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2 15:55:2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美術教育前景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一、智力的視覺價值
人們往往片面地認為美術教育是培養情感的,知識的教育才是培養智力的。然而接受知識的程序則是通過人的感知覺來實現,感覺系統是人的內在神經中樞與外界的通道,是信息之河床。視覺系統引導和控制著身體的運動,滿足生存的需要,同時也收集著來自各方面的形象信息,并將視覺形象儲存于人的記憶中,賦之以情緒的意義,從而為認識和創造行為提供基礎。那么訓練視覺能力的最好方法則是美術教育。
所以,美術教育承擔的任務并非僅是審美的欣賞,它還包括促進視知覺能力的發展。感受系統的培養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個體對藝術品形成過程之不同層次上的意義所日益增長的知覺能力,那些能理解記號之細微特征,能理解形式之多樣化及深奧主題中隱含之意義的人,比起作品只有單一含義的人,要經驗到更多的感受變化。所以它永無止境地改變著藝術,更堅定地強調藝術的獨特和價值。
藝術家與工匠的本質區別在于,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積極不斷地增強自我意識,而工匠只是熟練地制造東西。也就是說,通過價值帶動藝術的這種教學方法,形成了建筑設計的教學基礎。而在一段時間內,這種方式不再被社會認可,曾經一度消失。然而在最近幾十年中,教育的基礎設計理論,經過了多次爭論與教育改革,又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支持這一觀點的人們認為,在任何藝術創作中,基本技術都是必不可少的,任何基本設計都是同等重要的,盡管它們與教育內容有所區別,但是實踐是教育的基礎。在此研究背景下,尤其是在基本設計教育及建筑教育這一概念領域中,有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她認為以科學、邏輯或其他借助語言文字的方式并非人類唯一獲取知識的途徑,而藝術則能提供另一種方法。她說:“一件藝術品為我們的思維提供感覺,像我曾經講過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感知的,使它可見、可聞或者通過某種象征讓我們理解,而不是讓我們憑借一系列線索去猜,藝術的表現方式和我們感性、精神及生活的有力節奏是一致的,看起來上述理論觀點似乎是學術爭論,其實,這些精辟的藝術見解都對美國學校的美術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如,學生怎樣把陶器或編織理解為藝術,若表現其體積時,并且要認識和理解造型的規律性,兒童的綜合性創造能力是如何通過美術教學教育培養起來的,等等。那么要回答這些問題就會牽動美術教育的諸方面,首先是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案。其次是聘用什么樣的教師以及教師如何施教。如果一個人認為美術教育是自我表現或者宣泄因學業壓力而積郁的情緒的手段,那么一個兼學過美術和美術治療或者心理學的人應該是合適人選;如果一個人認為美術教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幫助年輕人欣賞當代和古典美術,那么也許一個學過美術批評或美術史的人是最合適的教師;如果一個人認為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畫家,那么就應該讓畫家來當老師?!彼鷦用鞔_地指出,了要實現不同的教育目的,必須根據目的去選擇教師,而并非畫畫的人都能作為美術教師。這種恰當的用人之道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
由此可見,視知覺在美術教育中的價值不僅僅是智力的促益,在這個訓練中,它使那些感受力較差的人看到平時不可見的東西,即透過藝術看世界。
二、智力的思維和記憶價值
人們重視語言及數理化教育,而忽視美術是現代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現象。人們的看法不盡一致。不僅如此,美術學習還需要抽象思維。同時美術學習也需要靈感思維:給智慧提供的那個“物體”。他編寫的第一本兒童課本《圖畫世界》即是這個物體的具體展示。事實上,以教育取向的現代美術教育的工要價值越來越集中于智力的開發、感情的培養和能力的發展:無怪乎反復強調要培養學生們的自我發展的能力及意識。他聲明自己是按三條線索來研究學生發展的,知識的價值不只是它的符號意義,而且它已經成為推動學生智力發展的基礎和誘因,把實現知識的價值簡單地理解為掌握和運用符號,只是看到廣大知識的顯形價值,只有在發展能力的高度上審視知識,才能看到知識的隱性價值。之所以很多教育家重視美術教育對人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正是他們看到了美術教育既有情感培養,又有創造力的培養,還有操作技能的實踐訓練諸多教育功能的特點。
他還認為,正是感覺與思想、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的差異和分離,導致了現在人們的各種思維貧血癥狀。為了彌合感知與思維,溝通感性與理性,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視覺思維概念。他以大量事實證明,視覺并不僅僅是實物形態的接受,而是在感知的同時就具有分離、綜合、補充、分析、概括等積極的活動。繪畫就是意識思想的產物,所以又是操練意識思想的最佳選擇。這片“故土”對于溝通感性與理性,增強思維活力,促進認識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它推動理性(認知)回復感性(認知),可以促進智力教育建構起的理性認知系統、思維模式的生產活力,并在比較意識思想和語言概念思想在整個思想活動中的作用時指出并展開。
把這種意象提供出來說概念思維“是不生育的”,也許不完全正確。但概念思維至多是一種“仿真藝術”,而“仿真”本身卻需要視覺意象提供。所以,思維概念必須向具象回復,才會有生育或創造活力,否則就會陷入一種“貧血的思考”,或者生成“不產生任何‘思維’的思維”。
其次,美術活動可以促進人們的認知才能的整體發展??茖W最基本的成分是術語概念,特點是概括性。
