業在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時滿足《薩班斯法案》監管要求,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完善。
①內部控制環境的營造。光伏企業需建立反舞弊機制和規范財務人員職業道德行為,以防止由于個人經濟利益驅使而出現虛假財務報告。并培養全體員工的財務風險識別和控制能力,整體性提高企業的風險應對系數。
②風險評估機制的建立。組織專業評估隊伍定期對現有風險管理狀況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加以改進和完善,對控制措施的落實和實施加以監督。
③從上到下風險管理的實施。光伏企業為了加強內部控制,一般會對所有財務科目、財務的業務流程進行檢查。但按照《薩班斯法案》對上市公司的要求,需要采取從上至下的風險管理策略,對不重要系統、內部流程、財務報告系統等作適當篩選,以減輕內控工作量。
2.4 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完善
企業財務信息的及時準確取得是財務風險預警的關鍵,要實現這一目標其關鍵是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完善。光伏企業應全面推廣ERP系統的應用,通過一套完整的ERP項目,不僅方便財務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更有利于企業其它信息的整合。ERP系統可徹底改變“財務”僅僅只與財務部門相關的觀點,事實上,采購、物流、銷售等非財務部門在系統中的數據己關聯到財務銷售成本、銷售價格、庫存價值等方面的計算、結轉,成為財務數據的一部分,這正是ERP系統的真正價值,對財務報表和財務分析都會產生影響。
2.5 財務預警應急系統的構建
應急系統是財務風險預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財務危機處理措施能保證光伏企業財務預警系統的順利運行。為此,本文設計了光伏企業的財務預警應急系統程序。首先,企業財務狀況異常發現后,立即組建專業應急處理機構。主要包括預警員、信息員及相關負責人,必要時可聘請有經驗專業人事聯合處理。然后,啟動事前建立的應急預案。完善的財務危機應對預案的來源包括公司以前對失誤的控制與矯正方案、企業長期使用且行之有效的抵御風險的經驗、同行業相關企業財務風險應對的案例等。應急預案內容應與公司經營特點相關,一般應包括處置風險的原則、目標、與債權人的談判策略、可信任的供應商和經銷商、可供咨詢的專業機構等。
3 結 語
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特別是對于光伏企業而言,更需要從各個環節進一步深化和健全財務風險預警體系,以保證光伏企業在嚴峻的市場行情中持續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邵鵬.我國太陽能光伏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與防范研究[D].石家莊:河北大學,2011.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成因;預警對策
財務風險對于企業經營發展與財務管理持續性會產生明顯威脅,自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波及到國內企業后,國內企業財務風險意識已經有了明顯增強,系列中小型企業財務風險的集中爆發更是增強了整個社會對于財務風險預警的重視程度。財務風險類型多樣且外部環境不斷變化下財務風險隱蔽性也逐漸增強,在財務管理能力相對低下的企業中,企業管理者素質等原因都會制約企業發現財務風險的實際能力,對于財務風險預警自然具備了一定難度。
一、企業財務風險概述
(一)財務風險的含義
財務風險有廣義的定義和狹義的定義。決策理論學家把風險定義為損失的不確定性,這是風險的狹義定義。日本學者龜井利明認為,風險不只是指損失的不確定性。而且還包括盈利的不確定性。這種觀點認為風險就是不確定性,它既可能給活動主體帶來威脅,也可能帶來機會,這就是廣義風險的概念。財務風險是指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使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財務風險也是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管理者對財務風險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風險,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風險。伴隨著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內容的增加與覆蓋面的不斷擴大,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也越發多樣,類型多樣的財務風險對于企業也帶來了諸多影響,新時期下企業更好發展離不開較好的財務管理支持,而對于財務風險進行預警與防范自然也成為了企業經營發展中的重要事宜。
