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品范文 >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敘事
時間:2023-12-04 11:02:4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敘事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作文教學 建議
語文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實踐中作文教學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學生作文的內容較為空洞、學生不愿寫作文、老師沒有高效的作文教學方法。為了改變小學作文教學的這種現狀,我們必須加強對小學作文教學的研究,切實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水平。本文將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小學生進行寫作的前提是識字,而口語訓練又是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途徑之一。所以,首先我們要從識字開始,保證教會學生生字的讀音及偏旁部首,并引導學生將新認識的字和已掌握的語匯聯系起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其次,要引導學生運用新學的生字去造句,并通過進一步的聯想讓學生組織一段完整的話,久而久之,小學生不僅掌握了生字,而且提高了組詞造句的能力,逐漸地就有了表達自己思想的想法。此外,還可以通過朗讀、復述、背誦課文等形式,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為寫好作文打下基礎。
二、積極開展課外活動,拓展學生的寫作空間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來拓寬學生的寫作空間。小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如果讓他們長時間困在課堂里,就會對寫作產生厭煩情緒。所以,老師要有目的地組織課外活動,通過對生活環境的觀察和分析,讓小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課外知識,激發寫作熱情。在寫作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多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流露真情實感。而且老師平時也要留意學生的行為,揣摩學生的想法,并及時引導學生寫作。此外,我們還要引導學生去讀好書、看好電影,并組織學生寫下讀后感和觀后感,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還可以引導小學生寫日記,讓他們記錄下每天的所見所聞,幫助學生養成勤動筆的好習慣。
三、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進步的動力。只有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小學作文教學應該是學生樂于表達、充滿寫作信心的教學。一旦學生對寫作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充滿信心,作文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必須從基礎做起,采取各種方法激起學生的表達熱情,例如:組織學生觀看動畫片、聽兒童歌曲、營造融洽的寫作環境等。老師要鼓勵學生多說多想,讓學生保持這種熱情和自信,最終激發起他們的寫作欲望。
四、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
閱讀對寫作的影響是最直接的,對小學生來說,要想完成寫作,就必須依賴平時的學習,沒有一個學生是天生就會遣詞造句的,都是依賴平時的閱讀逐步積累起來的,所以閱讀對每一個學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在閱讀文章的同時,還要留意詞語句型的使用、寫作手法、語法、格式技巧等,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在閱讀的同時,我們還要鼓勵學生去縮寫、擴寫或者仿寫一些有意義的文章,這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還能鍛煉學生的文筆。例如,對于篇幅較長的文章,我們可以組織學生統一閱讀,并讓學生進行縮寫,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開始時可能不具備縮寫的能力,我們可以選出一部分,然后逐步引導學生去歸納總結。此外,擴寫和仿寫也是鞏固閱讀的有效方法,都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為學生的寫作打下基礎。在擴寫和仿寫的過程中,我們要循序漸進,使小學生在具有學習興趣的條件下去完成閱讀訓練,使寫作變成一種習慣。
五、培養小學生的觀察力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我們接觸最多的應該是敘事類的作文,作文不是憑空編出來的,而是通過細心觀察周圍生活有感而發的。如果學生沒有素材,就無法寫出內容充實的好作文,所以要想寫好作文,就必須引導學生從基礎的事情做起,注重對素材的積累,養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并且可以將這些生活素材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呈現給大家。學生在寫作文時無話可說,并不意味著他們不會組織語言,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內容可寫。所以,在作文教學中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留意和觀察生活,為寫作積累必要的素材。
六、老師要重視對作文的批改和評價
教師要重視對學生作文的批改和評價。批改作文時,我們要尊重學生的想法,把批改的重點放在錯別字、錯誤句型及常識性的錯誤上。不論小學生的作文是好還是壞,都是他們的勞動成果,老師批改得太多會使學生產生挫敗感。所以,老師的重點應該放在評講上,多評價一些文章中寫到的好段落和好句子,對一些有創意、有生活趣味、有真情實感的好作文多表揚。對一些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要努力發掘他們文章中的亮點,并及時提出表揚,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樹立起自信心,才能真正增強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是傳承我國文化的重要途徑,作文教學更是語文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能夠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綜合知識水平。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水平應該成為廣大小學語文老師的研究重點,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加強識字教學和口語訓練,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加強閱讀訓練、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還要重視對學生作文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寫作。
參考文獻:
[1]何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10.