而概括就意味著舍棄、遺漏,而補償這些空白的最好方法是藝術。藝術中的形象就是最終的宣言,注意力止于形象。還有助于符號化和抽象化等輔助因素。人們對美術教學教育可以拓展兒童智力深信不疑,但智力的發展究竟表現在什么地方卻說不清楚,回答這個問題不僅是一個理論概念,其主要的還是人的思維方式的改變,使得思維產生深度和廣度這就更取決于美術教師的教學方法能否開發學生們的智力水平。美術老師在第一節課通常都要問孩子們:“你們平時都習慣畫些什么,能畫給我看看嗎?”而老師的此舉意義就在于啟發學生們從具體的事物中開拓發散性思維,展開想象,“你的飛機離地面的高度如何?”“它能飛越云層嗎?”“它將會在哪兒著陸?”“人從哪里走出來?”等。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材料去做立體的飛機,這樣能打開孩子思維的空間。
三、總結
直到今天,在所有的藝術活動中,我們看到,通過考慮一些實施的規則,這些規則有直觀的,有邏輯的,有概念的,從而達到設計和目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說,看,包括觀察成分,然而看與觀察并不等同。理論決定你到底能夠觀察到什么,因為觀察的目的是為了更深入地思考,要從發現規律到“丑”中獲得美感,掌握“沙里淘金”的鑰匙,才能真正提高觀察的能力。而這正是美術教師中“人本主義”的精神所在。
【參考文獻】
[1]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王頌華,等.哲學與藝術[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3]伍蠡甫,胡經之.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4]朱光潛.西方美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關鍵詞:中小學美術教育;新時代;全面發展面
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審美素質,通過一些基礎課程,使他們對美術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培養他們對社會對生活的審美能力,提升他們的觀察力,促進中小學的創新能力,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而不單單只停留在應試教育的狹小思維之內。
一、當下中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改以來,促進中小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成為我國現今的教育主題,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已經不適應當下的發展要求,為了滿足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中小學美術教育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出改革,但是改革過程中涌現出許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小學美術專業教師缺乏,師資力量不足
教師是傳播教育理念,教書育人的重要角色,但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對于中小學美術教師的專業化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工作在中小學美術教育崗位的教師嚴重缺乏。這一問題在教育程度發展不平衡的地區尤為突出,在教育落后的中西部地區,通常是一個老師身兼數職,既教語文、數學、外語,也教美術、體育和音樂。這一現象的產生是社會的現實問題,許多高校畢業的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都相繼從事其他工作,主要原因在于美術教育專業的發展前景不足,這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表現更為明顯,教師的工資待遇通常也低,許多學生不愿意從事教師這一工作,更不愿意去中西部那些偏遠的落后地區,這一系列的原因導致了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師資力量嚴重匱乏。
(二)中小學美術教育受傳統教學觀念束縛,得不到足夠重視
在以應試教育為當今主要教育方式的大環境之下,中小學的美術教育只成為了表面工作,不論是在家長、學生還是在學校看來,體育、音樂、美術依舊是作為“副科”存在于教育教學之中,都沒有對中小學的美術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僅僅當做一個任務去應付,自然而然也就不會考慮過多,中小學美術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更是隨便了事,從不深入探討,教育部門對中小學的美術教育的重視也微乎其微,對于美術教育用到的工具,投入的資金更是少之又少。
(三)中小學美術教育同高師美術教育相脫節
中小學的美術教育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對于美術這門學科先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逐漸的加深,不斷提高美術技能和美術觀念,提升自己的審美素質和專業技能。而高師美術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學科劃分過多過細,有油畫、版畫、雕塑、書法、陶藝、寫生、素描等等幾十上百個專業,教育出來的學生也都在其專業課上具有相當好的素質,但是他們在從事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工作中通常捉襟見肘,自己的學科專業化知識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也無法傳授給學生,影響了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工作,使得高師美術教育和中小學美術教育相脫節,溝壑甚深。
二、解決當下中小學美術教育問題的措施
當下中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甚多,這些問題束縛著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影響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理念的傳播,針對這些問題,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利用好新課改的大環境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強對美術師資力量的培育,提高教師待遇