(二)財務風險預警與防范
財務風險預警主要是以財務會計信息資料為基礎,以計算、統計、分析、監控等方法為手段,設計預警指標,觀察這些指標的變化,對企業可能或者將要面臨的財務風險進行預測的方法總稱。財務風險預警可以及時的發現潛在財務風險,在財務風險類型多樣且隱蔽性較強背景下盡早發現潛在財務風險也能為企業進行的財務風險防范方向與側重選擇更為順利。財務風險預警與財務風險防范對于企業財務管理正常進行及企業正常發展都具有積極影響,而財務風險預警也是財務風險防范和應對的有效前提。財務風險預警與財務風險防范都需要得到當代企業重視并將其貫穿于企業財務管理始終,通過財務風險預警來發現財務風險并進行有效應對從而對于財務風險進行方法也是一般選擇。
二、當代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
(一)財務管理風險
當代企業財務風險的首要類型是財務管理風險,財務管理風險也是國內中小型企業中常見的財務風險體現。企業綜合管理體系中財務管理往往會對于生產經營各個方面進行覆蓋,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會計數據與會計憑證也會作用于最終的財務管理活動。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本身具有持續性且覆蓋面廣這一特點使得其各個環節上發生風險的實際可能相對較大,中小型企業中對于財務管理的不重視,財務管理實際投入不足也直接導致財務管理能力相對低下。企業財務管理活動進行中財務管理制度與財務管理人員實際財務管理能力高低與否都有可能對于財務管理活動開展狀況及風險發生可能產生影響,中小企業中財務管理人員實際財務管理能力和水平相對低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內容逐漸擴大背景下這一財務管理能力上的短板也越發顯現,而財務管理環節上的風險系數也相對較高。
(二)資本運營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中資本運營風險也是具體風險體現之一。資本運營風險是指企業作為主體在資本運營過程中,由于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和變動性以及資本運營主體對環境的認知能力的有限性而導致的資本運營失敗或使資本運營活動達不到預期的目標的可能性及其損失?,F代企業在實際經營中不可避免的要進行融資與投資活動,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在資本市場上進行各種形式的投資是其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情形下持續經營的重要保障,對于部分大型企業和上市公司而言,在資本市場上進行籌資并進行各種形式的投資也是常規經營與財務管理形式。企業進行的資本運營活動本身便具有一定風險,企業自身投資側重與偏好,外部政策變動等都會成為左右籌資成本與投資收益的關鍵因素。例如,這一背景下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便會提升,一旦融資成本高于預期更會影響到企業實際財務狀況。
(三)資本結構風險
企業資本機構越發復雜,資本結構風險也是財務風險的具體類型。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價值構成及其比例關系,是企業一定時期籌資組合的結果。廣義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全部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資本結構就是企業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例,這一比例表明當企業破產時,債權人的受保護程度。比例過高會使企業財務風險過大,但可能會有更多的收益,舉債也會形成財務杠桿效應。由于企業組織形式的不同,企業實際資本結構也會存在明顯差異,在資本結構不同狀況下企業經營管理方式會存在差異,而不同經營發展側重也會對于企業實際資本結構構成產生影響。由于信用支付等支付形式十分普遍,國內部分企業中應收賬款實際規模相對較大,缺乏較好的信用評價體系與持續跟蹤情形下企業應收賬款實際占比重較大,實際上會導致資本結構系統性風險加劇,一旦資本結構風險增加,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也會隨之上升。
(四)收益分配風險
收益分配風險在大型企業中也是財務風險的一種具體表現,收益分配風險對于企業經營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發生時間周期較長,其不意被察覺也使得很多企業經營管理者,特別是財務管理者不容易察覺。例如,在上市公司中進行的收益分配需要遵循一定原則和方法進行收益分配,這一期間進行的分配原則與方式方法確定都容易對于各投資方實際投資預期和未來投資確定產生影響。在這一進程中一旦利潤分配占比較大的比重,更容易導致企業下一生產經營周期內實際可用資產規模發生變化。盡管在收益分配上有明確要求,然而大多數企業在收益分配上具有很大自主性,一旦企業對于收益分配處理不當便會產生實際上的收益分配風險,這一風險在下一生產經營周期內得以顯現后也會對于后續財務管理活動的開展造成諸多不利影響。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預警對策分析