[2]孟蕙.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1.11.
學生起步作文,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儲備一定數量的常用漢字,一般要學會1000多個常用字;二是要閱讀一定數量的范文,從范文中獲得有關的知識,積累詞匯,學習表達方法。
現行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安排一年級學會440字,二年級學會740字,兩年學會1180字,閱讀范文80多篇。識字進度慢,閱讀量少,拖了起步作文教學的后腿。
而小學作文訓練的程序是:低年級著重練習寫句、寫話;中年級著重練習寫片斷;高年級著重練習寫成篇的作文。作文訓練分為多級過程,寫完整文章的訓練滯后,難以有效發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從作文教學的歷程看,總擺脫不了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作文內容不能貼近學生的生活、順應他們的心理;訓練方法劃一化,齊步走,忽視學生個性的差異。
作文是一種運用書面語言的能力。能力的發展,靠學生自主訓練、實踐、應用。指導學生作文,必須以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基礎,同識字、閱讀和發展口頭語言同步進行。作文教學要有新的突破,應力爭提早起步,引導學生自主練筆、學用結合,把激勵學生的內驅力擺上重要位置,貫串于整個語文教學過程。
一、提早起步
要發揮漢語拼音工具的作用,加快識字,提前讀寫。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多功能工具。掌握好這個工具,能熟練直呼音節,就為他們獨立識字、獨立閱讀創造條件。在學生識字不多的情況下,可用拼音代替漢字寫話和作文,使識字、閱讀、作文互相促進。
小學生自讀課本,對加快識字,培養獨立閱讀能力,提早起步作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鼓勵學生閱讀自讀課本做到“三達標”,即熟讀課文,每課自學幾個生字,能回答課后問題。并以引導學生讀好自讀課本為中介,過渡到閱讀其他課外讀物,努力使學生拓寬視野,擴大知識面,為起步作文創造條件。
學生通過課內課外兩條渠道的學習,增加了識字量,擴大了語言積累,一般從一年級第二學期就可以起步作文。從寫一兩句至幾句記實性的話開始,逐漸過渡到寫命題日記和短文。
二、自主練筆
作文是學生運用書面語描繪多彩的世界,表達真情實感的心靈勞動。只有學生熟悉、感興趣、有表達愿望的內容,才能激起他們的寫作動機和熱情,從而動腦動筆將它表達出來。這是學生的知識積累與生活體驗,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即知、行、意、行綜合作用的復雜心理過程。指導學生作文,應充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堅持“激勵、自主、開放、個性化”的原則引導他們自由自在地獨立思考,獨立作文。這是發展書面語言最有效的方法。
我們的做法:一是寫日記,放手讓學生寫自己具有的獨特性的內容;二是結合生活,在教師的誘導下,捕捉機遇寫情境作文;三是按教科書上的安排,進行說說寫寫的作文訓練。
實踐證明,“奉命作文”,路于狹窄,學生望而生畏;自由作文,不受時空所限,寫作內容取之不盡。而學生自己選材定題,可從整體著眼,傳達一個完整的信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打破分階段從句到段再到篇的訓練程序,能有效發展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
從我校一、二年級學生的習作看,寫入敘事、描景狀物、議論抒情都有?;驅嵲拰嵳f,或虛構幻想,題材廣泛,富有生活氣息,充滿童真童趣。家鄉變化、軍民抗災、臺灣地震、譴責北約、、國慶閱兵、“神舟”上天、環保問題、喜迎新千年等題材,都在他們稚氣的筆下反映出來。
三、學用結合
學校是由師生員工群體組合成的“小社會”,學生是這個“社會”的小公民、小主人。學生在學校受教育,是他們實現自身社會化的過程。他們通過這個“小社會”的教育與熏陶,要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創新與發展。我們覺得把學生的作文,單純看作語文科的一種作業,僅在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是不夠的。這樣,不可能很好地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也不可能更好地發揮作文的育人功能。我們把學生的作文訓練,從“封閉式”轉變為“開放式”,盡量使學生的作文具有實用目的,成為他們參與學校教育和管理的手段,成為交際和表現自我的工具,成為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把講臺、舞臺、廣播臺、校園墻報,都當作學生學作文用作文的場所,當作學生練文煉人的基地。學生在學作文用作文的過程中,不但提高了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還形成了陶冶情感、美化心靈、促進精神文明、優化育人環境的綜合效應。