對于高校,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育,擴大美術專業的招生,開拓教師源頭,并且提供最新的美術教育信息和美術專業用到的各種設施。政府要提高教師的薪資待遇,使畢業的大學生對于從事美術教育這一工作充滿希望,特別是中西部偏遠地區,加大對偏遠地區的投入,中小學美術教育是美術教育發展的源頭和基礎,社會各界要對中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給予足夠支援。
(二)破除傳統中小學美術觀念的束縛,重視中小學階段美術教育的發展
脫離傳統中小學美術教育觀念的束縛對于中小學美術教育至關重要,使中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從“副科”上升到主科,現在新課改的要求是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是大勢所趨,是現代教育的新潮流。給予中小學美術教育足夠的重視,大力發展中小學美術教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將是相當主要的部分,既能夠培養學生更多的興趣愛好,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注重高師美術教育和中小學美術教育的銜接
注重高師美術教育與中小學美術教育的銜接,是縮短高師美術教育和中小學美術教育差距之間的有效方法,主要從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和課程內容三個方面著手。在培養目標上,高師美術教育不能單單發展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培養模式上,將高師美術教育由專一的培養模式多元化,加入人文綜合素質和課堂組織能力教育;在課程內容方面,注重與其他學科相結合,整體上把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
三、結語
在新時代新課改的大趨勢下,注重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已經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就應該讓中小學美術教育要與時俱進,注重教師隊伍的發展壯大,破除傳統觀念,使高師美術教育和中小學美術教育相結合,能夠使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更進一步,使美術教育成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趙宏林.對中小學美術教育現狀的思考[J].學周刊,2016(33):91.
[2]王勝彩.高師美術教育與中小學美術教育脫節現象調查[J].安徽文學,2015(06):151+160.
[3]陳大偉.關于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問題研究[J].美與時代,2016(05):114-115.
論文摘要:當前社會上的校外兒童美術培訓機構越來越多。這些機構憑借自身優勢培養了大量美術人才,獲得了社會和家長的肯定。但校外兒童美術培訓機構在發展中還是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分析了這些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當今社會校外兒童美術教育正如火如荼的發展著,很多家長都熱衷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校外培訓機構去學習美術。那么在這個特殊的領域中,如何發揮校外培訓機構的優勢,彌補學校美術教育的不足,提高廣大兒童的繪畫能力,已成為當前美術教育界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我國學校兒童美術教育與校外美術教育共存之現狀
美術課程是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理念都已形成完整的體系,對于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力、繪畫能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學校美術教育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首先學校美術教育對于尖端美術人才的培養欠缺相關的機制;其次學校兒童美術教育固定的教學內容往往限制了教師的教學,而校外兒童美術培訓教育卻能彌補以上缺陷。因此,民辦兒童美術培訓機構已如雨后春筍大面積存在。形成這種局面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當前國家對校外兒童美術培訓教育非常重視,在2002年頒布的《民辦教育促進法》第七章《扶持與獎勵》第四十八條有明文規定:政府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運用貸款手段,支持民辦教育事業(含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發展。由此可見校外兒童美術培訓機構正是因為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加之和學校美術教育比較起來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才逐漸壯大起來的。
二、校外少兒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雖然當前校外少兒美術教育有一定優勢,并受到國家、社會以及家長的肯定,但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1.校外美術培訓教育的方式和現行美術新課標之間存在矛盾。目前我國小學美術新課標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學方法以啟發為主。而當前的校外兒童美術培訓機構的教育方式和新課標存在一定差距。具體表現為以下三方面:校外兒童培訓機構由于部分教師缺乏系統的教育理論知識的支持,仍然還是實施著以教師為主體的滿堂灌教學法,教師在課堂上占據著絕對主體地位,且教學內容共性化的知識過多,缺乏對學生美術個性的培養;校外兒童培訓機構由于追求在短時間內“出成果”,對學生的輔導方法缺乏新穎性,壓抑了學生的繪畫天性。當前這些美術機構都是采用師父帶徒弟的方式去輔導,而這些“師父”們對學生的繪畫都做出了統一、嚴格的要求,學生在繪畫過程中不能隨便改變,這種方式鉗制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校外少兒美術教育機構為了提高自身的品牌意識,往往過分強調對學生繪畫技能的培訓,而對學生美術鑒賞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卻不夠重視。以上三條都是校外少兒美術教育和現行美術課標相沖突之處,有待改善。