(一)設立財務管理下的風險管理部門
企業財務風險的預警需要設立財務管理下的風險管理部門,通過新的管理組織機構對于財務風險進行觀察與分析。當代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低下不僅體現在財務管理人員綜合能力低下這一層面上,財務組織機構在設置上的不合理與不全面實際上也加劇了財務風險產生的可能。企業應當根據自身規模大小與經營發展實際進行風險管理部門的確立,抽調部分財務管理人員,依托財務預警知識和方法來進行具體的財務風險預警相關工作。此外,企業也應當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在正常開展企業財務工作基礎上將風險識別、風險預警與風險防范意識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始終也能顯著提升企業發現財務風險的能力從而使得財務風險預警越發順利。
(二)明確資本運營的原則和方向
企業在資本運營上遵循既定原則并明確出資本運營方向不僅能夠較好的對于財務風險進行預警,更能顯著降低財務運營環節上一系列財務概念發生的可能。資本運營是企業綜合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的經營環節與活動,在資本運營上不僅要以獲取利潤為一般原則,更是需要將謹慎運營等原則作為資本運營的具體原則。例如,在整體投資環境越發惡化且外部政策變動十分明顯背景下,企業應當重新對于運營的原則和側重進行調整,避免過度投資對于企業財務風險增加造成影響。在資本運營方向確定上企業也需要進行不斷調整,避免單一投資形式所引發的系統性資本運營風險產生。此外,企業明確了資本運營的原則和方向后整個資本運營活動在進行時也能更為清晰與明確,按照既定的資本運營計劃進行資本運營會提升企業對于風險的鑒別能力從而提升其對于財務風險的預警能力。
(三)不斷優化資本結構
通過不斷優化資本結構這一做法也能顯著提升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能力,達成控制財務風險發生的目標。國內企業資本結構在先進經濟形勢下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負債過高的狀況,負債過高時候,整體經濟形勢發生變化或傳統金融機構對于放貸進行緊縮控制便容易導致企業資本結構本身的結構性風險大大增加,融資渠道單一的企業更會在短時期內爆發出財務風險。企業應當將不斷優化資本結構作為一種常態化工作,在供應鏈背景下積極的構建業務網絡并對于實際成本支出進行壓縮。此外,在應收賬款規模持續增大背景下企業也需要做好應收賬款管理及應收賬款的信用管理。通過上述做法不僅能夠將企業的資本機構進行不斷調整與優化,也能提升企業資本結構對于系列財務風險的抵御能力。
(四)結合企業發展目標進行收益分配
企業經營發展具有較強的連續性,以經營周期和會計周期進行的經營發展活動也具有一定的階段性。企業對于財務風險進行預警也需要結合企業發展目標進行收益分配。杜絕過度分配所導致的企業經營發展難以為繼或不當分配所導致的投資者投資信息降低等問題出現。不同組織形式的企業在收益分配問題處理上應當遵循不同的原則和方法,其在利益分配問題的處理上更是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發展實際進行最終確定。例如,有限合伙企業中進行的利益分配要留出下一階段生產經營資金,并根據預算和結算對于利潤分配的科學性、準確性予以提升。在利潤分配上與企業資本結構及發展計劃相互結合也能使得企業對于未來風險進行預警的能力顯著增強。
四、結語
新時期下企業自身發展狀況與外部宏觀環境都處于不斷變化中,這一背景下的財務管理環境實際上也較為多變。現代企業穩定經營與持續發展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足,對于財務風險進行預警并在財務風險發生時采取系列措施進行風險規避與化解也十分重要。國內企業數量眾多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下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不斷增加,單一企業較高的財務管理狀況僅僅是對于財務風險進行規避的基礎,通過預警機制確立來降低財務風險發生后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才能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郭媛.經濟轉型期商貿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風險與防控策略[J].商業經濟研究,2016,19:105-106.
[2]陳賀.論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與防范對策[J].財會學習,2016,2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