四、注重激勵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情感因素起決定作用。我們在指導學生作文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育人為本,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把鼓勵參與、鼓勵表現、調動情緒、培養興趣、激發動機,放在重要位置。做法有:(1)樣板激勵。學生群體中會冒出一些先走一步,作文寫得好的拔尖生。樹立樣板,有了“帶頭雁”,就能影響和帶動一大片。(2)目標激勵。具體明確的目標,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我們把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近期目標:鼓勵學生每周讀l-2本課外書,寫3-4篇日記。遠景目標:爭取到小學畢業,讀滿300萬字以上的課外書,能寫500字以上的日記、作文。(3)成果激勵。學生在練習作文的過程中,有量的積累、質的提高,有創新精神的萌發。我們十分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重視通過不同形式,給予表揚鼓勵。各班都制作了學生課外閱讀和日記登記表,逐周登記公布學生的讀寫情況,使每個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同學們的學習成果和進步足跡。期末,還把每個學生的識字量和讀寫情況寫進學生的素質報告中。(4)環境激勵。環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學生練習作文,需要開辟一個大語文教育環境,需要營造一個有利于發展語言的氛圍。我們著重抓兩條:一是廣辟信息渠道,用好信息資源。讓學生源源不斷地有新書可讀,有兒童報刊可供閱覽。通過獲取新信息,激活思維,觸發靈感,從而使作文常寫常新,表達能力不斷提高。 二是辦好“小火炬廣播臺”和 “小作家園地”,使它們成為經常性的練人練文基地。廣播臺每天定時讓學生親自播出自己的習作;學習園地幾乎天天有學生的新作發表,人人都有發表文章的機會。環境育人激勵人,互相影響,產生了人人樂于作文、勤于動筆的良好效應。
【關鍵詞】閱讀訓練;小學;語文教學
為解決這一教學難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入手:
1 抓文本閱讀,落實語文教學有效性
閱讀文本在語文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質量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優劣。我們一方面強化讀的形式和內容訓練:
――朗讀:增強語感,加深體味;――默讀:提高讀速,思考推敲;
――精讀:深鉆細研,融會貫通; ――略讀:提綱挈領,觀其大略;
――跳讀:避輕就重,抓住要點;――批讀:圈點批注,品評褒貶。
另一方面根據各種讀的特點和不同的文體,引導學生要掌握的讀書方法:
1.1 寫人為主的記敘文:通過朗讀讀通課文,理解生字詞;運用略讀,分析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了解人物的內心世界、思想品質;通過默讀,分析人物所處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以揣摩特定環境中所表現的人物的精神風貌;通過精讀,分析人物間的關系,確定人物的性格特點,并了解主題思想及作者的寫作技巧。
1.2 記事為主的記敘文:以朗讀、默讀組合來掃除語言障礙,理清事情發生、發展和解決的過程及結果;通過精讀、跳讀分析典型事件或典型場面;通過朗讀、批讀體會人物在事件中的心理活動,進而概括中心思想,弄清作者的表達方式,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技巧。
1.3 寫景為主的記敘文:通過朗讀,讀準讀通課文,積累好詞佳句,體味文章間的自然聯系;通過跳讀理清寫景順序、過渡方式及詳略情況;精讀重點段,體味段式特點,反復體會;運用朗讀、批讀參悟寫景目的,學習寫景技巧。
1.4 說明文:運用朗讀讀通課文,了解概要內容;通過默讀以理清說明順序;通過畫讀、批讀掌握說明方法;最后運用精讀抓住被說明事物的本質特征。
1.5 詩歌:從朗讀入手,體會詩人在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感情;精讀理解體會作品的形象,把握意境;反復朗讀,品味藝術構思,理解其詩情畫意。在“讀”的訓練中,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2 抓課外閱讀,落實語文教學有效性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2.1 課內外結合,激發閱讀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將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了解的知識、掌握的技能運用于學習和探究之中;在課外結合課文進行拓展閱讀以激發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2.2 掌握課外閱讀方法,讓學生讀得輕松,富有實效?!笆谥贼~弗若授之以漁?!苯探o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學習方法,培養閱讀的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3 開展建設書香校園活動,促課外閱讀持續進行。
2.3.1 全校開展讀書活動。在全校中開展讀好書、建立書香校園活動,除確保全校學生相對固定的讀書時間外,教師還應注意從以下四種途徑向學生推薦書籍:(1)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2)推薦與年齡特點適宜的書籍(3)推薦與寫作要求相關的書籍。
2.3.2 定期開展課外閱讀成果展示活動。如舉行演講賽、辯論會、朗讀比賽、說話比賽、知識競賽、寫作比賽等專題活動,在活動中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使學生在閱讀的質和量上協調發展。
2.3.3 寫作活動練語文
一、閱讀方法的多樣化
閱讀的方法有好多,我們習慣運用的方法有:誦讀、默讀、快速讀、精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讀等。如在講授《風辣子初見林黛玉》一文,教師要設計學生的初讀、教師的范讀、學生的多次細讀等方式充分體現課標要求。在教學中主要運用細讀和反復讀這兩種方法,讓學生對人物形象由淺層表面的認識逐步進入人物形象的實質分析和概括。通過三次細讀,準確理解詞語,借助詞語讓學生分析人物形象。通過反復研讀重點段落和語句,讓學生感受人物的真實性格和形象。通過細讀,讓學生自己更正初讀文本時對鳳姐"熱情、愛美、關心他人"的認識。通過反復讀,讓學生體驗語言文字、句式等對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通過細讀,感受人物描寫的方法。在執教《老人與海鷗》一文時,通過學生的讀,教師配樂讀,學生配樂讀,讓學生感受老人對海鷗的誠心、傾心及海鷗對老人無比的惜別情。這份真情就蘊含在字里行間,不讀,是體會不到的。讀,細讀,反復讀了才能體會到這種人和與動物之間的情感。