2.校外美術培訓機構現有教育資源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校外少兒美術教育機構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不少家長的關注,但其現有教育資源卻非常有限,既不能滿足學生需要,也不能適應社會需要,其發展前景不容樂觀。具體有如下表現:一方面培訓機構的美術教師缺乏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雖然繪畫水平較高,但教學創新能力難以滿足學生需要。此外,更為關鍵的是培訓機構缺乏穩定的師資,流動性比較大,對學生的教學有較大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因為美術培訓機構大都是民辦的,部分民辦培訓學校為了追求高利潤,不注重學校建設的投入,在設備上能簡化的就盡量簡化。很多培訓機構尚未配備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沒有電化教學,有的甚至連電視機、照相機、錄音機都沒有。教學設施可謂簡陋至極,嚴重偏離了社會發展對美術教育的要求。
三、校外兒童美術培訓機構應和學校美術教育有機整合
從國家當前的政策來看,校外兒童美術教育對培養特殊型的藝術人才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我國的學校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繪畫能力、以及對美術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方面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見要想全面提高廣大兒童在美術方面的素質和修養,實施真正意義上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還要把校外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體系??蓮囊韵氯矫嬷郑?/p>
1.校外兒童美術培訓機構沒有固定教材,教學靈活機動,但缺乏系統性,而學校美術教育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學大綱,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但靈活性不夠。因此作為校外的美術培訓機構就可借鑒學校美術教育的經驗,根據學生興趣選擇系統化的教材,并制定教學大綱,讓教師根據大綱和學生的情況制訂教學計劃,使教師的教學既具有靈活性,又具有系統性。而學校美術教育則可借鑒校外美術教育教學靈活之模式,允許教師根據學生興趣和愛好傳授教學大綱之外的美術知識,注重發展學生的美術個性和創造性思維。
2.校外兒童美術培訓機構缺乏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教學設備較為簡陋。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鉗制了美術教育,進而影響到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那么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校外培訓機構主要是由于資金缺乏,加之又是私人性質,以經濟效益為主,所以教學設備不能隨時更新。而學校美術教育是國家投資,資金雄厚,在教學設施上相對校外培訓機構有較大優勢。因此,政府可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公辦學校和民辦兒童美術機構聯合辦學,這樣就能充分利用公辦學校的教育資源(先進的教學設施、雄厚的師資力量)為校外美術培訓機構服務,從而彌補其設施簡陋、師資不夠穩定的缺陷,同時從另一方面也充實了學校美術教育的內容,可謂一舉兩得。另外,民辦美術機構為穩定師資還可根據實際情況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
3.如能把校外美術機構培養尖子生的特長和學校美術教育注重提高學生整體美術素質的優勢融為一體,無論是對校外少兒美術教育還是學校美術教育來說都是有益無害的。校外兒童美術培訓機構在培養學生繪畫能力的同時,可借鑒學校美術教育注重培養孩子對美術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的經驗,讓孩子們既能提高繪畫水平,又能提升在美術方面的藝術修養,成為全面的美術人才。學校美術教育則可借鑒校外美術機構培養美術尖子生的模式,加強對尖端美術人才的培養,實現學生共性和個性的雙向發展,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有為藝術家。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形勢下,如果國家能夠根據校外兒童美術教育的特點,再針對學校美術教育的優勢,實施有效措施從以上角度入手,則可有效促使校外美術培訓機構和學校美術教育優勢的融合,最終讓二者獲得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夏紅專.校外少兒美術教育的喜與憂[J].中國美術教育,1994,(5).
17、18世紀的歐洲美術作品的普及多是源于宮廷、貴族和教會的收藏,法國大革命以后才成立了盧浮宮最早的公共國家美術館,提高了美術作品在普通大眾的綜合普及作用,20世紀以后,歐洲和美國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視美術館教育為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教育機構,美術館肩負著普及美術歷史及發展的使命。隨著現當代的中國的發展,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美術教育的普及,正在準備和已經把美術館、博物館教育與中小學美術課程相結合,這條道路在探索中進行。
但是針對中國的特殊國情,人口多且人均分布廣的特征,不能全國民的集中體驗這一美術教育過程,在初步階段也只能是在發達城市和省會城市普及到美術館與博物館的美術教育,而受到條件限制的不發達的西部和偏遠地區就只能間接地接受美術教育的復制品,但是間接地接受在美術傳播過程中也是不可替代的途徑。