讀文,是師生共同走進文本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二、閱讀中實現字詞句的理解
2011版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關于中高年級的對于字詞的理解是這樣規定的:"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在實施建議中對識字教學的建議是:"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在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體現這個目標和建議。如讓學生在體會對鳳辣子的描寫""一詞時,讓學生聯系上下文去理解,通過引導,學生最后得出了"炫耀"的意思。這和上下文中對鳳姐的描寫是相一致的。在教學學生認識生字"弦"時,運用了象形字的特點,把"弓"和"弦"字在書寫的形式上進行比較,然后在田字格中讓學生去描寫。再如教識"雁"字時,運用了會意的方法,學生易記且影響深刻。讓學生體會漢字的形式不同,又讓學生感受漢字的優美。
對于重點句子的理解,要抓住重點段落中的重點句子或詞。如在分析鳳姐這個人物時,讓學生重點研讀課文最后一段話,從鳳姐的一連串的問題中,讓學生對鳳姐的真實性格進一步分析。學生在研讀后終于發現了鳳姐的假"關心"假"熱情",得出了鳳姐真實的一面,奉承賈母、虛偽、潑辣、陰險。在讓學生體會海鷗對老人的真情時,讓學生緊扣"翻飛盤旋"、"連聲鳴叫"、"邊撲邊鳴"、"炸了營似的"等詞語,讓學生去體會海鷗對老人無比的懷念。
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理解詞語,是讓學生積累詞語最好的方法。
三、讀寫結合,以讀帶寫,讀中仿寫,讀中插寫
2011版的《語文新課程標準》規定:"語文學習應注重聽說讀寫的相互聯系,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學習《老人與海鷗》一文中,讀寫結合的妙處在14――17自然段。當老人去世后,作者把一幅放大了的老人撮著嘴呼喚海鷗的照片帶到翠湖邊時,意想不到的事兒發生了。這時老師要引導學生第一次寫話,感受彼此的內心世界。"海鷗翻飛鳴叫好像在說......""老人望著兒女們,好像在說......"當我們收走遺像時,它們再一次邊撲邊鳴,"它們鳴叫的是什么呢......"通過教師的引語,激發學生的想像和寫作欲望。當引導學生真正體會到了老人與海鷗的那份真情時,又要引導學生寫話。"老人與海鷗的這種真情在哪里?它有可能在溫情的喂食中,還有可能在哪兒呢?"讓學生動筆寫一寫。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學生展示習作的時間,讓學生把自己的佳作讀一讀,在全班內共享。或許學生能夠依文章內容想像寫出這些:"這種親情在老人粗糙的手指間;在老人褪色了的藍布包里;在海鷗的為老人守靈的肅立不動中......"再如學習了《臨死前的嚴監生》一文中,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嚴監生的吝嗇,他讓學生用夸張的手法寫一寫生活中的吝嗇鬼的形像。
讀寫結合的課堂,是讓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訓練場。
四、強化訓練學生的能力
小學階段語文應培養學生的三種能力四種技能五種習慣。三種能力是"在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對文本解釋的能力、對文本做出評價的能力";四種技能是"朗讀、默讀、瀏覽、研讀";五種習慣是"預習、查工具書、勾劃、做筆記、讀書看報"。在高效課堂建設中要均體現出對學生三種能力四種技能和五種習慣的培養。如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把自己想到的寫到這一段話或是一句話的旁邊,再把大家共同達成的寫在下面或是旁邊。其目的是和自己的加以對比,從中找出自己思維方面的不足。還可以運用勾劃的方法。如把你認為最能表現作者情感的詞圈起來。在學生讀課文前可以提出"誰做了什么事"訓練概括能力,課中還要訓練句式的相互轉化能力。我們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推斷和推測能力、對人物評價的能力、查閱資料從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一、什么是閱讀教學的層次
張鴻苓先生早在1993年就明確指出,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個多層次的概念,它是教師根據閱讀教學的規律而編制的教學步驟,含有教學的進程、經過、推進的意思,并可以反映教學各個步驟之間有規律的、連貫的交替。
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由上述各個不同層次組成的整體系統,這個系統既有明確的階段性又有內在的連續性。
在現實教學中,教師對于(2)――(6)此五項過程都能有所關注,但是對于從小學到中學的閱讀教學過程的層次性并不是十分明確。
從小學到中學,閱讀教學可以劃分成相對獨立而又相互聯系的四個階段,即:以積累性閱讀為主的階段;以理解性閱讀為主的階段;以評價性閱讀為主的階段;以創造性閱讀為主的階段。
二、為什么閱讀教學要有層次
我們說,閱讀教學是有層次的。這是由學生閱讀的心理和文本閱讀的規律決定的。
1.學生閱讀的心理決定了閱讀教學要有層次
從閱讀主體看,實現“自己能閱讀”的目標約需十多年的努力。但形成技能不是一日之功,應與青少年的心理發展階段相適應。階段目標是從閱讀能力形成的時間來劃分的。
我國學者的研究表明,幼兒期是一生中詞匯數量增加最快的時期,6歲的學齡前兒童掌握的口語詞匯量達3600多個,小學生識字后,閱讀興趣從課內閱讀發展到課外閱讀,從童話故事發展到文藝作品和通俗科學讀物。初中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興趣廣泛,思想活躍,作文模仿的成分逐漸減少。高中生認知能力的發展,使他們能夠分析各類社會事件,掌握各類社會標準,并以此標準來衡量各種現象,作出較正確的道德判斷。
2.文本閱讀規律決定了閱讀教學要有層次
閱讀過程就是閱讀主體對閱讀對象的干預過程,這個過程是分層級的,章熊先生把這個層級過程分為:1.復述性理解(著眼于表層信息,側重記憶);2.解釋性理解(通過信息加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轉化為自己的認識);3 .評價性理解(對文章價值作用評價);4.創造性理解(超越文本,探求新問題,提出新見解) 。四個層級由低到高構建,前一層為后一層蓄勢,后一層為前一層深化。
在古代,朱熹就明確提出了一條閱讀原則(規律) ,即“循序漸進”。什么叫“循序漸進”? 朱熹解釋說:“以二書言之,則先《論》而后《孟》,通一書而后及一書;以一書言之,則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量力所至,約其程課而謹守之。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元代程端禮根據朱熹的論述,在他的《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中不但按年安排了所讀書的序列,而且詳細制訂了讀書的日程表格,標舉了每日功課及讀經、讀看史、讀看文的程序,為我國古代的閱讀教學建立了一個系統而完整的訓練序列。
可見,文本閱讀的規律性決定了閱讀教學要有層次。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立足點
既然閱讀教學是有層次的,那么從小學一年級起,到初中一年級,這個階段以積累性閱讀為主,是閱讀能力培養的初級階段。在這段時間里的閱讀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生在少年時代記憶力極強的特點,引導學生大量識字,了解讀物的中心詞句、觀點、表達方式的一般意義等,以扎實的功夫,較快的速度和較大的容量,幫助學生盡快完成基本的語言的積累、知識的積累、生活經驗的積累等。
在這一階段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占主要地位的訓練項目是:讀和背的訓練,字詞書寫與積累的訓練,掌握句、段、篇表達規律的訓練,學習閱讀基本方法的訓練,同時,還包括思維方式的基礎訓練。
積累性閱讀階段應達到的質量標準,根據電子計算機的統計,可以確定為:掌握3000個常用漢字和3000個常用詞。這樣可以保證在閱讀一般文章時,大約只有千分之一的字不認識。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有明確的規定:“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p>
積累性閱讀還包括,低年級的“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薄胺e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敝心昙壍摹罢b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薄胺e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語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薄梆B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于與同學交流?!薄罢n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高年級的“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薄皵U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鼻?,《課標》對閱讀的要求處處指向積累性閱讀。
小學五、六年級還要進行初級的理解性閱讀。在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有明確的規定,如,“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薄伴喿x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薄伴喿x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等。這些內容都是指向理解性閱讀。
那么,明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立足點后,我們的教學不會錯位、移位、越位,并能很好地做好每個年級、年段的銜接。
參考文獻:
[1]曾祥芹主編《閱讀學新論》,語文出版社,2000.5 P409―P 410
[2]林崇德主編《發展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 P 209、P 273、P 362、P 381
[3]王新惠《建構閱讀教學過程的多層級結構》2000.4 《貴陽師專學報》
[4]張維坤《閱讀規律與閱讀教學》,2005.1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
[5]張鴻苓主編《語文教育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8 P192―P 193