在歐洲,藝術教育不單是學校老師的事,而是全民都在進行,課余時間也在進行。 在美術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校、老師、學生的特點自己設計教學內容。而學生可以在教室里隨意走動,整個課堂是那樣和諧自由。他們重視的不是能為學校奪得繪畫大賽名次的幾個少數學生,而是全體學生,學校不是注重學生繪畫的成果,而是注重學生在這次繪畫創作的過程中自己學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注重的是整個創作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感受和體會到的藝術美,真正從心理上釋放他們全部的想象和情感。課堂美術教學只是美術教育的一個方面,更多的是課外興趣活動,或由老師家長帶領,或三三兩兩自發性地進行??梢栽诿佬g館和博物館里找到藝術愛好者,他們自覺地在這里尋找美、體驗美、創造美、感受美,將這里的自然美、社會美與藝術美自然地融為一體,散發著濃郁的藝術氣息。在歐洲給藝術愛好者提供這一氛圍的地方有很多,像梵蒂岡、盧浮宮、佛羅倫薩等美術館里源源不斷的會有參觀者、攝影者、繪畫學習者可拍攝下喜歡的作品,也可以在展覽館的繪畫室里把看過的感受直接畫出來,在那里隨處可見人們對藝術的執著追求。
而在中國,由于經濟、觀念等多方面的原因,人們對美術的意識還不夠強烈,各種各樣的藝術展覽館、美術館又較少。即便是有的,大多數去參觀的也是對藝術感興趣的人群,而藝術觀的受眾心理還未全民普及。這說明中國的傳統美術教育存在問題,機械化的訓練是一方面,正確的藝術觀在青少年成長期也未形成,還有最根本的問題是中國的人口多,傳統的教育模式不能與之相適應,并且還把美術與其他學科分割開來,使其孤立,學校不重視美術教育,老師不重視美術培養,大多把精力花在語數的教學上,對美術教育花的時間較少,無心研究美術教育。
二、意義與作用
美術教育機構的教員既是美術教育中的學習者也是接受者和傳播者,美術教育機構是在傳播美術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系統,能使受接受者在循序漸進的受教育的過程中獲得美的認識和欣賞美的方法。美術教育機構是受教育者最初步的認識美的場所,也是學習美和欣賞美,認識美術作品的最基礎的場所,美術教育機構有他的不可替代性,美術教育機構的強制性體現在教學課堂上,而美術館和博物館的美術教育則體現了美術教育的深度,具有其特殊性。
從美術的接受論來講,美術教育機構和美術館博物館都在美術世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美術教育機構可以給予受教育者對美的認識、感受、理解、欣賞,但是美術館與博物館卻可以給人直觀地認識和視覺沖擊,兩者給受教育者的影響是不同的,受教育者直觀的面對原作遠比那些教材、幻燈片可以更直接的解讀,美術館和博物館的不可復制性和原作性書不可替代的。
從相關資料上讀到,在美國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古根海姆博物館,專門為不同年齡的兒童提供與之相適應的美術教育課程,甚至部分美術教育課程都在博物館中進行,學校的教師和博物館的館員形成了密切的聯系,構成了孩子成長和發展的平臺。
三、現實性
現代中國的藝術教育,對老師而言,并不是教師不努力,這其中有許多局限性,現在的班級人數眾多,一個班的人數有50人左右,這在國外至少在發達國家是少見的。據統計,我國小學每班人數在46至60人以上的班級要占全國的80%,對這樣的班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很難顧及到每個學生。再者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小學美術教育在教育機構中的受重視程度不夠,美術課現在還仍處于副科的地位,在應試教育的淘汰賽中被所謂 “語數外物理化” 的主課替換掉,這種情況自應試教育以來就存在著,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經歷。
四、發展前景
關鍵詞: 教育環境 美術教育 社會文化 創新思維
21世紀以來,人們的思維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知識經濟前景變得十分清晰。伴隨著思維方式的變革,人們通過創造性活動能夠產生更大的成果,從而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正如同志所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p>
一、美術教育在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展現
美術教育同科學技術、物質生產活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同時,與社會文明進程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著相互強化的關系。1984年,美國學者托馬斯?芒羅在《走向科學的美學》一書中指出:“美國經濟上高度發展的成功在某種意義上說也得益于學校的美術教育。”因為美術教育既可直接為工業生產、商業運作、生活美化服務,又是提高公民基本素質的重要途徑,而對于美術文化的接觸、支持、創造、消費將是新世紀的重要標志之一。21世紀的教育將是一種領域非常寬泛、層次非常豐盈的大美術教育。
社會的巨大變化會引發人們認識和觀念上的變化。人們逐漸以一種新的眼光審視一切事物,并逐漸認識到美術教育價值的獨特性,這使得其他任何教育門類和活動都難以取代美術教育。魯迅先生曾說:“美術必有利于世,儻其不爾,即不足存?!爆F實中“美”無處不在,“美”是生活理想的體現與人類文明追求的目標,“美”包容了我們的生活。
二、美術教育中的創新思維的重要性
馬約爾先生寫下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我們留下一個什么樣的世界給子孫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給世界留下什么樣的子孫后代。”現在的學生正是未來的創造者,他們的創新能力將影響著一個民族,而這一切又深深依賴于一個國家和民族創新教育能否得以順利實施。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動力,科學技術從未像今天這樣,以巨大的威力和人們難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這要求我們應該加強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
創新思維是指具有新穎獨創性,能解決某一特定目的的思維過程及其功能,它屬于思維的范疇,一方面有一般思維的特點,另一方面又有綜合性、新穎性、靈活性的特點。人類的藝術發展史是藝術家不斷實驗的歷史,每個時代的藝術家們都在舊有的歷史觀念和形式中尋求創新突破,不會墨守成規。事實證明,創新是美術的精神,在藝術的領域中,尤其是在美術創作中,創新突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創新突破,藝術才能有新的活力和生命,才能滿足社會、文化、民眾心理、審美等諸多方面的需求。美術教育是被公認為最具成效的培養創造力的學科之一,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良好渠道和途徑。古往今來,美術大師能夠在創作中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正是因為他們運用了創新思維,突破傳統,敢于想前人不敢想,做前人不敢做的事,從而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杰出美術作品。
雨果說:“科學是我們,藝術是我。”科學趨同,藝術求異,因此創新思維是美術學習中最珍貴的部分。
三、教育環境在創新思維形成中起主導作用
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由過去的主要為了培養學生的藝術技能與技巧,轉變為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充分發展人的個性和才能,激發創新思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提高他們的文化藝術素養,從而提高每個國民的整體素質,最終達到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目的。創新思維就像種子一樣,它需要一定的環境,包括一定的土壤氣候,科學地灌溉、施肥才能發芽、生根、開花、結果。因此,通過美術教育去營造一種適合培養學生創造性的環境,是美術教育的目標和教學方向。
(一)教育環境對創新思維的影響
1996年8月,李嵐清副總理在全國藝術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專業藝術教育是培養專業藝術人才的搖籃,加強專業藝術教育,對于社會主義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繼承發展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提高中華民族和整個國民素質,推動和促進經濟建設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都發揮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獨立的重要作用”。我們應通過好的藝術教育環境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開闊視野,活躍思維,豐富情感,從而形成對外部世界敏感觀察的習慣和善于創造的個性。所以,不同學科的教育和不同的教育方法,會培養出具有不同個性的學生。
中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愉快主動地學習是教育的重點。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加強示范,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逐步培養起創新思維。
(二)創新思維與教育環境的有機結合
創新教育的重要性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各學科都在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美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美術教育可以有所作為,特別是現代美術教育中個性特色為研究創新思維展示了樂觀的前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前提是讓學生對美術教育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在授課時,語言要淺顯易懂,從大家都了解的部分開始講起,可以列舉范畫和實例,使學生直觀地體會繪畫,激發學生的興趣,從對范例的賞析中,逐漸體會到動手的重要性,激發積極性。只有讓學生學會用藝術的眼光發現美,才能讓學生充滿創造美的激情。
四、立足當代社會文化,前瞻美術教育的發展未來
我們的美術教育長期以來受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注重知識、技能的積累與機械化訓練,使原本富有靈性的孩子們在機械化的技能訓練中漸漸被扼殺天性,約束他們想象的空間。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創新思維的重要性已成共識,我們知道了美術教育不單是簡單的繪畫、手工制作,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要以此為美術教育的核心。創新思維的培養也成為各級各類學校和各個教育機構努力探索的目標。
美術是一門意識形態的學科,它的特殊性決定了美術教學是培養學生個性比較有利的一個平臺。只有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形式有效地開闊學生視野,啟迪學生智慧,才能達到培養學生的審美興趣和素質,發展個性特長,提高鑒賞和評價美的能力這一目的。
五、結語
藝術源于生活,源于實踐。只有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觀察生活,才能在藝術創作中突發奇想。在美術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思考、探索各種藝術表現手法,從而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是設計的生命,是制勝的法寶,它貫穿于藝術創作的始終,不論是傳統美術還是現代美術都是如此。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動力,沒有創新的民族是難以自強、自立、穩固發展的。只有敢于創新、敢于探索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是所有美術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和職責,也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具體化的步驟,這就需要更好地把握創新思維培養的科學途徑,更好地落實貫徹素質教育方針,使美術教育更趨成熟。
參考文獻:
[1]李鐵強.創造性思維中的非理性因素[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0,(5).
[2]易杰雄.論創新思維的幾個重要特征[J].北京社會科學,2001,(1).
[3]徐莊平譯.西方藝術史[M].海南出版社,2000.