小學是進行作文入門的開端,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很重要的影響。學生在這個時候對于作文的感受是最關鍵的,需要教師進行很好的引導。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讀寫之間有效的結合,加強對于生活的觀察,引導學生作文的入門。
【關鍵詞】
小學作文入門 讀寫結合 觀察生活
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中作文入門教學一直都是比較棘手的,學生害怕作文,有時候甚至非常討厭作文,把它視作是一項苦差事。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作文入門教學的時候能夠很好地把握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進入正確的寫作程序之中,加強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這樣才使他們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獲得更大的進步。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進行所有事情的首要原則,小學生對于任何新鮮事物都有著很強烈的好奇心,這是由于探究知識的欲望導致的,所以我們首先就需要將好奇心引導成為學生興趣的起點,打好寫作的基礎。小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對于作文有很多的困惑,不知道作文如何進行,不知道自己究竟怎樣去進行學習,是難還是易。這些問題都是困擾在其腦海之中的,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在作文入門講解的時候好好進行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給學生上寫作入門課程的時候,首先我并沒有按照要求讓學生進行寫作,而是最先開始讓學生知道什么是作文。應用一些通俗易懂的,熟悉的事物等讓學生理解作文的含義??梢赃@樣說“同學們都想知道怎樣寫作文,其實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就是將自己心中知道的事情告訴給別人。老師是如何的?爸爸媽媽是怎樣關愛你,怎樣與你生活的?只要將你知道的告訴給別人就可以了?!睂W生在聽到了這段話之后興趣就會高漲起來,原本嚴肅的作文教學竟然是如此的簡單,紛紛開始議論。接著,教師就將一些基本的方法傳授給學生,怎么樣描述奶奶做飯的情景、爺爺看報的情態、與同桌之間發生的小故事等等,都是十分有趣的。還有別的遇見的事情都是可以進行寫作的,不僅僅局限于自己的身邊,這個時候學生對于作文的寫作就有了基本的認識,概念在腦海中形成了。
二、讀與寫的結合教學
小學生進行寫作沒有什么經驗,需要加強對于別人文章的學習。首先有了興趣,其次就是要注意培養學生讀寫結合的好習慣,加強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系,這關系到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問題。
課堂教學在學生獲得知識方面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除了教會小學生識字、寫字和進行文章內容的學習之外,還需要加強學生對于學到的詞句知識的利用,將其應用到作文寫作中去是很重要的。開始作文的時候要求學生能夠語言通順連貫即可,利用一些學習到的詞句。在教學的時候加強對于閱讀的文章中好的表達方式的利用,這是閱讀對于寫作的最根本的價值。
另外,在課外需要加強學生閱讀相關活動的開展,對于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和拓展。課外活動中,主要是加強課外實踐和課外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可以建立班級的圖書角,提供學生一些有用的書籍和材料,教育學生多讀一些優秀作品。在閱讀的時候要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勤動腦和動筆,做到課堂內和課堂之外有機的結合。
在實踐活動的開展之中,主要要注意團隊的活動,比如組織一些登山、游覽參觀古跡活動、講故事比賽等,活動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對于活動內容的記述,加強其對于人物和活動的記錄,做到有重點有條理。這樣學生也能夠對于作文有進一步的提升。
三、學會觀察生活
小學生的作文寫作不能夠只停留在寫上,而應該學會觀察生活,做到有條理和有順序。例如,在寫靜態事物的時候就要從它的形狀、顏色、大小和用途等方面有序地開展下去。觀察的時候要注意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上下、左右、前后進行,然后有條理地記錄下來。在寫動態事物的時候就要注意其變化的規律,例如寫動物的時候就要將其體型和生活習性進行記錄,寫出其活動的情況,采取一定的觀察方法。在對于一個動態事物的描寫的時候可以采用游動的觀察方法,例如寫黃牛的活動的時候,學生需要根據黃牛的活動情況再進行描述,就像是自己看到了黃牛一樣,將其寫得栩栩如生。敘事描寫的時候,學生應該按照時間順序或者是地點的轉移來進行事物的描述,將主要辦事人的行動描寫清楚。具體的可以是語言、神態、外貌、行動、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此外,還要注意加強觀察與聯想之間的結合,豐富文章的內容。事物之間一般是具有很多的聯系,彼此依存。我們需要由表及里,找出其規律,全面地了解事物的內涵。在教學的時候進行方法的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還可以幫助其更好地體驗生活和感悟生活。
四、作文批語具有鼓勵性