關鍵詞:新疆基礎美術教育;發展;心理學;前景
中圖分類號:G613.6
教育,以人為本。從事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能離開對人的心理活動進行研究。心理學理論的應用是教育中的要素。新疆基礎美術教育在發展中取得了各個方面的成績,但是同時,我區基礎美術教育在發展中對心理學這一要素的研究和重視程度還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從而在新疆基礎美術教育今后的發展中取得更好更多的美術教育教學成果。
一、新疆基礎美術教育的一些現實問題
首先,無論是歷史的來看,還是現實的大量科學研究都證明學校的美術教育對培養人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新疆基礎美術教育教學實際中,美術常常被當作畫畫,甚至成為一種消遣的現象還存在。
其次,更為嚴重的是,新疆的基礎美術教育教學體系還不夠完善,尤其表現在相關理論研究環節,即沒有形成比較獨立的、完整的基礎美術教育教學理論,這方面的研究目前尚處在一種初始狀態,很多中小學美術教師對此的認識還遠遠不足。
再次,我區基礎美術教育中師資力量的學歷層次不容樂觀。
針對新疆基礎美術教育教學現實中的種種不足,更需要加大力度推進當前我區的基礎美術教育發展。只有在不懈地推進發展過程中,當前我區基礎美術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才會迎刃而解,由此也會帶來基礎美術教育教學各個方面不同程度的積極變化。要想取得預期的成績,怎樣做才能科學的推動新疆基礎美術教育的發展呢?回答這個問題,關鍵之一是要解決我區基礎美術教育教學中對心理學應用的研究。
二、心理學與基礎美術教育的關系
從心理學學科的應用角度來講,如何把其所揭示出的一些心理基本規律應用于人類實踐的各個方面,并進一步探索在各實踐領域中心理活動的具體規律問題,這是心理學的使命。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而教育以人為本。人類的教育實踐活動必定要涉及到人的心理問題。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人的心理活動也有自身規律。
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關鍵,是美術教師采用最佳的教學手段以優化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各種因素。這就不得不了解學生賴以進行信息加工的一些主要心理過程、獲取知識和發展能力的規律以及有關非智力因素,以便運用心理科學在這些方面所提供的原理,增加美術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切實提高美術教學質量。在運用美術教育理論進行美術教育科研、美術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心理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從發展來看,美術教育教學越來越需要心理學的介入。美術是與人的心理相關的特殊的意識形態,我們只要必須弄清美術的這種特殊性,我們就必然需要心理學的分析,即進入人的情感的領域。從事美術教育,就必須研究美術教育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心理現象及規律。一個完整的美術教學活動過程中心理學可以為整體教學過程的科學化提供依據。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對于美術教學活動中各環節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有了心理學的支持,就能夠把有機的知識點巧妙地導入課堂教學中去,使美術課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羽翼更加豐滿。美術可以把其它學科的抽象概念轉化成形象概念,充分發揮造型藝術的直觀性、形象性,通過向學生實施有效的美術教育,教育在美術教育中就有可能達到全面的教育功能。運用心理學理論與方法可以協調各環節之間的關系,從而對教學系統進行整體優化,提高教學系統的效率。如果沒有對美術教育領域里心理學的專門研究,那么我們就永遠不會理解哪些規律支配著美術教育的發展,沒有這樣的研究,又怎么能實現完備的美術教育?如果沒有心理學解釋的支持,美術教育過程中就會顯得十分乏力,而美術中的任何一個問題稍加展開就會碰上心理學問題。任何教育都回避不了心理學。因為任何教育都是針對人存在的。
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隨著西部大開發,新疆長足的發展需要一大批由學校培養的有素質的適應發展的合格公民,基礎美術教育在此其中責無旁貸。新疆基礎美術教育必須全方位提高素質教育功能及其品質,未來的勞動者必須是美的創造者,這是社會高度發展提出的要求?,F代人類文化與科學技術日趨綜合化,美術學科的多樣性、廣泛性、形象性為知識的綜合提供了一個平臺。美術教育在實踐教學中最大程度上能夠整合各學科知識。心理學在基礎美術教育發展中的作用至少有以下三點重要意義:
首先,掌握心理學理論在基礎美術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就可以把美術教育教學工作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自覺地按照科學規律進行教育教學就必然會增強美術教育教學能力,提高美術教育教學質量。
其次,心理學有助于美術教師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提高美術教育教學的針對性,而這甚至是美術教育教學的必要前提。
再次,基礎美術教育正面臨著一個深化改革、大膽創新的問題,在培養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都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明確。而這些課題的討論和確定都離不開心理學的參與。當我們在基礎美術教育發展中重視了心理學存在的意義,我們就不會不給孩子們吃新鮮蔬菜,卻只知道給他們補維生素A、B、C。
三、關于加強新疆基礎美術教育發展中心理學研究的對策
為了在新疆基礎美術教育發展中積極開展相關心理學方面理論的研究有必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設置相關機構。
2、加強相關培訓。
3、加強自身學習。
4、關于少數民族中小學美術教師相關培訓問題。
四、結束語
新疆基礎美術教育的發展一定會在自治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闊步向前的,我們對此深信不疑。新疆基礎美術教育自身的發展,在介入心理學相關理論研究后必定能夠在前人們已有的基礎上走出一條更好更快發展的道路。我們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讓我們早一些掀開新疆基礎美術教育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1]盧家楣等·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沈適菡·實用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學改革;措施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新興行業開始崛起,廣告、動漫、藝術設計等以美術為基礎的行業在新技術的引領下有了飛速發展,這些專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因此,社會對應用型和創新型美術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多,美術專業也成為了高校的熱門專業。但是,雖然美術行業有較好的就業前景,但是美術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以及就業后的發展并不是很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高校的擴招,使得美術專業的學生數量大大增加,學生的美術基礎和繪畫技能參差不齊,再加上不少高校的美術教學還沿用以前的模式和方法,導致美術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美術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不高。因此,當前的高校美術教學應當加快改革的步伐,提高教學質量,適應社會的發展趨勢,培養出符合行業需求的優秀美術專業人才。
一、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藝術教育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學生的就業選擇也更多樣,以往,高校美術教育以培養美術精英為主要的人才培養目標,隨著時代的發展,動漫、廣告、藝術設計等新興行業的崛起,社會需要人才已經由精英型轉變為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應用型美術人才。因此,深化高校美術教學改革,首先要確立人才培養的目標,這個目標是教育教學的出發點,是教學改革的方向,當前,高校美術教育應當確立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和市場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為目標。首先,高校在制定美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前,要展開深入而詳細的調查研究,把握好市場需求和企業的用人要求,不能閉門造車,應當邀請美術等相關行業的技術人員、設計師、工程師等來共同協商和制定教學大綱、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規劃、教學方案,以及就業指導方案等。同時還應當邀請有深厚文化修養、高超繪畫技能、豐富實踐經驗的美術家、設計師等為學校的客座教授,或者邀請他們來學習開展學術講座,幫助學生了解行業的最新發展情況,增加他們的經驗積累。其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等先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了各行各業,使得美術創作和藝術傳播的方式更加多樣,因此,當前的高校美術教學一定要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美術這一藝術形式的現代性,也就是美術的多元化和藝術家應該具有的創新性,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比如,在進行色彩靜物寫生訓練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繪畫技能、色彩運用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先讓學生描摹靜物,掌握色彩的搭配,之后在鼓勵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對靜物寫生進行全新的色彩搭配,促進他們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改善課程結構
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后,我們還應當根據美術院校各個專業的就業方向和發展趨勢來確定教學內容,因此,要實現高校美術教學改革,就要對以往的課程設置進行改革,調整和完善課程結構和教學體系,這樣才能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使人才培養計劃得以順利實施。首先,學校和教師要根據時展的步伐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及時調整美術專業的課程,同時要認識到課程調整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不僅涉及到教學科目的調整,還包括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的調整,但是各項調整都要有一個立足點,即不能忽視和脫離基礎課程,要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和美術教學的原理,對課程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和改革。其次,當前,現代美術正在朝著分化和綜合兩個方向發展,高校美術教育的課程設置也要做出相應的變化,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加適合市場和企業需求的美術專業人才。表面上看,分化和綜合是兩個相互矛盾的概念,事實上,二者是相互補充、相互包容的。具體來說,為了提高學生的基礎能力,就必須做好課程的分化,讓學生通過分科學習深入掌握相應的美術基礎知識。但是美術知識是相通的,在學習過程中要把這些分科知識掌握主才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在課程設置中,要不斷尋找分化課程與綜合課程的切合點。當前,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途徑就是做好選修課必修課的結合。必修課以提高學生的專業基礎為主要目標,這樣就可以大大促進學生基本能力的掌握;選修課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要目標,同時決不能因為是選修了就降低了教學要求和教學質量。另外,選修課的設置可以綜合考慮學生的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設置選修課的內容和教學形式。在課程設置得到完善之后,教師還要不斷做好課堂教學改革,依據教學目標進行課堂教學。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內涵,提升他們的創造力
藝術與文化是相通的,具備一定的文化底蘊能提升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和鑒賞水平,但是受當前教育制度的影響,藝術生在高考中的文化課分數較低,很多藝術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側重于繪畫技能和技巧的訓練,文化基礎較為薄弱,到了大學,他們仍然認為把專業課學好了,以后的就業就不成問題。事實上,很多藝術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涵蓋歷史、文化、哲學、文學等多個學科,要真正理解這些作品所傳達的內涵、思想、意境、精神,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而創作出優秀的美術作品或設計作品,更需要創作者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做后盾和支撐,這樣才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匯到自己的藝術創作當中。如果只是掌握了繪畫技巧而缺乏文化底蘊,那只能稱得上是“匠人”。因此,實現高校美術教學改革的目標,學校和教師還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進而促進他們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的提升。具體來說,高校在做好美術學生專業課教學的同時,要有重點加強學生文化國學等課程教學,切實提升學生文學素養和文化內涵。而且,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啟迪、引導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開放思維和想象力,這是教師美術教學的核心任務??偠灾?,如果高校美術教學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不考慮社會和市場的需求,那么我們培養出的人才將無法達到企業的要求,他們以后的就業將面臨很多的困難。因此,對高校美術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根據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來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構建更加合理完善的課程結構,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加大實踐教學,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這樣,才有可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美術人才,才有可能提升高校美術的教學質量。
作者:孫羽田 單位:西安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哲.關于高校美術教學改革的思考[J].環球人文地理,2016(10).