小學生處于語文作文學習的初期,維持寫作的動力是其對事物的新鮮感,這個時候對于其寫作興趣的維持和激發寫作的情緒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師在進行作文評價的時候需要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有效地維持。作文學習本身就是一項具有訓練性的內容,學生寫作的時候往往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寫出的東西沒有得到教師的肯定而是受到了批評,其興趣就大大減少了。因此,教師在進行點評的時候需要將其優點展現出來,使學生感受到自己寫作的成就感,繼續寫作的學習。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作文入門,對于學生今后的寫作有很大的影響。在進行寫作教育的時候教師需要抓住關鍵方法,將學生引領到寫作教育的正確的道路上,加強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和讀寫結合的有效方式,最終會有很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楊樹芳.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J].語文出版社出版,2008
《新課程標準》中關于小學語文,有如下闡述: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對于學生學習其它學科和繼續學習,對于弘揚祖國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小學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聽說讀寫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學語文畢業復習,應該把《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總要求作為出發點及歸宿,以六年制小學第十一、十二冊課本為主要內容,舉一反三,指導學生全面、系統地復習。復習時,老師要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真正落實其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呵護與培養;要真正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及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因人施教;要處理好學與考的關系。堅決摒棄單一、機械的題海戰術,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又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為孩子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
二、復習要點
(一)學習習慣(一課時)
根據蘇教版教材的編排,在每冊書的前面都安排了“學習習慣”這一內容;而且學習習慣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能力。作為一個小學畢業生,應該養成的語文方面的學習習慣有如下十二點。(參考《十二冊教學參考書》第七頁。
(二)漢語拼音(兩課時復習,一課時練習)
漢語拼音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查字典。復習這部分具體要求有:
1、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并正確書寫;能具體區分聲母、韻母;
2、能準確、熟練地拼讀音節;
3、認識隔音符號、聲調符號;并掌握“ü”的拼寫規則;
4、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并能運用音序排列,學會音序查字法;
5、復習“一”、“不”的變調,復習“啊”的變聲;
6、認識兒化音;
三)識字、寫字(一課時復習,兩課時練習)
識字時閱讀和習作的基礎,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其中蘊含著多種能力與智力的培養,復習時,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具體要求有:
1、鞏固已認識的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做到會讀會寫,并了解其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特別是十二冊的生字詞要熟練掌握;
2、了解筆畫、筆順、偏旁部首等漢字知識。特別時容易寫錯的筆畫、筆順等,可以參考《十二冊語文參考書》后面的附錄P310~316;
、能比較熟練第用音序、部首兩種方法查字典,了解數筆畫查字法;
4、能借助字典,聯系語言環境,理解字義、詞義;
5、能用鋼筆正確、端正、整潔地書寫學過的漢字,行款整齊;
6、復習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多義字、繁簡字等;(形近字、同音字、多義字是一個難點,應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答題方法)
(四)詞語(積累分散在早讀課中,或平時,復習指導兩課時,練習兩課時)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笨梢姺e累是多么重要,而詞語的積累則是基礎的基礎。那么詞語的復習要做到:
1、理解、掌握學過的詞語,具有一定的辨析詞語的能力,對學過的詞語大部分會用;
2、近義詞,指導學生會做“用字組詞,并填空”的題目;
3、補充成語、成語歸類;
4、結合上下文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大體意思;
5、能區分詞語的感彩;
6、能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7、指導學生在平時的閱讀中,多注意詞語的搭配,以形成良好的預感,掌握規范的語言;
8、詞語按一定順序排列可作一指導。
(五)句子(復習兩課時,練習兩課時)
一句一句的話才連成了篇,為了學生能更好地習作,我們在句子復習時,應注意:
1、初步認識轉折、因果、假設、條件、并列、選擇等簡單復句,會使用關聯詞語;
2、能修改常見類型的病句、病段;
3、根據表達的需要,會變換句型,如把字句與被字句的互換,陳述句與反問句的互換,肯定句與雙重否定句的互換,第一人稱陳述和第三人稱轉述的互換,把句子改寫成比喻句、擬人句、夸張句等;
4、認識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方法,并能模仿運用;
5、懂得句子是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的,表達力求完整;
6、仿寫句子。
(六)閱讀(復習結合練習進行,安排五課時)
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前面字詞、句的復習都是為此作準備的。具體要求是:
1、引導學生懂得如何回答問題,特別是回答問題句子要完整;
2、引導學生作答“談體會”一類的題目;
3、復習敘述的方法和寫作的順序,引導學生如何排列句序;
4、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掌握體會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并能就某一方面表達自己的想法;
5、課內要求背誦的段落必須熟練掌握,重點段落要會默寫;課內重點片斷要在每個知識點上多下點工夫;
6、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題目、開頭、結尾的好處;
7、閱讀說明性的文章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因引導學生學會分析,特別是說明方法的掌握;
8、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情節,說出自己的西化、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9、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10、在理解文章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省略號、破折號、引號的不同用法,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注意書名號的使用方法;特別強調“提示語”中標點的使用;
11、《新課程標準》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即便沒有讀,也要讓學生有個大致的了解,以備考試。
(七)口語交際((復習結合練習進行,安排兩課時)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現代公民必備的能力。培養口語交際能力,不僅對每個社會個體來說至關重要,而且對促進社會交往,實現人際溝通具有重要意義。在《新課程標準》中這樣表述口語交際的: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我們在復習中,要做到:
1、梳理十一、十二冊的口語交際內容;
2、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聽;引導學生任何時候都要學會傾聽,以保證順利完成試卷當中的語文聽力題目;
3、復習時,參考《試題精粹》中“口語交際”的內容,老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
(八)古詩詞、名言警句等(復習兩課時,練習兩課時)
厚積才能薄發。在小學階段,積累時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別是古詩詞,更是重要的一個內容。我們要求:
1、《新課程標準》中提到的古詩必須熟練掌握,并能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2、其中名句要會默寫,會運用;
3、掌握常見的俗語、諺語、歇后語,并能適當運用;
4、掌握不同方面的名人名言,特別是關于讀書的、惜時的、友情的等;
(九)綜合性學習(一課時)
綜合性學習體現了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體現了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體現了語文課程與其它課程的溝通,體現了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機密結合。其具體要求是: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能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州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善惡;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十)習作(復習結合練筆,共六課時)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寫作是自我表達的需要”,“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我們在復習時,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應注意:
1、以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作為復習的重點;
2、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是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各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